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经济产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生态化模式;政策产业集群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产业集群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时很少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它们大多采用“资源-产品-废物”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带来的高产出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另外,传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共生理念较差,竞争效益往往大于协同效益,再加上产业链比较单一,因而集群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动态演进和可持续发展[1]。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产业集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道路,以保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耦合共生[2]。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两者都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趋势。相对来说,单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会花费巨大的成本,而多个企业联合实施的费用将会大大低于企业单独实施的总费用。因此,通过设施共享、资源共用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投资,但是这需要共享资源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特点,所以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副产品或废弃物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二是两者都需要形成产业链网。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基于产业链的扩散效应和传导机制,当产业链上的某个企业率先掌握清洁生产或替代技术后,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诱发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再层层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物质能量具有梯级利用要求,而产业集群中不同链级上的企业对于物质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其链式效应也正好满足了循环经济对物质能量的要求,所以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问题,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三是两者都具有外部经济性。循环经济要求利用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它将经营目标从单一产品过渡到社会服务,即既谋求产品的整体功能,又谋求资源环境的和谐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增强了谈判、议价能力,节约了运输成本,加大了资源信息共享,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了区域形象,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网络能够为循环经济中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提供良好的渠道,同时能够提升资源共享程度,降低交易费用;而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实施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3]。两者结合对彼此优势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这对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生态化,除了要强化二者有机融合的理念之外,还要探讨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通过源于核心企业的生态化拉动关联产业乃至整个集群实现生态化[4]。
(一)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
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有三个层级:一是核心企业层面的生态化,二是主导产业层面的生态化,三是网络支撑层面的生态化[5](见图1)。核心企业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的驱动下,会率先利用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推进生态化生产,具体行为包括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梯级利用、不合格产品的再加工、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等。随着核心企业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纵向上,与核心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等环节实行生态化生产,如生产环保节能原料、使用简易包装等;在横向上,竞争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标杆,进行绿色设计,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态化生产。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核心企业层。由于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的密切相关性,随着集群企业自身生态化的逐步深入,其影响会逐渐蔓延到关联企业。首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生态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企业为了自身生态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选择供应商或经销商时,势必会设定生态准入规定,使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之间形成生态企业联盟,从而生成产业集群生态化循环中的主导产业层;再次,由于集群中企业的相对集中,加上自身消化副产物或废弃物的能力有限,在进行生态化发展时,核心企业层和主导产业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堆积,从而带动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不仅承担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无害化、再资源化处理的责任,还为部分企业废旧产品再加工利用提供了原料;最后,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开展,离不开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源源不断地为集群生态化建设输入技术及人才。这些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网络支撑层。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三类层面中,核心企业层及主导产业层的生态化对集群生态化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不同层次中的企业相互内嵌、耦合,使不同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循环经济,进而突破主导产业的限制,推动集群内外部的生态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间的生态化模式
由于其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必然会使三大产业中的企业发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就会形成以生态化产业集群为核心,三大产业经济实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局面。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种植业作为基础农业,规模大多不大,种类划分相对集中。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主动采取周围可有效利用的原料来发展农业,形成循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这种最基本的生态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集群中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产业集群是实行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它对新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的要求最高,生态化在工业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信息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化的发展有利于其副产物的相互交换以及废旧产品的再次回收利用。产业集群生态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跨越集群边界,在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影响。图2是以农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延伸出的三产业集群联动的简单示意图。在图2中,主导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在该产业集群中,有细分的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包括花卉产业、蔬菜产业、农作物产业;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及渔业。种植业产生的秸秆可以作为养殖业的养料,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等既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用作沼气池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当作生产生活的能源。这种物质循环构成了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由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扩散,种植业及养殖业中的粮、菜、畜、禽等可以用作食品进一步深加工,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可以作为工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料输入农业产业集群的沼气池。这样农业产业集群及工业产业集群便通过循环联系了起来。农业产业集群中的花卉产业及蔬菜产业通过适当建设可以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生态观光产业集群,这样农业产业集群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又联系了起来。这种上农下渔、工农服务业复合的生态化模式对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集群整体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形成无废、高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致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集群中联动发展,这就达到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最终目的。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保障政策
在实践中,产业集群生态化既要结合地区特点采取适合集群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又要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顺利进行的配套政策。本文从政府引导、合法机制建设、生态化平台构建三个方面阐述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的制订。
(一)基于集群发展阶段的政府引导
目前,我国多数产业集群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明显,生态化建设较难展开。因此,政府要进行适时的“补位”和“归位”。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开始阶段,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核心企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并对产业集群中的生态化项目,尤其是企业生态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机制[6]。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长阶段,要注意将重点从核心企业逐步过渡到主导产业,进而对已存在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补链”,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以促进集群副产物的吸收,不断降低产业集群生态化风险,引导其合理发展。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熟阶段,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物资采集,垃圾处理等。同时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共同打造一个集技术、人才、信息共存的生态集聚体,推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有效发展,并在集群生态化建设步入正轨后逐渐退出,由市场来自动调节其发展。
(二)建立合法化机制
合法机制会迫使组织采纳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结果是通过模仿或学习,使环境中的组织采取了相似或一致的做法。产业集群生态化合法机制的制定可以使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或模式,进而使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形成自发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环保法规,设立行业标准,制定系统的企业绿色评价体系,采用绿色GDP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评价,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7]。另一方面,要设立环保税,按照废弃物排放量的范围划定不同税率,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高税率,征得的环保费用于对环保企业的奖励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不仅消除了环保的负外部性,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法机制能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外界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生态化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顺利进行[8]。
(三)构建生态化平台
