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生本教育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本教育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本教育教学案例

第1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培养方案;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 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15-3

以往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这两个方面前者着眼于宏观、后者着眼于微观,而对着眼于中观的专业培养方案这一方面关注度不够。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如何使培养方案更有利于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如何让培养方案更能反映社会对师范生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诉求,因此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逐渐成为各个院校关注的焦点。

美国学者派纳认为:“学校课程的质量极大地依赖于教师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又极大地依赖于他们职前教育经验的质量①” 。因此,通过在校期间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南京师范大学在2010年启动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2011年开始执行新的培养方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充分考虑了音乐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尝试制定既切实可行又灵活个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修订后培养方案的特性

(一)新方案设定了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用清晰的语言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到底要培养何种类型、什么素质的人才,“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为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确定培养方案的总体架构,并对相应的课程体系做出合理的规划与调整。

“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说明了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而不是落后于社会需要或者与之背道而驰的。

“具有较高音乐素养”说明了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在音乐方面是有较高素养的,为此培养方案开设了相应的一系列课程,包括音乐的理论知识类课程、表演技能类课程等。

“具有较高教学能力”说明了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能够从事教师职业、并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人才。为此培养方案还提供了一系列音乐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的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学实践类课程。

(二)新方案综合考虑了培养方案的整体性、加强了各课程子系统间的衔接

以前,培养方案的制定较少考虑各课程子系统间的衔接,这使得培养方案的各子系统之间衔接不够顺畅,培养方案的整体性不够,无法完全达到培养方案预设的良好培养效果。此次新的培养方案对此进行了调整,整合了相关课程,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等几大模块,这几大模块作为培养方案的子系统,相互之间是衔接的、互通的。

1、考察“通识教育课程”,此次新的培养方案调整了通识教育课程,使之包括了五个类别,这些类别中包括了“艺术与人生”、“人文与社会”等与艺术相关的课程类别,使通识教育课程成为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铺垫与辅助。而不像以往的情况,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完全脱节。

2、考察“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这两个子系统的关系,这两个子系统的许多课程都是有辅助关系或者承继关系的课程。

比如分属两个子系统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音乐历史与名作的熟悉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写作,而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写作也有益于对音乐历史和音乐名作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两者是互为补充、相互影响的。

比如分属两个子系统的“钢琴”与“钢琴伴奏”之间则是承继关系,没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想要实现钢琴即兴伴奏或者视谱伴奏都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对于“钢琴伴奏”课程来说“钢琴”课程是首要的、必备的先修课程。

3、考察“自主发展课程”,这一子系统是新培养方案中的一个特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关注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

笔者列出新方案中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部分自主发展课程: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器乐教学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江苏民间音乐、20世纪西方音乐、流行音乐概论等。

这些自主发展课程对于未来的教师特别是有志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大部分课程教授的内容正是将来中小学音乐课的主体内容,而其中开设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江苏民间音乐”等带有显著地域特征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为学生在求职应聘时增加砝码,同时这些学生在将来走上讲台后,也可以成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宣传者,为文化脉络的传承开拓了新的途径。

从笔者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的培养方案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自身的整体性,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有了新的培养方案之后,如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一问题值得深思。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培养方案的既定培养目标,同时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具备较好的教学实践能力,从容应对未来“讲台”的考验。

二、如何利用新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引入科学的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

教学实践能力不同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往常用的考核方法往往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应该改变原有的单纯知识考试、记忆力评价的考试形式,而将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随机应变能力等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实践能力是在长期的反复实践中获得的,而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引入以考核教育知识、能力和创造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使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更加规范而有针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音乐教育理论的内化、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音乐教育理论类课程不能只注重对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将理论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比如“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器乐教学法”这三门教学法的课程,如果教师将这些课程孤立地上成单纯的理论课程,不与学生当前阶段的“钢琴”、“声乐”、“器乐”等课程相联系,与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相联系,那么学生上完这些课程将很快遗忘。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法的课上,选取学生当前所演奏、所演唱的作品作为教学范例,或者选取将来在中小学教材中出现的作品作为教学范例,那么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这些课程,会极大地提高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更易于将课上的知识融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去。

此外,对于讲授方式,笔者认为:音乐教育理论类课程的上课方式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理论讲授,应该采用个别指导、小组讨论、实例分析、辩论会、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直接加以应用,大大加强了理论课程与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活动的联系。

