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

第1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0 级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高职护生中抽取 2个大班,分别为实验班(104名)和对照班(98名), 两班均为女生,年龄21〜23岁,实验班平均21. 72 岁,对照班平均21. 68岁。两班年龄、各科目学习成 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学以来 两班所学课程相同,授课教师属同一教学团队。

1.2 方法

   1.2.1课程设置改革实验班按人体系统进行课程 设置,将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例如将消 化系统部分设置成《消化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_门 课程,其中以成人内外科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为核心,同时融合了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 化及药物应用等基础医学的相关内容。课程在第3 学期开设,总学时70学时,在校理论课56学时,实验 实训课14学时,加医院工学结合教学1周(30学时)。 《消化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为学院自编教材,主编为 学院院长叶国英教授,根据工学结合教学要求,按项 目一任务结构和护理工作过程组织编写内容,从护理 案例导入到护理工作过程(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 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辅以背景知识、知识拓 展,最后设有技能训练、思考与练习,共有5个项目, 每个项目下又有若干任务。对照班课程也进行了改 革,但只是进行了相应的整合,消化系统部分的基础 医学与护理整合在《人体形态》、《人体机能》、《用药护 理》及《内外科护理》[2]4门课程中。课程分别在第1、 2及3学期开设,消化系统部分的基础医学与护理在 4门课程中加起来学时数为77学时,在校理论课54 学时,实验实训课23学时,加半天医院工学结合教学 (3学时),两班主要教学内容与时数见表1。

1.2.2教学方法、方式改革两班在校理论课、实验 实训课的教学方法、方式相同。但实验班在医院接受 的工学结合教学有所改进,本院在宁波市8所综合性 医院设立临床护理教研室[]基础上升格建立了临床 学院,为高职护生工学结合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实验班护生分4组去其中的4 所医院进行工学结合教学。具体方法:每组护生上午 跟随医生工作,下午跟随护士工作。医疗带教老师为 护生进行床旁查房、进行典型病例分析、示范本科室 入院患者的体检及常见临床操作;护理带教老师为护 生示范如何接待本科室出入院患者、本科室常见临床 护理操作、介绍“如何进行护理病历的书写”及床旁示 范“如何采集护理病史”本院带教老师组织管理护生 的工学结合教学并进行1〜2次的典型病例分析教 学。每个护生要求做到:对1〜2例患者做好入院、院 内及出院的病程记录;采集1〜2例患者病史,书写 1〜2份完整的护理病历,完成1〜2份完整的护理计 划,根据护理计划对1〜2例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及时 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包括疗效及不良反应,能对患者做 好药物使用的解释工作;对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在护理 过程中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并随时开展必要的健康教 育,对患者做好出院指导;认真书写每曰的“实习曰 记”。对照班的工学结合教学主要为常规的临床见习。

    1.2.3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效果评价①考试成 绩。实验班在《消化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课程期末 考试结束后,计算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及综合分析题(病例分析题)各题型中消化系统疾病 患者护理部分的正确率(正确率=各题型得分/各题 型理论总分X10 0% )。对照班则在《内外科护理》课 程期末考试结束后计算。两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 理部分的考试内容完全一样。②问卷调查。在参考 相关文献[3 4]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共7题,取Ii kert 3级(肯定、不确定、否定)评价。在《消化系统基 础医学与护理》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护生发放调查 问卷10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数据比较采用w检验,检验水准a = 0. 05。

2 结果

    2.1护生期末考试成绩两班护生各题型的正确率 比较,见表2。

2.2 实验班护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评价 见表3。

3 讨论

    3. 1 “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设置和 教学改革能形成教学合力、发挥协同效应学科之间 无法形成教学合力,未能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效 应,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视野的开阔,不利于学 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是按学科进行课 程设置的缺陷。在我国高等医学和护理本科教育中 已有打破学科界限的课程设置的研究,例如大连大学 医学院进行了综合大课程设置的探索[1],中国协和医 科大学以综合课程为主,提出“人体功能和基本需要 模式”的课程设置,锦州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 心”的医学基础课程设置,第二军医大学推出“人的生长过程+学科”的课程设置[5]。但在高职护理教育 中,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 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 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 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 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 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文件中也指出,医 学院校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 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 课程体系;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加强学 生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 养;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 研究将消化系统的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部分进行了 —体化融合,由正常到异常、由形态到功能、由基础到 临床的跨学科课程设置,拉近了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 学习的距离,建立完整知识体系,避免内容在各学科 中重复、遗忘、学生思维片面等问题,培养学生从正常 机体到异常疾病的整体思维方式,也符合整体护理的 现代护理理念。课程结束后,实验班考试在选择题、 填空题、综合分析题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部分的 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 05 ,P<0. 01),从表3 可以看出,3. 27%护生认为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对 学习有帮助,3. 65%护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总 体持肯定态度,表明“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 合”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能形成教学合力、发挥协同 效应,提高了高职护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当然,有26. 92%的护生对教材的编写与组 织结构持否定及不确定态度,23. 08%的护生认为该 课程可有其他内容的融合,在开放性问题该课程设置 和教学改革还需要怎样的改进或完善中,部分护生认 为不仅仅应是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的融合,还可与护 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人文等融合,这些表明课程 设置和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第2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创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其中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医学院校正在着力建设的一种课程模式。我院于2018 年初在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改革经验基础上,深刻分析我院在开展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基于章节内容基础与临床纵向微整合的改革方式。经过近2 年的实践探索,提升了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医学基础师资教育教学整合能力的发展。

