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增强法治思想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增强法治思想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增强法治思想意识

第1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6-000-0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了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同时,又指出,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的重要讲话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加强明确了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那么,如何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职工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国有企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怎样适应这个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样性,这些都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面对新情况、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创出新路子,责无旁贷已成为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于教育人、温暖人、激励人,致力于平心态、暖心房、稳心绪,引领职工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最大限度地凝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应对职工思想意识形态变化的内在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国有企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国企工作者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也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但我们应该看到,职工队伍随时代在发生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职工的思想观念也有了转变。针对这些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以不断提高职工团队凝聚力和进取精神。

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适应国有企业适应发展环境变化的需要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以来,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内、外部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价值观、生产理念、职业道德等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国有企业职工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内外环境巨变的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职工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思想认识,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保障。

三、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比其他行业而言,国有企业有其特殊性。尤其是煤炭企业,从工作环境来说,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使得职工的工作条件相对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较高。因此,要培养职工对工作的吃苦和敬业精神,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大有可为,提升大有作为。”那么,如何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呢?笔者认为:

(一)要有新的观念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创新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思维定式。一要强化网络思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积极去开发和运用。二要强化法治思维。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治方式调解企业内部矛盾,努力形成依法办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的良好法治氛围,推动国有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和谐发展。三要强化服务意识。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生产经营活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的发生,从而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确保稳定。

(二)要有新的思路

一要增强工作计划性和条理性。对工作要讲章法,但绝不拘泥于章法,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方式方法的变通。二要增强大局意识。要学会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来思考和谋划工作,不能够打盆说盆、打罐说罐,头疼治头、脚疼医脚。三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统筹思考的基础上,要善于抓住“关键少数”,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四要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工作,为职工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以“供给”激活“需求”,实现“供需两旺”。

(三)要有新的方法

一要集中精力,专注工作,“不需扬鞭自奋蹄”,要把心思用在思考工作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落实上,脑子里要时刻绷着工作“这根弦”。二要开动脑筋,聪明工作,凡事都要多动脑、多思考,做到心中有数。三要善于总结,灵活工作,要学习经验、积累经验、运用经验,善于从个性中发现共性,善于发现规律、灵活运用规律,提高工作效率。四要虚心学习,改进工作,善于向别人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五要以诚相待,热心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让职工接受、让职工认可,讲职工能够听得懂、听得进的真心话、贴心话、实在话。

第2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从历史方面来看,我国的经济经历了几千年自给自足式的经济模式,它严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活动,扼杀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时的经济水平低,就产生了平均主义,人们普遍缺乏竞争的意识。由于温饱型的消费结构而造成了安于现状,不思变革的心理定势,使得中国社会严重缺乏商品经济社会所具备的那种自由、平等的民主传统。[3]自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改变了旧的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互动越来越频繁,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单靠社会自己的运行已不能满足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需要宏观调控--一个统一的调节机制,从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水平来看,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而要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将法治建设提到关键措施上来,加强立法工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运行,加强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这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从我国民众的基础来看,民众虽然日渐对法律产生了依赖性,但依赖法律的程度仍不高。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所以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民众普遍存在对法治的渴求,但其行为亦出现悖于法律的时候;还普遍存在对民间的习惯或风俗的信仰多于对国家法律的信仰,这样的思想意识严重阻碍法治的发展,法律的权威性没有真的体现出来,法律没有得到良好的服从。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民众仍然缺乏法律信仰,只有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来逐步改变民众的法律心理。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依法治国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蔓延,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如果不尽快解决,危害将持续扩大:第一,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阻碍市场经济的顺畅、高效运行,抑制了人民群众的消费情绪,挫伤了民众对发展经济的信心,影响扩大内需。第二,严重损害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度和国际信誉,造成投资环境的恶化,削弱了国际竞争力,妨碍扩大出口。第三,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影响公平竞争,滋生腐败贪污现象,使民众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破坏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固然有经济、社会、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及特定的体制背景等原因,但其中的关键原因是民众普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的问题认识不足,市场的法律规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已经制定的法律得不到有效地执行和实施。依法治国在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首先,轻视法律的传统思想没有彻底根除。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群众宁愿依靠道德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及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也不愿诉诸法律。法律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仍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它还远没有成为指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其次,立法不够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律,至今尚未制定齐备。第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很严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现象如果不尽快纠正,则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损害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第四,具有专业法律素养的司法人员和执法人员严重缺乏。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依法治国

第3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 要: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有助于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对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基本法律知识缺乏,法律信仰缺失、自觉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较差等。通过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因,提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74-03

党的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就要求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态度和践行效果,对良好法治环境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校法制教育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失踪遇险遇害等案件频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和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笔者以河套学院大一到大三非法学专业学生为主体,调查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及高校法制教育状况,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结果统计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对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态度。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指大学生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评价,对基本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对自身权利义务的认知,对社会法律现象的心理判断以及法律信仰的形成情况等。围绕以上内容,本次调查从基本法律知识、法律运用能力、法律心理认知等三方面进行,调查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被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占27%,大二学生占38%,大三学生占35%,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

