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课集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三;专业考试;文化考试;矛盾
高三对于艺考生来说,是在不断判断、选择、放弃中度过的。作为在高中工作了几十年的一线美术数师,每年都会遇到学生因为选择的两难、错误而痛苦悲伤。今年,我自己的女儿也参入了艺考大军,我的双重身份让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艺考体制存在的问题。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过高考的美术生、家长、老师才能深刻的体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怎样分配专业学习与文化学习时间的矛盾
1.第一次冲突:进入高三前的暑假
进入高三前一个暑假,许多学校的文化学科新课没有上完,会利用这最后一个假期补课,而美术集训班已拉开帷幕,开始了基础训练。是留下来继续把文化课上完,还是去美术集训班把基础务实?!美术生和他们的家长面临第一次选择。
2.第二次冲突:9月份高三正式上课
9月开学后,大多数学校已经把新课上完,准备进行第一轮文化复习,而
多数培训机构已经在进行第一轮专业训练。对于还没有停课进行专业集训的学生,已经不能静下心来坐在教室里上文化课了。毕竟绝大多数的省联考在接近。以2016年为例,除北京、湖南少数几个地方的是1月份,其他的省市基本上都是在12月进行。联考成绩对初学美术的学生和不满足只是联考的学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联考过了线,才认校考成绩。而对于暑假已经在外面美术集训的学生,回不回去上文化课,也是一场选择考验。就算考生有幸专业通过了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考试,文化没过线,想上名校?那不过是做了一场美梦而已!
3.第三次冲突:省联考结束
省联考结束后,是长达3个月左右的校考。以四川考生为例:四川省联考是2015年12月5日至6日,考试成绩是2016年1月21日才可以查询。这期间你是继续学专业,还是回去学文化?这一个多月的等待,对考生及家长都是一种煎熬。同时,2016年1月9-10日的校考由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拉开了帷幕,接着便是各大院校的轮番轰炸:广州美院1月28、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2月19日至22日、清华大学2016年2月27日……直到中央美院2016年3月5日至6日考试结束。这几十所名校的招生让考生和家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有的人会说,我可以边学文化边考试啊!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个简单介绍。
二、选择院校及专业的矛盾
众所周知,美术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不一样,各省、各大院校都有自主出题
权,各大美术院校为了甄选人才、张显个性,在题型、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每个考生都面临学什么、考什么的决策。如表 1。
三、补习文化地方的选择
艺术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再加上少则半年多则八九个月的时间主要
关键词:艺考热;就业
艺考的全称为艺术联考,就是指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教育部备案的各大艺术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艺术系对于高三艺术生举行的一次综合的专业考试。艺考生通过艺术联考考取院校专业合格证,参加高考达到文化课分数即可被录取。甘肃省的艺考热,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升温中。据统计,2012年,甘肃省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考生共计21533人,比2011年增加了2234人。2013年,高考艺术类报名人数共计26193,比2012年增加1582人。艺考热一直处于不断升温状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课分数要求低。对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选择通过艺考这条途径上大学,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考生家长认为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大学很难,报考艺术类大学只要专业通过,文化课分数线就会低100多分。而即便补习一年,文化课要想提高100分也很难,所以艺考绝对是上大学的突破口。(2)各高校招生名额增加。1999年开始,国家放宽了高校的招生计划人数。直至今日,甘肃各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仍逐年递增。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1998年音乐类招生人数:师范类27人;表演类15人。2013年音乐类招生人数:师范类47人,表演类73人。人数是15年前的3倍。不仅每所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00年后,全省新增的艺术类院系有8所之多。从1998年艺术考生7∶1的录取率到今天省内为1.7∶1 的录取率,也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3)农村考生的比例大幅提高。近些年,农村考生的比例大幅提高。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跳出农村,从事更高尚、更安逸的职业。农村的艺考生成为艺考大军的主力军。陇南武都二中,2012年,毕业学生1170人,其中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有436人,占总人数的40%。2013年,艺术类报考人数26193人,其中非兰州本地考生的人数是235703人,占总人数的90%。(4)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名目繁多。目前社会上艺考培训名目繁多,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多数都打着“名师上课”“快速提分”“专业速成”“协议包过”。各地有固定的老师专门向培训机构输送学生。每个学生基本都要参加长期(5个月)的培训班。每个人8000~10000元不等。临考前学校还会建议学生参加考前集训一般这样的集训费用5000~8000不等。考生不及格者学校还会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向学生推荐“协议包过班”费用50000~100000不等。基本上一个考前培训结束后,一般的培训机构利润为100000~500000不等。(5)各中学为提高升学率,使学生“被艺考”。应试教育的压力使普通高中的好坏由升本率来体现。甘肃省各地的中学在高中都设有艺术班。这些艺术班中除了一小部分是特长生外,大部分都是受老师们动员参加艺考的。这些学习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的学生被单独编班学艺术。有些学校在艺考结束后还会根据艺考结果,将通过艺考和没通过艺考的学生重新分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艺考已成为学生通往大学的一条捷径。持续升温的艺考热实际折射出考生们渴望“鱼跃龙门”的急切心理。而全国艺术类招生人数大量增长,各种培训机构的大量出现,利润的诱惑都是艺考热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位居榜首。艺考生不计成本的考试,上学。但到最后前途竟如此渺茫,面临无法生存的窘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艺术类考生 高考历史复习 教学策略
艺术类考生是指考生具有美术、音乐、舞蹈、书法、表演等艺术专长,并准备报考艺术院校、艺术专业志愿的高考考生。艺术类考生高考成绩由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两部分组成。对于艺术类考生来说,文化课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课中由于历史学科对理解、记忆和表达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对间隔较长时间因集训而脱离系统学习的他们来说显得尤为吃力。如何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复习效率和成效,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笔者结合多年组织艺术类考生高考复习的经验,谈谈艺术类考生高考历史复习策略,以求教于同行。
一、艺术类考生备考的特点
1.从学习时间看,艺术类考生与普通文化生有很大区别,艺术类考生学习时间短和不连贯是很突出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概括为两个阶段:专业课考试前和专业课考试后。专业课考试前,艺术生平时和周末兼顾专业课和文化课学习,相对文化课兼顾的时间更少。每年的十月需要到专门的艺术培训学校集中学习,以便专业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等到返回学校集中学习都在第二年的一月份左右,中间陆陆续续还需要参加各高校的校考,真正专心备战高考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不足四个月,时间非常短暂。
2.从学习任务和动力看,在专业课考试前,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专业课和文化课齐抓,两头兼顾,心有余而力不足,相比普通文化生,任务单一,更容易投入学习,学习效率高。在专业课考试前的三个月学习,艺术类考生的学习效率不够高。专业课考试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单一、明确,对历史课复习来讲十分有利。学生学习劲头很足,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高,很能配合老师复习。家长、学校、老师对他们寄寓很大希望,过大的压力容易让艺术类考生产生迷茫无助、急于求成、烦躁苦闷的心理,对历史课复习不利。
3.从学习现状看,艺术类考生历史学习起点低、基础差、学习能力弱。艺术类考生高考成绩由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两部分组成。某些学生报考艺术类主要是因为艺术类考生高考的文化课成绩可以比普通学生低很多。某些学生文化课的基础本来比别人差,加上平时和周末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专业课培训上,文化课学习时间大为减少。某些学生在高一准备学业考试时就疲于奔命,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艺术类考生在做题时经常会出现看不懂题目要求、不会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不能迅速完成知识迁移、不会总结归纳准确表达等问题。
二、艺术类考生历史复习的教学策略
