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Key words】Case-guided; Project-driven; Programming; 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NET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也是非计算机类专业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NET程序设计语言》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中,通常采用“课堂讲授为主、上机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认为枯燥难学。为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教学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示教法,同时结合一些上机实践来巩固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但《.NET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特点是更新快、内容多、课时少,在授课内容方面除了要讲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涉及具体的应用和操作。要让学生掌握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不能抛弃传统的经典内容,又要介绍当前最新的案例,因此传统的讲授和示教法就显现出许多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加强学生独立完成软件项目的实践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教学思想
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目前哈佛大学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案例管理系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分析和研究大量的案例。案例教学法采用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的基础是专业理论知识,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运用相应的专业理论来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1]。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程基本知识和相关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项目,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将所选项目分解为连续性的子项目,以项目为引导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项目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笔者提出的“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课堂上,教师以案例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与技术;机房中,学生以掌握的知识点与技术分组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
3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目标是建设“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实施过程可以分为“选择案例与设计项目分组与选题案例分析与项目分解项目实践项目检查与验收评价课程考核”六个阶段。
3.1 精心选择案例和设计项目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选择案例和设计项目。教师要关注当前社会对.NET技术的需求及应用热点,选择3到5个经典的案例(如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用于课堂讲解,要保证案例的实用性、综合性和易懂性,采取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
设计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最好准备简单、中等、复杂三种不同难度的多个项目,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其次,在考虑项目实用性、综合性和易懂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项目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玩心重、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几个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连连看、俄罗斯方块等小游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3.2 合理组织分组与选题
在上第一堂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和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并选择一个经典案例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对本课程有初步了解。然后,简介相关项目,强调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以“强带弱”(学习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弱的学生)为前提,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分成项目小组,每组3~5人,选出项目组长。最后,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项目,课后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分工。
3.3 理论课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把教学内容以案例和项目为载体,按照软件开发的流程将案例分解为互有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几个学习单元(子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由项目任务导入,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理论储备为基础,对于项目所必须讲解的知识点辅以精选的示例。
理论授课过程中,必须摈弃固化的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案例难度等,并注意结合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如讲练结合、现场带练、集体讨论、互教互学等)。
3.4 实验课指导项目实践
理论课以教师为主体,为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实验课则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点的前提下,每个项目小组按照之前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分工完成所选项目,从而锻炼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完成项目开发的能力。
在项目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分工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项目,然后将项目分解为互有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几个子项目。在理论课的某个学习单元完成后,教师根据这部分的理论知识给每个小组下达实践任务,进行相应的项目实践。每个项目小组的成员要随时沟通交流,各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和借鉴。
3.5 定期检查与项目验收
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定期检查每个小组项目的进展情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讲解和纠正。
在一个小组的所有子项目完成后,教师要指导该小组汇总各子项目,根据最初的项目要求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并汇报项目成果。汇报内容包括陈述和答辩两部分[1],首先由项目组长演示并陈述项目,之后教师进行提问,相关的小组成员进行答辩。最后,教师根据项目成果和汇报内容进行评价,完成项目的验收。
在一个小组的项目验收过程中,建议其他小组旁听。因为在听取汇报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也能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3.6 改进考核方式
