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

第1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 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重视高校情商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论高校篮球文化对提高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影响 提高大学生班级建设质量研究 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英语素质 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建设和谐校园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探析 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 浅析高校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谈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班级建设的质量 探索数学建模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论人文精神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途径 实施德育实践八项工程 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通过课文讲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探讨 加强工程训练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施个性化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美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2-07.

[2]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11-24.

[3]张志刚,王频.学分制下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6(Z3).

第2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社团

1、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优化社团活动环境

大学生是承载大学精神的主体,大学校园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主要基础,将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不同高校社团的发展并不均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团建设的环境因素决定的,而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则是影响这种环境形成的主要成因。满足了大学生创新心理环境需要和实践训练需要,历来被认为是大学生校园活动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是组成校园创新文化意识的主力军。各种各样的社团以其特有的形式丰富着校园生活,在有形和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特别是科技型社团、实践性社团,如科技协会、创意与实践协会、信息技术俱乐部等协会,由于这些社团带有研究的性质,又基于大学生的共同兴趣,所以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大学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不仅能培养兴趣、陶冶身心、激发灵感,而且能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不同思维方式,这不同思维方式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更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发展身心素质

高尔基说过“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 ”, 富兰克林也曾指出“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作为“四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大学生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异常重大,所以大学生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他方面素质再高也不能充分展现出来。而今天的大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成长过程较为顺利,家长比较溺爱,所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比较脆弱,身体也缺乏行之有效的锻炼,于是在不同阶段上出现了不同问题和状况,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军训过程中晕倒、体育成绩挂科、甚至因心理问题而轻生的现象时有出现,所以大学生健康的身体锻炼和健全的人格养成问题更不容忽视。而社团活动的参加尤其是体育类和心理健康类社团活动的参加成为大学生自我锤炼意志、沟通心灵的重要场所,一方面体育类社团开展的体育训练和比赛活动直接锻炼了大学生的身体,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也培养了大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社团成员之间兴趣相投,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和自我完善意识的增强。同时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能够扩大交际圈,提高自己交际能力,“对一些性格孤僻的、心理有缺陷的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很大帮助,能够帮助他们在广阔的平台中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归属感”。

3、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强化专业素质、培育人文精神

恩格斯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科技、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人们举步维艰。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更应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今高校的课堂是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大学生要把科学文化知识学扎实,课外的补充少不了。而高校社团活动无疑能够满足学生这一需求。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如电子协会、法学会、人文学会等社团举办的计算机大赛、机器人设计比赛、模拟法庭、散文鉴赏、作文竞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训练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增进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成实际知识的能力,而且也满足了大学生第二专业需求;不仅弥补了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4、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兴趣爱好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 而我们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导“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 感兴趣的事情你做一天也不嫌烦躁,而不感兴趣的事情则真是度日如年,好的兴趣爱好可成就一生幸福,而坏的爱好则可以让人步入深渊。的确兴趣爱好是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和力量之源,大学生是即将走出象牙塔的青年学子,他们的兴趣爱好影响他们的择业,甚至决定他们未来就业的方向。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特别文艺类学生社团举办的主持风采大赛、歌唱比赛、轮滑比赛、才艺比拼等节目和活动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可以强化兴趣爱好的广度和深度,既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特长优势,为自己将来工作和生活增光添彩,也可以打破教室 - 食堂 - 宿舍三点一线的单调校园生活模式,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充实自己的人格魅力,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鉴赏能力、组织能力和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并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赵瑞情. 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欧阳大文.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胡继冬.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及其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4]袁文. 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

[5]郭丹. 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

[6]杨玉翠. 大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7]袁颜锋. 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9.

