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活动感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2018年3月24日,敬老院组织了敬老公益活动。由敬老院的刘老师主持,以文化中心同学为主体的志愿者们参加了这次活动。大家乘兴而来,热情参与。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与那些没有亲人或丧失生活能力的孤寡病残者进行沟通,旨在给他们带来一些欢乐,奉献一份爱心。
大家三人一组两人一伙来到每个房间,与老人们聊天,为他们唱歌,还有的为老人按摩。两个小时的活动,各个房间洋溢着春天的暖意,就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中,大家都有着深刻的感受。活动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大家纷纷交流自己的感悟。
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老人们对年轻人的喜欢和对儿女的思念。当他们谈起儿女时,满脸荡漾着喜悦;有的老人一次又一次重复儿女的事情,可见他们心理的孤独;看着我们他们会说:“年轻真好!”尽管我们这帮志愿者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在他们眼中都是年轻人。为此我们深受触动,其实今天的他们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我们。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该趁着“年轻”,做好该做的事情。首先是好好尽孝,如果父母还在,一定要把孝顺放在首位,尽量在父母身边照顾好他们。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得到工作人员亲人般的关照,但毕竟不是亲人。即使我们的父母已经住进敬老院,我们还是要常到他们身边看看,尽量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哪怕他们住的是再高级的敬老院,那份想念儿女的情结也是很难以解开的。此时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无论年龄大小,只要父母在就该“常回家看看”。
从那些没有了生活能力和智残的老人身上我们感到了悲哀和苍凉,真的好难过!这些人真是太可怜了!除了个别天生智残者外,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曾经是社会的栋梁,家庭的主宰,今天却如此这般!他们的幸福哪里来?就要靠政府、靠全社会有爱心的人给予他们关爱。他们比常人更需要阳光、更需要温暖。作为志愿者的我们,虽然不能做什么大事,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但我们只要有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就够了。正如敬老院刘老师在总结会上倡导的:通过每次公益活动,给这些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哪怕是为他们唱一首歌,献一丝微笑,说一句爱语,做一个的动作,这都是爱。我们可以通过正确合理的沟通手段,与这些人交流,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同时我们大家也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关爱,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关怀。我们应该和全社会人一起,加强思想道德素养,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多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善事,发挥我们的余热,播撒阳光,为社会增添光彩,为他人带来希望。我们许下诺言:常来敬老院看看。
校园活动背景:
1、喜欢展示自己
2、不喜欢总重复的活动
校园活动策划立意:
1、多是公益活动,从费用最低出发。
2、先定方向,尽量策划的有商业味道。
3、找合适的赞助商。
4、从求奇上下功夫,一方面是立意的奇特另一方面是展示现场的创新。
策划书要点:
1、活动的目标
2、主题
3、时间
4、主办方
活动流程:
1、前期宣传
2、活动内容
3、活动总结
学生会策划书(一)
一、活动概述
1、活动名称:校学生会—纪检部“郊外秋游”活动
2、活动时间:xx年10月15日
3、活动地点:南昌市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
4、参与人员:校学生会—纪检部,所有部门同事(有事无法参加活动的必须提前5天请好假)
5、活动目的:部门同事一起通过外出游玩的方式,进一步增强部门同事之间的感情,增进部门同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同事之间工作协调性的培养。
6、活动宗旨:快乐游玩,快乐交流,快乐工作,快乐学习。
二、活动内容
活动前期
①活动策划:由所有部门同事共同商讨活动的具体流程,统一意见后由程海林统一稿件,统一编辑,统一打印。
②前期考察:由个别同事组织考察,考察:活动路线,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聚餐地点,活动经费。(已完成)
③交通工具:由邹剑蹬负责提前预定:10辆双人自行车,3辆单人自行车。预定使用时间:1天,(预计23人)。
④经费预算:由前期考察组完成。预计每人预缴50元。由曹明芳管理经费,所有开销必须开好收据。
⑤活动通知:xx年10月13日,组织活动会议通知具体时间。
⑥物品购买:由曹明芳闵菲赵文君叶林燕负责购买游玩所需的食品饮料,开好收据等。
⑦集合地点:校学生会签到地点(主席台)
⑧集合时间:xx年10月15日9:30(am)
⑨组织人员:赖春辉邹剑蹬汪琦李振阳程海林
⑩聚餐预定:由赖春辉邹剑蹬提前预定两个包厢,预定菜单。
活动中
①集合时间:出发:xx年10月15日1:30(pm)
②集合地点:出发:校学生会签到地点(运动场主席台)
③交通工具:10辆双人自行车,3辆单人自行车
④活动路线:集合地点—学校东门—紫阳大道—艾溪湖大桥—昌东大道—艾溪湖公园入口①—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艾溪湖公园主干道—艾溪湖一路—绿地新都会—学校东门。
⑤游玩内容:游览风景,聚集到一起聊聊天,吃吃东西,做做游戏,拍照合影。
⑥返回时间:返校:xx年10月15日5:30(pm)
⑦集合地点:学院超市前
⑧聚餐集合时间:xx年10月15日6:30(pm)
⑨集合地点:校图书馆前
⑩聚餐内容:12人一桌限量喝酒1瓶/人,一起坐下来聊聊活动感想、工作心得等。
11买单结算:曹明芳负责结算开收据。
12集合返校:就地集合,清点人数,统一返校。
注意事项:活动途中必须注意安全,做到出行统一,游玩统一,返校统一。在公园不可随意乱丢垃圾,必须遵守好公园管理条例,活动中部分突变事件由大家统一商讨解决方案。
活动后期
①返还自行车:由邹剑蹬统一收集自行车钥匙、返还、结账。
②经费结算:由曹明芳负责活动经费结算,多余的经费有所有部门同事商讨决定如何使用。
