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工作发展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

第1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借鉴;反思

1929年社会工作者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特有的实务方法,先后有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理论从其他学科被介绍和应用于社会工作中,西方、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等,也被充实到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并成为了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具有独特价值体系、科学理论和实务技能的专业,理论的建构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事物的存在变化及提供方法等多种功能,Walsh(2006)认为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在于预测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行为,辨识实践情景中的知识缝隙。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理论单一化到多元化,从指借用心理学到将社会学、认识论等学科都吸收过来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王思斌,2006)。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大卫・豪(David 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大体划分为7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调查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里奇曼的《社会诊断》为代表,开启了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大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多关注实际工作,很少思考。第二阶段是精神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此时精神分析学说成为西方社会工作者唯一运用的理论,甚至社会工作也几乎等同于了精神分析工作。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20世纪30至50年代,两大派别不断发生冲突,并且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第四个阶段为“获得”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还重新找回了“社会”取向。此时,开创了社会工作独有的学派――“心理暨社会学派”。第五个阶段为“盘点”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的急剧增加,需要对已有的模式、学派进行梳理和分类。第六个阶段为“理论统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工作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借用“系统理论”和“社会功能”概念,形成了一元化的理论框架。第七个阶段为“理论归类”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理论并存,这一时期社会工作者对各种复杂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

当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过系统的整理之后,其主要功能发展为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性质、预测并制定目标和任务、选择干预方法和模式、评估服务结果等。因此,西方社会工作者有着比较强烈的理论意识,具体的理论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工作中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 “行为治疗模式”;在小组工作中形成了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在社区工作中则形成了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王思斌,1999)。另一方面,当代国外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理论, 例如帕森斯(1988)从经验、要素和整体这三个层次来构建理论, 并把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大卫・豪提出将社会工作理论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的两分模型;默顿(1969)针对宏观理论体系的诸多弊端提出了使抽象理论和经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层理论,认为中层理论是以下两种理论的中介:一方面是以观察到的特定等级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离甚远的社会系统的概括理论,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概括特点的有条理的详细描述;特纳(1987)进一步指出只有遵循中层研究策略, 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才能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 因为理论强调经验研究, 这就促进了每一中层理论概念和命题的澄清、阐明和表述。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借鉴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是对这种已高度专业化的实践过程的概括与总结,因此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尽管在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所差别,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工作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借鉴西方的理论和经验(李晓凤,2008)。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独立的学科理论,本身就具备概括其共同规律的理论框架,能够对现代社会工作所涉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理论的解释和回答,而在这些方面,西方社会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有学习的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体现社会工作一般规律的内容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所借鉴。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需要吸取西方的先进经验,紧盯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前沿,在充分学习与了解的基础上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点。如此,不仅有利于加速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过程,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在构筑中国的社会工作制度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凸显独特之处,在建立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模式中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第2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实用写作教程》江少川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3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社会工作教育

近2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

转型社会是社会的重要、关键要素发生变化的社会,例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产业结构、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将导致社会的一些重要关系的重组,其中必然包含着不协调、矛盾与冲突。当我们选择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之后,我们也就不得不打开国门,当打开国门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我们又发现我国不得不进入早已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生产关系、分配模式、价值观念、社会思想则蜂拥而至,突如其来的诸多外部要素进入我国的经济和政治领域,引起了经济、政治和价值观念领域的全面冲突。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全球化浪潮,它不由分说地将刚刚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不发达、问题丛生的中国拉入其中,让中国也去分担世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协调后果,这无疑增加了我国处理问题的难度。另外,五花八门的文化价值随着个人至上、消费主义思潮也大举进入,并对传统的价值体系发起了很有韧力的挑战。我国的社会变迁如老龄化、城市化、工业化、个人价值的突显等都与原来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不相协调。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下岗职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养老保险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震荡、地区之间的差距,城市重建带来的问题:还有一些社会问题与我国的社会过程相伴随,如老龄化问题、看病难问题、残疾人问题、青少年问题、独生子女问题、心理焦虑问题等。

上述社会问题在一段时间里会长期存在,如何处理好上述社会问题,是影响我国继续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社会工作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现代手段。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是专门以“助人”为职业的工作,而社会工作者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民排忧解难,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的职业。但是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工作学”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社会工作”的概念目前在社会上还不是广为人知。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很不成气候。社会工作者还没有列入拿执照的专业人士行列。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将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的建设任务。

社会工作学是一门正在建立的新学科。为使这项社会事业的开展,管理卓有成效,必须使其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看,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捷足先登,试图从理论上解决由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而造成的贫困和失业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们研究新概念、新理论,编写新讲义,新教材,建立起新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建立新的社会工作学学科体系,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一)就社会工作学的基本理论而言,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该包括:社区、社区管理、社区功能、社区意识、社区协调等含社会的、心理的和地理的三大层面的理论内容,体现出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公平、社会控制、社会保险、社会空间等一个“大社会”中的群体参与资源、分配和服务效益方面的一系列理论范畴,也包括社会工作的直接对象的一些更具体的理论范畴,如慈善事业、医疗保险、社会义工、安老形式和失业救济等。(二)就社会工作学的原理内容考虑,应该是:数理经济理论;服务价值理论;以人口为社区主体的人口理论;以解决社区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为宗旨的社会学理论;以稳定社会秋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法制理论;以最终满足全体人民需要为标志的经济学原理等等。这些理论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共同揭示了社会工作学的规律性问题。(三)就社会工作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而言,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方法的运用:(1)社会管理方法。社会管理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集中表现为系统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整体方法。(2)社会心理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是现代方法论中更高层次的分析方法,在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中,它是协调社会发展,解决个人及解决群体冲突,平衡社会成员心态的理性的、效用性很强的方法。(3)社会制衡方法。社会工作学研究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规律,必须把“制衡”方法贯彻学科建设的始终。如研究解决社区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解决老、幼、残、鳏寡孤独无劳动能力的无偿救济和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有偿服务时,必须依据制度和政策。

