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设备搬迁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以强化制度建设为契机,改革管理体制
公立医院改革重在制度建设。为此,我院积极落实制度化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探索以人事分配为重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是改革决策执行机制。重新制定了人事、财务、招待、车辆等多项管理制度,分别成立医疗设备、后勤基建、药品采购领导组织,对医院重大事项实施集体管理和民主决策,建立行政、业务、党务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二是改革人事分配机制。根据我院编制床位、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医院的功能定位和人员编制,按照床人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满足临床需要。根据人员身份不同分别实施全员聘用制和院内合同制管理,在经济分配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施成本核算,逐步建立以质量、工作量、工作效率为主体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使职工的收入与技术水平、工作强度、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等因素挂钩,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激发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以控制医药费用为核心,改革补偿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解决看病贵问题,医保是基础,医药是关键,医疗是根本。一是加强医保和农合规范运行和监督管理,按照上级规定政策对城镇职工、居民和参合农民实施出院即报,同时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和指引,采取和奖金挂钩的方式控制医药费用的合理增长。二是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探索实施“零、降、调、补”机制。我院对近年来的药品收入、服务价格调查摸底和全面分析,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下一步将积极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降”低部分医技检查费用,在物价部门允许的前提下,“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长效“补”偿机制,包括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投入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三是推行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积极建立和完善单病种规范化诊疗和临床路径,在原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单病种种类和临床路径管理的疾病种类,同时借助信息化建设平台对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监测,规范药品使用和收费行为的监督管理,同时推行“一日清单制、费用查询制、价格公示制”和满意度测评工作,努力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
三、以提升医院实力为重点,改革服务模式
一、协调落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帮扶项目。今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为、两县提供了帮扶资金104.6万元,资助大学生12名,实施了县多巴福利院保温建设项目、海子沟乡景家庄村温室建设项目、全膜玉米种植示范项目、班沙尔幼儿园项目、县“八瓣莲花”培训项目;实施了县宝库乡俄博图村100户肉羊养殖项目、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项目、贫困村商品肉鸡养殖项目、馨缘高效循环设施生态农业卷帘机等6个项目。
二、衔接落实省对口帮扶项目。年,省电力有限公司、市、市、市、市、市结对帮扶县、县、县。年初各县与省相关帮扶市和企业进行了互访,制定了年援助项目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帮扶资金到位160万元。其中:电投入资金30万元,实施了县良种繁殖场联动温室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市投入资金70万元,实施了田家寨镇梁家村、共和镇石城村易地搬迁基础设施项目和“八瓣莲花”培训等项目,市帮扶资金20万元,实施了县奶牛良种繁殖场奶牛养殖项目,市帮扶资金40万元,实施了县“三集中”移民搬迁后续旅游产品加工产业。
三、协调督促省、市、县定点帮扶单位落实帮扶项目。协调省政府办公厅等13家省级定点扶贫单位为帮扶的14个贫困村,共投入帮扶款物225.41万元,引进项目资金2712万元,实施了危房改造、道路硬化、深冬温棚、村庄绿化、奶牛养殖等项目23项,资助贫困生147名,举办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等各类科技培训班7期、培训620人,联系劳动输出145人。
市级118个定点扶贫单位帮扶202个贫困村,共投入帮扶款物414.882万元,引进项目资金111.4万元,实施了项目3项,资助贫困生75名。举办养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加工业等实用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1542人,联系劳动输出430人。
三县176家县级定点扶贫单位帮扶252个贫困村,共投入帮扶款物193.596万元,引进项目资金4万元,实施项目2项,资助贫困生名,举办各类培训班期、培训1663人,联系劳动输出198人(次)。
县是一个人口少、财政总量小的小县。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卫生工作定性认识模糊,受经商、创收等思潮影响,卫生事业一直靠自身发展和生存,由于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各医疗卫生单位只能解决各自“温饱”,对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几乎成为一句空谈。
200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被列为民生工程建设之一。卫生部门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迅速制定了《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2年)》,并配套出台了12项建设标准,紧紧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完善医疗设备配置,加快医疗卫生人员培训,规范运行机制和体制,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总体情况
近三年来,卫生系统国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1个,其中县级医疗单位2个,乡镇卫生院建设9个,现已全部完成新、改、扩建项目。业务用房由07年以前约9790㎡,增加到38330.68㎡,环境绿化面积达5739.44㎡、住院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各医疗单位设备总投资达1518.8万元;人才引进达88人,人才培训3385人次。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我县卫生事业从管理、人才、设备、技术等已不可同日而语。
(一)、管理和技术
1、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原有好的管理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管理年”、创建“平安医院”、“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母婴安全乡卫生院”、“临床路径试点”、卫生事业的绩效改革等各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管理,服务行为得到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2、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制度、财政补偿和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我县04年就大力推行公开竞聘乡镇卫生院院长,一批作风好、业务精、懂管理的乡镇卫生院院长走上了领导岗位,有力地促进了医院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2005年卫生局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了“乡划县管”强化了财务监督。
3、从今年起,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行绩效工资,重点突出服务质量和数量、职业道德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绩效工资分配不再与药品、科室收入挂钩,进一步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提高了单位内在活力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4、2011年12月18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县车轿中心卫生院正式启动,另外三所中心卫生院也相继实施。2012年12月,全县所有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改变了三十多年以药补医的历史,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5、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紧跟医疗技术发展前沿,引进先进医疗技术永远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存之道。我县近三年来发展了“烧伤”、“美容微创”、“瘢痕畸形整形及游离皮瓣成形术”、“肝叶部切除术”等特色技术,呈现出有一定的发展和优势。
(二)、医疗设备
1、县级医疗单位医疗设备投资达成905.84万元,主要的大型设备有螺旋CT、血透机、全自动麻醉机、高频拍片X线机及放射防护、一托四监护系统等;一般乡镇卫生院都基本装备了B超、300mAX光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多参数监护仪、尿液分析仪等常规医用设备;部分中心卫生院还配备了麻醉机、呼吸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救护车、多功能手术床、高频电刀等医疗设备;村卫生室新配备了血压计、听诊器、诊断床、针头针管销毁器、出诊箱、移动式空气消毒车等医用设备,同时配齐了资料柜、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3、人才建设
为了充实乡镇卫生技术人员队伍。2008至今共招聘医疗技术人才88人,其中“三支一扶”人员30人、省厅聘执业医师8人,引进高级整形技术人员1人,到外地招聘一本以上毕业生7人,向社会自招42人,全部充实到医疗第一线,及大地缓解了我县人才紧缺的现状。在招收人才的同时,人员培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培训人次医疗达1114人次,护理达2271人次;培训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156人、村卫生所从业人员260人中,已完成中等学历教育65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21人。目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医技人员结构有较大改善,有卫生技术人员210人,具备执业(助理)医师63人,护士147人,分别占44.6%、13.4%、31.27%。
二、专业服务能力建设
(一)、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疾控中心实验室达标建设
二年来省财政下拨设备资金达93万元,疾控中心自筹资金20万元,实验室的业务用房达到860㎡,占全中心的57%,功能实验室有血清学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及肠道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筛查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PCR实验室、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检测室在筹建中。检测项目和能力大大加强,上级要求的116项检验项目中,已按规定达到了90%。
疾控中心技术人员参加流脑、扩大免疫、AFP监测麻疹流脑监测、麻疹强化免疫、甲流接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培训共20批次136人次,对全县乡级计免人员培训11批次260人次。中心共有25名专业人员24人通过了双卫网的卫生服务能力考核。现有职工40人中有专业技术人员35人,由原来所占比例68%提高到87.5%。有效地提高了职人员卫生服务能力。
2、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县妇幼保健院近几年也有较大的发展,08年上级拨付资金50万用于妇保能力建设,添置了先进的彩色B超、胎心多普勒、数码电子阴道镜、红外乳腺诊断仪、英国产无痛分娩仪、等诊疗设备,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参加省、市级的培训人员每年达20人次,目前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32人;业务用房面积达2200㎡,业务收入由07年251万元、上升到09年426万元;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13人,死亡率控制在5.82‰,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9年门诊人次达30000人次;“产科急救中心”09年下半年通过了市级评审;在市卫生局组织的产、儿科“两项技能”大比武中,取得总分第二,产科单项第一的好成绩。
