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和市场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优化重组、深化改革之年,一年来,面对市场寒冬、改革重组等多重压力,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市场是根、服务是魂、效益是本、合作共赢”的理念,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全力开拓市场,深入挖潜增效,积极推进市场、装备、队伍结构优化,打响了一场拓市场、降成本、增效益攻坚战,市场与生产运行工作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奋力推进,实现了逆势而上新突破,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根据本部会议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产经营情况
1、工作量运行情况
受低油价影响,钻、测、录各作业工作量同比大幅下降,各专业工作量完成均未踏上计划进度。
钻井工作量:
全年钻井进尺46.49万米,年计划59万米,完成计划的78.8%,同比减少35.18万米,降幅43.1%。其中集团内30.22万米,同比减少26.66万米(油田内部同比减少22万米),降幅47%;集团外9.81万米,同比减少8.23万米,降幅45%;国外6.46万米,同比减少0.29万米,降幅4%。
测井工作量:
全年测井进尺2172万标准米,年计划2290万米,完成计划的95%,同比减少1341万标准米,降幅38%。其中集团内1766.75万米,同比减少928.29万米,降幅34%;集团外398.71万米,同比减少388.03万米,降幅49%;国外6.56万米,同比减少24.66万米,降幅79%。
录井工作量:
全年录井进尺51万米,年计划72万米,完成计划的71%,同比减少38.18米,降幅43%。其中集团内36.51万米,同比减少28.57万米,降幅44%;集团外5.39万米,同比减少10.08万米,降幅65%;国外9.11万米,同比增加0.47万米,增幅5%。
固井工作量:
全年累计完成固井505井次,同比减少263井次。其中集团内固井494井次,同比减少239井次;集团外固井11井次,同比增加11井次。
定向井工作量:
全年累计完成定向进尺28.21万米,同比减少22.35万米,降幅44%。其中集团内进尺21.34万米,同比减少19万米,降幅47%;集团外进尺6.76万米,同比减少3.47万米,降幅34%;国外累计定向井2口,进尺1098米。
2、收入完成情况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3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0%,同比减少9.59亿元,降幅39%。与去年同期相比,集团内减少5.81亿元,降幅40%(油田内部市场减少4.18亿元,降幅43%),集团外减少1.56亿元,降幅43%;国外市场减少2.22亿元,降幅35%。单位:万元
国内市场全年实现收入11.04亿元,同比减少7.36亿元,降幅40%,三大市场(油田内部、域外集团内、集团外)收入构成比例分别为:52%、29%、19%,油田内部市场收入占比下降,工作量下幅较大,同比降幅43%,外部市场收入占比有所上升。
分区域产值完成情况看,西北市场完成12814万元,为目前域外最大区域市场,但市场份额仅占国内总额12%,国内市场分布相对较分散,拳头市场尚未培育形成,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该区域全年工作量下幅较大,同比减少14797万元,降幅54%;东北工区及中石油海南市场份额并列第二,各占7%,分别完成产值8174万元、8226万元;绿源地热井市场全年保持三支队伍正常运行,实现收入3167万元,同比增幅较大;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合作环境,进一步增强了竞争优势,本年完成产值2233万元,实现了市场份额新突破。
海外市场全年实现收入4.26亿元,同比减少2.22亿元,降幅35%。其中阿尔及利亚、科威特两个新兴市场增加1.42亿元,增幅达80%;其他市场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累计减少3.57亿元,其中加蓬市场减少1.6亿元,降幅达95%;泰国市场减少9860万元,降幅68%;玻利维亚减少4304万元,降幅61%;厄瓜多尔减少2556万元,降幅39%。
3、合同签订情况
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新签合同额42.02亿元,比上年同期新签合同额32亿元增长31%,创历史最好水平。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创新高,全年新签合同11个,合同额4.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8.8亿元,比上年新签合同额14.2亿元增长14.6亿元,增幅103%。
国内市场按业主划分,集团内部新签10.34亿元,占83%(其中油田江苏工区4.8亿元,占38%;南川非常规项目2.58亿元,占21%;域外集团内新签2.96亿元,占24%)。本年入围绿源地热河北3个标段一个平台6口井,陕西及山东2个标段1口直井、2口定向井框架协议,总工作量4000万元,在该市场站稳了脚跟,进一步开辟了集团内非传统资源市场领域。国内集团外市场稳步增长,全年新签项目26个,新签合同额2.8亿元,比上年新签合同额2.2亿元增长0.6亿元,增幅27%。其中中石油市场1.06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9%,与中石油海南福山油田签订年度钻井总包框架协议,本年累计新签13口钻井、17口单井固井协议,累计合同额8423万元,保持并巩固了在该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江苏盐井项目新签合同额8068万元,占比6%;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签合同额6148万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域外盐井、煤层气、页岩气等新兴市场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全年新签合同34个,累计合同额4.8亿元,同比去年翻一番,有效拓展了生存空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可喜成绩。
4、队伍运行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底,公司共有钻井、测井和录井专业队伍175支。由于工作量下降,全年平均停待队伍达111支,占队伍总数63.43%,各专业平均停待比均超过50%。四季度以来,市场处强化“以业绩保市场、以服务求生存”“一切适应甲方需要”等市场理念,奋力冲刺全年工作目标;运行处将工作重心全力统一到“提速提质增效益,创优创效保市场”上来,加大生产组织协调力度,靠前指挥、协调与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减少非生产因素等停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12月队伍动工率80%,达全年最高峰值,比年平均运行数增加75支,其中钻井队伍动工率达86%。
二、全年市场与生产运行主要工作
1、完善市场开发体系,优化市场整体布局。
按照“坚持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举,注重新兴市场的开发;坚持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并举,注重高端市场开发;坚持单项服务市场与大包服务市场并举,注重大包服务市场开发”的市场开发战略建立了由公司市场开发处、二级单位和公司直属项目部、二级单位市场项目部组成的市场开发体系,着力提升了公司对市场布局、市场优化管控力度。海外市场从原来的13个市场向阿尔及利亚等6个重点市场集聚,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构建了阿尔及利亚一个“规模市场”,厄瓜多尔、科威特两个“骨干市场”,加蓬、玻利维亚和泰国三个“潜力市场”的海外市场发展新格局;域外市场在巩固传统的西北、东北、华北和海南市场的基础上,攻坚页岩气、煤层气、盐井、地热等新兴市场,形成了“三北一南一新”的域外市场发展新格局。
2、完善市场管理职能,提升项目运行水平。
以内部持续重组为契机,优化完善了各二级单位的市场开发职能,出台了《**石油**有限公司市场开发管理办法》、《**石油**有限公司市场投标业务管理实施细则》、《**石油**有限公司石油**分包商及项目分包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规范市场开发行为,奖励市场开发有功人员。根据运行管理业务工作实际,制定了《**石油**有限公司生产运行管理办法》、《**石油**有限公司内部运输市场管理规定》、《**石油**有限公司石油**队伍资质管理规定》和《**石油**有限公司土地管理规定》等制度,为公司的生产运行工作保驾护航,提供制度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开发、生产运行、队伍资质和土地等业务管理工作流程,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了项目运行水平。
3、完善投标决策机制,统筹规范投标行为。
市场开发处先后统筹组织了一系列重要项目投标协调会,对国内重大或大包项目,由市场处统筹协调组织,确定二级单位负责总包或牵头、相关二级单位协助,统一进行市场投标,做到覆盖重大项目信息搜集、项目跟踪、市场研究、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对于传统市场或单个市场项目,由二级单位或公司层面项目部负责,市场处协调,在项目投标阶段完善投标决策程序,进行新启动项目经济评价全覆盖,从源头上加强市场风险控制,规范各单位市场投标行为,形成了集中统一、灵活高效的市场决策机制。
4、加大市场协调力度,提高项目运行效率。
一是根据总部规范市场行为规定及市场形势任务,召开所属单位专题生产市场协调会议。强化各单位区域市场工作的协调力度,进一步统一规范市场操作行为,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二是统筹市场、装备、队伍配置,发挥重组后管理协调效应。科学调整钻机部署,合理优化市场布局,从钻机搬迁、安装的运力保障,到钻井过程中的电测、完井配合,做好各作业环节的衔接,提前做好生产预告,及时安排、协调,保障项目运行高效。新增3台钻机进入安徽宿南煤层气、绿源地热井市场,全年市场资源配置、生产运行效率取得新成效。
