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现代文学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文学常识

第1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行动导向式教学 综合能力 设计指导 小组合作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促成合作,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适应时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形成工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在教学内容上,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创新能力。再次,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2]。因此,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重视“对话艺术”,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讲授方式,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堂拓展,增强实践锻炼。学以致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增强实践,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小组领受任务后,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现场进行评点,及时总结,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课程论文交流)、角色扮演(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习惯于死记硬背,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总之,“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注释:

[1]张忠华.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21.

[2]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C]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11.

第2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文学史 现代文学 新文学 当代文学

相信对于每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文学史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大多是从文学史著作中来的。“形式纷繁的文学史已经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个体系通常被视为文学学科的重要基石,许多人对于文学史具有一种特殊的好感:文学史意味着某种坚硬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描述,在他们心目中,文学史是文学知识的集大成。因此,文学史甚至如同某种有效的证书:文学史的写作标志了一个成熟的学术阶段――标志写作者业已可能纵论和总结一个学科积累的全部资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文学史的研究越来越多。

一、“现代文学”取代“新文学”

我们都知道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文学”的前身是“新文学”。“新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从1922年写作《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开始,新文学史的写作一直持续到了50年代中期,出现过《中国新文学大系》和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等具有范式意义的文学史著作。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文学”之“新”显然已经难以“新”下去了,“新文学”并不能指代五四以后所有的文学现象,而只是指某种“文学”。随着历史观的改变,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的“文学史”的观念也必然会随之改变。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重新确立了历史的分期,将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旧民主主义阶段(1840―1919)、新民主主义阶段(1919―1949)与社会主义阶段(1949以后)。他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概念。“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不仅确立了新的历史分期和性质,而且确立了“新文学”的性质。以务实为开端的“新文学”必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学,其指导思想必然是无产阶级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新文学”是“”的反映,那么,在“”被“社会主义革命”取代之后,“新文学”将会被什么文学取代呢?当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基础上的更新型的文学,这个更新的文学也就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出现,意味着“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新文学”不能再称之为“新”文学了,它针对“旧民主主义”文学来说确实是“新”的,但是在更新的“新文学”面前却是“旧”的。于是,文学史家用“现代文学”取代了“新文学”这个概念,用“当代文学”来指称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出现

“现代文学”的出现即意味着“新文学”的死亡,因为更新的文学――“当代文学”出现了,“现代文学”要想存在就需要有个更新的文学来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如是“当代文学”被创制出来了。

早在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歧问题就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当代文学”的历史已经超过了“现代文学”,再叫“当代文学”有些名副其实了,因此主张把80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并入“现代文学”,让“当代文学”专门研究当下的文学现象,专作文学批评。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在他们眼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现代”、“当代”这样一些概念都是客观的、不需质疑的,是能够自我说明的,“现代”和“当代”之间的界限也是清晰的。可是这种起点、这种界限到底存在吗?如果以线性的历史观念来看,古代、近代、现代与当代确实是有不同的起点的,但也只有在线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才能找到这种起点。王德威曾经说过:“一味按照时间直线进行表来探勘中国文学的进展,或追问我们何时才能‘现代’起来,其实是画地自限的(文学)历史观。”再者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概念产生于特定的时空,具有特定的历史含义的范畴,它们本身就是被建构出来的,用来说明特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线性的时间进程中的这种划分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是否应该打破这种惯性的文学史秩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三、“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

作为现代历史学的一种类型,“文学史”以描述文学发展的历程为目标,是一门有起点、有开端、有源头的学科,是对连续性的描述,对线性发展的重建。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史”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学”的主要方式,我们已经把文学史的内容当成真实的文学与真实的历史。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是在“文学史”之内思考问题,只要“文学史”仍然是国家教育体制中的一门学科,它就不得不受到各方面制度的制约,它的写作就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样自由。自然,我们也就不可能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或者“重写”来接近甚至认清真实的文学与历史。在这一前提下,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跳到“文学史”之外思考,或者说,把“文学史”本身当作一个问题来对待。

