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第1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形势及新任务,高校发展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教学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教学中存在浮躁现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适时推出,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还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它是一项以点带面的改革,即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水平课程;以整体教学内容改革为面,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加强和改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之举,对于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理解优质核心课程的内涵是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的前提和基础。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特别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推出了一系列有关课程建设的重大举措,课程建设更是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目前推出的优质核心课程是多年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的全面总结。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必须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是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课程建设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不同的特色。优质核心课程评判标准必须科学地、完整地反映优质核心课程的基本特征。随着认识的逐渐加深和对课程要求的不断变化,其标准也会随之发展变化,而且任何一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都应是一个不断吸收新成果、适应新形势的动态发展过程。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优质核心课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体现着现代教育的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它涉及师资、学生、教材、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打造出了中医美容技术核心课程,而该核心课程的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中央财政重点扶持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作为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校方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中医美容技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措施、奖励等保证条件。学校对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动态管理,要求核心课程负责人组织该课程组成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资源、及时更新优质核心课程。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优质核心课程资源,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并将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任课教师互动、交流。

2.2优化教学团队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我们聘请本市多家综合性医院临床一线的医师及知名美容机构技师和我校中医教研室教师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的中医美容技术课程教学团队,重视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着力培养能够担任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定期以教研室为单位,召开教师教学观念专题会议,共同探讨教学理念,保证新的教学观念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2.3整合教学内容,教法灵活

中医美容技术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我们打破多年延续的中医美容章节式教学套路,在教学中继承传统中医美容的精华,结合现代美容医学理论,把中医美容的优势与特色继续发扬光大,依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贴近未来职业岗位最实用的传统中医美容技能,以实用技能引出相关理论,以够用为度,同时适合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反映中医美容临床、教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不断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课程内容中,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采用启发、讨论、案例、问题、情境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教学着重解决难点、重点问题,适当运用PBL教学,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国内学生存在着中医基础理论与美容实践技能脱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现有阶段式的教育模式缺乏基础知识与实践之间贯通的桥梁,而学生也只是将考试过关作为学习目标。另外,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间隔较长也是一个不利因素。而PBL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复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和最新文献,将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善于动脑、善于动手、善于实践、善于创新。

2.4建设特色立体教材

中医美容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应反映中医特色的学术观点和教学思想。中医美容技术优质核心课程教材是基于高职统编教材基础上配套体现中医特色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学生通过学习优质核心课程教材拓展知识、增长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理解和归纳能力。随着我校教学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利用学校网络进行教学及管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教学习题、实训指导、图片库、视频等立体教材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5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中医美容技术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把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的相关信息融入到课件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以弥补书本教材的不足,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真实地展现中医美容技术实际运用的场景,注重以教为本,教学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学质量。

2.6开放实训室

中医美容技术作为职业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实践教学注重课上实训与课下实践相结合,注重对课堂实践技能学习的巩固和加深。课程组青年教师和辅导员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在实训室分组训练技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放实训室,弥补了课时有限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2.7转变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和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目前,针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在课程理论考核方面,采取平时测验、提问、闭卷理论考试等方式,在实践考核方面,则采用随堂单项面试操作与综合技能考核,并且实践考核比例已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7%。本课程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2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重点课程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80-02

校级重点课程是指在学校设置各本科专业中,专业办学水平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学校领先水平的课程。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院系要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合理的规划课程建设工作,以重点课程建设推动学校专业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一、重点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课程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目标与价值的主要载体。独立院校在课程建设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建成一批影响力大的优质课程资源,可以大范围的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良好氛围。这也是学校创立特色、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重要环节。教育部2003年文件《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亦为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商学院《国际经济法》重点课程建设为例,《国际经济法》作为教育部确定的法学高等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属于专业必修课,而且还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本门课程以国际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涵盖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贸易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国际税收关系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经济活动愈加频繁,使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显示了该门课程需要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重点课程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点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重点课程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高等院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1)教学内容建设。这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国际经济法的实践需要和应用水平,体现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同时,根据本院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先进、适合的教学理念,就不可能有优秀的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建设就沦为空谈。《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体现为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建设中应紧紧围绕提高独立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在大篇幅、整个章节的理论教学中,深入浅出,内容安排上突出浅显易懂,点到为止,应多融入实训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加强与已经建立良好关系的实习基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的业务合作,展开针对性的职业岗位模拟培训与实习。从而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商学院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国际经济法体系繁杂,内容丰富,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常常感觉知识覆盖面广而乱,整个学期后仍不能对课程体系有清晰的把握。对于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54课时/学期)完成教学,往往无法面面俱到。尽管该课程教材的章节不尽一致,但是课程体系基本是一致的,可将知识内容化整为零,从结构上划分合理的框架,从讲解内容上建立知识模块的联系,突出重点、难点,加强练习与讨论,既能分清主次顺序,又能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如此一来,学生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能清晰地理顺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纵向体系,并结合以往的知识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难点。

(2)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载体,重点课程建设需要有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重点课程建设,在不断积累经验与实践探索中,为课程的持续性建设注入新的能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学督导、教学交流等环节,督促他们进行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其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充分发挥在实际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最后,主讲教师的“双师型”特征,要求授课教师除了富有激情、专业的讲解技能外,应积极地参加实训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以达到“双师”素质。学院应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采用兼职或特聘方式将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到教学一线,组成重点课程教学团队,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教学方法的创新。重点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国际经济法内容庞杂,传统教学手段已无法将其全部演绎,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保障教学质量,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如VCD、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不仅能使平面、刻板的书本文字生动形象起来,而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教师授“课”而非授“书”,如何将“静态”的教材讲授为“动态”的课程,不仅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上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还要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不断更新、提高与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造优质的教学条件。

