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

第1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医疗纠纷;现状;医院;医务人员;影响;调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就日益凸现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务人员的过失、侵权行为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高额的赔偿,直接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积极性。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医疗纠纷的状况、成因进行全面的剖析,对防范医疗纠纷进行全面探究,以促进医患关系逐步缓和,卫生事业长足地发展。

1 医疗纠纷发生的现状

近年来医患纠纷在全国不同地区报道的数据中,均呈现数量增多,范围扩大,对抗加剧,索赔数额不断增加,处理难度加大等新特点。①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1年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26所医疗机构中,321所医院存在医疗纠纷,发生率为98.47%;②医疗纠纷中经医疗事故鉴定为医疗事故和差错比例低,从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15年来国211起医疗事故鉴定结果看:定为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差错仅10起,占全部鉴定的4.7%;北京医师协会对71家二级以上大中医院医疗纠纷调查结果也显示,真正构成医疗事故和差错的仅占1%,医疗事故鉴定中95%以上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中98%以上可能是误解[1];③根据卫生部和中华医院学会管理的调查显示:医疗纠纷在不同级别医院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乡村诊所;分布的科室依次为外科、内科、妇产科、骨科、儿科;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连斌在《中国医院杂志》上的报道:上海东北区某卫生局分析2007~2009年医疗纠纷196例,其发生前五位的分别是:外科64例(占32.6%)、内科31例(占15.82%)、妇产科21例(占10.71%)、儿科20例(占10.20%);发病场所:病房占51.53%、门诊占30.61%,急诊占10.71%;医疗纠纷发生率与医院床位数、住院患者数和手术人次成正比关系;④据河北公安厅统计,2007年~2010年上半年,全国约有15.1%医院发生了医患纠纷,有5.6%的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广东2012年4月12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佛山市政府向人大汇报:2012年1月~4月份,因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谩骂、围堵、搬放花圈、打砸医疗机构,影响医院正常工作12年比去年同期上升40%。

2 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影响

随着医患纠纷数量的不断上升,赔偿金额也都在不断提高,使之处理难度逐渐加大,甚至影响到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2001年北京医师协会对71家二级以上大中型医院的调查表明:3年之间共发生了殴打医务人员事件有502起,其中致伤致残者有90人,影响医院正常秩序事件有1567起;卫生部和国家中管局在2006年的医院管理年工作会上通报:上海市60家医院有5年中因医患纠纷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49起,陈尸医院25起。是各级政府、卫生、公安等部门亟待调查研究,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机制[2]。

3 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医疗纠纷不断攀升,尤其是恶性事件的增多,严重挫伤医务工作积极性。①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大、风险高、收入低,造成医师队伍不稳定, 2005年健康报曾做过的报道显示:医务人员子女选择学医只占其上学总数的5%[3];②医务人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加之医疗纠纷缠扰,进而医务人员对技术创新或开展高难度手术缺乏信心,使患者也得不到最佳治疗;据上海医科大学对582位医务人员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医务人员受社会尊重程度高和比较高的占9.10%,认为低和偏低的则达58.26%,担心医疗纠纷而不愿救治危重患者或开展高难度手术的手术科医生达62.99%,医务人员在诊疗时,受家属或患者干扰治疗方案者达91.73%,为满足患者及家属要求的占70.08%[4];③医务人员为规避医疗风险而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做与治疗疾病无关的检查,甚至是不必要的检查,如彩超、CT等,以防医疗纠纷的发生,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医疗费用,浪费了医疗资源;④医务人员为减少医疗纠纷,采用消极的态度,缺乏创新精神和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5]。

4 结论

医疗纠纷的产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索赔倍增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因素,有社会体制,医患双方,经济增长,人们心理等诸多方面因素。为保证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健康事业,呼吁有关部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设计科学、合理,能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的具体措施,使医疗纠纷的调处规范化、制度化,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医患双方的伤害。

参考文献:

[1]林凯程,耿仁文,田柯,等.广州地区医患关系状况对医院危机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3):48-51.

[2]樊静,姜潮.医疗纠纷的现状及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29-31.

[3]韩彩欣,李营,韩彩芬,等.承德市某医院医疗纠纷现状及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08):573-575.

第2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CT增强检查;护理安全管理

CT增强检查是指从静脉内注入含碘造影剂,同时进行扫描,它能增加组织与病变间密度的差别,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小、范围,还可动态观察某些脏器或病变中对比剂的分布与排泄,判断病变性质,观察血管结构及血管性病变,在疾病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造影剂的使用,同时也增加了检查风险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探讨并评估CT增强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引以为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348例CT增强扫描患者,其中男性213例,女性135例,年龄22~75岁。按增强检查的顺序编号,按随机单盲方法分为两组,每组174例,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 348例CT增强扫描患者选取上肢实行浅静脉注射,选用18G~22G留置针,注射药品常规选取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剂量1.5mg/kg,注射速度是2~5mg/s。

1.2.2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安全教育知识的讲解;护理安全教育知识主要包括: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安全教育知识的讲解及告知患者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规范。

1.3防范措施

1.3.1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与医疗损害责任》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护理培训交流会,促进护理人员互相学习,提高自身护理能力。