3、血防服务能力建设
我县2004年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来,县政府和上级部门对血防工作仍然十分重视。08年以来,上级部门对血防投资4.4万元,自筹资金8万元用于添置血防设备,改善工作条件;血防技术人员除积极参与省市业务培训,每年还邀请上级专家对病区乡、分管领导、村里干部和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三年来培训达283人次。
为防止血防急感病人发生,血防站制立了“急感防控预案”,做到有人员、有经费、有物资,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得到处理。为防止发生疫情隐患,三年来,血防站共查螺1050万㎡、查病30036人次,还会同县水利、农业部门加大对有螺环境改造,以达到彻底清除钉螺滋生场所。
4、卫生应急能力
卫生应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的重视,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突发应急机构,卫生局也设立相应卫生应急办公室,由专业人员具体负责。
08年以来,县财政拨付卫生应急金费7.4万,药品储备6.83万元加强卫生应急工作:一是储备20件隔离衣、200人次防护用品、充足的消、杀、灭药品和器械。二是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防护用品和药品的配备。2011年卫生局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两起,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每年还按要求进行了人员培训和应急宣传周宣传,每年2次定期举行传染病应急演练,对突发事件有了快速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二)、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1、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自2007年以来,共分四期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全面改、扩、新建,总投资达581万,目前已全部俊工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经此轮建设、改造,彻底消灭了危房,基本满足医疗需要,业务用房由过去的11093㎡已达18102㎡,增加了约7000㎡,内部设置较前更加合理。
2、乡(镇)卫生院在新、改、扩建的同时,医疗设备投资金额约500万。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设备配备如前所述,均按要求达到了国家标准,彻底告别了“老三件”的时代。三年来,卫生局每年均举行了医技人员培训,双卫网人员培训,上级单位的业务学习等,对乡院、村所卫技人员培说人员达586人次。
3、目前一般卫生院主要提供以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中心卫生院在此基础上,还承担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的指导和急救等功能。整个乡卫生院床位数由过去的150床增加到206床,基本达到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要求。
4、村卫生室的能力建设。我县村卫生室建设,从2008年开始,分三批建设,共建设66所,总投资达66万元,达到了“五室”分开。人员培每年进行一次轮训,所从业260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1人,完成中等学历教育65人。通过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适宜技术推广、乡村医生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三)、县级医疗服务能力
1、县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建设。建筑面积达13235.02㎡,工程建设资金主要为国家扩大内需专项资金、加自筹和地方配套,总投资约4700万。县中医院、妇保院医疗资源整体搬迁工程,占地面积14910㎡,于2011年8月8日开工,总投资2700万元。两项工程都已着手内部装修工作,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业务用房面积由07年的934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6735平方米,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420张,比2007年底增加160张。
2、县级医院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县医院通过省级二级甲等医院复审,中医院正在积极准备复审工作。为加强急救能力建设,县医院专门派出技术人员到省急救中心学习,添购了急救设备和车辆,制定急救预案,并进行了摸拟急救训练,急救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县医院一直对院感工作十分重视,对传染科室每年投入不少于10万元,建立起单独的病区和双通道,今年又投入200万,用于建立净化手术室,现在病区设立更加合理。三年来,县医院住院部新开设二个病区(儿科、外二科),增设病床64张,根本上缓解了群众住院病人床位紧张的难题。中医工作近几年也有明显的加强,中医药房的具体达标建设,中医院不但完善了领导机构、药房设置、人员配置、规章制度,还投入了10万元进行设备购置,中药品种(400余种)和数量均达到了药房的要求。在适宜推广技术方面,除基本的医疗工作,他们在现代医学的微创外科、烧伤、骨科等,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肝病、哮喘、糖尿病,蛇伤、中风、小针刀等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县医院、中医院和妇保院2008年5月联合参加全市“护士三基技能大比武”活动中,一举夺得团体第2名;2011年两院门诊人次由07年的65870人次上升到09的97491人次,使卫生技能有了明显提升。
(四)、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卫监所成立以来,硬件建设在现场快速检测、取证工具和执法车辆三个方面进行了装备,主要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食品中心温度计、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温湿度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风速仪、直读式干湿温度计、水质速测箱等办公设备。三年来共有5批次,30人次的人员得到了执法、业务培训。
我县在08年创卫时期,卫生监督共出动人员264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单位961个次,学校食堂及托幼机构64个,行政处罚59次;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8家,立案19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地检查机构98家,查处违规行为19起,取缔非法行医2起,为我县创卫通过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三、亮点与工作展望
(一)、卫生事业发展经费
1、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县委、县政府相当重视,为了规避卫生资金的流失,经县政府批准,将各医疗机构的管理费,改为各医疗机构的卫生行政事业补助经费,列入年初预算,由县财政从各医疗单位的调控资金中按月划拨支付,比例为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百分之零点七五。这样即不增加县财政的负担,也不增加医疗卫生单位的压力,还可免遭外界干扰,省去许多尴尬,增强了工作力度,大大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2、卫生院采用“财务收支直达报帐制”。设立“卫生统一专户”,乡镇卫生院取消出纳,设立报帐员,实行“资金统一管理,财务收支报帐制”的直达报帐制度。具体做法是:①在收入资金管理上:预算内资金及专款按原渠道通过“卫生统一帐户”结算;预算外资金全额缴入县财政局预算外专户,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②在支出费用管理上:工资统一银行;药品严把手续关,一律转帐支付,全部实行网上招标采购;其他费用先申请备用金后由报帐员到中心报帐;专项支出一律由主管局长签字。③在会计档案管理上:各院单独记帐,单独建帐,由中心统一归档保管。
(二)、中医特色发展
近年来,我县大力扶持中医事业发展。中医院参加全国各种医疗、医学培训3年来达44人次,仪器设备投资近几年达24.84万元,在新医疗技术推广、应用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在中医科、针灸、职业病诊断具有领先的优势,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门诊得到了院领导的重点关心和支持。
(三)、事业展望
----庆阳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掠影
(片头)
庆阳,周先祖创造农耕文明的地方
庆阳,岐黄医学的发源地
庆阳,全国重要的革命老区
庆阳,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庆阳,***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庆阳的卫生改革与发展,硕果盈枝、一路欢歌,实现了新跨越! 2008年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普惠制、全覆盖、可持续”,全力实施“卫生健民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健全服务网络,确保群众“看得上病”。投入资金 12.6亿元,强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建成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住院楼,整体搬迁市中医院,开工新建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整体迁建5个县级医疗机构,新(改扩)建54个乡镇卫生院,从2009年开始,规划3年时间建设1262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801个。购置了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等大中型高精尖医疗设备500余台(套)。为87个乡镇卫生院配了救护车和急救设备,安装了GPS卫星定位指挥系统,建立了市、县区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管理平台,市、县、乡三级院前急救互联互通,实现了城乡120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预约挂号,开展远程会诊,设立便民门诊,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完善保障机制,确保群众“看得起病”。2009开始,市财政连续三年增加新农合政府补助资金6300万元,每年为每位参合农民增加补助10元,比全省统筹标准高出10元。率先建立新农合 “八统一”管理机制,分步推行金穗惠农新农合联名卡“一卡通”报销方式,整合新农合信息、居民健康档案和医院管理系统,实行三网合一,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市内定点医疗机构 “一站式”网络直报,参保群众受益面不断扩大,基金使用率明显提高,2011年参合率达到97.1%,基金使用率达到95%,平均住院补偿比达到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2010年5月起,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县为单位统一公示药品目录与价格,接受群众监督。从今年起,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将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在严格执行全省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政策的基础上,确定了全市药品采购目录,通过三轮竞价、一轮谈判,择优选择16家药品配送企业,降低和统一了药品价格。深入开展降价工程,各级医疗机构功能检查、化验费在现行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了10-20%,降价项目达到总数的20-30%,药品在现行零售价的基础上降低了10-30%,累计让利群众 万元。开展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医生“五个排队”,推行全省统一门诊病历,实行检查结果互认,治理过度医疗。2010年底,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总药品费用比2009年下降15.3%;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比2009年降低209元;全市门诊患者人均费用比2009年降低10.3元。充分利用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把推广中医药工作作为降低群众医药费用的重要手段,在妇幼、疾控机构成立中医科,在卫生监督机构成立中医监督科,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管理科室、中医科,为每个西医科配备1名以上中医人员,制定中医工作考核指标,将西医科室中药消耗量、中医康复人次和奖金挂钩。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有中医门诊(科)、中药房,90%以上的村卫生所能开展基本的中医药服务。在全市小学、托幼机构开展中医药歌诀诵读活动;以县区为单位开展中药材资源调查,利用地产药材共研发103个常用处方。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开展针灸、熏蒸、刮痧等非药物中医适宜技术,实现了各类人群服用中药和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医保全额报销。市县综合医院、中医院门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大幅提升,乡镇卫生院平均中医门诊人次、中药收入、中医药治疗收入均达到全院相应指标的30%以上。