1 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整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 .1 基础医学师资整合能力薄弱医学整合课程

要求教师具备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知识结构、综合性医学思维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1 ]。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医学基础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已经习惯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单学科教学模式,对临床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极其匮乏,同时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由医学基础教师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临床整合课程显然不具备可行性。其次,近年大量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加入医学基础师资队伍。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由非医学背景教师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2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对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仅仅依靠基础医学师资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教学。

1 .2 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师整合团队可行性欠缺

跨学科的整合教师团队是实施整合式教学的关键。已经有多所医学院通过整合基础与临床师资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式教学,目前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相应的问题。首先,跨学科、跨院系导致整合性师资团队在管理和沟通协调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次,由基础临床教师共同交叉授课,在系统知识的衔接上存在明显的割裂,学生很难适应;再者,基于器官系统模式的纵向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耗时长,需要大量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工作,临床教师本身日常医疗和科研任务重,难以保障持续的热情和精力;最后,器官系统的整合模式产生了器官系统之间的壁垒,有悖于整合的初衷。总体而言,目前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整合更多体现为“教师拼盘”和“拼盘式课程”,重“组合”轻“整合”,导致课程设计整体性欠佳,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3 ]。所以通过基础与临床的师资整合以期实现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还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2 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纵向微整合模式实践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起源于20 世纪中叶的北美医学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欧美及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培养中的主要课程教学模式[4 ]。近年来,全国各医学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政策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课程整合,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或临床课程内部的横向整合和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临床纵向整合,该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有研究表明最适合一所学校的整合方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总体目标等[5 ]。我校为省属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招生人数较多,医学基础师资相对充足,临床教师日常医疗任务非常繁重,为此我院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课程纵向微整合模式,即在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课程中选取与临床结合非常紧密的具有代表性章节内容作为整合的切入点。为了切实落实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整合,我院采取了如下策略推进整合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1 拟定开展基础临床微整合的课程章节内容

结合临床实际确定整合内容是开展基础与临床微整合的关键。为此需要基础与临床教师共同参与,根据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临床疾病特征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章节内容开展纵向微整合。如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选取的氨基酸代谢与肝性脑病、医学免疫学课程中选取的超敏反应与荨麻疹等。

2 .2 开展基础与临床教师集体备课

各个医学基础课程教研室针对开展整合教学的章节内容与对应的临床科室对接,确定开展整合授课合作的双方教师,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授课模式。集体备课是教研室教师合作并规范教学的一种经典备课方式。该模式通过交流探讨不仅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优化,同时也能集思广益、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教师共同提高[6 ]。开展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参与的集体备课可以达成四个目的:一是基于临床实际,挖掘临床对基础医学知识的需求,为相应医学基础章节的内容进行重塑;二是打破拼接式的基础临床整合模式,构建基础与临床的有机融合;三是发展基础与临床教师换位思维,挖掘相互的教学痛点,为对方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是在集体交流探讨中互学互长,增强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医学综合教学素养。比如通过基础与临床教师的商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选择了将肝脏生物化学章节中的氨的代谢与传染科的肝性脑病进行微整合。通过集体备课明确了以肝性脑病这种临床常见病为切入点,围绕肝性脑病临床实际问题对氨的代谢进行梳理并有机融入教学,实现氨的代谢基础理论与肝性脑病临床案例的整合。该教学方式让氨的代谢基础内容不再孤立枯燥,凸显了基础知识在医学问题中的代入感和基础医学知识的温度。由于认识到氨代谢的基础知识在临床运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达到了基础与临床的有机整合,也实现了以临床问题带动基础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效果。

2 .3 临床教师直接参与整合课堂教学或提供临床

教学视频材料根据不同整合内容的具体特点和临床教师工作现实,我院在整合授课中采用了临床教师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或提供录制的临床视频资料参与整合教学。我院首推临床教师直接进入课堂与基础教师共同合作完成整合教学。该形式能够实现基础与临床相对无缝的融合式教学,凸显整合式教学的本色。临床教师融入讲授医学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不仅促进了基础理论融入临床实际,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7 ]。我院局部解剖学课程在腹部解剖章节的教学中,邀请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通过急性阑尾手术治疗案例给学生在实验课开展了示范性解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腹部解剖与外科学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成功手术的过程应是没有错误动作与多余动作的解剖过程,使得枯燥的解剖学课程变得生动形象,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在临床医生不能走进课堂时,临床医生根据整合内容提前录制好相关教学视频,在上课时播放给同学,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临床教师参与基础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是一项有意义且可行的教学改革[8 ]。该微整合模式教学已在我院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课程中相继开展,得到了师生广泛认可。根据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院提出了适合我院特色的整合模式及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纵向微整合模式改革,并积极用于实践。该模式主要以基础与临床教师合作为支撑,践行基础医学知识有机融入临床的理念,以点带面,逐步突破,遵循了循序渐进原则,凸显以章节知识点整合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同时该模式充分考虑到我校学生体量较大、临床教师工作压力大,而该方式占用临床教师时间较少,临床教师参与积极性高,切实达成了临床师资和基础师资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该模式由于临床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明显改正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无用论的错误认识,提高了基础医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再者,该模式实现了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早期培养,体现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提升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丽微,辛程远,蔡建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6 ,45(26):3732 -3733 .

