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及判定标准
Doeringer和Hole(1971)通过对美国低工资劳动力市场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旨在提高低收入群体劳动力市场能力的人力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因为高、低工资者或在业者与失业者之间的人力资本差别并不大,于是他们认为有理由把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分割的,且被分成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特征:(一)工资:一级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工资较高且工资分布曲线陡峭;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较低且工资分布曲线扁平。(三)任职要求: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上,任职者必须受过一定的教育。而且对有些工作来说,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对任职者的教育和培训的要求非常低,雇主一般不对员工进行培训。(三)流动性:一级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是纵向的,而且一般在公司内部流动,体现为升迁机会;二级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则基本上是横向的,这种流动不是体现为升迁,而是就业转换。(四)失业风险:一级劳动力市场员工被解雇的可能性较小,就业稳定;二级劳动力市场的个人则面临着较高的失业风险。简而言之。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本质是“同工不同酬”。
根据分割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对中国城乡劳动力是否分属于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则可以化为对下面四个问题的回答:(一)在所有非农就业的劳动力的工资分布曲线上,城镇劳动力与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是否大致分布于曲线的左右两端;(二)城镇劳动力与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别;(三)在人力资本可比的条件下,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是否可以顺利进人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就业;(四)城镇劳动力与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是否有差别?如果有,分别是什么样的?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而第二、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城镇劳动力与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分属于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是对上述判断的进一步印证。
二、中国城镇与农村劳动力分属于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判定
根据上文所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判定标准,计算城镇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与平均受教育程度,目的在于验证“同工不同酬”,这一点是判断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核心。理论上判断城镇劳动力与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在工资分布曲线上的位置,应当把城乡所有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按工资水平从低到高捧列,计算每一个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频数,并考察是否存在以下现象: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大都集中于曲线上工资水平较低的一端,城镇劳动力大都集中于曲线上工资水平较高的一端。此操作实施起来的困难在于每一工资水平上城乡劳动力数量的统计。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替代:计算农村非农劳动力人均工资与城镇劳动力人均工资之比,如果城镇劳动力与农村非农劳动力在工资分布曲线上的分布距离越远,则此比值越小。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一比例相对较高,但逐年缓慢下降。而在1990年这一比例急尉下降,此后总体上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在乡镇企业就业是农村非农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而90年代初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转折点,这可能是农村非农劳动力人均收入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剧烈变化的原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增加收入。获取较高的工资应具备相应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农村非农劳动力人均收入与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之比是否体现了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别尚需进一步考察。以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从表1来看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外来劳动力中无论是农村迁移者还是城市迁移者,其文盲率均低于城市本地劳动力。农村迁移者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到中专的水平,占89.4%;城市本地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分布与农村迁移者相似,小学到中专水平的比例稍低,为85.9%;城市迁移者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到大学本科,比例接近93%,明显高于农村迁移者和城市本地劳动力在相应组别上的比例,这可能是因为只有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才能克服外地人身份在就业上的劣势。如果按照文盲半文盲0年、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中专为12年、大专及以上为16年给受教育程度赋权重,则农村迁移者、城市迁移者、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5年、12.4年、9.7年。农村迁移者与城市本地劳动力在平均受教育年限上相差无几,农村迁移者的受教育年限约为城市迁移劳动力的77%。农村迁移者大体上涵盖了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是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的重要代表,前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可以反映后者的这一指标。
表1仅是反映了2000年城乡劳动力的受教育情况,表2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此处的农村家庭劳动力既包括农村迁移者也包括留在农村当地的劳动力,而后者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前者。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迁移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要高于农村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即表2中最后一行的数值,注意到2000年的数据的确印证了这一点。由于城市的教育推行情况很好,国家的教育政策稳定推进,可以推断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是一个循序发展的过程,2000年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年,此后与此前各年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应在9.7年上下变化。同样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情况也是平稳的变化,如表2所示。如果给农村迁移者和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之比绘制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走势将十分平稳,同时可以发现农村迁移者和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差并不悬殊。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农村非农劳动力人均工资与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之比曲线的走势相对不平稳,且工资的差别大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别。以2000年为例,农村非农劳动力人均收入与城镇劳动力人均工资之比仅为0.38,而二者在平均受教育年限上相差无几。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如果人力资本存量相差无几而工资水平差别很大,或者工资水平的差别大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别,则不能否认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至此,有理由认为城市劳动力与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分属于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三、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特征
