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工程项目节能减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节能减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项目节能减排

第1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 节能减排 新思维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年客运量、货运量增长迅速,公路里程也得到了大大延伸,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高速公路在我国实现了零的突破以后,很快进入了高速建设阶段。公路运输是占用资源较多、能耗占用比例较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运输方式,公路行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应整个交通那个运输行业的发展水平。在我国,节能理念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起步较晚,早期的公路建设中,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往往放在重要地位,而节能等方面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对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视,公路交通节能工作才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节约型公路交通事业给与高度重视,2008年1月7日,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提出要发展现代交通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交通运输部于2012年开展了《公路工程节能规范》的编写工作,笔者所在公司作为参编单位参与了此次规范编写。

公路工程节能减排自公路工程项目规划至运营贯穿于公路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应将广义节能减排理念与狭义节能减排理念相结合,将公路工程项目自身节能减排与社会节能减相结合,合理进行节能减排。

一 规划阶段公路工程节能减排

公路工程项目规划阶段主要是对项目功能、社会经济效益与项目投资进行定位,此阶段应在上述三方面的基础上合理结合节能减排理念,对项目整体节能减排进行规划。

1.1 在项目规划期所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从项目功能与社会能耗、项目自身建设能耗之间关系出发,以节能减排思维影响项目线路的初步选定。

1.2 初步分析项目建设期主要能耗,初步择优选择项目建设期的资源与建设方式,适当选择适合项目的一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1.3 初步分析项目运营期的主要能耗,初步择优选择项目运营期的运营形式,适当选择适合项目的一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二 设计阶段公路工程节能减排

以往的公路工程项目中,设计阶段主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在满足项目功能要求基础上尽量减少项目投资为主要设计出发点,对项目节能减排考虑较少。实际上在公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设计阶段的节能减排对项目整体的节能减排影响最大。

2.1 在规划阶段所确定的基础上,设计中应对道路选线、道路线形指标选用与社会综合能耗的关系,项目施工主要原材材料与当地资源的关系,项目主要施工主要能耗与当地能源关系等进行重点考虑,包括:

① 路线方案应在所选定走廊带与主要控制点基础上,进行布局和总体设计,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对可行的路线方案进行比选,以确定设计方案。

② 大交通量道路、重交道路应适当提高道路平、纵线形指标,合理提高桥隧比及设计行车速度,缩短道路里程,在重交道路线形设计中需避免大坡度纵坡及长爬坡车道。道路纵坡对燃油消耗影响很大,在上坡时燃油消耗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下坡时相应的燃油节约比较有限。从美国的研究可以看出,当道路纵坡从6%降至3%时,小客车可节油20%,货车可节油70%。

2.2 路基设计应避免大填、大挖,以浅路堑、低路堤通过为宜。路基工程设计应适当考虑利用废旧材料回收、建筑垃圾固结等技术进行路基填方工程。取弃土场的选址合理,就近原则取土场、弃土场、料场与道路线位的相对距离直接决定取土、弃土以及材料运输的运距,运距过大会致使施工过程中能耗陡增。根据自然条件,应对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进行合理选择。合理划分施工标段长度,提高机械设备、场地临建设施利用率。

2.3 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置等。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城市郊区公路宜选择施工方便、工期短、对交通干扰少的设计方案。改扩建工程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充分利用改扩建工程中的原有废旧材料,做到资源循环利用。中长隧道路面施工由于施工环境恶劣,采用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会使隧道内废气浓度远高于施工人员可承受的范围,故中长隧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应选优先用温拌沥青混合料。

2.4 公路桥涵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选用适宜的结构型式和建筑材料,进行适当的耐久性设计,必要时尚应增加防护措施。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涵宜采用装配式结构,适用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独立大桥的桥位选择应以最优化为原则,充分考虑桥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各种因素包括:城镇规划、路网规划、征地拆迂等;两端的引道应服从桥位选择的要求,宜减少车辆运输距离。高速公路大、大、中、小桥原则上服从线路走向,但高速公路大桥的桥位布设不宜过分强调“桥位选择应服从于路线走向”的原则,应与绕行路线进行深度比较或对桥位进行多方案论证分析,可以局部调整线形方案,尽量避免出现大量高墩、大跨及弯坡斜桥,以减少桥梁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

2.5 公路隧道应根据公路等级和功能,结合隧道所处地域的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管理等条件,拟订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能耗等要素的比较与综合设计,充分发挥隧道的功能。公路隧道的通风与照明能耗是设计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公路隧道通风设施设计应综合考虑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车道数、通风方式、运营通风控制策略、设计交通量及交通组成、隧道断面与平纵线形、隧址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选。公路隧道通风设施设计应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不同运营工况提出合理的通风设施总体运行方案。