[2 ]汤军,杨芳,代荣阳.基础医学师资医学背景塑造模式的初步探索[J].四川生理学杂志,2020 ,4:481 -484 .

[3 ]赵丽微,辛程远.蔡建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6 ,45(26):3732 -3733 .

[4 ]孙鹏,黄继东,柏杨,等.整合课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历程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5):62 -63 .

[5 ]HARDENRM.Theintegrationladder:atoolforcurriculumplan-ningandevaluation[J].MedEduc,2000 ,34(7):551 -557 .

[6 ]陈容平,许宁宁,杨锐,等.基于课程整合的集体备课和技能实践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 ,25(3):355 -357 .

第3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 学科融合 课程设置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师范性”,应体现在专业技法课、专业理论课以及教育类课程等方面。三方面课程受到足够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理论等素质,并有利于缩短学生日后走上教师岗位的磨合期。现在很多学者都注意到教育类课程流于形式、课时比例偏低的普遍现象,但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对美术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相关人文课程的开设等方面仍措施不多。

20世纪以来,随着实践技巧和方法的多样化,美术门类越分越细,美术课程的分化已成必然趋势。专业的分化与融合在美术教学中是一种对立互动的关系,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力之一。当前的高等师范院校中的美术专业教育(以下简称“高师美术教育”),很大程度上模仿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以画种或学科门类设置课程结构,学科分类壁垒森严,层层细分,趋向于专一深入,不仅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等学科的大分类,而且还有插画、公共艺术、综合艺术、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动画等细分学科。随着科目越分越细,技能越来越精深,教学越来越偏重于技法训练,科目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其实,艺术的发展本身并不需要分得那么细致狭小,融合和分化是可逆互动的关系。融合就是打破各种边界和条条框框,是对学科壁垒森严的分界的挑战。当今国画概念中如水墨画、工笔重彩画的发展就是一种融合的表现。

高师美术教育以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教学研究与实践、美术欣赏与审美、人文和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比例偏低。学生过多地受到教师传授技法的影响,把将来能当一个艺术家作为最高目标。毕业生不甘心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定位,使师范美术教育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导致了高师美术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产生不必要的竞争,重复投资,浪费国家资源。艺术家过剩,而中小学美术教师师资不足、水平低下,落后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需要,而质量低下、不适应社会要求的专业和学科又将面临淘汰的危险。

其实,师范美术教育中学生有机会学习多种艺术门类,因此也存在融合的优势。强调学科融合方法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会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更远大的前景。很多学生却误认为师范院校学得很杂,好像门门通,却样样不精,不像美术学院学得那么专业,技法上不能钻研得很深。一个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首先应当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世界美术的历史和现状、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等内容,以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其知识结构中美术史论和相关艺术学科应占较大比例。

1994年,美国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中艺术学科有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包括传统美术、传播和设计艺术、建筑和环境艺术、民间艺术及其他艺术制品)。标准强调了在各门艺术之间以及在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寻求合理的联系。“各门艺术之间、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相关’。相关指学科之间具体的异同……其二是‘综合’……综合在使用两种或更多学科的资源时,其方法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强化,并往往表现为多种学科之间的统一。”①

2000年,新西兰公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艺术课程同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一样,包括舞蹈、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4个学科,并对艺术学科和语文、数学、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以及健康和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会产生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活动可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提高。尤其在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中,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密切和频繁。”②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综合·探索”领域分为三个层次:“(一)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二)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三)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③在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有结合语文、音乐、传统节日等内容进行美术创作,根据儿歌、童话制作美术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等内容。在附录中也有美术与语文、自然、社会、生活劳动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案例。《美术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④这都为高师美术教育进行学科融合指明了方向。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有高度专业化的倾向,但是边缘学科的相互渗透,中、西文化的对撞与启迪,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⑤美术内部各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专业分化不应肢解学科间联系和专业间的整合性。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科融合教学方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科门类上的融合,关注不同画种之间的交叉借鉴;二是文化上的融合,探究美术与音乐、文学、民俗等相关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规律,以促进其深度融合。

一、美术学科各门类之间的融合

高师美术教育要注重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注重主修专业的同时,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一些相关美术学科的课程。在传统艺术方面,可以选修书法篆刻、彩陶研究、蜡染扎染、漆画等选修课。对现代艺术进行研究,可以选修美术创作与批评、城市形象、服装、壁画、纤维艺术等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建构的全面性,并促使学生从专业理论技能到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资源利用和学科研究诸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准。此外,与美术有着密切关系的美术鉴定学、美术考古学、美术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应该在课余时间有所了解,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其自身修养。虽然这些课程不可能都和主修课一样学得深入,但通过选修自学等途径去涉猎是完全可以的。

