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民间文化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文化教育

第1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校发展;民间文化;“本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03-2

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提高全民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民间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校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民间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艺术教育”的传统特色。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生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承民间文化,实施本真教育”是我校近年来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和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提出来的。

一、基于“民间文化”的“本真教育”解读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本真教育”就是通过对民间文化的传承教育,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一起“浸润”在民间文化之中,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塑造“本真教师”,培养“本真儿童”。

1.让儿童走进民间游戏,在游戏中培养“本真儿童”

学校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本真儿童”,就是让儿童“能跑会跳、能歌会舞、能剪会画、能说会写”。“能跑会跳”是指身体素质要达标,“能歌会舞”就是让在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艺,“能剪会画”就是通过民间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说会写”就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我们希望能通过民间文化中的儿童游戏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钻研精神的火种。”民间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寻求快乐,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享受的是一种没有功利的、真正快乐的本真的童年过程。让学生在课间玩游戏,在课堂上做游戏,通过“读书月”“午间休闲读书俱乐部”,读游戏、编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让他们“戏”中有所悟,“戏”中有所获,在游戏的情境中自由的表达。

2.让教师亲近民间文化,以文化塑造“本真教师”

塑造“本真教师”,就是让教师“有道德情操、有生活情趣、有书卷情怀”。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就应该有教师特有的文人气质,“有道德情操、有生活情趣、有书卷情怀”是当前时代背景下老师们应当具备的一种素质。民间文化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民众之间的草根文化。所有人都会在不经意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让教师亲近民间文化,就是要让教师感受民间文化的那种草根性、本真性的文化内涵,让教师以本真的心态去面对课堂、面对儿童,用自己的本真去影响儿童本真的成长。

3.让师生步入“游戏课堂”,在快乐中追求“本真课堂”

吕凤子先生的“穷已成已,穷异成异”就是要我们充分认识自我和他人,在教与学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师生的潜能。本真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快乐的、自然的、充满生命关怀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游戏课堂”就是快乐的课堂,让师生“在游戏中教学,在研究中生长”。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玩,游戏也有规则,游戏中也有很多的智慧。轻松的课堂更能让学生快乐的经历学习生活,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畅谈发自内心的体会,充分展示自身的潜能。

二、“本真教育”实施的理念支撑

教育是文化的自我摸索,自我生产。传承民间文化不是简单的回归,是“以文化人”,要在民间文化的根上长出现代文化的枝,要让学生在民间特色文化的经历中回归本真,让学生回归本真生活,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美好的童年。民间文化不仅仅是民间项目,民间文化更是教育的一个抓手,是民间的教育观。我们要把教育从“官方”(学校的制度约束)走向“民间”(师生的自我管理),课堂教学观从“师本”(以教师为中心)走向“生本”(以学生为中心),从提高学生“技能”(学生的双基)走向培养学生“素养”(学生的内涵),从“填土”走向“植根”,从“说教”(灌输式教学)走向“影响”(教育影响),为儿童今后的成长积累丰厚的底蕴。

1.小学教育是给学生完整的本真童年。一个人的童年是否快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拥有快乐童年的儿童更有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耍、游戏。我们若关心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就应该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让他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学习,这样他的童年才是快乐的、完整的、幸福的。

2.教育即影响,就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受别人影响的历史。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成长,人的气质不会无缘无故的形成,如果让一个人从出生就把他和人类隔绝,我们很难相信这个人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狼孩的产生就能充分说明教育对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

3.学生即学习生活,就是儿童民间的、自然的生活状态。由于儿童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把“民间文化”中的各项具体的民间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就能为学生生长创造空间,为学生学习生活找到兴趣点,而教育就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从儿童的本真点出发。

4.儿童的生长要通过经历、体验、表达,是文化浸润和自我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独特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主体体验),在自己的生活中表达(个性表达),接受生活文化的浸润,在浸润中不断生长。

三、“本真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1.开设民间文化“课程集市”,开发校本民间文化课程体系

以儿童熟悉的民间艺术活动和游戏为纽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活动特点开展系列化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其活动内容、时间、程序和要求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特长来通盘考虑和合理安排。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中开展跳绳、踢毽、橡皮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让儿童以艺健体;在音乐教学方面,建立富有本地区特色的小丹剧团,开展舞龙、舞狮等活动,让儿童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下以艺陶德;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剪纸、布贴,用自己的双手进行日记绘画,以艺寓美;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民间故事演讲,在作文课上以儿童自己在民艺活动过程中的经历进行作文训练,以艺拓智。通过民间文化系列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能跑会跳、能歌会舞、能剪会画、能说会道。

2.开展“本真课堂”教学研究,回归课堂教学的本真

“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了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累、学生苦,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不敢自由地表达,也不可能有真情的流露。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传承民间文化的重点是让民间文化“走向课堂”。因而,我们积极开展本真课堂校本教学研究,努力构建“游戏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只有“本真”的课堂,才能培养本真的儿童,塑造本真的教师。教学即游戏,儿童在游戏的状态下,才能在本真的状态下表达,才敢说、会说,做到“我的语言我成长”“说什么话,写什么文、做什么人”。

3.打造本真的校园文化,践行“以爱萌真”的价值诉求

①开展师生读书活动,“以文养心”。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增加灵气,挥笔自有生气。在学校师生中间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以培养师生的心灵,增长师生的心智,唤起师生的心声。在教师中间开展“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心得”等活动,让教师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品位,增强自身的底蕴,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通过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阅读活动,培养读书的兴趣。如“诗文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课外阅读摘录笔记评比”、“谈谈读后感”、“故事大王比赛”、“作家进校园”等。

