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第1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人体艺术,能够通过对一定动作造型的运用来全面系统的展示出舞蹈的艺术风格。从世界现代健美艺术的层次上来看,舞蹈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人的内心,并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舞蹈艺术具有强烈的参与性,能够在教学实践和艺术表演中唤起舞蹈者和欣赏者内心的美学感受。从舞蹈者自身来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舞蹈者在舞蹈中旋转、弹跳、开位、闭合、推拉等动作的运用,不仅能够给自身带来精神上的美学享受,还能够让其产生生理上的美感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灵与肉结合,使舞者在极度兴奋的美学艺术体验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感。而从欣赏者的角度说,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舞者动人舞姿以及优美音乐节奏的感知,唤醒自身心灵深处的美感享受,进而引起一种特定的动作知觉,并且伴随着欣赏者的生理变化表现出一种对舞蹈动作的内模仿,从而使欣赏者在内心深处与舞者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而律动,逐步在心中获得一种生理上与精神上的享受,不仅能够帮助欣赏者宣泄内心情感,还能够通过美学的欣赏增强身心舒适度,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可以说,集音乐、形体与服饰于一体的舞蹈形式,其自身所具备的优美旋律、健康律动的体态、丰富多彩的服饰以及高贵典雅的礼仪风度等,都给学习者以和谐融洽的情感体验和相对高雅的艺术生活情趣,既体现了一种外在的表演艺术,又彰显着其丰厚的文化思想底蕴。随着国际社会对舞蹈艺术认识的逐渐提升以及舞蹈艺术家们自身演绎能力的增强,人们在舞蹈教学和艺术表演中更加追求舞蹈动作的完美配合,通过舞蹈艺术自身内在和外在审美情趣的结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美学的艺术表现既是对美学内涵与美感体验的连接,也是美感发生的重要理论支撑。而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在表演中通过动态人体艺术来向人们展示一定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享受,激发人对美的向往和进一步追求。任何一个舞种在演绎中都需要舞者动作协调、肢体大方舒展,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通过美观的艺术造型,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效果,显示出舞蹈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而通过舞蹈教育来提升人们的美学艺术修养和相应的审美情趣。

二、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自身的作用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形式下的审美教育主要是为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美学内涵的事物以及艺术形象中所反映出的思想情感的深层次运用来感染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思维、意志和品格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加以激发,还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思想觉悟,鼓舞学生产生一种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不断努力奋斗的决心。审美教育对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体育以及最重要的智育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审美教育通过树立优美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和理想的正确认识和定位,使他们在其中体味到一种潜在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保证其政治面貌和道德品质以及思想价值情感都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认清社会现实,感悟历史艺术和哲学,同时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正确把握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共同发展。

1.舞蹈教学是审美教学实践的坚实基础和重点服务对象。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是将舞蹈教学作为审美教育实践的实施载体和重要基础,通过对舞蹈教学的建设为审美教育的开展创造相应的发展环境。而审美教学的实施同样将舞蹈教学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所以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中必然存在着一种服务基础和服务对象的内在关系。

2.审美教育的实施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艺术指导和美学层面的教学参考。在舞蹈教学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审美教育的发展对舞蹈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从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来看,主要指审美教育的实施为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艺术指导,保证了舞蹈教学的健康发展方向。同时审美教育也为舞蹈教学提供了相应的美学层次教学参考,保证了舞蹈教学的美学价值。

3.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这一关系主要是从二者的教育发展目标来论述的,舞蹈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舞蹈演绎技能,重点在于逐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而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增强学生舞蹈演绎的艺术性,在这一点上,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关系。

