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设计的职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就业观;机械行业;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P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43-01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机械制造业作为基础行业,占有很大比重。而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的生力军,尤其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制造业仍然占有并将继续占有相当的比例,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的人才来承担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大任。因此,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不乏就业岗位。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3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8万人-8.5万人之间,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在90%-95%,属于就业率较高专业。虽然,机械类专业毕对热观,但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就业,冲动就业等的情况。通过对江苏高校机械类本科生就业观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机械类本科生就业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高校职业规划工作提供一定得建议和意见。
2、研究过程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是指高校毕业生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是其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和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本次调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100%,其中,在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比例为77:115。调查对象为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调查内容为就业途径、企业类型、就业薪酬等方面。
二、 江苏高校机械类本科生就业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观现状
调查可知,在校生有31%的人认为实现就业最好依靠亲友介绍。而毕业生此比例下滑到18%,区别较大。反映出不少在校生依赖家庭,而毕业生由于已走出校门,认识到社会上的工作情况,对家庭的依赖减少。
可见由于就业压力的逐年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更科学合理的选择自身的职业,不再强求与专业的相关性。
在薪酬期待方面:对于初始月工资的期望值,由表3可知,在校生期望较低,而毕业生期望较高。但总体对薪酬的要求较高,与用人单位给出的薪酬水平有较大差异。建议不论在校生或毕业生均应放低姿态,能够合理的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从工作中提升自己,之后再选择理想的薪酬福利。
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在可以选择的行业中,在校生最感兴趣的三大行业为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外企,而毕业生排名前三的为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私企。不论在校生或者毕业生,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考公务员都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可见国企和政府机关对于学生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评价一致,以经济收入、兴趣特长、地域占前三位。反映了不论在校生或者毕业生的就业观已经从单纯考虑福利待遇转变为更多地考虑个人发展和单位发展,对就业单位的选择认识更为科学合理。
(二)机械专业本科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1、 机械行业本科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
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机械行业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
2、 机械行业本科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
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三、解决机械行业本科生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对策
(一) 完善机械类高校就业教育和指导体系
机械行业本科生就业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机械类高校应该将团体就业指导向个体辅导模式转变,开展个性化的就业观教育。面对当代机械行业大学生就业观的种种问题,高校必须立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具体现状,从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主动构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机械行业就业市场的变化,促使大学生就业观转变。
二、机械专业本科生就业观的自我塑造和调整
调查发现,个体差异对机械行业本科生就业观产生重大影响,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外在因素相比,大学生就业观的自我塑造和调整更加重要。
1、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2、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
3、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班级导师;专业指导;思想工作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大学生思想、就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以及职业规划教育,并根据各校的不同特征,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举措。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配备专业的班级导师。班级导师是大学生学习、思想和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指导者。与辅导员不同,班级导师管理和教育的学生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以及整个班级情况都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因此,班级导师开展工作的效果如何,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否到位,都会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以及择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大学生班级导师的职责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班级导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培养学生建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具有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各大高校班级导师一般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成熟的客观、理性判断能力,并且能够从专业教育入手,将学生的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其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引导
主要是导师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促进学生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2.学业辅导
主要是导师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为就业或升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学生在选择专业或择业时提出建议。
3.生活指导
主要是导师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端正生活态度,明确生活目标,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提高生活质量。
4.心理疏导
主要是导师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帮助学生疏导、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和蓬勃向上、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
三、班级导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方法措施
现在各大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业工作以及职业规划工作等方面,已经做得够强势的了,但效果并不显著。根据相关资料及案例分析,主要原因是方法策略不够恰当所致,因此要求班级导师就以下三个方面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
1.思想教育方面
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班级导师要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上。一要更新观念,树立人本理念,和学生成为朋友,成为知己,常常共鸣,就易于传递给他教育信息,学生也乐意接受,这样教育效果就好一些。在人本理念的基础上,讲究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给以不同的情感联系,对独生子女尤其需要这样;二是拓宽教育渠道,由以往的单一说教、训导转为谈心、引导等,并加上互动交流、合作共事如共同劳动、共同散心走路、共同体育锻炼等,特别是多增加实践形式,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感悟,效果更好一些;三是转变教育方式,除了拓宽渠道丰富活动形式之外,还可实施任务驱动、专题尝试、解决问题等模式,直接让学生在实践尝试中获得受教,这不但能丰富教育方法,更能吸引学生参与,提高效率。创新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多,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探索和尝试,我们一定能找到学生思想教育的最优模式,提高其绩效的。
2.学业方面
以大学生择业和立业为导向,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打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塑造健康的人格。大学生的学业观教育的主要包括一下几点: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业目标和任务,把握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懂得学业与就业、事业乃至人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自主的、积极的、开放的、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博专并重的学业、择业、就业意识。 二是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坚持理论与实践、广博性与精深性、积累与调节相互统一的原则,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帮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提升专业能力,以及表达、动手、适应、管理、交际、创造、决策等基本能力。四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和良好个性。通过学业观教育与警务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五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通过教育使学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社会道德,锻炼强健体魄,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3.职业规划方面
职业规划是指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规划,并为其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合理的安排。班级导师一般都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对话,从思想品德、专业实践、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解,并对学生的实践、研究、创新能力进行判断;指引并协助学生规划个人职业和目标,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当中,班级导师主要进行以下工作:一是通过行业性的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具备职业规划意识;二是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三是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启发学生分析未来职业的环境;四是通过职业理想的指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五是通过社会实践的指导,使学生累积职业经验;六是通过职业资格应试指导,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技能;七是通过反馈评估的指导,促使学生全面完善规划方案;八是通过开展毕业生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可以继续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
四、总结
班级导师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是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二者不能分割开来。要成为有机的整体,逐步形成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体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就业等多个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班级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学生的全面成长需要老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行导师制,以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为主线,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57.