第3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结构从单一化模式向多样化模式演化,这一趋势使高等教育必定要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多种形式办学,大学人数的剧增,上大学不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多承担着理想和现实矛盾的冲突,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更多面临着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这些现实情况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校园恶性事件频出,社会、学校、家庭太多注重学业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高校普及公共艺术教育能使非专业学生更多的了解人类艺术的遗产,扩展知识领域,丰富生活。它的有效实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知识能力的拓展、操作能力的锻炼、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素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有益补充,也是培育良好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健全了人格,培养了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赞扬了美,乐意把美的东西吸收到灵魂深处作为营养,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高尚优美。学习民俗文化和国外优秀艺术,增强学生艺术修养和爱国精神,艺术作品自身的强大感染力和渗透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了人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情感等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培养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行为的一种教导,是培养学生内心感情世界的一门艺术,学习、欣赏及解读艺术作品,丰富了知识,净化了灵魂,提升了人格,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和补充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的精神内涵,符合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际交往关系等能力产生了有利的导向作用,起到了净化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作用。

第4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一)促进舞蹈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雄厚的社会基础。在大学开展舞蹈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舞蹈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深入了解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而形成对舞蹈艺术的热爱。此外,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自身知识结构较为合理,是普及和发展舞蹈艺术的良好资源。通过开展舞蹈教学,选拔一批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有助于保持舞蹈艺术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地解决舞蹈艺术后备人才储备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大力提高大学舞蹈教学工作水平,积极改革教学理念及方法,可以促进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大学舞蹈教学工作,可以充分促进现代舞蹈艺术理论的交流和发展,从而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大学舞蹈教学的主要对象有两个,一是舞蹈专业学生,二是非舞蹈专业的学生。通过开展大学舞蹈教学,实现舞蹈文化艺术普及的社会化。

(二)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政治理论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等。通过开展舞蹈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一方面,舞蹈教学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参与舞蹈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这对于丰富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三)舞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舞蹈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与舞蹈训练,能够塑造挺拔健康的身姿,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强化各项身体机能,提高运动强度,从而有效实现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参加舞蹈课程和教学训练,大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起对舞蹈艺术的长期兴趣,并因此具备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兴趣培养模式转移到专业课程学习之中,就能够有效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现阶段大学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当前,大学生舞蹈教学有两种模式,一是各个艺术院校开设的舞蹈教学专业课程,二是普通高校开展的舞蹈教学选修课程,而大学生参与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将参加舞蹈课程学习视为可有可无的学习内容,而一部分舞蹈专业学生则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幻想一夜成名,忽视了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缺乏刻苦精神。

(二)舞蹈课程的教学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学工作集中存在着教学功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大部分舞蹈教师单纯地重视专业课程教学,从舞蹈理论、舞蹈动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却相应地忽视了舞蹈教学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通过舞蹈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品格和道德素质的塑造,舞蹈课程的教学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舞蹈教学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

现阶段部分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专业性不强,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部分舞蹈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性不强,缺乏对学生科学有效地练习指导,学生学到的舞蹈动作不够标准,甚至会给学生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教师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传统的示范教学方法,缺乏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最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不能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在大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

三、对大学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大学生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推进大学舞蹈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设置统一的教学标准及课程规范

对于开设舞蹈教学课程的高校来说,可以根据本校专业教学及舞蹈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编写统一的课程教材及教学规范。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兴趣培养及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舞蹈课程教学的重点。

(二)强调课程教学与素质培养并重

要进一步强化舞蹈教学课程的功能,在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专业性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舞蹈课程“德育”、“美育”等功能,将舞蹈教学课程打造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阵地。

(三)全面提高课程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第5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85-02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科研能力素质、应用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合作能力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1-2]。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形态、结构及其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跨越生物、医学、农学乃至药学的一门新兴学科[3]。进入21 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已在生命科学的各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同时实验耗材昂贵,这就需要充足的实验经费的支撑,并且存在学时数少、学生人数多等因素, 因此,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对相关教师而言将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各高校普遍认为,本科生科研活动对于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两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探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查阅资料、完成实验、优化实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等。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并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不仅为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而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有利补充,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迫切性