(三)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价值

舞蹈在世界上具有“艺术之母”的崇高称谓,其自身的审美教育价值受到艺界的重视。芭蕾舞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正是由于人们首先认识到了其在审美教育方面的艺术价值。舞蹈教育通过对人的形体、表情、动作和舞台、音乐设计等多方面的结合运用来展示舞蹈表演的艺术内涵,进而在演绎中发挥舞蹈的艺术魅力。因此可见舞蹈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是美学的艺术结合,其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美。舞蹈表演能够将人们吸引到一定的社会秩序中,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构建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道德美。舞蹈教学通过社会主义哲学思想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舞蹈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和发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思想,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逐步提升。民族美。舞蹈教学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舞蹈教学通过对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民间舞蹈的教学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内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进民族艺术发展。精神美。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舞蹈艺术教学时,不同形式的舞蹈对学生的思想精神起到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集体舞蹈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纪律性;抒情型的舞蹈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帮助学生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力量型的舞蹈则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而舞蹈教学中的各种重要元素也对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舞蹈自身的节奏型可以提升学生的乐感,帮助学生感受事物发展的有序性;舞蹈训练的高强度则能够锻炼学生的毅力,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刻苦学习的精神品质。仪表美。通过舞蹈教学中学生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身体感官更加敏锐,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逐渐在学习中形成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良好的个性,体现出优秀的个人修养。同时,学生通过对舞蹈基本功的不断训练,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优美的体态和举止,有助于学生身体匀称发展,具有一定的健美体魄和端庄仪表的作用。

(四)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

通过在舞蹈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能够极大的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从具体的应用实践可以看出,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对于我国当代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不但能够推进舞蹈教学中美学教育的发展,还能够使舞蹈自身的美学内涵得到一定的延伸。

2.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舞蹈教学中审美价值观念的确立。审美教育的实施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美学思想指导,并逐渐帮助舞蹈教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使舞蹈教学在发展进程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获得正确审美价值观念。所以在相关研究中应该对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在审美价值观念方面的确立作用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3.审美教育的实施推进了我国舞蹈教学的整体健康发展。从审美教育和舞蹈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重要关系,舞蹈教学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审美教育更为舞蹈教学的进步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因此可以说,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舞蹈教学整体发展的激化和推动上。

三、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鉴于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和审美教育价值,学校在进行舞蹈教学实践中必须适当的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但能够掌握舞蹈的演绎技法和表现形式,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为此,学校舞蹈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在舞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在舞蹈教学中正式渗透正确审美观的内涵

要想真正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思想,教师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思想内涵,从对审美观思想内涵的教学理论分析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在舞蹈表演实践中对自身表演形式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学习中理解舞蹈教学的审美内涵。

(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审美鉴赏能力对其自身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三)将审美教育与相关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能孤立的开展,而是应该将审美教育与相关艺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相互促进发展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从我国舞蹈教学的实际经验上看,将审美教育与相关技术教育有机结合是在舞蹈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第2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美学;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57-01

美学作为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和指导着文艺的发展、文学批评的方向以及人们的文艺创作,影响和指导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美学教育。

一、美学的作用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美学首先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这就决定着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及社会一员的人必将与现实产生种种关系,而人与现实的关系又以需要为前提、为根据。仰韶遗迹中的鹿纹彩陶盆、蛙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无论是盆本身还是盆上的各种纹饰,与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彩陶盆上形态各异的鱼、奔驰的狗、爬行的蜥蜴、拙钝的鸟和蛙以及人面含鱼的形象,既让人清晰的感觉到当时生活的生动、活泼、纯朴、天真,也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崇拜意味,这种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已然脱离了单纯的物质需求,而与人们的宗教艺术需要紧密结合。因而我们在追寻美的足迹的时候要认识到青铜艺术中的严重的命运气氛和神秘的狞厉风格,以及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中荡漾出的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认识我们与美关。物质需要是一种使用关系,体现的是利之美。精神需要又可以分为三种: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这三种需要分别对应着我们对真美善的需要。美学指导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与人生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直接指导着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二、文艺发展与美学的密切关系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随着美学观在不同社会状况下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反映在文艺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之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会影响文艺的发展。文艺的研究对象既涉及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这是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也涉及有关文艺的问题和观点,这是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美学的研究范围决定着文艺与美学的密切关系,也决定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文艺创作离不开美学观念。艺术以人的心理感受为中介,把掩盖在生活中的美之条件揭示出来和组织起来,这就给了这条件以美之生命。与其说艺术创造美,不如说艺术创造了美的条件。因为,如果艺术作品引起读者的美感,那么这美不是在艺术家的劳动过程中,而是在读者受到感动的时候产生出来的。

