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

第1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关键词:城市;城市文化;城市规划

1前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一份资料的数据显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从1978年的13个增加到今年的125左右。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是城市盲目的建设以及建设中各种抄袭、复制的现象使得城市逐渐失去了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大大削弱了城市的竞争力。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有必要了。

2 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规划

2.1 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无论其文化背景,从本质上讲,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人的美好生活。离开了人的生活,所谓的城市充其量只能算是文明的废墟,抑或历史的遗迹。城市同人们生活之间这种本质上的关联,正是我们理解城市文化的关键。如果说城市物质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载体,是表征,那么,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深层结构。表里揉合,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城市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

2.2 经典城市规划理论

2.2.1 中国古代城市的理性主义规划观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观主要分为两类:1)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礼制为目标的规划思想。儒家“礼”的意识从宅院扩大到城市建设,于是就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徒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规划形制。2)受道家和佛家影响的追求“自然”的规划思想。这种“自然”的规划观表现在规划上的“因天材,就地利,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2.2.2 近代西方城市理想主义规划观

15世纪~16世纪的文艺复兴冲破了人们精神的桎梏,带来了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性的崇尚进一步发展为人文主义的倾向,反映在城市规划思想上,突出了以“人”为主体来代替“神”的权威,“理想城市”的思潮萌发,规划建设更多地反映市民生活的要求。

2.2.3 近代后期城市的功能主义和技术主义规划观

19世纪以勒?可布西耶(Le Corbusier)为代表的改革者将建筑领域内的“新建筑运动”渗透到城市规划领域:新的观念改变了学院式地将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扩大的作法,摒弃了形式主义的手法,注重功能布局的合理,强调功能分区的概念,并把规划工作认为是一门技术工作。

2.3 现代多元化城市规划理论

2.3.1 规划的复合化、系统化、动态化

现代城市规划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内容范围上都与以前大不相同:社会科学渗入到过去以建筑、市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城市规划中,城市规划采取一种融会贯通的研究方法,试图在超巨大的系统中从多角度认识和研究规划的对象城市。按照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断发展完善规划学科,把城市的发展看作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引导这种过程合理、有序发展的手段,否定了把城市规划看作是城市“终极状态”理想蓝图的观念,战略规划、概念规划逐步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总体规划。面对现实的问题,城市规划愈来愈进入现实的世界,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和方案。从理想走向现实,从遵循教条转向对社会负责;在强调加强规划宏观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微观的研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经验描述向系统化过渡;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转换,使得现代规划技术在正确的规划观指导下发挥充分的作用。

2.3.2 规划的人本化

源自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变革使得现代城市规划变得丰富多彩。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把人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把关心人、对人的本质进行反思作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本主义的宗旨。哲学也指出,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人也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因素,城市由人组成、操纵、运转,并且是为了人的系统。在城市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他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谐的人际交往。在这种规划“哲学观”的指引下,城市规划愈来愈重视研究所谓“城市味”“人情味”和人们的网络结构,重视保护原有的社区结构,提倡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形体环境,反对把主观意志强加于人的作法,提倡群众参与,协调好各种关系和力量;提倡规划为全民服务,用社会价值观的决策观念替代用规划者价值观决策的观念。

2.3.3 规划的可持续化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人们在充分认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病症”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以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为导向,寻找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在强调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质量,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态结构质量、建筑的美学质量、精神文化质量的不断提高,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再现与升华,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既关注城市发展的现状,又注重城市向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它把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最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既是一种发展观,更是一种城市进步的行动准则。

3 建筑文化性应当蕴含在使用之中

第2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此次讲座亦是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第53次集中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知识与文化”为主题每月举办一次,是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进行教育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集中学习旨在提高单位内部的思想文化交流,同时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文化人士,从多种角度为单位员工进行专题演讲和报告,提供最新的理论、观念和信息,启迪思维,拓宽视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推动单位的业务水平。讲座开始,喻定权主任首先阐述了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并致辞欢迎郑佳明教授的到来。

郑佳明教授接触规划工作由来已久。九十年代曾任长沙市西区区长期间他心忧西区发展组织并参与了当时西区详规的制定,这也是长沙市最早的详细规划。后来,他又担任了长沙市规划推动委员会副主任,一直致力于推动长沙市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郑佳明教授关注于深层次上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为使群众、干部、知识分子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对长沙的历史、发展再认识,他曾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有关湖湘文化书籍编写、影视宣传等工作。

在讲座中,郑佳明教授从文化的角度对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以及湖湘历史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郑教授指出,当前我们对从文化史角度进行的中国古代城市、世界城市以及现代城市规划的研究还不充分,没有认识到历史文化是一种资源,是一种财富,是鼓舞城市向前发展的精神基础。城市建设不会拔地而起,它需要这一基础。当谈到对“文化与规划”之间关系的看法时,郑教授认为虽然文化与城市规划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文化确实受到空间布局的影响并且文化也制约个人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由于湖南地处中国中南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其也是各朝各代名人贬谪之地,这些都对湖南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外,人口的迁移、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都共同影响并造就了湖南人民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珍贵品质。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重大的事件,都不乏湖南人民前进的身影。

第3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城市规划的元素自古城邦雅典即表现以“政治管理”为目的,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手段并使之成为一项公共事务的现代城市规划,却仅有百年历史进程。西方政府对城市化的引导和城市规划首先着眼于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体现出以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政策属性。二战后,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城市规划逐渐成为政府干预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传统规划思想只关心物质环境转向理性的综合性规划,更多地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从强调设计和实践转变到理论政策研究范畴,逐步实现城市规划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

1 公共管理职能与城市规划转变

1.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时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不断得到发展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将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英国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的重点逐步从规划(plan和plans)编制向规划(planning)实施转变,更加强调规划作为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宏观调控而做出的谋划和安排。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展规划已经不再提供具体的蓝图,而是成为城市发展规划政策、策略的集成,是建立规划原则和政策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城市规划越表现出其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必然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

1.2 城市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从公共管理要素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更强调战略管理和外部构成要素管理,更加侧重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政策引导。按照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新时期城市规划应有效应对多元化、复杂现实环境与目标,逐渐由原来的注重空间规划和物理规划、注重规划内部技术性分析向注重宏观层面、政策层面的研究转型,规划内涵也向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拓展。

从公共管理任务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主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公平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社会转型期间,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来合理安排和弥补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不足,更加关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并提供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现代城市规划逐步由狭义的物质空间环境“一书两证”为核心,转向解决现代城市发展公共领域问题和管理社会发展公共利益等。