(三)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学实践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1、建立、健全实习基地、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实习基地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实习基地不应单纯追求数量的多少,而要保证其质量,要依托现有的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其教学实践的作用。

另外,对实习指导教师要进行培训,为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多举办观摩课、研讨会等。摒弃以往实习指导教师的“专家”形象――实习指导教师对一切教学实践都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将教学设计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教师应该深入到教育实习的现场,在把握总体教学思路与方向的前提下,与参加实习的学生共同探讨,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将实习的指导能力作为指导教师教学评价的指标之一,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育实习指导热情。

2、注重教学实践类课程的系统性

新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应考虑到教学实践类课程是为培养教学实践能力而服务的,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都是这个系统中缺一不可的。因此对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安排、开课时间、开课地点等都需要作出统筹规划与安排,以使各课程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合力服务于最终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割裂与对立情况的发生,强调两者的联系与配合。

3、注重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层次性

新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应关注到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层次性,注重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不同层次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交流与协商,以形成一个连续、递进的教学活动。笔者将部分实践教学类课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与高级。这三个层次只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对学生技能要求高低进行大致的划分,并不是对课程进行性质优劣的高低判定。

从图上看出,掌握初级层次的课程是成为一个教师的首要条件,只有通过了这些课程的学习才能走上讲台,初步具备成为教师的资格;掌握中级层次的课程可以让未来的教师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用生动的现场演奏等形式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掌握高级层次的课程是成为一名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保证,这些课程都是直接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弹唱能力、课标掌握程度、教材研究程度、教学设计、教学技能等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息息相关,而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则是将学校教育的成果直接放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也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对学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进行实战与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这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衔接、逐渐递进的关系。只有学习了初级层次中的“钢琴”、“声乐”课程,才能进行中级层次的“钢琴伴奏”和高级层次的“自弹自唱”课程的学习。作为未来的教师,语言表达是最重要的,因此学习了“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才能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对音乐课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对中学教育有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对中学教育进行有的放矢地研究;而只有对教育研究方法透彻的掌握,才能在教育实习的实践中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到这些课程的层次性,注意循序渐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第2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以周口师院为调查对象,对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肯定了多媒体英语教学较之传统教学存在的优势,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由此案例分析总结出河南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并从硬件建设、教师发展、设施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发展新升本高校英语专业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建议、对策。为最大程度提高河南新升本高校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媒体在教学领域,尤其是在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英语教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学校用于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教育部于2002年6月印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基础设施建设指标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电教室的建设。于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核心是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的新模式。新升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3。它们升级时间不长,本科办学还处于摸索阶段,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环境都远远落后于其他高校。为了对河南新升本高校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笔者以周口师院为例,对其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应用状况进行了听课、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利弊,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河南新升本高校英语专业中为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新升本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小组除听课、个别访谈外,于2009年10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英语专业3年级120名学生,问卷由任课教师(小组成员)课前10分钟发给学生,以确保学生认真对待。这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态度、课堂基本情况、任课教师教学课件制作和使用水平、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教学设备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包含13道选择题(其中2道多选题)和1道问答题,供调查对象选择或作答,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答卷118份,有效答卷115份。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对选择题做了完整的选择,4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问答题做了扼要的回答。问卷回收后,调查小组对问卷进行了统计,结果以百分比形式显示。

二、统计数据及对统计数据的定性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图文并茂和带有动画视频类的。但仍然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多媒体教学没能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深人思考其中的原因,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同时我们也能看出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需求量相比,多媒体设施远不能达到大家的满意。

表2清晰地反映了多媒体英语教学在周口师院英语专业中的应用效果和现状。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74.4%的同学回答一般,回答满意(13.5%a)与不满意(12.1%)的同学相当。在教师的课堂语言及与学生的互动性和教学设计及教学效率方面,都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一般,在后两道多媒体教学优劣势调查的多选题及最后一道问答题中,不少同学提到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互动性差,教师课件制作呆板,只是教材搬家,照屏幕宣科。说明我院今后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还要加大研究和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水平,提高同学们的满意度。在对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采用“站着讲”还是“坐着讲”,同学们均表示认可,两者无明显差异。

表3综合了学生对我校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所存在的优劣势的表述。笔者将由以上三个表格对新升本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和自己的看法。 三、对新升本高校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合理化建议