以上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任务,接下来将论述社会工作实际操作中的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首先,看看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预测将来,往往要从历史去看,吸收教训与经验,以此来引导未来之路的走向。美国社工教育从19世纪末已开始发展,那时大概是1890年左右。其受到三个重要发展潮流的影响而形成最初的社会工作教育。当时的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科,在大学里开始有此学科的教育,这促使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严谨,引发更多对社会的研究。另外他们对应用科学的研究也开始了一点兴趣。第二因素是美国当时成立了国家慈善总会,他们的慈善总会在当时团结了大部分志愿机构的工作。他们发现机构人员往往未受培训,他们工作效能不高,于是开始重视培训,希望有一些培训给予工作人员。第三是当时许多私立女子大学在美国成立。由于有了女子大学,当她们毕业后,就不甘于留在家庭里做主妇,更希望到外面就业,而她们就业的一个最好出路就是在慈善业方面的工作。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影响了美国社工教育的发展道路。当时第一代社会工作的学校并非是一些大院校,而是从培训班开始的。在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发现培训是十分需要的。他们就要求一些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有系统的培训课程。当时在大学里面的培训是从研究生的层次开始的。在1919年他们已有17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并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培训教育协会。到了30年代至50年代,发展很快,学校增加了很多。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衰退,反倒给社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危机下失业问题、贫穷问题、家庭问题等均产生了,人们认为社会工作服务要增加很多——应付问题尤其是失业方面的社会工作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另外也觉得要这么大量的工作人员去做这些工作,他们也要增加许多课程。另外一个影响,以前比较注重个人性的个案工作,但由于经济衰退使人们认识到引发问题的往往不是单层面,并不是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是由社会影响的,所以他们也开始注重社区类的较宏观层面的教育目标。30一50年代,他们有一个大的争辩,社会工作的培训是应该放在研究生层次还是处于本科生层次上。原先他们是从研究生教育着手的,后来他们发现社会急迫需要大量新人才,但研究生的培育是不够的,而且比较缓慢,于是开展了许多本科生培训。到了50年代他们以承认本科生层次的教育解决了这个辩论,到了1952年他们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的议会,想通过议会方式正式规定一些评审的规则,其将统筹整个美国的社工教育的课程水平。到了70年代,教育层次不断增加。其实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我们都是差不多的,开始时没什么专业人员,没有什么知识基础和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看到别人的历史,我们或许有一丝安慰:我们并不是孤单的,别人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2001年社会工作教育年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社会工作专业从80年代后期恢复发展以来,已有上万的毕业生。社会工作教育的首要责任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走向专业岗位,为社会服务。有人曾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示担忧,但社会需求是有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进步,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需要会更加强烈。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高水平的专业教育和培养。这里包括进行规范的专业教育、努力使学校教育与我国的实际需要想结合,包括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精神的养成。社会工作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要求严格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去组织教学,素质教育则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处理问题和创新,要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社工教育还必须与实际紧密结合,给受训者提供一个好的训练和实践的环境,其中包括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第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标准,规范社会工作。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推动社会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对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化培训,使其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要发挥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者和组织的交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在各国、各地区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把好的经验吸收进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水准的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在新形势下肩负着历史的责任,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在各界的努力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改革开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粗浅的谈了中国社会工作建设的任务,中国社工专业任重而道远,社工专业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工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参考文献: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4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摘 要】面对社会工作日益发展的时期,社会工作迎来了它的春天,在倡导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社工介入”这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文章中,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已成为社会工作者手中的万能招牌。然而社会工作的社工介入真的有如此的魅力,面对各种个不同的情境而屡试不爽吗?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工介入;困境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对于:“什么是社会工作”,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发展阶段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其表现形式多么的纷繁复杂,它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助人。而无论是怎样一种助人方式都建立在社工介入这一基本前提下。

一、案例分析

此案例是在暑期实习时通过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李婆婆现年77岁和老伴住在地震后的板房安置点,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在地震发生前李婆婆有一儿一女还有两个孙子,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但是在这次发生的地震中李婆婆失去了最亲的家人除了老伴还活着以外,李婆婆的儿子女儿、女婿、媳妇和两个孙子都在地震中没了。年过70的李婆婆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灾害以后身心受到了严重的刺激终日郁郁寡欢不愿出门。通过和李婆婆的聊天得知这样一个情况:在发生地震以后由于李婆婆的悲惨遭遇李婆婆陆陆续续的得到了不少的好心人和志愿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的探访,而每次的探访李婆婆都被问到地震的遭遇的具体情况而每次的探访都以李婆婆的眼泪和来访者的安慰告终。每一次的探访都是再一次揭开李婆婆的伤口在她的伤口上撒盐。这种仅仅是了解情况的探访和短期的介入是否是合理的?社会工作者是不是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介入?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在什么时候介入?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在助人之前必须要弄清楚的。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李婆婆在地震失去亲人后,有很多的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帮助她,但是是否这种探望关心就是为李婆婆好就是正真帮助她?频繁的所谓介入在一次又一次揭开李婆婆伤疤的同时作为社会工作者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安慰却没有实际的效果时,我想这种介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还有待商榷。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是从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在社工发展过程中我们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单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社会工作介入中国社会这一过程尤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怎样让社会工作这一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且健康快速的发展起来是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那这就涉及到社会工作介入这一问题。

二、社会工作介入现状

社会工作关注的领域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住房、生活必需品、照顾、安慰、帮助以及发展机会与个人生存相关的方面。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发展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现实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展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

