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大学教育的英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教育的英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教育的英语

第1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这份教学要求是与通识教育理念相一致的,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做出了明确定位,对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Rivers指出:“语言不能与文化完全分离开来,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中。”文化可以涵盖一切人类社会现象,语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可以加入各种学科的知识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英语涉及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诸多方面。它以语言教学为媒介,通过课堂学习、师生互动和课外阅读,把英语、西方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教学之中,为培养通识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广博,除了系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技能,还传播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理解。它具有受众面广、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点,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教学特点,与其它通识课程相配合,共同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近年来,国内高校相继开展通识教育相关课程,大学英语被列为必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倡通识教育,不仅符合高校《课程要求》,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注重通识教育,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强调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英语教学以通识教育观为指导,使学生在发现自我和实现自我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获得快速发展。目前,从教非专业英语教师已达6万人。但是,由于教学理念、师资水平及硬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据2010年有关学者调查,认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比例高达81%”。开创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迫切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与问题,笔者按照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类高校,于2012年上半年对福建省内3所高校的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专题访谈。受访大学英语教师有45人,涵盖初、中、高级职称及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具有初、中级职称,或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下。访谈问题主要涉及七个方面:教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及学习策略、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系等。通过访谈交流,考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改革、通识教育的看法及其改革建议。现归纳如下。

1.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访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也反映其改革效果并不明显。60%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教学形式、教学硬件的改变,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使用PPT教学。教学方式上,把纸质的教材投影到屏幕上,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减少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忽略学生思考所需要的时间,过分追求材料的直观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PPT的滥用扼杀了教学的灵魂。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似乎并未真正领会《课程要求》的教学要求,只是将其简单理解为“课堂PPT教学+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从访谈中了解到,有的高校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大班上课,课时紧,教学不仅多为满堂灌,而且停留在英语知识点讲授和四、六级考试的应试上,忽视了多元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33.3%的受访教师反映:教学效率低下,就语言学语言,无法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的高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目的性很明确,就是通过四、六级考试,或者考研、出国等。51.1%的受访老师还反映,由于教材内容单调过时,涉及学科范围不广,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素材。此外,出版社没有充分考虑到高中与大学英语教材的差异性。大、中学教学相对脱节,使得整个外语学习耗时长、效率低。加之教学内容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既挫伤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实施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需要一定数量的网络机房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查发现,有的高校不重视大学英语教学,在财力上不支持创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的数量少,“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学生缺乏网络自主学习的体验机会。26.7%的受访教师呼吁学校应尽力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持,促进开展自主学习。此外,从调查中还了解到,89%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知识面不广,知识结构单一,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与精力自学与进修和从事科研活动。从访谈结果来看,三校大学英语教师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不少受访者对通识教育理念一知半解。42.22%受访者不了解什么是通识教育。这表明,需要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理论认识。28.89%的大学英语教师,虽了解通识教育,但并未认识到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在所有被调查者中,11.11%的大学英语教师不知如何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应用于教学改革实践。这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紧迫性。

2.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是双向活动,作为公共课程的大学英语,其教学受到学习状况的制约。一些受访教师反映,许多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反映冷淡,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意识非常淡薄。进行小组讨论某些话题时,不愿参与这种合作式学习。有的学生低着头沉默不语,有的学生忙于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访谈发现,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仍保留着中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被动接受老师讲授语言知识。从访谈得知,部分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欠佳。有的学生基础差,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在上课时坐在最后一排,要么睡大觉,要么玩手机,要么看小说。有的学生想到英语就厌烦,抵触,甚至经常逃课。有的学生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无暇听课。在课堂上背四、六级考试单词,埋头做模拟练习的现象很常见。能与老师互动的一般就是坐在前三排的学生。有的学生上课听完课就了事,课后根本不预习、复习,每天学习英语不足一小时。在访谈中有的教师反映,一些大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差,无法达到课程规定的更高要求:“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此外,大学生很少能合理利用计算机学习英语,大多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一些学生购买电脑初衷是为了学习,但因计算机网络的双面性及自制力不足而背离初衷。真正利用计算机网络坚持学习英语的学生为数不多。

三、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尽管这次受访人数有限,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以及受访者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程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教育理念,以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今大学英语教学尚未达到通识教育理念所倡导的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教学理念、课程内涵、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教师素质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层次改革,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具体而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通识教育导向,应侧重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学习和理解通识教育的深刻内涵,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大学英语改革实践,推进课程内容改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转变传统的专业教育观念,自觉运用通识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应试学习变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向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向大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传授各方面知识,了解社会,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以“通识为本”的教学目标。

