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在短时问内出现喷气式发展,暴露出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劣势,具体如下:

(1)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低迷,世界纺织服装产业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给新疆纺织服装产品参与世界竞争带来了重重困难。

(2)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集中在棉花、棉纺产业,产业链较短和产品单一,国有化成分比例过大,企业管理粗放,劳动技能低下,劳动效率低,创新机制落后,转型升级,发展产业链纺织专业人才C乏,是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对的最大瓶颈。

(3)新疆纺织企业布局零散,无集群优势,没有形成如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产业链,没有形成3h车距产品匹配输送对接快速反应机制,无共生与互动关系存在。

(4)下游基础产业薄弱,只有零星的织造、染整、服装产业,产业短板明显,远离产品终端市场,棉纱运距长成本高,纺织服装产品信息捕捉能力弱,产品市场反应速度慢,制约了现有新疆纺织品棉纱的开发产品多样性,也制约了新疆纺织服装产品的产业链的延仲发展。

(5)新疆服装产业原料除了细绒棉、长绒棉和粘胶纤维外,无其他白然纤维原料和再生纤维原料、化学纤维原料,这是新疆纺织产品缺乏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少有的儿家染整企业技术落后,纺织品花色、样式单一。

第2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一、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1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结构、人才、产业发展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把打造成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及其配套产品制造基地。

2发展目标

⑴纺织企业:2015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

⑵服装企业:2015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

2015年每类引进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企业2至5家。3配套企业:纽扣、拉链、吊牌、胶带等配套企业。

3经济目标:

税收3.6亿元;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主营收入4亿元;税收1600万元至2015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主营收入90亿元。.

4质量目标:

主要工业产品85%以上按国际规范或国内先进规范组织生产,经过5年至10年的努力。主体企业素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序进入中西部前列。入口产品质量检验检疫合格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一般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坚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努力培育入口免检商品,国内知名品牌产品。

5环保目标:至2015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循环使用率达95%以上,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双达省标。

二、产业发展重点

6打造纺织服装工业园

打造纺织服装工业园。工业园区规划2000亩土地。

启动工业园的征地平整工作。逐步完善园区内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⑴年4月份以前做好纺织服装工业园的选址、规划、论证工作。

⑵入园条件:

①纺织企业、高端服装类企业及配套企业;

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规定;

③技术档次省内领先或全员劳动生产率省内领先;

④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

B年纳税额200万元以上;

⑤、固定资产投资每亩≥50万元或年亩均纳税≥3万元。

⑥符合建设规划要求。行政办公室及生活设施用地面积≤用地总面积的7%厂房占地面积≥用地总面积的40%容积率≥0.8厂区绿化面积≤用地总面积的20%

7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模式

发展上下游配套企业,以纺织服装为核心。实现引进单个项目向相关产业聚集、扩散,引进单个项目向核心企业配套跟进,引进单个产品向上下游产品扩展延伸,尽快形成块状经济,提升规模效应、聚集效应。着力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设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减少用工量,提高人均产值。

三、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8全民招商:凡新引进纺织服装类企业入园的第一引进人。再延长1年的奖励,一个企业的引进人奖励总额累计不超过50万元。

9团队和单位招商:各招商团队和单位新引进的纺织服装类项目。

10新引进企业的税收奖励:

①国税:

a、增值税:根据实际上交税收的金额大小。年实际上交税收低于300万元的奖励25%年实际上交税收301万元—400万元的奖励26%401万元-500万元的奖励27%年实际上交税收501万元-600万元的奖励28%年实际上交税收601万元-700万元奖励29%年实际上交税收701万元以上的奖励30%前五年按上述比例进行全额奖励,后五年按上述比例减半奖励。每月兑付税收奖励时,先按企业实际上交增值税的25%进行奖励。待年终决算后,再根据企业全年缴纳增值税总额进行分段计算剩余奖励。

b、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局部前五年全额奖励。

②地税:

后五年减半进行奖励。按各税种(正税)地方实得局部前五年全额进行奖励.

11入口创汇补贴:对当年有出口业绩的外贸入口企业实行财政补贴。企业新增入口值按每出口1美元补贴0.04元人民币,原基数按每出口1美元补贴0.02元人民币。

12外资注册补贴:外资企业注册资本达到200万美元以上(含200万美元)且当年外汇进帐达到注册资本的40%企业注册费和验资费由县财政分别补贴50%

13企业台阶奖:对年销售收入首年过0.5亿元、1亿元、2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8万元的奖励。

14科技创新奖:企业通过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按有关规定进行项目资金配套;凡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的县财政再分别给予相应等额奖励;凡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县财政奖励企业20万元;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县财政奖励2万元;凡首次获得中国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管理奖、中国入口名牌产品等国家品牌的县财政一次性奖励30万元;首次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省名牌产品、江西省入口名牌产品的企业,县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

15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对入园的老项目技术改造。由受益财政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企业一定的贷款贴息,单个项目的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

16对固定资产投资达1亿元以上的纺织服装类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方法。

17新办纺织服装类企业。料理有关证照只收取工本费(工商注册费除外)其他经营性收费按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50%收取。

18对各单位每直接输送1名新员工入纺织服装类企业。由县财政按每人50元给予奖励,并抵该单位4万元招商引资任务。鼓励各单位到外地开展招工工作,凡新招入县外人员进入纺织服装工业园企业务工,且在企业务工满1周年,经工业园区、劳动就业局验收并建立用工档案,由县财政按每人200元的规范给予奖励,并抵该单位5万元招商引资任务。