1.3.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制订护士培训计划,组织学习各类应急预案、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加强对各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抢救程序和各种急救演练。例如:加强CPR、除颤仪、呼吸气囊、吸痰器、吸氧等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并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尽量选择肘正中,粗直血管,避免手背及前臂穿刺,在使用造影剂前,用生理盐水30ml以上试注射,防止造影剂渗漏,造成局部皮肤坏死,做冠脉检查的时候,埋留置针时生理盐水应该充满针管,避免气泡存留针体和针帽过多,造成空气栓塞。

1.3.3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办法,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定期召开例会进行护理工作总结。对护理人员在CT室或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具体措施,避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加强防护和防跌倒的有效落实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3.4加强有效沟通,护士接诊后迅速阅览申请单,并对患者进行观察评估,神志、表情、配合能力,并详细询问用药同意书各项,检查前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判断,明确是否可行检查,嘱患者或家属签写用药同意书,并按手印。在此过程中,首先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时全身会有发热症状是正常现象,如果有其它不适、胸闷、恶心、呼吸困难等及时从话筒告之,及时发现异常。其次是严格禁食但不禁饮,可以适量喝一些牛奶、果汁等流质,避免因饥饿导致低血糖而发生不良反应,最后,造影剂使用前必须加温至37°,防止粘稠,减少微循环障碍导致的不良反应[1-3]。

1.3.5加强使用造影剂的监测,凡有过敏史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严密监测,必要时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地米,甲强龙40mg静推。如有危重患者如颅脑损失、意志不清、配合困难、需家属陪同守护,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防止坠床,躁动患者遵医嘱给予5mg安定静脉推注,检查中有效给药、补液、升压等生命支持,是保证安全检查的关键,做到随时观察发现过敏的前奏,做好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3.6检查结束后,需让患者留观30 min,并在24 h内大量饮水2000ml以上,加快对比剂的排泄,但是急性脑出血或胃溃疡出血的患者最好采取静脉水化,防止诱发并加重出血。如发生对比剂渗漏,应给予地米盐水局部湿敷或消炎止痛膏外敷,且抬高患肢,24 h后改为热敷,并加强与临床护士的沟通,做好回访,杜绝安全隐患。

1.3.7对急救药品和物品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定期检查,从而确保急救必需品的质量安全。

1.4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药物外渗、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和投诉情况,评价CT增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

1.5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发生药物外渗、造影剂不良反应、满意度调查及投诉的概率,见表1~2。

3讨论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CT增强检查结果,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但CT增强检查中,少部分患者因行动不便和过敏或受伤等意外情况发生,如护理人员未及时沟通和协调,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因此,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点:

3.1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懒散,护理专业知识水平不到位;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应急能力不足,影响危重患者的急救效果。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减少因护理人员原因导致的医疗隐患发生。

3.2突发意外风险 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患者对药剂过敏或检查移动导致摔伤等意外以及检查中的防护和个人隐私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3患者方面 首先,患者在CT增强检查中的动作配合不协调,导致检查有误,不得不重复检查。其次,未对患者进行CT增强检查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引起患者的不满或反感。最后,患者对护理安全缺乏认识和理解,导致护理人员与其沟通困难。因此医院在规范护理人员的同时,也需在CT增强检查开始前,对患者进行讲解和沟通,以便CT增强检查的顺利完成。医院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应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办法,促进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交流沟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孔岩.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604.

第3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医疗机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1医患关系不和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提高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从总体上看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原因很多,既有如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医疗服务态度欠佳、医疗服务流程不合理等医疗机构自身因素,又有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完整,医疗监督不力,媒体过度炒作等社会因素,还有病人自身素质等原因。客观而言,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完全杜绝是不现实的,但是医疗纠纷如此频繁的发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医患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医患关系产生的主要是医患双方原因共同构成的,从医疗机构自身的视角来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医疗机构自身医疗技术水平差、监管机制不完善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因素医疗技术水平是联系医患关系的纽带,更是医患关系的基石。国内的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存在部分医务工作者缺乏责任感,在诊疗过程中,违规操作,不按照医疗常规做事,发生医疗过错,直接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

1.2医患信任危机,是医院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医方:部分医疗工作者丧失了职业操守,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以追求高回报为目的,给患者做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以从中渔利,造成患者不再轻易相信医生所开列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戒备心理较强;患方: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动辄高额索赔或对医生施以暴力,也使医生惧怕医疗事故缠身,纷纷有意识地规避医疗风险,进行防御式医疗。由此产生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医患信任危机导致医生放不开手脚,阻碍了医学的发展,医患信任危机的升级,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命伤亡,在医护人员之中留下恐惧阴影,患者的疾病也得不到足够治疗,就诊费用也相应增加。本该一致抗击疾病的医患之间由信任、协作,逐渐演变为戒备、防范,严重的甚至走向对立。

1.3医患沟通不够、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的素质,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疗设施的优劣等,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患者到医院就诊,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得到更多的服务和尊重,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平等交流,享有充分的权利。如果没有与患者充分的沟通,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容易导致患者对医疗方案不理解,因此而产生矛盾。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1.4在医疗过程中只注重科学理性分析,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部分医生认为只要有能力、有技术把病看好就行,只重视“病”不重视人,缺少温情关怀,把病和人分开;或者在诊疗过程中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与患者的交流。

1.5医疗机构渠道不畅通由于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而医院管理水平和体制机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群众对医院医疗服务投诉数量,仍呈现上升趋势。患者在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解决某些问题时,经常是找了这个部门找那个部门,但在部分医疗机构中,医疗技术方面情况反映在一个部门,服务态度情况在另外一个部门,护理质量情况在一个部门,费用问题又在一个部门等等,在频繁找各个部门同时,患者意见越来越大,越来越“窝火”,最终导致矛盾的升级,最终成为无法调和的矛盾。

