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商法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海商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一、海商法的学科特点
海商法学是海商法律部门的基础性学科,也是隶属于国际经济法学中的部门学科。该法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至关重要,在国际贸易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海商法学围绕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展开,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船舶、船舶物权、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租用合同、旅客运输、共同海损、海上保险等法律问题。
了解海商法的特点是制定合理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海商法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由于海上运输的特殊风险性,即使到航海、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海运业及相关产业仍然承担着陆地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巨大的风险。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殊风险性造就了海商法诸多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如船舶优先权、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等。这些制度是任何其他法律所不具有的。
(2)国际性。船舶自身流动性决定了海商法所涉法律关系经常跨越国界。海商法的形式除了各国国内法,更多的是以大量国际海事公约和国际海事惯例体现出来的。尤其是对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而言,海商法的国际统一性日趋明显。
(3)应用性。在法学学科体系中,海商法属于应用类法律学科,以解决现实法律问题为己任。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必须系统掌握海商法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法律制度外,还应学会应用《海商法》法律条款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形形的复杂多变的海商和海事纠纷。
二、海商法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首先,海商法的专业性决定了海商法法律条款存在大量的航运和法律术语。甚至连不少民法学者都认为海商法在法律条款文字的表述上较民商事一般法律条款晦涩。因此,对本科生而言,仅从字面理解法律条款就存在相当的复杂性,更难谈及应用该法律条款。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握法律条款的准确度,剖析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理解法律条款的体系。
其次,基于海商法的国际性,我国《海商法》在立法时法律条款也大量地吸纳或移植了相关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英美等航运发达国家的立法。可以说,我国《海商法》是移植而来的法。但大量的翻译也造成了我国海商法条文表述复杂化,内容抽象化。这使得广大学生普遍感觉该学科学习难度大,法律条文晦涩难懂。
最后,海商法本身具有应用性,但学生缺乏实践应用海商法的机会。海商法以船舶作为载体,而船舶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一般专业的学生,对于有关的航运业知识也比较欠缺。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海商法法律制度时缺乏生活基础,理解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
三、海商法教学方法
《海商法》是法学体系中相当具有复杂性与专业性的一门法律学科。在非法学高校中,海商法往往作为一门选修课而开设,学习主体是法律基础薄弱的各专业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核心问题是如何让知识背景不同的学生都对《海商法》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学会处理与海商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就是优化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启发互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活跃积极的良性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海商法。
对于海商法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传统理论讲述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比较法教学和案例教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营造良性互动的课堂气氛。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在课前先将设计好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预习;课堂上用案例引入教学内容,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引入法理分析,对学生有偏差的理解进行重点评述;在课后补充习题,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目的是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强化课堂理解消化知识的效果。该教学法对学生人数没有过多要求。
比较法教学的运用对于《海商法》这门课程相当有价值。因为海商法各章节均涉及到若干国际公约,很多公约在国际上同时适用。对同一领域内各公约的比较,有助于明确各公约主要制度的差异进而理解其不同影响。另外,比较公约和我国海商法的异同,也有助于了解我国海商法的先进性和不足。课堂实施包括以下环节:在相关章节的讲述中,首先安排讲述我国海商法的各项制度,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然后引入公约,列出其中主要内容,让学生比较各公约与海商法的异同;最后教师点评产生差异的深刻原因及各公约的优劣。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深刻的理解海商法制度的涉外性、多元性。该教学法对学生人数没有过多要求。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挥海商法实践性的特点。该教学法可以贯穿这个教学过程。在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联系环节均可涉及若干教学案例。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教师可通过提前下发材料或播放教学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案情,然后让学生自由分组,一组3~5人;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讨论。对案例的讨论,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以点带面,使学生在争论中辨明法理。该教学法适合人数60人左右的小班授课。
除了以上教学方法,教学中适度采用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资料、PPT演示等,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保证教学信息的传送途径畅通、提高教学信息的可接受性。同时,根据这章节授课内容,教师合理安排讲授、案例讨论、专题研究等多样教学方式,也将有助于教学结构合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经济法,高职高专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单一理论讲解的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经济法教学的要求,传统教学方法呆板僵化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过于狭窄,培养出的学生到工作中缺乏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经济法教学中合理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对案例教学的认识
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学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生动案例进行讨论,以启迪受教育者的思维,并通过教师对案例的综合分析、总结,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案例教学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案例作为基本的教学素材的;二是案例教学中学习者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参与,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而学生对基本知识全面系统的学习,也是案例教学不可替代的。案例与讲授两种教学法应当是互相补充,协调配合。对于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系统的初学者最好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而对基本知识已全面、系统、扎实掌握的学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另外,要想使案例教学真正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更需要学生做好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二、案例的选择
1、真实性。在不妨碍名誉权、商业秘密和隐私的情况下,选择真实的案例,无论什么案例都要有其人其事,案情要有起因、经过和结局,这样会更有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完整的情景世界去探寻和解决其中的法律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典型性。典型性也就是代表性,要求教学案例要从干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有典型性的、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的法律案例,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
3、针对性。是指要求选取的案例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能够强化教学内容、目的,同时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加以学习并适时和适当地深人,通过案例教学的有序开展,以实现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4、启发性和疑难性原则。是指要求选取的案例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能引导学生对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1、认真、慎重的选取教学案例。经济法课程可以通过选取名人案例、本地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环境或经历的案例和新近发生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案例,如《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播放给学生,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不具备多媒体条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份案例的文字材料,让学生清楚把握案件的来龙去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应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主。教师提供案例之后,启发和引导学生发问,或教师主动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发问,如何提出高水准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