5、周密部署运行方案,优化生产运行过程。
生产运行立足于各市场生产的平稳运营,与二级单位共同制定生产施工方案,密切工序衔接,积极与甲方进行沟通协调,科学组织生产过程,确保高效安全运行。一是多次组织钻井生产单位到分公司生产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对接井位和生产工作量,协调各单位完成甲方提出的要求。二是充分调动各单位生产积极性、主动性,深挖内部潜力,探索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程序,更加高效有序生产。三是加强对相关单位和部门生产环节的沟通,协调钻井、测井和录井施工作业配合,保证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和生产组织的顺畅。四是深入基层,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指导,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标准,督查整顿施工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基层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抓好生产分析,对重点项目重点井实行全程监控,提高运行质量和生产效益,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生产信息。
6、推动技术降本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着力提升技术实力、大力推进“提速提效”。在复杂井和高难度井增多、平均井深增加的情况下,提速提效显著,打造了一批优质精品**,其中海南项目50767队刷新福山油田和****公司最大位移纪录,还节约钻井周期23天;阿尔及利亚索纳塔克项目年生产时效排名第二;科威特修井项目提前55天开工,获得甲方提前开工奖励30万元。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应用,水力振荡器、新型井底脉冲射流装置、新型取心PDC钻头等一批新工具、新技术得到成功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技术创效提升了项目运行和管理水平,形成了技术降本增效优势,实现了与甲方合作共赢。
7、多措并举深挖潜力,打好挖潜增效攻坚战。
面对重组后极其严峻的生产形势,公司把挖潜增效当作实现全年效益目标的重要途径,下硬指标、定硬措施。一是群策群力降本压费。狠抓市场化、规范化竞价,着力降低采购成本,材料费用同比降低1.7亿元;立足自主修理,严控非生产性设备修理和外委修理项目,修理费同比降低1438万元;严格生产性租赁,严控非生产性租赁,租赁费同比降低132万元。二是大力推进单井单队考核。在结算价格总体下降的情况下,全年新开钻完井结算61口,盈利单井50口,盈利单井数占新开结算总井数的8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单井兑现最高85.3万元,最低-6.3万元,实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空间压缩,“小亏散”问题突出。在内部,集团公司新增石油经济可采储量出现负增长,2016年合同价格与上年同比下降10%,导致利润减少783万元;陕西项目2016年合同价格与上年同比下降22%,导致利润减少763万元。在海外市场,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海外六个重点项目的新签及待签合同都受到了低价竞争的影响,工作量不连续、停待严重等问题突出。此外,公司当前部分项目边际贡献过低,有的项目收入不及变动成本,个别项目亏损大于收入,这里面既有结算价格低的原因,也存在运营机制不适应形势变化、管理粗放等突出现状,项目经营低质低效问题亟待解决。
3、停待时间增加,队伍富余矛盾加重。2016年,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公司人员、队伍和装备严重过剩,人员、队伍和装备停待率大幅上升,钻井队伍平均停待率为52.17%,测井队伍平均停待率为80.95%,录井队伍平均停待率为64.06%,这在**公司都是最高的,年停待损失达到了4.7亿元。大量人员队伍的富余,直接导致人均劳动生产率低,全年人均创收19.5万元,不到**公司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年人工成本9.3亿元,占总收入的67%,高出**公司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人员队伍富余、生产能力过剩、人事费用率高、劳动生产率低、生产运行不均衡、队伍保障难度大,是我们提质转型升级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一)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三)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一)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
再次,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四)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关键词:财会管理工作;市场经济;适应性研究
每个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都需要以财会管理工作作为发展的基础,一些企业的决策有时也需要通过财会管理部门一起决策。我国经济正处于着快速发展阶段,所以对于一些陈旧的财会管理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持续发展。
一、财会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下出现的问题
(一)改革意识不强
财会管理工作在经济的发展中需要不断保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经济体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延续着传统模式,将财会管理工作都交给企业的财务部门,虽然这样做没有错,但是顺应不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企业运用的是旧的模式,所以很多财务员工的工作意识还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造成企业财会管理工作应有表现没有表现出最大程度。
(二)财会管理工作强度、力度不够
传统的财会管理工作只依靠财务部门人员完成,与企业其他部门联系频率非常少,但是随着企业越来越流行透明化的管理模式,财会管理部门需要对其他部门开放,得到其他部门人员的监督,保证财会部门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另外,企业应该乘着经济市场良好,加大财会管理工作的工作力度,让企业各个部门人员能够共同使用企业的资源,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员工在传统工作思想下工作时间长,很难在融入新模式下的财会管理。
二、财会管理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一)转变传统财会管理观念
当代社会企业想要在新时代跟上市场经济的步法,核心内容是要转变员工的传统财会管理理念,多进行财会管理理念的创新和改革。但是在进行财会管理理念创新的同时不能仅仅针对财务部门人员,应该针对全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另外想要做好财会管理模式的发展,其中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通过让涉及财会管理工作人员以及财会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知识,加快本企业的财会管理观念改革。
(二)采用科学合理方法进行判断
由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将企业的经济发展都交给了财会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所以容易造成不懂企业发展规划的决策人员做出错误抉择,并且目前我国文化、经济都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各个部门员工一起做决策,增强决策的适应能力。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决策人员进行决策时是依据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新时代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财会管理工作的判断,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是否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下财会管理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提高财会管理业务水平
企业想要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下进行科学的财会管理工作,首先就要保证管理工作能够顺应市场的经济需求。将企业财会管理朝着市场经济现在以及未来需求方面发展,这是想要做好财会管理的必然条件,这么做的基本要求需要提升财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财会管理作为一家企业无形资产中的重要一部分,不断提升财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保证企业未来发展需求,能够从实际方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过在进行人员技能提升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财会管理人员办理业务的公平性,严格查处以权谋私的现象。
(二)建立新的财会管理目标