(一)基本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基本的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树立良好法律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本次调查主要对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对法律法规的关注度、自身权利义务及个别具体法律知识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了解法律知识。其中媒体宣传是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对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关注度并不高,选择经常关注的只占11%,关注过的占71%,还有18%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关注。关于自己的权利义务,只有25%的学生选择了知道,63%的学生选择了大体知道,10%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还有2%的学生选择了权利义务无所谓。在回答“被告是什么人”这一基本法律知识时,只有45%的学生作出了正确选择;有37%的学生认为被告是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有16%的学生认为被告是打官司中理亏的一方;还有2%的学生认为被告是被诬陷的一方,可见,学生对于“被告”这一常见法律主体的概念很模糊。

(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统计

提高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高低和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在调查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见表1:

从以上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识别权利与义务,对保安搜身等明显的侵权行为,由于涉及切身利益,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权,但对索要发票这种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行为却缺乏明确的认知,所以7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或很少索要发票,只有42%的学生在商家拒开发票时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自己作为消费者在发生纠纷时正常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也给经营者提供了趁机逃税的机会,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

(三)法律心理认知情况统计

大学生法律心理认知特指大学生基于自身的利益需要和体验而形成的对于法的感觉、情绪、愿望和要求。笔者在这部分设计了三个问题,见表2:

从上述统计情况可见,58%的多数学生选择对法律保持信任,66%的学生在认为法律不公正的情况下能够选择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法律持消极态度,甚至在法律与权力关系的认识上模糊不清;有33%的学生在法律有失公正时选择被动遵守,还有1%的学生选择可以不遵守法律。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基本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能够判断一些简单的权利义务关系,对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也有运用法律维权的基本意识,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基本法律知识掌握不够。由于接受法制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所限,大多数学生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基本法律概念、诉讼制度等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缺乏关注,对自身权利和义务及其相互关系认识不清。二是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由于法律知识储备不够,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权利意识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思维和手段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对法律的心理认知不足。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思考,部分学生对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果没有客观的认识,对法律的公平正义理解不够,对法律的信赖程度仍需提高。

调查结果与被调查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自我评价基本吻合。对自身法律意识水平的自我评价中,14%的学生认为较高,74%的学生认为一般,12%的学生认为较差。同时,77%的学生能够意识到法律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88%的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想到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对于“大学生在法治社会中担当的角色”,40%的学生选择做法治社会前进的推动者或建议者,27%的学生选择做守法者,26%的学生选择做法律知识的传播者,7%的学生选择做法律的完善者,不难看出,大学生希望自己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并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有所作为,但他们现有的法律意识水平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无论从客观要求还是大学生的主观愿望,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三、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学、家庭及社会法制教育的缺失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一学生相对大二、大三学生法制意识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学、家庭及社会法制教育的缺失。中小学虽然也开设法制教育课程,一些机关团体也组织法制教育进校园等活动,但大多数内容以安全教育为主,又受升学影响,这类课程或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水平意义不大。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自身法律意识水平不高,缺乏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意识,有时“教育”甚至适得其反。社会法制宣传大多以大众普法教育为主,对青少年缺乏针对性。

(二)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不强

中小学、社会及家庭法制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入学前法律意识水平普遍偏低,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任务。高校的法制教育应该通过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价值观。当前高校开展法制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而该门课程法律部分的内容只有两章,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对法律知识的讲解只能泛泛而谈,也很少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时,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大多缺少法学专业背景,本身对法律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极大地影响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背景下,大学生不学法、不尊法、不用法、不守法,不仅直接影响其自身权益,还会侵害社会和他人合法利益,对营造法治环境产生消极影响。法制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毕业以后的学习、就业、生活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现实中大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度并不高,没有将法制教育与自身的权利义务紧密联系,在学习中大多存在应付心理,不能自觉地把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和准则,也不能有效地运用法律。

(四)社会法治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法治建设还存在立法滞后、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这也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对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和进程持怀疑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

四、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小学阶段法制教育,为大学生形成良好法律意识奠定基础

法制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在中小学阶段了解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大学阶段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奠定基础。因此,中小学应当开设相应的法律课程,并邀请专家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以便教师和家长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相关行政司法机关也应配合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使法制教育伴随青少年的成长,帮助他们从小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思想意识,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提高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将其培养成为遵纪守法、具备良好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合格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应当不断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开设法制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首先要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并结合专业特点,增设劳动法、经济法、环境法、婚姻家庭法等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二是要创新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法律知识实用性很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采用案例式、讨论式、诊断式等教学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加强互动交流,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是要组织开展丰富的法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法用法的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鼓励指导学生成立法律社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竞赛、辩论会、模拟法庭、庭审观摩、法律咨询等活动,构建起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法制教育网络,提高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形成学习、传播法律的良好氛围。四是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高校应尽量选派具有法学背景的专业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非法学专业教师应通过学习培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法律实践能力,保证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构建良好法治环境,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创造条件

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法治理想信念,为提高法律意识水平创造条件。从国家层面而言,必须维护宪法权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和司法公平,全面加强法律实施,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从社会层面而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从学校层面而言,要提高依法治校水平,以学校章程为指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权益,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水平创设校内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张家宇,李子煊.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北华大学学报,2014(4).