3、精心组织案例的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明白案例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将案例布置给学生自己阅读,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争辩,再由教师讲授有关基本理论并作适当的案例评判。教师点评针对新旧知识的过渡处、关键处、疑难处,教师要有计划地由自己提出问题过渡到由学生提出问题。
4、注重案例讨论后的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理由、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等进行总结和点评。分析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是否得当,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课下新的讨论。最后还要肯定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分析。
5、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案例教学法在克服传统讲授方法弊端方面虽然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运用不当会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作为案例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能让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理论的理解,使所学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案例教学法要与讲授教学法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应用中,还要注重与理论讲授教学方法相结合。在课堂上,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要在学生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否则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前,急于开展案例教学,学生很难对案例中的各知识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案例的理解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不能运用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原理进行解决,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正确的结果。
2、案例选择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目的要求,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对于案例的设计,除了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之外,还要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模糊的认识清晰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案例讨论最终应当形成案例报告
案例教学中,学生各抒己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阐述理由,表达观点。经过学生激烈的辩论后,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及时的评论和总结。学生通过参与案例的讨论,可以增强逻辑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然而,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整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修正案例讨论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在案例评议后,有必要要求学生书写相关的案例报告。学生通过书写案例报告,不断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和写作策略,进行缜密思考,使用经济法律法规各种专业词汇,从而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思嫣.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30).
【2】史明灿.谈谈案例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3】张力,朱冬梅.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4(2).
【4】潘力.高职高专经济法与国际商法课教学改革中的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7(6).
从国际视野来看,各个学科在教学中都开始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教学的大潮流,对于法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我国刑法教学目前在跨学科研究中已经多有尝试,但在具体的跨学科方法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在德国、美国教学中的,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了打破知识结构的壁垒,通过跨学科课题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推广。
一、传统刑法教学方法中知识壁垒的打破
沿袭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学科教学模式,在传统大学教学中,教师也主要围绕某种专门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明显不够的,尤其对于刑法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展开,单纯对刑法法条进行介绍解释,那么完全就不需要刑法教师的存在;而如果教师只是针对刑法基本理论如什么是犯罪如何惩罚展开学理探讨,那么学生将对进入社会应用的法律感到陌生。从法律地位来说,刑法的母法为宪法,而同时又是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的保障法。对刑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需要其他交叉法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需要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背景。通过寻求一种“域外”学科知识的支撑和加固刑法学科的理论。
对于这种知识壁垒的打破,对教课老师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因为首先老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来,而且刑法学基础理论又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都比较容易固定化。然而虽然从教学效果来说,教师熟练系统的教学时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知识的固化,对于刑法教学来说,虽然刑法理论内容不一定经常变化,但刑法条文的确是处于一定时期的修正,比如近几年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都需要教学的及时补充。而这种补充并非被动的反应,而是基于对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吸纳的基础上对刑法知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多数教师会选择案例教学,在学生看来, 法律的原则是 抽象的, 只有法条是具体的, 枯燥的法律原则可以弃之不顾, 只有法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法条在对应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比如涉及到单一的罪名与单一法条的适用,或者仅仅针对犯罪主体或者犯罪形态等设置,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案例去讲解具体的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
在社会学科中,现实生活的案例往往是充满争议的,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刑事判决在社会学家的评论中充满各种不足,这种批判精神可以帮助刑法学习者更好理解刑法知识。这正是来自跨学科知识的反思与吸收。而目前的教学案例都是横向对应法条,缺乏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教学仍然是一种典型的 “讲-听-记” 模式, 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很难有效地开展。 这种“满堂灌” 的方式在当前网络的普及下,已经十分窘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补充的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充分解读。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才能启发学生真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跨学科教学理念的内涵
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来源于学习中知识的统一性,跨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定义是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在生活中本身就是联系起来的,尤其是涉及到人文、自然等学科,生活中某些问题都是因学科而被打破,实质上他们仍然是统一的。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美国学者舒梅克在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他认为各个课程之间是存在一定有意义的联系,需要将他们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他所建立的基础是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整体,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德国各州也在极力推广跨学科教学,伴随社会知识结构的转变,在工业化社会向科学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对于任何一个专门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依赖某一专一学科知识可以解决。在探讨刑法的机能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刑法在规范重塑上的机能,近几年刑法修正案的密集出台,例如危险驾驶罪的增设等,都是直接关涉民生的犯罪。但对于这些犯罪的惩罚和认定却并非单纯根据法条就可以深刻理解。专业人员必须跨越学科的限制去思考合作的可能性 , 并且能够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展开沟通。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 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课题进行研究。
因此,从 20世纪90 年代中期起 , 德国就倡导在小学、初中和高中 , 实行跨学科的整合性开放教学。尤其是在各州最近相继出台的教学大纲中, 对此种教学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进一步强调。 跨学科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的模式,强调知识本来内在的联系。从对社会产生的效果来看, 多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多维思考,在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角度更为直接,而且经过整合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密集度和丰富程度,提高了知识的全面性和本来性,深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再次整合重组, 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较好地统一在一起。
相对于其他部门法学,《刑法》规范的是国家的惩罚权,要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传统刑法学教学只局限于刑法学基础理论,未充分重视与《刑法》相关学科知识的铺垫和积累,使得《刑法》在教学上内容有所欠缺,难以全面落实既定的培养目标。从广义的角度讲,首先,刑法法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伦理学,包括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诉讼法学、民商、经济学等。因为法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密不可分,尤其是作为公法之一的《刑法》,因该学科的核心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及对公民权的保障。
