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区队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矿井 运输管理 安全管理 途径
[中图分类号] TD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61-2
0前言
矿井运输是煤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矿井运输的安全确是整个煤矿安全的薄弱环节,现如今,随着我国矿产业的发展,矿区的扩大和矿产产量的不断提高,煤矿中矿井运输的安全管理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矿井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仍然很多,为此,应对矿井运输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并找出可行的措施,从而找到提升矿井运输管理的有效途径。
1矿井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素质低下,操作能力差
在我国煤矿行业中,矿井下的作业人员大多学历低下,这就导致了整个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偏低,部分人员不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甚至有些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开始进行井下作业。然而,矿井的运输管理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这就导致了矿井运输中出现许多违规操作的现象而给矿井的运输管理中买下许多安全隐患。
1.2矿井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制定科学的运输管理制度是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的前提,但是部分煤矿企业岁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但其工作人员却没有掌握管理制度,这就使得煤矿运输管理制度成为了摆设,这种做法扰乱了煤矿的正常生产,也为煤矿生产和运输带来隐患。
1.3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
在煤矿的运输管理中,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掌控力度不够,这就使得煤矿企业无法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无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使得安全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从而为矿井运输管理的安全买下极大的隐患。
1.4不注重运输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煤矿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无法及时更换和升级相关的设备,而导致设备陈旧和老化,加之矿井作业中运输设备长期出于高负荷下运行状态,这就使得设备出席三损坏和损耗,如果不及时对矿井的运输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则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升矿井运输管理的途径
2.1推进矿井运输的专业化管理
矿井运输的专业化管理是近几年来推行的具有较大优势的管理制度,矿井运输管理的实现能够使运输专业人才得到集中化,让懂技术和业务的专业人才发挥其优势,这就使得煤炭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业务考察和督促从而更好地实现矿井运输的安全化管理。企业应积极推进采区运输专业化管理,同时积极组织全面推进小巷运输专业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此同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矿区运输系统的职责和责任进行重新划分,并建立一些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应对矿区人员进行“两证一卡一服装”进行统一配备并对从事矿井运输的生产队员进行统一建立档案以便管理,同时还应该将矿井运输的专业化操作,渗透到矿井运输生产工作的各个方面。
2.2提升运输质量标准化水平
对于矿井的运输质量应该达到标准化水平,因为标准化不仅体现矿井运输的专业化水平也是矿井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体现。所谓标准化,具体表现为:井下运输大巷轨道达到优良品、巷道照明充足、运输标识齐全,警示完善、绞车安全合格、车场料场配置规范合理等等。运输质量标准化的实施,不仅能改善运输作业环境,还未全矿的安全,高效的运输奠定了基础,而标准化的实施,更是为运输质量起到了模范作用。
2.3推进大巷提速,实现运输的高效
随着现代化的需求,矿井中的运输大巷运输效率低下且车密导致安全间距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此,要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造,加强矿井的运输建设,安装新的机车和更大型号的轨道,从而实现运输系统效率的提升。在矿井运输系统的完善和建设过程中,矿井运输的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矿井运输的安全性,可谓是一举两得之举。
2.4积极推进矿井运输中新技术的运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今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带来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因而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发展,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技术设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改善矿井运输环境提高矿井运输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发展,例如:阻车器的应用见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伤害;雷达捕车器为有效组织人员受伤和减少不安全事故做出了贡献;拍生气的运用,避免了绞车牵引钢丝绳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故障。总而言之,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于矿井运输中不仅为矿井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矿井运输的高效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2.5改变考核方式,提高职工素质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因而想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宣传,从而使得企业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同时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的员工,通过改变考核和教育方式,提高矿区员工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时代和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2.6开展矿井运输安全整治和竞赛
近些年,随着我国矿业生产的发展,矿区的生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矿区的运输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运输管理中的事故发生频率居高不下,这就给矿井运输生产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面对这些问题,为了减少矿井运输中事故的发生矿区采取了许多办法,如进行专项治理和整顿,矿区隐患排查等,但效果都不怎么理想,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奖惩措施为支撑的整治无法真正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该得到一些经验教训以及反思:在进行运输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运输系统改造以及矿井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加大多角度的安全综合考评,考评应结合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员工而言,这就调动了员工参与运输安全竞赛的积极性,同时还使得各种规章制度得到员工的重视和落实,最终实现矿井运输的安全管理。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新的发展,煤矿行业在新的环境下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取得发展的同时,矿区的运输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运输管理中的事故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如何提升矿井运输的安全管理成为行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提升矿井的安全管理的工作仍旧很艰巨,任重而道远。综上所述,提升矿井运输管理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推进矿井运输的专业化管理;实现矿井运输质量的标准化;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管理;改变考核方式,提高员工素质;全面开展运输安全竞赛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使得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使得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学军.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5):104-105.