2医疗机构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不和谐,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一是加剧了社会信任的危机,医生与患者之间互不信任,不仅引发矛盾,而且危及社会诚信的底线;二是医生为避免造成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往往对危急病人采取保守治疗,为避免担风险而不敢尝试新治法,往往使患者失去了救治机会,同时严重阻碍了医学的进步,为避免误诊,无论大病小病都全面检查,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三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无法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能积极配合治疗,难以获得良好的疗效。面对目前医患关系的困境,从医疗机构这一视角思考,该如何规避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2.1提高认识,转变理念现代医院管理理论认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病人感受”是评价医院好坏的三大要素,尤其是“病人为中心”,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病人满意是医院管理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对医疗机构来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眼睛向内,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要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从服务水平、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措施。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医院的追求。

2.2具体措施有效的处理好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疗服务工作进行强化:

2.2.1着力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作为医疗机构,首先是要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做到群众满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患矛盾主要体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同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病人对于医院的医疗服务要求有了显著的提升,随着人类各种病毒的不断演化与更新,这就要求医院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与能力,针对新的病情要采用新的技术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找到治愈病人的方法,为病人摆脱病痛的折磨;医院中的医务人员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拿出真心为病人提供服务,将医疗服务做到最好,将自己的工作目标与追求设立为为病人摆脱病痛的折磨。

2.2.2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医院一切工作的基础,人类在医学这一领域中,还有很多还没有被发掘出来的东西,还需要在医学领域中不断的向前发展,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全世界的疾病大概有3700种,而人类能认清的只有700种,不足20%.国际公认的诊断准确率只有70%,抢救成功率为75%,还没有完全的把握医治好一种疾病,疾病随时都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职责,医务人员在对病人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时,还要保证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因为一些失误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提升医疗服务的总体质量。

2.2.3创新医疗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随着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中的医疗服务体制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医疗服务行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部分病人在选择到哪家医院进行治疗时,不再只是看重医院自身的医疗水平,还有医院整体的服务水平。现代医院在设备设施、医疗技术等一系列方面的竞争过程中,要重视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模式,这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将“以人为本”这一概念,深入的贯彻到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去,改变旧式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医院只重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医治,而忽略了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自身服务水平的状况;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对于病人心理上的关怀,对医疗服务中的相关事项进行有效的创新,还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形象,以病人为医疗服务的中心。

2.2.4对收费标准进行透明化,为医院树立诚信的形象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对一些药物的运用要合理,要避免出现滥用药、乱收费的现象,要对收取医疗费用的透明化,让病人及其家属能够明确每一项医疗费用的用途,病人在入住医院时,医务人员要将相关的医疗费用对病人及其家属做一个大概的说明,让病人及其家属能够对所需要花费的医疗费用做到心中有数;医务人员在对病人使用贵重药物时,要向病人说明这个药物的医疗作用与以及费用,征求病人的意见,然后按照病人的意见决定要不要使用贵重的药物,当病人一些医疗事项中所花费的费用存在疑惑时,医务人员要耐心地对病人进行解释,让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疗费用的使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收费标准的透明化,对于医院形象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5促进医生与病人交流与沟通医院中出现的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80%左右均缘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等。非技术因素引发的医患纠纷中,70%由沟通不到位引起。完善机制,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对于促进病人的康复,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在对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行改善的过程中,要从技巧、考核、形式、标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医患沟通不仅仅是告诉患者患的是什么病,怎么治疗,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多一点同情,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真诚,让病人在医疗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安全、温暖,这样能够有效处理好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2.2.6公开医疗收费,增加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医院在对病人进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公开医疗收费,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够对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有利于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2.7构建完善的职业保险制度职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疗纠纷给医务人员带来的压力,也能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利益。如韩国医学协会作为一个团体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作为总承包人对已参加过保险的会员医师的医疗过失负有赔偿责任;部分地方医学会还提供补充责任保险,保证医疗纠纷的赔偿。韩国一方面在法院强调“调停优先原则”,使《民事调停法》的工作活跃起来;另一方面,韩国的消费者保护院也参与索赔金额较少的医疗纠纷调解,使医疗纠纷得以公正的解决。

医院要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与形象,将病人作为医疗服务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为病人减轻身体上的痛苦,给予病人心灵上的安慰,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改善执业环境成医师最大心愿.《中国卫生》,2007年第7期.

第4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静脉输液;纠纷;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88-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急诊输液室的日常工作中,护理纠纷难免发生,为此,对2009-2011年法发生在本院急诊静脉输液的38例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探讨管理对策,改进工作,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1 输液中常见纠纷原因

1.1护士工作不认真导致错输或漏输液体;排气、接液时药液浪费过多;因技术或其他原因未做到一针见血是在抢救患者时。

1.2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 在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疏忽大意发生差错;或未及时巡视病房致使输液滴数过快或药液外溢;或漫不经心工作态度有时仅仅一句话就会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失去信赖引起护理纠纷或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文-。网-欢迎

1.3 护士缺乏沟通技巧 解释不够、态度生硬或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致使患者不满导致纠纷。

1.4病人不信任 病人因受某些媒体对医护人员负面报道影响对医务人员缺乏起码信任使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对立情绪而引起纠纷。。1-论