从公共管理程序性职能分析,城市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除具备一般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外,还应积极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对规划管理的影响。积极开展公众规划,对规划管理过程普遍实行公示制度,检验和整合规划目标和公共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加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利益分配,使城市规划成为一种由相关者达成的“公共契约”。

2 政府职能调整与城市规划变革

2.1 城市规划与政府职能调整

20世纪50年代,英国城市复兴运动从清除平民窟和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工业区复兴改造,以至21世纪当代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政府通过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策略等形式,吸引大量市场资金参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物质形态等全面复苏与复兴。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为中心,本文由收集整理政府部门利用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手段,引导城市中心区大规模的物质形态的更新,对老建筑(大多为工业建筑)和开放空间(如公园、展览场所)进行改造再利用,增加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文化视为“复兴的催化剂和引擎”,建设“文化区”和“文化地标”,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有效融合,激发城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因此,作为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除主要提供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外,还应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调节职能和公共产品提供、公共问题解决等救济职能。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和资源配置工具,在我国传统“全能政府”职能模式向现代“有效政府”职能调整过程中,也应由“规划管制”向“规划服务”转变,有效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2 政府职能转型下的城市规划

在经济调节方面,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空间的统筹布局,也是对社会各方利益在空间上的集合和再分配。新时期,应充分利用规划引导和规划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重构,谋求不同利益间的协调和平衡,以城市问题为导向,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实现从项目建设规划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变革。

在市场监管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既是市场秩序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秩序的仲裁者。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监督的全过程,均应体现出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标准和制度设计,对城市发展设定规划控制和引导。同时,利用技术标准和公共政策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的监管。

在社会管理方面,现代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合理引入公众参与等公共管理模式。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严格规划监督和违法建设查处,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规划的动态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转贴于

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提供满足公众消费和受益的公共产品,以实现社会公共需求和促进社会利益。在城市规划中,必须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结合城市布局的调整优化及功能疏解,加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保障,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行政体制。

3 公共管理过程和城市规划创新

3.1 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过程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在总体规划层面,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要素安排和实施规划等,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指引,也是城市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政策和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需要从重要公共政策的角度,从方法上和内容上进行变革与创新。

以英国为例,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近代城市规划立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城乡规划法》(《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在此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区规划”,对地方政府而言缺乏弹性,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新法规改革了英国规划体系,立法创立了地方规划局,并授权编制本地区 “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发展规划本身不具有约束力,它仅仅表达规划部门的意图,建设项目需要经过规划部门审批批准。1967年,英国颁布的规划法把规划分成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结构规划又称为战略规划(strategy?plan),它包括总体政策及其阐述文件、框架图纸(图解)以及专项政策等,突出城市发展方向、整体空间框架(结构)的战略布置和过程的控制,需要向中央政府报批。而地方规划(local?plan)是以小地区规划(district?plans)为主,局部区域的较详细的战术性政策规划强调发展的具体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等,可在批准的战略框架内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后来,在城市发展相当成熟的地区,又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合二为一,称为一体化发展规划(unitary?development?plan)。2001年底,英国政府发表了《规划绿皮书》,提出简化规划体系,减少规划层次,让公众更多地参与规划制定的过程,在区域空间战略下制定地方发展框架。

在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决定其本身将成为技术和制度的综合体,规划管理的目标从单一的物质控制和计划目标,转向对社会发展综合目标和城市实际建设过程进行干预,规划控制的行政手段也逐渐削弱,决策、协调、监督等规划管理方法不断更新,规划政策法律、政府投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等规划引导将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城市规划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国外城市规划体系通常包括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

近年来,城市规划更加强调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方法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政策框架和行动纲要。通过加强区域规划研究,借助概念性规划使总体规划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城市发展结构性重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成为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创新与完善的重点。

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能力,实现对城市发展过程动态、实时、有效的调控,城市规划体系越来越注重城市运行和规划运作体系,更加注重对实施过程的引导与控制。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内容,滚动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将规划原则、准则、布局以及规划所确立的行动步骤转化为公共政策,尽可能地消除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引导实现城市的规划目标和城市发展目标,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增进,将是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

3.3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

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政策的性质、方向、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度。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最大化,造成的环境破坏、公共利益损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城市规划管理失灵和公共政策失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科学发展。

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引入公众参与,以城市公共产品、公共利益的提供以及城市各利益主体间实现均衡博弈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以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均衡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体系。从程序和规则等方面确保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将城市规划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产品,使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转变为上下互动、服务和管制相结合的新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模式。

3.4 城市规划公共选择机制

第4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关键词:现代主义 城市规划 人文主义 丛簇 结构主义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ten group", and the basic thought of th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and research the impact, "design idea and structure" ten group ".

Keywords: Modernism; city planning; humanism; cluster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十次小组”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过程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出现,是为了解决18世纪末产业革命所引起的特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由于产业革命给西方社会在经济、技术以及观念上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代主义者对城市发展形态的研究集中反映在对历史传统和功能主义这两方面的价值观上。

这里所说的历史传统,主要是指欧洲历史上的——哥特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学院派建筑,以及由这些建筑和布局形成的欧洲城市所特有的传统风格。由于20世纪上半页现代主义者大部分经历了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同时又亲眼目睹了两次大战给人类及城市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所以他们在内心深出充满了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愿望。所以现代主义者对历史传统深恶痛绝。而理性主义,在战后工业文明受到高度赞誉的大背景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科技的外在表征,理性的设计观念己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代主义认为,建筑无非就是工程实体,它只能给人们以安全卫生的住宅和工厂,不过是简单地从结构或功能椎衍出形式的直线过程。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有一句名言“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用这句话来解释城市,城市便是拼凑起来的一幅理性的机械图案。

更为主要的是,现代主义者抱着“建筑就是革命”的使命,企图通过机械主义的功能秩序来建设一个“人造的文明新城市”。 1928年.欧洲一批现代派建筑师在瑞士利亚萨拉城堡召开第一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首先扯起反古典传统城市的旗帜,以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先觉为自诩,竭力批判古典建筑美学,提出“城市建设起作用的只能是‘功能’的观点”。 1933年,第四次CIAM在马赛、雅典以及马赛到雅典的航船上举行,这次会议结束时通过一项决议,指出今后城市必须按照“居注、工作、游慈、交通”四大功能进行规划。这就是后来有名的《雅典》。《雅典》是一份具有历史影响的新城运动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50年代后的20年中,由干欧洲城市战后重建的需要,新城运动与现代主义的建筑理论一起,成为当时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的最大主流,在整个欧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股无可阻挡的“现代意味”的潮流。