第二,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实施通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不再为考试而学习,可结合专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学习英语,提高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是基础环节,课堂教学要有效度。在教学中,要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于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来说,认真思考如何将教学内容改变为语言实践任务。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从一个较大的语言实践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子任务,使学生从中得到充分的练习,通过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使课堂的互动交流更活跃,并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让大学生花时间查阅材料、拓展阅读面和知识面。教师在课堂教学只是设计、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大学英语教学应侧重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英语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对语言环境进行批判性的审视,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对语言信息的获取与评判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英语语言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地交换意见。这样既能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形式不同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给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大学英语教学应当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通过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来检验其思维方法和认识水平。大学英语教学还可通过布置学生进行课后相关阅读,进一步理解和评论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不同人的内心世界,进而透彻地理解人与社会,这些有助于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识教育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应放到教会学生“学习”。应用语言学家Little指出:“从本质上说,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是超越、批判性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能力”。为此,教师须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切实给与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并做到自我检查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校园网、英语学习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服务,促进语言输入。通过列出阅读书目及学习网站名称,进行课堂讨论,检查相关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多读书、读好书,以扩大阅读量,提升学习品质。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无限开放教学空间,师生不受时空限制地分享优质教学资源,还可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展自主学习。针对目前学生语言输入量小的现状,强化语言输入,将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学习板块,网络与课堂相结合,使教与学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第四,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合理、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协调、稳步发展,应树立全面的英语考试评价观。语言测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发挥检测学业、激励学习等功能,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考试评价是英语教学评价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着形式单一、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教师在实践中不注重形成性评价,依赖终结性评价。因此当务之急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实践性很强,对英语学习者既要作总结性评价,也要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考试形式上既需要综合的书面考试,也需要开放形式的面试。通识教育倡导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应该体现这种指导思想。多元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与测试的量化评价相结合。具体操作体现为形成性评价在英语课堂进行评价,在学习活动中使评价与学习融为一体,这样评价信度得以提高,更能反映学生真实能力。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使课堂内外评价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终结性评价体现为期末笔试和口试的形式。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手段,才能全面检测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梅贻琦曾说:“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者,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扩展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领域,发展英语学科教学能力。教师不但要丰富知识,以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融入通识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全面发展。面对着教育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教师的机会与压力并存,需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培养英语学科及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科研工作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及时把科研成果融入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思考,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自身努力,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建立互助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项目,在教学和科研中自我发展,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第2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1-02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是基于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而提出来的。美国哈佛大学在1945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是高校全体学生所应接受的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它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熏陶,凸现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一般来讲,我国的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补足大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谱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主发展的现代“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外语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基本一致。

二、通识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启示

1.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

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修改指定符合本校实情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这正是体现了通识教育观的人性化特征。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应着力提升学生的通识观点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系统地融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使之变成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因此,要设置丰富多元的大学英语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英语课程。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开设各种有深度、广度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和选修课,满足学生发展对英语的需求。投入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交际等多方面的具体实践情景结合起来,如:涉及跨文化方面的课程(英美概况、美国文化等)、实用性的课程(商务英语、四六级备考等)、文学方面的课程(美国文学选读、英诗欣赏等)。让学生通过英语通识教育掌握具有实践意义的英语听说写能力,同时拓展其交际和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这些课程内容可以把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2.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通识教育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互动与合作。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首先,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对话、采访、短剧表演、作文互评等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悟英语语言文化,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其心智发展,从而使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其次,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实课堂内容,创新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配备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网络课程的习惯,不断满足学生通识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均衡发展。

3.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是旨在挖掘、发展学生潜力和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学生主体性、注重过程性、开放发展性等特点,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进程的反馈信息,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和课外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形式主要包括一个单元、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方面的评价。此外,还应丰富评价标准,综合考查学生的创新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通识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实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该转向通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本校的具体教学安排情况,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教学目标,以科学的通识教育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切实做好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周莹. 实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J]. 江苏高教,2008(5).

[2]孙盛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识教育的开展[J]. 大学英语( 学术版) ,2007(2).

[3]庞国斌. 吴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4]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5―18.

第3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关键词:慕课背景;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

一、慕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现状的总结应该始于对慕课优势的分析。因此,这就有必要明确一下慕课的概念,而后结合其与众不同的教学优势分析它对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现状的总结就是对慕课影响的分析。

(一)慕课及其发展历程

在学术界,对于“慕课”内涵的界定颇有争议,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所谓的慕课,因其不同的类型,其内涵的界定也稍有彼此间的差异。众所周知,慕课有eM00C和xM00C之分,eM00C基于链接主义(connectivism),而xM00C基于行为主义(Behaviorism)。根据英国DISC一CETIS的报告:eM00C基于连接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习者具有相同兴趣爱好,致力于探索课堂教学以外的新教育观,建立在高等教育激进理论之上(tendtoexistontheradicalfringeofHE)。xM00C则是校园教学模式的拓展,该模式基于颇具争议的“视听法”的“操练教学模式”之上,学习者观看视频、完成小测验和测试(YuanLetal.2013)。[1]根据这样的引文可知,虽然同为“慕课”,但不同类型的慕课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谈及慕课的影响,我们不能不论及“慕课”的内涵。综合我现阶段的慕课研究而言,主要以xM00C为主。即,在大学英语教育实践中,通过学习者观看视频、完成小测验和测试的方式进行的英语教学。