[3]夏阳.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J].理论月刊,2005,(6).
【关键词】卓越人才 实验班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64-03
一、“卓越计划”与卓越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国家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划”启动后,全国高校纷纷响应,目前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分批次加入到“卓越计划”中。许多高校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确立了建设“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济大学开展了“卓越生源行动计划”、“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和“卓越实践行动计划”等卓越系列计划。天津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为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0年,学校提出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纳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组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
二、卓越人才实验班
在教育部“卓越计划”和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我校于2011年9月实施了《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组建了“机械电子工程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实验班”、“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班”、“工商管理实验班”四个卓越人才实验班。
学校成立“卓越人才培养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实验班学生的统筹管理工作,各相关学院成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各相关学院制定导师制方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选择、学习进程规划,并对学生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指导。
实验班采取2+2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大类培养,进入三年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专业。学生选拨由最初的新生报道后申请报名、经初试和面试合格后录取拓展为在部分省份采用高考直招方式按大类录取一定比例选拔与新生入校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为激励学生,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验班实行滚动机制,根据平均学分绩点对学生进行预警、分流与增补。
为加强建设卓越人才实验班,学校给予了政策上的多方面支持。学校集中优秀师资,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为卓越人才实验班提供优越条件,通过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组建优秀的基础教学团队和专业导师团队、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一套计划,学生依据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内容逐步完成学业从而达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要求,确定“卓越”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建构合理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卓越人才实验班追求卓越的基础。下面就以天津科技大学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方案为例进行分析。
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校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大三开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分为“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和“自动化”方向,分别在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习专业领域课程。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由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不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对卓越人才的要求,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实验班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其培养方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需要具备的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表一的对比可以发现,非实验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验班无论是在知识学习的范围上还是在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其目标都区别于非实验班的学生,更强调扎实的基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2.培养要求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和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②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设计机电系统、部件的能力。③具有对机械及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④具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发的初步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⑥较好地掌握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运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⑦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⑧具备一定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⑨知识面宽广,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实验班的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强实践。 ①基础课程围绕机械电子工程和自动化两个方向开设,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旨在夯实学生基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部分课程是专门为实验班学生开设的,其他专业不开设,例如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机械导论》是实验班两个方向学生的必修课,这在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是没有的。②实验班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数量较多,是为了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课程,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条件。《工程伦理学》是实验班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③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每学期都有实践环节,各种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理论课相得益彰,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
1.基础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为卓越人才实验班优先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授课,并组建了《高等数学》 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的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两个教学团队为实验班专门开设了《数学分析》、《数学建模与实验》和《英语口语》等通识选修课,并引导实验班学生优先选择专设的这些课程。在日常授课时,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十分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优秀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还积极参加全国或天津市的数学、英语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专业导师团队
为了加强实验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基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要求各相关学院组建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1名负责人和6-8名成员组成,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其主要职责有:指导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申报各类创新性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有研究潜质并准备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早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三)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建设
为推动实验班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在《天津科技大学关于加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各相关学院已经开始有计划、有重点、逐步地展开对专业核心课和双语课的建设。
目前已有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自动控制原理、电路(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管理学等几十门核心课程,其中自动控制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等多门课程既是专业核心课程又是双语课程。
核心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精髓与重点,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相关学院发动优秀教师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选用权威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双语课建设方面,鼓励教师选用国外高质量原版教材开展教学。这对实验班学生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实验班学生努力学习外语。利于让学生养成翻阅外文文献资料的习惯,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也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主要实施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如何进一步加强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还有待研究。总之,根据学校的定位与专业的特色,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地完善政策制度,将有利于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建设,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2]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2013.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林华东,张惠典.创新培养模式 造就卓越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5]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师资队伍