1.5技术不熟练 是婴幼儿穿刺失败后极易引起患者及家属情绪不满导致矛盾和冲突发生。51-论文-网-

1.6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51-论文-网-欢迎您

2 防范措施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建立严格、统一操作规章制度护士接到医嘱后认真查对药物与治疗单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并在输液卡上写清患者姓名等并应有两人进行查对并签名配制药液和穿刺前再次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液卡上签上执行和执行人姓名。1-论文-网-欢迎您

2.2为了防范护患双方纠纷发生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管理健全制度在保证病人合法权益同时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学法、知法防患于未然将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3改善服务态度护患沟通 大量纠纷是由于不善于或不适当护患沟通引发服务稍有缺陷就会引起病人和家属不满和投拆护理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理念增强病人意识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在进行输液时面带微笑可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在操作前要进行积极暗示对所有可能预见疼痛、不适应有所解释输液完毕后应给病人鼓励和安慰帮助病人安心静养从而促进病人康复。。1-。论文-网-欢迎您

2.4护士应主动、积极地苦练技术操作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对用药质量管理反复检查药液稀释和抽取结果严格落实抗生素现用现配制度使用新药前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配伍禁忌让病人放心、满意以减少纠纷发生。51-论文-网-欢迎您

2.5基本功训练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在抢救时可迅速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抢救成功率。51-论文-网-欢迎您

2.6护士要根据病人病情和年龄根据不同药物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要了解有些病人输液要快心理会调节输液速度护士在输液时做好用药指导尤其是对于要求有特殊速度药物记录反应开始、症状、体征、处理方法及处理后观察结果等并留取致敏药液以备查找原因过敏药物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在病历和输液卡上注明要求特殊速度药物护士一定要交代病人不要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原因和后果。

2.7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更换座位护理 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更换座位换位置后忘记将未输液体带走易引起漏输液针对这一护理安全问题应采取护理措施:①在输液前告诉病人有几瓶液体请病人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已换座位如果换座位一定要将未输完液体带走②拔针时核对输液卡瓶数并签名同时询问病人挂了几瓶还有液体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5。1-论

2.8提供优质服务 ①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②配药和穿刺等操作要在严格消毒下进行药液抽吸干净减少药液浪费输液完毕拔针后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防止皮下出血;③输液室配备一次性水杯、开水、报纸、电视等人文关怀交流与沟通。51-论文-网-

2.9护理管理及对患者卫生宣教 输液患者较多时护士排班以动态调整为原则以优化组合为原则通过发放宣传册、医药知识卡片或者护士讲解一些浅显易懂医疗常识使患者对疾病有大致了解。51-论文-网-欢

3 小结

通过落实以上具体措施并对已出现纠纷及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以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人员应更加重视护理安全,严格护理操作规程、护理查对制度、了解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同时不断改进工作中不足之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51-论文-网-欢迎您

参考文献:

[1] 耿玉如.防止因医患沟通不当而引发医疗纠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4):226.

第5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患沟通;医疗纠纷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以及我国医疗体制尚不完善,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日益加深,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最终将影响和损失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医患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病变部位特殊,病情复杂多变,后果严重,医患沟通在防范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1 神经外科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1.1医患沟通的必要性 医学是一门高要求、高风险的科学。人体是一个有机复杂整体,许多疾病还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有的虽有认识,但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平等,只有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信任医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支持医疗工作,才能使医者专心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因此,通过医患沟通取得相互信任显得十分重要。

1.2神经外科医患沟通的特殊性 神经外科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损伤、血管病及先天畸形等,中枢神经系统支配和调节全身各个器官功能状态,一个较小病变即可引起患者昏迷、偏瘫、失语等重要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由于神经系统中仍然有许多盲区,所以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医疗纠纷并不是因医疗技术而引发的,多是由于医患交流障碍导致患者或其家属对医院、医者不满意所引起的。所以提前或及时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发展和可能风险,可更大程度消除因信息不平等带来的不信任,可避免不必要医疗纠纷。

2 不同时期医患沟通的内容及技巧

2.1入院 第一印象对人之间产生信任非常重要。入院后医生首次接触患者及其家属,应首先向患者作自我介绍,随后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患者的病情介绍。这些对准确采集病史、明确诊断,以及取得患者信任非常重要。诊断的错误、患者对医师不信任及相应医疗纠纷, 常常是由于医生首次见面态度所致。所以一定要选择医师时间充足时进行,时间仓猝会给人留下工作马虎不认真印象。

在完成病史采集和入院体检后,医生应做出初步诊断,就自己对该疾病了解情况详尽告知患者或家属,其中包括患者目前病情、医学界目前对此病的认识及诊疗现状、本院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拟采取的治疗方案、可能预后、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及整个过程的医疗费用等。对于特殊情况,应履行告知签字手续。同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我院、我科的规章制度和结构布置,便于以后配合医疗工作,使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更加方便。同时应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对于较难回答问题或自己难于回答的问题,可明确告知向上级请示后再次解答,不可胡乱回答而出现错误。

2.2术前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一个主要治疗方法,同时也潜在着极大的风险,其对患者、家属及医生均是非常重要而严肃的事情;同时手术是侵入性操作,不但患者要承担肉体的痛苦,且需要患者承担较大经济负担,所以术前详尽的医患沟通是外科治疗的最重要的部分。谈话环境、形式也应正式而庄重,应尽可能让患者家中主要人物均在场。医者应有同情患者的心理,根据患者及家属认识水平,正确引导患者,既要做到充分告知手术风险,又不至于让患者及家属恐惧而拒绝手术。该过程应由术者亲自进行,因家属可能由于住院期间对该病已有一定了解,甚至别处听来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可能会提出许多相对专业而棘手的问题,所以谈话前医者对疾病应有足够了解,并复习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对问题均应给予耐心、合理的解释,并给予患者足够的思考时间。