虽然企业财会管理工作能够在较短期限内顺利完成企业经济发展要求,但是想要让企业长时间发展进步,定好财会管理目标是关键。在进行财会管理目标建立时,应该保证企业整体长远发展目标与之保持一致,让保证企业在进行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收入最大化。另外在企业的发展当中,保持产值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是企业发展关键部分,所以企业决策者在制定企业未来经济发展规划时需要制定长远目标,将企业长远发展方向指定对。最后,财会管理目标的建立需要对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见的资金、时间价值、风险、利润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详细分析,保证企业在未来整体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盈利状态,为企业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提供资金援助。
(三)财务人员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企业财会管理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模式,财务人员作为企业财会管理工作运行的核心部分,对于企业未来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保证企业财务人员时刻拥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能力。想要达到这点,企业应该拥有一套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方案,制定正规、科学的财务人员管理考核制度,对于表现良好的财务人员做出适当的奖励,保持财务人员之间的友好竞争关系。
【关键词】职高生 市场经济 德育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多年来,笔者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在结合市场经济进行职高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就有关职高生德育教育的相关问题和有关中学方面的德育教育专家学者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就有关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职高生相关德育教育问题的研究,结合笔者所在苏州吴江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实际情况,发表一些看法。
一、重视职高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是一个急迫而重大的研究课题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密切。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近几年来,受“普高热”的影响,考不上普高的初中生选读职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生源素质上来看,众所周知,职业中学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思想品德差和文化素质低的“双差生”。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多为混毕业证而来的;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弃学;他们言行粗鲁,脏言秽语不绝于口,又常滋生是非,打架斗殴。因此,对职高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更为艰难。从比较的角度来看,职高生与普高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他们大部分有自卑感,不少学生是出于无奈才进职高校门的;二是他们中单亲家庭及父母双下岗家庭的比例明显要高于普通高中学生家庭,相当—部分职校生的父母亲由于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教育方式上存在着缺陷,使这些学生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不少学生职业理想模糊,缺乏学习动力;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社会责任感淡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了职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对职高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真正将其培养成为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主体——职高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我们只有对职高生的现状做充分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经济发达条件下职高生的德育教育措施
1.结合专业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刚入职业高中的某些学生,认为迟到早退、吸烟打架、顶撞老师是无所谓的事,怎样结合实际让他们明白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呢?最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就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负责的人。市场经济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要让学生明白向自己挑战,战胜自己,才能适应社会。要教给学生学会做人,首要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能主导人的思维,它能从精神上驾驭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保持理智,遇事沉着冷静。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如按时作息、按时出勤,着装要整洁;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在人前不做小动作;物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用毕放回原处,不乱丢废弃物;诚信为本,信守诺言,借用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汇报工作要及时准确、不加主观意识;在钱物面前做到公私分明,不浪费、不占别人便宜;待人和气、克己忍让,工作上不偷奸耍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为他人想,背后不议论人。经过上述反复教育和行为训练,对于改变学生的不良举止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大有裨益。
2.结合专业实际培养敬业精神。职高学生虽说是职业已经基本定向,但在他们头脑中职业形象和对专业的了解仍然是很模糊的。学会运用智慧做事。因为这样有助于你准确地判断,开发你的潜能达到成功的目的。要告诉学生多看书,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听课,才能掌握好专业知识,依靠知识改变命运。尤其职高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他们人生的依傍,能使他们的人生拥有更丰厚的财富。培养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要学会抓机遇,给自己创造机会。机遇青睐于有准备的人。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教育学生要想成功,就要学会管理时间,把握时间,做最有效的投资,用好零散的时间更是省时之道。
3.结合专业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初、高中生是处于心理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显得极其重要。职高新生大都带着失败、自卑的灰暗心理踏入校门,他们往往表现出两类极端的心理倾向,一类是抗拒、逆反的心理,表现为桀骜不驯,自暴自弃。另一类是悲观失落、自怨自艾、精神萎靡不振。特别是对那些在初中阶段已有所放纵的学生,培养他们有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和迫切。健康的身体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同样重要。身体健康才能承受吃苦耐劳,勇气自信又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必备条件。经过教育和行为训练学生增强了劳动意识,偷懒耍滑的现象便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武.市场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正确地界定虚拟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索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在加入WTO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个现实,是总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现象。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初级阶段的论述非常精辟。货币的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和支付手段;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支付环节和实物环节发生了分离,货币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进程。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利功能己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实体经济突然成了货币信用的天然载体。
