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家长;留守儿童;家庭作业
在西部地区,由于政府、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政策的缺失,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目前,针对家长如何督促留守儿童自主完成家庭作业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第一,受农村经济条件与生存环境的制约。国家针对西部地区推出的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然无法保证其享受跟随父母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农民工普遍收入不高,能够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有限;或者是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较偏,安全性不高,无法照顾孩子,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无法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第二,缺乏相关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汲取地,少了父母的培养,留守儿童就会缺失很多优秀的品质,甚至误入歧途。第三,留守儿童自身约束力差,家庭监管不力。因留守儿童大都是隔代监护,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家教意识薄弱,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很少关注,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日落千丈。
二、家长如何督促留守儿童自主完成家庭作业
(一)家长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沟通
首先,教师应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构成家庭、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其次,教师应要求家长做到“五为”:一周为孩子拨打一次亲情电话,给他们足够的关心;每个月为孩子健康成长与班主任通一次电话,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每年为孩子回一次家,并给孩子带回些礼物;为孩子制定一个具有激励性的“目标责任书”;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或学习环境。
(二)转变传统作业模式的设计
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作业问题,应该改变或者调整传统的布置模式。首先,教师应该减少布置需要家长辅导的作业,尽可能地布置学生能自己完成的作业。其次,教师要改变作业的形式,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实践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内容。最重要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为学生着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的家庭作业。
(三)作业要及时检查和评价
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后教师一定要做到及时检查,并且对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做出评价,将检查与评价融为一体,既要发现学生的亮点,也要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且及时处理或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要善于进行表扬和鼓励,让表现好的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四)作业要重质轻量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写作业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30~40分钟即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也可以将其分为优、中、差三个阶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此外,教师还要做到不加量,不罚做,不责骂的教育原则。引导和鼓励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做朋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三、课题案例分析
研究对象:镇原县留守儿童。研究内容:家长如何督促留守儿童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学生访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调查结果和分析:多数留守儿童回到家中对写作业兴趣不大,敷衍了事或者是乱写一通,加上没有监护人积极督导,从而使得留守儿童不能自主的完成家庭作业。同时,由于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形式单一、量多,使得学生感到十分疲劳,最终产生厌恶乃至放弃完成作业的行为。制定对策:首先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与教师的联系,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与监督;其次对家庭作业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兴趣,例如趣味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等;最后,改变家庭作业的呈现方式,以活动方式进行开展,例如开展留守儿童日记评比、家庭小会计、小小测量员等活动。反思: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留守儿童不能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及时与学生的监护人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叮嘱监护人或家长督促孩子及时完成家庭作业;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应适当改变家庭作业的布置方法与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兴趣。总之,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关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需要依靠家庭、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因此,为留守儿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段瑞倩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马洼小学
参考文献:
[1]白兰.家长如何督促留守儿童自主完成家庭作业措施研究[J].教师,2015(11):87-88.
关键词:特殊儿童;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98-0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视,然而,在众多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的儿童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儿童,他们是特殊群体。特殊幼儿是指一群在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地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困难或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而家庭无疑是孩子成长道路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纵观诸多家庭教育方式,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心理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身体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观察法为主,辅以案例分析法以及文献法
三、问题的研究
特殊幼儿主要分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笔者本次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理方面体现的有身体疾病幼儿,以及心理疾病体现的内向以及攻击的幼儿。
案例呈现:
一、首先是有生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癫痫症幼儿为主
在某个幼儿园中,幼儿明明(化名)在晨间活动中,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抽搐开始为四肢的强直、握拳、两眼上翻或偏斜一方,然后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抽动,呼吸急促不整,舌咬伤,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1-5分钟,发作后意识不清或嗜睡,经数小时清醒。后送往医院抢救,诊断为小儿癫痫,但是很多幼儿得知后,竟嘲笑他,模仿他,令他的心理蒙受阴影。
二、其次是有心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内向的幼儿和有攻击的幼儿为主
1.内向的幼儿
幼儿和老师正在晨间锻炼,小朕奶奶带着孩子走过来。奶奶催促孩子“快叫老师早。”小朕没有声音,脸上没有表情,呆呆地站在一边。奶奶大声地训斥:“还不叫,快叫啊。这孩子,就是不响。不叫晚上不来接你了。”小朕听了,哭了起来,两手紧紧拉着奶奶的衣服。我连忙上前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小朕穿衣服最快了,老师很喜欢你的。我们等一会向老师问好,好吗?”小朕还是不说话。我接着说:“好的话点点头。”小朕很勉强地点点头。
2.有攻击的幼儿
早操,每个幼儿站在固定的小方格里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锻炼身体,只见扬扬突然双手放在前面的小朋友身上,将其往前推去,前面的小朋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这时前面的小朋友回过来朝他瞪了一眼,可是扬扬还是继续去弄他,跟着双脚往前踢到了前面幼儿的腿上,前面的幼儿转过身用手推他的脚,他猛地起身,双手张开向前扑去,前面的幼儿被推到在地上,他又笑又跳。
三、问题的分析与指导策略
首先关于家庭中如何教育幼儿对待生理疾病
1.首先在情感上同情他们。家长要耐心地向孩子讲解残疾人的生理缺陷是由遗传或是疾病及事故造成的。
2.家长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观残疾人福利工厂等场所,收看描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影、电视,观看残疾人运动会,讲讲残疾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创造辉煌业绩的故事,使孩子了解虽然自己生理上有缺陷,但是他们有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在人格上与健康上是平等的,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其次关于如何教育内向的幼儿
对于内向性格的孩子,父母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做法:
1.帮孩子找个外向的小朋友
学龄前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爱玩相同的游戏而成为朋友。如果您的孩子内向,害羞,那就告诉他的幼儿园老师,让老师多安排外向大胆的孩子和他一起玩,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改变。
2.害羞的孩子更需要鼓励
有的孩子大大咧咧,做错了事就算多说他几句也没问题。可批评害羞的孩子时,您就要注意您的措辞。
3.让孩子当“小司令”
您不妨找几个年龄比孩子小的小孩,让他们和您的孩子一起玩。您的孩子虽然害羞,但因为比其他孩子年龄大,游戏中他就会处于主动的位置。不管是玩什么游戏,出什么主意,他都会自然地成为孩子中的“小司令”。
三、关于如何教育攻击的孩子