②让师生都能尽量写作,“以写育人”。写作是个人体验很强的实践活动,“能说会写”是一名好教师通向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教师写文章,无论是论文、案例,还是散文、诗歌等,于己是一种倾吐,可以提升生活与生命的质量;对学生又是一种示范,一种影响,一种熏陶,一种无声无痕的教育。让学生在民间游戏、戏剧等活动引导下,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独特的主体体验中用自己独创的儿童语言,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做过什么,就写什么;看了什么,就写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读了什么,就写什么,让儿童在“我的语言中成长”。

4.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生长

第2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民间舞蹈;民间文化;有机结合;教学方法

目前的舞蹈教学模式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舞蹈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将民间舞蹈和民间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1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种类也很多,是中国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在中国的民间舞蹈,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可以通过舞蹈看出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审美和舞蹈技巧。拿傣族舞来说,傣族的每一种民间舞蹈都有着亚热带风情的韵味。好比说“鱼舞”、“孔雀舞”等比较有代表性的舞蹈都向我们展示了傣族民间舞蹈的渊源文化和美好的故事传说。在我国民间,舞蹈有独特的传承方式,民间舞蹈的创造者,也就是其舞蹈的演绎者。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未来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舞蹈。现如今的教学模式上来看,注重的只是单纯的去模仿民间舞蹈的肢体动作,并不注重民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只会单纯的表演,并没有感情的投入。所以,民间文化融入到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是民间舞蹈教学未来发展的重点,发展民间文化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走向。

2舞蹈教学与文化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模式化

从表面的教学内容上来看,我国舞蹈文化课程安排的非常合理,然而据数据显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基本知识以及主修课程所占所学课程的比例并不是十分多,甚至不足10%。我国民间舞蹈的种类有很多,各种形式,但在授课内容上,我国的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相比较于国外的芭蕾、爵士、现代舞以及国外的民间舞在授课时间上,就少的很多,微乎其微。

2.2教育面拓宽不起来

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的形式单一,教育面拓宽不起来,在教学授课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过去形式化,已经陷入了模式化、条框化的弊端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遵守着传统的规范的思维教育模式,在民家舞蹈的教学中,仅是有秧歌舞、藏族舞、蒙古舞、孔雀舞之外,就没有新的舞蹈形式出现,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进而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匮乏,在见识认知上欠缺。

2.3文化教学形式化

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授课过程中,并未对民间的舞蹈文化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解考证,自身并未对其有太深入的了解,仅仅是靠着教科书上的内容或是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传授,这样会使传授的知识过于形式化,具有空洞性,一些老师在相关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忽略了民族与民间的距离,仅仅是用相关材料上的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失去了民家舞蹈的教学文化意义,更不利于民间舞蹈的传播与发展。我国民间舞蹈在教学形式上,仍寻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想要完成民间舞蹈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机结合,就一定要在教学形式上、授课内容上以及传授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

3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

3.1改善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的运用上会有很大的作用。在授课中,要注重媒体教学的引进,充分的发挥其辅助教师授课的功能。制作教学视频文件,并配合相应的民间音乐,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更加的清晰,准确的体会其中的内涵。制作视频文件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民土民风,特色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更有想象力。

3.2组织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

一切的理论都是以实践作为基础的。组织开展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舞蹈文化的了解。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活动,在演出的同时,既可以提高学生民间舞蹈的表演能力也宣扬了民间舞蹈文化,支持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3.2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师作为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引路者,提高教师本身的文化修养更有利于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只有在教师真正的了解掌握各个民族之间的舞蹈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准确的感受其中所蕴藏的舞蹈风格特点,进而能够将更好的民间舞蹈文化融入到授课内容上。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学校应该增加对教师相关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民间文化活动,从而来提高教师对民间文化的了解。二是教师应主动去学习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观看相关的视频,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自身的文化知识,陶冶情操。

4结束语

民家舞蹈与民间文化的有机结合的主要意义也在于,将单纯的机械性的舞蹈教学形式发展为对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能完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能将舞蹈的肢体学习和文化学习融合在一起,在学生的表演中,不仅对自身想象的表演,更是有利于学生了解认识该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文化内涵,这将会为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李萨.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分析[J].艺术教育,2016,(12):130-131.

第3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8-01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艺术价值。而舞蹈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民间舞蹈素质,继承、发展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精髓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舞蹈教学法,有必要对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及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一、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的过程兼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民族舞蹈文化同样是时间和空间的共存艺术,兼有文化特质与传承的个性特征。民族舞蹈文化主要是某个民族在长期处于特定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劳动习作方式等生活环境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有别于我国其他民族审美特征、道德关键以及思维形态意识的民族舞蹈文化。可以说,民族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其存在以及传承的重要载体,且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舞蹈文化也相应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民族舞蹈“传承”就是其所赋存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过程。在此过程中,民族舞蹈文化的本体、传播与发展形成了文化发展的统一体,有利于民族舞蹈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促进文化的整合、积淀、增值和变迁。由于舞蹈是人类不同个体以及群体所共同构成的,所以其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文化特点以及文化艺术特征,涵盖了社会形态、历史背景、舞者技能知识与肢体动作、民俗风土、文化形态、意识行为、精神资源以及艺术特色等文化行为。因此,在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民族舞蹈文化的具体类型,切实做好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工作和发展工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民间舞蹈文化的教学工作,以便借此来促进民族舞蹈文化的快速传承和发展。