19建立培训基地。

20完善职工生活、就医、娱乐、上学、购物、公交等配套设施建设。方便工人上、下班。

21鼓励项目扶持资金向纺织服装产业倾斜。奖励方法按争取扶持资金的2%计算奖励申报单位。

22鼓励各商业银行向纺织服装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县财政依照其贷款增量局部的千分之二给予奖励。

23加强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并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担保服务。

第3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郑州 纺织业 特点 优势 措施

郑州作为建国后中部地区新兴的工业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纺织产业。从全国情况看,郑州纺织产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好的发展基础。当前,应抢抓机遇,强化措施,推进郑州纺织产业再度赢取辉煌,推动纺织工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一、郑州纺织业的历史形成及特点

(一)起步早

郑州的纺织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1951年在郑州建成了拥有3万枚纱锭的郑州棉纺织厂(郑州第二棉纺厂)。之后,在郑州西郊先后建成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5个大中型棉纺织企业。一条从陇海铁路引铺的铁路专用线,把几个棉纺织厂汇集到了全国交通网中。当时,5个棉纺厂总投资1.76亿元,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形成了著名的中国郑州纺织城。

(二)基础好

郑州市是我国老纺织工业基地,50多年来,纺织工业作为郑州市的“起家产业”,为郑州市的财富积累、出口创汇、劳动就业、人才培养、城市发展等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累计为国家创利税7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建厂投资总和的29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郑州市基本形成了棉纺织、化纤、针织、服装、家用纺织品、纺织机械器材等门类相对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相当好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三)档次高

多年来,郑州市把纺织产业一直作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投入,谋求创新发展。产品形成系列化。多次荣获国家金质奖、银质奖、部省优质产品奖、省级金奖枚、海内外用户赠送产品质量金奖等荣誉,并有多个品种被列入省、市免检产品。产品先后出口美国、德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四)改制顺

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变革,为拓展纺织企业发展空间,2005年6月,郑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改制搬迁、筹集资金、战略重组、加快发展,构建与郑州市工业城市相匹配的纺织平台”的战略决策,为郑州纺织工业的崛起定位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郑州豫丰公司(原郑州二棉)、一棉公司、瑞龙公司(原郑州六棉)先后与锦艺集团合作,三棉公司与河南平原控股集团合作,四棉公司与河南盛润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杠架协议,之后三家投资方又在目前全球经济滑坡,纺织行业大面积关门停产的情况下,毅然举牌受让了郑州一、三、四棉整体产权,给郑州纺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纺织产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1]。

二、郑州纺织业发展的优势

当前,郑州市发展纺织产业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区位优势、创新战略、集聚发展、人力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是促进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四大重要支撑。

(一)区位优势的支撑

郑州地处中原,是中国铁路、公路、航空、通信兼具的重要综合通通讯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近二十年来,郑州形成了以银基商贸城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服装市场,聚合构成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服装批发王国,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和物流中心,这给整个纺织产业链带来了极大的促进。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快速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将为郑州的纺织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创新战略的支撑

目前,郑州正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城市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促进了郑州服装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郑州服装业以每年近30%的速度急速扩张。服装生产企业2000多家,自主品牌5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30万。年生产女裤达1.6亿条,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50%,郑州女裤已成为全国女裤的领头羊,涌现出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企业。

(三)集聚发展的支撑

着眼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积极推进了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目前,郑州已规划建设了二个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其中,郑州纺织产业园总面积13平方公里。新密曲梁服装工业园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形成了服装产品、服装生产加工、服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为把郑州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人力资源丰富的支撑

纺织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而且对用工成本也有较高要求。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为省会郑州纺织产业发展提供、成本较低的劳动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抓住这一优势,必将促进郑州市纺织产业快速发展[2]。

三、郑州加快推进纺织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当前,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特别应在优化发展环境、搭建支撑平台、强化集聚发展、加大创新推动四个方面下工夫,推动纺织产业快速发展。

(一)优化发展环境

认真研究郑州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仔细分析当前影响纺织产业发展的问题,结合郑州实际,制定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推进纺织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协调解决目前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设立纺织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搭建支撑平台

纺织产业是融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综合体系,纺织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服务平台支撑。要积极构建集技术研发、网络信息、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一体的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提供设计研发、科技、信息、服装文化、产销对接方面的综合服务,按照市场导向、资源共享、开放管理、低标准收费的原则,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服装产业研发、培训和质量监控中心,推动郑州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集聚发展

通过产业集聚发展,能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有利于纺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郑州要进一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纺织服装加工企业进园区进行规模化生产,鼓励名牌企业、著名设计师到园区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和投资办厂,走特色化经营之路。

(四)加大创新推动

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机构合作,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加强纺织服装新产品研发速度,特别是要大力开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面料的研发,努力提高纺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市201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展望[R],2013年经济蓝皮书《郑州经济展望》,2013:127-131.