艺术成为审美关系就在于艺术就是专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是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还是饕餮狞厉的殷商青铜;无论是儒道互补的先秦理性精神,还是骚赋耀目的楚汉浪漫主义;它们在凝聚着中华民族审美趣味、艺术风格的同时感染了当时代的人,也与我们今天的审美爱好相吻合,使我们产生着亲切之感。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本着审美的需求,去体悟文艺的博大精深和美妙深刻。紧扣文艺发展的脉搏,去感受血液涌动的美的律动。

三、美育的要求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美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是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的跨越。美育的对象涵盖了我们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以艺术的形式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地,是我们美育的对象。山川风光,自然形胜是美的源泉。美育内容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章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祖国山川的壮美,四季自然的风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

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方方面面有着美。社会之美包含人物之美、人体之美、服饰之美、语言之美、行为之美、社会环境之美、斗争之美、劳动之美等。如果你有能感受美的眼睛和耳朵,那么,美就“客观地”在你的周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环境美、行为美、斗争美、劳动美、服饰美,都有倡导和弘扬。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让我们感受到老北京的胡同之没的特殊文化沧桑,这何尝不是一种环境之美?《诗经》有大量歌颂劳动之美的篇章,这何尝不是人们对劳动的歌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等课文之中语言的智慧和精彩,这何尝不是语言美的展现?

作为自然美、社会美集中体现的艺术美,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因素的主要内容。艺术美覆盖着我们精神生活的始终,艺术美凝聚着人的情感和观点,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反映在许多方面。我们的“审美情感”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这些“形式”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既在形式又不只是形式。就语文教学的特点来看,艺术美包括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美,即文艺作品的内容美,也包括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美,即文艺作品的形式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将美育与语文有机结合,再现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境,让其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进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第3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04-01

音乐发展历史悠久,与文化之间的日益交融,成为体现着不同时期人们文化鉴赏能力的一个维度。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为迫切的需要,对审美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音乐作为美的艺术,在审美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与教育属性

音乐相比文学、雕塑、绘画等艺术,对物质媒介的要求相对较小,这也成为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优势。考察不同的民族文化,我们发现,音乐似乎成为一种普遍性艺术。人们对音乐的重视,与音乐自身所体现的功能与性质有关。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审美是音乐的第一功能。当音乐响起,人们作为主观的审美主体与音乐这一客体发生联系,人与音乐之间构成自由的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呈现为审美现象,人们从外在事物的功利关系中脱离,此刻人的自由本质开始展示。人们在自由的审美关系中,思维_始向生命本质探寻,与生命的起源相接近,回归到人的本质状态。此刻,人与音乐似乎进入了一种无功利性的游戏当中,功利性目的此时消解,人通过自由的想象力,将思维不断向生命的源泉延伸,人此刻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节奏的审美,还有一种意象世界的召唤。

(二)音乐的教育性。音乐的教育性在当今时代被看重,音乐的审美功能亦是为音乐的教育服务。音乐融入审美文化,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是为塑造健康的人格服务,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人们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审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艺术以及文化所持有的鉴赏能力也受到音乐熏陶而显现不同。人们在音乐中宣泄压力,内心恢复平静,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二、审美文化的发展概况

“审美文化”是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美学范畴,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审美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审美领域向文化领域扩展,且概念处于形成期,具有不稳定性与包容性,呈现与市场经济相互接近、靠拢、渗透、交融的趋势。审美文化在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取得一系列成就,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但是,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形势下,审美文化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同时遵守文化规律、市场规律、审美规律的问题;保持审美文化的格调问题;审美文化的社会职能问题,等等。这根源在于对审美文化市场十分重视,而对文化本身没有做充分考虑。

当下音乐教育的开展,必然面临着对审美文化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在审美文化浪潮中保持应有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底线等问题。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人们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审美文化平台的同时,抵制现阶段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审美思想。

三、在审美文化中开展音乐教育的策略

在面临审美文化浪潮中,由于音乐质量参差不齐,音乐教育必须着力提升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抵制低俗文化对人的审美经验的消解与重构。

首先,注重音乐师资力量的培育。在音乐教育中,“教”与“学”是互动的关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必然影响教育的成效。因此,音乐教育得到有效开展的前提之一,是拥有高素质教育人才,每一位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人,除了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之外,其自身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的音乐进行甄别,取优去劣,积极引导学生远离低俗音乐。

