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课程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业教育 以人为本 语文课程 校园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高速发展。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新目标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新价值观
当前,许多学者提出职业教育应关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人为本”。“现代职业教育应使‘有业者乐业’,就业成为‘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层次越高,越能体现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存,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在社会进步中被裹挟着前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应该由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共同完成。
二、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概念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亚文化,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起着教育导向、规范约束、陶冶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引领着校园文化的方向。教师应及时消解大众世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通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营造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语文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离开了这个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将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语文课程不受重视,发展空间被挤压
在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普遍不被重视。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甚至干脆不开设语文课程。此外,职业院校语文教研活动少,学校教学投入也少;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被忽视,懒于教学研究,工作没有干劲儿,学生受到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不重视语文学习,这些情况都使得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成为真正的“基础课”——被压在最底层的课程,语文课程空间被挤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做到“以人为本”,自身“营养”不足
一些职业院校未能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校园文化,片面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搞课外活动,让学生忙起来,对于学生的心理文化需求及活动举办目的全然不考虑。每年的校园活动不过是“热剩饭”,使得学生大多对此没有兴趣。这种简单化理解使得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缺少“文化”,没有了文化的滋养。这样的唱唱歌、跳跳舞、办几台晚会怎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呢?
四、加强语文课程及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现状却令人担忧。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素质培养
要做到“以人为本”,学校不能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使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不断创新,拥有将来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职业院校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建设,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上保证语文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优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要做到“以人为本”,职业院校就要顺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顺应学生对自身素养期许的要求,优化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要走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新路,服务专业,满足专业的需要,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原来一味讲读、过多解析字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获得感同身受的濡染;通过观察、感悟、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质。教师还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选择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让文本走进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三)延伸语文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
第一,结合学生需求,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应抓好校报、宣传栏、广播、标语、海报、网络等语文实践活动阵地,尤其应抓好网络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阵地。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写博客、网络小说,举办校园标语创作比赛等,在校园网内票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及创新精神,培养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让语文活动走进学生内心。
第二,针对学生需求,组织人文学术讲座。当前,一些职业院校也举办学术讲座,但听的学生却为数不多,有的学生反映讲的内容太高深,听不懂;有的觉得内容太陈旧,没兴趣。因此,在举办人文学术讲座时,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融趣味性于学术性中,可以在学生中征集普遍感兴趣的议题,聘请客座教授或组织本校专家举办讲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为校园文化增添文化气息。
第三,成立学生文学社团。让学生在社团中以文会友,切磋文学创作经验,不断营造校园的文学氛围,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第四,举办各类语文相关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作文大赛、错别字纠错大赛等,这些竞赛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提高文化素质、展示语文应用能力的平台。这些活动能够延伸语文课堂,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
只有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为校园文化注入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完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在实处,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嬗变的哲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
[2]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杨文钦.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
本文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编号为11Y037。
作者简介:
>> 高职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内蒙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课程观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2012-02-19)..
