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识字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项目投资与融资》;实践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在寻求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途径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资金短缺问题。项目投资与融资作为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近30年来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等大中型项目建设开发的重要筹资手段,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1]。我国陆续出现由项目投资与融资模式进行建设的项目,如奥运场馆、京通高速公路、重庆地铁等,该模式在大型投资项目中的成功应用越发凸显其优势,国家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发展与实践需求的投融资高级人才。《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肩负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但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教材内容冗杂,授课方式以传授理论为主,学生参与度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基于以上背景,笔者结合案例教学法改进传统的《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教学形式,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1《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涉及内容广泛,知识体系庞大,需要相关如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结构作为支撑,综合性较强[2]。传统教材表现形式多为文字叙述,内容冗杂,形式单一,教学模式也以老师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比较前沿的实际案例分析,学生掌握较为困难。因此该课程长期以来都是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专业课程。笔者总结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最关键的两点问题,进行如下分析。1.1教学方法单一《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特点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建设项目的投融资过程,掌握融资概念、投资结构、资金结构、风险管理、项目融资模式等基本知识并进行实际应用。由于目前项目投融资在国内外大中型项目的广泛应用相应引起融资模式的改革,众多新型融资方式快速兴起,而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内容难以涵盖目前投融资方面的热点与研究现状。虽然教材拥有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但由于缺乏较为前沿的项目案例及分析,学生对投融资方式在实际应用方面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无法达到《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的培养要求。1.2课堂讨论不足《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教材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材中案例缺乏更新,较为陈旧。由于案例的背景资料不充分,学生对案例所处的时代背景不熟悉,因此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助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同时,由于本科学生缺乏实际工程经验,难以进行气氛活跃的课堂讨论,因此学生通常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对教学情况反馈较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不足。
2《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在2013级学生《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创新和实践,以达到创造多元化教学模式,增加师生间互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以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同时总结案例教学法在《项目投资与融资》中的运用经验,从而进一步对革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采取的具体举措如下。2.1结合实际案例教学考虑到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前沿的建设项目存在脱节的问题,选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近年来的实际案例,分析其投融资过程的方法。实际案例的引用能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调动学生兴趣,拉近理论知识与工程的距离。在案例的选取上要有所取舍,尽量选取我国近年来的投融资开发案例,教师可以从项目融资概念、投资结构设计、项目融资模式设计和项目风险管理设计这4点着手来分析案例[3]。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讲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在案例中的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避免“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参与项目投资与融资的实际经验。2.2加强课堂讨论及学生反馈意见当前学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习惯教师“填鸭式”的教育,缺乏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独立地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讨论中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基于实际案例完成综合大作业,内容包括投资结构设计、项目融资模式设计和项目风险管理设计,模拟给项目参与方(由老师、同学扮演)汇报成果,根据论证结果进行研讨与模拟谈判[4]。通过完成基于实际案例的项目投融资方案设计,巩固、串联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加强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指导,收集学生教学反馈信息,帮助其分析自身知识、技能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其知识、能力的提高。
3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与思考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发表见解,从而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在案例的实践获取经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2013级学生在《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对采用案例教学法后的学习反馈情况也很好。这些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在《项目投资融资》课程的应用已经体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其中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实践。3.1学生整体成绩明显提高2012级学生与2013级学生的《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考核方式相同,均采用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目+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的考核方式。在相同考试难度的情况下,两年的成绩出现较大的不同。2012级投资造价班学生共有91人参加考试,合格率为87.91%,综合测评优秀率为9.89%;2013级投资造价班学生共有98人参加考试,合格率为90.82%,综合测评优秀率为11.22%。由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实行案例教学法后,学生考试的卷面合格率与优秀率均有所提升。从最终的阅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内的基本知识要点有比较到位的掌握,在案例分析题目中大部分同学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掌握得都比较好,得分率比较高。3.2学生认可度较高此次调查问卷针对2013级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方向的学生,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6份,其中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86%。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笔者对《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情况调研。通过该次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应用案例教学法后对自身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有较大提升作用,但对教学质量的改善并未达到最优效果,尤其在投资决策分析过程及步骤、对基本知识点的认识这两方面,较少的人达到完全清楚理解的状态。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课程教学改革仍有需要改进之处。3.3耗时太多毋庸置疑,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在《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有着积极意义。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仍然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耗时太多成为改革的最大障碍。教师需要根据每次教学内容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案例。从案例的选取、分析到最终得出结论,都要求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做准备[6]。在大部分高校,该课程并未单独安排案例教学时间,规定课时内很难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这种案例耗时太多与课时不足的矛盾,使得教学改革不能达到最优效果。
4结语
高校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成效与高校教学设备、产学研融合程度、师资力量等情况具有密切联系。由于以上情况所限,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优化教学改革目标,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实践,为早日完成教学创新做准备。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选取典型案例教学的创新方法。该种教学模式下师生能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实践性较强,涉及问题错综复杂,仅靠教师讲解书本理论,学生很难吸收理解。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模拟投融资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真实的项目投融资过程,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教学知识吸收、理解并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对学生开拓思路、创新实践、提高综合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同时改进教学学时不足、案例耗时太多的问题,通过在《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投资、融资高级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姚璐,夏恩君,任宇航.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J].工业技术经济,2006(12):138-140.