2.6 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其中管理设施的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配电、照明、房屋建筑能耗是设计阶段重点关注问题。道路收费系统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适当增加ETC自动收费系统数量;照明系统在满足照明需要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节能灯、LED灯等节能照明设施;房主建筑提倡使用聚氨酯等节能型墙面保温材料;北方地热能较多的地区,房屋取暖系统宜采用地热取暖。

三 施工阶段公路工程节能减排

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阶段的能耗重点包括:材料、施工机械和施工组织方案。公路工程建设期,应进行由建设单位统筹规划,以各施工标段为主体进行建设期能耗监测。建设期能耗监测主要为实施施工耗能台账制度。各施工标段在施工期内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位,建立施工能耗台账。能耗台账应包括各分项、分部工程主要施工材料与机械能耗情况。施工能耗台账应作为项目竣工验收资料之一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建设方统筹归档。

3.1 公路施工用电尽量采用网电作为动力供电,临时施工用可考虑从与运营期永久用电相结合,有建设运营方统一规划、设置以减少能耗。

3.2在路基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提高施工设备工作效率,减少施工设备能耗。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土方挖运与取、弃土场距离,合理减少运输车辆运距;应根据工程情况配置各类施工机械,做到各施工环节所需机械合理配套,以减少施工机械能耗。路基施工应控制超挖,做到合理的填挖平衡以减少借方与弃方,以致于减少借方与弃方填筑过程中二次搬运、土方压实所产生的能耗。

3.3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科学比选,选择节能型路面材料,合理使用路面节能工艺,其中沥青路面节能工艺主要有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温拌沥青混合料。应合理安排施工组织,优化场地设置,提高机械工作效率,减少施工机械能耗。在沥青拌和设备造型时,应选择能耗小的设备。在集料质量均匀,分级合理的前提下,有条件时优先采用连续式沥青拌合设备,连续式沥青拌合设备具有能耗低,产量大等优点,同时容易实现旧沥青混合料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拌合能耗是路面工程施工最主要能耗,合理选择低能耗的沥青拌合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工程施工总能耗。汽车运输能耗是路面工程施工的主要能耗之一,减少运距对路面工程施工节能有较大影响。集料堆放场地做好防、排水措施以避免集料受潮(达不到沥青混凝土拌合对集料的要求)所产生的二次加工,减少沥青拌合的额外能耗。细集料应搭设雨棚,降低细集料烘干所需的额外能耗。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时,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中,应配备棉被及覆盖帆布等保温物品。用作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车辆要求车况良好,车厢洁净,装料前可适当喷洒油水混合物防止粘结,每台运输车必须配备棉被及覆盖帆布等保温物品。在拌和场装载混合料时,应按前后中的次序装载,尽量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沥青在沥青库内不宜贮存过长时间,在非施工季节需要在较长时间内贮存的沥青,其贮存温度通常应低于100℃;在运输状态下沥青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左右,沥青罐车在运往工地的过程中应有保温措施,长距离的运输应装备加热升温系统;在路面工程沿线有可以用于路面工程的隧道洞渣时,应优先对隧道洞渣进行利用以减少新开采集料利用量。

3.4 在水泥路面施工中,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场地,材料运输组织经济合理。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水泥混凝土与施工原材料的运距,合理减少拌合站与料场、拌合站与施工点之间距离,以减少运输车辆能耗。在坡地作为拌合场地时,利用地形高差,可提高装载机等上料速度,同时节约燃料。在设备配置选择中,应注意前、后场设备生产能力相匹配,以减少设备停机等料带来的能耗损失。

3.5 在房建与附属工程施工中,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对于预制构件等,采用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同时提高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水平。

3.6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应根据公路建设情况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及时淘汰达不到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合理选择国内外先进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机械能耗增加。

四 运营阶段公路工程节能减排

公路工程项目运营阶段节能减排主要通过合理控制项目运营管理能耗与合理进行公路养护为主。项目运营阶段运营管理方应建立能耗台账,严格控制运营阶段管理能耗。公路路面状况对车辆油耗有直接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路面平整度,平整度低造成汽车行驶阻力增大,增加汽车油耗;其次损坏较严重的路面会引起车辆刹车,降低行车效率,道路交通畅通程度对机动车油耗影响非常大。道路养护施工应充分考虑预防性养护理念,应根据路面结构强度、路面破损指数、横向力系数、平整度指数、车辙深度、裂缝率等指标合理选择预防性养护措施。道路路面、桥梁、隧道的大修、中修工作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适时进行,维修应连同相关部门做好道路交通组织,正确疏导交通以免引起过往车辆堵塞,增加车辆油耗。

结语: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运输方式,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水平。在当今我国人均资源缺乏,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成为眼下当务之急。公路工程相关从业者要带着节能减排的思维,总结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与技术,把节能减排合理运用到公路工程项目中。

参考文献

[1]秦永春,黄颂昌,徐剑,等.温拌沥青混合料节能减排效果的测试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26(8):33-37.

