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文学和艺术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和艺术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和艺术的区别

第1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电影艺术;运动的声画影像;媒介表现;接受主体

电影媒介:运动的声画影像本体性质论

艺术,是人类从精神上掌握世界的四大方式之一。与宗教、实践、科学掌握世界的方式比较起来,艺术掌握的方式主要诉诸具体形象和抽象的情绪,是人类对现实世界进行的审美体验、认识和掌握的最高形式。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放映了《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短片,制造出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后,电影发明终结,从此一门新兴的、惟一可以知道诞生日期的艺术出现在人类发展史上。

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为技术手段,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表现一定内容的年轻艺术。[1]4各门艺术,媒介表现多种多样,文学艺术的媒介表现是语言与文字;绘画艺术的媒介表现是二维的平面上线条与色彩;戏剧艺术的媒介表现是外部形体动作与语言;音乐的媒介表现是运动着的乐音;雕塑,其媒介表现是三维中的点、线、面;而舞蹈艺术的媒介表现,是其外部的动作形体,电影作为艺术的媒介表现则是运动着的声画影像。可以发现,决定艺术门类的根本标志是该门艺术的表现媒介,而不是技术过程,七大艺术中,每一门艺术的任务是由它的媒介所决定,因此艺术媒介是由客观决定的,而不是主观约定的。

电影艺术的媒介表现是“运动着的声画影像”,它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根本的区别,其重要特征为灵动、具体以及直述,并且诉诸视觉感官,这就决定了电影不能像文学作品可以由创造主体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运用抽象的文字表达出来,由接受主体自行完成,电影媒介的具体性特征即人物、时间、空间的具体性导致影像永远是物质现实的影像,影片则通过布景介绍时代、社会、人物地位、季节。上场人物穿什么衣服,就表现了什么时代,穿古典服装当然是古代,穿袍子马褂当然不是今天。道具反映着人物的职业,反映着地方的色彩。工程师有丁字规、计算尺;美术家有画架;在电影《十五贯》里,一开始为了表现屠户,所以就有屠刀、案板。灯光,可以反映早上、黎明、黄昏或者晚上,因此接受主体只能接受编导给定的具体形象,别无选择。运动的声画影像,技术的生成条件决定了其所需要的形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拍到,不可能是抽象的人物符号。

电影的根本任务是叙事,构成了其基本的任务和规律,这与其他叙事类艺术在内容上是一致的,但是电影叙事任务诉诸本身独特的媒介“运动的声画影像”,在大众心理积淀的基础上最终走向了一般现实逻辑。运动的声画影像导致了电影的叙事机制在一般现实逻辑的层面上被划分为七种影像系统,即真实影像系统、抽象影像系统、象征影像系统、特殊文化影像系统、兼容式影像系统、神话影像系统、解构型影像系统。

电影《风声》在中间交代了五个主要人物的出场,室内有两个跟拍的长镜头,整个故事很干净、很利索。其好在于故事结构安排得紧凑巧妙,观众被电影的故事逻辑吸引进来,同时在思考着谁到底是“老鬼”。陈国富很好地利用了电影语言,将这些文字无法描述的美妙变为电影的独特性,让《风声》的叙事机制彻底抓住了认真看这部戏的观众的心,这说明观众对《风声》的叙事机制是认可的。

第2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一、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困境

关于高中艺术史教学,有些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标记重点,记忆相关知识;有些教师把高中艺术史课当成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前者可能对应试有一定帮助,但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后者显然没把艺术史课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区分开。高中艺术史课重在对艺术的历史的讲解,而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重在对文学技巧、艺术技巧的分析。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高中艺术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走出教学“盲区”,2013年上半学期,市、区教研公开课定的课题都是有关高中艺术史的课题。我有幸承担了区的公开课。起初,我反问自己:“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好讲的?”后来,我从高中艺术史教学的意蕴出发,围绕“高中艺术史教学应关注的内容”“高中艺术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学习观摩、公开授课和反思总结。终于,我对高中艺术史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我以《美术的辉煌》一课,谈谈自己对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理解。

二、有效实施高中艺术史教学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艺术史教学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明确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目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从背景、过程、影响、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五要素入手进行高中艺术史教学。这五要素就是艺术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的关键。一句话,高中艺术史课要有“历史味”。

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体而言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因此,在进行高中艺术史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综合分析其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毕竟,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高中艺术史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

2.努力着眼课堂立意

一节好课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立意。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发展要求艺术史课堂有灵魂,这灵魂就是贯穿一堂课始终的主题,称之为“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就是一堂课的精神支点。

以《美术的辉煌》一课为例,教材展示了五幅画作,它们分属不同流派、不同作者。如何将这些“不同”串起来,从而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我将法国作为这堂课的精神支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具体而言,我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即19世纪以来不同流派画作的发展历程,“暗线”即由这些不同流派的画作串联起来的法国近现代史。

3.追求“历史味”的高中艺术史教学

高中艺术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其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历史即过程。高中艺术史教学将艺术史视为一个过程;二是注重历史内涵。高中艺术史教学要求透过文学艺术的种种现象,分析其时代性和民族性。一句话,高中艺术史教学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从艺术的角度看历史。

高中艺术史教材往往对一些术语、概念缺乏准确、统一的解释,导致学生只能在头脑中形成空泛的词语框,甚至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美术的辉煌》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第一,让学生根据预习,分组归纳不同流派画作的特点,完成相关学案。第二,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简单阐述。就这样,学生较快地进入艺术史的语境,有利于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开展。

4.为高中艺术史教学设计适宜的活动

第3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了解艺术的本质,首先需要了解艺术本质的重要特征,特征是事物区别于外物的重要标志。对于艺术本质特征的研究,可以从其显性的外部特征和隐性的内部特征着手进行研究。 

一、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 

艺术作品是人们接触艺术的重要窗口。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听一首悦耳的乐曲,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因此,要想理解艺术的本质,首先需要理解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可以归纳为形象性、审美性和主体性。 

(一)形象性是艺术最突出的特征 

艺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反映的基本形式,艺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体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人们通过感性的艺术形象表达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不同的艺术种类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划分,大体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和文学形象四种类型。它们增添了艺术形象的审美色彩,丰富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性是艺术特有的属性 

审美性是艺术特有的属性,是人类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艺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性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与自然美有着重要区别。艺术作品的审美性不仅表现了内容美,更表现了形式美。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内容的美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曾提出“意在笔先”的说法,强调意念产生在构思之前,艺术作品应凸显内在精神。艺术的审美性强调人的主观创造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结合的产物。 

(三)主体性与艺术密不可分 

艺术的主体性贯穿于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物态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产物,不同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会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因而艺术作品也有鲜明的主体性色彩。欣赏者是艺术欣赏的主体,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件艺术作品时会因为自己所处时代、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些不同的审美感受体现出艺术欣赏过程中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和主体性构成了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艺术生动的外部形象能够给人鲜明的审美感受,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艺术独特的魅力。 