传统的《刑法》教学没有注意到传授与刑法学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犯罪构成与分则条文的讲授,而忽视了经济学、社会学在刑法学中的相关性介绍,这种情况下,对某些刑法原理的介绍也只能是片面的不够深入。相反,如果可以融入多学科知识,从诉讼法层面去了解证据证明问题,就更容易理解刑法在罪名上为什么会存在“持有”型犯罪,这正是为了避免证明困难。这样能使得《刑法》教学知识更为丰富、立论更加科学、论证更加深入,学生把握《刑法》基本原则和犯罪论以及刑罚论原理。
三、刑法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从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来看,以美国“国家教育进程项目”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学生以单学科的形式学习基础知识时,他 们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多学科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与思考,在跨学科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设计与实践:
(一)虽然从字面来看,跨学科是一种知识的交融
但这种交融并非笼统的或者宏观的交叉,而是需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以刑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刑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而刑法总论涉及犯罪和刑罚的哲学命题,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惩罚。这些都并非刑法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借助人类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客观上,从古典刑法学到现代刑法学的发展正是伴随实证科学的兴起,依赖于生物学和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人们改变了传统刑法惩罚观念,关注到社会防卫的层面。刑法分论主要涉及各种类型犯罪,比如侵犯财产犯罪,这些财产法益并非刑法保护的专属,在民法上以及经济法上也有保护的空间,这时如何理解不同法律之间的联系,就成为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同部门法在保护界限上的设置,民法主要是为了弥补损失,而刑法却是为了保障秩序。
(二)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过渡性
这种过渡性主要体现在学科语言的过渡,例如,刑法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两个概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事先向学生解释“占有”在两个学科中的含义,并在两个概念间建立适当的联系,同时说明两个学科中“占有”概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这种概念的转换,学生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从而获得提高。这种方式强调教学综合性,社会学科的知识本身并非相互隔离,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是为了便于那些从单一学科角度无法深入分析问题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多学科视角来具体分析。对于刑法学来说,在面对具体的案例中,学生能清楚地把握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共同语言,从而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挥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在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应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真实情境中对问题的解决与理解建构学科间的异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跨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它是多学科的整合,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有“模拟法庭”、“录像观摩”、“法律诊所”。为了弥补传统案例教学的缺憾,避免知识壁垒的产生,在实践课的开展中要增加案例的“社会化”,要具有真声的生活型,即不局限于在传统法学课程讲授中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而是突破性地把“案例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提出来,在实际教学中选定了民法、商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等几门课程知识加入刑法案例的探讨,实行了全程的案例教学法。这时要注意注意教学案例的时效性。 一般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呼格案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刑事案件背后涉及到更多社会问题和制度涉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努力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过程,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准备要给学生准备充分的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对该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并对与本节课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展开讨论,而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对于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师应注意予以保护和鼓励。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88-02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系列与外贸实际活动相关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在实践中正确运用的技术性应用课程。通常,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涉外贸易部门、涉外企业以及海关等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较为突出。目前,高校该类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包括实务类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报关员实务、国际贸易惯例等,还包括商务英语听说、单证业务实习、进出口实务模拟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
一、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按照要求,课程的教学模式应契合课程的特点,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授课内容的价值。但是,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学,基本是在教室内完成,其模式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记识或加以基本的理解为主要内容。传统的模式重视实务中的理论和规则而轻实践,强调每门课各自的知识点而忽略课程间的联系,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造成学生感觉专业概念太过于抽象而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实际上,这种问题已在学生的专业资格考试与课程考试中反映出来。其次,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一方面造成知识点零散而不能融会贯通,出现知识点靠机械记忆而不能持久掌握的问题;另一方面,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他们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很难清晰地把握对外贸易业务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关键之处,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普遍不能适应广大出口导向型企业用工的需要,从而国贸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劣势日益突出。鉴于此,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需要改革传统的依赖教师讲解的单向传递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注重适应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教学模式的设立内容
教学模式的设立应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体现素质教育、专业性、务实性和开放性等原则;此外,它还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实际要求以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
1.启发式互动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于理论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有其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在这部分,理论教学中应改变教师单向讲授的现象,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针对讲授内容,提出深层次的、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与辩论,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思维,之后,教师再进行评讲。这种启发式互动模式改善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改善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其对知识的把握。
2.案例分析或习题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指投入专门的学时用于案例讨论或习题练习,主要用于辅助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为专业学习提供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而案例讨论或习题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国际贸易惯例》课程中关于承运人责任及免责问题可以通过案例讨论方式加深学生对惯例条款的理解和应用;《国际结算》课程安排习题课,让学生练习根据信用证内容来缮制票据和结算单据等。另外,教学案例还可以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体现实务类课程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
3.专题陈述模式。该模式,指教师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问题形成专题,通过学生课下准备,继而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陈述与讲解的方式,表达学生对讨论专题的观点。该模式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但本科教学很少涉及。该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本身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对学生查找文献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