要使生态化在产业集群中顺利进行,还要建立保障生态化持续进行的生态化平台。首先,要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了解集群企业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使集群生态化中的“补链”得到切实应用,节省交易费用,减少浪费;其次,要完善网络支撑层面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改善废弃物的分类拆解以及再资源化的处理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建立循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集群内部关于清洁能源生产、高效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生态经济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四、结论
【关键词】 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对策
一、“秦岭生态经济区”概念的引入
陕西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一山两水” 孕育了陕西丰硕的文明成果。秦岭是陕西境内最大的山脉,在这个区域内谱写了周、秦、汉、唐的卓越成就,这促使陕西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发展印记。这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陕西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步入快车道,同时陕西境内生态环境却在承受着各种毁灭性的开发活动,污染问题逐渐加剧。目前,高速公路从中穿过大大提高了陕西省内交通的便利性,使汉水流域与渭水流域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为促进陕西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另一方面也给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保护秦岭这座上天赋予陕西人民的珍贵礼物,实现秦岭生态经济产业化,这是在当前我们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状况
秦岭横跨我国中西部地区,山脉绵延1500千米,南北宽100-150千米,覆盖区域面积广阔,与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省接壤,拥有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秦岭有丰富多样的植物和生物种类,汇聚了大量珍稀动植物,拥有广阔的原始森林,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开发优势。除此之外,秦岭还是我国巨大的“生物基因库”,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秦岭拥有各类植物3446种,脊椎动物600余种,昆虫种类超过5000种,另外还有大熊猫、朱鹤、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秦岭山脉伟岸的身躯将南北气候一分为二,并借助巧夺天工的地理结构和造型,具有调节湿度、阻挡寒潮、调配水量、调节气候、汇聚生态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其对整个黄河、长江领域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平衡“控制器”。
三、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优劣势分析
1、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的基础条件识别
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区域重要分界线,秦岭山脉两侧拥有截然不同的气候、自然和生态条件,它不仅是各类动植物的乐园,也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更是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
首先,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地理气候条件。近年来国家开始实行自然环境保护政策和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这为增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环境承载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可以缓解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避免环境受到新的污染。此外,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通过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生态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反过来,自然资源禀赋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作用,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一方面,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充沛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正在筹备建立大秦岭生态经济区,以提高区域内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能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其次,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积累了一定的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和先天条件。秦岭周边城市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农耕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且近几年来,各地生态农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同时依附于生态农业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业也日益繁荣,景区周围的农家乐和其他旅游服务项目层出不穷。针对生态产业园区的发展也卓有成效,例如开发区的草滩生态产业园,以及支撑起技术创新的高新区户县科技产业园和长安科技产业园。这些产业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收到了不错的发展成效,更主要是积攒了经验和知识,上述相关内容都体现了今后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的差异性禀赋分析
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是陕西高校资源集中地,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陕西省深化改革为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为秦岭区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奠定了制度基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尤其是省内交通规划项目不断推进,为秦岭区域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大秦岭生态城市群成员已开始意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对待。
综上所述,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具备十分成熟的条件和时机。
四、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要破除各种阻碍因素,实现跨越式发展。通常来说,区域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还会受到社会经济问题干扰,例如投资、政策、交通、人才等,如果不能很好的统筹利用这些资源因素,区域生态资源就难以发挥出其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发展目标。目前,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继续解决的问题有:
1、秦岭生态经济区内总体竞争力偏弱
由于秦岭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尚未成熟和完善,经济发展综合效益较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升级无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科技自主创新实力薄弱,缺乏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带动。产业结构失衡会导致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造成巨大 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同时加剧环境污染。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影响下,尤其是在多年经济发展失衡情况下,秦岭生态经济区作为初级资源生产基地,其不可避免会遇到产业发展失衡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要化解上述经济发展问题,必须要尽快建立生态环保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多年来过度开采和低水平利用导致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一直以来,人们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味向自然索取资源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秦岭生态经济区内生态严重失衡,野生动植物种类逐年减少,给区内动植物资源造成了难以恢复的损害。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没有将其所有价值完全开发出来,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相对较低,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3、生态经济区内部资源开发零散无章
受多种客观因素条件限制,例如资本、技术、观念等影响,秦岭生态区内经济资源开发呈现分散无序状态,企业或各区域之间都各自为战,缺乏统筹一致,不能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在产品开发方面,企业从自身经营目标出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缺乏统一配合。在这种无序竞争形势下,生态经济区内产品难以形成品牌,无法发挥出规模经营竞争优势,严重降低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五、秦岭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实现路径探析
1、围绕秦岭城镇群落大力推进秦岭生态经济区建设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高度聚集地。它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通过城镇化建设,将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镇,逐渐减轻人口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是促进秦岭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秦岭聚集了六市、38个县(市、区)和452个乡镇,区域内总人口487万,如果城市化战略能够最终实现,区域内人口数量将会达到数千万,这将有效提高区域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而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融入和体现生态文明发展观念,在城镇规划和选址方面突出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逐形而建,打造现代化田园城镇、绿色城镇和环保城镇。
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优化调整秦岭生态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当前政府要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政府可以利用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生态区内企业朝着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新型产业规模;产业政策要大力扶持新兴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加快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区内产业结构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秦岭生态经济区内丰富的资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区域合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秦岭生态经济区各市县要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保持密切的经济往来,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在加强区域合作基础上,优化配置区内资源,在不影响区内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开发秦岭生态经济区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唯有如此,才能加快秦岭生态经济区产业健康发展步伐,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4、全面推进秦岭生态旅游业发展
秦岭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在旅游资源方面大做文章,使其成为生态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今后秦岭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当前,秦岭生态区内不少景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景点数量少、层次低,不能大量吸引国内外游客,难以形成较大的旅游经济规模。因此,当务之急要制定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资源开发计划,通过优化配置景区旅游资源,发挥区域协作作用,开展强强联合、以强带弱,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实现生态旅游经济跨域式发展目标。
陕西是我国南北气候、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的时空分界线,南北元素在这里被划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属性。陕西不仅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还有丰富的自然宝藏和生态资源,这有数不尽数的奇花异草和独特地理地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基因保存库之一。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着陕西生态省的建设。在当前绿色经济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的背景下,秦岭生态经济区需要用绿色意识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转变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朝着生态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宏.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经济学审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6.6-7.
[2] 李培祥,李诚固. 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01.11-13.
[3] 李秀娟.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05.
[4] 宿永铮.节能减排、产业结构优化与镇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江苏大学,2010.
