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课程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3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32-03
伴S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518所,比2014年增加396所,在校生人数57.1万人。但是旅游人才的市场供给总量依旧存在较大缺口、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高层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以及高流失率等问题仍未有所改变,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缺失,造成我国旅游管理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应用型和创新型。
一、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思维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理论研究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理论和技能的结合。作为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其目标应该是高级旅游技师,可以直接进入旅游企业工作,降低旅游企业综合用人成本。但是在现有的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很多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缺失,不懂得要面向人才市场,在研究型和高职型旅游人才培养之间游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缺乏创新精神,只会跟风和模仿,造成培养出的人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均不突出,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
我国大多数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缺乏鲜明办学特色,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计划制定过于死板,仅仅强调学分和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技能教学环节,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为了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宽口径,公共基础课安排教学时间长、教学科目多,而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安排时间短。使学生专业知识积累过少,专业技能空白,不能体现应用型特征,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和社会需求接轨,阻碍学生职业发展,导致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缺乏竞争力。
(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教条化,缺乏应用型创新能力
很多已经转型的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使用上。“课上听讲,课下复习,期末答卷”仍是主流的学生培养考核体系。教师受教务考核指标和教学成本控制的制约,不能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新设备、新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方法创新性差。在课堂教学中,以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教授为主,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缺乏应具备的知识迁移能力,导致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的浪费。
(四)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欠缺
旅游管理专业受学科特点的影响,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是,在大多数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中“双师型”和技能型教师缺乏。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旅游管理教师人才引进中都强调学历层次,要求硕士或博士毕业,这就导致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路径。教师队伍只有高学历而没有行业从业经验,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授课中也只会纸上谈兵。
二、创新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一)创新培养模式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诉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在未来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化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尽可能“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保证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解决旅游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近些年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行业需求旺盛,虽每年均有新增旅游管理专业设立,在校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劳动力供给仍然不足,劳动力低学历、高流动率的现象十分突出。此情况的存在与两方面的原因密切相关。一方面,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对旅游行业一线工作不屑于顾,认为从事一线工作没面子、掉身价;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技能性要求较强,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此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从而导致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缺乏年龄优势和技能优势,导致竞争力不足。因此,只有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解决长期以来旅游业高层次服务人员不足,发展缺乏动力的困境。
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式培养
(一)明晰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要直接输送到人才市场,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为用人单位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市场规律告诉我们,需求决定供给。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这一规律仍旧适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才应该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无用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是无效的人才培养,只会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明确市场定位,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进行学生的分类培养,把既有理论素养又具有应用技能的,不同爱好、不同职业生涯定位的学生输送到旅游业的不同部门。在培养上,可以定位是“订单制”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可以定位是“创业型”旅游管理教育,亦或是定位“通识型”旅游管理教育。
(二)以创新为视角,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定位决定着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决定着学生培养的质量。然而,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一届学生的年龄、兴趣点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对同一专业不同年份的毕业生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可是,大多数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却没有跟上这些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灵活性差是我国高校培养方案制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必须在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跟进市场的节奏,采取滚动式调整,每年一小调,四年一修订,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符合快速发展的旅游用人需求。
(三)构建新型教学团队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作为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来说,应该是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懂得教学心理,具有创新思维,拥有实践经验,能够进行课程场景设计的应用型教学群体。团队中的成员最好具有多专业学科背景、丰富的专业社会实践技能、进行过旅游管理R荡葱麓匆蹈ǖ迹由高学历知识型教师、实践技能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构成。三种类型的教师在教学团队中课程分配明确,人员比例合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形成特色的教学团队。比如,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型教师,主要承担旅游研究和旅游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双师型”教师负责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技能型教师负责学生的旅游实践教学和旅游创业指导。通过三类教师的授课,使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成为受旅游企业欢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创设“场景式”教学课堂