第4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关键词】 法律意识 法治建设 对策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1.缺乏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法制观念淡薄。目前对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程,但是高校大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在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大学生就难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加之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内容覆盖面有限,课时量少,教师只能略教一些法律知识,学生也只能建立起对法律制度和法律建设的一个感性认识,无法实现对法律基础知识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应用。

2.权利意识觉醒,但是淡于守法、用法。随时信息时代的出现,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不仅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对法律知识的传播都可以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近年来各地不断涌现出学生学校侵犯其受教育权的案例就是明显的证明。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的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对学生而言,法律规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校规校纪等。但当代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为违法违纪现象发生较多,且明知故犯,有些学生甚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对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规章制度视若无睹,对自己有利的就做。

3.违法违纪现象日益增多。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明显增长趋势。从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以及后来发生的“马加爵”案等,大学生犯罪问题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而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省保定市电视台实习生李启铭在河北大学醉酒驾车肇事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案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年10月20日晚,西安音乐学院2008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到行人却不知救人,反而用刀捅死受害人的案件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在这些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大学生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更值得关注和深思。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对策

1.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师生互动的方向、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转变;利用案例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自学法、主体参与法、情景教学设计等方法来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课堂教学要讲要点,讲方法,讲思路,配合一些法制教育的辅助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法律基础知识部分所占的权重,对知识的容量进行扩展和延伸,力求丰富学生的基础法律知识。在拓宽教学途径上,可以开展形式灵活的校园法制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激发学生对法律现象给予关注的热情和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这种既有直观实务又有深层理论的滚动式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普遍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渠道之一。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心理上具有强烈要求他人和社会认可的冲动,极力想摆脱外界的干涉和约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进入大学,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心理脆弱的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对法律、制度产生心理抵触。因此高校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法律素养。首先学生刚进校,辅导员要彻底排查学生,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其次学校要开设心理学课程,建立心理学咨询室。让学生通过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为学生营造法律意识教育的良好环境。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三方同心协力,构筑起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首先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学生管理规定时,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广泛吸收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法治主体地位。同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人平等、师生平等,绝不姑息迁就,坚决杜绝人情和走后门现象。并利用校园文化设施,宣传民主法治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其次家庭应该通过以身作则等,发挥亲情说服的作用,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最后社会也要加强法制建设、法治教育和宣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第5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法制教育 研究 进展

资助课题: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1sk726)。

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与目标研究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现阶段主要观点认为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为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但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有其独立性,不应从属于道德教育。[1] 张晓敏认为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应当还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之独立性地位。[2] (2)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刘颖认为法制教育确定了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推动了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是公民教育行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4] (2)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知法、守法、护法的大学生,这是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培养的前提和关键。[5] (3)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6] (4)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应当是人的全面发展。[7] (5)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帮助其树立法律信仰。[8] 还有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9]

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与内容研究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体系构建研究。代表性观点有:韩世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是兼容“意识”、“知识”和“行为”于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其教育的真正发挥必须依赖一套健全完善的实现结合机制。[10] 黄青燕认为应当建立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实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11]

高校法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体现于“基础”课程之中。主要观点有:(1)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要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地位。黄文艺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应致力于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12] (2)应当调整法制教育相关教学内容。沈蓉等认为增加有关经济法内容的教学应当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客观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经济形势下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13] (3)完善“基础”课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构建实用型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应当能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还要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14]

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研究

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原因的探讨方面,许多学者都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

1.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颜素珍等对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15] 郭先根认为,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缺乏领导组织机构和合理规划,法制教育课程尚未作为一门必修课正式列入教学大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持续存在。[16]孙勉认为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道德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表现为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后果是“站得高、行得低,说得多、做得少,口气大、效果小”。[17]

2.大学生法治信仰的缺失。一些研究者通过深入实地的调研,结合调研数据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困境及其根源。如谢山河、黄章华主持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18] 张雪芹对转型期大学生法治信仰的调查。[19] 王美君以武汉市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基本情况、法律认知、法律服从及运用、法律权利意识、法律心理以及法治教育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的共性特点进行了总结。[20]王西阁认为受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很难内化为主体对法的动力,传统“无讼”思想也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对法律的轻视。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单一的途径和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色彩过浓以及社会现实支持的欠缺都有碍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形成。[21]

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是学界研究最多的问题。具代表性的观点有:

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在学界已形成共识。陈大文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22] 余国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并从教育观念的变革、课程改革、教师素质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先德教”和“后法教”分层的教育等四方面来实现两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23]

2.不断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的开展。黄文艺认为除了法制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之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24]王康康、徐延平认为,应当利用主流传媒对大学生进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大学课堂,发挥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环境,将无声的熏陶与有声的教育相结合;走出校园,开辟第二课堂。[25]

3.开展比较研究,借鉴国外法制教育的经验。李俊杰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法制教育,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借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实践上值得借鉴的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经验。[26]车雷研究了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认为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于与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强调公民意识的养成;法制教育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法律资源,为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机会,极富启示作用。[27]

4.紧跟中国法治进程,及时调整更新教材内容。“05”方案之后,“基础”课教材经过几次修订,对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有所完善,使理论更加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陈大文认为,“基础”课教学应当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内部关系,正确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8]

5.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应当体现人文精神。林国强认为,法治信仰的培育方式应当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29]蒲鸿志认为青少年法制教育面临人文精神缺失的困境,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导致法制教育的功利化。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是一种创新,强调沟通、感悟、互动和体验。[30]

6.重视法制教育网络化的研究和实践,主张利用网络这个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弥补传统法制教育的缺陷。任莉莎在硕士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增强我国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并提出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着手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具体途径。[31]