两者一旦分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就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限制形成了全新的状态和运作体系。虚拟经济的发展便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后,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成了生产力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便以资金集中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利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对与实体经济超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航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化金融市场形成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战以后,世界货币体系几经变动,使得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该体系的发展源于实体经济,但己大大地超出了后者,并且,体系的运作规律也部分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限制,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这种背离,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是我们对虚拟经济最本质和最具实践意义的理解。
二、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后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是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
以上的阶段论客观地描述了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人们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何为我国所提倡和追求的虚拟经济
当前,在西方“虚拟经济”一词往往是指电子商务等“网上经济”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一概念,以有形、无形来确定和划分实物和虚拟两种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重大的经济现象,其本质也是经济活动信用化的表现。
十六大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虚拟经济的争论很多,大多集中在虚拟经济的界定上。关于虚拟经济代表性的论述围绕着信用制度展开,认为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不能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信用膨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上述界定本身并没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主流观点。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划分,把非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虚拟经济。这一划分引出了关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认识虚拟经济的本质上很有帮助,但是并未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论及虚拟经济的具体运用。关于虚拟经济,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渠道缺乏,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架构尚未具雏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必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中介服务组织极度不发达。只有以这些事实为基础出发点,才能论及虚拟经济的实质和其重要性。
摘 要 三星级综合型酒店的市场定位主要包括:消费群体定位、酒店形象定位、服务理念定位以及价格定位等。快捷酒店的市场定位与三星级综合型酒店相仿,所以使得双方竞争激烈,本文根据双方特点,分析了三星级综合性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的竞争策略。
关键词 三星级综合型酒店 市场定位 经营策略 快捷连锁酒店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星级酒店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同时许多快捷连锁酒店也如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萌发。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近年来旅游及商务活动的频繁给酒店这一行业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是酒店数量以及形式的不断增多,也使得酒店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在酒店行业中,主要存在星级酒店和无星级酒店两种,星级酒店主要包括三星级、四星级以及五星级酒店等,而无星级酒店包括普通酒店以及快捷连锁酒店等。本文主要探讨三星级综合性酒店如何应对快捷连锁酒店的竞争策略。
一、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
三星级综合型酒店的市场定位主要包括:消费群体定位、酒店形象定位、服务理念定位以及价格定位等。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经营策略主要是与快捷连锁酒店的竞争策略。
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消费群体的定位主要为:商务出差人员、商务会议、旅行社所带团、外出旅游的中等家庭或个人、外出旅游的单位以及其他消费水平中等的个人或集体等。
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酒店形象一般不需要太过与奢华,但是亲切、环境优雅、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价格定位:经过酒店的成本核算,在保证酒店营业利润的同时,价格定位应该处于酒店所在地域的中等水平。
二、三星级综合性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的竞争策略
(一)三星级综合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的竞争
在快捷连锁酒店没有兴起之前,不同类型的酒店有不同消费水平的客户群体,抛开地理区域的差别,相对而言,酒店的服务、环境等与价格是成正比的。但是快捷连锁酒店兴起之后,由于其服务环境较好、价格低廉,打破了酒店行业原有的生存模式,而且其竞争矛头直对三星级酒店。这是因为,快捷酒店的市场定位与三星级综合型酒店相仿。
上文中,我们已经讲述了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市场定位,在上述市场定位中,除了价格定位以及少数消费群体定位外,其他的市场定位也是快捷酒店的市场定位。快捷酒店的价格定位要比当地的三星级综合级酒店便宜,消费群体中没有商务会议,服务范围中没有对外餐饮。本文中,我们主要就客房业务展开讨论。因为客房业务是三星级综合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最大的竞争点。
(二)三星级综合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优劣对比
与三星级综合酒店相比,快捷酒店具有便利、成本较低、价格低廉、会员制全国连锁等优点。与快捷酒店相比,三星级综合酒店的优点在于规模较大、档次稍高、同档房间的面积相对较大设施稍好以及附赠早餐等。两者其余的服务水平、整洁程度等基本相同。
对于自助游以及商务出差人员来说,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快捷连锁酒店,尤其是商务出差人员,会员制全国连锁,网上订购还可以打折,酒店规模较小、出入便利等。
对于旅游团订房以及单位集体出游等一般会选择三星级综合酒店,因为三星级综合酒店较快捷酒店稍显档次、节奏缓慢、较为安逸以及让人舒心,而且还可以提供免费早餐(有些快捷酒店也提供免费早餐)等。
(三)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竞争措施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快捷连锁酒店与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市场定位相仿,但是还是存在一定差别,这个差别主要在于:三星级综合性酒店节奏缓慢、档次较高;快捷连锁酒店便利、高效。根据这个差别,本文提出了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竞争策略:
(1)改变传统经营思路。对酒店的核心竞争目标进行调整,同时对人员岗位与岗位职责进行调整,先从内部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改变,从日常经营上改变以往经营过程中的不足,提高管理水平适应竞争需求。
