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业选择范文

专业选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选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业选择

第1篇:专业选择范文

李鲜,河南南阳人,2011年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现为人大学生工作通讯社副社长。2011年高考后,她一直通过百度高考吧、文科吧、新浪微博等网络媒体为全国各地学子们释疑解惑,她的百度账号“ruc猫猫”的学习方法帖子点击量高达几十万,成为高考学习方法的网络红人,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猫姐”。

她连续三年参与人民大学新生咨询的相关活动,接受千名学生及家长咨询。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担任新浪高考专业咨询工作。2014年,她以亲身经历写下《我成长,我快乐》一书,受到广大网友追捧。

人小的时候,可以口气坚定地说出“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政治家”这样宏大的志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对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感到迷茫。那些大目标虚无缥缈,让人毫无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到达目的地。曾经,我想学有关政治方面的专业,然后去当政治家。但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看着政治界的高层人士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高点的,不得不感慨太不容易了,想到自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达那个地方,我就觉得这个理想不靠谱。相信很多人有同感,年龄越大,迷茫越多。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选准一个大学专业才是最切实际的。

专业选择,是高考后的一件大事。有这样一种说法,高考成功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得好,二是志愿报得好。因此,高考后家长们不能放松,要花费精力研究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尤其是专业。而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大学,是选好大学的差专业还是选次大学的好专业,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根据社会潮流,这些都足以让家长和孩子头疼好久。

在我看来,专业不是应该早就想好的吗?这种大事在高考后的短短十多天里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一味关注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忽略了选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我看来,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中找到他喜欢的方向,作为日后的专业方向。而究竟什么专业适合孩子,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探讨。社会潮流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是父母应该提前考虑的。

可遗憾的是,为了对付应试教育,很多家长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步。

就我个人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从小就比较明确,即使中间有过变动,但也是有明确目标的。我爱好历史、英语、政治,想过大学上历史系、英语系、国际政治系等。

现在的很多孩子喜欢的东西很模糊,只知道一个大致范围,不清楚大学里有哪些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逛贴吧时,我总能看到学生的如下表述:喜欢能当官的专业,喜欢能赚钱的专业,喜欢轻松有趣的专业等。这不能说他没有目标,只能说他想得太空泛、太天真。

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大家很容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比如金融。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全国第一,很多人都想上这个专业,即使高考时没考上,进入大学后也千方百计转过去。但是想上这个专业的人群中,有几个真正知道金融是干什么的呢?又有几人是真正热爱金融事业的呢?不得不说,现在大多数孩子选择专业,是冲着好就业、将来能拿高薪去的,“有钱途”是唯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对错暂且不论,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难道就适合自己吗?这个问题,孩子和家长应该多想想。

在我看来,选择专业有以下几个步骤需要完成。

知己,全面剖析自己

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养成分析自己的习惯。

了解自己,就要直面真实的自己。很多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最喜欢先写一大串优点,而在缺点一项里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更有甚者,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他也会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或者只能说出几个空泛的词来。

作为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保持好的、改正坏的,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当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不要大加批判,而应该和孩子商量如何解决。在孩子成功改掉了缺点后,要对孩子提出表扬。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直面问题的习惯,告诉孩子犯错、有缺点不要紧,只要改就好,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缺点,不用想怎么逃避。每次考试之后,每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都让孩子总结一下得失。久而久之,在这种自我分析中,孩子也就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我和以前的学弟学妹交流时发现,他们总喜欢问:“我学习不好怎么办?”“错了这么多题怎么办?”……听得多了,我就想说:“拜托,你能不能先分析一下,这道题你为什么会出错?你清楚自己各科的问题在哪里吗?”对我来说,考试之后分析试卷是家常便饭,只有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学习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找出好的解决方法,而怨天尤人只是白费工夫。所以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写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楚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味逃避。

对专业的选择,孩子需要分析的就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兴趣爱好,不能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只能当个消遣。而对于性格特点,孩子要多听他人的意见,也可以采用一些测试手段进行测评,毕竟自己是主观的,父母虽说客观一些,但难免有主观的因素,多听听朋友、老师和专家的意见。记得,我在文理分科时,老师让班上同学做了一个文理分科的测评。通过这个测评,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历史的想法。高考前,我还做过一个有关专业选择的测评,发现自己的确喜欢历史。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后来考上人大后,由其他系想法转到了历史系。