[4] Android平台研发人才缺口30万 短期将供不应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引言:近些年我国英语教育更多注重理论性教育,其应用能力相对较差,这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就需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提升我国英语人才的应用水平。在这个背景下,优化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自身相对特殊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以及层次结构,这一点和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有着明显的区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多体现在目标、过程和途径以及质量监督等方面,要遵循和应用实践相关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核心就是将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来开展。因此针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为本科学生提供一套完善的基于应用的大学英语课程,从而符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其中英语课程设置合理,体现出英语的应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二、构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
(一)注重基础知识课程的建设。英语基础知识无疑是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语言知识,其本身也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掌握英语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或者为了应付考试提升考试成绩,而是将语言运用到各个行业中,从而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根据现代语言研究表明,语言输入是表达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厚实的语言输入,那么就很难有效表达自身的想法,从而造成语言运用的短板。另外缺乏语言知识必要的技能训练,那么语言学习就是空中楼阁,并不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上,要注重增加音、形和义的基础课程,并且组织相关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知识教材的编写,同时在教学上要加大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时间,并且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
(二)完善语言技能课程建设。在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方面,要强调语言基本功和应用基本功并重,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要树立能力本位思想,充分意识到能力培养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对此在英语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和这种教学观念相配合,从而逐步增加英语知识技能方面课程的建设。通常传统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每周4节读写课和1节听力课,这种课程建设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转化。所以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需要进行优化,提升学生技能转化效果,因此要加大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知识的教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和读是学习语言输入,吸收的基本技能,而翻译、说和写则是输出知识,是一种表达的技能。运用语言能力就需要在输入的基础上来不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得到提升。所以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这五种基本技能的教学。
掌握语言技能本身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大学英语技能类课程主要有口语、写作和翻译和英语演讲和辩论等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将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断转化成语言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增加口语、写作和英语演讲等课程,在教学中老师也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读、写和听、说、翻译等具体实践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增加行业英语课程的建设。实践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才能够体现民办在办学方面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因此需要根据当前各个行业对英语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紧密结合民办院校自身学生实践能力结构,设置相应的英语课程。而且这些英语课程一定要以提升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并且提升学生在相关专业以及该专业领域中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同时要结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方向,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比如现在很多民办应用型大学就开设了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机械英语等课程,有效的提升了大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在这些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则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主动自学精神,构建相关的英语应用平台,实现课外和课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专业领域中,并且在专业领域中实现英语能力的提升和扩展以及提高。学生在从基础知识到应用阶段这个过程学习中,老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会更好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能够通过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而为未来在行业的应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增加文化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仅仅是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融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文化差异的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加文化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丰富,进而通过英语实现文化沟通。所以英语文化类课程的建设就显得极为必要,而这类课程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可以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其教学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提升学生从文化底蕴的角度掌握英语,这样就能够提升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在教学中老师不能够采用机械化教学模式,而是要让学生在领悟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领悟英语,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并规范自身的行为,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同样非常重要。
(五)进一步拓展英语选修课。对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应用,在课程建设上就不能够完全的依赖必修课。因为民办大学师资资源相对匮乏,英语必修课程不可能全面的涉及到学生技能的培养,所以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来优化自身教学资源,并能够针对一些特殊能力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特殊教学,而且这些选修课还能够利用校园多媒体技术以及构建完善的选修课程体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从而满足他们自身的学习需求。对于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要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标,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合理应对,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另外选修课程的建设还需要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方面着手,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课程建设需要不断创新,要从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基础课程要以扎实和有助于后续扩展为基础,在知识面方面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向专业和文化两个方面的拓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此外,在课程建设方面还需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型人才是当前社会需求最多的人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就需要通过完善英语课程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够有效凸显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
Construct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Li Jia
【Abstract】The recessive curriculum is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cannot leave the recessive curriculum. Therefore, should in the analysis recessive curriculum connot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foundation, discusses from the material level, the system level, the energetic level, the behavior level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way, thus enhances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earnestly the actual effect.
