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班级心理辅导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邴倩(1976- ),女,山东冠县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山东 聊城 25205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94-02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力图突破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的局面。班级心理辅导通过关注大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其人格健康全面地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心理辅导的优势
班级心理辅导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相对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等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班级心理辅导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班级心理辅导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每个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会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若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严重的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采用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解决已出现的问题,还应采用各种方式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班级心理辅导就是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班级心理辅导的各种活动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在大学中可能或正在面临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个性或心理上存在的不足,进而帮助他们学习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技能并引导他们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可能或正在遇到的问题,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班级心理辅导受众面广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可以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但在解决大学生实际心理问题方面效果不甚理想。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帮助的主要是那些存在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相对而言受众面较窄。团体心理辅导虽能利用团体动力在短期内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但一般是6~12人,规模比较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心理辅导,可以就班级多数同学在某阶段遇到的问题为主题开展活动,既能有效解决问题,又能更好地发挥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扩大受众面。
(三)班级心理辅导能够充分利用班级的团体资源
班级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积极的班级规范和舆论导向、融洽的班级心理气氛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全班学生一起参加的班级心理辅导有利于促进有凝聚力的成熟班级团体的形成,更好地发挥班级团体的作用。一方面,良好的班级氛围和人际关系能够直接改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使其在遇到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得到班级内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班级心理辅导,可以在班级内形成民主、安全的班级环境。在温暖、接纳的班级团体中,大学生可以大胆尝试用新观念认识问题,用新的行为方式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班级心理辅导的效果易于巩固和迁移
一般说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结束后,需要当事人自己理解内容、自我成长。而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团体是招募的,通常在辅导结束后就自行解散了。所以,这几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都不易巩固。而自然存在的班级不会因心理辅导结束而消失,学生能够继续在原来团体里实践新学会的良好行为,并且进一步交流新实践的心得体会,有利于辅导效果的长期巩固。而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班级不仅是辅导的团体,同时也是以后应用新技能的主要团体,学习的结果更容易迁移到日常与同学的互动中。
二、班级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设想
(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
作为大学班级心理辅导的核心要素和评价辅导效果的依据,辅导目标是对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结果的设想,辅导的内容与活动方式都应围绕目标来确定。班级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不同的层次与要求,包括最终目标、一般目标和单元目标。大学班级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发挥潜能并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一般目标是指任何主题目标的班级心理辅导都需要包含的目标,主要包括帮助班级成员悦纳自己,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班级成员的归属感,增强他们的自立意识,提高独立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帮助他们澄清并修正个人价值观等;单元目标即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几个相关的具体活动完成有关辅导内容,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从而实现预期的设想。在设计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成长中常见的问题和困惑确定年度目标,据此再确定各学期的每个单元目标;其次,可以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确定,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制定的目标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内容与方法的设计
就大学班级心理辅导的内容而言,应依据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各年级学生常见的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从总体上看,大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适应性辅导、人格心理辅导、恋爱心理辅导、职业心理辅导等方面。
适应性辅导的主要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入校开始,必须在陌生的环境下独立生活和学习,为帮助学生尽快地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可有针对性地从人际关系、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耐挫能力等方面开展班级心理辅导。人格心理辅导是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乐观积极的心境,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随着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普及,恋爱心理辅导势在必行。通过适当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恋爱与友谊,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的关系,理智对待性问题,学会将恋爱关系规范在法律、道德、伦理等范畴内。职业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发展潜力并顺利就业。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未来将从事职业的特点及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端正求职观念和态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职业能力和兴趣等,努力达到从业者资格的要求;其次,要尽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教给学生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各种心理技能,帮助他们在求职时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提高就业率。
大学班级心理辅导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常用的有游戏辅导、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讨论、价值澄清、心理剧、纸笔练习、幻想练习和音乐表达等形式。
(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评价
评价是大学班级心理辅导必不可少的环节。受大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自身复杂性的影响,应对辅导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辅导过程、辅导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评价,既要考察辅导目标是否达成,又要评价辅导过程是否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激励辅导者改进活动方案,并促进辅导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三、实施大学班级心理辅导的建议
(一)加强对辅导者的培训
目前,大学班级心理辅导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其中后两类教师是班级心理辅导的主要组织者和辅导者,但班主任和辅导员一般由各个院系的专业教师担任,他们往往缺乏相关心理学知识及辅导技能。要保证班级心理辅导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规范要求进行,而不是混同于一般的主题班会活动,需要对辅导者进行培训,只有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辅导者才能保证辅导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培训时一方面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辅导者了解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掌握班级心理辅导的作用和适用范围,能够独立设计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另一方面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的训练,要求他们掌握常用的技能技巧,如倾听、复述、提问、具体化、自我表露、引导、共情、支持、保护和总结等,并能够灵活运用,特别要注意,这些技能要在实际应用中反复训练并接受培训者指导后才能真正掌握,保证辅导者能够独立实施班级心理辅导。
(二)注重活动后的交流和总结
虽然班级心理辅导多数采用结构化的活动方式,但班级心理辅导不是只由活动组成的,更不能把班级心理辅导等同于召集学生做游戏。因此,活动后的分享和总结是班级心理辅导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该环节中要让学生学会了解和概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学会合理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移情能力,促进他们认识并体会其他同学的情绪情感,学会聆听和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态度,通过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获得更客观的自我认识,最终通过对话和协商帮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掌握更多可行的解决办法。为确保该环节目标的实现,辅导者要创造和谐、平等的辅导气氛,引导和支持学生积极发表意见,主动与他人沟通。如果学生的发言出现明显错误或比较偏激,辅导者不能直接否定学生,而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来澄清错误认识。
(三)将班级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退缩、敷衍或自我封闭等各种消极情况。其中大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好开放与成长的准备或没有心理成长的意识,辅导者要通过持续地接纳、支持,充分热身,从而使其感染情绪,融入集体,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还有个别学生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班级心理辅导是团体活动,这些学生出于害怕泄露隐私等原因,自我暴露不深刻,辅导者要善于发现并引导或鼓励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使班级辅导与个别辅导互为补充,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目前,班级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受到研究者普遍肯定和认可,其应用也日益广泛。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在整个大学阶段,都应针对大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点及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广泛开展相应的班级心理辅导,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锻炼意志与耐挫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沈之菲.班级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朱爱胜,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2(5).