[2]罗振华,钟蒙繁,潘海泽.基于PDCA循环的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改革[J].科技资讯,2016(32):80-81.
[3].工程管理专业《项目融资》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经济师,2009(2):163.
[4]王守清,亓霞.“项目融资”课程的教学设计[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17-20.
[5]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102-105.
[6]邓月仙,张宝,刘文宝.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4):762-764.
本文以“问题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简述注册制下股票投资风格与公司股票价值估值方法的基?A上,着重分析了“问题上市公司”中影响其股价下跌的诸多因素。如经营业绩亏损、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伴有解禁、减持等。目的是使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中,合理判断公司股票价值,在执行买入决策时有效回避“问题上市公司”,事前控制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提供了事前控制风险的方法与途径,对于股票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注册制下注重公司股票价值
证券发行可分为核准制与注册制。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发行证券,不仅要在遵守信息披露义务,还要符合证券发行的实质性条件,证券主管机关有权依照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的规定,对发行人提出的申请以及有关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发行人得到批准以后,才可以发行证券。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人依法公开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监管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多数成熟的资本市场均采用注册制。形式审核(注册制)与实质审核(核准制)的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划分标准。
注册制实施后,在降低公司上市门槛的同时,改变了我国股市上市公司的供需关系与股票市场的估值体系,此时监管的重点在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持续披露,其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负责。随着新股的加快发行,投资者面临的股票选择也将增多,增加了股票的供给,使得市场估值逐步回归正常,投资更加趋于理性,因此,在注册制下,上市公司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价值投资或将成为股票投资的主流风格。
二、公司股票价值的估算方法简评
关于公司股票的估值方法,一般有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两种,现做如下评述。
(一)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估值法又称相对估值法。市盈率是评估股票价值时经常使用的财务指标,市盈率=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即每股价格=市盈率×每股收益。其中,具体估算方法如下,市盈率由通过计算出行业平均市盈率或人为确定得到,每股收益则由公司财务报表得到,从而按上述公式计算出公司股价。
市盈率的高低是直观判断股价是否稳健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市盈率表明市场投机气氛浓重,股价严重偏离了股票的内在价值。据市盈率公式可知,式中分母即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往往不易变化,常常是公布季报、半年报、年报时才会发生变动,此时过高的股价只有通过降低分子股票市场价格来实现,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以此来降低市盈率。综上,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股票的每股收益是决定公司股价最核心的因素。
(二)股利贴现模型
股利贴现模型又称绝对估值法。股利贴现模型也是对股票价值进行估值的常用方法。股利贴现法的核心思想是,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该种资产在未来时期中所带来的现金流决定的。如(1)式:
(1)式是股利贴现模型,常用来估算股票的内在价值。其中PV为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Dt是第t年每股股票股利的期望值,k是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公式表明,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其逐年期望股利的现值之和。由(1)式可以发现,其中分子Dt是造成股票内在价值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所有上市公司面临的K值都一样。因此,股票的估值可以简单地由Dt决定,Dt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利润,公司的利润越大,潜在的Dt越大,公司的股票价值越大,根据价格与价值的波动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的价格理应越高。按照这种逻辑,Dt成为判定股票价值的重要参考,现实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多年未进行分红,即使上市公司分红,上市公司含息价与除息价对投资者来说本质上无差异,这样看来,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理应由公司的盈利大小决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股利贴现模型,还是市盈率估值法,都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公司的盈利大小都显著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
三、 “问题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所指“问题上市公司”是指那些经营业绩亏损,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伴有解禁、减持等特征的上市公司。伴有上述特征的上市公司从过往的股价走势来看,往往跌幅巨大,应引起投资者的特别关注。
(一)经营业绩亏损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主要因素,公司股票的价值由公司的盈利状况决定,经营业绩亏损,则使得(1)式中的Dt为负值,从而降低公司的价值,根据股价与价值的波动规律,进而引起公司的股价下跌。
叶德磊等(2014)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股价关系发现,公司经营业绩与股价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1】现实股票市场交易中,许多投资者仍然热衷于亏损股的交易,甚至豪赌“重组”、借壳,进而忽略了业绩亏损公司带来股价下行风险。我国自1998年开始,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启了对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的先河。若上市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将冠以ST,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被冠以*ST。纵观我国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被实施ST、*ST前后的股价表现,公司股价跌幅巨大,若公司业绩在未来的经营中无明显改善或扭亏为盈,公司将面临更糟糕的境地,诸如暂停、中止、终止上市,甚至退市。一旦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公司的股价跌幅惨不忍睹。数据显示,2017年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中,ST、 *ST股占6席,如2017年*ST众和18个一字跌停,*ST众和17一字个跌停,给参与交易的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由此可见亏损股的股价风险巨大。再如,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缺乏分红送转的能力,缺乏提振其股价的基因,股价往往难有好的表现。【2】