(一)学校教育方面

中国社会工作的教育方面主要是以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的教育。在书本上总是对于一些社工理论和技巧以及策略进行详细的介绍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环境不是很好,大多数的人对于社会工作这一专业都是知之甚少,学习此专业的学生大多是通过调配而来较少有自愿学习的。同时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刚刚在中国发展几十年缺乏相关的职业岗位这也造成社会工作专业的滞后。因而在这种种原因下学校教师为了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留住社会工作学生往往在讲课的时候刻意夸大社会工作专业的作用将社会工作专业渲染成无所不能的“超人”形象,造成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正确的理解,认为社会工作到哪都可以发挥作用。偏离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

(二)与传统的价值观的冲突

由于存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社会工作者有时很难做出什么因该做、什么不能做的决定。如果不倍加谨慎,我们会在不经意中触犯文化上的大忌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打孩子被认为是家务事同时也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远离家暴应该进行社会工作中的危机介入,但是这两种冲突的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者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是不利的。

(三)社会环境方面

现如今人们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社工,恰恰相反很多人对于什么是社工也是一知半解。这就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展不是一帆风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也是半信半疑这严重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介入人们生活的进程。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困境

(一)资源的不足

社会工作专业在助人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连接资源,当前我国发展社会工作所处的阶段及面临的各项资源短缺。在社会政策相应缺乏的情况下,社会工作教育并未有效回应这种需求。在这个阶段,中国大陆社工教育往往引用港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工教育资料,或者香港或其他地区直接培养社会工作师资的方式来推动社工发展。而这一时期,由于在体制内部缺乏明确的社会工作制度,无论是体制内部的社会工作岗位设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社会服务相关政策等均缺乏。由此,社工院校教育的不足和校外社工岗位的缺乏就造成社会工作人才的大量流失。

社会工作相关的法规与政策资源不足。具体来说,社工相关法规与政策资源不足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社会工作从业者的立法缺乏,我国现阶段并没有类似律师法、检察官法、教师法、公务员法、会计师法等专门性的法规制度,尽管2008年初有相关的立法讨论,但法规目前尚未出台。二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也缺乏规范性的法规,如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的程序和内容上的政策也比较缺乏。三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动员也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如社工服务机构在筹资、志愿服务发展等方面缺乏政策支撑,比如我国现在对于法人社团和非法人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 社会工作政策方面的不足,使得社会工作人才在职业竞争力上缺乏制度激励与约束,影响了社会工作长远的发展。当然,相对于有较长发展历史的其他专业来说,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政府、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都处于探索期。很多时候,我们未知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境遇中,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参照国外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环境不同,能够发挥符合我国国情的作用,我们缺乏信心,更何况国外的社会工作发展也有不同的理论流派和不同的实践取向。但是,尽管政策资源不足,我们才需要规范行业发展,保证社会工作行业的竞争力。

社会工作教育人才不足。这方面的不足,表现在学校或社工机构提供的督导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辨力的师资力量缺乏,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足,特别是开拓性不足。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效需求,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人群需求进行识别,并予以确认,将需求转化为社会工作服务目标,并且能够运用社会资源满足的需求。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表现为服务对象需求转变为社会工作目标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有效购买能力不足。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不足

中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要关注的问题很多,面面俱到缺乏深度。但是,如果不能从整体上给人们一种全面性的提醒,恐怕讨论会有一些遗憾。在这方面,华南农业大学的易钢教授首开了思路,就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整体性思考。他指出,目前我国在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社会工作职业及其价值理念的确定问题,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的界定问题,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问题。这对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本土化过程显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从更长远一点看,中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更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价值观问题、制度背景问题和本土经验问题。寻求与西方相通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能够移植到中国的首要前提;认清中国的当代社会制度是社会工作得以在中国立足的现实基础;积极总结本土的助人经验是社会工作在中国生根、发芽的社会心理保障。这三者缺一不可。

四、社会工作介入的出路

(一)该不该介入

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个案的时候要考虑应不应该介入,通常在以下条件是不宜介入:第一,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价值观相冲突时;第二,社会工作者只有较短的时间进行个案更进时;第三,社会工作者作为初学者时面对问题复杂的案主时;第四,不符合机构服务范围时。在以上情况时社会工作者不适宜进行社会工作介入。正如前面提到的李婆婆这一案例面对李婆婆一次又一次揭伤疤的情况作为实习生就不应该进行社会工作介入。这不仅是对案主负责减少案主伤害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即社会工作的实施的执行,它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社工介入方式一般分为两类,即直接接入和间接介入。不同的是直接介入主要是改变案主的人际交往以及案主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而间接介入又被称为宏观社会工作实务,它主要是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案主对案主以外的社会系统采取行动,对案主进行间接的帮助。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要详细的考量案主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行动策略进而安排最适合案主的方法。充分利用案主的资源合理进行安排。

(三)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社会工作教育最重要的部门,它的功能的发挥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要以专业的社会工作学生为基本目标。在学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努力做好学生的社会工作伦理教育,以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努力使得社会工作专业这一舶来品更好地为中国人服务。同时社会工作教育一定不能偏颇理论和实践的任意一方。一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的专业理论的学习不重要,另一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学生应该多学习理论知识借用外国模式,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并不认同。此两种观点我认为都是有失偏颇的。理论和实践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冲突,无论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还是在理论下指导实践都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部分,两者不可偏废。因而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适合而为绝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四)社会认可

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认可度低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在介入社会问题时遇到排斥的尴尬境地,同时它关系到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但是当今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却是不高,人们对于社会工作是干什么的知之甚少,对于社会工作能干什么更是不知,而一些人甚至将社会工作者当成调节邻里纠纷的居委会大妈或是志愿者,这都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误解,这些观点和想法严重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未能得到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五)社会工作者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传播者和发展者社会工者自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伦理价值观,以最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专业助人过程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为案主服务。在接受案主求助时首先要自己弄清楚自己是不适合开展活动?怎样介入?有什么技巧?等一系列的问题。因为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行为就代表着社会工作专业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是社会工作专业最为直观的反应,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

五、结语

社会工作者常常置身于各种矛盾关系之中,他们不得不面临各种抉择困境。社会工作者遇到的每一个个案都是有差异的,从个案的背景、环境、人物到案主的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社会工作者做出社工介入需要考虑的。社会工作者助人的时候首先面临的是一个个复杂的问题和环境,在专业助人前社会工作者必须要认清楚目前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适合进行专业介入?是否有介入的必要?应该如何介入等一系列问题。在认清了这些问题后才能开展接下来的社会工作助人活动以免对案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的,因而希望在开展助人活动前仔细考虑案主情况和环境是否适合开展,以期减少对案主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杨竹.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介入及其困境[J].社会学研究,2002.