[5] 高欣. 山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模式
1.生态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模式标准要求
1.1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本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指导,充分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集中治理,重点突破,逐步推进,注重实效。
(2)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以科技为先导,建立优化配套的技术体系,实行山水田林路整体规划,林草果粮全面发展,科学配套,调整好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开局。
(3)坚持与农民利益、农村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
(4)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整体推进和局部治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协调,优势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相结合。
(5)坚持建立可靠的资金投入机制,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支撑体系。
1.2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标准要求
1.2.1生态效益控制指标
A水土保持控制指标。
区域内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坚决予以控制,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林草覆盖度稳定在50%左右的水平,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崩塌下陷,保墒蓄水,供氧和改善小气候的效应。
B水分涵养指标。
生长期提高生态经济林园土壤水分含量2%左右。
C病虫害控制指标。
小班面积控制在100 亩左右,防止病虫害的扩散漫延。
1.2.2经济效益控制指标
A 树种、良种选择。
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广泛选择省内外优良品种,特别是近年来选育出的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的配置要达85%以上。
B 规模控制指标。
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规模要求符合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中的比例,充分发挥经济林近期巨大的经济效益。
C 密度控制指标。
旱坡地生态经济林造林密度的株行距控制在6-7m×2-3m 范围内。
D 产量指标。
盛果期产量达400-600kg/亩,5-6 年达到初盛果期。
1.2.3林地可持续利用指标
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荒坡对照提高50%以上,团粒结构良好,孔隙度高,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大,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土培肥效果。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良好,集中体现在果实产量水平上。盛果期前,产量逐年增加,逐步提高;盛果期后,丰产、稳定,盛果期能够维持在30-70 年,抗逆能力达到80%以上。
2.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区划规划
2.1生态经济林区划规划的依据
(1)依据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区划规划。
(2)依据土地资源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进行区划规划。
(3)依据工农业资源基础进行区划规划。
(4)依据经济林栽培历史和品种资源进行区划规划。
2.2主要经济林树种
以梨树为例,分析立地类型与经济林木的生产能力。梨树属喜温、喜光树种,大于10℃的有效积温,受光量的多少和日照时数的长短对梨树生长结果影响较大。而直接左右温度和光照的立地因子主要时海拔高度和坡度坡向。影响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主导立地因子是海拔和坡度、坡向。
主要经济林树种绝大多数为喜光喜温树种,因而海拔和坡度坡向直接影响着经济林的生长发育。国家的建设目标是:250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林木覆盖度由目前的11.7%提高到30%以上,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0%左右;通过增加植被建设,机修梯田、河坝骨干工程建设、实施沃土工程,开发和利用农村新能源,使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过建设基本农田,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畜牧业,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结合国家建设目标,从本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林业资源及生产状况分析,实施区域生态经济型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使实现县域环境治理,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而稳定种植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前提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多林种多树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林使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的效益只有在综合治理,多元化产业良性循环中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在区划规划中不但要考虑模式自身的结构与功能,而且要涉及整个县域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林业结构,即林种结构和比例。
3.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的手段
区域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建设要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密切结合起来,只有在综合治理、区域多元化产业良性循环中,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1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所有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区采取工程整地的方法。如:机修梯田和隔坡水平沟壑地;缓坡机修梯田,陡地隔坡水平沟壑地;在节水抗旱方面,实施旱井集流微灌工程。
生物措施:是指增加植被建设,造林种草植灌,在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情况下,优先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
农艺措施:生态经济林混农模式混林模式大力推广耕制改革,熟化土壤、平衡施肥、集雨节、灌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把水、土、肥蓄住,从而提高地力。
3.2山、水、田、林、路整体规划,梁峁沟坡川综合治理
缓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沟道要打坝淤地,结合发展旱井集流微灌工程,逐步建成人均2-3 亩稳产高产田,稳定解决群众吃饭问题;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度,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林,水保径流地,适当规划薪炭林和牧坡;侵蚀沟底要层层设防,拦泥淤地,蓄水灌田。
3.3建规模、上档次
按山系流域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处理好农林牧优化比例。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为防治病虫害漫延,一般面积控制在50-100 亩范围内,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建设高效、稳定的复合生态林业系统。
4.生态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模式
依据我国目前农村生产的经营形式和生态经济林模式,提出以下几种生态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模式:
(1)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专业队统一经营管理,这种形式只有在乡镇工业比较发达,可以实行以工补林的村镇,才有存在的基础。
(2)农民家庭与集体建立承包合同,集体和农民家庭联营的形式。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集体提供统一服务,分户承包,分户经营,农民向集体交承包费。
(3)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联股经营。对于集体的土地,由集体统一规划,业务主管部门以种苗、化肥等作为资金入股,集体宜土地权入股,然后由农民分别承包经营,并实施劳力入股。总体上叫做合作开发,股份投资,承包经营,按股分红。
(4)联户承包经营。按照产业化规划的要求,农民联户向集体签定50-100 年不变的土地使用承包合同,按规划要求进行开发生产。
(5)企业家、商人购买荒山荒坡,私人经营。 [科]
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从表面上讲,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从深层次上讲,两者之间又是可以耦合发展的[1]。作为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社会经济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要来自于生态系统;而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产出的各种废物,需要利用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参与自然再生产过程。当生态系统平衡尚未被破坏时,生态建设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当经济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时,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将被破坏,这时经济系统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将无法保障,社会再生产也就必然陷入混乱之中。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土地总面积675.27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3%,人口355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43%。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业生态结构相当脆弱、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因素,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相当艰巨。但西部地区也有着地域广阔、类型多样、资源丰富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基础,只要立足西部地区的现实背景,着力探索和研究实现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地协调解决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对缓解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危机,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与理性思考
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系统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2]。萌芽于原始社会后期的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并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激化,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负荷过重的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从而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新古典经济学观点的影响下,人们片面的认为“经济增长可以治愈贫穷、失业、债务、通货膨胀、赤字、污染、匮乏、人炸、犯罪、离婚和吸毒,简言之,经济增长既是灵丹妙药,又是至高至善”。然而,片面的经济增长却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片面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废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或堆积对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损害。无限度的追求经济增长使人类的经济体系不断膨胀,并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增长的神话变成了噩梦,人类开始遭到自然无情的报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愈来愈烈的沙尘便是明证。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不可逾越的,早在19世纪30年代,国内外的学者就开始了对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研究,也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如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倡导储备型、休养生息、福利型的经济发展理论[3]、戴利提出的稳态经济模式[4]、Mishen的Satiation论点[5]、Georgescu-Roegen的“经济行为受热力定理制约”观点[6]以及贝克曼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的新看法[7],为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在理论上做了系统地铺垫。在这些理论和观点的指导下,人类在解决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实践效果。那么,是牺牲生态环境以换取经济增长,还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谋求生态平衡,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这两种做法均不可取,唯一出路就在于如何实现二者在本质上的耦合。
2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
2.1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背景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8],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使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截止目前,已探明储量矿产130种,其中钾盐(99%)、天然气(68%)、富铜(50%)、富磷(80%)、富铅锌、富铬矿(94%)、镍矿(89%)等24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已经探明天然气的蕴藏量为2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蕴藏量的86%;水力资源方面,西部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源头,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冰川覆盖地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森林、草原、荒漠、戈壁纵横交错,使其蕴涵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西部地区发展民族药业、特色畜牧业、建材业等奠定了基础;同时,西部地区的冰川、冻土、溶洞、奇峰等自然景观众多,加之西部地区民族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更具旅游观赏价值。