按照公认的“文学史”的分期,“中国古代文学”指的是先秦至晚清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指的是晚清到“五四”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五四”到1949年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至今的文学。依据历史发展的顺序,当然是先有“古代文学”,再是“近代文学”,再是“现代文学”,再是“当代文学”。因此在大学的中文系里经常会存在着“厚古薄今”的传统,大家都在无意识中觉得历史越长的越有价值,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学科史方面来看这个分期问题,必然会有不同的结论。“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个命题,正是在这一角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样的命题可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它违背了起码的常识,打破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历史的逻辑,但是我们所遵循的这种“常识”和“逻辑”难道就不能怀疑吗?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在“文学史”内还是“文学史”外来理解。在“文学史”内,“文学史”反映的是一个线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历史是不可逆的。当然是先有现代,再有当代。但是当我们跳出“文学史”,站在其外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来讨论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概念都是被建构出来的现代性意识形态范畴,它们之间的分期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讨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而是应该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回到这一对概念产生的历史语境中,看看这些概念产生时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兰桂先生认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学无外乎两种状态:一种是“自律的文学”,一种是“他律的文学”。所谓“自律”即文学获得了自身的本体自由与审美权力,有一种没有外在强权压制的审美自觉和以抒写个性、性灵为旨趣,以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自由。同时,文学又自觉履行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对个体的终极关怀。所谓“他律”,即文学部分地失去了本体自由与审美权力,必须服从于某种外力与外在目的的强制与负载。文学被迫为政治、为权力、为帝王、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从而作家部分地失去了他的主体性,文学也部分地失去了它的主体性。回首百年,我们可以看到,现当代中国文学正是在“自律”与“他律”中反复徘徊,疏离又回归。百年中国文学史可谓走过了一条迂回前进的曲线。其间,有不少现象是相映成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将相关的文学现象联系起来相对照,更能让我们看清其本质,看清其在文学发展中的位置。比如问题小说与反思文学、乡土小说与寻根文学、解放区文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当代文学等。我们看到历史发展的暗合与关联,也看到因时代背景不同造成的文学发展的不同态势。正如郜元宝先生指出的:“如果放在整个现代文学背景中考察就会发现所有这些(当代文学)不过是未曾中断的历史的延续。”

因此,“当代文学”并未与“现代文学”有质的差别,只是文学在发展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表现而已。黄修己先生说过:“我们以前写文学史,只讲新的战胜旧的,取代旧的,这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应该是有的部门新的取代了旧的;有的部门则创造了新品种,推进了文学的现代化,与此后继续存在、发展的旧形式并存,谁也不能取代谁。……新与旧既相颉颃又相渗透,这才是历史的实相。”因此,研究者不抓住决定审美面貌差异性这一最基本因素而去漫论文学的分期和学科差异性显然未见得有多大意义。可以说,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异同均有,但基本显现形式还是同大于异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理论建构,已不再只是为新的文学的存在进行合法性辩护,而主要是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进行合乎理性的描述、阐释和判断。时至今日,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依然在迂回发展,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分期依然尚未出现,唯一可资期待的是,中国文学依然“在路上”,中国文学的任务依然是寻找文学。

概而言之,“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个命题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意义可能比我们目前所理解的要复杂得多。近年来学术界围绕这种问题及其相关的领域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了讨论,而本文在此对这一命题的解读主要目的在于将文学自身作为问题来反思,在于“考掘”出我们自身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南帆.文学史与经典.文艺理论研究,1998,5.

[2]李扬.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题.文学评论,2003,6.

[3]周兰桂,彭国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变及其反思――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

[4]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10.

[6]唐|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

[7]林国红.疏离与回归――也谈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学科性差异.文艺理论,2009,1:65.

[8]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8.1.

[9]张志平.建构“‘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文艺理论研究,2005,5.