总的来说,河南新升本高校英语专业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在英语教学中正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以其直观性、真实性、生动性,获得绝大多数同学的喜爱。但是因其发展时间短,资金有限,还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漏洞。笔者将主要从三个方面详细地探讨问题,分析其形成因素,提出加以完善的对策。

1.多媒体投人和设备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同学对多媒体硬件设备方面不够满意,认为多媒体教室短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太少,还不到总课程的25%;有些多媒体教室没能得到有效合理利用;设备落后,音响设备效果差,需要及时更新换代;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应用还只是限于单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基于网络的多媒体集成教室。由此看来新升本高校在多媒体硬件建设上还需加大投资力度,增加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但也并非所有课程的教学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使用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应该“一刀切”、“一哄而上”。鉴于新升本高校需要投资的地方太多、资金紧缺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充分发挥其资源价值,不能只是把它作为一种高价的摆设。

2.教师培训方面

(1)关于课件制作

调查结果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老师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效果一般。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通常使用PPT课件,但也只是边看边讲,和读教材没什么区别,没有新意,缺乏趣味性,忽视f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大部分教师由于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从而缺少对多媒体软硬件系统的了解和教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待现代教育媒体,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笔者认为,认真设计和制作好课件是搞好多媒体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不能将多媒体教学单纯作为减轻劳动强度的手段,仅仅将放映课件代替板书,课件辅助教学不是读课件教学,避免把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写到课件上,把“讲课”变成“读课”。要利用传统教学的优势,认真对教材进行处理,组织好教学内容,课件上只列出课程框架、重点,课堂上需要教师展开讲解、说明,提问。这样就避免了死板的照本宣科,又能避免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造成眼睛疲劳,还能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件制作要充分运用声音、图像、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不能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盲目的使用,课件不是围绕教学内容、过于花俏、无效信息过滥,造成喧宾夺主,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教学内容的主题,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课件的内容一定要新颖、精练、重点突出,切戒不顾教学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

(2)关于课件教学的课堂设计

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增大教学容量、节省板书时间,但是信息量太大,学生难以及时消化,虽然节省了板书时间,但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记笔记的时间,使学生陷人两难取舍的境地。为了跟上老师的进度,他们只能专心去听,去看,没有时间记笔记;而如果去记笔记,又会跟不上老师。结果上课听了,下课又忘了;或者是笔记记了,却没听老师的课堂讲解。笔者在北外访学期间,发现北外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课前首先就本课主要内容给学生一个handout;二是课后教师把课堂PPT发到大家的公邮里。这样学生就可以专注于课堂了。另外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课堂,发挥积极性其实与教师设问的技巧有很大关系。只有尊重学生的经历,从其兴趣出发,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动性。2009年在重庆召开的教师发展大会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总之,课件设计,课堂组织是能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真正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

3.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

第3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现场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各普通高校的大量扩招,英语较好的学生进入了重点院校,而英语一般的学生进入了一般院校,而那些英语不好的则流入了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而且水平亦参差不齐,学习的目的较盲目,对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没有动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觉得不是很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技能也是不如人意。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当再采用“语言分析+ 英汉翻译”的教学方法,因为它与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就要求同生产紧密结合。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必须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诸方面探索新的思路和理论。

二.理论依据

高职高专英语在理论上被界定为专门用途英语(ESP)分支下,介于学术英语(EAP)与职业英语(EOP)之间的业务用途英语(EPP)。

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建构“以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实现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英语教育新的教学模式

所谓现场教学,模拟真实场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活泼与多元化且具创意的学习活动利用合作学习做为教学活动模式等特性,提升教学效益与学习成效。在教学现场中实现从模仿、借鉴到实际应用,依托实训室,学生在这里可以完成相关的设计、编制相关的情境。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机会,通过真实案例的接触,提高其应用和创新等能力。

我们为此自编了5本校本教材,分别应用于机械系、电器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系、商贸旅游系。而所谓现场教学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各系实训要求各有不同,以便学生能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能够翻译英文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交流,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现场教学案例

下面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07级国贸01班的现场教学案例来说明现场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

The plan for on-site teaching in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The topic : how to make a negotiation about making an offer

place: D201(谈判室)

Class: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01,02.

