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节日文化比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节日文化;语言与文化;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38-03
【作者简介】赵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161),一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
儿童英语世界的组成元素精彩纷呈:故事、儿歌、游戏、表演、卡通……当然,各种节日活动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节日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节日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节日、各类自主文化节日等建构英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节日文化及其内涵,并扩展到一般的文化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接受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形成国际意识。因此,实施以节日文化为载体的课程应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节日,我们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西方节日逐步削弱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甚至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教师在节日活动的设计上往往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序列性;学校对节日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组织的节日活动多有“撞车”现象。
面对这些尴尬,我们不禁思考:节日,究竟应该带给儿童什么?是西方文化的单一渗透还是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是转瞬即逝的热情还是抵达心灵的润泽?我且认为我们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理念指引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渗透下,找到融通的渠道,唤醒儿童对主流文化的记忆,剔除消极文化的影响,给儿童一个健康、积极、多彩的精神世界。
一、甄选节日类型,丰富课程内容
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不同的节日或为纪念某一历史人物,或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为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除此以外,自主开发的个性化节日也逐渐登上了节日舞台,赋予了节日更多的形式和内涵,使节日更显丰富性和多元化。就英语教学而言,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节日可供教师进行开发、利用:(1)国际节日。如: Women’s Day,May Day,Children’s Day, New Year’s Day。(2)中国传统节日。如: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Double Ninth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等。(3)西方节日。例如:Christmas Day,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 Easter Day等。(4)自主开发的节日。这主要是校园文化节日,如:Reading Festival,English Festival,Sports Festival,Science Festival等;一些个性节日,如Homework-free Day。
二、基于儿童视野,凸显课程特点
综上所述,节日林林总总,名目繁多。要合理架构课程,必须明晰学段目标,把握各个节日的特点。此外,节日活动必须基于儿童视野,遵守该节日的时间点。在整个学期中,不宜选择过多过满的节日主题,也不宜在同一时间节点选择多个节日,更不能固守教材,而要进行适度的拓展。
1.让节日文化包裹童趣。
一切适合儿童的才能得到儿童的接纳和喜爱。要把节日文化烙进儿童的心里,首先要让这些节日能真正吸引儿童。例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涉及Halloween。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白,自主开发了Halloween节日课程:组织学生观看关于Trick or treat的视频,让学生扮演“捣蛋孩子”和“房子主人”,体验该游戏的乐趣。指导学生阅读有关Jack-o-lantern的故事,并亲身体验制作南瓜灯。为了增加活动的英语元素,我录制了全英文解说的南瓜灯制作视频,并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尽量边说边做。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的热情,当各具特色的南瓜灯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们的一句Happy Halloween!便诠释了对节日文化最深的体验,这绝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能够替代的。
2.让节日文化走向序列。
就同一个节日而言,学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不同的体验。这种递进式的、序列性的活动更具科学性、适切性。考虑尊重学生年段特征和学校活动统筹安排的原则,笔者进行了如下规划:从纵向考量,每一个年段确立重点推进项目,低段节日课程以儿童节、春节、圣诞节为主,中段节日课程以妇女节、中秋节、复活节为主,高段节日课程以劳动节、端午节、感恩节、个性自主节日为主。每个节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内容的细化和统整。以圣诞节为例,低年级学生学唱1―2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观看关于圣诞节的电影;中年级学生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学习相关英语词汇与知识,学习制作圣诞节英文贺卡;高年级学生组织开展Christmas Party,制作Christmas tabloids。
从横向来讲,母亲节、感恩节、元宵节、元旦等节日课程可以和亲子课程、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有机结合,以实现节日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递进设计的,且具有序列性。如果我们将节日设计成这样的序列活动,学生的节日文化根基无疑会得到夯实。
3.让节日文化获得传播。
诚然,依托节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加深文化体验是节日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摒弃“有知识没文化”的教育,但我们亦不能在渗透文化的同时放弃知识的输入,因为知识和文化本是一体。为何要研究中外节日的文化差异和社会认同?因为我们不仅要体现对西方文化的包容,更要肩负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当我们需要向外界传播中国节日文化时,我们自身必须具有对传统节日强烈的认同感和熟识度。以端午节为例,It’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关于农历这种中国传统历法很少有学生涉猎,更不用说能准确表达了。在一次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对话:
Mike is from England. He doesn’t know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His Chinese friend is telling him something about them.
A: Hi, Mike. Do you know...?
B: No, I don’t. What is it...?
A: It’s a Chinese festival. It’s on the ... day of the ...lunar month. Do you know lunar months?It’s a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B: I see. Wel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B: They....(此处为与此节日相关的交流)
A: Sounds great. I like this festival. I hope I can spend it this year.
B: That’s great.
