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与职业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人文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主要指人文知识和精神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括社会、美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的教育。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医学界就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美国高等护理标准》中明确要求将人文教育纳入护理职业素质教育中,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体现护理专业的人文关怀本质。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素质。它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的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
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在2011年12月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目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总量不足、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学教育研究的是人,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有更高人文素质。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偏重于传授知识与技能,它强调了实用性及功利性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有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就学生而言看到的是就业价值,就学校而言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就业效果。无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由于人文教育具有非直接实用非生产性的特点,人们往往忽视它的价值从而导致我国医学人文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学科被称为“副科”,不仅课程偏少,且各个医学专科学校人文课程设置随意、分散、凌乱,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多为周末大班选修课,学生选课只是为挣学分,无法系统学习。
2.医学人文教育师资薄弱人文教师处于教学从属地位,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教学积极性下降,教学水平不高,人文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3.家长不重视很多家长把上大学当成一种单纯职业教育,学医就是学习、掌握一种医学技能,为毕业后找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这种片面而狭隘的商业化观念,导致人文教育被边缘化。
4.医学生人文意识淡漠
有调查显示:78%的专业护士对人文精神的大概内容未知或知之甚少;91%的专业护士不了解人文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91%的专业护士在校期间未接受过有关人文科学的课程或讲座;87%的专业护士无法说出人文科学知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医学生并不清楚人文素质的内涵,不了解人文教育对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和身心健康和职业规划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医学生对人文教育存在误区,认为人文教育就是“死记硬背”人文知识。或者认为“走上社会,不学就会”。“大学文凭,小学文化”,许多医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文字写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等方面不尽人意已经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不争的事实。
人文教育与医学职业素质教育的关系认识
医学是一门极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学科。研究疾病,维护健康,大量的理论和知识,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被获得和掌握,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职业素质教育以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为特色,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在科学与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教育在医学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以人文本的人文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
以人文本、尊重生命是中华传统医德的重要人文特征,也是医学职业教育的最高境界,只有首先成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人,才能体现出人文关怀,及时、客观主动地履行医者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有资料显示,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率百分之五十以上来自服务热情认真,而与技术活动无关。
2.语文教育是医学职业教育的基础
借鉴汪文平老师的调查,护士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依次为:写作、语言、审美、文学鉴赏等能力,文书写作和语言沟通是重要的护理职业能力。语言表达清晰,层次分明,准确明了,让患者有从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准确记录医嘱,缺乏针对患者个性化记录,文字书写不规范护理日志、交班记录成为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
3、文化艺术对职业教育潜移默化
文化艺术作品通过很感人的形象,生动的情节无形中调动医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对中华医学历史传承更多的了解思考借鉴,我校学生诵读医古文《大医精诚》对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以及“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医学观点非常认可,肯定了人文素质和精湛医技的密切关系,对职业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4、思想修养、文明礼仪、沟通技能、文史哲知识等人文教育让医学生,在求职面试、临床工作中有较大的胜任空间和发展潜能,在适应力创造力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导致现代人仅仅看到眼前,这种急功近利让职业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走向分裂。导致了人文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公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提出7种核心能力,其中4项与医学人文素质有关。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和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互相补充、支持,也能够交叉渗透、相互影响。
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救死扶伤、治疗疾病还要关注有思想有情感的患者,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同情,实现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汇,有以下几种途径值得探索:
1.建设一支人文教师队伍
实施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医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对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行为中表达人文关怀。从事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通过人文课程老师的业务技能、语言导向、职业道德、人格特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人文课程的魅力。专业课程老师也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材,适时适度地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达到人文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相融合的目的。如:在药理学课程中,适当介绍我国中草药的历史渊源《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激发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2.设置一套课程体系
据调查,63.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并将这条排在阻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到首因。科学务实地设置课程体系是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融合发展的核心。我校2009年开设三级课程体系:《大学语文》为必修课,《卫生法规》、《心理健康》、《沟通礼仪》为公共课,《文艺鉴赏》、《论文写作》为选修课,促进医学与哲学、美学、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方面的交叉融合,在课程改革学时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人文课程及教学学时,促进人文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融合。
3.形成一种校园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是促使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隐蔽课程”,此概念是美国学者哈夫在60年代末提出的。医学院校深厚浓郁的校园文化需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加强,通过校风、班风、建筑、设施、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体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形成一种校园人文精神,熏陶医学生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取向,给医学生感染、暗示和激励。
4.重视一批临床见习基地
在校期间的基础学习阶段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为主,在临床技能的实习锻炼中着重塑造医学生的人文形态,让学生在临床真实的环境中潜移默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对策
一、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是很大的,也可以说就业率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多,其中需受职业教育的就业机会也就增加了。社会能否给受职业教育者提供就业机会,是职业教育能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又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由于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更新、就业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将促使人们主动地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生源与时间。只有在现代生产水平下,才有要求又有可能使每个人能在人生的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
(二)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保障
无论是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还是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都必须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些投入来自自身的办学收费和其他收入,或来自政府的财政拨付,甚或来自企业的投资和社会的捐赠,这些无一不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有关。因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财政状况的好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明显多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社会对职业教育投入不够或无力投入时,就必然会导致师资来源困难、设备紧缺等现象,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下降,培养的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势必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三)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
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明显突出。职业教育应紧密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结构的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层次结构,满足生产管理第一线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生产力系统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三大产业结构在劳动力人数上的比例关系是就业结构的基本比例之一,其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和层次的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具有引导和参照作用。职业教育培养劳动力有较长的周期,这一周期产生了职业教育的滞后现象,要求在确定职业教育在各产业中的配置时,对未来数年内劳动力的需求进行预测。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和社会职业结构制约,由于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