(二)慕课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育慕课背景的形成是指慕课理念指导下大学教育实践的开始。其具体的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慕课参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资源的构建与运用。在慕课理念的指导下,在互联网+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资源。其中包括国家级大学英语慕课教育平台的构建以及在慕课实施前期各种级别的网络公开课、精品课程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它都会以视频的方式参与教育,都可以以网络为依托完成相应的学习测试。故而对这些资源的构建与运用就是慕课在大学英语教育实践中的最显著影响。其次,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慕课给予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分析,一是慕课理论对传统大学英语教育实践的影响;二是慕课实践对慕课自身理论发展的影响。对于前者而言,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慕课的诞生对传统大学英语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教育模式的更新,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等。对于后者而言,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大学英语慕课的发展也为慕课理论的提升及慕课参与大学英语教育途径与方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网络教学已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大规模网络开放教学在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变革学习方式中,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慕课是以网络教学的方式参与大学英语教育的。正如这段所言,慕课的参与对大学英语教育产生了全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效果的实现则与学生参与慕课教育模式的情感态度密切相关。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时,慕课的积极影响得以实现;反之,当学生参与的程度低,积极性较弱时,慕课的影响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参与者应该把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如何拓展师生参与慕课实践的积极性上。再次,慕课的影响呈现出层次化的发展趋势。在慕课资源的构建过程中,目前的慕课资源里缺乏人文性的内容。人文性是英语教育实践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人文性的内容在与其它的语法讲解、单词学习、写作方法的讲解等相对比的结果就会使我们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即人文性内容的讲解相对匮乏;在慕课资源的运用过程中,英语学习资源的运用相对于成绩测试方面的应用而言,相对成功。很多老师都注重如何运用慕课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的尝试,但很少有老师能够运用相关的慕课资源测试学生的学习成绩。当我们在知网上以“大学英语慕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时候,得到的相关文献多是研究慕课参与教学的内容,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探讨慕课测试相关方面研究的文献。只有在涉及到教学模式的时候,才会以较少的篇幅谈及慕课参与下的英语评价。在一则把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相互交互式的研究中,研究者从前端分析、在线活动设计、课堂活动设计和多元评价设计四个阶段进行模式构建,最后通过为期八周的初探性教学实践对该教学模式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3]在此姑且不论其最终探讨的结果如何,仅从其探讨的内容就可以知道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正如上边所说,英语教育的评价仅是其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在另一个层面上,慕课影响的层次化还表现为慕课与其他教改理论的整合上。综观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慕课的参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这个教育事实里,慕课并非单独参与英语教育实践而是与其它教改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例如上边提到的翻转课堂与慕课的整合就是如此。这就是说明,为了弥补任何一个教改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两种或多种教改理论的整合就成了慕课背景研究中不可或少的新焦点。

二、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的应对策略研究

面对慕课背景的影响,大学英语教育的参与者可以采取如下几方面的应对策略来提升英语教育的效果。

(一)构建参与性策略

虽然大学英语教育的慕课背景已经形成,但这已形成的慕课背景相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的需求而言,它还有待于完善与补充。而完善与补充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构建参与性策略的主要内涵。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中,如果把慕课融入到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中,更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教学把传统的英语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身份由从前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互联网+"的信息环境资源进行自主学习。[4]基于这样的思考,慕课参与的方式、方法及内容都应表现新的变化。故而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慕课资源的同时,构建新的慕课资源;在反思运用慕课的过程中,拓展慕课参与大学英语教育的范围。只有如此才能完善现有的慕课资源,才能提升慕课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参与拓展性策略

参与拓展性策略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指参与范围与内容的拓展;二是参与资源构建与运用范围的拓展。在参与范围的层面上,它又指所有的大学英语教育。例如,翻译、写作中的慕课运用。针对人文性慕课内容的缺失,可以结合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与写作教学来完善。新慕课资源的构建可以使慕课更好地整合到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之中。特别是针对教育评价慕课资源的缺失,可以通过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与措施来提升慕课在英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三)针对突破性策略

针对突破性策略的提出是基于慕课自身构建中的不足而言的。慕课自身的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理念自身的局限性,另一个是慕课资源的构建与大学英语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对于前者而言,正如前边介绍慕课术语时所讲的那样,三类不同的慕课界定,使我们认识到不同慕课各自的优势所在。因此,如何能够整合这三类慕课的内涵并在其指导构建新的慕课资源,这要远比我们选择xM00C这样的定义和进行这样的慕课实践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而言,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小测试为主的教学,还远不及通过学习中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重要。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慕课与其他教改实践的整合也是实现慕课突破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实践中,不是只有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改革形式,其它的大学英语微课等教改形式也可以实现与慕课的整合。特别是如果能够在慕课资源的构建中实现慕课与其它先进理念的整合,更能使资源的构建极大地满足大学英语教育的需要。例如,慕课与学科素养培养理念的结合,大学英语慕课与互联网+理论的整合等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因此,这里的“突破”是指对大学英语慕课的突破,也是指慕课背景对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现状的突破。

(四)均衡发展性策略

慕课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慕课内容的构建上,也体现在大学英语教育对慕课运用的过程中。对于前者而言,构建一个涉及到大学教育全部内容的慕课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对于后者而言,让慕课资源参与到各地各校的英语教育之中,也应成为我们改革大学英语教育现状的最终目的。

第4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关键词】新东方英语教育;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27-02

新东方英语成立20余年来,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促生了一股“新东方热”,其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不仅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追捧,也引起了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孙若婷(2007)分析了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运行特点,于轶(2009)从五个方面对比了新东方英语教育和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杨洁(2010)深入研究了新东方英语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张馨月(2010)通过对比新东方英语教育模式和大学英语教育,提出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与课堂气氛调节的重要性。笔者作为曾经的新东方教师、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对比新东方英语课堂与大学英语课堂,分析总结新东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点,研究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注入新活力。

一、新东方英语教育模式

(一)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灵活

学生们带着不同的目的涌入新东方的课堂,有的为了通过考试,有的为了工作晋升,也有的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或是仅因为学习兴趣。新东方英语学校既有英语教学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商业特性,学生既是新东方的学员同时又是新东方的客户,这样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新东方的教学目标就是以学生的目的为目标。[1]这样明确的目标使得新东方英语的课程设置十分灵活,富有针对性。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新东方的课程非常多样,从各类考试的培训课程,到培养能力的新概念课程,以及成人工作需求的英语培训,甚至是培养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POP少儿英语。不仅如此,新东方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度设置不同级别的课程,例如各类课程均设置有基础培训、强化培训、冲刺培训以及直通车课程(包含基础、强化、冲刺的整套课程)等。