(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是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信息,隐瞒或推迟披露重要事实的信息披露行为。一般分为虚假陈述和延迟披露两种类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理应合法、合规地进行信息披露,其中《证券法》、《刑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都对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会受到证监会的处罚。
黄政和吴国萍(2013)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公告,发现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公告向市场传递了显著的负面消息,信息披露违规处罚会给市场造成负面冲击,造成信息披露违规公司股价下跌,对违规公司的处罚不仅影响了该公司投资者的利益,还会波及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投?Y者,产生相应的负面冲击效应。【3】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会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公司的再融资。上市公司若需再融资需得到证监会的核准,若公司信披违规,证监会则实行“一票否决”。公司在无法获得再融资的情形下,上市公司的盈利主要依靠自身资源发展积累,无法借助外部资源的支持,降低了未来的盈利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尤其对于那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严重的情形,如粉饰业绩、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等,公司可能面临退市。同时,我国主板与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安排不尽相同,主板有过渡期,而创业板是直接退市,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巨大。从我国濒临退市的股票价格运行来看,如新都退市、金亚科技等股价跌幅巨大,投资者损失惨重。
(三)伴有解禁、减持
我国上市公司在IPO与再融资过程中,发行股份的流通时间存在流通股和流通受限股。流通股上市即流通,流通受限股在限制流通时间内禁止在二级市场买卖,一旦过了限售期,大量的股份面临解禁,大股东等股份持有者就有减持股份的需求,从而影响该股价格的短期或长期走势。由于限售股成本极低,解禁即抛售现象已非常普遍,甚至“清仓式”减持已屡见不鲜,从而造成该股短期内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股价大幅大跌。
齐美东和宣飞(2012)通过研究限售股解禁股与股价走势发现,限售股解禁股对股价走势的影响程度受到股市所处行情阶段影响。在行情上涨阶段和一般行情阶段,对股价走势的影响能力有限;在行情下跌阶段,在大的解禁洪峰来临前做适当的逢高减仓操作。【4】从2017年面临解禁的股票与其价格走势来看,股价尤其受大额解禁的影响大,解禁股股价“闪崩”现象时有发生,如“第一创业”、“无锡银行”等数家上市公司股价在解禁时股价跌幅巨大,给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数据显示,2017年有70余只股票年内任意连续5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超过30%,次新股被认为是今年以来闪崩股票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数字教学资料;结构化;工作流程;文件管理模式;搜索引擎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3-0595-02
1 概述
目前,高校教师对于数字教学资料的管理统一采用文件系统模式。文件系统模式是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被管理的文件以及实施文件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结构的总称,其中文件系统是核心。从系统角度来看,文件系统主要实现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组织、分配和回收,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从用户角度来看,文件系统主要实现"按名取存",文件系统的用户只要知道所需文件的文件名,就可存取文件中的信息,而无需知道这些文件的存放路径。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均以文件形式呈现在计算机中,包括文字文件、邮件、网页、声音、影像、多媒体影像、扫描文件、记录资料、演示文稿等。但是,数字教学资料的管理采用文件系统模式,却存在一些弊端:1)用户对文件的命名、存放位置的选择是主观随意的,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机制予以限制,随着文件的不断增加令文件管理混乱不堪、效率低下,乃至出现教学资料丢失、数据冗余等各种问题;2)文件整体无结构,文件之间关系松散,教学资源之间形成“信息孤岛”。
2 核心思想
针对高校教师数字教学资料的管理统一采用传统文件系统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工作流程的结构化文件管理模式,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研究,分别是添加文件标识、基于工作流程的结构化文件管理体系、引入文件搜索引擎、版本控制、文件间建立超级链接、文档备份管理。
2.1 文件标识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添加标记,实现教学资料的管理,例如:对.doc文件我们可以添加文件注释,有它的文件名、标题、关键词、简述、具体的内容、文档的质量等级、版本;对图片文件我们也可以添加文件注释,比如有它的文件名、文件类型、关键词、简述、文档的质量等级、版本等等。
2.2 基于工作流程的结构化文件管理体系
对教学类系列资料的管理,可以按照该教师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分类管理,主要按照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文艺活动等;又可按照课程分类进行管理,主要有理科课、文科、艺术等课程;还可按照电子教案、课程资料分类的工作流程管理。防止教学资料的无线拷贝、恶意破坏及泄密,在教学资源工作流程的结构化文件管理体系中自动加密,不需要使用传统的输入密码和手动进行加密的操作。且加密后的文件,本教师在下次需要浏览、编辑操作时,不需要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操作。
2.3 引入文件搜索引擎
现阶段,文件是通过文件名进行搜索,文件名包含的信息量很少,且有些文件名随意命名、版本较多、存储路径不一等文件,通过操作系统的文件搜索引擎是无法找到,可以引入文件搜索引擎,如文本类可用基于内容的搜索引擎,图片类文件可用相似图片搜索引擎,快速从海量教学资料中精准查找所需资料。
2.4版本控制
对多版本的文件,采用自动配置管理的方式,系统自动关联多版本文件,被修改后的文档进行自动版本控制,复制生成新的文件。教师直接访问最新版本文件,也可任意选择不同版本。在操作中,教师不需要了解文件的存储路径及文件的命名,全部由系统自动配置完成。
2.5文件间建立超级链接
通过对相似内容、教学案例、参照引用等方面建立精确链接;系统可自动通过文件标记、编辑时间、访问次数等方面分析建立文件间的模糊链接。教师在使用某个文件的同时,其相关文档可自动分类列举,方便教师对教学资料的操作管理。
2.6文档备份管理
教师可自行设定备份时间及位置,到达指定时刻,系统自动执行备份操作,全面保障系统内部数据安全性。根据文件可管理、可适合于使用者的原则,教学资料应贯穿到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因此,按照教学资料文件的质量,可将其划分为4种等级文件,分别是1级文件,它是最低限度的文件,主要是原始数据、草稿类的教学资料;2级文档,也称之为归档文件,是经一次处理后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教学使用价值;3级文件,也可称之为教学工作文件,既加入版本控制、又加入了工作流后正式使用的分类文件;4级文档,它是最高级别的存档文件,是已经形成的正式使用的重要类别的文件,有已经发表的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等,可实现教学资料共享的文件。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校教师数字教学资料仍然采用传统的统一管理文件系模式,缺乏适合高校教师教学资料统一管理的瓶颈,存在着教学资料管理不规范、低水平使用、教学资料流失、信息资源分散等众多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工作流程的高校教师教学资料结构化文件管理模式,解决了高校教师既对教学资料的大量需求,高校教师也可以把精确、实时的教学资料传递给学生及适当的人,且进行最有效的管理,能重复使用,降低了教师对教学资料高要求的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朝晖.工作流系统设计与关键实现[M].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6.