国内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教材为中心,重在教师对学生“灌输”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概念。国际经济法的讲解如果停留于表面的概念与理论知识上,学生只会感觉乏味、生涩与厌倦,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教学效果。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吸引到课程教学中来,针对国际经济法各个模块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兴趣导向,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灌输”,以案例教学、主题讨论、诊所教学等为媒介,开展互动式教学,良好地引导学生由“被教、被考查”向“主动提问、主动思考”转型。

2.重点课程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独立院校重点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高水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校级重点课程不能简单理解为学校独立规划的课程,它的发展仍需要国家、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供资源和组织协调,它与国家课程的发展处于相互依赖和互补的动态调适与优化关系之中。

(1)特色与全面的关系。课程建设既是各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亮点,也是各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但是仅把特色项目建设好还远远不够,应正确处理特色与教学整体工作的关系,要集中精力抓特色,统筹兼顾抓全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课程的带动效应。

(2)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重点课程负责人与参与建设的其他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负责人是课程建设中的关键人员之一,他需要有领导和管理技能,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科研能力。如果负责人缺乏研究经验,课程建设中有关科学的规范和管理就可能无法维持。课程建设团队应结构合理、来源多样。团队中应稳定发展一批核心成员,既能增进机构知识,又可促进课程的持续建设;适当的聘用(兼职或特聘)校外人员则可为课程建设提供最新的思想动态,也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保证高校与更广泛的研究群体间有持续不断的交流。

(3)运行与发展的关系。重点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建设、整改、组织实施和评估验收四个阶段。为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必须建立一个连贯的课程管理运行体系和严格有效的研究发展系统。课程研究与发展系统对于课程的持续发展十分必要。其中,一个前沿、有创意的研究思路和一个指向教学实践领域的研究计划是核心要素。

三、重点课程向精品课程的跨越

精品课程是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是课程中的优秀代表,在课程建设中能够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标准应当是重点课程建设的标杆,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重点课程到精品课程的显著变化,实现了课程数字化。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传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集、参考文献目录等上传至网,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推动了高校网络远程学习环境。在重点课程建设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现在各院校都在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独立院校要突出课程的特色,反映国际经济法在本校长期办学和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独特风格,而这种特色的形成在于创新。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应积极进行改革,才能体现本学科和学院的特色。

第一,要重视教学研究。湖南工业大学的张昌凡老师曾提出,“如果参加评审的课程中关于教学的学术研究论文很少,甚至是没有,就很难通过初级评审。”这反映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学习钻研、思考和研究的不足,会导致教师教学思路狭窄,没有引入新知识和新思路,对于无论是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还是加强青年教师的梯队建设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应在课程建设中,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为创建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第二,要重视深化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职业素质为导向来指导教学改革;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最后是考核方式的改革,变封闭、单一式的考核为开放、多元素的考查,既能客观地反映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真实学习反馈结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度,逐步改变学生为考试而学、为学分而学的学习态度。

第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保护。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应具有共享性,让更广泛的人群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相关专业更多、更全面的交流。由于目前尚无合理的保障体系、制度,知识产权被侵害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又制约、减缓了重点课程向精品课程推进的步伐。

第四,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体系。重启动轻跟进,重建设轻维护,重数量轻质量无疑也阻碍了重点课程向精品课程的转变速度。学校作为中心指挥,应从课程建设的启动、进程、内容安排、评审、网络资源有效保护和后期维护等环节都予以全面的督导和支持。只有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将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独立院校课程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由重点课程建设入手,以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来推进具体工作,循序渐进完善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充分体现课程建设的价值所在,以此带动教学团队建设、自主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教学质量水平综合提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等多方面的建设与完善,从而使课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凸显本院校“质量工程”的特色与亮点。

参考文献

1 何元贵.大学精品课程持续建设问题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

2 余巍巍、许俐俐.从重点课程到精品课程的跨越[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 李伟.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4)

4 宛立群.高职专业外语类精品课程建设中“三个度”问题的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5 徐亮、翟丽玲等.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6)

6 黎荷芳、孙永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及有效利用问题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4)

7 杨春华、贾建忠、姜锐.精品课程建设对高职教师教学的影响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

第3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摘 要: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课程建设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体现课程建设的水平,并且对其他课程起辐射、带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教学考核评估等多方面的建设,其在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精品课程 高职教育 要点 意义

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点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条件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同时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建设是核心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是相呼应的。精品课程的内容必须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同时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要齐全,使之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并且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三)队伍建设是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建设和教改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首要指标。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 形成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精品课程负责人应是由具有较高科研水平、较强管理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他应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又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也是教学研究以及课程资源的学术组织者,对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质量和教学水平起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手段建设是切入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不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更方便了学生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五)考核评估是保障

课程质量评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课程评估是做好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开展对课程的硬件和软件的评估,可以了解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把好课程建设质量关。通过课程评估和对合格课程的检查验收,为制定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学校、系主管教学工作的部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保证。

