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1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一、研读文本,挖掘教材蕴含的精彩

充分注重对文本的挖掘,注重对文本中重点内容的讲解、分析,这一点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无可非议。在正面讲解课文的同时,我们不能让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教学也要关注文本内隐的“精彩”。

1.关注文章的情感曲线

如教师教学《文成公主进西藏》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动人故事的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更理性一些。如本文中的“动人”一词,可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解:“这段历史真的是如此动人吗?”回顾唐朝的历史,回顾每一个“和亲”的历史,“动人”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情感呢?是酸楚、无奈、迫不得已――没有一个皇帝想把自己的公主下嫁到遥远的地方,没有一个公主能从心底里乐意去偏僻、遥远、举目无亲的他乡定居,更没有一个朝廷愿意去选择这种看似欢喜实则有损国体的“和亲”。带着个人对历史的理解,本文的基调是不是一直“动人”,值得思考。也正因文成公主能以国为重,以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为重,所以她远嫁他乡的举动才是动人的,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这文本后面内隐的精彩值得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正确理解课文的情感曲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本的重点。

因此,教学设计中可让学生了解一下“和亲”意味着什么,“和亲”有什么政治目的,对“和亲”的女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当学生能初步感知后,再进行文章的教学,感悟文成公主能下嫁西藏的动人之举,进一步突出其行为感人、动人,让学生的情感也能随之产生共鸣。

2.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燕子专列》一文,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教学中有关人们救助小动物的描写,也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突出的地方。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去爱护小燕子,瑞士政府为什么会做出如此重大的举动,值得学生去思考,这也是人们爱的原因,要不这种爱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反而会让人疑惑。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这批迁移的燕子都冻死在瑞士境内,那么会对人类、对食物链乃至对整个动物界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让学生理性地看待人们对燕子的这种爱,体会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救助燕子时的了不起。另外,南迁的燕子不是留在瑞士国内,是飞往其他国家去捉虫,可是瑞士政府却也能全国动员救助燕子,进一步让学生感悟 “了不起”。如能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变得更理性、更精彩和更能尊重科学了,也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学。

二、以生为本,留住课堂精彩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会在无意中压制学生自主发表看法的空间,从而使可能出现的精彩场面不能呈现。

1.被“打断”的精彩

一位教师上《赵州桥》一文时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一说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教师让该学生坐了下去。)

师又问:“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作了相应的回答。

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既然让第一位学生读了,就该让他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可能瞬间的表达将会是精彩的一幕。而这位教师没有这样做,他让学生的思维在这停止了,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精彩就此被打断了。

2.被“忽略”的精彩

又如一位教师上《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有一位学生举手问:“老师,既然竺可桢爷爷非常懂气象,那他为什么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呢?”这是一个出乎教师预料的课堂中的生成。面对这样一个能提升竺可桢爷爷形象的一问,教师没有引申拓展,而是简单带过。如果此时教师先让该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再让全班学生讨论一下,互相说说,那么竺可桢爷爷的形象将会更突出,而这也将成为本堂课的一个精彩部分,可此时的精彩被教师给忽略了。面对每一个课堂中生成的出乎预料的亮点,我们要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达的机会。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快、更好地被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内化。

三、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留下思维迁移的精彩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是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学习有意义的过程。

有了新的教学意识,教师还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能让学生自由驰骋,让他们能在其中自由地进行思维的碰撞,摩擦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有效地进行思维的迁移,培养他们发散式思维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种理念经常会被教师无心地束缚。

如教师教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的村民说几句话。学生们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感受很强烈,于是发言也很踊跃。几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发现他们的回答都集中到了“小村庄的村民们,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砍树了”这一观点上。虽然课文中灾难的发生确实是因为过度的砍伐才酿成的,但是文章最终要告诉学生的真的是“不要砍树”,这引起了教师的思考。于是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了“不砍树”三个字,同时用较沉重的语气反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不砍树,不用树木,行吗?”这一问,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一时茫然。片刻之后,小手举起来了。

生:我认为不砍树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树木,我们就没有这课桌椅了。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了很多不砍树、不用树木是不行的例子。)

师:此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们说些什么呢?

生1:小村庄的村民们,如果你要用树,不能去乱砍,不能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要节约。

生2: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砍树,可也要注意保护树木呀!

生3: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了,没关系,可是你们也要去种树,要不砍光了就没了。

生4: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吸取教训,要合理地开采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呀!

生5: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光了,环境也就被破坏了,我们可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啊!