【Key words】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1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潜在课程(Patent Curriculum)、潜课程、隐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类型。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表述不尽相同。我们依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范兰丝(Vallance.E.)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性课程所作的界定,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但又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以非预期的、隐蔽的形式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信念、意志、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的影响等等。
2 高职隐性课程的特征和建设意义
高职教育完整课程体系应当既包括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也包含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形式,明确、直接、外显陈述的课程,是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而隐性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预期的心理反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以其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独有的特征,弥补了显性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上的缺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二者彼此协同、目标趋向一致时,才能使整个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果。
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具有整体性 隐性课程蕴含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物质条件、制度体系和人际关系,从范围上看,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显示了校园里的各种教育要素,而且使学校各种教育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教育生态环境,具有浓厚的宏观制约色彩,是促进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育方式上,具有多样性 隐性课程具有时空的多样性或多元性,它不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而是以多元的时间和空间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形式。它既可以是一种氛围,如教学氛围、讨论氛围、学术氛围、课堂氛围、生活氛围等,也可以是一种风气,如学校的校风、院风、系风、班风、教风以及学风等,还可以是一种环境,如校园人文环境、学习环境、生态环境等,甚至还可以包括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等。这种多元的时空造成了更为宽广的教育机会和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学校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有了表达体现的机会,可使学生在多元化、立体化、体系化的资源环境中获得显性课程以外的多种求学需要的可能。
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隐蔽性 这是隐性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特有属性。隐性课程不是直面教育,不是教与学两种主体直接接触的教育。它是以氛围、情境、关系、规则为媒介,以跳跃、渐近、过度为节奏,通过折射、反映、反照,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智等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成熟,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获得潜移默化之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人的目的。涂又光教授总结的“泡菜理论”,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隐性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不确定性 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效果与学生的主体选择密切相关。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不同的主体会解读出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没有预料到的,或者有时是无法控制的。教育者不可能完全知晓并控制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和每一细节,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试图从积极方面进行某种尝试,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就是隐性课程非预测性特点的表现。
在教育效应上,具有持久性 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学过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可能很快就忘了,但隐性课程主要靠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力量,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行为的态度方式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的。一方面,隐性课程在学校的统一规范和学生的兴趣之间创造了充分利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以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提供给养,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校风之中,形成既深刻,又久远的教育效应,有的甚至在一生中都难以消除。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成立和建设的时间普遍较短,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或中等职业院校升格、合并组建而成的。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校招生人数、办校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等还十分薄弱,普遍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轻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因素的发展;局限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在生产、工作场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人格发展和完善等方面关注不够。这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意识的偏移,使高职院校成为一个技能训练场或者技能加工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3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从隐性课程的特征可以看出隐性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和各种行为。在物质层面上,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生活环境、校园文化设施、校园艺术生态等都是隐性课程的载体;在制度层面上,学校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班级管理、评价体制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教育和影响;在精神层面上,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是隐性课程所涉及的范围;在行为层面上,学校领导及师生的言行举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交际行为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隐性课程的建设附着或隐含于这些载体中,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主要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隐性课程物质层面的建设 隐性课程的物质层面,如校园的建筑设备、园林绿化、壁画雕塑等既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陶冶功能。校园的门庭走廊、教学楼、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花坛、草坪、雕像、楹联等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也没有教育价值的,但经过精心设计和创造后,这些建筑和环境也能“活”起来。学校的校园建设应融文化性、艺术性、特色性于一体。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宽敞明亮、井然有序的食堂和宿舍可以给学生舒适安逸的感觉;藏书丰富、舒适的图书馆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富有启迪意义的楹联、温馨的提示语可以让学生时刻检测自己的行为规范等等。一所学校的校园包含着这所学校的文化特征和内涵,蕴含着学校历史的、思想的、精神的等多种教育价值,对提高大学生的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