第4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纺织服装;竞争力;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8(2014)16-008-3

1前言

产业竞争力问题是由美国学者率先开始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克鲁格曼教授(1979)认为:产业中的国际竞争是分阶段的,企业不能超越产业的竞争阶段。企业不会在产业竞争的各个阶段中,都获得优势利润,关键在于哪些企业愿意蒙受损失,愿意在产业竞争的初级阶段蒙受损失的企业,将会获得产业竞争的长期利益。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是第一位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首先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定义方法,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这样定义产业就可以把企业、产业和国家结合起来分析,从而为全面、正确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对许多国家的多种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波特(2002)得出结论说,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六个要素: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遇等两个辅助因素。

国内关于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徐剑明(2002)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国纺织业劳动生产率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印尼、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毫无生产率优势可言。纺织业的增加值率在国际比较中处于劣势地位,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纺织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业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低,以及物耗比较高。目前,我国纺织业的劳动报酬占增加值比重除了低于日本以外,远远高于印度和马来西亚。高伟江、魏文斌(2004)共同研究得到:我国纺织业正处于比较优势仍在发挥作用但有所削弱、竞争优势在发展但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我国既不能放弃比较优势,又要顺应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及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构建纺织业的竞争优势。为此,要积极探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竞争优势的途径。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主导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只是侧重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分析,或者只是侧重于从全国这个大范围进行研究。这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尤其对广东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的综合分析还十分不够。本文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钻石模型”并结合资料数据对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论证该产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措施。波特指出,产业竞争力是由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遇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这六个因素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本文将从“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详细分析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

2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2.1生产要素分析

2.1.1区位要素

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占尽地缘优势,内外交通便利、商贸发达、人文荟萃,这些要素都为广东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原料生产能力不足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然资源上的优势。配额取消后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加剧,这直接导致省内纺织企业对棉花和化纤等原料的争夺。目前化纤、棉花等原料供需仍主要依靠进口,这将限制部分原有纺织企业的发展和潜在企业的进入。可以说,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大小的程度上取决于化纤、棉花等原料的成本,而这些原料成本的提高将成为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切肤之痛。同时,省内广、深两地均属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列,对服装的消费量大。目前广深两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跨国采购中心。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使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加速融合和发展。粤港澳确立了今后10到20年的发展目标,这将使大珠三角成为世界上最繁荣、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9省+港澳”的区域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这主要体现为:第一,为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以及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则为广东与东盟贸易及投资双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上述区域经济的合作和发展,将给外商投资广东带来更多商机。

2.1.2劳动力要素

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广东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低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而且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广东纺织服装业早期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廉价的劳动力。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业来说,劳动密集程度越高,人工成本的增加所造成的影响将越致命。近年来,随着原料价格的上升以及省内人均生活成本的上升,工人对工资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必然会给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广东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不是绝对的优势。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的其他省份也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广东劳动力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劳动力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纺织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因此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劳动力素质包括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的熟练程度两个方面。广东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一现象在纺织业更为突出。与数量众多的非熟练和半熟练劳动力相比,广东缺少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劳动力主要来自贫困的地区,普遍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总体素质偏低。虽然广东拥有几所注重于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高校,如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香港服装学院、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中心、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西纺广东服装学院等,但是这些院校大多数是通过在校内下设二级学院的形式来设立服装设计专业的,而专为服装设计设立的专门院校还不到3家。另外,企业对劳动者教育培训投入很低,直接导致劳动力素质提高速度相对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人才问题迫在眉睫。

2.2需求条件

2.2.1市场需求分析

从国内市场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人均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的商品总体购买力将进一步提高,并且消费者对纺织品服装的消费习惯也逐步改变(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也必将促进该消费市场容量的逐步扩大。从国际市场来看,由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增长的时期,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美国、加拿大、欧盟等最终取消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纺织品进口数量限制,因此,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一个绝好的良机。

2.2.2消费者的成熟度分析

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完美的产品造型和精致服务的压力来源。以日本为例,由于音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日本消费者对音响器材的选购十分讲究,他们信息丰富、货比三家,而且要最新、最好的款式。制造商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质量的期望而快速改善产品,为满足消费者对机型的需求又密集推出新产品。因此,挑剔型客户既有助于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又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动力。当企业长期被刺激着不断改进、不断开发新领域时,势必会迫使它们在流程上的竞争优势升级。意大利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将服务市场的高端业态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当地挑剔的客户。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档次也进一步地提高,消费者日趋成熟,对产品更加挑剔,消费进入专业化时代,从而形成了挑剔而内行的消费群体。比如,现在很多消费者购买服装时会更加注重洗水唛上面的成分、标准和维护保养信息等。这给广东纺织服装企业的生存带来压力的同时,激发了企业进行创新改造从而增强竞争优势的动力,迫使它们在竞争中升级。

2.3相关、支持性产业

2.3.1相关产业

(1)上游产业。纺织机械部门是一个重要的相关行业,它是保证纺织产品的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基础。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广东的纺织机械制造有一定的发展。比如,广东丰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现已形成年生产3000台KT系列精密数字控制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的生产能力,其中KT系列织机产品为广东省重点新产品、省鼓励生产和使用的国产先进技术产品,KT566系列微电脑控制高速剑杆织机是集光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并被评为省级重点新产品;佛山市典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生产的高速单面电脑六(四)色自动变色针织机系列、高速双面电脑六(四)色自动变色针织机系列等产品也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纺织机械制造仍然是广东纺织工业的软肋,其工业整体规模小、发展缓慢,处于全国落后地位。

(2)专业市场。广东拥有众多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如广州的海珠婚纱城、白马服装批发市场、中大轻纺城等,中山的沙溪休闲服装批发市场、水牛城商业广场、龙瑞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虎门的富民服装批发市场、黄河时装城等。这些专业市场年交易额可达900亿元。这些专业市场在促进当地纺织服装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专业市场强大的市场容量形成和扩大了产业集群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其次,专业市场自身的产业价值链拉动效应带动了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分工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出现一批新兴产业;最后,专业市场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区域整体品牌的树立,形成强大的辐射磁场效应。

