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案例 “把”字句 PPP模式 交际法 任务型教学法
一、引言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不同课型、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不同,目前较为流行的有“PPP模式”、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所谓“PPP模式”,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模式,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因此也称为“3P模式”;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方法。
研究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于教学的直观途径是案例分析,“把”字句作为留学生的习得难点,对其教学方法的探讨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综合课、听说课、词汇教学等的研究,对“把”字句的专项分析较少,因此笔者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北京语言大学“初级教学演示――‘把’字句”为材料,对真实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本文针对“把”字句的专项案例分析。
二、案例定位
1.课型:汉语精读课;
2.学生等级:水平较高的初级学习者;
3.教学内容:“把”字句;
4.学生数量及情况:6位来自不同国家,混合班的学生;
5.教学时长:17分钟;
6.教学步骤:导入语法点――讲解――练习。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重点及实现过程
该案例主要教学内容为“把”字句,通过“导入、讲解、练习”的思路教授“把”字句“S+把+O+V+了、S+把+O+V+RC、S+把+O+V(在/给)+RO”三种结构。课堂环节通过目前第二语言课堂教学领域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PPP模式”来呈现,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
1.展示(presentation)(用时约4分钟):用“学生喝水”的动作,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入“她喝了一瓶水、那瓶水她喝了、她把那瓶水喝了”三个句式,进而自然流畅地讲解了因“话题不同,句式选择不同”的情况,随后用学生熟悉的母语讲解了“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包含的要素,最后通过“用例句理解结构”的方式呈现出本节课重要结构,完成语法展示阶段的教学。
2.练习(practice)(用时约4分钟):展示环节结束后,教师采用交际性练习的方式通过问学生“你把功课交给老师了吗?”引导学生输出,练习“S+把+O+V(在/给)+RO”结构,并适时纠正。期间,教师采用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单独叫学生回答问题后又领读,在保障开口度的同时不断重复,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该语法句。
3.表达(production)(用时约9分钟):练习过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做动作――提出请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交际目的。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拿出信用卡,后分别让不同学生遵循“请把信用卡交给我”的指令完成动作,后问其他同学“他做什么了”引导学生输出,使用“把”字句,最后通过问学生“你想不想要?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请sb.把N还给我”,使用“把”字句完成交际目的。
(二)讲解方式
教师放弃人为的“教科书语言”,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以话语为基本单位,以交际为主要手段,将功能与结构融合在话题之中,多次循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践行了交际法的教学主张。主要采用以下讲解方法。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通过例句理解语法结构,如:通过“他把水喝了”理解“S+把+O+V+了”;通过“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理解“S+把+O+V(在/给)+RO”等。
2.任务原则、交际原则、意义原则相结合:教师给学生真实的情景和交际任务,通过问问题、做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后引导输出,如把书放在桌子上问学生“我做什么了”,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完成交际任务。
3.采用引导式教学:老师以问答法贯穿整个课堂,其讲解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疑问句,引导学生回答,尽量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说话机会留给学生,提问还能刺激学生自主思考,调动学生说汉语的积极性。
4.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中大部分例句由学生单独回答以后教师领读,在重复中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5.采用情景教学法:讲解“把”字句表祈使作用时,直接放在情景“请把信用卡给我”中,并完成动作,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该功能。
6.适当运用学生母语:讲解“把”字句的语法义与使用特点时,教师采用英文讲解,减少了学生理解语言本身与“把”字句语法特点的双重压力,让学生轻松理解并记忆该语法点。
总体来讲,该教师摒弃枯燥难懂的语法点解释,使用学生母语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给出具体丰富的例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语法结构。该教师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语法结构本身的抽象讲解上,把抽象难懂的语法变得简单易懂,圆满完成了语法的讲解。
(三)练习方式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第二语言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任务活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励、动员学生学习的作用。本案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通过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来促进语言习得。其主要采用的练习方式及作用如下:
1.采用“真实任务”练习:一部分学者把任务分为“真实任务”和“教学任务”。真实任务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教学任务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而有意识地设计的与真实任务有相似性的活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把功课交给老师”“把信用卡给我”等生活中的真实任务,把学生融入到真实环境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加入题外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满堂灌”,可以通过一些“题外话”来调节、活跃课堂气氛。本案例中,该教师在收集信用卡及还给学生物品时,通过拿信用卡、背包等方式用动作参与到情景中,加之夸张的表演,提高了情景的真实性,增强了课堂趣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该教师对于课堂的总体掌控很好,课堂氛围放松,没有压抑感,肢体语言丰富,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