(2)放大服务功能。快捷连锁酒店从住宿服务入手获得了市场的空间,所以三星级酒店也应放大其服务的功能,做到差异化经营,对酒店设施进行升级,针对快捷连锁酒店的服务标准进行升级,同时在内部挖潜的基础上合理改变客房定位,以此提高竞争力,让客户感受星级的服务。
(3)明确营销对象。在市场竞争中三星级酒店必须突出差异化经营的思想,要明确自身针对的客户层。并明确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与快捷连锁酒店的差异在哪里,而不是价格战。这就是服务的内容与品质的丰富,同时利用软件服务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这样就需要在团体、商务、会议等层面做文章。因快捷连锁酒店的配套设施必须有限,三星级酒店可以以此为突破进行针对性营销,主要方向有:
增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增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旅行社多层次的沟通,从而获取大量的客源。
认真对待单位集体出游。要注意企业的集体出游,因为企业出游一般情况下时间不固定,这就需酒店在网上或者报刊等刊登信息,明确提出为企业集体出游提供住房。
注意商务会议。召开商务会议等是星级酒店所特有的业务,三星级综合酒店应该把握好自身优势,与本地政府和企业建立良好联系,深度挖掘会议资源。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然后重点介绍了三星级综合性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的竞争策略,主要包括:三星级综合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的竞争、三星级综合酒店与快捷连锁酒店优劣对比、三星级综合性酒店的竞争策略等。
参考文献:
[1]赵莉.南阳市星级酒店餐饮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研究.企业技术开发.2011(23).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和解及精神损害赔偿
近年来,由刑事案件引发的附带民事诉讼呈逐年上升之势,并呈现出多发性,不但加重了刑事审判的工作量,影响了刑事审判效率,同时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难,也带来一定的负面社会效果。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对刑事审判工作的改革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是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刑事民事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及调解的方法和建议。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的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众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两种并行不悖的责任,而现行司法解释中不允许刑事案件受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以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为前提,对精神损害中的“精神”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现状,并提出了解决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初步设想。
一、 当前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调解的认识问题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纯民事诉讼区别很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虽然也强调当事人平等,但实际上很难做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因素:
1、被告人的调解意志受刑事处罚或量刑影响,同时被告人因犯罪而受到的道义谴责无法使他们拥有真正的调解自由。
2、法官的调解方向左右着当事人调解协议的达成,办案人在调解过程中,因方法简单、缺乏耐心,法律上的利弊关系释明的不够,使当事人难以达成和解。
3、民事处理结果和服刑时所涉及的减刑与假释作用给被告人带来一定压力及不确定的因素。
(二)现行法律规定的局限性
1、现行法律只规定应当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状或内容通知被告,同时刑事部分审判的审限规定也无法让被告人实现民事诉讼权利,即刑事附带民事调解缺乏正当的诉讼程序。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不够规范,立法上对一些诉讼权利的保障问题规定的不够细化和明确。
3、附带民事调解牵扯时间与精力多,容易产生“重判轻调”的思想。在执行环节,被告人易产生牢已做过,不愿赔偿的消极思想,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维护。
(三)现实中难以实现当事人地位平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本质上与纯民事诉讼并无区别,根据民事调解的自愿原则,当事人同样可以以调解的方式不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但自愿原则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是很难实现的,被告人接受调解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而且这些代价也很难说是被告人心甘情愿付出的。在审判实践中,被告人超出法定赔偿数额的赔偿屡见不鲜。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有:
1、失去自由的被告人获取信息相对于原告人处于明显的劣势,导致被告人难以正确的认识和估计自己的行为性质和法律后果。
2、被告人对刑事处罚的畏惧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往往想通过调解减轻自己的刑事处罚,用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来换取较轻的刑罚。
3、法官往往将被告人接受调解作为被告人认罪态度好的一个表现,并常常暗示被告人如能接受调解将在量刑是予以轻判,反之就是如果被告人不接受调解将可能受到更重的刑事处罚,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影响,很难使被告人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地位平等,因此有些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乘人之危和漫天要价。
二、附带民事调解应遵循的原则
(一)自愿原则。由于法官具有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双重裁量权,调解方案又大多是是法官提出的,必然会影响被告人的调解意志和调解自由,可能会导致调解的不自愿。因此要注意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尊重被告人的调解意愿,调解必须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
(二)合法原则。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在押被告人在获得诉讼信息方面给予特别关注,保证诉讼调解程序合法。
(三)赔偿款判前给付原则。把赔偿款在判决处理前到位作为量刑和实体处理的重要因素,对已经履行赔偿义务的,在被告人量刑时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对拒不赔偿原告人损失的,作为被告人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酌情从重处罚,并以此作为适用缓刑的重要依据。
三、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方法及建议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达成协议,有利于促使被告人自愿认罪伏法,有利于被告人的改造。为使刑事附带民事调解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更完善的调解方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立法,进一步规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规定了刑事部分已经判决后再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按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受理,此时的审判完全适用《民法通则》以及 《民事诉讼法》,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实际操作和适用法律与直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一样的问题,这种现象不正常,应当平衡和完善。
(二)提高素质,进一步加强法官细致冷静的心理素质。调解工作复杂、细致,一次调解成功的可能性很小,需要反复多次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这对法官的耐心、恒心和热心是很大的考验。法官在调解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独立于纠纷之外,保持冷静,不讲人情、关系,不畏权势、金钱,不轻易表态。要考虑全局,重在协调,让说情者做当事人的工作,促成调解,服判息讼。