二、艺术本质内在规律的特征 

如果把艺术的外部特征看成艺术的表现,那么其内在规律的特征就是艺术的升华。关于艺术的升华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艺术应当具有思想性 

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一件能够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使人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作品必须带有思想性。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的思想性就是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研究艺术作品,人们了解了其所处时代的人文背景、文化环境以及该时代人们的思想潮流,使艺术凸显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二)艺术应当具有情感性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们用艺术相互传达感情。”情感性是人们对于客观生活的特殊反映。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带着自己对客观自然的感悟和体会进行创作。因此,情感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用心的赏析,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联系自身,从而与其产生共鸣,与艺术家的情感相碰撞,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艺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标志。 

(三)艺术应当具有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活动。艺术创作活动以客观世界作为灵感的源泉,它并非单纯地再现客观生活,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想象进行加工创造,将生活中所见之物进行升华,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活动同样与想象密不可分,如人们在欣赏音乐时,需要通过想象将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大脑中组合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想象力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艺术本质问题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特征是本质的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艺术是由艺术家主观想象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审美形象。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以及思想性、情感性、想象力都是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艺术之为艺术的奥妙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怎样表现”。道理很简单,同样一个内容同样一个主题,可以用文学形式表现,也可以用音乐、绘画、舞蹈、视影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也就是说,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而且每一艺术的每一作品的独特表现形式决定着这一作品的独特内容与主题。

显然,要想从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里读出它的“艺术”所在,读出它内在的真正的意蕴,唯一有效的途径是看它运用了怎样的具体的语言形式表现了怎样的具体的思想内容。这关乎文学艺术的本质,而且更关乎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文课程实施文学类文本教学的科学走向。

而在以往和当下的文学作品教学中,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视“语言形式”为服务于“思想内容”的工具,认为“思想内容”是珍珠,“语言形式”是木盒。如果说重视“语言形式”的话,要么将“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割裂开来,就“语言形式”说“语言形式”,没有与“思想内容”融为一体,放置在一个坐标系里;要么缺失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意识,不能将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语言区别开来,仅仅就“生动”“形象”“准确”之类泛泛而谈,停留在浅表层面,下面以鲁迅的《祝福》教学为例谈谈文学作品的形式意蕴。

先从宏观的题材和结构来说。

当然,小说作为叙事作品离不开“讲故事”,但以往教学往往主要关注小说“讲什么”,并且把所讲故事跟现实生活做索引式的对照。而从艺术的本质来讲,每篇或每部作品首先有作为艺术框架的结构,这里必须明确,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审美结构,其作为审美的语言形式绝对不能完全等同于实用文体的结构,它包括情节的调度,事件的衔接,人物的配备与出现的顺序、位置等,它的功能是对来自生活中的题材进行创造性的强化、弱化或转化,从而阻断小说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简单化逻辑联系,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件、事物变得“陌生”,将作品要表现的生活经验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区别开来。怎样理解小说结构的这种功能呢?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说法:“艺术存在的目的,在于恢复对生活的感受;它的存在,在于使人感知事物,在于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在于让人感知这些事物而不在于让人知道这些事物。”①这样,以结构增加知觉的难度,扩展审美的维度,使小说成为区别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独立的艺术世界。也正如泰勒所说:“叙事小说真正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富有意义的排列。”②因此,小说鉴赏应该重点关注“如何讲”,在“如何讲”里探寻到底“讲什么”。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祝福》讲述的就是祥林嫂丧夫失子的悲惨故事,并由这一题材意义直接归纳小说的主题;而涉及小说的结构时,显然将此结构简单地当作记叙文类实用文体的彼结构,往往做这样的梳理:序幕(写祝福景象)一结局(祥林嫂死去)一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一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一(祥林嫂再到鲁镇)一尾声(再写祝福景象)。认为小说运用倒叙的写法,其意图在于“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如是解读,属于典型的“知道”事物而不是“感知”事物。应该说,祥林嫂的故事只是作品的题材而不是作品的全部,虽然小说的主题是由这一故事孕育并得以表现的,但仅仅从这一故事里是寻不到主题的,这里面还涉及结构方式、叙述样式等“如何讲”的问题。《祝福》采用倒叙的方式构成特定的艺术框架,对祥林嫂的故事进行创造性的强化、弱化或转化,从而“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其意义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这里有着多元化的解读,比如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认为,《祝福》里有两个故事——“我”的故事和“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并且两个故事密切关联着。采用倒叙的方式意在使“我”的故事和“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共同构成一种探寻死因的内在结构,一方面赋予祥林嫂之死一种宿命感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借祥林嫂之口以“追问”或者说“拷问”的方式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如果用顺叙的方式或其他方式构建文本照样能够将“我”的故事和“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叙述清楚,但随着艺术框架的变化,小说的意蕴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此外,《祝福》的结构意蕴还体现在人物的配备与设置方面。比如:

1.“我”与鲁四老爷

在《故乡》中,“我”回到有家的故乡,有“我”的亲人迎接“我”;而在《祝福》中,“我”回到没有家的故乡,“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这种设置是有意味的。再者,本来有“几个本家和朋友”,为什么“我”偏要选择这位“四叔”的家呢?在四叔家里度过的几天里,为什么“我”始终生活在“书房”里,而不是在客厅里、卧室里?这也是作者在形式上的特意安排——作者让“我”与鲁四老爷及其“书房”首先发生关系,意在使文本首先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文化氛围,而这正是决定文本意义的重要因素。

2.家庭设置

《祝福》中设置了三个家庭:

祥林家——祥林的母亲,祥林,祥林嫂,祥林的弟弟;

贺老六家——贺老六,祥林嫂,阿毛;

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四婶,阿牛。

在第一个家庭里,由于老的老,小的小,祥林嫂成为四人中最“强壮”者,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她为婆婆、丈夫、小叔子而活并任家庭摆布。而在第二个家庭里,祥林嫂的生存环境有了彻底的改观,上头没有婆婆,她获得了较多的自由;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她不再为生活而超负荷的劳作,尤其是生下了阿毛,她获得了太多的尊严,她确实“交了好运”。可是家庭又发生了变故,虽然丈夫的离世,冲击了她的“好运”,但她凭借自己的勤劳与儿子相依为命尚能生活下去。然而,随着阿毛被狼衔去,祥林嫂在这个家庭的生存权也被“衔”去了,她的“好运”彻底崩溃了。家庭结构不同,家庭变故不同,而相同的是祥林嫂的归宿——走进鲁镇。鲁镇是一个强大的文化磁场,任祥林嫂怎样挣扎也无法逃脱。我们还可做这样的思考:在鲁四老爷家为什么要设置“阿牛”这一人物,并且对其着墨极少,如果不设置“阿毛”,是否还有必要设置“阿牛”。当然,祥林嫂的两个破碎之家又与鲁四老爷的完美三口之家形成对比,使文本又生发另一层面的意义。