该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环节中始终掌控全局,收放自如、灵活多变。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自我感知学习为主,在多次重复及互动学习中自然习得,教师只负责引导、答疑和启发,避免让学生对教师或范本产生依赖,是成功的练习范式。
四、总体评价及个人建议
该教师博采众长,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角色中并进行输出练习,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PPP模式”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缺陷得到了弥补。“PPP模式”形式与内容失衡,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存在缺陷,该教师与交际法的结合增加了内容、功能在教学中的比例,引入真实情景让学生身处其中,使得汉语教学更加充实而不空泛,灵动而不枯燥。
该教师在语法点讲解、课堂呈现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处理得当,值得学习,但笔者认为该案例依然存在练习形式单一、重复过多、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的缺陷。王燕(2005)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中指出,“要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互动,把学生分小组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交际任务,充分调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语法知识的再组合和创新使用”。Willis(1996)也提出了任务实施框架:任务前(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中(任务、计划、报告)――任务后(语言形式的分析与练习),强调语言输出。针对该案例练习形式单一的缺陷,应该增加任务型教学法中对团队任务的操练环节,以培养学生创新语言的能力,丰富练习形式。具体如下:
1.把学生分组,每组三个人,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每组尽可能多地写出与布置房间相关的词汇和句式。
2.教师布置任务:每组三人,一人是房屋主人,负责发出指令(强调用“把”字句);一人是搬运工,负责按照主人命令执行任务;一人以“搬运工做了什么”为题,进行结果汇报。
3.教师发放房屋、家具等的图片道具。
4.开始执行任务。
5.教师做好活动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反馈。
五、结语
着眼于真实课堂,笔者结合“PPP模式”、交际法、建构主义理论对其教学重点、实现过程、讲解及练习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任务型教学法出发,提出教学建议。从细节出发,分解的课堂实例有利于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进而间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但本文视角过小,收集材料方面存在缺陷,也没有明确指出该教学案例的主要亮点及缺陷。笔者希望在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对“把”字句教学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星.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
了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张辉.汉语综合谋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
[4]王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北
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济南:山东外语教
学,2002,(3).
[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留学生口语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64-01汉语的学习在留学生掌握知R的门类中属于知识的积累的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其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汉语教师来说,怎样让留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规律,知道如何表达,是教学的难点问题。尤其是留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要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让教师顺利地将知识点予以传授。因此,提高留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关键就是要提高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留学生口语学习主动性的意义
在口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调动起课堂的口语交流的氛围,留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乐于开口说话,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提升汉语运用水平。
二、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将学习理论的认知作为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动力的。在建构主义的理论中,学习者的主动性是中心,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将学习者作为灌输的对象的理念,呼唤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且围绕这一目标,采用了各种手段加以驱动,例如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运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来构建建构主义课堂的手法较为流行[1]。
建构主义的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帮助留学生搭建认知情境,即支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让留学生浸润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个人对学习环境和知识点的认知,加强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和团结合作,然后获得知识。留学生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是自主学习的,情境的创立务求真实,与合作者的交流和讨论务求热烈。每个学习者需要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学习难点的攻克,并将自己的学习的感受与团队共享,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留学生的国家背景文化、个性、学习基础、对汉语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路需要不断的更新,围绕留学生、教材、多媒体手段、情境教学等展开教学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再使用传统的讲解、板书等模式,而是采用更加活泼的方式,如多媒体、视频、音像等手段和方法,让留学生对汉语学习感兴趣,主动地参加学习。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传输者,而是引导着,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学习的探寻着。