[2] 江娅.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和价值冲突[N].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7.

第5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一、研究课题

族群社会工作:新概念的提出与探析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2011年9月,在经历一番机缘曲折之后,终于笔者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云南民族大学继续学习社会工作的列车。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云南民族大学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重镇。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工作研究,是面向人群的,是在地化(localization)的。如何发挥这一区位及院校资源优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丰富和拓展社会工作研究,成为笔者思考的重要议题。

由于民族院校的缘故,从学校氛围,到师资结构,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均与民族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笔者开始系统地学习民族学、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笔者系统地了解到中国的民族发展史,民族建制史,开始深入了解和理解中国各民族的特色、特点与差异。这样的学习,让笔者对社会工作中所讲的“个别化”原则的深意和重要性的理解更加深刻。特别是在完成课业之余,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佤族的专项课题研究,从而使笔者从个案的角度对“民族”概念的理解更进一步。正是在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开始以社会工作的视角思考,社会工作从业者①以现有的“民族”知识体系是否能够顺利地进入案主的生活世界;面对不同民族的案主,社会工作从业者应当如何提供专业的服务;面对同一民族不同分支的案主,社会工作从业者应当如何提供专业的服务。

带着上述问题,笔者开始了对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成果的研读和学习。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社会工作本身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而对于社会工作界而言,民族议题更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所以,笔者能够查阅到的相关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在基础概念体系和理论架构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面对这样的研究现实,笔者萌生了一种系统梳理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形成系统的民族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盲目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学术“野心”和天真的学术使命感和责任感。

笔者的不自量力很快得到了“惩罚”。从研读和学习中国的相关文献开始,笔者就注意到学者们在民族社会工作的基础概念使用上各有千秋。如何梳理,如何取舍?笔者陷入了困境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于是,又回过头来仔细研读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着作,面对着汗牛充栋般的理论着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知识体系,反观自己的初衷,笔者开始萌生一种老虎吃天一般的忧伤。

于是,笔者思考和研究的目的变得更加务实而具体——到底怎样的命名才是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到底怎么样的基础定位才是切合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于是,在综合分析了众多相关概念以后,“民族”和“族群”这对冤家很自然的成为了笔者的困扰。在看完“民族”与“族群”的“恩怨史”之后,笔者依然是一头雾水,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依然没有眉目。无奈之中,笔者又开始反观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定位。社会工作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它关照的是社会情境中,生活世界中的非结构性的具体的人。这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检视和梳理外在建制化与人之间的各种互动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人的各种影响,再以专业的方式方法消解人与建制化之间的矛盾,从而达成人“诗意的栖息”。那么,如何理解人呢?马克思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民族性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一种,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从1950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专门工作队伍,对全国各地提出的400多个族群名称进行识别,到1983年共确认了56个民族,构成了中国现行的民族体系。

这也成为中国开展民族工作、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不可讨论的前提社会工作。然而,对于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来讲,视角定位越靠近案主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世界就越容易达成对案主的理解,也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开展有助于案主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56个民族体系略显笼统,并不能直接抵达案主所处的社会情境、生活世界。另外,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每一人都处在大大小小不同的“群”之中,人在这些“群”中获得必要的社会化,从而形成人对“群”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大体来看,56个民族的族称体系,更多只是基于各种需要的权宜之举。在民族识别前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多种自称或他称,每一种称谓都有着一定的社会渊源,它可能是一段历史,可能是一种关系,可能是一种崇拜,总是每一个称谓都深深地嵌入在相关人的生命之中,影响着他/她们的社会化与自我认同。一定程度上说,每一种称谓背后都是一个“群”,不同的称谓意味着不同的“群”,虽然民族识别基于科学和理论对他/她们进行了合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她们之间基于历史、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不存在。

三、论文结构安排

本文在行文上主要按照引言——概念提出背景——相关概念辨析——民族社会工作的局限——族群社会工作提出的理论依据——族群社会工作概念的提出与阐释——结论的逻辑展开论述,共分为六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思路历程和主要内容,对国内外相关概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文章主要结构与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主要从中国族群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角度阐述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必然,并从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领域细分和民族工作机制创新两个方面诠释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理论研究与实务实践兴起的原因。

第二章主要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相关的核心概念“族群”、“民族”和“社会工作”进行界定和分析,并对国内外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析。

第三章主要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提出和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和分析,并从未能把握和体现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等四方面阐述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局限性。

第四章主要概述族群社会工作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包括族群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多元文化理论;生活世界与公民社会理论;社会工作建制化与二律悖反命题;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

第五章提出族群社会工作概念,从体现和把握了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等四个方面论证了族群社会概念的正当性,界定族群社会工作的概念,并从服务对象、关注的议题、主要分类和基本原则几个方面对族群社会工作进行了阐释。

结论与讨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存在的缺陷和继续研究的空间进行讨论。

四、研究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充分揭示了方法的重要性。从一定程度上说,方法决定了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则是研究的关键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

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法,首先要看选题的本体的性质和特点,其次则受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影响明显。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难点:从全球社会工作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正处在一个尴尬的时期,一面是蔓延至今的疑问——“社会工作是不是一个专业,一面是“社会工作的终结的耸人命题。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建正是在这个时候。这致使我们在重建过程中,没有成熟理论体系可以学习和借鉴,只能长时间的处于迷茫与彷徨之中,摸着石头过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WiseMedia