[2]方云龙.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0(19):116-117.
[3]王玉祥.对煤矿机电的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124-125.
[4]郭靖.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69-70.
[5]刘远航,杨泓伟,李保周.浅谈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途径[J].中州煤炭.2010(11):86-87.
【关键词】煤矿;安全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深入研究煤矿安全管理是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引导,是矿区经济和谐稳定、人民幸福的制度保障。
1 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客观因素分析
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矿区企业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常言道“安全就是煤矿的天”, 它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生产和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我们总结矿难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
(1)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尤其是煤矿的开采层地质构造多变、透气性低、瓦斯含量大,造成在采矿之前很难做到对瓦斯含量进行处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瓦斯的危险系数就会越大,大规模的开采诱发的瓦斯流动场、应力场及煤岩体裂隙场发生急剧的变化,很容易导致瓦斯突然喷涌而出带来很大的灾害。
(2)地下水防治成为顽疾。煤矿开采过程中对于煤层的地质构造已经进行了破坏,加之开采深度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开采技术的变化,使其原来的还原环境变成了氧化环境,很容易形成酸性水害。水害的产生不仅给井下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和补给强度造成难度,并且它自身还有很强的腐蚀性,危害下井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增加了水害的治理难度。
(3)煤炭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超通风能力、矿井提升能力过度开采煤矿, 日久天长必然导致矿井积弊丛生。我国开采煤矿的技术与设备还不够先进,很处于相对落后的时期,详查找资源和精查找资源占的比例太小,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
2 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观因素分析
2.1 安全管理的思想麻痹大意
安全管理者的思想松懈,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对安全问题抱有侥幸心理,这样势必造成了下属和更多员工对安全作业方面的疏忽,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和交流障碍,同时安全管理者对于很多的井下作业环境及真实的安全状况缺乏了解:加之矿工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安全防护知识,酿成了一系列的矿难事故,给企业、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失。
2.2 安全管理的执行缺乏力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只说不做,雷声大,雨点小,起不到实质的防治效果。主要变现是,第一,缺乏有条不紊的安全培训计划。在煤炭需求旺盛时期,对于采煤速度的要求往往掩盖了对于质量和效益的追求,安全培训工作成为文件类观赏性学习,缺乏培训与实践的互动;第二,缺乏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在没有出现煤矿安全事故的前提下,安全责任的落实往往就是虚设, 岂不知这种“平流无石头”的思想是最为可怕的,也往往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之一。
2.3 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安全监督的力量之一是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安全监察监督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重点检查和集中检查,其以罚代管的手段,缺少真正有强制力的监督方式,多是关注规定的细节问题,而忽视矿井的设计是否是了以及地质条件是否适宜采矿等实质性问题。以至于很多煤矿企业形成了“走走样子”的惯性做法。安全监督的力量之二煤矿职工的集体监督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职工缺乏统一的安全管理认识,这不仅是安全培训所造成的缺失, 也是由于很多矿工企业不会将职工纳入到监管体系主导地位。
3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建议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抓的好坏,关系着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矿区文明的和谐发展。“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这是对于煤矿安全制度最为经典的概括,笔者基于研究提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如下建议。
3.1 技术上深化瓦斯事故防治
瓦斯防治是头等大事。抓好瓦斯事故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先抽后采, 监测监控, 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来操作。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办法》; 强化瓦斯防治现场管理;灵活掌握瓦斯正确的抽取方法,灵活运用顺层密集长钻孔抽放瓦斯法、格式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法、综合抽取瓦斯等方法;创新使用瓦斯事故的预防新技术,建立行业主导、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瓦斯技术攻关机制。
3.2 思想上树立“安全至上”的原则
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和松散往往是酿成事故隐患的“罪魁祸首”,树立安全至上, 防治结合的思想是推进煤矿安全制度完善的前提。要始终坚持“安全至上” 的原则,处理好实践中安全、生产、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三者形成良性的互动。生产是煤矿产出的过程,安全影响着这个过程,效益则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安全至上” 在实践中严谨慎行,避免矿难事故的发生。
3.3 行动上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外延制度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进行的必要措施。第一,建立安全事故警戒的制度。时时刻刻牢记安全是第一要义,在既发事故中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以观镜子的方法自慎自戒,始终以如履薄冰的状态做好安全工作。第二,提升现场管理标准。将瓦斯抽放与预防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立瓦斯防控、治理的制度措施,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将现场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状态,坚决执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责任负责制度。第三,建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对职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宣传的投入,用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多形式的培训方法,组织小组学习讨论,提高职工的安全保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实现人、机、制度、环境、管理的和谐发展;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安全培训制度。