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建设 隐性课程制度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这些制度集中体现了学校领导者的教育思想、育人目标、价值观念,是显性的。但当这些规章制度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和利用校园制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规范时,所起的作用就是隐性的和潜在的。在进行隐性课程制度层的建设时,应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权利,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制度建设的核心,既要用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又不能简单机械强迫地管理,应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在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创造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学生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认同感、屈从感也有所下降,因此,学校要配备专门的教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提升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同度、遵守度。
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 大学精神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是不成文的,但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它活跃在讲台上、校园里、人们的言谈和行动中。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可能因时代的进步而老化、淡忘,但大学精神却能长久地影响学生的事业发展,直到永远。良好的校园精神能催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推动力。因此,大学要加强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其中,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在精神层面的建设中,师德建设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品性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引领示范作用。良好的师风是良好大学精神的一半,因此,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应该加强和关注学校的师风建设。
关键词:创新 规范 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49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形势与政策》课是“05”方案规定的一门全新必修课。正因为其“新”,所以毫无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加之不能照抄照搬本科院校的作法,于是众多高校各自为战、自出心裁,导致该课程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不规范的现象;同时,正因为课程自身的不规范,又导致学校各级领导乃至广大师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从而陷入了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对整个《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抱悲观的态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因为这六七年来的全方位探索、创新,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今日的课程规范化建设才可能得以实现:必然性借偶然性以开辟道路,该课程教学规律必将随着我们的总结概括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没有先前一定程度的“混乱和无序”,今日的“规范”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合多年《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与理性思考,笔者以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 一切以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为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塑造、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成长需要,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发展的生命所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然而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中的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冷淡、漠视,甚至抵触、排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定势,思政课似乎只能依靠点名和考试来维持自己的尊严;而这又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实效性欠佳的尴尬局面的现状。
高职院校三门必修思政课中,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实效性最佳者首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因为该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最为贴近,只要教学设计得当,就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实效性最差的则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生们普遍反映,这门课理论性太强,而这些“大道理”与90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需要相去甚远,其教学内容甚至被认为包含一些远离现实的历史和老生常谈的道理,因而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课程的抵触情绪。于是,课程内容本身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与教学的实效性,就只能是背道而驰的了。
但是,《形势与政策》课由于自身独具的特点,理应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实效性强的课程,尽管就目前来看这一点尚未凸显出来。首先,形势与政策具有鲜明、具体、生动的特性,容易使人产生兴趣,也很容易理解,更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其次,形势与政策教育涉及的都是重大现实问题。现实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现实问题的困惑和求知使人们都迫切希望得到合理的答案。再次,形势与政策教育用事实来阐明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巨大的感染力、铭心的渗透力,容易打动人、激励人、教育人。最后,形势与政策教育所涉及的面广,既可能涉及到宏观的政治经济形势,也会与道德风气、法治生活产生关联,正可以与其他两门课程互相配合,有“助动效应”、 “放大效应”之功效。下一步,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大思路中来,以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当代大学生为目标,塑造整个校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形势与政策》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门实际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我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所做的任何改进和改革,都必须紧紧围绕如何令其实效性更加充分彰显这一核心。只有成功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转变了他们的思想,端正了应有的立场,才是衡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和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所谓的“规范化”,也不是为规范而规范,应该是以规范化可以更充分发挥课程实效性为前提。
2 多年来《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索创新的得与失
多年以来,各高职院校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的处理上做出了种种尝试,其间成就与缺陷并存,而如前述,课程教学的真正规律也正蕴藏其中。