农村迁移者的就业相对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合计占82.4%,并且仅在这4个行业中,农村迁移者的就业比例要大于平均分布的比例。除了农林牧渔、采掘业外,城市迁移者在所有其他行业的就业比例都大于平均分布的比例。城市本地劳动力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
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4个行业中的比例小于平均分布的比例,在其他行业的比例都大于平均分布的比例。因此,各类劳动力在就业的行业分布上是不一致的,农村迁移者与城市迁移者、城市劳动力相比而言。更多的分布在平均收入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发展前景暗淡的行业中。
农村迁移者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两种类型,两者比例合计为83.3%,大约是城市劳动力的1.7倍,是城市迁移者的1.5倍。农村迁移者仅在这两个职业类型的就业比例大于所有劳动力的平均分布。各类劳动力在就业的职业分布上是不一致的。此外,农村劳动力更换工作频繁。深圳市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进城后更换工作的比例接近40%,其中更换过3次及3次以上的占3.4%,更换过2次的占17.4%,更换过1次的占18.9%。可见,城市农民工的工作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他们往往较频繁地更换工作。在传统正规部门即“单位”里工作的城市居民,由于其工资、福利待遇等与“单位”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而更换工作的比例较低。而大多在私营或个体企业等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城市农民工。其工作往往具有临时性。农民工往往根据对工资、工作环境满意度以及自身社会网络资本积累和择业能力。决定是否更换工作。虽然农民工能较自由地更换工作,但往往很难进入城市劳动力所在的工作岗位。
四、结论和政策性含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2.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一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集农业生产过程与旅游、餐饮和服务于一体,可以把农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潜在资源转化成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乡村旅游是城乡居民的互动,必然带来城乡居民在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消费理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影响;必然会打破农村原有的封闭状态,使农村居民接受更多先进的科学、民主、文化知识,为实现农村移风易俗,抛弃陈规陋习、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化。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要有便利的道路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旅游目的地受市场影响和驱动,必须进行道路、环境、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二、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贡献突出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挥了旅游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突出作用。
1.乡村旅游具有很好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关联带动性强。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乡村旅游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消费的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机会。河北安新白洋淀,就通过发展旅游使该县2万渔民转向了旅游产业。
2.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能够有效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且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作农民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对于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好的包容性,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乡村旅游就业方式灵活,劳动力需求季节性强。由于大多数地区旅游业都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较强的季节性,旅游旺季时,农村劳动力可分出较大精力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平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有利于农村就业,有利于农村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管理有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
(1)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都应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采取各种措施,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在项目立项、环境综合评价、风景名胜区规划和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合力。
(2)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出台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各种专项支持政策,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农村旅游户,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发展。
(3)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特色文化开发、客房接待以及卫生标准等方面制定出台统一规范的要求,整合旅游资源,进行规范的管理,保障游客的权益和自然资源。
2.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素质、保护生态、适度开发、立足长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
(1)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人是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造成农村缺乏开展乡村旅游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要千方百计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生存之本,一定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制定的功能分区开展生态旅游。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矛盾,合理确定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受四项指标限制,即:乡村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心理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管理能力环境承载力。应当科学测算乡村旅游的承载力,适当控制游客数量,妥善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3.大力改进农村职业教育,明确定位、健全体系、模式灵活、内容实用,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
