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

第1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1 高中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

1.1高中生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 经过初中阶段的快速增长,到了高中阶段,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身高和体重都基本稳定,第二性征发育明显,男孩子肌肉增长较快,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加大,喉结变大,声音变粗;相对而言,女孩子的身体脂肪较多,身体线条很美,婀娜多姿。身体发育的逐步成熟促进了高中生性心理的发展。

1.2高中生身体机能方面的变化 高中生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大脑容量在1400g,兴奋与抑制比较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呼吸系统方面,男生肺活量在3600ml左右,女生在2500ml左右;在心血管系统,高中生的心率与成人接近,平均在78次/min左右。

2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无论是其生物性还是社会性都未发展成熟,处在从青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因而具有如下心理特点。

2.1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 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不安现状,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乐于开创、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和师长,不盲从,不轻信任何现成的东西。

2.2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 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高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希望挣脱父母的束缚,独立处理问题。因而,表现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捍卫自己的观点。

2.3具有社会性 高中生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希望向大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看到社会上存在的腐败问题,他们痛心疾首,看到国家的安全问题受到挑战,他们立志投笔从戎等等。他们想做国家、集体、社会主人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2.4具有不成熟性 虽然高中生的生理指标接近成人,但是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方面等方面,具有不成熟性。他们思维敏捷,但是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是容易冲动;他们信誓旦旦,但是意志品质还不够坚毅;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容易出现彷徨、矛盾、苦闷和焦虑,对家长和老师表现出逆反和对抗。

2.5心理出现闭锁倾向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向成人敞开心扉,他们的内心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了,甚至出现闭锁心理。表现为:他们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不太愿意与成人交流,喜欢写日记,并用抽屉锁起来。这种闭锁心理使他们变得很孤独,希望被人理解,又不主动与人沟通。

3 重点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与普通高中相比,重点高中具有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厚,生源质量好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在当今人们普遍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背景下,重点高中的师生承载着比一般学校更重的压力。"高标准、高要求、高竞争性、高升学率、高投入、高产出…",这些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使得重点高中的学生容易出现以下4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3.1学习类问题 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①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学生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睡眠不规律、神经衰弱和记忆力下降等等;②是部分学生有厌学倾向;③是考试焦虑症,特别是遇到一些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3.2人际关系类问题 ①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高中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缺乏关爱、理解、沟通,学生则会非常失望;②是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有的同学就会流露出孤独感,直接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③是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和谐的家庭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会造成孤僻、任性和专横等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高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这种现象在单亲家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3青春期心理问题 ①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即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与日益丰富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②是情绪激荡、表露而又内敛。一个微笑可以使其情绪飞扬,彻夜兴奋,他们有秘密想向别人倾吐,可遇到父母或老师时却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便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③是早恋现象。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面临着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的成分,不成熟。

3.4挫折适应问题 高中生的挫折有来自学习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也有人际关系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还有个人因素。面对挫折,学生的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反应一旦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化的行为,那就是心理异常的表现,需要长期关注和恢复。如:有的学生有早恋倾向,遭到家长和老师的强烈反对和一致抵制,结果学生在强烈的逆反心理作用下,做出出格的行为,致使两个学生的学业都受到了损失,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4 重点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4.1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4.1.1领导要高度重视 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按照每生10~15元的标准拨专款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邀请名人开办讲座、请专家进校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

4.1.2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是指学校的建筑物要"整洁、美观、大气",巧夺天工;校园绿化新颖独特,有利于学生修身养性。人文环境包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中得以养成、历练。

4.2班主任的心理指导策略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教育力量,高尚的人格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打造完美的人格,使自己的言行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4.2.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班主任要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接纳学生的言行,给学生以正面支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2.2开展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 如:召开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辩论会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培养竞争意识,学会与人交流,提高心理素质。

4.2.3做好个别心理辅导,把握心理脉搏 教师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心,跟踪教育。要经常与之谈话、交心,也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4.2.4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针对有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让教育孩子成功的家长介绍其典型经验,使其他家长能够及时分享这些经验,查找自身的不足。

4.3科任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渗透

4.3.1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许和关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教师要采用民主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新课导入时通过设置学习悬念、采用激情式的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兴趣的迁移现象,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

4.3.3实施成功教育 前苏联教育学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带来的。具体做法有:①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告别自卑,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②采用积极的评价法,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训斥,使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的体验;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走向成功。

4.4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4.4.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运用心理测验和调查问卷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对于那些学习好、成就动机强的优秀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保证其成才;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其树立自信心。

4.4.2设立心理辅导和咨询室,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设立心理咨询室,"谈心信箱"、"心理网站",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交流、信件交流和网上交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4.4.3举办心理讲座,开办心理活动月,积极发挥集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如:"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考试焦虑的调试方法"、等,还可以举办各种心理活动比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如:举办心理剧大赛,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受到心理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连峰.论高中生的情绪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网络财富,2009(11).