(二)教师招聘培训严格,励志教育贯从备课开始

新东方英语学校的教师招聘除了常规的笔试、面试、试讲等,还有一个长期的“批课”过程。“批课”即将备课的内容定期向部门主管、资深教师进行试讲,之后这些教师会对所讲内容、逻辑、趣味性甚至教姿、教态等提出批评和意见,此过程往往持续3-6个月,而在此期间教师依然有可能被淘汰。此外,还有北京、上海等地的资深培训师也会不定时为新进教师举办培训讲座。作为一家全国性企业,为了保持教师风格的一致性,全国各地的新东方教师都要到北京总部培训。总部的培训更可谓是一种集训,能使教师快速成长。在为期7—10天的集训中,各种大小讲座使新进教师了解新东方课程的特点,小组教研使教师把握所教课程的要点和技巧,集体备课帮助教师打磨课程内容。众所周知,励志教育是新东方的特色之一,正如新东方的校训“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2]新东方通过鼓励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而这种励志教育其实在教师备课时就已经贯穿其中。新东方对教师的备课要求除了“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有一条就是“备段子”,这里的“段子”并不是通俗理解的笑话,新东方的资深培训师将“段子”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作为例子说明所讲知识点;第二重,活跃课堂气氛;第三重,启迪人生。”正是如此才使得全国各地的新东方课堂都具备幽默励志的特点。

(三)教师风格个性化,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新东方学校的教师很多并非英语专业出身,个人经历截然不同,教学也风格迥异。有的激情豪放,有的娓娓道来,有的风趣幽默,还有的学院派十足,但不论是哪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不仅要风趣幽默,更重要的是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知识点或做题方法以最简单概括的方式教给学生,激发学生解决难题的信心,而在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适时通过所备的“段子”或励志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单一

王守仁(2011)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调查表明:我国高校的英语课程由必选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越来越多的学校在逐步减少大学英语必选课的学分,而一半以上的985工程学校开设了9门及以上的选修课,80%以上的非211工程学校则没有开设或只开设了4门及以下的选修课。[3]且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大都采用全校统一的形式,没有根据院系专业和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

(二)教师培训缺失,科研压力大

高校教师招聘虽然比较严格,但招聘后大多数学校的相关培训缺失,教师教学方法需自行探索,教师水平亟待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发表纯学术性论文、申请课题的人数少[3]7。而高校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重,教师科研压力大,对教学难以全力以赴。

(三)课堂气氛沉闷

多数高校对教师没有采取激励措施,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工作没有动力,缺乏激情,因此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局面”[4]。除此之外,有些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课堂上只局限于语言形式的讲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削减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自然会很沉闷。[5]

三、启示

(一)完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大致可分为:普通英语/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及通识教育类英语。我国高校大都开设了普通英语课程,但这样的课程无法考虑到不同院系专业的特点和学生需求,而专门用途英语及通识教育类英语并未受到高校的重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的学术英语和与就业相关的职业英语,这类课程最能反映学校和学科特点,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途径。[3]8通识教育类英语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正确看待西方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条件。因此,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势在必行。这个体系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平衡普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的比例,开设更加多样化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需求。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虽然高校的招聘非常严格,但招聘完成以后的教师培训却相对缺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增加同行听课机会,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教研;健全教师业务进修制度,通过学位进修、短期业务培训等,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和业务进修,加强对省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6]。目前的教师评价制度主要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衡量标准,虽然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系统,但评价结果却很少真正纳入教师评价标准之中。因此,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也成为提高教学成果的必要手段之一。

(三)改变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

教师应积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为学生创造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7]。此外,教师在教学和备课时还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教授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和调整,如文科的学生应侧重于英语听说能力与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工科的学生侧重于专业词汇的应用;旅游专业的学生着重于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等。同时,可将社会实事、新闻热点、趣闻轶事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再现,使英语课堂不仅仅可以学习英语,更能扩大知识面,了解社会动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新东方英语学校虽然是一所商业性质的学校,但其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借鉴之处。在继续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改革的形式下,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或盲目跟风,应当分析和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新东方英语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值得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洁.新东方英语教学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新东方.新东方英语学校官网[DB/OL].

[3]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4]于轶.新东方英语教育与大学公共英语教育对比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4).

[5]张馨月.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与英语课堂气氛调节[J].科教导刊(社会科学教学),2010(10).

[6]赵翎.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之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读与写杂志(教育教学刊),2009(2).

