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

第1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

第二课时:四步阅读法,完成小说赏读。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三)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①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②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③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④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亮点探究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在合作讨论与交流表达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三种构想的实施是成功的。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

这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上课伊始,学生还未开口读书,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的充分不相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节课自由读书(自外),并要求在读完后能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事实证明,这个目标实现了。

(二)为学生创设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

这是对话的关键。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篇小说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我设计了四个主问题和四个亮点探究活动:寻读,解决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理读,解决作品的思路,这是学生最易获得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性探究体会构思精美;品读,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并进而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这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说读,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美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这堂课中的四个主问题带出的十个提问,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

第2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摘 要 各个中学为了建立良好的高素质的校内体育师资队伍,建立了相关的监察制度监察体育教学成果。并且在一定时期会对体育教学进行安全能力的综合评价,以便对体育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不足有所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师的安全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学体育 课堂教学 安全能力 综合评价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学体育作为中学教育中的重要一员,其地位在近些年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课分为课堂教学和户外教学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质。教学安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是确保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安全能力是确保体育教学环境安全的重要助力。 一、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测评体系构建

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于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有着极大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测试体系主要是由教师安全能力因素、定性指标和评价模型三大部分组成。教师安全能力因素主要是指体育教学课堂中在教师的主导之下,学生根据教师所指定的课堂流程进行相关的体育学习和训练。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把握活动的安全性,能及时处理安全事故。定性指标则是以学生为获取对象,通过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随着体育训练的加强与熟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类数据上的变化就被称为定性指标。评价模型就是在数据采集之后,通过建立一个系统科学合理的模型,并将数据放入到模型之中进行精确的测算,测算得出的结果是建立在教师安全能力因素和定性指标数据之上的,能够以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式多样化的展现数据统计形式,从而形成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 二、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体育教育安全、体育风险等等都已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内容,主要侧重对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之中的指标有31项之多。 (二)数据分析法

本文以3所中学随机选取6个班级30名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数据采集。该采集数据包括教师的教育品德数据、体育课堂教学能力数据和体育安全能力数据等等数据为主要内容。其次又采集了6个班级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等相关数据,以便探讨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与教学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三)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对其中涉及到安全能力评价的相关因素和主要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意见,并进行实际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通过上述资料数据显示,我们不难发现3所中学30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体育安全能力,所采集的各项数据都达到了教学要求。 三、结论

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测试体系主要是由教师安全能力因素、定性指标和评价模型三大部分组成。可以通过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从而真实地反应中学体育教师的安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建坤,朱桂林.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安全能力的综合评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89-94.

第3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学校;家庭;亲子体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72-2

笔者以亲子体育课为课例,尝试解析亲子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原则,并通过实施,评估亲子体育课的实际效果。

一、亲子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亲子体育课能否实现沟通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子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主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等。这里笔者首先给出一节体育亲子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备分析使用。

(一)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持轻物掷准

1.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家长与孩子可以充分感受到亲子体育活动的氛围,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敢于展示自我;

(2)练习中掌握对准目标投掷和单脚跳跃的方法,学会简单易行的亲子游戏方法,发展协调、跳跃、灵敏、合作能力;

(3)活动中增强教师、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一片,短绳人手一根,录音机一台、害虫标志物若干,小垫子4张。

3.教学过程描述

“叮铃铃……”上课铃响起。学生排成四列横队,体育委员整队汇报。家长站在操场的周围。师生常规性地问好,教师对学生简单说明本节体育课活动的意义与要求,组织全体学生鼓掌欢迎家长的到来,请学生到操场的周围邀请家长进入场地。

各组的小组长带领本组进行慢跑,配以“跑操音乐”。然后教师组织家长和孩子们进行小游戏:“快快传绳结”,通过游戏每人拿到一个绳结。后请出一名学生示范小游戏:“你抛我接”和“同时抛接”。家长与学生模仿分散进行游戏,在节奏鲜明、快乐的韵律操音乐中,教师示范,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简单的韵律绳操,活动身体各部位,做好准备活动。

