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第1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estimate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managerial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71-02

1 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缺乏一套完善成熟的农村财务管理体体制。现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的主要局限性与农村实际发展情况不符合,农村管理机制缺乏合理的资金收入和资金管理机制,对资金使用去向没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群众监督更是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中的短板,许多村民参与财务管理的意识淡薄,村干部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掌握的权利多于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权利,容易造成村干部贪污或者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或者违法乱纪情况,不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长远发展[1]。

第二,在农村财务管理中没有科学合理的记账档案。村会计在进行账务的记录时缺少一致规范的手段使得账务与实际数目不符出现数据误差,或者对记账的科目记录较为随意,资金的收入支出情况没有一一落实和核对,这种不完整的财务记录和财务管理档案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农村财务管理活动状态,对农村财务管理监督起到了负面影响和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财务管理中?κ罩?情况的管理不严格,多数村会计由村干部兼任,这样缺少了一个对农村账务管理有效监督的程序,对财务管理和记账管理不够重视,为腐败和违法行为营造了一个能在农村中快速发展的温床。

第三,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缺少标准规范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程序。对资金进行支出使用时不能开出财务原始凭证,或者是缺少专门的审批人员签字,对支出项目和使用金额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账务记录之中,仅凭工作人员的人工记忆或者印象记录,在对资金进行盘查和清点时往往会多出现金或者缺少现金。

第四,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对账务收支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程序和规范。凭证审核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在现存的农村财务管理中开支凭证既可以由村支书签字,也可以由其他村干部签字批准,并且审批手续较为简单、审批较为宽松,村干部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知晓批准项目违规的情况下依旧会批准,这种错误的财务管理意识滋长了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违法乱纪现象和腐败行为,没有一套对财务管理监督的体系就无法对农村财务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村级监督小组形同虚设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第五,农村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缺少有效的财务预算规划。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对资金的预算规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避免在年终结算时由于预算规划不当造成收支不平衡,减少资金乱投入的现象。

第六,在农村财务管理中没有一个严格规范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许多农村还不具备建立村级档案室的条件,对财务管理的资料更无法进行记录和整理,许多财务支出和收入情况就在会计家中或者根本没有原始凭证,会计人员的自由性很大,缺少严格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会计人员将发票乱扔乱放,年终结算时找不到账本和单据的情况时有发生,长期储存在村中的凭证和资料,也由于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经过长时间的腐蚀、虫蛀、发霉等情况,这些原始凭证和发票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无法反映出完整真实的财务数据[2]。

第七,农村财务管理中缺少一个稳定、高素质的会计团队。对农村财务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会计必须具有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没有接受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文化知识学习,不具备对村账的专业管理和综合分析核算素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比较混乱。村会计多数由村干部兼任,受换届影响,更换较为频繁,且文化水平与总体素质参差不齐。

2 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完善的方案

第一,在农村财务管理中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需要提高自身对财务方面的领导能力,强化自身法制意识,推动农村财务管理朝着法制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重中之重是提高管理层的法治理念和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村级财务管理作为农村领导层重要的事项之一,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外部环境,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形成一整套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从资金来源入手一直到资金的使用去向和对资金的监督情况,形成一套农村民主资金管理机制和报表机制向有关部门时常进行汇报工作,将村中的账务公开化、透明化,尤其是资金的使用去向和收入支出账目。

第二,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会计水平,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会计团队建设,选取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专业技术能力、认真负责精神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农村村级会计,把素质较差能力较低的原有会计清除出去,所有会计人员必须遵循凭证上岗制度并且接受定期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习培训,培训合格的会给予证书,若考核不合格或者没有接受培训的不具备证书就不能担任村级会计职位,不断提高会计职称考试的优惠政策,例如村集体来承担村会计的考试费用来减少农村人才流失;还要建立一个会计团队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取得较好工作成绩的人员可以进行表彰给予奖金,工作效率低下或者在账务管理工作上出现误差的会计要给予一定的批评和相应惩罚,例如扣除奖金、写检讨等,通过这种对会计的培训、凭证上岗机制和奖励惩罚机制,确切地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会计对工作的负责任程度,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有效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整个会计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第2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一、首批入住规模:经前期调查摸底,中心敬老院首批入住五保集中供养对象为40人。(按房间排序的名单附后)。

二、入住时间:8月底至9月初期间内确定入住。

三、敬老院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

1、管理机构设置

(一)、敬老院院长:,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主持敬老院全面工作,加强资金、人员、物资管理,确保敬老院安全运营、健康运营。

(二)、敬老院常务副院长:,男,45岁,招聘人员。协助敬老院院长搞好全院管理工作,负责全院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敬老院会计:,镇民政工作人员。负责敬老院会计业务。

(四)、敬老院出纳:,镇民政工作人员。负责敬老院出纳业务。

(五)、敬老院卫生员:由村村卫生室担负。

(六)、服务人员:二人

2、民主管理及监督机构设置

院务管理委员会:在在院五保人员中经民主选举产生5人,负责研究重大事项和监督院长及其工作人员。

四、入住人员准备:按照调查摸底——本人申请——办理审批表(村、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签入住协议——搞好入住前教育几个程序进行。