(3)行业协会。广东纺织服装业组建了较多的相关行业协会,如广东省纺织协会、广东省服装协会、广东家纺协会、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纺织服装教育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等等。这些行业协会在协调产业成员利益分配、把握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反倾销事件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3.2支持性产业

广东纺织服装业得到了展览业、教育业等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展览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广东凭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优势,省内许多城市每年都定期举办以琶州展览会为龙头的一系列专业性展览会。这些展览会为当地企业与外商进行业内交流、产品展示和品牌宣传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渠道。目前,广东形成了几所培养纺织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如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校不但为广东纺织服装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与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联盟,将其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为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品技术创新提供雄厚的科研支撑。

2.4产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在市场驱动和政府的努力构筑下,广东纺织服装业形成了包括山大涌、顺德、开平等的牛仔,潮州的婚纱晚礼服,澄海的工艺毛衫,东莞大朗的针织内衣等多个独特的产业集群。这种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形式的特征使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市场组织程度相当高,其主要表现就是市场体系发达,即各产业集聚区域都建立了与纺织行业有关的专业市场,而且区域间产业集聚与专业市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目前,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由于进入门槛低等原因导致该产业内的竞争采取价格战的手段,从而造成了恶性竞争、重复投资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使企业生存空间锐减并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推进,集群内部分企业逐步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或者订单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等劳动成本更低廉的地区。

2.5机遇

广东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集散地,生产、销售、贸易产业链完整,曾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后来随着北京、上海国际品牌入驻国内和产品线的升级,曾经的广东纺织服装市场经历了近年来的产品设计落后、质量中低档等发展局限。2012年经历了行业销售的寒冬后,广东纺织服装企业在随着电商的迅速崛起看到了新的机遇。根据正望咨询公司对全国30个重点城市的抽样调查与数据统计,纺织服装产品在网上的购买金额占到全部购买金额的33.0%,且这一比例还在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成为网上交易规模最大的商品类别。

2.6结语

要提高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必须找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从上述的钻石模型分析得出,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在: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消费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经济发展快、市场需求容量大、专业市场和行业协会等的支持性与协调性强。但同时,其劣势也在制约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原料与劳动成本的提高、劳动力素质不高、专业人才不足以及产业集群层次不高。

3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要提高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要选准方向,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

3.1人才战略

当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在目前,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人才培养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要提升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就要充分发挥纺织高校的优势,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推动学术研究、产学研联合和技术聚集,为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3.2融资战略

融资不足成为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我们应当改变这一局面。要吸引到质量好的风险投资,政府首先要提供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它包括交通、通信系统、能源与水资源供应系统,防灾系统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将能提高风险投资者的预期利润,从而吸引其进入。其次,政府还应开放行业投资准入政策,建立专门的信用担保机制和企业债权维护机制,创立集群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向产业群集聚。

3.3创新战略

目前,广东纺织产业的总体管理理念较差,如利用集群群体的品牌效应是发达国家纺织产业集群重要的营销手段,而广东的企业仍停留在个体营销理念阶段。同时,广东的纺织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在创新融资上的天然劣势,以及其与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的不健全,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鼓励企业积极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同时,通过完善创业板市场、促进企业联合等多种措施提升纺织产业内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3.4集群战略

目前,广东纺织产业的集群基本上都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多属于低成本集群,而且现有的产业集群集而不群,仅仅是企业的空间集群,缺乏关联、配套和协同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创新效应。因此,发展广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应注重发展创新型集群。应完善省内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建设,完善产业创新平台示范项目建设,通过产业集群创新实施区域品牌的战略,完善省内纺织业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3]曾洁,何芬.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

[4]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竟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5]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6]盛世豪.产业竞争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7]林梨奎.网络购物发展概况及对传统零售业态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4,(5).

[8]邵洁笙.广东纺织业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9]孙孟,任梅春,苏晔.提高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3).

[10]徐剑明,我国纺织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对策[J].经贸论坛,2002,(1).

第5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纺织服装企业;金融海啸;出路;产业升级;江门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57-02

江门五邑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纺织业板块之一,全市共有1 400多家纺织企业, 产值规模达到170亿元,产值约占广东省的30%, 是江门市的支柱产业。全市已经发展为广东省最大纺织化纤产业基地,包括新会的美达锦纶和广东彩艳、开平的涤纶、鹤山的美雅等较大型的纺织化纤生产及相关企业800多家,拥有锦帆牌锦纶丝等6个省名牌产品和3家纺织工业上市公司。 另外,作为承担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江门纺织化纤产业基地的新会区,纺织制造业拥有良好基础,素有“纺织城”美誉,是广东地区新崛起的又一纺织机械销售大市场。可是,从去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贸易受阻,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江门市纺织服装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做的大都是加工贸易的生意,江门市缺少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江门市的纺织服装产业跟国内纺织服装行业一样,正在遭遇着“举步维艰”的窘境。据开平市经贸局一项调查统计,今年以来,开平市纺织服装企业已有40多家企业停产甚至关闭,占该市纺织企业的10%。而恩平市的纺织服装行业,一直以来是该市工业经济的主体行业,该行业已初步形成了从纺纱、针织、机织、化纤、染整、制衣到纺织机械“一条龙”产业链的生产格局,其贡献和作用在该市三大工业产业中位列第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遇到了严重困难,尤其是美国爆发的金融海啸已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以出口为主的恩平服装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企业的经营雪上加霜。