Textbook:Business Management English edited by me

Introduction and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Quotation on Unit thre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English .I give them a goods named sweater, and they must make the quotation clearly and correctly. Which should be including quantities, quality, price, color, packing, brand, commission, terms of payment, terms of transport and so on. Such are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they must include: FOB/ CIF/ C& F, L/C.

step: I give students for about two groups in class D201,sitting there in circle,each of them can make negotiation with their partner voluntary. Some of them are two, some of them are four. First I give them 15minutes to prepare, and then begin.

Main Method:Project teaching

1. Project Settings

How to make a negotiation about making an offer

2.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Let students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make an offer.

3. Research, discussion, the content

1).ask them find out the English words involved

2).questions they discuss:

A: English words involved :quotation, market, quote, commission, productsFOB/ CIF/ C& F, L/C. and so on.

What is FOB? What is CIF? An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第4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一、健全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制度

(1)建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听课制度,掌握体育课教学中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

(2)建全教研组与备课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各教研活动要有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抓好教育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体育学科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

(3)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继续教育学习。建立教师参加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4)健全对话交流制度,在确定的时间里,按制定的活动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步骤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这样,可促进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全面交流,促进教师对课标的自觉学习、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可提高教师们教学的预见水平及教研水平。

二、编写校本教材,让教师在与文本对话中提高专业水平

首先要做好“校本教材”的资料收集,探索体育校本课程的编写。还可以聘请学生担当品味师,不断修改。当然,由于受到教师水平及时间的限制,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对于教师来说,校本教材的开发意味着一种机会,即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教师在参与校本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并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

三、抓住核心因素,让教师在自我反思中起步

在制订校本课程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计划的同时,积极培养反思教学的意识,自觉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要素,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向“反思型”教师迈进。

要建立反思制度,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可本着“实行个别化设计,倡导创新设计,注重教学反思”的原则,着重强调检查教师所写的教学反思笔记、课后随感等内容。同时,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及创设案例、论文评比交流,以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水平。

四、倡导团队精神,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研究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提倡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这个时间里,按制订的活动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步骤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可以年级为单位确立备课组,在备课组中,通过研究课标、学生、教材,查找资料,并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初备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由主备人说课、备课组成员讨论及评议,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力量,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再进行全面修改,促进教师对教材的全面交流。每位教师再结合自己的风格和本班学生实际补充修改调整。最后,还要求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反思,找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作好记载,以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每师一课”“体育教学能手”评比听、评、研活动。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形式,其基本阵地在于课堂。可组织开展“每师一课”和“体育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围绕各自研究的专题或近期困绕自己的教学难题,按“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等基本环节,先后分别承担授课、说课、评课、反思任务,掀起“听、评、研”活动的。

第5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1908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1]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视野,掌握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要有所准备。因此,案例教学能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来看,无论对老师、学生及新课程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如下。

首先,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则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并存储信息,这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方式,老师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往往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互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意愿也经常与授课内容不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也许学生不会直接冲撞老师,但他们会出现一些冷对抗,如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说话、逃课等种种行为,有的甚至出现弃学的现象。毫无疑问,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思考的学习空间。在一个有鲜活的案例情景中去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案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必须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因此,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最后,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再有,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在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案例教学法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不仅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要求,老师更是应该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勤于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编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再有,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设计应生动一些,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插入动画片或一些图片,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更加的立体,易于学生理解。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四,案例教学法对促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新课改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中,转变方式即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3]从平时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几乎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对于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一直以来,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案例教学法是对这一话题最有力的回应。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个体发展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7(12).

第6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根据全市校本教研会议精神,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课堂实效性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围绕“新课程、新理念”开展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服务品格,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深化“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模式的开展,研究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3、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4、完成校级课题的结题及二个新课题的立项工作。

5、做好考试与评价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监控的功能。

6、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教育教研能力。

8、加强对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培养,提高升学生的写字水平,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

9、继续加强培优补差工作的研究。

10、继续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办好教育。

三、具体措施

(一)、树立全新教学观,推进课程改革。

1、本学期,学校将高度重视,以推进课改实验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语、数、英教研组的指导作用,掀起课程改革研讨。加大力度,继续做好课改年级新课程各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努力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由教学能力较强的部分青年教师上新教材公开课,全体老师分组进行评课,讨论。在这样零距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继续试行后进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

2、继续加强“自主、合作、探索"专题的研讨。

本学期将继续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坚持上好一人一节最佳课,三月,我们将举行“语、数、英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希望以此为契机,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及业务水平,以适应课程新形势的需求。