[2] 刘越男.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丽芬 刘美华著.操作系统原理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
[4] 王珍英.配置管理在软件项目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
[5] 王晟.基于内容的图片搜索引擎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
片段一:
师出示课件:文中的插图制作成活动画面。画面内容: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几只可爱的小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风儿轻轻吹。远处是一座高高的山峰,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插向云霄。几个小朋友看到这美景,情不自禁放声歌唱《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师:春天真美呀!大家观察到了没有,图中还藏着几个词语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师点击,随机出现:蜜蜂、山峰、锋利。
生读词语。
师: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fēng”)
师打开黑板上一座漂亮的房子的门(师用卡纸制作事先设计在黑板上),出现蜂、峰、锋三个字。
在学生惊讶之中,师追问:又有什么新发现?
(读音相同,右边相同,但偏旁不一样)
师:是啊,虽然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怎么区分它们呢?联系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
生1: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蜂”的“虫”字旁换成“山”字旁是山峰的“峰”,换成“钅”是锋利的“锋”。
生2:我可以用加一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它们。它们右边都相同,蜜蜂是昆虫,所以加“虫”,山峰是山,所以加“山”,锋利跟金属有关,所以加“钅”。
生3:我是用编儿歌的方法记字的:有“虫”是蜜蜂,有“山”是山峰,有了金属才锋利。
生4:我还可以编顺口溜:勤劳的昆虫是蜜蜂,高高的山是山峰,金属磨尖就锋利。
分析:这个片段的学习,教师一开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看美丽的春景图、打开一扇美丽的识字大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愿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根据以前的识字方法迁移学习,如加偏旁、换偏旁、结构分析法、编儿歌、编顺口溜的识字法,很快学会了新的汉字。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多种识字方法灵活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识字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让学习充满快乐。
片段二:
1.出示小蜜蜂翩翩起舞图片及字卡“蜜蜂”
师:看,谁来了?小蜜蜂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怎么记住它的名字呢?
2.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字形
生1:因为“蜜蜂”是昆虫,所以都有“虫”字,蜂中的“宀”像房子,“必”表示必须在房子里酿蜜。“蜂”右边的“夂”像蜜蜂的头,“丰”像身子和尖尖的尾巴。
师: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还根据了词语的意思来记忆。现在我再来考考你。怎样才能记住这个“游”字。
师出示另一张字卡“游”。
生2:我可以编故事来识记。那个“卧人旁”就是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来到一个方形的池子游泳。
生3:有一个戴着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里游泳。
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所以,创设情境需从趣味性、真实性、有效性、思考性这四个方面来考虑。
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共议交流,提高合作交流的实效性。同伴合作学习、研讨交流是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个体充分参与、体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共议交流,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必要条件,学生经历独自思考的过程,有了自己的见解,就会引发生生交流、师生对话的意愿,有了这种意愿,合作交流才有价值、有实效。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本节内容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是学生在认识上的一个大的飞跃。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等)的基础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学关系和数量,对于第一次接触这一课时的学生来说,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成为这节课的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生活中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学关系和数量的意义,从中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促进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过程
在活动中体验符号和字母符号的作用 第一步:欣赏数青蛙的儿歌。课件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这首儿歌分别说到了哪些数量?板书(青蛙只数、嘴的张数、眼睛只数、腿的条数)2只青蛙呢?3只、4只呢?还能接着再说下去吗?继续说下去你有什么感觉?(板书)第二步:随着青蛙只数的变化,还有哪些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板书)第三步:现在你能把这首儿歌说完吗?那么,你能像(板书)这样用一句概括的话说说这首儿歌吗?独立思考并写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第四步:交流、展示学生写出的儿歌。(教师板书典型例子)组织讨论:你认为哪句话概括得比较合理?哪句话概括的有问题,需要改进,怎么改?(教师板书学生典型改进意见)前后比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第五步:理解意义,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概括情况提问:x表示什么?x×2、x×4分别表示什么?(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教师:“刚才同学们用x表示青蛙的只数,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然后,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第六步:x×2、x×4还可以有更简便写法呢,你们知道吗?出示简写方法,按方法简写。交流1×X怎样简写?m×n呢?