“20世纪文明结晶产生的新观念是‘机械的观念’,机器不仅是近代的产物,而且变成了世界的模式。”(东京大学教授铃木博之)在此期间,从柯布西埃的昌迪加尔规划到尼·迈耶的巴西利亚规划,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城市规划按照客观对象的功能关系作为建筑空尖组合和城市布局的理性依据——严格的功能分区、树形的城市结构,几何图式的道路骨架,表现出逻辑至上的理性主义姿态。

现代城市规划诞生虽然促使了城市的高度发展,但这种“机械的功能”已越来越无法应付急剧发展的城市现状。虽然从限制到疏散,又从“区”到“邻里”,但事实上,这些机械的原则在遇到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种多样人的行为模式时就再也无法放之四海了。上述两个城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在城市尺度、地方性特色、人的活动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20世纪50年代,CIAM中出现了一大批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青年建筑师,他们在城市研究上持有与CIAM主流思想不一致的观点,这就是现代建筑运动史中著名的“十次小组”。

“十次小组”的城市理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正处在战后对城市的大规模重建时期,强调功能主义而把人的因素放在客体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得到实际运用。然而,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在创造人工环境满足自我舒适的目标同时,如果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将会导致入类本身的灾难,这些环境思想引起了规划师、建筑师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夫往。

“十次小组”的成员大都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经历过社会变更。他们普遍受到了“新人文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的理论研究很自然会以“人”为主体,尊重入、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关系探讨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不在把科技发展看作建筑、城市设计的主导因素。“十次小组”在对CIAM城市建设思想中的功能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对其将功能过分纯粹化并加以分离的作法进行了批评和修正。

1953年, CIAM IX会议在法国埃—昂—普罗旺斯举行,会议主题是人类居住问题,以史密森夫妇及温艾克为首的青年建筑师对雅典的功能分区提出质疑,认为它所形成的城市,不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人际关系。城市规划师应该深入研究城市生长的结构原理以及比家庭细胞高一级的有意义的单元。

次年1月,在荷兰的杜恩继续开会,英国、荷兰小组的建筑师研究了九次会议的成果,并力十次会议准备议题,会议发表了著名的“杜恩宣言”,指出按照雅典原则所产生的城镇不足以表现出生机勃勃的人际结合,并建议按照城市、城镇、村庄、住宅的不同特性去研究人类居住间题。这一宣言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是对CIAM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强力冲击。/在以后的大约十年时间内,“十次小组”共聚会15次,在不间断的实践中探索现代城市、建筑运动的未来。

1、归属感与场所感

“十次小组”对归属感极力重视,认为“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情感需要,从归属感出发建立的认同感可以丰富人们的邻里意识”。使人产生认同的理想城市应该是城市的每幢建筑物、路灯、标志都和谐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创造出让人产生基本接触的环境,由人们的日常活动引起人际结台,建立起对环境的认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范.艾克最早提出场所感的概念认为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的空间就是场所时间是场合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双重意义中去可见场所精神侧重反映人对空间环境和文化的感应主体是人而场地精神强调新建筑设计与场地的互动优化关系。史密森夫妇以更为接近现象学概念的分类法,把城市分为住宅、街道、区域和城市四大递进层次取代雅典对城市功能的划分,以不同范围的入类活动建立人们对不同层次领域的认同,进而建立起环境体系的结构。“住宅、街道、区域、城市”所指的一种概念,代表着人际结合的四个层次和不同人群活动的特性。每一层次都显现出一种质同的外貌,具有某种功能、背景、尺度和结构,每一层次都因为其它层次的存在而显得更具特色,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彼此包容、彼此涵盖,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秩序、极易被理解的整体。

这时,“十次小组”的理论,实际上体现出了现代中观和微观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这种归属感与场所感以及标识性正是我们现在所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所要极力体现的。

2、生长与“改变的美学”

“十次小组”对城市持有类似生物学的观点与态度,认为城市具有生长的特征,一个环境随着时问的推移,必然会面临着尺度与目标的改变,并引起运转过程中的矛盾。因此,他们认为城市规划与设计都不是在白纸上展开工作,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城市而言,任何一代人只可能进行有限度的工作,在每一阶段,都应该保持应有的弹性,允许变化,适应变化。这种“生长”的理论也成为现在的动态城市规划的理论根源。

史密森夫妇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改变的美学”,认为城市的成长与改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城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成长,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时间的因素,新的建筑物应该显示出它们在城市整体环境中尺度、大小变化的可能性。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要能够适应改变,更应该暗示改变的趋势。对于这种改变,他们认为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点”—一具有较长变换周期的“标志物”构建城市的框架。此外,城市还存在着大量的改变周期较短的因素,如住宅、杂货铺、商店、广告和周期极短的因素,如人以及他的衣物、汽车等,这种变化周期较短、极短的因素对城市整体关系的影响不大,它们表达着一种短期的情景与氛围。基于以上的分析,城市的改变应该反映出城市构成因素恰如其份的循环变化,固定的东西应该是固定的,短暂的东西就应该是短暂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关注城市长期存在的城市结构。

“改变的美学”首次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到了时间因素,把城市设计推向四维空间。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的提出与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形象》在1960年的出版,为现代城市设计奠定了基础!