7.优化校园法制环境,营造校园法治氛围,突出高校管理中的法治取向。黄蔡芹认为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能产生强烈的致导作用,优化学校法制环境能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潜态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等途径。[32]王西阁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人治色彩浓厚、行政化趋向严重的现象,对法制教育产生不良影响。高校管理必须秉承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民主自由等法治精神,依法治校,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要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等。[33]张庆旭则从诉讼法学的角度专门研究了高校学生处分申诉制度的修正与完善,为保障学生权利、实现校园法治提供了有益参考。[34]

高校法制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研究

高校法制教育原则,是在实施法制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有:(1)法制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纪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5] (2)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应在教学中贯彻三项基本教学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36] 应坚持以教材体系为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关联性与差距性相统一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37] (3)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8]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规律的研究,许多论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王国桢探讨了大学生法制观教育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小学法制教育与大学法制教育的衔接机制;大学生法制观教育与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互动机制;以及高校教育机制。[39]

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和实效性研究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很多学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功能。李璐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基础课”新课程法制教育功能主要有发挥理论、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功能;扩大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40]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陈大文认为如何提高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迫切需要化解的难题,需要教育者们深刻理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正确认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41]

简要评论

近五年高校法制教育研究成就显著。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日益为学界所重视,研究的内容更多更广泛,研究课题更加务实。每年都有一些研究生论文以法制教育为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多样化,突出实证研究。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尤其重要的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地重视使用问卷、数量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很多研究者对高校法制教育现状、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调查,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内容呈现专门化趋势,比较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学者。开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工作的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其他专业背景的学者开始研究高校法制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跨学科的研究对拓展高校法制教育研究的视野和理论深度非常有利。

但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囿于学科限制,大多数研究法制教育的学者都没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经验,导致研究视野狭窄,研究角度片面,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不足,理论深度不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不强。

参考文献:

[1]张宝成.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张晓敏.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目标之重塑[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4]陈大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5]门广.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与目标探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8(7).

[6]陈大文,刘一睿.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高校法制教育发展回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7]顾相伟.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发展、关联与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8]王晓慧.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9]张蓉.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J].法制与社会,2012(7).

[10]韩世强.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3).

[11]黄青燕.论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12][24]黄文艺.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13]沈蓉等.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4] 张小平,曾裕华.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的完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

[15]颜素珍,刘桂占.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16]郭先根.构建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17]孙勉.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

[18]谢山河,黄章华.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19]张雪芹.论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王美君.武汉市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1][33]王西阁.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1(3).

[22]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23]余国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5]王康康,徐延平.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26]李俊杰.高等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之探讨――中美法制教育之比较及启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7]车雷.英国的学校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11).

[28]陈大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路径解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29]林国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刍议[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0]蒲鸿志.青少年法制教育方法的人文向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

[31]任莉莎.我国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32]黄蔡芹.浅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

[34]张庆旭.高校学生处分申诉中的证明与证据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02).

[35]张国安.同志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初探[J].思想研究,2007(7).

[36]雷继元.“基础”课教学基本原则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9).

[37]何玉芳,张艳红.“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内容的融合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38]李喜等.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研究[J].山西大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9]王国桢.大学生法制观教育机制探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40]李璐娇.大学生法制教育功能新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内容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41]陈大文.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问题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第6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P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有企业;践行

【Key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24-03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在物质文化需求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却不断弱化、缺失甚至被扭曲。因此,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向全党全国人民指出了清晰的奋斗方向: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个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激励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国有企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有着最坚实的党员队伍,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国有企业能否积极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国、全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起到重要的表率作用。

3 浦东储运公司的特点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浦东储运公司,是东浩兰生集团下属的一家全资国有企业,主要从事仓储服务业务。企业历史悠久、业务传统、人员老化。老党员和老职工们怀有朴素的家国情怀,具有勤恳认真的工作态度,只是在思想上颇为固守。笔者作为一名年轻的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如何帮助老党员老职工们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如何在企业中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一道需要探索的课题,是一项需要突破的挑战。

几年的实践证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思想意识和行动实践两个层面入手。俗话说,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果。只有在意识上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行动中有正确的表现。

4 在思想意识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层面统一观念,做好准备。这是一个起步于对理论的认知学习,进而感受外部氛围宣传,最终实现内心意识确立强化的过程。

4.1 通过理论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也是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价值引领。我们不能单纯地机械地记住这简短的24个字,而是要结合实际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深入解析,让企业的全体党员职工从细处体会掌握。因此,我们开展党支部活动,结合工作、生活,在全体党员内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讨论;我们开展全员班组生活,由支部党员在班组内开展学习讲解;我们组织党员职工观看《榜样》《感动中国》等节目,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深讲透,使党员职工能确切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1]

4.2 通过氛围宣传、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支部利用各种载体,通过有效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的方方面面,使党员职工随处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辐射。其中,我们将企业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申确定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激情、学习、合作、高效”。我们在企业内设置主题宣传专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涓涓细流沁入人心。我们持续开展“凝聚合力,促增长;敬业爱岗,筑平安”的劳动竞赛宣传活动,注重对班组和职工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即时生动地展现职工身上的闪光点,向广大职工传递正能量,激发工作热情,形成公司全体员工敬业爱岗的工作氛围。