[2] 程玲,闫国杰,陈德珍,吴家正,耿翠洁.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节能减排效果的定量化研究.环境工程学报,第四卷,第九期,2010年9月:2151-2155.

第2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节能减排;绿色施工

1导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其产值在社会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所创造的价值也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建筑活动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也是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具有必要性。

2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节能减排”一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又制定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为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3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当前的发展状况

3.1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单位管理人员仅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停留在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根本没有绿色施工管理的意识,或把文明施工与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概念混淆。同时,建筑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很少投入经费加强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缺乏有效的宣传,最终使得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意识淡薄。

3.2采用传统施工工艺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导致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工艺较传统,原有的施工技术仅能考虑工程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未能真正使用体现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建筑企业使用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技术研发不完备,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水平较低。

3.3建材、施工机械不满足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要求

建筑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选择使用一些不合格或高效能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生产周期较长,很容易导致建筑材料发霉受潮,无法使用,从而出现浪费材料、环境污染等情况。再者,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建筑材料缺少绿色标志,施工机械的绿色性能评价标准缺乏,也导致了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3.4管理评价、监管制度欠缺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目前仍停留在有关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制度,现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不利于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发展。尽管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但大部分企业并未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建立适合自身的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管理评价体系,不按照标准实施绿色施工,导致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遭遇重重阻碍。目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落实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协同机制也不完善,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够,都使得各级管理人员、政府监督部门从根本上无法进行良好的管理监督,虽然绿色施工管理在现阶段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阻碍了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理念的继续发展,值得建筑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免受污染。

4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措施

4.1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工作

设计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重点内容,为加强设计管理工作,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内容:首先设置项目机构时应顺应设计工作的需要并方便管理工作的进行。在满足双方要求和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明确设计合同中双方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杜绝出现设计合同内容空洞暧昧,缺乏实际性和具体性的情况。

4.2土壤保护

4.2.1提高场地绿地率

对周边及为开发的场地进行绿化,提高场地的吸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尽可能的采取种植绿化措施,提高场地及周边的绿化率。

4.2.2选择固土能力强的植物选用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被及其他辅助材料来构筑边坡结构,用以实现稳定边坡,来减少水土流失。

4.2.3采用渗透性铺地材料在种植草皮之前或较大地面和土堆等部位,铺设树根、密目网、草甸等渗透性较强的材料,防止扬尘的出现。

4.3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4建筑垃圾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严格控制各项施工工序质量,减少因控制不严产生建筑垃圾。如混凝土胀模、爆模、爆管、返工剔除等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因方案不完善造成的垃圾产生。如编制配模方案,优化模板下料工作,最优化的使用材料,避免因盲目作业造成的模板木枋浪费。4.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但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4。节水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在建筑施工现场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是很大的。不论是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还是施工用水诸多环节都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减少消耗及一定的方式处理进行水的循环再利用。经初步估算采用这些改进方法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至少能提高30%以上。

5结论

综上所述,要全面实行节能减排、绿色施工最重要的是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形成节能减排与绿色施工的意识。只有这样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全面实现建筑业的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工作,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固萍,顾伟明,夏根荣,周艳斐. 浅议绿色施工理念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现[J]. 特种结构,2009,06:110-113.

[2]陈志远,卢洲洋,俞一波. 绿色施工标准化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 施工技术,2014,S2:490-493.

第3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围绕建材、造纸、食品加工、建筑、冶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成果推广和应用示范体系。

二、主要目标

到年,围绕工业节能减排、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应用、工业及生活废水治理等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攻克项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家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成效显著的科技示范企业;争取建立1家从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体系,使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三、重点任务

1、加快节能节水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1)节能降耗新技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重点行业,如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的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展攻关。工业余热余压余能回收利用、工业锅炉高效燃烧在线监控与优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2)节能环保汽车新技术。开发汽车发动机高效低排放电子控制技术。

(3)高效电机节能技术。开发新型电机驱动技术,与变频调速、智能控制等技术结合的电动机、水泵等节能机电产品,大幅提高机电节能效率。

(4)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新型建材和建筑节能综合技术,包括高效节能建筑新材料、外墙外保温技术、高效保温门窗和热反射保温隔热技术及材料等。

(5)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制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与装置,利用农作物“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开发风能、太阳能热利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利用农业废弃物等生产沼气,开展沼气发电适用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2、加强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开展废水有机物的富集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研究。加强催化氧化、高效生化等水处理新技术研究开发。开展潇湘流域重点污染行业废水治理研究。