关键词:煤矿 行政管理 思想政治 融合
一、充分认识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
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来看,就工作对象而言,两者是管行为与管认识的关系;就工作目标实现途径而言,两者是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从联系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依靠和保证,行政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抓行政管理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越抓越散,达不到效果;抓思想政治工作不结合行政管理,就会失去目标和力度,越抓越软,难以发挥威力。因此,要充分认识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和联系,才能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做好思想准备。
二、把握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的三个结合点
(一)处理好党政关系
煤矿要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坚持两手抓。政工领导要积极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服务,保驾护航;行政领导要自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行政管理,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三位一体。党政领导要围绕煤矿发展目标,通力合作,才能把煤矿干好。
(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
煤矿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脱离这一中心讲任何工作,都是空洞乏力的。因此,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中心,才能有机融合。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煤矿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要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才能适应煤矿发展的需要。
只有抓住这三个结合点,才能做好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创新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机制,提高工作针对性
(一)创新二者融合工作机制
推行“一岗双责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财务、生产、技术管理等行政管理体系中,通过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将工作内容合理分解到各部门、各层次、各项工作中,明确职责权限,形成严密的领导层、职能层、执行层管理体系,实施目标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将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为生产经营服务。
(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1.在安全管理方面,要通过启发安全觉悟,引导安全行为,培育安全文化,来消除安全思想隐患。一要强化氛围感染性,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营造“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二要强化教育针对性,对领导层,要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决策的安全管理意识;对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组织、检查和考核作用;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员工,要增强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三要强化预防超前性。要经常分析员工思想动态,增强思想工作预见性,采取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变事后处置为预先分析,变事故处理为隐患消除,防患于未然。四要强化形式创新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员工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五要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严格实行生产领导包队,生产部室业务人员包头包面,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抵押等制度,促使管理人员重心下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区队干部盯现场、抓质量和“三员”安全验收确任开工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保证体系,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2.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要抓住关键,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融合。一要坚持思想领先,找准关键点。要围绕矿区的生产布局调整、瓦斯治理、升级改造等重点工作,做好超前宣传思想发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决策,计划、组织和实施的过程,动员和引导员工端正劳动态度和作风,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稳步开展。二要把思想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同等重视,抓好落脚点。各级领导干部在研究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要分析员工的思想状况;在安排部署生产任务的同时,要进行思想发动;在检查安全生产的同时,要掌握了解员工的思想动向;在总结生产经营的同时,要大力表彰好人好事。三要抓好过程控制考核。要把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强化全面监管、全员考核、整改落实、信息反馈的闭环式管理,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并与单位达标升级和个人收入挂钩,真正使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有关要求,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达到曙光煤矿生产合法、安全、环保、有序的目的,即无非法开采、乱采滥挖、非法转让矿产资源现象,无阻工闹事等影响矿业主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无重大煤矿安全及环境污染事故,实现企业增效和财政增收。
二、基本原则
1.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3.有利于实施有效的矿区管理。
三、管理形式