在“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下,课程的考核也不应局限于期末的笔试考核上。可以通过笔试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通过上机考试考查学生的编程能力。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也应该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计入课程的总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转变,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4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成效
“案例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法经过一学期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2)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地参与集体讨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增强了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或自查资料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4)提高了编程能力,学生设计和调试程序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5)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小组成员学会了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教学设计流程”、“教学设计的设计案例”三方面对它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高职 应用文 项目驱动教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也就是依据应用写作课程内容、高职学生特征、围绕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我院教学环境条件,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一、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这种理论十分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与建构主义理论相一致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利用写作情境、小组合作、协商、主动探究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运用已有的写作知识、相关知识技能去建构自己新的写作知识体系的过程。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把写作问题任务化,把抽象的写作知识理论情景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利用原有认知体系中的有关写作知识和技能去同化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的写作技能体系。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当学习者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才会产生意义学习。只有那些有助于达到自己目标的知识,才会被认为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事|隋,学习者因此才能够投入精力,加速完成。当学习者发现学习材料不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或威胁到自己的价值观时,就难以产生意义学习。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设计时,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工作需要选择教学文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而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在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流程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的设计流程,可以划分为三大模块八个环节。三个模块分别为:分析、设计和评价;八个环节分别为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设计的评价。以上三大模块八个环节可以用以下流程图表示,如下图:
(一)分析
1 学习内容的分析
在当今社会,应用文写作是就业的一块敲门砖,这就决定在进行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时,对于高职应用写作学习内容的分析,要立足与对学生专业需要、生活需要的分析,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职责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围绕高职生生活需要来安排学习内容,既满足学生所需有不完全割裂应用写作知识的连贯性。
2 高职生分析
在进行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时,对高职生的分析需要分析高职生一般特征分析、高职生学习风格分析和高职生初始能力分析等,各项内容的关系如图所示:
对高职学生分析结果如下:首先,高职学生思想浮躁,功利心强,学习应用文写作目的迷茫。其次,高职学生普遍写作基础差,缺乏写作信心。同时,高职生学习习惯差,欠缺主动性,不会去主动探究写作知识。
(二)设计_
1 确立应用写作教学目标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围绕高职高专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目标,紧扣高职高专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写作要领,能够依据规范、借鉴例文练写出符合基本要求的常用应用文;为今后继续学习相关专业应用文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和提高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
2 确立应用写作教学策略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策略是问题情境策略,是把应用文理论知识渗透到生活情节、工作场景中,以情境中写作问题的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实践写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
“写作过程与写作方法”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问题情境策略是应用写作课程与生活工作联系的纽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使用,促进学生真切体验感悟怎样将三维目标互动整合并达成素质以求得个性发展提供了一条通道;为师生合作创新整合建构共同提高搭起了一座座桥梁。
3 确定应用写作教学媒体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媒体。首先,文字教材为最基本的教学媒体,我院运用我教研室所编写的项目课程专用教材――《新编高职应用写作》,教材既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又符合学生应用的实际;其次是制作精美的PPT电子课件;还有生动的情境录像;同时还利用互联网进行作业讲评。
4 确定应用写作教学过程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为:分项目小组;布置项目任务,分发项目任务单;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成果展示;评价;巩固应用。
(三)评价
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完成的写作任务以及所成果中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学期末,写作教学活动结束,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写作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过程,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在应用写作
“项目驱动教学法”中,二者取长补短,从而对学生做出全面鉴定,定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科学的反馈。
三、应用写作“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案例
以“规章制度”的项目教学实际来阐述“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规章制度是由国家机关、企事业
单位、社会团体根据国家政策、法律、依据群众的利益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遵守的一类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是学生走到工作岗位上用处非常广泛的文种,因此通过本课学习要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组织结构的写作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撰写规章制度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修改规章制度的能力。还要达到一定的知识目标:了解规章制度的概念;掌握规章制度的种类;识记规章制度的写法。