[2]阳萍.浅谈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陕西教育,2011(10)

第2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每一位走进洋泾中学的人,都会被校门口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所吸引,那就是赋予了这座80年老校所特有的学校精神——“负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做负责任的学生”,不仅成为了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力行的工作信条,而且使这种精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他们已成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强大的后备军和建设者。

一、整合教育的理念

学校从1993年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经过十年多的摸索,不断总结和深化责任教育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内在动因,使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责任行为,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单一社区服务途径扩展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该课题扎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2年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深刻意识到心理辅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辅导与学校德、智、体、美、劳诸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洋泾中学特有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整合的内涵,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辅导、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情感,培养责任能力,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整合教育的基本做法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逐层深化责任教育。学校构建了德育管理体系,“全员德育”“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线并行”“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德育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学校构建了学生责任教育“主题体系”,具体设计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四大主题,组织实施了以“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荣誉感教育”“使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近期进一步深化了责任教育的内涵,正在积极摸索高中生涯教育。生涯教育承责任教育之流,生涯教育启人生教育之脉。学校本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责任教育。

2.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学校以“创建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契机,以国家级课题为抓手,系统构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系统、管理与制度系统、活动与课程系统、评价系统和信息技术环境系统,初步形成“理念引导、工程实施、规划与评价推进”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通过“精品工程”“磨人磨课”和“教学诊断技术的系统开发”等项目的推进,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追求与生活理想,取得了较好的示范辐射效应。早在2001年,学校就成立了“心德研究会”,坚持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心理个案评比、经验交流会、考察观摩、案例探讨等活动,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名师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

3.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规范的整合制度。学校系统构建“整合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为学生的未来作好准备”的办学理念,设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主题的三大系列,融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主题,涵盖“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社团活动”四大类型,初步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三、整合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功举办全国心理论坛浦东分会场活动,推广教育成果。学校举办了21世纪第三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浦东会场的论坛活动。学校开展的系列青春期教育得到听课教师、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上海教育电视台、东广电台、新闻晨报、解放报等记者全程记录了本次活动。

2.开展学校妇女品牌工作,打造团体心理辅导队伍。学校依据浦东新区党工委的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妇女工作品牌的创建活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建一支“女教师心灵导师团队”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获得浦东新区社公委的赞誉。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医教合作模式。美国Delaware大学心理学院教授Dr.Kathleen Minke和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儿童临床心理学家Dr.Kenneth Grizzle来校参观交流。外国专家对于学校的心理工作和环境设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开展“精品课程”设计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心理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了学校心理辅导精品课程的方案,并作为样板课程供全校其他教师课程设计参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听取不同教师的教学反馈,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5.开展学生自主活动,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发挥社团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同伴互助的心理服务。学生心理社团积极参与市心理活动大赛,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心理社团还多次荣获上海市优秀心理社团称号。

四、整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心理辅导从最初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为团体心理辅导,从简单的心理辅导室发展为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心理健康中心,从单一的心理教师发展为全员参与的心理辅导队伍,经过十年多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高中心理辅导体系。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的工作,学校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去突破:

1.加大心理科研力度。通过整合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中心理辅导的目标、途径与方法。学校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将从理论和实践中更好地理清框架体系,走出一条具有高色的心理辅导创新之路。

第3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Therapy,SFBC/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它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由Shazer 和Berg 夫妇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密尔瓦基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共同发展起来的一个短期咨询学派。虽然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历史很短,但它已经广泛被运用于解决多种临床问题。在我国,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兴起和发展是近十年的事,但它已经引起充分关注。

本文将介绍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理念和技术,并探讨该技术在高中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运用,以期推动高中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

一、与众不同——SFBC的基本理念

随着短期咨询的兴起,受后现代哲学观的影响,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关注正向思考和目标导向,强调来访者自己建构解决方案。SFBC提出了事出并非定有因、“问题症状”也具有正向功能、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当的解决方法是造成问题的根本、来访者是自身问题的专家、从正向的意义出发、雪球效应、通过找例外来解决问题、重新建构个案的问题、时间及空间的改变有助于问题解决等十种基本假设。结合高中的实际情况,我们把这十项假设概括和总结成以下四种基本理念。