(四)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改善体制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打破国家包揽办学的体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了职业教育原先的运作方式。职业学校招生的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指导性计划逐步增多,计划外招生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毕业生就业几乎已没有指令性计划,由劳动力市场配置,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择优录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这一根本性变革,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同时,财政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需要一支懂生产、能使用现代生产工具、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若没有这样的队伍,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可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管理也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而要形成这样一支队伍,职业教育是必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活动的长期实践,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越高,劳动的技能和方法越熟练,他创造的财富就可能越多。但劳动者的素质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活动日益复杂化、知识化,要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益的重要方法
职业教育,尤其是适当的职业指导,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的人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使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劳动力配置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个体来说,了解职业情况及就业要求,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的要求都是发展变化的,如何根据个体在职业方面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施加影响,合理地将个人导向他们合适的岗位,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用人单位来说,需要各种各样能胜任工作而又与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如果个人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结合,很可能引起个体在工作岗位上不安心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引发劳动力的非必要再次流动、再次培训和职业角色的重新塑造,这样会降低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及在职培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发展劳动力的智能、塑造其思想品德、人格,传授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生产由简单劳动密集型向复杂劳动密集型即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系统的技术知识,训练科学的生产技能,循序渐进地开发个体在职业方面的潜力,从而使个体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个体在职业岗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与生产的关系紧密,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展其智能,使劳动者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并能使劳动力有更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创新。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安全意识、设备保养和维修能力来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损坏率。积极进取的劳动态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职业教育塑造劳动者的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从而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四)职业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组织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员。经济组织中是否能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管理的有效程度大小,又都是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的。职业教育通过塑造劳动者的现代人格,实现劳动力的现代化,从而使劳动力能认同组织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管理施行,提高现代管理的效能。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自身发展必须适度。其规模要与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要与经济发展的承担能力相符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加强职业教育规划与预测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要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实现对职业教育规模的调节。
三、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提高认识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前提
解放思想,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政府作为政策、法规和战略的导向者、设计师,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对社会民众的宣传,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法规的立法工作,引导社会和个人转变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现实生产力的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克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从各个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要端正办学方向,提高职业教育的市场意识。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第一的教育,如果按照普通教育的理念来发展职业教育,就会扼杀职业教育的生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市场性、多样性、实践性和生产岗位对应性的统一。按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所期待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为达此目标,学校必须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强化自己的市场意识。
(二)深化改革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点
首先是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扩大职业学校办学的自,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要强化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尤其要强化市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加强职业教育在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改革职业院校的学制和办学模式,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统筹、协调与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加强地方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同时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学校和其他办学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充分就业为引导,健全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工业和新型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增强适应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同时还要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在教材建设上,要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加强实习实验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要加强同企业的联合,走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使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场所,学校成为企业职工的培训基地,实行订单培训,互惠互利。
(三)完善体系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关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在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同时,从合理配置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加强其内部各层级的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加强其外部与普通教育的双向沟通,使来自不同源流的人们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选择不同层次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各类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高等职业学校要重新定位,转向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并做好与中等职业学校衔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改革,使高职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适应中等职教重心转移的趋势,有力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结构的改变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范围,城市职业学校也应面向转移农民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变换和继续升学奠定基础,对于转移农民,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教育,促进转移农民顺利完成“市民化”转变。
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设立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支持开办各类营利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和运行高效的特点,促进职业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石油教育,2007,(6)40-42.
[2]刘文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2)64-68.
[3]王保军.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29-30.
一、产业发展如何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因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这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原始动因和持续动力。
人类最初的产业分工并不明显也不固定,主要表现为为了生存和活命而进行的随机性的狩猎和采集,即通过带有一定本能行为(糊口)的劳动来体现的。如果要溯本求源的话,人类最初的产业就是偶然的、分散的、带有一定随机性的(时间、地点、对象、人员、工具、结果等)、组织化程度很低的狩猎和采集劳动,即产业就是劳动,目的就是生存。
在这种产业形态中,人类早期为了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需要,必须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这时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授是通过日常生活和日常劳动实现的,是典型的经验传递和实践观察,即在干中学。这是人类早期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显然这种教育也带有随机性、偶然性、分散性和非计划性。这时教育与劳动融为一体,即通过劳动来学习。
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逐步掌握,并开创了农业文明社会,之后伴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工业革命以及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之劳动分工的细化,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日益缜密复杂,形成了第一产业(大农业)、第二产业(大工业)、第三产业(大服务业)以及今天被称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和被叫做大自然人的环境产业(第五产业),同时形成了数以万计的职业岗位。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社会的进步、产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和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强,依靠经验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如果没有劳动者系统的专门的集中学习,大量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难以得到有效传递,也就根本无法胜任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要。伴随这种情况的形成和发展,专门的教育机构出现并形成了。出现了专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即教师和师傅;出现了专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即学校;出现了专门管理和经营学校的人,即校长;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即小学、初中、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大专、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出现了全国性和地方性教育管理机构,即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教育组;出现了教育学专家和教育学理论,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