首先,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的刺激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都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减少攻击的产生。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的儿童形象,与其讲述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此外,要提请注意的是,过去曾有人主张对幼儿攻击的矫正采取宣泄法,如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情绪。大量研究表明,宣泄法不一定能减少儿童攻击,尤其是幼儿,有可能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攻击倾向,因此,是不宜提倡的。
综合起来看,对有攻击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教育幼儿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应该做的,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实现家园共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关键词解读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2015年10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部印发文件《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案例分析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西二小学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学校、家庭和和社会的沟通教育。2015年10月,学校邀请全国家庭教育巡讲团高级讲师、研究员张连凤老师为一、二年级学生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学校认为,通过专家讲座这种指导方法,家长可以接受到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一些观念、方式、方法,从而更加科学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事实也证明,学校为家长提供的指导服务内容,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加积极地落实自身的教育作用,积极营造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一位学生家长说:“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非常乐意参与,这个活动解决了我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扰;专家举了很多例子,也能让我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位的一些地方。”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党总支书记邓跃茂认为,有效突破和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办法除了建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之外,可以将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引入家庭教育事业中。PPP是公共部门为了公共产品或服务更好的供给,通过正式契约或合同与私人部门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效的、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即政府在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规范和指导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合作经营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多元化供给模式。
天津市河北区相关部门经过5年的学习和培养,家庭教育队伍不断壮大,现已形成指导师、讲师团、志愿者、“五老”、学校德育工作者和家长委员会五大队伍,他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家庭教育工作。河北区家庭教育的阵地持续增加,依托半边天家园、快乐营地、学校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各级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由2011年的120所,发展到2015年169所。阵地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早教中心、亲子课堂以及家庭教育QQ群、好父母加油站等阵地,并依托这些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河北区学生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率稳步提高。2012年以来,在河北区光复道街创建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进社区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深化推广,先后在103个社区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站,吸纳指导员300余人,零距离服务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社区和学校积极实施家庭教育工作、卫计委积极拓展家庭教育阵地,关工委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文明办利用媒体多角度宣传家庭教育工作。
2015年12月15日,由西安教育心理学会主办、灞桥区纺织城小学承办的西安市第五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正式举行。灞桥区纺织城小学将“家校共育”作为构建协调、绿色、开放教育的重要抓手,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教育、服务、沟通职能,该校每个班都成立了家委会,参与学校重大决定和重要活动的策划、组织、决策。学校还通过开展家庭阳光书橱建设、亲子共阅读活动、亲子运动会、六一游园、中秋猜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家校携手,合作育人,着力打造“家校共育”的立交桥,成果显著。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措施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品德、学习、纪律等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哪一个学校里都存在。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难免会面对一些“后进生”。“后进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后进生”常常屡教不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的身心在小学阶段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一、案例分析,寻找产生后进生的原因
案例一:
小叶是个学习成绩好,善于观颜察色、反应机敏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好”学生经常遭到同学及家长的投诉:经常动手打小朋友,在班里搞恶作剧:经常把同学的学习用品藏到其他同学的抽屉或书包,或自己出一些坏点子,指使同学干一些有损于同学的事情,从中恶搞同学,看着同学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与家长沟通后得知:由于年龄比较大才生的孩子,父母自然是宠爱多一些;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暴打。母亲又不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还小的时候想出一些不太好的点子或不端的行为不仅没有及时制止还认为是孩子机灵的表现,长此以往就形成孩子这样的不良行为。
案例二:
小张是父母眼中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贴心小暖男,而在同学、老师的眼中是上课纪律差、很会说谎,品行有问题的学生:经常趁着做早操或体育课的时间,借口身体不舒服,从中翻同学的书包,看见自己喜欢的小物品、钱等财物拿走,甚至跑到其他班级偷同学一千多元的手表。同学投诉他,死活不承认,就是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还是谎话连篇,最后经过同学的指证、老师的再三教育后,才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信誓旦旦的写了保证书,没过几天又犯同样的错误。
从上面的两个个案中,不难看出“后进生”的产生是由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具体转化措施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既然有这一弱势群体的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让他们重拾自信,回到正常孩子的轨道上来,槲侍夂⒆哟丛煲桓鲅艄獠永玫拿魈臁T谑导中对学习成绩尚好但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我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转化工作的: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校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的主阵地,通过下面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是非观。一是教师以身示教,教师用自己成熟良好的是非观,优雅的举止言谈,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作示范,就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二是评价激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对一些美好情感的表露给予即时评价,让学生时时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三是在活动中教育,如集中或个别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并对照自己的行为,自己改进和加强的方面。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抓拍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并组织观看视频或生活中的现身说法,通过全班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分析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并说一说好的行为习惯又是怎样的。
2.用爱心温暖曾经“丢失”的心灵。对“后进生”给予关心和爱护是转化“后进生”的首要条件。“后进生”在内心深处比其他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引导其转化的过程中,多鼓励、肯定,少批评、指责,加以耐心地辅导。我们要真心地爱他,用自己的真爱打动孩子,叩开孩子的心灵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3.正确处理反复,促其转化。后进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好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卑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他们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转化后进生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老师坚持“反复抓,抓反复”。
当今,我国一些家庭和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子女家庭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信条是“听话”:恪守父命,俯首贴耳,便是好孩子;独持己见,我行我素便是坏孩子。具体地说,家长总喜欢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执行家长说了算的单一模式。许多家长不屑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不能容忍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造成了孩子“情绪饥饿”。另一方面,许多家长过分地放纵孩子,使他们在思想中形成了“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怕的错误观念。