(三)讲究方法,进一步增强调解的语言技巧。调解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调解语言所具有的释疑性、策略性、疏导性,在对当事人之间的争执进行解疑的基础上,针对当事人的心理进行春风化雨、苦口婆心的劝导,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疏导、启发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这就要求法官必须提升语言技巧和语言能力。
(四)善于寻找双方均可接受的最佳调解点。通常情况下,调解给双方当事人都能带来好处,也就是双方互惠互利,因此主审法官要善于寻找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双方利益和需要的最佳点进行调解,把握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底线,最大限度地促成调解。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不仅仅是司法实践的需要,而且是协调不同部门法冲突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当然,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受一定范围限制,同时要遵循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民事案件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经常出现,也常常使诉讼的双方争论不休。《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且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这为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出现的诸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数额的确定等目前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仍旧需要进一步探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具有民事诉讼性质,在实体法上也应适用民事方面的法律及规定,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理应能够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但是,我国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中并未提及精神损害赔偿,就是说被害人在精神方面受到损害时,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样,不同部门法之间就存在冲突。因此,随着司法实践的需要,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有利于保护被害人。侮辱罪、诽谤罪等是一种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它给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比一般民事侵权行为往往严重得多,而在侵犯他人名誉权等民事侵权行为中被害人可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那么由于侮辱、诽谤等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被害人就更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其次,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立法意图。法律之所以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其目的就是考虑犯罪行为造成的民事损害与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民事诉讼由民庭处理,就割裂了刑事诉讼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就违背了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意图。 再次,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是协调不同部门法冲突的需要。《民法通则》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而我国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中并未规定有精神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又具有民事诉讼性质,这样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容易产生法律适用上的混乱,有损法律协调性。
最后,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是司法实践的需要。近年来,在处理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刑事被害人要求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人民法院审理被害人诉其名誉权等受到侵害时,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局限性,使被害人的人格、名誉等非财产性的精神损害,无法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只能分案审理,先由刑庭审理刑事犯罪,再由民庭审理精神赔偿纠纷,给被害人、法院造成了诸多不便,降低了司法的效率。
由此可见,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意图,能更好地协调不同部门法之间的冲突,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符合公民、法人诉讼的愿望,有利于提高法院办案效率,节省诉讼资源。
“精神”一词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涵义和范畴,从其本质上讲,它是对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和成果的总称。而法律上的精神,主要是指人们的某种精神活动,并且在法律上对精神的研究总是把精神损害及精神损害赔偿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法律意义上的损害和范围就显得十分必要。“损害”通常包括在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方面所遭受损失。在侵权法中“损害”指那些因违法行为而使被害人的某种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并且为使被害人的权利得以恢复而应由侵害人依法赔偿的这样一种情况,它是包含非法要素的损害。
“损害”价值的多少到底怎样估价,在近代的侵权法中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也就是仅仅局限于财产损失范围内。随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把损害价值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物质财产上的损失,已不能更合理地保护被害人的诸多权益,因此,许多国家都先后在法律上确定非财产损害也是侵权损害的重要部分。1987年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也认为对非财产性的几种人格权的侵害可以导致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 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 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这条规定奠定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但该规定将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限于精神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等),作为人格存在基础的物质性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反而受到了忽视,这点为后来20__年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所修正。而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项目,民法通则没有详言,但民事特别法中往往都有细致规定,尽管各特别法中的规定并不一致。如《产品质量法》44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需的生活费等”,其中残疾补偿金、死亡补偿金就属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项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与《产品质量法》大体一致。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则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中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死亡补偿费等等,但并没有残疾赔偿金一项。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方面,法律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没有明确的认可,但也没有明确的禁止。《刑事诉讼法》第77 条第1 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否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没有否定在刑事案件审结后可以单独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并未剥夺被害人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权利与实体权利。诉权是诉讼上的基本权利,是一切诉讼权利的基础。如果诉权不平等,就不可能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规定不允许受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实质上是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某种诉权,从诉讼的保护角度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允许当事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明显于法不合,于理不通。