(1)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农民的服务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餐饮、客房、导游服务等基本技术技能,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800多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200多万人,目前仍有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进一步开发转移。1.转移就业取得新成就。截至2013年10月底,河南省实现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90万人,其中75.6万人省内就近就业,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84%;14.4万人输出省外,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16%。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66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523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57.26%;省外输出1137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42.74%。省内转移就业人员累计超过省外输出386万人。从表1看出,近五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省内外人数变化情况看,一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在逐年增加,在人力资源方面支撑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区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自2011年起,省内转移就业人数开始首次超过省外,出现了拐点。表明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省内就地就近就业;三是政府需要为转移就业人员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以及子女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2.人员结构出现新变化。据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中,男女比例由1.4∶1变为1.3∶1,女性外出务工比例略有增加。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49%,50岁以下的占8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转移就业总数的60%。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占转移就业总数的43%。目前,全省技能培训的任务还很繁重。3.非农产业人员呈现新特点。据统计,目前省内转移就业1523万人,其中约48%跨市县转移就业,52%在本县域内就地就近就业;省外就业1137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长三角350万人,珠三角350万人,京津地区200万人,东南沿海100万人,中西部地区100多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加工、制造及建筑、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中,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3.8%和35.9%。在非农产业的人员比重越来越大,但面临的和谐稳定任务越来越繁重。4.自主创业呈现新局面。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在资金、场地、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优质服务,特别是近几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逐年增多。从表2看出,目前河南省累计回乡创业人数达98.2万人,带动近330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回乡创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回乡创业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的生力军。5.劳务收入实现新增长。近些年来,河南省外出人员劳务收入持续提高,年均增长19%左右。2010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1980亿元,人均8379元;2011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2340亿元,人均9493元;2012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2810亿元,人均10934元。(见图1)年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左右,已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6.产业集聚区就业成为主阵地。近年来,由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新局面。据统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员中,60%的从业人员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可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层服务平台较为薄弱。目前河南省不少乡镇人力资源基层服务平台在机构人员、设施配备、功能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用工信息不共享、不对称的现象,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服务。二是河南省虽有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但多以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且以45岁以上中年妇女和55岁以上男性群体为主,对他们进行转移就业开发难度较大。三是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低,效果质量不佳。由于培训补贴标准偏低,且兑付补贴资金程序复杂,再加上用工企业门槛不高,导致农民工参加培训和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的积极性不强、培训效果质量不佳。四是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体制机制。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体制的存在,致使河南省农民工特别是长期在外居住务工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得就业、社会保险、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城市户口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待遇方面,还存在许多体制性、机制。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在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下,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仍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在很多人心目中,就业是对城里人而言的。只有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探讨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只有大量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改变了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才能给农业现代化开辟出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最后真正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农民问题”、“农村问题”, “农业问题”这三农问题。