[10]刘为钦.现当代文学分界问题之我见.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7,4.

第3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茅盾;中国现代文学;儿童文学;一致性;错位

一、“认识人生”的社会功用

文学研究会在文学思想上明确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他们普遍关心社会问题,用敏锐的眼光洞悉人生问题,这同样是茅盾早期的文学观。“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绝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以振聋发聩之声,彰明着文学家的责任,因此他也就否定了文学为纯艺术的艺术。他认为文学是人生的真实反映,并断言“文学于真实地表现人生而外,又附带一个指示人生到未来光明大路的职务,原非不可能。”“我们承认文学是负荷了指示人生向更美善的将来,并且愿意信奉力行此主张,便亦不妨起而要求文学者行动的一致了。”603茅盾在此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不仅是表现和暴露社会的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作用。通过对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挪威、波西米亚等国文学的介绍,更是让茅盾认可文学对于政治、社会的作用。在这一方面,茅盾对儿童文学的使命、功能方面的论述与他提倡的“为人生”的文学社会功用有着一致性。茅盾用苏联有名的儿童读物作家玛尔夏克的话“浇心中块垒”,“‘儿童文学’是教训儿童的,给儿童们‘找到生活之路’的,帮助儿童们选择职业的,发展儿童的趣味和志向的。”420“我是主张儿童文学应该有教训意味”[5]教训在此也就是教育的意思。这一观点在茅盾创作的童话之中也可初见端倪,《寻快乐》中便是为阐述勤俭会让人快乐的教育思想;在《书呆子》中开篇便直接揭示教育的主旨,希望以此篇童话,让不用功的学生可以用功学习,用功学习的学生更加用功学习。在“为人生”的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下,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加上一个教训的尾巴,结果就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同时,茅盾也在将成人的世界看作是完善的东西灌输给儿童。有一个问题,我们应注意到,即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是有所转变的。在《创作的前途》中,茅盾认为描写老百姓的良善、简单是应当和必须的,但他却痛惜这类作品被写坏了,“把忠厚善良的老百姓,都描写成愚騃可厌的蠢物,令人诽笑,不令人起同情。”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中,茅盾对将文学看做是消遣之事、游戏之事、载道工具的态度进行了批评。但有意味的是,此时的论述中,茅盾开始摆脱过去宣扬文学要“‘宣泄人类的共同情感’”的带有超阶级色彩的主张[6],茅盾提及一阶级人和别阶级人在容貌举止、说话腔调的相异之处。新思想是要同情于第四阶级,爱“被损害者与被侮辱者”,强调作家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有冷静的头脑和深邃的眼光,万不能将“将描写无产阶级穷困的小说反成了讪笑讥刺无产阶级的粗陋与可厌的了。”2621925年,茅盾在《论无产阶级艺术》中,详细地探讨了无产阶级的产生条件、与旧世界艺术的区别、艺术内容、艺术形式等问题,源于对《论无产阶级艺术》的编译工作,使茅盾对的基本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给西方的被压迫的大众》一文中,茅盾明确指出,中国左翼文学的任务不但是要和统治阶级的统治暴力作斗争,而且要和“白色文化政策”斗争,由此可见,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有着从超阶级到具有阶级色彩再到明确表明阶级本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在茅盾创作的儿童小说中,《少年印刷工》的主人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少年形象,《大鼻子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因为战争失去家园和父母的流浪儿,《儿子开会去了》中的小主人公参与到抗日游行示威的群众运动中,“他要跟群众走,怎么肯跟你母亲走呢?”可以说,儿童形象的选取已经有了明显的意识形态和阶级色彩的考量。茅盾的儿童文学文论在相关的论述中也有了此倾向性,那便是茅盾表现出了对苏联儿童文学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如在《关于“儿童文学”》一文中,茅盾十分推崇被高尔基誉为苏联“儿童文学奠基人”的玛尔夏克,而且对苏联儿童文学家也是如数家珍,如柴姆却洛夫、潘洛芙斯卡耶、曹洛托夫斯基……他认为《时钟的故事》《问题十万》等当时最新颖的“儿童读物”是苏联儿童读物作家伊林所著。可见,中国儿童文学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借鉴和转向是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苏联,这一动态是与整个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相一致的。