二、民间舞蹈教学对策

(一)挖掘文化底蕴,探寻舞蹈动律

文化兼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既包含心理、制度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含人类精神活动及相关产品。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环境,舞蹈文化总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生相应改变。通过挖掘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可以充分明确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及其动作规律,即便是舞蹈动作也会受到舞蹈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舞蹈历史文化中去找寻切入点,充分了解和掌握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和精髓,充分了解民族舞蹈文化与乡土特色,必要的时候需要顺应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接受这些民间舞蹈动作。

首先,在开展民间舞蹈学习之前,要以民族文化概述着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舞蹈文化的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以及美学特征等基本概念。其次,要深入实践来开展调查,搜集和掌握第一手舞蹈文化方面的资料,了解和体验原生态民间舞蹈表演神态、心理以及肢体动作,探索民间舞蹈同当地民族居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再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借助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明确民间舞的文化现象及具体成因,必要的时候可以从历史文化角度来探索动态舞蹈形象,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现象,使学生可以自行探索和掌握民间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最后,要鼓励学生多借鉴其他国家的舞蹈精髓和内涵,从而借助多元舞蹈文化来进一步推动民间舞蹈教育的发展。

(二)发散创作思维,传承民间文化

在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为了使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理念,需要以文化为舞蹈教学的切入点,深入挖掘舞蹈深层的文化内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独立的舞蹈创作意识,同时还要使他们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现代舞蹈动作的技术和风格,培养和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逐步促使民间舞蹈教学向创新教学方向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民间舞蹈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下述的模式来开展教学,具体为:借助民族舞蹈文化遗产来激活民间舞蹈形象;通过对比舞蹈节奏来深化学生对于民间舞蹈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借助音乐情感来辅助学生构建民间舞蹈形象;通过富有动律的舞蹈风格来启发学生创作民间舞蹈形象的创作思维;借助情景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民间舞蹈形象,从而借此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为学生民间舞蹈技能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总之,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加快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此时为了进一步加快促进民间舞蹈文化及艺术的传承,就必须要创新民间舞蹈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动态知识观来开展民间舞蹈教学,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4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一、高校声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也逐渐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国家逐渐融为一体,尤其在文化方面,我国的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将外国一些优秀文化融入我国文化当中,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声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汲取国外声乐方面的优秀文化,我国声乐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声乐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声乐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忽略了声乐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民间音乐逐渐被遗忘和丢失,人们的民间音乐意识也一点一点被消磨殆尽,人们反而越来越倾向于国外的音乐文化艺术。这些问题对高校的声乐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出现一个时期,但其实,这次巅峰并不是我国自己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政治性特点。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外的音乐文化对中国声乐的影响越来越大,撼动了中国高校的声乐教育观念。我国声乐需要的是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不是被外国声乐文化改变和同化。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我国高校需要认清声乐发展的潜在威胁,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声乐教育,不能太过于依赖国外音乐文化,要不断改善教学策略,要注重在声乐教育中教授学生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拯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学到有自己祖国特色的声乐文化,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二、探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高校及其声乐教师的民间音乐文化意识,转变其音乐教育观念

高校及其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更好的融入民间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促使中国优秀民间声乐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就必须先要提高高校及其声乐教师的民间音乐文化意识,转变其音乐教育观念。高校及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声乐教育中融入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促使我国音乐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离开了民间传统文化,声乐教育就失去了灵魂,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和思想源泉,迟早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只有将声乐教学和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保障我国音乐能够源远流长和不断发展壮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杜绝一切外国音乐文化,而是要充分利用外国音乐文化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和壮大,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被外国音乐所同化。这也并不是说我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我们要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广泛吸收外国有益文化,努力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

(二)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放在高校声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上

要在高校声乐教育中融入中华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单靠高校及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民间传统文化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放在高校声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上。这是因为,跟一些流行音乐或者是其他精品音乐相比,民间传统音乐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因此,为了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去,我们需要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放在高校声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上,确立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并不是现成的,而是存在于民间的,需要高校及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探索、访问和收集,然后经过一定程度地加工创造,才能运用到声乐教学当中去。此外,为了更好地保障民间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高校及其教师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一定民间音乐才艺的音乐爱好者,来给学生们讲一些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这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民间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才可以提高学生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能力和了解程度,才能充分发挥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对音乐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体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内容,突出民族特点

我国民间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华儿女的智慧汇聚而成的,它离不开中国历史、离不开中国文化、离不开产生时的社会背景。高校声乐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所以,高校及其教师必须认清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体现出中华民族音乐的特点,以更好的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有更好地发展前景。但是,就目前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结合情况来看,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因为很多高校还是忽略了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外国音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出现的比例还是太低,这就导致了高校声乐教学课程体系的不完整、不科学和不健全。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需要高校及其教师构建科学的、健全的课程体系,重点突出民族音乐特点,不断采用最科学、最有教学价值的教材,科学利用音乐教材,不断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认知水平。此外,强调一点,教师也不用完全局限于国内民族音乐文化,也可以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加一些国外的民间传统文化内容,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些音乐作品,能够有着更加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更加宽广的眼界,能够更好地进行音乐创新和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将声乐教育和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的关键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促进二者结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而就当前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素质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声乐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一些技能的培训,他们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意识很薄弱,教授这些知识的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就举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比如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有利于将声乐教学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信息技术逐渐出现,比如说多媒体、传媒中介、网络、通信技术等等,它们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很多教师不会使用这些信息技术,还有很多教师就没认识到这些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乐于使用这些信息技术。鉴于此,高校要提高教师入职门槛,狠抓声乐教师的素质,多为教师提供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锻炼和学习机会,不断完善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民间传统文化意识,比如说聘请一些专业人士为教师们讲课,出资让老师们到专门机构接受培训,派老师到发展较好的其他高校交流学习等等。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一点就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怎么样,如果学生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够保持愉悦的学习心情,加上老师科学的授课方式,就能保证最佳的教学效率,就能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知识。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处在最好的学习状态当中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激发出来。比如,教师在声乐课入课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播放民族音乐,并伴有舞者,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对舞蹈动作的观看,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充分接触民间传统文化,让学生深深地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震撼,然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者是疑问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成绩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有效评价的积极作用。