在教师的组织下,家长和学生站在标志线后,尝试用手上的绳结掷准前方墙上挂的害虫标志物。教师提出问题:“要掷准前方害虫,你有什么好办法?介绍一下。” 家长与学生在尝试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回答,教师补充,提出表扬。紧接着,教师将贴有害虫图画的小垫子罩在头上,装作“移动小害虫”,并请家长和学生参与装扮“移动小害虫”,其余人站两边进行投掷练习。练习过后,家长与孩子讨论如何准确投掷移动目标,并介绍经验,教师总结评议。最后进行了小比赛:看谁打的准。

所有人将绳结打开,拉直放在地面上,教师示范单脚左右跳动作,提示要领与安全事项,家长和孩子一起尝试练习。教师请出学生示范两人合作牵手跳过横绳,组织家长与自己的孩子练习并进行比赛——“跳跃比快”,评选最佳小组。

最后,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带着家长和孩子们跳起放松舞蹈。孩子帮大人捶捶背,大人替孩子揉揉肩……共同谈谈课上的体会,收获。

(二)亲子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路解析

1.设计目标分析

亲子活动课主要是让家长和孩子在体育锻炼中感受亲子之间的快乐,切身体会体育活动的那种氛围,从情感上体验亲子间的体育活动带来的作用,因此这个目标达成是活动的前提。由于家长对孩子体质健康的认识很狭隘,很少去了解孩子的体育课学习内容以及体质健康的测试结果,也很少去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就算有的家长想带孩子去锻炼身体,也会存在不知道怎样开展的困惑。亲子活动课中,教师将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贯穿于各项练习中,家长与孩子学会方法,掌握要领,从而发展身体各种能力。体育课堂是一个平台,教师、家长、孩子在一起通过活动进行交流、了解,都为着共同的一个目标,为了孩子的健康,这也是活动的最终目标。

2.过程设计分析

①由于家庭体育活动练习的场地小,只能限制在房屋里的空处或过道中,只有极少数学生可能到附近的体育场馆或公园去进行练习,练习的器材也很有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可行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简单易行,不占活动空间的内容教给家长和孩子,让他们回到家中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

②活动中组织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练习,比如小游戏“你抛我接”、“抓尾巴”、两人合作牵手跳过横绳等,让大家体会体育活动离不开家庭成员间的通力合作,协同完成,长期开展此类活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协同观念。

第4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本课按照《课程标准》中“在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教学为主,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集体协作的力量,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运动的意识,促进他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授课内容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乘坐飞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可是如果万一乘坐飞机遇到危险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自救和救助他人是我们在遇险时的最基本方法,是人类最最基本的做人素质,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练中,我根据现实生活创设了情境教学“紧急迫降”来作为本节课的主线,以此引出“学习自救——掌握自救和救助他人——团结一致,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本课的目标是要让大部分学生掌握遇险时自我救助和救助他人的方法及所采用的体育动作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利用自身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危险情境的不断演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扬团队精神。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个人能力,正如人常说“家有儿女初长成”。同时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都有一种表现和完成的想法。在本课我以学生自主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合理采用体育动作的技术来掌握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所创设的情境:(2002 年9 月11 日发生的美国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本拉登用飞机撞毁,当飞机遇到危险情况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2、通过本课学习要使95%以上的学生能了解和掌握空中遇险的解救方法。

3、要让大部分学生掌握遇险时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掌握所采用的体育动作的技术要领,要有80%左右的学生比较熟悉技术动作,把握运用这些动作的时机。

4、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遇险的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

2、合理运用体育动作技术。

六、教学流程:(如下图)

七、课后反思:

第5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体验 大学英语课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46-03

文化体验式英语教学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通过交际情境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并学会如何运用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语言。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交际教学的原则,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要求学生可以融入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这样的环境达到在体验中学习的目的或者说亲身接触学习的内容。文化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对语法规则倒背如流,却不具备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才能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将英语口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介入让学生感受英语社会的文化生活。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导入者、助学者、信息输出者和信息反馈接收者,使课堂教学从“传授式”的模式向“体验式”模式转变,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一 教学背景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们打好英语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各专业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服务。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再以课文讲解和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而是突出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最基本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有的专业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英语无实际用处,更导致英语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消极应付英语学习,甚至对英语失去信心。体验式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倍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其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数学教育(三年制)1班的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班上共49人,我将班上学生分为8组,这样每个小组就是六或七个人。本学期采用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程的第三册。在每周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隔周进行一次与课文内容和主题相关的口语活动。