…………

第2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词语、教学、技巧、理解、上下文、比较法、演示法、游戏法、生活实际。

《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词语理解,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让学生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词语意思。因此,造成大部分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了语言干瘪贫乏,甚至词不达意的现象。

维果茨基曾经把词语的内涵划分为“个人内涵”“客观意义”两个部分。所谓“个人内涵”就是词在人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概念和感知。而“客观意义”则是这个涵义中最稳定,最统一和最精确的部分(我们可以理解为字典,词典上的解释)。斯米尔诺夫指出:“语词只有在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客观意义'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人类个体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因此,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细细的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这就需要教者在词语教学时,掌握一些词语教学的基本技巧,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直接感知词语意。

一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

如《将相和》一文中的“负荆请罪”一词。前文有“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样通过阅读前文中的词句,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这是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又如《翠鸟》一文“鲜艳”一词语。下文有“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本身已能够说明“鲜艳”了。教学时应先让学生读下面的语句,再提炼出“鲜艳”一词。只有在读中悟出词语意,若去粘讲,则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2、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

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虚词,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最实用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崛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 如《海滨小城》一文中“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一句中要理解“甚至”,先要弄清“打扫得十分干净”与“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的关系是:后者表前者的程度深,值得一提,非常突出,所以用“甚至”。 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可先去掉需理解的词语,读懂句子,悟出关系,再说明用这个词语来表示上、下句的层次关系。

3、联系上、下文语句所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词语。

这种方法是被理解的词语大多是在记事的课文中,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此时,学生对维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续性有强烈欲望。教师可抓住契机,可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理解词语。如《养花》一文中的“循环”一词,从字典中找解释,显然行不通。由于“我”爱花,又有腿病,所以“我”想借养花来调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于是,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看看,……然后回……然后再……,就是“循环”继续往下发展,遇到突变天气,全家抢救花草,第二天,天气好转,又搬出来,再次形象地理解了词语。

二、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运用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法文法。

1、近义词比较:就是让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段中词语“五光十色”的教学设计:

(1)如果让你把描写海水这段话缩成一个词,你选哪个词?(五光十色)

(2)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你还知道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3)那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不行?为什么?(可以换,因为两个词的意思一样。不能换,书上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

(4)将两个词中表示数字的词去掉,比较一下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一个成了“颜色”,一个成了“光色”。水面是平静的,能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不能换。)

(5)我们到商店,走到卖布匹的地方一看,那是-;到了卖珠宝的地方一看,那是-。

(6)请你想像海水的样子像蓝宝石,你再来读读课文……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精准地把握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引导学生联系生实际,看珠宝、看布匹的情境中,两个词语的微妙差别得以辨析,恰当好处。

2、异词比较:就是不同两个词语之间的比较,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地品味出文本的情感、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 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有“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笔者课堂教学如下:

师:自由地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从这句话中的数字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三年又九个月。”中感受到居里夫人在对科学事业的坚定。

生:我从“成吨”,“0.1克”这个词中知道居里夫人要提炼的矿渣非常的多。

师:知道成吨有多少吗?--操场那样大!知道0.1克镭有多少吗?--它比我们圆珠笔笔尖还小。你把这两个词对比着读一读,看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居里夫人太厉害了,居然能把一个操场那样多的沥青矿渣提炼成圆珠笔笔尖那样下!

生:居里夫人是凭着她那种锲而不舍,为科学奉献出自己一切的精神去提炼的。

师:所以课文说这点0.1克镭“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在上面的例子中,教者把一个句子中的两个词语“一吨”“0.1克”放在整个语境中让学生理解,体会,就能让学生感悟,领会到居里夫人的献身科学的伟大,对真理锲而不舍的品质!

3、同词异义:指同时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的战友》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 ”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

三、演示法,理解词语:

1、学生演示: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一棵一棵的砍下来。”这里的“拎”字表达了小村庄的村民非常随意砍伐树木的心态。如何让小学生感受到“拎”字背后的随意,作者的惋惜与谴责呢?教者可以创设情境,请孩子们分别演一演村民“拎着斧头上山砍树”与“拿着斧头上山砍树”,通过动作的对比,他们一定会切身感受到当时小村庄人们的那份随意与无知。

有人说:“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此话不假。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2、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

3、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如在教学会意字“笔”时,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竿,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竿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

又如《秋天的雨》“五彩缤纷”一词,笔者教学设计如下:

(1)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美景:“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美丽的……”。之后,请同学们带着美好的感情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生画出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色、淡黄、雪白)

(2)还有其他颜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秋雨中,大地上有这样数也数不清的颜色,文中哪个词来形容?(五彩缤纷)

(4)请你回忆生活中看到的“五彩缤纷”的现象,用上它说一句话。

(5)反复诵读、品味描写“五彩缤纷”的句子。

“五彩缤纷”是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紧紧抓住它,环环相扣,集中下文中的其他描写颜色的词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同时,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在充分想像中,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生活链接。引领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录像的使用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在生活实际中已理解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类词语时,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例如“乳白、枣红、米黄”这些词语,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日所喝过的牛奶、所吃过的红枣、所见过的小米的颜色而不讲自明;而“山梁、树冠”等词,我们则可通过引导学生看相关的幻灯、图片、实物进行理解。