4.3 通过承诺践诺、有效确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意识上的强化是党员职工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我们企业的党员们通过“两学一做”活动,积极承诺践诺,明确自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目标要求,党员带头,在工作中迎难而上,啃硬骨头,凸显党员的责任意识,树立榜样作用。我们企业全体员工,根据企业年度工作目标,在各自岗位上做出安全生产和文明工作的承诺,以自己创先争优的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在党员职工心中融入生根,成为正确的价值导向,成为各项工作的助推器。[2]

5 在行动实践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我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充分践行,才能体现其广泛的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健全企业现代管理制度、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1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企业转型升级

进入21世纪,产业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撑,国有企业也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艰难抉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因循守旧,不进则退。企业如果不能改革创新,就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没有生命力。

2016年,我们企业也遇到经营难题。下属一家仓库根据所在地区政府业态调整的要求,2月被迫全部关停,一度停产5个月,一下子影响全年收入近150万元。是要数字,还是要发展。面对改革,党员干部始终把握安全第一的原则,认为这既是困难也是机遇。通过积极探索转型,终于找到突破口,最终将仓库升级成为互联网加创意园区,在下半年即补回了上半年的损失,在提升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提高。实践让我们尝到了转型升级的甜头,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的理解。

5.2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在制度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传承。我们企业也是一个成立于50年代的老国有企业。但是,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企业管理必须不断应对新问题,如果没有制度依据,凭借老经验、老做法必定行不通。比如在年度工资调整工作上,以往工资调整,没有明确的比例,到了年底,领导说了算。自从有了职工工资协商制度,职工们每年都期盼着6月的工资协商会议。在会上,职工代表与经营者代表进行对话,畅谈观点,签订工资协商协议,明确职工工资增减比例,将职工个人收益的增长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挂钩。通过交流互动,经营者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情况向职工交底,把职工的思想从个人的小家聚焦到企业的大家上来,坚定信心为实现大家的经营目标而努力,职工坚信企业的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实现大家小家的双赢。同时,我们制定了“三重一大”制度,坚持将企业中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定期开展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对话交流,听取职工在各方面的合理诉求,深化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构建宽松和谐的职工之家。[3]

近年来,我们在企业这个小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坚持现代企业制度,以透明的制度做好经营管理和自我约束,实现管理制度化、常态化。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基层企业干部员工的维权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们仓储一线有许多农民工,在企业工作最短的也有十多年了。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与农民工签订新版劳动合同,让其和老职工同工同酬,待遇上一视同仁。由于有了合同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安心工作,快乐工作,有的农民工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

5.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作为国有企业,除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经济贡献外,也要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国有企业的神圣使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企业的经营也要围绕着五大发展理念开展。2016年上海市开展“五违四必”综合环境整治,我们企业所在的军工路1300号被列入市级整治项目。虽然我们的经营会因为此次综合治理受到不小的冲击,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指引下,我们深知作为国有企业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是应当更多地承担起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为此,企业由党支部牵头成立整治项目小组,与政府综合治理小组对接,严格按照市政府整治的时间节点有序开展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园区的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在圆满实现市级综合治理目标的同时,我们感受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

6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待努力的方向

6.1 要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

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要学会运用新工具来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从博客、微博到微信,信息传递只在指尖,对于党员职工接触到的各类思想言论,能否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一个考验。我们要主动出击,利用各种平台载体,如微信群、微视频、公众号,向党员职工正确信息,统一思想。

6.2 要自?X延伸培育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7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培养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2010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管理程序的法治研究》(项目批准号:10JDSZ3047)的研究成果之一,该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

1995年12月,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因而高校的法制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问题的表现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的看法与态度,其中主要是指人们重视法律、自觉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其核心是一个人的法律心理与法律观念。大学生通常正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其思想与其行为之间通常存在着诸多矛盾,反映在其法律意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有相当的维权观但缺乏相对的法律责任意识。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的切身权益维护意识逐渐增强,在我们的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当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宿舍安全进行严格的内务检查时,许多同学提出老师侵犯了其隐私权;当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严格执行一日操行分制度时,许多同学提出学校干涉了其自由权。在维权手段上,多数同学选择了法律,根据上海一位学者的问卷调查:当你问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怎么办?”时,有75.9%的同学选择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当你问到“你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时,有85%的同学选择到了维权。[1]可见,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已经扎根于当代大学生的意识之中了。但相反,许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法律责任意识,当让他们参与民主选举时,多数同学敷衍了事;当时我们宣扬公益意识时,热情参与并身体力行的同学总是不多;当有的学生违纪违法后要接受处理时,总是不断强调“毕竟还是个学生”,希望免罚或者从轻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这样身份的群体给予了过度的宽容,造成了现代大学生对于自己责任持淡漠态度。

2、有粗浅的正义观但缺乏依法维护正义的意识。正义观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倾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明见的那样,正义乃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美德。“正义本身乃是他者之善或他者之利益,因为它所为的恰是有益于他者的事情”。[2]但是正义的实现是不得以非正义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秩序的法律,要求以良法来匡正正义。当代大学生中多数还是有强烈的正义观,但是许多同学缺乏依法维护正义的意识,当自己或朋友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采取召集一批朋友或同学进行报复或私自去寻求“公道”,结果往往造成打架等群体冲突,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使得有理也“说不清”了。近几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上升趋势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大学生这种对法律的不信任和逃避的态度将严重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正常秩序。