二、美术与音乐、文学、民俗等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

美术和音乐同属艺术范畴,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内的审美反映。音乐的感人之处在于优美的旋律和节奏,美术也同样强调节奏和韵律的美感。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与美术的相融性不仅为欣赏者打开了想象的闸门,而且还能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

高师美术教育要涉猎相关人文学科的知识,应加强学生文史哲的理论修养,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引导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一方面益于学生了解绘画作品产生时期的哲学思潮,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及其他思维能力。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认为:“艺术学科与语言和语文的学习关系非常密切。尤其在演戏、演讲、录音,利用各种静态的图像或动态的电影和电视图像过程中,以及利用视觉、口述,或用英语写各种文本时都有明显的联系。”⑥这也足以成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参照。

另外,宗教、民俗等领域的知识也应在课程设置之列。美术的发展总会受到同时期的宗教、文化的影响,正如丹纳所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⑦这自然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国古代许多画家具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如王维山水画的净空澄澈就颇受般若学的影响。民俗学知识在正确鉴赏民间艺术样式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如皮影、年画、剪纸、泥塑、蜡染、社火等民间艺术样式的产生和差异化发展,就与各地区不同的民风民俗差异有密切关系。

总之,高师美术教育应打破专业美术院校的培养模式,加强美术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重视相关人文课程的开设,强化学科间的融合,拓宽专业口径,促进师范生多方面素养的发展,培养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更加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面上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2SB154)

注释:

①刘沛.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续)[J].中国美术教育,1999(1):46—48.

②⑥胡知凡.新西兰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J].中国美术教育,2002(3):43—4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1.

④钱初熹.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2(5):2—7.

⑤郭北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简论美术教育与“杂家”优势[J].美苑,1997(5).

第4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堂教学;ESP教学法

一、引言

随着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既能够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语言进行国际商务沟通,同时还掌握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目前,我国高校大力发展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的教学前所未有地蓬勃发展。各个高校兴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断完善,课程门类逐渐增多,大学英语版块也开设了大量商务英语选修课程。商务英语已经壮大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和学科分支。但是,由于我国商务英语的发展历史不长,还需要业界的努力才能取得更长足的发展。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这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优化商务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思考如何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务英语ESP属性在教学中不突出从语言角度来看,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王兴孙,1997)。秦秀白也认为,“ESP是一种教学途径、一种教学方针或教学理念。只有按照ESP教学途径开设的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ESP课程”(秦秀白,2003)。作为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语言,商务英语是ESP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应该在ESP的理论指导下,课程的设计要运用ESP的相关理论,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有效结合英语语言知识、商务专业知识、沟通交流的技巧以及跨文化交际知识。因此,商务英语的教学应该具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共同特征:真实语料、以目的为导向、自我学习为中心(Carter,1983)。语言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核心,其教学强调商务英语的语言功能,在此基础上围绕课程内容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学生在商务语境下使用商务英语的语言技能。

(二)商务英语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来高,计算机已经在外语教学中实现常态化,对外语教学硬件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更是需要引进应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立体化教学,使用契合教学内容的教学视频、多媒体软件、投影仪、幻灯机等,在特定主题下还需要配套相应的教学软件,运用实验室提高课程教学的情景真实度。但是,当前的商务英语虽然发展迅猛,立体化教材的编制还有待提高与完善,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材料相当匮乏,更别说针对大学英语板块的商务英语立体化教材了。同时,目前网络上提供的针对教材主题可用性比较强的视频非常难以获取,这也使得应用商务英语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难度大大增加。另外,在商务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室都建设了多媒体设施,但教学本身对多媒体的利用程度并不够高,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将多媒体作为播放幻灯片和PPT的工具,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

(三)商务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目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课程建设已经得到非常大的发展,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商务英语的师资力量还是不够的。大部分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只是具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背景,鲜有商务类学科或商务英语学科的知识背景,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也缺乏详细的了解。因此,大部分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侧重语言教学,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不具备清晰的认识,无法把握商务英语作为语言的核心问题,也不能较好地讲授商务知识、分析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商务现象,基本都依靠书本上的商务知识,不能给学生讲授实用性强、具有时效性的商务知识。跨学科是商务英语的典型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往往会一些商务问题,但由于知识体系的限制,商务英语教师通常会产生力不从心之感。另外,大部分商务英语教师都没有商务实战经验,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把握商务环境,更无从掌握在特定商务环境中如何运用合适的商务语言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其次,商务英语教学因其ESP属性,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和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有一定差异。但由于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的学科背景和实战经验,目前商务英语教学法大多还是沿用了英语的传统教学法,通常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直接分析商务案例篇章中的语法难点、重点词汇、翻译难句、语篇翻译等等。