五、物资准备:包括生活物资、伙房餐具、床位物资、办公物资和各室设置。

1、房间20间,床位40张,需棉被120床,被套40套,枕头40个,水瓶40个。

2、伙房炊具准备,包括餐具1套\人,备有菜盘和饭碗各1个,大泡菜坛5个。

3、米、面、油准备。

4、卫生及劳动工具。

5、设施准备:食堂、娱乐室、浴室、卫生室、主副食仓库2个、院务办公室、管理人员宿舍及文字门标。

6、添置伙房、仓库、娱乐室、办公室、门卫室防盗栏。

7、敬老院挂牌一块,印章一枚。

第3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近两年来,我局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以践行“三个代表”、建设执政为民、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作为指导思想,在扬正气、强素质、凝人心、树形象等方面狠下功夫,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食药监形象。02年、03年、04年,我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出席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04年被评为出席县的“行政执法”先进单位。

把制度、督查、自我约束相结合,培养干职工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求我们的干部不犯错误,少出现失误,正确行使职务行为,我们主要是通过建设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堵塞漏洞,使其不能;通过不间断的教育和引导使其不敢,最后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使其不想。几年来,我们从年初上班一开始,就不间断地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培养机关干职工形成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先后建立健全了《机关管理规章制度》九章共九十八条、《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办法》九项告诫和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效能监察制度》。规章制度的制订都要经历调查、征求意见、试行、反馈、正式出台的过程,保证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可操作性。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官风决定民风。官风正,民风就淳;官德好,百姓就会起而仿效,正如孔子对季康子说的那样:“子欲善,而民善矣”。反之,官吏失德,官吏腐败,国家就会走向衰落,乃至崩溃。以此为鉴,为确保制度坚持好、落实好,局党组成员时时处处注重用模范行动带动人、感召人,做好表帅作用。副局长×××同志,爱人下岗后,带着女儿在长沙谋生活,他自己带着儿子在家,但他从因儿子就没人照顾而耽误一天工作。去年,自己因病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交待至少要在家休养半年,但他出院后,考虑到局人员少,监管任务重,始终坚持战斗在一线,没有在家休养一天。官正民纯。今年四月,我局×××同志带电脑到市局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结束时,已是下午4点多,因工作需要,局长要他将电脑放在市局提前返回,×××同志接受任务后,感到新学的财务管理知识需要及时巩固,用他军人雷厉风行作风,装好电脑,提着就往车站赶,返回局里,已是晚上9点,并连夜加班把工作任务完成好。用他的话说:“只要工作任务完成好了,自己辛苦一点又有什么呢。与此同时,局每年对机关工作人员都要定时或不定时的进行督查,经统计,每年走访行政相对人100多家,发放《行政执法和廉政建设征求意见表》、《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法情况问卷调查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征求意见表》等各种意见征求表近千份,了解掌握机关人员遵纪守规动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克服存在问题。今年日常监督管理任务分到各股室,为圆满完成好工作任务,确保监管面100%要求,在局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全局干职工能克服各种困难,局里没有经费,就自己补;为节约行政成本,监管中,做到能步行的就不用车,能搭车的就不调车。今年四月,食品综合监督股在×××镇进行监管时,路途中,发现对河有一家诊所,如要坐车就需转近5公里路程,他们见河旁有一小船,就停车步行过河进行监管。正是有这样严格的规章制度,领导的表帅作用,机关的效能监察,才促成了机关干部良好工作作风的养成。

把监督、服务、促进相结合,树立良好的食药监形象。单位的形象就是单位的生命,局十分注重把握有为、有威、有位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提高素质、树立形象,模范做好“监、帮、促”工作。做好整顿和规范医药市场秩序模范,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坚持以稽查为中心,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稽查,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班子成员既做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稽查队员一起进行市场检查、跟踪督查,进一步净化了我县医药市场,使群众用药的安全感普遍增强。做好帮促服务企业的模范,大力倡导“监管就是服务”的思想,积极为监管相对人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去年9月,我局在药品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某镇少数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使用的药品质量问题多、购进记录不全、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与该镇中心卫生院联合召开乡村医生、个体诊所医生会议,对药品监管情况进行“点评”,组织参观了进货渠道规范、药品质量合格、购进记录完整、药品陈列有序、环境卫生清洁的×××村卫生室。会后,行政相对人诚挚的说:“这样的`点评'好,业务指导性强,对我们触动大”,其监管经验在《中国医药报》推广。今年,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在×××村卫生室进行日常监管时,正在该村卫生室治病的病人看到我们检查细致认真,执法文明,人性执法,对我局行政执法人员说:“你们检查认真,执法严明,说话和气,有你们监管,为我们农民吃放心药当好了真诚卫士。”我局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廉政执法等工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积极搞好指导,为确保辖区内乡以下药品经营企业顺利通过GSP认证,我局加强了指导力度,为申报单位发放了所有认证参考资料,组织参观了去年通过GSP认证企业,并现场对GSP认证工作进行了现场解说。×××同志,爱人在长沙工作,去年10月,市局对我辖区县以上药品零售企业进行GSP认证验收,正好妻子休假从长沙回家,但他为了搞好GSP认证工作,加班加点,连续5天都是凌晨回家,没陪妻子上过一次街,他妻子只好提前返回了长沙。今年,他为确保企业GSP认证顺利通过,在局工作任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利用星期六,礼拜天等节假日,深入实地,面对面的指导,受到乡镇药品老板的好评。走访行政相对人了解到,在他们眼中,×××股长他是一个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人。在机关,我们坚持把优质快捷服务,礼貌待人作为树立食药监形象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定机关工作人员要仪表大方,谦逊礼让,接待来客、来访时,用语文明,热情礼貌,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求必应。为便利群众办事便捷,我局制作了胸牌和股室去向牌,坚持挂牌上岗,外出办事填写去向。去年,在县行风考核和测评中,考评组对我局评价高,行政相对人对我局服务感到满意,在县39个测评单位中名列第7位。版权所有