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隶属于生物化学教研室,承担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具有原理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步骤多、时间长以及所需经费高等特点,而现有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学时为18学时,内容多以基础实验技术为主,学时有限,在较短时间内及有限经费下,学生的综合技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不能满足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从学生参与科研的目的上看,本科生参加科研的目的比较明确,意在各方面锻炼自身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锻炼、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也有的学生是为将来出国、找工作等增加筹码[4]。学生参与相关教师科研,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进行训练,例如:植物DNA提取、总RNA提取、PCR扩增、RT-PCR、DN段的酶切与连接、质粒的转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ACE技术、原核表达技术等,同时,还获得了额外的实验经费支持,开创出“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的双赢局面。

二、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涉及的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问题,是人成才的关键。所谓的思想道德素质,解决的是人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它能够保证人正确的发展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调节个人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必需的。而教师在管理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科研素质,让学生意识到做实验、搞科研应该在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前提下去开展,要有大局意识、合作意识;要崇尚科学、勇于探索;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因此,学生在完善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必须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5]。

(二)有利于专业及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

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体,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责任,而且有义务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全面把握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发展前景,并积极将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6]。

在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支持,这就促进了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查阅大量资料,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科研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积累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技术原理、仪器使用方法等知识。同时,经历科研的流程,在科研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培养查阅文献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以及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等,促进专业及科研能力素质的养成。

(三)有利于应用及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

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全面训练,动手能力大大加强,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仪器操作方法,为其他类似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是灵魂,要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的位置。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教育工作突出的一点就在于要把创新贯穿到工作中[7]。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好奇心、兴趣、求知欲,提高大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创新的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8]。在学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操作过程、掌握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探讨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不定期地以交流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交流和表达自己实验进展及对实验问题的见解,提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交流中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合作能力素质的培养

目前,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普遍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不愿与人分享,团队合作意识差。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成员间的相互配合,其实验特点是耗费时间长,实验步骤多,各步骤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实验将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前功尽弃,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实验方法或操作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同学间互助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要求学生间要及时沟通,互相探讨、实验各步骤之间需要密切配合、沟通、帮助,才能高质量的顺利完成任务。因此,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有利于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经过参与科研,学生会意识到要具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科研任务比较繁重,身体素质是各方面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就无从谈起。从而促进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无论是探索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断地重复,付出大量时间和劳动,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这无疑锻炼和培养了实验者不畏艰难险阻、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而这又恰是创新者所必备的心理素质[9]。相反,在学生顺利完成科研的过程中又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本身也是促进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一剂良药。

三、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中,对学生的报名、考察、选用过程不完善,导致一部分学生有兴趣就来,觉得枯燥就离开,无法约束学生的随意性,同时也使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受挫。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需要对学生参与的环节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时间安排的不连贯性

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多,中间常有不间断的等待时间,同时完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实验持续时间长,需要实验者有较长的集中的时间来完成。而学生的课程安排分散在每天的不同时间,通常没有充足的集中的时间完成,影响实验进程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科研需要经历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这就需要相对较长的适应时间。很多本科生是初次参加科研活动,对查找文献、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分析数据等一些基本科研方法不了解,都需要时间来解决,但学生课余时间有限,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科研实验成为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三)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科研

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教师需要付出劳动,同时也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目前,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指导学生科研的教师有限,每个教师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有限,经费也有限,并且完成实验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而每一部分内容可以安排的学生人数有限,因此,同时安排学生参与的人数就有限,只能解决部分学生参与科研的要求,不能满足众多学生参与科研的意愿。

(四)受到教师科研项目内容的限制

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时,其选题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每一个科研课题涉及的实验技术有限,只能包含一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这就存在实验选题和实验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不能根据兴趣选题,也不能将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都进行训练,从而限制了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义彬.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

[2]程轶,汪小飞.论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科技信息,2009,(23).

[3]王玲,秦永燕.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4).

[4]李冬梅,张玉平.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

[5]刘文初.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6).

[6][7]葛建,卢秀莲,黄丽红等.高校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过程的探索[J].科学与管理,2008,(5).