3.系列女人

《祝福》里的人物,女性占有相当的比例。我们不妨做这样的思考:为制作“福礼”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的为什么不是男人而是女人,拜福神的为什么只限于男人而不是只限于女人,为什么不设置祥林嫂的公公而设置祥林嫂的婆婆,介绍祥林嫂进鲁镇的为什么不是某一位男人而是卫老婆子这样的女人,决定是否留用祥林嫂的为什么不是四叔而是四婶,奚落祥林嫂并建议祥林嫂捐门槛的为什么不是某一位善男人而是柳妈这样的善女人,喜欢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的虽然有男人但为什么更多的是女人。祥林嫂与这一系列女人构成一个女人的世界,这也是非常富有意味的。

再从微观的语言运用来说。

文学是摆弄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必须明确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必须着眼、着力于文学语言的具体运用,对其“文学性”保持高度的敏感。按照法国文学家瓦莱里的说法,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区别,如同音乐与声音的区别、舞蹈与行走的区别,音乐是为了被人感觉而从声音世界中分离出来的特殊的声音,舞蹈也是为了被人感觉而由一系列日常的行走方式组成的特殊的行走。而文学语言也是为了被人感觉而“对普通语言(实用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因此,从具体的语言运用层面探寻小说的意义就不能受实用语言的干扰,否则,根本就谈不上文学鉴赏。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不是来自它所代表的对象事物,而是来自这个词语与别的词语的差别,正是这种词语的差别才赋予对象事物以特殊意义。因此从语言运用层面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要善于挖掘词语、句子的呈现方式所附生出来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由词典来界定而是由文本内上下文构成的特定语境和文本外的没被选中而又有资格被选中的词语来界定的。比如:

1.称谓

在《祝福》中,“祥林嫂”应该有自己的名字,从实用语言层面来说,不就是个称谓吗?我们完全可以在文本外选一个我们认为合适的称谓给她,但文学的“安检”是无法通过的;在文本内取代“祥林嫂”这一称谓的还有“贺六嫂”或者与“卫老婆子”“柳妈”同一模式的“姓氏+婆子(妈)”,但文本选中“丈夫名+嫂”而且始终是“祥林+嫂”这一模式,这样,从这一称谓与其他称谓的差别上,就看出“祥林嫂”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称谓,而是有着特殊内涵的意象,可见,在小说中作为语言形式的一个小小的称谓就是一片大大的艺术世界。

2.重复

《祝福》中还有一类语言现象,即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反复出现,这从实用语言层面来讲未免有些哕里哕唆,但这是文学语言,这-二呈现方式也是作者为了构建语言的“音乐”“舞蹈”而有意安排的。如“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老了些”一句,出现了两次,意在暗示鲁镇是一个停止不变的死水般的鲁镇。又如“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一语出现了两次,充分透露了“我”对现实与自我的双重“绝望”:既表明“我”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不相容性,又含有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性质;既表现“我”与鲁镇社会是对立的,又显示“我”与传统文化是无法割裂的。再如作者让祥林嫂用完全相同的话语和口吻反复讲述阿毛这一“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其讲述分两段占有一定的篇幅,作者通过这一语言形式让读者掂一掂这样的儿子在这样的母亲心中的分量。在这之前,祥林嫂已故去两位至近之人——祥林和贺老六,但在小说中,我们竟然找不到祥林嫂哀悼他们、怀念他们的一个字眼,而正是这种巨大反差赋予小说特殊的意义。再者,作者采用这种原版的讲述方式反复呈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看/被看”的二元对立图景中酣畅地展现出“看客”们对于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敏感,从而揭示存在于一般人所认为的麻木、迟钝背后的人性的残忍。在这一环节的语言运用上,如果不让祥林嫂直接详述而采用转述的方式或者只让祥林嫂讲述一次或者让祥林嫂讲述多次而用语不一致,那么,虽然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语言形式的改变文本意义也会发生改变。

3.组合

《祝福》里有多套关于词语的“组合拳”。从实用语言角度来看,几个平淡的词语或近距离或远距离摆放在那里,没多少特别的意义,但从文学语言角度来讲,在上下文所构成的特定语境中就会形成特定的内容。如: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如果仅仅从“内容”层面来看,不就是人们纷纷来听祥林嫂讲述她的故事吗?但从“形式”层面细致梳理这段文字就会发现,“男人一女人们一老女人一念佛的老太太们”这一人物组合,从身份来看,其“善良度”应该是递增的,但从其表现来看,由“没趣的走了开去”到“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再到“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最后到“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其“善良度”却是递减的。这一特定组合蕴含着关于“看”/“被看”、“听”/“被听”的丰富意蕴。

由《祝福》可见,作品的“语言形式”里凝聚着作品的丰富意蕴,文学鉴赏只有注重“怎样表现”,才会真正领悟到作品无穷的奥妙。

①N.W.塞维《俄国形式主义》,见罗里·赖安、苏珊·范·齐尔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第4页,李儒敏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第5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宗教 艺术 影响