1.研究考试要求,明确备考方向。《浙江省历史教学学科指导意见》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复习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考点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教科书的内容,努力做到三个文本的融通。
首先,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复习备考的能力等级和知识范围。在这方面做好功课,可以在复习中更胸有成竹,提高效率。其次,我们应整合课程资源,以必修教科书为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融合选修教科书知识,引导学生梳理、掌握基本知识。艺术类考生历史学习时间紧、基础弱,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学生帮助较大。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能够将试题提供的新材料、创设的新情境迅速与教科书建立联系,进而准确调动各模块相关知识,并以科学的方法解答问题。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高考的研究。我们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的大方向和趋势,把握高考命题的新思路、新角度、新题型。
2.整合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在加大。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某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历史高考主要考能力,在复习中有轻书本、轻基础知识的现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就是一句空话。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复习时间很紧张的艺术类考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某本历史书全记下来是不太现实的。近几年高考都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并且艺术类高考文化课成绩比普通文科生低很多。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建议考生抓大放小,大胆放弃边枝末节的知识点,将复习重点放在主干知识上。
3.实行两轮复习,合理安排时间。艺术类考生的历史复习时间明显比其他考生少。当前高三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多轮次教学策略并不适合艺术类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多轮次的复习,每一个轮都疲于奔命,都不扎实,复习有效性不强。鉴于艺术类考生的复习时间安排,两轮式复习比较适合。一轮复习从专业课考试前就开始,到二月底基本结束。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讲为主,以练为辅,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由于艺术类考生高一历史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学习历史的时间是不连贯的,有的中断了数月,有的甚至中断了近半年。很多艺术类考生对学过知识的记忆已相当模糊,甚至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掌握。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点拨与整理。同时一轮复习要努力为二轮复习做准备,只要涉及相同专题的内容,就注意引导学生加以整理,并随着复习面的扩大而逐渐延伸专题复习。
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结合综合复习,重视讲练结合。在这一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串点成线,加深对原来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运用。二轮复习可以打破专题史的范例,按照通史顺序重新组织考试内容。学生在复习中体验到不同于教科书的知识呈现、形式的新鲜感和构建知识体系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特定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近几年的历史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历史学科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等。对艺术类考生考生来说,这些能力相对较弱,提高也较困难。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要多动脑筋,用心设计与实施,持之以恒地不断训练、提高学生。
4.关注学生心理,授人以渔。艺术类考生完成了专业考试以后,因为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压力的变化,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心理。专业课培训考试已结束,一开始,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劲头很足,上进心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化课学习状态,制订学习计划,选择配套练习,积极有序地开展学习。几次练习、考试下来,一些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急躁情绪,对历史复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消除急躁情绪,树立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通过听课、测试等方法,清楚自己的知识薄弱之处和能力不足之处。只有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有效性。在整个历史复习阶段,教师都要始终关注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艺术类考生只有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在历史复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强化复习效果。无论多么成功有效的课堂教学都代替不了学生的消化和落实。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是与考试相关的学科知识的强化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强化理解记忆,真正形成理解记忆的东西是不会完全遗忘的。这些被学生充分掌握了的知识和认识,在试题的提示和情境下可以有效激活,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局限于对教材的语句的记忆,而是要对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追踪,对其背后逻辑关系和历史价值思考和领悟,加深理解记忆。学生还要概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和阶段特征。
提高艺术类考生高考历史成绩的最后关键环节是掌握解题技巧,理解答案要求。复习阶段用到的练习、测试卷是较多的,教师要十分注意上好试卷分析课,引导学生经常分析自己的答题情况,整理错题,经常反思总结。历史高考试题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每一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艺术类考生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不同的题型,经常对做题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查找失分的主要原因,提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南亮.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途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总第34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通英语的技术人才紧缺,这就对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职业艺术院校来说,英语学习为了实践和应用,而英语又是一门语言,语言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所以,艺校英语教学管理越来越突出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也就是老师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调控师生之间的关系,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的教学行为方式。根据美国著名学者布罗菲的观点来看:好的教学管理就是教师能把课堂中发生不良行为的概率降低到最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还能在不良行为发生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干预,让课堂持续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课堂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但是为了降低学生的不良行为,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主要是英语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协调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调节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2.艺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职业艺术院校的扩招,学生的生源也越来越广泛,加上艺术院校招生对于文化课的分数要求不是特别高,学生学习艺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据相关部门统计,到了每年的11月左右,艺术生专业课集训变得更加普遍,为了冲刺专业课,不少学生选择了离校,到专业的辅导机构进行集训,也有的直接到外地进行强化训练,文化课学习的时间被占用。所以,艺术院校的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都不是特别扎实,他们进入艺术院校就是想通过接受正规的艺术技术培训,掌握艺术的真实内涵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上部分学校自身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严重,认为艺术院校学生学好艺术本身就行了,束缚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校门之后,还是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性。这就导致在职业艺术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缺少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去,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本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都不高,只是一味的机械的背单词,做试题,学习效率提不上去。面对这种状况,需要教师认真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艺校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3.1课堂教学问题管理