把用人、留人、育人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积极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转化劣势,让全局干职工有种归属感,营造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让人感到在食药监局工作舒心和楷,能成长进步。在用人上,坚持德才兼备、德为先的原则,去年我局组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股,局党组考虑×××同志社会交往面广,办事认真仔细,有开拓进取的精神,适合担任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股股长一职的条件,没有因为她是女同志,年轻,经验不足,家住长沙,不利于工作开展等原因不用,而是用其所长,让她在股长岗位上锻炼成长。去年,我局一位老同志,从业务股股长位上退下来,局党组考虑到他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把他安排到新的工作岗位,做好传帮带工作。今年在日常监督管理中,他克服年岁已高,体弱多病等困难,与其他两位同志一道,连续下乡10天,深入×××、×××等8个乡镇,参与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监管73家,办案53件,查出假劣药品百余种次,给予罚款3万余元,拒收现金300元,香烟6条。近两年来,我局接收干部2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开展工作都不是很顺手,局党组成员手把手的教,同志们心贴心的帮,使他们实现了从军人到地方的转变,较快的适应了工作环境。去年,×××同志在宣传报道工作上受市局表彰,今年×××同志负责局财务工作,其工作得到同志一致好评,受到市局领导和财务部门的肯定。一个良好地工作环境,营造出来和谐的集体,股室与股室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个人与个人之间能相互支持。食品综合监督股、药品监督股都只有2人,因工作原因,平常都只能有1人能够下乡监管,于是他们结成对子,相互帮助。药品监督股组织开展GSP认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工作量大,在资料收集、文字打印、文件发放上,办公室人员主动配合,较好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活动,全面提升全员工作人员素质。认真抓好干部集中学习,坚持每周星期五下午为干部集中学习的时间,规定每个干部在上级机关培训后,都要安排时间进行授课辅导,使上级培训1人,全局人员受益。去年来我局共组织机关学习61次244课时,干部的参学率达到了98%以上。与此同时,我们每个阶段都要为干部指定自学内容,要求干部每天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开展自学,我局干部×××同志,已有58岁了,在自学中感到自己记忆力差,他在自学“一法两条例”等法规时,将有关法规条款一条条抄在材料纸上,有时间就读,比较好地掌握了“一法两条例”,成为局法规通。在抓好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为防止学用脱节,先后3次请市局专家为干部现场教学,邀请周边药监部门执法人员来我局交流执法经验和体会2次,组织到市局、×××、×××等药监部门参观学习11人次,使我局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法水平有了质的变化。

第4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2009年,河南省栾川县城关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逆势增长,经济发展步伐稳步前行;二是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发展战略,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三是构建和谐城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四是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五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六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七是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八是统抓统管社会事业,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记者 马新邦 特约记者 陈进锋)

张午乡关心下岗女工生活就业

河南省宜阳县张午乡从生产、生活、生育等各个方面解决下岗女工实际困难,受到了下岗女工的热烈欢迎。一是建立档案,真心服务下岗女工。抽调专职人员深入破产倒闭企业、单位摸底排查,并免费为她们建立详细的个人资料档案、求职档案和医疗保健档案,多方收集信息,为下岗女工提供就业机会。二是开展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联合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利用人口学校,不定期地为下岗女工开展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聘请技术教师授课,通过技能培训,拓宽下岗女工的就业面。三是多方面协调,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协调民政、卫生等部门,为生活十分困难的下岗女工申请低保和医疗保险,使她们在生活和医疗上有一个最低保障,免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四是主动上门,送去计生优质服务。

(记者 马 明)

法律援助进社区 调争解纷暖人心

为做好社区平安建设工作,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绿东村办事处卧龙社区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拓展送温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开展了以“法律援助进社区、调争解纷暖人心”为主题的法律服务活动。变群众上门求助为送法进社区,变事后援助为提前介入,变单纯服务为全程普法。在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将救助物资送到每家每户,还将“法律援助手册”、“法律援助联系卡”发放到每个家庭。社区平安建设取得了实效,该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冯福霞 张建华)

芒种桥乡四措并举开展春季麦田管理

目前,正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河南省虞城县芒种桥乡采取有力措施,掀起以促弱转壮为重点的春季麦田管理热潮。

一是坚持分类指导。每周查看各村的苗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统筹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调节群体协调发展。二是强化病虫防控。加大小麦根腐、纹枯、麦蜘蛛等病虫防控力度,同时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农技设施配备,努力提高防治效果。三是抓好技术服务。组织全乡农业技术人员采取包片驻村、蹲点指导等形式,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及早下田,及早落实关键技术。四是强化农资监管。截至目前,已出动人员10余人次,车辆20辆次,整顿农资经营门店20余家,查获违法经营案件2起。