从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内容来看。一直以来,缺乏固定的教学内容、没有规范化的教材被当作《形势与政策》课缺乏规范性的罪状之一。殊不知,正因为没有内容上过多的硬性约束,反而提供给教师广阔的可操作空间,这正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活力与魅力所在。《形势与政策》应该是一门“另类”的思政课。首先,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知识面较窄而求知欲同样强,《形势与政策》所讲的各种新鲜知识对他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其次,《形势与政策》不像“概论”、“基础”那样以理论讲述和分析为主,而是更具“操作性”特点,某种程度上类似高职院校的实操课,更易受师生欢迎。成功的《形势与政策》课能够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寻找到学生思想需求与理论的联结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示范或者学生参与解决的,正是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理论来分析、认识面临的社会问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观察、分析、判断形势,理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法论,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性内容本就不应该被教材局限起来。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从师资队伍结构来看。作为一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授课教师队伍必须实现专门化、专家化。有些学校出于照顾行政人员、辅导员岗位聘任或职称评聘的考虑,大量使用他们为兼职教师。由于这些人员学历、职称甚至责任心参差不齐,导致课程教学出现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就必须全部专任。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甚至环境保护等等均有涉猎,所以可以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来授课,除来自于校外的各领域专家外,校内其他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如经济系、体育部甚至外语系、环保系、艺术系教师都可以发挥特长来讲授《形势与政策》,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也有利于扩大课程在校内的影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无论校内外专家,都不能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专家的选择必须以其方法论水平为首要标准。很多学校会邀请校领导做专题报告,其用意无非是冀望引起领导的更多重视。但是校领导充其量可算作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一般做政治经济类的形势报告是勉为其难的,硬着头皮上阵,只能导致学生对讲述内容的排斥,从而降低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课程实效性差反馈回来,领导会更加怀疑这门课的重要性,其结果只能与初衷适得其反。更可取的作法是,请领导做学生形势与政策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的评委,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成果,反而有可能增加其对这门课的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尊严应该建立在高度的实效性基础之上,而不是依赖于乞求。
从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来看。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由专人负责,能够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教学研究和教学观摩等。没有成立专门教研室的也要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形势与政策》经常被安排在学生上课接受力和注意力都较差的“垃圾时间段”,很多老师怨声载道。但是,作为一门新开课程,如果一定要跟既有课程争夺上课时间,会存在很多操作困难。这就逼迫我们改变教学方式。作为一门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启迪学生思考的课程,绝不应该继续其他课程那种“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单向灌输的落后教学方式。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的思考方法作为教育根本内容,不能满足于告知学生事实及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了解求得结论的逻辑过程,甚至引导他们独立得出正确结论。为此,必须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除了有针对性的专家报告、学术讲座外,常见的有效教学模式有:“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专题教学”模式、“情景体验”教学模式、“栏目品牌化”教学模式、“网络交流”教学模式等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加以自主选择。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各高职院校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社团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读书会”、“学马列小组”等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经常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另外,考核方式也要多样化,以学生思考能力作为测量对象。
总之,经过六七年的探索,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法,当然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种种不足。但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课程规范性建设,使之更加完善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继续前行夺取更大胜利的起点。在这样的规范化教育下,学生必将能够健康成长,尽快成才,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谭书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2]贾秀丽.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浅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8).
关键词:校本课程;理念引领;制定措施;成效;展望
近年来,我校以国家课程为纲领、地方课程为指导、校本课程为辅助,推进新课改。通过实践探索,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初见成效。
一、理念引领,达成共识
学校要发展,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全体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古人云:“百德善为首”。我们就以“至善尚美,学达德彰”为校训,打造扎根“巫山文化”的特色学校。
有了理念的引路,我们解决了学校向什么方向发展的战略问题。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上,我们立足“全面育人”的目标追求,充分讨论,刻苦学习,最终形成思想上的统一。
二、制定措施,全力推进
1.成立组织机构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实验教师、教研组长为组员的组织机构,分工到人,责任明确。
2.科学论证,确定方向
为了避免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漫无边际的现象,我们结合学校教师及地域环境、资源优势,经过讨论,组织调查,并请专家帮助论证,围绕善文化的核心理念,确定了四大专题,即:礼仪类、艺术类、运动类、科技类。
3.制定实施方案
我们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多次邀请专家作指导,从目标的制定到专题的确定;从教材编写的要求到开发的步骤;从校本课程的评价到校本课程的管理,在宏观上勾勒出初步的轮廓,使教师有纲可依,有据可查,为教师完成此项工作提供“航标”,指明了探索素质教育的方向。
4.开展师资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课程开发小组筛选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各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校本学科组的教师们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还组织教师参与远程培训和在线视频学习,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和特点。学校根据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原则,邀请上海专家来校作校本课程专题讲座,还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与观摩活动,通过校际联研、公开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5.强化管理措施,保证落实到位
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与推广制度,规范运行程序,制定工作评估、考核办法。明确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的职责要求,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例会,落实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规定各开发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学校课程开发小组每学期召开两次研讨活动,分析讨论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三、扎实耕耘,初显成效
1.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教师的水平
通过校本课程的研究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强化了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加深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提高了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