三、改进商务英语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商务素养加强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商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首先,商务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开拓能够增强商务英语教学效果、融合语言应用技能与商务知识的综合型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法,忽略商务英语的商务属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商务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习并理解商务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校内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塔建校内平台增强外语与商务跨学科的教学合作、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商务专家给商务英语教师教授商务知识、开展校企合作给商务英语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学习等等方式,提高在职商务英语教师的商务素养。同时,商务英语教师也要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阅读商务类书籍,学习商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教学效果。在教务上,学校也应该给商务类课程提供便利,避免大班上课。小班化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商务案例分析、商务情景学习中,都有机会锻炼如何恰当运用商务语言。

(二)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用立体化教材、运用多媒体材料对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强教学的交互性、可视性、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入“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会更大程度上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等方面改变传统外语教学。目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正迅猛发展。商务英语教学中采用立体化教材,陈坚林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编制立体商务英语教材(陈坚林,2003)。王立非针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商务英语应设立计算机辅助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课程,培育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写作软件应用和相关商务专业知识和写作技能,开发基于网络平台和语料库技术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及教学软件系统(王立非,2011)。

(三)教学中采用符合商务英语ESP特征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商务英语的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学重视商务知识,同时也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商务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着力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才能满足商务英语的教学需要。商务英语教师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主动完成任务学习语言,“在做中学”,获取商务知识,这些教学法非常适合商务英语的日常教学。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授课中采用任务教学法,根据课程需求设计教学任务,让小组通过合作完成。小组成员必须一起构建任务框架结构并分配任务。每位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分配到的任务,还要和小组成员一起共同努力实现任务目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有效沟通等能力。另外,案例教学法也是商务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析案例,讨论案例中的问题,谈论开放的答案,允许学生的答案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准备合适的真实商务案例,将学生分好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任务教学还是案例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以实现,由此促进学生学习商务知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灵活运用正确的商务语言。国际商务的往来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的应用功能就更显重要。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商务跨文化背景知识,注意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禁忌,学习跨国商务礼仪等,符合经济全球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商务英语的教学重点还应该包括学习跨文化知识以及理解跨文化差异,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跨文化商务情景下的运用商务语言的准确性。

四、结语

商务英语有着自身的特点,有着ESP属性,需要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忘自我提升,努力提高自身商务意识,学习商务知识。在教学中使用立体化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建以商务知识为基础的课程学习平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紧密结合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作者:陶瑀 郏莹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2]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

[3]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训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第5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一)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认清高职教育目标。树立“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以及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应用。

(二)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材结构

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是对教学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制度、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如对《财务会计》内容及时补充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对专业主干课程之间的重复性内容,则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进行协调。

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尤其是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会计理念、新颖的会计制度等,更深入地进行会计领域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等。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会计教学不仅要妥善运用咨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畅导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和效果。案例教学法、课堂演示性、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要大力提倡,此外应鼓励学生通过相关的参考书、全国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中有关会计实务的内容、网络信息等进行多渠道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的“会计从业资格”与全国“注册会计师”等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鼓励会计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以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这样既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进行恰当的融合,又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以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会计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并任职,承担财政、税务、银行及企业组织的财税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三是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第6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新工科;软件技术;教学体系改革

新工科背景是跨专业融合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软件技术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改革,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故本文将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展开分析,进而推动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

一、新工科软件类专业的教育知识体系

作为新工科软件方向的专业人才,其知识体系应当体现出包括多学科交叉、产业引领、技术先行、自主建构等多方面的主要特征。从基础教育层面去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要具备相应的语言编程能力基础,具备高效的数学思维并且接受系统性的方法训练,并且要具备工程学与艺术基础等相关学科知识基础。其二是要具备计算思维与网络思维。其三是要具备后续学习所必须的主观能动性等素养,以更快适应学习节奏。从专业教育层面去分析,其一是要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与相应的应对能力,要了解到编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知识。其二是要具备相应完整的系统认知,对于互联网络、操作系统、硬件系统、数据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知识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的建构要有充分的了解。其三是要做到娴熟运用软件工程技术手段,深入理解技术应用要求,以及技术模式的创新、构建与设计技术体系的创新、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其四是要养成软件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基础,充分了解到行业相关的必要专业素质,并且以此为目标去开展后续的学习规划。其五是要充分融合各个软件相关专业的交叉学科知识,拓展知识涵盖范畴,体现出“互联网+”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达成软件教育目标,必须要了解到以上谈及的知识体系建设要点。[1]

二、新工科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新工科软件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措施

新工科背景下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当中,以下几点措施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最为基本措施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对于体系的大幅度简化,要对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模式进行转变,摒弃过时的内容,保留最为有利的精华部分,不断对新的知识进行填充,达成创新的目标。其二是要从整个体系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并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要充分体现出学科的交叉性特征,深入开展跨领域的融合教育,并且要同时帮助学生兼顾多个其他专业方向的模块。其三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全方位开展关于计算思维及互联网思维的引导教育。其四是要遵从整体化的原则去对专业实践教育体系进行设计完善,对于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有更充分的重视。其五是要以系统观与工程观的理念去构建课程体系。要充分融合多方面的专业理论,包括团队、工程、管理、职业等相关的知识理论,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去开展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认知体系。其六是要把专业方法以及工具作为专业教育载体,要围绕主流工具去开课程设计,做到审时度势,在维护知识本质的基础上去实施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以及相关联的专业课程教学,要遵从体系建设的基础理念去对实践课程体系不断进行完善教学体系。