第5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语言语言经济学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作为大学英语必修课,大学英语是大学教育课程设计中的基础内容,具有教育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承担着英语普及和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任。语言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济学在语言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学为视角审视教学问题和教育改革,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语言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关系阐述

语言与经济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这在现行实际状况和理论研究中,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而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语言学习和应用中的成本、收益、价值等要素,最终达到语言学习和应用的效果最优化。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大学英语教育,可以得出更高的费效比例,获得最大的收益。

结合现在通说观点,语言经济学就是融合了经济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观点,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语言学习应用中的问题,其中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而存在;第二,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投资的过程;第三,语言的价值在学习和应用上存在高低的区分;第四,语言作为一种资源,受供需、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英语教育也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布,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过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能以满足社会对于英语应用人才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亟待革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利用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有效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可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从学生个体学习着手,语言经济学可以有效解释英语学习的目标和重要性,提升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从教育宏观角度看,英语的学习对于强化我国人才体系,加强语言人才储备,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创造效益价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语言经济学的分析和指导,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育模型单一导致效率较低

作为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每个学生的必学内容。大学英语不仅作为必修课出现,甚至还有很多学校将英语成绩与毕业证书直接挂钩,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学。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视不够,这既有学生自身的思想问题,同时也有着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复合要求的问题。在大学阶段,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英语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要求,而在现行大学英语教育的框架下,一般都是按入学成绩进行简单的划分,这样的划分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而在这样的教学体系里,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教学现状,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英语人才能力培养不足

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而言,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亟待改革的,不是教育的安排上,而是在教学重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大学英语教学都侧重于课本知识,就是简单的读写,而对于听说等训练则明显不够,这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的情况。在当今社会上,对于英语听说和交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大学英语仍停留在过去的基础阶段,所以人才培养效率很低,对于英语人才应用能力的锻炼不足。

三、语言经济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分层次教学提升教育水平

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当地文化和教学水平的限制,不同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级,过去传统入学成绩“一刀切”的模式并不可取,而是可以采取自愿和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样就降低了英语教学的边际成本。

举例来讲,对于好学生可以改用“1+3”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必修,再配合三个学期的选修,对于中等生,则采取“2+2”教学模式,就是增加一个必修,减少一个选修,剩下的学生则可以全部采取必修模式,帮助其利用大学期间的教学资源,尽力追赶,提升英语水平。

2、教学资源供给采取多元化模式

在课程的提供上,有必要对课程进行可能的细化,而不是一般采取的一级、二级等这样的水平分级,而要分口语、应用、文化等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薄弱环节,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课程,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现在很多学校都采取了选课的模式,英语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最终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学校总体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随着经济新常态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英语已经成为每名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英语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我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提质增效,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从语言经济学角度审视大学英语教育,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将英语作为一项社会资源,通过最小的投资,换的最多的价值回报,是语言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价值所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仍有很多实际操作和具体细节需要注意,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不断创新,增强实践能力,总结经验教学,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代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校园英语(下旬),2016(1):13.

[2]马巍.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中外企业家,2016(18):161-161.

第6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育;促进作用

正文:最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国际教育浪潮的影响,大学英语教育也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影响。自主学习被推上了大学英语教育的日程上面。自主学习就目前来说已经被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所认可,他们也更多的愿意去接受这一新鲜的思想。就大学英语的学习而言,自主学习无疑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任何一件事都会两面性,大学英语也不例外。对于一些英语水平比较差的同学,假设没有了老师的讲解,需要自己吸收与掌握恐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这也只是适应一部分群体,倘若想让自主学习真正的服务于大学英语教育,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认真思考与对待。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教育的促进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它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

一、简述自主学习

1.这种学习的含义与目前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事物都是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的,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来掌握事物的发特性以及它的发展规律,在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就会产生一种叫“构建主义”的这样的一种“学习环境”由理论来指导教学,教学然后反馈学生,从而进一步的验证教学成果。自主学习其实是构建主义的一部分,自主学习的理念对大学英语教育起着促进作用。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本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英语所学的知识自行掌握和吸收,然后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在教师的目标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自主学习的本质其实只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当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我们人类的需求的时候,社会生产关系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来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自主学习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等等是密不可分的。自主学习目前的发展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自身再或者是处在中间位置的教师团队,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教学学习理念是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支持。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新型的教学理念也是本着愿意尝试的态度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了更多自身所需要的东西,自主学习在我国的教育界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

2.关于大学英语教育与自主学习的内外条件

自主学习主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然后慢慢发展,随着我国与国际的接轨,这种思想逐渐的被引进到我们的国家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引进一种新事物是需要有适应过程的,由刚开始的不成熟到后来的慢慢摸索,到现在逐渐的成熟起来,这与最开始引进来时所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其次是我们自身的发展也需要自主学习这种模式的出现。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自主性都比较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想,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恐怕以及不能及时的跟进大学生的思想浪潮了,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领悟,许多事情不再需要老师带着来完成。另外一层非常重要的条件是现阶段是互联网时代,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依赖于网络,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学生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知识能力就可以快速的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内外条件的共同出现,势必会对自主学习起到一个推进的作用,大学英语教育也会依赖于自主学习。

3.实现这种学习所具备的品质

就目前来说,大学生的水平质量都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这些大学生通过自己在高中不断的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本身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但是对于自主学习来说与其他学习能力还是有差别的,毕竟这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向老师等其他人进行寻求帮助,一定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才完成的;其次是要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对于英语这一外国语种来说,一切都是新的,面临这种之前完全没有见过的新知识,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网上或者其他一些辅导材料自己能够完成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最后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对自我的判定,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能够更好的给准自身的定位,这样会清楚的知道自身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会及时的认识到然后改正,否则学的太多也无疑是往相反的方向,那样只会越走越远,事倍功半的效果都达不到。