第6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团;管理;校园文化;发展;南京农业大学

一、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工作现状

1.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是在校党委领导及团委指导下,由团委宣传部直接管理的艺术实践和文艺演出团体。其宗旨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校园主流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人文气氛,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进行美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

2.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管理现状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实行团长直接领导,监督下的分团长负责制。下设秘书处、外联部、宣策部、礼仪部四个办公室部门,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器乐团、戏曲团五个表演部门。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管理机制明确规定了团员的权利与义务,在档案管理上,只要成为大艺团正式团员均需填写大艺团团员档案表,各部门负责人分别建立团员档案,由大艺团秘书统一建档。记录训练、演出、比赛及奖惩情况,毕业时转入学生人事档案。

3.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现状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活动采取日常训练和短期集训相结合的方式。活动内容包括常规课程,完成上级交给的演出任务汇报演出及校内外进行的各种规模、性质的巡回演出、慰问演出和礼仪活动。大艺团以及各分团负责人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各分团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及会议记录交予秘书处归档。

二、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1.大学生艺术团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不足之处。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近几年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们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看到很多制约大艺团发展的不足之处。

(1)艺术团成员艺术素质的差异导致大艺团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艺术团成员主要是由各个院系对艺术活动有爱好的同学和艺术特长生组成,在专业素质方面,有着很大的距离。学校根据艺术团成员专业素质不同,进行分开式培训。这在艺术作品排练与教学实践上给艺术团带来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与传播。

(2)大学生艺术团保障措施不确定、不到位,给实际工作中带来困难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学校不断下发文件和组织文艺活动,宗旨在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与全面提高在校生的素质,尽管如此,由于学校没有对大学生艺术团制定健全的保障措施,给艺术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大学生艺术团工作的展望

作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大学生艺术团培养里一大批具有艺术技能和艺术修养的优秀学生。但大学生艺术团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艺术教育办学、教学经验,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为大艺团正常运行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从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中获得的启示

1.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指导教师管理制度

指导教师是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与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艺术团来说,指导教师的专业教学是艺术团成员提高自己艺术水准的重要契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艺术团体指导教师是以学校艺术专业的在职教师为主,以外聘艺术老师为辅。指导教师在完成自己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和自己科研训练之外,还要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指导,而往往大多数高校在其工作量的计算和津贴补助方面又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这不仅降低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艺术团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保证艺术团成员进行长期的教学和训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的艺术教师队伍,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2.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艺术团专业水平和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公共艺术教育是各个高校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有效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为艺术团体提供新动力,使艺术团队伍不断壮大,从而提高艺术团的整体水平。

3.建立健全的艺术团运行机制是艺术团发展的必要条件

健全的运行机制是艺术团解决各个方面事务之间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一方面,它可以促进艺术团体根据学校的发展和艺术团成员的实际情况来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使艺术团减少了不必要的艺术资源流失,有效地整合了校园艺术资源。

4.加强艺术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艺术团体在形式有多样性,这样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给大学生展示自己才华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大多数高校艺术团体之间缺乏必要性的合作,加强大学生艺术团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的整合校内的艺术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同艺术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认知能力,是大学生艺术团发展和深化的强大驱动器。

结语

大学生艺术团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有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大学生艺术团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敢于创新;也要虚心学习,理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艺术团在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把艺术团的管理、教学、艺术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之中,从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大学生艺术团的管理与发展前景[J].湘潮(下半月)(理

论),2009(01).