第6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关键环节。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工作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特点,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使大量接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采用科学方法和专业技巧,可以更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途径。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的社会工作教师队伍,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一所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社会工作整体状况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中断了36年之久,但近几年发展迅速,所以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从数量上看,原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一代社会工作教师都已经年老退出教育岗位,而年青一代社会工作教师又没有培养出来。另一方面,从质量上看,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或者是从其他专业(社会学、哲学、历史、政治学和其他学科)转行而来,或者是由新近毕业的学生充任,因而在现有的教师中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以副教授以下职称居多,很难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传授到位。

2.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水平低。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特征,这就要求社会工作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但内地社会工作教师往往固守于自己所负责的几门课程中,十分缺乏社会工作实际经验,大多只懂理论而不懂实务、重视教学甚于具体实践操作,对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很少涉足,没有实际参与到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中去,因此很难把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很难传授相关的实务知识和技巧,同时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也难以内化。

3.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科研实力不强。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还不成熟,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相对弱势,研究期刊数量相对不足,社会工作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少且档次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实务性差及自身学科背景思维定式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专业化程度不高。有调查对73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7%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学为主要研究领域;26%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工作为主要研究领域;除去另外11%的高校教师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为主要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是,还有23%的高校教师从事与社会工作不同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

4.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习督导作用不足。鉴于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少之又少的情况,实习督导的角色由专业教师充当。但现有的学校督导仅仅把社会工作教师视为简单的实习检查者,并未将督导与教师在社会工作领域内的自身发展相连,从而出现了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践之间的脱节,没有发挥实习在帮助学生增进专业技巧,促进积极思考,将所学概念、理论等更好地应用于服务实践中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首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广开渠道,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急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其次,通过吸纳一线社会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以弥补在职教师数量的不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校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于学科建设的角度仓促上马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着地区间和院校间的差异。应该在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组织的指导下,加强全国性的协作,各院校教师之间多进行互动和交流,逐步形成支持网络,体现社会工作教师的团队与互助精神。同时,由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较早,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要继续加强与国外和港澳台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内地的专业教师到国外和港澳台学习、参与国际学术和科研合作,在提高自身社会工作专业素质的同时,担负起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化责任;另一方面请他们的专家和学者来大陆教学和指导。

3.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所关注的社会范围非常广泛,问题也极为复杂,不仅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掌握丰富的有关人类及其社会环境的知识,学会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变化中的人和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新的问题,而社会工作必须不断地面对这些新的情况。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功能,不断拓展其知识体系、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基础,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工作专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4.积极参与和融入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走出学理分析、游离于实务工作之外的纯学术活动层面,积极参与和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中,要勇于和学生一起走进机构,与学生一起了解、认识和掌握机构的行政架构和服务的目标对象,然后通过机构而走近机构所对应的服务对象,之后在这些服务对象之中,结合具体情况实施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做一个真正的行动者,在其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还应该在行动中进行研究,意味着教师可以逐步成长为教学型、研究型与实务型相结合的学者,走“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共同发展的道路,快速提高专业水平。

5.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成为有效的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督导的主要任务有:第一,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其前提是教师要洞悉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工作方法;第二,向学生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帮助学生确定如何向服务对象提供具体的服务,它同时又是一种教学示范,因为督导教授一种助人的方法,这就要求督导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助人的方法,这样,工作者才能在他与督导员的关系中体会到一种类似于他要学到手并运用到当事人身上的方法。

6.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灵活、恰当的职称评定制度,把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实务经验和实习督导也看做科研能力和成果计入到职称评定中,从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性、实务性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以及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兴趣。

总之,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成为有效的督导;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

[参考文献]

[1](美)阿尔弗雷多·卡杜山,丹尼尔·哈克尼斯.社会工作督导(第四版)[M].郭名倞,寇浩宁,汪蓓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谭磊,丁建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初探[J].青年探索,2005(3).

第7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现代性;解构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其主要特点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出现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分不开的。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产生了,从而使西方哲学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转向,即实现了由认识论到语言学的转向。到了60年代晚期,结构主义内部出现了以解构现存的知识体系、权威与规则为主旨的解构主义态势,此后逐渐演化成为以反理性、强调非中心性、注重多元化等为主要理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可以说,后现论是通过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继承与批判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后现论也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之上的。后现论家指斥现代社会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无法带给人类一个充满着进步与希望的未来。[1]对于现代主义理论中存在的主要概念,后现代主义者都保持批判与怀疑:个人责任、科层制度、自由与民主、人道主义、价值中立与理性等。在后现论当中,这些概念都被消解掉了,因此后现代主义理论也代表着对现代主义理论的反叛。

乔森纳・H・特纳认为在“后现代”的标签里虽然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观点,但是这个术语包含了两个共通的主题:1.对作为科学的社会学的批判2.与现代性的决裂。[2]与之相通,我们也可以将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看作是对作为科学的现代社会工作的批判,同时也是与现代性的决裂。下文将按照这个思路从三方面对后现论进行阐释。

首先,现代主义理论企图将人类社会都纳入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中的努力遭到了福柯与其他后现代主义者的坚决抵制。比如福柯就认为历史事件是异质、独特、不确定与脆弱的,因此,对于社会的研究不能使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而应采用谱系学的观点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的与个别的研究[3]利奥塔也认为现代主义的理论知识是一种宏大叙事,是众多语言游戏中的一种。因而科学没有特殊的权威或权力来管理其他的语言游戏。[4]

在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看来,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宏大叙事,因为其将自身作为一种科学来发展,相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是可以解决案主的问题的。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认为这就抹杀了案主问题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仅仅按照科学的叙事来处理实际的问题。如此一来,必定会导致社会工作模式的僵化与人的衰落――不仅是案主,也包括工作者本身。而要打破这种叙事,就必须在工作环境中以经验性的语言来重写案主的生命故事。[5]