(二)基础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于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模块进行设计,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其一是基础课程模块。这一环节要贯彻专业基础的思维导引、做好软件程序设计相关的基础训练,进一步填充学生群体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认知。课程体系当中应当囊括软件工程与计算导论,如互联网思维、计算思维、数据科学、软件工程等基础导引。此外还要涵盖计算系统基础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包括硬件与软件的基础概念、程序设计基础技术等。其二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要充分体现计算思维的理念,要充分融合系统、编程、工程、管理、团队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依照基础到复杂的软件系统构建规律去组织教学。从个人的级小规模软件系统开始,到小组级的中小规模软件系统构建、小团队级的中规模软件系统构建,甚至是大规模的软件系统构建,要有一个逐步深入过程体现,这也符合由浅入深的学习认知规律。其三是面向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课程模块,融合了需求与模式、数据与智能、系统与实现等相关知识,要依照由小及大的互联网数据系统构成去进行课程组织。课程内容包括互联网计算、数据科学基础(包括数学基础及算法基础等)、人机交互与可视化技术、数据工程与数据系统(包括知识发现、数据库、数据分析等等)、互联网思维下的需求与模式创新等相关课程。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建设亦至关重要,鉴于其专业性的特征,要求学生至少需要完成一门,并且兼顾三个以上专业模块。实际可选择的方向很多,要因地制宜的去确定。不仅限于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的体系化设计,对于实践能力的强化培养也需要体现出体系化的特征。[2]

三、新工科软件类专业的新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新工科趋势下的高职教育,当前面临着新时代的产业发展要求,同时也背负着培养大批量的专业化人才的压力。但这也是新工科趋势下培养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契机。为此要秉持“完善基础、优化素养、自主建构、交叉学习、重视能动性”的教育原则,达成教学优化的目标。在教学方式上,要对以产业导向、体现学生核心地位的自主建构式引导方式给予充分的重视,意识到其优势。要采用跨学科、专业化、重基础的教学引导方式去组织教学,为了确保教学成果,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机制,积极开展教学沟通,此外要更加重视实践,更积极的开展企业实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甚至应当开展突破国界局限的人才培养合作。为了体现出合作教学的意义与优势,要确保实践软件系统与数据系统构建到位,。除此之外,要将商业模式创新意识的养成提上日程,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进行强化。在基础教学体系之上,还要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工程化建设倾向,要进一步融合课程与网络工程项目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内容,同时思考商业模式与软件经济学的融合,要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去满足碎片化教学以及自主建构的目标。教师要更深入的了解MOOC/SPOC+翻转课堂这类创新性教学模式的优势,要有效开展案例教学,同时借助方法与工具教学方式去开展虚拟化的实践教学。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尝试创业孵化场教学与失败教育。在教学支撑上,基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特征,应当尝试建立起面向社会的协作化、过程性、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保障体系。这样的体系建设,有利于对实践过程的监控以及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包括自身的角度与就业单位的角度去思考实际的学习倾向,开展符合自身需求的针对性学习过程,更明确的体现出自身专业能力素养,这样才能够在社会化合作模式下得到校方与合作企业的认可,并且形成符合行业就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校方以及与校方合作的企业,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并且去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任何强化自身综合能力素养。[3]

第7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1.全民性和终身性。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都与人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进行全民环境教育,即在全社会进行环境教育,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不分年龄、性别和职业。同时,环境教育是时时存在,处处存在的,每个公民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要接受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场所既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家庭、生产和工作单位,也可以是社会中的特定场合。2.综合性。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是各个学科协同进行的综合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的特点。所以,单一学科无法完成环境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只有多学科通力协作,环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3.通识性。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虽然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但它涉及的范围宽广全面,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让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通识性。