如此设计是为了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当你需要向外界传播中国节日文化时,你认识到自己经历过模拟情境,你可以更自信地表达让你自豪的民族文化,而英语教师应该具有这种最基本的使命感,即引领学生增强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探寻实施策略,有效推进课程
甄选了节日课程内容,明晰了课程特点,我们需要在教材处理、活动设计、环境布置、命题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课程。
1.实现教学与环境的融合。
进行“浸入式”的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室便是“浸入式”英语教学的重要实施阵地。西方学校教室的布置大多追求个性,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因此,针对节日课程,我们可以对教室进行特色化布置,例如:学生可以用自制的节日英语卡片办小规模展览,还可以用Chinese lanterns,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Jack-O-lanterns, Easter eggs等实物来布置教室。师生可以共同搜集一些关于外国节日文化的图片或者背景知识,制作海报贴在教室的墙上,使教室更有节日气氛。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当其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节日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浓厚。
2.实现教学与生活的链接。
纵观译林新版《英语》教材,我们发现与节日相关的内容很多,有的出现在Story time板块,如: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等,有的则出现在Culture time板块,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如Halloween等。毫无疑问,编者在编排教材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力求节日的编排更贴近生活,但是我们深知要把节日文化课程实施到位,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多方位思考、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源,要挣脱教学活动的束缚,进行有效的拓展和统整,给予学生更深的文化印象。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建议,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还应该在不影响教材延续性和渐进性的前提下,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需求。
例如:学习了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我们就动手制作Christmas cards,并写上英文祝福语,在圣诞节前夕将祝福传递出去。我们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节汇演,将歌曲Santa Clause is coming to town编排进英语课本剧表演,让大家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3.实现教材内容的延展和丰厚。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必须具有理性的课程意识和教材开发意识,才能更好地引领儿童自我建构知识,自觉提升能力,最终获得成长。如:教学Unit 8 At Christmas后,我们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节日远不止教材中提及的内容,Qingm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Double Seventh Festival等也应该作为补充内容纳入课程范畴。根据学生的需求,笔者选择了Lantern Festival作为拓展课程,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与孩子一起guess the lantern riddles, make tangyuan, 同时加入趣味元素lucky draw环节,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与节日相关的词汇,体验了节日的文化,更享受了生活的乐趣。
4.实现情感与智慧的共生。
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外显到内化的过程。学生形成稳定而良好的英语情感,绝不是短期效应,而应是长期期待。实践证明,热闹的活动、有趣的游戏、愉悦的歌曲只能生发短期的澎湃,在愉悦的情感中生发智慧,才能润泽儿童的心灵,为儿童的英语世界厚实底蕴。结合节日课程,我校进行了以节日活动为主题的自主命题,这些命题以各种节日为背景,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因此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常常能在学生答题时看到他们的会心一笑,那是因为他们在答题时看到了真实的生活,这便是情智共生的真实写照。
我们一直期待英语能成为学生的真爱,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内心散发的喜悦,举手投足间的洋气,由内而外的自信能成为其个性的符号。然而这样的情感只有与智慧相生相长才能持久,因此依托节日文化达成情智共生便是我们心中殷殷的期盼。
节日文化的渗透是指向学生知识积淀、精神提升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多元化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重大节日,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不在于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讲解,而在于以课程的眼光将语言和文化融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节日课程的研究道路上还需要开阔视野,找寻更多的方向(例如中小学节日教学衔接)。我们期待节日文化能成为描绘儿童英语世界的多彩画笔,让儿童的世界散发文化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唐功志,王春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关键词:语文教学 节日文化 渗透 弘扬 优秀文化
据调查资料显示,如今有不少中职学生已经不知道或者漠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等。中职学生偏爱西方传统节日,究其原因,主要与商业的炒作密不可分。另外,西方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客观来说,“洋节日”确实有它的优势:温馨的情感切合了永久的人性,轻松的气氛缓解了工作的压力,新颖的元素满足了人们的好奇……
其实,传统节日与“洋节日”并不存在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只是迎合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而已。传统节日味儿不浓,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根留住;“洋节日”越来越受国人重视,也未必是坏事。我认为,关键是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节日文化的教育,对于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多中职学生并不太了解。
既然学生热衷于过“洋节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把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相结合,渗透在语文课堂上,教学效果不错,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逐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益处多多。下面,我就节日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谈点粗浅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在现代化、全球一体化高歌猛进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边缘化的尴尬。近几年来,除了春节,在中国最火的节日,无一例外都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洋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都快成了全民节日,特别是城市的年轻一代,过“洋节”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尚。而对传统节日,许多年轻人不是不屑一顾就是压根不知道。其实,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而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我认为,既然过“洋节”已经成为全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当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爱上过“洋节”时,我们不必感到悲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课堂上找准时机,向学生介绍中西方的节日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各国都很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身为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绝对不能仅停留在吃喝玩乐的层面,因为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是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应该把握时机,选好内容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