其次,后现代主义者消解了主体与理性。主体与理性无疑是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现代主义者坚持普遍理性与主体的存在,例如哈贝马斯。在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哈贝马斯用语言学改造了主体与理性,使之不同于传统的先验与绝对的概念,成为了交往的主体与理性。但是他仍然坚持一个主体的存在,相信普遍的理性。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普遍对此表示怀疑,甚至是激烈的反对。德里达提出了著名的“一切尽在文本中的”命题,将一切意义从文本之外移入了文本之中,以此消解了主体的概念。主体变成了“一个不断变动的概念,一个不断增补与擦抹的踪迹”。[6]与之类似,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理性再也不具备任何的优先地位。因为世界是断裂的、不连续的、碎片化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语言的游戏,所以被现代义者所抬奉为标准与法则的理性,也只不过是一种被不断建构的东西,是不连贯与流变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现代主义者所说的那种理性。

因此在这里,现代社会工作的种种原则与方法统统都成了问题。那种以案主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理性为指导的社会工作无疑是需要被批判与抛弃的。后现代社会工作提出了各种工作原则与方法,诸如建构主义、构建主义、叙事等等,用以取代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与工作方法。

再次,后现代主义者拒绝各种界限与规则。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各种学科规则、文化与生活、虚幻与真实的界限都是现代主义所划分的,而后现论就应该打破这种种界限。[7]同时后现主义者也试图消解中心、破除真理。他们认为对于中心与真理的认同是建立在各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实证主义与权威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而这就造成了不平等、扭曲以及权力的衍生,因此应该在理论中摒弃这种取向。如布希亚就宣称自己的理论是一种虚构、科学虚构、诗歌,以区别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原则、中心与真理。

作为对中心和真理的反抗,后现代主义者主张进行语言的游戏,关注微小叙事、重视局部与边缘。利奥塔就认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应该不受制于任何事先建立的规则,不应该用固定的评判与分类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后现代所要做的不是提供现实,而是创造各种暗示与隐喻。[8]福柯也提出了要使用古希腊的生存美学的自我技术去反抗与超越散布于现代社会中的权力。[9]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观照下的社会工作

在现代社会工作中,中心与真理是确定存在的,对于问题进行各种类型的区分也十分必要,如此以来,才可以使用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与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则极其反对这种理论取向的。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把案主视为主体,无论以工作对象为中心还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都是根本错误的。[10]后现代社会工作要求平等而合作的对话,并把社会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富有个性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对话的过程,看成是人际关系的建构过程。

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取向,是建立在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批判与反抗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主义者用破碎、断裂、不连续来反对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用语言游戏、暗示、隐喻等消解了主体、理性、科学与真理等概念,在很多方面确实提出了一些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对于话语与语言的强调使得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十分注重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所提出的一些思想,包括主观建构思想、叙事思想、权力与知识的思想以及通过语言进行意义建构的思想,都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实证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三、对后现代社工理论的评价

但是,后现代社工理论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缺陷。很多情况下,后现论家只告诉我们世界“不是什么”,而无法确切地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哈贝马斯就批评后现代主义者无法说明自己批判的规范性基础。[11]而吉登斯则认为福柯理论中的权力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其理论也有虚无主义的倾向”。[12]不管现代主义者对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评价是否是中肯与公道,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后现代主义者无法使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主义理论中的主体、中心、科学、真理、理性等概念进行消解而阐发了自己的理论见解,而且不同于现代主义理论的是,它又不愿对自己的理论进行理论证明,如此一来就表现出了一种无根的、飘泊的状态。因此虽然后现论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非常彻底,但是在应用上却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主体消解了以后,社会工作者是谁?其服务对象又是谁?如何对案主及其问题进行界定?社会工作可以不要理性吗?虽然主观建构思想、叙事思想等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多向价值视角、增强人们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发展出多样性和个别性,从而克服传统社会工作道德操守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实证主义主客二分的缺陷[13],但是现代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以及专业性也一定要随之抛弃吗?

后现代社会理论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所强调的平等的合作与沟通、关系的建构等观念已经广为接受。然而由于受到其自身的理论缺陷的限制,后现代社会工作在具体的推广应用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需要看到的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以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对策来应对丰富多元的社会现实,对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克服自身的困扰与缺陷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的。同时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具有反思性的本质,强调观念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它又特别适用于社会工作。[14]

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这种视野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由于囿于专业化与科学性的要求,而变得忽视了人的真正需求、扭曲了社会现实的本来面目。而后现代社会工作则可以帮助我们冲破实证主义的束缚,破除各种二元对立,重视话语的力量,强调人的价值。本文认为,对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应采取批判性地采用的态度。首先,应该利用其强烈的批判性精神作为有力武器,来检视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不足;其次,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后现代社会工作对于整合和运用传统社会工作的不同辅导模式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对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整体,则不能全盘的接受。不仅因为其自身的理论特性具有先天的不足,而且将其当作一个理论体系进行发展与应用,本身就违背了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要求冲破学科规则桎梏、反对宏大叙事的批判性精神。

参考文献:

[1]George Ritzer.Postmodern Social Theor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7版).

[3]张旭.文化研究关键词[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

[5]王瑞华、杨贵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卷,第3期).

[6]马海良.文化研究关键词[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George Ritzer.Postmodern Social Theor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Jean-Francois Lyotard.Postmodern Debates[C].New York:PALG

-RAVE,2001.

[9]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李霞译.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评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王瑞华、杨贵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卷,第3期).

[11]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2]安东尼・吉登斯,周素凤译.亲密关系的转变――现代社会的性、爱、欲[M].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5.