自“新国十条”政策的出台,保险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是经济体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保险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的协调配合,增加了保险业在国民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必定会对保险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险业应当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作为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发现保险业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合理利用改革创新的观念、思维方式来迎接“新国十条”带来的政策红利。同时,整个企业的战略统筹应该放在现代保险服务产业上,努力发挥保险业在经济增长中催化剂的作用,以及社会治安中稳定器的作用。按照我国的强国政策将保险大国逐渐转变为保险强国,增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实力。
二、目前我国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
1、保险行业公信度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严重不足
在国际上衡量保险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险公司通过全国人口总数来计算人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可以反应国内保险的普遍接受程度以及保险业发展的发展水平。保险行业的另一个指标就是运用保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保险的普及率。通过保险深度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保险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据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保险深度为2.9%,同比,国际上保险的深度是4.34%。我国保险密度是70美元,国际上的平均水平是689美元。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重视,未来的保险业如何提高国民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以及喜好程度都是很关键的发展方向。
2、保险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的全方位作用仍然不足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这些年都是按照传统的寿险、财险的模式进行传统保险,缺乏有效的机制创新。在和社会保障融合方面,例如介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仍然不足。同时,财产保险中的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反响;在作为辅助的第三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险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工作中,也没有发挥出保险业应该呈现的特色和优势。这些方面都是我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生问题所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保险行业如何完善内部体制,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是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
3、注重规模的扩张,忽略了质量和效益
保险行业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可以说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扩张到全国各地。但是很大部分都是母公司开设子公司,子公司开设孙公司,无限的扩张,粗放的扩大。很多企业没有考虑到公司发展存在内在根本动力的不足――创新。无形中增加了经营管理费用,出现了经营管理不规范,盈利能力差的现象。盲目的、漫无目的的追求规模,很多子公司形同虚设。如何规范保险行业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保险人员素质以及行销模式导致国民参保意愿不足的困境
在我国,保险行业的可信度仍然很低,保险人员从事保险行业的门槛很低。大部分保险从业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尤其是在寿险方面,大部分销售员都是靠关系、靠人脉来销售,有些人甚至想着试试看,如果不行就换行业的态度,这种不专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保险行业的信誉度。国民对保险行业以及保险销售人员存在排斥的心里,最终导致特别负面的普遍评价,这对于构建良好诚信的保险业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恶性循环,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入专业人才,规范保险市场是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又一大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为保险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1、消费水平的增加带来参保意识的增强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使得国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原来五分钱的一碗面到现在几百甚至几千块钱的一桌席,都体现了经济发展使国民的腰包鼓起来的现象。国内的经济发展也从投资拉动逐渐向扩大内需演变。按照马斯洛需求定理来看,当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需要关注是否可以吃饱肚子,而是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会注重生活质量、享受幸福感、关注城市的PM值,这都说明人们对健康、生活状态、生活质量的重视。所以,保险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关注传统的财险和寿险,工程保险的业务,而且要跳出原有的思维圈,发掘真正潜在的大规模市场,不断地开拓寿险市场,必将会有很好的收获。
2、用科学技术完善保险经营模式
传统的保险经营都是依赖于对过往风险数据运用VAR、CD-VAR等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过去的风险事件的经验来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但已有的风险分析工具仍存在很大的偏差和失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在保险行业将会逐渐发挥作用。例如,国内交管所对车辆都有规范的联网管理,保险公司可以和交管所合作,通过对参保人行车过程中的习惯和违规次数来精准的判断参保人员的风险程度。又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和医学技术来判断参保个体的疾病状况,确定参保个体的风险成本。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盲目一体化的风险评估标准,运用了良好的个体识别技术。如果保险业将这些风险评价标准运用到每个参保人,为每个参保人制定不同的参保方案,不仅可以减少保险成本,还可以为保险人提供特色的参保服务。
3、精简不必要的机构,进行产业结构重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精简不必要的机构来整合原有冗杂的保险组织架构,通过产业结构的重组来提升保险行业竞争力也是保险业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保险公司不断扩张计划使得保险服务业发展过于繁琐,纵向的合并服务流程和市场份额,提高行业的整体集中度,显现产业规模经济,改变市场过于零散、监管力度低、秩序差等局面。发挥保险行业潜在的市场前瞻的眼光。
4、减少多层级低素质的保险销售人员,实现网络一体化服务