二 教学过程

文化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所以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要强调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符合体验学习圈的循环理论。为此,体验式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的Text A。课文题目是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本课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Thanksgiving Day. 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文章。一门语言,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文化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为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这次的活动,就来一次中美两国节日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节日材料,在课堂上尽量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再进行交流和展示,从中深刻了解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

2.设计情景与材料准备

我在中美两国文化中各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准备,不可重复。提前让各个小组抽签选好自己的节日,明确任务。这八个有代表性节日分别是: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Halloween,St. Valentine's Day。

各小组选定节日后,我为本次课设计了一个情景:下周我们要举办一个中美传统节日的交流会,各组分别介绍一个传统节日,除了通过PPT介绍该节日的来历、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特色食品等相关内容外,还要准备回答其他组提出的相关问题。各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相互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体验与感受、感悟

经过一周的准备,学生们带着各自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了课堂。八个组抽签决定展示的先后顺序。在我做了简单的开场白进行导入后,各组便开始展示,每组先派出一个代表作为发言人进行至少三分钟的PPT展示,然后全组回答其他组至少三个相关问题。

仅以第一组的展示为例,介绍本单元相关的西方传统节日――Thanksgiving Day:

第6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三维导学案 两段式教学

“三维导学案和两段式教学”在我校已经实施三年,处在一线的老师最能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在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积极交流探索、关注细节、勇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作为语言实践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倾倒”。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把英语教学本质定位为交流使用,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能力仍未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我校通过“利用三维导学案、开展两段式教学”改变这一现状,我试结合“三维导学案和两段式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一、利用教师设计的三维导学案,通过参与两段式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两段式”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将课堂的40分钟分成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检测、复习、巩固、归纳;第二阶段――生成、独学、合作、掌握。

教师利用三维导学案引导学生在第一个阶段“自学”新授课内容。上课前,老师先把“导学案”发给每个学生,然后组织学生预习。预习的过程以自学为主,遇到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探究,课堂中教师分层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个个参与学习,引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教师备课时要围绕旧知识,设计检测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层练习,检查掌握,了解学生学情,然后从“学情”出发,及时处理指导学生们的疑难问题,如果学生能合作解决,尽量让学生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教师再点拨甚至当堂训练,强化练习巩固,练习时,“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然后进入第二阶段,教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学习,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有梯度,通过学生深入思考才能完成,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有意创设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理解所学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利用教材、图片、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等,创设形象生动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情景对话,引导学生练习,挖掘学生潜能,真正发挥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第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三维导学案,巩固已有的知识,拓展引出新知识,学生掌握练习新知识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循环记忆,练习巩固,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第二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已学知识,随时随地灵活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例如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备课时要精选预习练习题,练习体现本课重点、难点、疑点。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带着疑问认真听讲,主动学习新知识,解决疑难,使学生学习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教学,逐步过渡到能用英语进行课堂交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二、教师在两段式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成功感。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学生希望自己的小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便设法掌握一点一滴知识,一旦证实了自己的成功而产生成功感时便信心大增,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更加努力学习。教师利用三维导学案和两段式教学时,“分层教学”尤为重要,对于不同程度的同学,在课堂上给予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对他们的丁点进步也给予及时鼓励,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整堂课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把课堂变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场所,从而使他们觉得只要认真完成导学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学好,这样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教师在两段式课堂教学中利用电教辅助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利用白板、电教设备、英语教材录音带、VCD等,采用模仿情景,创设简单语境进行对话教学,用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视觉、听觉,把抽象教学内容变为直观形象内容呈现给学生。现在英语非常接近现实生活,讲究实用性,通过简单真实的情景练习对话,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锻炼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高效完成导学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确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四、教师在两段式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利用实物创设多种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英语确确实实是交际工具,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使英语学习具有实效性。在活动参与中,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创造生动、逼真的情景,帮助学生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学活,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语法的来龙去脉理解清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书本上较为枯燥的东西进一步变“活”,使他们轻松地学习并加以储存。把语言和它所表达的情景直接联系起来,做到听到句子就想到情景,看到情景就能脱口而出,从而不仅能牢固掌握课本内容,还能根据所提供的情境,编出更切合生活实际的会话,真正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英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真正达到教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能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教师在两段式课堂教学中利用三维导学案检查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心理规律(直观、有趣、易懂、认真听课,掌握用法,有效参与、熟练使用、检测效果)。在三维导学案中,反馈案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学好和掌握英语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在课堂学习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挖掘学生潜能,增强有效参与,实现由浅层次向深层次的过渡。学生在活动中的有效参与,会大大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六、教师在两段式课堂教学中更新评价,过程激励,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两段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样他们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将帮助学生克服“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学好和掌握英语这门课程。