在分析兴趣爱好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想把这个当成事业,毕竟事业和喜好不一样。在我转专业时,曾非常纠结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转专业,是不是就证明我根本就不热爱历史?如果我转了专业,即便父母说我不适合学,是不是也证明了我真的热爱历史?在痛苦了两个月后,我觉得,转了也许会不如意,但是总比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好,至少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克服那些所谓的困难。最后,我还是做了决定――学历史。

知彼,四处搜集信息

高考前,学校会发一本厚厚的选专业指南。成千上万的家长抱着书发愁,那么多专业,怎么给孩子选择呢?这么厚的书,家长懒得一张张去看,大都会凭着感觉和喜好给孩子挑选一个专业。而孩子对专业的了解也很欠缺,也会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觉得那个好。

在给考生做咨询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很多考生问,自己报的专业好不好?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不能不为他们遗憾,自己的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居然填报了。很多孩子把原因归结于忙于高考,没时间研究这些。但是专业这个东西,如果不经自己研究考虑,将来难免会后悔。这就提醒我们,对大学专业的了解,要提早一些。

大学里专业很多,如果一个个都去了解,肯定不现实。这就需要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了解。了解不能空泛,要清楚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水平如何,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怎样。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自己或身边从事这些职业的朋友的经历,告诉孩子这个专业在社会中的真实状况。经过这样的了解,再决定选择什么专业,就会比较周全了。

有些聪明孩子对自己要上的专业早就开始研究了,很早就查过相关资料,甚至在高二、高三时就已经和这个专业的学长建立了联系,不时地打探信息。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可取。现在交流这么便利,想找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已经比以前容易多了。如果经过自己的了解,依然很感兴趣的话,就可以考虑将这个专业作为目标去努力了。

总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里,“己”指的是自己,而“彼”指的就是专业了。

走好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木

选择专业时,不能不提到社会、不提到父母。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是孩子想选什么就可以做出选择的,除非你生在一个非常开明、不用考虑“钱途”的家庭,家长可以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否则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一些冲突的。

那么,应该怎么看待这些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呢?

首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要做出选择。

最好的情况,莫过于自己喜欢的就是现实中那些口碑好、就业好的专业,将来前途也不错。这种情况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去选择。次一点的情况,就是理想的专业在现实中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做些调整。最不好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现实中出路很差,这种情况,就看理想和现实,谁更强势了。

现实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很多人说金融、经济这些专业好赚钱,说管理空泛,小语种泛滥成灾,说文史哲出来没饭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说法了。但是社会在不断变化,观念在不断改变,而且社会很大,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会站在高处。我了解到的就有小语种专业毕业后进入德意志联邦银行工作的,文史哲研究深入了,有一己之见,照样可以留名于世。既然我们想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去说服他人,就像我在人大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说过的那样: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学得够好够精,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其次,就是在父母和自己之间,要做出选择。

父母更有阅历,了解的东西要比我们多很多,无论父母同意或不同意你的选择,你总会受他们意见的影响。

我有个学妹热爱新闻,而父母想让她学金融经济类专业,这个女孩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新闻。她在和父母的斗争中,告诉父母,如果学她不感兴趣的,她恐怕都考不及格,毕不了业。而且她把自己了解的新闻专业的情况告诉父母,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她将来生活得很好。虽然父母不愿意让步,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现在,这个女孩在新闻界做得很好。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孩子要多和父母沟通,选专业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必然要牵扯到父母,牵扯到家庭的未来,所以在选择上,家庭成员要经常沟通、讨论。发生冲突时,不能一味地坚持,而要找到能够坚定自己信心,并且说服父母的理由,让父母认同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父母说的话有道理,也要静下心来,撇开自己的面子,好好想想究竟哪个专业更适合你。只有在和父母不断交流后,选择的专业才会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专业。

第2篇:专业选择范文

很多人都说,文科生比理科生求职难、起步薪酬低。果真如此吗?