2.2西部地区生态背景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生态条件总体上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草场经营操作粗放,沙化退化严重,草场系统生产力和载畜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竭,土地用养矛盾激化,从而抑制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1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水资源进一步短缺西部地区的灌溉设施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除设计标准低外,当前已经严重老化,供水能力、效率十分低下,渠系利用系数通常仅为0.4左右,根本起不到原设计能力的50%。加之灌溉多采用自流式大水漫灌,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普遍存在跑水漏水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过渡开采利用等原因,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并因此诱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新疆塔里木河,本来分布有全球最大的胡杨林,但由于中上游过度引水,导致该河下游来水比20世纪50年代锐减近80%,地下水位埋深也由60年代的2m降至目前16m以下,下游270km河道断流,河谷两岸35.3万km2胡杨林枯死,6.7万km2草场退化,1.7万km2农田弃耕。因径流减少,湖盆退缩、干涸现象普遍发生。由于受黄河流入青海水量锐减23.2%的影响,导致黄河源头玛多境内4077个湖盆已干涸2000多个。潜在水资源不足在导致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
2.2.2草场经营操作粗放,沙化退化严重,草场系统生产力和载畜能力降低粗放的草场经营方式是引起草牧场退化主要原因,在传统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下,由于草牧场权属不清,使得一些原始植被较好的草牧场被家畜采食践踏,牧草根茎和分蘖节受到破坏,而加快了草场的退化速度。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及环境条件的制约,牧民为了生计,草牧场的过度放牧现象更为严重,使草牧场的牧草生长受到抑制,牧草繁殖能力丧失,草牧场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导致原有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家畜喜食的优良牧草逐渐衰退,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原始植被发生退化演替。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片面追求“以粮为纲”,草牧场连续被开垦后,因不适宜农用而撂荒,土层在没有植被覆盖的条件下很快沙化,进一步加剧了草场退化。#p#分页标题#e#
2.2.3生态退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增大,经济损失惨重类型多样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直接证据,也是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滞后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工程院提供的数据,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降雨量尚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旱灾、水灾面积不断扩大,灾害损失不断加重。统计表明[9],西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旱灾的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加了7.5%;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了49%。诸如滑波、地震、地面塌陷、泥石流等高达22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仅新疆在1999年发生了40起。频发的自然灾害对西部地区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制约。根据现有9省(区)可比资源,西部地区因生态退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494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3%,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失更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给西部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削弱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2.2.4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竭,土地用养矛盾激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导致了西部地区地力进一步衰竭,从而也导致西部地区土地用养矛盾的激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西部地区12省区潜在和已经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为45.377万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的耕地面积达29.348万km2,占耕地面积的64.67%。从发展程度来看,以严重水土流失为主,占37.35%,极严重占29.35%,严重和极严重合计占60%以上。西部地区草地水土流失现象也相当严重,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的草地面积为62.98km2,占63.19%。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西部地区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流失,地力进一步衰竭[11,12],据唐克丽对黄土高原河流侵蚀泥沙的研究,泥沙中全氮的含量大部分接近或超过土壤含量的最低值,部分接均值,渭河高于土壤含量的上限;速效磷的含量明显富集,含量可达土壤耕层的2~3倍,泥沙中养分含量与小于0.01mm的细颗粒的含量呈直线相关。另外,受侵蚀的土壤结构、土壤质地也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土壤生产力下降,产出减少,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使土地用养矛盾激化。
2.3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背景
2.3.1经济增长缓慢,农村人均收入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自然、历史、主观、客观等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13]。1980年东、西部人均GDP分别为488.3元、274.3元,西部地区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6.17%,到1998年东、西部人均GDP分别为9364元、3838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44倍,西部仅为全国平均量的60%左右。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直接表现为人均收入上。以居民收入为例,1978~2000年,全国、东部、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6.8、20.4、12.3倍,西部地区增幅最低,东、西部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由1978年的1.3∶1.02扩大到2000年的2.1∶1;而城镇居民收入仅相当于东部的69.6%。从经济投资上讲,无论是国家投资、或是集体投资、个体投资、外商投资,西部地区远不如东部的经济投资,投资规模仅是东部地区的1/3。
2.3.2教育水平落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则成为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滞后的直接原因。2000年西部地区的人口的文盲率仍然很高[14],其中自治区的文盲率高达32.5%,青海省的文盲率达到了18.03%,宁夏、甘肃、贵州、云南的文盲率也都在10%以上。6岁及6岁以上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仅占9.27%。高校在校学生的人数西部地区仅占0.16%。即使从事科技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也仅为3.05%。相对较低的人口素质阻碍了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2.3.3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经济带动作用不强产业化经营是一道分散农户小规模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几年,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民族药业、草原牧业,人文与景观旅游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一大批富有潜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迅速成长,并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主导产业零散,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基地建设、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对农户生产经营的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和产业服务不到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利益分配制和经营机制不健全使其无法有效的抵御市场风险,最终导致产业化经营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不能充分体现。
3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技术体系创建
3.1资源适度开发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
资源质量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适度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资源节约技术体系是实现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水资源是西部地区主要制约因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水为中心展开。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大等问题,特别是农业用水的具体问题。从节水原理、节水关键配套技术、成套节水技术的组装集成等全方位出发,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寻求多种农业节水技术的最优配置,形成一套节水栽培、灌溉、管理有机结合的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可以考虑:在灌区大力推广喷、微灌技术和田间地面灌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喷微灌设备的配套水平、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灌水均匀度、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效率;在旱区着力发展和推广雨水汇集、存储与净化、高效利用三结合的集水农业技术,并把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实现水、肥、作物生长耦合。同时,建立和健全用水机制,完善水资源利用的投资体系、管理体系、价格收费体系、法制体系和服务体系,改革“福利性用水为主、商品性为辅”的用水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资源投资管理体系,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用水目标。
3.2土壤退化治理技术体系
土壤是满足人类享有充足食物和清洁环境的物质基础。土壤退化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肥和重建退化土壤成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当务之急的大事[15]。目前,退化土壤的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应该围绕培肥退化土壤为中心,将当今农业生产中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相互融合集成,在加强立法和执法强度及增加经济投入的同时,对已经无法利用的土地或具有退化趋势的土地,要大力营造防护林带,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防治风蚀和水蚀;对牧区的退化土壤,应合理控制载畜量,采取定期轮牧措施,防止过度放牧;对工矿退化土壤的治理应在开发建设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重建,限制污染物的排放。#p#分页标题#e#
3.3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成体系
3.3.1特色农业产业西部地区地理地形复杂多样,土壤类型繁多,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发展特色农业十分有利[16]。但西部地区区位劣势和经济发展滞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突出地域特色,才能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在目前,特色农业的发展,可按照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思路,依据市场需求规律,着力做好西部地区特色农业资源调查与合理布局及特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系统开展特色农业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特色农业无公害综合管理技术、特色农产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特色农业开发中的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建立富有西部特色的杂豆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优质瓜果生产基地、名优特林产品加工基地、名贵中药材生产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设施农业和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龙头企业,迅速形成以纺织品、果蔬制品、保健食品、清真肉制品等为名牌拳头产品特色加工产业,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3.3.2草产业草产业是关系西部地区草地资源能否开发和草业经济能否发展的关键[17]。鉴于目前西部地区草地畜牧业仍处在靠天养畜的阶段,内蒙古、青海等省宜凭借生产成本及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优势,依靠天然草原,兴办和组建草地畜牧加工企业,以牛羊肉及乳品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龙头,带动草业的发展。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原区在保持和发展传统草产品—紫花苜蓿等品种的基础上,选择既是市场急需又是自己优势的产品为发展目标,以“专业化、集团化企业+农户”的模式,着眼国际市场,促进饲草业的产业化,草坪业的发展则应跨殴打经营范围,走“科研机构+专业化公司”的道路,围绕草坪种子选育、生产、销售、草坪植建、草坪专业化管理等环节,加强草坪肥料、农药、草坪专用机械的开发研究,实现草原产业向产学研一体化方向转变。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系统日渐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压力大、生态贫困逐步凸显等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最后给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产业经济 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 产业生态化
当前西部大部分地区时刻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双向风险,具体表现为虽然经济总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却在拉大,由经济增长而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趋严重。造成这种被动境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该地区原本就相对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长期贫困落后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使这一情况不见改善的迹象。而实际上,任何地区(包括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地区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必须要建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即“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潜力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改善”。