二、波罗的海大学联盟环境教育的运行与实践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欧洲波罗的海附近各国高校于1991年自发形成了一个民间研究联盟,致力于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后来得到了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瑞典教育文化部等官方机构的支持,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有来自14个国家的225所高校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加入了该组织,项目致力于在农业、能源、渔业、森林、工厂、旅游和交通等领域开展专题教育,以实现21世纪波罗的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组织通过开发课程,科学研究、项目合作等方式,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知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波罗的海大学联盟由董事会(Broad),国家分理部(NationalBUPCenters)和秘书处(Secretariat)组成。董事会是大学联盟的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确定学校的性质、目标和战略方向;任命校长;筹集资金;保障学校管理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有效性;审批、检查教育计划和公共服务计划;沟通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裁决校内申诉等。董事会由13名董事组成,其中有两名是学生代表。为了便于管理和沟通,联盟在每个国家都设立了分理部,该分理部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与秘书处一同管理波罗的海大学联盟的日常事务。其主要职责包括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数据;在该国范围内分享活动信息;进行课程和考试管理;组织例会和相应活动等。目前该联盟14个国家分理部分别设在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德国、丹麦、斯洛伐克、俄罗斯、立陶宛、乌克兰、芬兰、波兰和捷克等国家。秘书处隶属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在波罗的海大学联盟的校长和副校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如下工作:协调项目的各项活动;管理现有项目;提出和发展项目;编制和管理各种教学材料;招募大学教师和研究者;募集资金等。2.环境教育课程设置及实现形式。该联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和沟通技术向加盟学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相关课程,同时也开设一些博士生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注册申请的方式参加各种免费或收费课程,考核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并可以通过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进行学分转换。目前,这些课程每年都会吸引来自200多所高校的9000名学生,同时他们也参加该联盟所提供的一些实践环节的训练,如航海计划,暑期社会实践课程,还有一些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该联盟围绕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在区域研究、社区发展、环境管理、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等六个领域提供相关课程,具体课程介绍如下:区域研究方向包括“波罗的海区域概况”“波罗的海人居生活”和“波罗的海区域发展”三门课程,共30学分;社区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的社区发展”“城市”“可持续社区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管理”四门课程,共30学分;环境管理方向包括“环境管理概论”“环境政策”“清洁生产”“产品设计与生命周期评价”和“环境管理体系与认证”五门课程,共60学分;环境科学方向包括“环境科学概论”“波罗的海环境问题”和“基础环境科学”三门课程,共30学分;水资源管理方向包括“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波罗的海海洋概况”“水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和“江河流域管理”四门课程,共30学分;还有可持续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的波罗的海地区”专题课程,7.5学分。3.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与成果。该联盟的科学研究活动也围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国际合作、机构合作、学科交叉等方式开展研讨、实验、调查等科研活动,在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同时,适当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融合。现将主要的研究项目列举如下:第一,波罗的海大学城市论坛(theBalticUniversityUrbanForum,BUUF)是波罗的海地区的城市或城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大学之间开展的合作项目,目前已经有来自9个国家的15所大学,20多个城市参与其中。多年来,在波罗的海各城市中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主题涉及城市规划、民主建设和环境管理等,这些案例研究成果已经转换为教学资源在整个联盟中与学生共享,同时部分成果转化成音像制品在YouTube等网站上与全球共享。目前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废物管理初探》《交通与运输》《城市绿地结构》等出版物以及城市发展报告。第二,生态系统健康与农业可持续发展(EcosystemHealthandSustainableAgriculture,EHSA)是由一系列课程组成,这些课程由联盟内院校合作开发,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传授知识,在可持续农业、土地使用、农村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等领域开发新的系列课程,授课对象不仅包括联盟内的学生,还包括教师、民众、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农业顾问及管理人员。目前,其研究成果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学与动物健康》和《农村发展与土地使用》。第三,海洋空间规划项目是一个由艾博学术大学、世界海事大学布莱金厄技术研究所、格坦斯克海洋研究所、瑞典国际开发署等机构联合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其科研成果也转化为相关课程于2013年向学员开放。第四,可持续的非洲大学网络建设项目(TheSustainableAfricaUniversityNetwork,SAUNET)是一个以“非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网络推广合作研究项目,它力图通过与瑞典研究机构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伙伴关系,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终通过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非洲,来减少贫困。其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可持续能源》《危害与灾害》《健康与人类福祉》和《全球环境变化》。

三、依托区域高校联盟“资源共享”平台的环境教育的建设思路

第8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美国;日本;广告;教育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06

尽管广告教育模式截然不同,但是作为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日本都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广告人才。由于美国和日本在经济和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广告教育界对媒介融合的关注和研究探索也较早,其广告教育模式的成功之处能够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1广告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自学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美国的广告教育以大学为主,传统广告着重于教育实践的目标,注意技巧,培养应用人才,但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趋势,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广告开始倾向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和创新,培养人才的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作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不管未来科技如何改变,学生在实践中应该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日本的大学则没有开设广告专业,广告人才来自不同学科。日本的广告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学里的广告讲座,另一种是广告公司的实务培训,大型广告公司是其广告教育的主要平台。大学里开设的广告讲座重点是讲授广告的基础知识,开设讲座的讲师来自于国内外学者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广告人。广告公司的业务培训在整个广告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承担着广告从业人员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日本大学注重对广告人才的理论素质的培养,而实践技能的培养则主要由职场教育来完成,培养出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广告人才。

这也是中国广告教育界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应该培育应用型人才还是学习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能够快速掌握最新媒介技术,熟练使用各种编辑或制作软件,一毕业即能上手,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立即有用”的要求。但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学生在校学到的技术可能很快就不适应需求了,那么学生又当如何应对呢?而且大学教育应该与着重技术培训的职业教育以及职场教育相区别,向业界提供具有自学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应对广告行业的迅速发展变化,具有长久的竞争力。而创新能力是广告人才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不限于广告制作及传播技术的变化,而是能敏锐洞悉市场、洞察消费者需求、进行创意传播和品牌管理的能力。