尤其是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学习者搭建认知的构架,在情境模拟的状态下,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协作,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关注的焦点,学习者根据已有的认知领域与新知识框架进行自主填充和重新建构,最后获得知识。教师教学的目标是让留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学生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成为汉语口语学习的主体,而且教材的设置和内容的传输,也要发生改变,教材提供的知识不一定是教师传授的内容,留学生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情境中,也可以参与创设情境,进行学习的协作和交流的组织,在主动的协作和主动的探索中,找到学习汉语口语的乐趣。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位一体,共同构建起崭新的对外汉语的学习体系。
2建构主义学习情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汉语口语的学习中,无外乎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来达到汉语口语的表达水平,按照学生的口语水平、文化背景等对学生进行分类,并给予相应的训练。但这种方法,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是被压抑的,无法表达自己的学习中的诉求,因此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收到打击。在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手法。
例如,口语课《我爱音乐》课堂中,先让留学生自己说出他们熟悉的音乐种类,进而提出中华文化京剧,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以及课堂讲授总结,留学生能够大致解释京剧的主要特点并加以个人观点评价,同时延伸练习相关词组、语法及句型,从该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在学习之前自主学习了解了众多关于京剧的背景知识,将教学作为交际法的延伸扩展,同时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搭建新的认知框架,让留学生主动地加以模仿及反复操练句型。在该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京剧这个话题,留学生通过表达、讨论、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学习内容,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通过举例,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来帮助留学生构建框架,自主进行句型操练,并采取模仿和提问式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巩固所学内容、其基本特征在于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注意发挥留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讲解句子结构,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灵活使用某种语言,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框架,参与创设情境,重新建构知识内容,进而培养留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帮助了留学生积极探索汉语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真正乐趣。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搭建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范围和深度不断加深加大,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因此,通过建构主义促进留学生学习汉语,是值得从业者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难的一关。很多初级水平的学生,看到汉字形体望而生畏,以致学习汉语达到掌握口语就罢了。
而一些处于中级水平的学生,在汉字的书写方面特别困难,尤其东亚地区之外的学生,书写汉字的感觉就跟抽象绘匦差不多,对于笔顺的概念非常陌生,甚至认为这种古怪的文字无法掌握。不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对于学习汉语来说,只能算个浅尝辙止,不能算真正学会了汉语。汉字学习虽难,但仍完全有办法实施教授。从教授这方面说,应树立一个自觉意识.既然是一种非常难以掌握的文字,那么一定要在教的方法上下足功夫。笔者大学时期曾给来华的外国小学生做家教,后曾在英语培训学校做助教,对于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和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都有一点浅显的体会,这里试提几点建议。
初学汉字的学生,面临的最大心理障碍,是怎样转变书写本国拼音文字的习惯,接受汉字书写的思维模式。因此,对学生做一点必要的甲骨文知识的诠释.不仅引人人胜,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起点,而不局限于灌输书写的笔画概念。实际上.对外汉语的初级课本,必然牵扯很多甲骨文中已出现的字,最简单的日常对话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一些汉字,不妨从甲骨文的角度去诱导进入。譬如,人、大、天、夫、女、好、姓这几个字,看似不属同一类.却可以归纳起来,从摹画人体的甲骨文角度去解释。从站立的成人,讲到人的头顶上方是天空,头发上插簪子就是夫.跪地垂头者是女子l再讲到有孩子的女人就好,进而讲到中国的姓氏,女称姓、男称氏等等。这样,就从讲解文字顺势讲到中国文化。笔者建议,教师可将涉及甲骨文的那些字一一列出,最好配以对应的漫画图片,相信一定会比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笔顺、笔画的效果好。甲骨文字体,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他们从感情上逐渐认同这样一种复杂而难学的文字形态.也能让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我认为,甲骨文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作用应引起关注。当然,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因为甲骨文是非常古老的文字,即使中国学生学习汉字,也不宜涉入过深,涉及它的目的是一种手段.为诱导外国学生更好地建立汉字意识.而非掌握中国古文字。所以说,甲骨文的利用,仅仅是~个抛砖引玉的办法,不可本末倒置。
“识字识半个”,是一种不够严谨的学习方法,中国人经常作为调侃式批评,但是对于外国学生学习汉字,却可能非常管用。比如江,河,湖,海等字,共同特征是水字偏旁,老师不必急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可以集合起来先教水偏旁。通过讲解水偏旁,使学生理解了三点水表示和水有关的字。这样学生碰到尚不认识的一些汉字,如汗,滴、流、淌等,就会知道这些字也是和水有关的。根据已知的偏旁来猜测生字的大致意义,恰似于中国人学英语时的记忆词根,虽然对新词具体意思不能确定.但是大概属什么意义的范围,还是可以猜得一些的。中国人孩童时期的启蒙认字,也在运用这样的方法,即使到了完成初级、中级教育阶段,中国人在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汉字时,仍会根据自己已知的部分来推测意义和发音,对外国学生为何不能尝试呢?笔者建议,对一些最常用的汉字,先按偏旁分类的办法,让学生熟悉某个偏旁形体的表义和书写,再具体到各个字的书写、表义。