关键词: 班级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 面临问题
1.相关概念
班级心理辅导,是由辅导教师根据班级状况和学生“共性问题”,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开展丰趣味性、教育性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其特点是重“导”,重学生体验和行为实践,重心理情景的设置与学生的心理情感,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重学生参与活动与学生感受的分享。
2.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区别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是就特定主题,招募存在此困扰的同质性成员,如自卑团体、危机干预团体。而班级心理辅导,属于发展性的辅导团体,它的特点在于对象是同班同学,主题根据共同特质共同需要而定。与班会活动更类似,但更多地运用心理方法而非教育手段,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而非德育工作。
其次,对于团体辅导而言,领导者应受过专业培训,要求较为严格。班级心理辅导的领导者则多是学校心理老师,或是接受过一定心理学培训的其他老师。
最后,团体辅导成员大多有明确目标,同质性强。而班级心理辅导的成员是来自以年龄分别的自然班,大多为普通中学生,较为异质性。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港台地区的研究情况
港台地区在心理辅导教育起步较早,在团体心理辅导这个方面做了探索,他们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结合了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使之更加本土化,对内地学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82年后,台湾师大、彰化师大等高校成立“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后,编著了《团体心理辅导手册》、《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等实用性操作指南,具体指导中学的工作[1]。他们首创将团体的规模扩大到班级,在班级中再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班级心理辅导的实施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将班级中的团体心理辅导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心理辅导中的一个重点。
香港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最初完全由班主任策划和推行,后逐渐得到专门负责家庭与儿童福利的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这样的发展对于中学进行班级心理辅导的普及有很大帮助,但是这样的辅导人员心理学专业素质较难掌控,需要不断发展和探讨。
3.2内地的研究
内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实践探索走在全国的前列。2000年上海教科院普教所的吴增强就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做了研究,比较系统地对“班级心理辅导”与“班级主题班会”和与“团体辅导”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介绍了班级心理辅导的特点、理论依据、辅导形式等[2]。钟志农对于现在中小学较为常用的辅导形式进行了辨证的论述,认为心理辅导应将理念放在第一位,认为心理辅导课的设计应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新精神,要有很鲜明的层次感和连续性,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3]。鞠玉翠认为心理辅导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班级活动与管理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和专门的心理辅导实施,这样有利于在班级中营造互相尊重、接纳、合作的气氛,从而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4]。这些研究都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市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
4.班级心理辅导面临的问题
4.1学生因素
第一,辅导以班为单位,规模较大,这对辅导老师的活动控制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尽量在互动分享中关照班级中的每位学生。
第二,团体成员来自学校统一编班,并非志愿组合,辅导老师无法控制团体的成分。
第三,学生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接受辅导活动课,并且无退出的自由,较易造成偏激学生的心理抵触。辅导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这些学生关注,同时吸取教训,及时对活动设计进行修改,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4.2教师因素
首先,要注意在班级心理辅导中由教育者向辅导者角色的转换。在活动中协助保持团体内外关系,促进成员间互动,以实现团体目标。
其次,应该注意学生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能激活学生兴趣的活动。
最为重要的是,辅导老师要在团体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想和积极展开思考,在结束时要及时强化成员的体验感悟、行为实践和活动后行为的迁移。
5.结语
班级心理辅导这种以心理学、群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班级环境,使学生在班级成员的共同影响下进入一个社会化的轨道。每个班级管理者都应该树立班级心理辅导的理念,掌握班级心理辅导的技能和技巧,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团体心理辅导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呈欣欣向荣之趋势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技术的运用,通过精心创设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有信心地解决他们面临的成长性共性问题,进而创建一个有良好班级氛围、具有凝聚力的班级。
参考文献:
[1]舒敏熠.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16).
[2]吴增强.班级心理辅导——着眼于同辈群体资源的开发[J].思想.理论.教育,2000,(11).
〔关键词〕故事法;高中;考前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0-0013-03
考前心理辅导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对考前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通过心理咨询、情感教育和人际沟通训练等进行减压增效;从积极自我暗示训练、体验和积累成功的经验、学科学习档案和调整心境等方面矫正考前不良心理;通过心理讲座、师生对话和考后分析进行辅导;通过分析高考形势鼓舞学生,通过赞赏来增强自信等辅导方式。这些方法和策略不同程度地缓解了高考前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将“故事法”运用于考前辅导,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故事法”就是运用读故事和讲故事的途径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它是美国品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之一。以往对故事法的研究多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其在学校德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实践操作层面的探索较少,应用于心理辅导和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相对于传统“命题思维”(Vitz,1990)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恰当灵活地运用文学式语言、故事,以事喻人、以情动人,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知识的内化、情绪情感的体验和调节以及意志力的训练,创造性地开展高中生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一、“故事法”在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价值
(一)应用故事法进行心理辅导符合高考生年龄特征
高考学生具有高中阶段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如自我意识增强、认知不平衡、意志情感不稳定、社交圈扩大等,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不能容忍对自己的任何轻视、斥责、压制和嘲讽,特别是在同龄人面前;他们希望能和异性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建立深刻的友谊,但是矛盾、担忧的心情时刻存在,遇到冲突或不如意往往束手无策;他们的道德判断往往不明确、不稳定、不成熟,常常把一些对立的是非概念混同,譬如将固执当作顽强,将逞能视为勇敢,将自傲错当自尊,将思维的极端性片面性理解为深沉等;他们的情感表现十分丰富,但意志却相对薄弱,因此外显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大起大落,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头脑发热,遇事缺乏理性的冷静思考。临近高考的学生更是会出现敏感、彷徨、怀疑、困惑、易激惹等不良表现。
近两年来,笔者在高中开展了近20场考前心理辅导公益活动,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发现,影响辅导效果的因素有以下两点:第一,以情绪调整为先,认知调整为主;第二,以信服为先,以体验为本。其中,要改变学生在考前的诸多认知盲区和认知错误,使用的手段或者载体十分重要。以往教育者常用的方法是知识的灌输、说服、纪律约束、行为训练、奖励惩罚等,其效果甚微,在考前的这段时间极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无法触及高中生的心灵深处,教师的一些言语损害了其自尊心,潜在的不信任不仅使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反而越积越多。笔者认为,改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用高中生所能接受的、喜欢的方式进行辅导才能达到改变学生认知的效果。借助寓言故事、历史典故、传说、名人经历、成功案例等来进行讽喻和说明,可以启发他们去思考并改正缺点。
(二)应用故事进行心理辅导,能给高中生营造安全、自由的空间
1.故事具有榜样性,满足了高中学生自主和自强需求
