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环境后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幼儿 环保意识 适时渗透
作者简介:朱海燕,女,回族,云南个旧人。云南省临沧市第一幼儿园小学高级教师。
人们生活的环境日趋恶劣,大自然的种种迹象已向我们敲响警钟。而环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智力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环保教育从“小”做起,不仅仅指环保教育要从娃娃做起,更是指环保教育要从小事做起,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落到实处,让幼儿们在自由、主动、愉快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环保意识。
一、在生活中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
户外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他(她)们观察、体验大自然最好的方式。例如 :带幼儿到南汀河边散步,感受南汀河治理前后的变化;带幼儿们到公园,去观察大树发芽和鲜花盛开的景象;带幼儿去游泳,并在游玩嬉戏中感知和认识水的特性;带幼儿去拾落叶,观察叶子的形状和树木的变化;带幼儿去农家果园采摘果子,体验丰收的乐趣;到了冬天多带幼儿们到户外活动,观察植物及感受气温的变化;还可以通过种植、喂养去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关心、同情小动物的情感及关注生存环境的意识。同时抓住适时的教育机会,并利用幼儿对动植物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如:现在的南汀河和以前的南汀河有什么不同?地球的气温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树是怎样长大的?小动物爱吃什么?幼儿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老师的讲解,知道要保护好我们的河流,不能把垃圾扔在河里,不能乱偷砍护堤林木、非法采砂、围垦河道。懂得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土壤和阳光。幼儿们在游戏和轻松的氛围中,充分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生态环境链条,懂得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在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玩一玩中了解自然界,从而激起他们对身边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潜移默化地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在学习中让幼儿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
幼儿们的学习是多种多样的,尽可能以幼儿熟悉、喜爱的教育方式为主,在2011年6月环保专场晚会前,为了加强幼儿对环保的认识,提升幼儿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在舞蹈教学中,特设置了一节有趣的情景故事《小动物搬家》故事的内容是:树木被砍伐,住在树林的小动物们无家可归;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笼罩在天空中,呛得鸟儿无法在空中飞行;一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到小溪,鱼儿生命垂危,难以生存;小动物们不得不搬家。在故事中,老师抓住时机渗透环保知识,让幼儿懂得生存链,幼儿有了这些知识后,启发她们创编舞蹈动作和舞蹈中的表演情绪,例如:舞蹈《翩翩白鹭》《蜻蜓飞舞》在表演中就能很好的演绎。根据故事布置幼儿画出适合的生长环境,当幼儿把画交来时,幼儿们所画的画千姿百态,他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有一幅取名为《黑色的家》,画中布局合理,线条流畅,但都是用了黑黑的颜色,问他为什么都涂成黑色时,幼儿说是被工厂里冒出来的黑烟染黑的。这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丰富了画面内容,提高了舞蹈表演能力,也有了环保意识。还有通过看光盘、图片让幼儿直观的了解人类滥砍乱伐造成的沙尘暴现象,对野生动物的屠杀破坏了生态平衡,工厂的黑烟、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空气受到污染,乱丢垃圾,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使海洋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幼儿在学习中懂得不能乱伤害小动物,多走路、少坐车,不能乱扔垃圾等环保意识。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幼儿对环保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三、在实操中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的方式
一、从感知入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生态与环境的好奇与兴趣
1、身临其境,引发幼儿喜爱洁净环境的共鸣,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积极态度
由于幼儿的年龄正处于情绪化阶段,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支配,而他们的情感又十分外露、鲜明,抓住这一点,我们带领幼儿观察感受幼儿园附近的两条被污染的小路和被污染的海滩,让幼儿发现路面和海滩上的垃圾,被污染后的味道及惨状,鼓励幼儿想办法来改变这种现状。小朋友纷纷提出建议,通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应该写信给环保局的叔叔、阿姨,请他们采取措施改变路面和海滩的面貌。再带领幼儿参观黄道周公园、风动石景区感受洁净的家园。
2、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
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主,设计了多种的活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如通过文学作品形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坐火车》来感受散文中“绿绿的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黄黄的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等优美的语言,大自然中优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幼儿从散文的优美意境中激发了自己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幼儿初步感受到美丽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愉悦。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向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得到的效果。有的教师通过故事、儿歌《瓜瓜吃瓜》、《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花儿好看我不摘》等来进行环保教育,教师通过边讲故事边、让幼儿分析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后果,再引伸到日常生活中。他们该怎么做,这时可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他们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每个人都应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而中学习动物歌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让幼儿观察动物外形的同时,向他们讲述自然界中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并让他们知道滥杀动物是会破坏整个生态平衡,人类必须爱护动物不随意捕杀,应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另外,专门开展《我们爱地球》绘画比赛,让幼儿思考、表达如何爱地球?融故事、儿歌、音乐、美术游戏、表演为一体,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加以透。我们还组织幼儿利用费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这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形式之一。垃圾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丢弃物,垃圾在幼儿的眼里原来是无用的东西,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小懂得节约资源,变废为宝。教师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些一拉罐、矿泉水瓶、纸筒废挂历、旧报纸等制成精美的装饰用品、有趣的玩具。用它来装点我们的活动室。使得幼儿迅速地加入了利用垃圾的再创造行动行列中来。在幼儿手中,一个废纸杯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几个烟盒变成沙发、衣橱,几个果冻杯变成风铃等。幼儿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真实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六一”节,我们还组织了“绿色环保小制作”活动,到活动最后让幼儿将制作的“时装”进行表演,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幼儿不乱扔垃圾的文明行为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融会贯通,将环保知识随机透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做个教育“有心人”。我们班教师的环保意识较强,平时都会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幼儿乱摘花、乱丢纸屑、果皮,随地吐痰或洗手后不及时关水龙头,以及自由活动时高声喧哗等现象,我们教师就会及时晓之以理,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那些对环境有利的行为,使幼儿这些良好的行为逐渐成为幼儿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行为,并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