三维导学案下的两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的智能,课堂上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独立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自学、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能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也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第7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程序设计;Flash游戏;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47-03

一、程序设计类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对于高职计算机类学生而言,选择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是自觉自愿的。因此他们对专业课程很难倾心尽力、主观上有耐心去刻苦地学习。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去学习的,比如软件设计方面的编程类课程。而学生从大一刚进校门,就要开始学习编程类课程,以后每学期基本都会有此类课程。学生对于此类课程,从刚开始的迷茫到后面慢慢的厌恶,更谈不上会去主动学习,而是基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不同导致语法应用混淆

这里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网站设计方向为例。网站设计方向的学生除了在大一时需要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之外,之后还需要学习HTML、PHP等网站设计开发语言,而Flash程序设计课程所教的是ActionScript3.0基本语言,语法上和之前那些课程所学的东西有很大的差异,如基本的变量命名、函数书写等都不同,因此学生需要在它们之间不停的切换。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编程语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几种语法之间的混淆,这样既不利于Flash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效果,也不利于其他程序设计技能水平的提高。

3.教师授课时不能很好的融合知识点,教学内容碎片化

Flash程序设计所教的是ActionScript3.0脚本语言(以下简称“as3.0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消化。但问题是不能将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融会贯通。许多比较优秀的学生往往想用AS3.0开发一些项目,但找不到头绪,束手无策,因而学生即使有创意和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个问题归咎于授课教师只重视了一些概念点、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综合运用的培养。此外很多小案例在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提高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以游戏案例为载体,实施案例驱动教学

1.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

案例驱动教学法由来已久,是一种将能力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好该方法的关键是选用一个好的案例,从而达到“以例引趣、以例明理、以例导学”的目的。授课教师按照课程的标准与教学内容要求,设计一些经典的案例,在案例中融入知识点、技能点,“以例引趣”导入课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进行思考与讨论。“以例明理”加深对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例导学”为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技术学习路线,便于学生模仿与自学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一个好的案例是教学法得以运用的关键。这些案例必须有一定的代表性、趣味性和与时俱进的开放性,这些是激发学生兴趣、传授相关的技术知识的重要特征,是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息息相关的。

2.以游戏案例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的益处

(1)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导者是授课教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这样从根本上导致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分离。而以游戏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法恰恰避免了此类事情的发生。让学生围绕游戏案例的制作,边做边学,关注学生的学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此前的主导者,而是引领者、协助者、指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编程类课程的概念大部分都是抽象的,因此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思维极易疲劳。即使有案例导入,如果这些案例不符合学生的口味,那也是徒劳无益。为此将目前比较流行的小游戏作为案例,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一旦让学生对某件事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通过将游戏作为案例实施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能进一步的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游戏作为案例进行案例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学会其中的技术知识和设计技能要点。在逐步掌握开发技巧之后,慢慢的会对当前的游戏产生厌倦感。而恰恰是这种厌倦感的产生,能很好地驱动学生对游戏进行不断的修改、加工、提高,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的被激发出来。在游戏程序升级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在程序设计技能上接受强化训练,还能让学生在创新意识上养成习惯,从而取得“一举多得,一例多益”的教学效果。

三、以游戏案例为载体的Flash程序设计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以游戏案例为载体的Flash程序设计课堂教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 实施步骤

①收集游戏案例,并了解学生对此的兴趣

②分解小游戏,讲解各个功能的设计方法

③学生分组讨论,提升游戏功能难度

④与学生沟通,接受新的教学方法

⑤实施

2. 课堂组织实施――以“坚持20秒”为例

(1)提出案例

先由教师提出这个游戏案例,并让大家玩几次,了解游戏的玩法,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案例:“坚持20秒”。在20秒内,用鼠标控制蓝色球移动,避免与三个移动的红色球进行接触,同时也不能碰到外边界,否则判为失败、