3、丛簇模式

丛簇模式是“十次小组”对城市结构的一种综合性观念,丛簇是聚集的形志特征。剖析丛簇的组织结构,区别于单核细胞,是由多个结点呈网状连接。对于单核蔓延膨胀的城市结构,“十次小组”认为应该以“枝干”的方式,使之呈“丛簇”模式去适应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丛簇模式城市可以理解为由多个基本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的内部都是一个相对封闭、具有明显结构的体系以及与活动相一致的配置关系,适应内部活动的变化,表达着“自由与系统化并存”的组织形式,所有单元由清晰的道路系统相协调,构成一个整体。

丛簇城市是以线型中心为“枝干”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区别于马塔的线型城市,它是由历史性的节点以多触角的方式进行扩展。“枝干”是城市活动、城市扩展的主干,它既是居民交往、流动的通道,包括了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设施(商业、文化、教育、娱乐)以及步行道、机动车道、公用管道。“枝干”的发展、延伸、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地点的改变而变化,随着功能的改变,尺度的改变而变化,城市空间的 形式、尺度随着城市功能的改变而变化。总之,“十次小组”认为丛簇模式是一个符合城市成长的结构模式。

丛簇模式对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有着重要与深远的影响,这种模式是对城市设置中央

商务区(CBD)的否定,提倡多个分区有机联系,有利于解决现代工业、商业城市中心区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式同时也应用到了实践中,法国南部图卢兹一莱·米雷尔新城规划就充分的体现了“十次小组”的城市总体形态发展的理念。坎迪里、约西克

和伍兹的规划方案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方格型、放射型、细胞型等几何形态,创造一种符合城市居民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机组织。

“十次小组”与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随着自然科学技木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经历了一段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一结构方法发展的历程。所谓原子主义的方法,就是在研究事物和现象时,或者不考虑整体,或者把它们当成彼此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而系统——结构方法则把作为整体的事物当作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要素是互相联结着的,整体的结构决定着各个要素在整置上的变化。因此它强调要素对干整体的依存性,亦即体大于各个要素之和。

结构主义产生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期,其思想在现代城市理论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转折作用。结构主义的社会结构整体观,对于现代城市的“社区规划”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导致了“整体设计”概念的提出。“整体设计主要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去看待,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环境的形式是整体的统一和局部的变化;房屋是局部,环境是整体。”而作为局部的建筑则是通过人的生活结构、行为活动将之统一在一起的。

CIAM的《雅典》的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以及“十次小组”的“杜恩宣言”都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结果。同时林奇的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城市意象》、亚历山大的半网络形的城市结构(《城币并非例形》 1965年),都摒弃了传统城市规划中孤立的功能划分和简单的形式布局而把城市各组成要素看作是相互依存、交叉作用的复杂有机整体。

簇群城市(Cluster)的思想是“十次小组”关于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这种强调城布整体性的观点就是结构主义思想的直接体现。成员凡.艾克所设计的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采用“簇群”式设计,共分成8组标准单元一一簇,每组既有自巳的活动天地,又有共同享用的公共设施体现了凡.艾克的“大天地里有小天地,小天地里有大天地:一所房子就象是一个小城市一个城市就象一所大房子”的设计意图。

然而结构主义思想在它的“语言”理论体系中忽视了“言语”——个人的真实存在和个性要求,结构主义把每个有主体性、个体性的人都看成壮会结构整体中的一个单位,人,主体,个性被挤到了巨大的“结构”和“秩序”后,最终把人的因素排斤在研究范围之外。而“十次小组”的将人放在主置城市设计理念正是对其有力的补充。

第5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中外城市建设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各门类、各专业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不断得以建设和完善。作为精品课程的补充和储备,校、院级的品牌课程也得以资助建设。“中外城市建设史”是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核心课程之一。

1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现代城市建设的反思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激烈的外延扩展和内部更新交织进行,城市面貌一日千里。而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丧失个性,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城市历史文脉被无情割断,城市规划朝令夕改,基础设施不敷使用,建筑构筑物质量低劣等问题凸显。①俞孔坚在《我的桃花源梦想》提到,“几乎国内所有的城市都在修建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在那些气派的城市广场和景观大道的背后,是肮脏拥挤的小巷和臭气熏天的垃圾场”。汶川地震造成的北川老县城的掩埋,北京暴雨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等,是天灾也是人祸,引起了广泛争论和反思。相对于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急功近利,在古代的中国,城市建设尊重自然,因天材、就地利,天人合一,严格的城市选址、规划和建设活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这一世界杰出的作品由不同的规划设计师、不同的建设者,历经六、七百年共同完成,期间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与权力的争锋,不同建筑风格在广场上相互辉映,反映了城市参与者对历史的尊重,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后继者原则”。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中外城市建设史”不仅为给学生讲述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更为学生即未来的城市规划师者提供借鉴和思考。

2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内容体系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包括“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两部分,内容涵盖了国内外城市的起源,中国、外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城市建设理论及城市建设实践。通过解读教材,参考同类院校及相关资料如《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中国城市规划史纲》、《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及不断的教学积累,制定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以供交流和探讨。

3 “品牌课程”建设框架体系

“中外城市建设史”品牌课程的建设主要参照国家、省级精品课程构建其框架体系。最终成果以网页形式进行展示,以便查阅及指导学生学习。包括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队伍、PPT课件、作业习题集、教材、参考资料、学习指导书8个一级目录及下属的二、三级目录及详细内容(见图1,图2)。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提供了长效机制,以不断充实更新内容体系,一些网络资源、期刊论文、研究成果的链接引用,试题库的建设、学生作业的展示、讨论平台的构筑等还需要补充完善。

4 学生主导课堂——让学生讲给我们听

以建促教,在中外城市建设史“品牌课程”建设的同时,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传统教育训练出来的规划师面对市场的需求,显得多么无知和浅薄,如果我们不迅速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城乡规划学科的贬值乃至消亡”。②

基于“品牌课程”建设的平台,学生可以网上自由地查看课件,参考“学习指导书”,把握重点和难点,自主学习课程。随之带来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即学生主导课堂——“学生讲,老师听”。老师在课堂上只花费很少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一些难点内容,其余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讲,经历读教材、查资料、制课件、讲课的全过程,从收集资料、软件操作、演讲技巧、心理素质等全方面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种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受益,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从教授内容和教学方式都给笔者带来灵感和启发。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可能会遗忘,但是这种经历终身难忘,尤其是经历带给学生的成长将受益良久。反观传统教学模式,先讲解概念、背景知识,再进入单个城市的讲解,PPT文字、图纸越来越多,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固有思维行进,学生产生了厌倦情绪,难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总之,大学生素质教育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适用人才。

注释

第6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文化; 地域文化

Abstract: should fully respect the city's history i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respect for their country and national tradition, to show the city humanities connotation with city planning, us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ity unique, fully display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wind color rich, strengthening cit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it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o create a focus on c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ty planning, the city is a regional, and rich flavor of the times, to greet the arrival of twenty-first Century to blew attitude. Each city are constantly in pursuit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orientation, city planning can effective continu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further.

