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雪孩子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雪孩子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雪孩子的故事

第1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故事 普通话 德育

“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个温馨的午后,大家准时收听‘听故事,学普通话’节目,我是普通话测试员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美丽故事是……,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是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广播站每周三下午信息课播出的“听故事,学普通话”广播节目,由校内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老师自编自播。自从开办以来,“听故事,学普通话”广播节目已走过了7个春秋。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每期节目都讲述一个精选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的短小精悍的故事,把德育和推普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中学会做人。实践证明,这个广播节目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开辟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阵地,有着积极向上、深远的校园影响。

1 节目产生的背景

2004年9月的推普周,学校要搞一个推普活动,于是校长找到几个测试员老师,和她们商量推普事宜,并希望淮师附小的推普活动不走形式,能持之以恒,并且利用好校园广播这一渠道,把推普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德育阵地作用。怎么整合呢?大家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于是"听故事,学普通话"这一校园广播节目也就应运而生了。虽然每位测试员老师都有自己班级的教学任务,但是对于这项崭新的工作,老师们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找故事,确定普通话训练重难点,提取思想品德教育精华,细细碎碎,精心准备,力求广播节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小故事的育人价值、老师们的发音吐字,力求精益求精;故事中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生命智慧的汲取,力求历久弥新。

2 如何发挥我校推普广播节目的德育功效

素质教育直至今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德” 育是教育的核心,而德育的根本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形成健全的人格。现代画家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

如何在每期的“听故事,学普通话”节目中,引导孩子们既学会说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又学会做人,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升华为人一生的追求?这是我校每一位节目编播老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她们不断尝试着的课题。老师们把节目分为几个层次:①导语;②讲故事;③提示语;④教师带读词语;⑤结束语。为了提高节目质量,我校编播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故事选材要过关。老师们注意选定的故事,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至真、至善、至美,短小精悍、积极向上。为了让故事的德育涉及面更广、更全面,根据当前社会状况和学生实际,老师们商议出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由一位老师负责,并查找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当播音老师讲故事时,全校3000多名学生都能静坐细听,一个个小故事犹如一碗碗鲜美的心灵鸡汤,最大限度的滋润着学校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心灵。

其次,故事中育人精华的提炼要准确到位,德育引导要适时。每位编播老师在选定故事后自己要把故事读透,领悟其精神内涵,提炼成德育重点。节目播出时,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完一个故事,总要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引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似乎悟出点什么时,老师再进一步点拨,通过“提示语”的形式将故事中的德育精髓提炼出来,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听故事,在一次次地感动中受到人格教育。学生中常常发出“哦”的感慨声,可见孩子们领悟到了故事中的真、善、美。

再次,德育渗透和普通话训练有效结合,力求双丰收。一个个耐人寻味、精心筛选的小故事是学校德育渗透的载体,同时也是普通话训练的载体。一个节目两种功效,两手都要硬。“提示语”之后,老师会把故事中容易发音错误或容易发音缺陷的词语集中在一起,给全校学生进行诊断性训练。3000多名学生在那一刻同时训练,态度认真,声音整齐,效果良好。

一个有意义小故事的魅力会比你最富有鼓动性的言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会让你得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它震垮了房屋和校舍,却震不倒全中国人奋发向上的意志和大爱无边的情怀!我校在当月周三的“听故事,学普通话”节目中播出了面对灾难系列,《救命稻草》、《在那生死一瞬间》让学生感到处于人生困境时,不要放弃真理和求生的欲望,尽力做到镇定、勇敢。哪怕是一个信号、一只小鸟,只要能给我们带来一线生的希望,都要为之做最大的努力;《废墟中的亲情》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浓浓的伙伴友情,人性的善良和真挚折射出的美丽光芒,使很多孩子都流下感动的泪水。

总而言之,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点滴之中达到育人的功效。

3 反思和总结

第2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不怪你怪谁呀?怪隔壁张大爷王大妈吗?