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好下一代的任务。
(一)家长和子女多接触有利于孩子教育。个别教育、因才施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孩子从出生到六、七岁上学前,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家里。即使上学后,在家的时间仍远比在学校时间长。长期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子关系,使得家长能够深入而系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从而做到家庭教育能从子女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二)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接受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言谈举止等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家族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
(三)家庭教育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活力的教育。家长和子女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子女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因为与家长在血缘上、经济上、思想感情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受家庭的影响最直接、最生动、最经常、最深刻。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家庭教育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直接的灌输、宣传和教诲,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家庭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乃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不知不觉渗透到孩子的思想意识中去。父母对一切的评价、议论,都可能成为子女进行道德评价的依据。家长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可能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对子女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尽管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仍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很好配合,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就能增强学校的教育效果;反之,则会起阻碍、干扰、削弱或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案例分析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国来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案例:六月份是学校的艺术节,下午我到学校时,学校已经很热闹了。同学们正积极地参加即将开始的文艺表演,我刚走进办公室,我班的拉姆同学就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她被临班的卓玛和本班的达瓦同学打了,这时卓玛也正被她的班主任叫到办公室问话。我连忙先安慰拉姆,让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她吞吞吐吐半天也说不清楚。据了解,拉姆下午才走到教室门口,就被本班的男生达瓦叫出去,还莫名其妙地被卓玛打了两巴掌,然后两个女生就打起来了,最后被周围的同学劝开。我把卓玛叫了过来,问她打人的原因,她气极败坏地说:“这个人该打,嘴巴缺德,骂我脸上有伤疤”,拉姆连忙辩解说:“我只是好奇问问她脸上的伤疤,没有什么恶意。”接着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又吵起来了。我知道拉姆是一个个性好强、倔强的女孩,担心今天如果不开导好她可能会出乱子。我单独把她留下来,和她聊天谈心很长时间,说一些道理,最后她告诉我她想通了。我放心不下,晚上给她父母打了电话,把事情说了一下,还让他们多注意观察她的状况。可是一个星期后还是出事了,拉姆由于吞不下心头的怨气,找了几个社会青年把卓玛和达瓦拉到校外狠狠揍一顿,两个人伤得很严重,两人的父母也都愤怒地找到学校。最终的处理结果是拉姆被学校记大过处分,留校察看一年,表现不好就会勒令退学。一方面由于受到学校处分,另一方面由于找社会青年殴打本班的同学,同学们觉得她可恶就把她孤立了,从此拉姆变得消沉起来。
拉姆的行为是现在独生子女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之一。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很少受到委屈,没有挨过打和骂,甚至也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即使偶尔与父母家长发生争吵,也往往是父母让步投降。然而,孩子毕竟不可能总生活在狭小的家庭里,还需要走向社会,必须与他人相处、交往、联系。孩子在与同学、其他同龄者、大人交往相处过程中,一旦吃亏受委屈或者因违规违纪受罚,会变得承受不起、接受不了,往往产生报复心理,进而实施攻击性报复行为。这都是父母娇惯的结果,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表现。
三、独生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错误的教育态度导致幼儿不良性格和行为的形成。家长过多的疼爱,过分的保护和照顾使幼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逐渐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胆小、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
(二)错误的思想导致独生子女身心发展失调。不少家长认为要孩子健康就增加营养,于是就给孩子吃各种营养品,让孩子增强体质,很少劝说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这样,有些孩子虽然长的很高,可身体素质很差,动不动就伤风感冒,甚至由于营养过剩导致大量肥胖儿童的出现,给孩子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还有的家长只管孩子的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儿童的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导致孩子用尽各种方法来提高学习成绩,其中包括很多不正当的方法,如考试作弊等,但家长从未管过。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可信标准。这样就忽视了孩子品德的发展,容易养成这种爱占便宜、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达到目的的不良习惯。
(三)由于“独生”导致孩子的交往障碍。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乏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
另外,缺乏在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的逆境锻炼,同时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儿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容易形成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的早熟倾向。事实上,他们成人化的行为,不论在和儿童或成人交往中,都会生产困难,而不得不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四、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要正确认识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特殊背景下出生的孩子,具有成长潜力和优势;独生子女作为特殊人口群体有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独生子女的成长中有喜有忧。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农民工家长;子女;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G400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3.030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5卷 第3期 章淼榕: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上海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大规模化和常住化。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结果,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897.7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增加了591.96万人,增长率为193.6%;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1\]。其次是家庭化。到2011学年,上海市共有50.17万名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其中36.89万余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总数的73.53%;另有13.2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158所政府购买服务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占总数的26.45%\[2\]。由此引发了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普遍关注与深入思考,而家庭教育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在人口流动中家庭取代个体成员而成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发轫,还因为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基础条件\[3\]。
到目前为止,相对于“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方面的调查研究而言,关于“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行动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探索政府、教育机构、群众组织及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如何为青年农民工提供家庭教育有效帮助和指导的方法、途径、方案及机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在青年农民工聚集的上海近郊青浦区开展的,根据子女性别对等、年级平均分布的原则向其辖区内10个街镇随机抽取了800户家有小学生且父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家庭(每个街镇平均抽取80户)为样本,进行《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问卷调查,从总体上了解家庭的基本特征及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特点,共回收有效问卷760份,有效回收率95%。在此基础上面向随迁子女占到生源98%的当地学校二、三、四三个年级部分来沪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研究。