2.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兴趣与需要,满足每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际,我校因人设课、一班双牌、每周用半天时间(半日辅助活动)走班上课。开设了书法、手工(制作)等十五个项目,二十四个班。编写了《礼之魅》《剪之美》《绳之健》《棋之趣》等校本读本,每学期出版一期以学生作品为主的校刊《朝韵》。还集朝云小学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写了《朝云》这套校本读本,其中选取了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诗词美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通过诵读,规范言行,修身养性,培养人格,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3.校本课程的开发,盘活了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启用了闲置资源,开发了社会资源,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活动,服务社会。如:全开放公共阅读长廊、计算机教室等,经常得到使用,学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4.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品味
在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跃校园生活的同时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近几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四、正视问题,展望未来
关键词:关高等职业教育 体育课程 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竞技对高等技术人才需求的升温,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队伍不断壮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经历了“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三个阶段的逐步转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作为高职教育的“公共课”,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明显滞后于专业课程。目前,国家教育部能作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的文件仅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未明确区别于一般学术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应如何有效扣紧高等职教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与一般学术型本科院校相比,国内的许多学者都注意到,高职体育课程建设除了发挥其“健康第一”的基础职能,还必须与专业技术、职业生涯联系更为紧密,让体育课程更好地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服务。
一、明确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导向的体育课程目标
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必须在树立“健康第一”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技能目标、职业健康目标两个方面内容。
1.体育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技能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光荣使命。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共性是指高职体育课程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个性表现为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
2.体育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健康目标
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职教视野下的更深层次含义在于缓解工作疲劳、预防和治疗职业病。如何缓解和克服长期或大强度的工作中产生的工作疲劳,甚至某些工种引起机体特定部位炎症、病变如颈椎病、肩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等职业相关疾病,是职业教育赋予体育课程新的重要目标和使命。
二、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导向的体育课程建设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
“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我国体育学者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得出的最科学的、正确的、具有标志性的体育课程指导理念[1]。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要有基础课程、选项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辅以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体育课内必修+课外锻炼长效机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教学模式突出职业化特点,体育本职功能与专业需求相衔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突破口。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高等职业院校要以人为本,从职业、工种出发,发展职业体适能为目标,增加与专业技能相关体适能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从业竞争力。
3.重视职业健康与运动保健知识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理论教学,要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健康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针对学生自身特点、专业以及将来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开设适宜的理论课程 [2]。
在教学中,要针对未来从事职业可能形成的工作倦怠以及职业相关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传授运动处方的原理及运动处方的设计方法等。要向学生传授常见职业病的预防,例如了解哪些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容易得职业病,职业病的种类和职业病的症状,并知道该怎样预防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如医学电子、检验专业的学生,应该多讲解视力保护和颈椎病的预防;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如何预防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能直接在室内进行的简易锻炼的方法,以及常见缓解疲劳的身体保健知识。
4.探索和开发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专业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体育,还应该积极探索,探索开发与该校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设立体育专业课程,将体育专业课程列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体育在职教发展中的新途径。
与专业密切相关、适合开发的课程举例:
临床医学(老年护理方向):老年体育与养生(包含老年人体育锻炼方法、常见养生保健功如五禽戏、八段锦、舒心平血功等);
临床医学(妇幼保健方向):妇幼健康与保健(包含孕妇、幼儿等特殊时期飞体育健康与保健方法,如幼儿体操、孕妇瑜伽、产后康复与瘦身等)
康复与治疗技术:运动训练学、运动康复处方的制定、医务监督(包含运动与康复理论、如何进行运动康复、如何实施医务监督);
如以上所列,对临床医学以及康复技术的几个专业进行课程开发的初探,所罗列的体育专业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和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目标相吻合。
总之,职教视野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下,积极探索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3]。职业化的体育课程设置,必须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和谐持续发展为根本,在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对体质和体能素养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职业相关的,能促进专业发展的职业体育课程,并有机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才能顺利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健康性、职业性的双重目标,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华.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滞后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8):133-134.
[2] 宋广侠.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现状与发展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243-244.
[3] 周务农,张 良.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67-71.