二、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精品课程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必然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从而保证优质课程和资源的丰富。而且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团队形式出现,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由一个人牵头,带领团队齐头并进,整体提高。不但从根本上取代了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而且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训练营。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二)有利于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

精品课程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例如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一目标的。广大师生想要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或使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就必须提高其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对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课程的一些评判标准也是对参评学校的网络建设、网络连通率等间接地起到了强制性改进作用,一旦有问题暴露,马上推进问题的解决。

(三)有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尽可能去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人可利用这种资源来学习,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前者是开发利用资源,后者则是校际间的共享,这种共享只有在精品课程建设框架下方可实现。精品课程汇聚了最优质的教学教育资源,各高职院校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将减小资源浪费。在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中,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必须要上网,并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一并上网。精品课程建设中,从课程的筛选、申报、评审到公示、公开和使用,都要通过网络进行,最终必将充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和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四)有利于推动专业系列课程整体建设

面对高职院校大量扩招,师资紧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矛盾突出的现状,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所提供的优质资源也影响着其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它的建设还推动着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动着专业系列课程的整体建设,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精品课程是相对基础的,同时又能使多数人从中受益的课程。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搞好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此外,高职课程有示范性和推广辐射作用,通过宣传和推广精品课程,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期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应重在过程和发展,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并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洪一、杨东铭.能力本位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55-58.

[2]罗然.精品课程建设十大辐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62-64.

第4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课程地图;主干课程群;核心能力培养

0 引言

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了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奠基性工作,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础,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改革使各专业在招生规模和就业等方面的竞争日趋加大,专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方面,课程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水平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构建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优质资源,是提升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主干课程群建设是与单一课程建设相对应的更为复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本科课程建设中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智能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与科技及经济发展需求关系密切,要求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要满足专业知识全面性的要求,显然单门课程建设已经难以收到全面教育和综合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对学生未来就业的规划。因此,借助课程地图的构建,结合课程规划以及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分步骤、有计划地研究并建设智能专业的主干课程群体系,有利于改善本科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升学习兴趣,进一步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规划4年本科的学习路径。

纵观近年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特性、学生未来就业规划及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将专业中对应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按照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间的关联性进行课程群建设和优化,这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改革趋势,也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加强对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因此,以课程地图构建为切r入点,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主干课程群的改革创新和建设,带动教学内容、教学队伍、实践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使本科人才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养,从而切实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最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积极开展课程群的建设工作,形成了“以一带多,共同提高”的课程群建设思想,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的辐射示范作用,有效带动课程群中其他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改善相关课程的教学条件,并根据专业建设定位,结合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以优化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结构为目标,协调课程群之间的教学关联和内容建设,突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构建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高水平和系列化本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台湾各高校构建的课程地图已经比较成熟了,例如台湾中正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交通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等,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地图构建经验。但国内高校还未大规模开展课程地图的构建工作,主干课程群建设也还未达到辅助学生自主设计本科学业计划和规划未来就业目标的程度,因为学生们不是特别清楚所学专业相关课程能够对应培养什么样的就业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出现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等方面相互脱节和割裂的现象,导致了专业发展受阻和人才培养不利的状况。

对应以上课程地图和主干课程群的建设工作长期被分割成两个独立教学改革项目的问题,笔者从课程地图构建人手,研究并挖掘课程群建设与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相辅相成的关联关系。目前国内外还不多见相关课程地图构建与主干课程群建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举措,因此该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以课程地图建设为推手,促进主干课程群的建设和优化

高校课程地图和主干课程群建设是围绕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改革工作,而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地图构建在国内起步较早,其中,智能专业通过近3年的课程地图与课程群建设相结合的探索研究,明晰了“教”与“学”的课程与核心能力培养双方的对应关系,同时也为学生将本科学习与就业规划结合起来,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学习规划路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台湾各高校的课程层次与我们专业课程在体系结构上比较相似,表1所示为台湾中正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智能专业的本科专业学业计划结构,因此他们构建的课程地图(课程地图框架见图1)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显然,不同层次的课程对应的教育目标不尽相同。

人才培养侧重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培养,具体由专业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因此在确定了分类课程的教育目标后,还需要细化每门课程,使其与专业预期培养的核心能力相对应。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课程的教育目标,并挖掘不同层次课程对学生的跨领域思考能力、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国际竞争力、宏观视野、自主学习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辅助学生对学习路径做出规划。具体的研究思路为:明确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结构,研究主干课程群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以课程地图构建为切入点,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主干课程群的改革创新和优化建设,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本科人才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养。

2 建设优秀教学资源,强化智能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核心能力培养及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优化和整合课程群资源、提高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通过不断探索,构建部分知识传授与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水平、系列化智能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群体系,并通过精品课程本身的特色、可示范性、高水平及良好的推广性,有效地带动主干课程群教学资源的整体建设和优化发展,明湿改善专业基础课程和技术核心课程的教学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推动智能专业建设的发展。智能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关系如图2所示,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如表2所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第5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网络课程;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7-02

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体系,具有先进的功能模块及模块布局等自定义功能,拥有无限的容量,可以实现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为高校建设了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学校社区平台。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是一个教育资源共享、教师教学、学生展示的平台;学生还可根据自身工作或爱好需求,开展自主性、合作式、探究性学习。并且,空间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地展示自我的平台、终生学习的平台等[1]。