提高服务能力,确保群众“看得好病”。 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作风建设年、平安医院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三级业务查房、院长行政查房、执业药师临床查房、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议制度,提高了医疗服务整体质量和水平。 2008年以来,为卫生系统补充1768名专业人员,其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拔尖人才21名,与中日友好医院、上海我立德医院、西安西京医院等建立了固定的无偿培训协作关系,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进修培训,建立了村医每周到卫生院工作或见习1天、卫生院每周下村督导1天的制度。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新业务126项,有 96项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有340多名卫生工作先进代表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奖励。建立住院病人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分流病人,逐步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病不出市”的目标。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确保群众“防得了病”。 积极推进“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在全市所有乡镇成立科级建制的公共卫生办公室,各级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各级医疗机构在门诊设立咨询室开展健康咨询,组织人员入村庄、进社区,开展卫生宣传,建立健康档案,设计制作了全市统一的登记册和管理服务卡,健全了管理资料。财政给每对新婚受检夫妇补助225元检查费用,使全市婚检率达90.1%。在国家每年为村医补助6000元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各增加2000元,使村医补助达到10000元。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借助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支持,建成6100多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地方病防治成效显著,省上先后在环县和正宁县召开了全省包虫病防治工作和农村改厕工作现场会。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切实加强了“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市卫生局下达的卫生工作“民生工程”任务,结合我局实际,一是下发了《*县卫生局“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分级负责。二是明确目标,细化标准,力争超额完成任务工作。民生工程涉及卫生方面我局有八项指标,我们将其列入20*年度医疗卫生单位指标目标管理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与各项目单位签订责任状,在完成今年85所村卫生所达标的基础上,力争全县有90所村卫生所达标,完成四所中心卫生院和两个一般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新增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三是落实措施,上下联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为了确保“民生工程”卫生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及时召开了全卫生系统“民生工程”动员大会,早部署、早动员,把“民生工程”卫生指标和验收标准进行细化、具体化。形成一个抓“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
(二)抓基础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卫生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得双丰收
我们加大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完成了南坑中心卫生院、张佳坊卫生院、万龙山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对大安中心卫生院及银河卫生院危房进行了立项改造,上埠中心卫生院医技楼、大安中心卫生院药品仓库综合楼、长丰卫生院住院部均已立项,破土动工了。增添了医疗设备;狠抓了人才培训这一关键,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各单位派往南京、湖南、南昌等地知名医院进修深造业务人员达10余人,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聘请了有一定资历的中西医专家坐诊。按照《*县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采取笔试、面试、技能考核的方式,通过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为县直医疗单位公开招聘医务人员19名,充实技术力量。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提高了医务人员技术素质,为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以“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为契机,积极开展医院等级评审活动,完善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的内涵建设,农村卫生工作在全省走在了前列。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抓“三基三严”入手,内涵建设、技术创新明显加快,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杜绝了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继续抓好对口支援工作。县级医院分别与省内外知名医院联姻,乡镇卫生院与市、县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村卫生所人员到乡镇和县级医院进行免费进修深造,有效加强了三级农村医疗网的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宣风、上埠、大安中心卫生院荣获“群众满意的医院”称号;共组织各医疗单位到新泉乡等地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30余次,免费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和诊治8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等,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5.12”护士节举办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忠诚服务群众健康”演讲比赛,医疗、护理业务知识大比武等活动;加强了血液管理和无偿献血工作,继续开展了打击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开展了多次拉网式排查,全县无自采自供血液现象。全县医疗单位20*年1-5月份完成业务总收入2493.*万元(其中医疗收入为1315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52.75%),总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69%,完成年计划5450万元的45.74%,诊疗人数112000人次,病床数使用率为74.44%,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结核病防治工作成绩明显。截止6月20日共接诊520人,发现结核病人116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79例,新发涂阳病人完成任务的75.24%。胸片异常者查痰率为100%,上半年累计为患者免费查痰1500余次,免费摄片200多张,免号诊费1200余人次,为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提供免费PPD试验、摄片、查痰250人,网络追踪77例,追踪到位74例,追踪到位率为96%,合计为患者减免各种医用费近3万元,做好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结核病为基本知识的知晓水平,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为如期实现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截止20*年6月24日我县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计4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34例,今年发行艾滋病感染人数7例。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机制。我们加强了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发现和管理,一是建立了高危人群干预队,二是建立了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三是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站,上半年艾滋病哨点监测97人,初筛阳性2人。
重点传染病管理到位,截止6月24日,全县报告传染病574例和手足口病31例,均进行了个案调查,召开预防手足口病专题会议,并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及时进行了个案调查和处理,编制疫情简讯,随时掌握动态,严防疫情进一步扩大,通过努力,手足口病疫情在我县得到控制。规划免疫工作扎实有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开展了五苗覆盖调查,共调查了210名适龄儿童,合格率为100%,全县“五苗”接种率均达95%,扩大免疫规划接种率为80%。
地氟病防治工作,被省血地办列为项目县。为圆满完成此项工作,有效降低我县地氟病的发病率,在宣风镇盘田村、银河镇邓家田村和天柱岗村、南坑镇双凤、七宝、圭田村进行了降氟改灶工作,2500户农户的改灶工作已全面完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以卫生监测为重点,加强了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和学校卫生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一是根据《*县农村卫生监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完善*、银河、南坑、新泉四个卫生监督分所,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二是对全县食品从业人员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为食品从业人员体检1061人,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106人,对631户审查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单位发放了卫生许可证,取缔无证经营单位47户,销毁产品1300公斤,执罚金额1300元。三是对自来水厂水质和餐饮店餐具按计划进行了监测,自来水厂水质100%合格。四是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消毒效果监测。五是联合县教育局对全县部分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进行了传染病、甲肝防控工作专项检查。在加强卫生监测同时,切实加强了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等工作的监督执法检查,特别是元旦、春节、“5.1”、“两会”和高、中考期间的专项卫生监督检查。上半年未发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六是严励打击卫生违法乱纪行为,受理投诉举报5例,查处卫生违法案件5起,结案5起。