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受冲击较大,2008年8月1日和11月1日,中国连续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将纺织服装的退税分别从11%调整到13%、从13%调整到14%。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确定于4月1日起从14%~15%。在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通过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代表的业界仍然不断通过调研等方式建言政府部门,表示随着金融危机加深,出口退税率小幅调整完全无法缓解企业的压力,因此需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然而,由于目前出口萎缩主要受外需影响,因此中国单方面调整出口退税可能效果并不会很明显,同时从企业调查情况看,由于需求减少,企业被迫压价促销,出口退税调整只是令企业增加压价空间,也难以提高企业利润。那么,明显地,应对目前的金融海啸,江门市服装企业的根本出路是推进产业升级,增强技术创新的紧迫性,企业要按自己选择的路,形成自己的品牌,增强自己在竞争中的话语权。

江门市纺织服装行业在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的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企业增长幅度下滑趋势明显。今年1―9月,该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0.8%;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微增长0.2%。企业生产增长幅度下滑趋势明显,有的企业甚至负增长10%~40%,被迫压缩生产规模,停开部分生产线。二是纺织品出口继续增长,增幅比较平稳。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该市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24.43%。调研组认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该市近年新增企业陆续投产,新增企业的出口增长较快,出口地区比较分散,市场分散抵消了单一市场萎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三是企业经营成本涨幅大,企业利润率低,大多数企业面临严重困难。调研组认为,自去年以来,受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政策和原材料涨价快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成本涨幅大,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水。美国金融风暴也已明显波及企业生产,预计在年底至明年初,该行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缓慢下降,增长势头减弱。调研组认为,今年以来,由于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该市行业投资速度明显减慢,有的项目建设缓慢,有所顾盼。

影响江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人才和劳动力制约、税费负担过重等,其中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亦已显而易见,造成了纺织企业正常运转资金出现困难:一方面是国际买家受金融风暴影响,货款支付延后,使企业的货币回笼慢;另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银行压缩企业贷款规模,该市一般的中小型纺织企业贷款更难,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在如此形势和走势之下,国内的纺织服装行业,包括满门的纺织服装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呢?在中国(开平)第五届牛仔服装节高层论坛上,孙淮滨说,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是根本出路。

江门是国内纺织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近年来,江门服装业以大市场为依托,以大集群为基础,以创名牌为主调,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江门,无论是纺纱、织布,还是染整、制衣的企业都有,形成了纺织服装一条龙生产的产业链,许多企业规模较大、技术设备先进,产品具备一定的优势。实践证明,坚决走创新之路,提高产业的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成为了纺织服装全行业的共识。

第6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y chain, the importance of a compete industry chain to an enterprise in the mature market has been discussed. The enterprise can grow into the quick responder by high efficiently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 to cut down the operation cost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 profit.

2009年中国全年出口总额达 12 016 亿美元,首次赶超德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更有预计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取代日本升至全球第二位。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历史上来看,美、德、日都曾在全球国际贸易份额中占到过极大的比例,比如美国曾占到 1/3,德国也曾超过 12%,而中国现在只有 8% 左右。美、德、日这些贸易大国已经完成了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转型,现在都是以服务出口见长,更多的是在当地投资。不能单纯以排名看问题,我国的产业结构无疑还需要继续调整升级,而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产业链的调整、完善、升级。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召开,这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也预示着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通常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都有六大环节,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加工制造、渠道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部分,而其中产品设计与终端零售又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但是在目前的全球纺织服装行业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的核心环节,几乎都不是我国企业所控制的,我国只不过拥有国际纺织服装产业链里利润最薄的一环 ―― 加工制造。现今及未来的行业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的战场。

一、服装产业链的发展及现状

1. 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中实现并形成。社会生产力包括了生产者、生产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产业是物化了的社会生产力,或是社会生产力的感性现实,产业即是实现社会生产的方式。

服装产业常是各国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先导产业,因为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广阔的市场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服装产业属于活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周转快、技术门槛低,可以快速实现盈利,服装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纵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历史,世界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手工纺织服装阶段(农业社会 ― 18世纪产业革命前)、机械纺织服装阶段(18世纪产业革命 ― 19世纪上半叶)、电力纺织服装阶段(19世纪下半叶 ― 20世纪初)、现代纺织服装阶段(20世纪初 ― 20世纪70年代)、新经济纺织服装阶段(20世纪 70年代 ― 21世纪初)、生态经济纺织服装阶段(2009年 12月至今)。

2. 我国服装产业链的现状

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从我国服装业分布情况看,地区间行业发展呈不平衡态势,形成“工农商学兵,大家办服装”和“东盛南旺西北淡”的局面。东部沿海地区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我国纺织服装工业近2/3 的产能,是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环渤海地区凭借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优越的投资条件、逐渐畅通的市场环境,成为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向中东北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侧重过渡区域,已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大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带。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力资源,但其纺织服装产业链不完整,更缺乏协调匹配性,发展极不平衡,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国家开发西部政策的引导下,更可作为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方向。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但我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 80%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不断加强,但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缺乏规模效益。国内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其生产能力较强,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这类企业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比较重视,但由于市场营销能力薄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由于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服装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行业内中小公司较多,很少有公司拥有产业全链产品定价权,现有相对上规模的公司中大多也是纺织和服装各自为阵、多元经营、动荡不安。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起伏不定或难以持久高效发展,在一定情况下是由于其产业链的割裂而造成的,在原料、设计、加工、物流、销售、服务、品牌(成品)链中,大部分公司往往只拥有其中一个到两个节点。单一的原料或中间生产加工企业无法在经济危机面前继续良好地生存下去,这些都源于企业缺乏核心资源及核心竞争力。