1.从正向思考出发

SFBC从正向、积极的角度出发,关注个案的正向力量,而不是去看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关注他们成功的经验,而不是失败;关注个案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他们的限制……SFBC从正向的角度来拟定咨询目标,强调做什么能够解决问题,保持有效的方式、方法。Shazer夫妇主张发展取向,一改传统治疗从原因入手、努力减少黑的做法,而从解决入手、努力增加白,白越来越多,黑自然越来越少(这里的黑白主要是阴阳太极中的黑白两部分,黑表示消极、不足、缺点等,白则指正向、积极等)。这种努力启发、引导个案看到自身已有价值的咨询方法,促使个案相信自己并利用自身资源去解决问题,使个案有勇气跳出自责、负性的谈话与想法,转向积极的面谈,谈论他们以往的成功经验,思考还能再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2.个案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SFBC认为,每个个案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个案了解自己的情况,具有很多潜在资源和支持,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咨询师要充分相信个案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关注个案的优点,协助来访者澄清问题,寻找能改变现状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从缺点着手,思考如何弥补不足。这一理念体现了SFBC技术的实用性与灵活性,以来访者为中心,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模式,重点关注个案的特性、力量与偏好等。SFBC认为问题解决的方法来自个案本身,咨询师的任务只是促使个案运用自己的能力及经验产生改变。

3.事出未必定有因

SFBC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事出并非定有因。许多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常常很难确定,问题是互动模式下多种因素影响的产物,原来的因演变成后来的果,后来的果又变成因,不断循环下去。如果一味进行原因分析,容易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矛盾之中,耗时、耗力而毫无成效。在治疗中,与其耗费时间去寻找原因,不如指向目标,尽快寻找解决之道。所以,SFBC强调建构解决方法而不是寻找问题原因,咨询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个案想象他所期望的情形是什么、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等。

4.小改变带来大变化

SFBC提出雪球效应,也叫骨牌效应,认为小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的改变可以激发个案解决行动的信心与动机,特别是最先出现的小改变是曾发生过的成功例外时,行动起来就更容易。所以,SFBC咨询师在咨询治疗过程中,要引导个案看到小改变的存在,看重小改变的价值,促进小改变的发生与持续,从而引起大改变,实现咨询目标。为此,SFBC通过提出赋予个案以积极想法与行为的目标,来强化个案已有的、改善处境的成功经验(无论这些经验多么微小),帮助个案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拥有比想象中大得多的控制力,他们的所作所为肯定会有意义。

二、完美搭档——SFBC与高中心理辅导

1.SFBC符合高中心理辅导的特点

高中是义务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是背负高考升学压力的特殊时期。鉴于高中学校的特殊性,不管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对寄予了厚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们迫切希望高中的心理辅导是快速、有效的,希望辅导老师能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好是一次就把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实践也发现,学生会因这样、那样临时的重要事情,无法准时赴约接受咨询。这不仅对心理辅导老师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对传统的咨询模式提出了挑战。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模式正好能解决以上难题,不在寻找问题根源上花时间,更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咨询目标,能比较快速地达到咨询效果,满足大多数人的期待和需要。

2.SFBC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高中心理辅导主要以高中生为对象。高中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高中学生在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而心理上的发育还不完全成熟,情绪自控能力有待提升,人格正在完善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高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常见的有学习问题、人际交往困惑、青春期阶段问题、生涯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属于发展性问题,都是暂时的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少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SFBC提倡正向思考和目标取向,这十分适合解决学生的发展性问题。而且,高中生很需要成人感和受尊重,SFBC的人性化和建构性的问题思考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控制感,能为学生所接受,有效提升咨询效果。

3.SFBC关注学生拥有的资源

从人际关系 来说,学生往往拥有丰富的资源,其背后是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家庭是学生最忠实的支持系统。教育实践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家庭有脱不开的关系;在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中,家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SFBC的观点,我们应该把家庭纳入学校的心理辅导中,至少要邀请家庭共同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和同学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良好师生关系可以减少很多师源性问题的产生,同伴关系作为学校中的支持网络对学生产生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因此,高中心理辅导努力发挥好家庭和学校两大支持系统的作用,对于咨询成效具有关键作用。

三、相得益彰——SFBC在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1.正向思考,转变辅导观念

受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影响,“纠错”思维已经深入教师、家长的内心,已成为一种习惯。面对学生,教师借着“全是为你好”的幌子,不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他们的不足,以期促使他们更好、更全面地成长。可是,当肯定变得微不足道,学生听到的全是不足时,我们的学生何来自信?何来成长?教师应学习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解和体验SFBC的基本理念,利用SFBC基本理念来转变辅导观念,学会从正向、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确立“问题症状”的背后也具有积极意义的信念。