(五)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严格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技术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行为;进一步加强了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和业务培训。二是我县列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破伤风项目县,我们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并积极组织实施项目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完善产科建设,加强了孕产妇管理。全县各乡镇均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加强了婴幼儿系统管理工作,系统管理率达100%。四是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妇幼卫生信息统计报告工作。
(六)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中医工作稳步发展
积极开展“创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活动”,已下发实施方案,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全县中医工作以中医院为龙头,稳中求进,健康有序发展,突出了中医特色,县中医院申报了“针灸、理疗”两个特色科室,门诊中医诊疗率和住院中医治疗率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加。县中医院的整体搬迁工作已进行了前期征地等准备工作。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步入正轨,特别是中心卫生院,加强了中医工作内涵建设。另外,村级卫生所中医工作已不断深入。
(七)以农民满意为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新成效
按照新的筹资标准,制订了新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修订)》。编制《*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制度》读本760余份,《新农合知识问答》和《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共计13万份,发放到全县各乡镇政府、各行政村、各定点卫生所、各定点医疗机构。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与研究》杂志上刊登了农医局的专访内容,进一步加大了我县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稽查力度,下发《关于加大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稽查力度的通知》,上半年,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稽查10次,乡级经办机构稽查16次。及时开通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并举行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人员培训班。六所省级医院为我县新农合县外定点医疗机构,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八)红十字会工作开展有声色。
今年5.12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县红十字会组织捐款26万余元,捐物折币5000余元,同时,卫生系统医务人员纷纷报名,主动请缨要求到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有4名同志赴灾区进行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在年初我县发生冰雪灾害后,县红十字会积极向上级求助,为倒房户争取援助项目经费300余万元,为受灾群众捐助大米60余吨,捐助衣物1000余件。(九)存在问题
1、发展不平衡。部分山区卫生院由于人才缺乏、设备简陋,发展缓慢。
2、要加大扩大国家规划免疫工作力度。县疾控中心和防保站经费欠缺,需要增加公共卫生投入。
二、下半年主要打算
(一)继续抓好卫生工作“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抓好“江西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创建工作。
(三)以“群众满意医院”为载体,大力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及第二周期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四)继续加大科技兴院力度,打造精品学科,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确保食品安全。以保护人民的健康权益,防止出现重大食品中毒公共卫生事件,确保饮食安全为重点,做到强监督、优服务、防大病。
(六)加快卫生重点项目建设:
继续做好县卫生监督综合楼建设的工作,启动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改造项目,完成大安、上埠、宣风中心卫生院及长丰卫生院的基建项目。
创建县级精神文明单位典型材料
一、基本概况
__乡卫生院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担负着全乡21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3293户,10305人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服务范围面积约266平方公里。我院现有职工1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2人,本科学历以上1人。医院开设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化验、B超、放射、心电图、中西药房、住院部等,行政职能科室有医院综合办公室、财务科、防保科等。拥有病床12张,医疗器械50台件。医院管理、就医条件、技术水平、服务质量逐步攀升,真正成为了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一、抓好三项建设,精神文明成效突显
1、抓好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继续深化了医疗管理年活动。严格执行医护技术操作规程,做到各类医疗文书与项目完整、规范合格、病历书写、处方规范、治疗记录完整的一套医护管理体系,全年门诊接诊4000余人次,急诊抢救率、治愈率比去年均有所提高。加强了药品的管理,坚持药品集中采购,保证了药品的质量,杜绝了假劣药品,做到了货真价实,实行了明码标价。经常不定期的检查药品的管理及销售,对过期失效、变质的药品做到了及时清理,使群众放心购置,医护人员放心销售,杜绝了一切事故的发生。对一次性物品及毒、麻精神药做到了合理使用,并有专人专帐、专柜保管,由于加强了内部管理,基本完成了上级规定的任务,全年业务收入50万余元,药品销售35万余元,医疗收入6万余元 ,其它收入9万余元,业务收入比往年有所增长,职工工资也较往年大幅度增长。
二是新建门诊楼建设。为尽快满足全乡群众医疗卫生需求,__年3月正式启动新建乡卫生院门诊综合楼项目,总投资315万元,项目建筑面积1399㎡,我院经过多方努力,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完成,于__年5月正式搬迁,科室设置齐全,服务功能完善,改善了群众住院条件。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也为建设“宜居生态,和谐幸福”新__提供了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__年8月28日,县人大各界领导对我院新建门诊楼进行了观摩和工作指导,根据实地检查情况,观摩组对我院卫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创建无烟医院。根据上级部署及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禁烟工作开展顺利,按照工作要求,医院成立创建无烟单位领导小组,设立控烟办公室,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对全院职工开展禁烟劝阻技巧及戒烟方法和技巧培训。在医院的主要入口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在门诊大厅、接诊室、病房、办公室、会议室等处张贴悬挂禁烟标志,设置了室外吸烟区。医院设立戒烟门诊指定戒烟医生公布戒烟咨询电话。
2、抓好党风和行风建设,全面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上下功夫。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并邀请了乡纪委相关人员在我院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不断引深医德医风建设,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促进了党员廉洁自律,狠刹歪风邪气,创建了百姓放心医院。“七一”前__乡党委组织对我支部进行了党建考核,对这个蓬勃发展的支部所产生的力量进行了肯定,授予我院“先进基层党支部”“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基层站所”的荣誉。
二是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继续强化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的监督检查。继续强化“行风就是效益,行风就是形象,行风就是品牌”的办院理念。强化了对医务人员的正面典型示范教育、违法违纪案件和警示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对卫生行风的监督检查,聘请了院外监督员,重点加强对医疗机构公开承诺以及坚持医德医风自查、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的监督检查;坚持以开展“创建五无医院”、“文明医院”和“赵雪芳式先进个人”南丁格尔式的“十佳护士”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医院 文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是抓好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今年,我们在继续巩固和完善自查自纠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探索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和抓好重点案件的本查处上。一方面严格纪律。全面推进全省药械集中网上竟争采购,健全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备案管理制度,对未按规定执行药械网上招标的,实行“一票否决”。一方面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对卫生行政人员、权钱交易案件、医院药品购销和基建工程商业贿赂案件和“收受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滥检查”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做到了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效突显。
(一)健康教育
我乡今年制作宣传栏68期,举办62期健康咨询活动、 期健康知识讲座,播放了高血压、糖尿病防治、老年人合理用药等音像资料,发放多种宣传资料38000余份。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讲座,90%以上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对生活习惯、防病意识得到了提升。
(二)健康档案工作
免费为辖区内10000余位居民体检。其中,重点人群2218人次,一般人群7500人次。体检项目包括常规物理体检;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部透视、B超等。并建立健康档案。糖尿病病人建档83人次、高血压病人建档701人次、重症精神病病人建档18人次、3岁以下儿童建档405人次、新生儿访视47人, 65岁以上老人建档901人次,保质保量完成了体检的任务。
(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
1、为241名0-3岁儿童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管理,按要求进行体检和健康指导。
2、产后访视47人次,其中妇科检查231余名,乳腺检查650余人,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3、为706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对706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生活习惯等健康指导。
(四)预防接种工作
为辖区0-6岁儿童免费接种一类疫苗并建卡、建册,疫苗接种共3125人次接种率达99.2%,按年龄段进行体检和指导。
(五)传染病防治和处理工作
发现、登记并报告传染病13例,其中:布氏杆菌病4人,感染性腹泻8例,风疹1例。
对结核病、艾滋病进行管理督导。对全乡结核病人进行了随访工作,对所有的结核病人进行了登记造册,指导督促他们按时按量服药,监测他们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今年结核病疑似病人转诊2人次,转诊率达到100%。
(六)慢病管理工作
1、建立35岁就诊人员测血压制度。
2、对701名高血压、83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体检和随访服务。开展了相关知识咨询、生活习惯、运动、用药、心里等健康指导工作。
(七)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
对辖区内18名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体检和随访,进行康复和治疗指导。
(八)卫生监督工作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食品、饮水卫生、传染病管理,春季学期开学前对辖区内所有学校、托幼机构开展了督导检查。圆满完成了食品安全工作。
三、强化医院管理,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基本医疗业务工作成效突显.