将文明煤矿区的税费征管、矿业秩序维护、安全监管、日常管理等管理职能移交给文明乡政府行使,由文明乡政府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组织实施。县经济局作为曙光煤矿行业主管部门职责不变,原曙光煤矿租赁承包合同移交文明乡政府,文明乡政府与业主重新签订有关合同。县国土资源局、安监局、公安局、环保局、税费征管办、国资中心等单位依照各自职能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四、主要任务
1.尽快办理“二证一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取得曙光煤矿的合法开采资格。
2.协助文明乡制定煤矿资源整合方案,实现曙光煤矿矿区扩界。
3.按规定督促曙光煤矿承包业主及时上缴煤矿维简费。
以上三项任务由县经济局牵头办理完成。
4.以合法形式确定煤矿资源开采业主。2007年必须具备3万吨产量的开采水平,并以此为条件变更或重新建立煤矿区开采合同关系。
5.加大对无证、乱采滥挖等非法采煤行为的打击力度,督促和协助业主建立矿区保安队伍,保证矿区安全秩序。
6.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与矿业主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7.搞好环境影响评估,办理好排污许可证,抓实“三同时”的监督管理,确保矿山“三废”达标排放。
8.组建队伍,严格管理,对煤炭资源实施税费集中征管。
9.协调好当地村组、群众的关系,大力打击煤矿区阻工闹事等影响业主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10.督促和协助业主办理矿山用地,及时上缴地质灾害备用金,并办好其它部门所需的相关手续。
11.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确保组织生产依法、安全、环保、规范。
以上八项任务由文明乡为主,县直各职能部门配合完成。
五、税费征管
1.煤炭税费征收项目为: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所得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山安全监测费、防洪保安资金、排污费、公用人防工程维护费、森林植被费、水土流失防治费。
2.征收标准:按有关文件和政策规定,参照市场销售价行情和邻县标准,煤炭产品按40元/吨计征,若按核定产量年内一次性缴纳按35元/吨计征,半年为期缴纳的,按38元/吨计征。由财政局定期与文明乡结算。
3.征管办法:由文明乡政府对曙光煤矿的产品税费实行集中征管,具体征管办法及相关事宜由文明乡政府负责组织,县税费征管办进行指导。
六、税费分配
由于将曙光煤矿管理的一些具体职责委托文明乡政府执行,对文明乡的煤炭税费分配实行重点倾斜。按县级财政实得部分的50%返还给文明乡政府,补贴该乡征管费用,其中5%上交县矿业秩序整规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煤矿区矿业秩序集中整治经费;50%归县级财政所得。考虑到文明乡建设税费征管站等实际情况,2007年税费分配按县级财政实得部分的60%返还给文明乡政府。
关键词:煤矿;精细化;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矿井的不断发展,机电管理在煤矿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发挥在机械和电气的巨大作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服务,不断提高矿井的产量呢?笔者认为机电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机械和电气化工作的根本保证。
1同发东周窑煤业机电管理的现状
同煤东周窑矿井是大同煤矿集团按照矿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千万吨级矿井,是山西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能力为年产1000万t的矿井,设计年入洗能力为1000万t的选煤厂和配套铁路专用线技术改造工程。矿井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城东15km处,东距大同市约35km,行政隶属大同市左云县所辖,井田西部与新规划的潘家窑井田相邻,南部与塔山井田相邻,北部以石炭二叠系地层剥蚀线为界,东部与燕子山矿相邻,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14.4km,总面积119.1288km2。全矿生产单位主要有综采队主皮带队、盘区皮带队、辅运队、安监站、通风区、管路队、维修队、机电部、电气队、大型队、技术部、地测科等以及一些生产辅助单位。目前机电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成为制约煤矿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点多面广的机电管理,战线长管理难度大;设备型号支架健康状况不佳,人员机电业务水平和矿山生产不相复;运行不规范,维修不到位等等;有的区队员工,技术训练不到位,走过场,导致个别区队的技术人员出现断档的现象。上述原因的存在,导致该矿机电管理工作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安全事故发生多,管理水平低;资金严重浪费,机电管理落后等严重约束了我矿几个关键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机电精细管理已成为首选。只有全矿机电设备统一规划,精细管理,做到从部分到整体规划好管理,从普通到深入,从基础到精细地培训好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分步实施,才能促进机电工作的创新开展。
2同发东周窑煤业机电精细化管理措施
1)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流程系统。为了实现计算机管理,设备购置,维修,结算资金的规范;必须心中有数,从规范设备采购入手,做好库存设备的各方面规范管理,使之始终有序地进行设备管理,达到管理动态化、标准化,提高机电管理效率。
2)规范设备购置、维修等管理程序。建立一套机电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为购买设备达到标准创造条件。设备订货前,必须责令专人对生产企业进行审查合格认证。设备到达现场检查后,必须对非存储设备及时清点检查,最大限度地杜绝不合格设备进入井下作业,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必须制定规范,科学的设备和检测标准,加强对机电装备的监督管理,保证修理质量,确保设备在矿山安全正常运行。
3)建立设备精选和淘汰制。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等级要求,将设备应用到生产技术中去,做到经济合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环保节能。做好调查规范和对设备的综合分析,以保证设备科学、合理,及时消除设备的闲置浪费现象。建立设备包退、维修和验收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费用。随着矿山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改进,电气和机电设备肯定会不断更新。特别是对那些闲置设备必须进行量化细化管理,能利用的利用,需要及时进行改造的进行技术改造,做到变“死宝”为“活物”,努力盘活矿山闲置资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
3同发东周窑煤业机电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改善措施
3.1实施机电成本管理
1)提高设备的投资收益。新设备投资后,要全面贯彻落实“四检”制度。查系统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性能。煤矿机电职能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检查制,实现日常维护的动态化。要规范检测设备的维修单位与每个维修人员的责任,从而使带病的设备能够得到及时被治疗,严禁带病运作。
2)降低机电设备运营成本。降低设备运行成本、节支降耗的效果是巨大的,它是机电装备管理的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修旧利废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具体补贴办法,调动人员的使用和保护装备的积极性,以实现企业和个人双赢。