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具有工程实用性强、内容复杂、难度大的特点,由于学制、学时、知识更新迅速等原因,同其他工科专业一样,它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的建设正好提供了一个创新网络课程,促进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开发、应用和共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为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基于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网络课程建设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网络课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内涵,形成依托精品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建设新模式[2],研究以程序设计开发类课程网站为纽带的学生学习方式;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应用体验出发,研究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奠定基础,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探索新途径。

一、网络空间课程建设的意义

网络空间课程是传统的课程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新建设,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容和过程的总和,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1.现代网络教育应用发展的普及促使网络课程推

广网络教育。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教育成为一种速度更快、空间更大的新的教育形式。

空间课程作为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2.建设网络空间课程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网络空间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能够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网络课程建设拓宽了教学的空间,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4.推动网络课程教育信息化。网络课程建设有利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解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5.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需要相关理论技术的支持和普及,而网路课程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

探索开放、共享、应用和互动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法和教学应用模式,探索以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为平台的工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新方式,课程与信息化结合,提高教学与学习效果,探究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策略,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网络课程,为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网络课程建设现状

国外的网络课程建设源自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知识分享”计划,2001 年MIT 开放课程运动正式启动,将所有课程的教学资料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求知者免费使用。其开放共享理念、运作模式被各国诸多高校及组织机构所认同和效仿,并以各种形式展开研究。网络视频课程是开放课程运动中的新兴力量,美国高校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建设在众多国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免费公开自己的教学资源,包括讲义、作业、课件和课堂视频等。美国高校在网络视频课程资源构建方面意识较敏锐、实践经验丰富,有很好的示范作用[4]。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在2003年将这一理念带入国内,部分高校在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建设中积极尝试,力求突破。2011 年 3 月,复旦大学 《执拗的低音》讲座亮相网易,成为国内首个在门户网站上推出公开课的大学。5 月份西安交通大学在其校园网主页上消息“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公开课开通”。6 月份,浙江大学推出中国首个由大学独立设置的公益性课程开放平台:开放课程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后各 “985 工程”高校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项目,身居象牙塔的大学课程 “免费”走向社会大众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姿态、一种服务。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专业资源库建设、校园网应用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与使用应运而生,尽管精品课程、资源库、优质核心课程在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理念先进,内容系统全面,但是由于缺少更新和交流互动,好看而不实用,没有活起来,教师和学生使用不便,资源的应用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精品课程和资源库重视申报建设,不重视后续使用、完善补充,重视理念创新,不重视应用交互,取得的成果不多。本科院校在网络课程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在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的路径

(一)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的路径

1.构建基于web3.0的主题学习模式。通过学习者参与主题群组活动,能够构建具有共同学习兴趣和需求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2.构建基于web3.0的自组织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内容,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基于web3.0的开放教学模式。借助网络环

境,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充分体现“双主体”作用。

(二)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

主题开放式网络课程主要是研究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提高教育质量。在主题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模式下,传统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教师以研究为主,优秀教师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学习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体量小,分知识点学习,讲课精,可重复学;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组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为师生;学习过程可在任何地方,学习方式灵活;数字教材辅助材料充分;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1.线上分为教师端与学生端两大功能板块。教师端:教师通过教师端上传、制作微教学视频,分享学习资源,梳理知识体系与公布对应学习进程,进行主题课程问答交流,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资源,提高教学知名度。

学生端:通过学生端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了解、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的课程,与同课程学生进行在线PK,分享课程笔记,异地直播互动学习交流,利用题库巩固知识,了解职业并可进行职业规划。

2.线下分为课程学习与学习交流两大部分。通过线上了解教师在校课程安排,可利用课余时间上相应教师的课程,与教师线下交流,弥补线上交流的缺陷,增进师生感情。

通过线上认识在校学生,线下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学习经验分享与学习督促,并可参与各大高校的学习交流活动。

3.主要对象为大学生,针对大学课程安排开设各种主题课程学习板块,通过微课教学,用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一门好课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让教、学、评、测、练、小组、社交、职业规划完美结合。

4.充分利用在校资源,将教师的线下课堂利用互联网优势上线,有效解决学校教师网络教学视频方面有很大空白的问题,让学生足不出户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5.建设空间网络课程,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教学方式的改革,包括空间资源积累、课程重构、教学方式、交流互动、课程考核、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学习方式等内容。

依托虚拟云平台和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借鉴国内外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以网络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师、学生为主体,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的思路,探讨网络课程建设的新理念,通过实践验证,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有理论研究视角的创新,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川英.基于慕课的网络互联课程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研究[J].软件工程,2016,(1).

[2]陈小燕.浅析在线开放式教育新模式――MOOC[J].计算 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3).