在创新思维引导下,提倡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改进传统教学手段,主动引人“场景式”课堂。所谓的“场景式”教学课堂,就是在校内旅游管理教学中,尽可能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在教学主题适用的场地,以师生双向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尽可能杜绝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为主。譬如,在理论教学环节,鼓励任课教师主动进行场景创设,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场景设置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学习,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质。在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由实践技能教师或“双师型”教师带领,让学生多模拟,多体验,多操作,与社会接触,锻炼学生的旅游专业技能和市场服务技能,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场景式”教学课堂真正做到应用型培养,实现旅游管理学生行业内无障碍就业和良好的职业晋升能力。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已步入内涵式和规范化发展轨道。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教育核心问题,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各级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都分别提出了相关目标与要求,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教育部颁布《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同年,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这些都是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以不方式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中高职衔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构建教学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目标和要求。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各类职业院校也积极响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广东省而言,自2010年开始实行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科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其中试点专业之一。随后,连续启动两批共20多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前几年,教育部职成司组织高职高专教指委会研究制订了一批专业教学标准,为我国教学标准的研制开创了先河。然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职教领域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相对薄弱。如果这些工作长期滞后,不利于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丰富及理论体系的完善,也不利于我国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深入,制约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可见,从规模化扩展到内涵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规律,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建立和健全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深入全面地、系统地探索。
(二)研究意义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通过对已有相关成果的综述,以终身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为指导,以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概念、理论及其内在关系的解读,探讨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方法技术,构建出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及相关制度。从而,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政府决策及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旅游专业建设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完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通过中高职课程结构的整体化设计和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标准的开发,实现旅游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是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必备文件,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把能力核心、系统培养、中高职衔接、第三方评价等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中,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更多、更高水平的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更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示范专业。而且,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开发技术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专业,带动相应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社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已普遍开展,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指导等因素,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状况并不尽人意,培养质量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高职衔接教育改革和人才供给。研究并有效实施本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等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有助于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高,促进本专业人才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而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供给又将有效促进本区域社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会议研讨、案例研究等方法,以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为逻辑起点,学习借鉴英国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依据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内在要求,由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合作,按照理论分析—实地调研—交流讨论—试点应用—反馈完善等流程开展研究。技术线路见图1。
三、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
通过对中高职旅游专业人才供求的全面分析,学习和借鉴英国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经验与技术,开发具有中国(广东)特色的旅游职业能力标准、中高职衔接旅游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初步建立体现广东特色、满足国家需求、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一)中高职衔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类型,它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本项目首先通过广东省内的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校生学习状况、毕业生就业等情况的分析,掌握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状况;通过对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及旅游行业(主要是旅行社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的深入调研,全面分析技术技能型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状况。通过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分析,发掘供需矛盾,找出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失标准开发是关键问题之一)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策。
(二)英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及其借鉴英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素以科学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公平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式而闻名。深入剖析英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学习借鉴其职业教育标准开发机制和开发技术以及英国的旅游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为我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
(三)旅游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根据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其工作任务和职责,分析其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建立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模块库,构建本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库,为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和课程开发确立科学依据。
(四)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一方面,从理论上探讨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要求及开发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在旅游管理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基础上,按照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解构和重构,建立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本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内容应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条件、教学组织与实施件等),制定三二分段培养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转段考核方案,并经项目试点单位实施、反馈和完善。