(2)分项目小组。为确保项目课程的开展,并形成学生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进行授课之前要进行科学分组,分组时应保持平衡划分原则,即将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能力高低不一,取长补短,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3)布置项目任务,分发项目任务单。由教师提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的班规,并作好“
班规”写作训练这一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分发《项目任务单》讲解项目要求,使各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4)制定计划。进行小组分工,各项目小组拟订写作计划,教师审核计划;确定写作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5)实施计划。项目小组的活动实施,学生动手实践。根据计划,各小组、各小组成员开始分头执行各自的任务。由每组组长组织组员根据事先的分工,查阅相关书籍等资料,总结“规章制度”这一节的基础理论知识,确定学习重点与难点,不但做好预习笔记,并自主完成写作任务。
(6)成果展示。每个项目学习小组都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包括“规章制度”的理论知识、写作要点、写作注意事项等,口述或借助幻灯片展示自己小组的写作成果。
(7)评价。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8)巩固应用。
结合课堂讨论结果将课前完成文章进行修改。通过点评修改,
“规章制度”写作训练成果得到巩固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明珠加强职高应用文教学的几种途径[J],中原职业技术教育,1997(1)
关键词: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案例生活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9019002
作者简介:钟钦钦(1983-),女,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教学;罗俊(1981-),男,硕士,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道路桥梁。
1案例教学法存在的弊端
案例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做中学”的形式,通过一个实际的个案,掌握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能够解决类似及相似的问题。案例教学法能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尽管它有许多的好处,但对于《动态网页设计》这门课程来说,存在着许多弊端。
案例的真实性不利于学生理解。《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中所采用的案例都是真真切切的设计个案,例如:聊天室、留言版、广告轮播、内容链接组件的使用等,都是真实的个案。从某个层面来说,学生能够真切地接触到网页设计的实际工作,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这些设计内容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个设计过程基本上都是依葫芦画瓢,学生只会原原本本地按照案例的实现过程去敲写代码,一旦更换内容或变更形式,将无法完成设计任务。
案例操作过程的固化不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中所采用案例的操作过程都是固定的,第一步应该如何,第二步应该如何,第三步应该如何……等等,学生按照案例操作过程去实现的时候,所记住的是步骤,而没有理解各步骤所实现内容之间的关联,导致对于所学习知识点的理解层面不高,学生只会以某一固定的方式去实现一个网页功能,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
综上所述,必须在原有的案例上进行加工处理,文中笔者采用的方式是将案例生活化。
2教学案例生活化
从事软件设计教学的教师都会强调,软件的设计源于生活,往往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才会促使设计者们去设计一个软件。教学案例生活化设计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那么原有的案例不也是“生活化”吗?例如:在访问网站看小说的时候,会有一个页面,上面会有小说各个章节的链接。诚然,这是生活中访问网页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但有局限性,一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在网络上看小说;二是即便学生有类似或相同的访问经历,但对于此网页功能实现的过程却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这样的“生活化”不能称为生活化,它是一种表面形式,表面上看来,生活中确有其事,但不是人人都接触并理解的事物。
所以,要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知识,最好的方式是做到案例能和现实中人人都接触并理解的事物相联系。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案例生活化的教学效果要比所有的案例教学效果好得多,学生表示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相联系后,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3案例生活化教学设计
本文以内容链接组件教学设计为例说明案例的生活化。
内容链接组件的作用是将多个网页形成一个网页目录导航。
问:“同学们都买过书,看过书,对不对?”
得到回答:“对。”
问:“书都会有目录,对不对?”
得到回答:“对。”
那么这和所讲的内容链接组件有什么关系呢?现在通过表1来比较分析。
在此案例中,加入生活中人人都看过并理解的书的目录,并与内容链接组件实现各项内容相联系。由此可见,要实现内容链接组件的功能就必然少不了内容导航页面、列表文件及组成内容导航页面的多个网页。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如图1所示。
通过这一关联图,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内容导航页面、列表文件及组成内容导航页面的多个网页这三者之间的过程和关系。
以《宝宝营养餐》为例。
(1)首先需要用以形成链接导航的网页1、网页2、网页3……网页N(好比一本书目录的形成首先需要章节的存在)。
5.asp4-5岁营养食谱
(3)内容链接导航主程序页面(index.asp),在这个主程序页面中,将要用到内容链接组件,首先要实现的便是这个组件的实例化,使用server.createobject方法创建MSWC.Nextlink的实例,并用set关键字赋给NL,于是产生了名为NL的内容链接组件实例对象。一切方法的运用都在此对象进行。
完成go.asp后,最后一步则是将此功能添加到1.asp-5.asp中。此时,“1.asp~5.asp”这5个文件仍然是独立的程序块,使用标记 插入到每一分页文件(1.asp~5.asp)的结尾,即可实现链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Photoshop课程 案例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本人从事中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多年,特别是近几年从事了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认为在Photoshop课程中要达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要运用好新的教学法,因为Photoshop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在教学中运用好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可以使这门课程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而且更容易让学生掌握课程的知识点。