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要素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既要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高端技术人才,也要为学生提供求学和就业的平台。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人才培养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等。
二、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人才培养标准的制订者
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其策划者是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通过校企双方充分研讨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决策作用。师资队伍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向、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结合度。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标准合理制订的重要保障。
2.人才培养标准的执行者
师资队伍教书育人能力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各专业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标准实施的执行者。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知识渊博程度直接影响高职毕业生的教育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理论实践兼顾的“双师”教师队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师资队伍的科研教改能力对服务区域经济、校企合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校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推动企业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下校企合作难以推行的主要根源在无法实现双赢,企业服务学校提供实践场地实践岗位,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收获。因此,只有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技术革新,才是实现校企双赢的突破口。
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保障。当今的高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日异月新的发展需求。教师如何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显得迫在眉睫。
3.职业生涯的指导者
高职专业教师团队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者。高职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部分高职教师具备了企业工作经历,国家教育部也明确规定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每五年要有半年的企业锻炼经历。当职业院校的学生面对职业教育感到陌生、迷茫时,高职教师要用自己的企业经历,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技能,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4.正确“三观”的塑造者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在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背景下,高职教师担负着重要使命。目前高职学生人数在于高等教育学生人数中占有很大比例,如何使广大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在高职教师队伍。在学习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指导着学生;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关爱影响着学生。高职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适应社会及企业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
1.教学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教学能力。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应具备机械工程制图能力、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能力、工程材料知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数控编程能力、数控车床操作能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能力、数控设备维护及保养能力、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数控机床结构知识、数控原理知识、机床电器控制及PLC知识等。因此,该专业在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突出能力为本,重点进行以上知识及能力的培训。培训途径包括企业锻炼、去国内外知名企业学习深造、继续教育学习等。
2.职业教育理念培养
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通过教育部职成司组织的各种职业教育理念培训、到国家首批高职示范院校学习、学习国外职教理念等方式,教师可以提升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
3.师德师风培养
加强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水平不一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子女一般用心,让每一名学生都学有所获。
4.质量标准理念培养
高职师资队伍应具有质量标准意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每一门专业课程标准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质量标准理念,以标准衡量质量,这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质量标准又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帮助。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1.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统筹规划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是学院层面的整体规划。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应根据各专业的发展情况,对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统筹规划。一方面考虑职称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年龄结构的正态分布,兼顾每一名教师的发展方向。只有做到科学管理、统筹规划,才能打造一支精干的高职师资队伍。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每名教师的培训及学习安排,阶段性地进行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使高职教师满足目前的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2.教务处、实践教学处、质量控制中心多部门监管
教务处、实践教学处、质量控制中心三个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管理制度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各教学环节进行管理监控,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分院二级督导管理
教学分院是教学环节的执行机构,二级分院也应成立二级督导组,定期进行教师团队的督查,如建立听课制度、实践考核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座谈制度,及时发现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不协调、教师年龄年轻化、高职称比例低、高学历人数少、“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外聘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做好制度监管工作,努力打造符合现代职教要求的师资队伍,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工程;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李养良(1966-),男,甘肃庆阳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潘东(1973-),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师。(江西 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2-17-18)、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JXJG-11-17-10)、九江学院2011年度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21-02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工程实践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技全球化对工程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因此,难以符合和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综合化发展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工程理念已在工程教育界受到重视。[1-2]
一、大工程观与科技创新活动
1.大工程观的提出
“大工程观”作为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之一,其渊源是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乔尔·莫西斯提出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改革美国“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重构工程教育”,“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的含义,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工程不再是局限于狭隘的科学和技术内涵,而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含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协调的“大工程”。[3]大工程观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大工程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大工程观就是要求工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新挑战,工程教育观必须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目前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只有真刀真枪地深入工程系统,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才能避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应用的弊端,才能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需求反映在学生的能力方面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厚基础,宽口径;二是能诚实守信,适应性强;三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四是具有工程实践的能力;五是善于思考,具有创新素质。培养学生以上能力的途径除了课堂学习外,完成课外学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通道。