小李,高一女生,父母离异后各自重组了家庭。小李判给了父亲,实际跟着母亲生活。刚进高中时,她很听话、乖巧,与班级同学相处较融洽,有事也会和老师交流。期中考试前,班主任发现她手臂上有伤疤,建议她来咨询。针对小李的情况,辅导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展示正向思考,例如:“今天,你能主动来找老师,我感觉你愿意去作一些改变,是吗?”“看着这些伤痕,你希望改变什么呢?”“你觉得用刀来割自己,是希望会有什么不一样呢?”……通过一系列的询问,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积极涵义。

2.相信学生,他们能解决问题

SFBC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个案是自己问题的专家。辅导老师要充分相信这一点,学生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他们只是暂时迷失了、迷茫了。而且学生的问题也只能他们自己解决,辅导老师无法代替他们去解决。辅导老师只有坚信这个观点,才不会越界,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无论接待怎样的学生,不管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辅导老师的任务是通过探讨帮助他们澄清问题,寻找自己的资源和成功例外,从而引起改变,促使学生解决问题。

小蒋,高三女生,一个曾被笔者转介的学生。高一时,她来咨询,觉得学习没有动力了,看不进书,非常努力地学习却毫无成效,希望老师给她一些建议。笔者当时陷入问题中,且给她提出了几条建议。那次辅导后她高兴地回去了,可第二次咨询时她反映所有建议都无效,经过商量决定转介。没想到时隔一年半,她又来咨询了。这次,小蒋还是讲述她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笔者在倾听、理解的同时,适时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一年多来,你没有接受咨询而挺过来了,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应对这个问题,我很好奇你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你讲述的这些方法效果怎样?哪些有效果?”“好,我听到你说整理知识比较有效,那么,你可以怎样多做一些?”“你觉得我们还可以作哪些尝试呢?”……经过辅导老师与小蒋的交流,小蒋慢慢发现她自己有应对办法。

3.目标导向,关注问题解决

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习惯会问“为什么”,习惯去寻找原因,好像只有当我们找到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可事实不是这样。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要找到他们问题的原因已经很难,很多错综复杂的原因纠缠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乱。退一步说,即使找到原因了,大多时候学校辅导老师也无能为力。因此,辅导老师应把辅导目标定在问题解决上,而不是在探索原因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辅导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什么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做了哪些、还可以做哪些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辅导效果更好。

一次在咨询室值班时,小跃来找我。一坐下,她就开始侃侃而谈,从自己的成绩不好说到老师,从同伴关系紧张说到父母离婚,从同学奶奶过世说到自己的外婆……小跃一直尽情地讲了近四十分钟,把高中阶段所有可能的问题都讲了,感觉非常复杂。对此,笔者只能通过询问来澄清:“你说了很多,老师很好奇,你这次来咨询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呢?”“哦,是与好友相处问题。那我们来评估一下,如果说0分是你们相处非常糟糕,10分表现相处非常愉快,你觉得你们的现状是几分?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几分呢?”“那我们思考一下,你进行哪些尝试可以为你们的关系加分呢?”……在交流中,我们商定了小跃的咨询目标。

4.探寻例外,带动问题解决

例外是指个案的问题没有发生或严重程度较低、发生次数较少等较不被个案注意的特定情境。SFBC认为,个案所抱怨的问题一定有例外存在,只是个案深陷困境,没有看到而全盘地否定自己。辅导老师的责任就是协助学生找出例外,引导学生去觉察所询问的问题没有发生或没那么严重时的状态、所发生的事件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找到问题解决的可能,从而带动问题解决。在探寻例外时,辅导老师引导学生尽量追求细节,讲述得越详细越好。

小辉,高二男生,主动来寻求咨询,因为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头晕、心痛,无法继续在学校学习。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辉生理上没有病变。根据小辉的描述,问题看似非常严重,笔者决定探寻例外。“看起来,这个问题很严重了,那么,我很好奇,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身体会好受一些?”“当你在家时,感觉好很多,那会有哪些不一样呢?”“你做些什么或没做什么,让你的头不那么痛呢?”……类似这样的例外询问,让小辉看到了自己的能量,经过三次咨询,小辉的情况明显好转。

第4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与价值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它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概括地说,就是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健康心灵。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应用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消极”理念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教育者往往主要在咨询室中为主动求助的学生提供帮助或者对问题比较严重但又不主动咨询的学生进行危机干预,或者也常常开展心理普查活动,检出问题学生,张贴或分发宣传资料。不难看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心和目标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问题。这种“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这个根本,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压缩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更有甚者,学生很可能产生一种反向的心理暗示,导致有些本来没有问题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心理的消极方面,长时间的“关注”,其结果可能会真的出现问题。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主力军,以家长为后援,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以期更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潜力,获得美好的生活。

三、多层次、专业化、立体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各级部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组成的执行机构,进行分层管理,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立体模式的构建。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设规划方案。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多个主体活动结合