(五)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根据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编制本专业课程标准,明确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内涵、表述格式、具体内容及课程开发思路方法等要素,尤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课程标准的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并具体制定本专业中职学段和高职学段所有核心课程标准,并对其他非核心课程标准也给出编制思路。
(六)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考核评价标准的的探索考核评价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中最为薄弱的部分,本项目根据中高职衔接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引入第三方评价等先进理念,制定旅游类专业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成性课程评价标准及实施方案,建立基于第三方评价机制的专业建设评估方案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反思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稳步增长的办学规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
会计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创办于1986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专业前身为昆明地质学校、云南旅游职业学校(中职)会计专业,共招收了26中职班级,培养了1100名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后于2013年开始招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校学生规模三年制大专727人、五年债大专754人,年平均报到率92.25%。2016届毕业生数113人,其中,直接就业87人,升学25人,升学率为22.12%,参军1人,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98%。
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社会需求:截至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地区需求: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民营经济户数达225万户,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私营企业39.5万户,比上年增长34.8%,增速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产业需求:旅游业是云南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云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成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每个旅游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就目前而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恰恰是云南绝大部分旅游企业(包括酒店和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学历需求:根据我院对社会和旅游行业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求明显高于学历要求、实践技能要求高于理论知识要求。中小企业对专科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占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58%。岗位需求: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办税员、审计助理。
三、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准确的培养规格定位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出纳、报税、成本核算、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操作技能,能胜任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岗位,有深厚的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出纳岗位、财务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审计助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在基层积累多年工作经验后,通过努力取得中、高级专业职称,可提升至会计主管、财务主管岗位从事专业管理工作。同时也培养面向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会计、审计服务中介机构的审计或税务鉴证岗位、会计或税务咨询岗位。本专业根据服务面向的企业和岗位以及学生未来职业拓展路线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见图1)
(三)定期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实时调整培养目标规格,保证和社会经济或地区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相适应1.紧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两轮会计人才需求调研一轮针对社会通用会计人才需求,一轮针对云南旅游行业会计人才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确保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2.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制定和修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直接引进行业标准作为专业培养标准,最大限度的实现学校到社会、学习到工作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不定期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全面了解社会、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以三年(一届学生)为一个周期,总结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3.加强教学质量监管,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建立健全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教学方法研讨与改革、教学检查与评价、学生职业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条件,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大以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为重点的办学经费投入;强化以“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建立和实施毕业生回访,跟踪制度,以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来衡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通过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定期向毕业学生进行电话回访、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通过回访,反映出目前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中,高职大专是用人单位较为广泛选择的学历层次,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本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技能。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动手能力较强,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较为扎实,能够较为快速的熟悉工作岗位流程,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四、围绕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打造“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手段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基础学院马列部在开设政治思想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增强了政思想教育的可操作性和考量性,也使政治思想教育的效益由隐形变得显性。在专业系部,从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介绍、到学生学习期间的专业课程教学、再到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指导,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贯穿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整个工作过程,在刚入学的第一学期便开设了《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定期开展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解了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并自觉遵守这些准则和规范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核心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全面推行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学中做、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实施,实践性教学占整个专业教学课时的60%以上。在完成必须的专业教学的同时,本专业在校内定期举办包括出纳实务、纳税申报、票据翻打等方面的会计技能比赛,积极组织参加校外各项会计技能大赛。