2.大学生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相关机构和学校的组织和领导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思想创新,如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协会兴趣小组活动等。另一类是实物、成果创新,比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维数字建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开放性实验室的科研活动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尽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并且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仍然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活动的形式多样,但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设;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校对工程实践的投入不足,工程型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设施不全;科技创新的成果流于形式的多,转化率较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新创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加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力度,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5-6]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
1.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平台
通过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能够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增强了实践能力,进而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生课堂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平台,真正体现了工程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最终目的。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工程知识的继承发展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全方位的提高提供了舞台。如: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首先要认真选题,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研等确定自己的竞赛题目,然后设计方案,进行上机演练、调试、修改完善、产品制作,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完成产品期间,要和老师、同学、公司、专家以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等打交道,学生通过与他人交谈、交往、联系,学习了待人接物的道理,锻炼了个人处理好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和指挥协调管理能力。
三、架构基于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1.积极营造创新气氛和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是前提
营造创新氛围是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首先,要在舆论上大力宣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学校的校报、学校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其次,要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都要向学生开展创新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有思考、有综合,也有创新;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多出综合性开放式的题目,让学生有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对于有科研项目的教师要在科研活动中吸收学生,参与到课题的各个环节中。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机制,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制度是保障
完善相关制度是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要进一步明确组织实施、条件保障单位和部门的职责,成立学校层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实验中心以及相关学院之间的相互配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出台相关政策,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指导教师的配备和相关待遇、经费、工作场地及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的老师,要建立和完善在成果认定、职称评定、评优评选、出外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对于学生,则从课外学分的认定、优秀毕业生推荐等方面制订奖励制度,从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3.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础
学校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类教学科研资源,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特别是由二级学院分管的具有共享性质的大型加工设备、分析测试仪器,应该由学校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配置充足的专项经费,加大对一些创新实验室或者实习基地的支持力度;卓有成效地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和专业比较密切相关的企业要舍得花精力和一些费用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学科专业为单位,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专业课程的设置论证到实施要严谨求实,每门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培养哪种技能必须明确,能够体现育人特色;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鼓励学生结合实习企业情况自选题目,指导教师把关等。
4.分阶段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重点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持续开展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阶段进行。大致可以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较高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属于启蒙认识阶段,适合于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新生处于基础学科学习时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还是比较缺乏,但大一的学生有热情,精力旺盛。学校要下力气,做好前期工作,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会、科技创新等活动来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兴趣。九江学院的“濂溪讲坛”从2006年至今已举办了101期,从开办至今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外交官、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在弘扬九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师生的学术和文化视野、启迪人生智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学校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
(2)中级阶段。中级阶段属于认知阶段,通过结合大二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从学生开设的实验实践课程入手,经常举办一些专业化、体现学校特色的、与学科设置相匹配的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九江学院每年都举办全国3D大赛选拔赛、三维数字设计大赛和信息技术水平大赛、钳工技能大赛等技能竞赛,通过比综合素质,加强课题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3)较高级阶段。较高级阶段属于实践阶段,由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高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7]由于九江学院积极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以及全国的学科竞赛选拔赛,学校在师资力量、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按照新制定的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根据获奖等级进行成果奖励,以此来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属于实践提高阶段。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创新意识培养和熏陶,创新意识逐步成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九江学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个人的职业规划及发展要求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从2010级开始,学校开展了课外学风的选修工作,要求本专科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后还应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学分,课外学分形式多样,有毕业综合技能测试、开放性实验、参与课题研究、等等;另外,学校在申报成功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的基础上,以此为依托,认认真真地选拔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准工程师培养,在企业聘请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大四的课程全部在企业完成。以工人的要求进行管理,以工程师的目标进行培养,力争使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一毕业就能够顺利进入岗位。
5.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