2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融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广告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人才需要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结构。数据显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传播学与其它学科一直是交融的,是早些时候和人文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融合,而近年来,经济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科等也在与其逐渐交融。

美国的广告专业教学既重视学科基础的夯实,也注重跨学科的交叉性,刚进入大学,学生就必须选修如基础心理学、统计学、基础社会学等其他科系的基础课程,以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石。而广告专业课程也有与其他院系专业课程的融合,内容涉及广泛,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融通性。“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大观而非局限于狭义广告,很好地体现了对未来广告人才的多元融合的知识要求。”

而日本的广告人才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也说明了其广告教育对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视。

中国大多数高校也基本采用这种多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采取将课程“一锅炖”的方式,将多学科课程一次性打包给学生。各课程基本是独立存在,讲授过程并未进行具体内容的融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掌握了一定知识,但不会融会贯通,也不能灵活运用,理论素养难以真正提高。所以在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下,学科及课程间的有机融合才是关键。

另外,对实践教育的重视也是美日广告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美国的广告教育界与广告实务界联系非常紧密。大部分专业教师具有长期、丰富的广告从业经验,能够利用业界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项目,服务于广告教育。学校里有学生的广告协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广告比赛,承接企业的真实项目,并定期组织师生与业界人士交流,定期邀请业界嘉宾来给学生讲课,促进学生对行业现状的了解。日本的大学与广告实务界的联系最为紧密,也是其广告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广告公司长期在大学开设v座,为大学生

讲授广告和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并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行业优势,为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广告培训,成为日本广告教育的中坚力量。

大型广告公司是日本广告教育的主要平台,为新入职的人进行职前培训,对在职的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再培训,着重于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日本拥有种类繁多、规模庞大的广告行业组织和广告学术研究团体,如日经广告研究所、日本广告学会等。这些关联团体或协会也是从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对于中国广告教育来说,加强学校与实务界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也成为必经之路。学校应积极与业界交流,了解业界动态及对人才的需求,深入讨论人才培养问题,力求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教育的前瞻性。广告实务界则需要有更多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广告人才的培养,到高校开设形式多样的广告讲座及培训,加强员工的职前培训与职场培训,共同为培养高素质广告人才努力。

3广告教学方法:多元手段、不拘一格

在广告教学方法上,美国广告是专业的,多元化的。其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模拟和训练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用先进的软件和硬件,利用互联网平台,互动教学,学校设置模拟广告公司,在学校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以学生为主体委托企业项目,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信息。

教师则通过团队教学法形成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指导。而日本的广告公司则各有其独具特色的教学及研究工具和方法,形式不拘一格。这些做法都能为中国的广告教育提供良好的借鉴,当然,也需要资金和技术设备的大力支持。

4结语

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对广告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做出应对。在这方面,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能给我们有益的启发,值得我们借鉴。美日两国都经过了近百年的广告教育,各自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国的培养模式,虽然两种模式大相径庭,但是都是成功的模式,有共通之处。他们在重视媒介技术教育和全媒体训练的同时,并没把这种工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是以培养有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夯实其综合的理论基础,训练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业界输送有持久竞争力的广告人才。我们要结合中国现有的教育资源和业界资源深入研究适合我们自己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这条路注定艰难而漫长,但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和前进。

参考文献

[1]何志武.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

[2]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J].现代传播,2010,(8).

[3]张幼斌.浅析融媒体时代美国大学广告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实地调研为参照[J].编辑之友,2012,(9).

第9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5803

1 国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创业经济的快速迅猛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源于美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美国的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己经成为促进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美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经过近70年的发展,创业创新教育在美国己经非常成熟,美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培养。为了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和学习思维,鼓励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多学科融合、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主辅修专业和交叉学科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4]。

1.2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源于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的“高等教育创业计划”(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Initiative),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及品质,强调知识传授与工作学习相融合的重要性。1998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cience Enterprise Center,UK-SEC)来管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伴随着英国政府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走上了成熟和稳定的道路。英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英国高校在教授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学生探讨科学的发展趋势,其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快,此外英国的高校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5,6]。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我国教育部于1999年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文件中提出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4月,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这是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开始。

同比世界其他高校在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发展进程,我国高校也形成了符合我们当前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7~9]。

2.2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第一类是素质拓展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教育模式。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类是综合式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以专业知识为导向,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从政策、资金、技术咨询等角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同时以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创业教育的进行与开展。第三类是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教育模式。以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为目标。同时高校还成立了科技园、科技孵化园搭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2.3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

2.3.1 政策扶持

国家目前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给出了很多利好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3.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国内众多高校基于创新创业开设了理论及实践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初具规模和水平。

2.3.3 教学方法多样化

与传统的教法相比,教师逐步采取了案例分析、讨论互动、角色模拟、实习实践、技能竞赛等手段和方式,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3.4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化

依托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合创新创业方向,形成了多种创新创业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构建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被隔离发展,其应同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去,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也需要专业的指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使高校的整个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在统一的框架下逐步常态化、体系化。

3.2 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基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又共同服务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论教学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学生在扎实的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之上才能用于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是理论的应用型转化,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既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又要强调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反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