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措施;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报送疾控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组织整改,改进了医疗质量,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定期开展病历点评活动,加强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实行了院务公开,建立和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药事管理机构,处方点评4次,合格率达到100%。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医院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负责制,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医疗缺陷告示、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狠抓了医院感染控制。明确专人负责全院院内感染控制,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理管理规定处理医疗废物。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文件,确保医疗服务机构的质量与患者的安全。
加强医务人员素质培养,规范执业行为。加强了医务人员医学理论知识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训,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三基”考核成绩良好。加强门、急诊工作,提高应急救治能力。门、急诊工作运行有序,急救设施齐备,各专业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处理及时、操作熟练,确保了绿色通道畅通。此外,院内多次组织继教讲课、举办专家讲座、为医护人员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创造良好的条件,收到了显著效果。
加大投入,改善医院环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今年我院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综合门诊楼建设主体已经完工,附属工程建设在即。购进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急诊抢救包等医疗设备,对医院的内部环境进行了改造,大大的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和就医环境,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效突显
在去年健康运作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了经验,并根据本地实际,继续以政府行文出台了相应文件,并在各村主街道书写了醒目的标语,真正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民意愿、切实可行的合作医疗新体制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乡参合农民共报销总计611336.93元,其中门诊医药费报销人数为14547人次,补偿金额449383.43元;卫生院累计病人住院68人次,累计补偿基金88516.43元;慢性病门诊累计86人次,补偿基金73437.07元,参合人员补偿人次覆盖率为100%。截止11月24日,应参合9825人,已参合9388人,有死亡、转户、空户437人,以人为单位参合率100%。对因外伤住院的参合农民做到了严格按程序办事,把好每一道关,确保了合作医疗资金的正常发放,使参合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对合作医疗证明的出具做到了严格把关,依法办事,使群众既享受到了上级医院一流的技术服务水平,又得到了实惠,逐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带动了我院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医院改扩建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概况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前身是一所美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医院,建立于1917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不断发展,尤其是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是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职工2000多人,分设二个院区,实际开放床位2400张,年门急诊量16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6.8万人次。占地13万m2,总建筑面积近17万m2。2013年市政府又在新区划拨土地近400亩,规划建设36万m2的新院区,目前一期工程22万m2,投资15亿,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交付使用。
2.近几年改扩建情况
针对老院区(北区)占地面积小,空间展开困难,布局和流程不太合理的客观状况,先后对2号楼进行加层加接,由原来的三层加至四层,并在东侧进行加接增设病房和医用电梯,计增加面积2100m2;将原来的集体宿舍和洗衣房进行拆除,改建为现在的3号楼,采用“L”形结构与2号楼相连,大大提高了房屋的
使用效率,提供了快捷的交通流线,功能、布局更趋合理,3号楼计增加面积5500m2;门诊楼为80年代初的建筑,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有计划的、分期、分层、分区域的进行改建扩建和流程改造,历时一年半时间,先后对门诊楼的门头大厅、输液大厅、中西药房、各诊室、东西两侧楼梯楼道进行改造改建,又与改扩建的影像楼进行连接,加设电梯。为了方便快捷的加强门诊楼与1号病房大楼联系,架设天桥,从1号病房大楼三层与门诊楼相连,为缓解和解决1号楼床位紧张的矛盾和ICU床位不够的困难,将原在1号楼内的ICU病房搬迁在门诊楼与1号楼天桥的连接处,进行规划改造,扩建了一个拥有30张床位的ICU病房。
随着三甲医院急诊室建设要求的提高,对原有的急诊室进行改建扩建和流程改造,改扩建后的急诊中心与门诊楼贯通相连,快速便捷的实现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的资源共享,同时也保持急诊系统的完整、独立性,达到了满足功能、通道顺畅、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的效果。使急救中心建筑面积达到2000多m2。
医院的南区,原是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98年与泰州市人民医院合并。该院原来的建筑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建筑。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加快南院区建设,首先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计划的对老房屋进行腾空调整,逐步拆除,然后按总体规划,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分别建设,历时八年多时间,先后建设了门急诊大楼20600m2,病房大楼及附属医技楼56000m2、放疗中心1000m2、食堂综合楼4000m2、保健楼6000m2,总计87000多m2,在新建扩建同时对院区环境进行了美化改造。
3.措施及成效
3.1规划的同时就充分考虑节约和节能,把拆除量降到最低,扩建的面积达到多用借用,节能方法上纠正或改变原有建筑的缺陷,达到新的节能效果。在改造和扩建2号楼、3号楼的同时我们把原来的制冷和供暖方式一并考虑改造,将分散制冷供暖改为集中供应,所有卫生间改造时都采取热水智能卡管理;
3.2加强交通连接,优化流程路线。改扩建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建筑物之间的便捷连接(天桥的设置、连廓的设置、建筑物连接处医用电梯的设置等)。缩短路程,方便了人流、物流,减轻了垂直交通压力,降低了能量的散失。改造的同时我们又对全院12台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梯加装电梯节能回馈装置,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3.3改建中淘汰耗能大的产品设施,尽量使用轻质、节能环保材料。旧有建筑配置的设施设备,由于产品老、耗能大,在改扩建时一并考虑予以淘汰和改造。如把煤锅炉淘汰换成更节能环保的燃气锅炉、将中央空调机房和地下室冷凝水通过改造的热水回收装置回输到锅炉房,把热交换效率较低的气水热交换器更换为新型、热交换率很高的节能型热交换器,有计划的、分批淘汰高能耗的Y泵,使用低能耗的变频泵,淘汰原有的荧光照明灯及其他非节能产品,使用更节能、性价比更高的节能产品。如全院旧有房屋全部使用LED照明灯。所有改扩建的建筑在改建时都充分考虑选择使用环保节能、轻质、耐用、符合消防要求的建筑装饰材料,充分考虑墙体的隔热保温、玻璃的低幅射、屋顶和地面广场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装置和太阳能路灯。
3.4改造地面建筑的同时,调整、优化和改造地下管网。医院改扩建的项目,除了建筑物的老旧、流程不合理、功能不能满足之外,隐藏在地下的管网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管沟的路径不合理、地下电缆线损严重、冷水管阀锈蚀跑冒滴漏严重、热水管保温材料腐烂、热损耗大。因此在改扩建旧有建筑的同时,规划设计和调整地下管网,优化水电管网路径,使用性价比高,质量性能稳定可靠的水电和保温材料,消除隐埋在地下的隐患,减少能源损失。
3.5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扩建措施和节能降耗精细化管理,全院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07年至2013年连续7年全院水、电消耗列表分析,建筑面积从10.2万m2,增加到17万m2,增加了6.8万m2,增加40%,而单位面积每平方米用水量从8.03吨,下降到4.02吨,下降了4.01吨,下降49%;出院病人从3.28万人次,增加6.86万人次,增加了3.58万人次,增长52%,每出院病人用水量从24.97吨,下降到9.98吨,下降了14.99吨,下降60%;实际占用总床日从44.49万天,增加到78.39万天,增加了33.9万天,增长43%,每床日用水量从1.84吨,下降0.87 吨,下降了0.97吨,下降52%。
耗电情况:每平方米用电量从64.87kwh,增加到2013年的77.54kwh,增加了12.67kwh,增长16%(建筑面积增长40%),每出院病人用电量从201.6kwh,下降到192.28kwh,下降了9.32kwh,下降4.6%。用电总量的增加,主要是在2011年投入使用的电制冷中央空调机组和购置使用了多台大型医疗设备。
2007――2013年全院水、电用量分析表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建筑面积(万) 10.20 10.40 10.46 10.50 16.10 16.40 17.00
总用水量(T) 819329.89 680594.17 695716.18 765531.73 986412.50 680487.60 683891.30
总用电量(KWh) 6616381.94 7311829.40 7250275.00 8055215.60 12087472.60 13112864.10 13181686.90
每平方用水量(T) 8.03 6.54 6.65 7.29 6.13 4.15 4.02
每平方用电量(KWh) 64.87 70.31 69.31 76.72 75.08 79.96 77.54
出院病人总数 32819 35783 38630 41798 48441 62218 68553
每出院病人用水量(T) 24.97 19.02 18.01 18.32 20.36 10.94 9.98
每出院病人用电量(KWh) 201.60 204.34 187.69 192.72 249.53 210.76 192.28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444949 477632 512815 570887 617436 729072 783911
每床日用水量(T) 1.84 1.42 1.36 1.34 1.60 0.93 0.87
每床日用电量(KWh) 14.87 15.31 14.14 14.11 19.58 17.99 16.82
由于节能降耗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我院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2013年又被评为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
4.几点思考与体会
4.1医院的改扩建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艰难而又高危的过程,拆建交叉,改扩并进,上下要结合,左右要兼顾,必须要有一个个有项目针对性的安全改拆建和管理的个体方案,精心组织,统盘思考,主动、及时的与各方面沟通协调,既不影响正常的医院日常工作,又必须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和施工安全;
4.2在总体规划下,既要考虑老建筑的安全稳定,又要考虑扩建改建的现实可行;既要符合建筑的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医院功能需要,改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扩的目的是为了更经济,改扩结合,要充分论证其经济性和实用性;
权威声音:立足抗灾夺丰收,卫生援疆见成效
韩长赋:农业部门要立足抗灾夺丰收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针对6月以来,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严重洪涝灾害现象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立足抗灾夺丰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推进科学防灾,一手抓“三夏”生产,一手抓抗灾减灾,努力确保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好势头不逆转。农业部也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灾情调度,强化督导检查,在指导南方开展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时,统筹全国“三夏”生产,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陈竺:19个省市卫生援疆资金42亿
卫生部部长陈竺6月13日透露,截至目前,19个对口援疆省(市)的卫生援疆专项规划基本完成,总投入42.8亿元,支持项目265个。陈竺说,19个对口援疆省(市)的卫生援疆项目将主要涵盖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卫生人才培养、卫生信息化建设等。预计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新疆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胡亚东: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6月13日上午铁道部接受了中外媒体采访,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表示,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全国铁路从7月1日起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这次调图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全面实施混合运行的列车开行新模式;三是高铁开行方案进一步优化;四是铁路货运产品更加丰富;五是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运能力增长9.6%,货运能力增长6%。
张坚钟:休闲产业已进入发展黄金期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日前表示,由于改善民生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亮点和重点,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旅游、体育、文娱消费等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五年,国家重点推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也将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社会保障的增强,将极大地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居民消费潜能,并在相当程度上舒缓有关休闲的基础性制约。