传统的保险公司往往通过与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来不断扩大保险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但是,由于中介保险销售人员的素质不高,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对保险公司的信誉度等进行正面的宣传,反而带来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市场占有的份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保险市场的格局将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直销的方式来聘用专业的保险基数人员,直接在网上为客户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保险服务。同时也可以和社会保障体系合作,开展包含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这样可以节约子孙公司成员带来的费用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以低成本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未来的保险业新星将是那些合理利用先进技术率先创新的保险企业。
四、保险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
1、抓住与社保融合发展的机遇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是现在民生工程的重要目标,保险行业可以借助新型城镇化为跳板,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前,新型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居民如何缩小差距,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民生工程。而实现城乡统筹的唯一手段,是政府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商业保险公司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机会,协助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很好的第三支柱补充作用,提供充足的养老、医疗等商业保险服务,提高保险业的公信度,改变国民对保险业传统错误的思想,推进保险业资源在民生工程中合理配置,同样,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
2、运用新技术挖掘市场潜力
在随时变化的时代,如果把握住技术革新带来的经济成果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保险公司应该把新技术的运用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将新技术运用到每一个业务部门。同时,每一个保险职业人员都应该有这种改革创新的理念,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发现市场存在哪些商机。打破传统的普通保险的方式,按照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来进行保险展业的发展,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挖掘新常态下市场保险的潜力。例如,随着独生子女的观念在不断地强化,孩子教育问题愈加受到家长们的重视,作为保险公司,就应该察觉到教育储蓄保险开阔的市场前景,设计出符合孩子教育义务年龄阶段的特色保险产品,抓住家长们的需求心,必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成功。
3、合理进行保费资金的配置,创新产品、提高效率
关键词:超长桩灌注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单桩承载力
1、引言
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使得基底荷载越来越大,超长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的桩长达100米以上),对基桩承载力和变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相关文献的理论与实测研究,可普遍认为桩长L≥50m且长径比L/D≥50的桩为超长桩[1]。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均表明,超长桩的受力性状与中长桩(包括短桩)有所区别。充分分析和认识超长桩的工作性状,包括荷载-沉降曲线特性,轴力测试分析,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分析,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的关系,桩端阻力发挥性状分析,有充分的现实意义,研究超长桩不仅是桩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工程界的迫切要求。
2、工程背景
本次试验结合山东凯宝皇都国际商会中心桩基工程进行。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结构层数为37层,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试验桩共3棵,设计桩径为1000mm,设计桩长为71m,试验要求最大加载值超过20000kN,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及相应荷载下桩端阻力,为设计提供依据。
3、工程地质概况
本试验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表层为素填土,其下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Q2)土层,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几层:(1)素填土(2)粉质粘土(2)-1粉土(3)粉质粘土(4)粉土(4)-1粉砂(4)-2粉质粘土(5)粉质粘土(5)-1粗砂(5)-2胶结砂(6)粗砂(7)粉质粘土(7)-1姜石(7)-2粗砂(8)粉土(9)粉质粘土(9)-1粗砂(9)-2姜石(10)粉质粘土(10)-1胶结砂(11)粉质粘土(12)粉质粘土(13)粉质粘土
4、桩身应力测试
为给设计单位提供桩端阻力值,因甲方要求施工工期紧,我们并没有按每层土分别在土层界面处布置钢筋应力计以便测得每层土的侧摩阻力。试桩SZ1在桩顶和桩端1倍桩径处沿周长分别均匀布置了三只钢筋应力计;试桩SZ2、 SZ3除在桩顶和桩端与试桩SZ1一样布置了应力计外,在桩长50m处又增加布置了一组(三只)钢筋应力计。
试桩施工前,将钢筋应力计与主筋对焊连接,焊接时采取湿毛巾连续浇水降温措施,保证钢筋计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不致产生附加应力。试验前在试验室内将钢筋计逐个标定,得出每只应力计实际的率定系数,在试桩进行静载试验时,钢筋应力计中钢弦的振动频率就会发生变化,用频率仪测出钢弦的频率变化即可得出钢弦的受力大小,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出每级荷载下桩身轴力 [2]。
N(i,j)= (1)
式中N(i,j)-第i级荷载下第j截面桩身轴力(kN);
-分别为桩身砼和钢筋的弹性模量(MPa),本次试验中,试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取=3.25×104 MPa,钢筋采用Ø25,HRB335,取=2.0×105 MPa
-分别为桩身截面积和单根主筋的截面积(m2);
-加载前第j截面钢筋应力计的频率(Hz);
-第i级荷载下第j截面钢筋应力计的频率(Hz);
K-钢筋应力计的率定系数(kN/Hz)。
根据式(1)算出各级荷载下桩身各截面处轴力,如图1所示[3](仅以SZ3为例)
5、静载试验结果综述
SZ1试桩分级为12级,前11级分级加载增量为2000kN,第一次加两级,以及逐级等量加载,第12级单级加载增量为1000kN,加载至23000kN,已达到设计要求最大加载量大于20000kN的要求,本级沉降稳定,终止加载而卸载,未到极限荷载。最终桩顶累计沉降量30.25mm,卸载后残余沉降13.30mm,回弹率56%;SZ2试桩分级为12级,前10级分级加载增量为2000 kN,第一次加两级,以后逐级等量加载,第11、12级单级加载增量为1000kN,加载至22000kN,桩顶沉降急剧增大,单级沉降已超过前级沉降的5倍,且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60mm,终止加载而卸载,取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SZ3试桩分级为13级,前10级分级加载增量为2000 kN,第一次加两级,以后逐级等量加载,第11、12、13级单级加载增量为1000kN,加载至23000kN,已达到设计要求最大加载量大于20000kN的要求,本级沉降稳定,终止加载而卸载,未到极限荷载。最终桩顶累计沉降量32.1mm,卸载后残余沉降量14.48mm,回弹率55%,试验荷载-沉降曲线见图2[3]
图2试桩荷载-沉降曲线
6、荷载-沉降曲线特征分析
本次试验三棵桩在成桩后分别进行了桩端桩侧后注浆处理工艺,解决了桩端沉渣及泥皮过厚问题,SZ1、SZ3试桩Q-S曲线呈缓变形,没有明显的拐点,SZ2试桩加载至22000kN,沉降突然加大荷载迅速掉至14000kN,继续补载也加不上两级,沉降继续发展,从预埋钢筋应力计反映到频率仪上,在50m处同一端面出现两侧频率值向相反方向变化,说明此时桩身出现弯折或已发生严重偏斜,观察桩顶,已明显出现向侧边偏移。可以判断若不出现上述情形,SZ2试桩Q-S曲线仍会和SZ1 、SZ3一样呈缓变形,不会出现明显的拐点。
7、结论
(1)桩端桩侧采用后注浆工艺的超长灌注桩,Q-S曲线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呈缓变型,无明显拐点,其极限承载力往往由桩顶变形值或控制桩身强度来确定。
(2)由于桩身长,浅部侧摩阻力小,在极限荷载下,桩顶沉降主要表现为桩身压缩,压缩量由弹性压缩和塑性变形两部分组成,在高应力水平下,桩身塑性压缩量大,不能把超长桩作为弹性杆件进行计算。超长桩的沉降计算,除要计算桩端力及桩侧摩阻力传递到桩端引起的桩端沉降外,还要充分考虑桩身压缩变形。
(3)上部土层的侧摩阻力先于下部发挥作用,荷载达到一定水平后,下部土层的侧摩阻力才逐渐发挥出来。桩身下部位移小,下部侧摩阻力存在不能充分发挥现象,即超长桩侧摩阻力本身的发挥是一个异步过程。超长桩的端阻力发挥有明显的滞后性,端阻力在整个承载力中所占的比例远小于侧摩阻力,超长桩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