“民工潮”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道独特而又富有生机的风景线,尤其是春节前后,大批的农民工争先恐后地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 致使全国铁路干线列车严重超员,大中城市车站旅客暴满,形成了难以遏制的“民工潮”。“民工潮”的源泉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民工潮”的动因是产业与地区比较利益,主要形成方式是连锁迁移;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从空间角度来看,是跨空间的居住地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移民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所汇成的“民工潮”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不少束缚被解除。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农民进城打工,职业变了,居住地也变了,但农民的户籍和身份没有变。在一个城市辛辛苦苦打工几年、十几年,农民还是农民,融不进城市社会。进城农民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甚至受到政策性歧视。两种户口,成为权利和地位不同的两种社会身份,加剧了城乡社会的收入差距,形成中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
点击查看全文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转产转岗就业技能为重点,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予培训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今年全县农民工培训目标任务是:组织培训农民工7500人,其中转移就业前培训52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在岗农民工培训2250人,培训合格率和稳定就业率分别要达到90%以上;全县农民工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单项职业能力证书)率要达到60%以上。
三、培训对象和内容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象为三类:
1、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农村“两后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未升入上级学校学习且未就业)、退伍军人为主要培训对象。全县各类企业含开发区招商引资企业录用初次就业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应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为400-500个学时(2-3个月),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训练的课时比例为3:7左右。
2、转移就业前培训。以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含原籍户口在农村的中专、技校毕业生),转移就业前培训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实用够用为主,培训时间为1个月左右。
3、在岗农民工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含县内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省内其他市县来我县就业的务工人员,包括在县开发区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注重培训工种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1-6个月。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依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并安排一定的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等知识课程,选用劳动保障出版社统编教材(无统编教材可自行编制,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备案)。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后,原则上应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转移就业前培训应突出专项职业能力培养,原则上组织其参加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四、培训及补贴方式
1、培训机构。通过招投标或组织专家论证认定等方式,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效果好、社会认可度高的培训机构,作为承担农民工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经公示无异议后,颁发《安徽省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牌匾。主要包括:一是劳动保障部门的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作为农民工技能培训机构;二是教育等其他部门主管的初高中学校、职业学校、中专学校等,作为农民工转移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三是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四是依托一些条件好、管理规范的工业园区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搞好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2、培训方式。以培训为基础,以就业为目标,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合作式等多种形式培训,有效解决培训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和就业等问题。并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民工,特别是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农民工创业技能。
3、补贴方式。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就业任务后,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县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培训补贴申请。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将农民工培训工作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各培训机构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制订实施培训计划,确定各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
2、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将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工种(专业)、培训时间、政府补贴标准、就业去向、培训承诺以及师资配备情况,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建立培训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县劳动保障部门将农民工培训目标任务或培训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发包给各相关定点培训机构,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各自责任和需要承担的义务。三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制度。各乡镇、开发区要开展入户登记调查,摸清劳动力资源状况,分类造册,建立台帐和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四是建立培训基地的进退机制。在方便农民工培训前提下,以培训质量和就业率为标准,对培训任务和资金实行动态管理,并向优质培训资源倾斜。五是建立检查验收考核制度。实行开班前验证、培训中检查、培训后核查的工作机制,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抽查,了解培训情况,每次抽查人数不得少于培训总人数的10%。对操作规范、培训质量高、成效显著、深受农民工欢迎的定点培训机构将予以表彰奖励,在次年相应增加其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于存在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对于弄虚作假、套取补助资金的,要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并追缴套取的补贴资金。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55-02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进而有效地转移和消化农村劳动力。尽管各级政府十分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积极推行“促就业、助致富”工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收益,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实施,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低层次的简单体力劳动的岗位趋向饱和,大量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从业、创业十分困难。一方面,用工单位招工困难,另一方面,劳动力大量剩余,企业技术含量较高,务工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技能,与用工单位对接不上,这是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难或只能低水平就业的最主要原因。目前,进城务工人员“盼的是培训,缺的是技术,愁的是出路”。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发挥职教功能,主动承担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拓宽办学思路,展示职教功能