第6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MOOC;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享;建设

在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为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也正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精品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认为,当前建设高校思政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紧紧围绕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兴起这一时代背景,在原先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升级,在平台建设、资源使用、教法研究等层面认真探索、创新实践,构建既符合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又体现思政课教学要求的精品资源共享模式。

一、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时代背景――MOOC来袭

MOOC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由很多愿意分享与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组成。虽然目前对MOOC的争论仍在不同层面展开,但无可否认的是,MOOC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MOOC倡导的“关联主义”理念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带来不小的启示。

(一)MOOC的核心――关联主义

关联主义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形成网络,就是在相关的节点(node)间建立有效的连接(connection)。学习的关键在于将相关的节点/信息源连接起来,形成学习网络。这种连接可使学习者学到比现有认知状态或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统合起来,通过“个人--网络--组织”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使学习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与时俱进。在MOOC课程中,教师提供的原始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习者产生的内容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学习者提供的资源,扩展和放大了知识的界限。学习者在作为资源的消费者的同时,也成为资源的生产者,他们在消化、吸收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整理、创新、分享知识,从而形成动态发展的开放式学习资源。

(二)关联主义给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

客观而言,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共建共享仍处于较为粗放的初级阶段,高校共建的动力不足,妨碍了资源共建的深化,高校间的壁垒又使资源的共享障碍重重;而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上的缺失,是导致无法真正形成资源“共建、共享、共赢”局面的重要因素。例如,受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一言堂”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发、建设课程资源时习惯于“单向上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都是由教师事先指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难以掌控。

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思政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观念的引导,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方法理性看待、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思政课追求教学时效性的具体体现。而面对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从中辨别、筛选出有用资源用于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思政课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在这方面,被称为“虚拟的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显然更有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对网络上流行的某件事件或某段视频的看法,却因教师的“无知”而尴尬收场。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资源共建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共建的积极性。通过搭建能实现双向互动功能的平台,让学生也成为学习资源的收集者,在提供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分享着对资源的学习心得;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整理”“二次加工”产生新的课程资源,形成动态发展、良性循环、师生共享互赢的局面,有利于解决原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资源更新率低、受益面窄、关注度低、互动性差等问题,也契合了关联主义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开放、互动、共享。

二、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基础――精品课程

尽管在大数据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原先的精品课程面临着巨大挑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但精品课程建设为共享课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避免重复建设,新一轮共享课建设应在前期精品课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

(一)思政课共享课建设推动了优质资源共享升级

自教育部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作为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初步形成各门类、专业的国家、省级、校级思政课精品课程体系,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7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当前及今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鉴于以往资源建设中存在着共建共享共管难,资源的重复、离散、孤立、低水平建设等现象,以课程组的视角从实践维度论述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可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业务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组

基金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教学资源信息化进程中的网络互动合作学习机制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B012)

作者简介:张国民,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70-04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1]201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2]众所周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课程是专业教学体系中的“细胞”,课程建设水平则成为了影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同于国外职业教育的行业主导参与或教师准入机制,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教师队伍存在着“学校到学校”的主体源头问题,存在着实践教学能力弱、优质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低、教师水平断层现象严重(高水平教师群体少,中低水平教师多但自我提升意识不强)等问题。课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及检验的有效路径。如何通过学校人才培养最基本和关键的落脚点——课程建设来促进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内涵提升,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待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课程组的形式来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业务水平,以建立和共享优质、稳定、高效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提升了教学效能。同时,也加快了课程建设的步伐,衍生出了一系列优质的师资、教材、教改项目等,进而成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一个有效对策。

一、“课程组”视角的资源建设思路

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课程组”,作为课程群建设的分支之一,也是教研室下设的教研组织,主要承担课程体系下某门课程的建设任务。“课程组”是在“备课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涵盖课程内容的教授者、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它遵循“实效、共享、研讨、互补”原则,主要将课程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堂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数字化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资源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提高课程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易用性、实用性。

基于课程组视角的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即从课程组视角出发进行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旨在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化。课程组的基本建设思路为:由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吸收校内曾经(正在)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或在课程某些教学模块有特定研究或专长的教师,请有实践经验的企(行)业一线员工作作为行业兼职教师加入课程组做课程的实践指导,共同负责制定和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共同商讨并制定统一的教学日历、共同确定组内课程的教材或编写课程的讲义或教材、合作完成组内课程相关的教学论文和教学项目,从而建立起一只专兼结合、高效、稳定的优质教学团队。课程组主要承担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三大方面的任务。[3]

二、“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路径

(一)建设任务

“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现建立在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集体讨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单元内容,并以所决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框架,按照课程单元(项目)教学内容和教师研究特长进行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教案、典型案例、实践项目、课后作业),然后进行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制作(教学课件等),通过导入网络教学平台(包含基本的网络教学支持功能:学生分组、资源下载与上传、作业布置与上传、课程在线测试、互动论坛等)。课程组内部定期开展课程教学内容的研讨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成员需定期通过平台互动模块解答学生的提问,从而使得课程的建设向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等高层次目标迈进,最终提高课程本身的社会地位,以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资源平台的选用

教学资源平台是教师参与教学建设,帮助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分为实体资源平台和信息资源平台。本文主要指后者,它包括一切与课程开发建设及教学活动有关的、具有交互性质的静态文本和动态信息。作为资源聚集的载体,它能够对分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以课程为单位将资源组织起来,进行资源浏览、下载、上传、评价,利于师生查询和使用教学资源,同时,方便教师进行在线评价,便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从2008年开始,引入了清华在线开发的THEOL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自此开始了校内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之路。该平台开发理念即为共享,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灵活的、可缩放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平台支持课程教学、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展示以及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的管理与应用。它可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设置不同的个性化空间,包括管理员空间、院系管理员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同时,平台还为所有注册用户提供了多种交互工具及个性化工具,主要包括:网上论坛、教学邮箱、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在线帮助等。

(三)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运行机制

THEOL平台的多用户管理、多交互工具、多功能定制、学习者路径统计等功能与实现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平台的功能需求不谋而合,能够达到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集成、标准、共享、网络四个维度的要求。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开展了基于该平台的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建设运行机制如下图1所示。