综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和除夕,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等,不乏趣味性。介绍节日文化,正好契合了这些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虽然有些学生因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听课热情不高,但他们普遍爱听故事。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教师可以把12个中国传统节日有计划地穿插安排在4个学期当中来介绍,其间可同时结合比较典型的西洋节日进行介绍。
例如,清明节前夕,我会和学生一起回顾清明节日文化,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和诗歌三个方面介绍,让学生深刻感受这个祭拜祖先的节日。清明节大致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清明习俗,如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折柳插门等仪俗及打球、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游艺活动。
端午节前夕,我会详细介绍这个节日,它不仅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会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端午节的风俗,除了学生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戴荷包、系五彩丝、饮雄黄酒和吃鸡蛋等。我向学生讲述端午节吃鸡蛋风俗的独特之处时,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民间相传立夏吃蛋主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一般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一些地方在端午节有滚鸡蛋的习俗。这天早上,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吃鸡蛋之前,小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顶鸡蛋,看谁的鸡蛋可以顶到最后不破,然后再剥皮吃。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除了几个重大的节日,其余的在课堂上最好也向学生介绍。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春节和端午节这样的大节日,对涉及的节日文化也比较了解,而其他有些传统节日,学生或许都从未听说过,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更能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致。比如,春龙节(农历二月二)在农家人眼里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农谚曰: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春龙节这天,人们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寓意挑龙头、吃龙胆,庆祝“金豆开花,龙王升天”,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还有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等,节日来历和风俗知识都非常丰富。
(二)西方洋节日文化的渗透
西方洋节日有很多,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尽管过西方洋节日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时尚,但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过的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中西方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同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语文教师就应该精选每个节日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过节心态,过“洋节日”不能纯粹为了好玩。
实际上,西方很多节日都是为“感恩”而设的。前不久,我专门给学生上了一堂感恩节的语文活动课,时间就选在11月份第四个星期四,即感恩节那天。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介绍了感恩节的来历。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载着102个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于是,每一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就成为他们感激恩人的节日。介绍了感恩节的来历,我还利用多媒体辅助介绍了感恩节相关习俗,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西方感恩节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心怀感恩,感激身边那些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尤其是父母的默默给予。课堂上我带领学生欣赏了美文《最美的声音》,穿插了学生朗诵,畅抒情怀这个环节,不少学生动情地说出了对父母的感激话语,并且整堂课回荡着背景音乐《感恩的心》,使得学生在了解了西方感恩节文化的同时,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节日文化,开展方式力求灵活多变
比如,元宵节日文化的介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灯谜在课堂上让学生竞猜。当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我一般准备的是精美糖果、口香糖等,这些小礼物会带给学生不少惊喜。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我会把它和中国的情人节“七夕”结合,安排在一节语文课上介绍,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和“洋节日”之间相通的一些东西,它们各自承载着民族的优秀文化。课堂上,我会留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比赛,说出有关爱情的诗句,还可以再说说所知道的感人爱情故事,表现优秀者会得到一块包装精美又诱人的爱心小巧克力。礼物虽小,但学生心里还是挺甜蜜的。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知识 跨文化交际
中小学英语教学大多会走进一个误区:学音标、记单词、读课文、背句型、套用语法结构等,认为把知识学得死就是记得牢,考试时就能得心应手得高分。其实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而更好地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知识、发展交际能力,让语言插上文化翅膀,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一、情景交际中,渗透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有许多版本,如牛津版、译林版、人教版等,但各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鲜明特点,即“文化渗透”,也就是在教材中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现行英语教材中屡屡出现文化差异的话题,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呼、致谢、道歉等,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应对“赞赏”的方式截然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礼貌和谦恭的美德;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地说:“Thank you very much.”他们认为赞扬是值得的,受之无愧,理所当然地应当接受。再如,在中国,朋友间相互走动,如果恰好是在吃饭,则会邀请客人一起用餐,客人会客套地说“我吃过了”,很少坐下来一起吃。而在西方国家,客人会很随便,吃过了就直接说“No, Thanks”,如果没有吃的话,则会直接毫不客气地坐下来一起吃,他们认为直率比客套更重要。
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渗透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准确运用语言。如很多中国学生早上见到老师或者在英语课堂上,习惯向老师问候: “Good morning,teacher!” 可是在汉语中可以把教师当做一种称呼,而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应该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教师Sir/ Mr.或Miss/ Mrs.不可以用teacher;在英语国家的日常交际中,无论年长老幼,只要关系比较密切都可以直呼其名,而在中国绝对不可以,这些都是中西文化差异。
二、单词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
有些英语词汇在使用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融入重要且必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英语单词时,最好巧妙结合单词,点拨文化意义,从而融入文化知识。如“dog”一词,中西两种文化的“狗”的意义相差很大,中国人常用“走狗”、“丧家犬”、“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 、“狗嘴吐不出象牙”等形容厌恶的人,带浓厚的贬义色彩。但是西方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的意思是“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极为相似, “Every dog has his day”相当于中文的“每个人都会有得意之日”。