在练习中再认识字母的优点 出示课件:岸上有a只青蛙,池塘中有b只青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把式子写下来。交流(预设、各种情况: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只青蛙?岸上的青蛙一共有多少条腿?所有的青蛙一共有多少只眼睛?)引申:像2(a+b)=2a+2b、4(a+b)=4a+4b这样的式子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教师说:“所以,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定律都可以用字母表示。”接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怎样简便就怎样写)教师说:“看来周长和面积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一些你发现的规律课件出示:小明年龄:10、11、……;教师年龄:38( )……( )教师:“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些规律。”课外引申用字母表示数的由来(出示课件)。
教学反思
关键词:特殊教育;识字教学;智障
一、汉字的象形性是智障学生识字教学的基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所有笔画归纳为五种标准的结构,即:横(一)、竖(丨)、撇(丿)、 点(丶)、折(乙)。
象形性是汉字形成的最早方法,因此创造了最原始的文字,例如“日”写成, “月”写成, 水写成, 牛写成等等。这些象形文字经过逐渐的演变,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变成了方正的字体,有的笔画减少了,有底笔画增添了,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则的字体。
二、智力落后学生的认识特点
1.以直接经验为主。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自己的实验,直接获取经验,已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这是直接经验的过程;二是间接经验的过程,主要通过书本知识、其他传媒信息等途径获取经验的过程。普通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更多地依靠间接经验,这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他们已有了相当的经验积累,二是他们的智力水平能使他们将已有的经验和未知认识联系起来。智障学生则不同,尤其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往往经验比较缺乏,没有完整的经验,其经验处在早期的幼稚水平上,加上他们的智力水平低,致使他们难以顺利地把已有的经验和位置的人事联系起来,因而认识事物以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差。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抽象概括能力差、对概念和一般原理的理解不透彻、对概念和规律认识模糊,影响了知识的迁移;由于记忆能力差,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没有记住,不能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不能将原有的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意志薄弱,容易产生疲劳,不能及时复习,先前学习知识不巩固,不能较好地理解和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从而造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差。
3.学生主动探求意志薄弱。由于智障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的惰性大、条件联系的分化能力差,大脑容易疲劳,这些特点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探求意志薄弱,或者说求知欲差。与普通学生相比,智障学生在感知事物时,往往缺乏知觉积极性,没有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事物的强烈意向或愿望,不能更上一层楼再问个“为什么”,而只是满足对事物的一般了解。
三、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语言发展和个性特点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恰当、丰富、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识字情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1.字根“十”和“八”。在翻阅了汉语字典、查找了相关资料、归纳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率较高的几百个汉字后,我确定了“十”和“八”作为字根。首先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字根“十”和“八”,等这两个字根书写熟练后,让他们书写含有这两个字根的汉字。
包含字根“十”的汉字举不胜举,如“干、土、王”等;
包含字根“八”的汉字不计其数,如“人、兴、兰”等;
包含这两个字根的汉字不胜枚举,如“木、半、共”等。
因为简单容易,学生能迅速的将这些汉字书写出来,在此基础上,他们掌握其它汉字就事半功倍了。
2.拆字。在汉字中绝大部分汉字都是合体字,从结构成分看,构成独体的是笔画,构成合体的则是部件。将合体字的部件一一拆分,易于智障学生掌握和书写。
如姓氏“何”,可以将其拆分为三部分“亻、丁、口”让学生练习,最后再加以统合。又如上文所讲的字根合成也是拆分后再统合的方式方法。
3.寓教于乐。智障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识字特别耐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部分汉字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简单的描述,以调动该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某生的姓氏“米”,怎么教他都不愿意去学习,于是我抓住他爱家人的特点,分别赋予“米”如下含义:“十”字代表家,四点代表爸爸妈妈弟弟和自己,立刻激起了该生学习的热情,从一开始边书写边描述到一挥而就,并且以后再看到类似的汉字都能举一反三。
又如某生在书写“雨”字时,雨字的四点不是点不到位,就是点数不对。于是将该字四点比喻成在鼻梁两边的眉毛和眼睛,该生即刻就记住了该字。
4.异常的空间。智障学生的空间认知感较差,部分学生无法按照常规的方位和构字顺序书写汉字,往往一个字被写的支零破碎。因此在针对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他们理解和书写,我颠覆常规,将汉字重新编排。
如“严”,将易于书写的“二”首先书写好,目的一是容易些,而是易于找准中心,在此空间内填好“11”后,一点和两撇的位置就非常好确认了。相对于该字的正确的书写顺序 “一丨丨丶丿一丿”更易于他们掌握、写好。
又如部首“宀”,先“一”后“丶”再“丶”最后 丿”,横确定了,其它的笔画就好找位置了。
对于空间感差的学生,一般而言,先要确定横,以横为中心容易找到上下左右,再依次把相应位置的笔画按照字样写入即可。
四、教学效果
1.增强了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从一开始不会运笔到能自如的将汉字表于书面并朗读出来,从一开始羞于拿笔到迫不及待的书写指认给每个人看,每书写、认识一个汉字后,学生都会欢呼雀跃、击掌庆祝,更甚者,因为识字能力强,不仅提升了学生在班级的号召力,更提升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
2.增强了智障学生求知欲。实践中,学生的求知欲有了明显的增强,学习热情也有了显着的提高,他们常会把外面看到的一些没有学过的字,带进教室请教老师。在求知欲得到增强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有了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已不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3.增加了智障学生的识字量。通过实践,学生的识字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识字量从原来每学期的15个左右增加到40个,从一开始看到书写本就呵欠连天到每天主动拿报纸找自己会写会认的字,个别学生能看简单的儿童画报。
关键词:双师型;智能技能;实务技能;理论兼顾型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25-02
长期以来,在我国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影响下,高校法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普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资深实务经验教师的匮乏导致了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严重脱节,以至于法科学生的实务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正如贺卫方教授所说,“由于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的脱节,我们的法律实务难以成为专业知识得以生长的温床,书斋里的高头讲章与操作中的章法混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1]为扭转这一局面,满足法学教育职业化发展的需求,需要重新审视法学“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并对实务技能型师资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准确定位。
一、法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内涵重构
2011年我国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以下简称《培养意见》),正式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由于我国高校实务型教师的匮乏以及法律技能教育的缺失,使得技能教育的阵地转向了司法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以此获得了替代性满足。如此一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高超法律技能的“双师型”法学教师构成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间的纽带和桥梁。