精神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是“人类普遍的无法摆脱情感精神病”,两者在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方面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这区别于科学说属于的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因此,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强调说:二者“是人们到达痴迷的境界同时摆脱现实环境需要的两个途径,都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所以,罗丹曾告诉我们:“人类之中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最信仰宗教的”。因为宗教和审美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大多都是超脱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产生的情感,两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是精神方面的愉悦。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于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并且艺术创作与其直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了艺术所不可忽视的发展因素。而宗教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致力于从世界获得一种自由,致力新关系和新理解的行动自由。从世界各民族的民学史来看,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由宗教文化背景所产生的神话故事。在西方国家中,如但丁、普希金、拜伦等欧洲的作家,他们都曾借鉴基督教文学产生的代表作《圣经》之中描写出的许多写作素材而撰写出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作为欧洲文学开端的古希腊文学,也是源于古希腊神话,如对所示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在我国,宗教文化一直影响着传统的中国戏剧,如古老的观音戏与济公戏以及目连戏等等;还有中国古典小说如著名的《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等等的创作;还有许多宗教背景为题材的古代建筑与雕塑以及壁画等艺术形式。石雕和壁画艺术如举世闻名的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还有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等都是因为宗教中广泛传播的佛教而产生而成的。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其次,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艺术常常被宗教用来宣传和形象地描绘宗教自身的教义,给了艺术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较大的支持,使许多艺术家有了更加广泛的进行艺术实践的机会,使宗教从客观的角度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壮大。同时,宗教产生的形式多样的艺术传播形式也大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如印度的佛教产生后先是通过交流传入了中国,在经过中国经历了许多具有民间民族特色的改造后在亚洲东部的日本与朝鲜等国传播,从而造成了今天亚洲特别是日本等国传播的佛教艺术都具有中国民族民间的一些风格特点。尤其是在佛教的建筑方面,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在建筑造型上增加了一些古老的中国楼阁式建筑,使得大乘佛教建筑的佛塔类造型产生了较大的风格变化,使得今天的日本等国家受到影响。如今天日本奈良的法隆寺和唐昭寺。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第三,表现在宗教具有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宗教对未来的盼望、憧憬与希望,不是指向一个空洞的未来,而是有特定的目的的,它把艺术限定于宗教所规定的范围和式样中,以理论的形式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造成这个时期的艺术沦落为宗教服务工具,受到严重的破坏,和畸形发展。也极大的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导致了中世纪艺术的普遍衰落。到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鲜明的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来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会统治,才涌现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杰出画家,以及意大利但丁的诗歌《神曲》、法国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来欧洲艺术的发展重新奠定了基础。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尽管宗教与艺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世界各地区和民族以及各种类的艺术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宗教艺术的繁荣发展,使它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宗教和艺术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质的区别。宗教作为鸦片麻痹人的精神,艺术却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的必要手段。因此,虽然宗教由于利用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讲,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艺术的发展。总之,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在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在幻想领域、情感领域等范围内的影响、作用和渗透。

参考文献

[1]保罗韦斯、冯沃格特.艺术与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张育英.中西艺术与宗教.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约翰希克.宗教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4]彭古象.艺术概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陈源泉.宗教与艺术.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版.

第6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要弄清戏剧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的区别,就要明确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众所周知,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塑造艺术形象,其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都必须服从于戏剧冲突的需要,并且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戏剧的语言富有鲜明的动作性,含有丰富的潜台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这里把小说和戏剧对举,两者虽同属叙事文艺,但它们各有其艺术特性。比如中国小说写人重出场、重细节描写,情景安排重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古典戏剧唱词重抒情,人物动作较夸张和程式化,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戏剧是一舞台艺术,我们读剧本时往往首先是凭经验想象出来一些生动活泼的戏剧场面的舞台效果,这是读剧本与读小说等其他文体文本的根本区别。这种艺术特性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戏剧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的不同,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戏剧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以“舞台感”,或者说营造“舞台感”是戏剧教学的特殊之处。

当然,戏剧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视点下的戏剧教学。语文教学视点下的“戏剧”属于语言艺术,因而我们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必须把握“语文”特征,体现“语文”特点,也就是说,戏剧教学首先应该姓“语”,戏剧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戏剧教学应在戏剧艺术与语文学科之间求得一个黄金平衡点:既要体现“语文”特征,又必须考虑到舞台艺术的特征,营造“舞台感”。如一味地强调文本至上,必然会使戏剧艺术的自身魅力丧失殆尽。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往往容易忽视它是舞台艺术这一重要特征,上述两节课正是存在着这样的缺陷。

戏剧教学如何营造“舞台感”?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示戏剧冲突。戏剧教学形成“舞台感“的基本方法有:一是通过分析舞台提示展示场景;二是分角色朗读,复述故事或整合故事;三是表演法,播放视频资料,等等。

通过舞台提示的语言分析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场景,教师往往喜欢用幻灯或剧照等等来展示,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展现舞台上的形象。我们应重视通过对舞台语言的和动作的文学分析使学生明白其中的“潜台词”。比如这篇课文中杨长雄最后摔了女主人的另一只花瓶时的舞台提示就很值得分析玩味:

吴(再转向杨,一逼)你以为我没有听见是不是?……

[杨仍旧无言,一忍。

吴(再逼)……一个大学生,以为了不得,自己说话不通……

[杨欲言而止者再,再忍。

吴(三逼,转到杨的面前)你没得说了是不是?……

[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忽然看到了茶几上放着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抢在手中,走到吴的面前,双手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

吴(血管暴涨,双手撑腰)你这怎么说!

杨 (理屈词穷,闭紧了嘴唇,握紧了拳头,没得说。忽然灵犀一点,恢复了面色,伸手从衣袋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三块钱――国币!

[吴事出意外,一时想不出适合环境的言词。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

成 (危险暴风波渡过,得到了这一场恶斗的结论)和棋。

(收拾棋子)

这一个回合,女主人一逼、再逼、三逼,大学生却一忍、再忍,最后是“面白手颤,忍无可忍”,才“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当另一只花瓶打碎后,大学生“理屈词穷,闭紧了嘴唇,握紧了拳头”,过了一会儿,才“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而伶牙俐齿的女主人,因事出意外,只是“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情,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我们仔细分析玩味以上的舞台提示,就能较容易地使学生眼前浮现出杨长雄和吴太太在舞台上表演的情景。

第7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技巧性 戏曲表演 “唱”

戏曲表演是通过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其狭义定义:演员表演过程中所展示的一些难度技术较高的技能。广义的表演技巧则是指戏曲表演过程中展示出来的情节、舞蹈编排、语言动作的展示等。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者最基本的表演技巧。戏曲表演者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

一、“唱”的技巧性

所谓的唱,就是唱腔,它在戏曲表演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唱”是戏曲表演者特别是主角在舞台上的主要表演动作之一,是戏曲表演者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戏曲情节的主要技巧手段之一,它和别的表演手段一起,共同推动剧情的发展。唱腔可以体现一个演员的吐气习惯,不同的演员具有不同的唱腔,唱腔技巧掌握得好的演员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一个演员想要具有自己独特的唱腔,除了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自身具有一副比较好的嗓子之外,还需要

进行长期的刻苦训练,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比如,我国表演艺术大师唐喜成和王善朴,虽然他们演唱过同一个曲目――《三哭殿》,但是听众听戏的时候,不用看就能把他们两个区分出来,就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唱腔有明显的不同。因为两人的嗓音条件不同,在行腔和音乐旋律安排上也有所区别。这就造就了不同的演唱风格。

二、“念”的技巧性

戏曲中的“念”主要指的是富有音乐性的念白,它和唱彼此配合,相互补充,能够更好地展示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而且,在某些场景中,念白更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充分地抒发角色的情绪,让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念白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比较接近民间白话和地方方言的“散白”,二是韵律感比较强的、更接近书面语的“韵白”。不管是这两种中的哪一种,都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和锤炼,让其容易朗读,并且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和乐律结合起来,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在念白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元素表演者必须要处理,才能更好地展示演员的技巧。首先是口齿的力度和亮度,表演者必须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让听众听清想要表达的内容。其次,还需要按照待表演剧目中的情节和人物的特点妥善处理扬抑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强弱、快慢的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做”的技巧性