汉字的独体象形字,在初期教学中必定要求记住,而当基本的偏旁部首掌握之后,自然要深人到台体字问题。汉字合体字主要是形声、会意两种,近80%是形声字,即形符部分和声符部分相结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组合造字这一特性,作为汉字教学的一个重要办法。一种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独体象形字的组合,如“你”字和“心”字结合成您,“我”字和。虫”字结合成蛾。更多的则是偏旁部首与别的许多字的组合,由两个已经熟悉的组成部分,讲到一个个不认识的生字,使学生的记忆更加容易。教师可自行制作偏旁卡片、独体字卡片,通过不断地组合、拆分,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这种汉字识记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已拥有初步汉字量的学生。
学生建立起对于汉字的感性认识之后.下一步可以考虑,让学生利用电脑来进行汉字水平的提升。关于利用电脑学习汉字,留美学者张正生教授谈丁自己某些见解口]。他认为:利用电脑学习汉字,固然有一些弊端,如已有的手写能力会变得生疏,乃至丧失,辨认手写体汉字的能力下降等等。但是,利用电脑的中文输入软件,所获益处相比更多。一个好处是:书写简单了,敲键盘比一笔一画地写字,当然窖易得多,效率也高得多,并可以巩固汉语拼音。又一个好处是:电脑的自动纠错系统,可帮助学生识别错字,进行自我改正;电脑字体的标准化,免去了因写字写得羞引来学习自卑感。再一个好处是:电脑教学和社会活现代化接轨,便于教学交流、商务沟通。等等。张教授的看法很有见地,但我们必定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学习汉语的学生,伺时才适合用电脑学习“书写”汉字?因为根本不会笔画顺序,不理解汉字部首偏旁等特性,就上电脑“写”字,实际还处于拼音文字的模式之中。我认为,利用电脑书写汉字的时段,应放在传统汉字教授方式使学生有了一定量的“识字”,汉语拼音已经过关,开始学习双音节词汇和成语的时候,此时可考虑加进电脑教“写字”的方式。汉语进化到如今,已经从单音节为主转变为双音节居多的语言。利用中文智能输人法,可以让学生连续敲击双音节词的拼音,电脑就可以弹出备选词汇进行选择。有的三字词以及成语等两字以上词,利用电脑效果尤其好,几乎不用选择,敲打拼音就会直接显示想要的短语。我认为,在学生急速扩大汉字词汇量的时候,加入电脑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一方面可以验证自己汉语拼音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又可以训练学生识别静态汉字词语的能力。我认为,还有一个大的好处,将外国学生易于掌握的汉语拼音字母,快速地和汉字字型结合、映照起来,让学生建立一种感觉,感到将拼音字母转化为汉字字型其实不难,掌握好了甚至觉得非常简单,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情景教学法
在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点在于对词义和搭配方法的讲解,目的是要求外国学习者在掌握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具备组词造句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交际中去。词汇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词的发音、词的结构、词的意思以及词的功能和用法等等,而对于汉语初级水平的外国学生来说,看不懂词就读不懂句。本文通过对初级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旨在阐明,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让外国学习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汉语词汇,从而达到行之有效的交际目的。
一.情景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情景法(Situation Language Teaching)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培养为基础,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设计语境并提供给学习者。教师可以利用情景设计引出新的知识,在多次示范结构与用法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或者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情景教学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性,需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处于“被学习”的状态,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真正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对外汉语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被许多教师所认可,并广泛应用。
词汇的意义与运用十分复杂,同样的词义却有着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词义又有许多特定的用法。单纯地让外国学习者从课本上学习词的意义和用法显然是不够的,加之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很难避免一些词汇的错用。情景法作为语境法的一个重要形式,主要通过设计真实语境,对实例进行描述,使外国学生将所学习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的交际场景中,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
二.情景法在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在设计情景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对情景的接受度与理解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班里,也会因为汉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出现理解差异。因此,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有层次的进行情景设置。比如在讲解“糟糕”这个词时,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语境:
老师:马吉(学生名字)睡觉。一看表,哦!九点了。我们八点上课,马吉九点起床。他心里面应该觉得什么?
学生们:(个别学生)糟糕?
老师:马吉迟到了,真糟糕。糟糕是好还是不好?
学生们:不好,非常不好。
老师:考试,题很难。你们听不懂,看不懂,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们:真糟糕。
老师:很好。再听,金林(学生名字)和女朋友一起去吃饭,他们吃完饭一看(教师做找钱包的动作),没有钱。
学生们:(笑)真糟糕。
老师:这个时候可以说真糟糕。你去公园玩,但是下雨了。你没有雨伞... ...
学生们:真糟糕。
老师:很好。
以上案例中,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对形容词“糟糕”进行讲解。讲解的时候,教师以班里某位学生上课迟到的事情为例设计情景。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使学生不用“糟糕”这个词就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情景的设定下“逼迫”学生去使用新词。当学生理解词义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辨别“糟糕”一词是用来描述好或者不好的事情。在情景的帮助下,学生掌握了“糟糕”一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然后教师再通过设计考试题很难的例子对该词进行巩固。最后,当老师设计语境,如“金林和女朋友一起吃饭,没有钱。”和“你去公园玩,下雨了,你没有伞”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回答出“真糟糕”。
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动词“干”时可以设计以下情景:
老师:马吉(学生名字),你今天迟到,你在房间干什么?
马吉:睡觉。
老师:(问全体学生)马吉在房间干什么?
学生们:马吉在房间睡觉。
老师:(板书:干什么)我们以前学过一个词,是什么?(板书:做)
学生们:做。
老师:对,(板书:做什么)你在房间做什么。我们说话的时候常常会用 “干”。大家看,金林在干什么?
学生们:玩手机。
老师:金林,你在干什么?