提问:利用自己的知识点如何设计这个游戏。

(2)分解案例

根据游戏的每个功能,逐一分解整个游戏,并讲解每个功能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这个游戏主要分为鼠标跟随控制、实例元件的随机移动、实例元件的方向速度控制、计时器的设计、碰撞测试设计、鼠标事件控制、外部类调用等。

(3)讨论案例

学生分组针对“如何解决以上的问题”,对该案例进行讨论。

一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如何实现以上的功能。

二是思考利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设计此游戏还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提交相应的方案。方案思路:先设计实例元件的运动与控制,再完成实例元件之间的碰撞,最后再加入时间的控制判断。

(4)分析案例

教师在听取学生的分析讨论结果之后,再对游戏案例作解析,指出重点、难点与关键点,指导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从案例出发引入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肯定学生的方案与思路之后,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

(5)创新案例

当学生基本都完成游戏设计之后,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玩一下他们自己开发的游戏,同时提出一些创新的点子,让有能力的学生继续开发。有些学生在教师给出的基础上,再增加自己的想法,不仅使得整个游戏的娱乐性增强,还提高了游戏的开发技术难度,让更多的知识能融会贯通。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提问的好习惯。归纳知识点:引导学生总结该游戏案例的思路与规则,让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

(6)教学反馈

经过8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根据教学案例,独立完成一个游戏项目的设计,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案。

四、 小结

《Flash程序设计》课程是绍兴市的高校精品课程。笔者作为该课程负责人,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尝试着以游戏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并开发各类既适合学生学习,又符合当前流行元素的小游戏作为课堂教学案例,按照以上的步骤进行教学实施。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师生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2012学年开始,学生先后获得了与本课程教学直接相关项目的省市级奖项6项,课程团队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最佳创意设计奖以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第8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讲授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创下毕业生历史之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经管类专业作为与市场挂钩最为紧密的市场之一,大多数高校无法为经管类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经管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这样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无法提升。而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在经管类专业中运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经管类案例满足不了教学需要

目前,大部分院校经管类院校,特别是G学校案例更是匮乏,都是教学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整理案例,教学中运用到的一些案例主要来源于教材、互联网等,来源渠道较窄。而且案例十分陈旧,很多是多年前的案例,跟不上企业实现的发展,缺少典型性,大多是“舶来品”,由此可见,虽然G学校经管类课程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是案例搜集、整理等十分落后。

(二)将案例教学混同于举例教学

笔者在调查发现,虽然目前有相当―部分经管类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其实,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有很多的区别。案例教学是将案例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辩论、归纳出案例中折射出的原理,提高W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而举例教学只是在讲解理论时引用一些事例对理论进行强化,方便理解。

(三)组织实施过程名不符实

笔者调查显示,目前虽然许多经管类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以讲授为主。在上课时把案例给学生后,教师不引导、不总结,这样的案例教学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并不是真实的案例教学。这些形象说明目前G学校案例教学名不其实。

(四)评价环节缺失或不到位

调查和访谈显示,目前G学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主要表现为:第一,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意案例的引导与传授,但是等学生分析出自己的结论时,很多教师并未对学生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如几位不同的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在评价时只给出教材的答辩,并未针对学生的结果评价,未及时引导学生。第二,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任由学生在偏差的方向浪费时间。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可能有片面性,难免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结论,这需要教师在案例教师过程中及时引导,纠正偏差。

三、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认识不足

(1)对案例教学法不受重视。案例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G学校经管类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知识讲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很容易导致案例教学在G学校很难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案例教学在G学校发展慢的原因之一。

(2)课程规划不合理。经管类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案例分析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课程规划时,很容易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3)对案例教学认识不足,案例教学操作有难度。实施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基本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案例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而在G学校经管类案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越俎代庖,引导过度,而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缺少主动思考的习惯。这实际上没有理清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二)教学条件的限制

案例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应该采用小班教学,但在G学校常用的是合班教学,一个课堂通常有60人左右,这样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就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对第一位学生对案例的讨论有充足的时间。