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素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型工程类人才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实用型人才,要求培养的过程必须注重实践环节,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要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切入点,[8]通过将教师下企业锻炼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聘用相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先后聘请中铁集团大桥七处、昌河集团、6354所等企事业单位的高工作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同时利用寒暑假选派部分教师分别进入企业学习、锻炼。学院采取了相关考核和激励措施,使教师到企业锻炼制度化、常态化,这种“双师型”队伍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源头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近年来,在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直接参与的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余项。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西赛区预赛中,参赛作品11件,参赛人数48人,荣获第五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二等奖1项,江西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第七届全国应用技术水平大赛中,荣获机械设计CAD全国二等奖1项。目前,2009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部分学生正在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和中船工业集团6354所作为江西省教育厅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同学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他们从2012年9月入企,经过了许多岗位的培训,目前已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毕业设计题目全部是企业或研究所的产品开发或实验数据整理。有些同学的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大,几乎和硕士生相当,要学习ANSYS分析软件、学习机构设计软件Pro/E、UG及产品加工、制作,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总之,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制订完善考评机制、树立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9]
参考文献:
[1]仲伟峰,何小溪,慕香永.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38-39.
[2]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3]张保森,王章忠.大工程观视野下材料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9-20.
[4]杨琳.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2):100-102.
[5]章启成,潘彩霞,陈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工程观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68-169.
[6]朱育锋.大学生“四段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16-118.
[7]郭庆,魏莹莹,赵中华,等.以学科竞赛为支撑构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30-133.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艺术设计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59-02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专业知识不系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差、社会实践能力弱。其原因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这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 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第一,教学计划不合理。开设的课程力求“大”、“全”,追求面面俱到;将部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按照理论课来设置;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设置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与相近专业雷同,使专业教学失去方向。
第二,课程的开设时间、顺序不合理。不同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教学内容的渗透、知识体系的形成,需要在教学计划中综合考虑。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关系,而且要考虑课程的逻辑顺序,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课程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课程合理地进行组合。目前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安排学习专业设计课程,而相关计算机辅助制图课却安排在高年级开设,导致学生低年级做设计时不懂设计规范、不会电脑制图操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堪忧。
第三,专业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主次不分。核心课程的设置能集中反映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高学分、多学时、强师资的核心课程讲授,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2.课程内容滞后,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艺术设计专业紧跟时代的步伐,极富时代特征,要求学生及时掌握全新设计理念与技术、新的设计规范、新材料和新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但多年来,教师只注重教材的更换,教学内容“换汤不换药”,未及时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造成所授知识陈旧、内容滞后,学生所学设计理念、材料运用、专业技能等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
3.实践环节薄弱
由于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属于民办高校,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师资结构存在年轻化、学历层次不高、职称水平较低等不足,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多采用“填鸭式”的理论讲授,教师只说不练、空谈理论,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外,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缺乏,造成学生业务不精、实践能力不强。
4.课程教材选择的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
授课教师接到教学任务后,不对教学大纲进行认真剖析,随意改变指定教材或凭个人经验选择教材,将注重理论教学的本科院校专用教材当作高职高专院校的专用教材使用,导致所选教材与授课内容严重不符。如在建筑设计、机械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中普遍开设的Auto CAD软件制图课,由于课程面向的专业、讲授内容、掌握要求不同,所选择的教材也应不同。如果授课教师仅按教材名称来选择,会导致教材名称相同但内容相差甚远的情况。
5.课程考核模式单一、缺乏客观性
因对课程知识结构、特征认识不充分,考核时将理论型与应用型的课程同等对待,简单使用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知
识考评,模式单一。不同性质的课程没有建立考核的试题库,未做到考教分离,考核重点、非重点内容及各考点的分值、权重划分不科学,考核难以体现科学性、客观性。
二 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课程合理设置
第一,合理制订教学计划。高职高专教育一直强调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紧紧围绕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专业课程。科信学院根据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结合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认真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分析人才需求动态,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做好专业发展长期规划,使人才培养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满足社会的技能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第二,强调设计基础课程的作用。设计基础课程是奠定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设计基础课程是为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服务的,但必须保证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先后关联,课程与课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在课时与教学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安排。教学课程开设前要认真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先开设课程作为基础,要为后续课程服务;充分强调设计基础课程的作用,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有序、合理,学生所学知识更加连贯、系统。
第三,主次分明的课程设置。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学制短、基础教学时数受限制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开设较多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处理好专业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的关系。核心课程是构建该专业核心知识结构的主要基础支柱,非核心课程是基于专业核心知识结构的补充和拓展而开设的课程,两者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只有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科学设置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主次分明,在教学中才会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从而建立起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高专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办成“浓缩型的本科”,表现在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不恰当地强调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乏高职高专自身课程的特色。因此,要积极利用高职高专院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围绕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断修改和调整教学计划及课程结构。在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善、系统,专业方向更明确。根据专业对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能及时获取毕业生工作的各种信息。通过不断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毕业后运用普遍、运用较多的知识增加新的授课内容、增加授课学时;不断完善专业实践环节,及时补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信息,及时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针对新知识增设新课程,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实用性。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讲授结合设计实例、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每学期的授课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实习,结合课堂教学,带学生到施工现场就设计造型、用材、结构、识图等进行现场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实战训练,设计课作业采用教师提思路、下达设计任务书的形式,学生按任务书要求进行模拟设计、真实制图,掌握课程的基本设计原理和规范的制图要求;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就作业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反复训练,个性问题单独提示,使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专业知识。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做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及时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在课程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设计造型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真选择课程教材,教材选择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专业课程是专业知识的主要载体,而专业知识主要以教材的形式来进行传授,教材是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知识载体。教材选择的好坏,对能否在教学中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至关重要。科信学院在选择教材时,针对授课对象的层次、专业性质等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以避免出现不适合的教材,轻则造成教材浪费,重则使教学迷失正确的方向。