关键词:艺术课程 民歌课程 民歌课程的建设
作为旅游职业类院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多年的音乐教学使我深深感到:在旅游职业类院校中,对于学生艺术素质的养成,仅仅依靠音乐、美术等艺术主课程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根据旅游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度挖掘、建设艺术课程中的精品子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素质的培养,将艺术教育与岗位要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岗位人才的培养进行更好的、更完善的课程支持。
根据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本人认为旅游类职业院校在音乐类的艺术课程中,可以将民歌这部分内容进行挖掘,作为音乐类的子课程来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
一、课程定位
1.定位课程的性质
《民歌》课程是旅游职业院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是一门以民歌学唱为主的专业拓展实训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知行统一的学问课。它兼具了歌唱性、表演性与知识的综合性。通过民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土民歌的概念、基本范畴、艺术特征,理解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民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2.明确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应结合高职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面向旅游行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着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丰富的民歌文化内涵、较高的综合素质的旅游从业者,为高职旅游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以学习性工作任务(民歌学唱)为载体,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体现职业性。
课程应突破传统学科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应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打破专业界线、课堂教学与课外研修界线,开展研究性、协作性学习,突出学生能力本位教育的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实现知识传授、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2.课程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结合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本课程应将民歌技能与岗位需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将民歌教学渗透到整个旅游行业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个人才艺应用能力的载体。使学生能更容易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对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民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本着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本课程应构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即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项目实施(技能展示等方面)、民歌的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其中,态度和项目实施属于形成性评价,民歌的知识与技能属于终结性评价。
(4)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影视、广播等多种资源,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营造良好的民歌技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课程设计模式:突出本课程的专业实践性
1、以教为主,学会一定的科学发声方法,掌握一定数量的民歌曲目。
2、以学为主,通过民歌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地域文化、语言特色等,丰富知识文化的内涵。
3、实践:强化校内的实训,创造校外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民歌表演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行业。
三、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1)根据民歌课程的特点和学院的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构建教学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紧紧围绕旅游职业岗位的需求,以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
(2)突出实践教学,进行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锻造学生一专多能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应本着适应高职高专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内涵的陶冶,重视实践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配合旅游专业的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民歌学唱的教学和学生对民间歌曲文化资源的掌握,在技能培养中渗透民间歌曲的文化内涵,为学生一专多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
《民歌》课程应以教学目标的达成来安排教学内容。我认为课程总课时设置为72学时最佳,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训教学7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35。这样的课时安排既体现了课程的性质,又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民歌的数量需求。
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纸质资源
本课程的选用教材可以根据院校的自身特点进行自编自创,也可以选用其他同类院校或者国家的规划教材。我所在工作单位--太原旅游职业学院自主编创的校本教材《经典民歌》,已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
(2)网络资源
旅游职业类院校应当拥有自己的宽带网络,并建设有高配置的网络机房。本课程应当设计自身的网站,以供学生课外学习之用。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评价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环境,进行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及音频、视频的展示,教学效果直观,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为主动地了解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讲解示范法:
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通过正确完整的演示,以优美的示范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这种教法对民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3.情境授课法: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情境授课法,可以引领学生把课堂模拟成表演舞台、旅游车上、景区景点等工作环境,渲染情境,增加现场感强,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课程内容,并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去。虽然是虚拟的,但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实现了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4.团队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节目,一段时间后完成编创结果,向全体学生做汇报表演。团队学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能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5.情感鼓励法:
学生每完成一首民歌,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用积极的语言,促使学生产生自信,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民歌的欲望。这种教法也体现了民歌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6.启发式教法:
学习民歌时,在教师的示范及启发提示下,学生由学逐步转化为独立表现。这种方法既能够使学生建立自我形象,产生成功的感觉,提升自身的自信度;又充分体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学”转移到“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钻研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7.竞赛激励法:
旅游职业类院应每年定期举办民歌比赛、文艺汇演,以及各类相关的竞赛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民歌,同时学生参与的民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大大提高。这些实践活动既展示了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能力,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边讲边练,结合多媒体课件、音画演示等教学手段,以直观的形式使抽象问题简单化。通过高效的授课手段、形象的音画演示、巧妙的环节设计来保证授课质量。