(2)工业废气处理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开发新一代除尘技术及装备。加快普及中小型锅炉烟气控制先进实用技术。

(3)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锰矿、铅锌矿、稀土矿等伴生有色金属分选提取技术,矿产废渣资源化利用,研发工业无机、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和设备。推动高效自动分捡、有机垃圾液化气化、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二次污染防治等技术开发与应用。

(4)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着眼于工业污染源头控制,加强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与推广应用。在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加快固态发酵、中水回用等技术推广应用。

3、培育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1)培育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每年扶持-个能耗和排放指标属国内或省内同行先进、其技术经验模式可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

(2)加强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节能减排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技术和人才,共同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开发,争取建立一家从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科技部门要按照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将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围绕市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制定相应实施计划,加强上下联动衔接,确保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

2、加大投入力度。要认真研究国家、省节能减排科技专项的部署并跟踪发展动态,培育凝炼节能减排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科技计划支持。市县科技计划要根据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需求,给予倾斜并设立专项支持,加大资源集成和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推动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投入机制。

第4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 施工机械 灌浆工艺 灌浆材料

1、前言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工作,水电是世界清洁能源之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我国现有水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总量大约相当于每年30亿t原煤,技术可开发和经济可开发量也分别达到了13亿t和9亿t,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25%,远低于发达国家70%到80%的水平,尤其在某国核电站灾害的阴影下,世界各国对核能利用出现了普遍担心,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水电建设将又来又一高峰期。在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偏高的条件下,在水电工程建设中重视并推广节能减排工作,具有突出的意义。

2、水泥灌浆节能减排基础工作

水泥灌浆是水电站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处理技术,如何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节能减排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节能减排策划与实施:

(1)加强力度进行节能减排宣传,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开展和培养民众能源节约意识,并积极从生活用品、居住环境、工业产品、交通工具等方面加大推广力度,使节能减排推广效果更加明显。

(2)努力推广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当前我国各类工程和工业工厂中机械化使用量巨大,但不少机械设备早已超期使用或早已过了规定的使用寿命。如果将这些老旧机械设备更换成效率更高、污染气体排放量更低、能源消耗更少的新型设备,便能相应提高设备运行效能、节约运行成本并获得更大效益,最终减少能源消耗。

(3)改进项目设计方案、减少工程消耗量。通常基础施工属于隐蔽性工程,在工程设计阶段由于无法完全掌握地质条件等情况,因此往往在设计工程项目时设计要求偏高,这就必然造成施工消耗的增大,同时更加说明这样的设计方案通常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如在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底端减少帷幕排数、孔序施工,调整孔距等。更新设计理念,更好地利用防渗帷幕堵排相结合的理念,减少帷幕灌浆工程量,如采用悬挂式帷幕进行防渗,减少每排进入不透水层施工工程量等。

(4)择优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目的。恰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又能提高施工工效。如在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中可采取自上而下以及纯压式灌浆的灌浆方式,这在一些水电站证明是成功的,正在实施的某国水电站固结灌浆检查效果也良好。当采用自下而上的灌浆方式时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钻进方式,如冲击钻进、液压钻钻进等,提高了钻孔工效,同时采用纯压式灌浆也可减少灌浆水泥损耗。

(5)择优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尽量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包括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供电量,避免产生大功率带动小机械的现象,造成电能的浪费。限制灌浆,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如不根据灌浆压力进行选择灌浆设备,通通采用能承受高压的灌浆设备进行低压灌浆,消耗巨大的能源。选择高效的钻孔机械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同时,机械设备用电应尽量利用网电,减少自发电,从而减少柴油、汽油用量。统计数据表明,利用网电的能耗成本只有利用柴油发电成本的50%左右。

(6)选择水泥的替代品作为灌浆材料。水泥行业术语高能耗产业,因此在水泥灌浆中可采用水泥替代品进行灌浆,减少水泥用量。既可改善防渗性能以及耐久性,又大大地节约了水泥,还可大大缓解火电厂的污染处理投资,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7)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如节约1kW?h电相当于节约400g标准煤或节约4L淡水,节约1t钢相当于700kg标准煤,节约1t水泥相当于120kg标准煤,因此项目在工程开工前编制成本策划,在施工中加强中间控制,在动态中落实,通过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质量管理、合同管理等途径,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8)实行集中管理,减少损耗或降低排放标准,如建立集中制浆系统,集中供浆和处理废浆;若大规模地采用冲击钻孔,可建立空压机房,集中供风,提高效能,降低损耗。

(9)对于排污路径较长的施工项目,采取建立多级污水过滤处理池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使最终排放出去的水达到排放标准。