二、对科学、历史内容的关注

“一百零一册的《儿童科学丛书》。在文艺性儿童读物充斥市场的现今,区区一百零一册的《儿童科学丛书》可算是九牛一毛。”[7]485茅盾在此表现出了对儿童科学类读物的关注,在《论儿童读物》中这种关注度更是不减,“而此项读物中尤以关于科学的及历史的读物最为缺乏。”[7]488在《关于“儿童文学”》一文中,他对此问题再次重提,儿童文学读物中有两个问题还不是让人十分满意,其中之一便是儿童读物现在虽已由小说、故事、寓言、诗歌开拓到“史地”“自然科学”,但是关于科学、机械、现代生活方面的儿童读物还是一个很大的空缺。再如在《几本儿童文学杂志》中,茅盾更是表现出了对科学体裁类儿童读物的极大担忧和迫切需求,认为《童话月刊》中尤其不妥的便是“科学新闻”一项下只有《新兵器常识》。科学和历史小品“这两种是新的东西,是新的尝试。现在试验的时间尚不过半年光景,(倘使时间问题不能含糊,那么,应当说科学小品已经有了十个月的历史,而历史小品还不满半年)”504,科学小品是周作人自域外引进的,讲究不仅要有“科学的真实”“简要精美”,而且要有“文艺的趣味”。1933年在由陈望道主编的《太白》半月刊中,茅盾为抨性灵、闲适的小品文,开始正面提倡科学小品文。但此刻提倡科学、历史小品文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他迫切地希望通过科学或历史与文艺的联姻,而使科学或者历史走进处于水深火热的大众之中,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为大众求得自身解放助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20世纪30年代,出于现实的考量,茅盾不论是在中国现代文学文论还是儿童文学文论中,对文学作品中科学、历史知识的提倡是如此一致。茅盾接着谈到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与儿童读物之间的问题,他指出儿童的求知欲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猫哥哥狗弟弟这类简单的故事或者是历史传说以及神话故事是面向7~10岁的孩子,而如《宝岛》一类的西洋文学名著的译本是面向14~15岁的孩子,那么11~13岁的孩子是无书可读的。茅盾敏锐地意识到现在的问题不仅是初级的儿童读物缺乏新鲜的题材、内容辗转抄袭,而且高年级的儿童读物更是非常匮乏,而此项读物中关于科学和历史主题的则最为稀缺。“而在文艺读物中,他们又喜欢历史的题材。同时他们的好奇心也发展到了合理的程度,对于宇宙万象和新奇事物都要求合理的科学的解释。他们不再相信神话中的事物起源的故事,他们扭住了母亲,要她说‘真话’”[7]489。因此,笔者认为茅盾对儿童文学中科学、历史内容的提倡,不仅仅是呼应革命的现实,而且也是基于茅盾深谙儿童的特点、儿童的需要、儿童的接受能力,即尊重儿童成长规律之上提出的。

第4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第5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课外阅读。

1.开发图书馆。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2.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4.优化读书环境。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了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尽情地读书,平和的心境,互相感染,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

二、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激发“乐于提问”的兴趣,变“要我提问”为“我要提问”。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这类书本有《西游记》《封神演义》《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到了三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的短篇文章,并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相应的文学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自行设计,包括叙述故事情节,说感受,讨论问题等,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高年级的学生,要求适当高一点,让其慢慢接触一些中国现代和古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为以后学生持续阅读打好基础。我们让学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其汲取更多的文学养分,而不是去增加学生学习以外的负担,为此,我们必须得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