[2]苏燕.从广西工学院艺术团的建设简论普通工科院校大学

生艺术团的管理与发展前景[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戴跃侬.和谐校园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艺术课程能够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艺术教育属于当前全面培养人才的重要策略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推动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本文围绕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艺术教育课程具有很多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教育活动属于对人脑意识进行情感教育的一项活动,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例如:艺粹鉴赏课程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的特征,该工艺品做工精湛,同时种类繁多,教师在介绍青铜器的过程中,需要将图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现,使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随着互联网的冲击,社会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们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教师们更要介绍我国的古代艺术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从而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根据审美原则,接受了众多美德教育后积累的一种对艺术美的理解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定期培养,其中,培养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模仿艺术成品。通常情况下,当人接受的艺术教育越多,就越能分辨艺术的美或糟粕,因此,艺术审美能力能够快速提升。教师在艺术课程中,通过介绍足够的艺术典型作品后,使学生们根据个人的喜好情况,对艺术作品进行不断模仿,当模仿能力提高后,学生的艺术储备量会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中,大学生就具备了审美能力,通过结合个人的生活背景,对个人的艺术作品进行创新提高。因此,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对大学生建立三观具有促进意义,使大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感受艺术美,从而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课程作为提高大学生智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代环境中,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群体,其综合素质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创新作为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我国的多项政策都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艺术能够为创新精神提供指导,对于艺术课程而言,70%的内容需要学生用形象思维去分析,30%的内容需要学生用逻辑思维去思考。因此,艺术课程能够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们在艺术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练,教师通过设置课题,使学生们结合课题进行绘画,画的内容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这种训练可以活跃大学生们的思维,经过长期训练后,可以使大学生们的智力逐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教育具有很多功能,不仅能够创造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将自然知识与艺术创造相结合,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艺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教师明确学生对艺课程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授课方案。

(四)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的使命与义务,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当前社会中,艺术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属于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高校缺乏艺术教育,将难以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已经被纳入当代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中。大学生的健康涵盖两个内容,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由于当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各领域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某些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中,艺术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例如:音乐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减轻心理的压力,使紧张的心情能够慢慢被平复,音乐课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因此,艺术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大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格。由于艺术与人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其良好品质,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启迪与鼓舞,在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道德修养。

(五)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下,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艺术知识不仅仅是艺术人士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之一。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数据调查显示,很多西方的大学生都接触了舞蹈知识、音乐知识、戏剧知识等,同时,艺术课程得分高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于只修专业课程的学生,因此,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情商与智商,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促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由于艺术教育内容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互动性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对策

为了将艺术教育工作落实到位,高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结合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围绕艺术教育设置必修课余专业课,为了保障课程结构的规范性,高校需要聘请专业人员选择课程材料,在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建立创新理念,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放在首要位置。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我国艺术基础还存在缺陷,因此,高校在艺术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对具体任务进行严格分配与筛选。为了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定期参加艺术培训工作,在增加个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实践经验。在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次数,使学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艺术素养。

其次,为了使艺术教育能够融入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高校可以将学校表演活动与艺术课程活动进行结合,使学生将学习到的艺术知识进行灵活?\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们参与到艺术活动中,不断营造的丰富高校艺术教育氛围。例如:高校定期举办关于艺术教育的知识讲座、大学生在高校文化节中表演舞蹈或乐器等,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因此,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例如:增添音乐器材、美术器材、书法器材等等,为大学生们提供开展艺术活动的资源。

第8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就业能力;就业质量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报告中明确了未来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各高校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差别,影响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职生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高职教育开始由以规模发展为主转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阶段。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从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参加学校各种各类活动所反映出的能力和素质以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专业技术能力及较强事业心、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较高者,但综合素质与高校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去甚远者也不在少数。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因为没有明确的素质教育(除“思政课”外),实践上的素质教育队伍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素质教育的后果是:政治思想正确,但心理不健康;爱党爱国,但对职业不忠诚;终生从事的职业,却缺乏职业道德;外表象“绅士”,但不爱护公共卫生;知识丰富,但不会打理生活;思维有条理,但家里乱糟糟的;自尊心强,但不知道尊重他人;追求幸福,但不会享受生活;技术高级,但家庭水电小事解决不了;尊重上级,但处理不好同事关系;工作努力,但不知道自己的追求等等。

2 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而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青睐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高学历并非录用的惟一标准,企业需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刚刚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会迎面而来,必须要快速的适应变化,并做好心理调整,以期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各种困难。

2)创新能力:现在的企业对员工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要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保持独立的思想,不轻易的附会他人想法,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3)独立的工作能力:企业关注一个人的独立工作能力,要求员工分解目标,确定自己的工作要求,不但要具体实施工作,而且还要具有为保证自已所负责工作的顺利完成的能力。