二、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所谓的自主学习并不仅仅是自己学习,它还包含着许多其他的层面没有涵括,比如说:教、学、评。英语作为一个外国语种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门语言和我们的汉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英语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就是与国际进行对话,大部分主要作用是面临工作需求就业方面,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不说英语的也涉及不到英语,英语的学习更好的是营造说英语的氛围,在这种大多数人都说英语以及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当中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英语。自主学习这种理念虽然被大多数的同学和老师所接受但是在我国的起步还是比较晚的,这与我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与我国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就是分数等级考级式,根据最后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进行学生的学校选择,并不是真正的所谓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跟西方国家相比较起来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我国的应试教育其实是没有养育沃土的关于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这种学习理念还是存在局限性的,它要求学生自己学习来进行掌握会与不会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这种能力的,还是需要老师的监督与引导更重要的是需要老师帮助进行学习,实际一点来说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真正的能力,需要老师的帮助,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自主学习也面临着另外一种压力,如果自己学习的不到位,那么势必会影响考试成绩,那么这样肯定对升学考试是没有好处的,这样的道路目前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进一步的推进需要想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应对,否则无异于是走死路。自主学习虽然在目前的教育模式来说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种趋势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教育理念已经开始慢慢的被人们所认知所接受,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好处虽然不能立刻显现出来但是就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自主学习主要就是锻炼学生自己,不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老师身上,让老师来帮忙解决问题,自己想要学习一类型的知识,首先需要自己搜集整理相关的专业的资料,来进行前期的系统富饶分析,其次需要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来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审核整理,最后就可以看出自己到最后到底学习到一个什么样子的状态。这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控力,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及具有一定的英语文化水平才能够做到。及时自主学习现在还不能成为主流,但是成为主流的事态已经显现,其次就是时间问题。

三、简述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教育的促进

1.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教育的促进条件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自身条件,大学英语教育相对于高中的英语教育来说还是有区别的,应试教育已经不存在大学教育,大学英语其实就是一个拔高的过程以及自身想要把自身的英语水平定位在一个什么位置。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的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得有自主学习生存的沃土,倘若没有自主学习生存的环境,那么势必会难以维持下去。这个条件在大学还是可以营造的,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布置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要求来进行这一节课的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可以自己先标记下来,然后课下之后,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阅去整理。其次,是学校关于自主学习普及宣传到位,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能在自主学习当中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老师还是会照本宣科,不会太过的顾及到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实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有着自身一定的能力的,他们是通过高中阶段的刻苦努力学习才考上大学的,学习的能力还是有的,就目前的就业形式来看,很多的就业岗位要的不是学生在学校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如何,看的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真正可以适应社会的人才,而不是说一个简简单单的学习机器,所以老师应该放弃这种教学模式,真正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掌握应该学到的专业知识,学校也要积极的宣传与普及自主学习,把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好处宣讲到位,让学生和老师能更好的去认识这件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2.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教育的促进效果

自主学习自从在大学校园里推行以来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很高的重视。自主学习真正的来源是从欧洲传入到我国的,其间也是经历了刚刚开始的不认同,慢慢认同到现在的在大学校园里逐渐的实施起来。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向老师等其他人进行寻求帮助,一定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才完成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本质上和我们的汉语没有区别,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汉语言的学习来效仿英语这一语种的学习。自主学习无异于是对英语的学习起到一个向前推动的作用。首先学习英语要对英语有足够的兴趣,保持对它的热情,逐渐的对英语有自身的一个了解,其次就是保持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英语。自主学习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情况,自己对英语把握的情况自身都很清楚了解,不会再花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已经会的已经掌握的英语上面,根据自身的呃实际情况来进行内容以及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的安排,大大的提高了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效率。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为以后走进社会也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校园里如果单单是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对英语知识的把握上来进行学习,但如果深究其中的因素所在,更多的是培养的学生的许多优良品质以及以后走向社会所要学习到的一些能力。自主学习首先要靠自己,不再依赖老师的课上教学,老师基本上就是起到了一个引导与辅助的作用,主要是靠学生自己来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自身良好的认知能力,清楚明白的知道自身的弱势在哪里,然后集中精力攻破自身的弱势,在这其中如果遇到困难,不会再有老师在身旁的耐心指导,需要自己动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向老师求助,也可以自己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或者去图书馆寻找答案,解决自身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但是都是需要自己去动手完成,在这一整个过程中,会运用到学生自身的诸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大学英语教育的促进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结束语:自主学习在逐渐的被推进教育历史的舞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力的向前推进了大学英语教育的步伐,使人们更多的认识到自主学习对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时间里,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自身或者是教师团队,都会积极的发扬自主学习这一学习理念,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让自主学习真正的为大学英语教育所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芳龄.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J].科教文汇,2011(02)

[2]姜立李款.论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J].才智,2014(05)

第7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对策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作为我国第一外语,是各高等院校的必修科目。纵观发展历程,作为英语教育核心制度的大学英语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深层次来看,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很快适应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岗位。究其原因,就是英语教学中缺乏手、耳、口的协调开发,造成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降低。这一现实问题应当引起教育机制和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明确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新变化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对策,使目标逐渐转变为现实,发挥应有的育人效用。

一、教育目标的内涵与功能

1.教育目标的内涵

教育目标是教育预期实现的结果和想要达到的归宿所在,反映着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努力方向和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指向要求。同时,教育目标亦是教学活动特征的体现,人们对于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培养目标的制定及教育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其作为依据的。

2.教育目标的功能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载体,以内容标准为依据,结合可用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来对教育目标进行确立。它不但是教育的归宿,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归结来看,教育目标的功能有以下三类:第一,导向。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一定意义上来讲,教育目标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导向,对教学过程中媒体、技术、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发挥着引导作用。缺少了教育目标的导向型,要想确立适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就十分困难;第二,定向。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导向功能,教育目标使得教学活动不再盲目,也避免了学生在面对学习时的盲目性;第三,测度。一旦确立了教育目标,就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测评提供了衡量尺度,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检测,都是以教育既定目标为参照进行的。