三、以情促行,让幼儿的环保意识、态度转化为行为,把幼儿园的环保教育落到实处
1、讨论、达成共识
在前面各种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一起来讨论,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通过热烈的谈话、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要发明一种垃圾清理机,来清理路面上的垃圾;有的说把垃圾捣啐做成砖瓦,用来造房子等,最后还决定在幼儿园里开设一个“废物回收站”。
2、从自己做起,人人参与
幼儿园的“废物回收站”清楚地出现在显眼的大门口,提示老师、幼儿、家长等所有人,都自觉地从我做起,把各种废物积极主动地分类投放到“废物回收站”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行为。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配合,主动协助幼儿完成使命。
3、监督他人,让全社会的人来自觉执行
幼儿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督促他人。在幼儿园要督促同伴;在家督促父母、长辈;在公共场所督促不文明的人做文明的事。例如: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能主动拣起地上的落叶、纸屑扔到垃圾箱里。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四、以点带面,让幼儿的环保行为变成大家的榜样,把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推向社会
【关键词】幼儿;环保教育;教学
在自然中的生态环境是指大气、土地、水、森林、墓碑、动物、矿藏等自然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它是人类赖以自下而上的必要条件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孩子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幼儿园《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内容和要求之中。环保教育已经成为我园的园本特色教育。
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幼教工作者不惜代价,拍摄录制录像,让幼儿观察;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孩子感受了各种环境危害对人类的威胁,也能说出“要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种种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幼儿随手乱扔垃圾、破坏草坪、随便摘花、“嘴上说要爱护青蛙,嘴里又去吃青蛙肉”等与环保教育相悖的举动。幼儿的“知”和“行”明显脱节。环保教育成了一种形式教育、口号教育。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缺乏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而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开始直视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环保教育从“小”做起,不仅指环抱教育要从娃娃做起,更是指环保教育要从小事做起,或者说我们要有 “‘小’看环保教育”的思想,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已是非常必要。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反复学习《纲要》,现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浅谈一些在幼儿园实施环保教育的看法。
1. 以园为教育基地,感悟自然环境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幼儿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从爱护、亲近我们的幼儿园做起。因此,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渐进、系列的环保教育,以求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真”。在园内开辟自然角、种植园、饲养区、操作长廊……,经常带孩子们参与其中,他们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玩一玩中了解自然界,感悟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之情,从而激起他们对身边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潜移默化地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寓教于乐,将教育教学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2.1 寓环保教育于各科教学,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主题活动安排和各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组织幼儿参观花鸟市场,在老师的陪同下,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花鸟市场的美妙,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对濒临动物的怀念。同时,通过绿色长廊、动物的尾巴、四季花卉、食物链、稀有动物、“吃它们的什么”、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让幼儿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等活动,让幼儿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从而教育幼儿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将环保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式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洗手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让幼儿知道水来之不易,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在教学活动中,也注意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如故事《地球妈妈》教育幼儿保护环境,健康《爱洗澡》,教幼儿爱清洁,讲卫生。如教育幼儿不随地不乱扔果皮杂物;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轻要轻;爱护图书,爱护玩具的好习惯。平时,组织幼儿收集易拉罐、可乐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教玩具,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
我们还十分注意为幼儿创设优美的环境教育氛围。首先,对活动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创设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如桌椅、玩具摆放整齐,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同时还装饰漂亮的主题墙饰,唤起了幼儿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实践和行动要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注意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我们还充分利用户外环境资源开展教育,组织幼儿拾落叶、整理图书、玩具等,这也是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行动体现。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所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首先必须从幼儿抓起。另外,我们还建立了护绿队,让幼儿切身地融入环保中,做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2.2 寓环保教育于游戏活动。“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在游戏中渗透亲自然内容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环保知识。4月的爱鸟周来到了,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情感体验法进行爱鸟教育。我先在活动室的墙上“造”了一大片“森林”,然后展示许多鸟类的图片。孩子们围着这些图片有的说:“我猜这是啄木鸟,你看它的嘴那么尖,正在给大树捉害虫”;有的问:“老师,这只是孔雀吗?它真漂亮!”区角活动前我讲了一个关于小鸟找朋友的故事,孩子们从开始对鸟的名称、外形好奇到对鸟有了自己关心、同情的情感;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画画、剪剪小鸟、蝴蝶等来到“森林中”和鸟类作朋友。在几次活动后,孩子们把这一片墙的小鸟、蝴蝶当作了自己的伙伴。他们会说:“今天,小鸟又多了三位朋友,它们在树上吃果子”。通过区角游戏孩子们从内心激发了关心、同情小动物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关注生存环境的意识。