3、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要求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各教研组要提倡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做好研究、处理、开发教材等工作。各教研组要在教导处、教科室的统一要求下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研讨教学案例,在期末要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教研成果经验。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按照上级教育文件精神,本学期继续开设校本课程,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教育课程,采取检查督导,阶段考核等得力措施,规范教学行为,重点研究落实好综合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

2、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3、重视学生视力有所下降的情况,加强用眼卫生的教育。加强对任课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及作业批改工作的检查力度,每学期举行二次学生作业评比活动。

4、加强关于学科知识考试方法及考试内容的改革,出台我班小学学生考试办法。

第7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案例化教学 应用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改革中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品德课必须克服光谈理论而忽视实际的教学模式,倡导以“理论结合实际”并且以实际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案例教学模式。它包括学习教材理论,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真实案例,讨论交流,启发指导,体会总结四个环节,这样充分利用了课程和实际资源,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案例化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能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素质教育能起到重要作用。

一、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化教学就是指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案例结合起来给学生讲解,通过讨论、沟通等教学方式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的社会生活性特征。教材中所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更易于搭建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性和流畅性的特点。这里不存在灌输与强化,不存在被动与主动的学教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建立在情感互动基础上的思想交流、情感交互和心灵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二、案例化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采用案例化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应该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在充分发挥教材指导作用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流程是:设计案例―讨论案例―总结案例―升华案例。

1.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案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此案例感兴趣,学生才有可能被吸引其中,才有可能主动思考、自觉反思,才会有所收获。有的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不够积极主动,其实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设计不当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寻找和捕捉“案例”的支点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和处理教材内容,适度挖掘教材的深度,拓宽教材的广度,把教材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案例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法不可违”一节内容时,我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公捕大会、公开宣判大会”这两个实际案例,学生从这两个案例中切实体会到了违法以后给社会给家庭所带来的危害,且受到的制裁和惩罚,真正体会到违法犯罪的后果,这就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从而远离违法犯罪。为什么要设计这两个案例呢?首先,对于这两个案例,学生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学校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了这两个活动。其次,社会热点和焦点案例是教师设计教学案例的又一个标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教材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那么,把关于社会热点和焦点案例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去,设计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案例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涵。“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收到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及心理教育的多重效果。

2.教师组织案例讲解案例,学生自主讨论案例。

案例教学法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境,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所以,运用案例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首先,案例设计选材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案例的选用,多考虑选用发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学生与社会、家庭之间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其次,是案例讲解,同样是同一个案例,从不同人的口中讲出来,效果已完全不一样。所以,在讲解时根据学生需要和实际,多讲究解说艺术,如“幽默、讽刺、严肃、活泼”等,这样可吸引学生。最后,是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在学生讨论案例时,教师一定要加强引导和沟通,因为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的思想和意识还停留在不成熟阶段,要想通过他们自己的讨论获得较好的效果是肯定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且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设计要求,正确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使其达到理想效果。

3.引导学生归纳案例,总结案例。

在对教学案例讲解、讨论后,教师和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与水平。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归纳案例、总结案例内涵。通过案例的现象认识和把握案例的本质,这是学生认识问题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案例的过程与本质并运用到自身建设过程中才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根本目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案例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可以师生共同享受“水到渠成”的效果,还可以由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感受引申出案例结论和体会。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的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讨论案例所揭示的问题和内涵,并引导学生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升华案例。

第8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新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同名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为了提高我校学员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本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信息技术的管理为主线,共分为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获取技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技术、信息的存储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内容。

从内容编排上可以看出,该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易程度分布不均,既包含了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又涵盖了复杂的技术原理与基本算法。因此,如何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吸收内容的精髓,让他们能从繁重的知识体系中梳理出一条简单明了的主线,便成为了教员的主要授课宗旨。因此,采用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信息化案例教学在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1.信息化案例教学

近年来,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简单生动的案例,往往可以起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实例化的作用,对于学员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发挥了较大的辅助作用。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往往以纯文本的形式展现在学员面前,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经常停留在了简单的书面或口头上的问答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学习的能动性,但是缺乏灵活性以及生动有趣的“色彩元素”,因此这就要借鉴信息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将信息化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分析,以适当、丰富的教学案例为内容支撑,以信息化技术为技术支撑,开发出图、文、声并茂的信息化案例。