课程组管理员,暨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所需承担的岗位技术技能培养要求,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校内课程授课教师、行业兼职教师、教育技术人员等),研讨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完成课程资源的系统规划和项目设计。通过课程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合作完成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并让教育技术工作者或课程组教师上传到THEOL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通过平台可以调查学生的学情,也可以进行课程作业的网络提交,也可通过向教师提出疑问。课程组教师通过平台定期进行答疑。课程组在遇到出现的共性问题后还需要进行课程资源的更新。院(系)管理员负责审核与督查系(部)的课程的建设,并在期末教学检查中递交资源建设情况的报告。最后,学院教务管理部门每年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课程建设质量的评审,以便保证课程建设质量。

三、“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保障措施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俨然一个典型的信息生态系统,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展开,是一个伴随课程教学实践不断积累、整合及更新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主体与客体协同建设的系统工程。资源的建设需要依靠平台的支撑,平台和资源的功能的发挥更需要相应的机制支持。政策上的支持、组织上的协调、技术上的培训和充足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开展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教育信息生态视角的协调、平衡、共生为建设原则,实施“整合资源、注重共享、强调标准、突出实用、多级评价”的建设思路,采取了以下有关建设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外围保障

良好的组织与管理是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有效保证,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顺利与否的关键。为加快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学生处、宣传处,财务处等主要职能部门担任成员。同时,还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此外,学院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了学院“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推出了“校园信息化‘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作为推进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来落实。同时,近两年学院投入600多万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功能完善、设备与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网络带宽达到了502M,网络基本服务较为齐全,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等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实施项目分级管理,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进程

如何有效发挥各管理层面的功能,将教师团队的知识进行充分整合、共享、转移、传授、创新,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结合项目管理的流程,优化了资源建设的领导机制,形成了以课程组为基础,学院、系部、专业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开展了“专业带头人团队提升工程”和“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工程”。两大工程均采用项目制的形式申报,明确了从专业带头人对专业教学计划的确立到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对课程建设内容的制定和落实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在政策和经费支持上,每个项目采用分期动态培养的形式,给予项目滚动式的经费资助,并给予负责人优先的深造培训机会。在项目管理考核上,负责人制定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计划,采用系(部)自查、教务处检查、学院评定的形式开展。项目制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推动了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建立,保证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创设,调动和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重视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成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前提,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关键重要环节,更是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学信息化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和资源建设中广泛地、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联合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计划,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制作和教学信息处理能力为关键环节组织了一系列的专家讲座和项目培训,树立了教师终生教育的理念,缩短了教师“要我学”到“我要学”态度转化,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促进了教师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与应用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升了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成动力。

(四)着力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更新

教育信息生态学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生态平衡的目标促进网络课程的协同进化,突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生成性。[4]毋庸置疑,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生态平衡的关键性“物种”无外乎师生。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采取以教改或项目的形式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从2011学年开始,院级教学改革项目以微观课程教学改革为着力点,课程组以THEOL平台为载体,开展了若干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教学改革、实施了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记录的过程性考核,还提高了生评教过程中教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权重。随着教学资源数字化后的教学应用,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在不断循环更新的过程中优化了资源,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效分析

(一)优化优质教学资源

自2008年6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引入THEOL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之后,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累计建有课程110门之多。通过课程组的形式进行资源优化后,当前开设的课程有118门。目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主持单位,会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要参与单位,拥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19门,院级精品课程50余门。

(二)促进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课程组的设置,不但能实现校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同台授课,还能引进校外行业兼职教师的参与,从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实现了兼容并包,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对接。同时,这种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互补,教学能力与特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使得不同专业的教师能取长补短,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同时,随着当前终身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推行,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课程组的研讨、课程相关教改课题项目的合作申报与完成,为同类课程授课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推动相关专业的深化提升

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其课内外双向交流的师生互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网络时代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能力,也促进了专业内涵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些都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各项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申报工作提供了大量支撑成果。如,2009年和2010年,学院分别立项7个和4个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立项3个省级优势专业。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质量的集中体现之一。基于课程组视角的建设思路,集各方优势共建共享资源,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2〕5号,2012-05-04.

[3]朱海洋,尹湛华.以“课程教学组”为载体的高职教学资源建设简说[J].职业教育研究,2010(4):27-28.

第8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 高校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高校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03年4月,教育部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并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决定分步实施“质量工程”。教育部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列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决定从2003年开始,每年评选出1500门精品课程,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向全国推广。同时,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就设立了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每年评选出100名教师并授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希望以此为契机,形成关注教学、关注名师的良好社会氛围。[1]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是教育部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课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总结,又是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反映。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构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使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所以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深化整个教育体系改革、完善整个教育课程建设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3]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以课程上网为手段,通过集中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并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资源共享的一种教学创建活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引入高校课程教学中,建设一批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和先进性,具备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精品课程。相比传统教学,精品课程在教学上更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还具有示范、辐射推广的作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既可以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又可以实现课程的宏观管理,从而带动全校课程的整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一定的范围内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成为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实现课程的数字化。

三、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心

目前,是否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反映不同学科前沿的精品课程,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高校应根据学校定位和特色制订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全校课程改革发展,营造出一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氛围,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机制、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新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课程。由于各个高校的层次和类型不同,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实践方法和途径也应不同。各个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要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始终以教学改革为工作中心,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提倡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各校在组织和规划本校精品课程时,应考虑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改成果,体现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精品课程建设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教学与管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课程教材既可以由主讲教师编写,又可以选用国家级课程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教材。精品课程建设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设创新型实验、研究型和综合性课程,在课程中增加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将其科学分解为若干个子工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评价一个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健全学生评教制度,这有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四、结语

课程内容建设问题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而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以创建“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为目标,推进教育创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使用高水平教材,提倡实践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质量工程”评国家级教师[EB/OL].http:///article/20030410/3082046.shtml.