③活动总结:活动后,每个同事写一份《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
策划人:程海林
xx年10月2日
学生会策划书(二)
一、 活动口号:给你一个星级的"家"
二、活动流程:
前期筹备工作:
拟定活动方案:(10月18日-10月25日)
为了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供现代化的住宿条件,营造宿舍的大学文化氛围,推动校园 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拟定富有阳光学城气息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
活动宣传 :
星级宿舍作为宿舍文化艺术节很重要的一部分,宣传这一块也尽可能体现在宿舍文化艺术节中,定于11月21日-11月27日以宿舍文化艺术节为主题(星级宿舍、舍标、舍歌)以海报、广播、网络方式宣传。
注:1.海报的宣传:委托院宣传部 ,主题为阳光学院第二届宿舍文化艺术节。该处需要注意海报的合理张贴。
2.广播的宣传:委托院广播台,主题为阳光学院第二届宿舍文化艺术节。每天需播3遍以上,为时整个宿舍文化艺术节,广播稿需及时更新。
3.网络的宣传:委托院网络信息部,主题为阳光学院第二届宿舍文化艺术节。及时把宿舍文化艺术节的动态用网络的形式宣传开来。
三、活动开展:
(一)活动时间:第9周-第14周(10月26日-12月7日)
(二)活动内容:
1. 召开各系生活部部长会议
会议时间:10月25日晚上9点30分
会议地点:院办公室
会议内容:强调院系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传达星级宿舍的评比流程
针对各系碰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2. 评比流程
㈠ 各宿舍可自愿选择是否申报星级宿舍的评比。
㈡ 由各系生活部所申报的宿舍进行考评。
㈢ 由院生活部根据院卫生检查情况结合各系生活检查卫生情况,进行第一轮删减。
㈣ 第二轮对进入决赛的宿舍进行为期将近一个月不定期的卫生检查。
注: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届时请各系生活部代表参与卫生评比。
3.评定标准:
一、寝室成员能以文明舍员的标准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寝室内务整洁,各种物件摆放有序;寝室内外无尘埃、无积水、无污垢、无异味、无蜘蛛网、无蚊蝇害虫、无纸屑果皮杂物、无卫生死角。室内窗明几亮,使人一进入该寝室,就感到豁然开朗、优美舒适。
三、寝室的门面有室标,标志鲜明布局合理。寝室内无随意张贴物,如明星照、漫画照。
四、有安全防范措施,无黄色出版物,无失窃偷盗事件,无损坏公物,无酗酒、赌博、吵架、斗殴和违反宿管规定的现象。
五、被单、床单、枕巾、蚊帐、衣服、袜子能经常洗晒,床架、桌椅、门窗、洗衣池、卫生间、栏杆经常洗擦;蚊帐、衣服、毛巾悬挂有序,床上干净无杂物,被子折叠形状统一;书籍、口杯、餐具、饭盒、水桶、鞋子、箱包归位得当,所有物件分类摆放整齐。
六、爱护公物,自己能够动手维修公物。
七、集体荣誉感强,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集体。
八、卫生检查成绩良好。
四、表彰奖励:
㈠在舍歌总决赛上向全院公开表扬的形式公布受奖宿舍。
㈡本次评比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共10间卫生优秀宿舍。
㈢直接进入期末 "卫生最佳宿舍"评比的决赛。
五、奖励方式:
特等奖1名:100元
一等奖2名:50元
二等奖3名:30元
三等奖4名:20元
六、活动经费预算:
卫生星级宿舍经费预算:
奖金共370元
特等奖1名:100元
一等奖2名:50元
关键词 感受性;教育;认识
从词典上来理解“感受”的含义,就有两个释义:①受到影响;接受。②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这是从词典中获得“感受”一词的理解。“感受性”随着学科的性质、功能、对象的不同,其内涵更明确、更具体。人的认知过程都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如何遵循这一过程,体现这一过程呢?我认为感受性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尝试,这对任何基础学科都很重要。
无论从何种学科上来认识“感受性”,我认为就是要亲自去接触、感受、体验。经历过碰撞、尝试和磨练,锻炼出意志,探究出新的途径。作为教师的我们即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敢于取舍,因为“熊掌”和“鱼翅”二者不能同时兼有。随着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首先要从思想上解放自己,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是迫在眉睫的事实。如今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缺的不只是智商和情商,而缺的是意志和责任心。怎样让感受性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升华,具体地讲就是教育对象对教育者讲的问题是否感兴趣和认真接受,亲自体验的过程。语文课教学中必须重视被教育者的感受性,否则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性
1.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教育科学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运作的过程。教学是把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交错或结合在一起的双方面的活动。教学概念中就包含着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这就使得教学活动具有它的活动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效。语文课教学是基础学科,既要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又要做好育人的教育,陶冶情操,传承优良的民族文化,因而这种互动比其他教育具有更重的意义。忽略教育对象的感悟性,教育的互动就会发生失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就会发生分离,即使有良好的教育愿望和目标,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走过场。一线教师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管教育对象有再好的天赋,再好的环境和教育,如果不重视从小对教育者的感受性的培养,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社会责任感、良知和亲情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哪将是怎样的局面?