故事提供了榜样模仿和学习的机会。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珍视,即重视那些能改进心理机能的良好行为模式;二是联结,把良好行为模式或榜样与心理词汇进行积极联结;三是转换,认知转化与积极心理相一致的适宜行为;四是融汇,即动机过程对认知和行为的连接。以上是故事里榜样发挥作用的心理学依据。
榜样学习是一种选择学习,不具有强制性。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高中学生自主性和自尊水平都迅速发展。他们讨厌不信任和强制要求,具有批判意识,表现为对教师和家长批评的不满、对学校制度的有意违反等,喜欢用“对着干、反着干”等行为表现自己的自主性和成人意识。而故事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情节的展示,学生自动被吸引,产生对榜样的移情,认同其行为的途径,是一种内在的模式认同过程,在不触及学生敏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强和自主性的发展需要。
2.故事具有感染性,满足了高中学生的情感需求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超速时代,高中生的情绪情感表现出丰富性和波动性强等特征。一项对学生课余时间的调查发现,高中生的情绪情感出现了发展愈加丰富和多元的需求和趋势,以及现实生活中进行情绪培养和调节时间比例越来越少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高三阶段达到了最高峰。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情绪状态显著地影响认知发挥。一项对高考状元的调查表明,影响高考发挥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考场心态、考前心态和知识准备,即考前的紧张程度、自信水平等对高考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考前心理辅导时有必要对考生的情绪进行适度调节。
故事具有感染力,情节完整、情感充盈,具有生活的真实情境性。广泛的题材、生动的情节,能够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促进学生情感的稳定和升华。聆听故事能够使学生更自由地思考和想象,能够对好的、有价值的行为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依附,在心灵中植入一种对良好心性的珍视和想象。
3.故事具有情境性,满足了高中学生的人际需求
用故事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里、具体的人物(榜样)身上来看某种心理特质、价值观或行为规范的具体运用。这不是一种抽象的推理或者概念的学习,而是一种回归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它提供了一种具有丰富的时间、空间和人物的多彩画面,以及价值选择和行动建议等。故事的结构给学生提供了想象、陈述和隐喻的余地,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
事实上,高中生形成积极心理的过程具有人际性、情感性、想象性等特点,与故事的特征相匹配。故事的叙事思维呈现了具体的人物和人际背景,能使学生产生迁移,有利于心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故事法在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实践
笔者在考前心理辅导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如下辅导内容:焦虑的普遍性及其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心态对考试的影响、增强自信心的技巧、体验放松和深呼吸等技巧、睡眠和父母期望、坚持和自控等。
心理辅导的途径很多,包括知识讲解、方法传授、现场体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故事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以下分别从生活故事、历史故事、心理实验和成功人士四类故事来解读“故事法”在高考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一)用故事解读焦虑的存在和作用
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也是一种情绪表现,对认知的影响很大。给高中生用故事解读焦虑,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说明焦虑普遍存在,让学生们知道自己不是特殊的个体,从而放下对焦虑的焦虑。一般采用“强人策略”的故事,即给重点高中的学生举高考状元也焦虑的例子,给普通高中学生举重点高中的学生因为焦虑屡次找教师咨询的例子。二是焦虑对行为决策存在重要影响。弗洛姆独木桥的实验说明,对事件本身的担心、害怕等情绪直接导致不良的行为结果。
(二)用故事说明信念就是力量
同样一个事件,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反应,产生不同的行为后果。面对落花,林黛玉发出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叹,而龚自珍感悟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积极情怀。通过故事促使考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高考,面对模拟成绩,面对失眠,面对难题,积极的信念会促进良好结果的出现,消极的态度会阻碍考试的发挥和快乐的体验。秀才遇到棺材的故事、牛仔大王发迹的故事等都能很好地说明信念就是力量的道理。
(三)用故事说明失眠的影响
考试之前如果睡眠充足,有利于考试时头脑清醒,高效发挥。但是考试前如果过于兴奋或者担忧,常常导致失眠,使人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很多学生在考试时会出现类似于“昨天晚上整夜都没有合眼,完了,卷子肯定答不好了”(绝对化要求和消极暗示)的非理性思维,担忧不已。其实,对失眠的担忧远比失眠本身危害更大,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真的影响不大。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时候由于工作投入,连续几个夜晚不睡,也没有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和创造成就,这充分说明了偶尔的失眠是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除伟人的故事外,心理学家的睡眠剥夺实验也证明剥夺睡眠并不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功能及其在智力测验上的表现(刘儒德,2010)。
(四)用故事说明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性是个性的一个重要特质,包括克服困难和持续做两个维度。高中生面临高考,距离高考时间越近,坚持性就显得越发重要,因为很多考生开始茫然(“高考成功就意味着人生成功吗”)、变得沮丧(“这次模拟考试没有考好,我完啦,我不想参考高考啦”),出现情绪激惹(妈妈刚问了句“今天学习咋样啊”就大发雷霆)、人际敏感(总觉得某某学生看不起自己或者觉得某某学生自私),越发浮躁(学不进去,翻翻这个,看看那个),还有一些学生出现各种躯体表现(头晕脑胀、困倦、发汗、手脚凉等),有些考生甚至直接和家长说“我不参加高考了,受不了了”。
因此,除了高考心态调节和考试技巧外,坚持走进考场也应该成为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坚持性辅导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一个是“执着勤奋就会成功”,鼓励学生直面高考,勇往直前就是胜利。笔者多次引用“韩国泛业汽车公司总裁的故事”来说明,人世间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遇到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三、考前心理辅导应用故事法的注意事项
(一)找到故事和学生年龄特征的切合点
选取的故事应符合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进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而高三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处于中学阶段的最高水平,在自我的认识评价、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层面上都有了迅猛的发展。他们有高考、上技校或者直接就业等选择,对事件和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多的思考。据此,在运用故事法时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故事的理念分析必须透彻,事件发生的背景、条件,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价值选择等都要交代清楚,增加逻辑性,促进同一性,避免学生断章取义走入极端思维;
第二,故事中渗透的情感要丰富、多元,根据辅导目标可增加矛盾的情绪情感,也可以通过背景音乐和视频等增加故事的渲染度,学生能沉浸在故事中,与故事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促使其明白有些情感的存在虽然不合理,但是合情,打消恐惧和焦虑的心理,顺其自然和稍加控制即可;
第三,故事中事件的进展和不同结果的出现,是故事中人物对不同价值进行选择和对行为进行控制的产物,不断选择和控制自我是个体能否成功的要件。同时,传递“没有完美,只有尽力”的理念,转变高考学生普遍存在的“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和“完美主义”倾向。
(二)提升故事的迁移效度
“故事法”的效度,即一个故事到底在说明什么道理,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对相近概念、交叉概念的理清和辨析对“故事法”的应用效果有很大影响。很多教师讲故事“云里雾里”,学生听故事“月朦胧鸟朦胧”,不知道教师要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即使专家报告中把所有的核心理念和技能技巧都呈现给学生,在现场答疑环节仍会有学生不知道如何做、辅导者不断重复主题报告内容的现象,即知识和道理在学生的应用环节出现了脱节。因此,不但要明确故事的核心概念,更应该通过学情调查和咨询实践,结合考生考前出现的问题表现进一步阐释故事所倡导的心理和行为,提高故事的迁移效度。
(三)提高讲故事的技巧
“故事法”主要分为讲故事,读故事,编、演故事三个阶段。但是,在面对全校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中,让每个学生读故事和编演故事基本无法实现。为了提高故事的影响力,提高辅导者讲故事的技巧迫在眉睫。除了故事本身,辅导者还应该收集主人公的相关成长经历作为背景材料,以便于拓展和补充说明;故事呈现方式要多元化,可以采用课件呈现、学生自读,事先做好配乐朗读,插图、辅以背景音乐和辅导者现场讲述等多种形式;讲述时注重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身体和神态语言的运用等。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运用舒缓、励志的背景音乐,以多媒体配图呈现故事内容,并辅以生动幽默的讲述方式效果较好。切记是“讲”故事,不是“读”故事。
主要参考文献:
[1]关尔群,董光恒,李凤杰.谈“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2005,21(1):44-46.