孩子不爱听你讲故事,那是你讲故事的技巧太烂。

人类对故事的饥渴是天生的、永恒的。我们每天听到的八卦、看的电视电影、喜欢的网络段子……所有的一切,都是故事。讲故事是对一个家长综合能力的测试,唱念做打插科打诨装疯卖傻这所有的技艺都要玩得纯属,再用点心机耍点花招勾引孩子对看书、听故事这件事上瘾。

1.孩子多大就可以给他讲故事?从他还是一颗胚胎开始。当孩子还在肚子里,你就可以告诉他一些新奇的事,讲多少、怎么讲,这随你。等孩子出生之后,每天花点时间,跟他沟通,温柔地告诉他爸爸妈妈今天做了什么,这世界发生了什么,或者讲一点童话故事——别以为这时候的小婴儿混沌无知,他是高等动物,不是草履虫。等孩子5个月,就可以借助各种儿童读物来讲故事了,直到孩子上小学之前,每天亲子阅读的时间可以递增,2岁以前每天15分钟左右,2岁以后每天半小时左右,4岁以后可以变成1小时,甚至更多。

2.故事书如何选择?布书、塑料书、玩偶书、立体书、儿童绘本……总有一款能勾引到你的小孩。其实,每次看到市面上那些千奇百怪的儿童读物,我都很想重新活一遍,有很脏很脏的科学书,有可以拉扯和挖掘的玩具书,有可以泡在水里的布书,有长得像汽车的立体书……2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多买一些布书玩偶书,2岁以上的宝宝就以儿童绘本和立体书为主。最近我给唯唐买了30多本立体书,每次我都和他抢着看,每本书都是一堂生动的生物课、物理课、化学课,如果我小时候家长陪我看了这样的绘本,现在老子都能拿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奖了!

3.家长得先爱上你要讲的故事,别把这个当政治任务。有的家长把亲子阅读当成一项枯燥的任务,板着个脸,命令孩子,过来,现在开始听我讲故事……然后喜怒不形于色地照本宣科……孩子不愿意听还跟人家翻脸,你好意思吗。把讲故事当成和孩子一起的有趣历险,大家一起去探索一个未知的异次元世界,你得先自high,才能带动孩子。什么?你对儿童书丝毫不感兴趣?那好办啊,就接受自己的孩子跟你一样无趣呗。

4.不同家长、不同故事,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央视儿童台式的装嫩卖萌风、《动物世界》解说式的深沉科普风、购物台式的高亢鸡血风、小S式的乱来耍贱风,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特点、你孩子的特点、所要讲的故事的特点,灵活选择。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孩子都倾向于喜欢表演感更强、情绪更饱满、语调上更抑扬顿挫、更故弄玄虚大惊小怪的讲法。

5.悬念式讲法:针对孩子的兴趣,挑出故事的卖点和悬念,勾引孩子。有时候孩子总爱反复听同一个故事,不愿意尝试新的故事,那就需要家长先找出你要讲的故事里孩子会感兴趣的点,比如你的孩子喜欢动物,那就说,你知道为什么动物都不能穿衣服吗?小刺猬穿毛衣的话会发生什么事呢?好奇心是孩子的天然配备,接下来他会非常投入地听你讲《动物绝不应该穿衣服》。

6.表演式讲法:根据故事,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如何把同一个故事讲十遍几十遍还能讲出新意?这要动用很多技巧,角色扮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你可以一人分饰几角,念不同人物的台词时,用不同的腔调。还可以分配好角色,把故事演一遍,你和孩子就是演员,家里就是话剧现场。随时动用身边所有道具,还可以发动家里其他人一起参与。孩子演小红帽,你演大灰狼,张牙舞爪地吃了他,然后恶趣味地等待他的惊恐和尖叫!

7.提问式讲法:讲故事的过程中,家长要变身好奇宝宝,提出十万个为什么。我发现,大部分家长都已经丧失了提问的能力,他们对世界已经不再具有知识上的好奇了。相信我,你比你想象中更无知。我就是在跟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知道了很多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即使你什么都知道,也要装无知,比如问孩子,你要是小红帽,会怎么办呢?小灰狼为什么会死啊?大灰狼还是小红帽比较好吃?这样就让孩子随时参与了故事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听众,可以调动兴趣,强化记忆。

8.引申讨论式讲法:从故事里的某个点出发,和孩子一起开一场即兴主题研讨会。比如讲美人鱼的故事,可以主动问孩子,美人鱼是不是鱼呢?真的有美人鱼吗?娃娃鱼是不是鱼呢?鲸鱼是不是鱼呢?然后和孩子一起上网、或者查资料书,去寻找答案。关于鱼类,就可以讨论上一小时了。讨论方向可以是随机的,或者有所设计的,都行。