现在的学生竞争强烈,但在他们身上也暴露出当代学生脆弱的一面,他们不缺知识获取的途径,但缺少沟通,缺少吃苦的精神,遇到困难,不会主动去解决,从小依赖父母,在校依赖老师,一旦满足不了他们,就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来,以求得他们的欲望。如今的农村孩子不再像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对来学校读书的目的不知道,把学校当作“避难所”,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在校频繁违纪,这些人抓住义务教育政策,认为学校无权处罚他们,老师不敢管他们,在课后肆无忌惮,随口脏话,在校园里极不和谐。语文课本里的美文能打动这一小部分人吗?答案是否。教育内容想要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他们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必须要经过他们自己的亲身实践、消化和吸收。所以说,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它充当着育人的重任。
2、语文课教学面临着难题
(1)语文教育与社会现实的不和谐。人们都知道:环境造就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环境因素。目前,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给学生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语文教学内容与社会流行的审美观、道德观念发生矛盾冲突,褒贬、奖惩的方向产生差距,致使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德育教育缺乏兴趣和认识,认为书中所写的都是不真实的,认为现实与课本中的美化不符合,甚至对语文课能陶冶情操产生怀疑,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自己没感化多少。如今的考试,学了又考不着,白浪费精力,渐渐产生了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学习态度不端正。好多农村孩子的家长都这样认为如今就业难,大学毕业了,还不是到处打工,连自己都养不活,钱花了不少,最终得不到他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因此,这样的观念正侵蚀着农村的不少家长,对孩子已经不报多大希望,只是尽义务,凭孩子的造化,也是造成如今多数学生不喜欢学的原因。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较大的差距。在语文课教学上,我想每一个老师都会借着文本中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引导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目标,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学会和周边的人和睦相处,学会宽容、理解、善待他人,懂得尊重他人;对人和气,学会借鉴别人,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一句话,教学生既要会学又要学会做人。而一些学生的父母却凭着各自的生活习惯、目标和为人处事,一些不良的负面影响也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些不良的陋习。课堂上老师的教导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无用。私下和他们交流,他们说出的话或做出的举动,值得老师们去深思,值得每一位家长去反思。戛洒镇处于城乡接合部,经济在迅猛发展,但人的素质却迟迟提不高,原因何在?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实惠性与学校的高层性相抵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真善美的认可。
(3)学生本身也存在弱点。现在的中学生,没有经历过任何大的波折,情感脆弱,没有吃苦的精神。再加涉世不深,对社会中的现象分不清是非,追求的是时尚和刺激,更有少部分学生追求的是享受,根本不会想到父母生活的艰辛,互相攀比,摆阔绰,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读书上,来学校只是完成父母的使命。如今农村的孩子,衣食无忧,不会做家务、农活的人不少,毅力薄弱,自立能力差。有小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被长辈们宠坏了。在家以他们为中心,生活上尽能满足孩子的奢望,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校频繁违纪,不会尊重他人,甚至及个别学生把学校当成他的“避难所”,屡教屡放,家长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是一个厌学、自私、不负责的人。
面对这些负面影响,给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考验。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想到这些问题和矛盾,探讨如何解决它们。调动学生学习国语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去学,去感悟教科书中的美文渗透出来的高尚情操,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要实现这个转变,就必须加强重视学生的现实感受性的引导。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性的引导教育。
二、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德育教育
重视学生的现实感受性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让学生去仿效,走过场,而是要求老师更深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理解和感兴趣地程度,也不是应付学生的口味,而始终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的身心中,进而能看到学生获得德育熏陶后的反馈。
1、优化适境而生的育人环境