Keywords: city planning; city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城市是人类发展到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也是人类从穴居时代走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是随着人口聚集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是人类财富和智慧的结晶,城市建设反映了时代的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城市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城市的文化价值是它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看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名城为什么能够成为世人关注和向往的圣地呢?这里的奥秘就在于其这些城市保持了本民族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积淀,我们要把最具价值的文化遗存完整保留下来,并且把这些文化宝库留传给我们的后代。我们所说的文化名城是指保存着丰富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并且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或者革命价值的城市。一个城市存在的文物古迹做为一个城市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我们要发展和传承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是城市起源文化和民族文化沉淀积累的承载体,也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抽象的概念,但又有具体的形象表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史诗。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来看,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因此,文化是灵魂、是精髓、是血脉。文化构成整个城市的内核,体现城市的个性与魅力,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很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文化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历史文化的丰满度和现代文化的凝聚力。在城市竞相加快发展的格局下,文化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反映城市地域文化的内涵

一个城市位置的是构成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最基础的因素,城市形象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它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又是城市所在位置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地理特点,包括城市所处的自然地带、附近的微观地貌等的影响。城市文化和地域位置一样,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只有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才能规划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

城市所处的地域位置,构成了城市文化的底色,任何一座城市都有独特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都体现了其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城市所处的地域位置,是影响城市地域文化最为根本的地理因素。城市的特点,不但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规划思想,而且构成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又一个侧面。

人们是按着自己长期以来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道德情趣来塑造城市的,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文化观点加到城市的建设中去,不了解地域文化因素就不好体现地域的独特文化内涵,城市中人的文化活动也构成了城市地域特色。

二、 城市规划中应考虑对城市文化古建筑的保护

一个城市要算的上是一座文化名城,一定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体现一个文化名城的表现.

文化名城的规划设计时还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原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21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施..

文化名城的规划设计还要注重对城市文化的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和建筑风格协调.对于国家明令实施古城风貌全面保护的少数历史文化漫长的城市,风貌保护的范围则扩大到整个古城,包括街市、河网、城廓的基本布局以及街景和民宅原有特色的适度体现等等.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不至于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废弃,给后人留下一段城市历史的见证。

三、 城市多元文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融合

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群体和阶层的和谐,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其基础又在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因此,在城市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维护群体和阶层的多样性及其文化的多元化,促进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文化是人们身份认同的核心。

3.1 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各主要节点的特色维护与关系协调。城市内的历史遗产相关背景迥异,文化理念不同,但又彼此相邻,这一现象需要在城市规划的空间处理上加倍注意。首先,应使各个历史遗产节点的特色体现出来。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营造一个个小环境作为风貌协调控制区。如为了保护四合院空间的原生私密性,就要注意由四合院内部院落向外看的视线分析,以保证在视域范围内看不到体现其它文化的建筑物,使在四合院中的人们能够有“遥知静者忘声色,满月清风未觉贫”的视界开阔度。其次,需要加强各个重要节点之间的空间联系。如天主教堂的塔楼、观音寺的大殿在各自的区域中都是制高点,在规划时实现他们之间的视觉互通对于彰显该街区的多元文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3.2 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城市内部不同文化建筑肌理组合予以足够的重视。由“舍宅为寺”演变而来的佛教寺院的建筑理念和院落空间理念已经和中国传统城市由墙和院作为重要元素之一的城市肌理融为一体。如天主教堂,一般也是成东西向布局。如何借助一定的规划手段,将这些不同的建筑平面和意象的肌理编织成协调的统一体,并引入广场空间,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需要引起规划师、建筑师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目标只有通过共同的协调操作,才能得以实现。

3.3 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切实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在这一点上,上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20世纪以来,上海建筑风格纷呈。作为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海关新楼落成于1927年l2月,建筑形式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位于北京路外滩转角上的信和洋行最初是晚期文艺复兴风格建筑,造型为新古典派康林特式;位于圆明园路的仁记洋行建于20世纪初叶,带有圆锥屋顶,窗间外墙均有希腊古典式装饰,呈现折中主义风格。在宗教建筑方面,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混合体式建筑圣约瑟教堂,法国哥特式建筑徐家汇天主堂,美国学院哥特式风格的慕恩堂,哥特式风格的国际礼拜堂等,都有自身鲜明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上海在现代都市化进程中,较好地做到了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从上海我们可以得出的有益经验是: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加以整合,最终是可以建立“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相生并存的和谐型城市的。

四、 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现代、留存历史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中国的很多城市已然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一个城市如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自身的地位、品位、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焦点。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和建筑,一个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的城市也离不开商业街和商业圈。在广州我们可以看到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同时也可以看到以经营高档商品的商业圈。同时走进广州也可以看到高速发展的经济开发区。看到充满学术氛围的广州大学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设备完善的高尚住宅小区,绿树成荫的大街,处处体现广州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现代化气质、时尚魅力和非凡气魄。一个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一个城市光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在城市规划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如何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内涵。否则一个城市美则美矣,但这个城市却没有没有了她的内在-灵魂。一个城市的真正内涵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我们要从多方面很好地考虑这一点。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出来要能看出城市的文化,并把这种城市的文化内涵发扬延续下去,同时又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热情洋溢。一个城市有着悠久历史,她曾属于我们的祖先,也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因此,一个城市的规划不仅应当体现出此时此刻城市的发展程度,也应该体现出那些早已远去的历史和文化。

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合理规划对城市发展平衡发展的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城市规划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文脉,同时也反映了城市自身独具地域特色。

第7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关键词 民国 广州 公园 休闲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 民国广州公园建设

所谓公园,顾名思义,即是为公众提高休闲活动的园林。公园这一个公共活动空间最初产生于西方,据民国学者研究,中国大陆公园最早建于上海黄埔应法租界,而后华界才始见近代公园。

后,广州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激增。通过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可了解到当时广州城市街道的拥挤状况,仅有数尺宽的城内街道上挤满了形形的人群,由于没有城市规划,广州临街的店铺毫不间断地连接在一起。而同时代的西方,不仅有城市规划,且建设了公园供市民娱乐。近代广州城市景观与西方欧美国家城市面貌形成鲜明对比,广州城内因无公园之设,不仅在形象上有碍观瞻,对于城内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也大大折扣。当时市政专家甚至把广州和欧美国家城市建设进行比较,认为广州城内没有公园,犹如人无肺腑。广州人口众多,生活繁杂,无公园等娱乐休闲场所,“革命之都、首善之区”之美誉实在名不副实。民国广州市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建设公园的重要性,变着手建设公园数座,并拟定前清抚署、海珠、东较场、东山庙等地为建设公园场所。