9.实验式讲法,把故事里的一些情景拿来试一试,看是否可行。最近唯唐特别喜欢《奥莉薇》系列童书,讲到奥莉薇自称医生,非要给朋友治疗脚痒痒的病,治疗方法是让朋友把脚放进一杯酸奶里……这一段唯唐听得笑翻了,笑岔气了,笑到呕吐了,他外婆在旁边完全崩溃了,刚换上的干净床单啊。而我则没心没肺地提议,我们把冰箱里那杯过期酸奶拿来,试试看脚放进去是什么感觉?然后我和唯唐两个科学家欢快地做实验去了,身后是仰天长叹的外婆。

第3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丰沛的人生不寂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多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让我整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经验教训,点滴得失。与老师保持一致,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前提,与家长朋友一起交流是提高自己的大好机会。所以接到秦老师布置的任务,感觉就像接到了圣旨,放下工作,用了三节课加一中午的时间整理出来的一些内容与大家共享。希望不辱使命,共同收获。

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习惯的培养,生活的热爱,以及亲子交流都是放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一、在阅读方面:阅读——让孩子的思想丰沛

题外话:关于择校,关于去哪上小学的问题,我征求孩子爸爸的意见时,他豪不犹豫地说:西关!因为阅读搞得好,新教育抓得实。到处的小书架,让人走近校园都能闻到一种书香。

我们俩个都是老师,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不阅读的孩子就像井里的水,不补充说干就干了,越走越枯竭。相反,爱阅读的孩子小学名不见经传,中学后期突发猛进。

(1)晚上听故事。每天晚上孩子是听着故事入眠的,一天不听,就吵。这个讲故事,刚开始我们轮流讲,后来改成手机讲。周围较好的同事,自己录着讲。到现在孩子他爸不听故事时,他会说:不中不中,不听故事睡不着。

(2)回家看书籍。为了孩子喜欢上阅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写作业时,我们都不看电视,不上网,就陪在旁边看书或是安静做事。写完作业早时,再读会儿买的课外书。我看见书就买《父与子》《我的第一本百科全书》、《揭秘系列》《水浒传》等,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他有空就看,曾经一段时间,回家都趴在床上揭秘,遇到不懂的让我们讲,讲吸盘鱼,垃圾处理,太空空间站。经常会被他的问题问倒:太空是怎样形成的?空间站是什么意思?地球有多大?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比做一道题更重要。所以有时候早上起来,他会撒娇地趴在你身上,说我是小丑鱼,我要吸在你身上。甚至一遍遍地让你解释和卵子是怎么相遇的,我是怎么出生的?为什么生过我之后,为什么没有弟弟妹妹?是不是爸爸不产了??

独生子是孤单的,孩子的世界是寂寞的,所以书可以给他们一相丰富的世界和无限的未来。

二、生活方面——体验,让孩子的生活丰沛

有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玩雪就是认识雪,看一棵树就是认识一棵树,投入自然是一个体验快乐、锻炼勇敢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过程。

一般周六,我尽量挤出时间陪孩子参加阳光地带活动,这项活动是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朋友自发组织的,我也是去年才参加。参加之后,受益匪浅。

第一次参加是去年10月份到神沟看红叶。

第一次参加活动,丁丁没有组织比如纪律性,乱跑一气,小伙伴自我介绍时,站了半天就说两句话:我叫贾懿丁,我在西关学校上学。小孩子分队时,不服从管理,看到新奇的事物,不打招呼就跑没影了。(发言稿 )在看红叶的过程,小孩子要表扬节目,丁丁又没有什么特长,只有在描写秋天这个对诗环节里,背了一首去年课本上的诗:

红色的蝴蝶,

黄色的小鸟,

在空中飞翔,

再风中舞蹈。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

是红叶舞,黄叶飘,

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

听到层林尽染、劈荆斩棘这些词的时候,他一路上都在问什么意思?甚至为了参加活动,我在网上搜集了秋天为什么树叶会变红?会落叶等问题,讲给他听。

自然是一本书,翻好这本书,才能使孩子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充满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在上周的活动中,他又背了首现在学习的《识字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泉水丁冬、百花齐放。

他参加寻访愚公家乡好少年程璐,在图书馆前进行爱心捐赠,寻访交地古道等。

如果有机会大家都可以参加。即使不参加这样的,学校的寒假德育作业:劳动、贴春联、阅读、吹道歌等项目,认真做好也是不错的。自然是一个大课堂,没有生活体验,没有课堂共鸣,便没有快乐体验。读好这本无字的书,孩子才能快乐地学习。