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就会产生语用失误。
三、挖掘教材内涵,吸收文化知识
目前中小学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只能根据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例如,在教学“Food and drink”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西方人认为“吃饭”问题是无足轻重的,与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有天壤之别;他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嗜工作如命、视时间为金钱,他们守时、守约,总是行色匆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式样虽然简单,但注重营养;餐具的使用和中国人也不一样,中国人多使用筷子,而英国人用刀叉,并且刀叉的用法特有讲究:平行放置表示已经吃饱,呈八字摆放表示还没吃完。
另外,还可以借此话题简单介绍茶(tea)文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中国喝白开水也叫喝茶,而在西方国家,加了糖或茶叶才可以称之为茶。英语中的“black tea” 是“红茶” ,不可望文生义地译成“黑茶”。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又各有千秋。相较于中国人喝茶时的沉稳,英国人则多了份优雅。
再如,学到shopping时,告诉学生英国人购物不喜欢讨价还价,看中就买,否则走开,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没有风度、有失身份。而在中国购物时不会讨价还价会被认为是“笨”,花了冤枉钱,有被他人“宰”了的感觉。在这一单元中最常用的句型是“What can I do for you?”及“Can I help you?”此时,有必要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千万不要对年迈的老人说这两句话,因为西方的老年人大都不服老、不服输,要有人对他们这么说,他们会认为是说话者对他们的不尊重和看不起。而在中国,主动给予他人帮助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
四、营造节日氛围,体验异国文化
巧妙结合教材,结合中西方的重要节日,营造一定节日氛围,让学生去亲自体验中西方国家的不同节日文化,了解文化差异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时,让两组学生分别扮演中国人和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再现为同学过生日的情景和场面,或教师展示两幅不同的过生日的画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分析感受中西方国家过生日的异同。尤其应重点关注的是,中国人过生日时收到礼物一般不当面打开,而西方人恰恰相反,无论他们收到的礼物贵重与否,都会当面打开并说“Thank you very much”,说明他们收到礼物时的喜悦之情和表达谢意。
教材中涉及许多西方节日方面的话题,且学生对节日文化比较感兴趣,教师可巧借这些话题,充分利用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介绍相关的节日文化背景知识,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设计形式活泼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不同的跨文化知识,让英语这门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春节;圣诞节;文化差异
节日,一种文化现象,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出节日的民族历史文化意识。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是东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对这两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社会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文化差异的诸多因素。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来历
1.春节的来历
在中国,每年的农历新年,即正月初一是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2.圣诞节的来历
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
二、春节与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1.节日习俗
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欢乐的宗教性节日。每个家庭要在圣诞前夕特别布置圣诞树。圣诞树上挂满了彩色灯泡,枝头上缀满了银色和金色的闪光纸片,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前,互赠礼物、互祝节日快乐。并且小孩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圣诞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鸡、乳猪等圣诞大餐,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唱歌跳舞或玩集体游戏。
2.表现形式不同
中国的年节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物事,单说饺子这一原本的日常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这样,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西方人的年节,特别是对基督徒来说,它代表了耶稣的诞生。他要求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在采购礼物及寄送圣诞卡片的一阵忙乱中,很多西方人仍会拨出时间去帮助别人。圣诞节提供了很多传扬“平安与世、善意与人”的机会。
3.敬拜对象不同
在春节期间,中国人敬拜的诸神,民间词语中的“上贡”、“烧香”等,无不灌输给人们这样一种观念:过节就是要敬比自己能力强大的人或神。在人们给天地间的诸神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诸神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而又富裕的生活。
西方的圣诞节是宗教性的节日,敬拜的是天主的儿子耶稣、基督、默西亚,一位通过马槽、十字架、祭台,为了人类生命获得救赎,获享永恒,与主同福的神子。这种敬拜是一种基于心灵的精神的信仰的理想,而生活的本身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
三、影响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比喻为快乐的使者,是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
透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春节与圣诞节存在着其起源及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多彩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包括增强文化竞争力,保持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才能融入国际社会,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圣诞文化;青年学生;影响;融合创新
圣诞节是基督教为纪念耶稣诞生而设的一个节日,也是西方国家最为神圣的一个节日,在全球影响甚广。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据说是为了与世俗祭祀太阳的农神节相一致,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圣诞节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注重合家团聚,并且有隆重的庆祝活动。
一、圣诞文化在我国盛行的缘由
圣诞节传入我国之后,广受青年学生的追捧,他们之所以热衷圣诞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圣诞节本身来说,其形式新颖,更具表现力和想象力
青年学生崇尚快乐、平等,讲究情调。他们喜欢圣诞节往往不是因为其文化内涵,而是想让自己平淡的生活多一点乐趣,希望借过节来放松自己平时紧绷的神经、宣泄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
圣诞节传入我国后,其宗教性质逐渐被弱化,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这个节日所能带来的那种欢乐气氛和激发起潜意识里的娱乐精神,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互相沟通与交流的好机会。例如,圣诞节时,青年学生们可以互赠圣诞贺卡,传递圣诞祝福,扮圣诞老人、开圣诞晚会,大家聚在一起互吐真情、享受温馨。其新颖的形式、自由畅快的思想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这一节日放松自己,加强与朋友的联系,减少个体孤单感,补偿平时生活的单调,起到陶冶情操和净化灵魂的作用。
(二)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来说,节日信仰未能与时俱进,人们对其关注度不断下降
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愈加频繁,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学生们也更乐于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当前我国的传统节日正在逐渐的被简化,青年学生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也在日渐淡漠。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起源于祭祀、庆贺以及节气等活动,形式比较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挣钱上。因此,人们便秉着一切从简的原则来简化传统节日仪式。例如,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从年初忙到年尾,准备年货、放鞭炮、贴对联、吃年夜饭等。每一个阶段大人、小孩儿都各有分工的忙碌着。而如今,许多地方燃放烟花爆竹的禁止,印刷春联的热卖,就连吃年夜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饭店吃。这些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这种习俗的简化,也让人们越来越淡忘那些传统的节日习俗。