三、总结

第5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1、色彩上———色块丰富、自由奔放

世间的色彩纷繁多样,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将自然界中的色彩加以研究提炼,总结出了“五色论”———青、赤、黄、黑、白。民间绘画中的用色,与中国传统的五色论息息相关。首先,民间绘画的色彩多为红、黄、蓝、绿这样的饱和色,色彩纯度高,色块单纯艳丽、鲜明饱满,这充满生命张力的色彩充满着喜庆吉祥的韵味,使得其他色彩都黯然失色;其次,民间绘画多运用色彩对比,如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和互补色对比等。有诀曰:“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黄身紫花,绿眉红嘴。”现代色彩理论指出,红与绿,黄与紫是互补色,互补色并置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且两种颜色相互衬托更显艳丽;再者,民间绘画用色也会注重色块的大小比例,通常是将一种颜色设为主体色彩基调,其他颜色的小面积色块起反衬和装饰的作用。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黑红搭配,在脸谱、春联中经常会运用,这样的色彩搭配体现着朦胧的原始美感,具有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2、构图上———画面饱满、散点透视

中国民间绘画的构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采用与西方“焦点透视”相对应的“散点透视”,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视点可以自由游动,画面饱满,这在民间年画中多有体现;二是具有中国装饰绘画构图特点,如剪纸纹样中的太极式构图。

二、民间绘画理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及建议

1、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中国民间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首先,民间绘画质朴、率真,这不仅仅表现在物化的艺术语言上,而且要追溯到心灵的纯真、朴实,“民间美术的率真使它的创造如童年的天真,既没有装腔作势、无病,也没有矫揉造作。”民间绘画中所表现出的自然、质朴与幼儿绘画中异想天开的趣味相契合。在民间绘画的熏陶下,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创作时更加纯粹、随心所欲;其次,民间绘画所采用的“散点透视”实则是无透视,这样没有规则和秩序,更有利于幼儿异想天开地表现事物,天上的、地下的、想象的、现实的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在画面中;再者,民间美术色彩丰富、对比强烈,传达出喜庆、生机、热情和活力,幼儿开朗、活泼、生命力旺盛,这决定了他们更喜欢高纯度强对比的色彩。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层次,创设富有民间美术色彩的生活与活动环境,通过艺术的渗透,增强幼儿对民间绘画的情感。

2、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民间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通过民间绘画中喜闻乐见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形式更易于幼儿接受。再者,民间绘画是民间艺人通过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而创造出来的作品,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在教育时可以先让幼儿喜欢这些民间艺术,再进一步揭示民间绘画的精神内涵,使幼儿了解其中隐含的深刻人文精神底蕴。

3、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第6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一、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意义

(一)中原民俗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一种,是辛勤的中原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态、文化、历史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经过了漫长历史的发展、创新、累积、传承,是中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一个民族,可以从它的民俗文化入手,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涵盖了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家庭关系、社会结构、道德礼仪、精神生活、信仰宗教、服装服饰等诸多方面无所不有。绚烂的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结晶,对中国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勤劳的中原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诸多习俗,经过历史的传承,成了今日的中原民俗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根源,中原地区曾经长期为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又不断地吸收优秀的文化、丰富中原民俗文化,使之不断枝繁叶茂,成为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有着强劲的民族精神源动力。如中原民俗文化中的女娲神话,我们民族中把大地当作母亲,那种“地母意识”“补天情结”,是中原先祖们对于精神与物质世界的一种探索成果,也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情感认同与民族意识的体现,它为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强大提供了精神源起,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强大的基石。

(二)中原民俗文化对个人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广泛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个性,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在反映,中原民俗文化通过一种潜在的强大力量,将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通过生活方式,影响、引导着我们的价值观与民族意识,全面塑造着个人与民族的精神品格,如坚毅不屈、独立自主、不畏强权、勇敢追求、爱好和平、生生不息等诸多品质。

如著名的传说故事“愚公移山”反映的就是人们不畏惧困难、日复一日改造困难、最后战胜困难的故事,这为个人不畏艰难的品质塑造提供了生动的范本,改造了无数面对困难的懦夫,也改造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另外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反映的则是舍己为公的做事原则。这些生动的民俗故事对于个人、团体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动力,最后形成一种正能量的精神追求。

(三)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 中原人民很早就注重文化的传承,很多祭祀仪式的形成就是如此,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不只是民俗如此,这些文明创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对象。敬天法祖观念还表现为民众对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这些都是文化的传承的一种形式。只有传承了,才能使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流传,效法古人的优秀文化的精华的一面,才能使我们少走弯路,才能使我们在原有优秀文化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想这也是建立中原民俗产业教育基地的另外一个意义所在吧。

(四)对中原民俗文化物品的保护与对河南旅游发展的促进 建立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可以有效地保护、保存、收集有价值的中原民俗文化物品,促进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丰富民俗文化物品的收藏与保护。