杨青:要不断提高新农合的保障范围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司长杨青日前通过新闻会通报了我国新农合近期工作进展。2011年,新农合制度取得新的进展:一是覆盖人群保持稳定,筹资水平显著提高;二是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三是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四是经办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已有超过90%的地区实现了统筹区域内农民看病就医即时结算报销资金的目标,今年,将推行农民健康一卡通,开展省市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工作。
焦点数字:京沪高铁6月运营,保障房开工率34%
34%
保障房全国开工率34% 六省区不足20%
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临近年中,从各地反馈的建设进度来看,开工率大多尚未过半。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占计划的34%。据介绍,这一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明显提高。但有的地方进展仍然较慢,目前仍有6个省区的开工率不足20%,但最迟要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
22.2亿美元
河南澳门签约成功总投资22.2亿美元
6月10日下午,“2011年河南-澳门经贸交流活动中原经济区投资说明会暨合作项目洽谈会”在澳门旅游塔会展中心举行,九大项目,22.2亿美元花落中原,项目涉及高端商贸、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领域。其中郑州市签约的澳门新大信城市综合体项目,是签约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总投资6.2亿美元,合人民币40亿元。
6月底
京沪高铁将于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
6月13日上午,记者从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新闻会获悉,截至目前,京沪高铁工程建设、联调联试、运行试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已通过初步验收和安全评估,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将于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京沪高铁开行的两种速度等级列车分别执行两种票价,票价最低为410元最高1750元。
338家
上海公布今年338家环保违法企业
近日,上海市环保局在“上海环境”网站上公布了上海环保系统查处的2011年第一批共338家环保违法企业名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7.52 -0.13%]有限公司、上海上食肉类有限公司、上海七宝乐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也赫然在列。市环保局称,2011年首批338家环保违法企业名单是按照惯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公布的。
10.90%
5月汽车销量环比降10.90%
5月份,全国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再次出现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周的统计报告显示,5月份销量环比下降达到10.90%,乘用车也年内首次出现销量下降。统计显示,5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89万辆和138.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14%和10.90%,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分别下降4.89%和3.98%。
66家
北京挂号不点名医院或扩至66家
今年年底前,不点名挂号的政策有望从北京目前的21家三级大医院扩展到全市66家三级大医院。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6月13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月开始,本市将启动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初步估计,首批纳入平台的医院大约在30家左右。同时,卫生部门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把这项政策扩大到全市66家三级医院,涵盖市属医院、部属医院以及驻京部队医院。
5516亿元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516亿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4.0万亿元,同比增长16.9%。人民币贷款余额50.77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和4.4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516亿元,同比少增100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175亿元。外币贷款余额49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当月外币贷款增加130亿美元,同比多增146亿美元。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五条惠台政策促两岸合作发展
在6月12日举行的第三届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宣布了在福建先行先试的惠及台湾同胞的五条政策,以促进两岸新闻出版业合作发展。
这五条惠台政策分别为:对台湾服务提供者在福建省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刷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比照内地企业实行;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福建省设立独资、合资或合作排校制作服务公司,从事图书的校对、设计、排版等印前工作;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福建省以独资、合资形式提供音像制品(含后电影产品)的发行业务;允许台商在福建省设立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从事音像制品制作业务;对台湾版权作品,福建省认可台湾相关机构出具的版权归属证明。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给两岸新闻出版业界的交流合作带来了良好机遇,两岸业界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出版、印刷、发行、版权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合作,加强产品、技术、管理、业态等方面的创新,共同挖掘和整合两岸的出版资源、文化资源,共同开拓世界华文市场。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新闻出版局局长郭振家表示,福建将抓住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有利契机,不断扩大两岸新闻出版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建设和发扬。
开幕式后,福建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与台湾世新大学学术交流协议、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执行机构厦门外图集团与台湾地区执行机构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举行了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论坛举办期间,组委会还将组织两岸与会代表对福建新闻产业进行考察。
论坛以“扩大业界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旨,以“科技进步与两岸出版印刷业发展”为主题,两岸业界和专家学者还就出版数字转型、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以增进两岸新闻出版业界发展共识,加强两岸项目合作,加快两岸出版印刷产业对接,推动两岸在新媒体新业态领域共同发展。
• 两岸访谈•
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创办人郭台铭:
集团内迁大陆是正确决定
据台湾媒体报道,鸿海精密于6月8日召开股东常会,董事长郭台铭认为,集团内迁大陆中部及西部,以及为员工加薪,优先稳定员工,是正确的决定。
郭台铭表示,集团将生产基地搬迁至大陆中部及西部,且为员工加薪,优先稳定员工,是正确方向;目前集团不仅员工流动率降低,基层员工收入提升,并有助发展当地经济。
郭台铭指出,在集团调整后,目前不仅不缺工,还可以挑工;挑工有助员工稳定,2010年10月至今年上半年的9个月仍处于调整期。
郭台铭进一步表示,要让员工稳定且安定的工作,加上全球都面临通胀等生活指数问题,难免对股东权益有所牺牲,至于转型调整效益则不是1季就可以看到的。他指出,集团生产基地推动自动化、无人化,都需要有经验人员管理,将生产从人的手转到机械的手,这是鸿海去年很重要的工作,
郭台铭表示,集团朝大陆中部及西部迁移,让员工回到家乡,重要的工作是稳定员工;公司目前处于搬运期间,包括设备及员工,搬运过程使支出增加,但不能影响生产。
郭台铭指出,增购新设备及测试等搬运过程中,集团学到很多客观环境的经验,对将来集团成长绝对有很大帮助,而搬运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是无法避免的。
郭台铭也表示,鸿海研发支出这1年多并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包括光学、机械及电池等,例如研发光学新世代的接插件,就是为了应付产业结构未来改变。
香港与捷克签署新的征税协定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物局局长陈家强6月6日在布拉格与捷克财政部长米罗斯拉夫・卡劳谢克签署全面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根据协议,双方确立了征税权及各种被动收入的税率宽免原则,有助于投资者更有效地评估其跨境经济活动的潜在税务负担。该协议是香港特区政府与他方签订的第21份全面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澳门3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遗产名录
文化部港澳台办主任董俊新6月11日在澳门宣布,澳门申报的3个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是“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南音说唱”及“鱼行醉龙节”。此次被正式列入名录后,澳门已有6个项目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余3项分别是粤剧、凉茶和木雕神像雕刻。
澳门轻轨路线车站设计出炉
据澳门媒体报道,澳门运建办公布轻轨“路凼城及口岸段”路线和车站设计,即日起在凼仔花城公园举行专题展览。运建办主任李镇东表示完成整个凼仔和路凼城路线及车站设计后,相关土建工程将于今年第三季起陆续招标及动工,澳门段土建工作也将紧接进行。石排湾公屋已预留轻轨站点,日后将视乎石排湾小区人口情况再考虑。
港纳税人将获退75%薪俸税
6月8日,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有关退税及增加各项免税额的税务修订条例草案,纳税人将获退75%的薪俸税,以6000元(港币,下同)为上限。这项建议将惠及约150万名纳税人,而政府税收则会减少约53亿元。提高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下有关养育子女和供养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免税额和扣除上限,各项的增幅均为20%。
香港增建第三跑道挽回千万客量
据香港报道,香港机管局日前发表的《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指若香港维持双跑道方案,到2020年起便会流失客量。即使珠三角机场正在扩建,到2020年整个珠三角会流失3300万客,到2030年更会流失1.47亿客,换言之香港增建跑道令客量由现时逾5000万,增至9700万,可挽回部分流失客量。
• 港澳访谈•
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香港经济增长预测上调仍存挑战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6月9日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时说,特区政府将今年全年实质经济增长预测,由2月时公布的4%至5%上调为5%至6%。不过,“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香港在今年余下时期仍面临不少挑战”。
曾俊华说,鉴于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即使考虑到今年余下时段增幅回落,全年经济仍会表现不俗。
但他表示,也注意到环境仍存在不少变数,这些均会对香港整体经济情况构成风险。
就内部挑战,曾俊华说,利率在长期低企后一旦回升至较正常水平,会对香港资产市场构成重压,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信心乃至实体经济表现。
通胀升温是香港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曾俊华说,对香港而言,影响通胀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减退。他非常关注香港通胀情况,特别是通胀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一、发展基础和机遇
(一)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工业基础雄厚,已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有色金属加工、石化及后加工、新材料为依托的现代工业格局,成为乃至中西部地区重要工业城市,先后被命名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制造业名城”。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很快,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超过13%,经济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高度集中,国企比例高。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5%。支柱产业中产值超200亿的企业1家,超百亿的企业5家,均属国有企业。
民营经济比重偏低。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4%,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比重为80%-90%)的水平。
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年,三产比重为8.1:60.1:31.8,服务业比重较经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
(二)市社会文化发展现状
的城市化率为44.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十三朝古都,白马寺、龙门石窟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牡丹文化节已成为城市重要品牌,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现有高校7所,在校生10.84万人;中等专科学校、技校、职校89所,在校生12.8万人;原省部属科研院所14所,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0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三)市信息化及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的信息化水平在省位居前列,电信基础设施较好,信息化多项指标仅排在郑州之后。
信息材料产业有基础。在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是重要的信息材料基地,主要有硅材料、光伏、光电信息、光热四大产业,年行业总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小。市信息服务业、数字创意产业由于规模过小,长期未能列入规范统计。据不完全统计,年信息技术企业有280多家,总产值规模仅为30亿元。