教育被从产业中独立出来了,并且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壮大起来。产业规模越大、发展越快,教育规模就越大、发展就越快,即产业的经济剩余决定了教育的规模,产业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教育的层次和专业设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规模决定了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产业的结构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格;产业的发展速度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产业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总而言之,产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教育提供的基本供给。
但是产业对教育本质上的决定,并不能表明现实运作的状况就能体现这一实际效果。因为这一关系是需要传递的,传递必须通过一定的路径和运行机制来保证,否则只能是一种可能的、潜在的关系和联系。传递就会有损失、增加和改变。不同的传递路径和传递机制,决定了不同的传递方向和传递内容以及信息改变情况和传递效果。产业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呈现为两个大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早期分散的直接联系转化为系统间的间接联系,如同货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之后,货币要转化为商品,商品也要转化为货币一样,两者之间出现了分离后的转化和平衡问题。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单向的作用,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
教育一旦分离出来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就有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就会以一种独立的存在发挥作用和效应,即对产业发展的反作用。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如何反作用于产业的发展
广义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囊括所有的教育形式,
从基础教育到普通教育,从学历教育到技能培训,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到学校教育,都属于此列。因为从受教育者个人来讲,接受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生存,为了职业岗位。就这一点来讲,不管是远古时期的通过直接狩猎、采集来学习积累生产生活经验,还是现代分离出来的专门的间接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和学习是为了生存,这一原动力和基本目的是没有变化的,也是不会改变的。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存是以职业为保证的,职业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即现代人的狩猎和采集要通过一定的职业获得货币收入,然后通过货币购买来完成生活所需,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因此,不管哪一种形式的教育,都是为某一种职业服务的,教育形式只有培养的职业种类、职业层级不同,而不存在职业与非职业的差别。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之间只有职业类别的不同。我们不能说,只有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是职业,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是职业。
【关键词】教师性格 职业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27-02
一、性格的界定
心理学对“性格”的定义是:“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内部世界,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前者属于内倾型,其特点是处世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后者为外倾型,其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性格决定着职业发展的长远,事业的成功与否,与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与他的性格相适应,并有能力相支撑时,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心情舒畅,继而提高自身工作满意度,增强工作绩效,容易取得成功。如果性格与职业不适应,性格就会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使从业者感到被动,缺乏兴趣,力不从心,精神紧张,给个人发展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
二、教师在学校中需要处理的几对关系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绝大多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上起课来就会轻松得多,就算有成绩差的学生听不懂,他也不会为难你。反之,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紧张,上起课来就会感觉很吃力,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干涉纪律了,教学还如何进行?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教学工作是学生和教师知识上的交流,也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从这些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交流和沟通是拉近师生关系的重点。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聊天,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可以对他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但是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上完课就完成任务了,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尤其性格较孤僻、不善言谈的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更少,无形中和学生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以至于脱离了学生,从工作中再也找不到幸福感,最终可能导致职业的失败。
2.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同事关系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境。同事之间的互相切磋,互相帮助,有助于教师增长教学才能和教育智慧,也有助于教师消除孤独感,有利于心理健康。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有较大的独立性,都是各自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繁重琐碎,因此经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而且经常会遇到挫折。加之教师的工作环境又较封闭,与外界交往较少,因此教师非常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此外,某些人的不良个性特征,如封闭、自卑、嫉妒、孤僻、猜疑等还容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同事关系给教师以强有力的心理支持,教师们可以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也可以一起去唱歌等,以缓解工作的不良情绪。
3.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学校中的领导者包括了从校长、主任、到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业务管理者等不同层次的领导。作为普通教师,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既要适应对方的需要与特征,同时也在能动地影响着对方,反映着自己的需要和个性特征。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领导的这种需要就更为突出。所以教师首先要满足领导获得尊重的需要,其次,对领导的意见或建议应单独找领导谈,而不要当众让人下不来台。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问题,可以多与领导交流,如果有可能,可以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或教学改革方面主动多做一些事情,提出一些建议,帮助领导出谋划策,对于领导的一些决策和安排,如果有个人的想法,可以及时和领导沟通、交流,以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工作。性格孤僻、封闭的老师往往不善于沟通,对学校领导的决策和安排如有不满,不直接去表达,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甚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师心理问题的几大症状
最近,媒体中多次披露的“教师暴力”事件,有些甚至是发生在模范优秀教师身上,这些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为什么会出现暴力行为?事实表明,与这些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有密切关系的。优秀的教师更应具有好的性格,如果没有适宜的个性品质,再“优秀”也没用。
因此,性格应成为选择教师的一项重要条件,从性格适宜方面评估一个人是否适合选择教师职业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观察研究,总结出中学教师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理、心理症状
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对学生漠然冷淡、焦虑,对外界担心和过分忧虑。在抑郁和焦虑心态中,常常还会出现身体症状,如失眠、无食欲、腰部酸痛、恶心、心跳过速、呼吸困难、头疼、眩晕等。
2.人际关系症状
如有些教师在与他人交往中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和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有的教师则表现出攻击,比如对家人发脾气、体罚学生等。
3.职业行为症状
这种症状在职业上主要表现为: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中缺乏新意,讲课乏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小题大做,出现过激反应,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有的教师则缺乏责任感,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4.教师的职业倦怠
这是教师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己的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四、处理教师性格与教学关系之间关系的做法
就事物的本真状态而言,性格是无所谓好坏强弱之分的,只是在某个特定范围内性格的优势或弱势便凸显出来了。换言之,从辩证的观点看性格,强即是弱,弱即是强。任何一个否定性的性格元素都包含着一个肯定性的因子,甚至性格元素的长处往往是通过短处反射出来的。外向型性格善于言辞、精于沟通,但失于莽撞、粗糙;内向型性格长于思考、谨于言行,但失于犹豫、多虑。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两者间的关系。
1.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一个人的缺点仿佛是自己优点的继续,如果优点的继续超过应有的限度,表现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那就会变成缺点。相反,缺点也能成为优点。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只要敢于面对自我,不文过饰非,缺点就能被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人格的塑造应把握好度。具体包括: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豪放而不粗鲁,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果断而不冒失,稳重而不寡断,谨慎而不胆怯,忠厚而不愚蠢,老练而不世故,忍让而不软弱,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骄,自爱而不自赏。
克服不良性格弱点,还可通过心理训练改变性格:①自我激励,以模范人物或祟敬的成功者为榜样,不断地鞭策自己;②自我暗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自我激励;③习惯潜化,即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比任何理论的力量来得更大。性格修养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到改变性格,要求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性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在个人最容易暴露性格弱点的地方,要坚决克服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战胜它。这种办法将有助于个人积小胜为大胜,最后达到完全改变性格弱点的目的。
2.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其实有些名言正是说明这种心态的,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常乐”等,以此自勉,有助于保持心理的平衡。
3.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多种兴趣爱好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各有不同表现,要保持自己稳定的良好心态,就必须扬长避短。比如在气质上属于胆汁质、多血质的人,要保持自己热情、豪放、明朗、善交际等性格特点,注意克服好冲动、浮躁、自傲、不易自制等弱点;粘液质与抑郁质的人要保持自己冷静、沉稳等性格特点,也要克服孤僻、自我封闭、自卑等弱点。教师具有多种兴趣和爱好,这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所要求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比如旅游、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提升人的境界。所以,从事这些活动,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能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
4.生活作息合理安排