三、在亲子方面——孩子,让我们的人生丰沛

孩子的人生不可复制,孩子的成长不会再来,记录下孩子成长故事很有必要。刚开始我还专门写博客,后来一忙就断了,直到很多优秀的家长都提到为孩子出本书这项活动时,我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精彩。有个家长每年会把孩子的作文、博客及发生的事情,当年的照片归类整理,为孩子出本书,写上序言和鼓励的话。对比这些,我很惭愧,所以,从小学开始,不再错过。就像一位家长在孩子出国时,交给孩子的礼物就是成长手册,孩子感动得泣不成声,没有理由不孝顺。

第4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画面生动、内容有趣。幼儿由于思维较为简单、而且识字不多,喜欢看直观生动的图画,指着图画上的小动物嘴里念叨不停。而那些夸张、奇特、拟人化、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不但受宝宝喜欢,还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能够培养宝宝某方面的能力。例如,3岁左右的孩子常对顺口的句子感兴趣,父母想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时。不妨选择一些配图的诗词,儿歌来给孩子阅读。

能帮忙孩子建立某方面的科学观念和习惯。比如:

科学的生活常识,如可根据地域的不同特点,北方的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阅读明白“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南方的家长则可以让孩子通过阅读明白“夏天为什么雨水多”。

正确的道德观念,如见到长辈要问好,接受了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应该同情弱者、帮助他人、不攀比炫富,等等。

科举的生活习惯;如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教育孩子饭前饭后要洗手,不挑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在小读物中得到体现,让孩子在得到阅读乐趣的同时,逐渐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

选择好读物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孩子进入阅读并爱上阅读了。父母们不妨从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理出发,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

提问阅读:让孩子带着疑问来阅读,可以提高阅读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如在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时,可以边读边指给孩子看,这是白雪公主,是一位既漂亮又善良的大姐姐哦;这几个是小矮人,他们乐于助人;那个是恶毒的王后,她伤害了可爱的白雪公主,是坏人……这样慢慢引导,然后每翻一页,让孩子指出画面中出现了什么人物。

重复阅读: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孩子特别喜欢反复阅读同一个故事?这是因为孩子对自己熟悉的读物,有一种自我成就感和实现感,他在向我们证明:我也能读书了。我们不妨因势利导,就让他多读几遍,甚至可以加以背诵。熟能生巧,宝宝的阅读技巧说不定就从反复阅读中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第5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来,宝宝,对着镜头笑一个……”随着一声呼唤,天真无邪的婴儿冲着照相机笑了,露出了两颗刚刚长出的小牙。那边,摄影师端着照相机时时抢拍;这边,逗笑师杜雪晴上蹿下跳,动用所有招数逗弄婴儿。

逗笑师是近年新兴的一个职业,杜雪晴就是最先吃螃蟹的人。2008年,她从幼师毕业,本可直接进入幼儿园从事自己的专业,可她一心喜爱摄影,于是来到温州市最大的影楼,从最基础的前台接待员做起,一年后当上了摄影师助理。影楼的一大业务是儿童写真,因为杜雪晴懂得儿童心理学,自然而然就成了逗笑师。

工作虽然很累,可每次看到宝宝们天使一样的笑容,杜雪晴就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机会时,她也会捉刀拍几张孩子的照片。她喜欢将金黄色的向日葵充当背景――阳光和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2009年7月,一对父子来到影楼。男子面目清俊,30岁左右,抱着可爱的儿子,要给孩子拍百日照。杜雪晴奇怪地发现:孩子被逗得咯咯直笑时,男子却眉头紧锁。有那么一瞬间,杜雪晴哄宝宝的时候,男子死死地盯着杜雪晴,杜雪晴转头和男子眼神相对,男子的眼里有泪意。杜雪晴觉得,男子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3个月后,这对父子又来了,还是拍摄孩子的写真。杜雪晴发现,男子很憔悴,整个人几乎瘦脱了型,倒是宝宝长得又白又胖,越发可爱了。究竟怎么回事?

男人叫冯骥,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温州闯荡,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后来,他结了婚,买了房子。妻子怀孕后,他忙于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妻子,妻子只好回娘家去生产。乡镇医院设施简陋,偏偏妻子难产大出血,好不容易生下孩子,妻子却成了植物人。冯骥把妻子接回温州,愧责不已。他一边忙着跟乡镇医院打官司,一边照顾人事不省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宝宝,生意荒废,花钱似流水……

听着冯骥淡淡的诉说,杜雪晴的心很疼。冯骥说,最可怜的是妻子,这么久了还没亲手抱过孩子。他只能在病房里贴满孩子的照片,不停地呼唤妻子,期待有一天她能奇迹般地醒来。

杜雪晴索要了冯骥的电话号码,几天后由她负责送宝宝的照片,这样冯骥就不必跑来跑去了。

不似真实的现实

这天,冯骥正在病房里照顾妻子,一个来客推门而入。杜雪晴俏皮地微笑:“怎么,不欢迎吗?”