三、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会不会因为兴趣而读书,喜不喜欢找一些好书看,重不重视阅读,这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习惯。兴趣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机,也是人产生活动行为的意识源、学生会不会去自动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接触一定量的课外有益读物,归根结底他们有没有一种原始的阅读动机,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这正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哪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1.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随机应变,善于综合运用文学常识,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也使学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等现象产生一种敬重老师,羡慕老师“卓越出众”才华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效果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也是小学生“爱模仿”天性的必然。

2.开展多种相关的班级或学校大型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开展和举行一些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摘录笔记评比、速拟提纲复述比赛,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由易而难,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更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围绕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

第6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一)

过去的中学文言教材数量多、跨度长,上自先秦,下至晚清民国,各个时期都有,许多文言文确实是艰涩难懂。实施新课程后,大多数学校在高二阶段都让同学们选修《史记》。面对整本《〈史记〉选读》,看起来的确是“好不吓人”。但它相对于《左传》《国语》《老子》等来说,还不是最难。手捧《史记》,我们首先要放松心情,文言文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咬咬牙,我们就翻过了这座“大山”,无限风光在等着我们欣赏呢。

学习文言文,要很好地利用工具书,通过查检、琢磨,就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常用的文言工具书主要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词典》等。

《〈史记〉选读》大多选的是人物传记。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有四个要素,即“时、地、人、事”。学习史记人物传记,抓住这几个要素,文章内容便差不多了然于心了。人物传记,说穿了就是“某某二三事”,主要叙述的就是一人或一家的经历。能够名垂青史的应该是有“功”、有“德”或有“言”之人,是为官、为人的典型。从表达方式看,自是叙述为主,兼以议论评价。《史记》被后人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足以证明其文学

价值之高。

(二)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大声朗读。朗读文言文就是亲近文言文,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不仅有助于对文言虚词语气的辨别、体味,而且有助于对文言句子节奏的把握;不仅有助于感觉文言长句的连续与句读,而且有助于理解文言修辞和文言语法等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一个载体,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思想感悟在朗读中,情感熏陶也在朗读中。读中自乐,乐在读中。

(三)

《史记》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像不足挂齿、一诺千金、相提并论、强弩之末、好学深思、百步穿杨、一日千里、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先发制人、在此一举等,都来自于《史记》。

我们可以先从感兴趣的成语入手,然后推及其他。文言句式虽然千变万化,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整理和归纳,我们会发现其实它们也像数学一样可以举一反三。虚词、实词、词类活用等也是有规律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字词音义、通假字、文言实词释义、文言虚词释义、词类活用、古今异同词、文言句式、成语典故、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如果觉得这样做很麻烦,负担太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几个方面作为整理的重点。

在课堂上我们及时记下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课后又能按上述项目及时复习整理,条分缕析,温故知新,各个击破,我们的文言文就会学得很扎实。

文言文要学得功深底实,尝试翻译也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史记》里的篇目一般都比较长,要全文翻译没有时间,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句子进行操练,然后对照有关参考资料自己评改。什么是典型的句子呢?就是有重点实词或虚词,尤其是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

(四)

《史记》的学习,其实远不止学习虚词、实词、词类活用这几个方面,如果仅仅看到这些知识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我们应当扩大阅读视野。

《史记》上的文章,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基础知识,更可从文学角度欣赏它。《史记》里面有许多故事,不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史记》不仅是历史作品,而且是上好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生动逼真、血肉丰满,能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史记》有的时候像读小说,有的时候又像在看戏,就是这个意思。

像阅读欣赏现代文学作品一样,读《史记》也要读得进去,读得出来,读出作者,读出自己。比如阅读《项羽本纪》,我们可以深入其中,思考项羽在作者心中是个什么人物,从哪些记叙可以看出作者的评价,是怎样评价的。如果我们看过戏剧《霸王别姬》,还可以比较戏剧中的情节与《史记》中的相关情节有何不同,并且思考编剧为何要改剧情。