(10)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创新活动 ,以激发广大职工岗位创新意识,发明创新潜能,提升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科技创新,不断降低能耗的减少排放,有利于提高企业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提高竞争能力。

3、水泥灌浆节施工中影响节能减排的几个主要因素

(1)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我国2002年适时修订和了《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台184-2001),相较于SL62-94,部分条款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然而,按照规范规定,“帷幕灌浆孔各灌浆段不论透水率大小均应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就存在一定的偏颇。当某孔段灌前透水率小于检查孔合格标准或开灌时流量即为0,就没有继续灌浆的意义。

(2)灌浆段长的影响,规范中规定帷幕灌浆段长一般为5~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不宜大于10m。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工程都是采用段长5m的标准,一缩短很容易,但如果要加长,则困难重重,甚至是没有可能。

(3)灌浆压力的影响。灌浆压力越大,浆液扩散范围越大,需要消耗的水泥越多,关注时间也就越长,需要消耗的材料越多,设备损坏也越大。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工程实际需要,规定科学合理的灌浆压力,不应片面追求高压力。

(4)灌浆结束标准的影响。灌浆结束标准越高,馆将持续的时间越长,消耗的能源越多,在目前的灌浆工艺和设备条件下,灌浆持续10min,即消耗10kW·h电,相当于4kg标准煤。因此,一味追求高灌浆标准,对于灌浆而言不见得会有好处,而且对于节能减排是不利的。

关于水泥灌浆节能减排的技术展望,目前研究应从施工机械设备的改进、制浆工艺和技术、基础处理施工泥浆或浆液回收利用技术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5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1 建筑机械概述

所谓建筑机械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工程机械,这些工程机械也称建筑机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建筑机械是组织开展施工作业的基础和保障,这是因为,一方面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形象,另一方面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需要我们对建筑工程机械进行详细地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较为复杂,为了满足施工要求,需要使用各种建筑机械。通常情况下,建筑机械可以分为:①运输建筑机械。这类机械主要包括翻斗车、铲运机等。②挖掘建筑机械。这类机械主要包括装载机、挖掘机等。③夯实建筑机械。这类机械主要包括夯实机、压路机,以及压桩机等。④吊装建筑机械。这类机械主要包括吊车、起重机,以及升降机等。⑤搅拌建筑机械。这类机械主要包括空心板积压成型机、混凝土搅拌机等。⑥装修建筑机械。这类机械主要包括地面修整机、涂料喷涂机,以及用于装修的吊篮等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施工需要,还会用到一些用于高空作业的平台机械,以及用于路面作业的机械等。

2 建筑机械节能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机械节能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建筑机械节能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组织开展建筑机械节能工作比较晚,进而影响了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机械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味地注重经济效益,根本没有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施工现场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在选择采购建筑机械时,只关注自身的成本,根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

2.2 建筑机械较为落后 对于建筑机械来说,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以及节能效率等。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建筑机械技术水平比较低,动力能耗比较大,同时存在效率低下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建筑机械零部件存在严重的磨损,进一步制约了建筑机械的使用效率,并且增加了能效消耗,污染周围环境,增加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

2.3 建筑机械设备使用过多 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施作业时,普遍存在机械设备使用过多的现象。在施工现场,往往需要一台机械设备完成的任务,却由几台机械设备共同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这些机械设备的效率,并且,设备能耗进一步增加,直接影响节能效率。

3 提高建筑机械节能效率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完善建筑机械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减排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社会环境,健全监管部门,明确监管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为执法提供法律依据。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需要报废那些能耗大、效率低的机械设备,同时组织开展好治理工作。另外,环境执法部门需要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理念,营造良好的节能环保氛围。并且,建筑机械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建筑机械管理制度标准,定期检查、维修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3.2 对机械设备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施工企业在组织开展建筑施工作业时,一味地侧重当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根本没有意识到维护、保养机械设备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施工现场,许多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在操作使用机械设备时,没有依据操作流程,而进行违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危害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所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需要从企业永续经营的角度出发,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操作、管理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3.3 合理选择机械设备 受自身功能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机械设备,在结构性能、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在使用要求、能源消耗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在选择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时,很多施工企业没有科学有效地选用机械设备,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能耗增加。为了提高节能效果,建筑施工企业在选择购买机械设备时,需要侧重机械设备的节能减排效果,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充分挖掘机械设备的价值。

3.4 调整生产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需要调整自身的生产模式,在生产模式中推广使用工业化,通过工业化降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能源浪费,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效果。

3.5 重视生产、设计的标准化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实现建筑机械节能,需要对传统的设计模式、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实现其标准化。通过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机械设备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标准化也有利于建筑机械行业的稳健发展。