[2]何善秀.运用故事法优化批评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1,6:89.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军校学员; 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一、在军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军校客观环境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军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军校中自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团体,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校园环境使每个团体都有其典型的不同于其他团体的特征。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必须作为团体的一份子,需要和期望才能满足。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2.学员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 “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心理辅导员如果把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仅局限于个别辅导的话,他也就限制了自己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Gladding,1996)。”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为参加者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处理他们所关心问题的情景。例如生涯决定、认同问题、男女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有关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3.学员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可以让学员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员支持的。由于团体的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可以增进信心,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
二、军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较之于个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1.团体心理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团体就像是一个浓缩了的微型社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将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学员可以通过角色假设、心理剧、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因此带来各种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在模拟交往中,团体成员学会了许多社会生活经验,逐渐学会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观察社会,懂得了应该遵守团体规范,并且在各个生活团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
一般说来,需要心理辅导的学员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需要一对一地个体辅导,这样大大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是面向全校学员,通过调查筛选出学员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由心理辅导教员将学员分组,组建不同主题的团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二是以院(系)为单位,根据各院(系)学员的心理特点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规模扩大到班级,就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心理辅导,这种模式比较符合军校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特点,效果较好。
3.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容易巩固
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一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及表现形式,活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学员的体验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时达到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使得辅导效果在多次却不单调的辅导中得以巩固。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军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学员交往的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类似共同特征和需要的学员组织在一起,团体活动的特点和氛围使学员容易找到共同性,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从而充满希望和改善的力量;在团体活动中期阶段,团体凝聚力使学员进一步找到风雨同舟的感觉,使个体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互相帮助;团体对成员的支持,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
2.团体心理辅导使学员互相学习,在认知、情感、行为上都得到直接的帮助。 与个别辅导相比,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学员可以相互学习,交换经验,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劝告,模仿其他学员的行为;团体心理辅导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学员反省自身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3.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学员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不断进步。 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学员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度。
四、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1.团体讨论法
团体讨论是指团体成员对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或困惑,互相分析,并做深入的探讨。在团体讨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看法,帮助成员明确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养成尊重他人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游戏辅导法
游戏辅导是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心理游戏,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同时通过心理游戏活动,引发学员思考,唤起学员对生活的热情、对身边人员的关注以及对亲人的关爱。
3.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是指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经过指导和训练,学习好的行为模式,逐步掌握新行为从而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或态度,形成新的观念与行为方式。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放松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人际交往技巧训练,不仅适用于存在一定心理困惑的学员,更能促进所有学员的健康成长。
4.主题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可用于新生入学后的班级建设、和谐宿舍关系的构建及不同年级不同问题的成长需要。例如新生适应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自我成长辅导、生涯规划辅导等。这主要是针对学员在军校生活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而进行的班级内部团体辅导,让每个学员在团体的范围内,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
关键词:学生管理;心理;就业指导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作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管理好学生不仅可以使学校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满意度增加。而一个学校的就业率则会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率,通过就业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对就业的盲目。
一、在专业学习上进行引导
在专业学习上的引导工作并不是要求辅导员对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来辅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要求辅导员通过对专业的学科特点、学科背景,来引导学生们找到队专业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接下来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可以与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沟通这样好了解一些学科专业的发展背景,同时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座谈之后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它发展前景,学生好明确专业培养规格与发展方向,进而结合自己个人的奋斗目标来设计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2)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不同班级之间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来促进各班之间的关系。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比如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的学生传授在大学期间我们在不同的时间该做的事、该过的级、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上应该怎么做。
(3)做些必要的总结,在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和专业教师沟通以及积极开展活动的时候要注重总结、研究专业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尽量的争取教学研究立项与大学生科技立项,这样鼓励了学生共同参与教育科学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
二、在学生的心理上进行引导
在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对于心理的辅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然而做好心理的辅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又是其关键,从实际工作出发的同时结合一般心理咨询关系建立的特点,通过对探索辅导员心理辅导中关系建立的独特性以及从师生关系影响对心理辅导目标的建立,辅导前应注意的事项及辅导过程影响的要素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剖析,使得这些工作对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的进行提供更有效指导与建议。
(1)如果辅导员觉得学生的所遇到的问题需要进行一次专门性的心理辅导,或者有些学生主动向辅导员老师寻求心理辅导时,必须在对其辅导的过程中保证能够有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在辅导中不受他人干扰。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要做到这点并不那么容易,有太多的繁杂琐碎、不可预期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此情况下,辅导员老师最好要先跟来访学生预约好时间、地点,在进行心理咨询前应先与学生交代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好让学生再心理上有准备,不过这样的情况最好尽量避免,以防让学生觉得打扰到老师的正常工作而产生愧疚感。