职业学校应进一步拓展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功能,面向农业、农村、农民,面向市场,更好地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
职业学校需打破以往的办学模式,积极与社区、企业合作,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举,实现生源多结构、办学多层次、学制多规格的办学模式,主动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定培养,形成培训、就业、管理、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巧定培训项目,拓宽就业渠道
为了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就业,学校在为他们设立“促就业、助致富”培训项目时,要务求实效、巧定项目。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定项目。职业学校的培训工作需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我校根据外派劳务工人良莠不齐、需要强化培训的现状,主动向市外经贸局申请建设南京市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开设外派劳务合格证培训与考核。我国及东南亚国家建筑业方兴未艾,需要大批建筑工人,我校就开设从事建筑劳务的工人培训班,培训抹灰工、瓷砖工、砌筑工、木模工、钢筋工等15个工种。国内学本领,国外去就业,已成为我校职业教育的一个亮点。国内市场需要大量建筑技术工人,我们就向市劳动局申请,成立国家技能鉴定所第38所,开设技能培训与技能等级鉴定,对电焊工、电工、管工等工种进行培训与考核,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二是根据办学优势定项目。职业学校应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办学经验,具有较好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教学设施,具有各自的特色专业,各校应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优势定培训项目。我校目前设有土木工程类、设备安装类、建筑装饰类、电子信息工程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科学类、机械加工类等7大类20多个专业;教师队伍中,中、高级教师和工程师占9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一线教师的60%以上,有100多人次曾出国培训;有38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和28个配套齐全的实训车间等。根据学校专业设施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学校确定培训项目以建筑类外派劳务培训为龙头,带动其他行业的培训,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三是根据学员水平定项目。接受培训的学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青年和城市下岗职工,文化和技术水平较低。根据受训学员实际水平,培训项目要从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考虑开设文化和技术学习要求较低的专业,做到因人而异,使学员学有所得,训有所获,确保培训质量。
加强培训管理,增强培训效果
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要加强培训管理,制定规章制度,精心挑选师资。我校为了认真做好赴新加坡劳务的培训考试工作,成立了赴新劳务培训考试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培训考试工作的岗位职责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考核通过合格率。如选派业务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富有培训教学经验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参加培训考试工作,并实行“主培教师负责制和奖惩制”,定编定岗定质量;开展培训方式、方法的改革与研究;采用小班化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考题变化进行适应性训练;合理安排课程,确保培训时间等等。由于培训规范,考试严格,即使个别学员由于种种原因考试没过关,也心服口服、毫无怨言。他们说,培训就要规范,考试必须严格,这是对我们、对企业、对国家负责。这次虽然没过关,但也学到了许多技能知识,下次还可以再来学习。学校对学员无微不至地关心,热情周到地服务,急学员所急,想学员所想。夏天的南京是有名的“火炉”,学校为学员准备绿豆汤、清凉茶,免费开放浴室,开放空调休息室,提供下午餐。当学员生活发生困难时,学校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确保学员能完成培训任务。
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采取系统的培训,让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通过有效转移,增加农民工的收入,扩大民工的视野,增长民工的见识。自1995年以来,在国家商务部对外承包商会的领导下,我校与中国建筑总公司南洋公司、新加坡人力资源部合作,对来自全国各地赴新加坡从事建筑劳务的工人进行培训,大批农村贫困人员和城市下岗职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学校培训的人员90%以上能及时上岗,达到了促就业、助致富的工作目标。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农村青年,中学毕业后就跟叔叔学做瓦工,为附近的农民盖房,全年收入只够糊口。前年,他参加了我校开设的出国务工课程培训,通过规范化的“国标”实训,顺利地赴新加坡从事建筑工作,两年净赚12万元人民币。现在,程林经常自豪地向大家说:“通过两年的辛苦工作,我盖起了2层300平方米的楼房,而且不欠一分钱债。学校的劳务输出培训,使我们这些农民也能出国赚老外的钱了。”其实,他仅是千万个接受我校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中的一个,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梦想成真”的动人故事。十多年来,在我校接受培训后赴新加坡从事瓦工、木工、钢筋工的建筑劳务人员达6万多人,为国家创汇50多亿元。
当然,除了专门的劳务输出培训外,还应加强对城镇下岗职工、本市及周边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同时,要注重与企业、社区等的合作。如我校为城镇下岗职工、本市及周边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设了墙体粉刷、水电维修、油漆等项目培训,深受社会欢迎;接受南京地铁新街口项目部的委托,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和选拔;和雨润集团、苏宁集团等企业共同组织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对德国吉伯利公司中国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为上海适达集团举办为期一年的工长岗前培训班等等。
通过我们正在进行和准备进行的“促就业、助致富”的各种培训,可以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发挥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通过这些工作,促进了职业教育同地方经济的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学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改革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职教通讯,2008(10):31-34.
[2]邓彬.品牌劳务,农村剩余劳务力转移的新路径[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12):60-61.