关键词:职业教育 贵州经济 依存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1]。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都产生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开发带动战略,使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幅度基本上保持在10%左右。2010年10月26日,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的历史新起点,贵州召开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果断作出了“工业强省”的战略抉择,明确了依托“十大产业”实现贵州工业经济的腾飞,即通过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等十大特色产业版块的拉动,加快贵州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随着贵州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到来,研究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对促进贵州经济全面增长,发展职业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职业教育对贵州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可以为发展生产提供一支懂生产、能使用现代生产工具、运用先进行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从而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虽然近年来贵州经济增长幅度较大,但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经济增长是比较慢的,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比较中也处于偏后的位置;尤其是体现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人均GDP,目前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36.3%,在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要发展“十大产业”,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能服务于生产,促进贵州经济的全面增长。
1.1 职业教育为贵州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人才 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尤其是以培养专业化人力资本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很强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因此,职业教育具有直接服务于经济的特点[2]。
贵州经济要健康有序地发展,离不开一定数目的人才供给和储备。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这既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力资本的投资再造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出一批适合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贵州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对贵州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2 职业教育为贵州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服务 职业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示范、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职业教育学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加工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场所,一方面它可以把自己的发明创造、科研成果、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贵州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加符合贵州经济的发展需要。
2 贵州经济增长对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2.1 贵州经济增长是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基本保障 目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一次性的教育与培训很难终就劳动的一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另外,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人们在职业的选择上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而且也使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的范围上日趋广泛,这些都促进了人们更加主动地要求接受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
经济实力决定着可用于职业教育的财力,包括办学条件、教师工作与生活条件等,这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3]。没有高速发展的贵州经济所提供的强有力的保障,就不可能有贵州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2.2 贵州经济增长影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贵州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贵州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充。同时,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受贵州经济实力的影响。2006-2011年间,全国GDP由211923.8亿元增加到471564亿元,贵州省GDP由2267.4亿元增加到5600亿元。在这六年间,中央财政向我省职业院校投入资金近7亿元,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截止2011年,贵州省有高职院校23所,中职学校287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万余个。2011年,贵州省高职在校学生近14万人,中职在校学生近50万人(含在省外职业院校就读学生)。
经济水平低下的地区,难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难以对教师进行职前选拔、职中和职后培训,也就无法拥有优秀的、充足的教师,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不能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影响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质量。总之,贵州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投入就多,职业教育发就快。
3 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
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持[2]。
选取贵州近三十年的GDP与教育投入的时间数据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先期,贵州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随后二者呈现双向因果关系,在滞后7年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贵州经济的增长[4]。这个实证分析充分证明了贵州经济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教育对贵州经济的影响的滞后性是因为任何层次、任何种类的教育都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必须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这个媒介才能实现。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带来人力资本本身的递增收益,从而带动影响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与贵州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职业教育应与贵州经济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依托“十大产业”实现“工业强省”的战略,才能实现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全面增长,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仲良,双赢.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2.
[2]杜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0(8).
[3]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1).
[4]肖小虹.贵州经济增长与教育投入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8).
【关键词】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问题;辨析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旅游职业教育平台,但如果细究我国旅游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仍处在一种典型的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发展阶段。这种落差的根源在于其成长是建立在由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所产生的外力拉动的基础之上,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能力并不牢固。譬如说,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如何提升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等一些关键问题都缺乏基本共识。因而,这种成长尚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做支撑。
当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一方面是国内旅游业正面临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发展,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另一方面是国内生源不足的困难已经开始显现,部分旅游职业院校面临生存困境。这些因素,都会对今后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从内部阐明理论基础,推动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转型发展等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谨对旅游职业教育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做出分析和梳理,以求教于方家,旨在共同提升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以及更好地促进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别定位
众所周知,我国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命名方式包含“职业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两种类型。我们通过检索发现,国内一些知名旅游职业院校无一例外地冠之以“职业学院”的称谓。由此,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国旅游高职院校为什么被一致性地命名为“职业学院”,而不是“职业技术学院”?
检索国内旅游教育研究文献,发现很少有关注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业界大多以为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因而不需要研究和讨论。这种假设其实是存在问题的,可能隐含着非常大的理论风险,前提性错误的学术危害可能更大。我国多数旅游高等职业院校都是近10年内由原来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学校的优点是旅游人才培养和对旅游市场需求把握比较擅长;但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运行规律把握相对缺乏,因而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定位上常常无所适从。换言之,这些升格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涵义和规律的把握不准,会造成潜在的损害。因而,我们在探讨旅游职业教育具体问题之前,还需要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从理论上作一些正本清源的深入思考。
那么,教育主管部门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其解释是一种政府的“惯例”:一般是把综合类和文科类职业院校一律称为“职业学院”,而把理工类院校称为“职业技术学院”,这就是旅游类院校只能被称作“职业学院”而不是“职业教育学院”的缘由。
这种对问题的解释显然不够。这种命名规则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和行政管制色彩,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见得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国际上通常认为,按照学生的文理科知识背景划分院校类别通常是普通教育院校的做法,这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我们发现,从源头上辨析“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含义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我国当前仍是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工作,是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重新认知自我和探寻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
我们不妨先跳出旅游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从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中找寻答案。国际上一般认为,对“职业教育”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方式:一种是狭义定义,如前苏联把职业教育局限于培养工人和农民的范畴,认为他们不需要接受高层次的教育;第二种是广义定义,如南斯拉夫等国家,认为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职业教育,理由是所有专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都要走上工作岗位,这样一来高等专业教育中就包含了高等职业教育;第三种定义介于两者之间,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层次,前者是培养工人和农民的教育,后者则是培养技术员、技师的教育,后者在层次上高于前者[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 )中和我国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的是SB类,其内涵是: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1]。
由此可见,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分类方法,是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特征和规律结合起来考虑的,认为教育的类型结构与人才的类型结构必须相互对应,必须反映不同行业对社会人才的需求特点。这应该成为我们分析旅游职业高等教育规律的基本前提。
那么,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究竟应归属于职业教育,还是技术教育呢?