本研究采取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问卷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胡菲菲的硕士论文《东西部两城市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研究》,共4个维度:成才观(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教子观(对教育的作用、家长角色、教育方法的看法),儿童观(对儿童的权利、地位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亲子观(对自己同子女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的看法,集中反映了教育动机),采取5级评分,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入户访谈选择11户具有代表性家庭,在访谈中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惑及需要的帮助,同时实地观察家庭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关系。访谈提纲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自编,分为6个维度:居住环境、基本情况、子女学习、未来期望、亲子关系以及奖惩子女等具体教育问题,共82个条目。行动研究以入户访谈的发现为主题进行设计,拟定干预计划并予以实施,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最后进行综合评估。
三、调查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青年农民工社会经济状况堪忧,但心态显乐观
从来沪情况看,81.1%的家长来沪时间超过5年,73%的随迁子女来沪时间超过3年。其中,57.4%是父母和孩子组织的核心家庭,38.3%为三代同堂,单亲等特殊类型占4.3%。家庭平均拥有子女量为1.79个,独生子女家庭占36.9%。89.5%的父母是中学及以下学历,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10.5%;69.4%做兼职或者合同工,甚至处于无业状态。83.6%的家庭住房或租,或临时搭建,或老板提供。41.3%的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62.2%认为来城市之后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而有81.2%预估五年之后经济状况会比现在“好一些”或“好很多”。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青年农民工家庭的五大社会经济特征: 第一,常住化和家庭化;第二,多子女;第三,低学历和就业不稳;第四,整体生存状况堪忧;第五,心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有望更开明
从成才观来看,青年农民工“对成才途径的看法”比较片面和传统,依然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因而对子女学历有着高期望和高要求,希望他们读到研究生程度的占22.4%,读到本科的占66.9%。当然农民工家长也重视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约81%表示赞同(包括“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下同)孩子担任班干部以及多了解社会新闻。
从教子观来看,青年农民工容易将家长与老师的角色相混淆,将管好孩子的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对于“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协助学校抓好学习”这一观点,92.7%的农民工家长持赞同意见。在对其他教育任务的看法上,“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分别占70.8%、13.5%,而“个性”仅占6.9%。然而,青年农民工十分认同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78.6%的人赞同“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成就有直接关系”,97.1%的人认为“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抽出时间管教孩子”。在教育方式上,农民工家长中虽有45.2%的人赞同或不反对“严厉管教”,但他们也显得较为开明,有89.8%的人赞同“做父母的要学会倾听”。
从儿童观来看,64.3%的农民工家长赞同或不反对“不能允许孩子做超越身份和年龄的任何事情”,72.5%的人赞成或不反对“小孩子不懂事,逼他(她)学习是我的责任”,印证了家庭管教比较严格,子女的主观探索行为极有可能受到压抑。尽管如此,他们也表现出教育的开放性:84.5%的人赞同“管教孩子,要考虑到孩子当时的心情和情绪”,93%的人赞同“允许孩子给家长提意见”。
从亲子观来看,88.5%的农民工家长赞同“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家长再苦再累也值得”;92.2%的人赞同“孩子有出息比自己事业成功更高兴”。显然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也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爱,容易给子女造成精神压力。在与子女沟通相处方面,90%以上的农民工家长认同“民主、平等、尊重”等现代亲子关系准则,74.7%的人对子女评价正面。但是81.7%的人赞同或不反对“爱孩子应爱在心里,不应表露在脸上”。然而这种爱的方式不一定能够被子女正确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青年农民工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高期望低水平”的基本特点,存在“重学业轻人格”,“强管控弱教导”,“多付出少表达”等误区。青年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存压力较大,这些导致他们特别信奉“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念;另一方面他们无力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创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苛求,以及责罚等不当教育方式极易导致子女内心的沉重、压抑和无奈。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本身就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家庭如果起不到子女精神压力缓冲器的作用,反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子女自卑、退缩、攻击性强等诸多心理行为问题。所幸的是,农民工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意识比较强烈,并对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表现出接纳的态度,这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三)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与社会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为了揭示影响农民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本研究采取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以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因变量。自变量选取了两类:一类是家长因素,包括家长角色、文化程度、家长年龄、职业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另一类是子女因素,包括子女年级、子女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子女学业水平。共选取10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对来沪人员教育观念有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以P≤0.05标准)的因素有5个,按影响力排序分别为:家长学历、子女的学习成绩,子女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家长年龄。这五个变量一共可以解释青浦区来沪人员家庭教育观念的19.8%,具有一定的综合解释力。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学历较高,收入较高,比较年轻,子女为独生子女,并且学习成绩较优秀,那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就较为科学先进,反之亦然。
然而,农民工家长中89.5%是中学及以下学历,41.3%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独生子女仅占36.9%,学习成绩优秀者占45.5%,因而他们的家庭观念很难达到科学先进的水平。可见,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必须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从改善其经济状况,提高其社会地位,加强其社会融合等多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间接、稳步地提升其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行动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发现并界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行动研究是实践者为提高新的行为的效果而对其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4\]。行动研究与其他形式的科研很重要的一点区别是:行动研究从研究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入手,最终寻求问题的解决,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因此发现问题是行动研究的起点\[5\]。本课题选取98%的生源为农民工子女的青浦区毓华学校小学二、三、四年级的110位农民工家长为行动研究对象。按照子女年级和性别均等的原则,随机选取了11户家庭进行入户访谈,以期发现并界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访谈中,了解了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存生活环境较差。农民工居住地社区环境不理想,存在脏、乱、差现象。住房一般狭小拥挤,物品杂乱堆放。子女普遍缺乏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有一户整日充斥着刺耳的大理石切割声),更谈不上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孩子上学的课本外,其他书籍、期刊、报纸等寥寥无几。
第二,担忧子女营养不良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显得面黄肌瘦,生长发育不达标,吃不洁零食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对子女的营养问题颇为忧心,但又无计可施。
第三,关注的焦点是学习成绩。父母虽然认可子女在生活中的乖巧、懂事(比如承担部分家务),但认为“没用”,“因为学习不上进”;他们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焦虑情绪,经常谈及“希望孩子学习更努力一些”。
第四,因对子女学习指导无力而深感困扰。父母对子女的学历要求可以用“越高越好”来概括,而且严格要求子女“做完功课才能玩”。但是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工作时间较长,缺乏指导能力,对子女的学习监管普遍反映“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英语辅导方面,有着强烈的求助意愿。
第五,亲子互动仅局限于监督学习。父母与子女较多的互动在于监督学习或者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缺乏交谈、出游等更为积极丰富的互动形式,特别是身体接触比较少,有的家长反映很爱孩子,但是拥抱他们觉得别扭。
第六,对子女的兴趣爱好不予支持。子女一般兴趣爱好广泛(比如绘画、唱歌、跳舞、打篮球),而且希望能够课余参加培训。但是父母普遍认为“学这些没用,还会影响功课”,只有在作业完成的情况下允许孩子稍稍消遣一下。
第七,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父母所谓的教育以说教和打骂为主,很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奖励子女一般只善于运用物质层面的,比如“吃东西”、“买衣服”,缺乏更高明的方法。
第八,教育缺乏一致性。父母二人往往一方(多为母亲)为主导者,另一方(多为父亲)为赚钱养家者,参与不多。夫妻双方就家庭教育方面的沟通交流也比较少,缺乏一致性。
由于农民工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容易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子女在情绪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沉重和压抑。由于家庭缺乏民主氛围,子女往往担心惹父母生气,不敢在父母面前自由发言。亲子间沟通不畅,子女往往陷入爱父母,依赖父母,感恩父母,但不被父母理解的矛盾纠结之中。其次,子女产生负面情绪之后,一般采用压抑和发脾气两种处理方式,缺乏积极有效的情绪自我调控技巧。这与父母的言传身教不当以及正确引导缺失有关。最后,子女的上学动机不外乎这样几个——“长大了可以做老板,不用工作”;“老师说,没有知识就是废人”;“找个好工作可以报答父母”,等等。显然,这些动机多来自于外部,子女的内部自我激励不足。