据麦可思调查显示,初入职场的文科生的确处于劣势。在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文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比理科生(92.9%)低1.3个百分点;文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926元,比理科生(4253元)低327元。但是如果把文科生中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单独提出来再进行分析,你就会发现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并非就业“困难户”。在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3.6%,比理科生高出0.7个百分点。

在2015届文科专业本科生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排名前30%的群体主要从事的职业类前三位分别是金融、财务/审计/税务/统计、销售。这些工作岗位大多需要求职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入职“敲门砖”,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半年后获得相对较高的薪资。如果把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排除在外,非经管类专业文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排名前30%的群体主要从事的职业类前三位分别是中小学教育、媒体/出版、销售。

第3篇:专业选择范文

频道作为电视产业的核心经营单元和操作平台,成为电视市场的竞争主体。频道与电视媒体之间不再是过去的含混一体的关系,频道专业化的概念正在不断清晰并强化,频道专业化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

按专业化原则对频道进行改造,实质上也是对电视市场的细分与资源、资金合理化配置的过程。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产业经营的重心所在。在电视品牌营销时代,频道品牌营销是最具市场价值的利益增长点,而实现这一利益增长的过程就是一个频道专业化的经营与营销的过程。例如: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从创办至今两年多,频道的整体包装、节目类型化设置和科学、系统化的节目编排、准确的节目定位、对主持人的专业化要求,都走出了一条符合频道发展的专业化之路,获得了满意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创造了全国地面频道一流水平的佳绩。

一、专业频道不专业造成观众分流

根据60城市所有频道收视调查数据显示,相当多观众每晚平均更换100次频道,最多的达到200次,这就意味着有的电视观众几乎什么都没看,时间都在转换频道的忙碌中过去了,观众为什么流失?这就是频道不专业、没有特性的直接后果。“千台一面”、“电视节目克隆”已经是当今中国电视界的普遍现象,更是电视观众与节目制作者的痛苦所在。一方面,专业频道不专业,专业频道表现出更多的综合性。尽管一些电视台主观上按专业频道设计,但客观上是专业频道不专业或专业化程度很低,一些电视台就是名义上的专业频道实际上的准综合频道;另一方面,频道的设置趋同,频道的栏目形态、内容风格、包装定位等方面在同台各频道之间、各省级卫视之间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特征。我们知道,频道专业化是通过节目“类型化”设置来实现的,专业化频道之所以可以吸引甚至稳定观众,就是因为其节目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目标观众群的收视习惯并刺激目标观众的收视需求。频道特性和节目特性之间较为稳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对观众产生某种心理暗示作用,形成一定的“频道记忆”和“节目联想”。如果某个频道的节目对观众的吸引达到了一定的度,那么观众在潜意识中通常就会把这个频道预设为“首选”或“优选”地位,这就能够充分地刺激观众的收视动机。

随着电视台频道资源的扩张,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存在严重的节目缺口,比如有的频道日播出时间仅有几个小时;有的电视台大部分频道都播放电视剧;有些电视台节目重播率不断地提高,等等。这一方面是因为节目数量不够;另一方面就是节目结构失衡。虽然有频道划分,但安排在相关频道内播出的节目与频道属性不匹配,甚至不同频道播出的节目类型趋同、节目类型化程度不高。

二、专业化频道的栏目定位

精心设置栏目、精办节目、使频道更具特色,几乎成为目前各电视媒体最时尚的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是给节目定位。“定位”决定着电视媒体机构的产品给什么人看、为什么人群服务。定位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电视媒体收视群体和创收的多少,进而决定一个电视媒体存在价值的大小。频道和栏目、节目定位是电视媒体在对时代背景、生存环境及要实现的社会职能,根据自身条件所作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战略选择。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电视媒体运作方式迅速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网络媒体相互融合。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确定频道、栏目所要争取的观众群体目标,由于受众群体的多元化,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不可能广泛地、持久地吸引受众群体。频道和栏目、节目定位要在保持频道和栏目、节目基本收视群体的基础上,再确定可争取的目标。如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夜线60分》和经济生活频道的《第一时间》,基本收视群是省内的普通市民,拥有较多的普通收视群体,但在高文化群体中没有优势。地面频道节目设置定位时就要把争取高文化层群体作为重点,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由一档变为多档。