术前谈话主要围绕手术进行,包括入院后机体状态综合评估情况、是否能耐受手术、该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手术必要性、手术效果、具体手术方法、可能手术风险及应对措施。还包括术中可能使用的特殊材料、其相关费用及报销情况均应一一告知。内容应尽可能详尽,包括少见或罕见的并发症,甚至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于想象的事件也应提前告知,并履行相应的签字手续。但要重点突出,应避免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2.3术中 手术室内的陌生面孔会给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麻醉前主管医师手术室内面见患者可以给患者心理安慰和信任。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家属在手术室外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无疑身穿手术衣的术者及时、准确的告知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确认术者的身份,更可以增加信任。所以观看手术标本,已经是成为神经外科大夫术中谈话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如果病变与术前判断有误、手术需要更改手术方案、患者病情出现特殊情况、或发生事件虽然术前有交代,但非你术前交代重点,应向家属告知其详细病情及可能的后果,争取患方签字,同时做好记录。

2.4术后 疾病真正情况及手术效果无疑是患者及家属最关心的事情。医者应就术中所见,手术的简单过程,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手术效果及病变切除情况,详细给予解释告知。尤其是术前难于确定,而术中可得出的基本判断,告知患者,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情况的进一步了解。

详细交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观察内容,不但让患者知道医生在关心及指导疾病治疗,有利于增加双方信任及感情;同时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也便于某些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干预,提高医疗质量。

2.5出院 患者出院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亲属说明患者在院期间的总体治疗情况及疾病恢复、治愈状况,并详细交待出院医嘱、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复查时间。就本人联系方式及最佳沟通时间告知患者,避免因时间差异给患者带来麻烦及误解。

2.6随访 对已出院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采取电话或信件等方式进行回访沟通,对患者出院后病情恢复、用药、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和康复指导。部分患者由于手术效果与预期有出入,可能产生某些疑虑。随访不但解答部分患者心中遗留的顾虑,使患者感觉医生仍在关心患者病情,指导其进一步治疗,能够增加医患感情。同时有利于医者进一步评价手术效果,增进对该疾病的了解,提高医疗水平。

2.7随时 许多神经系统疾病还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同时由于个体差异,所以有些疾病变化或转归难于提前预料,每当疾病有变化时,应及时反馈给患者家属。病情变化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应让患者充分了解相关原因及理由,病情至病重、病危者应有书面告知及签字手续;有创诊查、试验性检和治疗、会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等高风险诊疗活者,应征求患者(原则上为患者本人,特殊情况下为其亲属或权人)同意并履行签字手续;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家属会因为焦急而四处打听及询问,在沟通前,医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患者或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同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有的放矢地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3.1实事求是 神经外科具有技术水平要求高,面临医疗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同时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放之四海而皆准,容不得半点虚假。患者本身的疾病,不会因地域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就患者目前病情、医学界目前对此病的认识及诊疗现状、本院对此病的诊治水平如实告之患者,并就该疾病治疗的方法及每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结合患者本人情况,正确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方法。目前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之间还存在巨大差距,同时社会对医疗行为的特殊性缺乏应有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向患者交待疗效及预后时更应客观,切忌为了取得患者的信任而夸大疗效,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为的期望值过高,当结果与期望有差距时,必然导致不信任,或上当受骗的感觉,其是导致医疗纠纷的根源。

3.2通俗易懂 由于医患双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 特别是由于医患双方医学知识的不对称,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也不同。对该疾病理解及认识深度的不同,以及各自权益的不同,面对同一个诊疗结果 ,就存在认识性与动机性偏差,就在无形之中为医患之间的顺畅交流和相互理解设下了障碍[1],为医疗纠纷埋下伏笔。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术语,应根据听众的具体情况,深入浅出,既要避免不能理解,又要避免理解错误及误差。俗语说“医语如圣旨”,因此医生说话必须慎重、凝练、简洁、真诚,医务人员不经意的失言也常常引起医患纠纷。

3.3还位思考 由于医学知识的差异,患者有"求医"的思想,医生在"施治"的医患沟通交流中占主导地位。医生必须诚恳、平易近人,让对方感受到尊重的语言, 对患者的言行予以接纳,有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的愿望和动机。所以说 ,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沟通态度往往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或效果的关键,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便患者出现不合乎情理的要求时,也不应该使用刺激对方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抑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每当我们难于做到这些时,我们就应换位思考该问题,假设患者是自己的亲人该怎么办。用宽容、鼓励、强化、提醒等方式来进行交流, 增强医患双方之间的融合, 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医务人员对患者态度冷漠或缺乏真诚[2],会导致沟通障碍。

人文关怀是医学发展的主旋律[3],医务人员应不断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自身的人文品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遵循交流的原则,掌握沟通的技巧,把握不同时期交流的内容,关心患者,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诊疗工作,才能减少、避免医疗纠纷,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潘传德.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差异性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杂志,2005,26(12):63.