1918年,广州成立市政公所,市政公所时期(1918-1921年),广州拟建设公园三处,即第一、第二、第三公园,但仅有第一公园(中央公园)付诸建设。第一公园建筑费用约十万元,公园采用意大利式,全园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园内栽种中外花卉百余类。第一公园完工之后,民国广州市政府又相继建设越秀公园、东山公园等,以满足市民娱乐休闲之需。

概而论之,城市建设有两种,一种是新都市的建设,另外一种是旧城改造。广州有着千年历史,城市建设显然属于旧城改造。纵观民国广州公园建设,城内郊外均有公园之设。这主要是近代以来,广州人口激增,城内人多地少,要在广州城内开辟公园,困难可想而知。另外,近代广州城市用地不断拓展,随着民国广州市政府拆城筑路,城市发展逐渐突破城墙限制,逐步向城郊扩展。据文献记载,民国广州城市人口密度达每平方英里11092人,由此可知,要在市内建设公园,难度可想而知。

但限于民国广州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市内又不能无公园之设,从历史记载来看,民国广州市政府解决公园土地用地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前朝原有官属地产、领事馆旧址等地开拓为公园,例如第一公园(中央公园)。二是原有寺院等官产地辟做公园,如东山公园。三是市区内外原有风景区的重新开发和利用,如白云山公园。 四是郊区民田及珠江沿岸地段辟为公园,如中山公园(今天河公园)。

2 公园建成后功效

公园的完筑大大改变了广州城市观瞻。民国广州公园开设之前,文献记载广州城除了几条新辟的马路和数十间赌馆、酒楼外,别无他物。广州市民终日劳苦奔波却无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公园开辟后,非但净化了空气,提高了观瞻,同时也为广州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

(1)净化空气、提高观瞻,改善市内环境。公园如人之肺腑,公园的出现净化了广州城内空气,美化了城内环境。如第一公园完工后,园内尽植奇花异卉,美不胜收。市民来游,远望松柏耸天,绿树成荫。广州都市之美,因公园的点缀而大放光彩。民国广州市政府不遗余力地在公园内栽植花木,净化了城市空气,美化了城市环境。

(2)为市民提供了休憩娱乐之所。市政专家程天固云:“夫修养与娱乐问题,实为人生最要之一……以通例言之,如运动以求健康,演剧以励人心,音乐以和性情,图书馆以供诵读,园林以供赏玩,社交以增感情,皆足以供修养与娱乐者也。”对于广州公园的建设,当时市政专家尤为重视公园园内的设施布置。如民国广州市政专家林云陔曾撰文对花塔公园进行设计,如在花塔公园天然小山上设置喷水池两座,喷水池绕山而建,曲绕全园,婉转如带,因势利导,颇得天然之胜。后花塔公园虽未付诸建设,但当时城建专家的建设与构景并重的思想,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田园城市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公园社会功能的理解。

民国广州海珠公园开辟后,市民每游此园,但觉蚝光次壁,云影天光,晦明万状,颇为奇观。公园的建设,为广州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使市民在终日奔波之余能享受田园生活之乐。

(3)教育民众,开启民智。民国时期,广州城内公园既是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又在悄无声息地发挥着教化作用。当时国内城市建设专家也将公园内休闲娱乐设施的功能定位为:增进市民团结合作精神、寓教于乐,以开启民智。如海幢公园完工后,在园内设置民众教育观和播音台。这反映出公园建设在引进欧美休闲娱乐设施的同时,又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 “游学”传统。人们在公园内寓教于乐。这也使得民国广州公园与西方公园的纯粹娱乐场所不同,教育功能使得民国广州市民的娱乐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挤压。

民国广州公园因多是政府主导建设,固公园或多或少地成为宣传国家观念和政府主张的场所。广州是革命之都,首善之区,固市政府通过建设纪念性公园或者园内设立纪念碑,宣传其革命合法性。如广州中山公园、汉民的建立以及越秀公园内设置中山纪念碑,中央公园内设置史如坚纪念碑等。

民国广州公园的出现,改善了城市环境,公园在当时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公园是集娱乐、文化、教育和政治多种内容于一体的社会活动空间。民众教育馆的设立,使广州市民寓教于乐,提升了市民的素质和价值观。

民国广州公园作为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的,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的广州,公园的出现促进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但东西文化的差异又使得公园作为休闲娱乐空间受到挤压。民国时期广州休闲娱乐空间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历史轨迹。

参考文献

[1] 陆丹林.市政全书[C].道路月刊社,1928.

[2] 工务局提议开辟海幢寺为公园.(广州)市政公报,1929(9).

[3] 广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广州年鉴.(广州)奇文印务公司,1935.

[4] 市植物园将收买附件民田[J].广州民国日报,1929(9).

[5] 陈植.都市与公园论[D].商务印书馆,1930.

第8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在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能源短缺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引起了全球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地,同时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集中地。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日益成为世界各城市应对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市规划 新视野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布局、规模、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利用和交通等,而这些因素则与低碳城市建设密切相关。同时,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主要依据,必然在建立低碳城市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可以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阶段的不同,各国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因此,探索一条工业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规划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国内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归纳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最后指出目前国内低碳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见图: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1、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目前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问题,贫穷落后与限制发展不符合低碳发展的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作为基础。低碳经济是一种经由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碳排放量不断减少的发展过程而实现的可持续型经济形态,同期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低碳化转型,是中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是工商业高度发展的产物,聚集着全球绝大部分的生产与生活等活动。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过程、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一类开放型人工生态系统,其组成包括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温室气体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互交织、密切相关,仅占地球表而积的2%的城市消耗了全球能源的75%,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80%左右,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全球低碳发展模式转型的首要措施。

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及其外沿区域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并重,实现城市结构与功能、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全而低碳化,在保证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碳排放量的可持续型城市形态。

二、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进展

1、技术层而

目前,对新能源及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实践较多,如太阳能、生物能及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等。但是这些大多是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的低碳技术。

2、建筑物节能的应用

建筑的能耗已占据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据此,有的学者主张在城市详细规划和小区规划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小区地面和建筑物顶层建筑材料等方法来改变“城市的小气候”。某生态城在小区规划中,将屋顶草坪和植物作为城区的大然隔热层,这样可以增强建筑物的隔热保温能力,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又可以不征用土地而扩大绿地面积,美化环境。据研究,这样的建设区域每年可减少3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的学者主张从建设的形式设计出发来控制建筑使用中的能耗,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绿色大厦”和空中花园生物圈,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而且也可以营造出多元的城市环境。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建筑节能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加强生活及公共建筑中的节能措施。此外,规划还可以增加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的利用设施,以实现建筑物内的资源及能源的循环利用。