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

根据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开设心理辅导课,高一每班每两周1课时,注重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使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以缩短学生心理适应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学科教研活动相结合

充分挖掘和利用高中各学科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如语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的功能,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校本培训相结合

为提高专兼职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聘请心理专家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

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组织班主任参加心理培训,丰富心理知识,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学会用心理辅导的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解决学生的成长困惑,学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各个专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会从心理的视角去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避免师生冲突,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成效。

2.分层推进,创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预防层次。

一是制定宣传计划,利用升旗仪式、年级大会、家长会、班会、橱窗、心理咨询网站等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是抓好新生适应预防。建立高一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给高一学生发放告家长书,缩短新生的不适应期。

三是做好高三毕业预防。开展考前心理辅导,编制高考专刊,为高三学生指导有效的考前复习和心理调整。

(2)矫正层次。

通过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邮箱等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干预。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活动,内容有高考考前辅导、自信辅导、考试焦虑辅导、青春期辅导、新生适应辅导、危机干预等不同类型的辅导。

3.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实施积极心理教育

营造正向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高中生积极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为学生提高求知、社会交往、认识社会的机会,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具体方式可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把它与心理特色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心理建设,如设立心理教育专题板报,教室布置中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从而营造一种浓厚的心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不知不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成立心理社团,培训心理委员,形成心理教育网络

为每个班级聘学生心理委员男女各一名,一个年级设一个组长,心理委员和其他学生干部拥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每年定期评选优秀心理委员。

第5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 小学生 心理问题

一、前言

学校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在家庭中成了重中之重。家长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铺设孩子的成功之路。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盛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孩子们从小就失去了玩耍的自由,只能背负着大人给予的“成才”的沉重包袱蹒跚前行。玩耍本是孩子的天性,当这种天性在家长各式各样的威逼利诱下被形形的培训班和学习所代替时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水到渠成的产生了。当前我国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日渐突出和上升的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上海普陀区对近900名幼儿的调查发现:有问题的幼儿占调查人数的18%,且行为种类达18种之多。同时有2种以上行为问题的幼儿有35%以上。郑州市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小学生中有各种焦虑情绪占28.9%,初中生为20.2%,高中生为25.3%。上海市对1326名小学生与初中学生及家长的调查显示:普通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19.7%,特殊学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29.6%。同时发现:60%的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关系,其中与母亲的关联度更高。上述资料充分说明,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存在与发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应该引起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否则,任其发展下去,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异常行为,危及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未来。

二、学校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一)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以“积极的人的发展”为理念。学校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潜能,并通过积极的诱导,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自我实现是一个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儿童、青少年处于未成熟的生长发育阶段,更具有这种发展的潜能。

(二)学校心理辅导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以个体的成长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如认识自我,如何认识他人和社会,以及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包括学业、交往、情绪调适、青春期困扰、学校生活的适应和职业前途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说教和社会规范的灌输,而是需要辅导者的耐心帮助,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进而不断地开发自身潜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

三、学校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矫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偏差

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它可以通过聆听技术、暗示技术、松弛技术、系统脱敏技术、行为改变技术和理情治疗技术等方法,来改变和矫正学生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偏差的心理或行为。如:针对一个不交作业的学生,我们可以运用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设计好如下:

(一)确定终点行为:半学期(8周)内消除不交作业的现象。

(二)分析起点行为:该学生第一周内不交作业不能超过10次。

(三)设计有利情景:A.选择增强措施,达到某项标准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如第一周内不交作业减少到9次即获1份奖励,超过上述标准,视情况增加奖励;B.向家长告知辅导方案,争取家长配合。

(四)选择适当策略:A.增强:与学生约定,每周不交作业的次数逐步减少的最低标准。每周评一次,减少多少分相应给几分;达到何种分给何种奖励;B.逐步养成:从第一周至第八周依此订出减少不交作业的目标。在八周中如果达到预定的目标,不定期地给予适当奖励;C.剥夺:某周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即剥夺某项喜爱的活动。

四、学校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了解、分享经验和感受、接收多元信息和形成多元的价值观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最主要特点是班级授课制,每一学生都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参与学习和活动的,因此,对学生来说,群体是一个大家庭。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也都是通过一定的群体组织来进行和实施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也不例外。而且通过群体的活动,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和教育。首先,在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了解。在团体辅导中由于成员间的人际互动,他人的存在,对自己就象一面“镜子”,有时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他人的意见可以使自己反省,能帮助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成员间互相倾诉、表露,也可以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对别人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对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同理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其次,学校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分享他人的感受与经验。当个人遭遇到困难和情绪不佳时,常常会感到恐惧、无助与失望,并且常常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倒霉鬼。如果这时有老师的关心、帮助、开导,特别是当发现和自己相同处境的人居然也不少,从而孤独感便会降低,不会再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可怜的人了。这种经验和感受的分担,具有治疗,可以消除个体自责、自卑、退缩等不良情绪,增加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再次,学校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接收多种信息、形成多元价值观。学校、班级中的成员各自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这种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多元信息,无疑为所有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开启他们的思路。