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也可以促进河南文化旅游的发展,河南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无形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能够凸显它重要的人文价值,对中外游客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并且民俗文化旅游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旅游,能满足旅游者更高的审美与精神上的需求。因此,中原民俗文化教育基地也可以丰富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使河南经济更加多元化。

二、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措施

中原民俗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颇为红火,比如现在年轻人结婚都要找礼仪公司,这背后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婚庆相关产业链;在清明节、阴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的鬼节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街小巷卖阴钞冥纸的比比皆是。这些也都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此外,各个地方每月三次的集会也是民俗文化产业产品的民示台,但这一切,都是历史形成的,是自生自长的,是人们的一种潜意识必须做的事情,没有相关专家指导,也就是说,民俗专家和基层的民俗文化产业是不相干的,没有有机融合在一起。而大部分农村没有专业的红白事主持人,都是邀请那些见过场面的、口才较好的、声音洪亮而且儿女双全、父母健在的人来担当。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这些主持技能,也只是简单沿袭而已,所以不够专业。因此要想民俗文化产业代代传承下去,还必须培养接班人。

(一)依托中原高校群,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各级学校都要建设民俗文学网站,根据所在学校的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中原本科院校都要结合市场需要开设民俗研究所。目前据我所知只有河南大学开设了中原民俗与文化研究所,黄淮学院开设了中原民俗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假如其他本科院校,如商丘师院、南阳师院、安阳师院、周口师院等几十所本科院校都和当地的婚庆礼仪公司联合开设相关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与市场结合,既能做好民俗文化研究,又能创收。中原职业技术院校及中专学校也应成为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开设民俗文化相关专业,如婚庆礼仪专业,开设婚礼主持、新娘化妆等相关课程,也可开设现在社会需求量很大的殡葬专业。

(二)政府应开设专门的民俗学校。北京的明园大学国学院、济南的民俗文化学校都办得有声有色,可诺大的中原却没有一家民俗专科学校,所以建议政府多开几所民俗专科学校,可开设编中国结专业、豫剧专业、中国画专业、面雕石雕专业、篆刻专业、剪纸专业、中国书法专业、民俗摄影专业。

(三)政府每年应主动在不同地点承办民俗文化节若干次,这样每个活动场地都变成了民俗文化产业基地。这些民俗文化节结束之后,在百姓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大,从而代代相传。

(四)建设节俗文化体验基地。建议把节俗文化产业体验基地建在历史展览馆、博物馆、公园里,不仅要有相关图片展示,也要有相视频资料,但这些仅仅是资料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设置节俗活动区如春节体验区,可设置书写春联处、生活民俗体验区,可设置纺花机、织布机,打水井、压水井、水桶、井绳、推磨等一应俱全。当然要有真材实料如棉花絮、纺花、经线、染线、梭子等,而且可让游客亲自体验,当然这是要收费的。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中年有钱有闲一族,想回味过去,而小孩子好奇感更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让孩子体验一下古老的民俗文化,培养民俗文化的接班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第7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民族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某一民族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包括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道德文化、农耕文化等。双语教学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的语言作比较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譬如:藏汉语、苗汉语、侗汉语、汉英语等。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民族文化与双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居住地区,该方面的教学,主要运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服饰文化

在苗族服饰文化中,历来是苗族用自纺自织自制自染的家机布为面料自缝的。男人穿的衣服,一般是上身为对襟便衣,下身为家织便裤。老年人过年过节时喜欢穿花锻长衫。苗族男子所戴的头巾,一般是红绿丝线织成花格,着衣内白外黑。在黔东南,女人穿的服装,式样和制作较为复杂多样。节日、起集和走亲访戚时,苗族青年妇女特别注意着装和整容。着装分为便装和盛装。盛装的上装在肩胛、袖口用丝线绣花和缀上各色花边,系上围腰、花裙子、鞋面、背带都绣上花鸟虫鱼、龙凤草木、蝴蝶。裙子有长条裙、青色白褶裙。长条花裙周围共有24条彩色缎面飘带,绣上不同的花样。裙子的长度各村寨也不尽相同。有的裙子长到脚踝处,有的只盖过膝头处。有的裙子未盖过大腿部,长约五寸。苗族古典式盛装,较为特殊,苗语称为ud baid(乌摆),该盛装无领,对襟开,边大,绣上花纹,缀有金银片,熠熠生辉,较为珍贵,一般在节日或去世后入殓时才穿古装。在劳作中,苗族妇女着装不算繁杂。一般为头挽髻,插银簪或木梳,有时中年人搭印花枕巾,老年人搭黑色头巾,戴银耳环,穿绣花衣服,系围腰,穿绣花布鞋。苗族盛装的苗、汉语名称如下:ud(衣服) ud nix(银衣) gib nix(银角) hliongt (手镯) hlinb( 项圈) ud bad ( 古装) ud hmub zaid ( 土布衣) ud gangb ( 丝绸衣) ud hmub ( 绣) ud xit hsaib ( 绸锻衣)ud lul (寿衣) ud nix ( 镶有银片的女盛装) ud qub ( 衣物、衣服) ud vis bangx ( 绣花衣) ud nox ( 蓝衣服) ud liangx ( 单衣) bangx nix ( 银花) tat nix ( 银圈片)nes nix ( 银雀) vas nix ( 银梳) ghab zand naix ( 银耳环) hlinb ghongd ( 银项圈) yat linx( 银压领) ghab liul ud ninx(银衣片) pot nix ( 衣肩银泡)等。