(记者 马开举 通讯员 张业展 蒋丰波)

杞县民政局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

日前,河南省杞县民政局抽调30多名同志,分赴全县21个乡镇,对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这次主要是对该县各乡镇敬老院的住房、饮食、饮水卫生、防火、防煤气、防电、院务、财务管理、院工作人员值班、请销假制度执行等情况作重点检查。在检查中,针对个别敬老院存在的问题和不妥之处,检查组除责令限期整改外,还帮助敬老院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管理责任,完善了工作细节,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刘文新 党 伟)

郭楼镇“三项”行动支持“四缺”计生家庭

为帮助农村家庭中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手的计生户尽快脱贫致富,河南省平舆县郭楼镇积极采取措施开展“三项”支持行动。

第5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第一条 为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民老有所养,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3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政〔〕18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

第三条成立遵化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保工作的指导、协调;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承办新农保的具体业务;乡(镇)政府负责新农保工作的组织实施。市财政局、公安局、残联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新农保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参保范围

第四条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第三章基金筹集

第五条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以下简称参保人)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目前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市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补贴每人每年15元。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缴费的,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其中省为其代缴一半养老保险费。

第四章个人账户管理

第六条 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为每位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第七条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市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目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按年度定期公布计息标准,由我市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统一计息。

第五章享受待遇条件及标准

第八条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新农保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本人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第九条月养老金计发标准: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第十条 参保人员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第十一条 新农保待遇建立可调整机制。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及我市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全市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标准。

第六章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第十二条新农保制度与原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的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制度的衔接。

1、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可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2、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新农保待遇。距领取养老金年龄不足15年的,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得超过15年。

第十三条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

1、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年满60周岁后,在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同时,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2、享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等政策制度的人群,在新农保制度实施时,按照只能叠加、不许冲销的原则,继续享受原待遇。

第七章基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四条市财政局会同审计局制定全市统一的新农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第十五条 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制定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市财政局按照新农保基金预算安排资金,确保新农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列支。

第十七条 市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

第八章附则

第6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伴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社会道德建设,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因之,立足于农村经济、乡土文化和农民的特性,构建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机制,则是伦理学理应担当的使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不仅预示了农村经济、政治民主的发展,而且内蕴了乡村道德文明的诉求。无疑,作为道德文明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一定意义上,缺乏现代道德文明的农村,在本质上没有完成农村的现代转型。

    农村的社会公德建设,绝不止是单纯的道德教育问题,而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系统工程,既有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赖于农村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干部遵规守德的道德示范等。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公德提供易于生长的良好环境

    作为人类以实践一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道德,其规范要求的客观规定性和社会历史性,决定了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及其规范对具体的现实个人的既定性和先在性,从而预示了个体道德观念形成的后天性。道德心理学揭示的个体道德形成的规律表明,社会成员道德品行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以致于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加脏现象”和“保净现象”。“加脏现象”呈现的是,在公共环境卫生领域,人们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尽管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乃至道德感,但人们的道德意志会出现懈怠,往往会放任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出现在脏乱环境中任意乱吐乱扔的现象,即“人们所处的环境越脏,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几率越高;人们越是乱吐、乱扔,环境就越脏”。这种现象也证实了美国犯罪心理学家凯瑟琳提出的“破窗理论”。“保净现象”呈现的是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在洁净的环境中,人们的道德意志往往会发挥控制力的作用,即能够控制自己的乱吐、乱扔的不良行径。因人们不忍心把洁净的环境弄脏,就使得环境越优美洁净,人们越是注重维护,以致于在红地毯上那些随地吐痰成习的人都会节制。不难看出,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品行与环境的整洁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无疑,农村良好社会公德的形成,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

    农村社会公德环境的创设,相对于城市而言,既具艰巨性,又具急迫性。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自然优先性,在客观上不仅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而且也造成了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的落后。土路的尘土飞扬、柴草和生活垃圾的乱堆乱放、炊烟灰尘的弥漫等,无不构成了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图景,以致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成为农民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而且没有道德谴责的氛围。毋庸置疑,对农村普存的传统陋习瘤疾根治,光靠社会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综合治理和美化农村的生活环境加以改善。

    第一,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积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乡镇政府要推进村委会进行土路的修建、污水排放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村垃圾的统一管理和整治、环卫岗位的设置等工作,通过“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优化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农村环境文明奠定基础。

    第二,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村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村镇进行整体布局、科学规划。依据村镇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给予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定位,以避免重复建设,并根据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乡村风俗,确定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村镇的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类型。

    第三,配置公共环境卫生的设施,根据区域面积和村民的活动范围,间隔合理地摆放垃圾桶,便于人们养成到指定地点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矫正农民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启动社会教育系统,转变他们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认识,而且也需要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

    第四,加大对农村水、电、气的改造,实行有偿使用的原则,为农民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气排放等提供伦理的经济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粮食和电具有较强的节约意识,但对水的节约意识不强,对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认识不足。究其原因,至少有两方面:其一,许多村没有安装水表,既不限量也不交费,这种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方式,使得村民缺乏节约用水的自我利益的约束机制,以致于经常发生经济学的“公地悲剧”现象;其二,对于我国淡水严重缺乏的实情,社会对村民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不够,致使许多村民不知道淡水的有限性和严重稀缺性,总以为水像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在客观上纵容了水的浪费现象。