二、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新变化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课程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育目标作出了阐述,即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的能力,从而使其在今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岗位中能够运用英语实现书面和口头的有效信息交流。在这样的英语教学目标之下,有利于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来看,相比于之前所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大学英语教育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写能力,会普通的翻译,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而在课程要求中,则变为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听、说能力加以强调,从而使其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与工作中能够有效使用英语;第二,大纲中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英语教育来扎实学生语言基础,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强化自身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课程要求中,则上升为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增强,从而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亦有了更高层次的内容,更加符合新形势下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对策分析

1.开展人本教育,强化教育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具备创新能力、适应时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而育人观念的更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对策,即开展“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教育。在实际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有创造性格的、有独立人格的、有思想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体,激发其学习中的想象力、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地努力学习,在学习方法的探究中保持激情。究其教育的根本,讲的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即任何的能力和知识都是学会的,而非教会的。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育变革思维惯性,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过渡到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自主教学。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常常表现为中小学教育抑制学生学习兴趣,大学教育进一步冻结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外语学习的持续性发展很少进行考虑,从而造成学习被动局面的形成。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大学英语教育的构成、对象和结果都是学生,所有的大纲、教材、教法、测试都是通过学生或由学生来发挥作用。而此时英语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解放与进一步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的充分了解,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英语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训练,不断探索,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理想目标的高度。

2.突破教育现状,变革教育模式

当前,大多高校的英语教育仍主要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课堂中缺乏英语交际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未得到有效的开发。相关调查表明,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陈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环境呆板、单调。课堂教学都是围绕教师展开,教师的讲解成为主要的教学途径;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都是从考试为出发点的,对口语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对课外学习活动和内容的安排。此外,大学英语教育中还存在重形式、重应试、轻文化导入、轻文化培养等。这显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目标。

根据董小红、周志远、邵艳春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评测语用能力时,将其划分为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言语能力以及英汉语用辨识能力三类,这与何自然教授的观点一致。但是目前关于语用能力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所以对于语用能力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等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课题。对此,我们需要对语用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培养语用观念,明确相关能力养成所需具备的要素,并在这些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评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此外,因为尚未对语用能力进行明确的定义,所以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测试调查问卷设计时,要根据现代统计学原理,在充分融合数据统计以及语言测试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测得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测试的准确性,进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

通过实证性研究,可以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检验的依据。当前,我国已有的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研究的文献大都理论性较强,并且缺乏针对性、低水平的重复现象也比较严重,真正通过严谨的实证调查研究所得出的成果的数量相对有限。实际上,有关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的相关实证研究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其具体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性和科学性。

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于突破教育现状,即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不再将过级考试看成英语教育的终点。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加以开展,课堂内容从词句讲解逐步向语篇讲解过渡,由对准确性的单纯注重向准确性和流利性并重转变。

就教学模式来将,应对指导思想加以转变,由知识型、知识为本,逐步转向技能型、运用为本;变革英语教育方法,教学活动围绕“学”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管理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应用现代科技,实施多媒体教学,扩充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视野,基于语言技能掌握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目标指向性教学,兼顾显性教学目标和隐形教学目标,教师应保证学生设置英语学习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使其对自身学习行为和策略进行自觉地调控,促进学生朝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努力前行。

3.平滑过渡,变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以往的大学英语教育评价中,学生对于原理和事实的掌握是测量和评价的重点,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则相对重视程度较低。这就使得对学生发展情况难以作出具有价值、科学合理的分析。当前的标准化考试形式,更多是对英语内容的纯分析,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语言,被肢解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且一个个彼此毫不相干的可考因素,这是一种恶性的意识教育,将会致使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退化。这显然是同新形势下的教学效果评价不相适应。因此,变革英语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特别是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相关测试,围绕教育目标,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虽然,立刻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现实,各高校的教学手段难以协调统一,但其确实是努力的方向,在细节的逐步转化中,实现整体的过渡。这样,不但能够对学生学习效果作出科学的反映,亦可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使学生转移中心,将自身的发展作为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彦平.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探讨[J].国外外语教学,2009,(1).

[2] 邢丽.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两个变量:目标与情境[J].新西部,2008,(7).

[3] 孙丙堂.对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认识和思考[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16).

[4] 顾世民.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定位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5] 高金民.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

[6] 张兰秋.试论大学英语的教育目标[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9,(4).

第8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大学的职能本质上是文化的启蒙、传承与创新。外语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基础性、学科交叉性和文化多样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需要教育转变传统观念,高校外语教学的功能就是文化育人。

以文化育人,就要突出文化的主体地位。以文化为核心,为线索去考察篇章的价值,通过篇章建构文化的知识体系,抓住文化的主要脉络。以经典的篇目载动各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为学生开启管窥各国灿烂文化的视窗。

2.课程设置着力点

2.1 传播多国文化,培养文化素质

大学英语是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它所教授的对象,既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大学英语是一门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其取材广泛、题材新颖。学生通过语言、文化的学习,更能适时适度的渗透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定位文化育人,发挥课程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学生过于注重语言的基本功能,强调工具作用,忽视了文化育人目标,即或是注意了文化育人目标,文化育人目标层次也过低过少,造成英语教学过于拘泥和短视,也就是为什么当今大学英语丧失自身的教育目的和特色的原因。世纪之交的大学英语,应该高瞻远瞩,着眼于社会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定位在文化育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才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更高目的。