“做”主要是指一些具有特定性的形体动作和舞蹈动作,是戏曲和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主要的区别所在。在戏曲中表演中,“做”是程式规范要求最为严格的,其主要讲究“五法”,也就是手、眼、身、法、步,这五法对表演者的手、腿、腰、臂、颈、头的各种基本功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因此,表演者想要表演得好,必须从小就刻苦训练这些基本功,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戏曲行当的基本功锻炼。此外,表演者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五法规范,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各自有各自的规范技巧。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戏剧中的情节和人物的不同,详细地揣摩人物的形象特征,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具有程式化的舞蹈动作来突出人物年龄、身份和性格上的特点和特征,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

四、“打”的技巧性

“打”主要是指翻跌和武术方面的技艺,是戏曲形体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生活中打斗场面的艺术提炼和总结,也是把传统武术动作舞蹈化的结果。“打”的动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把子功”,另一种是“毯子功”。前者主要指的是独舞或者是拿着一些兵器的对打。而后者则主要是在毯子上进行的跌、扑、翻、滚等动作。而旋子、拿顶、刷刀花、小翻、耍花枪等技巧是戏曲表演者在初学时期就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无情不动人,无技不惊人”,戏曲表演者想要在舞台上吸引观众、感动观众,必须尽心地揣摩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灵活地使用表演技巧来展示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起伏,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更具有灵性,才能真正达到深化主题、增强人物艺术魅力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冬梅.浅谈戏曲表演艺术[J].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1

(02)

[2]张文河.浅谈戏曲表演的真实与夸张[J].大舞台.2010

(03)

[3]朱晓燕.浅谈戏曲艺术的和谐美[J].戏剧文学. 2010(05)

[4]窦玉英.两种不同的艺术融合――中国戏曲音乐与西方歌

剧音乐之比较[J].戏剧文学.2010(05)

[5]胡学军.戏曲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艺海.2010(05)

[6]钱叶春.《长生殿》人物形象的主体性色彩――再论“美人

寄托与戏剧主旨”[J].戏剧文学.2010(07)

[7]张婷婷.论元曲音韵与乐曲的配合关系[J].戏剧文学.

2010(07)

[8]陈友南.舞台空间与视觉表达――浅论新技术支持下的舞

第8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艺术;毕加索;达芬奇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07-01

《艺术的故事》不仅是内行的、专业的美术史,还能从美术具体的作品中和流派当中跳出来,能给人一种思考和一种甚至是思辨的东西,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艺术是应该珍视的,也就是他从几千年的艺术中给我们摘出来的最精华的最优秀的部分,让我们来继承。贡布里希要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但是恰恰非常有意思贡布里希这本书一开篇确讲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这个词说的非常有意思,为什么说没有艺术?他在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艺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会表现得非常不同,什么叫不同呢?很多艺术表现,艺术追求,它往往是背道而驰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还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是画他们的所知道的东西,而印象主义者却是想画他们所见的东西。作者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比如古埃及人,那种扁平的人体,扭曲的人体,那是艺术;古希腊呢,那种完美的,理想化的人体,它也是艺术;安格尔强调线条,那是艺术;德拉克罗瓦强调色彩,这也是艺术;达芬奇用四年画《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用五年的时间画《创世纪》,波洛克用水彩、墨等等一泼也是艺术,最极端的杜尚用小便池签上自己的名字那就是他的作品,也是艺术,甚至这小便池打败了毕加索,在美展上获大奖。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追求,完全不同的东西,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背道而驰的,都可以叫艺术。贡布里希通过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什么是美,这个美在哪里,艺术在哪里。

比如毕加索的《小提琴和葡萄》,可以从这幅作品中可以听到远古的呼唤,他受到古埃及人的艺术观念的启发,从古埃及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都好像很扁平,为侧面,侧面的眼睛,但是当人只有正面时才可以看到眼睛的正面,可古埃及人并没有这么想,不管侧面与否,他都画作正面的眼睛,再有就是人的肩膀,如果是侧面的话一样看不到两个肩膀,但在作品中依旧看到是像正面的肩膀和胸,所以,这个结构和特点才是最充分的,但是接下来的腿和脚又变为侧面的,这样,作品的特点被充分展示出来,并不是古埃及人笨到不知道正面侧面的区别,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恰好也受它的影响,画中小提琴从侧面能看到音孔吗?是看不到的,但是他画出了音孔,和古埃及人画人物一样,侧面怎么会看到正面呢,毕加索正是受这样的影响。古典和现代一种前后呼应,在贡布里希的文章中不露痕迹的显示出来。这本 书更多的是教会人们怎样去看艺术作品,怎样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例如,《蒙娜丽莎》中的恰巧整体的神秘的恍惚的不可琢磨的,和中国的艺术就非常契合。中国美术讲的叫“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绘画中这样讲;在音乐中叫“此时无声胜有声”;文学中叫“不得一字尽得风流”,在含蓄中,在即白当黑中。西方油画中,一幅画中没涂满颜色是没画完,但中国画中,一幅绢纸画几条小鱼,点完了立刻觉得满纸是水,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

第9篇:文学和艺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文艺;审美特质;文艺美学;新学科

    一、现状

    文艺美学是20世纪70— 8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并命名的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学科,而且两岸学者都付出了努力。 

    1976年,台湾学者王梦鸥出版了一本篇幅并不很长的书,叫做《文艺美学》。[1]这是我所知道的第一部使用“文艺美学”这个术语和名称的论着,仅此,就有开创之功。该书上下两篇共十一章,上篇七章论述西方自古希腊至20世纪文艺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下篇四章论述文艺美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在这本书中,虽然作者并没有对“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对象、性质、内容、范畴、方法等加以阐发,看起来,这个书名和术语的使用似非刻意建立什么新学科,也许当时还没有建立新学科的自觉意识,但是,作者显然清醒地意识到、并且十分看重文艺与审美的内在关系。在下篇第一章“美的认识”中,他在引述了韦礼克与华仑着《文学论》中的一段话“艺术是服务于特定的审美目的下之符号系统或符号的构成物”之后,说道:“倘依此定义来看,则所谓文学也者,不过是服务于特定的‘审美目的’下之文字系统或文字的构成物而已。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在于所用的符号不同,但它所以成为艺术品之一,则因同是服务于审美目的。是故,以文学所具之艺术特质言,重要的即在这审美目的。反之,凡不具备这审美目的,或不合于审美目的,纵使有文字系统或构成,终究不能算作艺术的文学。[1]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目的”,认为它是“重要的”“文学所具之艺术特质”,舍此则“不能算作艺术的文学”;并且把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作为重要的观察角度和研究内容。这,正是后来文艺美学的倡导者们所竭力强调的文艺美学作为一个特定学科的重要品格之一。