第6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1质量查房的主要创新之处

1.1“不确定”受检单位质量查房时间设定在隔周的星期四下午,共分成四组,分别由院长、3名医疗副院长、医务处主任担任带队领导,带领医务处、护理部、财经中心、信息科、医学工程科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查房科室先期不安排,每次由医务处提前一天根据近两周科室医疗工作情况拟定,依次上报各带队领导确定受检科室,做到重点跟踪检查。

1.2统一查房细则针对科室医疗工作环节多、督促检查困难大、检查人员所属专业杂、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统一制定详细的查房工作流程和标准。查房细则从不同方面明确了检查的顺序、内容及方法,列出具体条目,对同类项目进行合并制定成表,使查房细则操作性更强,利于反馈[3]。

1.3严密组织实施每次质量查房均由带队领导组织实施,严格按查房细则进行检查,着重检查医疗、护理等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征求患者意见及建议。机关各部门人员不准私自修改查房内容,对查房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如实记录、通报、汇总。同时,针对近期发生医疗投诉或纠纷的科室要重点检查,增加检查时间及抽查病历份数,扩大检查范围。

1.4全面梳理总结查房结束后,带队领导现场组织机关各部门检查人员,向科室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能现场解决的要马上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做好记录,待仔细研究后尽快给予解决。次日,由医务处向院办公会汇总通报各组查房情况,为医院领导层提供管理依据。

1.5督促整改落实查房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后落实。在质量查房后,被检查科室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科室实际,全面进行整改;各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整改方案的落实,协助科室改正存在的问题,并于下次质量查房时通报科室整改情况。

2质量查房应注意的方面

2.1应理顺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参加质量查房的每名检查人员,均应摆正位置,理清角色,对检查的方法及内容不打折扣,对发现的问题要敢于指出,对涉及的人员绝不姑息迁就;科室人员切记勿将检查作为一种负担,要全力配合,提供便利。对科室存在的一些问题要不遮掩,敢于暴露,主动与检查人员沟通,寻求解决方案,使质量查房成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助推剂”。

2.2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查房质量与沟通密切相关,只有与科室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才能更好地提高查房效率。作为检查人员,应边检查、边学习,不了解的情况不乱发表意见,不清楚的情况应主动向科主任、护士长及其他高年资医务人员请教探讨,进一步详细调研;与患者交流时,应尽可能避免有其他医务人员在场,不要急于对患者或患者家属提要求,应先从患者自身疾病诊疗情况入手,表明来意,详细询问,得到患者或患者家属的充分信任,从而获得真实的意见及建议。

2.3应加强管理专业知识学习军队医院大部分医疗质量管理人员来自于临床或非临床专业,未经过正规的管理培训,管理理论相对匮乏;多数人员参与管理时间短,经验相对不足,发现问题手段不多、内容不全、层次不深、针对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查房质量。所以,医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当重要,应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到院外参观学习或短期培训,强化管理人员日常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保证查房的质量和效果。

3质量查房的作用

3.1全员质量意识明显提高质量查房是院领导亲临一线抓医疗质量的一项具体措施,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通过此种形式,将医疗质量管理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到每名医务人员,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对医疗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3.2医疗纠纷防范得到加强在查房过程中,特别注意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和新技术、高风险诊疗环节以及医疗管理等因素对医疗安全的影响,重点检查是否有因技术原因引起的漏诊、误诊、漏治、误治问题,重大手术术前讨论是否充分,对危重患者抢救是否及时,参加急诊会诊的人员是否准时到达,高风险环节谈话签字制度是否执行,是否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等[4]。

3.3减少了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感染控制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直接影响医疗安全。所以,通过科室感染控制方面的检查,严格督促科室按医院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落实,发现感染管理隐患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同时,根据国家近期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模拟发生场景,检查感染控制工作是否存在医疗漏洞,以真实模拟场景警示全院医务人员。

3.4增强了医务人员专业能力针对在查房中发现的住院医师基本理论不够扎实、基本操作不够规范、对患者诊断处理不够到位等问题。重点加强了“三基”知识考核环节,采取抽签回答问题的方式,将业务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充分融合,不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日常不间断的强化考核,全院的基础训练平均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增强。

第7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 和谐护患关系;急诊护士;护理能力

在急诊科工作十年有余,作为急诊室医护人员的其中一员,对急诊室的护理工作的特性感受极为深刻。该科室的工作特点就是一个“急”字,就诊的重危患者大多是发病快、时间紧迫、病种复杂,需要在短时间内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地抢救与处理,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迅速组织抢救的同时,需进行有效地沟通,履行告知义务,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否则极易发生纠纷,现将本科为避免护患纠纷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1必备的法律意识

每位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和风险意识,定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诊疗规范、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是护士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患者,以及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伤、多发伤,其病情变化有多种因素,因此,要求每一位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如对服毒者抢救后要加强风险管理,防止患者的其他自杀行为。护理人员要明确角色责任和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每项操作和护理的具体工作中,防患于未然[1]。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要做到救治及时准确,从而大大降低风险因素,减少纠纷的发生。

2良好的沟通意识

急诊工作中,护士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有效地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当遇到患者或家属的误解,应把自己的委屈放在一边,继续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用行动化解患者的误解。急诊患者就诊时,家属情绪大多比较急躁,护士要认真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2]。对一时难以沟通的家属先冷处理,过后进行解释,当家属明白后,纠纷也就不会发生。其实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应主动、热情、平等地去关心每一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注重语言沟通和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