我们再从人才培养规律的角度加以分析。杨金土等学者把社会人才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其中应用型人才又包括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种情况。他们认为,如果要把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联系起来的话,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应称之为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称之为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同样,联合国《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也把技术教育解释为“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培养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2]。
可见,如果从社会人才结构分类角度来讲,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不仅有着知识结构的区别,在社会人才谱系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层次和地位的区别。由此,对应到相应的教育结构,职业教育主要是指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教育则主要针对各类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层次要比技术人才低。依此区分,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应该针对更高一个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包括管理技术型人才和高技术操作人才等。因此,按照整个职业教育发展谱系的分工和对应的社会人才层次,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应该冠名为“职业技术学院”,而不是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职业学院”。事实上,我国台湾地区的旅游职业教育就一律采用了“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称谓。可见,我们目前仍然需要启动一次新的“正名”运动,以避免陷入认知误区。
上述分析说明,过去三十年中,由于体制和国情等原因,与世界旅游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相比,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歧异性和特殊性,因此回归本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当务之急,需要树立两种观念:一种是树立需求主导的发展理念。澳大利亚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就在于其树立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其认为职业教育存在的重要前提是其能满足特定市场和产业对特定人才的需要。如果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脱离了产业实践,不能满足旅游人才市场的专业分工和需求规律,旅游职业教育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通过人才培养实现与所属产业和市场的紧密接轨和互动发展。这既是一种国际惯例,也应该成为我国探讨旅游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前提条件。第二是要树立旅游人才市场专业化分工的观念。要科学划分各类旅游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内涵和特点,按照在整个旅游人才需求层次谱系划分和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分工和目标定位。并在此基础之上,进选准自身发展目标,形成培养特色。否则,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上文我们特别强调,旅游职业教育应该区别于普通教育,要体现出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那么,文章的第二个问题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是什么?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以往的特点自成体系,缺乏与国际职业教育经验和规律的系统对接。因而,当下的任务应该是打破封闭思维,认真从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中汲取智慧。以下我们选取国际上公认的两个成功范例,从中探寻和揭示世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规律。
范例1:澳大利亚以技术与继续教育结合为核心的高职教育。
澳大利亚是国际上公认职业教育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于1973年成立了一个以著名律师耶·坎甘为主席的咨询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著名的《坎甘报告》,提出把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TAFE)结合到一起,建立新型的TAFE学院,实施以资格证书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新型技术与继续教育。在澳大利亚联邦及各州政府的支持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TAFE学院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提供者,在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居主体地位。90年代中后期,随着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AQF)、澳大利亚认证框架(Australia Recognition Framework,简称ARF)、澳大利亚新学徒制中心(New Apprenticeship Centres简称NACs )等相继建立起来,使得该国所有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培训资格认定都统一采用国家资格体系,并通过使用12级资格规定了与初等和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等教育(大学)分立与贯通的制度体系。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还规定,由不同行业根据国家框架体系负责制定本行业的能力标准,集成为培训包。再由各TAFE学院根据培训包的要求设置课程,组织实际教学工作,并对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受训者可以凭不同等级的证书参加工作或更高层次(包括大学)的学习,合格者可以获得全国通用的证书[3]。
总之,在澳大利亚政府的扶持下,找到了一条以学校为本、产学合作的职业教育成功发展道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证书、学位、学历和职业要求都是相对应的,教育界与产业界采用统一的能力标准和证书体制,不同的州各TAFE学院以及企业间相互承认,这不仅为政府统一采购创造了条件,对于TAFE的进一步发展也极为有利[1]。这种做法对于像我国这样由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国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范例2:台湾地区以“建教合作”为特色的技职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大规模发展技职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以1974年3月1日“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正式创校作为标志,主要是适应当时工业科技化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此后获得巨大发展。
台湾教育的特点采用典型的双轨制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从中等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保持两根平行轨道,两者之间又可以相互贯通,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极大方便。台湾的职教体系独立性很强,相对而言比较完善。在高等职业教育层面,主要是由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承担。其中,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专科学校则以养成中级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共同构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台湾高职教育非常注重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和培养人才,强调院校办学要理论与务实并重,称为“建教合作”。即:高职院校要依据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划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课程,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安排,既要使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教学,又能在训练岗位接受入门的就业知能训练。并通过业界的实习,使学生能将理论应用于实务当中,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很好地拓展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
高雄餐旅大学“三明治教学”和“菁英培育计划案”是“建教合作”的典型做法。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前身是1995年成立的高雄餐旅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改制为高雄餐旅学院;2010年,再晋升成为高雄餐旅大学,成为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名校。
台湾学者容继业认为,台湾“三明治教学制度”创始于高雄餐旅学院,即要求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实施“校内上课”、“校外技能训练”的轮调,使其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磨练下,能将所学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借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高雄餐旅学院于2007年又提出了“一年实习、两次分发、多元配套”的校外实习制度,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产业实习机会,同时又以国际化眼光,开发学生的海外实习机会,开启了校企合作“多元整合”的新契机[4]。