3)强化成本管理责任制。成本管理应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并制定矿区队各级问责制,以提升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形成一套完整的设备成本管理责任制。还要引入激励机制,采取“好的奖,差的罚”的办法,加强管理,严格刚性的成本考核,实现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合理灵活的应用。
3.2促进机电安全管理
1)制定良好的检查制度。该矿供电、排水、通风、压缩空气、起重、运输系统都是重中之中的工作,为确保矿井机电管理安全,必须把重点当做薄弱环节进行了安全隐患检查,建立完善的机械和电气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隐患整改责任制度管理体系。只要形成优良的机械和电气设备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一旦发生事故,才能严格按照制度奖惩,以确保关键设备的安全运行。
2)更新设备。多年来,长期使用的矿山机械和电气设备已不适应矿山发展,给矿井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组织一批功能齐全的精良装备,淘汰一批老设备、旧设备。要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以确保迫切需要更新一些设备的投资,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3)发挥设备效能。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设备和生产产生矛盾的现象,不利于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生产部门强调设备使用率,需要的是保证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转,具体到设备维修部门需要的是零配件投入最小。
3.3实施机电编码管理
1)规范管理是先决条件。良好的设备选型,能有效提升煤矿生产能力。与此同时,设备装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又大大延长了矿山设备的寿命,所以从设备进矿、验收、备案、仓储、库存、存储、安装、使用、维护、拆除,管理上要建立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做到责任到人,挂牌管理。
2)健全规章制度至关重要。规则和条例是做好机电管理的保障。目前,各项规章制度很多,能否很好地实施,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制定和矿山实际相适用的规章制度。更主要的是做好法规和规章的执行。制度千千万,不执行等于零,所以只有严格地执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2005年,神华集团重组新矿集团以来,使碱沟煤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0年,创下163.6万吨原煤产量新高,并连续7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选为高产高效矿井。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为了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碱沟煤矿以多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的手段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着力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碱沟煤矿团委为了切实发挥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做好新形势下的团青工作,帮助矿区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自身价值,通过在青年中开展切合实际、奋发向上的创建活动,激发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为矿区的建设、发展发挥聪明才智,促进矿区的安全、改革、发展、稳定。
碱沟煤矿现有综采一队、综采二队、机运队、通风队、洗选厂等五个团支部,有30名团员青年。自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碱沟煤矿团委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稳定”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团青工作。为使职工不断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和技术水平,实现自保、互保,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该矿以集中学习培训、举办黑板报等方式、利用“安全之声”广播等平台,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使全体员工树立起了人人自觉遵守矿规矿纪的良好习惯。
在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中,该矿团委通过开展学习讨论,深刻认识讲诚信、讲节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制定诚信、节约岗位操作规范。在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中,将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交流及先进操作方法推广等途径,营造学科技、善创新、促节约的风气。在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中,积极推广小创造、小发明,提高工作效率。小创造、小发明的广泛使用,为该矿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和物资,特别是该矿综采二队生产一班通过“六个一”、“五小发明”、“修旧利废”等活动,已累计节约近8万元的材料费。
多年来,该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爱我家园,从我身边做起”等环保公益活动,并积极开展向和田县阿羌乡贫困儿童捐衣捐物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该团委为贫困地区捐款近两万元。
一、“违章就是事故”理念提出的背景。
当前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生产是由人、物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衡量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管理最强的地方,而是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违章”就是木桶理论中的“短板”,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
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违章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煤矿事故发生后最大的损失是生命,违章行为引发事故的后果直接危害职工家庭幸福、经济收入、集体荣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等。每个矿工都曾反反复复接受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但是现场违章现象却时查时有,有的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虽然只引发了小事故,使违章者被处以罚款或纪律上的处分,却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违章教训;有的违章没有被发现,违章者在思想上产生侥幸心理,形成习惯违章,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违章是发生事故的前提。安全的死敌就是事故,而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规程要求所从事的活动。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而这些事故隐患绝大多数都是出于违章造成的。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