(三)打造带有浓厚企业、行业特点,体现职业特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进校授课,举办讲座,开展以企业冠名的各种专业比赛、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校企文化交融,营造就业、创业氛围;在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班级文化建设等物质表现形式凸显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使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四)加大会计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强化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变得有目的、有方向五、建设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会计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也是确保教改成功的关键。我们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把教学教法的改变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作为教改的重点,提出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职业岗位技能,构建职业岗位课程板块;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根据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等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五、“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有效保证
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相结合、教师走出去和专家请进来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广泛筹措资金,多方面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见图2)
(一)进一步优化师资数量与结构(见表1)
(二)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聘请企业、行业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到校内兼课等方式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三)加强教学梯队建设,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3--4名骨干教师。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以“校内讲师”和院级教坛新秀为中坚力量,以外聘教师为补充的教学梯队。
(四)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通过组织岗前培训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深造等方式来培养青年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配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业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关键词: 职业技能 人才培养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
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学好英语,英语是一种工具,要为国际旅游业务服务。此外,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还要熟练掌握旅游相关岗位的各项技能,以英语为特长,完成国际旅游接待的任务。因此,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在导游、星级酒店等领域的就业能力。需要说明的是,高职类学生因注重技能培养,所以一般前2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定岗实习。下面我结合我院旅游英语专业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旅游英语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行为习惯优秀,掌握旅游基本业务知识,具有较强的旅游英语职业应用能力,能够在星级酒店、旅行社从事酒店服务及英语导游工作,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规格。
1.就业岗位群。
(1)星级饭店各部门中高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者。
(2)英语导游员。
根据高职高专类学生的特点,就业岗位不宜设置太多,其他岗位如翻译、外联、计调等,本人才方案没有选择。由于前2年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可以结合本校、本地域特点,选择有特色少量岗位群有针对性地培养。
2.职业资格等级。
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饭店职业英语等级证书(初级、中级)、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中级)、餐饮职业经理人等级证书(初级、中级)和营销员等级证书(初级、中级)等各类职业资格证。
二、与岗位技能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此部分为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下面以前厅为例,进一步说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其他岗位如餐饮、客房、英语导游可参照前厅一一设置。
第一步:本院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设为两个工作领域方向,一是酒店方向,具体岗位分为前厅、餐饮、客房;二是旅行方向,只保留英语导游一个岗位。其他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第二步:确定岗位需要完成的任务。前厅的任务确定为四项:1.前厅接待业务;2.前厅服务协调;3.宾客投诉处理;4.前厅服务组织。
第三步:确定完成前厅岗位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分为五项:1.饭店英语沟通能力;2.组织协调能力;3.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处理能力;4.管理客账能力;5.礼宾服务能力。
第四步:根据前厅岗位所需技能,提炼出相关的知识,整编为核心课程:饭店前厅服务英语、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也可以整合为一门课程:饭店前厅实务英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核心技能课程和整合课程外,学生还要学习职业基础素质课、职业基础能力课、职业综合实训课、职业知识拓展课、职业达标课,与职业核心技能课并列为“六大模块”课程,在文后要有详细阐述。
第五步:所教授课程结束后,可以进行职业技能综合实训:前厅英语实训。
第六步:根据技能任务和课程,确定前厅英语实训的考核标准:1.能够胜任接待客人订房、退房业务;2.能够协调前厅服务;3.能够处理宾客投诉;4.能够接待服务礼宾;5.能够正确地结算管理客账。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组织实施
(一)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立体化渗透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构建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行为习惯优秀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立体化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四达标”的培养模式,即职业技能达标、知识达标、基本素质达标、操行达标。
(二)建设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专业主干课为支撑的“六大模块”课程体系。
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科学地进行课程分类。课程设置包括六大模块: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职业核心技能模块、职业知识拓展模块、职业技能综合实训模块、达标模块。
(三)以点带面,抓主要矛盾,重点培养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旅游英语职业技能,以这两种职业核心能力的逐层提高,带动其他职业能力的提高。
1.突出“以导游实务和饭店服务为背景,以英语为主线,以实践为核心”的理念,体现“英语”与“旅游服务”的有机结合。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旅游知识和旅游服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既有较强的旅游英语沟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旅游服务技能,并获取相关的职业证书。
2.实施情景教学。利用情景工作室等教学设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
(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的综合素质养成体系。
1.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系统特征:全方位、立体化、渗透性。
3.基本内容: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与组织纪律性;吃苦精神与坚强毅力;历史、社会与科技知识;职业意识、职业常识与职业技能;观察力、分析力、创新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阅读与测试;社团活动;专项训练;日常生活。
四、实训、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
(一)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立由学校、行业专家、知名企业管理者组成的旅游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七名成员组成,其中校内专家四人,校外专家三人,定期审查、修订教学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目的面向社会,面向岗位的适用性。
(二)校内外实践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主要有多媒体实验室、导游实训室、语音室等实验基地及相关设施,充分锻炼该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2.校外实习基地。
以渤海大学高职学院为例,本专业在北京、沈阳、大连、盘锦、葫芦岛、秦皇岛等地建立11家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为了更好地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除巩固完善已有校外实训基地外,拟短期内在广州、上海、北京、沈阳等城市新建6~8家适合学生实习、教师培训的实习、实践基地。
3.产教结合的具体形式。
(1)积极与企业结合,聘请企业专家为师生示范、指导,让企业家参与教学管理;安排师生到企业实践、实习,把企业作为第二课堂。
(2)主动与名校联合,聘请名校专家为师生授课、演讲,安排师生到名校学习、进修,共享名校资源。
(3)与社会融合,鼓励师生深入社会,从事调研活动,确保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水融。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任务,它会随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构建完毕后,可试运行,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做出调整。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蒋美丰.高职院校饭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203-205.