五、分析词语的形体、构成,理解词语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次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分析字词的形体,理解词语。

在朗读中,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真正做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 例如笔者在进行《开天地》中“滋润”词语的教学设计如下:(1)这个词谁会念?(2)字音读准了,能读出感觉,读出意思吗?(3)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4)对啊,水分多了,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万物滋润了,人滋润了,感觉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5)声音柔软点,再舒服点读?这样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不但从字的偏旁上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彩,以及它在语境中的运用范围。此时,“滋润”不再是一个单调的词,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象征着万物复苏。这样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拉近了学生与“滋润”的距离,使学生对它有了感情,有利于上升到情感上深刻理解词语。

分析词语的构成,理解词语。汉语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利用合成词的特点,先将合成词分开,给每单纯词组词,找出适合这个合成词意思的两个意思加以合并,这个合成词语的意思就可以确定了。例如:《珍珠鸟》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对“信赖”一词和理解,可先分开“信”和“赖”,给“信”组词,“信念、信任、相信……”,“赖”可组词为“依赖、依靠……”。最后据文中的意思,可选为“信赖就是信任并依靠”。又如“争辩”就是争论,辩论。“皎洁”就是明亮而洁白。

六、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有效的游戏,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学词的兴趣,不但能增强识字学词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如教人教版第一册《操场上》的教学中,在教学完六个新词后,设计了“词语归类游戏”。教学准备:“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词语卡片,同桌两人一份。 教学方法:1.同桌两人分别把词语读正确。2.把这些词语中同类的摆在一起,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3.归类方法可以任选一种。生组1:与“手”动作有关的为一类(打球、拔河、拍皮球),与“脚”动作有关的为一类(跳高、跑步、踢足球)。 生组2: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为一类(打球、拔河、跳高、跑步),由3个字组成的词语为一类(拍皮球、踢足球)。生组3:属于球类运动的为一类(打球、拍皮球、踢足球),其他的为一类(拔河、跳高、跑步)。

这一“游戏”环节不但复习巩固了六个新词,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正确给词语归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因此,词语教学应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上,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促进了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从而让字词教学显得情趣盎然。

参考文献

[1] (苏)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

[2] (苏)斯米尔诺夫《文艺学、评论和美学著作八卷》

第3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化学; 新课标;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38-001

作为国家标准的权威性、指导性和科学性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立足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1】。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合这几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一、创设鲜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体现现代化学的“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即新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的过程【2】。教师利用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和有关化学的社会热点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如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个实验就是蜡烛燃烧,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实验,但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以及激发学习热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今天我们班有同学过生日,我们除了唱生日歌还要做什么啊?学生开心地答道点蜡烛切蛋糕。然后我拿出一把五颜六色的生日蜡烛,学生开始激动了。接下来请学生上来演示课本P11的实验。学生就会不自觉的发现原来这就是化学啊。情境的创设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故事,如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通常会引入一段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故事讲的是在意大利的某个小村庄,一个农夫带着他那心爱的狗去冒险。他们同时穿越一个山洞后,农夫安然无恙,结果他的狗却死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就命名此山洞为“死狗洞”,一说到“死狗洞”这三个字,学生就会哄堂大笑,觉得很有趣,激发了他们想弄明白原因的欲望。这样学生会发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明白生活处处皆化学。

二、加强学生实验教学,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平时化学实验教学一般都会采取教师课堂演示法,学生观察为主。但这限制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故必须要有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修订案就列出了8项学生比做的实验。

但我觉得只是这些个实验还远不能满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学中还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化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认识化学规律的乐趣,逐步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能,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三、基于三维目标,为培养科学素养指明方向

三维教学目标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指明了方向。三维目标的要求代表了一种整体的知识观,表明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作为同一个教学目标的3个方面,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整体:知识与能力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维目标的基础和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维目标的中介和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升华和归宿。三者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全面的知识观[3]。

新课程标准修订指出:在教学上,要求教师制定学期总体的教学方案到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教师思考如何落实科学素养的目标,在实践中能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将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1】。但在具体实践中,对三维目标缺乏整体性认识仍然是阻碍落实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绊脚石。具体表现为无法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性: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较深,可以较好把握;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肤浅,不知道如何把其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导致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简单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式化。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深刻体会三维目标真正含义以及如何规划好这三个维度,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4】。“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是新课标的重点,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去思考、去质疑,需要教师天长日久才能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小雅.立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之一王祖浩教授,中国教育报,2011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化学标准实验稿,中国教育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