    二、健全农村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社会公德的生长提供制度支撑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f.a.哈耶克曾提出一个值得伦理学深思的问题:“一切道德体系都在教诲向别人行善,……但问题在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由于遵规守德不是人的天性,加之道德以提倡、劝戒、建议为特征的价值导向,为人们提供了较大的自主选择行为的空间,即人们守德与背德,依靠的是个体的道德追求,凭借的是个人的觉悟和自觉性,而事实上光靠个人自身内在的思想觉悟往往难以抵制各种利欲诱惑。为此,社会必须建立道德的制度保障机制,使道德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类型在社会中得以保护和推行。质言之,道德需要借助制度规范要求的明确、具体、稳定以及强制而弥补其白身的软弱性,从而完成道德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的普遍规范要求。尤其是对农民的道德培养,还肩负着改变其传统陋习的重任。由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存在和发达是社会公德得以产生的客观基础,因此,随地吐痰、乱穿马路、乱扔垃圾、不排队、大声喧哗等陋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与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的狭小密不可分。对于这种传习而来的不守公共秩序、公德意识淡漠等丑恶行径,除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公民城市文明行为的形成外,还必须要启动社会管理系统,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遏止人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具而言之,我国农村公共生活领域陋习瘤疾的根治,村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村民道德水平的提高,除了施之一般性的道德教育外,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更需要法制、社会管理等外在机制的强力促进。

   一是建立乡村财务管理的制衡制度,避免村干部的贪污腐化现象。农村地区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体经济比较发达,村镇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但集体收益仍然客观存在。而村集体收益的分配和使用合理与否,既关系着村镇的公共设施建设,也关系着村民道德感的形成。一旦村镇经济的发展能够惠及当地居民,村干部不擅自挪用、滥用、私用集体款项,农民的道德感就易于形成和树立起来;相反,如若集体收益仅为少数村干部把持和独享,村干部以权谋私,就会消解农民的道德感。为此,必须要建立村财务的约束制度,即通过制度安排,对钱财的使用权限加以限制、对其使用用途以及财务支出定期公开加以规定,以遏制村干部的私用公款现象。

    二是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村民自治章程》,确立本村利益关系的协调原则,使村民具有共守的行为规范。村委会要根据本村利益关系的特点和矛盾的焦点,制定详尽的行为规范,使行为准则  明确,以避免村民因是非观念模糊而使不良行为泛滥。如农村的私搭乱建、房屋出租、流动人口管理等,要出台细则加以管理,以维护村容的整洁和村庄的稳定秩序。

    三是建立社会公德的奖罚制度。奖惩与道德行为模式具有联动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而人的动机从驱动源来看,又可分为内驱动性动机和外驱动性动机。内驱动性动机是由自我的内在追求和满足而产生的活动动力,如自己的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等;外驱动性动机是由活动以外的某些外部刺激而对人们诱发出的推动力,如行为后果的风险性、惩罚性、奖励性、获益性等。人作为活动的意识主体,不仅了解行为的目标,而且会基于自己目标实现概率的高低及行为后果的利与害,调适行为的方式,选择对自身具有最高效用的行为类型。因而,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类型的形成,不光取决于行为主体对其价值合理性的认同,也与行为恒常后果对行为主体的利益损益密切相关。为此,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三方互惠决定论”理论中,既揭示了人的思想对其行为的决定性,也指出了人的行为后果对其思想的影响性。他说:“一方面,个体的期待、信念、目标、意向、情绪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的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地决定着他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反应等。这说明,一旦某一行为模式经常损害其活动主体,无论它在社会推崇的价值系统中具有多高的位置,潜在的负价效会消融人们践行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村民普遍具有良善道德,就必须建立奖惩机制,使守德者受到褒奖且得利,无德者受到谴责且亏利。有鉴于此,对村民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的倡导,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加以保障。

    综括论之,农村社会公德的建设,不能光依靠道德自身,因为有些社会公德的缺失,不完全是人自身的道德问题,恰恰是社会管理不完善或制度缺位所致,所以,我国当前以提升公共文明为要旨的社会公德建设.就不能仅囿于道德教育自身,更要注重为社会成员的道德践行提供制度的支撑。

    三、制定合乎乡情良俗的村规民约,为村民提供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

    由于道德调节人们利益关系和人性完善的指向更多是带有普遍性的,因而,道德法则通常是笼统的抽象性原则,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常常是一般性的导引,而不是具体的严格规定,而社会公德也同样具有一般道德的特性,即道德要求的抽象性、原则性和笼统性。事实上,道德惟有回归生活并能够回应生活中的伦理问题,伦理生活才能真正成为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洞性。因此,农村社会公德的规范内容要实现乡村的本土化,即制定过程要民主化、表述的语言要农民化、规范要求要农村化。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和村委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村民自治功能,由村民讨论共同制订合乎本村实情的村规民约,使村民易于识记、遵守和评价。这种由村民共同讨论并达成共识的社会公德要求,不仅为村民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具体的准则,也为村民的道德监督和评价提供了褒善贬恶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主张的“交谈伦理”原则,使村民成为制规者,实现了村民的自我道德诉求,这种对村民道德主体性的尊重,既有利于村民道德积极性的调动,也有利于村民的自我道德约束,还减少了道德宣传的社会成本,因为村民制规过程的议论、商讨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道德宣传教育。为此,我们要纠正一种偏颇的观点,以为政府展开的专门宣传活动才是道德教育,忽视村民道德商讨过程中的教育功能。