3.1.1学生课堂问题管理
对于职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很多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叛逆心比较重,由于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不喜欢学习英语,就可能导致在英语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睡觉、看小说、跟其他同学说话等状况,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在课堂上跟其他同学吵架,故意跟英语老师作对的状况。这些情况需要老师认真的应对,针对英语课堂中学生出现的状况进行管理,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站在保护学生的角度,尽可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比如,在学生听讲语法词汇感到疲惫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英语原声电影,并针对电影内容跟学生进行讨论,尽可能的减少课堂中学生开小差甚至睡觉的情况,提高教学成效。事实上,艺术院校的学生要学好英语,还需要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毕竟学习跟娱乐不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要经常给学生打气鼓励,让他们明确英语学习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做好解决困难的心理准备。
3.1.2教师课堂问题管理
在艺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教学比较呆板,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跟现实脱节,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方面态度显得有些粗暴、不耐烦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勇于面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正缺点,跟学生一起进步。作为职业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做听力练习题的时候,假如不是特别难,教师提问,学生都会举手配合,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就会说“Please let me try.”这时候可以找一个平时成绩差的学生来回答。假如他回答错了,并且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害怕别的同学嘲笑他。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大家说,“Maybe he is nervous, let him think it over again.”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开始逐渐喜欢英语这门课程。
3.2课堂教学活动管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把握教学内容,争取做到难易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从艺术院校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和需要出发,分析他们的特殊性,作必要的教学设计,抓住教与学中的兴奋点。结合学生的特点,重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淡化难以理解的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历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把这些内容运用到英语学习中,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数量的输入和输出机会,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教给他们正确的掌握单词的方法,培养语感,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做准备。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认真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益。
综上所述,对于艺术院校来说,有效的英语课堂管理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素养的重要保障。作为艺校院校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英语课堂管理模式,完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学好英语,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用好英语,为以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霍俊哲.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原则和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2(10).
[2]董莉莉.有的放矢,努力打造高校英语课堂――浅谈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体会和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
如果有一架照相机时刻记录中国艺考生们的影像,我们一定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有的考生以“自强不息”为座右铭,肯下苦功是他们的剪影;有的考生早早就确定了方向,留下一路高唱凯歌的羡人身影;有的考生盲目挣扎,为未来感到迷茫,为失败痛苦不已。
其实,在每个艺考生的头顶,都闪耀着名为“努力”的光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艺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它已成为每个艺考生脑海里难以磨灭的记忆。
勤奋不息型:汤唯
汤唯是国内著名的影星之一,她曾凭借《晚秋》这部电影中的“安娜”一角获得众多国际电影奖项,备受影迷喜爱。然而,演技非凡的汤唯并非表演专业出身,而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中戏”)导演系。
1997年,汤唯高考落榜,生性倔强的她只身到了北京,在中戏旁边租了一间平房,全心全意备考中戏表演系。然而,她考了两次都未能进入中戏表演系的大门。2000年是汤唯备考中戏的第三年,她本来准备继续报考中戏表演系,但朋友建议她另辟蹊径,报考中戏导演系。她认真地考虑了朋友的建议之后,觉得“不撞南墙不回头”并不是最聪明的做法,便改为报考导演系,最后终于顺利踏进了中戏这座艺术殿堂。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之路。然而,我们要做勤奋的人,也要做清醒的勤奋的人。像汤唯这样勤于努力,又勇于调整的考生,无疑是其中的典范。
【小贴士】导演类艺考内容:朗诵,自备节目,命题表演,作品分析,命题编讲故事,口试等。
众多艺考生向往的顶级艺术殿堂,往往需要专业课与文化课俱佳的成绩单作为入场券。回头去看那些毕业于知名学府的明星们,你会发现星光闪耀的他们也曾经历过艺考的阵痛,他们也曾为艺考心甘情愿地努力过。虽然他们的经历是多样的,但他们的拼搏却是共通的。
年少成名型:杨幂
影视圈有许多年少成名的明星,杨幂便是这样的代表人物之一。杨幂初次“触电”荧幕是在她四岁的时候,此后她陆续接演了许多影视作品。2011年,杨幂凭借《宫锁心玉》里的“晴川”一角红遍大江南北。
杨幂也是一名艺考生,虽然出演过众多剧集,但在参加艺考的时候,她并未因为她的特殊经历而获得格外优待。她与所有艺考生一样,在专业课考试前参加了密集的专业集训,备战以“淘汰率超高”著称的北京电影学院(以下简称“北影”)。在高三那年,杨幂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获得北影的预录取资格。此后,杨幂又整日扑在文化课的各科习题上,与每位惜时如金的普通高三生一样,为模拟考试忽上忽下的成绩而或喜或悲。最后,杨幂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如愿成为北影的一员。
杨幂的经历颇具典型性,她告诉艺考生们,除了要善于抓住机会积累表演经验,还要踏踏实实地复习文化功课,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贴士】表演类艺考内容:小品表演,朗诵,演唱,形体,命题表演,艺术特长展示,综合素质考查等。
天赋过人型:郎朗
郎朗两岁半的时候,无师自通地在家中的国产立式钢琴上弹出了《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的基本旋律,从而被父亲郎国任发现了自己的钢琴天赋。郎朗三岁时便拜沈阳音乐学院朱雅芬教授为师,在恩师的常年教导之下,勤奋努力的郎朗以第一名的成绩从3000多名同龄人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入学考试。
从小学到中学,郎父带郎朗参加了各种大型的钢琴比赛,赢得的奖项数不胜数。在不断的自我磨砺中,少年郎朗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1995年,郎朗凭借过硬的实力赢得世界级青少年钢琴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的第一名。1997年3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退学的郎朗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当时他只有14岁。
郎朗在他的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中,坦诚地写下了他练琴的种种不易,让我们得以一窥天才在其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看看郎朗的故事,谁又会不赞同呢?