我国服装产业链同时存在横向及纵向结构不合理现象。横向不合理表现在初加工产品增长过快、染整行业水平不高影响高档纺织品生产、三大类最终纺织品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纵向表现在产业链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整体架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即在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优势较为明显,而在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能力相对薄弱,不利于产业效益提高。

二、服装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1. 服装产业链的结构整合

产业链种类很多,可分成不同类型的产业链。但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

服装产业链可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上游的如纺、织、染整一条龙式整合,也可向下游的物流、渠道、卖场、服务式整合。做深纺织产业链的供给,加强服装产业关联合作(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强化资源加工深度的渗透。产业链越长,加工度越深,更能适应消费者需求。

首先,服装产业链形式上是一个由上、中、下游各分支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关系链,这一链条因产品不同,其具体形式、复杂度等都不同,但产业链应尽可能细分与延伸,使产业链完整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从而促进产业链增值。

其次,服装产业链本质上体现为链上各节点产业之间以及各分支产业内部的关联性,产业链中的关联性包括实物形态的产品、技术、价值、供需,也包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服装产业链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链中的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越强,对各产业的促进越大,产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就越趋于平衡,产业链发展的合力就越大,就越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最后,服装产业链的结构规划本身是一种战略,这种战略在现代经济背景条件下表现为一种集群战略,以链核吸引企业集聚,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链核的竞争力和其他产业、企业的集聚性共同决定服装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决定产业竞争力。通过实施服装产业链结构整合,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产业现状。

2.服装产业链的特性整合

服装产业链不仅反映了服装产业内的纵向关联,也反映了服装产业拓展的横向关联。服装产业关联性越强,纵横网络关系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服装产业链特性表现在其长度、宽度、关联性和聚集度。

服装产业链的长度整合,表现在产业链中起点到终点环节的多少,服装产业链的长度是对产品加工深度的刻画。服装产业链的宽度整合,表现在产业链各节点的生产规模大小,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宽度应尽可能达到平衡,否则会造成服装产业链内部的恶性竞争。服装产业链的关联性整合,表现在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匹配关系,包括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等,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应保持尽可能紧密的关联关系,否则会影响服装产业链的协作发展。服装产业链的聚集度整合,表现在产业链内各环节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程度,聚集度越高越容易形成规模效益,越容易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链聚集度也是服装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思路之一。

3. 服装产业链效益整合

服装产业链效益整合,就是以更高的效率走完整服装产业链条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和售后服务,从而在市场适应和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地位,达到高效整合的目的。服装产业链高效整合是现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维,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运费和劳动力上节约成本的思想,而是从高效出发,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

4.服装产业链架构整合

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构成服装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以服装企业为链核,以服装产品为联系,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以相关及辅助产业为支撑,上下连接与延伸,前后衔接所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关系链。

根据产业链理论,服装产业链是由上、中、下游各分支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关系链,是服装产品从开始直至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服装产业链的架构中,如图 2 所示,勾画了 5 个核心环节,即纺织技术研发、面辅料生产、服装设计、加工与商贸,核心环节各自细分为若干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各环节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向上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

5.服装产业链战略整合

我国服装产业链结构现状是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链短小,产业链断环、孤环较多,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是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木桶理论,木桶的容水多少是由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一个企业成功的概率也是由这个企业的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即所谓“短板效应”。当然,在无法回避“短板”情况下。可以把木桶倾斜,让最短板居上以增加木桶容水量,即所谓“协调平衡”。服装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战略就是协调平衡发展战略,协调平衡发展战略包括产业链各环节系统整合战略。

服装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整合战略,首先须对服装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系统整合,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匹配,从而确保各环节协作发展。系统整合战略就是对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数量比例、层次结构、品质定位三方面进行合理化整合。首先,整体规划合理搭配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比例。服装产业内部各相关环节在数量、规模上应该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面辅料生产的产品数量应与服装设计、加工的需求量相匹配,过多会造成产品积压,过少则造成供给不足。其次,要合理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的层次结构。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层次结构决定了服装商贸、加工、设计、面辅料生产、纺织技术研发的层次结构,因此,各环节都须注意高、中、低档次产品或技术上的合理配置。最后,要合理化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的品质结构。各环节所提供的品牌、产品、劳务、技术等的最低质量水平,决定满足顾客需求的品质程度,因此,各环节之间的品质水平也要相匹配。总之,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可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和各环节之间的协作能力。

服装产业链各环节内部整合战略,就是在各环节内部的企业之间建立良性的、高效的竞争合作模式。通过对各环节产业资源的整合,对产业做出有效的细分,企业在细分产业中,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定位,通过市场竞争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内部合作实现产品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形成与其上、下游环节相匹配的层次结构、质量结构、数量比例结构等,从而实现服装产业链上基础环节产业的快速提升,最终促进产业链的整体提升。如面辅料生产环节,在目前面辅料研发与生产无法很快发展从而适应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可对面辅料环节进行细分,分为新型面辅料的研发、面辅料的生产加工、面辅料的后整理、面辅料的全球采购、面辅料交易平台等部分。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在这些细分市场中选择适合自身的定位进行发展,不同企业定位不同,使每个细分市场都有一定比例的企业,由于企业在某一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因此,该环节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协作而非竞争上,这也可以有效地保障各环节结构的合理性。