4.实习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在实践环节,属于动态参与性的教学模式,具体分为两类方式。一是在校内配有计算机及模拟软件条件的模拟实验室进行,例如外贸流程模拟练习基地、国际贸易结算模拟练习基地、模拟交易中心或模拟实验室等,通过模拟实务流程,让学生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易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中,模拟软件的使用率以及与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决定该模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另一种实习实训教学,则是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改变以往合作单位被动接受学生实践实习的局面。学校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不仅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弊端,增加了学生的工作经验,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与反馈,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特色有针对性调整,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
5.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模式。该模式指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竞赛,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并根据竞赛规格与参赛成绩或是考取资格证书的难易含量冲抵学分的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参加教育部与纺织总会举办的“外贸跟单员”大赛,取得一等奖可以折算为1学分,学生考取跟单信用证专家资格考试证书可以折算为2学分等。由于相关大赛或是资格证书的考取必须以对应课程的学习为基础,所以通过该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三、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构建
1.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个体系,除了教学模式本身的内容外,还应有后续评价环节,从而使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实现动态优化。学校基于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各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其中,启发式互动模式、案例分析或习题教学模式、专题陈述模式、实习实训教学模式,以及以赛促学、以考促学的模式分别命名为模式1至模式5;一级评价指标(准则层)包括学习兴趣度因素、学习主体性因素、实践能力因素、教学效果因素以及就业能力因素;进而,将各项一级准则细化得到二级评价指标(指标层),并给出影响作用选项,用以反映不同教学模式对提高各二级指标的作用(表1)。
2.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应用。本文所设立的教学模式以2~3个学年为一个执行周期,一个周期后将评价指标设计为一份调研问卷,以每门课程为调研单位,根据指标内容不同,将问卷分为“教师填写”与“学生填写”两部分,分别由开设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教师与学生根据要求分项做出评判,据此统计出不同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模式对二级指标“课后答疑率”、“末考成绩优良率”、“降低不及格率”、“考研通过率”的影响作用由教师完成,其余由学生完成。在此基础上,课程组统计调研结果,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统计结果中实现率低的二级指标的原因,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模式。当然,由于受益学生是流动的群体,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学模式契合受益学生的实际特点,其评价指标也是一个动态化体系,学校应在每个执行周期后根据受益学生的调研结果查找原因,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与学生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当地经济工作发展需要相适应,实现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
另外,由于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评价体系涉及到本科教学的诸多方面和环节,因此,相关教学安排应配合进行调整。例如,本科培养计划和执行计划应相应修订,并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增加新增教学模式的学时,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时间教学的学时、学分冲抵的认定及具体执行措施等,从而保证合理模式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倪超军,赵雪冉.宏观经济学读写议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94-95.
[2]刘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1):118-119,126.
[3]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28-31.
[4]肖美艳.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58-60.
【关键词】MPAcc;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
一、文献综述学者高度关注
MPAcc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汤健(2021)认为当前MPAcc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未落地、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与“落实”脱轨、教学质量评价与认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职商维度探索MPAcc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李立成(2021)提出“一体两翼”MPAcc人才培养模式,即“信息技术+研究方法+专业知识”,以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向传毅(2021)紧扣新时代背景,提出MPAcc人才培养要着眼比较优势,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以国际化视野构建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体系,通过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实现从局部改进到整体优化,最终推动新时代MPAcc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眼课程改革,宋京津(2021)聚焦“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分析课程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PBL法应用于该课程教学中。程平(2019)聚焦“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课程,借助Python文本分析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以“金课”思想为指导推进实施课程改革。李彩霞(2020)以“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介绍“一纸开卷”考试改革模式。这些研究依托MPAcc培养院校的有益经验,从理念塑造、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成果,为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但对于新建MPAcc院校而言,基础状况的不同导致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如何响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并探索形成自身特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新文科是以培养应用型复合性文科人才为抓手,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创新是新文科的关键词。MPAcc以会计专业知识为核心,在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下,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也面临新理念、新知识、新能力的机遇与挑战。作为MPAcc人才,不仅需要有会计专业知识、具备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职能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有人文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追求。与此同时,企业会计核算、审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也面临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客观上要求会计专业知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因此,新文科建设对MPAcc创新人才提出迫切要求。(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强化应用性的要求。MPAcc与会计学硕士有所差异,会计学术以理论教学为主,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侧重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一般仅由校内导师担任指导工作;MPAcc作为专业硕士,以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为主,注重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培养,强调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其培养过程更偏重实务,更强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般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对研究生提供指导。相比会计学硕士而言,强应用性成为MPAcc的突出特征。以应用性为导向,MPAcc人才培养需要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在以问题识别、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为主线的能力构建过程中充分体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知识创新。MPAcc教学以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为主要方式,案例研发、案例分析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以应用性为指引,MPAcc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必须。