【小贴士】器乐类艺考内容:主科(相关器乐择其一),声乐,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素质面试等。除钢琴外,其他所需乐器需要考生自己携带。
目标明确型:李湘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李湘被誉为内地主持界最知名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之一,曾经获得国内主持界最高奖――中国电视协会主持人“金话筒”奖。
李湘的艺考之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当年她曾有多个选择:保送去天津大学学法律或者英语,或考武汉音乐学院,或考北京广播学院。经过权衡,李湘毅然将北京广播学院确定为自己的高考目标。“因为中央电视台的很多人都是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李湘如是说。为了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李湘放弃了舒适安逸的保送生生活,拼命复习,1994年以专业分第一的成绩考进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个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一、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
1、追求独立个性,政治思想观念相对淡薄
艺术类的专业,都要求学生有十分活跃的思想、富有创造性、具备浪漫主义的情操和艺术气息,他们考虑问题时欠缺对现实的分析。他们普遍有思维敏捷、乐观向上、热烈奔放等特点。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反应强烈,进步快的同时也伴随着易受影响的特质。并且,艺术本身不分国界,艺术生的思想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更加具备包容度,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容易影响到艺术生的精神世界,艺术类大学生相较普通大学生而言普遍体现出理想信念淡薄、缺乏深度的特点。他们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训练专业技能但更看重“自我设计”、“为艺术而艺术”,导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偏离正常轨道。
在进入大学之前,艺术类学生备考阶段需要面对文化课与艺术课的双重课业压力,思维方式更加具备灵活性和变化性,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由于艺术类学生在备考阶段从生活来说很大一部分要脱离普通学生这个大部队,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训练,因而在生活和思想上更加具备独立性。在穿着打扮和潮流追求中,也体现出特立独行。受到所学专业的艺术气息的感染,他们喜欢追求新事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新事物,对于各种问题的看法比较前卫开放。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不满足于老师的安排和学校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在课外活动和实践中表现得比较活跃,这也源于他们长期接受的文化教育中所形成的的追求独立的个性。
2、崇尚思想自由,自我意识相对较强
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的成功观以金钱和名利为重要标准,逐渐偏离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甚至有部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现象。主流媒体虽然倡导主流价值观,但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兴起,主流媒体的声音越来越容易被五花八门的各种声音淹没。艺术类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难免会接触到很多类似的情况。他们所学习的内容,相对其他普通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加具备针对性和社会性,他们往往在学校期间与社会接触得更多。艺术类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在外寄宿写生、练声、集训,并且到全国各地去参加各高校单独命题的专业考试,很早就开始接触社会。进入大学以后,专业较强的社会实践性也要求学生参加更多社会实践。进入高校后,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意识,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更好的实践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粗心大意欠踏实,漠视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学习艺术本身需要学生有自己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艺术专业授课方式又异于常规专业,很容易使艺术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实现个人利益为目的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最明显表现形式就是,不考虑整体,更加强调自我感受。同时,如果要艺术生刻板地接受书本的理论知识,容易引起反感,他们更加倾向于通过自我体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
3、处于价值观塑型期,容易产生浮夸心理
对于艺术领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以各种媒介传播到国外,外国的各种思潮也通过商品流通等各种途径传播到中国。各种文化的碰撞给学生们在选择和价值取向上带来了阻碍。艺术类大学生接触到的社会实践往往属于社会潮流事物,而这些事物中本身是糟粕和精华鱼龙混杂。有很多新生事物受到追捧,但实际上却经不起时代考证。这就需要他们以自我的经验积累和知识指导去判别,而事实是他们往往缺乏理论经验的积累。很容易为了潮流而潮流,最终甚至成为潮流的牺牲品。在学习和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创作中的模仿抄袭、如何平衡传统文化和新生事物的元素融合,如何把握恪守道德底线和与时俱进创作的分界等,都是艺术类大学生不可逃避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就沉沦在追求名利的浮躁风气里,甚至抛弃底线地抄袭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重交际轻专业,在社会实践和知识提升中也往往处于本末倒置的漩涡里。
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处在价值观人生观还不太稳定的阶段,面临着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次再塑造。从内心而言他们普遍追求新鲜感同时对新事物敢于探索也容易接受,因而极易受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及不健康心理的影响。相较而言在思维和习惯上更具备开放性,他们也往往会在潜意识里促使自己去融入新事物,而对于是非的判断在五花八门的多元说法面前很容易动摇。
4、多元文化影响,判别能力相对较差
广州市美术中学作为一所刚从职业学校转制过来的、年轻的特色高中,既要从过去职业学校的办学经验中总结、吸收其历史的精华。又要善于在特色高中的“二次创业”进程中,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创设校本特色课程,并命名为“与美同行”,以此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
一、“与美同行”特色课程与学校文化
“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建立意蕴丰富,既体现了美术中学以美育人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又展现以美育引领学校文化,以美育作为传承学校文化的纽带,对美育进行继承、创新和发展而永不停息。“与美同行”特色课程体现了我校强烈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又富有美感和动感。其中,“美”的含义丰富,既是艺术美,又是自然美、环境美、社会美、行为美、心灵美等,更是我校四字校训“爱、真、美、新”中的一方面,强调了以“美”的熏陶去影响、塑造和锻炼每个学生的思想、人格与行为。象征着以美的元素与氛围伴随着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
当代岭南画派大师、著名画家关山月和黎雄才分别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广州市美术中学”和学校美术展览馆的名字“艺苑”,其中“艺苑”意为“文学艺术荟萃之处”。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为学校建校三十周年庆典亲笔题写了“与美同行”四个富有学校发展内涵的大字,这不仅是对美术界名家大师美术精神在我校有效延续的缅怀和概括,更是对我校未来艺术发展和社会辐射的期望。作为美术中学,我们的目标是向美术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全国九大美院的生源基地,培养美术家的摇篮。这和关老、黎老、许院长对我校的期望是一致的,也符合当前学校特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实施,学生能进一步探究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甚至中华文化,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感受体验美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美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审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将学校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二、“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基础保障
学校实施“与美同行”特色课程振兴学校文化,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1. 改革创新之天时