1 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1)案例教学法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它也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对具体案例的观察分析为前提,深入剖析其内涵,以得出一般性结论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它以具体实际的案例作为被剖析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环境中,激发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独立思考或者集体协作完成任务,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Photoshop课堂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Photoshop这门课程比较适合用案例来进行教学,不管是什么教材,你可以从网上找到很多的素材或都案例,在课前,我们先要根据教材,找合适的案例,首先,Photoshop教学实例要结合当前教材涉及的知识点来进行设计和处理。如果脱离了教学目的,那么再好的案例也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其次,Photoshop案例教学最好能涉及到前面讲到的知识点,让学生有一个复习的环境,课堂中我们应该更换一下学生的视角,适时地把教师操作改为学生实践。也就是当教师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一遍后,随机点学生上台来操作演示,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加深了操作的印象。那么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好案例设计,要做到章节独立案例设计和课程综合案例设计。前者主要是针对某一章内容或某一个问题而设置,往往比较小,可能只涉及某个工具的具体使用,例如选框工具、魔棒工具等;后者则主要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能力,案例设计的内容要相对复杂。由于案例设计的两个方面侧重点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在日常案例教学设计中,也要注意案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如在处理图片时,我们照一些校园风景素材来让学生进行处理,讲到对人物抠图时,我们可以把学生自己的照片PS到一些名胜风景区中去,在讲到人物头修饰时,我们可以用数码相机现场照相,再输入到电脑中,告诉同学们怎么美化我们的照片。总之,要想使我们的课堂增加趣味性,必须在备课时要认真准备案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将优秀作品和失败作品进行对比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中还要做好案例的总结与讨论,通过师生互动和交流,解决案例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项目教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
(1)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同参与”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2)在Photoshop课堂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职业中专的课程体系改革都要求体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如果学校在办学上和课程改革上做到了工学交替,那么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法,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实施的教学方法,如祁东职业中专有自己的广告公司——鼎艺广告策划公司,在Photoshop教学的第二阶段——能力提升之实战阶段,就是采用项目教学,学校广告公司接单后,第一时间把项目要求和素材发在QQ群,首先让教师对项目进行选择和优化,做成一个项目计划,老师在实训课中行示范操作,然后再要求学生按项目要求来做。如接到的项目是为某酒店做广告宣传页,此项目的任务可以分解成酒店文案策划、酒店图片策划、酒店LOGO设计等板块。将班级按照“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小组的人数根据班级总人数的情况予以确定,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一名,组长负责进行组内成员的任务分工,并规定每项任务完成的截止时间。由学生负责对项目进行具体实施,按照小组来完成,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有不同的任务,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一种教学结合的模式。
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估,教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点评,对各项目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还可以选出优秀作品来进行展示,作品展示起到示范和调动项目小组的积极性,如果项目得到了广告公司的采纳,我们又可以从公司得到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我们也可以把优秀的作品源文件上传到如“昵图网”这类网站,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以便我们学生在做以后的作品时可以从这类网站下一些原创性的素材,总之,这种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产品,真实的参与制件,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引入有助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应用方法,整个过程注重学生之间灵感与技巧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总之,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作为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的两种创新教学方法,也是职业学校专业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加深,以适应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要求。尽管两种教学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强调“各个击破”的教学手段的使用,在photoshop课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快掌握基础知识点,后者更强调合作性学习方法的运用,注重在协作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实战中的操作能力,但是二者的目的都是服务于提升photoshop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知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载体,教师应对不同的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课堂中运用了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钱纪初.浅谈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0.4:21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任务驱动;情境模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21世纪高校经管类的核心课程,由于其课程体系的高度理论化和实践应用的强操作性特征,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更注重提升动脑、动手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一直成为高校课程教学研究的热门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实践学科的教学效果中广受应用。本人在任务驱动教学思路的指导下,试图结合人力资源课程的特点,针对性的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任务驱动教学理念、典型教学方法和应用启示进行了总结。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三者之间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1.任务为主线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结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兴趣,设计不同的情景,构建不同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教学过程以理论讲解―情景构建―任务―完成任务―总结深化为总思路。
2.教师为主导
无论传统的教学还是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总指挥的角色。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其不同的角色中:知识讲解者―任务设计者―任务完成过程的参与者、帮助者、监督者-完成情况的总结评定者。
3.学生为主体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力量,而教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任务。因此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锻炼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理论在人力资源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方法总结
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要求较强的现实特点,因此在理论教学中结合任务驱动思路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现将教学方法和操作要点总结如下:
1.情景模拟法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块-员工招聘。在本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采取了情景模拟的任务驱动思路,在系统讲授招聘必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下达开展银行模拟招聘的教学任务:
准备工作:①8-10人组成招聘小组,合理分工,承担招聘简章拟定、招聘宣讲、面试官角色等工作;②其他学生准备招聘岗位对应的简历一份;③场地申请、多媒体调试等工作;
实施阶段:①宣讲答疑环节:由招聘小组代表在特定的招聘时间和地点开始宣讲和介绍,尤其是说明企业招聘的岗位类别和任职资格要求,并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②投递简历环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投递简历与其中一个岗位,招聘小组根据招聘标准初步筛选简历,拟出初选合格进行初面环节的同学;③面试考核环节:由招聘小组中的成员分别扮演各招聘职位的经理,就初选合格的学生进行逐一面试,包括1分钟自我介绍和专业面试两轮,面试中坚持特定职位经理多问对应岗位的应聘者为主的总原则;④从初次面试合格的人员中进行复试,即深度面试,由各部门经理和应聘者进行深度访谈和交流,选出最具有胜任能力的应聘者;⑤现场签发OFFER;
总结阶段:①招聘小组发言总结自己的招聘感受和招聘结果,并说明理由;②成功应聘者代表说明自己应聘岗位的理由和面试中的经验③落选的学生分析自己没找到匹配岗位的原因;④教师只做倾听者,观察者,发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情况,及时做最后的总结和点评,指出表现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梳理强化理论,加深学生对招聘的思考。
2.调研讨论法
现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对于绩效管理模块的内容讲解方面:从脍炙人口的三个和尚没水吃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再结合生活实例讲述各种企业绩效和个人绩效考核常用的方法,在任务驱动思路的指导下,给学生布置任
任务目标:试调研延安市的一家企业的绩效管理情况,结合绩效管理相关知识,介绍其绩效管理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
准备阶段:
小组分配与分工:按照宿舍为单位,选定某一企业进行调研和资料整理,确定分工,实施调研,撰写总结报告;
实施阶段:
①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逐一就分工情况和调研结果向大家汇报,结合专业知识说明调研感受,汇报本小组讨论出的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给出的改进方向;同学和老师作为
②老师带头,就每组的同学的调研汇报进行提问,同学间大范围讨论,补充信息,提出建议;
③老师、各组给另外的小组汇报情况打分,汇总出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总结阶段:①老师总结本次教学任务中学生的表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②给得分最高的小组以发放笔记本为奖励;
3.案例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最核心的模块-薪酬管理,教学设计中采取了任务驱动理论指导下的案例教学,通过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该部分的专业知识,生活实例加强学生对该部分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①经典教学案例-如何给猫分鱼介绍,遵循的是基本情景――学生们思考主人如何给猫分鱼――问题出现,情景升级――继续思考如何给猫分鱼的解决办法的螺旋循环模式,通过不断变换和升级分鱼的情景,调动学生深度思考策略的能力,一是对绩效管理环节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引导学生意识到匹配的薪酬策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薪酬管理专业知识的兴趣。
②生活实例教学-五险一金。在系统讲授五险一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给学生分配任务:第一,找出身边的企业类工作人员代表、事业类工作人员代表,了解其五险一金的缴存情况,形成对五险一金在不同类型行业、单位的不同分配情况的初步认识。第二,以教师自身为实例,讲述薪酬的构成部分,五险一金实际缴存的比例,国家补贴份额等;第三,选定一个工资基数,让学生按照标准分解其中的薪酬部分,按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计算各项目的实际缴存数额,让其充分理解薪酬的重要性,组成部分,尤其是掌握福利薪酬在总薪酬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教学研究,2015.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学设计;VB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6.052
当前,《VB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大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此课的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普通存在的问题是,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主要以“教师通过多媒体讲授和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为主。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学会了全部知识内容,但在进行具体程序设计时还是无从下手。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VB程序设计》和学习其它编程语言一亲,枯燥复杂的内容、程序错误的百出是学生所必须面对的。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动力相对较弱,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该程序授课效果不是很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区别对待的,后者通过用来“辅助”前者,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环节来“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其次,传统的《VB程序设计》授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先介绍单纯的理论知识,再讲解具体的使用。过多的理论介绍,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不能突出教学重点,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传统教学的编程练习与现实没有太多关联,没有吸引力,而且练习之间没有关联,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另外,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只是停留在知识点学习以及例题的练习,没有实际工程项目开发的历练和体验,无法直接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影响了学习效果。
2 项目教学法
将项目学习引进教学并不是新的想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策略了。当学生有机会去挖掘更复杂的、有挑战性的和与现实生活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对学习会变得更加投入。基于项目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设计良好的学习项目还能鼓励学生积极的调查和更多的思考。当学生投入到有意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时,在帮助学生理解技能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为成果的过程,学生将获得更强的理解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它应该满足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课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起来[1],学习者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同时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项目教学法中,活动根据需要可以分小组进行,也可让学生独立工作,或由全班参加。一般来说项目活动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它只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3 项目教学设计