三、当前MPAcc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一)MPAcc授权点数量与基本要求。根据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2004—2021年,MPAcc培养单位数量累计已经达到289家,其中2010年、2014年获批数量最多。2021年,新增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24家。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即应具备学术道德、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应接受的实践训练包括案例教学、现场参观研讨、案例研究与开发、第二课堂、配备实践导师,以及参与实习实践,从而提升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在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包括政治、外语、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9门课程,方向课包括国际会计准则专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国际审计准则专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企业税收筹划、中国税制、数量分析方法、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企业并购、风险管理、投资学、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战略管理、商法概论17门课程。从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要求来看,培养人才的沟通协调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都对创新提出要求,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较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与专业知识融合实施职业判断。从课程设置来看,创新类课程(如创新与创业、技术创新等)没有单独设立课程,这就要求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等更多与专业知识融合进行,尤其是在案例教学、案例研究与开发、第二课堂等实践训练中需要融入有关创新的内容。通过多年的积累探索,MPAcc深化改革推向纵深,以教育质量认证为保障,以推广案例教学和强化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学生案例大赛、教育发展论坛和会计名家公益大讲堂为三大平台,同时以行动学习、“互联网+会计”“国际化+会计”等创新实践为MPAcc教育改革探索经验。(二)MPAcc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借鉴。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评选的特色教育改革实践,中央财经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院校的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值得借鉴。1.中央财经大学MPAcc“行动学习法”。中央财经大学将行动学习法作为MPAcc教育改革的核心。行动学习法广泛应用于MBA、EMBA教育。在行动学习课程中,学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建立学习团队、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行动学习法的主旨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相比课堂学习更有效果。学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通过小组群策群力,最终在实践中通过解决问题提升领导力、职业判断能力、系统分析能力。中央财经大学在MPAcc教育中推行行动学习法,一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问题解决作为学员课堂收获的重要内容;二是对教师进行行动学习法培训,编写《教学指导操作手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由于MPAcc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是系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而行动学习法强调实践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相关专业知识、未知领域知识得到快速获取、融合,沟通能力、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资源组织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学员对于未知领域的学习、对于实践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对于解决问题方案的提出,都与创新能力提升息息相关。2.重庆理工大学“互联网+会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MPAcc人才培养对计算机能力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重庆理工大学建设“互联网+会计”课程体系,开设“RPA财务机器人开发”等课程,打造“互联网+会计”实践基地,建设“互联网+会计”师资团队与相关教材,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互联网+会计”MPAcc人才培养模式。重庆理工大学在MPAcc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性的重要体现,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开发“互联网+会计”的相关课程,使学员掌握程序开发等相关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获取、分析、利用财务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强调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并且将信息技术作为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工具手段。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化+会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依托学校小语种专业优势以及毗邻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响应“一带一路”号召,顺应企业开设MPAcc“外语+会计”创新班,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的MPAcc课程体系,设立境外实习基地,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培养国际化MPAcc人才,在学科交叉中体现创新能力提升。4.经验总结。通过分析现有MPAcc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可以看到典型的途径包括:(1)充分依托学校现有优势,实现“优势+会计”突破。在MPAcc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部分学校依托自身的计算机学科优势、语言类学科优势、行业背景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等,将现有优势与会计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优势+会计”创新突破。在“优势+会计”整合过程中将原有的会计专业知识与交叉学科、实践需求等充分融合,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创新,强调创新变革与创新能力提升。(2)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校友资源、产学研合作单位资源、地方优势产业资源等是MPAcc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资源。部分高校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立足社会经济现实需求,将行业、企业作为MPAcc实践基地、实践问题的重要来源,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力量、案例研发等过程中充分融入社会资源力量,搭建产学研协同培养MPAcc人才的平台,为创新能力提升充分汇聚资源。(3)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无论是行动学习法还是翻转课堂、案例研发,MPAcc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力图通过现实问题解决提升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行业、企业现实需求为牵引,以知识融合、沟通交互、创新解决方案为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四、对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国内MPAcc人才培养近二十年的经验,为新建MPAcc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经验。顺应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与要求,需要新建MPAcc院校从以下方面着力:(一)在学习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自身特色。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部分院校已经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尤其是在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这些院校将会计专业与理工科、语言学科等自身学科优势相结合,充分发掘校友资源、校外导师资源、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学科交叉、实践融合、课堂教学形式变革,为MPAcc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新建MPAcc院校而言,这些经验值得借鉴,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例如学科交叉,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会计”或者“国际化+会计”,需要首先剖析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学科优势融入的可能性。只有在师资团队建设、课程内容变革等方面真正实现学科交叉,才可能形成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需要深入剖析自身学科优势、行业背景特征、地域特征、生源特征、师资力量优势、就业需求等,寻求最适合自身的创新之路。(二)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环节。围绕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构建来自校内、校外的师资团队,着力开发建立案例库,编写教学案例。指定课程案例库建设负责人,由师资团队梳理教学大纲核心知识点,通过购买、自建等多种方式,编写案例内容,提出需要借助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形成案例分析的要点和思路。将案例研讨、案例分析以及学生适度参与案例开发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建MPAcc院校,必须紧紧抓住案例教学这个重心,一是深化本科财经类课程已经开发的案例,对内容复杂性、问题综合性进行改造,以适应研究生教学;二是选择较为成熟的MPAcc案例,以购买的方式作为案例教学的资源;三是借助校外导师资源、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开发案例用于课程教学。充分建立案例库,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三)重视外部资源建设。新建MPAcc院校需要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培养高端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需要有开放的视野,不仅局限于院校自身的资源,还需要充分利用地方区域特色、地方优势行业特色、校外导师资源、校友资源等外部资源,将MPAcc创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外实践基地、案例研究对象等充分结合,利用丰富的外部资源,为MPAcc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五、结束语
MPAcc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层面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文科建设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从2004年至今,MPAcc创新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积累,各典型院校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凝练出自身特色并形成一定影响力。对于新建MPAcc院校,需要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地域特征、行业特征等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时需要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环节,将案例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开放的视野汇聚外部资源,在MPAcc创新人才培养中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汤健,周璘睿.基于职商维度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21,(19):1-4.