    四、启动乡土社会的面子文化,强化熟人社会的道德褒贬功能

    社会成员道德品行的好坏,既与奖罚制度的导向和约束相关,也与道德评价的舆论褒贬相连。道德评价对行为善恶价值的判断、道德责任的确认、道德价值信息的传递,无不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而农村的道德评价所形成的闲言碎语的社会舆论,对村民的道德品行更具影响力。一方面,农村的熟人社会特征,为道德评价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尽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加速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但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村经济形式,仍然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农村多数人一生或多半生依附于土地而劳作,甚至许多家庭的几辈都生活在一村一地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基本上还是在熟人圈里走动。先生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研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的理论,仍能反映当代许多农村地区村民的交往特点。它表明,熟人社会的亚文化价值原则、舆论评判等,对个体道德仍具有维系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保有浓厚的中国人特质的“脸面”社会心理特征。在民族性的研究中,中国人所具“面子”的人格特质,已成为共识;而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许多人不同程度地具有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良好印象的“印象整饰”,的倾向性。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面子心理更加突出,恰是农村地区浓郁的面子文化,为家里争气、为家人长脸的面子荣誉感和“丢人现眼”的耻辱感,使得道德评价的舆论发挥着强大的鞭答作用。有鉴于此,村委会要注重舆论引导,对村民的良善道德行为要及时给予褒扬,对不良道德行为给予谴责,形成众矢之的的舆论氛围,以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村民明是非.知好歹.趋善避恶。

    五、发挥村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促发村民的道德行动

    道德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需要教育对象的认同。应该说,道德有两种存在样态,一种是文字形态的道德,即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道德理论、规范、条例、篇言等,另一种是活动形态的道德,即以行动注解的道德。理想的道德状态应是这两种道德形态的统一,既有丰富的道德理论和合理的道德规范,又有良好的道德活动和社会风气。事实上,在道德教育中,对教育对象的道德接受和内化发生作用的,绝不止是写进文件中的道德条例、写进教科书中的道德规约、人们嘴上说的道德口号、墙上挂的道德训示,更为主要的是教育者、周围人群对道德的实际践行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换言之,受教育者对道德倡导的价值、思想、观点的认同,不仅取决于道德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而且也取决于社会成员对道德的态度和践行状况,因为社会成员都具有社会学习的能力,他人良好的道德行动,会通过观察、模仿等社会学习,熏染受教育者。无须赘言,最能打动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不是单纯的说理,而是道德行动的示范性教育。应该说,以行动注解的道德,更具感召力,尤其是在农村,村委会干部和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是无言的道德说服力。因此,发挥村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为村民树立“零距离”的道德典范的标杆.尤为重要。

    六、开展社会公德的素质教育,提高村民的道德认识

    在农村社会公德建设中,要反对唯经济发展论,认为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农民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道德素养会自然而然提高,无须施之道德教育的片面观点。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对农民的道德教育,切忌大道理的空泛说教,要契合农民的认知能力和特点。

第7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一、基本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广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

一是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保障权利和义务相对应;

二是坚持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

二、参保对象和范围

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三、基金的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组成。

(一)个人缴费。参保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7个档次。以后依据农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区财政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鼓励青年、中年农村居民连续缴费、多缴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1年加发1%的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的基础养老金由区财政承担。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各村通过民主程序确定。

(三)政府补贴。对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补贴55元的基础养老金;对缴费期内的农村居民,每人每年补贴标准为30元,缴费即补。

除省以上补贴外,剩余部分分别由市、区两级财政各负担50%。

四、个人账户管理

(一)区社保中心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保险档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实行实账管理。政府补贴部分在个人账户中单独记录。个人帐户存储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二)参保人员户口迁出本区的,持迁移证件及村(居)委会证明,经街道(开发区)社会保障办公室审核,区社保中心审批,其个人账户本息转入迁入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户;转入地未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将个人账户本息一次性支付给参保人员(政府缴费补贴资金除外),或将其新农保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暂存于原参保地,待条件具备时转移,并终止保险关系。

(三)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本息一次性支付给受益人(政府缴费补贴资金除外)。受益人可持参保人员死亡证明和村(居)委会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经街道(开发区)社会保障办公室审核,区社保中心审批,办理一次性领取手续。

五、养老保险待遇

(一)新农保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总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

(二)参保人员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居民,可以按月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必须按规定参保缴费;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45周岁以上且不满60周岁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年限应不超过15年;45周岁以下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凡需补缴的,政府财政一律不予补贴。

(三)根据国家规定和我区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

六、做好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一)已经参加农保还未达到领取年龄的人员,年12月31日前的原农保个人账户积累按原支付系数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年1月1日后个人账户积累(即年以后的新积累和达到领取年龄前原农保基金产生的利息)按新农保支付系数(以后有调整按新标准执行)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到达领取年龄时,按上述两个计发系数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之和领取。