金林:(笑)玩手机。
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你们来中国干什么?
【关键词】有效教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引导
一、教学的定义和作用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有相对较高的信任感,一般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指令。在此基础上,若教师能够在关键点、关键时刻、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思考、表达、理解和运用知识,不仅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知识,增强交际能力。这也达到了有效教学理论中的“学生的发展”的境界。
二、有效教学中的教师引导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它是为逼近“有效”的目标而对教学进行的科学控制与情感调适,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全面干预和主动调适。2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深入了解学情以及知识点,在备课的时候对重、难点的分布和讲解以及学生对其接受情况进行提前预设。因此明确的教学目标、具有实践性的学生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构架都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掌控局面,通过鼓励、提问、指示等各种引导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成效。另一层面上,教师也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引导的程度。过多的引导会让学生手足无措,失去重点,使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反之,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来自教师有效的引导,那么很容易就会注意力涣散,影响上课的气氛,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都有所下降。音乐会的指挥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是运用手中的指挥棒和脸上丰富的表情就能指挥数百人的交响乐团完成一场动人心魄的演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一门指挥的艺术,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指挥棒,也能够和学生们奏出语言学习的优美乐章。
三、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让教师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作用,从而将各种细节纳入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去,不断地观察、学习、反思和提高。
1.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本案例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系列的一节三十分钟的示范课,主讲教师为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希明老师。课型为综合课,主题是综合课的语法教学。教学对象为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本课主要是复习课,夹带一些新课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第五十一课《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时间为三十分钟。
2.教学过程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本课的题目《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并用红色特别标注了“把”字。在左下方的黑板上还写了1-20的序号。课堂开始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说大家看着一个一个都精神,学生对此进行一些互动。之后教师点名,发现全体学生都到了,就说了几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话,学生情绪很好。
教师以板书形式切入正题,展示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继而说明首先要带着大家进行相应的复习。教师对于复习的形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具体为教师念两遍课文,一遍快一遍慢,然后请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然后复述课文。学生询问老师难度如何,教师说这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学生表示赞同,并做好记录的准备。念第一遍课文的时候教师的语速比较慢,对于含有重要信息点的字词进行重读或停顿,学生都在仔细地记录,用时三分钟左右。课文内容主要是留学生们去王府井看对课文内容的提问让学生采取抢答的形式,问题包括课文中涉及的人物、背景、时间、地点等,问题包括课文直接给出的信息,也有根据课文的延展以及结合学生的情况对问题的延展。比如说“王老师为什么没来上课?”、“王老师家在哪儿?”、“他们怎么去王老师家的?”、“你们怎么知道王老师见到他们很高兴呀?”、“你们去过王府井吗?”等。学生一开始根据问题进行集体回答,问了四五个问题以后,教师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一些学生在齐答之后单独再回答一遍问题。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产生的发音问题,如“四”和“七”的发音进行纠正,让学生重复练习。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产生的语法问题,如“他们坐打的回学校”,教师询问其他同学这个回答对不对然后让其他同学纠正错误再重复正确句子的方法纠错。问答练习进行完以后教师又读了一遍课文,语速有所提高,之后让学生随机接龙复述课文。学生接龙复述得很好,大家鼓掌进行鼓励。复习时间大约为十五分钟。
复习结束之后教师开始带领学生学习新课。第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听写新课的所有生词。教师让四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来听写生词,听写的生词一共有二十个,都是新课中出现的单个生词,如“方、圆、递、拖”等。学生到黑板上听写生词都很踊跃。听写用时六分钟左右。听写结束之后让学生共同朗读生词并让学生改正黑板上的错误,同时让学生注意汉字书写的规范和工整。之后教师带读生词,每个重复两遍,然后让两位学生先后到讲台前面来领读生词,其他学生掌声鼓励他们。在第一位学生领读生词之后教师纠正学生领读时出现的错误并重复正确的读音。
生词认读完毕之后教师开始讲解黑板上生词的意思,结合生词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提问。示范课也随之告一段落。
3.案例分析
(1)本案例中存在的优点
①教师指令清晰明确,科学合理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贯穿始终,一个小阶段的学习进行之前,教师就将下个阶段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予以清晰地告知。例如,教师在进行课文提问和复述之前告知学生需要听两遍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这样让学生对阶段性的课堂学习有一定的把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内容设定短时学习目标,让学习更有条理性和计划性。
另外在提问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由简到难,由课文具体内容到联系学生实际,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又能够让学生运用自身知识在交际场景下练习相应的交际用语,提高交际能力。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能够领会教师的指令并应用于课堂学习中。
②个体引导和全体引导的结合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合理处理个体和全体的关系。在引导的过程中,既有让学生独立展示的环节,又有让全体学生配合学习的环节。如在复习课文的时候,一开始让学生集体回答,后来又让个别学生复述接龙;在听写环节,让学生自告奋勇得单独到黑板上来听写,又让全体同学检查黑板上听写的错误;在读生词环节,有教师带读、学生带读,也有集体读生词。这样个体与全体的结合,使得课堂气氛保持着活跃的状态,再加上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学习兴趣,不容易转移注意力。
(2)本案例中存在的缺点
①提问过多,但缺乏有效提问
本案例中,在复习课文的环节,教师提问了十几个问题。提问过多,教师势必面面俱到,但是学生忙于回答问题,特别是在集体回答的时候,减少了思考和反应的时间。
②引导过于机械死板
本案例可是说是一堂循规蹈矩的汉语教学课,难免会显得有些机械和死板。点名,是教师显示威严和严谨治学的表现,也是对学生督促的一种提醒,可以被看成教师引导的一种手段。但是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完全可以看得出学生是否全部出勤,这样来说点名既浪费了课堂时间也显得教师对学情不够了解。
另一点也显出了教师课堂操作的死板性,那就是对于生词的听写。既然在上课之前就已经要求了学生对生词进行默写,那么学生势必对生词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了解的层面又有些固定,那么在听写的过程中让学生听写课后生词表上的单个生词而脱离了生词的语境意思就显得纯粹是为了听写而听写,浪费了让学生学习生词的良好机会。