3、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缺乏自律与守法的意识。使人们处于一种自由而又有序的状态是法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遵守法律的意识与行为。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社会的法制宣传及自身的理性思考,从道理上,多数都认为自由而有序的法治社会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大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中,考试缺乏诚信、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被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值得尊重的人”,这充分表明了大学生在对待法律的态度上知与行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许多大学生虽然知道守法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守法行为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却总是以个人利益优先而规避规则或违反法律。

4、有零散的法律知识但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当前,我国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学生对待这种基础课不予重视,很多同学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也因课时有限而只是略讲一些法律理论常识,所以许多大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零碎的法律知识,而没有具体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不少同学还是坚持“权力至上”的观念,根据一位学者的调查,我们的大学生中还有近43%的人认为“只有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3]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的法制教育都是表面文章,他们不可能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法律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东西,也就不可能具备守法的优良品质,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社会。

二、培养的路径

正是由于大学生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其思想与行为由不自主走向自主,在其法律意识中也反映出了上诉诸多的矛盾,要想化解这些矛盾,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效,就必须从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成因上着手,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形成强化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合力。

1、从家庭到学校,全面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家庭是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的一块十分关键的阵地,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法律思想,家长除了以身言教之外,对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子女不能过于包容与迁就,更不能认为他们还小就事事包办,而使得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导致缺乏个人义务感与社会责任感;高等教育与管理虽然要以人为本,但是自己的学生还处于走向成熟的成长阶段,除了对他们进行思想上行为上的正确引导外,也要让大学生独立面对困难与挫折,不要总以“毕竟还是个学生”为理由而对犯错的学生过于宽容,要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太纵容自己,有利于其养成独立的主体责任意识。总之,通过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通过教育与实践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法律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也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不是法律强加的,而是享有正当权利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有理性头脑的人。

2、从学校到社会,建立正当有效的法律规范运行机制。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问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4]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肮脏的社会环境将污染人的心灵,“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也这个道理。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很快,目前他们所处的周边环境,从学校到社会,都存在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等丑恶现象,给大学生思想上造成了混乱,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法律的信任感,也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因此,从学校到社会,都有责任优化法治环境,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高校自身的“法治”状况会直接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我们高校的管理应当做到“依法治校”,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高校的“法”,除了国家关于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包括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要经过科学的调查和认真的讨论,这些制度的内容要有连续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制度的运行要有合理明晰的程序与路径。尤其是学生管理规范方面,在奖励、处分学生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规范上,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正当程序与救济机制。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为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典范,为大学生养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我们也要呼吁政府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整顿吏治,反对腐败尤其是司法腐败,以免妨碍青年大学生现代法治观念的养成,以免使大学生对是不是应该相信法律而产生困惑或怀疑。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确立重要的不是言语的说教,而是行为的感召,不是一般的倡导,而是具体的示范,法律至上不仅取决于法律规定了什么,政府号召了什么,更取决于法律在政府那里被怎样尊重、服从与严格执行。[5]

3、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我们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只有对法律抱有正确的态度,守法才能具有正确的基础,行为才能端正。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形同虚设”。[6]因此,我们不妨在这里反思:我们高校的法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与改进我们的法治理论教育工作,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着重结合大学生身边的法律现象进行理论探讨,让学生参与讨论,老师要注意边讲解边引导,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中发现法律、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同时,建议学校尽可能地多开设一些能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选修课与法律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环节进行讲解与宣传。要想真正达到实效,就还要求我们的相关课任老师要加强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状况有所了解,既能深入浅出地讲授相关法律原理,又能有针对性剖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中的症结。另一方面,我们高校具体的学生管理环节也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守法品质的形成,除了鼓励大学生利用学校一切有效的资源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普及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之外,我们还有必要修正我们学生管理规则,通过具体的正当的管理程序细化管理权限,避免学生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让学生在校园环境里就能深刻地体会到正当管理程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要从实际生活中对大学生的诚信守法表现进行严格考核,个别大学生有了违法违纪行为也不能包庇与姑息,让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违纪责任,因为仅有法律知识或纪律观念而没有实际行动,也就无所谓守法。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之中,让每一位大学生的诚信守法情况都有所记载,让每一位大学生以独立的姿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参考文献

[1]汤景桢,对上海市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33

[2]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27

[3]张淑玲,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法学杂志.2002(1):34

[4]转引自:赵春霞,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思考[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64

[5]刘佳.中国法制化的观念基础[J].中外法学.1999(5):23

第8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今天,我们召开全乡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年各项主要工作,进一步动员全乡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任务,加快发展,促进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兴乡,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扩展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乡域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乡上下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乡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财政收入*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增幅全县第二;人均纯收*元,比上年增长*%;

(二)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工业兴乡奋斗目标进展顺利。

全乡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万元,增长*,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完成*万元,增长*%。个体工业增加值完成*万元,增长*%,民营企业入库税金完成*万元,完成*%,能源消耗降低了*%。

全年共策划、落实招商项目*个,其中开工建设*个,共签订协议资金*亿元,落实到位资金*亿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工作取得新成绩。