第6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1.1暖通空调设计理念有待强化

设计属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基础阶段,在暖通空调设计之前应让设计人员全面了解暖通空调设计理念及目的,然而诸多建筑工程企业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将重点放在了暖通空调系统的外观设计与性能设计,并没有将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中,使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失去了一定的影响力。

1.2暖通空调设计的实施环节不够合理

由于建筑工程企业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人员普遍缺乏节能减排的意识,那么在暖通空调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导致设计实施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相背离的状况。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味按照自身设计施工经验进行设计操作,并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原则,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安全性能。甚至还有一些设计人员过分追求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美观度,违法相关技术标准及操作流程,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达到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目的,反而会给建筑工程项目及暖通空调设计带来一定的威胁。

1.3设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设计人员直接影响着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水平,虽然诸多建筑工程企业所吸纳的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但是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若没有管理能力,那么就无法确保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工作开展的有序性与规范化。甚至一些设计人员根本不清楚节能设计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只是一味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节能设计施工,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工作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实现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性与经济性。

1.4优化建筑工程项目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在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工作中要积极解决以上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离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的目标更进一步,那么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人员树立节能设计的理念,明确节能设计的意义;其次,设计人员在实际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操作中应全面把握各个设计环节,控制节能设计质量;再者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符合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要求,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整体水平。那么要真正实现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优化,还要从暖通空调系统本身及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两方面出发,它们是影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最关键因素。

2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

2.1暖通空调水系统

暖通空调传统的开式空调会产生一定的水泵,消耗能量较大,与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理念不符,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运用闭式设循环水系统,使系统内部的热水与冷水从同一个水管经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但若其内部运行时产生的阻力及负荷较大,选择使用双级泵系统,总而言之要根据设计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水系统。

2.2暖通空调风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达到一定程度若不进行转移会影响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暖通空调风系统设计优化中可以采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该系统对多余热量有良好的转移功能,满足了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要求。暖通空调冷热源。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冷热源应使用换热设备或者是冷水机组及热水机组,这些机组或设备虽具有一定的节能性能,但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说空调使用特征、建筑场地能源种类、运行费用及投资等多种影响因素,要在做好充分调查后,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达到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目的。

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是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精湛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性能与安全性能,对暖通空调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现今暖通空调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节能技术有两种,一种是蓄冷系统节能技术,另一种是变频系统节能技术。蓄冷系统可以缓解用电高峰期的用电压力,它可以将用电高峰期的电量进行蓄冷操作,将系统内部的水制作成冰,使其在用电低峰期进行释放,这样就能够使电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体现了该系统技术的节能性。变频系统完全符合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要求,它可以根据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情况自动转变频率,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常用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4结束语

第7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路交通,按照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我部相继实施了一系列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调查统计显示,随着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港口能源单耗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践证明,要转变港口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港口循环经济,推进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新进展,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全员职工的节能减排意识,要坚持优化设计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应用先进技术与淘汰落后工艺相结合、健全制度与宣传培训相结合等工作原则。

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港口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级交通(港口)主管部门和港口企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要强化组织领导,积极贯彻国家及我部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要求,因地制宜,切实做好港口节能减排工作。

二、对于新建港口工程项目,应优化装卸工艺和设备选型设计,选用低能耗、高效率的装卸设备,优先选用以电能作为动力源的装卸设备。改进各类码头装卸工艺系统,使系统各环节能力匹配,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能耗。加快对集装箱码头设备和散货码头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优先采用轻型、高效、变频控制的设备。

三、对于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项目,应逐步更新改造耗能高、效率低的老旧设备,提高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减少能耗及废气排放,提高作业效率。加快现有集装箱码头以柴油发电机为动力源的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改造为由港区电网供电的“油改电”技术改造工作。推进散货码头皮带机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以燃油为动力的水平运输车辆、流动机械提倡采用先进内燃机节油技术,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

四、新码头建设和老港区的功能调整,应优化港区布局和码头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港口科学生产调度,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减少单车单放空驶现象,降低设备的空驶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装卸的单耗;合理配备装卸机械和工具,使工艺流程先进、合理、科学。

五、新建港区或在老港区电网改造时,应与供电部门相结合,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治理高次谐波,减少高次谐波产生的附加损耗,提高港区电网供电质量。大型专业化码头应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充分利用港口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回馈能,减少能源浪费。

六、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工程,科学、合理控制照明照度。如采用分段、分时控制照明亮度、调整功率、无功补偿、高精度稳压等方式降低电能消耗、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七、新港区建设和老港区改造中,继续推进雨污水采集、处理、利用。应充分利用现有雨污收集、处理系统,处理污水、收集雨水,用于港口绿地浇洒、洗车、降尘等;在港口推广使用节水、环保器具,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八、散货码头堆场应采取有效的防风防尘措施,加强堆场防风防尘集成技术研究,从而达到节水、减少扬尘、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九、对于油气码头及码头加油站点,鼓励采用先进的油气回收技术和装置,收集油码头、码头加油站点储运过程中蒸发的油气,消除油气挥发造成的安全隐患,减少大气污染。