    几年之后,“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学科,被大陆学者有意识地提了出来,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北京学者胡经之在1980年春中华美学学会上提出,应在大学艺术和文学系科开设文艺美学课程,并在1982年的《文艺美学及其他》一文中对这一学科作了说明:“文艺美学是文艺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文学艺术的美学”,文艺学和美学的深人发展,促使一门交错于两者之间的新的学科出现了,我们姑且称它为“文艺美学”。[2]此后一些年,许多学者以浓厚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或撰文陈说,或开会研讨,对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学科是否能够成立、如何定位,以及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畴、方法等,发表见解,切磋琢磨。更值得重视的是,多年来,有一批学者对文艺美学情有独钟,长期潜心研究,执着着述,发表和出版了一批打着“文艺美学”标志或没有打着“文艺美学”标志实际上却是文艺美学的论着;创办了文艺美学刊物;编辑出版了文艺美学丛书;此外,还出版了一批部门艺术美学和古典文艺美学专着、丛书。许多大学开设文艺美学课程,培养文艺美学研究生。③还有的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文艺美学研究机构。④总之,学界同仁共同努力,取得了学科建设的实绩。依我之见,如果从1976年王梦鸥出版《文艺美学》算起至今27年或从1980年胡经之有意识倡导开设“文艺美学”课程算起至今23年,文艺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学科,虽然仍有不同意见,但总体上看已经基本确立,渐成气候。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它所以能够成立的标志性工作成绩,我在2001年出版的《艺术的哲学思考》[3]一书中《论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一节里,曾作过粗略的论述,现再作些补充: 

    第一,初步认定了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大多数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是介于文艺学和美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是文艺学和美学相杂交、相结合的产物。它同文艺学以及美学一样,属于人文学科。但它既不等同于文艺学—它具有文艺学的某些品格又不完全是文艺学,也不等同于美学—它具有美学的某些品格又不完全是美学。它可以被称为关于文学艺术的美学,也可以说它是对文学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文艺学,因此,当初胡经之“姑且称它为文艺美学”这个命名,20多年来已经得到学界大多数同行认可和使用,它概括了这个新学科来自于双亲(文艺学和美学)的特性,相对而言,叫它“文艺美学”是符合实际的。

    第二,与学科性质的认定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科位置的测定,或者说学科性质的认定同时也意味着学科位置的测定。因为文艺美学介于美学和文艺学之间,既相关于美学,又相关于文艺学,因此可以分别从美学和文艺学两个系统测定它的位置。在美学系统中,纵向看,文艺美学处于一般美学和部门艺术美学之间的中介地位上,有人说:“文艺美学和普通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这种联系和区别,又类似于各部门美学和文艺美学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相对于普通美学而言,文艺美学是特殊;那么相对于各部门美学来说,文艺美学则又是一般……文艺美学以普通美学的逻辑终点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而部门美学则又以文艺美学的逻辑终点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美学科学中的不同层次、不同系统、不同学科。”[4]就是说,一般美学(普通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文艺美学的开始的地方,文艺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部门艺术美学的开始的地方。横向看,文艺美学同现实美学(生活美学)、技术美学等一起,并列共同组成美学的分支学科。在1992年出版的《文艺美学原理》[5]中,我曾画了一个坐标图:

    一般美学

    |

    现实美学—文艺美学—技术美学……  

    |

    部门艺术美学

    (文学美学、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

    在文艺学系统中,文艺美学是文艺学诸多分多学科中的一支,它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哲学、文艺伦理学等等处于并列关系,如下图:

    文艺学

    |

    文艺美学——文艺伦理学 ——文艺心理学——   文艺社会学 ——  文艺文化学

    第三,与学科性质的认定、学科位置的测定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科对象的确定。文艺美学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周来祥认为,“假如说,一般美学研究各种审美活动的共同规律,那么文艺美学则是在此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对艺术美(广义上等于艺术,狭义上指美的艺术或优美的艺术)独特的规律进行探讨,”;而各部门艺术美学(文学美学、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等等)则“研究特殊的文学艺术形态的审美特点与审美规律”。[6]也许周来祥“共同规律”、“特殊规律”等用语带有太强烈的“普遍主义”、“本质主义”色彩,但他这段话的主导倾向和整个意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在1992年出版的《文艺美学原理》中也曾论证道:审美活动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域,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审美活动,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也有大量审美现象存在,文学艺术更是审美活动的专有领地,一般美学以上述所有审美活动为对象范围,它要研究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等所有这些领域审美活动带有共同性的一般形态,并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这种一般形态的特殊表现,研究一般形态和特殊表现的复杂关系。它的研究结果、得出来的结论,应该有更广阔的概括性和适应性。与此相比,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要小得多,它集中研究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审美现象甲一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或者以审美为视角研究文学艺术的特性,它所得出的结论适应于文学艺术领域而不适应于或不完全适应于其他领域(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科学技术)的审美活动。譬如,文学艺术总要创造一定的审美物象,即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材料把存在于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固定下来、外化出来,使读者或观众能够感受得到;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则不必如此,到香山看红叶的人不必先用画笔和颜料把红叶的美画下来(即创造出审美物像)再去欣赏。研究如何创造审美物象,就是文艺美学不同于一般美学以及生活美学、劳动美学、科技美学……的特点之一。这仅是一个例子,类此还可以举出许多。这是将文艺美学同一般美学及生活美学、科技美学、劳动美学等相比a1}}如将文艺美学同部门艺术美学相比,则可i%看3?I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比部门艺术美学要广。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门类的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活动;而部门艺术美学则只着重研究它那一门类自身领域的审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如文学美学—文学领域,绘画美学—绘画领域,音乐美学—音乐领域,戏剧美学—戏剧领域,等等。如果说文艺美学研究文学艺术所有领域审美活动的一般形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一般形态的特殊表现,研究一般形态与其特殊表现的关系;那么,部门艺术美学则专门研究自己特定领域审美活动的特殊形态、特殊性质、特殊表现。文学艺术的每一特定门类都有其不同于一般形态的特殊性,各个门类之间也有互不相同的特点。例如,仅从不同媒介这个角度而言,文学用语言创造审美形象,绘画用线条、色彩创造审美形象,音乐用音符、旋律创造审美形象,戏剧用包括演员在内的一切舞台艺术手段创造审美形象……它们之间虽有相通之处但并不相同,这都是各个部门艺术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它们同文艺美学的不同之处,也是各个部门艺术美学之间相区别的地方,顺便说一句,从对一般美学、文艺美学、部门艺术美学不同对象范围的考察以及与此相联系对它们学科性质和学科位置的认定,我们可以断定,一般美学可以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美学,文艺美学可以包括而不能代替部门艺术美学,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此外,从文艺学系统来看,文艺美学因其着重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而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伦理学、文艺文化学、认识论文艺学、政治学文艺学等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似乎不用多说。 