VB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使用VB开发环境来开发与数据库相关的应用程序。具体包括:窗体界面的设计,常用控件的属性、事件及方法,对话框的设计,菜单栏、工具栏及状态栏的设计,多文档界面的设计,文件的操作,数据库的操作等。学习该课程应该达到以下两个主要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VB集成开发环境下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编程模式,面向对象的基本编程思想以及软件开发的基本步骤。
二是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使用VB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并能够使用VB开发应用程序。同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使用VB完成企业项目的开发。
在项目教学模式中,教学项目的选择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是否选择合适的项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项目选择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确定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教学项目既要涵盖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能服务于教学,体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2]
为了实现上述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必备的VB编程知识,具备应用VB开发程序的能力,我把学生将来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解到具体的项目模块开发中,设计了VB课程的基础项目模块和综合项目模块。
基础项目模块包括:制作折扣计算机器、制作阴影文字、制作简易计算器、制作摇奖机、设计用户登录系统、设计排序法演示系统、制作简单记事本、制作调色板、制作简单时钟、设计文件管理器、绘制数学函数等。这些项目模块功能相对简单,但是包涵了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而且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常见的内容,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牢固掌握在VB集成开发环境下编程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模块包括:电话查询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这些项目模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项目实现的功能也较多,功能要求比较完善,需要学生花费用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多,这就需要在课程实训期间完成。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校就经历软件开发过程的锻炼,提前进入工作过程,从而减少毕业后适应工作的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具备了实际应用能力、工作能力及团队精神及创新意识。
4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4.1 情景设置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即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3]。通过实际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计时器控件时,我先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事例:闪烁的满天星、图片浏览器给学生进行展示,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利用这个计时器控件很容易实现这种动态的效果。学生听了非常感兴趣,上课的效率明显提高了。
情景设计非常重要,它是实行项目教学的第一步,情景必须是学生平时能够见到或用到的,对学生来说,以前的感觉是有些难度的,经过老师的讲解也不是高深莫测的,这样才能产生动力,又不使学生望而止步。
4.2 教师操作示范
教师对预期的项目模块进行分析,分解为必需的知识点,并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讲解与示范。案例的选择要从易到难,并结合情景设计中的例子进行讨论,从而完成知识要点的讲解和学生的“知识迁移”。案例示范,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记,要把学生拉进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完成案例设计。
譬如,我讲到用Circle方法来绘制各种图形的时候,首先设计一个绘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填充样式及颜色的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绘制圆弧、扇形、椭圆等,接着让学生讨论怎样来绘制一个太极八卦图。经验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并且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最后,留些复杂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3 学生实践
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理解,消化示范案例的解决要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项目经理组织讨论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如果是一个小的阶段项目,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完成所有内容,完成后选出最好的作品上交。如果是一个大的项目,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一般来说,,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每组4-5名学生,样可以防止成绩好的同学分到一组,成绩差的分同学到一组,造成部分小组难完成项目。
该阶段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老师已给出了解决方案,讲解了知识点,但学生还面临很多细节要解决,他们得到了开发新的解决方案的权利,只要是能完成项目,使用何种方法取决于学生。他们可以在互相协作的同时巩固新知识,由于是在做中学到的,记忆十分深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任务是设计难易适当的项目,全程进行辅导。[4]
4.4 指导设计,跟踪监督
在学生进行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小项目一般当场解决学生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对于大的项目我要求每组组长每两天向我汇报一次项目的进展情况,解答他们在设计中的问题。同时示范案例的源代码和设计方案,对学生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教师及时对完成的一个个阶段性小项目进行总结与回顾,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当堂认可,并对主要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是下一阶段项目完成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及时指出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总结经验,引导项目团队提高和改进设计。
4.5 学习评价
项目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和自评三部分。学生首先对自己在项目开发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本项目组成员给出评价,之后其他项目组给出评价,最后由老师对项目进行评价和评讲。
5 结 语
项目教学法被应用到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使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普通反映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后开发能力提升很快,专业知识得以巩固,相关知识点的运用印象特别深刻,在比较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在项目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是学生变成获取知识的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完成了教师从“主体”到“主导”角色的转变,总之,项目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中的使用是一种值得学习和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素芬等.项目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8(12).
[2] 高玉双.项目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1(1).