操作活动中,孩子也能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如:玩环保棋(用瓶盖制作的)、走环保迷宫图。正是这些集亲自然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游戏使孩子们了解了大量的成人也不注意的环保知识:绿色食品标志、环保标志、白色污染、噪音的标准等。他们真正成为关心环保知识、维护环境卫生的小卫士。
结构游戏中,收集各种纸盒、酸奶杯、牙膏盒等进行搭建。幼儿知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把废物收集起来,每一件废物在我们的手里都会变成有用的玩具。这些物品外形、大小各异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极大,游戏中,孩子们会用牛奶合向上垒高成各种房屋、用酸奶杯排成栏杆…广告纸、吸管、一次性的盆、盘等等都是我们幼儿游戏、老师制作辅助用品必不可少的材料。游戏、制作中孩子们明白废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并使幼儿的亲自然的情感转化为真正的保护,环保成了孩子们真正的内在需要。
角色区域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无毒无害的废品,利用纸盒、纸盘、纸筒、海绵、泡沫、饮料罐、奶粉筒、螃蟹与鲜贝壳等等开展“滨江美食城”、“喜羊羊乐器坊”、“美羊羊理发店”、“娃娃家”、“小小超市”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环保教育,并懂得如何减少垃圾和利用废物,以培养幼儿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毛线、纸盒、饮料罐、胶卷筒、纸板、轮胎、包装带等废旧物品,制作十多种体育游戏材料,让幼儿懂得“废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
我们通过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扩大环保教育影响。爱护动物、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等等 。是游戏激发了孩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也是游戏形成了幼儿关心、爱护自然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长大后,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的行为打下基础。环境保护教育寓于各种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受教育。
3. 围绕环保教育,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世界水日”、“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都是传统的环境教育日。教师可以设计“造绿、爱绿、护绿”人人争做“绿色小天使”的活动,带领幼儿每人种植一棵小树苗或一盆植物,每人饲养一种小动物;还可设计“小鸟的家”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开展“地球日”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制作、参观、谈话、绘画、实验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教育,使幼儿懂得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地球从一点一点的小事做起。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组织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干净的水是怎么流到我们家里的,组织幼儿知道这些污水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同时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世界环境日”前夕,我园编排舞蹈《节水谣》开展大型的娱乐活动,孩子们用优美动作、歌声、笑声讲述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导之以行,促进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
4. 环保教育要家园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请家长进行节水再利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废物进行亲子玩具制作,有的幼儿和妈妈用洗手液瓶子制作了小孔雀;有的幼儿和爸爸一起用雪糕棒和铁罐制作小水桶;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废铁丝与易拉罐制作了“单杠”、“双杠”、“梅花桩”、;还有的是几个小朋友共同制作的光盘娃娃……。幼儿在玩中学会了思考;玩中学会了尝试;玩中学会了合作;在玩中学会了分享。同时还可以请家长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一方面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吸取丰富的环保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状况,感受重视环保的呼声,如严禁农村烧麦秸、烧垃圾。
在幼儿已有一定的环保知识和较强的环保意识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将认识、愿望付之实际行动,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可以设计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相应的保护环境的正确行为,如故事表演“地球清洁工”、情境表演“窗外的垃圾”“逛公园”等,然后引导幼儿将在情境中学习的正确行为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可设置分类垃圾箱,让幼儿将垃圾投入相应的标志的垃圾箱内,以利于废物的回收利用;还可开设环保科技兴趣小组,当幼儿看到传统的铁铸水笼头用水时,水花乱溅,便急切地用纱布包裹水笼头以节约用水,他们还尝试设计感应水笼头、变距水笼头……,来节约用水。
为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本学期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内容渗透在一日活动中,运用形式多样,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使幼儿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因地制宜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来到幼儿园的益智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清新空气。同时,老师通过视频和幼儿一起观察了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在幼儿园里,我们利用种植园地,设立植物观察角,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机会,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动植物,从而萌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在准备晨间活动材料时,我们积极利用废旧物料,组织幼儿参与利用废旧物料制作玩具、装饰物等,既使幼儿建立循环再用的观念,又实现“废物利用”后的“美化”。
二、动员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指出了家长资源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老师努力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引导家长了解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求家长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榜样,从一点一滴做起,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教育孩子。通过爸爸妈妈们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三、把握良机
要让小班的幼儿有环保的意识,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幼儿平时乱摘花、乱丢纸屑、随地吐痰等现象,教师及时提醒,增强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本学期开展的环保教育,我们发现环保教育重在幼儿自身习惯和内在意识的形成,但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家长和同伴。因此,我们都有责任树立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幼儿园环保教育总结
幼儿在幼儿园及家庭中己粗浅地掌握一些环保常识,理解人、动物与大自然的相互相存。正确的树立环保教育工作也是目前的一个重点。本学期我们班制定环境教育工作以下:
一、结合自然现象,进行环境教育。
(1)、组织幼儿在自然界中采集各种材料(矿石、沙、水、植物标本、种子标本、动物标本…)投放于区角供幼儿观察、分类、记录。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科学的环境。在收集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记录一些现象,学会在讨论中得出结论互相学习。
(2)、在饲养区中养殖一些动物,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惯,探索动物的成长规律,及食物链。
(3)、引导幼儿学习用记录方法和整理探索内容,学会操作实验器材,充分发挥科学室的作用。
(4)、组织幼儿充分利用园内植物园地,种植一些蔬菜或瓜果。让幼儿分组照顾植物,学会为植物浇水,施肥,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结合日常生活的科技产品。
(1)、科技发达的背后,组织幼儿发现科技产品带给人类的“污染”学习合理使用科技产品,节约能源及探索科技原理。
(2)、组织幼儿与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及电器零配件,设计一些小产品,进行展示评比。
三、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1)、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举行:“清洁日”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到社区清除垃圾。
论文摘要摘要: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将环保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训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征之一。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国策,确定了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不但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应让幼儿从小懂得环保,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未来的环境状况最终取决于后代的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全世界的人们及后代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才会变得更美好,天会更蓝,水会更清,空气才会更鲜。同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可以激发喜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锻炼意志,约束行动,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科学和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环保新问题,说起来挺复杂,似乎离孩子很遥远,其实环保教育早就渗透在幼儿园小、中、大班各科教学之中,只是较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如常识活动熟悉四季,让幼儿了解季节变化,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变化;散游、春游、秋游中使幼儿在接触自然的生活中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等等,这些都属环保教育领域中有关“了解人和大自然关系”的范畴。环保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较系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了解目前被破坏了的人类环境的实际情况;知道解决环境新问题的方法和所做的努力等等。
让幼儿了解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破坏,大气、水、土壤被严重污染,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自然资源也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环境的这些变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的平衡,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时代对全人类提出的要求;让幼儿知道解决环境新问题要靠科技进步,懂者要认真学习本领才能解决新问题;懂得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以上教育内容要分为几个相互联系的主题,如“地球是我们的家”“受伤的地球在哭泣”“环保科技”“我是环保小卫士”等等,每一主题都有一系列的教育内容及活动。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幼儿园是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幼儿外出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中色、形、声的美妙,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针对
四、五月份沙尘暴天气,让幼儿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并通过对比,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从而,教育幼儿减少废物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如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针对“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吗?”等新问题,组织幼儿在观看录像“宝贵的水资源”后,找出地球仪和地图上有水的地带,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来之不易,假如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将环保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培训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征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要轻;保护图书,保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平时,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奇、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们还十分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创设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如桌椅、玩具摆放整洁,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同时,对活动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一边是题为“绿色世界”的植物园墙饰,一边又是“我为环保出份力”的主题墙画,窗台上,设置了养殖园、种植角,让小朋友亲自养殖各种动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长大后的喜悦时,孩子们会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动植物,从而唤起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
把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同幼儿观察、实践和行动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熟悉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带领幼儿去实地调查,让幼儿听马路上的喧哗声、市场上的叫卖声和朗朗的儿歌声、美丽的音乐声,通过比较、感受,明白好听的声音叫乐声,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从而了解噪音污染对人们情绪及听觉的影响。另外,通过观察,增进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到马路边观看车水马龙的情景,让幼儿知道废气的来源,亲身感受到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同时,注重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组织幼儿拾落叶、扫垃圾、为花草树木浇水、整理图书、玩具等,这也正是他们保护环境的行动体现。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但要考量该社会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且要辨析其背后的动机;另一种则认为,只要该社会行为对于他人有积极影响,就可以将其认定为亲社会行为,而不必考虑其背后的动机。随着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观点,即从结果而非动机来界定亲社会行为。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很难判断的,而且人的动机往往很复杂.如果以动机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实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判定就很难进行了。第二,动机与行为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不单单是动机决定行为,行为的后果也能影响动机的形成。第三,既然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那么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一般以行为结果为依据。