3、低碳产业体系的建立

在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式,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发展仍然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已经被公认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基木模式之一。低碳产业体系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具有的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的产业结构或产业体系,某低碳生态产业园区规划时,设计了循环生态农业和绿色海洋农业、循环经济型工业和循环型服务业等低碳产业体系。在《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师提出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产业减碳策略。南通根据目前的产业基础,重点从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方面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杭州则通过发展都市型工业、推动知识型产业发展及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建立了低碳产业体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立低碳产业体系是低碳城市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方向。

4、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规划由概念层而推进到可操作层而的关键所在。2009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对外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其中探索性地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该指标体系共包括居住环境、土地利用和交通出行3个准则层、10个具体指标,并给出了具体的指标值。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范围较广,其中涉及到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有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而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等。

三、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仅仅依靠节能、低碳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足以解决城市低碳化发展中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要实现建设低碳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科学的低碳城市规划必须摸清低碳城市的演化机理,从城市结构低碳化、功能低碳化、能量流低碳化、物质流低碳化等4个方面入手,在城市规划中全而贯彻低碳经济理念。

1、城市系统结构低碳化

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的作用,一旦城市规划的城市空间结构、物质环境确立之后,它所决定的交通形式将很难大幅改变,这就是城市规划的锁定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结构主要分为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低碳化理念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而空间结构不仅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结构。因此,城市空间结构需受到重点关注,以期通过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城市经济社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而城市交通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及碳排放相对较高,再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国情,如果不采取战略性的低碳城市规划策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化发展都将受到制约。因此,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在于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为低碳城市发展助力。

城市结构低碳化规划需要通过调整城市扩大方式来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探究城市发展的密度、形态与低碳目标实现的关系。分析城市在形态结构,特别是土地利用中的低碳化调控方法,通过城市结构、功能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来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形态上合理的城市结构需要有合理的交通结构体系支撑,因此城市的交通系统是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之一。

2、城市系统功能低碳化

一个城市的具体功能不但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改变。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经济功能上升到主导地位,通常认为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城市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城市的功能(主要是经济功能)及其性质。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要求下,城市作为聚集中心,其功能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功能区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低碳功能分区需要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将城市中各种要素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低碳经济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低碳化转型,更关系到城市的持续发展。在推进低碳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的城市化、低碳化的发展程度不同,主体功能定位不同,因此也应该有不同的低碳发展道路,对于不同的城市主体功能区,应规划不同的、适合各自特点的低碳发展主导模式。如完善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优化城市规模,走集约发展等,都是低碳城市规划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并开展的内容。

3、城市系统能量流低碳化

与城市低碳化相关最密切的就是城市的能量流动。能量在城市系统中呈现单向流动性,较低的能量利用效率,将会对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产生负而影响。能流分析正是用来评估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它对环境一经济系统中能量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通过能量统计,对能源的初级输入、能源转换、最终能源使用、能源输出等过程进行结算。在能流分析中,分析的对象主要包括生物质(燃料)、化石燃料、能源产品、电力等。通过能流分析,跟踪城市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评估与这些流动相关的城市系统变化,从而分析低碳化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是低碳城市规划中的重点之一。

城市的能流低碳化规划技术,需要综合研究城市的能源代谢机制和城市能源系统的运行规律,全方位和多层次地辨识城市系统能量流动及行为特征,从能流角度研究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居活动等方面的时空演变规律。规划需要结合城市重点节能环节,根据工业、交通、商业、生活等不同类别的用能单位,分析城市碳减排效率及潜力。进而结合城市节能目标责任,从城市能源安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节能等环节的低碳化转型来影响城市能量流动的变化,分析重点节能减碳环节,以期在城市层而实现从能量源头到最终消费整体过程的低碳化。

4、城市系统物质流低碳化

从生态系统角度看,城市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城市系统初始投入的物质几乎完全依赖系统之外,而其终端的废物流主体上也向系统外输出。研究城市物质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阻滞与耗竭,是城市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如果从物质循环的角度考虑,低碳城市的特征之一应该是物质流效率较高,城市碳输入、碳消耗和碳输出都较低的城市。

城市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基木思想是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基于物质守恒定律,研究城市系统中物质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输入、输出关系,城市物质代谢分析可通过系统解析和度量城市系统的物质通量、分布及其机制,研究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城市低碳化规划可以通过分析城市中物质流动与资源消耗,揭示不同城市系统的物质代谢特征以及规律,分析城市系统运行机制及互动规律,研究其中多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剖析其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核心机理,从而确物质代谢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用低碳理念加以优化,推动低碳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结构改变。

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努力做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第9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现代市政学理论认为,市政规划是市政管理的逻辑起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政治运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建设都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市政规划。公民参与是实现市政规划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实中,我国市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认为应该通过转变观念,加强公民主体能力的培育,健全制度,强化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等途径来促进公民参与市政规划。

关键词:市政规划 公民参与 机制

作为市政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市政规划的合理有序开展,其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满足公民的需求,促进公民利益的实现。但目前我国的市政规划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公民有效参与的机制尚未建立,从而使市政管理的公共价值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理论基础

现代市政规划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表现出人本化的趋向。学术界普遍认为,市政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市政规划阶段,即农业社会阶段。经济不发达、政治不民主、文化不开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适合于这一时期的特点,市政规划理论表现出原始的、没有明显功能分区的、结构简单的特征。市政规划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只具备军事防御和市场交易的功能需求,体现的仅仅是物质形体规划在改造城市形象与面貌方面的重要作用(张旭霞,2006)。欧洲许多城市的城堡,我国封建社会的各级城市(省会、州、府、县)的设计建造都体现了这一时期市政规划理论的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近代市政规划阶段,即工业社会阶段。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城市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使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城市的迅速扩展,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市政理论则表现出技术性、综合性、多功能性等特征。市政规划超越了物质形体规划的局限,着重于解决各种城市病,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如1910年法国建筑师夏奈尔的“工业城”规划理论,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提出的“卫星城”理论,都体现了这个时期市政规划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首次提出了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城市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是人类市政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它预示着人们开始关注市政规划的人本内涵。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市政规划阶段,即后工业社会阶段。这一时期的市政规划理论则体现为,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生态学的理论,关注民生、环境、资源等要素,市政规划着重于实现各种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的特点,人的需要作为市政规划的终极价值进一步体现。人们开始试图构建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划思想和方法。全球范围内现代化新兴城市、旧城市改造、城市新区的设计建设无不体现此理论特点。