2、网络教学
建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拓展课程教学资源,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课程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课程教学网站,将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电子化,并提供给学生在校园内随时登陆使用,丰富的网上资源能够使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让更多的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
3、模拟实训系统
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场所,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整个练习过程,增长实用技能。虽然是虚拟的,但却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实现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三)民歌课程的考核评价
本着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本课程应构建以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即从学习过程(出勤率,课堂表现)、个人能力(参加比赛、技能展示等方面)、民歌的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其中,学习过程和个人能力属于形成性评价,各占考核成绩的20%,民歌的知识与技能属于终结性评价,占考核成绩的60%。
五、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应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共同制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考核等方式来打造成优秀的教师团队。这支团队应当善于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开拓进取、勇于接受新的职业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活跃。团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应当合理恰当。同时教学团队应当主动将最新的信息资讯引入教学,及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和发挥民歌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上的功效,结合专业需求,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而服务。
六、课程特色
《民歌》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是旅游职业类院校中各专业的拓展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知行统一的学问课,也是技能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特色课程。《民歌》课程力求实现培养学生美感、提升气质、服务专业、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是旅游职业类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对外宣传的一张特色名片。《民歌》课程对于在旅游职业类院校中音乐类艺术大课程中的其他课程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结束语
在旅游职业类院校的课程建设与发展中,《民歌》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可以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打造未来的职业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民歌》课程结合了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这门单一性较强的技术课程变成一门技能与专业相结合的,以技术服务于专业的综合应用性课程。《民歌》课程结合了旅游职业类院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大力开展课程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和平台,将实践与专业紧密地结合,为旅游行业培养高质量的精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立芳,辛茹,经典民歌[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
[2]潘玉清.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1).
关键词 高职 网络课程 在线
高等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一般都达到50%以上。与之相适应,高职院校的网络课程在建设时也需要体现实践教学的功能。网络课程是基于Web传输的为完成某学科或领域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组织起来的相对完整的学习经验体系,它包括围绕特定学习目标而设计组织的系列学习内容、为实施课程而设计的交互性学习活动,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复合体。《涂料生产》课程是贴近涂料生产实际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网络课程的受众除了在校的学生,还有涂料及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业余爱好者等,因此在建设网络课程时也需要满足受众的需求,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在线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功能
《涂料生产》网络课程以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程建设的平台,并充分发挥其功能。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来设计和实施。设置了课程标准、教学材料、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等与学生在线学习息息相关的栏目,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在线学习。课程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课程网站中充满丰富的实践教学元素,着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学材料一栏,提供了根据课程内容精心制作的演示文稿、实验实训教学指导书、实训课操作过程录像以及与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的下载与浏览服务。只要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学习者就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进行理论学习以及实训观摩。课程最终以学生满意为标准,搭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开设了课程问卷、答疑讨论、教学邮箱等栏目。通过课程问卷,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对课程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课程建设;通过答疑讨论栏目,及时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与学生讨论课程相关的问题,提高效率,同时也与现阶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邮箱则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私密的沟通渠道。此外,还设置了课程管理栏目,主要是给老师提供一个管理课程栏目、元数据和选课学生等内容的工具。通过该栏目,老师可以不断完善课程的栏目、样式,还可以统计、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各种情况,包括进入课程次数、课程讨论区发表话题次数、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上交课程作业次数、提问次数以及阅读试卷库试卷次数等等。
二、发挥校企合作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注重校企合作。网络课程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涂料生产》网络课程就是校企共建的成果。企业技术人员在该课程建设中,在课程内容的选定与编排、教学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实训视频的制作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弥补了学校专任教师在生产实际经验方面的不足。同时,企业技术人员也参与网络课程的答疑讨论,为学生解答问题,尤其是工厂生产实际的问题;回复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电子邮件等。由于企业技术人员工作在涂料生产一线,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具说服力,对学生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形式和手段
《涂料生产》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策略。
1.形成性评价
针对网络学习和课程特点,本课程特别注重形成性评价。
(1)平时在线作业评价:一般在线3 次作业(不含专题习作),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评价和成绩在教学平台都有系统的记录,作为总评成绩的主要参考。
(2)网上学习的时间和次数:教师通过课程管理栏目,可查看每个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时间和次数,学生的网上学习活动记录可作为评定总评成绩的参考之一。
(3)网络答疑和专题讨论的情况:学生参加网络答疑提交问题次数,在BBS 专题讨论区的发文数也都有详细记录,作为总评成绩的参考之一。
2.总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