2.可行性分析

案例教学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与局限性。对于本教研室主讲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概述、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等知识点。经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入设计与分析,总结出本课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课程内容中包含非良构问题,即指含有多种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途径的问题;课程内容中包含某些典型事例类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中包含策略类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抽象而难以言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往往不能直接通过传授而让学生直接掌握这些内容,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掌握与内化。基于这些特点使得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开展案例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

三、信息化案例的研制举例

1.案例一

以“信息获取技术”这一章为例,阐述信息化案例教学法在本章中的应用。从内容设置上可以看到这一章难度较低,但是知识面较宽,更为重要的是课程内容中包含某些典型事例类的学习内容,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向学员解释“声纳”的工作原理或者“红外成像仪”的技术特点等,会使学员既感枯燥又觉得抽象,如何让学员能充分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让他们带着兴趣来学习,此时就可以应用信息化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具体案例的研制过程如下:

(1)研制计划。1)研制目的。通过对信息获取案例的学习和讨论,以基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案例教学形式实现以下教学目标: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案例的学习,探索分析信息获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使学生对信息获取技术的理解更加生动、直观;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通过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分析信息化对军队建设的贡献,加深学员对信息化的理解。2)研制的内容。该案例以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历程为教学内容,因为面对的是军校学员,因此主要采用军事上的典型案例来组织内容。以信息获取技术使用的媒介不同,从光电获取技术到复杂的雷达、卫星获取技术,从利用无线电波的地面获取技术到利用机械波的海中声纳获取技术等。还介绍了现代战争所采用的信息获取技术的更新换代,由此引发学员对信息技术在军队、作战领域的应用产生深入的思考。3)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将其作为引入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导入。4)采用的呈现方式。本案例的呈现以图片剪辑、视频加相应的文字、语音配合的方式为主。

(2)撰写文案。以下为文字案例的大纲(具体文案内容略):光电信息获取技术;雷达技术;声波信息获取技术;地面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

2.案例二

以“信息处理技术”这一章为例,该章内容难度较高,有一些较为难懂的概念,比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此时如果用简单明了的案例向学员进行解释,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释“模式识别”时,不用专业的术语去下定义,而是采用医学上癌细胞识别的方式进行解释,通过这个案例采用一些模式识别的算法,如贝叶斯决策理论、近邻法等,具体案例研制过程为:

(1)研制计划。1)研制目的。通过对信息处理案例的学习和讨论,以基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案例教学形式实现以下教学目标: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案例的学习,探索分析信息处理技术的原理与作用;使学生对信息处理技术的理解更加生动、直观。2)研制的内容。该案例以信息处理技术的典型案例为教学内容,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关注的案例事件作为授课内容,分别采用“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理论”与“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理论”验证“癌细胞”的诊断过程,让学员能够体会到现代医学与信息技术的密切相关性。3)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将其作为引入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导入。4)采用的呈现方式。本案例的呈现以图片剪辑、视频加相应的文字、语音配合的方式为主。

(2)撰写文案。以下为文字案例的大纲(具体文案内容略):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理论;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理论;脸部识别案例;印刷体汉字识别案例。

四、教学效果

由于将信息化案例教学法贯穿课程始终,使得大部分学员都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其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而且部分学员将课程知识延伸到了对军队信息化的思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军队信息化改革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当课程接近尾声时,学员有组织地进行了一次题为“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的演讲,从选题到具体的演讲过程,学员都发表了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同时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其中,实现了课程制订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世清,朱莎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研制原则与方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

第9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校本教研是指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__市__区__小学区是一个所辖11所村小的大学区,村小相对来说,师资力量较薄弱,如何促进本学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__学区的校情、学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借鉴一些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启动了以案例为载体的互动式校本教研模式。目的是使教师互动互促,让学区内教师人人都有展示教学的机会,着力改变各校孤立单一的校本教研形式,带动学区内各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为了突出校本教研的以校为本、体现科研需要依托、需要依靠、形成网络的特征,总结出了“以学校为主体、以区域为依托、以教研部门为指导、以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形式,即结合本学区实际创建全新的教研模式,以“激趣质疑 合作探究 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主题,以“区域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载体进行实践探究。

具体操作流程:围绕“备课—预设;观课—议课;评课—改课;跟进—再创;拓展—延伸”五大环节而展开,共同探究新的教学策略。

一、备课—预设。确定研究主题,选择典型课例,区域同年级学科教师人人思考,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补充与拓展教材内容。中心校组内教师集中备课、议课,研究教学方案,并推派一位教师完成第一次备课任务,撰写说课稿,写出教学详案。