(三)商家和媒介的推波助澜,使圣诞节渐已成为青年学生时尚生活的一部分,其盛行更是在所难免
圣诞节在我国的流行离不开商家和媒介的推波助澜。无论我们是否认同圣诞节,对于商家来说都是其促进销售、赚取利润的良好时机。商家的宣传包装和一系列的促销手段,不仅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刺激了青年们的狂欢神经,调动了他们的消费热情。
在媒介铺天盖地的宣传下,青年学生们更乐意庆祝圣诞节,认为它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更是一种易被接受的文化氛围。虽然他们当中有些人并不了解圣诞节,但当身边的人开始过圣诞节时,他们也会被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所感染。当别的同学大谈圣诞文化时,他们也想作为参与者融入这个文化,亲身体验圣诞节所带来的快乐和温馨。反而不过此节者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落伍的一种表现。由于大家都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势,所以他们对圣诞节非常期待。
二、圣诞文化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
随着圣诞节在我国的不断渗透,青年群体的特别追捧,其在帮助青年学生从中获得精神补偿的同时,也给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
一方面,青年学生把过圣诞当做一种时尚,一种潮流。认为圣诞节所带来的西方文化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娱乐方式,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有助于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节日文化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再安于现状,而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圣诞节所蕴含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对我国青年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变得“西化”,并把西方的这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奉若神明,从而误导了他们的信仰、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将成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如果长期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将势必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对青年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青年学生追求时尚、潮流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青年学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体现。圣诞文化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相比,能够不断更新青年学生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使他们的生活节奏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富有个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年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对这些文化缺乏有效鉴别,如对之刻意模仿,即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深受圣诞文化影响的青年学生,由于还没有成熟的判断能力,为了张扬个性,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便开始盲目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例如,他们之间的交朋友不再是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为基础,而是以实用为目的去成为朋友,这使我们的社会交往变得更加复杂化。受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学生以个人为基础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关系的倾向越来越突出,他们追求平等互利的个人与集体关系,但更偏重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三、针对圣诞文化的应对策略探讨
圣诞节在我国的盛行以及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反思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
(一)走融合创新之路
青年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因为传统节日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因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改革,需要走出单调的,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
我们在改革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在融合这两种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我们节日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路向,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圣诞文化的特色加以改造创新,把我国的节日文化不断的向前丰富发展。例如我们的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可以参照圣诞节中圣诞老人的形象,创造出我们自己的节日形象和节日文化产品,突出民族特色,体现人文关怀。以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和符号认同,增强传统节日对青年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传统节日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化观念正在严重的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此时,为青年学生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基于青年学生的特点,社会发展变革的需要和对教育发展的继承与发展,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引导青年学生从小树立跟党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统一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增强辨识能力。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提高教育的效果。
(三)引导青年学生自觉防范圣诞文化的消极影响
圣诞节在我国的盛行离不开商家和媒介的宣传和炒作,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也离不开舆论的正确导向,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大众媒介的作用来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自觉防范圣诞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社会各界的宣传以及主流媒介的传播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导向,遏制西方节日文化的商业炒作,大力加强我国传统节日的改革和宣传,为青年学生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例如,社会要加大关于青年学生教育类的电视广播节目、书刊、影视、网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青年学生活动场所的管理,共同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为青年学生追逐时尚、潮流的文化搭建有益的舞台。
四、结语
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我们要理性审视西方圣诞文化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双重影响,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圣诞文化,取其精华加以改造创新,为我所用。同时,也要用敬意的眼光去看待圣诞文化,因为这种文化之根已深深融进我们广大青年同胞的心中。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它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我们的融合创新之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 杨松.青年思想道德成长特点与培养目标之我见[J].辽宁大学学报,2002(6).
[2]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J].艺术百家,2012(03).
[3] 唐梦楠.当代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少年思想的影响[J].武警学院学报,2006(08).