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互动
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为物种的生命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能量;自然界的物质通过人类劳动进入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中,并通过生产力的作用将其转换为社会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即自然界与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不但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系统规模的不断演变;同时,在对待自然界的物质方面,如果人类采取不合理的生产模式或劳动方式向社会物质进行转变或者社会物质进行内部交换与消费,如漠视自然规律的作用、对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型的开采和利用、将生产生活的污染物进行任意排放等,必然会破坏自然物质的正常变换过程,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必然会受到损伤,环境污染、生存空间丧失、生态机理失衡、生态功能减退等负面后果就会接踵而来,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社会物质的变换过程。
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系统,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不断促进其自然的进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中也在这种交换的过程中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劳动关系将不断改变该地区的自然与生态物质形态,用以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求,结果是生产和生活垃圾将以特殊的形态重返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见图1)。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区域中的每个团体和个人都可能根据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原则对自然资源加以开采和利用,那么由此而导致的“公地悲剧”的博弈结果就会出现,这种结局无论对自然还是人类社会来说都是难以挽回的。因此,如果人类的活动能够符合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自然演进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就会实现,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追求对自然的占有和索取的“极端物质主义”,就会因为过度的消耗自然生态物质,从而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损伤,继而影响到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物质提供和变换,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出现恶性循环,甚至使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崩溃;相反,如果单纯追求自然生态保护的极端行为,不顾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会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
生态贫困逐步显现。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解决好人口问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为了维持生存或者更好的生活,人们所采取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直接向自然界进行单向索取,没有回报或者补偿。其中,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如此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性开发急剧恶化了生态环境,致使该地区的土地、森林、草场等资源消耗严重,生态资本存量明显下滑,这使得生态群落和种类组成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资源掠夺并未使该地区的经济状况产生多大的改观。这些都使得西部地区的贫困面不见减少,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互为因果,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一个“经济贫困-生态贫困-经济贫困”恶性循环怪圈正在形成。
生态系统日趋脆弱。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的综合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不见好转,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增无减。在人类的经济活动所触及的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屏障和生态系统已逐渐衰弱。具体表现为:一是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大量减少。如黄河的频繁断流以及断流持续时间和涉及的河段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对黄河中下游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二是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该地区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旅游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强,该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存续状况极其令人担忧,其中国家的一、二级保护动物遭到大范围猎杀,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大面积的原始植被被盗伐盗用,生态系统破坏极其严重。三是产业化进程对环境的破坏超出预期。由农业化肥、杀虫剂、塑料垃圾等污染导致的农林业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单一作物栽培导致的基因均质化,物种的多样化丧失和对天然林带过度采伐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殖民化等。此外,工业生产原料如石油、有色金属等的废物排放和具有污染属性的添加物的使用,都逐渐异化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恢复压力加大。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能动作用逐渐增强,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使西部地区的“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负债”在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使得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身恢复能力逐渐减弱。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良性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西部地区多样化的气候生态禀赋并未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承载力和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并未得到显著增强;从生态足迹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依然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生态系统的自身发展极其脆弱。同时,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严酷,虽然土地面积分布较广,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相对不足,加之生产力水平未能实现与发达地区的均衡化发展,致使土地的生产效率偏低。这些都直接表明该地区的消费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制造能力,生产和生活强度也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自然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巨大的压力之下。
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
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我国西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对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有着良好的条件,同时西部地区的食品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更为重要的是,食品工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上游,因此它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会带动产业链中游和下游的农牧业、农产品流通业、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对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对扩大产品出路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洁净能源工业。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水能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之一,如此巨大的资源储备对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此外,水能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方面,水库建设完成以后,除直接提供电力外,还可以起到防洪拦沙、改善水质甚至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连带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西部的青海、、新疆等海拔较高的地区,太阳能资源明显丰富于其他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可以加大太阳能的推广使用力度。另外,是我国地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占全国查明地热资源储量的一半左右,在该地区进行地热能的开发会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风力资源在西部地区更为丰富,并且相关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输出风力发出的电力资源。
发展中药产业。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中药材产地,仅四川省就分布有中药材资源4000余种。尤其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医药卫生领域的影响力正逐步加强,其中日、韩、美、英、法等国的植物药销售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有进一步垄断世界中医药市场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天然中药材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极其广阔。因此,如果能够在政策的引导下,提高西部地区天然中药材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该地区的中药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绿色引擎。
发展可降解塑料工业。截至到2010年,我国仅地膜和包装材料两项的塑料用量就已经超过了200万吨,由此而引发的白色污染的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一问题的治理方法上,降解塑料的使用是可行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治理塑料污染的绿色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降解塑料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我国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淀粉、纤维素、矿物质等天然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降解塑料生产必须的原料。
发展旅游业。我国西部地区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该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会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能够加快区域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增加西部旅游地区人口的就业机会,促进和加快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同时还能够全方位地展现西部地区悠久灿烂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发展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能够收到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其成为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新兴绿色产业的同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会随之显现。
发展绿色制革业。制革工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行业。目前,我国猪皮革年产量超过1亿张,牛皮革5000多万张,羊皮革8000多万张,年出口创汇额超过150亿美元。我国西部地区是猪、牛、羊等牲畜肉类和副产品的主要产区,制革工业同时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工业部门。然而,制革工业由于也涉及到化学清洗等化学作用,因此也使该地区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制革技术便成为西部地区制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结论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向来矛盾难解,这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状态原始的西部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寻找生态化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脉络就成为发展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和该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实施路径,试图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适合西部地区又适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地区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怪圈,走向“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潜力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徐素环.对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3.鲁勇兵,梁婉君.中国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22)
[关键词]产业互动;思路;依托点;新载体
一、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是西部经济发展新模式