其次,音乐创作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社会意识,不能为了市场需求而放弃底线。回顾当前我们所处的音乐环境,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制作音乐的方式更加便捷,但是音乐的质量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更多的音乐以负能量的形式呈现。许多音乐制作为博得知名度,不惜媚俗且低俗。

最后,增加古典音乐教学。古典音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呈现的魅力也是无穷的,但是由于缺乏对学生古典音乐兴趣的培养,以致失去众多受众。如,时下许多年轻人对贝多芬、莫扎克等音乐巨匠创作的音乐并无兴趣,而只喜欢一些媚俗的音乐,从低俗中获得一种自嘲的心理安慰。

四、结语

音乐教育有其独特功能与意义,在审美文化的浪潮中更应该注重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远离低俗音乐,以审美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审美鉴赏力。不论是音乐教育者,还是音乐创作者,都应该遵守音乐美育的规律,用音符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用音乐的诗性描绘诗意的生活。

参考文献:

第4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一切艺术形式只要以真、善、美作为其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就必然会与道德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着道德观念。艺术教育可以以美导善,具有培养主体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优秀人格的隐性育德功能。如果在普通高校中能够在较为感性的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将会为以理性教育为主的传统德育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支持。但是,要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育德功能,必须首先弄清楚艺术教育到底能不能和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究竟是否具有可行性。

一、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一些西方艺术哲学观念对我国艺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唯美主义”。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开始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奉行“唯美主义”。他们极力批判在艺术作品或艺术教育中渗透道德观念,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与道德无关;而艺术教育就是纯粹的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无关。艺术若与道德扯上关系,就玷污了艺术的纯粹性,就是“伪艺术”。而艺术教育若与道德教育挂上钩,则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这种思潮对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产生了影响。一些教师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对道德观念采取回避的态度,追求所谓“真正的艺术教育”。那么在普通高校,将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到底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笔者认为:

1.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学校教育实现其最终目标“育人”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这是任何学科都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虽然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育德”,而艺术教育主要“育美”,但二者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都是普通高校大学生,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不过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那么,在普通高校教学实践中,为了育人的共同目标,二者应该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不应互不相干,各行其是。因此,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艺术教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只顾其审美性而放弃教育性,那种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闭口不谈道德,将艺术教育完全孤立起来的做法,才是真正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李岚清同志说:“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并进一步指出:“审美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虽然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美育的主要实施内容和途径,其直接功能是“育美”,最终目标是育人。在实现其育美功能的前提下,借助其自身学科特点优势,为德育的发展出份力,是完全可行的。

2.艺术教育隐性育德功效发挥以其审美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条件

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效是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形象影响人的审美感觉感知、意志等,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并进一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在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在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艺术总是先使接受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后才引起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审美情感体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而非通过理性的道德说教,这恰恰是艺术教育发挥其育德功能最为隐蔽和巧妙的地方。由此看来,艺术教育的隐性德育功效的发挥是以其审美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的,育德功效是艺术教育在其实现自身审美功能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附属功效,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与其审美教育的性质并不矛盾。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涉及道德教育内容就会违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当然,这种不矛盾的和谐状态是建立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尊重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本质,真正遵循着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来进行教学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完全可行的,这既是学校教育实现其最终目标育人的需要,也不会违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那么,艺术教育自身是否又真正具有发挥“育德”功能的可能性呢?艺术教育在育德方面是否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某些优势呢?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育德的可能性及优势分析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自办私学,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并把礼乐作为其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将音乐课程纳入学校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修养过程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教育在他看来是促成完美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也特别强调美育特别是音乐教育的作用,认为音乐是培养品德最为重要的内容,“如果目的在于教育便当选取最优良的培养品德诸乐调”。可见,古今中外,艺术教育在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眼中就是培养青年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必备内容和必经之路。通过艺术教育进行德育渗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并具有其他学科所具备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艺术教育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当今普通高校的德育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德育课程不受大学生欢迎。一些高校的德育课程与社会发展脱节,教育方式以理性说教和道德观念的灌输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生硬,缺少感召力和说服力。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接触的新事物多,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性格中还有少许叛逆,带有强制性的传统德育方式已经很难从内心深处打动他们。艺术教育是一种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重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具有形象性、感染性与愉悦性的特点。艺术教育自身既具有审美性又具有教育性,既可动之以情,又可晓之以理;既能深入人心,又不会使受教育者感到外部不自然的压力,其轻松活泼的形式使人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接受影响。与传统德育手段相比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无疑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和结果。正因为如此,在当今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因其轻松活泼的教学形式,富于娱乐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而深受学生喜爱。在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寓教于乐,淡化德育的强制性痕迹,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艺术气氛,有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善”的感化,弥补了高校传统德育的不足,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2.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情感体验来获得