《指南》对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作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如诚信与保护环境)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为。其中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和合作行为在“人际交往”子领域的“愿意与人交往…关心尊重他人”等目标中有所体现:而社会公德行为在“社会适应”子领域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目标中有详细的叙述。
二、亲社会行为的价值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并适应社会,从而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对儿童个体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其融入周围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行为是友善和联盟的信号,能引发交往对象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在交往过程中形成更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儿童表现出的合作、分享、帮助等亲社会行为,会帮助他们在社交活动中获得成功。儿童因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而获得他人的感谢和赞美,可以使他们在能力感与价值感上获得满足,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3~6岁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做出积极的行为,因此3~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身边的人每次出现亲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当儿童自己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他们通常会更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这种行为是如何实施的,以此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样板。儿童年幼时在亲社会行为方面受到的良好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那些具备亲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儿童成年后也会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亲社会行为的出现还有助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一般来说,注重实践亲社会行为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友好,而且群体行动的效率更高。同时,儿童若在群体活动中能关注他人的感受,群体成员之间经常出现互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这对群体归属感的产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群体中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的儿童,无论到了怎样的新环境中,都能成为其群体关系的“剂”。
三、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特征
1.同情、安慰与帮助
同情、安慰与帮助行为都属于人际交往中单向的亲社会行为。儿童对于他人的苦难忧愁,从最初情绪上感同身受,到通过言语等方式抚慰,再到以实际行动给予帮助,其中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同情是儿童产生亲社会行为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情又称移情,指的是对他人的处境和遭遇感同身受,愿意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愿意在行动上给予慰藉、关心和帮助。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和进行群体合作的基础。3~6岁的儿童普遍具有同情心,并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同情的对象日益扩展,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一般认为,同情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是4~6岁。在3~6岁期间,儿童同情行为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儿童由于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而产生同情。此时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情感、需要以及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于自己,这使得他们会对涉及他人真实情感的表现作出反应。第二阶段,4~6岁,儿童由于理解他人的生活状况而产生同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他们不仅能借助当前的情境,还能借助更广泛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如,当儿童看到电视宣传片中干旱缺水地区的人们连喝水都成问题,洗澡、洗衣更是一种奢侈时,他们自然会萌发同情心,从而意识到要节约用水。
安慰行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后通过言语或行动使他人摆脱消极情绪状态的亲社会行为。能觉察他人的情绪状态以及能以一定的技巧使他人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是安慰行为产生的两个要素。3~6岁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对他人消极情绪的知觉由表面现象向内在原因过渡。3~4岁儿童往往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言语或肢体动作等外部特征来觉察他人的消极情绪等;4~5岁儿童则在此基础上开始试图了解造成他人消极情绪的原因;而5—6岁儿童不但会询问原因,还会进行分析,例如,知道生病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康复的,所以在安慰时会教对方忍耐。第二,安慰的技巧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一般而言,3~4岁儿童表达安慰的方式往往是陪伴、轻抚对方等;4~5岁儿童已会用简单的语言来安慰了:5-6岁儿童还能表现出多样化的安慰方式,如讲故事、送礼物等。
儿童在具备一定的社会技能后,才能产生帮助行为。帮助行为是指无私地关怀他人并给他人提供援助的行为。助人者通常不会直接获益,有时甚至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帮助行为的产生是儿童期望参与社会互动的结果。3~6岁儿童帮助行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这时儿童出现帮助行为大致有两种动机:一是出于对权威命令的顺从,如帮助妈妈收拾玩具是因为这是妈妈要求他做的;二是为了他人给予的即时回报,如小班幼儿已会自发地帮助别人,但需要别人马上表示感谢或给予回报。第二阶段,4—5岁,这时儿童出现帮助行为多是出于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儿童开始了解到某些行为是被社会或权威所期待的,若与规范的行为相一致,将会得到赞许和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批评或惩罚。第三阶段,5~6岁,儿童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利他行为,这时的帮助行为是儿童自发、自愿的,对他人有益且并不期望有回报。如,看到地上有垃圾会主动捡起放入垃圾箱,看到别人的物品洒落在地会帮助捡起来,会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等等。
总之,同情:安慰和帮助这三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对此,《指南》以这样的描述呈现了这三种行为的发展脉胳:
3~4岁: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4~5岁: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5~6岁: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分享与合作