五、结束语

总之,学校心理辅导与关怀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新兴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现实与未来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健全发展的人。这是学校教育的宗旨,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

第6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物;分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63-01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就是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针对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根据生物学科的知识特点,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补救教学和课外辅导,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可接受”水平上都学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效果上,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一、教学目标分层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二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比如掌握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方案:针对少数学习较好的同学提出列表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面对学习较差些的同学要求在植物细胞结构图上标出各结构的名称。这样同样是掌握细胞的知识点,每个学生都在原有能力上获取了新知识,并得到提高。

二、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未知进行探索,从而真正进入主动思维状态,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例如,在课堂中设置疑问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代谢过程可提出以下问题: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有几方面来源?新的氨基酸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转变成什么?一部分氨基酸通过什么作用转变成新的氨基酸?少数部分氨基酸是如何转化为尿素的?

上述设问,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既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望题兴叹,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同时又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感觉到过于简单。

再例如,学习“性状”这一段内容时,可以这样来设计: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在了解性状的定义的基础上,记住性状的概念,而对于相对性状的概念,只要求记忆,并能在给出的例子中找出相对性状即可;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不仅做到以上要求,还要自己能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的概念;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还要从基因控制性状这一方面全面的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一同发展。

三、练习方式分层

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对极其个别学生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学习;对一些较普通级学生主要是新旧知识易混点采用对比练习,做到举一反三;对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习作到常练常新。这样才能使尖子生吃饱,差生吃好,从而在教学中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四、课外辅导分层

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个别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于普通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较好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内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由于课内时间的客观局限,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不仅使老师难以调配教学活动,又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纪律涣散,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

第7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堂心理辅导;多元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

教师如何设计出优质的课程教学方案,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使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呢?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课堂心理辅导的关注点

课堂心理辅导关注的焦点是师学心理与精神层面活动。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材料表明,不少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是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一部分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造成的。要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健康的教师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如何关注师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活动?如何让教师积极的人格力量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就需要认识、理解和建构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动机、态度、价值信念,以及人际互动环境等。这些问题恰恰是课堂心理辅导所关心的领域,它既能够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又能够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

课堂心理辅导的实施重点

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师生积极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注重人文关怀,从生命的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从这点出发,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有: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的学习观和积极的人性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多元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和谐的课堂文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等等。

在上述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中,有四项尤为重要。

1.读懂“天生我才必有用”

积极的人性观,要求教师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才会在教育和辅导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激发创造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学习心态包括自我意识、动机、情感与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它既有心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这是过去的课堂教学经常忽视的领域。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紧密相联,构成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 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看有升学的压力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原因,从中观层面看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有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等。课堂中的动机激发主要针对后两种情况。

3.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迅速变革的社会里,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善于学习的人会落伍。而有效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有一种误区,即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学习方式,以为倡导探究性学习,就可以不要接受式学习。事实上,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课程是需要接受式学习,没有接受式学习,学生怎么能够传承几千年人类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反对的是被动的、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式学习,而需要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不外乎是通过学习获得两种知识经验,即间接知识经验和直接知识经验,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有意义接受式学习获得,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得。因此,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教师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只会讲授的教师就将受到现代课堂的严峻挑战。

4.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本质上就是和谐的课堂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教学相长”这句古朴的教育信条,用现代精神加以诠释就是学习共同体。课堂里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通过角色转换与角色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转换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即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同伴与朋友等。

学会倾听是掌握理解的一把钥匙。佐藤学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

心灵交融的课堂意义就在于,它能点燃学生和教师智慧的火把。

参考文献:

[1] 杨兆山.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分层 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最重要部分,但由于高中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方法和兴趣等不同,班内既有英语阅读“尖子生”又有“学困生”,他们既有个性、优势和强烈愿望,又有不同的困难和困惑。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怎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全体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根据因材施教理论和程鸿勋教授的“阶梯式教学法”,我用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以共享。

一、科学划分学生阅读能力层次,确定各层阶段阅读能力目标

我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英语基础、阅读能力、自信心、合作探究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发展潜力等,特别是词汇量,把学生分三层:A层英语“尖子生”,包括掌握的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学习兴趣浓,英语基础良好,成绩优秀,参与意识强,善于合作能吃苦有毅力的学生。B层是英语词汇量一般、阅读成绩中等,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阅读技能、上进心、恒心和自信心,只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大幅提高的“潜力股”学生。C层是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有限、上进心、恒心和自信心不足,阅读效果暂时不佳的“学困生”。