(一)现有“双师型”内涵归纳的简要评析
关于法学“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论者诸多,概括起来主要是指既具有系统的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经历,能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教师。笔者认为,这一归纳存在三方面的可议之处,其一,并没有突出法学教师应具有的职业技能。教育界已经达成了法学职业化趋势的共识,并一直呼吁强化法科学生的职业教育和法律技能教育。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主体,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法学“双师型”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具备高超的法律职业技能。其二,将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等同视之。对于教师而言,应以掌握并传授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经验次之,切不可本末倒置,矫枉过正。其三,这种界定方式是将法学教师的外延局限在校内专任教师的基础上,没有充分考虑法律职业者兼任法学教师的可能性。
(二)“双师型”师资内涵确定与外延界定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从两个维度来构建:其一,从教师的个体角度,是指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即具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高超的实务技能,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其二,从教师队伍的整体角度,是指“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既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又包括来自法律实务部门的兼职教师,是一个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为实现培养高水平法律职业人才的目标,仅凭高校一家之力很难完成,因此,应扩大师资队伍外延,整合法律实务部门与社会教育资源,构建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即以学校为核心,实务部门及相关高校共同参与,将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者作为高校专任教师的有益补充,科学分工、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法律人才培养师资群体[2]。本文主要从教师队伍的整体角度来进行分析。
二、法学“双师型”师资的角色定位
何美欢教授将法律人所需要的技能分为智能技能和实务技能两类。智能技能是诠释法律概念、分析法律条文和运用法律资料的能力;实务技能的核心是处理业务中的人际关系的能力[3]。相较而言,智能技能适宜于在法学院的基本课程中加以传授和练习,法学教师对此也更加擅长。实务技能的形成则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谙,主要通过学徒式教育在执业界培养[4]。相应的,培养学生实务技能的师资可划分为专门实务型师资和理论兼顾型师资,其中,法律职业者应定位于专门实务型师资,校内专任教师则属于理论兼顾型师资。
(一)法律职业者定位于专门实务型师资
专门实务型师资是指专门从事实践教学的实务型师资。法律职业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培养学生实务技能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却缺乏系统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实务工作所遇到的法律问题通常是个别的,甚至是高度重复的,这容易使实务工作者形成思维定式,少有人对抽象的法律制度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入探知。因此,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将法律职业者定位于专门实务型师资,可通过经验的传授达到以下三个目的:第一,使学生得到实务部门工作的直接经验,帮助学生在步入法律职业之前对拟从事的工作有初步了解和体验,以便更好地选择就业方向;第二,指导学生将在理论教学中习得的各种技能进行演练和检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第三,法律实务部门是法科学生的“消费者”“使用者”,了解社会对法科学生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通过实务工作者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可以及时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修正。
(二)专任教师定位于理论兼顾型师资
理论兼顾型师资是在理论教学中兼顾培养学生实务技能的师资。专任教师以广泛的法律领域中的全部问题为教学内容,对于抽象的法律制度,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擅长于培养学生的智能技能。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却不利于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实务技能本身缺乏知识的吸引力和智识的挑战性,再加之专任教师的工作重心在于知识传授及对学生智能技能的培育,从事实践活动会分散其在理论教学、科研方面的精力,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专任教师担任专门实务型师资的成本更高。当然,这一分析并不否认专任教师从事法律实践的必要性。智能技能与实务技能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务技能的提高对于理论教学与智能技能的提高可起到促进作用。专任教师从事法律实践可以扩展法律思维,提高对事实问题的敏感度,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以实务技能促进智能技能的提高并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因此,更适合定位于理论兼顾型师资。
三、“双师型”各类师资在实务技能培养中的理性安排
(一)专任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务技能
将专任教师定位于理论兼顾型实务教师,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务技能。实务中的每个案件均是个案,案件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但个案事实具有对法条进行扩张、限缩解释的可能性,以及在法无明文规定时补充法律漏洞的可能性,这是在讲章中难以预知的,因此,实务技能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在实践中扩展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法官能力的养成”,即培养学生“像法官一样思考”的能力。实践中法官探知法律事实的过程是法官借助法律论证、法律解释、漏洞补充、价值衡量等方法最后形成主观确信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以及智能技能的支撑,其次才是在实践中扩展法律思维。因此,对于专任教师而言,其在实务技能培养中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理论知识及智能技能的同时扩展学生的法律思维。例如,讲诉讼法的教师在讲授诉讼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法律推理、论证及诠释的智能技能,兼顾训练学生的庭审技能、辩论技能等实务技能。讲实体法的教师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理解力以及分析法律条文和运用法律资料的能力,兼顾训练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和寻找问题切入点的实践能力。
(二)兼任教师在实训类课程中培养学生实务技能
当前,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空前庞大,本科在校生达二十九万余人。如此庞大的人群,完全通过由实务部门安排专业实习或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方式很难消化。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近年来安排学生实习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多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这就使通过专业实习锻炼学生实务技能这一途径形同虚设。聘请实务部门兼职教师可以增加高校实务和技能教学的内容,使学生与司法职业者实现“零距离”对话,亲身感受中国司法的“原生态”。高校的兼任教师主要有法官和律师。在课程安排方面,建议由法官担任“模拟法庭”“法庭辩论技巧”“案例分析”等侧重于培养学生法官思维和诉讼能力的课程;由律师担任“法律诊所”“律师实务”“合同的起草与审核”“公司的创建与运营”等侧重于培养学生律师思维与非诉能力的课程。
在“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中,应充分考虑到专、兼职教师各自的特点,对二者在实务技能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教师的角色,分别安排专任教师担任理论教学中的实务技能培养任务,安排法律职业者担任实训课程的实务技能培养任务,实现校外教师和专任教师的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兼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职业:迟到的兴起和早来的危机[J].社会科学,2005(9):90.
[2]付子堂.构建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法学教育模式与机制创新[J].法学教育研究,2014(1):32.