四、根据案例所提出的关于教师引导方面的建议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教学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才有“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扬长避短。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方面的建议:
1.注重提问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首先要把握重点,有的放矢。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问题的设计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而且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背景有层次地提问。问题的设置不应机械死板,而要设计得新颖别致,类型应灵活多样,综合运用启发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归类性提问等,这样才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的提问应将个体与全体相结合,每个学生之间、每个班级之间都有特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思维方法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实际,面向全体。
2.适时灵活的教学示范
二语学习者对教师有相对较高的信任感,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教学示范同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法,它能够使学习者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所需要的技能,还能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可改进之处,强化学习动力。教学示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但是教学示范不应过多,也不能过于死板,教学示范应在学生掌握新知识之初进行一定的强化,而后的示范可以形式多样,例如教师示范、多媒体示范和学生示范或三者相结合等,这时候教师要注意合理地安排教学示范的度和量。
关键词:文化课支架式教学环节教学策略
一、中高级阶段文化课特点及现有教学方法分析
从教学特点来看,文化课教学与“包含文化因素的语言教学”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以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为主要目的,后者以培养文化认知能力为主要目的。从自身特性来看,文化课教学属于“内容型教学”,知识量丰富。留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应当掌握相当数量的文化知识,并且能够具有适当的文化认知能力,在跨文化背景下能较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从学生特点来看,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汉语水平,并且对中国社会文化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认知。另外,就读于高校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的逻辑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已基本发展成熟,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等往往已经形成了比较独立的见解。因此,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能够也应该在教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下更深入地认知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思维和交际意识。
不同阶段的文化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初级阶段留学生囿于汉语水平,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学习,在汉语教学的条件下,只能以了解浅层文化为主。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其一,在语言课中体味相关文化因素。其二,可以采取参观游览等“游学”方式,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践感受体会中国文化的特点,这种模式以文化体验为主。
目前,中高级阶段的文化课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
(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在于既能保证文化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又便于教师控制、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因为这部分内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讲解下学生才能比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因此,直到目前,传授式方法仍被很多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文化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而讲授式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由被动接受灌输而来,缺乏将外在知识内化为个人文化认知的过程,因此也很难实现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型基础上的内容型教学法②
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该教学模式基于专题性的文化内容,以任务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通过完成任务,有助于学生实现文化知识的内化,提高文化认知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实践性强,既满足了学生了解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兴趣,在任务实践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体现了文化课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文化课教学的研究。不过,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弱点,它更适于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学习,能够反映共时语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却不太适于传统文化以及知识性强的内容,比如哲学、历史等内容的学习。因为当代社会现象、人们的观念等可以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方式获得;而对于传统文化观念的理解、阐释,对于大量知识性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却很难通过任务的方式或由学生自学习得,必须在教师的辅助下才能实现。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极强的传承性,很多传统观念至今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这也是导致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与其他国家或文化不同的根源所在。因此,文化课教学不能脱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外,文化课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量基础上的,除了提高汉语水平之外,习得适量的文化知识也是文化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见,文化课教学既要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又要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基于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和传授式的方法对此都无法兼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文化课教学,因为这种方法能兼采讲授式和任务式二者之长,适合文化课的特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认知水平。
二、如何在文化课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理论属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能力的自我建构和发展,主张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支架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并发展认知能力。
这种理论也适用于处于跨文化语境中的留学生,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解,受其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水平所限,都不可能只通过个人努力习得,必须在恰当的支架帮助下,以现有的语言和文化认知水平为基础,逐步跨越个人的文化“最佳发展区”,发展更深层次的文化认知能力。