2005年学校转制以来,以第六组的生源却取得了95%升大学、45%上本科的优异成绩,从125所普通高中中脱颖而出,连续四年荣获“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究其原因,得益于我校始终坚持“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牢牢秉承学校的核心文化“美”,紧紧围绕“特色办学,弘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而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最终实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情感,向美术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的培养目标。
办学理念“特色办学,弘扬个性,和谐发展”十二个字,寓意深刻,可以诠释为:通过实施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美术爱好和美术专长,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与美同行”特色课程正是践行着这一办学理念,把美的元素全面渗透到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
在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学校明确了“爱、真、美、新”的校训。意为以爱的濡染、真的追求、美的熏陶、新的高度不断去激励学生的发展。此外,还明确提出了“敬业、严谨、博学、进取”的教风和“坚毅、好学、精艺、奋发”的学风。并特别提出了“团结共谐、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科学进取”的“美中”人精神,以激励大家团结奋斗的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斗志。
多年来,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共有国家和市级立项课题10多个。其中,2009年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普通高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以美术为特色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科研任务,聘请了黄崴、黄宪、李伯宁、李清刚、刘荣秀等教育科研专家为顾问。围绕特色办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美术中学的教学指导方案、美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分科教学、分层施教、动态管理、科学评价” 的美术教学模式改革、小班化管理与分层教学的改革试验、级组指导下“工作室管理责任制”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等。并根据各学科特点渗透美术元素编写了36本校本教材,还与陈家祠有关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广东民间美术欣赏》的网络教材并供全市中小学生选修使用。由此,学校被中央教科所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为“普通高色学校研究项目学校”。同时,还是广州市“教育e时代实验学校”和“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试点学校”,为打造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广州市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基地之一,学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美术选修课,如美术鉴赏、设计、摄影、篆刻、书法、动漫等,并开展广东民间美术探讨与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如,学校每年参加南海神庙的“波罗诞”以及“乞巧节”等活动,为期一个月的“美术节”已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美术才华的大好舞台。
学校不仅和国内著名美术学院校进行交流合作,还是西南交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生源基地,是广东考试院指定的全国美术单考考点学校。此外,学校成功和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UCOL)联合办学,每年输送优秀生前往留学。目前,学校还在不断拓展和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众多名校合作交流。
这一切“天时”都为推进“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思想基础和有利的操作条件。
2.得天独厚之地利
学校地处广州越秀区,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具有自身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传统的南粤文化艺术,岭南书法、岭南画派、诗歌、建筑、盆景、工艺到岭南民俗和饮食文化,都反映了其丰富内涵和绚丽多姿的岭南特色。而其中有着两千年历史积淀的广州西关文化又以商埠、古刹、老街、书画、粤曲、国医、武术、美食等发挥其独特风情。学校毗邻的文德文化千年老街,是广州最早的艺术品交易场所。这些地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无时不在对美术中学的成长进行着美的熏陶,成为不断拓展素质教育艺术内涵的优越条件。
就学校本身而言,美术中学是培养美术人才的学校。校园的美术元素处处可感,进入校园,是主题雕塑“美”字,专业楼走廊的“艺术之光”;艺苑展览馆门前的漆雕“风调雨顺”;田径场四围的浮雕“生命之歌”;雕塑“掷铁饼者”和“思想者”;图书馆的“心灵之窗”……
学校的“校史展览馆”,不仅收藏有关山月、黎雄才、潘鹤、杨之光、胡一川、廖冰兄、连登、许钦松、洪楚平、方土等美术界大师名家的书画墨宝,还有国家、省市领导对我校办学和发展殷殷期望的题词,如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欣然题字并赠其著作两册(《原来篆刻这么有趣》和《突围》);以及朱森林、林雄、黎子流、陈传誉、许任之、华同旭等的题词。有介绍学校的创建历史,展示学校取得的各项荣誉、奖牌、奖杯。激发师生热爱美中的强烈情感和做美中人的自豪感。
学校艺苑展览馆和美术阅览室,更体现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深厚的美育文化。“艺苑”二字是黎雄才大师题名,展览馆不仅展出学校师生优秀作品,也是学校美术特色教育成果对社会展示的窗口,还是广州市美术教研会展示活动的基地。仅2011年底,市教研会就在此连续举办了全市的中小学教师摄影和国画展览。美术阅览室里则收藏着丰富的有关美术设计、绘画、动漫及连环画近6000册。这些场馆的建立为师生提供了展示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社会打开了一扇艺术之窗。
这“地利”的校园氛围为“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3. 名家大家之人和
作为一所美术特色普通高中,学校美育资源丰富。有专任美术教师近30人,全部毕业于国内名牌高等美术院校,其中11人为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比赛屡屡入选和获奖,是一群高起点、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美术教师的组合。学校还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华师美术学院沟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和素养培养,同时,学校坚持全员美术素养综合培训。
学校特聘请了广东画院党总书记、副院长洪楚平和广州画院院长方土以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艺术中心主任林顺文为名誉校长。三位名家的加入,其背后是省市画院和省美协的众多画家,使学校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学校作为“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师进校园”的主题活动,储备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师资资源。
学校“艺韵”文学社和团委、学生会通过开展“寻找校友足迹”的活动,联系了一批事业和绘画上卓有成效的知名校友,如:广州画院著名画家,广州青年画院创作部部长方瑞和著名设计师,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评比优秀奖获得者苏镇焕,著名漫画家、插画家关颖等。在开展和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UCOL)联合办学的过程中,美术科冯汉玮、林敏、张婕三位教师成为该学院的客座教授,该院的资深教授也定期到我校授课,促进了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
同时,我们的学生都是带着对美术的兴趣、爱好进入到美术中学,家长和学生怀着对学校的信任之情和成为一名画家、工艺设计师的憧憬,这是实施特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础。
学校教师、外聘专家教授和学生与家长,三级梯队共同铸就的“人和”优势,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坚实实践者,保证其扎实有效地开展。
由此可见,学校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推进“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实施。
三、“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实施
1. 课程结构
特色课程将作为弘扬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和越秀文化的精髓的载体,逐步建立起富有广东民间文化特色课程体系,架设传承岭南文化与培养优秀美术人才和高素质现代人的桥梁。课程主要分为“美的欣赏”、“美的实践”和“美的创造”三大部分,体现对学校、地区、地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突出了课程的结构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课程通过选修课程、渗透课程、实践活动课程、采风写生集训课程和营造校园氛围五种形式完成。以选修课程为主,其余为辅,主要围绕培养美术兴趣和提升美术素养展开,将美育的元素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共同完成“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实施。课程具体如下表。