综合以上发现,我们围绕青年农民工家长最为关心的子女营养问题和学习问题,存在最大误区的科学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健康亲子关系的基本要素,以及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情绪调节和兴趣培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行动计划。
(二)制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系统干预方案并予以实施
我们将“提升亲子关系”视为系统干预方案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首先设计以沟通与默契为主题的亲子参与式活动,引导青年农民工父母与子女体验亲密的身体接触和直接的情感表达。这种考虑基于三点:一是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二是农民工家庭普遍缺乏亲子情感互动;三是亲子关系最容易激发父母的情绪感受,从而持更开放的态度参与后续干预活动。其次我们整合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儿童医院、上海教科院各相关单位的专家资源,组织了四次互动式专业讲座,主题包括“小学生饮食营养与膳食平衡”,“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当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重视孩子情绪处理习惯的培养”。在“小学生饮食营养与膳食平衡”讲座中,引用大量丰富的实例提出了组织家庭平衡膳食的四把尺子:食物多样化原则,食物均衡性原则,适量原则,个体化原则;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讲座中,将高深的理论寓意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澄清内部动机的决定性作用,帮助父母走出依赖外部奖惩的误区;在“当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讲座中,引导父母超越对学习成绩的单一重视,阐明学习习惯、个性发展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强调“夫妻和谐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重视孩子情绪处理习惯的培养”讲座中,要求家长正视自己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培育、表达正面情绪,并掌握积极行为训练方法。最后我们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安排了“讲故事”、“创意绘画”和“音乐体验”三种类型的亲子参与式活动,使得家庭在全新的互动中体验亲子情感交融,并使得农民工家长理解“兴趣是激发孩子内部动力和快乐情绪的源泉”这一道理。整个行动方案的实施以毓华学校为主体进行组织发动(包括家校通短信平系)。
(三)对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干预行动进行反思评估
我们采用了反馈问卷和随机抽取12户家庭开展团体访谈两种方式,进行了干预行动的效果评估。从反馈问卷来看,家长从讲师的专业素养,活动的形式,能够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共四个方面对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好评率(其中选择“优秀”和“良好”的作为“好评”)分别为98.9%、96.4%、94.9%、99.4%。
从团体访谈的现场记录来看,干预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具体帮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家长开始认识到“成绩不是判断孩子的重要标准”,“孩子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家长自己存在很多问题,要经常静下心来反思”,“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平等,要有耐心”。第二,教育知识得到扩充,知道了“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第三,教育方法得到提升,对“爱要说出来”,“天天抱一下”,“多夸奖、多安慰、多鼓励”,“孩子情绪不好,先冷静下来,再沟通教育”等方法有认同。参加团体访谈的子女普遍反映家长在参加干预活动后有所改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更恰当——“不太凶了,最多骂几句,打很少了”;二是对兴趣爱好的支持——“肯让我打篮球了”,“妈妈说我可以去外面学画画了”;三是亲子关系更紧密——“更关心我了”,“烧得菜更好吃,花样更多”,“聊天时间比原来多了”。
通过此次行动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专业的、有的放矢的行动干预,对于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扩充教育知识,提升教育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短期效果。同时也证明了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模式:第一步,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和真实需求;第二步,以其需求为导向,厘清问题,建立目标,根据目标维度设计并执行一套科学的行动方案,并且在过程中随着服务对象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第三步,对照干预目标,进行干预效果的综合评估,进而对原来的行动方案进行修正和提升。
此外,我们也反思了两个问题:对农民工家长而言,一般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工作繁忙且休息时间没有规律,因而如何采用他们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开展讲座、培训,并保持服务的连续性?对农民工子女而言,传统教育体系,特别是应试教育占据的时间更长,份量更重,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安排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援助,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充分避免负面“标签”效应,保护子女的自尊心?我们认为讲座中更适宜采用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干预则可以建立小规模的父母自助团体,这样更容易统一时间。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包括家长会、班会,将服务项目融入到学校特色工作中。在干预过程中要进一步把握去标签效应原则,做到平等对待和鼓励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妇联等部门牵头,以学校为基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支持网络或系统,将短期效果向长期效果延伸。理想状态是:家长在课堂上受到触动后回家应用新的教育方法,得到子女的好评后,其科学的教育行为得到强化,逐渐形成一些好习惯。但实际上,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容易受到很多消极因素的干扰,比如子女学习成绩下降,家长自己的工作压力增大或者工作收入减少等。要保持干预的长期效果,需要持续的跟进服务。青年农民工家庭居住地的流动性较大,居住环境不佳,因而社区的影响较弱。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由妇联等部门牵头,对家长和子女开展分层次、多维度和可持续的帮助。比如在新生入学之际组织来沪家长参加“亲子共同成长讲座”或亲子参与式活动,统一的培训结束后成立多个农民工家长互助组织(以20人左右为单位,人数较少便于统一时间,不致造成成员的大量流失),将有着同质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定期请专家指点。同时,在青年农民工家庭聚集居住区周边招募志愿者(退休教师、大学生等),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然后由这些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上门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在此过程中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家长参加专家讲座的时候,也不妨组织那些培训过的志愿者面向子女开展一些情感支持性的团体活动,既支持了家长(很多家庭无人代看孩子),也帮助了孩子,一举两得。毕竟只有保持亲子双方同步发展,才有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崭新的家庭教育模式。
第二,在具体干预过程中注重“以需求为导向”,“以对象为本”,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出发,渗透式影响他们的观念与方法。在行动研究中,我们发现,相较于那些说教式的条框式的家庭教育原则的方法和宣传,通过讨论“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家长所关心的,与子女的学习成绩相关的具体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宣传普及科学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更为有效。说到底,来沪人员需要的是“联系实际情况,贴近生活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智力开发”。其实讲什么主题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吸引家长来。等他们参与了之后,形成了一定的群体意识,再慢慢地通过讲课互动,影响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比如阐述“夫妻教育分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父母自我消极情绪调节”等重要主题,分析讨论“孩子做作业磨蹭”,“‘孩子迷恋网络’,‘孩子性格逆反’”等具体个案。
第三,整合多方资源,夯实社会支持系统,为青年农民工家庭争取优质、微利甚至无偿的社会教育资源,弥补他们在不利处境下的资源缺失,形成“亲子共同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小学阶段正是子女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而来沪人员家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给子女提供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机会。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或者公益项目可以用微利甚至无偿的方式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大众媒体等手段寻求相关单位或组织的帮助。另外一些本市儿童的公共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也可以向农民工家庭免费开放。关键还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民工家庭对这些资源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在此过程中,提倡和鼓励亲子一起参与一起活动。通过提供更多亲子良好互动的优质、微利甚至无偿载体,逐渐培育“亲子共同成长”的积极家庭氛围。
总之,只有政府、学校、社会三种资源进一步凝聚与整合,才能真正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鼓励家长勇敢面对陌生环境和生活困难,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多与儿童交流,多了解儿童的思想动态,加强自身学习,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与学校加强联系,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上海统计局.上海人口发展特征及趋势\[EB/OL\].(20110923)\[20120109\],2011.
\[2\] 俞 菀,黄安琪.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逐步“同城化”\[EB/OL\].(20111111)\[20120110\]http:∥sh.省略/201111/11/c_13124181
9.htm,2011.
\[3\] 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16.