(二)已经参加农保,且开始领取养老金,60周岁以下的应按原标准继续领取养老金,到达60周岁后,加发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三)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且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参照上条执行。尚在缴费期的参保人员,按原渠道原标准继续缴费,缴费资金计入新农保个人账户,到达领取年龄后加发基础养老金。

七、做好基金管理和舆论宣传工作

(一)实施区级统筹。新农保基金实行区级统筹,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保值增值。

(二)确保足额发放。参保人员的政府补贴,由区财政局按当年缴费人数、发放人数列支预算,确保对参保人的补贴及时到位和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建立新农保制度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试点工作意义、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参保。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村干部带头参保。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

八、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区人社、财政、统计、公安、民政、残联、影视集团、各街道(开发区)、农信联社等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具体承办新农保业务。各街道(开发区)设立新农保业务经办大厅,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时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上报参保登记表以及为参保人员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

(二)明确各级责任。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从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统筹规划,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各街道(开发区)要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及时抓好落实,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村(居)确定协办员,要负责核查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收取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费,及时将现金缴款单及参保登记材料缴至各街道(开发区)社会保障办公室。区财政局要负责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基金财务管理、基金运营等工作;区社保中心、各街道(开发区)要建立服务人群和业务量挂钩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纳入区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第8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GPS技术给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使传统的航测技术产生了根本的变革。以GIS、GPS、RS为代表的3S的技术给测绘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测绘局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为起点,以推广3S技术应用为龙头,先后在四川、北京、黑龙江、陕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建立七个数字化测绘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并将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确定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归宿,1995年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在原来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地区的GIS技术应用属全国较早的省份之一,北海市规划局、北海市土地局、南宁市土地局、柳州市规划局等均已建立或正在建设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系统,3S技术应用起步虽然较晚,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进步很快。以**测绘局为代表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已基本形成生产规模,GPS应用技术已比较成熟,**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其它专题GIS技术开发与应用正在起步,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在今后几年的1:5万、1:1万地形图更新建库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测绘技术的发展,给测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测绘行业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测绘产品(成果、资料)管理及对外提供服务等,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传统的管理方法均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形势的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提出了迫切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及GIS技术,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必须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就有关问题提出作者的初步见解,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讨论,推动此项工作的健康而又快速地发展。

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一个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是基础测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与之配套。因此,**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软件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数据库等构成。

2.1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以**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网络中心,其它各测绘院、机关、测绘管理处、质量检查站等为网络节点,构成一个C/S网络结构。硬件以微机为主,网络中心使用部分服务器及工作站,设备包括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光盘机、磁带机、数字化仪等。

2.2软件环境

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如UNIX、WINDOS95、WINDOWSNT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基础软件平台应选择国产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及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国产软件暂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先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如ARC/INFO,GENAMAP等),但需要保证数据将来能移植到国产软件平台。应用软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等)宜采用成熟的国产化软件,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及测量平差软件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国产矢量化软件GEOSCAN、MAPVECTOR等;部分应用软件自己开发,但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

2.3技术标准体系

系统应具有统一完整的技术体系,如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技术标准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当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可按国标和行标的建标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此外,还应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干部作为系统的支撑。

2.4管理体系

严格地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为满足现代基础测绘管理需要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的测绘管理系统,因此必须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包括测绘行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果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版权管理等。

2.5数据库

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部分包括:

管理数据库:行政办公、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测绘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测绘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数据。

技术数据库:所有的技术标准、设计书、技术文档说明等。

1/25万数据库:是全国1/25万数据库的分库,包括地形、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景观影象四个部分。

1/5万数据库。

1/1万数据库及基础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1/5千数据库(重点地区)。

数字正射影像库。

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

境界数据库:包括国界、省界、地区界、市界、县界、乡界、村界、屯界等。

其它专题数据库:如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专题等。

三、**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针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拟本着“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方针,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办公信息系统(O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建设。同时,系统的建设要高起点并切合实际,以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及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该系统建设强调以下三个原则:

3.1实用性

确立以满足现代测绘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思路。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这样容易见效益,也使得系统自身能获得滚动发展和不断完善、扩充、更新的能力。

3.2先进性

当前,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案、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系统的开发建设应采用软件工程学所倡导的开发模式及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可视化技术、数据流与控制流集成化、软件功能部件化等最新分析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发展完善,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将具有一定时期的先进性;另外对系统的运行管理要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

3.3可扩展性

根据客观情况,**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是一个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长期发展过程,这样就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事实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测绘局全局的数字化测绘生产已基本形成规模,计算机的使用已比较普遍,局属各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各级领导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1996年成立的**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经从整体上考虑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只要领导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此项工作会取得较快的进展。

四、须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已基本成熟,只要遵循上述提出的“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系统建设工作可顺利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须重点考虑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4.1经费投入问题

系统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基础测绘项目,部分经费可从基础测绘经费中投入。另一方面,系统建设工作属科研项目,应投入部分科研经费。部分专题数据库建库经费可从专题经费中解决(如9202工程)。类似如地名数据库、境界数据库这样的专题建设费用可联合其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

4.2管理问题

现代技术发展给测绘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主动地迎接。**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定给测绘局乃至测绘系统的行政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测绘成果管理等带来重大变化。如测绘成果提供方式由现在的模拟产品方式向数字化产品方式过渡,再如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使现在航测生产方法彻底改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模拟测绘产品与数字化测绘产品并存等等,其中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4.3人才问题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测绘行业过去一段时期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可锻炼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吸引人才,给技术人才以用武之地。