纵观人类城市理论以及实践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市政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正在逐步体现市民的意志和利益,着重于公民权利的实现,并基于市民需求的变化而不断革新的态势。实际上,作为城市发展基础性工作的市政规划,只有充分体现公民的意志,强化市民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的统一,才能实现市政规划的可持续性,实现社会和谐。公民参与城市规划既有利于保证市政规划的公共性、合法性,还有利于实现市政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同时有利于促进市政规划的协调性、平稳性。

我国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地方政府认识不足,公民参与意识不高

首先,某些地方政府对公民参与市政规划存在观念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对待公民参与的态度上,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市政规划与决策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市民无关,公民只需要接受并执行政府的决策即可。有些地方政府无视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财政支付能力,单纯追求市政规划的效率,追求“政绩”、“形象工程”,对公民参与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在对待公民参与的效益上,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对公民参与的能力和素质表示怀疑,认为市政规划是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政府行为,公民的参政能力、专业知识、信息获取都十分有限,无法担当重任,不能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提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意见或方案;三是在成本方面,一些地方官员认为公民参与的过程过于繁琐,不但不能提高规划的效率,反而增加规划的成本,造成市政规划的低效益。

其次,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地方公民普遍性的参与意识不高,畏惧谏言,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部分公民没有将参与市政规划当做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来实施,只是在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务上才表现出积极和热情。例如不关心公益事业、不关心居委会工作、不关心人大代表选举等层次较高的政治活动,市政规划亦是如此。

(二)参与途径规范度低,参与质量难以保证

虽然宪法和法律原则性地规定了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权利和义务,但并未对公民参与的细节问题,诸如渠道、程序、救济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与说明。虽然,《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听证会、论证会、咨询会等)让市民参与市政规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但是具体的法律制度规范却未作出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特别是对于公众参与的相关权利,如救济权保障等问题仍然缺乏。有学者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象征性参与’阶段,公众只有参与权,而没有决策权”(吴志国、高晶,2008),来自公众的参与仅仅对市政规划决策者起到了参谋、咨询的作用,不具有任何权力监督和约束的功能。当规划决策者的利益同公民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公民无法通过合法渠道和途径行使权力来限制、制约决策者的利益扩张。最近媒体报道的北京市民集体反对京—沈高铁规划方案的就是例证。另外,从理论上讲,公民参与城市规划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在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而在实践操作层面,“将公众参与的过程置于规划行为的相对滞后的阶段,往往就会使矛盾聚集到规划工作的后期,无论主事者本身的主观态度究竟如何,至少在客观上会加剧公众意见被广泛采纳的难度”( 孙施文、朱婷文,2010)。

市政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形式,其政策性、权威性要求必须为其设定合法的、正规的参与渠道,把公民的参与行为纳入合法轨道;其综合性、科学性要求必须采取组织化的参与方式,公众只有通过强大的组织力量来参与政府决策,才能影响到城市规划。现实中,参与途径的不规范、制度保障的低效必然导致参与质量的难以保证。

(三)公民参与氛围缺失,文化形态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统驭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公共政策的过程受制于政府强大的威权作用力。即便国家法规也设定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设定了参与的组织化、制度化渠道,但是现实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公民对公共政策的参与仍然处于乏力状态,公民参与的重要作用仍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另外、社会团体和企业相对于公民而言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和较强的组织力,在参政议政方面具备较强的主体资格,它们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合法性渠道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相对而言,公民无论在组织化程度还是政治参与意识、能力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劣势。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少参与或不参与的态势,由此导致公平民主的参与氛围缺失的现象。

公民参与氛围的缺失,必然影响到相应的政治文化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平、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逐步生长起来。但是,作为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参与文化还未形成,政府还未形成吸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惯例,社会还未形成尊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氛围,公民还未形成有效参与政治过程的意识。另外,作为政治参与文化的精髓——契约文化在我国的发育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还是过于盲目和激进地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模式,对于其产生的土壤——契约文化的构建重视不够。其实文化和制度是须臾不可分离的,要使得西方的制度、模式能够发挥功效,必须构建其文化。

促进我国公民参与市政规划过程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公民主体能力的培育

首先,政府需要正视公民参与对保证市政规划政治性、权威性的意义,同时还要重视公民参与对增强市政规划科学性、合理性的价值;公民要端正思想观念,认识到市政规划是事关自身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形式,参与是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过程;社会各界则要形成公平、民主的舆论氛围,按照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支持、保证公民参与市政规划权利的实现。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集体本位、社会本位思想,认为个人要完全服从集体和社会,个人力量在国家的政治领域不占主导地位,是从属于社会政治领域的(李拓等,2010)。在这种环境中,公民的地位降低,就公众参与而言,实质性参与的内容较少,参与大多流于形式。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此外,必须克服参与主体能力缺失的问题。据分析,目前我国公众参与能力和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公众缺乏规划专门知识而使其对规划的认知和判断出现偏差,二是政府强有力的调控规划客观上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依赖,而使公众参与行为呈非自发性的被动参与特征”(郝娟,2008)。所以本文认为,必须加强公民参与能力的培育,使其有效地扮演其角色。首先,应该培养公民参与规划过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培训;同时要培训市政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训练公民参与市政规划过程的具体能力。其次,应该转换政府主导市政规划过程的机制,政府要从主导角色转换为引导角色,通过设计有利于公民参与的平台来培养公民参与的自觉意识和技能。

(二)健全制度,强化公民参与权利的实现

如果把公民参与市政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的话,那么其效益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制度设计的状况。所以,本文认为应该实施有效的制度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发展电子政务。要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及时制度、新闻会制度、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等,以此来解决公民参与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当前,要继续推行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使公民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大量有关城市规划的资讯与信息,同时使政府能够充分了解公民的意愿与想法,从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采纳和吸收公众的合理建议。二要完善制度,强化公民的利益表达。要完善制度,规范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实行市政规划案件讨论制,强化公民对于市政规划过程的约束。三是健全听证制度,对于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的规划事项,要纳入听证程序,对听证程序进行规范化的改造和设计,从而实现公民参与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旭霞.市政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吴志国,高晶.公众参与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8(3)

4.孙施文,朱婷文.推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1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