中等职业学校,是初、中级技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技能人才的重任。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如何通过对现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如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该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的“门对门”的教学模式,直接面对岗位,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输送素质更高、创新能力更强的产业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或者即成的经验范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项互动进行学习、讨论、探究、训练、积极参与、平等对话,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在一定意义上,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案例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二)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设计结构
中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来看,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案例的形成阶段、案例的实施阶段、案例的总结评价和案例的反思阶段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二、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是最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创、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即最优化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LCD和PDP电视机教学时一门专业知识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新课程,怎样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在师生支出最低限度的必要精力的情况下,保证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这是良好的教学设计所追求的的。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有着显著的优化作用。
1.有利于实现教学总目标
LCD及PDP电视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维修知识。基础知识是介绍LCD和PDP电视机相关的信号传输与接收方面的知识以及LCD和PDP的电视机显示器件的显像原理;专业知识是介绍LCD和PDP电视机的整机电路和各单元电路的结构、主要元器件、信号流程、工作原理和故障检修方法;维修技能主要介绍LCD和PDP电视机的故障检修方法和操作技能。案例教学在案例设计过程中已经把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都作具体化的处理,教师对课程有一个清晰的统一认识,保证了课程的方向性和稳定性。从而指导教师低耗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习者学习的内容达到预期的结果。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以准确地检查课程内容的覆盖范围,促进学习者身心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教”和“学”
LCD和PDP电视机课程,是培养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实训演示演练是不可缺少的技能训练环节,因而必须创造条件满足“教”和“学”的需要,(1)建立实训环境,(2)配备实训样机、实训仪表及实训器材,(3)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实训方案,为有效的实施实训课程降低成本,可先借助于辅助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实际样机为案例进行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信号流程、单元电路的检修部位、信号波形、实训数据,以及仪表使用和检修方法,然后进行实操训练。LCD和PDP电视机案例教学采用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以市场上流行的典型样机为例进行实体解剖,并进行实拆实测,通过实操的演练,学习相关知识,训练维修技能。从而使教师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学习者明确了教学目标,做到了心中有数,可以使教学目标内化成了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其产生强烈的参与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者明确了教学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性,同时减少了盲目性,使学习过程顺利进行,从而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学习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迅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
3.有利于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于学习者达成的教学目标程度的检验,LCD和PDP电视机,作为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必修课程,从实际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所有的知识技能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同时,也完全符合国家职业技能和数码维修工程师相关专业的考核规范,使得人生能职业规划和行业定位更加准确,真正实现知识技能与人生职业规划的巧妙结合。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水平,这样便于学习者评价自己的学习,找出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增强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
(二)是优化新型师生关系的选择
长期以来,在被应试教育扭曲的课堂中,学生就像一个个被动接受信息的听众和观众,进行着单向传播式地学习,如同电视这一单向传播媒体一样学生只能在限定的时间观看预定的内容,没有任何主动权。单向传播式学习是传统的学校的学习者的进行学习的经典策略。教室、教科书、黑板天经地义地成为学习的要素,教师将所学的内容毫不保留地集中地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再把这些内容接收、理解、记忆,再进一步整合,或同化或顺应,形成自己更大的知识结构。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主导作用:(1)设计案例;(2)分学习小组;(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4)引导讨论、分析;(5鼓励与夸奖;(6)肯定与评价。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主体作用:(1)动眼深入观察;(2)动口参与讨论、辩论、互问互考;(3)动耳听取同学和教师的意见和方法;
(4)动脑深入思考和分析;(5)动手操作、演练、实验验证得出结论;(6)体验成功与失败。教材的辅导作用: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是教师创设情境的知识“主题”。教学媒体的作用: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或探索的认知工具,其是用来为学生创设情境获取信息资料并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而不是用来帮助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的关系如图2所示。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关系,是一种由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师生交往活动,师生间知、情、行、意、信相互作用的过程。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师生交往关系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有利于师生业务关系的优化
师生业务关系的优化,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应予特别关注。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创造精神,形成师生教育力量的有效联合。案例教学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为师生的业务有关系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有利于师生伦理关系的优化
师生伦理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案例教学具有主体参与性和深刻的启发性,让学生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参与,为什么能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体现在教师真正热爱学生、关系学生的成长,满足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保护学生的自由和权利,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
(三)让互动成为教学过程的生命和灵魂
在中国,当前的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提问”一直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提问的方式看,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学生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教材的逻辑结构直接平移为课堂的教学结构。学生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这种信息单向的传播方式不仅是信息传播效率低,学生很容易对教学活动产生厌倦和松懈,而且也缺乏创造性、发散性。