卢梭认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歌德也认为:“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言而喻的感化来。”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再现人们的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风貌,通过对典型形象某种品质的强烈渲染,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观念影响。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与道德的这种关系实现其育德功效的。艺术教育的隐性德育功效的发挥并不通过直接向学生灌输道德信条、政治目标,而首先是通过艺术审美活动,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趣味变得高尚。而高尚的审美趣味进而又为健康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与传统德育及其他学科相比,艺术教育育德的基本特点和最大优势就是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虽然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更容易实现道德目标的“入耳、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高校传统德育和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育德”的功效。

三、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育德功效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

前面已经从可行性和可能性方面做过分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有促进作用。从国家和社会的大局来说,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普通高校是未来社会预备精英培养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和谐社会人才的重任,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人才,更是具有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品格,它由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意志、能力、智力等因素构成,全面地反映了一个人的言行和整个精神面貌,包含信仰、情操、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它是以自然性为基础,以个人的社会关系(含教育)、生活方式、职业、社交活动为基本内容所形成的个性特征。而所谓完美的人格,就是构成人格的几个因素完美结合,真、善、美高度统一,知、情、意和谐发展。

培养大学生真、善、美和谐发展人格的目标,如果要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分别以教育形式落实,则分别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格,用来育美的美育是必不可少的。郭声健认为:让自己沉沦于感性世界,一味追逐和贪图感性享乐,失去了对艺术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与深刻把握的人,与让自己禁锢于理性世界,情感受到无情压抑的人一样,都是不幸的。因为,无论是理性的“单面人”还是感性的“单面人”都不是心灵完善的人。因此,在当代社会,人们不仅需要艺术,同时应该懂得艺术。意思也就是健全的人格应该是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艺术能够发展我们人格中感性的一面,是健全、和谐人格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要塑造大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离不开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美育实施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对大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2.有助于维护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乃至和谐的社会关系

我国大学生大都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个时期的青年虽然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却尚未完全成熟,青年中期正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据调查,在我国普通高校,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失恋、学业受挫等因素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艺术是人本能的一种精神需要,艺术能使现实生活中人的焦虑、压抑的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使人的心灵趋向平静与和谐。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际上也是满足大学生这种天然的艺术需求的途径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大学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使他们的心境趋向平和与和谐。同时,艺术教育能通过维护每个学生精神状态的和谐,进一步维护大学生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维护校园、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结语

第5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

第6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学生 艺术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 高校德育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尚处在发展阶段,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凸显出问题和不足。如学生普遍对思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热情不高,表现出勉强应付的情绪。心理承受能力低,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很难表现乐观积极的态度。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以艺术教育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将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感化改变为使学生在接近艺术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精神素养的提高,变被动为自觉,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的教育手段。

二、 艺术教育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

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育人就要使之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塑造人的过程中相对传统方式的优势,体现在德育知识传输方式上。即可以发挥艺术对人类情感的调动功能,使艺术作品的审美主体--学生,在被打动中明辨是非善恶,达到以善为美、以德为美的教育目的。

德国哲学家家康德认为,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心理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在相当的环境中以非常类似的方式发生作用。"正是有了相同的心理构造,人的心灵都是以同一方式运转的......自律的理性理念(rational ideal)就是深层的、潜在的道德,道德判断必须被视为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但道德感并不是个人的反应,而是普遍的人的反应,人们在美的知觉中体验到的愉悦,来自于它唤起了人类自身道德自由的意识,所以人在艺术品的美中得到的愉悦本身就是道德的愉悦,因此它存在于我们把自身做为一个道德主体的意识之中。而其后的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对其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发表了自己关于艺术与道德的观点,他认为人学习了艺术和审美,本身就可以转变他与环境的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席勒较之其前辈康德而言,更重视对人的道德实践教育--审美能力教育、艺术经验培养是在做为现代社会疾病的缓和剂的意义上被理解的。