该校目前正在实行“菁英培育计划案”。其中的人才培育方案进程提出了“大一猛扎根,大二有靠山,大三去实习,大四考证照”的培养模式。其中,“大一猛扎根”是面向新生宣传、举办说明会和人才甄选等方式,让学生尽早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大二有靠山”通过每月奖助学金、每月书籍阅读、全名英检中级测验、日文测验三级以及上下学期个案报告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基础素质;“大三去实习”借助于学校拥有的一流实习单位,通过一年时间,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操作能力;“大四考证照”即要求学生必须考取全民英检中高级、日文检测二级、领队证照、导游证照、旅游业毕业专题等证照,依此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要求学校在与业界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从事旅游业的“积极意愿”,促进学生实现“大学生、大计划、大未来”的“生涯”与“职涯”规划的结合[5]。
总之,通过上述两个典型案例,研究提出如下观点:第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持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和实操能力,知识教育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满足旅游产业对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才是学校的办学方向,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借助于院校与产业或企业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发展。换言之,旅游职业院校必须紧密联系旅游企业办学,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基于行政权力的直接操控,而是应制定宏观政策调控旅游人才的市场供求关系,并引导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保持与社会和产业发展目标一致。反观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中,或者失之于政府干预过多,束缚了院校的自主发展能力;或者是放手过多,使院校缺乏应有的成长环境。因此,当前探索合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各院校的责任,也是政府、产业乃至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
文章提出的第三问题并非是没有意义的问题。虽然社会对“旅游教育”的说法已经习以为常,但不能回避的是,目前国内学界对其中“旅游教育”涵义的理解依旧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旅游教育”的涵义从源头上决定着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而不可不察。
我们先分析国际上对“旅游教育”常规的应用方式。徐红罡、张朝枝指出,全球旅游教育发展特点均与本国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特点密切相关,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旅游与服务接待业教育都是在旅游与服务业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6],因而旅游院校的冠名多体现出其特定的专业技术色彩。吴必虎、蔡利平也著文指出,美国知名大学在开展旅游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统一的学科称谓。在美国大学系科中常见的名称包括游憩研究、休闲研究、酒店管理、餐饮管理、食品服务、资源与公园研究、健康与运动研究、景观规划与设计、人类学等[7]。吴必虎等进而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经验来看, 大学的旅游教育及其研究支撑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方向:即面向私营市场的服务业的管理,如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等;以及面向公共事业的资源管理和社会休闲管理[8]。由此可知,世界知名旅游类院校的冠名规则通常都是符合专业指向的。如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School of Hotel Administration at Cornell University) 、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系(D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at Purdue University)、德州大学娱乐、公园与旅游学系(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 Park and Tourism Science at Texas A&M)、休斯敦大学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Hilton Hotel College , University of Houston) ,凡此等等,这与国内旅游普通教育院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统统冠名为“旅游学院”的做法迥异,其中的奥妙值得思考。
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还包括,何谓“旅游”或者“旅游教育”?学术界目前公认,在国际上“旅游”尚不是一个规范的科学概念,也不存在着涵义明确的“旅游人才”的分类法则;同样,对于“旅游教育”究竟属于类别概念,还是专属概念也存在着很多的歧义和不确定性。我们认为,作为本科类院校学术教育注重理论人才培养,以“旅游”命名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专门和专业人才为导向,在无法准确定义“旅游人才”及其职业特性的情况下,选择类别概念作为命名依据,不仅不利于与业界的相互沟通,对自身的专门化发展也是有害无益。因此,关注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或许需要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入手,让自己的名字更能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需求。
反思既往的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在认识论上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
其一,旅游职业教育的冠名规则是要贴近产业需求,避免受到普通教育主流观念的干扰。高等普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目标和培养模式上风格迥异,盲目使用相同的冠名规则,只能说明我国职业教育还处在一种非独立和粗放式发展阶段,这种盲目性导致众多旅游职业院校丧失特色和方向,陷入同质化、低层次发展的迷局,其副作用不容低估。
其二,旅游职业教育冠名必须对应于专门化的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强调自己的目标是培养一流的餐饮和旅行市场人才;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培养高素质的饭店职业经理人。这些学校共同的特点是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因而很容易形成特色。反观我们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盲目地追求大而全、多而繁,很多旅游职业院校动辄七八个系,几十个专业,但很少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难以摆脱低层次发展的局面。
四、讨论与结论
本文连续讨论了三个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关键问题,旨在帮助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思考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成功轨迹。如果说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初期发展的目标是要做高学历层次、做大培养规模,现在这些目标基本实现,已经到了要向做精(特色、风格)和做强(业界认同、国际水准)的转型发展阶段。需要提醒的是,这两者之间显然不是线性关系,需要实现质的飞跃,转型的基础在于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认知,在于能准确地把握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因此,上述的讨论极有必要。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于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型专业人才,或者说是以技术教育为宗旨的旅游高等教育形式。尽管目前普遍使用“职业教育”的冠名方式,但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人才谱系中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些院校缺乏这样的视野,或者是没有树立起市场分工的意识,是难以获得持久发展的,必须尽快予以调整。
第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的最大特色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仅能帮助学校解决资金支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方向。我们认为,产教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和基因,没有与产业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很难说学校从事的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第三,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应该更加凸现风格和个性。要按照所在区域旅游人才需求的类别特征规划设计办学特色,避免低层次和雷同化。没有个性的职业教育看起来适应面广,但如同无源之水、注定不会源远流长。
第四,实现更深层次的产教合作。解决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问题。国外经验看,旅游行业协会在促进旅游教育发展,推动旅游研究成果的应用,协调旅游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长远看,我国也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发展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促进我国旅游教育的协调发展。现实地看,国内旅游行业协会发展尚未走上正轨,使得职业教育发展缺乏有效的保障,因而,应该发挥好各地已经成立的各种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通过职教集团搭建区域性旅游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利益交换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此外,政府方面也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为产教合作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而不是放任院校或产业各自为战。从根本意义上讲,在促进旅游业发展问题上,政产学三方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因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华东师大博士论文,2005.