二、民族建筑文化

苗族民居建筑,一般为傍山而建,次第升高,大多以半边吊脚楼为主要特征,如西江千户苗寨。这种建筑,适应于地势陡峭、平地不多的山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楼,四排木柱,三间房屋,有的两边还配有厢阁,名叫偏夏。中层为居住层。设有堂屋、卧室、火塘、厨房、客房、晒台。堂屋设有长栏凳子,苗语称为阶息(ghab xil)。人们闲暇时,在此休息、娱乐、制绣、远眺,极为方便。

火塘是苗族同胞生活起居中心,烤饮宴兼备。吊脚木楼的上层以贮藏物件为主,面积大,空间多,是堆放谷物的好地方。下层以生产利用为主。在这里,置有牛栏猪圈,可堆积粪便、农具等,与居住层分开,互不干扰。苗族吊脚楼的建筑工艺为祖传,在木匠建筑师傅中,有文化的人不多,全靠记忆、应用、实践和创新。吊脚木楼的墨法准确,不用一钉一铆,结构合理,装饰精巧,美观大方,整洁不潮湿,居住极为方便。 其苗、汉语名称如下:zaid(房子、家) ghangb zaid(屋脚) ghab but diux(门边) ghab but zaid (房子周围) ghab but sot(灶边) ghab but vangl(村边、寨边) nais gas (使穿枋跟柱子固定的眼儿) guf zaid(屋上边、顶上) hfud zaid (屋侧) vib zaid(瓦片) vangx zaid(檩子) tangb zaid(椽子)tangb lox(楼梯) dongs zaid(木柱) max zaid(枋子) qongd zaid(房间) qongd zaid dud(教室) dongs diongb(堂屋中柱) dongs(柱子、掷) dongs tit(庭院门的柱子) dongs niangx zab (边桩) ghab xil(美人靠) qongd zaid hlieb(大房间) qongd zaid yut (小房间) dongs nongl (粮仓柱) lox zaid (拆房)denf zaid hvib(贺新屋) xongt zaid(立新房) guf cot(楼上)ghangb lox(楼脚) lox ghad(厕所) ghab vangx diux (门槛)等.

三、民族饮食文化

在饮食上,苗族历来以大米为主食,包谷、小米、红苕、洋芋、麦子为杂粮,副食有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蛋等,尤其喜食鲤鱼。鱼以稻田饲养为主,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每家都备有酸汤、酸菜、酸辣子、酸番茄.在烹调时常以此为调味品。酸菜有青菜酸(vangd vob gat)、韭菜酸(vangd vob nix)、蕨菜酸(vangd vob hveb)、腌汤(vangd ghangf)。煮火锅时用一勺作佐料,菜肴鲜嫩,味美可口。鱼、狗、鸡的烹调方法别具特色。如炖狗肉和鸡肉时,要加米煮成稀饭,有时将整鸡加米炖熟后提鸡切成块,用鸡汤煮稀饭。鱼则用酸辣、酸番茄搀和着煮,加大蒜、生姜、花椒为佐了料,称为酸汤鱼(vangd liol nail),鱼腥味全无,味鲜而美。逢年过节,用豆腐和鱼一起煮,待第二天冷冻后取出食用,称为冻鱼(nail dongs)。因过去当地不种油菜,食用动物油,故少用油炸或干炒,习惯用水煮烹调法。将蔬菜置于甑脚煮,称甑脚菜(vob dlongb)。煮饭多用甑子蒸。煮饭的甑子不放入锅中,而是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气盆(naf)放在锅里,再将饭甑置于气盆上,靠气孔冲气煮熟饭菜。这种蒸法可避免米饭渗水,味美而清香。

四、文学艺术

第8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为本的价值目标取向

首先,着眼于民族精神的培养。就是让朝鲜族民族地区的新一代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和了解本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学生知乡、爱乡、建乡的思想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历史责任感,培育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

其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民族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各种不同的文化都被卷入了的历史洪流之中,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具有共同命运的整体,又显示出各具特色文化之斑斓色彩。正是这两种并存的趋向,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事实证明,只有承认各种文化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才能真正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基础。繁荣民族文化、繁衍民族历史、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是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先进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的需要。保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文化,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因此,要教育学生自觉担负起繁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态度;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朝鲜族民族地区学校应积极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使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更加健康和完美。

二、凸显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适应性的内容取向

首先,突现民族性。民族性表现在每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之中,民族性是我校开发和建设校本教材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跨境民族,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自身自然带着朝鲜族所共有的民族属性和文化传统。在这一点上,朝鲜族区别于中国的其他民族。另一方面,朝鲜族又同中国的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大环境中,并吸收周边兄弟民族的文化因素,以丰富其民族文化。这一点上,朝鲜族又区别于朝鲜半岛的朝鲜人。这样,中国朝鲜族既具有朝鲜固有的民族特性,又拥有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特点。作为朝鲜族高中,我校校本教材主要从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和中国朝鲜族文化的形成,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民族语言、宗教、风俗、服饰、饮食、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朝鲜族文化来源于远古时期的朝鲜北方系统狩猎文化和朝鲜南方系统稻作文化。这样,朝鲜族文化在其文化本源上,体现出狩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双重性,前者使朝鲜族文化显得热情、奔放,后者使朝鲜族文化崇文尚礼。朝鲜族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生存条件、特殊的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其文化具有特殊性。他们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辗转迁徙,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勇敢的精神,他们在不断创造和发展生活技能的同时,也创造和发明了如射箭、摔跤、跳板、秋千、朝鲜族象棋、朝鲜族拔河等健身娱乐的体育活动,体现了朝鲜族淳朴、善良、勤劳、勇敢、智慧、豪放、拼搏的民族精神。聆听着朝鲜族祖先在艰苦创造生活的事例,同学们深深地为先辈们不畏困难、艰辛开拓的精神所打动,跃跃欲试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正是民族性格在下一代身上的表现。朝鲜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气息。它采用人们所喜欢的民谣、神话、传说、民谭(故事)、民间剧、“板说理”等多种形式反映自己的愿望,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创造才能,歌颂了美好生活。我们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确定了四个单元主题,即“神话篇”、“生活篇”、“歌声篇”、和“时代篇”,以此来进行作品选编。