杜雪晴在病房里待了一整天,帮冯骥照顾病人、打饭、倒水、喂食……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是冯骥的妹妹。冯骥非常感动,可感动归感动,他不愿欠她人情,收下宝宝的照片后,他再三劝杜雪晴不要来了。

第二个星期天,杜雪晴拎着一罐鸡汤又出现在病房里。那天,孩子的奶奶抱着宝宝来看妈妈,宝宝哭闹不休。杜雪晴使出逗笑师的种种绝招,终于把宝宝哄得破涕为笑。

看着宝宝可爱的样子,久违的笑容出现在了冯骥脸上。可是,最该醒来的妻子,仍然默默地躺着,任凭阳光和欢笑在她身边流淌,她一无所知。

第三个周末,第四个周末……杜雪晴每次都会来到医院。冯骥不知道这个女孩到底图什么,而每次来,杜雪晴都会带些好吃的,手脚不停地给他帮忙。

有一天,医院下达了催款单,高额的医药费让冯骥一时窘住。杜雪晴向父母要来两万块钱,连夜送到医院,硬是把钱塞到冯骥手里。冯骥坚决不收,他总有一种不踏实感:自己何德何能,值得杜雪晴这样付出?

再见,再见

杜雪晴也说不清,这特殊的一家人为什么如此牵动她的心。如果说第一次去医院只是基于同情,但看了病床上骨瘦如柴的女人,她的心像是被提了起来。想起可爱的宝宝,她忽然间明白了冯骥的痛,她感同身受了。她只是单纯地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第二个周末,她身不由己地又去了。当她把宝宝逗得咯咯直笑时,她突然明白自己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了:是快乐!

杜雪晴想,她能让遭遇不幸的父子俩保持欢笑,她不想给予他们同情或怜悯,而是温暖。如果因为加班去不了医院时,杜雪晴就会很焦灼,而每当她离开病房回家的时候,她的心平静极了。

杜雪晴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执著于自己的梦想。业余时间,她不再和朋友泡吧闲坐,而是看一些摄影方面的书籍。别人的不幸经历告诉她:时间不可以浪费,亲情不可以忽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未来有无数的可能。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之久,渐渐地,有了一些杜雪晴和冯骥的传闻。一种恶毒的说法是,杜雪晴和冯骥早就好上了,她来医院探望是没安好心。流言在医院里传开,冯骥听了气得要吐血,他生硬地拒绝杜雪晴再来探望。杜雪晴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照旧来医院,却被冯骥请来的看护拦住了。

再见面时,杜雪晴和冯骥都不太自然,气氛压抑,让人别扭。杜雪晴减少了去医院的次数,这下,轮到冯骥怅然若失了。

2010年的一天,杜雪晴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冯骥的电话――妻子永远地离开了。为了给妻子治病,冯骥卖掉了房子,无心经营公司,在这座城市里,除了杜雪晴,他再无牵挂。冯骥向杜雪晴道别,他要带着儿子回到家乡,慢慢疗伤。

冯骥低沉的声音那么疲惫,让杜雪晴忍不住流泪了。除了祝冯骥一路平安,她无法说出“再见”二字。

海边,鲜花开满的小路

不久,杜雪晴从影楼辞职,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带着心爱的单反照相机,她游山玩水,见识不同的人生,体验光怪陆离的世界,捕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个小女孩,迅速地成熟了。

青岛、西安、、阳朔……每到一地,杜雪晴都会拍很多风景照,收进自己的博客。半年以后,她和冯骥在博客里相遇了。他问:“最近好吗?”她说:“你好些了吗?”他说:“生活总要继续的。”她问:“还回温州吗?”他答:“不了,我想去看看海。”从那以后,冯骥不时地到杜雪晴的博客里看看,有时点评一下照片,有时什么也不说。

寂寞之际,杜雪晴忽然想:“为什么我不去南方的海边找他呢?”