从发展的角度讲,积极推进工业化是西部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层次决定了西部开发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目前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风险,许多地区陷入了“环境破坏―贫困”的恶性循环。表现为经济总量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东西部差距依然在拉大(见表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见表2)。西部地区人均GDP由1999年的4283.3元提高到2004年的7430.0元,但人均GDP相对差距由1999年的58.9%上升到2004年的61.6%,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相对差距也由1999年的39.2%上升到2004年的41.1%。地区差距拉大反映出了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西部在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1年之前虽有递减趋势,但2002年之后逐渐增加,2004年达到489198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22.12%,而同期西部12省市区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13.4%;工业废气排放量则更为严重,西部大开发以来呈逐年上升势头,2004年比2003年工业废气排放增加33.54%;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呈递减趋势,但是2004年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在50%以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是和西部地区本来就比较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相联系的;更重的则是与其贫困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相联系的。①实际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即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实现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互动必须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模式,即通过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生态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更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二、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中的产业互动分析
(一)西部产业互动的思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1.发展西部循环型农业。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空间地域上主要在农村而不是城市,主要的破坏活动是不当的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对于西部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发展西部循环型农业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构建农业循环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将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2)在中观层面上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化体系,开发优质、安全和无公害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3)从微观上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生产体系。推行科学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和方法,发展节水型农业灌溉工程,清洁生产,减小废物排放量。
2.发展西部循环型工业。随着沿海地区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向西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伴随着许多能耗大、污染强的工业,造成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从长期利益出发应当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实现经济和生态互动发展。循环型工业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循环:②(1)是小循环――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实现废物的排放量最小化和资源效率最大化。(2)中循环――企业之间的循环,下游工业的一些废物返回上游工业再次利用,实现产业间互动发展。(3)大循环――社会层面上的循环,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分,作为原料重新使用。
3.发展西部循环型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西部发展循环型服务业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环境质量,降低西部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由此产生的生产业以高增长速度占据服务业更大的比重。不同性质的服务业消耗物质资源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制定服务业循环政策的标准应加以区分。
(二)西部产业互动的依托点:依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单一的能源输出战略,导致西部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见表3)。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从1999年的14.4%,降到2003年的13.3%,2004年虽有上升,但是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在拉大。在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走特色经济之路,才能改变西部处于原材料供给的低端区域分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与东中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特色农业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及能源化工业、特色旅游业。
1.加快发展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产品的价值,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其次,发展特色农业要特别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形成规模经济及品牌效应。最后,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公司+农户”等多种制度创新带动西部特色农业发展。
2.大力发展西部能源化工产业。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然而单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目前西部的能源产业都属于能源开发主导型,处于为东中部地区提供资源的低端地位,禀赋优势并未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西部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产品深加工,发展生态工业。这里的生态工业强调的是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工业。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工艺、提高企业市场集中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制度创新,将能源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3.积极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业。发展西部生态旅游对于西部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好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针对西部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西部产业互动的新载体:建立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循环经济的工业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即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以及资源再生回收,由此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整体社会循环,完成循环经济的物质闭环运动。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园区已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形态。目前我国建立的大多数生态工业园都属于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中小型企业分别围绕核心企业运作形成工业共生网络(见下图)。在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材料、能源等得到最充分地循环利用,同时延伸了工业链条,促进了产品的深加工。
生态工业园区给西部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1)西部地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在传统工业园上加以改造,也可以重新选址设计建立,视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而定。(2)发展生态工业园需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政府和企业行为,保障生态工业的健康发展。(3)生态工业园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建立生态工业园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在税收、补贴等方面支持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三、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中产业互动的对策
强调西部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需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发展西部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同时进行环境补偿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
1.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西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必须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1)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使能源价格反映其稀缺程度,提高要素的集约使用、矿产资源的理性开发及生态环境的保护。(2)建立完善西部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克服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长期来看,西部经济发展需要依靠西部金融市场融资,因此要加快西部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基金等金融市场的发展。(3)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发达,西部地区大量的优秀人才集中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人才结构和人才体制。
2.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互动的关键。(1)加快西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的改制应当避免一股独大的现象,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国内民间资本、国外民间资本)进入到企业内部,形成权利制衡结构。(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和实现产业互动的主要力量。
3.积极探索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生态环境是一种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且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家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对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进行转移支付,或对一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采取无息贷款和减免税收政策。(2)区域之间的补偿。东中部地区作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应对西部地区予以相应补偿,促进西部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3)西部自身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措施来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并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
4.建立健全西部污染治理制度和绿色经济制度。在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中实现产业互动,必须重视污染治理制度的健全和绿色经济制度的建立。污染治理制度的内容包括:(1)建立企业环境达标制度。建立要制定出环境方面的标准,对不合乎要求的企业不准其在西部地区建厂投产。(2)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对环境不达标者要限期停产。(3)建立排污许可权制度,通过制度安排达到对企业污染的治理。构建西部绿色经济制度是“全球环境革命在经济再生产领域逐步渗透而形成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④这一制度的内容有:(1)绿色激励制度。既通过制度安排的激励功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绿色考核制度。在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建立经济考核制度真正反映西部开发的绩效。(3)绿色约束制度。通过建立绿色约束制度对西部开发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使西部的各种生态资源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领域实现有效配置。
注 释:
①聂华林、高新才、杨建国:《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②陆忠武:《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③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④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The Economy and Ecology Interactive Mode in Western China:Industrial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Ren Baoping1 Chen Dandan2Abstract: The frangibility of ecology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determines the approaches to strengthen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rather than polluting before administering.Industrial interaction is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view of recycling economics, expand western featured industry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establish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new carrier of interaction.