    由以上几点,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文艺美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①  [1]

    二、未来

    最近20—30年来的世界,越来越明显地笼罩在“全球化”的天空之下。生活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们,就其总体而言,大都在“市场化”脚步的催促声中,选择、追求、竞争、奋斗、发展……社会生活、审美活动、文学艺术、学术文化,也自愿地或被迫地承受着“全球化”、“市场化”无孔不入的渗透,往前运行;而在它们或急或慢的前行身影之中,敏感的学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值得深思、值得研究的动向和特征,其中与本文讨论的文艺美学问题关系最紧密的就是: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艺术是否会终结或消亡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不思考:美学、文艺美学向何处去?美学、文艺美学还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据我所知,上面所说“敏感的学者”中,有两个代表人物值得一提,他们是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和德国学者沃尔夫冈·沃尔什(Wolf'gang Welsch)。他们在最近十余年发表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文章和着作,特别关注“全球化”语境和“市场化”氛围中出现的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动向和特点,提出应对措施,主张突破以往那种脱离生活实践而只局限于艺术领域的狭义美学模式,展现自己新的理论蓝图。

    在舒斯特曼看来,审美活动本来就渗透在人的广大感性生活之中,它不应该、也已经不可能局限于艺术的窄狭领域;相应的,美学研究也不应该局限于美的艺术的研究而应扩大到人的感性生活领域、特别是以往美学所忽视的人的身体领域、身体经验的领域。就此,舒斯特曼提出应该建立“身体美学”。他认为,不能将哲学视为纯粹学院式的知识追求,而应看作是一种实践智慧,一种生活艺术;哲学与审美密切相关,传统的哲学应该变成一种美学实践,应该恢复哲学最初作为一种生活艺术的角色。这些思想集中表现在舒斯特曼1992年出版的《实用主义美学》和1997年出版的《哲学实践—实用主义和哲学生活》①之中。舒斯特曼说:“一个人的哲学工作,一个人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将不仅只是通过文本来追求,而且也通过身体的探测和试验来追求。通过对身体和其非言语交际信息的敏锐关注,通过身体训练—提高身体的意识和改造身体怎样感觉和怎样发挥作用—的实践,一个人可以通过再造自我来发现和拓展自我知识。这种对自我知识和作为转换的追求,可以构成一种越来越具体丰富的、具有不可抵制的审美魅力的哲学生活。”又说:“哲学需要给身体实践的多样性以更重要的关注,通过这种实践我们可以从事对自我知识和自我创造的追求,从事对美貌、力量和欢乐的追求,从事将直接经验重构为改善生命的追求。处理这种具体追求的哲学学科可以称作‘身体美学’。”在这种身体的意义士经验应该属于哲学实践。

    德国美学家沃尔什也认为,目前全球正在进行一种全面的审美化历程。从表面的装饰、享乐主义的文化系统、运用美学手段的经济策略、到深层的以新材料技术改变的物质结构、通过大众传媒的虚拟化的现实、以及更深层的科学和认识论的审美化,整个社会生活从外到里、从软件到硬件,被全面审美化了。美学或者审美策略,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美学不再是极少数知识分子的研究领域,而是普通大众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生活策略。因此,要重新理解审美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把美学从对美的艺术的狭隘关注中解放出来:“美学己经失去作为一门仅仅关于艺术的学科的特征,而成为一种更宽泛更一般的理解现实的方法。这对今天的美学思想具有一般的意义,并导致了美学学科结构的改变,它使美学变成了超越传统美学、包含在日常生活、科学、政治、艺术和伦理等之中的全部感性认识的学科,美学不得不将自己的范围从艺术问题扩展到日常生活、认识态度、媒介文化和审美一反审美并存的经验。无论对传统美学所研究的问题,还是对当代美学研究的新范围来说,这些都是今天最紧迫的研究领域。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将美学开放到超越艺术之外的做法,对每一个有关艺术的适当分析来说,也证明是富有成效的。’”沃尔什还说:“自从鲍姆加通对科学的审美完善的设计、康德的审美的先验化、尼采对知识的审美和虚构的理解,以及20世纪科学哲学与科学实践在完全不同的形式中所发现的科学中的审美成分,真理、认识和现实已经显示自己显然是审美的。首先,审美要素对我们的认识和我们的现实来说是基础的,这一点变得明显了。这是从康德的先验感性——接着鲍姆加通的准备——和今天对自然科学的自我反思开始的。其次,认识和现实是审美的,这在它们的存在形式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明。这是尼采的发现,这一点已经被其他人用不同的术语表达出来了,并达到了我们时代的构成主义。现实不再是与认识无关的,而是一个构成的对象。尽管附加的现实具有的审美特征,非常明显只是第二性的,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我们最初的现实中也存在一个最好被描述为审美的成分。审美范畴成了基础范畴。’,”

    舒斯特曼和沃尔什都认为,审美渗透在感性生活领域,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是一个普遍趋向,目前全球正经历着全面审美化进程。面对这种事实,他们从重新解读鲍姆加通,突破传统的狭义美学的框框,发掘鲍姆加通“美学”(Aea':netics' )的“感性学”含义,将美学研究范围扩大到感性生活领域,使美学成为研究感性生活、研究广大审美活动的学科,成为一种“身体实践”,成为“第一哲学”,成为一种更宽泛、更一般的理解现实的方法。对照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国外某些文化情况,以及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目前的文学艺术和美学实际,虽然我并不完全赞成舒斯特曼和沃尔什的看法,但如果不作绝对化的理解,他们是有部分道理的。现在的确出现了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艺术与生活界限模糊的现象。大众文化、流行歌曲、广告艺术、卡拉OK、街头秧歌、公园舞会、文化标准化……所有这些现象都使人难以把审美与生活绝然分开,也很难把生活与艺术绝然分开,同时也难以把审美与功利绝然分开(广告中有审美,但最功利)。这些新的现象,生活中这些新变化,对传统美学的“审美无利害”、纯文学纯艺术、艺术创作天才论、艺术个性化……等等观念,进行了猛烈冲击。它们是审美,也是生活;是生活,也是艺术;是“制作”,也是“创作”;是“创作”,也是“欣赏”……它们已经远远越出以往神圣的纯洁的“艺术殿堂”,普通得像村姑、像牧童、像农夫、像工人、像教师、像蓝领也像白领……它们的参与者不用打上领带、撒上香水、一尘不染地走进音乐厅,而是席地而坐听演唱,有时自己跑上去又歌又舞,是演员也是观众,散场时拍拍屁股上的灰就走;还有,现在“贵族们”穿上了“下等人”的服装,而所谓“泥腿子”则西服革履,在某些场合你辨不清身分。

    在某些人看来:既然审美与生活合流了(审美即生活、生活即审美),艺术与生活模糊了(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那么,艺术是不是就此终结或曰消亡?艺术如果终结了、消亡了,文艺学、美学、文艺美学还有必要存在吗? 