[2]杨金土.本科院校办好高职与本科教育的类型结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4期.
[3]王斌华.澳大利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
[4]容继业.台湾三明治教学实施策略及挑战——以高雄餐旅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18-22.
[5]黄荣鹏.台湾观光休闲产业与大学校院系所产学合作及技术发展模式,2011年闽台旅游类师资培训班,2011.07.19
[6]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4(S1):26-30.
[论文摘要] 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本文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在内容上和实现方式上的区别以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学生,抛开其他社会价值不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生存,所有形式的教育都必须满足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背离了这一基本条件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那都是欺骗或者。从纯粹的所谓的“客观”本源上去探讨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应该是什么”,很可能是徒劳的,最终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所有的普通教育都应公费或者费用较低,它的教学计划必须由国家严格统一,不受市场左右。而职业教育则可以有较高的收费,教学计划完全由市场决定。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
由于教育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因此教育的价值问题应当是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分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教育价值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取舍不同,进而决定了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及其方法手段。教育既服务于人的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二者在服务于人的发展上的价值区别
其一,普通教育关注人作为高级生命体的自然价值,如何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职业教育则关注人在劳动分工中的社会价值,如何与他人的协调求得个体的发展。普通教育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超社会的万物世界里,关注的应该是人与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重在发展和展现人类特有的生命潜能与性灵,突出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
其二,普通教育是从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来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民族的整体素质。职业教育则是从外部条件来关注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讲究个体发展的特点。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应该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其三,普通教育侧重关注理想层面的人的发展的全方面性,职业教育侧重于关注人的现实层面的发展的全过程性。从理论上说,人类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但人的发展要受到人的生命时间和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因此,真正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的一种理想。职业教育则是立足现实可能和需求,寻求个体潜质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以职业为导向,对教育的方向、层次进行合理的取舍,而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这样说普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理想,职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个性。
(二)二者在服务于社会方面的价值区别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的不同,认知客观世界的角度不同。因而普通教育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而职业教育的学生则是作为社会实践的实施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没有普通教育社会就没有品位,没有职业教育社会就没有色彩。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内容上和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一)二者在内容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所要求的认知内容不以应用为目的,而重在认识过程的本身,在认识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系统化,理论化。因此,普通教育只是层次上有所区别,内容应相同。功利性,职业性都非常明确的普通教育都应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由此看来我们目前许多普通高校本质属于职业教育,就应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服务对象,普通高等教育则不能确定自己具体的职业服务对象。
(二)二者在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实现方式是由它们的价值和内容所决定的。从国家宏观的法律政策上看,由于普通教育应当是超功利的,为了排除功利思想的干扰和束缚,所以普通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的干预性,普通教育具有统一性、原则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等特征。从办学体制来看,普通教育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相对单一,有较强的计划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政府、专家的评价和监控,其次才是社会公众的感受。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有较强的市场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市场竞争和受众的评价。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上看,普通教育强调传授过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的渗透性和内化性,启发式、研究式、感染式等教学方法应成为普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应强调传授过程的直接性、实践性、知识的组合性,因此,示范法、实训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实际上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参与社会实践就会被社会教育,回归自然,受到自然的熏陶也是一种教育。按目前我国的现行教育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阶段:九年义务初级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下面就三个不同阶段的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民族素质,为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等教育阶段:包括高中教育,中专教育,技工教育。高中教育属普通教育,中专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功能,又有职业教育的性质。技工教育则完全是一种职业教育。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企业文化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最活跃的因子,是最主要的竞争主体。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加剧,文化软实力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文化素质高低决定企业的竞争实力的强弱,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才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立足之本和力量源泉。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反映,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发达可靠的职工教育,它就就不可能有高层次、高质量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与职工教育二者的关系密切。
一 职工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
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它也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它存在于企业职工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可以说企业文化与职工的教育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次地对企业职工进行教育,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能为企业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见,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在职工教育。
1.企业文化建设旨在挖掘职工的潜能,职工教育是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要越来越多,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也不断在提高。企业要丰富员工的知识,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这需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爱岗敬业,加强员工的科学知识教育,使其运用新技术,不断推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这需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对企业职工进行教育。在对职工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提高职工的市场经济知识,转变落后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形成和企业同存亡的发展意识。
3.企业文化建设要求职工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这就需要企业职工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在此环境下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市场经济驱使人们去追去效益、追求利润,生产的自由度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形式,企业需要求职工诚实信用、讲究质量、文明经营,礼貌待客,要求职工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企业通过对职工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塑造职工的良好品质,进一步展示企业的良好道德风貌,最终树立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都离不开对职工的教育工作,教育是奠定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文化不断发展的可靠保证。
二 企业文化对职工教育的促进作用
1.企业的自身文化是职工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企业对职工进行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把企业文化发扬光大。这首先就需要职工了解、认识企业自身文化。只有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不断学习,职工才能形成带有自身企业文化特点的心理素质,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进步结合在一起。用企业文化教育职工,可以使企业职工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生价值观;用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培训的内容,使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加快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对职工教育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文化的发达程度。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面临着新调整,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如果能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就能使企业职工较快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使职工不断去学习、不断去钻研新知识、新技能。例如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工认识到,在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靠知识,靠技术,所以要不断努力获取新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广大职工的这种执著追求从而为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也为职工教育增加了后劲力量。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企业职工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结合。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同时企业为了企业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要为职工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总之,脱离企业文化谈职工教育或脱离职工教育谈企业文化,都是不可取得。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把职工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杨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构建导向[J].飞天;2011年12期
[2] 张慧娴.构建适合企业的人本管理企业文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颜时启.企业信仰=企业文化[J].科技与企业;2010年03期
[4] 王瑶.浅析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高职院校采取“大课堂”教育模式,是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佳路径。