分享与合作行为都涉及多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人际交往多向性的特征。它们是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分享行为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所拥有的物品与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获益的行为。分享行为的发展呈现出与其他亲社会行为不一样的曲线,即2岁儿童的分享行为出现频率要高于3岁,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儿童认知的发展。一般而言.3—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儿童分享行为出现频率较2~3岁有所下降。3岁后,儿童对于物品所有权的概念开始建立,高度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得他们非常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小班幼儿虽然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在行为层面上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第二阶段,4—5岁,儿童产生“均分”意识,即他们的分享建立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比如分享后要求对方一定要有所回报。这一阶段的分享行为还具有对象性的特征,儿童往往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分享。第三阶段,5~6岁,儿童表现出“慷慨”的分享行为。这时,他们出现分享行为的动机或是希望分享能带来快乐,或是出于对社会规范的遵守。虽然动机不同,但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指南》描述了不同年龄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典型表现:
3—4岁: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4~5岁: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5~6岁: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使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行为。3—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儿童多为平行或独自活动。3~4岁儿童仍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还没有产生合作的意识,因此同伴间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班幼儿的游戏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平行或独自活动。第二阶段,4~5岁,儿童开始有共同活动。这时儿童开始出现合作行为,合作的目的性和稳定性也逐渐增强,但很少有自发的合作行为:在教师组织或分配的小组共同活动或区角探索活动中,他们能为了同一目标共同完成任务。第三阶段,5—6岁,儿童开始有自发的合作。大班幼儿由于同伴交往意识的不断增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行为,表现为较多自发的合作,合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问题,幼儿还会自己讨论解决。《指南》对不同年龄儿童合作行为的典型表现作了如下描述:
3~4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4—5岁: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5—6岁: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社会公德行为
如果说前述几种行为都是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亲社会行为,那么还有一些亲社会行为是基于一些大家共同认可的社会责任规范的、对于公众有益的行为,这些行为可统称为社会公德行为。儿童具有怎样的社会公德行为可以说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但社会公德行为的产生也受到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指南》中主要涉及两种3~6岁儿童的社会公德行为:诚信和保护环境的行为。
3-6咱岁儿童对诚信的认知具有维度上的差异性,即在“信守承诺”“实事求是”“待人忠诚”“言行一致”这四个维度上,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均衡,往往会出现行为与观念脱节的现象。具体来说,3-6岁儿童不诚信的典型表现就是“说谎”。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儿童“说谎”无关道德,他们说谎的原因,有时是怕被周围人责备或惩罚,有时是为了得到奖励,有时是把想象与现实混淆了。与此相对应,儿童的谎言有很多内涵:可能是夸大了的事实,也可能是暗藏着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还可能仅仅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指南》对于儿童诚信行为发展的典型表现作了如下描述:
3~4岁: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4~5岁: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5~6岁: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环境行为的出现是建立在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之上的,因此,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对其有着重要影响。3—6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具有单维化、形象化、不可逆等特征,因此3~6岁儿童保护环境行为的一个特征是基于日常生活,即儿童不可能出现远离其日常生活经验的保护环境行为。3~6岁儿童保护环境行为的第二个特征是知行分离,即认知与行为脱节。认知与行为的脱节造成了3—6岁儿童保护环境行为的刻板性。如,倡导节约用水了,有的孩子就不洗手了。这是3—6岁儿童保护环境行为的第三个特征。鉴于此,对3~6岁儿童进行环保教育应该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指南》中对不同年龄儿童保护环境行为的典型表现作了如下描述:
3~4岁: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4—5岁: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爱护环境为主题演讲词的内容 篇【1】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地球家园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最直接被感受到的后果就是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身体健康。例如:城市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在环境污染的事实面前,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我们有权利喝干净的水,有权利吃不被污染的食物,有权利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权利生活在不被污染的地方……我们应该限制汽车的数量、停止乱砍滥伐,要有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的意识,还要多种树、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以牺牲后代的幸福来赚钱,也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赚钱。不管你多有钱,也买不来第二个地球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的话,这样就能节约好多资源,就会有好多人用上水、电、纸、吃上粮食,还能让生活不富裕的人变得富裕,这样人们的生活就会大大提高。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做起。将来的地球一定会是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水源清澈的美好家园。
爱护环境为主题演讲词的内容 篇【2】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在这里可以讲话,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保护环境。
对于大家来说,保护环境这句话应该耳朵听着都磨出茧子了吧,我知道所有的同学都有一颗爱护环保的心,但是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做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但是同学们,有多少个人在不远处的垃圾桶边上扔垃圾?有多少个人在公路旁吐过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个庞大的数目,难道这还不足以表现地球妈妈对我们的牺牲是多么的大?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发现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偶尔也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如:清扫刚结束后的校园,就有我们同学扔下未喝完的牛奶袋,饮料罐,冰糕纸;在整洁的校园里,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如果同学们了解塑料是怎样溶解的,那么他就一定会知道溶解销毁一个塑料是要经过重重困难和阻碍的,土埋要三百多年的时间火烧更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用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还要多用塑料袋吗?答案是:不!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人一天用一双一次性筷子?还有多少人随地吐痰?让我们呼吁世界,呼吁每一个人!保护环境吧!