其次,紧贴时代性。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植根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紧贴时代的发展,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课程内容可涉及现实生活中一切领域,诸如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或其他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主题都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源泉。建国以来,延边朝鲜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学生观看了由自己的乡亲或家长参加的比赛,倍感亲切,也极富感染性。传统体育运动至今仍被广大各族人民所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延边州每年9月3日在州政府的直接筹划下,这一单一的州庆日逐渐转化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的集庆典活动、文体活动、民族风情展览会、经济贸易洽谈会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朝鲜族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的文化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已经是闻名天下的一种美德。

再次,围绕地域性。民族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内的人们共同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美丽的长白山区,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54.8%,高原占6.4%,谷地占13.2%,河谷

平原占12.3%,丘陵占13.3%,基本上是“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南倾斜,以珲春一带为最低。整个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剃度,山岭多分布在周边地带,丘陵多分布在山地边沿,盆地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和山岭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最后,力求适应性。教材所选编的内容在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基础上,最终要体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因为青少年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教材建设只有取材于生活,从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具有可读性和实践性,方可有生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寓教于乐,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中依据青少年学生活好动、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朝鲜传统体育活动所表现出的极大的参与欲望,针对大部分同学对朝鲜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较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进行这类活动,都能来两手,可谓是驾轻就熟的实际,个别学生还说得头头是道、清清楚楚,在朝鲜族文学所选的作品中,尽量体现这些作品都是他们身边的人写的,有的作品甚至他们很熟悉的,作品的内容都是他们生活中的内容或能引起兴趣的故事、传说,甚至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歌词,通俗易懂、倍感亲切。在这种积极情绪的影响下,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材所选的就是让学生欣赏、学习人们在衣、食、住、行、宗教活动或等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学生徒手或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学会,非常实用。安全知识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些小常识,如防冻、防火、防煤气中毒、食物中毒、预防疾病等,通过典型案例、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可信、可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的实施取向

校本课程应该整合知识学习、经验获得、能力和人格发展。校本课程应该根据开发主题的要求将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按照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因素组织起来,融认知、技能、情意为一体,不仅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还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力争使所学的课程内容成为构筑学生人格内涵的有机养料。根据新课程的精神,我们编写教材力求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有“知识区”、“思考区”、“探究与体验”和“实践园地”等板块组成,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组织形成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室外延伸为主,包括参观、调查、实践、操作为主。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以人才培养为主体多层次开发取向

第9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

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和传统文化,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就将民族民间音乐纳入教学内容,并在国家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根据国家教育部的部署,到2005年的秋季,新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被全面执行之时,各地将结合当地不同的教学实际,以“一纲多本”的形式,采用新的地方和学校音乐教材,其中教材的15%―20%内容将留给地方民间音乐。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渠道。

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有著名的赣剧弋阳腔、上饶采茶戏、鄱阳湖渔歌、花灯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色彩斑斓。风格上具体表现为山区音乐刚劲、洒脱、坚毅、乐观,平原地区音乐柔韧、婉转、明快、秀丽。声乐作品脍炙人口,器乐作品钟灵毓秀,体现了世世代代赣东北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心理。绚丽多姿的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地方教育办出特色的优势所在。积极利用赣东北音乐文化资源开展地方音乐教育,并在教学中实现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当地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的学校教育现状

(一)高等教育

目前,赣东北境内的高等本科师范院校只有上饶师院一所。从其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上看,赣东北民间音乐并未包括在教学内容之内;从其音乐教育专业的实际课程设置上看,虽有《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民歌》等与中国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但课程内容并不涉及当地的乡土音乐,该内容只是偶尔以“零星化”、“点缀化”的方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

更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包括上饶师院在内的全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其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西洋化的,从音乐理论课程到技能技巧课程的内容讲授都是西洋的理论体系。在这种教育环境中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音乐操作能力几乎已完全被西方音乐学统“格式化”,可能只知道强拍弱拍,却不知道“板眼”为何物。加之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就不太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由于当地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重视民间乡土音乐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普遍对民间音乐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学生毕业后不具备进行民间音乐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能力。

(二)基础教育

随着赣东北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专家和一线教师在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和反复总结的基础上,运用集体的智慧,先后确立了一整套符合当地中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好的教师和好的课型,但当地所有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均未涉及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学校的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方面,至少存有以下三方面不足:一是无教材、无内容。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有关内容还未能经过选择、加工、改编,而成为学生的适用教材内容;二是师资缺乏。多数音乐教师对当地的民间音乐知之甚少,甚至连一些简单的民歌都不会唱;三是部分音乐教师对自身的工作和作用定位太低,不愿对教材内容作进一步开发,教学方法简单化。从而,无法在当地形成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赣东北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