根据支架式教学理论,文化课教学可以通过系列支架搭建、自主探索、情境创设、协作学习、评估与反思等环节逐步推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建构和提高。下面将对相关环节进行简单的阐释。
(一)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支架的类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在文化课教学中,支架搭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恰当支架帮助下自主内化为个人知识。从支架类型上看,“支架”主要包括三大类,具体可概括如下:
第一类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而提供的支架,包括案例或故事支架、概念图支架、资源支架、范例支架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使用。案例和故事支架是指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化概念或问题而提供的具有代表性、形象化的案例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文化知识。比如,学习法家主张“不法古”这一观点时,可以提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学习道家“齐生死”观念时,可以提供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故事;关于庄子的处世态度,可以提供他和学生所经历的“处于有材与无材之间”的故事等等。通过这样的案例或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中国文化问题。概念图支架指相关知识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框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比如关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的展示。资源支架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扩展认知视野而提供的相关媒体资料或是相关资源链接。比如,关于“孝与中国人的亲子观念”这一专题,可以提供“啃老族”“空巢老人”等相关阅读资料以及相关资源链接。范例支架是指教师通过举例、演示等所做的示范以及以前的学生所完成的成功案例。比如,在学生就中国文化的某些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之前,教师应该先就如何调查、设计问题等方面提供一些范例,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调查任务;还可以展示以前的学生所设计的调查问卷、PPT等。通过这些范例,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
第二类是语言支架。语言支架的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词汇,掌握比较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认知。对于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语言问题,教师应进行简单的解说和注释。在每个专题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可能涉及的语言表达框架,比如学生总结调查结果时常用的熟语“关于……,我想到了……”“这个故事说明……”,还有一些常用的表达结构,比如“既然……那么”“假使……那么”这类的常用复句结构以及“首先,其次,再次……”这类的语段表达结构等。这些语言支架偏重于书面语,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应用和表达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的书面语。
第三类是情感、心理支架。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和各种消极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不断突破自己。比如,在学生深入中国社会进行调查了解之前,往往存在畏难心理。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学生们也会因为彼此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分歧。要鼓励学生尽量学会这种“国际化”工作方式,培养团队精神。在学生个人进行探索阶段,往往也会产生畏难心理,应鼓励学生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毅力,最终获得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
另外,因为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个性特点、来华时间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提供由易到难呈阶梯排列的支架,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支架。比如关于孔子的思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孔子的言语,这些言语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翻译成比较浅近的汉语,并辅以一定的简要说明,也可以提供《论语》中的一些原文,供水平较高的学生自行理解。学生虽然语言水平不同,但最终都能获得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另一种是以文化认知目标为核心的发散性的支架。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支架,都可能迈向核心认知,这些支架可以是挑战性的、也可以是传统性的。再如,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孝”的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几类不同的材料,包括《孝经》中的相关文献、二十四孝的故事、相关的俗语谣谚等。学生可以在这些资源中随意选择,只要选择其中一种,能够帮助其理解传统的孝道思想即可。
应该明确的是,教师搭建支架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知识,为学生认知文化现象提供资源和分析思路。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化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支架搭建、撤销的时机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是动态的。支架的搭建不是一劳永逸的,搭建支架前,要详细研究中高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利用支架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通过启发、引导等适当提供支架。教师通过学生对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判断支架撤销的时机。一旦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跨越了“最近发展区”,即可撤销原有支架,进一步搭建新的支架。
(二)根据学习主题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相关主题情境
教师应当根据学习主题设置适当的问题或者任务,将学生引入情境。这个情境蕴含逐层深入的系列相关问题或任务,能够推动学生身处其中不断探索、发现,最终跨越原有认知,实现新的突破。
情境创设主要包括问题创设和任务创设。问题创设指教师提供给学生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主要包括阅读、思考教师所提供的故事、案例或其他资料后要回答的问题,以及需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自主查询和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体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任务创设是为促进学生深入分析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而设计的任务。在支架式教学法中,任务的设置非常重要。经过前期的学习和思考,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后,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或者解决相关问题,能够真切感知中国文化特点,并且由此产生进一步的思考。一般来说,情境创设时应逐渐从问题过渡到任务。因为任务在完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较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准备、个人探索能力等要求较高,而问题则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再进入任务阶段,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情境创设应围绕文化专题设计相关问题或任务。这些问题和任务应是学生感兴趣、同时能够反映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的中国文化问题。比如“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情况”“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劣”等等。情境创设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文化图示等相结合,应与留学生所在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还应体现传统和现代生活的结合。在手段上,情境创设应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真实的文化环境。