爱护环境为主题演讲词的内容 篇【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同学们,我们的家园富饶而美丽,我们生活,学习的地方空气是那样的清新,环境是那么的优美。地球就像妈妈一样给我们带来幸福,带来快乐。可是,你们知道吗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美好的环境正在遭到破坏,它将给我们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
我们少先队员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那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当你和家人出去旅游时,不但自己不乱扔果皮,包装纸,而且发现垃圾还能主动拣起来投进垃圾箱里,那你就是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少年;在学校里,看见自来水龙头没关紧,你能上前动手把它拧紧;看到光线充足,能主动把教室里的灯关掉,那你就是一名节约资源的好学生……只要大家脑子里有爱护环境的有心人,就能为我们的家园尽一份力,添一片绿,将来就能把地球建成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新家园。
同学们,你们看,因为有了我们的参与,青山格外地葱茏;因为有了我们的行动,绿水格外地清澈;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地球妈妈欣慰的笑了!
谢谢大家!演讲完毕!
爱护环境为主题演讲词的内容 篇【4】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人类都得承认一件事实,那就是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呼吸一口空气,喝的每一滴水,都离不开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
可是,人类像一个贪婪的孩子,只顾索要,不管回报,以至于现在的环境伤痕累累,场次以来,受伤的必将是我们人类自己……
瞧!如果不保护环境,大自然母亲也将会发怒,比如20xx年的5。12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泥石流灾害等,在这过程中,有多少人失去的亲人,失去了无法估量的财产,这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吗?
我们身边触目惊心的事例历历在目,如;路边的小树被折,小草被践踏,小花被采摘,难道他们不痛,不伤心吗?乱砍滥伐,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人们就是这样,无所事事的破坏生态平衡。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在此我呼吁大家;请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才是最终保护了人类自己!因为地球只有一个,人类不能克隆。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爱护环境发言稿六】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1)班的刘巧婷,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讲究卫生,爱护校园”。
您想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生活吗?您想在一个姹紫嫣红、四季如春的环境中学习吗?您想在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里成才、工作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洁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当我们在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时,心情定会倍感舒畅。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增长着知识。
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影响着社会各界对我们学校的看法。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有散落着同学们随意乱扔的瓜子壳、果皮、纸屑、塑料瓶、零食袋等。每当风一吹起,这些垃圾就在我们的校园里“翩翩起舞”,所有这一切,都跟我们的文明校园极不相称。“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我相信,没有哪一位老师、同学希望在一个垃圾遍地,尘土飞扬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爱美、审美、创造美是我们人类的天赋。老师们,同学们,为了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环境,所以,我代表三(1)班全体同学面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请不要乱扔垃圾,并提醒乱扔垃圾的人。
2.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3.看到地上有纸屑、塑料袋等杂物,主动捡起来,及时顺手清理到垃圾桶内;树立人过地洁之风尚,做一个文明的人。
4.不再把食物带进教室内,同时主动清理抽屉里的垃圾;做一个讲卫生的人。
5.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减少浪费,就是减少垃圾;做一个节约的人。
【一】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6月5日也是就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所以,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环境教育,从净化校园做起)。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同学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我国一位著名的学者在欧洲一个海滨公园草坪边的椅子上休息时,看见旁边长椅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走到十多米以外的一个垃圾桶,把一张巧克力的包装纸扔了进去,又高高兴兴地走回来。那位学者问小女孩:“你为什么走那么远去扔一张纸呢?”女孩认真地说:“这草地那么美,要是我把废纸扔在上面,它就不美了。”
听了这个故事,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了,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学们,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具有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标志,你们在保护环境时,应该着眼身边,从净化校园做起。当你正想随手扔出瓜皮果壳的时候,请你多走几步路,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走路看见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弯腰,将它捡起来;当你正想随地吐痰时,请你想一想他人的健康,用纸将痰包起扔掉;当你倒垃圾,垃圾从桶里掉出来时,请你停一停脚步,将垃圾捡起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洁身自爱,个个遵守公德,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干净、整洁、美丽。同学们,为了大家能有一个更优美、更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了自己能更加健康活泼地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同学们,当你们行走在宽阔的道路上,欣赏着绿树红花的时候,突然闻到污水的臭味,你们不觉得恶心吗?当你们走在金色的沙滩上,海风轻拂着头发,心情无比舒畅,这时突然一个塑料袋飞到你们脸上,你们不觉得扫兴吗?当你们在学习的时候,一阵阵秸秆燃烧后的呛人烟雾弥漫了教室,你不觉得心情烦躁吗?我相信每个人都和我一样会有相同的感受。
据有幸登上太空的宇航员说,我们的地球是一颗蓝色和白色相间的的晶莹剔透的水球,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宁静地存在于宇宙之中。是的,如此美丽的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如此可爱的家,我们只有一个。
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成千上万年来,地球无私地供给着人类这一切一切。面对这些无私的给与,人类除了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文明之外,还用什么回报了地球?是疯狂的攫取和贪婪的掠夺,是永远无法填满的欲壑和金海。世界环境日升旗讲话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为此,母亲又能说些什么?她只能默默抽泣、呜咽,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马尔代夫、图瓦卢等岛国出现了被淹没的危机,号称地球“第三极”的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消融。高山湖决堤,洪水泛滥,冻土融时时威胁着尼泊尔和布布丹。西南的旱灾肆虐农田龟裂,千万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日本的强震海啸,这一切,都是母亲在鞭笞她的孩儿了啊。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确是我们人类,人类对地球无节制的夺取,让他痛苦不已。请明确,最后一滴眼泪的呼吁绝非危言耸听。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从来不会积极地去做些什么。