频道和栏目、节目定位是电视媒体对社会认识综合性判断的集中表现。频道和栏目、节目定位在一定意义上规定了节目的内容,加速了频道化和节目对象化的形成。频道定位一经确立,节目内容大体划定,受众群体亦被分流,节目内容需要服从频道和栏目、节目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频道和栏目、节目定位形成某种模式,受众在期待中也培养了一批相对喜欢的节目,久而久之受众群体分流、频道专业化、节目对象化成为可能。另外,由于社会结构调整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电视媒体面对的环境挑战也将是空前的,加上电视观众有喜新厌旧的特点,频道和栏目、节目定位也随时处在调整之中。

我国各级电视媒体因行政资源配置具有相对区域权威性,这种权威性首先表现为区域内节目素材独有性。如安徽的徽文化、淮河文化、皖北文化等,将这些资源加以充分开发与运用,无论以什么形式都会具有相对的权威性。而区域内权威性节目素材和新闻事件与国家前途、命运相联系、与老百姓心理需求相联系,可以使信息和影响力延伸和增值。

三、专业化频道栏目品牌建设

品牌营销专家认为,营销就等于传播。电视营销传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使观众不仅将注意力凝聚到电视产品和服务上,而且接受企业或品牌的形象定位,形成品牌忠诚度。在如今的多频道时代,在不同类型、相同时段的不同频道节目中,受众的选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偏好和忠诚度,也就是品牌。只有高品质、高收视率的品牌才能吸引和拥有众多的受众。与此同时,品牌意识对树立媒体整体形象、推销节目产品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鲜明的、准确的定位是电视频道塑造品牌形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对于电视综合频道,要寻找富有个性的定位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节目类型多,无法从节目内容上为整个频道定位,只能从频道的气质上来定位。电视频道专业化使频道品牌定位相对容易一些。许多国外的专业频道就是从自身的节目内容上来定位的。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已经初成规模,只是目前还不够细化,这些专业频道应确立自己的特色,形成准确的定位。一个电视品牌的树立,不是一段宣传片或一句宣传语就能完成的,最关键的还是这个频道向观众奉献了什么。HBO之所以能从电影频道中脱颖而出,被认为是最强势的品牌,就在于它给观众提供了高品质的节目内容:不播广告、每日播出70多部影片,其中1/3为新片,10%以上是独家播出的特别娱乐节目。品牌的内容必须是精品,电视频道品牌的塑造也必须建立在高品质节目内容的基础上。每一个品牌的树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企业文化或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同时品牌也在张扬着这种文化。安徽卫视多年来形成的特有的电视剧传播理念以及徽文化的宣传力度,是频道品牌化的充分展现。浙江卫视以水墨国画做宣传片,想要展示的正是江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含蓄、极具韵味的地方文化。观众接受一个电视频道的品牌必须要接受它所宣传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的电视频道同国外电视频道相抗衡的一个依托点,因为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文化是他们很难模仿和表现的,而观众在收看心理上更偏重于接受表现自己熟知的文化的电视节目。

第4篇:专业选择范文

1、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及行业的发展状况,选择一些社会上供不应求或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以便于今后的求职和就业。

2、选择专业首先要明确目的,就是从今后就业情况这个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前途的专业。

3、还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要与所选的专业相一致,学习的最佳动力莫过于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热情的学习,才会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第5篇:专业选择范文

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选择专业,无论是对于考生的大学学习还是长期发展,都是弊大于利的。就业率反映的是某个专业所对应行业当下的人才需求,需求量大的专业,就业率就较高;需求量小的专业,就业率就偏低。但并不是就业率高的专业,就是某所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就是好专业。所有开设的专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没有绝对的好专业和差专业,只有适合或者不适合某些考生的专业。如果选择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就业率高的专业,大学期间可能因为没有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无法完成相关学业。不久前据媒体报道,湖南一名女大学生,因为所学专业是父母选择的某个就业率近几年一直很高的专业,但她入学后因为没兴趣学习,加上该专业对某门基础课要求较高而她高中阶段该门课的基础一般,最后导致连连挂科,还患上了抑郁症,让人不禁唏嘘。此外,专业选择虽然不是绝对地决定了考生毕业后的发展,但有着莫大的联系,如果考生仅选择就业率高的专业,而不顾自己的特长、爱好和潜能,待到进入学校后再转专业,或毕业时通过研究生考试换专业,或工作后再换就业方向,更是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得不偿失。