(三)小组协作
在支架式学习中,自主探索和协作学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学生先通过自主探索,对相关问题或任务形成个人见解或者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小组协商不断修正,并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小组协作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比如:对学生任务分配提出一定限定,要求小组内至少两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以免学生各为其政,无法进行相互协商;小组进行任务分配后,提交任务分工表,详细说明每个人的分工以及任务执行方案,并说明这样分工的原因;在小组内部分别执行任务前,要召开小组会议,各自提交执行计划,详细说明对任务执行方式、手段、时间、地点等的意见,全体小组成员就每个人的计划进行讨论,群策群力地做好执行任务前的预备工作。任务完成后,小组内部也要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四)学习结果的展示和评估
在支架式学习中,对学习结果并不做统一要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任务结论应该是开放性的,不应设定“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结论或方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在这种尊重学生劳动成果,鼓励学生原创性的氛围下,学生往往会比较积极地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其他学生对于这种实践性的成果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会对展示者给予肯定和赞许,这会给展示者极大的信心和肯定,促使他们在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表现。
以上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没有评估,或者是减弱了评估的分量,恰恰相反,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评估更接近学习的本质,其核心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过程提升个人的文化认知能力。一般而言,可以采取两种评估手段:其一,互评。在每个小组都进行展示之后,由每个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本专题的最佳表现小组,然后再由小组内部无记名投票,选出小组内最佳表现个人。其二,自评。在执行任务后,小组再次召开会议,自我评价个人对小组任务做出的贡献以及自己在这次任务中能力的发展情况,就这两个方面在1~5分的区间段内进行自我打分。这个环节既能够促进个人反思,也能使小组其他成员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
在展示和评估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成就感,并在与其他小组的合作协商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所学专题的认知;通过个人反思、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估方式,学生能够优化个人的文化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水平。教师虽然不再以传统方式进行授课,但仍起着重要作用,比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合作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程度,提供各种恰当的支架;随时对学生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和语言性偏误进行指正。教师由“教”转变为“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导演”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走向,“指导”学生探索的路径和手段,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进行解答等。
三、“孝与中国人的亲子观念”专题课教学案例
(一)搭建支架与自主探索
1.概念框架:“孝”观念在古代的变迁
2.背景资料支架
(1)经典论述:《孝经》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对于亲子观念的相关论述,教师可根据学生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改写。
(2)故事:二十四孝的故事,电视剧《双面胶》的故事梗概和片断剪辑。
(3)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
(4)社会时事:啃老族、空巢老人等新闻资料。
3.资源支架:跟中国人亲子观念有关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资源推荐,比如相关网站、图书资料等。
4.语言支架
(1)对于本专题可能涉及到的相关语言点进行简单注释。
(2)提供学生进行调查及说明调查结果时常用的语言结构,如“我们共调查了……人,年龄……,性别……,来自……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结果是……,这个结果表明……”。
(二)情境创设
1.问题创设:阅读观看背景资料,并检索相关资源,然后想一想,在传统观念中和现代社会中:
(1)中国人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你们国家一般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比如:是否应该完全听从父母的话,婚后是否应该跟他们住在一起,等等。
(2)中国人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照顾、教育和对待孩子?你们国家呢?
(3)中国人认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孝顺,他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你们国家呢?
2.任务创设:以小组为单位调研并做报告:中国人眼中的“孝”。
(三)小组协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明确的分工协作,完成调查,设计PPT,并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
1.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范围和数量,实施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介绍调查情况,分析原因,并用PPT展示调查结论。
2.任务调查问卷设计的示例支架:结婚以后,你愿意和对方的父母一起住吗?
A.愿意B.不愿意,绝对不同意C.不愿意,但是如果对方喜欢,也可以这样做D.不知道
3.设计调查问卷的知识支架:在调查中应注意被调查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以及调查选项的设计技巧等知识。
(四)成果展示与评估
1.要求学生用PPT方式展示调查结果,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提问。
2.由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调查小组,小组内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表现者。
3.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学习策略和调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4.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估。
四、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文化课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应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文化课教学能够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协商。个人探索阶段,学生需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自身原有的文化认知与新的文化现象之间进行沟通;小组协作阶段,学生要进行不同文化背景间的文化协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符合文化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学习过程,不断修正原有的文化认知,逐步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一系列支架的提供和任务的设置,能够促进学生汉语书面语的运用和提高,促使学生在已有的汉语水平基础上,通过阅读、归纳、演绎、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突破原有的语言水平,实现双重进步。
注释:
①此处不包括“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因为这类教学是以
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为着眼点,文化的学习是为了扫清语言学习中的障碍,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而此处的文化课教学则是指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认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教学,其着眼点在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