(2)如果来访的学生咨询问题比较紧急,或者辅导员在学生来咨询的时候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心理辅导,这时辅导员须先征求学生的意见,并且来说明理由,在说明理由时需尊重学生,而且不可过于直率,同时向其推荐本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介绍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长处,以防止出现对来访的学生产生伤害或负面影响。
(3)辅导员老师在给学生做心理咨询前应与学生协商本次辅导过程的时间以及心理辅导的目标。告诉学生这是为了帮助学生自己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希望双方能够努力积极的配合解决。通过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也可以贯穿到日常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不过此时应再次声明保密原则与保密原则的范围。
作为辅导员或者其他的学生管理者对于学生进行以上两方面的引导是最重要的,当然有时候也有其他方面的引导本文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接下来主要介绍下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方面的引导。
我国高校的毕业生每年都在增长,又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广大毕业生走好择业的第一步。在此,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三、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日益成为社会普通的劳动者,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既是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式的需要,也对同学们自身发展好处。希望大家对目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有清醒认识,合理准确地自我定位,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强化普通劳动者的意识,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就业,做好积极的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扎根基层,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基层是有志青年奋斗成才的必由之路,是高校毕业生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砺品格的重要途径,是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基层条件可能很艰苦,但艰苦的条件既能磨练人,又能造就人,大学生在基层社会实践的丰富经历和阅历,必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闪闪发光。在此,希望广大毕业生同学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抱负,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努力成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
摆好自己的就业态度,我相信每位同学都将找到工作。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对于把学生从进校的那天开始引导经过四年的时间学生们会将拥有个充实和难以忘怀的大学时光。辅导员是伴随学生们四年时光的重要学生工作管理者,因此本文主要是介绍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指南.重庆教育,2012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措施
Abstract: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Psychologists' c oncern.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et us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online behaviors, the time of consuming, the available way to get to the Internet and f unctions of Internet usage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Then the reaso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is discussed, focusing on personalities, relat ionship need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 t addiction disorder.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nt erfering measures
Goldberg最先提出了“互联网成瘾症”或“网络成瘾障碍”的概念[1] ,它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 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 ,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7月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6月,我国网民 人数达到了1.62亿人,其中18~24岁的网民占33.5%,42.0%的用户文化程度是大专和本 科[2]。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人群,由于学习、就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 其自身心理特点、便利的上网条件,很容易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患人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 高度重视网络成瘾现象,加强对网络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探索正确恰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对 网络成瘾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调查现状
依照随机抽样原则,对江苏省4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650人作为测试对象(回收有效问卷6 15份,有效率为95%)。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根据总分判定测试者是否 网络成瘾及其程度,31~49分判定为网络使用过度,50~79分判定为网络成瘾倾向,80~10 0分判定为网络成瘾。此外,还通过自编的“大学生上网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大学生的个人 基本信息以及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学校、专业、性别、年龄、上网历史、上网时 间、上网地点、常使用的网络功能、产生网络使用问题后的应对方式等项目。
1.上网时间
对大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发现,每天上网1小时左右的学生占12.4%、1~3小时的学生占54 .1%、3~5小时的学生占27.3%、5小时以上的占6.2%。网络成瘾者每周上网时间在22小时 以上,上网时间与成瘾属正向关联。
2.上网费用
从上网费用的调查看,64.1%的人上网费用少于50元/月、28.7%人上网费用为50~100元 /月、4.7%的人上网花费为100~150元/月,上网费用为150~200元/月的人和超过200元/月 的人均占1.1%。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的花费要远高于正常使用者,这些学生上网以网络 游戏为主,还要因此额外支付一些费用,如买游戏点卡、游戏装备等。
3.上网目的
对于上网目的,我们列出了“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消遣娱乐、交友和联系、获取资源和学 习、浏览新闻、调节不良情绪”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8.0%的人选择“消遣娱乐” 、21.3%的人选择“获取资源和学习”、21.2%的人选择“交友和联系”、16.4%的人选择“浏览新闻”、9.3%的人选择“调节不良情绪”、2.4%的人选择“获得 成就感和满足感”、还有1.4%的人选择其他(开发网站、炒股、购物等)。
4.上网功能
上网目的不同,其常用的网络功能势必产生差异,调查显示,16.4%的人最常使用的网络功 能就是网络游戏、23.2%的人经常使用网络聊天、58.4%的人主要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网页浏览、2.0%的人经常使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网络成瘾者使用较多的是有互动功能的 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这表明游戏等网络的互动内容更容易使人产生依赖和成瘾。
5.上网困扰
此项目主要了解学生因网络成瘾导致苦恼和困惑时的应对策略和方法。统计结果发现:假如 碰到网络使用过度的问题,学生倾向于自己解决的占43.8%,还有33%的同学倾向于求助朋 友、同学,而寻求父母、老师帮助的较少,只占11.2%,有3.9%的人会选择寻求专业帮助 。此外,还有7.8%的人直接表示自己不会有困惑,这表明学生对网络危害的认识可能过于 乐观,碰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专业的、有经验的人帮助,这对学校如何加以引导、如何主动 关注和帮助他们提出了方向、提供了空间。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分析
网络成瘾现象是一种周期长、易反复、难戒断的网络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 网络的推广和普及为网络成瘾症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自身的特点对学生也具有强大 的吸引力。除了这些客观原因外,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网络成瘾形成的基础。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在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指出: “具有 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的网络功能特性所吸引,而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形 态”[3]。不少研究显示,具有一些特殊人格特点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受到网络的吸 引和影响,比如孤独、抑郁、内向、敏感、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差、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等 。一些抑郁症的大学生为了克服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往时的困难,减少负向事件,喜欢在 网上借助匿名或虚构角色的方式和他人进行交谈,有效避免了抑郁感的发生。
2.社交需要
在网络的世界里,上网者可以获得同他人进行交往的重要窗口,获得同更多人交往的机会。 由于网络交往所带来的风险比较小,通过网络平台,不管是弱势群体还是性格内向者,都可 以突破时间、空间、身份的限制,扩大交往对象,E-mail、BBS、QQ、MSN和最近兴起的博客 都 是常用的网络交流方式。借助网络,大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聊天,释放心中的 苦闷,缓解学习的压力。本次调查也显示:61.5%的大学生在“寂寞无聊”时上网,28.5% 的学生在网上交友的最主要原因是“可以充分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或压抑”,19.6%的学生 认为在网上最主要的收获是“使自己的压抑、苦闷得到缓解”。与一部分同学的访谈也发现 这种倾向,即一开始上网是因为自己性格内向,与父母及同学缺乏有效沟通,心情烦闷时通 过上网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时间一长便无法控制自己,形成了不良的应对模式。
3.从众心理的需要
从众心理就是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即“ 随大流”,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比较普遍。网络成瘾的心理在大学生中也呈现“小群体”现 象,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或一个班。从众心理的动机就是大学生通过从众的过程得到了一定 的情感满足。 大学生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他们会遵从群体的意见,采用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而 这种群体内部的“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的判断能力及自我意识,盲目地顺从 群体的行为,从而导致过度上网、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