总之,成功的服装产业链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服装产业链的构建及其内容的细化与明晰,有助于推动服装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针对服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产业关联效应带动整个服装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我国服装产业链是最长的,它包括面料、辅料、设备、人才与培训、终端、企业信息化、服务等在内的诸多行业。我国服装是以制造为主的实体经济产业,不仅要以“更高的效率”走完整产业链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之路,还要从市场适应和消费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的地位。

就我国服装产业来说,在传统的战略思维下,谁控制产业链,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只从我国服装企业的产业链整合而言,企业要直接操控自己所生产产品的上游供给单位,让他们保证物料交期时间,缩减物料供给成本。另外,企业要优化销售体系,通过扁平化销售,努力缩减产品销售的中间机构,保证产品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这样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通过服装产业链整合进而带动链条上各个环节的飞速发展,为相关产业制造发展机会,这样才会增强服装企业的影响力。同时,产业链的整合是确保服装产业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保证,也使得服装产业发展更加细分化,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吴伟霞,朱友干. 北京服装产业链的整合探究[J].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6(6):2 3.

[2] 宁俊. 服装产业经济学[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112 137.

第7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阿克苏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自然条件差,盐碱荒漠,沙地多,形成土地面积大,总体质量差的特点。全市土地总面积144.15万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3.5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85%。土地资源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制约,全境干旱少雨,积温多,温差大,地形相对平缓,具有典型绿洲地貌和灌溉农业的特征。阿克苏市光热资源丰富,农林牧各业生产基础较好,在未利用土地中有大片可垦荒地,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开发潜力大。市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钒、磷、煤等1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磷、石灰岩、石英砂岩、片岩、砖瓦黏土、沙石料6种。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位于阿克苏市主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10公里,与火车站紧密相邻,距阿克苏机场15公里,距乌鲁木齐1000公里,500公里范围内与伊宁、喀什、和田、克州、库尔勒相邻,距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约500公里,处于南疆的中心区域。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于2010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为自治区级开发区。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是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的首城,规划面积54.58平方公里,规划总目标:棉纺600万锭,机织7.6亿米,针织7.2万吨,袜子20亿双,服装1.0亿件,家纺500万件/套,产业用纺织品1.0万吨,配套产业2.0万吨,就业20万人。

二、纺织工业城发展现状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2.7亿元(其中依靠融资49.5亿元,本级财政投入3.3亿元,国家产业扶持资金10亿元,自治区及地区投入资金16.7亿元,援疆资金投入1.7亿元,吸纳社会资本11.5亿元),产业类项目投入232.07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签约纺纱总规模505万锭、织机(含剑杆、喷气、大小圆机)6796台、服装(含电脑针织服装)3330万件(套)、袜机1000台。入园纺织服装企业已达53家,其中:纺纱企业16家,织布企业13家(含5家纺纱企业)、家纺服装企业10家(含4家织造企业)、其他类企业23家。预计到“十三五”末,可实现纺纱400万锭、织布3.11亿米、家纺服装3200万件(套),完全实现全产业链配套。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58亿元,顺利实现百亿元产值目标。

产业现状。截至目前,纺织工业城累计注册企业383家,其中纺织服装企业突破100家。先后引进华孚色纺、联发纺织、雅戈尔纺织、锦恒昌服饰、新奥针织、青岛恒煜引春机械、标信纤维、昆鹏地毯、科宁针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已形成300万锭纺纱、2722台织机(年产6500万米)、3270万件(套)家纺服装、1500台袜机、2万吨纤维染色规模。实现纱线产量15万吨、织布产量4000万米、家纺服装产量3270万件(套)、织袜产量7600万双。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3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72亿元,其中纺织服装产业投资位居全疆第一;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19亿元,累计带动就业3.7万人,2018年上半年实现就业4850人,解决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692人。为完成就业脱贫及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8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12月7日,在石狮市委书记张永宁、石狮市副市长陈元生的亲自带队下,石狮市纺织服装商会成员以及石狮市服装企业代表一行来到常熟,举行入园推介会,与常熟闽南商会成员以及活跃在常熟的设计师们进行交流,深入介绍“星期YI”的产业优势。

石狮是中国最完善、最稳定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完整而且反应较快的服饰产业链,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石狮作为闽派服装的策源地,亟须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张永宁表示,石狮市政府目前正在推动“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将石狮打造成“东方米兰”是未来的重点计划,“星期YI”则是该计划的关键区域。

据陈元生介绍,“星期YI”凭借其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将成为闽南地区最重要的核心地标之一,推动闽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发展。

陈元生表示,为了打造“东方米兰”、进一步展现石狮市“中国服装产业示范集群”的凝聚力,这次来到常熟推介“星期YI”项目,希望通过减免税、人才引进、贴息、租金补贴等诸多支持政策,吸引有实力的设计师和品牌进驻,助力商家创富启航。