4.4数据版权问题

模拟的测绘产品版权问题较好解决。受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数字化测绘产品的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数字化产品一经提供,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复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如“权威数据审查制度”,当项目设计者提交设计成果时,同时应提交所使用的基础数据的来源证明,以限制数据的非法使用。

4.5数据更新与数据版本管理问题

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定期更新数据,保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数据更新后,历史数据仍须保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数据版本管理机制,确保有效数据能长期保存,又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第9篇: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 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GPS技术给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使传统的航测技术产生了根本的变革。以 GIS、GPS、RS为代表的3S的技术给测绘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测绘局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为起点,以推广3S技术应用为龙头,先后在四川、北京、黑龙江、陕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建立七个数字化测绘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并将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确定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归宿,1995年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在原来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广西地区的GIS技术应用属全国较早的省份之一,北海市规划局、北海市土地局、南宁市土地局、柳州市规划局等均已建立或正在建设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系统,3S技术应用起步虽然较晚,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进步很快。以广西测绘局为代表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已基本形成生产规模,GPS应用技术已比较成熟,广西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其它专题GIS技术开发与应用正在起步,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在今后几年的1:5万、1:1万地形图更新建库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测绘技术的发展,给测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测绘行业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测绘产品(成果、资料)管理及对外提供服务等,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传统的管理方法均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形势的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提出了迫切要求[liu1][1]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及GIS技术,建设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必须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就有关问题提出作者的初步见解,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讨论,推动此项工作的健康而又快速地发展。

    2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一个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是基础测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与之配套。因此,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软件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数据库等构成。

    2.1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以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网络中心,其它各测绘院、机关、测绘管理处、质量检查站等为网络节点,构成一个C/S网络结构。硬件以微机为主,网络中心使用部分服务器及工作站,外围设备包括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光盘机、磁带机、数字化仪等。

    2.2 软件环境

    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如UNIX、WINDOS95、WINDOWS NT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基础软件平台应选择国产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及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国产软件暂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先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如ARC/INFO,GENAMAP等),但需要保证数据将来能移植到国产软件平台。应用软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等)宜采用成熟的国产化软件,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及测量平差软件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国产矢量化软件GEOSCAN、MAPVECTOR等;部分应用软件自己开发,但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

    2.3 技术标准体系

    系统应具有统一完整的技术体系,如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技术标准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当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可按国标和行标的建标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此外,还应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干部作为系统的支撑。

    2.4 管理体系

    严格地说,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为满足现代基础测绘管理需要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的测绘管理系统,因此必须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包括测绘行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果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版权管理等。

    2.5 数据库

    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部分包括:

    管理数据库:行政办公、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测绘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测绘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数据。

    技术数据库:所有的技术标准、设计书、技术文档说明等。

    1/25万数据库:是全国1/25万数据库的分库,包括地形、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景观影象四个部分。

    1/5万数据库。

    1/1万数据库及基础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1/5千数据库(重点地区)。

    数字正射影像库。

    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

    境界数据库:包括国界、省界、地区界、市界、县界、乡界、村界、屯界等。

    其它专题数据库:如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专题等。

    3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针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拟本着“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方针,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办公信息系统(O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建设。同时,系统的建设要高起点并切合实际,以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及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该系统建设强调以下三个原则:

    3.1 实用性

    确立以满足现代测绘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思路。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这样容易见效益,也使得系统自身能获得滚动发展和不断完善、扩充、更新的能力。

    3.2 先进性

    当前,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案、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系统的开发建设应采用软件工程学所倡导的开发模式及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可视化技术、数据流与控制流集成化、软件功能部件化等最新分析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发展完善,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将具有一定时期的先进性;另外对系统的运行管理要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 3.3 可扩展性

    根据客观情况,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是一个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长期发展过程,这样就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事实上,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广西测绘局全局的数字化测绘生产已基本形成规模,计算机的使用已比较普遍,局属各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各级领导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1996年成立的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经从整体上考虑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只要领导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此项工作会取得较快的进展。

    4 须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已基本成熟,只要遵循上述提出的“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系统建设工作可顺利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须重点考虑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4.1 经费投入问题

    系统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基础测绘项目,部分经费可从基础测绘经费中投入。另一方面,系统建设工作属科研项目,应投入部分科研经费。部分专题数据库建库经费可从专题经费中解决(如9202工程)。类似如地名数据库、境界数据库这样的专题建设费用可联合其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

    4.2 管理问题

    现代技术发展给测绘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主动地迎接。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定给测绘局乃至测绘系统的行政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测绘成果管理等带来重大变化。如测绘成果提供方式由现在的模拟产品方式向数字化产品方式过渡,再如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使现在航测生产方法彻底改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模拟测绘产品与数字化测绘产品并存等等,其中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4.3 人才问题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测绘行业过去一段时期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可锻炼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吸引人才,给技术人才以用武之地。

    4.4 数据版权问题

    模拟的测绘产品版权问题较好解决。受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数字化测绘产品的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数字化产品一经提供,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复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如“权威数据审查制度”,当项目设计者提交设计成果时,同时应提交所使用的基础数据的来源证明,以限制数据的非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