总的来说,艺术美对人的道德品行的教化作用,可以完全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艺术鉴赏的实施、艺术美感的体验来实现,同时通过学生对自身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想象实现主动、自觉地道德认知,达到受教育的目的。那么怎样组织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活动,如何给学生奉献体现"道德之美"的优秀艺术实践活动,成为我们研究的目标。

三、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将人文素质教育分解为艺术审美实践、主体意识训练和美育心理基础培养三个方面。以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类兴趣爱好社团为抓手,发挥学生干部作用,以社团展示为三大模块实施培养的主要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分别介绍。

1、在艺术审美实践教育方面,首先要转变审美实践教育的理念,将以往强调对学生的灌输转变为引导学生自由想象,随心创意。如实践中利用学生课余对文艺演出活动的积极性,将几项规模大、效果好的素质教育项目的立项固化为传统项目,使学生在参与到活动中时,做到对每学年的活动项目心中有数.利用所谓经典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愿望,学生参与社团积极性提高的同时表现出对活动宣传、场地协调、选手海选、经费管理以及总结报导等方面各自不同的才能。

2、主体意识训练方面,主要是以各类征文、演讲比赛的开展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发现自身价值为目标,使学生在内心建立与客观世界的正确关系,培养学生敢于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意识。在活动的组织、宣传、评比方面必须强调明确的目的性,如培养学生爱护校园植物的"校花校草摄影比赛"、针对"九零后"学生的"感恩父母--给父母写一封长信"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我身边的诚信故事"主题演讲比赛等,都是通过明确的实施过程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在时下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的前提下,特别为女生开展女性主体意识培养的活动,如每年三月开展的"缤纷女生节系列活动"和每年六月与校就业办合作开展的"就业路上,我们同行系列活动",培养女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清醒地知道自身特点,以独立自强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女生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人生追求。

3、美育心理基础是构建人的审美心理以促成其敏锐的审美能力和形成美育心理的素养性教育。审美活动是通过人的一系列知觉,将审美客体反映到主观意识之中,与审美主体自身进行结合交融而产生一系列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所以学生美育心理基础的建设应看做是一种审美观念的创造过程。在实践中,各类学生社团应该做为此项工作的载体。如开展学生文娱活动的学生艺术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与专业能力拓展相关的各类社团等,都是这一审美心理基础建设的重要阵地。

因学生的审美心理受着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制约与影响,在开展社团活动中,应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交流以建立正确取向。同时要重视学生间审美心理水平的个体差异,如男女生差异、城市与农村学生差异、沿海与中西部差异等。但总之必须选择具有高尚情操和健康内容的审美对象来施教,同时要形成相应的审美情景,在审美关系中来施教。

总之,高校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艺术素质教育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发挥艺术作品中隐含的道德伦理性,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既以"愉悦为先,道德相随"的方式对学生实施道德影响和改善其道德观念。做为高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艺术素质教育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

第7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近几年来,各大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结合自己的院校特色开设了相应的艺术教育课程,举办了一些艺术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师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的现象。诸如将艺术教育活动仅仅作为教育的手段,割裂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没有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割裂了艺术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使他们不能领略到运用各专业技能的乐趣。混淆了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把演讲比赛、诗朗诵、读书、征文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都视为艺术教育活动;混淆了艺术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关系,将艺术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课余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等娱乐活动;混淆了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关系,使艺术教育活动停留在专业学生或少数艺术特长生的活动层面上,主要精力放在了艺术团和个别节目的训练指导上……诸如此类,没有真正实现艺术教育普及性、审美性等教育功能。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的原因探析

(一)对待公共艺术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大多数师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目的和功能认识还不到位,这在高职院校更为明显。由于高职教育在理念上定位为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专才”教育,侧重职业性,突出的是岗位能力的训练,强调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特点、技能型专门人才等概念的片面认识,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目的上过分强调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只是单纯地围绕市场转动,将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过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促进科学教育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比如工作重心放在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方面,偏重职业和技能教育,忽视或无暇顾及文化艺术教育,从而导致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及师资匮乏,文化艺术教育的观念难以有效的贯彻。