关键词:鬼节祭祖节狂欢节
所谓鬼节,就是与鬼的观念有关,以鬼为主题的节日,民间往往直呼其为鬼节、冥节或阴节。虽然中西方都有鬼节,然而二者在外在表现形式及节日内涵上都迥然不同,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
一、中西鬼节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
(一)过节方式
在中国,鬼节不止一个,其中较为隆重、受到普遍认可的是三大鬼节,即清明节、七月十
五、十月初一。清明节家家要起早扫墓。七月十五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朔,或寒衣节,人们要焚烧纸质的衣物,谓寒冬来临,给祖先送去寒衣取暖。
在西方,普遍流行的鬼节是万圣节。人们用南瓜灯、吊死鬼等来装点庭院。孩子们会精心地打扮成恐怖的妖魔鬼怪,挨家挨户地去说“恶作剧还是款待”以讨来丰厚的糖果。
(二)文化载体
一切文化都需要物质载体,节日文化的载体即是能承载、传达节日主旨,具有节日特色的物质实体。中国鬼节的河灯、祭祖的食物、纸钱等都是在为祭祀服务,都履行着供奉的功能。
西方鬼节里的骷髅面具、奇装异服、南瓜灯、“鬼屋”、还有款待那些“淘气鬼”的糖果为的不是祭祀,而是游戏、寻求刺激,给平淡的生活加点儿佐料。因而,它们是人们娱己娱人的工具,担当着游戏的功能。
(三)节日气氛
中国过鬼节时时刻刻都表现着对祖先的敬畏。扫墓、祭拜都要恭恭敬敬,上香、磕头要无比虔诚,整个过程要由家族中的长辈主持,参与的人们不敢稍有怠慢,气氛十分庄严静穆。
相反,西方的鬼节则是一个恐怖但却充满欢乐和刺激的节日。人们装鬼、编鬼故事、布置鬼屋、观看鬼片……,想尽各种办法以鬼取乐。人们在鬼节这天尽情地狂欢,空气中回荡着尖叫声和欢笑声。
二、中西鬼节的内涵差异
(一)中国鬼节——祭祖节
在中国,人们对“鬼”表现出莫大的敬畏,这种“鬼”不是普通的鬼,而是鬼中的“祖先鬼”,是与现世的人们有着血缘联系的祖先的灵魂。人们过鬼节实际上是在为阴间的祖先过节,是在祭祀祖先。因此,所有的鬼节都以祭祀为主要内容,鬼节中的全部物品都为祭祀服务,节日的气氛充满了对祖先的恭敬。所以,中国的鬼节实际上是祭祖节。
(二)西方鬼节——狂欢节
在西方,“鬼”是传说中撒旦派出的邪恶的灵魂,而相信上帝无处不在的人们自然对这种鬼魂不屑一顾,“鬼”成了被游戏和取笑的对象,人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装鬼吓人、以鬼取乐、小孩子们更能借此机会赚够实惠,鬼节成了一个惊险刺激、嬉笑欢乐的节日。可以说西方的鬼节是一个扮鬼、戏鬼的狂欢节。
三、隐藏在差异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
(一)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
把祖先崇拜推上高峰的是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第一学说的儒学。儒学提倡“正名”,即在继承权上确定名分,而血缘关系是这种确定的唯一根据,只有基于血缘关系的“正名”,才能使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的一切遗产由其子孙名正言顺地继承。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更加牢固了宗法制度,也进一步地刺激了人们祖先崇拜的利益需求。
如果说中国的鬼节表现出中国人信仰中的鬼崇拜——祖先鬼崇拜,那么西方的鬼节则表现出西方人信仰中的神崇拜,而且是唯一真神崇拜——上帝崇拜。在中世纪的欧洲,僧侣是社会中拥有最高权力的利益阶层,人们寄希望于通过“入教”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向更高阶层靠拢。这样,基督教就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西方的核心信仰。人们崇拜上帝是要从上帝那里得到祖先或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给予他们的东西;同时,教会也从统治的角度出发积极宣扬人只要服从上帝、取悦上帝就能得到一切。新晨
(二)统治阶层对鬼节的影响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出现过611个帝王,每个帝王死后,其继任者或子孙都会为了“正名”而在规定的日期于专门修建的宗庙举行隆重的祭祀,以显示其帝位继承的合法性和血统的高贵。帝王的祭祖活动推动和强化了社会各阶层的祭祖活动,达官贵人要通过祭祖来为自己的权势“正名”,民间百姓也要通过祭祖来强化家族势力和人际关系。
起源于凯尔特鬼节的万圣节最初也存在祭祀活动,所不同的是:凯尔特人祭祀的对象不是祖先,而是死神萨曼;祭祀的目的不是对祖先崇拜,而是对死亡的恐惧;祭祀的物品除了牛羊牲畜,还有活人。凯尔特鬼节的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公元1世纪左右。强大的罗马帝国征服了凯尔特部落,身为异族统治者的罗马人要用自身的文化来取代凯尔特人原有文化,以巩固其统治地位,鬼节受到罗马人丰收节的冲击。最终,两种文化通过不断的碰撞和摩擦走向了交融,鬼节和丰收节合而为一。
参考文献:
[1]马书田.中国鬼神[M].团结出版社,2007.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总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中说到:“……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跨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英文文章,而且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然而长久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以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一、激活教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间的区别是学生误用、错用英语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中英文化差异大量存在。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等。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中英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中英文化中的异同。比如在教授牛津英语3A第七单元时,教师可以借此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一般会“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常常会高兴地回答“Thank you.”另外是英国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是截然相反的。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所以在教学present(礼物)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的现象,并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进行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交际片段对比让学生在生动真实的语境中将这个特殊的方式牢记心间。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衣服真漂亮!哪里哪里。这是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请收下。不用这么客气。”而西方人往往会这样表达:“Todayisyour birthday.Your dressiSbeauti—fu1.”“Thank you!”“Here iS a present for you!”“0h,what’S this?”“0h.It’S a watch.Thank you!”