赣东北由于其“牙闽、控越、襟淮、面浙”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区域内赣、吴、楚、闽、徽等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音乐既有江南音乐的共性,又具赣音乐特点,兼容“闽”、“徽”等地音乐特征,形成独特的多重色彩的边缘过渡性基本风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民歌、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器乐等五大部分组成(含宗教音乐),它们在旋律音调、节拍规律、曲式结构等方面均有各自鲜明的地方特征,并以此构成丰富多彩的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优势,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有效资源和有利条件。

(一)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

赣东北民间音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仅民歌就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渔歌及生活音调等部分。又由于地域宽阔,风格各异,西部鄱湖平原地区的音乐呈现“以柔为主、刚柔吻合”的水乡特色,东部丘陵地带的音乐“以刚多见,外刚内柔”,北部山区的音乐“刚柔并重,柔中含刚”。文化学、音乐学、舞蹈学的科研力量,有责任从中提供较为系统的精品素材,供加工改编为基层办学的教材;教育学的科研力量,有责任为各年龄段的学生编订民间音乐教材,设计适当的教学法,逐步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

(二)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赣东北民间音乐与当地人民的生活血肉相连,反映了当地相沿积深的民情风俗、生活习惯及感情意识,是一部赣东北文化历史的史诗传记。赣东北人民,特别是居住在农村或郊区的当地人,从出生到谢世,一生当中都离不开这种乡土音乐。

在优美的赣东北民间音乐中,奔涌着赣东北人的热血,跳动着赣东北人爱国爱家乡的心。随着岁月的流逝,无论游子漂到何方,纵使关山重重、千里迢迢,这种亲切而熟悉的乡音乡韵都能使他(她)的心与故园贴得很近很紧。实施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开发音乐审美能力

民间音乐从创作、传承、演唱(奏)都融汇了人的灵性和大自然的性格,尤其是集体的、长时间的智慧和美的提炼,使得民间音乐成为人类文明的“母体”之一。其曲调有高度的概括力,朴实而真挚,容易在聆听的瞬间就被感动。但是,前提是必须对其内容有较深的了解和熟悉。因为各类体裁民间音乐都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和结构特点,从表演到欣赏都有很强烈的地域特征,没有审美准备而接触它自然会产生隔阂感。例如我们初次接触赣东北民间音乐总是对它很陌生,除了音调特征有些新鲜感,以及对节奏形式的技术性把握之外,美感是比较少的。但通过教师的音乐教学活动,深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其音乐语言,那么民歌对你产生的强烈震撼就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独特性了。实施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开发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利用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关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统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教育问题,从基础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都应开设有关民间音乐文化的课程。一方面,让学生从小就熟悉自己的本土音乐文化,只有了解了,对民间音乐文化产生感情了,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做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培养音乐教师的“工作母机”,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重视民间音乐,那么,这种状况的延续,将会造成大、中、小学生民间音乐营养不良的恶性循环。

赣东北高师音乐教育是当地整个音乐教育系统的核心,如何卓有成效地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赣东北民间音乐,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的繁荣服务,是利用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发展学校教育的关键。

(一)编写赣东北民间音乐的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可以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的必修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及进度参见下表。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努力挖掘风格性强、主题鲜明、旋律优美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也可在原始的基础上加工,进行适度改编或配乐等,保证教材使用附有配套的声像资料。

(二)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包括全日制师范学生的民间音乐文化教育,以及在职教师民间音乐文化方面的继续教育两大块。

教学过程要结合艺术实践与采风活动,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灵活方式。“请进来”即聘请有关专家、民间艺人或专业戏曲演员到校任教或开展讲座,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结合大量的感情经验再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走出去”即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师生们走出校门,深入到民间音乐的实际环境,亲身体验民间音乐文化的奥秘与真谛。学生不仅在演唱和演奏风格上向民间学习,也在实践中懂得和具备收集、记录、整理、研究民间音乐的一般常识和能力,同时这也是教师们自我继续教育的延续。

(三)建立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和实验基地,全面推广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乘着改革开放、实施素质教育的东风,有不少有识之士结合当地实际,把民间乡土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

例一:上饶师院舞蹈教师深入农村,进行民间灯彩歌舞表演的实地采风,以婺源“板龙灯”表演为原型,创作大型舞蹈《龙腾日新》。表演中,“板龙灯”除保留“龙头”以外,“龙”身则以扇子取代,舞蹈动作以“出龙”、“滚龙”、“戏珠”、“盘龙”等技巧为骨架,伴以扇子上下翻飞,缤纷乱,把观众带至盛世节庆的特定情境之中,把表演者(学生)带入乡土音乐文化的特殊情感体验之中。该舞蹈参加2002年“爱我江西”全省文艺汇演,获创作二等奖。

例二:上饶师院充分利用课堂阵地,把“配器”和“乐队组织和指挥”等课程教学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师生合作配器,共同完成民间器乐作品的演奏,并在此基础上,广泛搜集民间音乐素材,丰富器乐作品的创作。由上饶师院音乐系创作和演奏的器乐作品《畲山春》(以当地畲族音乐为创作素材),参加1999年全国大学生会演,获业余组二等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民间教学工作的一种肯定。

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同时,各大、中小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示范点,在教学科研、教学设备等方面增加投入。教育决策者要紧紧围绕办学的定位方向,整体考虑师资在教学中的合理布局,有选择地安排教师去进行所需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广

大教师积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局面。开展有关民间音乐表演的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竞技比赛,例如,当学生掌握的民歌曲目积累较多时,可以组织以班为单位的“民歌演唱会”,每位学生都要参与,自己选择一首最拿手的民歌来演唱,评委由学生代表担任,评出的成绩记入考试总评中。既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对教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多管齐下,创设赣东北民间音乐文化学校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