人创造环境,环境造就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揭示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社会变迁是教育的结构,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所以社会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针对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要一味地批评、责骂和埋怨,而要清楚地认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何处?因此就必须首当其冲的是优化适境育人的环境,尽量减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感或错误的认识。语文课上的育人教育是一个长久、系统庞大的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通过良好的社会秩序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信息环境,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有价值的、高尚的熏陶和启迪,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先进的社会价值理念。目前,社会环境中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正、不守诚信等存在的问题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尊重教育、尊重知识的不良社会氛围,应加予遏制。因为人能够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本身,同时也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应是一个“顺性而为”、“适境而生”的过程。因此,政府应在现代信息和社会文化建设方面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防止消极、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和毒害。
2、加强家长、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树立人格力量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感受性,家长与子女、教师与学生就必须多亲近。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抽时间去接触学生,亲近他们,才知道他们缺什么,该给他们增添哪种养料,提供什么机会让学生去社会实践,去感受长辈的艰辛和刚强,去感悟浓浓亲情、博大的母爱;老师要到学生当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中了解自己的学生,使语文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富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从而更好指导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得。老师、家长也要敢于现身说教,树立榜样,无疑将会大大增强思想教育的力度。学生就不会因事物的矛盾认识而无所适从,对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就会乐于接受,并用于鼓励和鞭策自己,真正发现语文中的德育教育对自己的作用之大。另一方面,教师、家长要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就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为人格,本质上就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合。父母、老师就像一面旗帜,你走在最前面,后面必然会紧跟其后,你追我赶。小孩子都会说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父母、老师希望孩子相信的,父母必须首先相信;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教师必须带头不做。父母、老师给学生做出榜样,才能增强育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否则,孩子就不可能心悦诚服,文章写得再好,对他们来说是太遥远,甚至与现实不符合。
3、营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学校是山区农村中学,对学生的管理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生一律住校,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里,对校园外的世界很好奇,对他们诱惑很大。学生看问题往往简单,分不清真和假,美和丑,盲目追随和模仿。让他们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做法更贴近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用毅力克制不进网吧,走出虚拟的世界;遇事学会冷静思考,不是退缩和胆怯;更不是评头论足;增强主人翁意识,分清自己的职责,在实践中把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
总之,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感受性。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归结到一点就是亲自感受,感受性教学的出发点是知识本源、人本位,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使新知识、新理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基础上;感受性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观察、实验、实践、探究所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感受性教学的落脚点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操纵学习活动,体会出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使学生会学、会做,在学会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动力。由此可见,感受性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点、着眼点与新课程理念是融为一体的,说得直截一些,感受性教学就是新课标实施中极具实践意义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永云.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与操作技巧[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
[2]罗崇敏.教育的智慧[M].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