高校应尽早构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院系政工干部再到学生层面的3级网络,充分发 挥专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信息员、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在内的4支队伍的作 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实施系统专业的分级干预。
1.轻度网络成瘾
首先,广泛开展“网络教育”。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大学生们需要经常借助网络的平台开 展相关学习和研究工作,针对学生密集接触网络的特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广泛 开展网络知识的宣传、网络心理讲座、网络心理广场咨询等活动,努力在全校营造“健康网 络,和谐心理”的良好氛围,发挥网络“双刃剑”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 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使用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排查,对有问题的同学建立 个人心理档案,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轻度沉迷网络人群的情况,认真梳理和分析每一个人的具 体资料,在学生工作干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和帮扶转变 计划。
其次,全面实施“心理班会”。专门针对轻度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班会”有别于传统的说 教式班会,主要是把别具一格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带进班级中,通过营造轻松 、愉悦的气氛,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感受他人,在分享中获得经验、进而成长。 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老师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由接受过系统 培训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干部主持各项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通过组织“心理 班会”活动,可以有效帮助依赖网络的学生加强沟通,提高自信,缓解学习、生活的心理压 力,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尽早从网络成瘾中走出来。“心理班会”的全面实施使学生 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
最后,长效参与“心理辅导”。院系的辅导员可以承担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这种心理辅导 不能等同于心理咨询,因为院系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行政管理工 作,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种心理辅导是非专业性质的。但是不能低估心理辅导工作的 作用,因为学生产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孤独、抑郁、低自尊等人格因素有关系 ,许多学生缺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能力转而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得到心理寄托和成 就感 。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予他们一些心理疏导,从而 起到预防和缓解网络成瘾的发生。
2.中度网络成瘾
首先,系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网络成瘾的干预,目前主要是进行个案治疗。中度网络 成瘾的学生必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评估诊断,接受长期、系统的个别咨询。具体 的心理干预技术包括:设定目标、自我暗示和提醒、厌恶疗法、转移注意法、制作个人清单 等。目前高校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就是“厌恶疗法”,其做法是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 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使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 或减少目标行为。橡皮圈疗法是最常用和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做法是网络成瘾者在自己的 手腕上套上橡皮圈,当他有上网的想法或冲动时,弹拉橡皮圈,产生疼痛感,边拉边记数, 目的是通过这种厌恶刺激转移注意力。“制作个人清单”法主要写出自成瘾以来被忽略或减 少的其他每项日常活动,并回想这些活动如何对充实、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利,这样的练 习将有助于成瘾者在面对网络和一度喜欢而已失去的活动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该项技术对大 多数的网络成瘾者都是有效的。
其次,有效开展“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治疗网络成瘾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招募自愿戒 网的网络成瘾者组成互助成长小组,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 新 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找回健康人的心态,正确地理解和对待生活。通常学生们每周会面一次 ,每次的会面时间为2小时左右。干预的思路主要是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分4个层面进行干预 。一是问题解决层面:通过“E网情深”活动,使团体成员客观评价自我的网络使用行为、 动机及后果。二是认知和情绪反应层面:通过“天生我才”活动,认识自己,纠正认知偏差 ,改善情绪反应方式。三是人际交往层面:通过“那些花儿”活动,评估个人的人际关系网 络,寻找社会支持资源。四是自我管理层面:通过“生活是个大馅饼”活动,制定策略,提 高自我管理能力。研究发现:经过约3个月的团体干预,成瘾者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 制和人际关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而这3方面与网络成瘾都有显著关系,成瘾者对网络 的依赖也有大幅度下降。当然,在实践中对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具体程序还需要 不断改进,需要对其长期效果进行随访研究。
3.重度网络成瘾
首先要不断强化“干预机制”。学校应该不断强化对网络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采取多种有 效措施提高心理危机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 老师应与脑科医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以及学生骨干之间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能保 证一层层地及时评估、治疗和转介。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应及时关 注医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意见,组织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个案讨 论,必要时时刻保持与院系政工干部、家长、学生的及时沟通。
其次是借助医疗机构的“专业治疗”。药物治疗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研究表 明,通过使用抗焦虑类、抗抑郁类精神药物可以缓解重度成瘾者的不良情绪,为心理治疗创 造有利条件。目前,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已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4]。
这种情况一般要由具有医学背景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做出判断,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 施,越早进行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学生的心理恢复越好,重塑其因网络成瘾而受到严重影 响的人格也越快。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还缺乏足够的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危机干预从业者 ,缺乏能配合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有效措施,面对比较严重的网络成瘾者时,学校难 免陷于被动和无力应对的境地。因此,在高校中建立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应该是今后网络成瘾 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 进展,2003(3):355-359.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07-07-30].cnnic.net.cn/index/OE/00/11/index.htm.
一、中学生“偏差行为”调查
1.午休时间玩游戏
时间:中午12:05分;地点:某校南门300米电子游戏厅门前;穿该校校服的学生陆续走入游戏厅,共计14人。同一时间该校西门200米网吧里走进9名穿该校校服的学生;北门300米电子游戏厅里走进16名穿该校校服的学生;东门500米左右的两个游戏厅里还有近10名学生。中午13:15分,这些学生纷纷走出游戏厅。据了解,这些学生90%是上网或玩游戏。
2.五个学生同时收到一份情书
某个星期五的下午,某校高一年级二班、五班、七班有五名女学生同时收到内容一样的情书。除了一份是用碳素笔写的外,其余4份都是复印件。老师找到写情书的学生,得到的回答是:学校里美女太多,选择有点难度,撒网或许能捞到美女……既然意思是一样的,何必再重写,复印是现代社会谈恋爱的最佳方式。
3.90斤以上的女学生在减肥
周四晚上,某寄宿学校,将一名胃出血的女学生送进120急救中心医院,初步诊治是不正常饮食引起的,进一步了解才得知学校近期流行减肥,90斤以上的女生属于肥胖,部分女生以不吃饭的方式减肥。
4.没面子就跳楼
某校期中考试后,某学生主观试题得了0分,找老师改分,老师不同意,该生一气之下撕毁试卷,其行为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讽,这名学生觉得太没面子,于是从三楼跳下去,脚部粉碎性骨折。
某校学生因考试不理想与父母吵架,从家里二楼跳下。某学生上学带手机被老师没收,教师处理方法是要交给家长,学生一时想不通而跳楼。
上述中学生的“偏差行为”在许多学校都发生过,这些“偏差”现象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睡眠和饮食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团体干预不能不引起学校心理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重视。
二、中学生心理“偏差”的影响因素
1.中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
中学生身体发育比较快,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这是产生“偏差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在认知方面:常作独断性推论,倾向于不根据事实或根据错误的事实得出消极结论;在选择性注意方面,过分注重与自我相关的事物,过分关注消极事物或事件的消极方面;在自我关联方面,不会辩证地思考;在自我评价方面,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在群体意识方面,自我倾向比较严重。
2.学校教育资源不完善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生活适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初中生为7.9%,高中生为3.5%。如果不及时引导,会影响学生的价值感、被信赖接纳感和自我效能感。从客观上说,目前学校课程的设置存在重升学、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心理活动课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有的学校对青春期学生的引导还不到位。
3.家庭教育环境不和谐
孩子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后,在生理和心理上渐趋成熟。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放松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学习上,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据调查,在80%的有“偏差行为”的学生中,家庭教育多不力(如离异、寄养、放任、溺爱等)。高中生王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对其期望很高,高一时所有学科都请了家教老师,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王某后来产生了厌学情绪,和父母消极对抗,迷上了网络游戏。高中生李某,小时母亲去世,与继母不和,对其父亲也有怨言,成绩时好时坏,一直不稳定。由此可见,如果中学期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处在“真空”状态,孩子则很可能出现偏差行为。