1962年出生,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创办了内地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之后又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现任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宁夏妇女联合会委员、《银川晚报》特约撰稿人、银川电台特约嘉宾主持、宁夏蒙特梭利幼儿园园长、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她和她的团队应邀到许多城市做公益讲座,普及家庭教育新观念,获得好评。著作有《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和孩子终生分享数学逻辑的快乐》《观察与创造》《想象与创造》《心灵与创造》《捕捉儿童敏感期》等。
孙瑞雪女士是儿童教育专家,对家庭关系的研究尤为深入,其著作《爱和自由》揭示了家庭关系对儿童成长的重大影响,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肯定,更让很多家长受到启发。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关系是永恒主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在文章中一再说“生活即关系”,强调家庭教育要从建设和谐的家庭关系入手,而孩子出现问题大多是错位的家庭关系造成的。请问,家庭关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孙瑞雪(以下简称孙):对于一个人来说,关系包含三种:第一,与环境的关系;第二,与他人的关系;第三,与自己的关系。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三种关系是同时存在的,而且是纠缠在一起的,很难分开。初步建立这三种关系,是0~6岁幼儿的主要任务,是他们成长的主题。孩子刚出生时,首先与妈妈建立依恋关系,该依恋关系慢慢扩展到妈妈以外的人,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环境的认识,最后才是建立与自我的关系。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听不懂成人的话,没有最基本的智力,但是他具备非常敏锐和高级的感觉系统和灵性系统,他用他的灵性能量来感觉他人和环境跟他的关系。
记:怎样看出孩子与母亲建立了依恋关系?
孙:一旦与母亲建立了依恋关系,孩子会很放松,表情、肢体动作松弛,说明他很愉悦,有了安全感。相反,如果孩子紧张、不安、时常哭闹,如果没有病痛,那就表明他与母亲没有建立理想的依恋关系。
记:在案例分析文章中常常看到“童年心理创伤”这个词,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否与您刚才说的关系有关?
孙:童年心理创伤有两种:遗弃性创伤和吞噬性创伤。所谓遗弃,指的是父母以某种借口与孩子分离。比如把孩子送到奶奶那里,比如恐吓孩子“我不要你了”“让警察把你抓走”等。所谓吞噬,指的是强迫孩子按照成人的意志行事。比如进孩子的房间不敲门,比如父母发脾气摔东西,再比如逼孩子吃东西。这两种创伤在成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看来却无比重大。不难发现,无论哪种创伤,都是关系不和谐造成的。所以,我特别强调良好家庭关系的营造和维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甚至整个人生中,关系是永恒的主题。许多人与配偶、领导、同事、同学、邻里、朋友关系不睦,其实是童年心理创伤的外在表现。所以,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孩子意义重大。
记:有些孩子胆子小,在幼儿园、学校不敢争取自己的正当权利,有些孩子缺乏安全感,喜欢讨好别人,有些孩子不会交朋友,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孩子不遵守规则,有些孩子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孩子身上的这些问题,根源都能归结于家庭关系吗?
孙:是,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身上——准确地说,是在家庭关系上。刚才说过,孩子刚出生时,首先跟妈妈建立关系,母子关系亲密了,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就会自信、快乐,才能放心大胆地探索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反之,孩子就会缺乏生命的力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记: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孙: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直接看到的最完整的关系,因而成为孩子认识关系、体验关系的参照物。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关系成为孩子发展与别人关系的模板。这一点很好理解,观察幼儿怎么过家家就知道了,全是在模仿父母。
记: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一定很坏吧?
孙:夫妻吵架在生活中是难免的,吵架也是一种交流,本身无所谓好或坏,关键是如何善后。如果吵完了处理得当,夫妻关系进一步发展,那吵架未尝不是好事。
记:怎样善后呢?
孙: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妥协,学会接纳,学会承诺,学会遵守规则……这样就能使矛盾得到化解,关系更加和谐。夫妻吵架不必论谁对谁错,而是要彼此支持。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一定会很害怕,但看到父母终于解决了问题,还是那么相爱,他就学会了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这样,夫妻吵架岂不是给孩子上了一课?
错位的家庭关系
记:父亲、母亲、孩子是家庭的主要成员,构成了夫妻关系、父子(女)关系、母子(女)三种关系。您认为这三种关系如何排序?
孙: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孩子和妈妈、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保持这样的关系次序,孩子才能有安全感,感受到被重视。形象地说,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夫妻手拉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孩子要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才有安全感。妈妈是情感的代表,爸爸是理性的代表,孩子靠情感来滋养他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探索外在世界,两者必须是同步的。
记:您说的是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的关系结构是错位的。
孙:是的。错位的家庭关系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错位是:爸爸跟女儿关系亲密,家庭关系就变成爸爸拉着女儿的手,妈妈站在父女的后面。在这种关系中,女儿代替妈妈成了爸爸的心灵伴侣,会有沉重而隐秘的心理压力。当女儿小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必须代替妈妈承受爸爸生命中的一部分,等她长大以后,没有办法来正常面对她的爸爸,因为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使爸爸幸福。
第二种错位是:妈妈跟儿子关系亲密,家庭关系就变成妈妈跟儿子手拉手,爸爸站在后面。在这种关系中,妈妈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代替爸爸成了妈妈的心灵伴侣,同样会被心理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记:这两种错位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尤其是第二种。
孙:是的。在错位的家庭关系中,孩子不会有安全感,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地位提高了,孩子可能会认为父母关系不睦是他的错,是他的存在导致父母关系疏远。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通常习惯自责,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这是一种负能量。所以,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阳光快乐、积极进取,那就把家庭关系调整到正常状态,不要给孩子制造心理负担,而要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让他一身轻松地成长,发展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记:完整的人?
孙:对,完整的人不只是一肚子知识的人,还包括身体健康、情绪稳定、感觉敏锐、心理强大、人格健全、精神积极、心地善良。要培养完整的人,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结构,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成长历程。这是家庭教育的本质要求。
记:与爱人、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想来是所有家长的愿望,但现实生活中存在太多不好把握的因素,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孙:能否建立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根本上取决于你是否有梦想和愿望,取决于你是否对关系有足够的好奇。如果你有这个愿望,只要拿出真诚,付诸努力,就不会陷在以前的关系中拔不出来。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这也是每一对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平等是基本原则
记:下面,我们来探讨亲子关系。您认为中国传统的亲子关系是否存在弊端?最本质的弊端是什么?
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亲子关系是扭曲的,父母是严厉的家长,是不可冒犯的权威,而孩子是俯首听命的角色,中国的孝道更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这就是中国传统亲子关系的本质弊端。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不能形成自我意识,不能成为一个心理强大的人。孩子长大以后,他要么是权威,要么臣服于权威。这样的人格是不完整的,因为有思考能力的人变得不思考,成了被驯化的动物,甚至仅仅是一个工具。
记:如何革除这个弊端呢?