4)团队合作能力:企业提倡员工要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但也同时强调员工应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的工作能力。集体的力量最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是所有企业希望看到的局面。

5)成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作为一个具有高知识水平的员工,一定要具备正确审视自己心理状态、调整其心理及行为的能力。

3 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1)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修养,必须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念为基础,夯实素质教育第一课堂主阵地。推进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大纲、进第一课堂的教育改革,不断完善与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体系,加快高职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专业教学中,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扮演角色。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认同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真正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毕业生的就业预期适应社会需求与现实,切实做到自食其力。要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都要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等相关选修课程,通过案例剖析、典型介绍、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宣传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展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通常是指高职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技能教育,以及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利用社团活动、创业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课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4)大学生从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之日起,注重自己的就业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要坚持共同育人的指导理念,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空间;高职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身竞争优势,促进动手实践能力自己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总之,高职生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应用技术性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才能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立武.西北民族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初探[J].2010.

[2]陈向平.素质教育与能力训练:高职人才培养的两翼[J].江苏高教,2010.

第9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 综合素质 道德品质 沟通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 执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13-01

职业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就业教育,这一观点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的认可。笔者通过对本校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进行采访发现,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如下能力:道德品质、沟通表达、心理承受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应变能力等。

对此我们对于我院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执行能力四项维度进行的调查分析,结合2013年我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测评系统对于我院学生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我院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全省学生综合水平相差无几,但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两方面普遍偏低,执行能力良好。在此,我们就怎样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以下思考。

1 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方面

1.1 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实训课的课时,尤其是专业实训课的课时。在历年对毕业生的实习报告分析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我们学生缺乏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专业技能,即动手能力差一些。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东西,学生才能有意识去学习、记忆,简单的书本知识,一方面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与实际工作脱节,实习工作都用不上。尤其作为高职类院校,我们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职业化倾向很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做好职业技能的培训,后者尤为重要。

此外,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上,注重涵盖全院各个专业,开设学生真正感兴趣,真正愿意听,老师愿意上的选修课。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搭建,也增加了老师与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机会。

1.2 提倡情景化教学,增强师生的互动

课程进行时,注重改变单一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授课模式,采取多样的授课方式,积极倡导情景化教学,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展示时间,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力求让学生感兴趣、听得懂、会运用。课余时间学生围绕课程学习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1.3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与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悦的接纳自我,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人生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院、系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提高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宿舍―班级―系部―学院,个人―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等渠道,使学生明确:有了心理困惑,怎么办,怎么看,找谁说,求助于谁。

2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几种能力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为同学们搭建施展才华和锻炼能力的平台。

(1)道德品质:企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但是,这一方针在现实中被执行偏了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主要表现为把职业教育完全变成了就业教育,重视招生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得轰轰烈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很多职业院校仍然是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基础课甚至专业理论课都被忽视了,这实际上是片面地理解和执行“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教育完全变成就业教育而造成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不少学生在技能上虽然达到了中级工甚至高级工、技师的水平,但是他们的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等职业素养却并不具备。因此,应坚持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对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今后的企业工作中转化为诚信、敬业、合作的精神。

(2)沟通表达能力:表达力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基本能力,注重学生沟通表达方面的锻炼,通过开展活动,加强同学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活动面向广大学生,不仅仅是学生干部,每个人都参加主题班会、个人风采展示等。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3)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主要反映在心态方面,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态问题是浮躁、不稳定;对待就业心态不正确;实际工作中爱面子、放不下身段做事等。鼓励学生在校多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如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征文、校园DV情景剧等。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娱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4)执行能力:在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几项能力中可以发现,执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需要从统筹协调力、办会办事能力等方面体现。在校期间可以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执行力,如我们系的创业训练营、采购销售等。

此外,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应该注重学生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制定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职业目标,这有利于在学习、生活中合理的安排时间、有计划地逐步实现目标。因此,在校期间指导学生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有利于学生在逐渐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查缺补漏、完善不足,甚至发现错误及时更正、重新定制计划,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