职业价值观(Vocational value)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几在新的教育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教育不再是学校的特权,教育也不再是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内容。高职院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也出现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的整合倾向。为了更好地拓展职业价值观的教育空间,丰富教育的内容,采取“大课堂”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创新之举。
一“校园大课堂”的教育
“校园大课堂”主要是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成的。第一课堂是职业价值观最主要的教育渠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自然延伸和拓展。
(一)校园第一课堂的教育。在校园第一课堂教育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与一般普通高校相比,学生的课堂教育时间更短些,因此,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专门的职业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为了能使高职生更好地接受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应该在第一课堂的各种学科教学过程中,安插与学生实际状况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的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通过道德教育,确立高职生在应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强化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根本思想,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在实践中攀登更高道德境界。通过理想教育,鼓励高职学生树立较高的奋斗目标,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学会区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之间的差异。通过价值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认识到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只有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劳动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获得个人事业的成功。
除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外,其他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承担培育高职生价值观的义务。在基础课的各门课程当中,都有强调德育的内容,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与能力、爱国主义、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正确价值观念、科学世界观、科学态度与精神等。因此,基础课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特别是与职业价值相关的因素,与该课程的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对课堂环境的安排、课堂气氛的控制、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本人的教学方式和独有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将显性课程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接授职业价值观的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不仅教给学生一定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是进行一定的职业指导的过程。专业课程中,学生可以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一方面,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深刻的具有时代感的问题、吸引人的职业案例,引导高职生领略丰富而复杂的职业世界、自我世界和职业与自我所构成的价值世界;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让高职生在各种活动中,理解并学会职业价值评价与选择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职业能力。
(二)校园第二课堂的教育。校园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在学习方式上更为灵活。它既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又是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它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开展形式新颖、内涵深刻的社团文化活动吸引和塑造青年学生。
首先,校园文化的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网络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高水平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的水准和高职生文化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沟通、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增进学生对学校、学生对老师之间的情感。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独特的气质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一,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前提和外在标志。与一般的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物质文化时,在物质层面上处处突出“职业”的特点。将校园内的楼、教室、实训基地等,以人名或是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命名,将学校产业产品的标识、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的标识等都印上无声的文化,或是在校内、教室、实训场所等地悬挂教育宣传标语,使学生走在校园里无时不受到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通过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进取心,展示了学生的非凡的职业创造力。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技能比赛,让学生们感到了专业的无穷魅力,激发其钻研能力,确立了本专业的职业前景和职业规划,培养职业自信力。
其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校风、学风、校训等。
校风可以渗透在职业理想、职业追求的理念之中,促使高职生对未来职业的热切向往和未来职业方向的不懈追求。首先,确立核心价值观。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使其认识到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准确把握自己在职业上的定位,注重挖掘自身潜能,主动适应职业要求。其次,关怀师生的发展。关怀师生的生活和情感,关怀师生的心理感受,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风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精神风貌。高职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对班集体和学校的校风影响很大。因此,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作弊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坚决实施。在处罚的同时,不能产生一种一罚了事的心态,而是要让学生从处罚中学会评价、学会选择。高职院校可以把对学生的处罚与其考试成绩结合起来,与学校内对学生的各种评价指标结合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认真负责的意识,促使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变。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与态度,为他们职业选择做好准备。
注重校训、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物化形态的名言警句只是一种文字符号,只有当它被师生认同并转化为内在需求体现为外在行为的时候,才能成为本校的校园文化,才能成为陶冶人、激励人、提升人的精神食粮,因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征集校训、名言警句、校旗、校徽、校歌、道路名称,征集的过程其实就是比较、选择、认同并遵循的过程,班级内的艺术化的名言警句,校门口石碑上雕刻的校训等等,已成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其三,校园网络文化。在信息技术时代,网络文化也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因为其自身的交互性、共享性、快捷性、隐匿性和开放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尤其是年青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举办专题讲座、征文、论坛等新颖的活动,可以使文化传播不受场地、人数、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感兴趣的问题中,在校友互动交流中增强职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网络也可使青年学生在电脑前畅游世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博览群书,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增强其判断能力,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教育,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田但是网络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建设校园绿色网络文化,设置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网页及内容,吸引学生在校园网络世界里遨游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新任务。
其次,德育、社团和科技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地展示与锻炼。
通过德育、社团和科技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与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团结协作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学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能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帮助高职生提高就业能力。所以,应该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为他人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引导学生在这些服务中培养各种职业素养,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使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就了一个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相辅相成的独特课堂—校园大课堂。”校园大课堂”是对以往“课堂”观念和教学思想的升华,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界限,拓展了传统课堂的教育空间,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育人功能的内涵问,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
二、“社会(校外)大课堂”的教育
“社会(校外)大课堂”也常称作第三课堂(校外教育空间)。社会大课堂可以充分整合并利用社会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与学校课程结合的活动,是搭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的桥梁和平台。
实习、见习、实验等实践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活动中,能增进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对职业的认识,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的技能,体验和感受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高职学生的就业去向也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主动适应企业需要。高职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具有企业文化素质,这也是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殊性,也是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针刘一性的体现。如,高职院校的订单教育,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约,已经将学生视同企业的一员。学校不仅是在培养学生,更是直接在为企业培养员工。所以,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制定,再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都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除了要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技术能力,还要有与企业相符合的价值理念。因此,可以邀请该企业的相关人员为学生举办一些讲座或者报告会,让学生对该企业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群体信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也便于学生在进人企业后能很快地融人企业的生活之中。在实践课堂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培养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价值观,把企业文化融人职业价值观教育之中,以及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技能等。
除了企业生产实践的教育之外,社会上其他的自然、人文资源等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有相应的教育意义。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汉川大地震,让许许多多的高校学子,带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好河山的满腔热血,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在金融危机之下,扬州职业大学的毕业生到瘦西湖应聘船娘、船夫。社会是一所大学,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工业、农业科技园以及第三产业的典型示范(如扬州的陆琴脚艺),也都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直接路径,它让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之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