孙:平等是现代亲子关系的基本原则。我以母子关系为例来说明。母亲的自然属性是孕育孩子,爱孩子和抚育孩子;另外,母亲还有一个权力属性,即监护孩子,培养孩子。母亲的权力不能无限夸大。当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可以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当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不伤害别人的事,家长没有权力阻止他,因为孩子有权做出选择,母亲根据自己的意愿强制孩子,本质上就是侵权。
记:可是,这个“度”怎么把握呢?孩子做什么事不能阻止,做什么事必须阻止呢?
孙:凡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环境的事,孩子想做就应该允许,反之就应该阻止。这是父母的权力界线,也是平等的规则。在平等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从小就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因为他自己做主了,他就必须为自己做的主负责。这样才能培养出顶天立地的人。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生存危机吗?当然不会,他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在父母过多的限制中长大的孩子,心理并未成长,胆小怕事、唯唯诺诺,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知道哭爹喊娘,哪来的奋斗的快乐和成就感、幸福感?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就出在这里;换言之,教育中无处没有权力争夺,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亦如此。
记:权力争夺?您能举例说明吗?
孙:我手头正好有一个典型案例。一个高二男生在学校跟老师发生了冲突,学校扬言要开除他,一时闹得校园内沸沸扬扬。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某天上课,一名女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光线很暗,于是要求坐在窗边的一名男生拉开窗帘。这名男生不同意,说拉开窗帘,阳光刺眼,他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老师说,哪来那么多废话,让你拉开你就拉开。男生死活不答应。一来二去,老师发火了,厉声呵斥男生。男生低声嘟囔了两句,老师以为在骂她,于是走过去要打他。男生也火了,腾地站起来,挺着胸脯迎了上去。男生又高又壮,情绪失控,很凶的样子。女老师害怕了,丢下学生回教研室,此后一周没有上课,扬言如果不开除这名男生,她就罢课。“开除”二字吓坏了男生的父母。他们向女老师赔礼道歉,苦苦哀求学校网开一面。女老师松口了,说不开除也可以,但那名男生以后只能站着听课。男生的父母妥协了,认为只要不开除就行,站着听课就站着听课吧。但他们说服不了孩子,于是问计于我。
就笔者所任教的覃塘小学来说,在校生1661人,留守儿童占了近600人,其中寄宿留守儿童563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学校的主要做法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优化“家庭”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结合农村及学生实际,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开辟心理辅导站,进行个别心理疏导,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纠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此外,启动“校讯通”——家校联系热线,倾情关爱,细心呵护,让学生从“心”开始,通过热线向远方的父母报平安、报进步、提要求,从耐心转化中让孩子得到父母关爱、鼓励和赏识,从而缓解压力、解除心理问题,重回课堂学习,确保学生“一个不能少”。
一、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当前,留守儿童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学生对“留守儿童之家”的“家庭”观念增强了,他们宽容理解,乐观大方,融洽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全校留守儿童600多人,每年学生辍学率均为0;二是学生自理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用别人代劳,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小主人”,小主人们,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四年级(1)班留守儿童走读生杨某,在“五小”主题活动演讲会上说:“现在家里只有奶奶、我和弟弟,我要当好小主人,样样家务我都能做,尽量减轻奶奶的负担,让爸妈放心工作。”这些孩子经过“家”的教育与和谐环境的熏陶,思想意识升华了,对小主人的理解加深了。
最近,辖区村校龙岭小学成立了“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用爱真正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龙岭村共有留守儿童204人,由于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很是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一些学生甚至误入歧途。
二、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重任
前年5月初,在覃塘区覃塘镇中心小学和当地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全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在覃塘镇龙岭小学成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第二个温暖的家。学校为这个“中心”先后共计投入了5万元,完善设施设备,添置书报和崭新电脑,满足了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学校每月坚持开展留守儿童文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形成团结、协作、友爱的意识,克服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障碍。陈某姐弟俩原先独来独往,参加文体活动后,性情变得日益开朗活泼,在“六一”节学校歌手大赛中,姐弟俩分别取得第三名、第五名的好成绩。
三、当好义父义母,给留守儿童补回“爱”
日夜思念父母的孩子,最需要爱的呵护。全校32名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义父义母。他们分别与204名留守儿童“认亲”,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172名留守儿童因离家远,学校就聘请2名厨师专为他们煮中午饭;李某等106名学生家庭贫困,学校全为他们解决了早餐费用;每逢节假日,曾老师就请学生郭某到家里聚餐,一手教她切菜炒菜,打理家务,让她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今年3月7日,学生岑某家庭突遭变故,赖老师当即拿出630元积蓄帮她渡过难关。
四、爱心接力,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暴躁情绪;应对策略;理性
“哎呀,这孩子又发脾气,真难收拾。”家长们往往会如此抱怨。“怎么办呢?就因为某学生,不停地制造混乱,这堂课间断了好多次,真是头疼。”老师们也经常这样无奈和愤怒。是怎样的孩子让家长困惑,让老师头疼?对此种教育教学中经常性发生的问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是不行的,深入一步观察和思考,我们会发现,正是那些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会突然暴躁起来的孩子让家长和老师难以应对。
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容易……但是要找到适当的生气对象、掌握恰当的分寸、挑选恰当的时机、选择正确的理由、采取恰当的方式……就不那么容易了。”
暴躁型孩子正是在生气对象、分寸、方式等关键问题上处理不当才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麻烦――当然也带来了挑战。当孩子在家或在学校里突然暴躁起来的时候,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考虑、应对才好呢?下面就通过三则案例加以分析。
案例一:幼儿期集体玩耍经验的缺失,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在校就读三年级的小A,在家长、老师眼里“一直是个好孩子,学习上进、主动,追求完美,成绩优秀”,可是一旦开始暴躁,就完全无法处理。一次活动课上,几个同学一起打乒乓,因自己发球失误,结果输了比赛,要换另一位同学打球。他暴跳如雷,随即将乒乓板扔向同学并大吼。老师上前劝阻,他仍然疯狂地大吼,并不断地去寻找地上的小石块,想要扔同学。老师无奈,只能抱住小A,这样持续了10分钟左右,小A情绪才稍微稳定了一些。过后他也知道自己行为很不好,表示后悔。