[2]李立成,岳峰,肖吉军等.会计硕士(MPAcc)“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7(24):206-209.
[3]向传殿.新时代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探究[J].财会通讯,2021,(3):167-171.
[4]宋京津.数字经济时代MPAcc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PBL法在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商业会计,2021,(9):113-116.
[5]程平,彭兰雅.“金课”背景下基于文本挖掘的MPAcc课程满意度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2019,(25):29-33.
关键词:美国;跨国分段;物流;人才培养
1研究跨国分段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国际经验表明,新兴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出国留学规模会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差异性高等教育的需求会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人均GDP达6629美元,7省市人均GDP进入“1万美元俱乐部”;同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同比增长3.58%。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而且也推动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融入全球化环境。在世界地球村的思维下,许多跨国型企业进入中国,许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向世界,这些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与能力要求又提高了一个级别,创新型、复合型的国际化物流人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物流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国际化物流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
2国内外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高职院校是以理性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美国四年制技术学院是以实用主义为导向与原则,并采用了选择性思想来遴选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两者的优劣,与行业的密切程度,中国高职考核笔试方式与美国技术学院以CBE/DACUM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考核原则等,将其核心凝炼内化,成为构建国际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美国大学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专业性研究课程的国际化和一般性研究课程的国际化。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研究项目,同时为学生开设具有国际意义的普通课程,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一些物流管理专业国际化培养的教学计划。欧洲国家高校课程国际化主要通过初级、高级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欧洲模板课程开发和国际语言整合课程开发等方式,加强各国课程合作,使得学生了解各国历史、社会和政策,为学生选修各国语言模块课程。国内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有480所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达15万人左右,1000多所中职学校开办了物流专业,中职在校生约30万人,全国中、高等专业院校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成立。另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物流教育与内地相比起步较早,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开设了物流相关课程。从国内外物流专业课程设立来看,国外物流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基本相似,而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开设物流课程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德国。
3中外高等院校物流基础专业课程比较
国外大学物流基础课程和我国大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国外普遍重视战略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战略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水平和层次,而此类课程是我国物流专业基础课比较欠缺的。(2)人际沟通、商业通信之类的课程我国开设的较少。(3)国外开设的法律类课程,一般重视商法、经济法,国内物流专业基础课仍和其他专业一样,多开设法律基础。(4)政治类课程侧重让学生了解本国政府政策,而我国侧重于对学生意识形态、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不少高校开设有专门指导撰写研究报告的课程,而我国基本没有此类课程,有些开设了应用文写作,但大多是选修课。比较国内外物流专业课程,可以发现,我国物流专业课开设较多的是功能类课程,较缺乏战略类、系统工程类课程。功能类课程中,我国普遍开设的是运输、仓储、配送等课程。开设相对较少的是采购、物流管理方面的课程,而这恰恰是国外物流专业普遍开设的。国际化人才是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实现的,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只有构建科学合理、国际化接轨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可应变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的物流人才。
4跨国分段专本衔接教育范式研究的关键任务
4.1跨国分段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
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是同一教育类型的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目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职业面向定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课程标准、专业服务产业等方面有诸多的异同点,通过比对分析,了解双方分段教育的优势,从中发现分段衔接教育的有效方法。
4.2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引进
所谓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指在世界教育范围内被学习者认可的,具有先进水平或办学特色,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理念、制度、教材、师资、课程、特色等教育条件的总称。在中美分段培养的实践中,面对众多的教育资源,遴选对衔接专业有促进和帮助作用的相关资源,如优质网络课程、原版教材,外籍优秀教师等,满足教育消费者在国内高校同步接受国外先进教育的需求。
4.3双方学术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保障
通过合作双方互访互学,双方专业带头人和团队教师共同研讨,确定双方的课程体系和质量标准,比对双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双方认可的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教学方案,引进符合国情和校情的优质教育资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籍以促进双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4.4跨国分段衔接课程体系的分析与构建借鉴目前较为成熟的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德国的职业导向的学位制度、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台湾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经验等,根据合作项目的专业特色,构建符合中美跨国专本衔接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5跨国分段专本衔接教育的实施方案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类型定位上都体现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两者在培养规格定位上均强调就业导向、实践导向和技术导向,而跨国分段培养除了要关注高等性和职业性外,更应关注合作项目的可行性和国际化人才需求特征。以中美合作物流“3+2”衔接班为例,分段培养的实施包括下面几点。
5.1分析美国社区学院的学分转换及专本衔接体系
研究美国社区学院物流专业的学分转换制度,借鉴美国社区学院“2+2”专本衔接要求,对照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升学目标、师资配备、生源质量、经济条件等,确定跨国分段所招生源的选取标准及入学条件,明确转段考试的条件和时间。
5.2构建跨国专本衔接的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标准
引进美方物流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模板及教学方式,保留本校原有特色课程(如综合实训、创新创业等),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增加跨文化教学课程,相互取长补短,学分互认,保证双方学术服务质量;引进国际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将职业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构建具有国际特色的专本衔接课程体系。5.3探索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机制学习美方先进的职教模式和教学手段,引进美方原版教材,课程标准,开发或引进外方优质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微课、教学案例、视频资料等),教学内容中增加国际化成分或元素,建立跨国分段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