一般说来,选入教材或者用来考试的古代散文大多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在艺术手法上,也能体现我们的文学艺术传统,值得后人借鉴。如果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不对其中的思想进行开发,不把精华揭示出来,就会有“深入宝山空手回”的感觉。

第7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语文常识考查的具体要求是:熟记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出处;了解有关的文体常识和文化知识,如消息、小说的文体知识等;了解重要作家及文学流派的成就、风格等。考查常与名著阅读相结合。

名著阅读的考查要求同学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名著的作者、年代、体裁,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等内容;能够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征、基本性格、主要事件,以及文学作品中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不仅要对文学名著有基本的了解,而且能够针对其中的人物或者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1・江苏省扬州市)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赵普是宋太祖时的宰相。他熟读《论语》,为人严肃刚正,虽然有嫉妒刻薄的毛病,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不愧为一代名相。

B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C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着重写了车站送别的情景,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

2. (2011・山东省烟台市) 请说出下面名著选段所写的人物。

我也开始挣钱:每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人物:

3. (201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

A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4. (2011・江苏省泰州市)下面是《西游记》中四位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以下两小题:

① 简要概括小说中D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② 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第1题答案为B。涉及到消息这一文体常识,很多同学只知道消息的构成部分,却不清楚消息一般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这一题容易误选D,原因在于对鲁迅作品的文体分辨不清。

第2题考查有没有真正读过名著,不少同学没能答出是“阿廖沙”,而是胡乱猜测,填上诸如“祥子”“鲁滨孙”“保尔”等错误的答案。

第3题把名著和对联结合在一起来考查,除了对联知识之外,还考查了人物及其情节的搭配,有不少人选择了C,却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李逵和山神庙无关。

第4题结合图文来进行考查,根据图虽然能判断出D是沙僧,但由于对作品不够熟悉,部分同学对其取经的过程概括不出;第②问必须回归作品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才能答出,此外,此题还考查对作品人物的评价能力与辩论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归纳梳理,系统识记。可将课本中的名家名篇按国籍、朝代或文体知识等分门别类梳理汇总,以便系统复习。

立足导读,走进文本。在熟稔名著导读的基础之上,应在导读的引导下真正走进名著本身,要投入地去读,在读完之后可以适当留意一下名家的评注。不过,要在自己的评价形成之后再去参照名家的评价,这样才不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免影响到可贵的自我判断力。

解读题干,辨析思考。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选出错误的还是正确的;抓住题干中的一些提示性因素去辨析思考。

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可将近年来的中考名著题演练一遍,分析相关的常考点,查找易错点,适时复习。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2011・浙江省杭州市)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2. (2011・山东省临沂市)名著阅读。

(1) 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2) 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招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

(3) 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1) 作品: ;“他”叫 。

(2) 作品: ;“他”叫 。

(3) 作品: ;“他”叫 。

3. (原创题)以下是两幅名著插图,请认真读图,按要求填空。

(A)

(B)

(1) 插图(A)中这个高大的人力车夫是 ,他最大的梦想是 ,用简要的语言说出导致他梦想破灭的诸多事情中的一件: 。

(2) 插图(B)描绘的是名著 ,图中受到惊吓的孩子是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幅生活场景: 。

4. (原创题)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翠,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还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

第8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一、与小说相比,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学习兴趣不浓,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障碍。而学生剧社,通过排演现代著名剧作家的剧目、自编自演新剧目等活动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戏剧文学的兴趣,从而摆脱了教学的困境,使教学活动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戏剧文学的教学常常只注重剧本的介绍、分析,忽略其表演性能。而许多剧本是只适宜表演,而不适宜读的,换句话说,很多剧作,只有演出才能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因为剧本对人物心理的展示,对场景的描绘,常常借助于人物的肢体语言,以及实际演出的场景,所以同是叙事文学,读剧本,常常远没有阅读小说富有趣味,而学生对阅读剧本不感兴趣,常常是在毫无阅读感受,甚至是不了解剧情的情况下听老师分析剧本,直接影响了戏剧文学的教学效果。