网络应用普及率低。的网络应用与先进地区有一定差距。年7月统计的地区上网率为21.6%,与同期CNNIC的全国平均上网率31.8%相比,落后了10个百分点。
(四)市信息化及产业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市信息化及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郑州、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必将加快市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应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立了市加快信息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并分别成立了市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信息化应用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市政府与省三大通信运营商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大通信运营商计划五年内投资112亿元改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市政府与省通信管理局正在共同建设信息通信产业园、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园,将为以电信增值业务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信息技术企业快速成长,需要在中部地区布局。加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开始向内地进行转移。中部地区的人才与成本优势凸显,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速信息技术产业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成熟。近二十年来,互联网、光通信、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各种应用软件与服务的成熟,大大降低了全社会实现信息化应用的成本,提高了信息化应用的效益。可以预见,“十二五”将成为推广信息化应用的最好时机。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信息化与全社会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推进市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有特色的信息产业,提升的综合实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服务大局。信息化发展要服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注重信息化与产业发展在地区经济大格局中的定位,促进地区间产业配套合作和协调发展。
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实现信息化应用和信息技术产业结合发展,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应用。在信息化工程建设上,积极推动建成系统的应用规模,注重应用实效。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优先发展具备应用基础的产业,通过鼓励本地市场应用扶持产业规模化发展。
引用资源,全面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合作,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快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外部知识、人才与技术,重视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院校的合作,高起点推动市信息化的发展。
注重创新,突出特色。培育创新性文化和包容性文化,为创意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信息化应用和产业创新,突出市的发展特色,打造优势产业链,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实施,使我市争取进入全国信息化城市第一梯队,成为中部地区信息化领先城市,信息产业有特色竞争力的城市。
推动社会应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可利用的通信能力进入全国20强;信息化应用普及率处于中部地区前列;电子商务普及率、电子支付普及率在省内领先。
改善政府服务。建立电子政务体系,完善政府项目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促进经济转型。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取得明显成效,使我市成为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示范城市和工业智能应用示范城市。
发展信息产业。至规划期末,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到全市GDP的5%,工业智能产业进入全国五强,软件、创意、环保信息化产业实现规模化健康发展。
加强科研培训。在若干重点领域建立国内先进的高端人才教育基地,IT培训进入国内信息化培训城市二十强。
(二)信息化应用具体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普及3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无线城市,使居民享有10M以上的移动上网速率;加快光纤入户建设,实现100M光纤入户。全面实现广电数字化,完成广播电视宽带高速综合信息网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有线电视覆盖率。加快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宽带互联网“三网融合”覆盖全市的步伐。
电子政务应用目标。实现电子政务基础信息设施的基本普及,实现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成完整电子政务体系。优化政府网站,加强与公众沟通,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在同等城市的排名中,市的政务网站要进入第一梯队。
公共服务信息化目标。优先安排关系民生利益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项目,如公共医疗系统、教育信息化、数字城市管理、应急安全系统等,提升公共服务项目管理的透明度,方便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益。城市一卡通发卡量突破百万张。
社会信息化应用目标。到2015年,城市网民电子商务体验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国内网民电子商务体验率为35.1%),电子商务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7%。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体验率达到90%,小型企业电子商务体验率超过50%,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三)信息产业发展具体目标
至“十二五”末,信息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到全市GDP的5%,形成市产业特色。其中:
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形成工业智能产业集群,确立国内竞争优势,为“十三五”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信息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吸引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增值服务企业入驻,发展信息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至规划期末,实现55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重点突破移动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服务型应用。
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完成3万坐席的呼叫中心建设,连同引进的各种服务外包企业,实现95亿元的产值规模,其中软件外包达到10000人的规模,产值达10亿元。
虚拟博物馆与数字创意产业。建设市虚拟博物馆,既作为的特色旅游景点,又为数字创意产业提供发展契机。至规划期末,市虚拟博物馆与数字创意产业总产值规模预计达到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20亿元。
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重点发展软件、电子商务、金融数据后台、数据处理等信息服务产业。至规划期末,实现产值75亿元。
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业。建设低碳化的大型云计算服务平台、大规模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灾备中心。至规划期末,力争实现产值150亿元。
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产业。至规划期末,研究生培养人数新增500-1000人,本科及专科人数增加5000-8000人,IT培训产业新增产值规模达10亿元。
四、信息化应用主要任务
(一)电子政务
优化政府网站,促进信息公开。将政府信息公开放在首位,通过优化各政府部门网站,加强公众与政府的沟通。
推进政务资源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建设政府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包括内网、外网、异地灾备、视频会议系统),推进政府信息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移动办公。
推动网上办事,改善为民服务。完善电子政务在建系统,以改善民生服务为目标,加强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
建设城市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建设数字城管和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便捷、高效管理和事故应急联动处置。
(二)公共服务信息化
建设城市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以医疗卫生信息化为重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结合市医院搬迁扩建工程,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推动健康事业发展。利用我市在地理位置、交通出行、旅游资源以及医疗资源等方面优势,引进健康管理、医疗设备、医疗卫生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建立涵盖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健康饮食、康复、健身“五位一体”的健康服务中心。
推动教育信息化。高校信息化建设应有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城市中小学教学网络建设,加强农村中学信息化环境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育信息化效益。
(三)工业领域信息化
推广ERP应用。推进“ERP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支持100家企业应用ERP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到2015年,大型企业的ERP普及率达到50%。
推广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一种增加销售的方式,更是优化产业链、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支持1000家企业参加“电子商务进企业”活动,并鼓励在本市落户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加盟。到2015年,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的使用率超过90%,小型企业使用率超过70%,使成为中部地区B2B电子商务使用率较高的城市。
推广工业智能。利用芯片、嵌入式软件、传感器、计算机系统向工业产品中植入新的技术和功能,提高工业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工业智能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
以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服务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重化工业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探索“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有效路径,逐步提高重化工业中服务业的比例,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信息技术促进绿色生产。鼓励工业企业利用信息化实现节能减排,以应用带动信息化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建立重点能耗企业、重点污染源企业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推动社会和经济的绿色发展。
(四)农业领域信息化
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3G网络覆盖,增加有线网带宽,改善通信环境,帮助农民发展致富。进一步降低农村通信资费,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化培训,缩小城乡数字差距。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点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信息网点的覆盖,建立县级“三农服务网站”,增加农业网站人员和经费,提高农业网站的整体服务水平。
建设农业服务信息支持系统。实现12316“三农”服务热线呼叫免费,扩大呼叫中心规模,解决各部门对热线的服务支持问题。建设一批服务于农业网站、12316热线的信息支持系统,增加农业信息服务投资,完善服务机制,使农民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
(五)服务业领域信息化
提高电子支付效率。POS机利用普及率达到国内先进城市水平,“一卡通”工程发卡量超过百万张,促进“一卡通”与周边城市联营,鼓励小额支付手段创新,推进手机移动支付试点。
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大幅度提高居民电子商务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中西部地区领先。鼓励企业与个人网上开店,完善电子商务配套物流服务,探索社区电子商务推广办法,积极推动移动电子商务普及。
推动旅游服务业信息化。开发“手机游”和“古董总动员”,推动旅游服务业信息化。“手机游”实现手机从信息查询到支付的“一条龙”电子商务服务,带动旅游业信息化全面发展。“古董总动员”系统将动漫技术和文化创意相结合,使古董、文物演示趣味化、故事化,繁荣古董交易市场、文物仿制品市场与衍生品市场。
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物流产业的效率,依照相关部门制定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在市五大综合物流园、专业物流系统建设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体系的融合。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遗址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给创意产业提供了极大的想象与创意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构造城市故事,创造可视艺术,抓住全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机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五、信息产业重点任务