关键词 情境;竞赛;技能
一、何谓“情境竞赛”式教学法
所谓“情境竞赛”式教学法就是将教学内容任务化,以项目驱动任务,以任务为中心设定多个教学情境,以竞赛式教学法贯穿项目始终并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士官院校技能课实施“情境竞赛"式教学法的优点和原则
1.士官院校技能课“情境竞赛”式教学法的优点
(1)项目驱动,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习动力。在启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之初,须先跟学员讲明操作该项目的意义。学员在明确学习任务之后,为了能胜任基层岗位的要求,驱动学员完成相对应的学习任务。
(2)周绕任务,设定工作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在采用“情境竞赛”式教学方法时,为达到教学目标,围绕相应的基层工作岗位,设定相应的工作情境,使学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团队协作意识。
(3)竞赛意识贯穿项目,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竞赛意识的介入,会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将为枯燥无味、反复的技能训练提供学习的动力,使学员熟练掌握项目技能。学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是个人的竞赛,同时也是小组的团队竞赛,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士官院校技能课“情境竞赛”式教学法实施原则
(1)项目内容要围绕工作体系循序渐进。首先,教员对于所任教的课程不仅要熟悉,更要与时俱进把握部队发展动态,使设计出来的项目和学员要完成的任务紧密贴近岗位要求,熟练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其次,该工作体系应该是由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组成,学员的学习任务应该从易到难,从基础到复杂式地层层递进,防止突击式的布置任务,这样反而欲速不达,使项目教学进入死胡同。
(2)情境设置谨防形式化。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小组会由于任务的难度较高、小组的协作不顺畅、对任务不感兴趣等原因,出现对情境的设置以及角色的扮演漫不经心。鉴于此情况,教员要对症下药,如当任务的难度较高时可降低难度系数,当小组的协作不顺畅时可进行协调,当对于任务不感兴趣可通过案例等形式进行调动,最大限度真实性地再现工作情境将对项目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3)注意小组的团结,防止恶性竞争。情境竞赛应当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旨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团队带动个人,以个人促进团队。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谨防个人主义的盛行,防止出现恶性竞争,最终导致项目的不可实施,任务的无法完成。
三、士官院校技能课进行“情境竞赛”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1.制定“情境竞赛”教学方案
确定竞赛各项目工作任务,设计出的方案,应为完整的项目体系,学员通过完成各项目,熟练掌握各项技能,能胜任基层部队岗位的工作。
2.教学组织流程
(1)先将学员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组员以10-15名同学为宜。
(2)确定实训任务。
(3)依据实训项目任务设置工作场景。工作场景以小组围绕项目任务,在结合基层部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工作情境设置,并做典型任务分析。
(4)小组完成情境任务设置。教员肯定其中的积极做法,对于不足进行纠正,并以小组为单位重新进行演练与解析。
(5)分小组在教员的指导和监督下自行强化训练操作。
(6)每个学员参加单项任务考核。
(7)教员随机抽取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参加全队比赛(注:教员在抽取小组成员时应注意尽量避免重复抽取)。
(8)项目总结提高。
3.教学组织实施
士官院校实践课教学须紧跟理论课,并与理论课同步。教学的设计上要针对能力目标,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结论,由轮流担任的小组组长发言,最后由教员总结出每组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重现完整的基层工作任务教学,并且对于学员的讨论进行总结升华。以原始凭证填制实训模块为例:首先布置全体学员复习巩固知识点;其次,小组模拟岗位环境,讨论设计出相关的案例;第三,小组学员结合案例进行练习;第四,组织各小组互换案例进行评析,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第五,教员进行指导;第六,以小组为单位强化训练;最后,全班同学通过单项考核,并由教员抽选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参加竞赛。
参考文献:
[1]朱亚平.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情境教学法.鄂州大学学报,2009(16):66-68.
[2]何夏蓓.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6-10
[3]唐成棉.浅议行为导向教学与模块教学的整合.教育与职业,2006(29):147-14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Java程序设计;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79-03
程序类课程(如C语言、C#和Java程序设计等)是计算机专业的重点课程,也是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这类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应用型强,但枯燥难学,且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实验课教学时间短,实验与理论课分离等问题。如果教师还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而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除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外,更强调岗位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增加计算机程序类课程实训环节,以增强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在程序类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间的协作能力[1]。这种方式不仅适合基础类程序设计课程,也适合高年级的综合性程序课程,正适合教改之需要。该文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对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1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Java程序设计2005年获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指定为核心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专业等都开设《Java程序设计》这门必修课程。还有部分院校开设了Java平台系列课程,包括Java 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Java移动开发等课程。
虽然高职院校对这门课程很重视,但目前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教材方面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理论性偏强,不太适合要求应用性强的高职教学。虽然也部分院校采用了案例化教学的教材,但大多以零散小案例为主。这些零散案例的知识系统性差,实际应用性不强,与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1.2 在教学方法方面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场所已采用多媒体教室,采用先教后练的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相对分离。虽然部分高校的采用机房教学,实施教、学、练相结合,但大部分学生只会跟着老师的步骤来锻炼,学生对这样的“打字课”的兴趣较低,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学了Java能做些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1.3 在课程考核方面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采用的是笔试或上机考试,考试的内容以理论知识、程序分析、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等类型为主,很少采用项目作品开发作为考试方式,使得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重理论轻实践。
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只是泛泛而学,不能达到市场对Java人才的技能要求,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1 项目的设计思路[2]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理念,将整个教学内容为分三个项目案例,分别是“基于命令行的应用系统开发”、“基于图形界面的应用系统开发”、“基于JDBC的应用系统开发”。这三个项目包含了Java程序设计的主要知识点,每个项目案例都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三个项目案例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也符合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使得学生的Java程序设计能力不断上升。
2.2 项目的设计
根据项目设计思路,将三个项目案例进行细分,划分为多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包含相关知识点,具体如表1所示。
2.3 项目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宏观上采用项目拓展法,通过项目的不断拓展来推动课程的进展。在微观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做一体化,通过任务的解决实现必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3]。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三个教学案例项目以后,分小组完成课程项目作业。以2~3人为一组,可以由老师指定主题或任选主题,项目形式可以采用教学案例项目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小组课程作业需要完成项目设计说明书、项目作品,并在最后进行项目汇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Java项目开发的基本工作流程,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4 项目教学的考核
基于项目教学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其中平时表现(考勤和课堂表现)占10%,平时项目作业占30%(每个项目10%),小组课程项目作业占30%,期末考试(采用上机测试)占30%。这种考核方案不仅能体现学生平时的掌握情况,还能说明其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3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涉及的内容不全,使得有些内容被忽略;项目比较综合,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知识点会提前讲解等。但是总体来说项目化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战忠丽,王强,霍聪.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7):152.