(二)教学内容忽略对象个体差异,未能做到因材施教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施教对象来看。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大部分生源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学校,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虽然有艺术欣赏的内容,但大部分学校开课情况不是很好,造成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差、底子薄、程度浅,造成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内容的深浅难易度上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经过多年努力,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应试式学习的压力,很多精力放在课堂之外的社会事务上。加之,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成为洋文化和快餐文化的追随者,不能正确的认识艺术与生活关系,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目光短浅,实用主义心态,片面追求技巧技能,或者将专业技能仅仅作为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学习缺乏动力,忽略个人审美修养的提高,造成对公共艺术课漠视,态度消极、敷衍了事,从而影响了艺术教育普及、审美迁移的效果。因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如何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值得教育者深入探索。

(三)艺术教育区分侧重点,不能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没有把握艺术普及教育的规律,片面注重艺术本体的技术和技巧训练,没有看到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情趣为中心,没有与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忽略了艺术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融合。

(四)偏离艺术教育规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不被重视也不排除艺术教育规律本身的原因,艺术教育周期长,见效慢,成果呈隐性状态,导致一些院校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急于求成,注重把获奖作品的多少作为评价艺术教育水平的标准,客观上使艺术普及教育在高职院校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长处,融合职业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

前面罗列了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现状以及问题产生的成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不仅仅是经费上的保障、艺术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可以解决的,而更多的是需要公共艺术任课教师甚至所有教育工作者在遵循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律的基础上,对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刻地反思和转变,深化公共艺术教育观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在对象上的普及性、内容上的审美性以及功能上的迁移性的特征。将艺术教育的重点从艺术本体转移到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上,在教育的目标上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艺术的境界追求相结合,将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进行融合,使其内容丰富、完善,功能实现更趋理想。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可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和中国文化一道,也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风格。其中的许多方法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所欠缺,因此,发掘和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资源对今天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生活艺术化的观念,突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性特质传统艺术从内涵上来说,不仅包含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国粹,其实它包罗万象,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不割裂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使生活全面艺术化。“传统艺术是基于生活中的各种技巧、手段在精熟中而产生的审美趣味”,它们无处不有艺术的生灵活趣,从经典的高雅的文人游戏,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至民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如饮酒品茗、精食美餐、斗草斗鸡、打躬作揖、放风筝、烙烧饼……任何行当都能找到乐趣,并且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行当无不展示着其别的审美兴致。可见中国古人注重生活的美学,注重实用中的审美。这种观念对于强调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融合专业与艺术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首先他将艺术生活化,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都可以玩艺术,这就决定了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每个人。其次,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和老师在艺术教育中,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艺术的普及推广带动作用,更广泛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评价能力以对事物的艺术洞察力,形成艺术与其他学科综合而成的感受力,让每一个专业都能体现艺术的内容,尤其现代社会,在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的情况下,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都具备艺术的思维,都能发挥艺术的情怀。以免使艺术化的生活变得技术化和物化,从而实现艺术普及化的特征。#p#分页标题#e#

(二)借鉴传统教育实践和证悟的方式,追求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和迁移能力中国古代艺术教育在方式上不太强调理论的系统性阐述,而注重经验教育。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更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强调的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无论是老庄或者孔孟,他们的学说,没有鸿篇巨制,都是只言片语式的,因此,教育似乎全靠求学者的孜孜不倦地实践和证悟。如书从读诵开始,书法、绘画以点划勾勒奠基,棋从名谱入局,修身成人亦从打躬作揖教起。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陶冶和美化既要在审美实践中完成,又要在审美实践中得到检验,更要通过审美实践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如陆游诗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等同对待,道理也是一样的。这种实践和专业技能的实践是一致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一方面强调实践,另外一方面,也必须有证悟,达到实践艺术之化境,让人体会到实践的美好,不至于让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固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式似乎不切实际,因为不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而显得有些傻冒。但是从教育本身的规律来看,艺术教育功能的实现绝对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从艺术课程实施效果来看,并不是学生学习了鉴赏类的课程,就具备了鉴赏美的能力,因此,教育教学不能太专注于艺术本身,要把公共艺术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在多样性的艺术文化情境中突出文化含量,使学生理解艺术美的本质与规律,让他们在专业实践中由技入道地去实践证悟,从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领会本领域的“艺术”美,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长。