很多考生和家长把就业率高的专业与一份好工作联系起来,但这两者之间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吗?我觉得不能。

一般来说,就业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率包括正式签约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灵活就业率和升学出国率等多个部分;狭义的就业率只有第一种,即正式签约就业率。考生和家长所追捧的就业率,往往只是狭义的就业率。他们认为,只要就业率高的专业,说明容易找到工作,那也就意味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专业数目多,就业渠道多样,目前并没有全面对各个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完全统计的数据。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样本我们可以发现,就业率位于前面的专业有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这些行业的工作是考生和家长想象中的既有高工资又轻松,还能在大城市就业的好工作吗?可能不尽然。这些专业所对应的就业行业由于有着特殊的地域限制,其毕业后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往往是一些偏僻的小城市,甚至有的时候还要去大山、沙漠中勘测。

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除了按狭义的就业率判断一个专业未来就业的前景外,还应该开阔视野,结合灵活就业率和升学就业率来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阶段可能对于某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较多,毕业后学生的就业率较高,从而使学生报考热情较高,产生了一批批“热门”专业。反之,也有所谓的“冷门”专业。因为就业空额多,很多考生和家长就把“热门”专业与就业率高等同起来。但是,根据麦可思2011年公布的从2006届到2009届的历年大学生的就业报告,那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中,有一些就是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的“热门”专业,如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所以,要区别对待“热门”专业和就业率高的专业。

首先,没有绝对的“热门”专业,“热门”和“冷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热门”专业刚开始可能因为需求量大,毕业后就业率较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接近饱和,但报考人数仍然持续走高,毕业时此类人才数量超过实际需求量,而成为就业的冷门;“冷门”专业由于报考人少,该专业人才仍有空额,可能毕业后就业还相当不错。比如法学,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快建设法制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量大,于是法学专业遍地开花,早期的确有许多法学专业的学子顺利考上公务员,或者成为律师,但近些年,由于对法学人才趋于饱和,法学专业就业率偏低。所以,如果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盲目追热,是不明智的。

其次,“热门”专业是指报考热度高,而就业率却是毕业时才能统计。那些就业率偏高的专业,在某些考生和家长的心里不是热门。如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由于毕业后工作地点较偏远,工作环境一般,而较少有考生报考,有的院校的此类专业还需要通过降分录取才能招满。

地质工程好就业,是不是所有学校的地质工程都一样好就业,就业后的工资待遇也是一样好?那是不可能的。

一所大学的一个专业整体就业情况能进行较准确的统计,但所有开设了这个专业的院校的就业率,往往只能根据其整体就业情况归为某一个就业区间。这种针对整体而统计出来的就业率,并不是开设了该专业的每所院校都如此,有的可能高一些,有的可能低一些。因为同一专业开设的院校不同,其专业学习方向可能有所偏重,那么在就业时的方向上也会不一样。比如土木工程,有些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的专业方向是工业与民用建筑,而安徽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除了道路与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向外,还有岩土与地下工程。如果就业选择时,学生还可以选择煤矿相关企业。不同行业的人才缺额不同,当然也会影响到就业。

第6篇:专业选择范文

《Majors》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专业更利于就业

第7篇:专业选择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转专业 专业兴趣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和实施,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利进一步增强、转专业的诉求日益高涨,如何引导大学生转专业、采取相应措施,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也成为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鉴于此,深入研究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和原因以发挥辅导员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1.高校学生转专业现状概述

2003年1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专业,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转专业目前已在高校中逐步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转专业的梦想[1]。不仅如此,国内部分高校大幅增加了校内转专业的机会,例如,清华大学的学生最多可四次重选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取消了校内转专业的门槛,转专业不再设报名限制,甚至允许不喜欢原专业而成绩较低的学生申请转专业;北京科技大学允许学生多次转专业,所有必修课成绩合格的在校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末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2]。华东理工大学则创新教学改革,搭建平台供学生自主交换专业[3]。