5.4增加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师资配比
借鉴国外师资聘用水平标准,引进或招募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高水平物流专业教师,增加外籍专业教师的比重,加强本校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培训,有计划地选派物流专业教师出国培训、交流访问,保证分段培养总学时中外教课时数达1/3以上,引进原版教材1/3以上,专业课外教授课1/2以上。6结语通过中美“3+2”分段培养专本衔接物流人才项目,将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引进来”与国内职教经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通过高职院校跨国分段专本衔接的普适性模式、流程和措施研究与实践,有效提高了涉外办学质量和国际合作的声誉,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和教师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作者:谈慧 张海宁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清萍.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转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董建才,张婷婷.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跨越式发展探析[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6).
[3]马志军.中原经济区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7).
【关键词】 双语教学;教学方法;经管类
一、经管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外语水平的需求,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双语教学,并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和适应WTO需要的专业中双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在我国,实施双语教学主要是以外语作为手段,通过双语授课、采用原版教材,学习某些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借此加深受教育者对专业课程的认知与学习,并使其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在高校中实施双语教学还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经管类双语教学的优势
在双语教学的学科选择上,原则上应当选择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而且急需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学科。具体来讲,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世界各国都拥有共同的术语、定理、公式符号,一般均适合于进行双语教学。而对于人文科学,在进行学科选择时,应当首先考虑那些国际化程度高或者直接起源于西方的学科。比较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是法律、经济管理类学科,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对于那些民族性、区域性强的或者某些我国所特有的学科,则不宜开展双语教学。在我院目前已经有: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高级财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等课程陆续采用了双语教学。这些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对相应专业的视野开拓、专业水平提升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作为长期担任管理会计双语课的主讲教师,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直接起源于西方,且西方理论与实务水平均远远高于国内发展水平的课程。对管理会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及前沿,另一方面对我国国内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处。
三、目前双语教学中的困惑
通过几年的双语教学,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是制约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因素:
(一)教材的选择
要进行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必须选择恰当的双语教材,教师要兼顾教材内容和教材费用两个问题,但前者应该是教师选用教材的关键因素。对于教材的选用,一般有购买原版教材、自编教材、双语教材、改变教材等几种选择。对“管理会计”而言,其课程特点决定了选择原版教材为好, 以对那些在管理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的学术研究可以做更深入的了解,但本科生的教材要难度适中,不能让晦涩的语言成为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障碍。也就是说,在保证教学体系完整合理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语言生动、视力清晰、逻辑性强的原版教材。双语教师要对选用的教材充分理解,并根据课程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尤其要补充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笔者查阅了现有国内图书市场上影印的原版管理会计教材,比较便宜的也要40元左右,贵的要70元左右。这个价格对于买惯了国内便宜教材的同学来说还是有点贵。因此,有的时候很多同学不买教材或者是合伙使用教材。由于没有教材,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训练。采用原版教材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量,在没有教材只看讲义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英文水平的差异
一般的会计专业学生都有两到三个班。如作者所在学校的会计专业就有三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大概在35人左右。在教师比较短缺的情况下,有时就要上合班课甚至是3个班的合班课。可以想象100多人的大班课,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用英语讲授时,肯定无法满足所有同学的要求,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的困惑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较清晰地了解讲授的要点,教学重点的演示也很清晰。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不方便将案例详细的内容全部用PPT显示出来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问题。由于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比较多,在为学生提供了PPT讲义的情况下,有时学生图省事,就不再仔细阅读教材,这也是PPT与教材阅读之间的一个矛盾。
(四)双语教学与学生考研和就业的矛盾
专业双语课程大多在4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如高级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而这学期是学生复习考研、参加各种招聘会的一个高峰期。他们很难投入太多的精力来用于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有应付了事的心理。以笔者承担的管理会计双语课程来说,管理会计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甚至是财务管理课程的基础上来学习管理会计,这样一般管理会计都是安排在4年级的第一学期,而这个时间刚好是学生复习考研的时间。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考研上,根本无暇顾及管理会计的外语学习,而且管理会计的很多学习目标的实现,是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将实际和已掌握的知识及学习到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对比,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是,考研的学生根本没有精力投入,这样就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四、提升双语教学的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需求分析
需要强调的是: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例如:经济、金融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双语表达能力的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单纯的翻译。而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虽然使用外文教材,但是全盘汉语讲授专业知识,使学生失去学习外语的机会;二是授课过程过分侧重语言知识,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使专业课沦为语言课。因此,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双语教学目的在于外语与专业知识的全面提高,即使学生真正领会与世界同步的现代科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专业外语词汇的机会。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采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教学课件