2. 课时安排
课程的设置分三年完成,每周2课时,每学年共80 课时。
高一和高二年级每学期各有7―10天外出写生,高三年级写生集训的时间60天。
3. 课程实施
通过“与美同行”特色课程的开展,积极探索“以美育人”的教育规律,从素质教育与因材施教的角度去寻找切入点,科学合理地推进特色课程的实施。具体实施计划为:
第一年: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从养成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开始,在高一开展“艺术家成长历程”(美中人成长指南)和“世界著名艺术赏析”等课程,开阔美术与设计的视野,确立美术发展目标。结合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基地主题活动,考察研究广东民间工艺文化,了解本土艺术。开展民间工艺课程社会实践。主要围绕广东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景点,如四大名园、陈家祠、五仙观、拾香园、南海神庙等,进行实地考察与实验制作。同时开展书法兴趣小组,展现中华传统笔墨的魅力。课程还可进行知识的外延拓展,将广东民间文化放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在同种类文化或工艺技术的相互比较中实现对区域文化自身特质的寻绎与认知,以及对异地文化的接纳与包容,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审美价值的建立。
第二年:美的实践,提高学生美术技能。
把三大构成和民间工艺制作有机结合。平面构成主要结合民间图案、波罗庙内建筑、特色图腾,学习平面构成原理、方法、工具的使用,并认识广东剪纸、木版画的审美理念,学习和体验制作方法;色彩构成主要结合民间图案、波罗庙内建筑、特色图腾,学习色彩构成原理、方法、工具的使用,认识广彩、广绣的审美观念,通过设计草图进行学习体验;立体构成主要结合民间图案、波罗庙内建筑、特色图腾,学习立体构成原理、方法及综合材料的使用,认识广东“三雕”、建筑艺术、民俗手工艺等的审美观念,并制作体验。结合学校美术节等各项美术实践活动,邀请校友回校开展相关讲座,使美术经验可以传承。在文化课程中渗透美术元素,例如:语文课诗配画,生物课的自画像作业(体现遗传特征),历史课历史漫画人物与经典历史故事的创作等。
第三年:美的创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结合全国的“小白杨”等系列创作活动,通过对民间传统建筑和工艺的学习,培养民族文化元素和艺术审美素养,不断开阔视野,为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打下基础。其中,中国传媒大学的“小白杨”竞赛,是动画和数字艺术学院每年一次的数字美术人才选拔大赛,面向全国高中生,参赛考生如果获得相关奖项,可与该校高考挂钩。
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在传承学校文化、社区文化、本土文化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美术爱好、专长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
四、“与美同行”特色课程实施的美好愿景
通过“与美同行”特色课程实施,不仅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建设好美术特色高中,而且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专长,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与美同行”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学生对“美”的认识逐步加深,特别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能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进行发展创新,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保存延续发展。同时,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和美术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提高,美的内涵也日益丰盈,从专业的美,拓展到现实的美和心灵的美,一切美好都是学习的内容。日渐成为美的追求者,美的实践者,美的传播者,最终成为美的化身,完成与美同行的使命,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美中人”。
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大纲学习任务,为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课时,既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又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编排舞蹈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该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艺术实践几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根据培养目标,精选好相应的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与舞蹈学校的专业训练不同,其针对性要强,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训练,教学生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集训,学习芭蕾手位和中国古典舞手位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特别是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创编幼儿舞蹈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在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的基础上,想象力才会丰富,创编起来才能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如在第一学年基础训练中,除了基本功训练外,同时要学习古典舞组合和儿童舞组合。要把教学内容的增删与有限的课时协调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实际的精选好教材,在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感觉为主,腰腿的软度和技能为辅,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首先让其了解舞蹈的特点和种类,了解幼儿园舞蹈教学大纲和基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及幼儿舞蹈的创编。在训练腿的软度时,选择压腿和大踢腿,跳的练习选择“一位小跳”,翻的练习中选择“踏步翻身”,转的练习中选择平转,同时在进行各种风格不同的舞蹈组合练习。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的手位,脚位组合,身韵,呼吸组合,幼儿基本舞步等。实践证明,这样能使学生不仅进行了形体训练,也广泛接触了各种风格的舞蹈,为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第二学年教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要从民族风格的代表性、训练性以及实用性上来进行综合选择。如东北秧歌中进行“手巾花组合”和“跳踢步组合”的教学较为合适,因“手巾花组合”是基本动律的练习。跳踢步组合在训练上是属于初级组合,通过该组合训练,能提高膝,腕等部位的控制能力。跳步还具有表现幼儿活泼,跳跃的特点,对于幼儿编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另外,藏族的“弦子”和“踢踏组合”,蒙古族的“肩”和“马步组合”,傣族的基本手位组合,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手鼓舞”组合等,以及相关的幼儿舞蹈、集体舞、表演唱。以上这些民族民间舞组合都有着不同训练价值和典型性及实用性,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准备。
第三学年主要以儿童舞创编为重,在有两年舞蹈功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为其踏进校园工作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降低课堂教学中对技巧训练的难度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来源是普通初中毕业生和部分少艺校的学生,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较大的差异性。两者学习水平的差异势必给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我们课堂教学就是要注意排除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引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热爱舞蹈,进一步对舞蹈课内容产生浓郁的兴趣,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针对幼儿舞蹈专业的学生身体发育已基本定型,而舞蹈训练时间相比专业院校授课时又少得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幼师舞蹈课内容在安排上不必一味沿袭传统的舞蹈技巧方面的练习减少,对软度、开度、弹跳等方面的难度要求降低,避开学生跳转翻转生理条件的局限,在基本训练中尝试借鉴现代舞蹈的训练方式和手段,通过头、颈、腰、臂、腿、掌的关节部位作为切入点,结合正确的站姿,从元素、动律到动作短句,从单一动作到组合造句,从分解练习到综合练习,同样可以达到使学生肢体灵活、动作协调的目的。
三、提高生源素质,打好教学基础