二、观课—议课。中心校组内教师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听课人要听教师的“讲”,同时看学生的“学”。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课时目标是否达成?教学中哪个片断精彩?哪儿是亮点?哪儿有失误?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评课、议课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修改教案并打印,为村小同年级组教师每人分发一份。

三、评课—改课。学区间同年级组学科教师集中听课,评议课堂教学实案。教师以学习的心态、研究的心态听课。边听、边看、边记、边想,对听看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为评课、提出改进意见做好准备。

四、跟进—再创。中心校教师进一步反思,完善教案形成共案,各村小学校教师再各自结合本校实际、本班学生实际、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后再上课,并进行校本互助式观课,让教师间互助指导,着眼转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拓展—延伸。

区域性互动教研的根本目标是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四个环节之后还需要紧跟其后,朝着目标与方向继续推进。对取得的经验进行重新审视、反思、探索,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并转化为平时的教学行为,在各校内开展研究,推进学区各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为提高教研的实效性,中心校提出六个结合的总体要求:

1、 理论学习与业务交流相结合

为更好地进行区域研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科教师教学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支撑教学实践,主要形式有:

1)、积累式交流。让教师关注自己教学方面的文章和信息资料,为自己开展研究做好理论垫基。

2)、心得式交流 。开展读书活动,然后结合课堂教学案例撰写心得体会,组织交流,增强教师文化底蕴,提升理论层次。

3)、主题论坛式交流。每学期都有一个教师论坛的主题,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等主题开展对教学有针对性的研究讨论,既有实践案例的分析,还有理性的思考,促使教师在交流与学习中创造的智慧得以启迪、专业的素养得以提升。

2、备课与反思相结合

为更好地进行区域研究,注重抓好日常教学中的备课与反思。同年级组教师共同备课形成共案,上课后,组内教师间进行教学反思交流,针对不足改进教学方法,为再上课提高教学实效提供可能。主要采取三种形式:

1)、即时性反思:上课后立即进行反思,总结成败得失,把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2)、阶段性反思:对某一章、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思考,总结。

3)、终结性反思:结合某一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情,对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总结,撰写出自己创新性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3、观课与议课相结合

为更好地进行区域研究,突出抓好日常校本教研观课与议课。观课后立即议课能够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剖析,对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

校本教研课堂研讨活动,主要是本校教师间研究,以改进教学。采取五种形式:

第一种是一课一议式。即一人一课的互助式观课。

第二种是多课一评式。即同课异构。让同年级组教师上同一内容的课,由于教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观课后对几种教法进行分析比较,提炼好的教法,总结优点与不足,相互取长补短。

第三种是一课多议式。即一人同课多轮,让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第四种是邀请式观课。针对课题研究邀请同行、教研员听课,展示研究成果,评议后改进研究方案,深化研究,总结创新。

第五种是反思式观课。主要是提倡教师录课,观 察自己的课堂教学,自我欣赏评价、改进和提升。

4、 名师引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请学区内名师引领教学。主要集中体现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普通教师排忧解难。所以教学理论论坛、示范课都应与解决问题结合,通过具体的鲜活的课例、环节的展示,为普通教师提供直观可行的范例。主要采取下面三种形式:

1)、学区名师引路性示范。学区的名师先上课,然后集体评议,再听取上课的名师讲解和指点,上课是提供一个优秀的案例,讲学则是结合案例归结到理论,对教师直观指导,以起到示范性引路的作用。

2)、专家点评。

邀请区进修教研员进行点评,分析课例中成功和改进之处,对上课教师进行直面的指导,也让教师得到更加直观的启迪,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5、 研究课堂与研究课题相结合

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上升为课题开展研究 ,通过区域教研课的展示提供鲜活的研究案例,观察课堂生成的问题,并作深入反思,最后进行访谈和交流,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课题的区域性校本研究。

6、教学研究与网络研修相结合。

提倡教师人人创建博客、加入QQ群,让教师在创建中成长,在交流中提高,分享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有效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

为了使研究具有科学性、实效性,20__年我校确立《农村小学区域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区级教科所立项开展研究,并作为我们__中心小学学区内教研特色广泛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提升学校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