高校中的专业转换,赋予了学生专业选择的权利,根据专业兴趣、专业特长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发挥特长的机会,这个从无到有、由少至多的变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进步。但在转专业实践中,情况并不是如此简单。无论转换专业是否成功,学生都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很快对新转入的专业失望,甚至可能中途放弃;不少转到新专业的学生在融入班级、宿舍、专业等新集体时出现难于适应;未成功转换的学生面临挫败、失望等负面影响,如何继续适应原专业的学习生活;申请转换专业中存在盲目选择的现象[4]。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去探究转专业的实际驱动因素。

2.大学生转专业原因探析

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确定后,才能更理性地处理转专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高校中如此多的学生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其中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2.1专业兴趣

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对所读专业的兴趣,对所在专业缺乏认同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高考填报志愿时不了解专业以及老师家长包办等原因,很多学生入学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在原来专业上,对其他专业的逐渐了解使他们对原专业的否定、对其他专业的向往更加强烈。

2.2课程与教学因素

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但高校中还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爱好程度。甚至有调查表明,个别学生转到其他院系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某位教师的吸引,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学生选择理性不足的原因,却对高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学习能力

由于高等教育传授的学科知识需要一定的基础,比如计算机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比较高,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和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好该专业是必不可少的,加上大学生适应不同大学课程学习的能力不同,很多学生有可能进错专业,无法发挥个人所长。

2.4就业前景

上世纪末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双向选择”转变为“自主择业”,高等教育连续的规模扩张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现实问题。就业市场对各种专业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自然更趋向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除上述几方面原因以外,还有很多影响学生转专业的因素,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强烈的转专业动机,由于家长亲友的建议,却也加入了重新选择院系和专业的队伍中。周围同学的影响、学校的行业特色等对他们的选择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综合分析、区别处理。

3.引导大学生转专业的措施建议

由于上述原因在校大学生产生了较多的转专业需求,高校辅导员有责任指导大学生理性选择转专业,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辅导员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权利意识进一步加强,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各种权利,才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辅导员应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规划职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选择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过程息息相关,不同类型的专业、职业对心理素质和个性能力特征有不同的要求,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指导学生根据未来职业的要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和个性能力。辅导员可以使用个性测试、职业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手段来了解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以及如何在本专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激发学生对所选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本专业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引导学生的专业选择,实现人-专业匹配,进而使学生毕业后达到人-职匹配。

第三,辅导员应区分学生的转专业倾向,进行合理疏导。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认清其产生转专业需求的真正原因,合理满足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对于不是由专业不对口引起的问题,可通过向学生提供支持和辅导,通过诸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等干预手段来帮助学生在继续原专业学习的同时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有转专业倾向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最终不会提出转专业申请,如果我们能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提高总体适应性,避免部分学生盲目转专业导致的“治标不治本”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对于确实由于专业兴趣不符、专业满意度低下而导致严重不适应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及时指导其合理地申请转专业,通过重新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来帮助学生提高适应性。对那些由于类似原因导致轻微或中等适应不良的学生,可以从培养专业兴趣入手,同时寻找缺乏专业兴趣的其他原因。通过给予及时辅导,帮助他们认清所在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发现专业优势与自身发展的目标所在,同时指导他们解决除此之外的其他问题,比如与同学或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问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满意度。

4.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要分析学生转专业背后的根本原因或主要矛盾,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避免学生盲目跟风、甚至一味地将转专业作为“万用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有效缓解高校转专业工作的压力,促进转专业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转专业问题初探,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6期(总第94期)

2.今年流行“上了大学转专业”,北京日报,2011年4月20日第027版

3.转专业容易了,光明日报,2011年8月24日第006版

4.大学生转专业遭遇“围城”效应,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7日第006版

第8篇:专业选择范文

许多申请人在选择留学专业的时候比较盲从,特别是高中毕业后申请本科或大专的学生。归纳来说,有这几种情况:

(1)一切由家长包办。许多中国家长为子女真可谓尽心尽责,恨不得替孩子读书。不知这是家长的悲哀还是这些家长背后那些学生的悲哀――这种类型的家长常常以自己的观点替学生作主,他们认为应该读什么专业就一定要让孩子读什么专业。