2010年10月,杜雪晴来到厦门的鼓浪屿。她租住的房子在山顶,隔壁是琴屋。每天清晨,看着飞鸟衔枝而过,看着阳光从云缝隙中迸射,杜雪晴的心会变得很宁静;每天下午,她坐在渡口边的咖啡店里喝咖啡,看着渡船上的行人,祈祷上天,也许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面前……

10月8号,杜雪晴照旧来到咖啡店。忽然,她的肩头被人拍了一下。她的心猛然跳动起来,回头一看:真的是他!

冯骥又惊又喜,没想到会在这里与杜雪晴重逢,看着她脸色绯红的羞涩样子,他的心突然软垂如同溪水。是的是的,他一直没有忘记她,她哄宝宝时的娇俏模样,她的纯朴善良……她是那么美好,就像一个天使,他怎么可能忘记她?

他们一同走回她租住的旅馆。路上,她告诉他,自己来到这里是想获得心的平静。说着说着,她说漏了嘴,其实她在这里已经等了7天,再等半个月,如果遇不到他,她就接着去下一站的海边。

他很想问她,为什么这样费心地找他?但是,答案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知什么时候,他牵住了她的手。他们沿着开满鲜花的小路,一直向山上攀登。

雪后晴天,幸福彩虹

回到温州,冯骥租房经营外贸公司,雪晴成了他的合伙人。闲暇时,她依然会摆弄照相机,梦想着有一天能拍出心仪的照片。冯骥把宝宝从老家接来,和杜雪晴一起照顾孩子。

2011年的3月,21岁的雪晴和32岁的冯骥领取了结婚证。杜雪晴常常拿出逗笑师的本事,将宝宝哄得开心大笑。母子俩相视而笑的时候,冯骥总是坐在一边凝视他们,对于一个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男人来说,眼下无疑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第6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家长们肯定都还记得那一场有趣的官司: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结果是,家长打赢了官司,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

然而,一种怪现象正在孩子们当中蔓延开来,使我们原本聪明无比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想象力。那就是“懒脑”现象。

“懒脑”现象: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迈克尔・施尔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的孩子与30年前的同年龄孩子(1976年)相比,3~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已大幅度提高;而1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非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大幅度升高,相反要落后1~3年。原因是:学校密集的考试;经常看电视(只能鼓励孩子们的被动性);很多时间玩电脑,使他们不愿做对开发智力大有裨益的动手能力的手工活。

让宝宝从小拒绝“懒脑”,摆脱“懒脑”,放飞想象力的翅膀,你可以这样做:

1 大量观察。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头脑里的形象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而形成的,丰富、开阔而深刻。反之,孤陋寡闻,头脑中形象单调且稀少,想象自然狭窄、肤浅。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多让孩子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孩子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孩子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的事物形象。

2 让孩子多听故事。多听故事,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孩子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经常听广播中的评书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相声等节目,还要抽空多给孩子讲故事。同时,还要启发孩子自己多讲故事。开始可以复述故事,渐渐自编故事,这对发展孩子。

3 大量阅读。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看书,这对她想象能力的发展就有利了。因为靠听别人讲故事,总归有局限,如果自己通过视觉来阅读,就可以经常主动地进行再造想象。所以,只要孩子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要及早指导孩子阅读,而且还要多给孩子买些书,为孩子大量阅读提供条件。

4 绘画和写话。从小教孩子画画,有助于发展她的观察力,也有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画什么,总是先想象而后才画出来的,即使三四岁的孩子,有时画个东西什么也不像,但这培养了她的想象能力。至于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让孩子把想说的写下来,也是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要通过文字写清楚一件事,没有反复认真的想象是不可能的。

5 多实践。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让孩子适当看看电视和电影或者是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这都有助于孩子积累经验,发挥想象能力。

6 丰富语言。尽管孩子的头脑里有丰富的形象,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形成丰富的想象。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想象力十分关键。

7 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 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 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 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 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链接世界:

身在美国,两个孩子都在美国读书的妈妈陈晚告诉你,美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

1 美国小学里艺术类功课的设置,要比中国丰富得多。算术语文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我家二宝的绘画课上,有一次美国老师就是这样告诉学生的:来,你们都画一个外星人吧。这堂绘画课的结果是,美国老师收到了几十个外星人的图片。无所谓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模仿得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外星人的孩子们,最后都得了高分。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随后,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

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作曲家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的?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晚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贝多芬的晚期成就。

2 美国中小学几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外出远足(field trip)。

美国学校外出远足教学的距离有远有近,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比如我家二宝去年上音乐课时,全年级同学跑到纽约的百老汇观看音乐剧去了。最近二宝的学校又去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馆看画展。我觉得无论是课堂还是外出教学,美国学校对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方面非常用心。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学校借鉴。