5.课程考核实行考教分离
科信学院积极完善课程考核体系,针对各课程的知识特征、内在要求,建立考核的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使考核更加公平、客观、真实;定期安排课程自测,及时检查学习情况;改革设计型课程考核,学生按教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进行课题设计,体现学生设计能力的真实与客观,丰富考试形式。课程成绩的评定综合各阶段学习情况、理论考试与课题设计多方面确定,积极进行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改革,学生成绩按考试成绩、实践成绩综合评定,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情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 结束语
在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教学活动的设置紧紧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与要求进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让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个人职业规划定位的差异,增设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培养。课程改革注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序性、实践性及考核模式的多样性、科学性,处理好课程教材选择的各种要素,力求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进一步理顺教学关系,转变观念,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尹守军、张乐霞.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187
[2]宋海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市场,2007(13):66~67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9-0058-05
本调查基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委托第三方麦可思实施应届毕业生跟踪调查中2015―2016届毕业生相关数据,从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以及校友评价4个方面,呈现学校主要指标的趋势变化特点,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完善方向。
一、样本采集情况
运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向2015、2016届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答题时间约10到20分钟。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个答卷人的答题时间、行为等相关信息,对记录的答题信息会进行核查,从中标记存在异常答题行为的样本,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样本情况见表1。
二、学校人才培养主要指标趋势
为综合评价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质量,从收集样本中列举了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离职率、校友满意度以及教学满意度7个指标,进行统计,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2、表3,数值越高代表该指标越好。
三、综合分析评价
通过统计分析学校两届毕业生在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以及校友评价方面的数据,勾勒出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貌,为学校更好地了解本校的发展情况提供参考。
(一)就业情况
1.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较为充分
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9%,较2015届(94.0%)略有下降。
从专业层面来看,动漫设计与制作、机械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专业是就业率较高且较上届上升较为明显的专业;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为临床医学(80%)、建筑装饰工程技术(88%)。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率较上届(91%)下滑较多,就业率波动较大,该专业未落实去向的毕业生中,除继续寻找工作的人群外,主要是准备职业资格考试、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准备读本科。建议学校重点关注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或帮助,进一步促进毕业生落实去向。
2.创新创业工作整体效果较好
2016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3.1%)与2015届(3.0%)基本持平。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销售、医疗保健/紧急救助、餐饮/娱乐相关岗位,集中于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零售商业、住宿和饮食业相关领域,其中绝大多数(85%)属于“机会型创业”。同时,学校近两届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度(均为86%)相对较高,可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从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情况来看,近七成(67%)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面向创业的就业指导活动,可见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整体开展效果较好,在全校范围内构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学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当然,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学校2016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52%)。在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组织更多的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实践类型活动。
3.学校“立足襄阳,服务湖北”的办学宗旨得到较好体现
学校近两届均有近七成(分别为69.9%、68.8%)的毕业生在湖北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城市为襄阳,比例达四成以上(41.5%)。学校“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周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得到较好体现。
4.中小民企是吸纳毕业生的主体
近两届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均为民营企业/个体,且就业比例(分别为64%、67%)有所上升。从用人单位规模来看,毕业生主要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就业比例分别为67%、66%。学校在培养中应考虑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用人单位的文化和能力需求特点,在教学培养中加以指导,帮助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能更快地适应各类型和规模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
5.就业领域,医护、教育领域就业的比例相对较大
毕业生主要在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22.6%)、教育业(10.7%)等领域就业。其中,在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在“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相关领域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行业类需求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成为专业或培养方案调整的依据[1]。
(二)就业质量
1.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有所提升
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345元,较2015届(3054元)提升近300元,薪资水平发展态势良好。从专业层面来看,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相对较高,且多数专业的月收入均较上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来看,在媒体/信息/通信、金融相关行业就业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2.近七成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2016届毕业生中有68%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较2015届(73%)有所下降。其中,2016届医药卫生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财经大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82%、41%、73%、59%)均较2015届(分别为88%、47%、86%、66%)下降较多,而这几个专业类样本在学校占比相对较大,对学校的整体专业相关度影响相对较大,需给予关注。从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来看,学校2016届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毕业生中,47%属于主动选择(因个人期待、薪资、工作环境方面的考虑而选择),53%属于被迫选择(因迫于现实、能力不足、岗位少而选择)。建议学校一方面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毕业生能够更多地学以致用;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知识的培养,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教育,修正毕业生对职业的不合理期待[2]。
3.近七成毕业生对就业现状表示满意
近两届均有69%的毕业生对就业现状表示满意,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感受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68%)和“发展空间不够”(52%)。上述情况反映出部分毕业生个人期待与就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落差。因此,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辅导和职业成熟度教育需要进一步重视和不断强化。
4.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有所提高
2016届毕业生的离职率(43%)较2015届(45%)有所下降,岗位流动性有所下降,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有所提高。
(三)培养质量
1.九成以上毕业生对教学表示满意,教学培养效果持续较好