二、深入挖掘教材,在文化比较中培养文化意识
语言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于该国文化的学习。“Learning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est pur—poseof languageteaching”(1904Jespersen).而最能代表文化,反映民族习惯的是各种节日和庆典。因此英语国家的节日是英语教学中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但要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输送给学生,还应适当扩展,对中英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如在学习小学牛津英语6AMerryChrismas!时,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组织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
三、在英语活动中。体验文化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牛津小学英语6A新授节日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国四个节日的时候,我设计了“以旧带新”的环节,用“HappyNewYear”与“WewishyouaMerryChristmas.”两首歌曲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系列以往所接触过的中西方节日的图片,如SpringFestival,ChristmasandSOon.并请个别学生对这些节日进行简单的一句话介绍,如此很自然地将旧知识渗透进新知识的教学中。
摘 要: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80后的青年人来说似乎变的越来越陌生了,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青年人更加期待西方节日。倘若任此种情况无限扩大,不单是中国传统节日受到打击,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保护好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人类内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使中国青少年懂得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西方文化;青少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然而到春节来临,贴对联,蒸扣碗,吃祭灶糖,这些活动在人们心中也淡化了不少,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春节,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中国人觉得过年没意思。的确,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各界也都在高呼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崇高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春节 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1911年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张灯结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气象。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也成了现在中国人春节晚宴的一道“硬菜”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取名而来。其又名灯节,道教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院中玩耍,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美丽的烟花,美丽的元宵佳节。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寒食节”风俗。相传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故将这一天定位为“寒食节”,后来因为和清明节气相近渐渐合二为一,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从古到今,此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到郊外清扫墓碑、供祭食品、焚烧纸钱,同时阳春三月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午日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嫦娥奔月这一神话也为中秋节蒙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在现在,圆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品着香茗、饮着美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中秋月圆人应圆,人们即使漂泊在外,也要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所以自古就有“千里共婵娟”的佳话。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传统节日的淡化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大地,全球化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毫无疑问,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被这浪潮所覆盖。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传统节日正日益呈现出淡化的趋势。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的较大的提高,为传统节日的淡化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项功能也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的诱惑力。改革开放同样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引起传统节日不适宜方面的产生,从而淡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二)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也涌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伴随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日,洋节日逐渐呈现火爆局面,并隐隐有超过传统节日的趋势。西方节日的引入,势必分流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化。正如近几年的春节西方的情人节有冲突的现象,二零一三年年初四同时也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本来这天应当是亲人走亲访友,拜年道贺的日子。可是大街上满是一对对的情侣,而且玫瑰花店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各地的金银手饰店同样门庭若市。青年们忘记了今天是春节他们只记得今天是情人节。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也颇受影响,都问我“姐姐是不是一到春节就要买玫瑰花啊?”多么可怕的现象,西方节日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三、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根植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若文脉断了,下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要恢复已中断百年的千年文脉,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节日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形态,不仅包括仪式、饮食、服饰、歌舞、体育等形式,还包括节日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内涵。前者是节日的外在形式,后者是节日的内核。要保护节日的内核,必须保护节日的外在形式。因而,必须加强对节日仪式、节日饮食、节日服饰、节日歌舞、节日体育的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2]
(一)提高保节日保护意识 作为思想教育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积极认识并了解各个节日的来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庆祝方式等。并鼓励亲朋好友共同努力。中国传统节日是大家的节日,是我们自己的节日。需要每个人去捍卫它。其次,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每到节日即将来临可以组织自己小区的孩子们来参加有奖问答活动,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小礼品。好比中秋节,可以买一些小月饼,然后出一些关于中秋节有关的问答题然孩子们来回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孩子们节日意识匮乏将断送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命脉。所以传统节日的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