对于学生舞蹈来讲,来自普通初中毕业班的幼师学生的年龄较大,身材条件不占优势,但理解力和想象力较好。由于在初中缺乏专业舞蹈教师的指导,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专业训练,有小部分学生来自艺术学校,他们的专业性相差较大,最后还是名落孙山的多。众人皆知,生源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只有拥有上等的“原料”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帮助提高生源的专业素质水平已是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竞争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生源的专业素质水平呢?第一,通过合理地规定中考专业测试项目和内容以及它们的占分比例,全面地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可塑性,来引导考生专业素质水平和提高。第二,适当调整文化课中考分数线。如果保证不了专业技巧课的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讲其教育是失败的。这就需要专业测试要严格把关、公正、真正做到择优录取,这样才会使中考文化课的分数线下降。第三,多建立几个“培训基地”,创出品牌。与初中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初一入学专业选拔测试,定期专业辅导。利用(幼师)优越的教学条件等优势,举办中、长期。这样,共同带动广大考生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兴趣是学好舞蹈的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它可以使人废寝忘食。相反,如果对知识,对科学没有兴趣,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当然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秘诀。兴趣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耐性和记忆力,还能发展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生热情。那么兴趣是什么?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的倾向。它是建立个人爱好和生活需要的兴趣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天赋的,个性化的客观行为,对喜爱的事物表现出信心十足,不觉疲倦,如痴如魔,精益求精,以苦为乐等方面。以兴趣为动力,并转化为 精神的事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另一种是通过培养产生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氛围的熏陶而形成的,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它是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以及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爱好的“升级”。要积极培养发展学生舞蹈的兴趣,做到“因势利导,推波助澜”,使这种爱好舞蹈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升温”和发展,成为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五、改进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而且体现在课后学生复习的过程。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逐步得到解决。复习舞蹈是建立在人脑对形象记忆基础上进行的,一旦头脑出现漏洞和空白,个人复习就无法进行,甚至使复习者失去信心,选择集体复习是复习舞蹈的最好方式:一是它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利用众人的记忆能力,回忆和展现舞蹈的全局。二是集体复习会给那些只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起到领头羊,小教员的作用。三是分组进行,能使学生有一个间歇缓冲的机会,产生新的力量,把动作做得更准确。在分组轮换训练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动作更加熟练优美。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在复习过程中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仅起到烘托作用,而且能起到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也是人脑在回忆过程中的依据之一,使回忆更连贯,准确和完善。
六、以情带动,结合民间故事,民歌表演等知识进行创作活动
舞蹈是情感的产物,以情带动,情动交融才可以营造出舞蹈独有的风情与内涵。在舞蹈课堂上,我们要双管齐下,既舞蹈又教情,不光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把握准确的风格,还要把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摆脱机械麻木的技巧重复,而真正投入到舞蹈背景中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中去,表现出血肉丰满的舞蹈动作形象。在舞蹈课堂上,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一些民间故事以及学生们以往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注意发挥“情”的作用,用情节假设,情感、提示、民歌渲染等方式启发学生,采用分组观摩练习,唱跳结合,发挥学生的演唱优势“以声带情,以情带物”,学生们自唱自跳,增加自娱自乐的气氛,压力减轻了,动作的印象反而加深了,达到“舞以尽情”的目的。
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下,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十分重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象动作、情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设计他们心目中的动作,大胆而且富于新意,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动作掌握到位的同时,又让民间舞的自娱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七、突出社会实践,提高教育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素质 教育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张欣(1979-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石油大学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音乐教育教学。(陕西 西安 71006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36-02
目前我国大学生音乐素质缺失较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时间较晚,距今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加上在引进国外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时候,忽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音乐素质教学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基于此,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在不断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逐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通过音乐素质教学来发现真善美。
一、实施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素质是指人为了满足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艺术实践需求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人的音乐基础知识(如视唱和乐理)、审美能力(如创造美、表现美和感受美)、表现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几个方面。
音乐素质的特点:一是具有后天培养性。也就是在环境影响和艺术的熏陶下,将人的乐感等逐渐培养起来。二是具有先天携带性。也就是指人与生俱来就对音乐有一种情有独钟的感觉。换言之,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培养和发展是音乐素质的主要特征。
在音乐素质教育下,不仅能够将音乐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的美育功能开发出来,同时还能够开发人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和想象力。除此之外,音乐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中实施音乐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独特性和迫切性。
在高校教学中开展音乐素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智力的提升,知识结构的调整、创新,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和许多艺术一样,形象思维是音乐的主体,基于音乐“形象”的不同,使得音乐还具有抽象、模糊可变等特点,这就要求欣赏者必须加强创造、体会、想象、联想和逻辑的应用,并以情感体验来加深对音乐的情感表达。