当然也有一些剧本例外,阅读之也能引人入胜,的《雷雨》就是如此。曾提到“巴金对我说过:‘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1]使是这样的作品,演出仍然比阅读效果更好。演剧本身就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经历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这过程本身既能加深对剧本理解的过程,也是快乐感受的过程。

剧社活动首先提高了剧社成员阅读剧本的兴趣。演剧的需要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剧本,在反复地阅读以近于成诵的过程中也得以充分地体会剧本的魅力,这样也就实现了从不想阅读或者阅读兴趣不浓到很喜欢阅读的转变。其次,剧社活动提高了剧社成员钻研剧本的兴趣。对作品的题旨把握不清,对人物的性格理解不深会直接影响演剧的质量,促使学生钻研剧本。每次剧社活动,针对剧本人物的内涵以及相应的表演技巧,剧社成员都能踊跃加入讨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剧本中人物形象的探讨,增加了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宽度和深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学习兴趣。再次,剧社活动不仅提高了剧社成员学习戏剧文学的兴趣,也带动了文学院学生学习戏剧文学的兴趣。一个剧社成员能带动一个宿舍或者是关系密切的一小群学生,一次剧社演出能掀起戏剧文学学习的一个。2009年剧社自编自演的《杨靖宇》在学院礼堂公演后,学生们谈论了一周,一年后我在课堂上围绕戏剧文学谈起那次演出,学生们仍然非常兴奋,听课更加认真,讨论更加热烈。

调查显示,学生剧社从总体上提高了戏剧学习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比较而言,剧社成员比一般学生学习戏剧的积极性高。而学生的演剧活动,又很好地营造了阅读戏剧文学的氛围,促使剧社成员认真阅读剧本,也带动非剧社学生阅读剧本的兴趣。而这又促进了剧社成员演剧的兴趣,一些剧社成员开始不过是报着试试看的心理,后来都逐渐热爱上了戏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公演《杨靖宇》的时候,他们到通化市的专业演出单位借来了服装以及其他的一些道具,表现出对戏剧表演执着的精神;社长张毕业后到戏剧学校工作,把戏剧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

二、学生的舞台演出实践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戏剧常识,加深对戏剧文学篇目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通过具体的排练、演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分清了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理解了对话、独白、旁白、内白、潜台词的不同,理解了剧本要适合舞台演出以及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的原则。

不仅如此,排练演出还加深了学生对剧本中人物性格内涵。剧社在排练、演出《雷雨》等剧目时,分配角色,分析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作积极性,对人物的生活背景、个性特点、形体表现、语言特征及戏剧冲突等方面进行打磨,以求达到最佳状态。实际上演员对剧本已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在演员入戏的同时,原先对戏剧只有教科书上抽象认识的成员们,也有了鲜活的感知。在从感知到再现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在讨论《雷雨》人物的舞台表现的时候,剧社成员统一了认识:并不能仅仅表现周朴园是“一切罪恶的制造者”,要是这样,那周朴园就是一个纯粹的坏人,实质上是把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简单化。其实,周朴园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形象。例如在周朴园对待侍萍的感情上,就存在矛盾的张力。“三十年前”,周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侍萍赶出了家门,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朴园并没有坚决反对家庭的意愿,而是采取顺从的态度,说明了周朴园的无情。但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三十年来,周朴园一直保留着侍萍的照片以及侍萍喜欢的家具,客厅的摆设也一直保持着三十年前的老样子,甚至连旧衬衣也保留着。这些又都说明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情”还是“无情”,而在于哪种情绪占统治地位:三十年前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家庭的压力和金钱门第的共同作用下,“无情”是第一位的,“有情”是第二位的,矛盾的状态显现为“无情”;其后的三十年,对侍萍的思念常常成为其情绪的主流。而三十年后,当侍萍又出现在周家的客厅时,周朴园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会不会受影响,所以厉声质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时“无情”又成为情绪的主流。情绪的主流并不是情绪的全部,“无情”中又包含“有情”,所以当意识到侍萍对他没有威胁时,周朴园的语气就缓和下来。舞台表现的时候,应该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否则对人物的理解和表现还只是停留在“隔”的状态。