(2)家长主导,学生跟随。这类家长一般希望培养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于是试图给孩子一些挑战,但往往挑战还没来临,家长就马上接过重担,以免孩子受苦。比如有些学校有一些入学的英文测试,我们一般安排学生到办公室来参加测试,但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好,一定要在旁边陪着。在选择的专业的时候,一旦自己的孩子有其他的想法,马上进行批驳,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思维一定要去读计算机或商科等等。

(3)以就业率为选择专业的标尺。许多家长和学生往往从毕业后容不容易就业作为选择专业的标准,于是乎大部分学生及家长都选择读计算机或商科。从就业的角度考虑专业选择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大家花大把的银子去加拿大读书也是希望自己的投资将来毕业后有所回报。但是热门专业不一定在三四年后仍为热门,三四年后的就业形势和现在肯定会有些差别,再者,这些热门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加拿大的大学是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如果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很容易被淘汰。我们有一个学生申请加拿大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入学后发现学起来非常吃力,一学期下来5门课有3门挂红灯,于是改学会计专业,但修了几门课又发现会计更难,专业术语更多,无奈又改为经济学。如此折腾,不仅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

所以,大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专业选择问题:

首先,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优点或优势。客观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会对自己产生长久的学习动力,即使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有勇气去克服。但是完全考虑兴趣爱好也是不完全的,就像你选择到加拿大读考古学的本科,估计连签证都拿不到,遑论留学了。

第9篇:专业选择范文

一、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是在校护理本科生,共发放问卷209份,回收有效问卷199份,占95.21%。在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主持下进行,现场发放,学生独立完成后现场收卷。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就读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

针对就读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的选择上,有54.56%的学生选择的是。其中只有7.31%的学生入学志愿为第一志愿、第一专业且不服从调配;有45.44%的学生不是第一志愿,为专业调配,所占比例较大。对于影响选择志愿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为谋职动机者占38.26%,个人理想者占30.14% ,家长意见、老师意见、亲属等意见者占到22.57%,个人兴趣者仅占9.03%。

2、现在就读的专业是否为你所想读的专业

在选择现读专业是否为想读专业时,选“是的”为70人,占35.18%;选“否的”为105人,占52.76%;选择“不确定”为24人,占12.06%。进行来源地对其选择影响分析时(P值否>是;来自乡与镇的学生选择顺序为:否>是>不确定;来自村的选择顺序为:是>不确定>否。

3、现读专业是否为想读专业原因比较

在原因选择上,现读专业不是或不确定是就读专业的原因选择较集中在以下两种,不适合自己80人,占36.20%,学术前景黯淡50人,占22.62%;现读专业是或不确定是就读专业的原因选择较集中在,适合自己51人,占26.98%, 就业市场好50人,占26.46%; 有兴趣,能满足求知欲43人,占22.75%。

三、讨论

1、现状分析

学生第一志愿的分析结果与有关报道并不一致,[1]这刚好可以说明,在十年多的时间内,护理本科教育专业认知取得了成果.但仍需继续加强专业教育。而选择第一志愿的原因又多为谋职动机或长辈意见,这就存在一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所在;课程设置入学后前两年一直学习基础课,学生在此期间一直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处在一种不明确的过程中,即便心中有疑问也不能及时得到专业教师的解决,形不成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长此以往就产生了厌学不想读的想法。从生源来源上,在回答现读专业是否为想读专业时,来自市与县的学生选择是与否相差28.84%,乡与镇相差34.21%,这两者基本接近,而来自村的学生在是与否的选择上相差6.42%,与前两者悬殊是比较大的。这与有关报道:尽管生活在同一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在思想上仍存在着城乡差异一致。[2]

正像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听到的一样“从兴趣出发选专业当然最好,但却不知到自己在学习上对什么感兴趣”,[3]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因此,在选择专业上,大部分以就业情况来决定的。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重视,一方面说明学生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因素对学习动机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说明市场对高校专业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4]

2、对策

(1)加强、细化专业认知教育。学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最重要,一定要从入学开始就给学生形成一个很好的专业整体支持系统。具体在做专业思想指导时,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接受这种差异,不要对所有的学生同样要求和期望,应个性化对待,会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