开展双语教学离不开外文版教材。使用英语的原版教材有助于我国高校更新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有助于学生在获取最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外语思考与表述学科内容的综合素质,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并且,原版教材中所蕴涵的新的教学思想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和学生都大有收获。但是,怎样才能选择到合适的教材始终是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一般来说,原版教材观点新颖、表达生动、逻辑性强、质量上乘,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它的缺点是不能结合中国的实际,与其他课程衔接性差。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高质量的双语教学用外文教材应具备以下特点:内容合适,符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且比较先进,以保证教学质量;文字规范,简明易懂,难度适中,便于中国师生使用;价格适度,易被学生接受。如我们通过比较,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会计》(第三版),该书由卡普兰等教授领衔编写,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原汁原味的管理会计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案例,是一本比较好的管理会计教材。只是价格有点贵。由于双语教学的教材内容丰富,页数很多,只有采用教学课件,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介绍更多的教学内容。
(三)双语教学的准备与实践
1.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提高教学效率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最佳状态是学生课堂外自学,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由教师检验自学效果并解决重点疑难问题,提出系统的专业前沿理论知识。但实际过程中往往不能完全实现,因为原版教材往往阅读量很大,一些学生由于语言问题往往不能坚持自学,或者虽然课前阅读了课文和相关资料但不能把握要点,致使课前预习没有实际效果而最终放弃,学习效率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在双语教学前要合理评价授课水平与学生素质,明确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与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些教学资料应该包括全英文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专题摘要、练习题、富足阅读材料、自测题、小测试等,有些教学资料教材中已经提供,有些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地积累完善,并根据授课计划进度及时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适应双语教学的节奏,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前预习,使一些基础的语言问题在课前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和效率。
2.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用英文授课,但不必强求英文授课比例,可在必要时以中文辅助解释,主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加以调整。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教案,在“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笔者一般以小的案例引出本专题主要内容,列出关键词并加以解释,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根据时间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解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学科重点。这要求双语教师要提高英文表述水平,能够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要避免因为教师的英语水平,使得原本能够精彩纷呈的课堂变得平淡无味,甚至成了纯粹的专业词汇学习,或者出现备课时几乎把每一句课堂用语都设计好,根本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3.恰当安排习题答疑,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
在双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看得懂、听得懂,但仍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些能力又不能仅依赖讲授达到提高,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安排习题课和答疑课的时间。习题答疑不一定完全由教师讲解,可以请一些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在充分准备后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形式也不一定拘泥于课堂,可以针对全班、部分同学或者个人,借助于班级公共邮箱或网络教学系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一定要保持英文形式,答疑也尽量以英文形式完成,避免某些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只是等着习题答疑,降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分班的教学方式
针对双语教学大多开在大四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查学生对专业外语的兴趣、英语水平这些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采用分班的教学方式可能更有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承担的课程一般开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参加四、六级考试的结果已经出来。因此,在选课时,可以采用根据学生的自愿和英语程度来进行分班。在开课前,可以设计好科学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外语水平及教学需求,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将不同程度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材选择和讲授方式上都可以更有针对性。但在四年级的时候来进行这种选择,效果到底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尝试。
(五)引入合适的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
开展双语教学的模式很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下面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管理会计课程的双语教学。由于管理会计这门课程综合性很强,它与成本会计、管理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交叉的内容很多,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门课程的汉语版内容,但对它在西方原版教材中的论述和发展却不了解。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课时,结合原版教材,事先拟订几个专题,要求学生通过中文版教材、参考书或互联网了解和掌握这些专题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书面学习报告。而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原版教材进行英文授课。为了使学生很好的理解,重点和难点可以用中文进行解释。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的让他们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让他们分析中西方内容的异同。当然,生动的英文教学案例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查阅了国内多所高校建立的双语教学评价指标,选择了以下这种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六)教学经验的交流与传递
双语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处于探索和不断推进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逐步完善,教学经验有待积累和丰富,教学质量有待检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开展教学的研讨与交流,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学校要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可以定期组织跨专业的双语教学教研活动,促进双语教学经验的交流与传递,加强不同阶段、不同专业间双语教学的沟通,使学校的双语教学更加系统、合理。同时,在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就将一些问题加以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同类课程的学习兴趣,避免教师重复无效的工作,加强双语教学不同阶段教师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最终提高学校双语教学的总体质量,有效实现双语教学目标。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社会尤其是潜在用人单位对会计类双语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双语教学的实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