(三)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境界追求,实现高职艺术教育创新与超越的精神古云:“艺无止境”,艺术教育同样也追求一定的境界。中国艺术教育不仅仅注重技能的掌握,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境界,此种境界一为技法上面超级熟练而达到的无我之境,有熟能生巧而至“法无定法”。他强调主体通过努力或者顿悟,摆脱客体技法的束缚达到与客体物我两忘、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而达到神乎其神的地步,在技法的境界追求上最高为无法,亦即法无定法,另一种可以看成是个人修养上面的“得道”,达到追寻事物的本原,自然而然,以及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之境。可见,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终极目的在于“进技于道”。这里面成功的因素当然地包含了主体的天赋与才情等客观因素。此外,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一向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提高。按照中国的教育传统,欲学做事,必须先学做人,立德是为教、做事的根本。所以,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以德为基,以技为始,进技而至于自然之道,从而达至善至美、人天一体的自由化境。古代艺术教育这种对境界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显得尤其需要,高职院校强调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果在专业技能教育中融入这种对境界的追求,将艺术教育融入到他们的专业实践之中,对他们实行“进技入道”的要求和熏陶,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在道德、情感、情操、意志、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责任心、自尊心,以及促进不同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也能有效提升。这样,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合理构成以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将会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在对传统借鉴和融合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也有农业经济特征下的一些的特点与不足,与现代工业文明有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教师会钟爱有悟性的个体以及对“绝招”留一手的陋习,这是在借鉴和吸收过程中我们需要加以正视和规避的地方。

第8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 素描 色彩 色彩构成 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 “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 “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 译 世界图书出版司 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 三联书店 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2006. 

第9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41-01

一、美育的功能

(一)美育的社会功能

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有物质和谐的建设,又要有精神和谐的建设。美育是物质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美育还教人们在物质财富生产的过程中追求高尚的审美要求,满足人们对优质美观、经济实用的劳动用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的需要。实施美育,把人们创造美的能力发展起来,实现现代化生产中美学与技术的高度统一。因此,社会物质产品只有具备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说,实施美育,可以把人们创造美的能力发展起来,实现现代化生产中美学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二)美育的个体功能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使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素质都得到充分的提高。体育侧重于生理的发展。而心理又有知、意、情之分,对应的哲学范畴就是真、善、美,运用于教育实践,就是智育、德育、美育。美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确定一种“审美的态度和人生观”,从根本上协调人在现实中的情感心理,化解被物质化的生活积聚的焦躁、抑郁,而使其处于一种审美的状态,实现生命与社会的和谐。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

(三)美育的教育功能

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美好的事物,可以通过外在的感性形象,反映和满足人们美好的追求,美好的社会理想。美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美的创造和确立自身的美。通过美育,使人能明辨是非,分清光荣和羞耻,诚实和虚伪,真理和谬误,在客观上真正揭示真、善、美的关系。通过美育,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美育的核心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艺术教育的首当其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怀着一颗积极的、友善的心灵去对待一切事物。艺术教育给予群体审美快乐,对待别人就会摆脱因利害计较引起的人际关系的纠葛,矛盾以及不和谐。没有艺术修养的人是粗俗的,是不懂得礼节的,自然是没有高尚情操的。由此可见,由于艺术教育比之于单纯的具有机械化性质的基础教育本身,这种独特的使人的心灵得以艺术化,得以“自由舒展”的感化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当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说,艺术教育是客观和落实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中的教育是不能与艺术教育相比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艺术教育的根本

艺术教育的根本可以说是审美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思想上受到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自然而然的素质就得到了提高,也就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目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有三个分贝时“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最明显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心灵的描绘,作用到作者的感情上,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长擦汗那个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让欣赏者不自觉的受到感染,心灵受到净化;而“寓教于乐”就是强调,应该将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四、结语

“艺术乃德行的宝库”。为了好好使用这座宝库,我国近年来艺术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理科、工科院校都筹备了艺术中心或艺术学院,全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也蓬勃发展。这一切标志着我国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