二、“违章就是事故”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着“安全为天、从严治矿”的原则,矿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违章就是事故”大学讨论活动的通知》、《矿“违章就是事故”处罚规定》等有关文件,根据“三违”的违章情节和严重程度将“三违”划分为三类95条,对每一生产环节、每一道生产工序中的可能出现的“三违”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第一类属于一般“三违”,第二类属于较严重“三违”,第三类属于严重“三违”,分类分级对“三违”相关责任人进行建账处罚。为鼓励每一名职工能检举、查处、制止违章,矿每季度对有关人员适当奖励,为鼓励“三违”人员违章后不再违章,矿规定如果连续3个月无违章行,返还其“三违”全额罚款。连带人员的罚款根据本单位季度“三违”次数降低比例适当进行返还。
三、开展“违章就是事故”活动步骤。
1、广泛宣传发动,使职工知其意,不愿违章。进入年以来,矿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矿内广播、橱窗、黑板报、《信息》、局域网等宣传媒体,深入持久地宣传“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各区、队会议室都张贴“违章就是事故”等宣传标语,制作“安全寄语”版板悬挂在井下,提醒每一位入井员工时刻不忘安全,并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和班前安全知识问答活动。他们还印制了“违章就是事故”的事故案例下发到每位职工手中。另外,他们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牌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各职能部门也不定期组织开展事故分析会、班前安全培训、安全心连心文艺演出和“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走”等活动,形成了不间断的安全宣传氛围,使全矿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矿区内营造了浓厚的反“三违”、预防事故氛围。责任明确、层次清晰、保障有力、落实到位的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在职工充分了解了“违章就是事故”活动的意义,构筑了牢固的安全防线,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2、深入讨论学习,使职工增其智,不会违章。各区(科)、队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通过安全例会、“每周一课”、班前会等形式,联系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讨论学习典型“三违”案例、矿建矿以来及公司年事故案例、岗位作业标准、《矿“违章就是事故”处罚规定》,引导职工规范作业行为,对照各工种操作规程,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查找不足,清醒地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牢固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做到按正规循环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以安全培训为核心的活动,组织员工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和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矿规矿纪、劳动保护与劳动合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等11个方面的制度和知识。矿通过培训与自我教育,使每名员工真正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能,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识别方法,提高了员工杜绝和预防“三违”的能力,形成一道安全防线。
3、强化三违查处,使职工明其理,不敢违章。三违不除,矿无宁日,矿要求纠正违章必须就是要通过从严考核,使违章者及有关人员都有切肤之痛,把教训牢牢记心中,永不再犯。对违章指挥作业的干部或因管理性违章而造成作业人员违章的领导加倍处罚。矿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坚决克服“三乎”、“三惯”思想,深入现场,狠抓人的行为规范,切实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严格干部下井带班规定,跟班队干在下班前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确认,为下一个班做好开工准备工作,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决不能开工;矿长安全小分队、安监处小分队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处理“三违”不留私情。对所查的问题按A、B、C级整理汇总,C级隐患24小时之内处理,暂时处理不了的隐患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对隐患不能及时治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治不达标的,对领导干部要实行问责。六区(科)充分调动队、班组自身规范行为的积极性和反“三违”的主动性,奖优罚后。由区(科)技术主管监督,各队技术员对本队职工以安全知识、事故案例、操作规程为内容进行考试,不及格者严禁上岗作业。为了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该矿还建立了“不放心人员”排查教育制度,对易发生“三违”的人群,特别是对不懂安全的“糊涂人”、盲目蛮干的“鲁莽人”、满不在乎的“麻痹人”、钻安全检查空子的“经验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等人员进行重点帮教,一季度职工共写出保证书2000余份,矿科级干部深入班前会800余人次,矿领导参加安全例会30余人次,这些工作较好地起到了教育、警示职工的作用。
【关键词】采矿事故;原因;安全管理;措施
一、重视采矿作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采矿安全管理措施直接决定了煤矿企业能够顺利地进行生产,保障企业的盈利。同时,采矿安全管理能够推动煤矿企业的高速发展,能够提前的分析出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且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避免因风险的产生而造成损失,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因为一个细节没有做好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近几年来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有许多都是因为一些细节造成的,这也能够反映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所以说,煤矿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并且对各个细节进行优化,最大可能的降低风险。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切实保障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采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采矿作业缺乏分阶段、全过程的现场安全管理,企业通常只热衷于开展安全事故事后分析,而忽视深入采矿现场监管井下作业以及忽视事故预防工作、事中安全控制工作,造成现场劳动纪律松散,如违章作业、操作失当、注意力涣散等问题,从而引发采场回采高度过高、顶板难于维护、锚杆支护等质量不过关和溜井防坠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2.采矿作业安全设计工作不到位。目前,部分采矿企业在进行采矿设计时,常常按照"生产设计优先于安全设计"操作,为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了隐患,最后,部分采矿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如此以来,就缺少足够专业的方法和指导思路帮助和培训员工学习防范和处理各类事故和突况,从而造成企业整体上欠缺安全预防与控制能力。