第9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范文

摘要: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要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急需适应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其改革趋势,提高课程建设与医学教育之间融合度,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培养。新形势下,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增强与医教协同机制的适应性,提升医学教育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以医教协同为背景,剖析了面向医学教育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医学教育之间深度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医教协同;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

一、引言

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融入“在线”和“开放”的基础上,在线开放课程能够充分利用多维度、无时限的网络空间,将传统课堂(即线下-Offline)和网络课堂(即线上-Online)相协调、相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共享、协同式创新的知识环境,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目前,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形式包括: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MOOCs、慕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简称SPOC)、微课(Micro-Course)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用于资源的集成整合,如:美国的慕课三大平台(即edX、Coursera和Udacity)以及FutureLearn、OpenupEd、Open2Study、WEPS、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慕课平台,或者KhanAcademy(可汗学院)、TED-Ed、watchknowlearn、中国微课网等微课资源网站等。依托互联网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具有共享性(Sharing)、共建性(Co-construction)、快速性(Rapidity)和多维性(Multi-dimension)等特点。共享性是指课程的共用,促进课程的互通有无,扩大课程的受众面。共建性是指突破课程建设者的单一化,增强课程建设的协同合作程度。快速性是指通过放宽时空限制,降低课程开发、获取、利用和评价的耗时,促进实时学习和异步学习之间协调,提高课程建设效率和效益。多维性是指课程所涉空间的融合,实现空间的无缝集成。进一步讲,多维性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融合教师讲授、师生/生生交互、作业/任务、课程考核/评价、资源开发/管理等多个空间(乃至多门课程之间),提供课程开发者、使用者和评价者的集成开放式环境(IOE,IntegratedOpenEnvironment)。上述特点不仅有助于构建课程的集约型建设模式,促进课程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提高课程质量和利用效率,而且有益于深入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课程建设宗旨。最后,在线开放课程隐含着相关常规课程的优质性(high-quality)。这种优质性是指特定范围(如业界、院校)内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经过教学实施所验证过的良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共享性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核心特点,是其他特点的根基。总之,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空间障碍,解决了传统课程的空间约束问题,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医学教育领域的慕课、微课、SPOC等建设与应用日趋广泛而深入,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促进了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自2014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旨在通过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新形势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仅涉及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特点之间的融合问题,更要关注课程建设与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之间的适应问题。这对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科学、高效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在线开放课程与医学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促进课程“由量到质”的转变,充分发挥医学教育优质课程的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医学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要采用外力推进和内力推进两种形式。外力推进属于学校借助外部政策、策划推动自身课程建设范畴,主要包括国家级(如: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联盟级(如: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中国高水平大学慕课联盟、中医药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医学院校借助上述形式着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通过相应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平台(如:爱课程、人卫慕课、好大学在线等),开展课程应用。以国家级外力推进为例,2016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包括医学类本科课程200余门,涉及64所(本科51,高职高专13)所医药及相关院校;2017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内力推进属于学校(或课程教学团队)自发性建设范畴,并通过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资源平台(或自建的课程资源平台),开展课程应用。自2012年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完成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工作,涉及了中医基础类课程、中药基础类课程、中医临床类课程和高职中医教育课程。为进一步提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水平、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学校在总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经验基础上,实施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程,统筹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SPOC、微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前,学校确定首批在线开放课程(MOOC)建设课程,包括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程和西医临床课程等12门课程。上述在线开放课程将通过基于知识单元的开放式共享、基于跨学科团队的协同式创新,提高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医经典理论与中医临床思维、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交融度,促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与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奠定前期基础。

三、我国医学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纵观医学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在尚未充分融入在线开放课程特点、缺少“医教协同”理念情况下,医学院校常采用“各自为建”模式,某一门在线开放课程常采用“课本位”模式。面对“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上述建设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一)培养体系的适应性问题

一方面,《意见》提及了“三阶段”教育(即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这种衔接提高了两方面要求,即课程的“三阶段”教育全程适应性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要求。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割裂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如果医学院校仅从院校教育角度,推进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而忽视后续教育阶段需求,则会导致卫生行业及其医疗机构的参与不足、面向后续教育阶段的公共理论和专业理论的课程资源共享度不足等;其中,资源共享度主要体现在:满足后续教育需求的、多门课程知识单元资源再组织的共用性。针对中医药院校而言,《指导意见》提及了将师承教育贯穿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中医药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欠缺“师承教育贯穿始终”意识,难以适应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最后,《意见》提出了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其中,“5+3”涉及了5年制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和3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前两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差异性。而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忽视上述差异性的持续、分级服务能力,导致课程资源的重复建设乃至优质资源的闲置浪费。