乡政府驻地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完成*米下水道修建、人行道彩砖铺设、路灯安装、行道树栽植等配套建设,对乡政府周边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治理,全乡小城镇建设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完成村村通公路*公里,投资*万元建设了*、*等几个村的标准化村室和改造了6个村室。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加快,新上*和*两家花生深加工企业,其中*被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确定了市级龙头企业,其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村庄规划思路和定位,*、*2个试点村村内的脏、乱、差问题得到整治,社会公益事业配套日益完善,其中*村被县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12月份的“五个一”工程检查评比,我乡新农村建设排名全县第一。畜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村新建*3000头奶牛养殖场一个。全乡五保户*户,其中集中供养*人,集中供率*%,农村低保总户数*户,发放低保资金总额*万元。水利建设完成洼地除涝工程,涉及*、*、*,全长*米,全乡新打机井*眼,修复旧井*眼,新增灌溉面积*亩,全面完成今年防汛物资储备任务。积极创建省级林业生态乡镇工作,20*年农田林网改造完成*亩,完成*公路两侧植树造林*亩,完成省道两侧*亩,完成村道*亩,20*年12月4日,在“五个一”工程检查评比中,林业生产工作位居全县第三,20*年1月4日,在全县林业生产工作检查评比中,我乡排名全县第一。

(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进步。

计划生育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下达的人口目标,中小学教育工作不断巩固,文明卫生工作成效显著,逐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和健康教育,加强除“四害”工作,共发放除“四害”宣传标语*多份,发放来鼠药*袋,创建*、*两个县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村*个,被县委评选百佳农民*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稳步发展,参合率达到90%以上,获得县政府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平安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乡镇”荣誉,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先后投资*万余元,在乡政府及县城设立接待室及群众工作站。民主法治工作扎实有效,*村被省司法厅、民政厅、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被上述三家单位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较好的完成了民兵预备役阵地建设、器材保障和制度规范,以共青团、妇联、老干部为中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在全县民间艺术表演大赛上被县委宣传部评为“民间艺术表演赛”二等奖,极大的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全乡上下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各界朋友鼎力支持,真诚合作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党委、政府向一年来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的广大干群、乡直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是:

(一)思想观念不够解放。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勇气和决心,缺乏加快发展的强烈欲望。

(二)工业化水平低,工业总量小,对财政贡献大的企业少,带动农民增收的企业少。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特色农作物、高附加值农作物无规模,农产口加工增值途径少,农业产业化覆盖面少,农产品工龙头企业少。

(四)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20*年我乡财政收入虽然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增大,财政用于公共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大,各项配套资金、事业投入、硬性支出都将持续增加,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五)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部分干部对工作说的多,应付的多,做实事的少,软、懒、散和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不推就不动,不拨就不转。

(六)经济发展中有不和谐因素。个别群众出难题,个别干部大局意识差。

第9篇:增强法治思想意识范文

论文摘要: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文化、一种公民主体性文化、一种法治文化、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文化、一种传承与创新的文化。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公民文化应着重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建立开放的全球文化观及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公民文化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以开放的心态、前瞻的意识建设公民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

一、全球化与公民文化

英国社会科学家莱斯利·斯克莱尔给全球化下过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爱护为核心。包括通讯、生态及旅游的全球化为基本内容,而以文化和社会政治的影响为直接后果的一种社会变化趋势。”

公民文化既公民政治文化。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政治文化”是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先提出来的。1956年8月,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他说:“每一个政治体系皆镶嵌于某种对政治活动指向的特殊模式中,我认为可把它叫做政治文化。”在这里,阿尔蒙德主张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政治文化,把政治文化解释为生活在具体的政治体系中的社会个体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模式。1978年6月,阿尔蒙德出版了其政治学名著《比较政治学》,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总结了多年来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主张政治文化应该成为政治研究的一个独立概念和独特领域。他突破了人们以往在政治文化研究中对文化同质性的假定.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的单元,对政治文化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化概念的内涵。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包含三种类型: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阿尔蒙德从政治发展角度提出了公民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公民文化(公民政治文化)是一种发展视角下的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的现展形式,是一种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它是以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导,另外两种类型政冶、文化为缓冲的政治文化的现展形式,其核心理念是民主政治。

勿庸置疑,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但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化的脚步也是阻挡不住的,这诚如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所一言,“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那么,全球化语境下的公民文化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呢?

二、全球化语境下公民文化之特征

1.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文化。公民文化首先是一种忠诚的参与文化。“个人不仅取向于政治输入,他们也积极的取向于输入结构和输人过程。”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公民参与绝对不仅仅是投票和选举。投票只是公民静态地表达个人偏好,而参与则是动态的。参与者可以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改变世界。民主参与的基石和源头是人民主权观念。它来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人民主权思想。与此同时。公民作为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无论在法律上、制度上,还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应该具有被充分肯定的法律人格及尊严。公民在发表政见、参政议政的过程中,其权利(包括宪法上的各项自由权利、选举权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等)的享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随着法治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扩张的。公民不论是在私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当中。其认真对待权利的结果都应该是自己的权利被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加以维护。

全球化浪潮能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和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全球化浪潮需要全球社会成员的积极投入,广泛参与。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公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参与条件、参与渠道,社会公众才会真正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增强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同时.全球化浪潮将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愿望。