近两届均有九成以上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表示满意(分别为93%、91%)。从专业层面来看,特殊教育、物流管理、语文教育、学前教育、护理专业毕业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较为突出,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均高达95%以上。多数毕业生的能力知识能够满足当前工作的要求,能力知识培养效果较好。毕业生对教学的改进需求见图1,可见毕业生对实习实践环节(62%)、调动学习兴趣(52%)的需求仍相对较高。其中,园林工程技术、会计、护理专业对实习实践及学习兴趣的改进需求较为突出,见表4。对此,建议学校一方面从实践教学管理实际成效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实践教学环节所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另一方面可加强与校友的联系,通过校友推荐等途径帮助毕业生获得更多实习机会。
数据来源:麦可思-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
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有效性综合评价见表5。从核心课程培养效果来看,有85%的人认为学校的核心课程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重要,较2015届(82%)有所提高;且近两届回答核心课程重要的毕业生认为这些核心课程的培养水平对现在的工作或学习的满足度均在70%以上(分别为71%、72%)。核心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所学”是否能有效对应工作或升学中的“所用”,核心课程的培养决定了这种“对应”关系是否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可见,学校整体核心课程建设成效较好,与毕业生实际工作或学习的接轨程度较高,且基本能够M足就业或升学毕业生的实际应用所需。个别专业的核心课程仍需改善,例如园林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度及满足度均较低,课程设置需要不断完善,培养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领域的需要。
3.师生交流频率较高
近两届均有六成以上(分别为66%、63%)学生在校期间与任课教师保持高频交流。与任课教师的有效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对提高课程有效性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也能让教师承担起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辅导、职业成熟度教育、在校生活指导等工作。
4.毕业生在校期间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6届毕业生中,95%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素养培养成效明显。学校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在乐观态度、团队合作、努力上进方面提升较多,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在健康卫生、职业道德方面提升较多;其他类专业(除工程类、医学类之外的专业)毕业生在乐观态度、努力上进方面提升较多。
(四)校友评价
1.九成以上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培养表示满意
校友满意度是毕业生对学校整体认同程度的综合评价。学校2016届有九成以上(91%)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表示满意。从专业层面来看,学校特殊教育、商务英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相对较高,表明这些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整体认同程度较高,有利于吸收更多优质生源。需要注意的是,2016届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较2015届(95%)有所下降。母校满意度反映了毕业生的在校感受,学校应对不满意的毕业生进行深度调研,了解不满意的原因,相应改善。
2.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成效持续较好
从就业指导服务来看,近两届均有九成左右(分别为90%、88%)的毕业生接受过求职辅导服务,求职辅导服务的覆盖面持续较广,且认为求职辅导服务有效的总体比例均为80%。同时,本届有(81%)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表示满意,见图2。可见,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持续较好,需保持。
求职服务参与度和有效性,见图3、图4。学校2016届毕业生接受“职业发展规划”求职服务的比例(60%)最大,其有效性为69%;接受“辅导面试技巧”求职服务的比例为31%,其有效性(91%)较高。另外,“没有接受任何求职辅导服务”的毕业生比例由2015届的10%上升至12%。
3.学生工作满意度评价较为稳定
学生工作方面,近两届均有85%的毕业生对学生工作表示满意。在改进方面,近两届在社团活动组织、解决学生问题及时性、与辅导员或班主任交流方面的改进需求仍相对较高,学校可从相应方面加以改进,尤其在社团活动组织方面,本校2016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比例(81%)较2015届(86%)有所下降。社团活动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优化其在校体验,还有助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建议学校在社团活动方面予以关注,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开展社团活动,鼓励更多在校生参与其中,不断改进社团培养效果。
4.生活服务满意度评价较为稳定
生活服务方面,近两届分别有85%、86%的毕业生对生活服务表示满意。在改进方面,近两届学生对洗浴服务、宿舍服务方面的改进需求仍相对较高,学校可对学生反映改进需求较高的方面加以优化。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 专业选择行为 策略建议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当前有许多学者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或者学习的专业跟自己的个性及智力类型等不一致,从而导致厌学、学习成绩不佳,最终难以实现人生理想。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存在自我认知不明、掌握信息失衡、家庭主导等因素,导致高考志愿专业选报时出现相对盲目性选择,笔者旨在综合而全面地探讨影响高考考生专业填报的因素,并分析高考考生的求学心态,为考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提供帮助,同时也为高校和家庭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价值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在完成高中学习后,就进入到大学继续深造,大学生群体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大学生群体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生经过高考之后就要进行高考志愿的选报,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就成了家长和考生最头疼的事,尤其专业选报将成为影响考生终生的关键步骤。考生专业选择主要受到个人兴趣、能力、个性、职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健康状况,过去受教育情况、自己的经济状况、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的地理环境因素,也都要统筹考虑。然而,专业选择虽然经过层层把关做出的决策,但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
一项在北京某高校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840名大学生中,有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有65.5%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到底什么原因使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满意呢?主要原因如下:自己不感兴趣(占总调查人数的48.2%);专业前景不好和就业困难(分别占总调查人数16.1%和26%);受家庭影响的占0.9%;其它因素占3.2%。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否决了对专业的初始选择,而对专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感兴趣。
高考是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是考生自我实现的途径,但是考生专业选择到底要依据什么样的导向,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又该如何引导考生呢?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以至于有部分考生在专业选择时显得比较盲目和无所适从,家长在这方面也经常出现不恰当的行为。笔者通过对高考生的专业选择行为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高考学生专业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这对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国家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专业选择现状
笔者就南京工业大学08级新生在高考志愿选报进行了开放式问卷抽样调查,目的就是要全面了解考生在志愿选报时依据什么样的导向。笔者对497份问卷调查归纳发现,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以下几种导向(图一):(1)就业导向。以这种导向填报专业的考生达到被抽样的6l%,占到样本总量的3/5强,可见大多数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2)兴趣导向。仅有9%的考生选择了以自己的兴趣为选择专业的导向,这是不可思议的;(3)发展导向。有6%考生选择以未来发展作为自己的专业选择导向,这部分同学有相当数量是想考研考博的;(4)冷热导向。有11%的考生在选择时参考了社会公布的冷热门专业分析,忽略了专业冷热是有一定的时限性;(5)声誉导向。有13%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以专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地位作为导向,在个人面子上比较在意;(6)未知导向。仅有一人选择了不知道。
前面学者调查研究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高考后进人大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对当前的专业并“不感兴趣”,所以笔者认为。考生此时的评价体系回到了按照个人兴趣与个人特性,自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成熟,所以很多考生在高考后进行专业选择所依据的导向是存在问题的。
就目前我国高考生志愿选报情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认为考生填报志愿常常有以下几种误区:(1)盲目攀比、从众选报。有很多考生在选报专业时,对专业不是去了解,而是“大家报什么我就报什么”,这样盲目从众选报专业的人不在少数;(2)专业等同职业,选报志愿过专。很多考生在选报专业时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把专业学习的范围理解得太窄;(3)高分等于好学校。考生迷信自己的考分就应该是上一个好学校,而对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却没有概念:(4)高费用等于好专业。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理解,专业好差是不以收费高低为标准的;(5)有资料就能填好志愿,随意填报“服从”。其实志愿的填报、专业的选择都是一门学问,是年轻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决策是否恰当影响到将来的学习与就业;(6)依赖心理严重,父母包办见长。很多考生的志愿是由父母一手包办的,而当下父母选择的依据往往较为功利,多从就业出发。
考生专业选择导向存在的问题和志愿选报过程存在的误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令人担忧的,这不仅浪费了国家有限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对大学生的培养成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到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1.应试教育遗毒