而案例教学则不仅注重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充分激发兴趣和动机,还以群体间思想与经验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表现他们的个性和才能,使他们互相启发、产生更多的探索真理的愿望,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从而使谦虚与自信相结合,使互动的个体在心理、生理等方面产生变化发展。
如以长虹LT3788型(LS10机芯)液晶电视机的三无(无图无光无声)故障检修为例进行互动教学。学校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教师与一群学生彼此之间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团体,在班级团体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的交互作用,亦可称为“沟通”,学生以五人小团体的沟通形式为实验对象,根据互动主体的不同,有效的互动方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又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生生互动又分为个群互动、个个互动、群群互动,互动的模式也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教学主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师―生”、“生―生”多项交往、多项建构的过程,是师生、生生的言语互动、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化、生命成长的过程。
(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中职学校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案例教学法自始至终贯穿了观察能力、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借力能力、凭借信息能力、延伸大脑能力及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了“创新的乐园”,为创新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案例教学可以增强问题意识,对问题产生好奇,从多个方面铺开争论,促进科学问题的解决,促进个人事业的发展;一个人的成长从沟通开始,创新人才的发展从沟通开始,案例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沟通锻炼和提高了沟通能力的培养;借力是一种创新技法,从实施行为和效果来看,又是创新者的社会技能;案例教学法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借优秀成果之力,借同学之力,借群组之力,寻找并巧用活的杠杆,实现“双赢”;一个人的思维在一定时间内总是有限的,为使自己及时开拓思路,迅速受启发,搜寻“思想和氏璧”,巧借成功者的肩垫,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习者借助他人头脑的形式延伸大脑。
三、启发与思考
传统教学设计确定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即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在LCD和PDP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该课程学生该学什么和该怎么学的难题,并且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维修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该方法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直接面向岗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就技能,获得经验。不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而且对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从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的能力,迎接社会发展的挑战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忽视学生主体性,其发展是外在的、他控的、被动的;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知识的传授、课堂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课堂必然是混乱的,因此,不断的教学改革,其目的为的是为学生创造一种更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及将来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人伏《师生互动准则初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1年第1期.
[2]旺旭东《国外师生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3]赫尔曼。哈肯著 郭治安 吕翎译《大脑工作原理――脑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5]张楚延《论教学环境与课程》《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98~105.
[6]杜殿坤《来自实践,指导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和科研活动简评》《外国教育》1980年第4期.
[7]孙祖复《分组教学模式种种》《外国教育资料》1992(11),1~6.
关键词:PBL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电子商务
一、引言
PBL联合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教师主要起导向作用,促使学生团队意识的养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该教学法在高校的医学类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类课程也逐步引入该教学法,但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授课教师在四年制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了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
2012级四年制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个平行班级学生。
三、研究方法
将2012级四年制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班和2班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1班学生55人,2班61人。两组教学均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埃佛雷姆・特班主编的《电子商务――管理与社交网络视角》第七版为教材,同期进行授课。
1.分组讨论和课堂实施。实验组采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以小组课下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前将实验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组指派一名小组长。课程即将结束时,教师提前把准备好的案例和问题分发给各小组,每小组自行确定讨论时间,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并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2.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实验班进行。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40%)和闭卷考试成绩(60%)两部分组成。闭卷考试由教师统一命题对两个班同时进行,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流水式阅卷。
四、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分析。调查问卷由授课教师集中发放,共发放调查问 卷61份,回收61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与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学生(75%以上)认为PBL联合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组织和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成绩统计分析。使用Minitab软件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实验组随机抽取55份),检验结果中较小的p值(p=0.016)表明两组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结果可以看到实验组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可见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有明显提升。说明PBL联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五、讨论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首先,PBL联合案例教学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次,PBL联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案例的整理和问题的提出,需要教师查阅大量资料并精心组织,扩充知识面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最后,PBL联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综上所述,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明彩,毕富勇.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03):309-311.
[2]彭公永.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0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