设计至上

作为闽南地区辐射最广、产业配套最完整的创意园区,“星期YI”最让人期待、最具特色的优势在于其设计为核心的主题设置。

福建省石狮市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爱登堡(中国)有限公司CEO田启明对“星期YI”充满了期待。“园区内米兰大道和星光大道将形成1万平方米的中国最大情景式天桥群,这个露天的T台将免费供园区的品牌做时尚,让市民可以零距离感受时尚,让设计师亲历设计转化为商业的过程。”

田启明表示,米兰大道作为园区的灵魂街区,未来将打造“名师定制一条街”,不仅聚集众多国际品牌买手集成店、设计师品牌店,还包括设计师品牌陈列和工作室。据悉,张肇达、计文波、曾凤飞等中国金顶奖设计师,蔡美月、陈闻、刘勇、惠文龙、洪美璇等中国十佳设计师都确定进驻。

同时,园区还将建立“设计原创力运营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东华大学等名校师生资源,为入驻的设计创意人才、纺织服装设计毕业生提供一个实训的创业基地。与顶级设计大师比邻的布局,加上石狮完整的产业链条配套,“星期YI”将成为中国优秀服装设计师的创业天堂。

造星引擎

经过多年发展,石狮纺织服装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从原料、辅料、纱线、印染、制造到成衣一应俱全,同时也诞生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可以说,闽派服饰在全国实力强大,在金融风暴、经济危机面前,一直表现稳定,而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得益于产业链的强大支撑。

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石狮纺织服装产业应该如何转型升级呢?田启明认为,“星期YI”的价值就是,以品牌为配套,以设计为核心,通过引进金顶、十佳设计师以及全国服装设计类名校,从而打造一个设计人才孵化基地。

在园区内,设计师将提供源源不断的面料和成衣样品,全国各地的买家在这里不仅可以寻找灵感、采购喜欢的面料、样衣,甚至可以与心仪的设计师寻求合作;而在园区里看中的所有设计,又完全可以在石狮的面料、辅料市场完成一站式采购。“设计师的入驻必将带动石狮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发展,反之,石狮完善、便捷的产业配置也将吸引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前来发展,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田启明说。

推介会上,龙剪风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师刘江宏,以及兰晨服装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师兰晨,与石狮市政府签订了进园协议。在场的常熟设计师们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会后与石狮市政府代表以及石狮市纺织服装商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链 接

园区概况

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是石狮市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战略合作项目,已获得“2012年泉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2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多项殊荣。

第9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范文

但是,在老一代的纺织产业集群基地,专业市场也面临着更迫切的升级改造形势:硬件升级以适应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建设、功能配套需求,软件升级以适应日益细分化的市场经营管理、商户发展的需求,是一批市场面临的共同问题……

综述:

1978-2007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改变中国

文/夏令敏

近几年来,我们和大家一样越来越关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基于对专业市场认识上的变化。以前面料、加工、销售都是各自发展,现在工业和商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很难区分开来,工业有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商业也在品牌上有所发展。

现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功能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的硬件在提升、理念在提升、服务在提升,区别于百货商场,独立于纺织服装业,它既有交易功能,也有品牌提升和质量保证的功能。例如虎门的以纯、杭州四季青的秋水伊人。他们都是从小摊位做起,后发展成大规模经营。因此,纺织工业协会非常重视,设立了专业市场联盟办公室,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和提升提供帮助。

从近30年的发展来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繁荣了地方经济。从产地型、销地型市场的形成,到产销互动、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产业发展中都起到了作用。在许多以纺织为主导产业,地方经济中纺织占大比例的地区,纺织业按照产业市场发展需求,发展的都很好,例如绍兴、石狮、虎门,他们都成为了地方的支柱型产业。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改善了人民生活。现在无人不去市场采购服装,专业市场满足了大多数人民群众衣饰消费的基本需求。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还促了进就业。从杭州四季青早上的繁荣景象说起,一个摊位需要有3-6人不等,那么一个大市场就大约有30-40万人能解决就业问题。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服务销售的人员,这样就为地方劳动力转移解决大问题,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现代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变化有这样几个特点:1.近几年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提升增值,市场硬件水平大幅提升。从外部的建筑设施,到内部的服务设施,都按照大型商场的水平来做。2.市场本身档次、销售的产品也都过了低档的状态,更多的是在产品质量上提升、在品牌上培育。许多商家纷纷创建自己的品牌,培育市场上的品牌。在专业市场里,商家从单纯贸易,到自己加工,再到创建自己自有品牌。从而看出专业市场在品牌提升上特别明显。3.专业市场投资大幅增加。不管是投资者来自房地产,还是来自化工石油,最后资金都汇集到了专业市场的建设中。不管资金来自什么方面,我们都该欢迎他们。这些投资者投资于专业市场建设是巨大利润的驱使,也是市场这只无形大手在发挥作用。问题是到目前,投资的热度不减,虽然有好的专业市场,也会有经营不好的专业市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当前,业内人士都在考虑专业市场的提升问题,营业额的增加是否能继续保持,其实就是专业市场今后的发展问题。我认为专业市场将在商品展示、品牌提升、形象设计和贸易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韩国和美国在三四十年前也有类似我们这样的服装批发市场,呈现了跟我们类似的业态。但是到现在,他们的专业市场其实就是展示。那里只有一个一个的品牌展示间,人不多,客人只是过来看样品下单订购。而我们不能跟他们一样,我们有巨大的产业支撑,我们有特殊的中国国情。就如我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就是纺织服装产业价值的体现,是纺织产业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品牌提升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