培养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各种人才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中学教育主要是围绕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课,特别是升学考试的科目进行,这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学生学习纯粹是为了应考,知识兴趣中心也主要放在了备考科目上,为考高分而“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自我兴趣考虑却相当少。对自己人生道路如何走、朝何处走缺乏明确的认识,对自身的职业自我概念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如何落实中学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任务。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培养全面发展并有特长的人才,提高全民族劳动者的素质,促进教育向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中学教育的一大问题。
2.社会生存压力
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已经让这群高中毕业生提前感受到了危机。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逐步发展到“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本科文凭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累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所以也无怪乎有54.5%的考生上大学的主要愿望是“找一份好工作”,其它选项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市场接纳度高的专业,相对能保证今后在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学生的判断与认知虽然具有一定功利主义倾向,但从成本收益角 度分析亦不失为理性选择。
3.信息掌握失衡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但学生和家长获得的信息与真实情况却差强人意。例如,网络作为信息量最大、时效性最强的现代化资讯手段已吸引考生广泛关注,但由于网络资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导致考生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偏低,原因有二:一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当信息到达受众的时候可能已经不真实了;二是信息传播主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信息往往是往好的方面加工处理。而一部分更为直接准确的信息源,因种种原因未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大学发的招生宣传资料,咨询会上大学招生宣传的老师。所以,当询问到学生对所填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时,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对所填报专业的了解程度稍高,“了解”的占29.1%,仍有38.5%的学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填报了相应专业,自认为了解程度“一般”的占32.4%。(见图二)线性统计检验表明不同家庭背景(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地域的考生均不存在显著区别。
4.自我认知不明
高中生正处于从少年阶段向青年阶段过渡的时候,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使其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容易发生自我认知失调。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高校专业和社会职业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而学生在面临高考志愿选报这种重大决策时,便可能会无所适从、盲目从众,而这种仓促选择的结果很可能是跨进了大学校门后,就会出现对专业课程的厌学现象。所以,中学教育应当帮助学生深刻地分析和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及文化基础知识,不仅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而且要十分清楚自己的短处和弱点,同时考虑各专业或职业对于人的要求不尽相同的特点,根据社会发展和要求,合理慎重地填报高考志愿,确定职业方向,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做到“知彼知己”。
5.家长因素影响
每位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前途和命运,在人生方向性选择的关键时刻,家长往往投入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有许多考生的志愿表现出家长的心声。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志愿选报过程中受父母影响的考生达到44%,这个比例对于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毕业生来说,笔者认为似乎过高了,甚至有少量考生填写了“父母威逼利诱”的字眼。可见,父母在高考志愿的选报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到底是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作用,就只有看父母采取的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方式和态度了。
五、策略建议
1.高校方面
(1)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国际社会为背景,以国内社会为基础。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落实,高校不顾当前国内形势,广设专业,大量招生,对一些国内市场没有相应的岗位需求的专业,开办的学校也是多如牛毛,导致学生就业困难。所以,在我国出现的情况是,不是社会发展催生新生专业,而是专业预设催生市场需求,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高校应该做的是促进专业设置向市场主导转变,专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体现在能动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专业界限淡化、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柔性增强、专业方向灵活,增强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另外,高校自身也应作相应的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让专业选择更具人性化和自由度,专业学习也才能更具成效性。
(2)信息供给。许多学生及家长对高校的专业设置知之不多,往往只凭文字介绍去理解,所以,多渠道的信息供给是必要的。首先,学校应当通过学校网站建设与及时更新,充分发挥网络及时快捷高效的优点,对学校和学科建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又有侧重点的宣传,为考生及家长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信息。其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招生宣传与家长和考生面对面的优势,真实告知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相关信息,要把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讲解全面、明白、透彻,切勿使之产生歧义,引起误会,更不能故意误导学生报考。在咨询宣传过程中,高校对学生作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防止不切实际地盲目承诺,维护高校的信誉和形象,要做到“宣传要全面,信息要真实”,以学生为本,为考生、家长、社会服务的意识。在招生宣传的同时,高校的配套改革也要落到实处,并向考生和社会宣传,对于调整的专业和基础学科也有一个向考生和社会宣传的问题。
2.家庭方面
(1)自我意识引导。家长在早期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个性特点,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外向型的人一般适合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教师、律师、导游、记者、社会工作者等;内向型的人往往适合做与物打交道的工作,如计算机编程,机械设计,会计等。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引导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树立自我意识,逐步认识自己的人生“短板”和长处,明晰自己的兴趣,在专业选择时,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考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专业。
(2)自决能力培养。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进入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但是孩子的成长发展是要视孩子自身状况决定的,要尊重孩子的自身状况和选择,家长不能越俎代庖,横加干涉。家长喜欢的事业不一定考生喜欢,不一定要子承父业;家长的兴趣不一定是考生的兴趣,不要强迫考生,而应因势利导,引导孩子自我思考、自我决策、自我承担,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这也是教育的应有之意。我们可以断言,一个自决能力强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一定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3.学生方面
(1)明晰目标。考生自己要学会思考,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生即将或者已经跨入成年人行列,所以考生应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目标和职业规划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要知道自己不能什么都依靠父母,应该学会思考和决策,这样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高考就是考生了解自我,学会决策,实现理想,把握人生的关键一步,所以,考生应当在高中学习阶段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通过高考来实现这个目标,通过大学专业学习来实现自我。考生的目标明晰,在高考志愿选报时就有的放矢,上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专业时就不会出现盲目选择和从众心理了。
(2)量力而行。选择志愿时,个人尽可以按着自己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爱好填写,但也要结合个人的高考成绩。热门专业的竞争是激烈的,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太突出,最好避热就冷。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近几年,有一部分考生为保热门专业而降格选报,在热门专业录取不了的情况下,放弃录取其他学校的机会,以保下一批第一志愿的录取,结果致使部分专业较好的下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上一批还要高,形成层次之间录取分数线倒挂。专科录取分数线高于本科录取分数线。这一现象看起来似乎是考生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意志很坚定,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和身份。本科院校中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相近专业很多。何必舍本求末呢?
六、小结
高考是时下中国青少年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专业的选择是学生今后的职业取向和人生成就的起步阶段,也是体现学生自身能力的一次绝好机遇,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都应该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为我们的年轻一代营造一个自我决策、自我承担、自我实现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马世晔.选好专业把握人生[J].中国考试,2002(4,5):P8-9.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当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新浪教育,2003/04/01/13:53.
[3]童腮军.高考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4]吕建国主编.大学心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