以“不跳得不到,跳一跳够得到”为原则,确定阶段性任务及阅读能力目标:①阅读技巧和习惯,A层,能准确掌握和运用各类题型的阅读技巧,无不良阅读习惯,注重提高准确度;B层,基本掌握各类题型的阅读技巧并能初步运用,读懂且准确做好细节题,基本会做猜词、归纳、推理主旨大意和作者态度等题型,克服不良阅读习惯。C层,争取做好阅读细节题,尝试猜词、归纳、推理主旨大意和作者意图等题型。逐步增加词汇量,积累阅读技巧。②目标要求:A层,阅读先稳定在32分以上,争取≥36分;B层,保证26分,逐步提高到≥30分;C层先从稳得22分,逐步提高到≥26分。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梦”“有所做”“有所获”。

二、有的放矢,实施分层备课、授课与训练,重视共同体验与提高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我充分研究《新课标》和《考纲》,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确定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技能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做到让各层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让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有进步。把阅读材料按数量和速度和难度,把课堂设计的阅读问题按难易分层,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基础知识和最基本阅读技能。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对应的解决方案。

分层授课是分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我在课堂上引导A层学生注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英美文章的结构及表达习惯,按主流思维的模式思考,注重语篇语境及深层理解,完善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引导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引导B层学生重视语篇语境并尝试深层理解,总结提高解题技巧;引导C层学生提高准确度,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利用层次性的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各层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注重共同参与和团结合作。创造并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学习环境,做好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体验到成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结合分层巩固练习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把精选的课堂训练和课外练习分为适合学生的三层,并标识清楚,让学生明白各自的任务和努力方向,让每层都能体验成功并都有发展空间,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分层评价,动态管理,加强分层学法指导和辅导

分层评价的重要部分是分层阅读达标检测。测验时阅读部分一定要分三个层次,真实反映每层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学生的发展留出空间。使学生看到成绩又不易满足,激发其更强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其有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找到进步和自信,发现不足和动力。老师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解决办法及奋斗目标。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确保学生一直都有适当的要求、目标和更高层次追求。

分层辅导包括学法和心理辅导,是有效的课堂补充。我引导A层学生注意知识网络的系统性、深度和广度,注重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对B、C层的学法指导,逐步掌握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培养猜词能力和以意群和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重视句、段、篇的整体理解。课外时间,对A层进行培优保优,查漏补缺;对B层检查督促,重在提高;对C层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另外,注重分层自信心的培养和心理辅导,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阶梯型渐进性的特点,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参与,敢于挑战,不怕失败;注重过程与付出,多渠道消除学生的英语恐惧症。

通过分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动力更足,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更强,学习效率和自信心得到提高,阅读成绩乃至英语整体成绩显著提升。特别在2010年高考中平均英语成绩比分班考试提高16.1分!其中杨兰从102提升到130分,闫文雅从101提升到126分,张珍珍从93提升到123分……但仍有些困惑:班级太大,分层后仍有“心有余力不足”之感;个别学生英语基础和动力实在太弱,效果不明显……

分层进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师生双赢。可让尖子生“吃饱”,中等生“提高”,学困生“消化”,增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创造了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共同进步;同时,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坤.英语分层教学法初探.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2).

第9篇: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打造和谐校园: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我校虽创建时间短,但我深深意识到:学校要实现跨越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和谐校园。对此,我在2002年上任以来,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始终坚信“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教师、培养学生,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充满人性、张扬个性、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笔者认为,“方园兼济,人本至上”,彰显教师和学生的人性,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才能,重视其发展,是实践“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注重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团结的氛围,提倡补位意识和协作精神,学校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充分讨论,然后付诸实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强化师德教育,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内驱力,实施“名师工程”;着眼于学生的智慧成长,积极倡行“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积极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校品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打造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塑造”,真正“拥有”优秀教师

对学校而言,拥有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英化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龙港高级中学的崛起没有太多超前的理念,而只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做好了一件事,那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别人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