3.煤炭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他们的眼中利益重于一切,在安全与利益之中他们选择了利益。在这些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只是一句口号,并不具有实际的作用,在领导不重视的情况下,员工也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企业上下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采矿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自然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4.一些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支出,将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砍掉,进一步降低了采矿的安全保障,也就造成了危险发生时缺乏必要的保障手段和措施,加大了人员伤亡和企业损失。在一些矿区,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管理比较松懈,企业对采矿人员的要求比较低,缺少制度的约束,也就造成了采矿的过程中事故频发。
5.相关的检查部门只是进行表面上的检查形式,并不能发现隐藏的问题和隐患,并且一些领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下井进行井下检查,也就造成了井下的问题比较严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管理队伍缺乏纪律性,很难展开安全管理工作。一些员工的素质较差,缺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一步步的实践积累,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很难进行及时的自救,并且员工的文化水平较低,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难度很大。
6.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自然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比如说,采矿的位置比较脆弱,煤炭被断层破坏,雨水的冲刷等等严重破坏了地质的稳定性,在采矿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些地质情况给开采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天气情况对煤矿的开采工作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情况会导致开采进程缓慢,严重影响工作的质量。一旦遇到暴雨天气或者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就会影响矿井的通风情况和进出情况,严重时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同时,煤矿所处的位置也对采矿的安全有所影响,岩层的厚度和地下水都会引发一些事故。
三、采矿事故安全管理的措施
1.高度重视采矿安全生产作业。采矿企业管理人员应恰当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的关联,坚定不移地将安全生产排在第一位。首先,应适当提高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充分做好采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从制度上和日常规范上,严格要求各部门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及时通报安全隐患,限时进行整改,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其次,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引导,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必要情况下,应把安全宣传延伸到每个员工家庭,让员工家属配合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2.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安全监察部门要针对企业做好必要的监督与处理工作,及时调查摸底,并对企业安全等级进行鉴定,对安全许可进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在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全程的安全控制。对于安全工作,采用大检查、日常检查、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早发现、早解决,将发现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下达到相应责任单位,规定整改期限、责任人和措施,整改结束后,由各责任单位书面上报并检查验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网,成立专门的安委会,定期研究布置安全工作。
3.落实绩效考评和安全贵任制。提高安全管理表现突出员工的绩效工资和奖金,并严肃追究失责者的安全责任,充分调动员工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书,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目标管理。
4.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和团队建设。系统安全管理在采矿安全管理中是一项涉及管理学、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做好系统安全管理需要不断探讨、摸索安全生产规律,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例如:在采矿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确保科学合理地设计采矿安全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人员也能尽快采取有效的紧急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在采矿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上,要广泛招募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5.时刻关注自然的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威胁矿区安全的不仅是人为因素,还有自然因素,因此,采矿人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应急措施。对于自然因素产生的问题我们只能事前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从根本上避免它的发生,这样一来,采矿前的各项勘测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采矿企业在采矿前对矿区的地形、地质进行勘测,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采矿人员在采矿时遇到断层等,最大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天气预报对采矿的影响也很大,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以选择在晴天进行采矿,避免在暴雨天气进行高危险的采矿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流沙、塌方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为了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在采矿过程中发生危险,人们需要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采矿过程中自觉地做好安全工作,避免采矿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国清.加强采矿安全管理措施减少采矿事故发生[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9):181-183.