3.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育人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应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通过学习,教师适时适度的渗透素质教育,能使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的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1 走出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师生角色。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实现角色的转换。外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必须从传统“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真正把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双方的互动活动。教师在必要的背景介绍和文化导入及语言点解释外,可以用group discussion,role play,personal presentation,research paper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谈论的是时间意识很强的美国人十分珍惜时间。可让学生分组自己去找与时间相关的名言警句,然后到课堂上分享。在第四单元关于爱情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导入,阐述他们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对社会上一些热门的相亲节目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第七单元中可以结合目前中学生大学生面对压力采取不同措施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总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学到文中的语言知识点,更能为学生的人文思想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3.2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大学英语教材大多取材于经典之作,内容丰富,人文精神汲取的切入点具体,无论从道德、道义还是法律、尊严,都给大学生以实例思考和分析借鉴,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对《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前两册课文进行分类。大致可分成学习,亲情,人生观等几方面。例如:第一册:学习方面:Unit 1 Section A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Section B Keys to Successful Online Learning;Unit 9 College success made easy;Unit 8 Birth of bright idea;人际关系方面(感恩亲情):Unit 3 Section A A Good Heart to Lean On;Section B The Right Son at the Right Time;Unit 4 Section A 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Section B形体语言;Unit 2 Section A一个繁忙的早晨;人生观教育方面(社会现象):Unit 5 Section A与艾滋病抗争Section B在奥运会上最后一次跳水;Unit6 Section A垃圾工Unit 10 be easy and open;Unit7 Face to face with gun;第二册:时间观方面:Unit 1 Time-Conscious Americans;人生观:Unit 2 Section A Text Learning the Olympic Standard for Love;Unit 5 Section A Text 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Unit 6 As His Name Is,So Is He!Unit 7 Lighten Your Load and Save Your Life;Unit 8 There’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Unit 9 Never Be a Quitter in Face of Life;爱情观:Unit 3 Section A Text Marriage Across Nations;Unit 4 Section A Text A Test of True Love。教师在教学中确定人文教育采掘点,以点带面,有的放矢地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来引导学生,形成“学生-教材-教师”三维一体的课内外空间机制,拓宽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培养渠道。使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

3.3 加强母语文化熏陶,强化母语文化输出

外语教学的过程是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弘扬的过程。师生双方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自身的母语文化意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研究中国文化现象,并掌握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奥妙的表达方式。

在课堂上应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并尽可能地挖掘母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实践中探索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特有的文化,包括中国历史、政治、哲学、风俗习惯等,而不是仅仅是学习和研究英美文化,对国内的文化现象从不提及。

外语教学还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中华文化输出。随着中国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加,表现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诸领域的英语词汇已经大量出现,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都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有许多反映母语文化的词汇早已融人英语,成为规范英语的一部分,如人人熟悉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kongfu(功夫)toufu(豆腐)等。重视母语文化的创新性输出,从一个全新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并重新建构母语文化,从而实现母语文化的延伸。

4.结语

高校外语教学的本质在于文化的启蒙、传承与创新。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导入,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借助外语这一“国际媒介”,将中国文化与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实现中国文化的重构与输出,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确立应有的地位,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的本质所在,更是时代的召唤。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傅书红.文化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J].比较教育研究,2007(4).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曹晖.高校艺术专业亟需人文主义的教育[N].光明日报,2009-12-2.

[5]转引自高润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N].光明日报,2010-10-28(11).

第9篇:大学教育的英语范文

1.大学生英语教育需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自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大学生英语教育便越来越受重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教育目标逐渐遭到扭曲,导致大学生英语教育的功能定位出现混乱。事实上,用人单位比较重视求职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多数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求职者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及社会能力三部分。因此,大学生英语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1]。如可创办英语角,每周定一个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比如以进入公司第一天为主题,学生分别扮演部门主管、部门同事、后勤人员、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等,从进行自我介绍开始,以体验一天的公司生活为主,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在此过程当中,学生可认清自己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可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而学习到新的知识,这样就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及社会应用能力。

2.大学生英语教育需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

进行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为此,大学生英语教育应走出知识型的学习模式,将技能性的学习模式作为教育重点,逐步新以基础英语为重心的大学生英语教育转移到EAP及ESP,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此外,因专业的不同,学生未来可选择的职业的不同,大学生英语教育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及目标。比如针对商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未来所选择的专业多数为外贸公司,虽说此类公司对于学生的读、写要求也比较高,但在实际的交际当中,其对于学生的听、说、译能力更加重视,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多锻炼学生的听、说、译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

3.大学生英语教育需“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大学英语教育的不断改革,各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此,大学生英语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制定多元化标准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各高校还应改善教学方法,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为引导,是一种双向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互动,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比如教师可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如家庭派对,让学生想象并口述家庭派对时人与人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事情的发生是如何展现的,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在情景结束时,让学生对他人的口述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之前的口述进行评价并总结,注意评价时的中肯及表扬,这样不但可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开口,真正实现“能说的英语”。

4.大学生英语教育需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评价标准决定了教学目标,因此大学生英语教育的功能定位需完美教学评价体系。现很多高校仍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策略也比较简单、教学活动设计缺乏深入性,这样不但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也让教师的教学慢慢机械化,不利于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各高校在进行改革时应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定位英语教育功能,制定适当的教学评价标准,确保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