建校之初的龙港高级中学教师队伍中以年轻教师居多,水平参差不齐。对此,学校一方面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搭建不断提升的舞台。多年来,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开展“八个一”活动锤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提倡教学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教学化,努力实践教育科研与继续教育的结合;打造属于龙港高级中学自己的名师,制订《龙港高级别学教师培训工程》和《龙港高级中学名师成长档案》,分层次地培养全体教师,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八年骨干、十年成名”的目标,通过考核制定名师逐级申报制;构建“聘请专家多方指导――借助名校资源共享――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引进吸收先进理念――校内切磋提高技能”的教师发展模式等等。通过这些努力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先后有52人次获县市省国家级荣誉。近三年,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137篇,县级以上获奖论文、课题202篇(项),教师参与编写教学资料、专著19部。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立项133项。其中,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三优”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科研优秀论文7篇,温州市级课题成果获奖12项,县级课题成果获奖15项。近三年高考成绩出色,重点上线人数分别为118人、122人、117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屡获大奖,近三年共有1523人次获县级以上奖项,其中全国15人次,省级47人次,市级530人次,县级921人次。

另一方面,通过公正科学的评价制度为教师队伍的良性成长保驾护航。学校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了优胜劣汰。学校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职务评聘分离制,落聘待岗制等,教师们竞争上岗,打破了职务终身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年段长每年对教师进行一次聘任,逐步形成“优者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有功者奖,有过者罚”的良性循环用人机制。

最后,通过营造富有深厚底蕴的教师文化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学校积极宣传校内名师的优秀事迹,以“名师文化”为引领,树立“教学服务”意识,发挥“树立一批,教育全体”的辐射作用;加强师德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评选学校十佳教师、师德标兵、教师“学习型”家庭、校名师等活动,使全校上下崇尚理想,激发出奉献教育的内驱力。学校通过这些榜样积极开展教师人格教育,构筑教师的“人格大厦”,铸就高尚的龙高师魂,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逐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而整个学校也在一股浓浓的人文关怀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搭建可持续发展新平台:树立科研品牌,走内涵发展道理

多年来,龙港高级中学立足本校发展实际,通过教师个人、集体、专业人员情境和体验式的平等对话,探索以教师为中心,学校为本位的校本科研模式,树立科研品牌,搭建学校可持续发展新平台,让学校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

一是创设浓厚的科研文化,确立科研先导地位,千方百计组织和发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更新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学校制订了《未来六年展望》、《学校教育科研总体规划》,通过超前规划着眼未来;学校领导也身体力行,形成“时时讲科研,人人做科研”的局面。

二是建立校本科研体系,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在组织保障上,我校在1997年就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小组,其后又建立教科处,既有先导引路,又形成基层的教学研究网;在制度保障上,学校先后出台了《教科研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具体制度,规范科研管理流程,克服管理盲点,使教科研工作责、权、利分明,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参与研究;在信息资源保障上,不断充实本校图书情报资料,馆藏书达100288册,教科处创设教育科研情报库,每月刊出《教科研园地》,介绍国内外教科研发展动态,为课题研究提供信息支持保障。学校先后聘请著名大学教授担任重大科研课题研究指导师,帮助教师在短期内掌握科研基本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在激励保障上,一方面制订《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用目标引导、激励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另一方面把教师教科研工作列入年度考核中,科研绩效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直接挂钩,结合一定物质精神奖励,有效发挥评价的奖优促劣作用。

三是以人为本,多渠道打造科研共同体,形成层次科研群体。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方法的挑战,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分层培养原则,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学术沙龙、专家引领、校际联动等方式力求形成全面的层次科研群体。

四是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凸现学校科研亮点。学校采用“教学科研一体化”举措,倡导“草根化”科研,本着“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问题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沿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务实之路,把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形成以省规划课题为龙头,市县课题为两翼、校级课题为主体的层次化研究格局。

建立“心育”平台:强化心理素质培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所优质的中学,不但要有过硬的师资力量,可圈可点的教学科研成果,更要有突出的育人理念,形成个性风格。我校经过不断探索,确立了“自主辅导――全员参与”的城镇重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防机制,首次提出了学生自主辅导与教师全员参与并重的模式,走向了一条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学校在各个环节都切实地体现着这一特色:

在理念方面: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氛围。学校确立了“学会调适,开发心理潜能,提高综合心理素质,主动发展,实现由‘他助’转为‘自助’,由‘他律’转为‘自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序列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德育工作中进行,并以之作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突破口,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潜能开发,强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科研方面,以科研为先导,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领域。学校通过聘请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参与体验式工作坊”等形式的校本培训,使教师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技能得以提高。多年来,申报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编写了《高中生心灵导航》等校本课程教材,构建系列“心育”课程;尝试用行动研究,指导学生开展心理自我教育,开展同伴互助、心理日记等,提升行动研究效果,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挖掘自身心理资源,使许多参与研究的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改善。经过几年努力,现已有51位老师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初步形成以兼职教师为骨干、班主任队伍为主体的“心育”队伍,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教育辅导工作。

在管理机制方面,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支持系统。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严密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另外,通过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学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给予及时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改变班级管理模式,实施自主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创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家庭联系制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