(二)促进商业宣传 要促进商业圈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活动。二十一世纪逐渐成为消费社会,民众的消费意识大大提升。可以就此利用好这一趋势,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使各个商场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相关习俗。做好相关商品的促销活动。西方的节日中融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如圣诞节礼物和卡片、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复活节的彩蛋等都营造了节日气氛,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优秀特色,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如开发传统节日的节日吉祥物和各种饰品,增添节日氛围。例如,端午节,商场可以将端午节的来源,以及为何要吃粽子等相关信息,印在海报或者商品促销单上;元宵节可以在人流高峰处举办有奖灯谜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可以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如此种种都可以使民众在购买商品时也了解了这种庆祝节日方式的由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设定法定假日 国家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形式来去认定为公共假日,这样既尊重了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才能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就是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这对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对于我们长大的这一代,逐渐感觉到过节慢慢逝去了儿时的兴趣;尽管到了春节,我们不再愿意去赶趟买新衣;尽管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不会包饺子;尽管我们已经不再收压岁钱。我们依然要我们依然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各个节日庆祝活动。因为我们肩上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我们要让自己的下一代期盼着过节,要让他们向我们小时候那样盼望着收到压岁钱,盼望着吃月饼,喝汤圆,盼望着重阳节登高采菊。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立足民族传统文化 遵循“外传统、内现代”的原则,借鉴岭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围合形式,运用廊、桥、亭、榭穿插组合教学楼单元,屋顶形式、檐口处理、顶层退如、底层架廊等方面达到古风神似的效果,各单体内部平面功能组织、空间效果、技术设计等方面则力求满足现代化的要求。在设计布局方面,体现岭南传统书院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体现山水园林式校园的表现精髓,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整体结构突出中国传统风格,以环球广场和图书信息中心为中轴线,古朴、庄严、大气;单体建筑采用岭南元素,亲切、包容、开放,寓意我校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园林文化体现中西兼容原则 我校主题文化园林、学子湖等工程的设计思路均体现中西合璧的风格,中华文化经典与西方文化精华互为衬托,在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开辟“环球广场”,广场中央镶嵌巨幅世界地图,广场四周定期更换文化橱窗和“博雅学生”名片。通过动态或者静态的主题系列宣传,让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异域文化,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中成长为富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博雅学子。
章徽设计传承学校文化 我校的校徽以蓝色为底色,代表海洋文化,以红色线条代表中国喜庆传统,以盾状为外形代表西方文化;在结构上,由岭南建筑、水和书卷组成,下面的书卷慢慢展开,意为将知识传播出去,建筑屋檐为岭南传统风格,呼应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表现立足南粤,放眼世界。整个校徽,从内涵到外形都体现了中西融合,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我校还设计、制作了独具特色的校友徽章:正面中央是校徽,上端是校名,谷穗和张开的翅膀环绕两侧,寓意一批批学子从这里起航,走向世界。校徽正面底端印有本届毕业生的辈分,背面印有完整的校友辈分谱—广外信君子,博学贯中西,刚健勤雅正,诚善修齐治,智慧思融和,宁静四海致。每年的初、高中毕业典礼都有一个保留节目:齐唱校歌、颁发校友徽章,希望每一位毕业生牢记母校,回报家乡,报效祖国。
课程设置彰显国际视野 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供各年级学生免费选修。同时,引进AP课程、中美“2+1”国际高中课程、德国歌德学院PASCH项目等国际教育合作项目,鼓励各科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国家课程的国际化内容,开设有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如电影配音、外交礼仪、中西文化比较、走进欧洲等。至此,以基础课程为主体、以外语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博雅课程体系基本形成。
德育科研凸显多元文化 各年级以“雅育”为德育工作主线,以“涵养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学生,润养舒雅校园”为德育工作目标,围绕“外语特色学校雅的德育模式研究”和“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胸怀的国际公民意识的中学德育课程研究”两个课题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雅育既可外显于雅容、雅言、雅行,也可内化为文雅、儒雅、高雅。我校倡导的“雅育模式”,指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精神气质,提高学生“博学、雅正、融和”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竞争意识,德才兼备、文理兼优、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两项课题研究贯穿于我校办学的全过程,将在学生培养方向、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资源开发、促进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方面积累经验,对创建和发展外语特色品牌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文化交流契合国际教育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英语、第二外语和校本特色课程实行小班制教学,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符合国际教育背景的系列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课内外学习、生活内容。第一,班级文化建设上面,通过课室文化布置,班旗、班徽、班歌创作,班级名片、班级格言设计与制作,毕业纪念册设计与制作以及各种班级竞赛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第二,宿舍文化建设方面,通过“我的宿舍我做主”个性宿舍评比、学生公寓楼命名及宿舍公共场所标语征集活动、“我的宿舍,我的家”征文和摄影比赛、宿舍礼仪知识讲座等活动,学生对宿舍、班级、学校的归属感大大增强;第三,学校文化活动方面,通过学校校歌征集,“亲近绿色、美化校园”植树节系列活动,外语文化艺术节,国际青少年创新大赛以及毕业典礼等活动,逐渐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异域文化的理解;第四,节日文化活动方面,我校围绕中西方文化差异,组织开展多元的节日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味传统文化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第五,出国游学活动方面,寒暑假期,我校根据学生选修的外语语种,有针对性地组织出国游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感受异域文化。实践证明,出国游学是中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