十、应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减少工程施工期间和码头生产运营期间的噪声,努力改变生产作业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环境。

十一、应及时引进、消化与吸收国内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成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节能减排技术,提升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倡采用绿色节能技术,鼓励电能回馈、储能回用等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鼓励研制开发电动水平运输车辆等新工艺新技术。支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微咸水、雨水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鼓励可再生资源利用,采用太阳能提供热水、利用地源/海水源热泵采暖空调、研究利用潮汐能、设立小型风能利用装置。

十二、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交通(港口)主管部门要研究相应的工作机制,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认真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行节能减排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把港口企业节能减排指标作为对企业负责人的评价考核内容。

十三、健全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加强节能统筹工作,以提高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能耗精准计量,以衡量出各个企业的节能重点。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监察制度,加大行业内重点耗能设备和运输装备的抽查检测力度,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指标的设备要坚决淘汰。

十四、加大节能减排政策扶持力度。对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工程、宣传培训、信息服务、表彰奖励以及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政策支持。

第8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节能执法检查的工作要求,财经工委会同城建环保工委,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对本区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了专题调查。7月中旬,课题组专题讨论并制定了调研方案。7月下旬,x副主任带队走访区经委,并召开区发改委、经委、科委、建交委、财政局、环保局、房地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负责人的座谈会,了解本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8月上中旬,走访了xx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实地察看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设施改造情况。8月下旬,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视察宜家家居、xx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xx龙华水质净化厂,听取了区经委、区环保局、区机管局和三家被视察企业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现将有关调查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来加以落实,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责任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方案。2007年初成立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区经委下设节能办,形成了由政府、部门、用能企业组成的产业节能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制订《xx区产业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08-2010年)》、《xx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xx区能源统计实施方案》等配套规划和制度,明确总体思路和政策导向,将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

(二)抓住重点环节,深化重点监管。在加强能源统计、摸清能耗底数的基础上,对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和500吨标煤或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等能耗大户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重点服务。以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我区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目标,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漕河泾开发区和都市型工业园区、高校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等专项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吸引市场参与,探索“2+x”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利用xx区的科技资源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市节能服务中心、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两家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市区、区院“2+x”的节能合作模式。依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用能单位做好节能计划和项目建设,试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快结构调整,增强推进实效。结合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低能耗、高产出的现代服务业对地区增加值的贡献,重点锁定污染严重、高耗低效、限制淘汰类的行业和企业,控制高耗能企业及项目享用资源和能源,“十一五”期间纳入计划调整的高能耗企业约30家。重点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和建筑节能,固定资产投资“批项目,核能耗”,新建建筑执行国家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既有住宅结合旧小区平改坡工程实施综合节能改造,将创建节约型工地、施工现场节能降耗纳入建设施工工程项目的监管考核内容。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通过环保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新项目设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积极促进落后或污染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五)强化政策引导,鼓励自主创新。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节能减排领域的示范性应用项目,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区域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如对xx多佳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的“军团菌的源头治理及其监控”等4项涉及生化环保工艺、环保设施自控和节能技术的自主创新项目财政支持362万元,并带动企业投入超过1600万元,体现了政策资金的放大效应。在创新资金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计划项目中,每年以不低于10%的立项比例,支持能源循环利用、清洁和新能源及环保、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六)普及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意识。通过报刊、有线台等新闻媒体,改版xx区“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网站,宣传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开展“机关节能,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发挥区级机关的表率作用。开展学校节能减排主题教育,打造xx绿色教育品牌。利用“五进社区五到家”社区平台,向全区30多万户居民发放百姓手册,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开展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普及节能减排知识。

2007年我区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5.65万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0.307吨标煤/万元,下降4.49%;so2年排放总量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为到2010年底控制在904吨/年以内,我区则提出要控制在500吨/年以内,截至2007年末,已控制在631吨/年以内;截污纳管率区“十一五”规划目标从期初的92.5%提高到95%,截至2007年末已达到94.1%。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我区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任务依然艰巨。大型企业迁移导致gdp骤降,增加了单位能耗指标的压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总量虽见效显著,但涉及人员、场地等因素,矛盾突现。楼宇经济发展较快,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导致管理部门控制能耗缺乏抓手。区域内河道众多,局部污染仍存在,污水处理厂家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截污纳管率的指标完成与居民实际满意度仍有差距。