[2]王荣波.AHP在贵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现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15):239-241.
关键词:煤矿管理;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一、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煤矿的生产过程极为复杂,而且生产环境较为恶劣,整个生产过程中面临着来自水、火、瓦斯、煤尘以及冒顶等多中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煤矿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视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模式方面,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了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解放以来,我国的煤炭生产一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在保证煤矿劳动者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开始提出了“装备与管理并重,尤以管理为主”的战略管理思想。
二、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概括--以某煤矿为例
某煤矿为我国北方产煤区的一家大型煤矿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该煤矿企业联系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提出并完善了“五级六线”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符合其自身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
该体系中,“五级”就是指从矿级、业务部门、基层采矿小组、生产班组直到员工个人,形成了一条从下至上的五级安全管理体系,各个层级之间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方式,并在各层级之间签订责任状,建立起严格的奖惩力度,确保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各层。而“六线”则是长期以形成矿长为主,逐层落实煤矿安全责任体系的责任线;将煤矿总工程师为核心,形成一条落实技术主体责任的保障线;以机电设备与生产矿长为核心,形成逐层落实的质量管理责任安全控制线;以安全负责人为核心,逐层落实生产现场安全责任督导线;加强以矿区党总支书记为核心,逐步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培训线;形成以工会、团委、妇联等组织为核心,逐层落实安全生产群众监督线。这样,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但是,其整个安全管理工作都是以事故分析与处理为核心进行的日常安全管理模式。而且整个模式实施趋于行政化,不自觉的存在事故后管理的方式。例如:首先,强调对已发生事故进行分析和统计,忽视了事前潜伏的生产威胁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并采取积极防范的措施;其次,在分析事故原因时过于注重人的操作责任,而忽视了对安全生产必要的工作环境与设备条件;再次,过于重视对已经发生事故的处理工作,不重视事前分析与评价对安全生产带来的益处。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与预测,不能够形成对潜伏事故及形态的预测,导致整个安全管理工作都处于被动模式下进行。
三、重视安全立体化煤矿管理模式的实践创新,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水平
1.建立形成完善的计算机安全信息系统
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就是指将计算机、通讯技术、监控技术以及显示控制技术等结合起来,将对应的产品应用于煤矿的生产安全管理领域中,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当前,煤矿的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煤矿重视对井下环境的监控,井上与井下的信息交流必须实时采用安全管理手段提供多种信息,确保所有安全管理决策的正确性。所以,煤矿安全管理现代化手段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将计算机技术开发及应用作为安全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
2.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煤矿的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信息化对生产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煤矿科技生产成果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先进管理技术及管理方法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时,生产人员素质的低下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煤矿生产人员依然大部分是农民工、临时工或者协议工,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存在着专业技术缺乏,工作主动性与集体团队意识不高的问题。这些因素都成为了造成现代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的重要所在。
因此,首先要对用工制度予以完善,通过建立健全考核、培训制度体系,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其次,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化日常琐碎的管理方式为趣味性更强的管理方式。例如,为了达到岗位技术练兵的目的,可以定期在内部举办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职工学习技术、熟悉业务的积极性;再次,提高一线生产人员的工资报酬,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稳定职工队伍,确保其安心工作的中亚手段。
3.重视“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安全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因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属于多因素、多环节、复杂与动态的系统工作。从煤矿的经济利益角度来讲,安全本身也是煤矿最大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人是所有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人不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还是管理的客体(生产人员)。因此,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将“人本管理”融入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形成技术、管理及文化一体的管理体系。
在上述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安全综合管理体系不仅从技术、人员文化素养、安全意识等方面实现了煤矿管理模式的创新,还有效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对安全隐患从根本上的预防和控制。因此,安全立体化的煤矿管理模式是当前能提高国内煤矿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