Key words: industrial interaction, thread, new carriers, preconditions.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衢州是浙江绿源、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确保钱江源头区域的环境安全,对于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衢州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同时作为欠发达的相对落后地区,面临发展和保护的双重选择。因此,如何摸索出一条具有衢州特色、既能实现产业发展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又为城乡居民提供舒适优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该思路出发,本文对衢州组成经济的三大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实行产业生态化以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衢州在产业生态化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生态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其核心都在于产业系统的生态化,即如何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闭路循环的模式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安排生产活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破坏减少,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促进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和资源,使资源在系统内得到不断地循环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减少废物的产生,促使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以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产业生态化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来淘汰经济发展的“落后产能”和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率,以实现产业的高附加值,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成衢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现状
在分析产业生态化下衢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之前,有必要对组成衢州经济的三大产业现状进行理性思考。
(一)衢州工业化的定性
依据钱纳里1970年对工业化四个阶段的划分为标准,对衢州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定性。定性情况如下:按1964年与1970年的物价换算因子1.4,将钱纳里1970年对工业化四个阶段的划分,换算为1970年的标准数,可得工业化四阶段的划分为,人均GDP 280-560美元,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 560-112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人均GDP 1120-2100美元,为工业化成熟期;人均GDP 2100-3360美元,为工业化结束期。
根据衢州统计年鉴2006-2009年数据显示结果表明,衢州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5740元、19357元、23362元和27666元(人民币),折算成1970年美元分别为409美元、557美元、886美元和971美元左右。对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衢州已完成工业化第一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表明衢州刚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将朝重化工业发展。
(二)组成衢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现状分析
参考衢州2006 -2009年统计公报,汇总三次产业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数据并计算,可得表1。从表1来看,衢州近年来产业结构均呈现二、
三、一发展趋势,且二、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表明衢州在工业化中期的初段,工业发展的成绩是优秀的,已成为三次产业中的主导。但在这背后,也应看到衢州工业化中期初段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威胁和影响衢州的山青水秀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汇总如下:
表1 2006-2009年三次产业及重工业产值变化表2006-2009年 三次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总产值 %
100
100
100
100
第一产业 %
13.29
12.33
10.64
9.72
第二产业 %
48.86
51.19
54.80
54.61
第三产业 %
37.85
36.48
34.56
35.67
2006-2009年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第二产业 %
100
100
100
100
重化工业 %
75.64
75.05
75.77
73.41
轻工业%
24.36
24.95
24.23
26.59
2006-2009年规模以上重工业组成部分占重工业的比重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重工业 %
100
100
100
100
化工行业%
35.38
34.05
32.18
26.68
机械行业 %
24.92
27.97
29.14
31.27
建材行业 %
13.40
11.97
9.54
9.27
黑色金属冶压业 %
9.28
9.52
14.38
16.35
造纸行业 %
6.38
6.78
6.61
【文章摘要】
城市的发展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天津市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表明城市发展已经破坏了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经济的视角对天津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天津市产业结构提升的路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经济;产业结构;环境污染
0 引言
目前,天津市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已经从某种程度说明了城市的发展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破坏了市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城市发展持续目前的状态,对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妥善解决,持续的环境污染盲目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得生态系统失去自洁能力,最后总会出现恶性循环,生存环境走上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影响的是市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同时,2013年9月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应该比2012年下降25%,该计划也为天津提出了环境治理的要求。
在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统筹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相关理论
1.1 生态经济与产业结构
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城市产业结构是该地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生态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经济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即要求人类经济的发展要在生态环境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要能够随着调整,如果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其调整难度会大大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有限资源程度的实现产业间的合理化配置。按照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形成生态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
1.2 相关研究
关于生态经济与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很丰富,Carl Folke等(1998)提出要实现波罗的海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改善当地商品和服务产业结构,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1]。Brock,Talor(2005)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将稀缺资源从能源消耗性产业中转移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王继东,何青松(2009)从生态经济的视角探讨了山东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3]。赵西三(2010)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4]。
本文正是建立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的视角,研究目前天津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2 生态经济视角的天津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发展依赖工业
由图1可知,天津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状态,天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比重自2008起呈现下降趋势,同期第三产业比重小幅增长。尽管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接近,但总体上第二产业仍为最重要经济来源。
对2010年天津市工业支柱性产业产值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比重最大的为装备制造业占41.6%,其次是石油化工18.4%,电子信息12.7%,轻工纺织12.7%,而新能源材料仅占3.6%。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北方工业中心,天津市经济发展仍依赖重型工业,而新型工业仍处于发展中。
2.2 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
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其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都非常少,并且随着城市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会呈现“三、二、一”状态。根据2012年天津市第三产业的构成,传统批发零售业占据28%,金融业占据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1%。尽管金融业有了很大发展,信息、教育、综合技术等服务业比重偏低,尤其是信息咨询、医疗服务、设计等知识型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整体上看新兴服务业发展慢、实力弱。
2.3 经济发展能耗较高
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天津市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708吨标准煤,高于北京市0.459吨/万元和上海市0.618吨/万元。进一步分析北京和上海三次产业结构数据,北京和上海的三次产业“三、二、一”结构已经发展成熟,因而其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耗较低。天津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与北京和上海经济发展能耗仍有较大差距,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2.4 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上升
虽然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近三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是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值分为0.105毫克/立方米、0.048毫克/立方米、0.042毫克/立方米,而2011年年均值分别为0.093毫克/立方米、0.042毫克/立方米、0.038毫克/立方米。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有小幅上升,说明目前天津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治理,按照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天津市任务仍然很艰巨。
3 生态经济视角的天津市产业结构提升路径分析
3.1 优化工业结构
3.1.1促进传统工业改造与升级
针对目前天津市经济发展能耗较高的现状,积极促使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不好的传统工业淘汰落后技术,要求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及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的速度,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政府加大对传统工业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对优势产业加大资金支持,只有传统工业真正改造和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节能减耗。
3.1.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要求生态工业园中的中小企业加强建设园区内的生态网及生态链,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不断提升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降低工业污染物。同时,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标准,健全奖惩机制,对不合格企业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
3.2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加快银行商业化步伐,规范发展保险市场,促进证券业的发展,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进行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力度,继续建设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吸引优秀人才,不断加强管理咨询、法律及会计咨询等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中介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天津旅游精品线路,做好旅游业宣传,树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现代化物流,吸引各类信息服务业人才,发展电子商务;并通过各项举措加强科研服务业、教育文化卫生、居民服务等各项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有效降低经济发展能耗。
3.3 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在吸引企业投资的过程中,杜绝重污染企业落户天津,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从源头上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企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同时,企业要加速积累人力资本、重视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的积累,通过各个途径促进企业向高附加值新型产业升级。