[3]程晖.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9(2):3-4.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的现状及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的现状
流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打工、经商的人数不断的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目前,外出农村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25%,他们分布于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表1 农村劳动力就业地区分布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5年
根据人口流动规律,劳动力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总是从边际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由图1可以看出,在目前城乡及各地区依然存在着很大差别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就业的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大部分的人从事的是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产业,他们从事的都是没人干的活,都是“最脏、最累、最差”的活,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农村劳动力从事建筑工地上的工作,基本都做危险系数高,耗费体力大的活。城市居民不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仅靠体力来赚生活费,来养家糊口。
表2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业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7日)。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就业的原因
1、土地资源的匮乏。中国原有不到20亿亩耕地,就算是连同山林水面积,也承担和容纳不了八、九亿农民的劳动和生活,耕地面积由于城市建设、绿化改造、修建公路在逐年的大面积减少,另外,土地的质量也在逐年的下降,肥沃程度大不如从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世界各国出于不同的演变阶段。
2、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介绍,农村劳动力对“为多挣钱,改善生活”的认同率为71.2%;“出来磨炼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认同率为53.5%;“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认同率为53.1%;“家乡收入低,趁农闲务工挣钱补贴家用”认同率为23.3%;“在家无事可干”认同率为12.5%;“逃避家庭和社会矛盾”认同率为1.9%。
3、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由于人口增长,土地大面积的被征用,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之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均GDP在逐年的上升,中小型企业发展较快,需要大量地廉价劳动力。由此,农民脱离土地,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就业的流动。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产生的问题
(一)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城市人口压力过重
近年来,城市下岗工人的增多,城市就业压力加大,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出于保护本地人就业的考虑,严格限制或不允许农民工进人某些行业和工种,农村劳动力只能无奈地进人收人低、工作环境差、福利差的次属劳动力市场。大多数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而且往往与城镇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劳动报酬低下,而且劳动定额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收人长期基本未增,出现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
表3 按拟合方案测算的迁移规模与迁移率
(二)劳动报酬低、工资增长慢、被拖欠现象严重
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报酬和城镇职工相比较普遍偏低,同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与环境恶劣工作的付出极不相称。据有关统计,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月收人在600元以下,20%左右月收入在600―800元之间,只有少数能拿到千元以上的工资。就工资的增长而言,有关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12年来外来务工人员月工资只提高了68元。
(三)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无保障
目前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但社会保障极少覆盖农村劳动力,他们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障,就连农村劳动力需求迫切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目前也仅是覆盖少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多赚钱,想方设法阻止把农村劳动力纳人社会保障体系。
(四)农村劳动力子女上学难现象严重
农村劳动力子女能否享受良好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繁荣。新华社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联合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是农村劳动力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两个最大愿望。收费高、没有城市户口是农村劳动力子女求学路上的两大“拦路虎”。农村劳动力子女,一个弱势群体的继承者,仅仅因为“出身”问题,而不能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他们或者无法人学,或者因简陋的师资设备而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使他们一开始就在起点上不平等,从根本上扩大了城乡间的差距。
(五)上岗培训和学习缺乏,农村劳动力文化生活粗俗化
农村劳动力有很多人现在还是文盲,基本上都是初中文化一下,处于一种工作、吃饭、睡眠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因而在城市接受培训和学习也成了多数农村劳动力可望却不可即的“ 奢侈事” 。打扑克、看电视、聊天几乎成为农村劳动力基本的文化生活,上网吧、看碟片、逛商场成为一些年轻农村劳动力的业余生活的主要方式,农村劳动力文化生活粗俗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表4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及构成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8年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意见
(一)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引导,可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由过去的“民工潮”变为未来的“创业潮”。规范劳动关系,健全维护农村劳动力权益的保障机制。政府加强规范用工人,要求所有用工单位都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和工作时间限制制度,加大对拖欠工资及劳动卫生条件的检查力度,完善对企业侵犯农民工权益案件的快速查处机制,解决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资报酬权益。
(二)建立适合农村劳动力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农村劳动力的工伤保险制度,要为农村劳动力建立大病统筹和住院医保,增强农村劳动力负担医疗费用开支的能力,要建立适合农村劳动力流动性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强制实行农村学龄儿童九年义务教育,争取高中教育,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减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龄儿童的学杂费支出上,保障所有儿童都有学上,所有儿童都有机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三)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工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要为农村劳动力开辟娱乐休息的场地,增加电视机、卡拉OK、图书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各级图书馆可向农村劳动力免费赠送图书阅读卡,体育场所也可对农村劳动力开放,免费或象征性的收一些成本费用即可。
参考文献:
[1]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2005年(第一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郑成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评估》2002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郑成功:《关注民生》2004年11月(第一版),郑成功教授访谈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08-02
近年来政府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耕地面积的锐减,农村存在严重的劳动力剩余及就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何消化吸收这部分劳动力,引导他们进行深度开发和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成为现在的中心任务。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经济改革的调整,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整个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基本情况,因此对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其意义十分重要。
一、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2009年末,安徽省乡村人口总量为3550万人,其中家庭劳动力为3053万人。农村家庭劳动力资源中,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占10.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1.2%;初中程度的占54.9%;高中程度的为9.3%;中专程度的占2.3%;大专及大专以上占1.7%。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从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作为农村劳动力主体的传统就业格局没有改变,第二产业劳动力已占一定比例的份额,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虽较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相对不足。
(三)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
近年来,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发达地区转移异常活跃,异地务工、经商者增多,人口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外出流动人口流量大、分布广,且以经济性流动为主。省际流动规模居高不下,已成为全国有名的外出流动人口省份之一。安徽平均每年外出流动人口保持在400万人以上,其中省外流动比例每年在50%以上。