就像老师们说的那样,“小A一直是个好孩子”。当被问到“你在什么时候会暴躁起来”的时候,他说“和同学玩游戏……下棋输的时候……觉得讨厌生气的时候……”很明显可以看出,小A同学在有不合心意的事情上,在和同学相处不恰当时会暴躁起来。
案例分析与应对: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A是在自己的希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因而暴躁起来,情绪失控的。这种“在自己的欲求行不通时的感情难以控制”引发的暴躁问题是低年级孩子的主要特点。
多数孩子在小学里才出现的问题,实际上,这些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出现过类似状况,但在幼儿园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的细致监护下,扼制了下来,并没传达到父母的耳朵里,未能得到有效关注。结果,幼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到了小学――这个师生并不如影随形的场所中爆发了出来。
究其原因,孩子幼儿期“集体玩耍经验”的丧失,规则意识缺失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有效控制个人情绪的主要原因。对于此种类型孩子的暴躁,情绪化的责骂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地引导孩子回忆自己暴躁时的场面,给他一个从旁观者的角度自我观察的机会。通过交谈,试着让当事孩子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在交流过程中,一边接受这些意见,一边代替周围孩子将他们的意见和心情讲给他听。这样,暴躁的孩子就可以逐渐成为一个可以理解其他儿童意见和心情的孩子。类似的心理疏导和言语交流自然离不开其他任课教师以及孩子家长的有效配合。幼儿时期的不当教养,必须在小学阶段予以积极有效的补救。
案例二:只按自己的道理行事,是非思考,以自我为中心
就读于四年级的小B,是一个智商高、聪明的孩子。因为某些小事总是对班级某一特定的男孩施加暴力。一次,他将那名男同学按倒在地,并使劲地卡脖子,不断嚷:掐死你!(平时他也总是对该男生施以暴力)
班主任带着小B寻求笔者的帮助。问到他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他说:“他说话声音太吵了,太烦人,所以我就去揍他。”当问到打架时是什么感受,他说:“就一个字,爽”。笔者又问到:“那你事后会后悔吗?”他干脆地说:“不会,我才不后悔呢!他活该!”语气相当粗暴。年轻的女班主任说:“一旦小B发起脾气来根本就无法控制自己,越劝越凶,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做得很对。”他总是强调自己的道理,完全不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是非思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案例分析与应对:
通过咨询了解到小B同学的脾气暴躁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小B父母隐瞒离异的信息并在外地工作,小B则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B的暴躁行为在他得知父母离异后愈发明显强烈。爷爷的教育方式则是一味催化剂:当小B被学校老师告知犯错时,爷爷就是罚他跪在地上并用皮带抽打,是一种典型的暴力式教育方式。然而当小B达成爷爷的意愿,表现良好时,他就可以自由地上网游戏。这让小B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在暴力的教育方式下形成了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模式。
他的简单理解是:爸爸妈妈离婚了,不要我了,不爱我了;做对了,就可以自由安排,玩游戏;错了,不符合爷爷的要求就要挨打。就像小B理解的那样,“他惹我了,就要挨打,谁叫他不对在先呢!”他就这样依靠暴力来释放自己心中的不满,顽固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像小B这样家庭关爱缺失,接受暴力教育的孩子出现暴躁现象,在学校中为数不少,具有一定代表性。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家长要明确对孩子的关爱是最重要的,就像陶新华博士讲的那样:当父母离异时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生活在一起,但爸爸对你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妈妈对你的爱也是永远不变的。这需要不断反复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让他感受到虽然父母离异,但对孩子依然充满着爱。其次,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应多样,要科学、合理,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教育出简单暴躁的孩子。
案例三:具有典型的注意力涣散特征,认知转移有障碍
就读于四年级的小C,每次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或他有疑惑,就会大喊大叫,经常打断别人,不管时间、场合,经常引发课堂教学停滞。然而在课后,老师一对一与其交流时,他又是一个极懂礼貌,思维反应迅速的孩子。同样在与家长一对一交流也表现良好,基本道理都很懂。
一次课堂上,小C的笔不见了,他就开始找笔,完全不顾这时老师正在上课。不仅如此,他趴在地上一边找一边喊:“我的笔呢?我的笔不见了呀?”满教室地找,满教室地喊。老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下课再找,先上课吧!”可是,尽管老师和善地提醒,小C却愈发不可收拾:他开始狂躁,先是抽泣,然后大哭起来(小C是个男孩子)“我要找笔呀!我的笔不见了呀!”班级课堂就此停顿下来。
案例分析与应对:
该案例中,就小C同学在课堂上插话的现象,笔者曾问他:“为什么你在课堂上大喊大叫?”他说:“如果我等到老师叫我回答时说,我可能会忘记自己要说的话,如果努力去记住想说的话,那我就跟不上大家的讨论了。所以,有时当我喊出答案时,我的话就好像不着边际了。自己也不清楚怎么会这样。”
通过谈话,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小C的真实内心世界,不是他不想遵守纪律,而是他缺乏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活动记忆能力”,是一个人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像小C那样,既要思考老师的提问,又要观察周围同学的情况,还得遵守课堂上特定的纪律要求,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小C来说会使得他的思维受挫,无法运转。因此,像小C这样活动记忆欠缺的孩子并非有意抵触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而是他根本就无法高效灵活地解决多项事件,筛选出合适的方法来应对问题。
在小C找笔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还存在着另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小C从一个情景(笔丢了),转换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情景(要上课)时,出现了问题。一般孩子会很明确地告诉自己,可以先上课,下课后再找笔。实际上,从心理角度上来讲,要求孩子从一个思维状态(笔没了,需要找回来)转换到另一种思维状态(上课时必须在座位上听课),一般孩子都能顺利地转换过来。然而小C不行,因为他存在着认知转移障碍,很难从先前的思维活动中释放出来。当面对不同选择,就有可能问题百出,如果此时受到指责与冲击,就会引发暴躁行为。
笔者咨询后发现,小C是较为典型的注意力涣散儿童。这类儿童难以保持注意力和作出持久的努力,在听别人说话时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做事无条理,说话过多,缺乏耐心,不能按照一定的次序做事,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或者强行插入别人的谈话等等。他们以做事无条理、感情易冲动为显著特点。这些孩子对自身的情感状态知之甚少,同时他们也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这类儿童获取对自身情感状态最基本的了解,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对付挫折的情绪,同时还要加强注意力持久性训练、注意力有目的转移训练等等。
以上三个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暴躁型儿童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一点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孩子并非愿意发脾气,故意不顺从,他们只是在发展适应力和挫折承受力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他们缺乏相关的技能,他们其实最需要来自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如果孩子们有能力,我们相信,他们就会做得很好。如果孩子们做不好,我们需要找出原因,以便给予他们帮助。不贴标签,不简单化归结到品德层面。让我们共同关注暴躁的孩子们,用我们的和风和细雨!
参考文献:
[1][美]罗斯W格林.如何引导暴躁的孩子[M].张静,译.中信出版社,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