美国中小学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科学节(science fair)。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比赛。这种比赛选题非常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对什么感兴趣,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来试试身手。记得我去年参观一个科学节时,看到一位美国孩子的研究课题非常有趣,他研究的是可口可乐瓶子的变迁史。还有孩子研究当地出产的岩石。

3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才会做得最好。

第7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这两天,我们读了一本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书——《雪域豹影》,看过这本书之后,我不禁感叹父爱的伟大。

这本书大概讲述的是:“后爸”雪豹泥雪滚全力以赴守护三个雪豹子女的故事。母雪豹阿灿霞意外丧夫,还被昔日的追求者杀死一子,为了养育嗷嗷待哺的豹崽,它不得已招赘雪豹泥雪滚做孩子的“后爸”。泥雪滚衰老而丑陋,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狂风骤雨中,它用瘦削的身体将银老二护在腹下;凶险沼泽里,它毅然跳进泥塘将白老大托出水面;花老三奄奄一息时,它铤而走险深入豺群捕猎,九死一生……

看完这个故事,我非常敬佩泥雪滚,他尽管不是三位雪豹子女的亲生父亲,但却做到了就连亲生父亲都无法做到的事情,这种爱远远高过了父爱,是一种崇高的爱的力量。书中写到有好几次泥雪滚都可以放弃这三个雪豹子女,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不但没有放弃抚养三个雪豹子女,他还将他们抚养成人,两年的时间对于雪豹来说可能太漫长了,但泥雪滚不在乎,他用爱来打动了阿灿霞……

正像达芬奇说的那样“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我觉得这本书正是向我们颂扬了这样一种“父爱”,它不仅仅是在歌颂尼雪滚,也是歌颂天下成百上千的拥有这样精神的伟大的父亲们!

五年级:悠小悠

第8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如雪,初三四班的一名学生。

她的家庭优越,父母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父亲在乡政府工作,母亲在本乡一所小学任教,家里日常生活除了有父母照料外,还有爷爷奶奶的照看。孩子对家庭生活的描述,充满温馨与安宁。父亲更是孩子心中的偶像,面对困难时,她都以父亲当年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激励自己。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如雪变了。眼神中藏着哀伤,心事重重。尽管她闲暇时仍和同学嬉闹,甚至表现得比往常还要快乐。

不经意地找如雪的好友聊天,但是她似乎和自己的闺蜜也没透露;我试图在日常的接触中努力不露痕迹地从如雪的身上了解情况,也没有突破口。

这是一个她拼命要守住的秘密,一个她已经承受不起的秘密,连最信任的老师、多年的朋友都不能说的秘密。

直觉告诉我,不是早恋,而且对于孩子来说,很严重,心理受伤的程度超出了她自我修复的能力。

打电话给如雪的父亲,虽然没有明确告诉我为什么,我多少已经了解到问题的端倪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出现了问题。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社会地位的父母,更不愿意把家庭的事情透露给外人。但这已经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就必须合作面对问题了。我要揭开问题,哪怕因此带来痛楚。

我必须在她妈妈那里打开缺口。我没有打电话,只是把自己拍的一张如雪独自坐在校园的角落里,目光暗淡的照片,发给了她妈妈。过了大半天,终于听到了电话那端,母亲的抽泣。

我说:“我以自己的职业良心和人格担保,不会透露你们家庭的情况的。”她犹豫着,但还是说出了已离婚,目前跟孩子保守着秘密,希望等孩子中考结束后再跟孩子说清楚的事实。

这是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故事。

我们共同分析,从目前孩子的状况看,显然她已经知道了父母的事情,而且错过了解释的机会,甚至传递给孩子的是更复杂和更可怕的信息。

要放寒假了,我担心的一段时间,怎么才能帮助如雪走出泥泞?