第8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2011年6月25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成为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虽然民族社会工作“至今还没有成为一个严整的学科,但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却早已开展,并且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据研究,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仅限于实践活动并非是专业性的活动)在民国时期就始出现,当时边疆社会工作的议题得到一定的关注和讨论,最突出的代表是李安宅先生所著的《边疆社会工作》一书。著名的藏学家、社会学家李安宅先生是提倡并身体力行的重要学者。他参与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的顾问指导工作,他的《边疆社会工作》一书论述的边疆服务的思想既是其参与边疆服务的经验提炼,尤其是对历代治便的不当举措尤其是“目的不纯,手段错误”进行了批判,这也是今日我们观察边疆服务的重要视角。

一、民族社会工作的涵义,价值理念的相关研究

最早以民族社会工作为主题的论文是张丽剑、王艳萍发表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的《从民族角度审视社会工作》一文。文中指出民族社会工作是“以案主为中心,以民族为主线,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针对少数民族的助人工作。”其中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将有关民族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二是将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即民族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既包括与民族有关的社会工作,也包括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郑杭生在其主编的《民族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明确谈及了民族社会工作,他认为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与民族工作的交叉,并将其界定为:政府和群众团体依据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对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面临困境的少数民族个人和群体所实施的一系列救助服务活动。

李林凤博士论文《民族社会工作初探―基于民族文化的视角》以场域―关系―资本理论和民族福利文化的概念进行论述。以广西桂林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个案,探讨了少数民族福利文化资源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三是她着重探讨了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能力和嵌入式发展的具体路径。

王思斌认为民族社会工作主要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把它理解为在民族地区开展的社会工作。这里既包括面对少数民族(族群)的社会工作,也包括在此空间内从事的面对非少数民族(族群)的社会工作。二是把它理解为针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在非民族地区,也可能有民族社会工作。任国英认为,民族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依据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民族政策,对面临困境的各民族群体和个人实施救助服务的活动,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民族内部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王旭辉提出民族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为指导,以“案主”的族群归属、族群文化及族群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采用适切性的问题解决机制或助人模式,调动所介入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民族地区的本土资源,帮助其解决社会性问题,实现自我发展的学科和职业体系。

二、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视角

张丽君在其文《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时应该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注重提升少数民族能力。李林凤认为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对案主文化背景的知识基础,提供服务时,能展现对案主文化的敏感度,还要具备分辨不同人群和文化族群间的差异。古学斌认为社会工作要在中国乡村扎根,必须处理社会工作者主置,审视在实践中出现文化识盲的原因。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该地区文化的内涵和运作有高度的敏感性,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时要反思专业的盲点和陷阱。王旭辉认为我们在吸纳国外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敏感”视角基础上,要引入另一个发展视角“边界跨越”来应对,“提升我国民族社会工作覆盖面及专业性”的问题。我们要善于从民族融合及族际互动角度来整合资源,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突破固守于民族自治地方和各“民族”社会文化边界内部的工作方法局限,通过“边界跨越”来推动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文化敏感”视角下,则强调社会工作者应了解、尊重并善于利用各民族的文化资源,对相关的民族文化议题保持敏感性,提供具有文化适切性的民族社会工作服务。

王思斌认为站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社会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地区的发展政策问题,政府制定出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社会工作的职责是将政府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将社会福利政策真正传递到民族群众那里,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他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传递体系。从制度视角审视民族社会工作,既要注意到其与一般社会工作的共性特征,又要关照其不同于一般社会工作的个性特征,而后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根据郑杭生(2005)曾经给民族社会工作下过定义,在他看来制度是很重要的因素,强调“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开展民族社会工作的首要前提。如果忽视制度因素对民族社会工作的作用,就等于把民族社会工作与一般社会工作混同起来,不利于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实务的开展。

三、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陈倩、南燕认为当前社会工作服务于民族工作存在不足:一是本土性的知识普及和运用不足,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没有长效机制以及缺乏有经验的师资力量,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对此,作者提出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需要政府、民办非企业的社会组织的支持。生杰卓玛提出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有:一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规章制度;二是开展民族社会工作时要重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三是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个提议在总体上提出一个宏观的看法,并没有具体的建议,对我们现实的参考意义并不是很大。在民族地区开展实务工作,要注重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果社会工作者是一个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外乡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

陈宇鹏认为限制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地区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不够,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开展实务时热情不高,民族地区的群众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目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设置不合理,民间组织力量薄弱,组织松散等。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面临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挑战和困难。

第9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存在问题;教育行动化策略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合要求的现象,社会工作专业也概莫能外,亟需改革调整。

一、当前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跟风开设不理智,培养理念不明晰

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占全国高校总数十分之一。这些院校中既有国家重点院校,又有普通本科院校,还有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生存,纷纷向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向重点院校看齐,不再考虑本校特色和优势,也不管本校有无实力、有无必要开设该专业。如此追赶的后果是,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愈发紊乱,专业建设方向日益迷失,所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明晰,越来越偏离社会现实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合适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专业教育方向设计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或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甚至是根据现有师资设置课程。同时,一些主要课程国内尚无自编教材或质量不高,且几乎没有面向高职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各高职院校跟本科院校一样,主要选用翻版港台、欧美得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港台教材也是欧美翻版),在社会工作知识、理论、方法、模式上,均未脱离西方和港台教材特点。如此严重缺乏国情了解、缺乏本土化研究的教育可能走向失败。

(三)师资建设不重视,理论教学不扎实

高职院校为了分得高教“产业蛋糕”,“饥不择食”地扩展专业,条件上不允许、精力上顾不了、时间上来不及考虑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更谈不上重视建设。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半路出家”而来,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占比很低,而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少。第一,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未经过系统训练,而是鉴于新办专业需要,通过自学或学术交流后“现炒现卖”,短期内难以消化专业理论;第二,我国国情决定了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工实务,专业教师没有社工实际经验,必然使社会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实务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教育停留在理论,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四)实习实训条件不具备,专业教学不专业