在充分理解人物性格内涵的基础上,加深对剧作主题意蕴的理解。和的《北京人》等剧作相比,《雷雨》的主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如何理解周朴园的作恶?周朴园的作恶与社会环境有什么密切联系?如果不是排练、演出,这些问题常常被忽略。在那个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广大下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少数上层统治者骄奢逸,醉生梦死。金钱的多寡在社会分层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现实是造成周朴园对金钱权势的强烈渴望的社会原因,成为周朴园发昧心财的动力,对周朴园的批判就是对社会的批判。通过演剧,学生理解了。在演出之中,如果只突出了周朴园的“坏”,突出他的暴虐,而忽略了他的另一面,把握不住他内心的“郁热”与“挣扎”就不能演出这个形象的深度。

如果割裂来看,学生也难以理解繁漪的关系的进步意义,繁漪的那种非理性的的渴求,也是对桎梏人性的封建制度的批判。但剧作并不是赞美那种关系,而是突出了那种关系的破坏性。因此对繁漪的一些语言和动作相应地要把握住火候,不能“过”。正是为了表演的不“隔”,不“过”,不温不火,剧社成员加深了对剧作主题意蕴的理解。

三、学生演剧,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文化品格,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反过来又能巩固、提高戏剧文学的教学效果。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剧社成员真诚地打开心扉,走进戏剧世界。戏剧源自生活,戏剧与生活相似相通。走进戏剧世界也是对生命、对人生、对自我的深刻表现。在舞台上与各式各样的生旦净末丑交流,体会对方的悲欢离合以及对各种戏剧冲突的反思,也丰富着剧社成员的人生。通过对《雷雨》等剧中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分析和发现,剧社成员得以从另一个完全新颖的角度俯视人生,在表演中体验了不同人生境况,在周朴园、繁漪、周萍、周冲等一些列形象的影响下关照自身、剖析自我。通过这种活生生的交流,增加表演者文化品格的含量,在表演中获得的转换角色面对人生的方法,影响和塑造着剧社成员原有的品格。潜移默化地修正着他们人生的目标以及处世的态度和方法,丰富并深化其对人生的理解。这样,对于他们理解戏剧的深层题旨有偌大的帮助。深入理解了《雷雨》的人物形象的内涵和主题意蕴以后,再谈到的剧作――比较难以理解的《原野》中的仇虎的形象,谈到仇虎在仇人焦阎王去世,依照“复仇子报”、“父债子还”、“断子绝孙”的传统,实现了残酷的复仇,却“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有罪感’,陷入了灵魂的分裂与挣扎。”[2]对于其中的细腻复杂的心理状态,学生已经能够条分缕析,作出细致有序的分析。

编演话剧《杨靖宇》又使学生对戏剧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杨靖宇是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2009年,剧社为配合通化师范学院发出的向杨靖宇学习的号召,编排话剧《杨靖宇》,杨靖宇吃苦耐劳的精神,精忠报国的精神,关怀爱护战友的思想深深地感动了剧社成员。以前很多同学也读过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但那不过是浮光掠影,没有深刻的体会,这次排练,学生们才真正地走进杨靖宇,深入到杨靖宇生活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以及冰天雪地的苦寒环境,体会到杨靖宇对妻儿的怀念之情,全面深入地理解了杨靖宇。但在如何表现杨靖宇形象这个问题上陷入困境,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们终于处理好杨靖宇将军性格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形象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的关系,摆脱了困境,对戏剧文学的认识也更进了一大步。

第9篇:现代文学常识范文

论文摘 要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要从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文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