3.4 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打造滨海新区作为全国新能源产业聚集地。同时,依托滨海新区,通过政策激励和扶持,吸引国际先进技术,骨干企业,形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业集群。一方面促进天津市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Amelie Constant and Klaus.F.Zimmemann.Circular Movements and Time Away from the Host Country.CEPR Discussion Paper NO.4228
[2] Brock W,Taylor M.S.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J],In:Aghion P.,Durlauf S.(Eds.),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Ⅱ.2005(28):1749-1821
[3]赵西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经济,2010(10):43-47
[4]王继东,何青松.生态经济视角下的山东产业结构问题探讨.经济问题,2009(11):123-125
[5] 《2011年分省区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6] 《天津市环境状况公布2010-2013》
内容摘要: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都具有生态学的特点。循环经济强调改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为循环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内同种性质的企业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性,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也具有相似性。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循环经济理念对我国产业集群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其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利用的不足。而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为我国产业集群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促进法》生态化转型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内涵
(一)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的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物质、能量在这个永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以期实现用尽可能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条对循环经济进行了定义:“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该法也对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进行了专门的界定。
(二)产业集群的内涵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机构的集合,包括一些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其他实体。产业集群是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至流通的各种行为主体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三)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性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都具有生态学的特点。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强调改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为循环发展模式,表现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整个物质流和能量流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发展的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废弃物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这种循环正是对生态学的借鉴与利用,也体现了生态学的特点。
通过对产业集群性质的分析,专家发现产业集群也具有生态学的特征。产业集群内同种性质的企业与生物种群具有相似性,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也具有相似性。同种性质的企业是组成产业集群的基本经济单位,每个企业及相关机构通过复杂的群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与生物种群一样,企业群也有产生、发展、繁荣和衰退过程。产业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当这种互利竞争关系达到了相对平衡,就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当数量的相关企业的空间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像是一个生物群落。
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与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耦合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动态演化的过程,其高级形态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这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内在的必然要求。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集群式发展和循环经济式发展耦合于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相依相存,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而实现循环经济是我国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循环经济为各种类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
循环经济理念下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环境污染严重
产业集群因其本身的生态学特征,大量相同或相似企业的聚集使其具有集中治理污染从而减少污染发生的优势,而上下游产业的集聚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可以减少污染的发生。但是我国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在缺乏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情况下形成、发展起来,因此污染问题严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集群的起点比较低。大量产业集群都是由中小企业自发形成的,对珠三角51个主要工业产业集群的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产业集群中的小型企业占90%以上,且企业主环境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很少考虑环境问题,也缺乏先进的环保设备、技术以及人才。这样,不但产业集群污染集中治理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反倒加剧了集群内企业排出污染物的积聚,使得排放污染的总量超过环境容量,造成了产业集群内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区域产业集群如煤炭、钢铁等生产基地,多属于高污染产业,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治理污染的难度很大。
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集群中,尤以制革、造纸、化工、医药等集群更为严重。如广东的IT类产业集群,由于技术设备比较落后,形成了“电子垃圾”等新型环境污染。因此,对产业集群进行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二)产业集群资源利用过度
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严重不足。随着近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电荒、煤荒、水荒、地荒等能源和资源问题。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和资源化要求,为产业集群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国产业集群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对集群内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气、废料和垃圾等副产品和废物没有进行循环重复利用。这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环境污染。
另外,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资源消耗过大。由于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是基于自然资源发展的,集群的产业结构仅存在简单的供应链式,属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知识科技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不断加强,因此,我国以资源型为主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必定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和贫乏,如有的煤炭产业基地因为地下煤炭开采殆尽而被迫停产或产业转型。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解决产业集群所导致的环境资源问题,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循环经济立法完善对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的作用
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2004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十一五”规划的编制。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循环经济的要求。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依法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法治国家的要求。与政策相比,法律有权利义务规定明确具体、可以对任何违反者实施制裁具有普遍性、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从而具有较高稳定性等优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产业集群向循环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提供法律依据
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以前,我国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定散见于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关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没有专门的法律。
首先,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地位。《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这是我国首次从法律上明确循环经济的战略地位,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对产业集群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该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
再次,对产业集群(产业园)进行了专门规定。我国大量的产业集群采取产业园的方式。该法第二十九条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这些规定,不仅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地位,而且要求各种规划和产业政策必须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要求。产业集群政策和规划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当然也必须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因此,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应该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对现有的产业集群进行生态化转型和升级改造。
(二)提供法律保障
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光有政策的引导是不够的,法律以其权威性和强制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首先,该法要求设置专业的管理部门。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优选模式,利国利民。但是产业集群的参与者很多,各主体不一定能自觉地发展循环经济。对作为重要主体之一的集群中的企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并不一定能带来直接利益,对另一重要主体――地方政府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在短期内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某些产业集群的参与者可能对发展循环经济抱有应付的心态,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监督与管理。该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照此规定,各级政府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了专门的管理部门,避免了应付和推脱。
其次,该法明确了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该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第十三条也有相应的规定。法律规定的目标责任制,把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集中于各地方政府,对政府而言,既是法律职责,也是法律义务。各地政府在目标责任的压力下,在注重产业集群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因此,就必然会对产业集群进行升级和改造,使之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
再次,该法明确了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而产业集群内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选择对整个集群甚至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循环经济促进法》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该法第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虽然该法没有规定对违法企业的处罚措施,但是有《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配套制度的保障,集群内企业违反法定义务必然会受到处罚。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产业集群提出转型要求的同时,也为其转型实践提供了专业管理部门制、政府目标责任制、企业责任制等制度保障,这必将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生态化。而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日益完善,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Porter,M.E.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 Free Pre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