4.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合力还没形成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引导过程,但由于社会环境复杂,管理机制不完善,有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仍有许多学生出入。分析其原因是:学校教育影响深度不够,家长对孩子的校外行为提醒或管理不到位,社会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三、中学生行为“偏差”的心理辅导
1.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格等进行心理辅导
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是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重要目标和核心任务,为了使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投入到学习之中,学校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人格等方面进行心理辅导。学习辅导:主要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如认知技能、知识障碍、动机,情绪'等)进行辅导;人格辅导:着重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的自我调适、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沟通,以及群体协作技能进行辅导;生活辅导:主要是对休闲、消费和日常生活技能进行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
2.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对“偏差”行为进行干预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SFBC)是近年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咨询技术。其特点是咨询时程短、积极正向引导,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教师可以通过一般化、预设询问、奇迹询问、例外询问、量表询问、应对询问、赞许、关系询问等技术对有“偏差”行为的学生进行行为认知方面的心理干预,同时结合知、情、意、行四种基本心理现象的规律,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症状灵活地、综合地采用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法进行指导和干预。
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有:(1)心理游戏,通过游戏找出认知偏差,改善人际关系,恢复自信。(2)正向行为支持,通过观察、评估、干预来使个体的正向行为代替问题行为。(3)榜样学习,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引起个体行为的认同和模仿;(4)情绪调节,通过情绪宣泄、积极联想、暗示调节等,发挥其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中学生行为“偏差”的团体干预
这里的团体干预包括两方面,一是团体心理辅导,二是团体协作指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接纳自我,改善和调整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对出现“偏差”行为的学生群体实施团体干预,既经济、简捷、高效,又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台湾学者黄龙杰和赖念华 (2008)针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特点,提出“6+1阶段减压团体”的干预模式。“6+1阶段减压团体”包含七个结构化阶段:第一,介绍团体。由领导者介绍自己及助手;说明减压团体的目的及过程;建立基本的保密、平等等规则。第二,陈述事件。参与者陈述和分享在危机事件中的经历,即看到、听到或闻到什么,当时的反应如何。第三,澄清想法。参与者陈述在危机事件中的想法,对于每个参与者所表达的想法及观点,领导者都要给予认可与肯定。第四,表达感受。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每个参与者分享这个事件对他们造成的情绪冲击。第五,接纳症状。当参与者的情绪反应开始沉淀下来时,领导者开始询问他们在该危机事件后所出现的生理、认知、情绪及行为方面的症状。领导者会请有相同症状的人举手让彼此知道,这有助于参与者接纳自己的症状,是帮助其正常化症状的一种方式。第六,教导应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导参与者正常化自己在危机后出现的症状。领导者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相互讨论分享,得出在此紧急事件中的危机应对方式以及处理压力的方法。第七,展望未来。在此阶段,领导者引导参与者找到正面的意义。在结束之前,领导者也可以邀请成员讨论接下来的打算。减压团体工作完成之后,提供信息让校方了解哪些参与成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辅导与追踪,哪些需要转介等。“6+1阶段减压团体”的干预模式同样适用于有“偏差”心理和行为的中学生。
团体协作指导是指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协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很多,单靠学校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通过家访、网络与家长和社区辅导员密切合作,对有“偏差行为”的学生进行团体协作指导。
摘要:大学生孤独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将团体辅导应用于大学生孤独感问题的干预中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孤独感问题干预中应用有五个步骤,同时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应用,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干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解决大学生的其他情绪问题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当前,在大学生中孤独感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生活适应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孤独感问题多存在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而团体心理辅导通过独特的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形式,促使个体在交往和互动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孤独感问题的干预和解决起到了良好效果。
一、大学生孤独感问题概述我国一些学者对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时常感到孤独,并且他们的孤独感受和孤独行为表现复杂。
由于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和交往需要的增强,其情感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都较强。骆光林等人对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调查表明:女生经常产生孤独的比例和男生差不多,但偶尔产生孤独的比例明显比男生高;专科生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比本科生和成教生高;学生经常产生孤独的比例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而二、三年级相差不大;非独生子女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明显高出独生子女;学生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随着月消费额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水平太高和太低都易产生孤独感;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往往具有神经质或精神质倾向,个性内向而不稳定。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影响着其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容易形成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以致很难与周围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应地下降。孤独感强烈的大学生,更容易封闭自己的心理,掩盖自己的真实愿望,在与他人不和谐的交往中,较易形成自卑、退缩心理,使其孤独感加剧,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孤独问题的干预方式很多。改变孤独情景,转移注意力;通过接受心理咨询,进行孤独疏导;通过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方式来对孤独感进行干预;通过改变人际关系,克服孤独时的焦虑与悲哀心理以及适时地对他人进行自我表露来正视孤独体验,进行自我调节。这些方式对改善大学生的孤独心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实行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以其独特的辅导方式,在大学生孤独感问题干预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团体心理辅导概述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诱导,以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其具体内涵是: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积极关注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倡导自我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状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共性心理问题,倡导同辈互动教育理念,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健全自身人格。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有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行为训练。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改善和调节大学生孤独、抑郁、焦虑等一系列情绪,使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掌握应对各种情绪问题的有效方式。团体心理辅导为大学生提供安全的情景,促进其自我开放与自我探索,拥有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统一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接纳,协调自我意识;团体心理辅导中形成的团体,充满接纳和支持的氛围,促进心理需要的满足和现实关系的建立;利用团体的“互动性”,提升成员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增强解决问题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思考和间接学习;团体成员的观点和情感往往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波及其他成员的内心,引起共鸣,激发思考,学习新的行为模式,促进自我成长;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一个类似于真实社会的人际环境,通过一定的活动进行心理训练和技巧练习,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技能,并通过团体的反馈而不断调整,进而扩展到现实生活中,促进心理活动的暴露,提升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孤独感问题干预中的应用确定团体辅导目标,设计活动主题。
针对孤独的特点,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共同讨论等方式,训练学生接纳自我和彼此接纳,使他们掌握交往技能,增加交往信心,并使他们在团体氛围中通过彼此真诚交流,获取社会支持特别是情绪支持,学会展示自我和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通过专题讲座、共同讨论、自我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认清自己孤独原因,消除认知障碍,减缓孤独情绪。21形成小组阶段。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招募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宣传,辅导者根据平时咨询情况建议某些人参加,以及由其他人介绍这三种方式招募成员对象。在所有报名者的基础上再进行筛选。初次筛选是采用CULA孤独量表,选出得分较高的人作为咨询对象。第二次筛选时,可以通过面谈法、量表法(反映活动目标的量表)和自我情况报告法理解成员情况,最终确立组员。3.导入阶段。正式活动开始前先做准备活动,由辅导者倡议,大家围成一圈做自由选择放松运动,接着每个同学随着做一动作,大家跟着模仿,目的是活跃气氛,放松情绪,使每个成员在正式活动前有较好的心理适应。然后辅导者向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团体目标,进行步骤,注意事项。结束时可以让组员回去写一下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以及对今后活动的期望、建议,待下次活动时大家共同分享作业。41实施阶段。