关键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引言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通过案例的方式对Office、WPS等办公软件实操讲解,实践课中布置任务,如Word中公文及奖状的排版打印、Excel学生成绩统计、PPT我的大学校园等应用模块驱动模拟练习,课程学习结束前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现状及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方式、就业能力各方面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差距较大,通过对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及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发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找不到合适工作岗位,而许多用人企业却招工困难,感到人才缺乏。原因主要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滞后,导致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特色不太鲜明,没有根据市场调配师资,理论教学没有与拓展学生操作技能相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胜任企业的就业岗位。
三、“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概念及特点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典型案例讲解知识点,通过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学会查资料看教程分析和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分配项目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串联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项目任务案例三种方法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个性发展。此学习法的特点如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动接受知识,教师是教学设计主导,通过典型案例带动知识点进行教学;实践教学中三种教学法的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存储和理解掌握基本技能,“任务教学法”将任务整合提升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所布置的项目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对课程目标的领悟力;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项目分组,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任务,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个性发展;通过项目带动教学,让在校学生与相关行业、社会接触,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新动向新思想和新技能,学校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与企业公司合作大的项目引导计算机专业教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项目的完整实施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创造能力。
四、“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
教师先讲解教学目标,NIKE专卖店销售系统需实现NIKE专卖店销售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用于提升专卖店日常业务运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方便专卖店管理人员查看汇总数据,要求数据库需详细记录专卖店的每一笔入库和销售信息,以便对各类销售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实现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按需查询。根据项目需求先设计NIKE专卖店销售系统的数据库和数据表结构,并添加测试数据。第一,任务布置前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领会整个项目开发流程,先弄清楚如何使用DML语句维护数据和使用查询语句模拟对产品信息、店员信息、产品类型信息和账单信息的业务操作。第二,分组执行,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的能力进行分组,每组成员需要有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发挥优势互补作用。第三,项目任务的执行。根据项目分工与角色扮演,确定好执行任务,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其中,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四,任务方案制定。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出NIKE专卖店销售系统的数据库和表结构。使用主键约束、标识列约束、默认约束和外键约束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使用DML实现销售系统的各项业务,如产品的入库、顾客信息的录入、账单的生成以及对上述生成数据的维护等。最后使用SELECT语句模拟查询业务,包括使用GROUPBY子句、HAVING子句以及联合查询等,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分类查询、统计和汇总。方案制定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学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详细列表。第五,项目过程的完成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成员中要求会使用SQLServer2012创建数据库、建立表结构以及建立数据约束;使用INSERT、UPDATE和DELETE操作数据;使用SELECT查询数据及使用聚合函数MAX、MIN、SUM、COUNT和AVG;使用GROUPBY和HAVING分组统计;使用连接查询。项目组成员间可通过微信、聊天软件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与学习讨论,学生根据任务方案来实施项目,教师加以引导并给予帮助,为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保障。第六,讨论结果并给做出评价。任务完成后学生应对项目完成过程进行回顾及归纳总结,写出项目实施中的学习收获及心得体会,主要总结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老师根据学生的项目总结给出评价结果。教学实践表明,“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学生通过项目实施积累学科知识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专业技能人才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艾明晶,王丽,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