2.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公民主体性文化。公民文化本身就蕴含了对民主政治的充分要求。民主性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是公民文化孕育的温床。在公民文化下,人应该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并根据个人条件和意愿去设计、创造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人在充分发挥主体性时。也必须遵循相关利益者的原则。在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下,它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在从依附性的臣民文化到民主型的公民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正是民主型的公民文化形成的基本驱动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的主体性的健康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公民社会使大量的个人和组织摆脱了政治权利的束缚,成为非政治的生活主体,也就是市场经济支持下社会的主体。同时。全球化浪潮中的全球市民社会,是实现由依附性臣民文化向民主型公民文化转变的摇篮。市民社会强调个人主体性、相关利益者原则.个人以公民身份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因此,发达的市民社会成为臣民向公民文化转变的摇篮。全球化市民社会产生了必须而且能够独立和自由的进行活动的公民个体。

3.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法治文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法律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而这种影响使得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必然是一种法治文化。法治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法治国际化。各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文化、道德背景不同.要维持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市场公平、自由竞争的正常秩序,既要靠代表国试论全球化语境下公民文化之诉求家意志、有权威、有约束力、稳定的各国法治;又要靠超国界的一般的国际法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成为社会配置资源(在法律上表现为配置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结构和程序。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法治,同时它也促使法律的茂盛生长。因为市场经济下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市场主体都是各自独立、平等的,它们之间没有等级关系,没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这种自主平等的主体资格与地位需要平等法律加以确认,才能得以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活动,促发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公民权利意识的实质就是法律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生长和发育,它必然呼唤公民的法制观念随之不断的形成和增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就是公民必须具有的思想意识,即法治观念。所以,全球化趋势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下的公民文化只能是法治文化。

4.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文化。权利本位文化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一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公民支配国家.国家则保障公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实现: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国家权力的设定是为了公民权利更好地行使和实现,权力的运行以创设权利和保障权利为目的.权力必须始终满足权利的要求和主张,并接受权利的平衡和监督。“人进入社会不是要使自己具有的权利比以前更少,而是要让那些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他的天赋权利是他的一切公民权利的基础”。英国哲学家休谟把“财产占有的稳定、根据同意的转让、承诺必须兑现”视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j项自然法。承认个人财产权和个人人身权一样.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起点。也是法治概念在英国产生的一个起点。如果认为政治国家的权力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和授权.那么这种授权和同意最终还是要回到每个人的身体和财产上去。

5.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文化。根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在《公民文化》一书中的概括,公民文化乃是由村民文化、臣民文化、参与者文化混合构成的。其基本意旨在于:社会发展具有延续性,民族传统和社会文化具有传承性。权利本位文化、主体文化固然是公民社会中公民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前公民社会的文化也会渗透、积淀、传承到公民文化当中,成为公民文化的组成内容。公民文化不仅仅是现代文化,而是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商业相混合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着自由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纳税意识,还有服从观念、自利观念、机会主义观念等等。只有社会大多数成员长期普遍地接受某种法律文化结构.才能逐渐产生某种相应的新的法律文化模式。一个民族(社会)的文化越久远.其现存的法律文化模式特别是它的深层结构和结构内核的成分就越复杂,这不单是因为人们部分或普遍地、短期或长期地接受了各历史时期的外来法律文化结构。还因为一个富有活力、能久存至今的法律文化模式必定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外来法律文化因素的能力,它不断地融合或同化外来因素.也促使法律文化模式特别是其深层结构和结构内核的成分愈趋复杂化。

三、全球化语境下公民文化之诉求

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公民文化的建设除了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维度展开以外.应着重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建立开放的全球文化观及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

1.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臣民文化中伦理型的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以伦理观偷换了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知识,以伦理之功、道德之用替换了科学之真,造成科学的价值观隐而不现、缩而未张,造成中国人的主体性的极大消融。科学的价值观不是指具体的科学事实、定律和理论,而是特指在古希腊文明中孕育出来的,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得到张扬的一种理性精神文化和价值体系,它是与臣民文化中伦理型的价值观相对立的。科学的价值观它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即所谓的“科学的眼力”。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够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从而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科学的价值观下的义利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义利观,即利己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相统一的新型义利观;最后,科学的价值观下人们的政治参与.它是人们作为独立的、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的个体的参与。

2.建立开放的全球公民文化观。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开放性,开放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只会窒息文化.只会使文化失去生命与活力。相反,只有以开放的姿态.扩大文化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以求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全球化时代公民文化较之与臣民文化永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一,人民需要了解政治。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对政治事务的知情权。只有让民众了解和掌握足够的政治信息,才能保证他们能正常地行使批评建议权、决定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其二,公民文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表征。自由、民主、权利等的不断扩展和发达本身就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表征。全球化时代公民文化是以民主、权利本位为价值模式的,民主、权利是主导,是第一性的。因此公民文化比臣民文化更适合人的自然本性,更有益于政治文明化和社会的进步。因为它永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3.培养全球意识。当今世界是一个联系非常密切的整体.许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为全球问题。其所表现的普遍性、整体性、内在联系的深刻性,要求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个体要用全球意识去认识世界。

(1)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要建立全球环境意识。环境意识就是指主体人与自然全面前提下,从最优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出发,去认识和处理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人类必须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性,学会尊重自然;二是人类必须改变以自然为对手的逻辑,自觉约束自己干预自然的行为;三是人类必须把保护环境、再生自然视为最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