(一)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形成工业智能产业集群。是重工业城市,产业智能化对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工业智能产业作为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工业智能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智能产业基地。
发展智能装备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市五大支柱产业之首,要将发展工业智能产业与装备产业智能化结合起来,提升装备产业的附加值。
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准备。机器人产业是工业智能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将有巨大市场。工业智能产业发展要为机器人产业的“起飞”做好准备,聚集研发与生产能力,及早形成机器人产业,提升竞争优势。
聚集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研发队伍。在聚集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强研发能力的聚集。引进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高端研发能力,建立研究生院,确保产业发展的后劲。
(二)信息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
建设信息通信产业园。建设2-3个专业园区,重点发展移动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通信设备研发制造、软件设计等产业。
建立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作为“信息通信产业园”的一个专业园区,定位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面向手机的应用产品开发、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链的组织。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密切关注TD-LTE环境下的应用机会。
打造“手机游”工程。以旅游服务为突破口,支持一批企业打造“手机游”工程,开发可持续经营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通过与旅游企业深入合作,打造全新的旅游服务链,为旅行者提供方便,帮助旅游服务企业增加营业额。
(三)服务外包产业
加快建设呼叫中心。在已建成的移动2000坐席的呼叫中心基础上,加快建设中国移动集团2万坐席呼叫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市完成建设3万坐席的呼叫中心目标,吸纳8-10万人就业,实现80-100亿的产值规模。
重点发展电信与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围绕电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两大的服务外包领域,引进有经验、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入驻,以经济开发区为主,充分发挥区、西工区楼宇经济优势。到规划期末,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产值规模超过10亿元。
(四)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
建设863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国家863软件孵化器技术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孵化培育软件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建设服务于软件企业、电子商务运营企业的技术支撑平台,特别是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共用技术设施,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聚集。规划期末实现产值30亿元。
建设恒生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围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建设聚集软件、电子商务、数据处理、软件外包、高端电子产品研制等高科技企业的产业园区,吸引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投资概算10亿元,预计产值45亿元。
(五)创意产业与虚拟博物馆
聚集创意产业开发队伍。从推动旅游业和创意产业发展出发,组织相关单位和旅游文化景点部门投资制作一批重要的创意产品,吸引全国高水平的制作力量汇聚。大力发展创意旅游,将电子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带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促进创意产业多样化发展。按照多样化的思路发展创意产业,从动漫到手机游戏,从数字创意到传统影视制作,充分利用的独特优势,促进创意产业多样化发展。
兴建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是大型虚拟场景展示平台,可利用现代高科技再现的辉煌历史。市虚拟博物馆要成为国内最大的虚拟场景展示中心,能够使游客通过虚拟博物馆的展示了解中国历史、了解文化。同时,虚拟博物馆也是创意产品展示平台,通过搭建展示平台吸引创意产品、创意人才向聚集。
培育课件定制产业。重点放在课件定制业务上,包括政府与企业的培训课件定制、动画宣传产品定制、设备动态装配说明定制等,形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课件定制市场。
(六)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业
建设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园。省通信管理局与市政府已决定建设“互联网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园”,产业园将累计投资50亿元,超过20万台服务器规模,增值服务企业超过100家,预计产值100亿元,就业人数2-3万人,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云计算平台,打造中原经济区的“信息谷”。
建设炎黄数据处理产业园。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数据存储、处理中心,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灾备中心,增值信息服务基地,技术孵化、研发和生产基地。投资概算32亿元,预计产值50亿元。
(七)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产业
建设信息技术类研究生院。建设市信息高科技产业的研究生院,重点为工业智能、机器人、移动互联网领域培育高端人才。通过与国内外一流的研究机构和知名院校合作,引进技术、高智力资源,提升市发展信息产业的起步水平。
建设信息技术类大学。建立工业智能学院、金融服务外包学院、软件学院和数字创意学院,为的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
建设信息技术培训城。市信息技术培训城是一个完整的培训园区,除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开展职业培训外,还要建设面向政府与企业领导的高层次培训环境,开展面向全市各领域中高层干部的培训。培训业务向全国开放,争取成为国内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基地。借助全国性的培训活动,增强与全国各地区的合作。
六、信息产业空间布局
(一)区(科技园)
规划建设云计算和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软件外包产业园,软件学院)、炎黄科技园。
(二)区
规划发展智能制造与工业软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建设科教产业园(机器人研究生院、工业智能研究生院、移动互联网研究生院)、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产学研一体)。
(三)区
规划建设虚拟博物馆与创意产业园(3D大剧场、千年壁画墙、动漫哲学艺术馆、虚拟武林院、动漫产业园、课件定制中心)、数字创意学院。
(四)区
规划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重点打造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和动漫衍生品创意基地。同时规划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产业园,建设IT培训城等。
(五)县
规划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园,发展移动终端产业链,建设数字动漫产业园。
(六)技术开发区
规划建设工业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包括机器人研发区、绿色智能研究所、智能产业基地。
(七)经济开发区
规划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园(呼叫中心、金融服务外包学院)、信息通信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作为信息通信产业园的专业园区)、恒生科技园、863软件孵化器。
七、保障措施
(一)创新组织管理
设立领导机构和专业机构。成立市加快信息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并设立专家小组和专业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组织干部到境内外学习、考察,转变干部观念。建立干部培训制度,提升政府公务员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创意经济的能力。组织干部外地挂职学习,出国出境学习,转变观念,扩大视野。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成立市互联网协会、电子商务协会、软件协会、工业智能产业协会、动漫协会、旅游信息共享联盟等民间组织,发挥民间组织在信息化宣传、培训、统计、交流合作、行业自律及与政府沟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引进全国性相关协会、学会常驻,使的学术、产业、市场活动全国化。
明确规划项目责任主体。制定规划实施的年度推进计划,规划项目要明确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实施主体按要求提交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定期检查,对责任人和实施主体进行奖惩。项目执行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与媒体监督。
(二)扶持信息企业
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要放宽市场准入标准,扩大信息产业的民营经济规模。积极引进信息产业领域内的优秀企业进驻,鼓励各界人士在创办民营企业,简化注册手续,降低注册门槛,改善政府服务,大幅度提高千人拥有企业数目,发挥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推动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支持大企业中信息服务业分离。积极引导、支持大型企业将创意产业部门剥离出来独立经营,尤其是将企业的研发、信息化、自动化部门剥离,组建专业的研发机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新机构可以增加骨干人员个人股份,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努力探索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合作创业的途径,带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配套的优惠政策。对信息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创新型信息技术企业和创意产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帮助它们度过艰难的起步期。加快配套完善个人所得税和住房公积金方面的配套扶持政策,方便企业吸纳人才。建立功能完善的商务楼宇,以优美的环境、便捷的生活和优惠的价格吸引技术企业落户。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科技三项费用、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中对信息产业的支持比例,鼓励政府主导的创投基金向信息产业倾斜,达到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目的。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
支持技术人员、大学生创业。放宽以技术知识、专利发明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比例限制,支持技术人员创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鼓励各地大学生来创业,制定方便、优惠的政策吸引各地的创业者,允许同一办公室注册多家企业,简化公司注册手续,使成为年轻人创业最方便的城市之一。
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制定引进信息领域高端人才的政策,吸引信息化领军人才、企业家入驻。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既包括利益优惠机制(如返还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家庭生活环境(如住房条件、子女教育),更包括发展的机会。对创新创业者的长期利益保护,为人才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比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
重视职工培训。支持企业的技术培训,支持骨干技术人员出国培训,支持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支持企业赴外地参展、宣传、联系业务,改善企业的交流合作环境。
(四)改善金融环境
加大对中小信息企业贷款担保支持。利用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开展信息企业信用担保等专业金融服务业务,联合金融机构共同解决中小信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加大对信息企业的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上市。通过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信息企业的发展。支持信息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加快企业发展速度。
(五)培育创新文化
发展多元文化,吸引创意人才。有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国有企业文化,为培育的创新精神,必须增加的多元文化成分,通过组织适合年轻人的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创意人才。
培育社会创新精神。加强包容性文化的宣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结合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升级的机会,降低通信价格,提高全市范围内互联网普及率、城市居民的上网率、电子商务的利用率,增加对外交流活动,引进外部新思想、新观念,提升居民的创新意识。
(六)建设国家示范城市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工业智能应用示范城市”。聚集产业舆论资源,引进行业会议、展览,鼓励本地优势企业与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合作,在成立合资公司。引进高端技术,全面提升市工业智能研发、生产和应用水平。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两化融合示范城市”。抓住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契机,率先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推动“两化融合”,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积极探索“两化融合”有效途径和模式,并向国家申请“两化融合示范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