(1)通过社交技能训练使团体成员初步相识并建立互动关系。要求参加者在一起的情境中进行二人介绍、三人介绍、六人介绍,包括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内容包括姓名、所属、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以及个人其它有关自我资料。然后讨论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技巧礼仪及如何给人良好第一印象等,最后由主持人分析总结。
(2)通过生命线活动使团体成员深化认识自我、开放自我并接纳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同时增强对团体的认同和归属感,减缓孤独寂寞等情绪。每个成员根据团体领导者的要求,写出至少20个以上的自我,如姓名、年龄、家庭、性格、爱好及孤独、苦闷、理想等,并按照自己的实际出生年月,从过去至现在直到死亡勾画出自己的生命线,静静思考一下过去日子最难忘的三件事及今后最想达到的目标2-3个。然后将这一系列自我与团体其他成员交流,要求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的一个个独特的人。这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和氛围使成员容易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从而降低内心的焦虑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让自己充满希望和力量,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感觉自己不再孤独。
(3)通过自我描述来诉说自己的孤独感受,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前面的自我认识,进一步提出自己目前最感困惑、最烦恼的问题,甚至一些长期压抑的感受,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自然的方式向其他成员倾诉。其他成员在倾听之余提出建议或方法。以此来帮助团体成员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大胆暴露,减轻心理压力,获取情绪支持,减缓孤独情绪,并通过彼此交流学会自然倾诉和善于倾听的技术,加深对交往中正效应的感受,领悟如何理解、宽容和支持他人,进一步提高交往能力。通过成员自我分析,共同讨论和辩论及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团体成员的交往打破了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他们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自觉、自愿地交流各自心里的秘密,说出自己内心的困惑,宣泄压抑的情感;成员在小组中看到他人也会有孤独,从而摆脱了别人生活得都很快乐,只有自己生活才是最糟糕的错误想法,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也会让自己感到生活的意义。在彼此的交流中也认识到错误的、片面的非理性信念是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而认识孤独本质,找到原因,寻求应付对策,并通过交流彼此沟通,达成共识,并从他人身上领悟自身问题。最终认清孤独感产生的原因,转变认知障碍,建立人际交往合理信念,进而减缓孤独。
(4)通过角色扮演和共同讨论进一步相互接纳,树立自信,学会正确应对孤独的方式。运用表扬这一活动形式,真诚赞赏他人和大方接受赞赏。请一位成员站或坐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和值得欣赏之处(相貌、性格、处事等)。被称赞成员说出哪些是自己以前觉察的,哪些是不知道的。每个成员到中央戴一次高帽,规则是必须说优点,态度要真诚。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如何对待别人的赞扬与批评?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达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成员可以相互对比,不断发表和修正自己的看法,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
(5)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主题游戏、角色扮演训练等环节创造一种比日常生活更自由、信任的气氛,使成员通过彼此真诚的沟通,增强自身的主动交往意识,学会理解、体察别人的心理活动,增加交往自信心等。通过人际关系训练中的分享、交流,使团体成员整理自己团体活动的感受,形成一些新的自我概念、原则和自我了解,并通过积极了解他人,来增加自己的宽容度,以便更好地接纳他人。成员还不断尝试将新形成的概念、原则应用到团体以外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从而促使团体成员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通过介绍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向他人求助,学会赞美和欣赏他人,学会放松训练、情绪宣泄、目标管理等,从而使大学生掌握应对孤独情绪的有效方式。51评估与终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对参加者进行心理测验与问卷调查。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CULA孤独量表对小组成员进行再次测试,比较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差异,结合团体成员填写的问卷反馈情况,对辅导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采用回顾与反省或者计划与展望的方式安排好结束阶段。使团体成员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应对孤独的体验和技巧运用到其实际生活当中去,摆脱孤独感受,和谐人际交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然而,它的负面效应依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人群,由于学习、就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其自身心理特点、便利的上网条件,自然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患人群。因此,如何预防和戒除网瘾、化解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首先,使用网络不当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产和学习工具。同时,网络也是人们“休闲消遣”,进行精神享受的好去处。可是在现实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多少时间,把网络当工具,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又有多少人把网络当做了娱乐工具,利用它来进行消遣、玩游戏和聊天? 在被调查的大一、大二、大三的三个年级的1 200名大学生中(学计算机专业的占30%),上网热衷聊天的达75.8%,选择网络游戏的占41%,曾光顾黄色网站的占35%。在时间比例上, 只有19.2%的时间上网是为了下载软件,搜集资料,了解时事新闻。而且年级越低,用于学习的时间比例则越低,用于玩游戏、聊天的时间则更多。
其次,网络自身的优势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客观原因。一是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与现实的广阔天地,拓宽了他们了解外界的渠道。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被别人所了解和关注,与人交流,渴望友谊。互联网正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生理和心理要求。二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性与实时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大学生玩起来过瘾,欲罢而不能,最终完不成学业而毕不了业或留级时才大梦方醒,后悔莫及。
再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根据对网络成瘾者的现实调查,大学生沉溺网络往往与他们人格特点的心理特质有关。一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多数是因为个人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一味地放纵自己的行为所致。少数是因为个性孤僻,交友能力较差或不善于交际,转而在网上去寻求友谊和结交异性朋友,满足情感的需要。二是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逐渐清晰的青春发育期,当出现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与社会现实难以一致的矛盾冲突时,往往难以摆脱因失意所带来的惆怅与烦恼,而在网络环境下,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都可以摆脱掉。三是大学生没有中学生那样大的学习压力,自由的大学生活使他们有了更多自,对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行为和时间往往缺乏理性的选择和控制。四是他们又是一群渴望了解世界,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追求刺激和挑战的群体,而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着孩童时贪玩好动的心理。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
高校应尽早构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院系政工干部再到学生层面的3级网络,充分发挥专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信息员、朋辈辅导员在内的4支队伍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实施系统专业的分级干预。
1.积极预防网络成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广泛开展“网络教育”。针对学生密集接触网络的特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广泛开展网络知识的宣传、网络心理讲座、网络心理广场咨询等活动,努力在全校营造“健康网络、和谐心理”的良好氛围。
其次,全面实施“心理班会”。专门针对轻度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班会”有别于传统的说教式班会,主要是把别具一格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带进班级中,通过营造轻松 、愉悦的气氛,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感受他人,在分享中获得经验、进而成长。
最后,长效参与“心理辅导”。院系的辅导员可以承担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因为学生产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孤独、抑郁、低自尊等人格因素有关系 ,许多学生缺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的能力转而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得到心理寄托和成就感 。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予他们一些心理疏导,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网络成瘾的发生。
2.适时关注网络成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首先,系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网络成瘾的干预,目前主要是进行个案治疗。具体的心理干预技术包括:设定目标、自我暗示和提醒、厌恶疗法、转移注意法、制作个人清单等。目前高校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就是“厌恶疗法”,其做法是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使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橡皮圈疗法是最常用和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做法是网络成瘾者在自己的手腕上套上橡皮圈,当他有上网的想法或冲动时,弹拉橡皮圈,产生疼痛感,边拉边记数, 目的是通过这种厌恶刺激转移注意力。“制作个人清单”法主要写出自成瘾以来被忽略或减少的其他每项日常活动,并回想这些活动如何对充实、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利,这样的练习将有助于成瘾者在面对网络和一度喜欢而已失去的活动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该项技术对大多数的网络成瘾者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