(三)教师与学生与实施案例教学有差距

(1)教师与实施案例教学有差距。一般而言,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并且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注重“讲”到“引”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好案例教学。而G学校经管类教师目前普遍存在工作负担重,时间有时间有限的困难,学生也没有组织针对案例教学的培训,很多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感到力不从心。

(2)学生能力与实施案例教学有差距。一般而言,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原理,以及案例教学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案例教学比传统的讲授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G学校由于案例教学氛围不够,学生在案例教学前也通常不会预习,导致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效果就大打折扣。

(四)案例库建设滞后

教学案例库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案例从最初的筛选搜集,一直到最最后的整理构思编写需要非常强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需要专业小组才能胜任,而目前G学校,案例库建设落后,没有专门的教学案例编写人员,也没有针对案例编写工作立过项,完全依赖任课老师自己搜集、整理,但受到精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G学校经管类案例具有―定局限性。

四、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管类案例库的建设

为了解决G学校经管类专业教学过程中高质量案例缺少的问题,建议以立项的形式,给予经费支持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成立教研小组,专门致力于案例的撰写工作,并且可以作为一项长态化的工作去完成,建立完备经管类案例库。而且定期组织案例交流活动,实现多个系案例资源共享。并且组织对每个案例进行评审,优秀的案例给予奖励。

(二)加强对经管类教师案例教学的培训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教学相比,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组织能力、临场应对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G学校相关部门在教师继续学生和培训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将教师送出去参加案例教学相关培训,多与其它兄弟院校组织案例教学的交流,并且在学校内部多组织案例教学的比赛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重视与传统教学法的结合

案例教学虽然有众多好处,但是也有缺点,如案例教学不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不能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传统的讲授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到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样,必须将传统讲授教学与现代的案例教学相结合起来,每一章选择一二个知识点进行案例教学,或者在讲授完相关知识点之后,对于重点核心的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做到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机合,优势互补。

第9篇:体育课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一、研究对象

以西安市随机选择18个大学区(70所中小学)体育教学为研究ο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专家访谈法。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4.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区”体育教研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调研结果可知虽然大多数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开展体育教研非常重要,但由于受到理念、时间、资金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只有少数教师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大学区体育教研活动的落实不尽如人意,体育教研的功能和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发挥。

2.开展“大学区”体育教研的效果不理想。一线教师中认为本学区教研活动“非常有效”的体育教师仅是少数。究其原因包括教研活动主题不明确、活动准备不充分、缺乏研修后的反思与跟进等。从教研活动评价表(表略)中可以得出,大部分一线体育教师认为本学区教研活动的质量属于“效果一般”或“没有效果”,这说明学科专业引领作用没有发挥,指导跟进薄弱。

3.“大学区”体育教研活动次数较少。随着“大学区管理制”的积极推进,各个大学区的教研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学区培训、学区教研、网络教研、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有力地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有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机会。

4.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不是很迫切。部分老师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除了缺少专家引领、教研质量差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体育教研活动更多的成为了个别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展示专场”许多老教师游离于之外,合作学习热情不够,更谈不上同伴互助,这说明建立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专家团队,对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

5.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尽管大学区目前有专项资金,但缺乏体育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奖励金以及教研成果奖励金。据调查,部分学校不能很好地落实对体育学科获奖成果的奖励,或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奖励金额差距较大。

四、建议

1.各级领导要加强体育学科建设,重视学科发展。主管领导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应把教科研活动仅仅看成是业务主任或教研组长的工作。领导的直接参与不仅关系到教研质量和参与人员,还牵涉到观念转变和时间、空间、经费的保障。领导只能也必须是教科研工作的领头雁,这样就可以把准教研大方向和深入了解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2.上级部门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研活动(竞赛)来提高中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名教师的专业引领力度,教科研人员要帮扶学科带头人建立名师工作室,打造业务精湛的学科团队,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学区教师,形成阶梯式结构,充分发挥“学区教研”“专家引领”“全面推广”“资源共享”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理念。

3.学区长学校要积极牵头,大学区教研中心要认真落实,全面开放课堂,实行无障碍推门听课制度,让教研工作在各个阶层,各个学科、各个年级扎实开展,全面开花。教研活动要长期化、制度化。教研内容应系列化、专题化,满足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