3积极的服务意识

急诊室的护理工作繁琐多样,节奏紧张,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护士除了完成全天正常急诊护理外,还需要有充沛的精力随时应付急危病人的抢救工作。抢救时间或长或短,有时连续24h特护,有时刚抢救完前一个病人,又要马上面临下一场紧张的战斗,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因此,急诊护士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能吃苦耐劳,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此外,护士要有端庄整洁的仪表,因为急诊病人是比较特殊的护理对象,对护士的仪表态度是十分敏感的,高雅大方的仪表、端庄稳重的举止、体贴入微的言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姿态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对病人有着明显的作用,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可以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能安心地接受抢救治疗,确保抢救成功率。反之,则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影响急诊抢救的治疗效果。患者就医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护理服务是否到位,也是引起纠纷的因素之一。所以,热诚周到的护理服务礼仪,也是每位护士的职责所在,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保障之一。

4合理的管理措施

到位的急诊室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若在抢救患者时,仪器不能正常使用,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危,极易造成纠纷。因此,急救物品、器械必须时刻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对此,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数量、定期消毒检查等。护士长要经常组织分析在医疗活动中相关纠纷产生的原因,制订可行的防范对策,要求每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5精湛的业务技术

护士的操作技术不过硬或业务知识的缺乏,对患者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也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热诚服务态度,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所以,科室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平时经常组织培训,定期安排急救技能训练,并进行考查。对遇到的特殊病例,及时安排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可以逐年提高全科室护士的急救技能和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4]。所以,精湛娴熟的护理业务技术是患者安全的保障,可大大减少医患纠纷,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了保障。

急诊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还必须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牢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同时要务实地采取措施,在临床长期的实践和经验中总结,并提高自身专业与人文修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一定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宋文质,孙东东.卫生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6.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6.

3杜艳芬,张镧心,孙权.怎样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5:5.

第8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药房;计算机;技术;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1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97-0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改革的深化,为提高药房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提高医院药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采取相应的现代化技术。目前,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医院的药房管理中,为提高药剂效率、减少成本、改善服务质量,实现优质高效地药房服务模式[1]。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报道如下:1计算机技术在药房管理的必要性

药房管理包括药品申请、药品购入、药品入库、药品审核发放及药品库存等查询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管理技术管理已逐渐代替以往利用人工审核、发放及盘点查询等管理工作。所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成为医院,乃至药房等医院内部环节的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利用现代化医院管理理念的转变,提高计算机应用及管理效率使药品管理简单化、迅速化、系统化及便捷化,极大提高药房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是目前医疗结构改革的必走之路。2计算机技术在药房管理的优势

药房管理系统主要分为药品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两大部分。实行计算机技术管理药房可以具有以下优势:①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是药品管理程序化,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督查药品的保质期与有效期,设置报警期限,随时代替人工进行查询,保证药品质量;同时为提高药品报废的防范意识,降低耗材;②降低药剂师劳动强度,方便临床医师查询与药物使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管理,将药品进行分类、分区及包装放置,方便药师调剂,减少劳动强度。而且,临床医师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随时查询药房药品的库存,方便使用,减少患者因药物缺失需要调换而引起医疗纠纷;③通过计算机技术管理便于要放对医师的处方进行监管,药剂师遵循管理制度,利于便捷的网络化管理措施就能严格审核处方后分发药物,确保用药安全,优化服务力度,提高患者满意度;④药房通过计算机管理技术可以对药剂师进行监管,在强化员工的业务水平管理及工作量管理中都起到监督作用。促进药剂师素质,提高自律能力。同时也对临床医师的处方的应用合理性进行检查,以处方“四查十对”为原则,做好调剂工作3讨论

3.1计算机技术在药房管理系统简介药房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药品入库、药品出库、药品调剂、药品管理、处方管理药剂师管理及统计查询等内容,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以上这些管理措施施行网络化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医院药房管理水平,减轻药剂人员劳动强度。缩短药品调剂时间、检测药品不良反应及提高患者满意度[2]。降低能耗,提高药房工作及管理效率为目的的新型管理技术。

3.2计算机技术在药房管理内容

3.2.1药品出入库药房管理是以药品与药剂师为主要管理对象,药品管理在药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不仅具有在患者服用后能够产生抵抗能量,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具有不良反应等副作用,因此,药房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药品管理责任心,同时提高药品质量及相关知识,以此来提高患者服药后的药效及降低药品不良反应。所以对药品管理就要用过计算机技术实行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措施,提高药品管理率。其具体措施表现在①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对药品做好分类存放、明确库存量及不良反应检测等工作,如对一些如麻醉等,尤其具有危险性的药品要与普通药物区别对待放置地方,有条件地采取安全库房单独保存,实行专人管理;②通过计算机技术监管药品的保质期,保证使用药品质量并及时销毁过期药物,杜绝过期药品流失患者手中等。③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药品分拣;类放置及正确分发等药品流通环节进行监管。

3.2.2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药剂人员管理药品的出入库、调剂及流通最终要通过药剂人员的劳动价值体现。所以,在对药品的监管同时也要对药剂师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及合理化管理,同给药剂师培训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同时要强化药剂人员对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药房措施的认识性及责任心,提高药房人员的个人素质、自律能力及调剂药品的效果。提高优质服务于患者的意识,有利于建立药房人员与患者的和谐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3.2.3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药品调剂的管理药品调剂包括核对处方、调剂、处方管理等程序。通过计算机技术核对处方,可以对普通平诊处方、急诊处方、及品处方信息化管理,提高甄别效率,减少错误调剂。错误发放的医疗纠纷隐患。同时也为严格审核处方、分类调剂药品、处方管理等环节施行信息化、准确化和及时性提供科学化管理依据,也提高确保用药安全及优质服务意识。尤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处方进行统计、查询及分析不良反应等方面管理施行全面化、标准化及时效性提供技术保障。