作为中学生,也许我们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也许我们也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宿舍洗漱时,不要让水龙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教室内,关掉天大亮时还开着的灯;在校园里,随手拾起废纸扔到垃圾箱里。这些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已经教给了我们,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做到了么?世界环境日升旗讲话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至如今,我们需要做的更多、也应该做的更好。只有全社会、全人类的环保意识、环保能力不断提高,地球才能真正地慢慢恢复到曾经的美丽。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用一颗更纯更正的环保爱心,为环境,为了生养我们的家园,做一些小事、好事。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家。
【三】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绿色环保。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代表了希望。当你跨进校门时,你已经生活、学习在一个充满绿色的美丽的校园里。你真要为此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让我们把目光扫向整个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看,美观大方的教学楼,构筑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随处可见令人心情舒畅的草坪、花坛,意韵无穷,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春夏鲜花吐艳,绿意盎然,形成了四季长青的园林环境;草坪上立着温馨的提示牌。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学校的绿色和美丽。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你想过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吗?回忆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举一动,你是否做到了为保护、保持这美好的环境而努力?当你捡起别人掉下的一张纸时,你就已经做成了一件环保的事情;当你记得及时关灯,不浪费用电;当你用好水笼头能及时关掉,而不让水白白流掉;当你下课、活动时能做到有秩序、有克制,而不是高声喧哗;你就已经在做着环保卫士应该做的事情了。诸如此类的很多小事,其实我们都能做到。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中的第一课《地球在哭泣》。本课教材由“人口太多了”和“环境太差了”两部分组成,用5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地球以它博大的胸怀和无偿的赐予,养育了我们人类。但是近几百年来,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地球的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困扰着世界,困扰着人类。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他们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教育、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环境太差了”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三个教学板块,用时3课时。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地球已经在环境问题上向我们提出“严重警告”。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小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保护好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课前让学生通过搜集和调查,了解并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造成地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这些污染的形成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大气污染。
二、教学理念实践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体会“地球在哭泣”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大气环境问题,初步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3.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
重点: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难点: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四、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五、教学环节
活动一: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和直观形象的图片感官刺激,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体会到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为与下文地球环境的污染形成感情的落差做铺垫。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
设计意图:抓住语文课本中宇航员的感叹,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由“美丽”到“哭泣”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知道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是地球哭泣的主要原因,初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活动三: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初步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交流、展示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实,再通过设身处地的感受交流,进一步认识到大气污染给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活动四: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
设计意图:此活动的设计,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做地球村的主人。
活动五:课外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策划付诸于行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净化大气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转化为一种内在社会动力,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教师没有就教学内容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查找跟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充实、拓展了学习内容,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学生在查找、搜集资料的同时,也进行着资料的筛选、整理,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符合《课标》中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2.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课本上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解决的问题,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集思广益、扩展容量、人人参与、有一些难度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对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独立思考的问题,则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不同学习方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了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本节课中,教师将语文课本《只有一个地球》中对地球美丽外表的描写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对美丽家园的热爱之情,接着抓住文中宇航员的两句对比强烈的感叹,使学生感受到地球虽然美丽但是很脆弱,从而去探究脆弱背后隐藏的原因。语文课本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精美的图画、宇航员深深的叹息,无不感染着学生去深思地球哭泣的原因,深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