我约了孩子的父亲做一次长谈。

他回避着我的目光,显得有些不安。

我故意用轻松的口吻说,此时,我不是老师,是医生,医生只会了解病因和探讨治疗的方法,不会指责为什么会生病,请相信我的专业素养。他叹了口气,说:“真的不知道现在该怎么跟孩子解释。”如雪已经不跟他说话了,似乎很仇视父亲。

我平静地看着他,说:“相信自己吧,你能处理好的,只是要接受我的建议,应该可以利用这个寒假帮孩子走出阴霾。”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光亮,就是说他选择相信我了。

我送给他三个词:坦诚、回忆、呼唤。

坦诚,还原最真实的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处理问题的过程,让孩子至少还相信,爸爸不是胡闹,是真诚地对待感情;

回忆,回忆父女从小到大的快乐时光,打动孩子,让她相信,即使父母之间不再有爱,但是对孩子的爱没有改变;

呼唤,告诉孩子,爸爸不能没有女儿的信赖,女儿敌视他的时候,他痛不欲生,希望孩子给爸爸一个机会,学会爱,和孩子一起成长。

接着,我打电话给妈妈,跟她讲述了寒假里爸爸的计划。希望妈妈能配合爸爸,共同把快乐还给孩子。妈妈沉吟一下,答应了。我说:“在需要的时候,妈妈要和孩子面对面谈话,话题一:即使不爱了,我们依然有过美好的岁月,人生最好的日子是一起走过的,不是敌人,还有可以珍惜的东西;话题二:失败的婚姻中没有赢家,妈妈也不是失败者,只是学会了珍惜自己和别人,依然可以有美丽人生;话题三:我们还是朋友,对孩子的爱没有改变。孩子是老天给的最好的礼物,是爱的纪念。”

爸爸打电话了,开始,他主动与女儿交谈失败,于是改变策略,用文字。真情的呼唤改变了父女的关系,女儿原谅了父亲。妈妈与女儿的沟通也获得了成功,有一次妈妈特意约了爸爸,三个人一起出去吃饭,看到父母沟通得很自然,孩子似乎终于释然。

如雪发了一条信息给我,老师,我想你了,有好多话要跟你说。

我告诉父母,你们成功了,而且做的比我期待的还要好。

如雪把周记本交给我的时候,一脸的郑重。她说:“老师,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一个怎样惊涛骇浪的假期啊,那时候我好想有你的陪伴。”

我回复道:“感谢老天,给了我一个坚强的姑娘,看到你的成长,真好。谢谢你,孩子,谢谢你的宽容,你教会了大人们,学会珍惜。”

我的如雪,终于走出了阴霾,找回了自己的春天,那么美的春天。

后记

这是个知识分子离婚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以往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因此,研究这样的案例,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这个案例中,我采取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点:

1.与父母建立信任,这是成功进行指导的前提。怎么打开局面,了解真实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尤为重要。有了信任的基础,后续的努力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取得互信的要素,就是老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智慧和师德。

2.充分利用父母的长处和特点,指导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效果良好。

在本案例中,父亲是文笔出色的人,母亲沟通的能力较强,所以,我就让他们采取相应的方法,打动孩子,最终使孩子相信自己还能拥有完整的爱,打消之前的恐惧、抵触,调整好状态,勇敢面对。

3.充分合作,做好预案,逐步实施,并在过程中与家长沟通,及时取得最新信息,使我们的指导有的放矢。在本案例中,每一环节的设计,都是和父母共同拟定的,而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沟通,掌控局面,就会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对于老师和家长是那么重要。所以,学好教育心理学,是必要的,本案例中,每个环节,无论是和家长的沟通,还是指导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几乎都是先揣摩心理,再采取相应的手段,所以,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效果。

第9篇:雪孩子的故事范文

这是我上级初中后与妈妈发生的一次矛盾——

我独自在大街上东游西晃,街上热闹祥和的气氛与我孤寂郁闷的心情成反比例,我恨恨的想着:“我到底是不是父母亲生的,为什么他们对我……总是这么粗暴?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我?如今上了初中,学习任务加重了,平常根本没有时间练琴,能不出一点差错吗?”这样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好朋友兰雪的楼下,我叹了一口气,想;“反正也没什么事,上去玩玩吧,希望她在家……”,便拔腿奔了上去,敲了敲门,门开了,兰雪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我一来,她就发现我气色不好,打趣道:“怎么了?像霜打的茄子,和父母吵架了?”我乏力的点了点头。她刚准备说什么,我便打住她,说:“你可别劝我要理解他们,谁来理解我?”她笑了笑,轻轻说道:“既然你什么都听不进,那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吧!”

“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间倒塌的房子下压着一对母子,母亲才三十多岁,儿子也只有几个月,还没断奶,两天过去了,他们滴水未进,大人还挺得住,可小孩子不行啊,哇哇大哭。她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母亲狠心的拿起一片碎玻璃向手腕割了下去,让儿子吮吸着她流溢出的鲜血,又过了两天,救护人员终于来了,当他们救出母子时,母亲已经安祥的死去了,旁边躺着她熟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