二、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安徽省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严重制约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不能完全阻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是却将城市劳动力分割成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两大类型。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始终未能被城市真正接纳,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演变成为一个特殊的城市“边缘人”群体,人为的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二)社会文化因素
从国家统计年鉴来看,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虽然有所增加,但数量仍然不多。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崛起,需要大批量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而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从事的是那些又脏又累的简单体力劳动,工作很不稳定。同时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不健全,很少有为农民服务的培训机构,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不可能单凭某一项政策或者专项措施就能够解决,必须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多层次、全方位的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真正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
基于对上述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的分析,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1.反弹琵琶、错位发展,做大做强农业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在不断壮大。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部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还只能在农业上就业。要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能得到合理利用,就必须大力拓展农业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因此安徽省应立足农业大省优势,围绕“农”做文章,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把优化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作为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对农业主导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元化的优化结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安徽省应继续大力发展中小、乡镇企业,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促使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向县域或县域内城镇集中,使农村的人才和技术相对集中形成生产优势,做大城镇经济。
在充分发挥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开拓农村资金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把通讯、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二)完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1.形成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
安徽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但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多以自发的形式为主,缺乏有效的组织,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增加了转移就业的成本。政府要加强管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尽快形成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
2.户籍制度改革,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为了更好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使其充分就业,安徽省委省政府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乡户籍管理分割状况,开放城乡户口迁移限制,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从而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物尽其用
政府应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转包、转让等办法,实现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也可以把土地经营权交回集体,集体统一进行招标,把经营权同种植能手合作,并取得合理补偿。同时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有组织、有领导的推进拍卖荒山、荒丘、荒沟的使用权,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解决农民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务输出,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扩大非农就业
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储备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加快新兴城镇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非农工作机会,为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的转移拓宽了空间。通过发展小城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有利于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和转移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促进传统的二元结构向一元制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发挥自身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徽的发展优势可以总结为四点:首先是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皖江城市带,属于泛长三角地区。其次劳动力资源丰富。三是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将引领安徽经济的快速崛起,历史证明,安徽的经济文化曾经影响过中华大地。四是以黄山为主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成为未来安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五)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
安徽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为了满足大城市对农民工劳动技能的要求,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对农民实施继续教育。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形成开放式的、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自主择业的能力,从根本上有助于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黄丙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保障[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3-17.
[2]崔占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
[3]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约束和突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5.
一、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县农业局为做好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做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一是扎实推进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确定县农广校、县农机培训学校、县畜牧局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实行进村培训与定点集中培训相结合,以外出就业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培训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和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县农广校培训了500人农村植保员、500人乡村旅游服务员、5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以及50人农产品加工的培训任务,县农机培训学校培训了50人农机使用与维修人员,县畜牧局培训了50人畜禽繁殖员。
二是创新培训模式,确保农民受益。县农业局创新服务模式,改进培训方式,坚持服务进村,增强培训效果。2014年,先后组织进村引导性培训会XX场次,累计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人,完成培训计划数人的%;进村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三是全面提升劳动力培训转移能力。县农业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联合有关部门共同组成县劳转办,构建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服务体系,承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阳光工程项目的人员组织、培训实施、转移输出和后续服务工作。
二、投入资金,强化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要做好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县农业局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对农民的引导性培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输出补贴等。2014年共安排资金140.05万元,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特别行动计划资金90万元,招聘会资金10万元,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资金40.05万元。资金的投入,强化了农民的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起到积极有效作用。
三、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4年,县农业局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5783人,完成计划数5500人的104%;组织现场招聘会17场次,达到计划数的850%;转移就业3592人,完成计划数3000人的119%。通过培训、转移就业,2014年,县累计实现劳务收入380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3%,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