    但是我认为不必忙着下判断、作结论。必须仔细考察和思索一下:艺术是不是真的“熔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存在了,从而,黑格尔的“艺术终结”断言成为现实了? 

    未必如此。 

    我的基本看法是: 

    第一,必须承认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这些新变化、新动向。文艺学、美学、文美学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和动向做出理论了的调整,对新现象做出新解说,甚至不断建立新理论。就此而言,舒斯特曼和沃尔什的理论新说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对上述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这些新变化、新动向也不能夸大其词,如詹明信所描述的那样:“在后现代的世界里,似乎有这种情况:成千上万的主体性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体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艺术成为众人参与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毕加索。” 似乎艺术、艺术家在这种“平等”、“人人参与”、“标准化”之中,失去意义和价值了,艺术与生活完全合一了;似乎人人都成为毕加索,从而毕加索就销声匿迹了,艺术家就不存在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人类的整个生活和艺术并不都是这样。以往把艺术放在象牙之塔中、与生活隔离看来,是不对的;现在倘若把艺术完全视同生活,也不符合事实。以往的那些所谓高雅艺术(剧场艺术、音乐厅艺术、博物馆艺术……)和艺术家作家的创作,并没有消失,恐怕也不会消失。人是最丰富的,人的需要(包括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艺术爱好)也是最丰富、最多样的。谁敢说,古希腊的雕刻、贝多芬的音乐、曹雪芹的《红楼梦》、泰戈尔的诗……过几百年、几千年就没人看了、没人喜欢了?谁敢说,以后就永远不能产生伟大作家、伟大艺术家?帕格尼尼时代的普通人小提琴没有帕格尼尼拉得好,今天的人小提琴没有吕思清拉得好,将来,恐怕还会出现普通人与帕格尼尼、吕思清式的小提琴家之间的差距。艺术天才还会存在,艺术个性还会存在。面对“全球化”浪潮下产生的所谓“文化标准化”,更应该强调艺术个性。詹明信曾说:“全球性的交流,包括互联网,距离感的消除,这些都是积极的,可喜可贺的……全球化在各地都在促进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影响到文化问题,使文化也产生了标准化,相同的媒介在全世界到处宣扬。目前的文化远不是差异大的问题,而是越来越趋向同一的问题。我们有一件好东西,就是文化差异,是可喜的。我们也有两件坏东西,一件是经济标准化,另一件是文化标准化。”〔凡〕我赞成这种反对文化标准化的态度。审美趣味永远千差万别(“趣味无争辩”是对的),艺术个性永远千种百样。  

    第三,即使就上述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新变化、新动向而言,也还要作具体分析。审美融合在生活里了,艺术融合在生活里了,这并不是表明审美和艺术真的消失或消亡,而只是表明它们转换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在这里我还想引述美国学者詹明信与中国学者在北京《读书》杂志进行座谈时说过的两段话。詹明信说:“在六十年代,即后现代的开端,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文化扩张了,其巾美学冲破了艺术品的窄狭框架,艺术的对象(即构成艺犬的内容) 消失在世界里丁。有一个革命性的思想是这样的:世界变得审美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变成艺术品了,艺术也许就消失了。这看卜去是黑格尔的思想,因为黑格尔说,艺术被哲学取代了。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们说,黑格尔并不是说艺术的对象没有了,因为生活需要更多装饰。”又说:“……艺术对象的消失被德里达称之为自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变成了空间而不是客体……在美国,当今一种重要而兴旺的艺术形式,它正在取代简单的油画和旧的框架意义上的艺术形式,没有艺术对象,只有空间。对艺术对象不进行研究。艺术对象的消失被解构主义者说成是艺术的死亡,是一种毁灭。”但詹明信并不赞同“审美消失论”和“艺术消失论”。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不清的现象,这都是事实。但这只是表明艺术的对象、构成艺术的内容,消失在世界里了,只是说艺术的对象(构成艺术的内容)转换了存在的位置和形式,却并不是说它们不存在了;更不是说审美和艺术不存在了。譬如,广场歌舞、狂欢,当然可以视之为人们的一种特殊生存形式;但它是人们生存的娱乐、审美、艺术形式,而不是人们生存的生产形式。审美和艺术融合其中了,但还是可以从中找出它们的影子来。它们并非从此消亡和终结。或者按詹明信的说法,只是因为“文化扩张”、“生活本身变成艺术品了”,因此,原来意义上的艺术对象(构成艺术的内容),消融在“文化”、“生活”、“世界”里了,这即产生了所谓“艺术的消失”或“艺术的终结”。其实,艺术还照样存在,审美、装饰照样需要,只是它不是象过去那样与“生活”、“文化”、“世界”隔离开来、独立出来,而是与“生活”、“文化”、“世界”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不易于被人们单独挑出来指指点点而已。美、崇高、丑、卑下、悲、喜……永远存在,艺术永远存在,可能存在的方式、形态有变化,如詹明信所说:“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艺术和文化运作具有经济的性质,其形式是广告,我们消费事物的形象,即物品形象中的美。” [8]

    因此,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不断发展变化,审美和艺术可以有新的方式、形式、形态,变换无穷。然而,我坚信审美不会消亡、艺术不会消亡。由此,对审美和艺术的JV握和思考不会消失,文艺学、美学、文艺美学也会存在下去,井且随社会现实、审美活动、I.学艺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仅就文艺美学而言,第一,目前就急需对审美和艺术的新现象如网络文艺,广场文艺,狂欢文艺,晚会文艺,广告艺术,包装和装饰艺术,街头舞蹈,杂技艺术,人体艺术,卡拉OK,电视小说,电视散文,音乐TV,等等,进行理论解说

    第二,的确应该走出以往“学院美学”的狭窄院落,吸收舒斯特曼和沃尔什的有价值的意见,加强它的“实践”意义和“田野”意义。文艺美学绝不仅仅是“知识追求”或“理性把握”,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纯文学、纯艺术的“神圣领地”,而应该到审美和艺术所能达到的一切地方去,谋求新意义、新发展、新突破。

    总之,文学艺术不会消亡,文艺美学不会消亡,它们会应新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自身内在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梦呜,文艺美学[M].台北:远行出版社,1976.

    [2]胡经之.文艺美学及其他[A].美学向导[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82.

    [3]杜书流,艺术的哲学思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1.

    [4]周来祥文艺美学的叶象与范围[A].周来祥美学文选:上[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杜书瀛.文艺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6]周来祥,再论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与任务[A].周来祥美学文选:上[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