(二)能源统计初具体系,基础仍待夯实。能源统计体系虽已建立,但数据准确性、前后可比性等仍有待完善。xx区域范围大,企业分散,目前重点跟踪企业仅占区域总能耗的42%,不可控因素仍较多,且受人力、财力限制,扩大监控范围难度较大。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虽已制定,但制约措施的实效还有待提升。

(三)财政政策显现效应,配套尚需完善。财政政策的覆盖面侧重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节能产品及生产企业数量不少,产品目录和质量控制缺乏统一的权威标准,且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政策扶持偏重于资金的直接支持,财税政策、价格体制、示范激励等综合效应的体现不够明显。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工作尚需加强。

(四)全民意识有所增强,践行动力不足。节能减排成功企业的经验推广尚不到位,部分企业过分看重当前利润和成本投入,缺乏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积极性。党政机关节能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居民群众更看重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意识未能更多地付诸行动。

三、几点建议

(一)聚焦世博主题,增强节能减排的紧迫性。结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正视整治废水废气排放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努力使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居民更加满意。加快田林和吴中泵站、蒲汇塘水域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南线干管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如期竣工。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来认识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宣传和使用节能产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二)健全法规制度,强化节能减排的约束性。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完善统计评价体系,执行能耗报告制度,拓宽监管覆盖面,形成有效的动态监管网络和考核评审机制,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深入调研,配合市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等政策法规,研究建立能源消耗总量和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增量的控制办法,切实解决目前所存在的法规缺失和体制障碍,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三)合理规划布局,提高节能减排的绩效性。坚持节能减排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按照“十一五“规划,知难而上,有序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的调整淘汰。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和产学研联动机制,培育中介组织,依托专业力量,聚焦示范项目,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节能减排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打造信息平台,畅通供需渠道,组织经验交流,引导和帮助企业实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升实效。加大政府采购向节能减排倾斜的力度,率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

(四)完善政策体系,调动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制定完善区节能减排扶持政策,重点研究财税政策和专项资金的综合使用,激励方式和受益范围的合理界定,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的科学评价,加大对重点扶持领域、项目、产品和单位的倾斜力度,并最大限度地放大政策资金的引领效应。加强市区联动,积极向市相关职能部门建议,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多领域、大范围地实施节能成效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9篇:工程项目节能减排范文

中国政府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顺应了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的发展趋势,同时表明中国政府更加注重推进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我们十分清醒地知道,由于资源环境问题的长期积累,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发展中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将长期存在。2014年我国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9.9%,未达标的城市高达90.1%,环境污染已经成了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度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任务依然艰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确保经济继续在合理区间持续增长,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依然很多,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织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考验。因此,广大企业应当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增强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将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向深入。我对此谈几点意见和看法: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长远蓝图。

进入新常态,中国的发展战略正在进行积极调整完善。当前我国出台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落实这些重大战略,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重要国际海运通道保障能力建设;需要加强城际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港口和机场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需要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全面提升长江干线航道通航标准,加快公路运输大通道建设。随着这些国家战略相关规划的出台与落实,我国投资和产业分布的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带内相关企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广大企业应该将自身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战略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将自身的资源配置和区域布局与国家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加强前瞻性研究,为可持续发展制定长远蓝图。

紧紧抓住“互联网+”的战略机遇,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生产服务能力、信息流和物流进行全球化、多领域的深度整合,在此潮流推动下,社会经济活动更加精准,资源的冗余和浪费大大减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望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互联网+”可以让众多资源共享起来,互联网平台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将不断涌现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海尔、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京东等基于互联网创新的商业模式获得巨大成功,将被更多企业所学习、借鉴与模仿。(下转第四版)

广大企业应该紧紧抓住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互联网企业要加速整合线下生产和服务,深入实体经济内部,服务于产业升级;线下企业也要强化与线上信息服务企业的对接,推动互联网经济走向应用和服务深化的新阶段。要特别注重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推进生产经营的实时化、准确化,推进企业发展的平台化、跨界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

优化产业布局,以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

产业布局不合理、落后产能比重较大是当前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结构性节能减排,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以及地方政府的部署,限时关闭和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投资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目前中国有关部委已经明确,2015年将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支持企业积极盘活存量,实现产业升级,这将有利于结构性减排,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广大企业要顺势而为,努力实现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

苦练内功,以先进的管理实现节能减排。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通过苦练内功,以先进的管理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已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包括节约用水、用电、用煤、用油等规章制度、设备维护制度、用能统计分析制度;要加强能源计量,不断完善企业节能减排的监测和统计分析体系,开展工序能耗或产品能耗限额考核和奖惩;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定额能耗标准,没有标准的,要选取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标杆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对标活动,找出差距,完善管理;要严格考核奖惩,设立节能降耗奖励基金,奖优罚劣、强化实施效果。尤其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节能减排管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要坚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纳入节能减排的范畴进行统一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