3.2.4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药房管理施行现代化管理的药房模式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管理方面得到飞速发展,科研人员开发出了HIS等主要计算机软件,为医院药房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避免药房人员因质量管理不严格,药品分发不及时,处方核对错误等医疗纠纷隐患。同时为医院进一步建立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管理的现代药房管理模式奠定基础[3]。

3.2.5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监测和分析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施行报警、采集、分析、评价及处理等程序化处理措施,以便对药品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损失程度,杜绝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4]。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报表,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提供技术指导依据。

3.2.6利用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增加计算机自动化药房管理设施,通过人工智能控制和自动化药房机传输手段,可以提高药品在零售终端储运的效率,减少差错率,节约时间与药房置放空间,同时提高药房管理水平、降低药物损耗、保证药品质量、较少用药差错、降低药品管理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算计技术施行药房自动化系统中药物传递替代传统药房中药剂师的双手,有效地减轻了药剂师取药、调剂药品等的工作强度。

综上所述,本院通过计算机技术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后实现药房管理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及时效化,为药房人员在药剂工作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使用前,尤其是最大程度地避免药品调剂错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有效地提高药剂出入库、调剂及服务等管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杨殿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药房管理中应用[J].当代医学,2013,16(5):152-153.

[2]马晓斌,刘松林,等.药房管理系统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6,6(4):35.

第9篇:医疗纠纷防范的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33-01

护理安全指在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使患者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允许有范围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1 护理安全意义

1.1 护理安全关系到患者预后

如甘露醇的使用,对于颅内高压患者必须高浓度、快速度输入才能发挥脱水、降低颅内压作用,相反缓慢输入不仅起不到降低颅内压作用还将延误病情、延长治愈时间,甚至危及生命;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输错液体,轻者加重患者心里负担,使患者情绪紧张,重者导致患者死亡。更换引流瓶面低或不小心碰倒轻者可加重气胸、呼吸困难,重者导致患者死亡。

1.2 护理安全关系到护理质量

如长期卧床患者不按时翻身或不到位同样可以形成褥疮,对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生命造成威胁,增加并发症。

1.3 护理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底线

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1.4 护理安全关系到医院的信誉

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闹事、负面宣传等对医院信誉、声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1.5 护理安全关系到自身利益

由于工作不慎出现差错不仅受到医院的批评、处罚,严重的还要遭受患者及家属的人身攻击。

2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管理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因素。

2.1 自身因素

(1)不安心工作。上班时间想其他事情、把工作之外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顶撞患者等。(2)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认为护理工作没前途,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产生改行的念头。(3)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住院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患者的权益。(4)不懂装懂。新参加工作的护士遇到不会的问题碍于面子不请教老师,按自己想法做,埋下医疗纠纷隐患。(5)责任心不强。时间针不按时执行、测量生命体征不测呼吸、或新来轻患者认为没什么只测体温。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等。(6)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2.2 管理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护士的工作量加大了,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思想教育薄弱,安全意识不强,职责、制度、常规落实不到位,对专业理论、技术训练重视不够,管理不力,要求不严,好人思想严重,检查不够。这要求护士长应常督促、常要求、常检查、常提醒哪些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哪些还没做。

2.3 物质因素

现有设备陈旧不齐全不能满足患者需要、药品不齐全。

2.4 环境因素

(1)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合理。目前很多基层医院仍存在护士站、治疗室不分开, 严重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存在及大安全隐患。(2)环境污染。(3)病区治安。医闹或患者酗酒闹事使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人身受到攻击。所以要加强医院治安管理。(4)社会环境。医护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决定着医院的命脉。医院要稳步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设备、良好的住院环境,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5)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没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令人满意。

2.5 患者因素

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患者的不良心境,患者的自身素质。

3 防范护理安全风险

3.1 加强关键患者的护理

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疑难患者、新入院患者、转科患者、接受多种特殊检查的患者、有纠纷苗头的患者、情绪波动的患者,这些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变化快、易出现纰漏。应加强管理,严密观察,主动沟通,认真交接。

3.2 加强关键时段的管理

节假日、早上、中午、晚上,这些时段在岗人员相对较少,护士承担的工作量大,年轻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经验不足,易出现问题。所以这时段上班的护士更应加强责任心,来不得半点马虎。

3.3 加强关键人员的管理

新进院护士、实习生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对护理程序不够熟悉,是发生护理安全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督、培训,护士长排班应考虑新老搭配,对实习生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3.4 加强关键环节管理

患者交接、患者转运、管道护理、压疮护理、药品管理等应加强防范。

3.5 加强重点科室监管

急诊科、手术室、妇科产房、新生儿病房、抢救室等,这些科室危重患者多,风险大, 涉及面广。护士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易出现问题,应加强监管。

3.6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是护理人员工作时必须遵守的准则,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

3.7 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

护士要正确认识病人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加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这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帮助护士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3.8 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护理工作是神圣的,我们要用智慧代替鲁莽,让错误成为财富,发现一个问题,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源,完善建立一套制度和流程,积累更多经验,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