通过音乐素质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改善和丰富,对音乐美的鉴赏水平得以提升。赵元修教授曾指出:美好情感、高尚纯洁心灵的培养是实施美育的中心,美育的实施对人的全身心发展具有很好的塑造和促进作用,属于人的深层品质,并且具有自发性,当一个人具备高尚纯洁心灵和情感的时候,就会迸发出爱与和谐。并且美育还是大学生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的关键,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在音乐审美的情况下,情操会得到陶冶,心灵会得到净化。例如《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国际歌》则是无产阶级心声的传达。同样在音乐的带动下,大学生的情感也会随着曲调的忧伤、雄壮而发生波动。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道德知识的增长和美好心灵的培养离不开音乐的熏陶。
二、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
1.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水平不高。笔者对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调查,大学生掌握音乐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当下大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上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导致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强。
2.高校音乐课程设置具有单一性。单一的课程设置是当下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关键性问题。目前高校音乐课程形式主要表现为指挥和合唱,或者是音乐欣赏等,使得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感到枯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很难实现以音乐课程教学推动学生情感、心理和智力发展的目的。再加上部分学生对音乐教学存在错误的认知,将音乐视为一门欣赏唱片或是唱歌的学科,对音乐理论知之甚少,这就使得当下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学仍旧滞留于起步阶段,发展进度较为缓慢。而且音乐素质教学在部分高校并非以必修课的形式存在,使得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这样就导致音乐素质教学很难普及。此外,部分高校在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的时候,更加偏向于职业教育方面,而将音乐艺术类的节目作为辅助,使得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不高,达不到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目的。
3.高校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不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并非是每周一节课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但是高校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课和职业课作为重点,而忽视了音乐素质教学的重要性,甚至在部分高校根本就未开展音乐课程教学,音乐社团往往也是针对活动开展的内容进行的集训,这就导致在校园内缺失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除此之外,高校在硬件设施上也不能满足音乐素质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数量不足和设备陈旧,并且在空间场地上也无法得到满足,这主要与学校对音乐素质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有着密切关系。可见,当下的音乐素质教学在高校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自然也就不能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
4.高校音乐师资队伍存在问题。虽然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诸多转变,但是很多高校仍然无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再加上音乐素质教学在学校、社会和学生心目中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目前的专业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堪忧。音乐课程的教育者自身音乐素质不高,导致师资队伍很难满足当下的高等教育需求,无法达成音乐素质教学的目标,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造成严重阻碍。
三、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对策
1.转变音乐素质教学理念。要想有效提升当下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就必须使学生、学校和社会转变对音乐素质教学理念的错误认知。应将音乐素质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路径,通过音乐素质的培养来促进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美、欣赏美和感受美能力的培养,以及纯洁心灵和高尚道德的养成。如借助《我们是黄河、泰山》《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等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通过音乐了解民族文化和特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建立和完善音乐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音乐素质的不同将其分类,同时也保证课程设置的阶梯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接受到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升,具体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3.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成效。音乐能够刺激人的听觉神经系统,并使人产生心理反射,进而不断提升大脑机能。借助音乐,可以有效调整人的情感,并培养发散思维,同时促进人体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提升,实现心灵的沟通等。爱因斯坦就是通过音乐来寻找解决问题灵感的。以音乐素质教学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灵感的激发和心理的改善,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性,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4.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的关键在于:一是对音乐教师的队伍予以扩增,二是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高等院校也面临着发展转型,往往将建设教学体系和校园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并未对音乐教师的缺失情况予以充分重视,因此,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之一是不断扩增师资队伍。可采用校内培养、校外聘请等多种渠道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保证师资力量的充足,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加强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自身的人格修养和魅力去感染学生。同时,还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促进学生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的提升,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学生的音乐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在高等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提升人的智商和情商,并且还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就笔者调查的实际情况而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音乐素质教育的开展上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不利于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学校、学生和社会均未认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高校,应该转变理念,正确认识音乐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以高校教学目标为导向,积极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活动,使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得以逐渐提升,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人文修养,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新平.绿化的事业――论音乐素质教育及其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鲁晶.多元化音乐素质教育理念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6(11).
[3]王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民族音乐,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