(二)人文素质培养的适应性问题

《意见》提及了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鉴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医学人才培养需要“医学学科+X学科”的多学科知识体系支撑;其中,X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支持医学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人文教育,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目前,“专业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尚未建立“人文教育贯穿始终、随处渗透”意识,忽略基于人文教育资源的碎片式延展学习,导致人文教育的融合度不足。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类”常规课程与医学专业教育处于割裂状态,导致其与医学教育的适应性不强。这些问题依然体现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其资源开发中。

(三)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交融性问题

《意见》提及了推进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整合。针对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交融度不足、横向割裂现象依然突出。案例是两类课程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基础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常关注于案例与知识点的验证性结合,忽略案例的真实情境性导入、基于病症问题的启发式/协作式/探究式学习、由个别案例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推理、由案例现象到医学本质的递进剖析等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设计,无法实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式学习;另一方面,“临床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常关注于案例与当前知识点的结合,忽略课程内部知识模块(或课程之间关联知识)的全局案例设计以及相关联的基础理论知识延伸,忽视基于案例疾病的知识体系构建、呈现与渗透,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凌乱碎片式学习现象。

(四)临床思维培养的渗透性问题

《意见》提及了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核心能力,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影响要素。临床思维培养应贯穿于“三阶段”教育全过程乃至每一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全过程。现有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尚未形成“以临床思维培养为主线,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理念,缺少“渗透式”临床思维培养的建设模式。

四、推进医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建议

新时期,医学院校应积极处理好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需求与在线开放课程特点之间的融合问题,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实际价值,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支撑。

(一)将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贯穿到在线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首先,针对“以临床思维培养为主线”建设理念,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保证:临床思维培养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适应“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岗位胜任力培养要求,并贯穿到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这种中心转变涵盖了两个层面的临床思维要求:其一,对人民而言,以病人为中心,综合运用医学科学及其相关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病人实际问题认识活动过程;其二,对健康而言,以健康为中心,面向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进行系统性、连续性思考活动过程。上述要求应明确、深入地渗透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及其所含的各个因素中。其中,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环节包括: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空间设计、资源开发与应用、资源平台开发或选择等。在教学大纲设计过程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乃至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必须涵盖临床思维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并用于指导后续的各个环节。

(二)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全局性、课程的局部性、学生的个体性等三个层面的知识图谱

针对“知识开放式共享、跨学科协同式创新”建设意识,在线开放课程应以知识图谱为重要媒介,积极融合共享性、共建性、快速性和多维性,着力构建人才培养的全局性、课程的局部性、学生的个体性等三个层面的知识图谱,并以知识有向图的形式,在课程资源平台上直观地呈现知识体系结构。一方面,上述三层面具有“自顶而下”设计和互为影响、不断完善的关系,以便支撑知识开放式共享。以具体课程为例,知识图谱在跨学科协同式创新基础上,依据全局性知识图谱,呈现课程内部、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性,实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贯通;并结合全局性(或个体性)知识图谱的变动,完善知识结点和知识关联性。借助在线开放课程的共享性、共建性、快速性和多维性,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开放式共享将有益于解决医学教育的知识内容重复、多门科学知识融合、新兴学科知识融入、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科之间先修与后续、个体性知识图谱构建与完善等问题。

(三)采用“SPOC+微课”模式解决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问题

针对恰当的课程模式,医学院校可以采用“SPOC+微课”模式,以便提高在线开放课程与医学教育特点的适应性,并切实发挥其在院校自身教学改革中的实际价值。一方面,与慕课相比,SPOC具备促进校内教学改革、让教师回归小型课堂、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提高课程的完成率等优势[2]。SPOC能够实现限制性准入学习和控制学生规模,保证学习质量和效率。结合知识图谱和教学大纲,限制性准入可以通过“学前”测试,将测试结果达到要求者纳入课程的学习过程;学生规模可以依据人才培养需求、课程特点及其教学团队情况等,控制在几十人到几百人范围内。其中,限制性准入可以用于重要知识模块的学习,以便在必要的知识、能力或技术储备基础上开展新的知识模块学习活动。限时性准入的结果还可以用于获取学生的“已学”知识掌握度,发现教、学问题,完善知识图谱。另一方面,微课能够围绕完整的核心点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微教学活动,支持知识的碎片化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可再组织性,催生较大的微课(甚至微课程)或服务常规课程的核心活动,有效地促进知识建构[3]。医学院校可以将微课融入到SPOC,强化课程内部的纵向连贯性以及课程之间、课程和拓展知识的横向衔接性,支持基于资源重组的多学科知识融入式学习需求,解决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问题。例如,医学院校采用将“碎片化”的文史哲等知识资源融入“系统化”专业学习过程中,实现“医文融合”教育,增强医学人才的人文教育。“SPOC+微课”模式利于增强在线开放课程与医学教育综合性、终身性、精英化等特点之间的适应性。

(四)中医药院校要融入师承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知识模块的资源体系

针对中医药院校而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积极关注《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课程,围绕“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三个结合,融入师承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知识模块的资源体系。一方面,知识图谱的设计应关注中医经典课程内部及其与其他课程的知识共享,加强课程贯通,强化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另一方面,中医经典课程资源建设应与中医(尤其知名老中医)学术和技能、中医文化等资源相融合,不仅有益于强化上述三个结合,提高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师承教育贯穿始终。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利用SPOC,进行面向中医经典能力的限制性准入学习,推进面向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的分级、小班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阎紫菲,李武.高校慕课平台医药类课程统计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7(5).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的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