社会工作是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及职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育中,督导却成为了薄弱环节,表现为:第一,由于绝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没有专业教育背景,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化或不能本地化。第二,社会工作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利用不充分甚至根本没有,学生不能真正进行模拟扮演、示范和总结。第三,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因难以找到适合学生实习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工专业机构和场所,学校通常把学生安排在相关政府机构(如民政、劳动部门)和社会团体(如工、青、妇等)中实习,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难于检验,实习效果欠佳。第四,督导难以保证质量,许多教师缺乏前线社工实务经验,不能给予学生正确指引和督导,有时反而是错误教导。

(五)培养定位不准确,学生就业岗位不明确

正是由于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高职院校忽略了自身办学使命和优势,办学定位不准确,具体表现为:第一,办学定位宏观、不清晰甚至模糊。第二,办学定位虽清晰但不恰当、不合适。再加上社会工作还存在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明确等制约因素,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不明确,专业对口就业的比例相当低。

二、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行动化策略

教育行动化,就是将教育活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去。笔者以为是指将教育培养活动与实践行为紧密结合,并以一线实践教学活动为重心,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实现教学相长,逐步显现和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和教育目标。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行动化,就是要充分体现社会工作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强的专业特点,在教育教学一线活动中实现改革。

(一)人才培养理念中国化

正如需要中国化,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更需中国化。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既要与世界社会工作人才接轨,更要符合中国所需人才要求,不仅有世界社会工作者的眼光,而且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优势、现实及未来趋势。因为中西方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均不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理应不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不能直接运用于中国社会,而须与我国国情、社情、民情相适应,经过中国本土化过程,使其适应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现实社会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定位区域化

高职院校必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师资、图书资料、经费投入、实习基地、实训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情况,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开办或调整社会工作专业,决不能盲目跟风。第二,应结合区域实际,明确专业定位,实行错位发展,力求办学特色,走“特色—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三,要从本校专业定位和社会需要、就业需求出发,侧重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如学校社会工作、老年人服务等)的专业技能,突出领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缩小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现实需求间的差距,并从同行中杀出重围。

(三)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化

高职院校应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既能承担社会工作,又能适应更多职业选择。为此,按照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导向定位,我们可以把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大块:第一,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必备文化素质,如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第二,职业素质课程。主要是唤醒学生专业角色认知,实现专业导向,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意识与价值观,如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事务与管理等,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专业讲座进行。第三,岗位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社会工作高职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是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包括社会工作方法、实务、实践三个模块的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学术讲座、参观考察、实验实训、实习实践、自主学习等进行。第四,素质拓展课程。包括专业、文化素质拓展两个方面,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多种职业选择的条件,主要通过选修课、讲座、自主学习等实现。

当前,尽管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实现理论设计科学化,但现实操作还存在难度,在师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增多参观考察、增加案例分享、加强实训实习等途径予以弥补。

(四)教材选择使用校本化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专业教材决定着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其专业化的程度。但我们运用西方社会工作教材应抱着批判的态度,加强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认识,探索中国化、区域化、本地化的专业助人体系。因此,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最好结合学校及高职学生实际,参考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材,自行编印校本教材开展教学。例如,翻版教材中作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之一的社会行动,虽在西方及港台可以大行其道,但在我国目前采取社会行动要持审慎的态度,要利用校本教材将社会行动的理论及能否在中国开展一分为二地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以免误导学生,造成不好后果。

(五)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

“社工”专业教师的学科责任应当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术生产力”。因此,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专业化。表现在:

第一,行业化。要建立一支专兼职并重的教师队伍,要积极从政府机构、NGO和其它社会服务机构中聘请聘任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行业化、职业化发展。

第二,基层化。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放下高校教师的“架子”,积极主动走进社会,走近服务对象,活跃在社会基层,广泛参与实践,将教学、实务与科研结合共同发展。

第三,“双师化”。一是要积极引进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实现“科班化”;二是要加强现有教师特别是没有专业教育背景教师的培训;三是要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交流,提升教师实务水平。

(六)课堂理论教学实务化

第一,多采用案例分享的方式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举案例、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举一反三,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

第二,充分利用实验和实训室进行教学。尽量将个案、小组社会工作等课程安排在实验实训室上课,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实训室(个案、小组工作室等)及各高职院校相关实验室作用,实现理论讲授与实务操作有机结合。

第三,将课堂移动到社会工作实务现场。讲授一些实践性、场景性较强的课程,可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获取感性经验。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参观并现场讲授《社区工作》,还可请社区社工交流讨论。

第四,聘请社会工作一线专家进行讲授。对社会工作专业性、行业性较强(如司法矫治)的课程,要积极从政府机构、NGO等社会服务机构中聘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理论教学或开设讲座。

(七)实训实习实践实用化

社会工作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把实习教育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辅助部分来对待。

第一,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务实践类课程和时间比重,明确规定专业理论课程和方法类、专业方向类或领域类课程的实训课时,增加实务方法类、辅导实践技巧类课程,力求形成体系。

第二,加强学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共享。实验室特定的环境能够让学生达到实战模拟的要求,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培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大相关实验实训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间可通过协商错开安排实训时间,相互整合利用实验实训室。

第三,建设互利双赢的专业社会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联系NGO等社会机构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基地予以建设,建立起投入式、伙伴式的关系,合作开展实务教育和实践研究。

第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的组织管理。一是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管理;二是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专业引领和指导,逐步建立专业教师和资深机构人员的联合实习督导制度。

(八)学生就业岗位差异化

当前,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明确、职业制度不健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能根据错位发展的思路,实行岗位差异化就业。

第一,参照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各高职院校可从社会需要、本校专业定位和学生就业需求出发,参照专业方向学生自主组建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别侧重培养某一领域(如学校社会工作、残疾人服务等)的社工专业技能,为学生就业培育专业领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