“四轮驱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和深入分析我国现行旅游管理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随着旅游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要素:[1]以动态的实践需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源动力;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提升人才素质的保证力,并以智力资本作为其核心因素;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作为人才成长的提升力,侧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全面的质量保证作为人才发展的支撑力;促进教学系统的不断优化。近年来,笔者在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进行应用研究,并已经取得了显著而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四轮驱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建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资源时,笔者力求将文字教材、互联网(音频和视频)教学资源及实战案例相互补充,致力于建立多维化的教学资源系统,以保证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如图1所示)。
2.实践需求
实践需求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教学实践、实习反馈和就业反馈等环节。在这一子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实践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保证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素养能够很好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就目前而言,旅游专业人才市场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意识二能力三语言”方面上。[2]“一意识”指的是应强化和具备适应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意识。“二能力”指的是作为当代的旅游管理者一定要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能力以及全面经营管理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要突出的两个主要目标。“三语言”指的是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三种最基本的语言技巧——国际交流语言、计算机网络语言和专业语言。
3.教学手段
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人才成长的提升力,是将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工具,包括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技术手段。在本科课程设置方面有不同的课程类型,如基础课、专业课,而不同的课程只有适合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知识的传输更高效并更多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课堂上,笔者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培养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相互补充,共同成长。笔者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有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使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接近于现实的案例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教与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4.质量保证
全面的质量保证是人才发展的支撑力。它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来实现,具体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档案、教学评估、实习与就业反馈以及教学过程控制等环节。只有不断完善并有效执行上述制度才能使旅游教育“产品”——人才的质量有所保障。质量保证是“四轮驱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前三个环节实现的根本保证和归宿。只有在质量得到根本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够保证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三、“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总结出一些在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关键性因素和问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基本前提。要想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能力水平强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无疑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基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质量得以提高的有力而直接的保障。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它是一个更注重实践性的产业。所以对于师资队伍的要求就越发突出实践能力的提高。经过调查统计,在我国高校范围内普遍存在着旅游专业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而且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不少是半路出家,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缺少实践环节的锻炼和培养。所以,要想解决专业人才建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师资建设的问题,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养策略,一方面要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2.优化现有教学方案,调整理顺教学培养目标
在明确了微观、中观和宏观意义上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处理,树立教学方案的优化体系。它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体系,也是对既定目标的进一步落实。[3]侧重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可以分为科研导向和应用导向两大类。其中,科研导向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基础类学科的学习为主,传授理论知识;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应该面向市场所需,培养实用型人才。[4]教学目标的培养要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如果高等教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或者是方向定位不准确就会直接导致供需矛盾的产生。因此,旅游高等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所处旅游区位、学科背景、师资状况、市场就业状况以及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来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确定培养目标,并予以实施。[5]
3.推进校内外合作,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力度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高等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就是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无法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主要分析了基于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行业需求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关键词 :行业需求;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42-03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旅游管理已经成为了紧俏的热门专业之一,是当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无法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全面改革旅游管理专业,要从课程体系的建设、校本教材模块的增减、教学手段的创新等角度出发,充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学生的实践技能、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更能满足旅游行业的需求.
1 基于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1 行业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
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关键职责就是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文章所讨论的基于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就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在于适应行业需求,从而打造全新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理论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学生就业,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多样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人才教育与培养.高校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应增强其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需求的人才创新意识[1].因此,就需要找寻到社会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培养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平衡位置.行业需求是大学生的就业之本,是社会对于某一职位的需求程度以及素质要求的具体展现,而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质量、高效率、高薪酬的就业.因此,高校在实施给予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把握方向,根据具体职业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够保证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
1.2 有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从当今社会的行业发展和需求的角度出发,高校培养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人才最主要的工作场地是旅游企业公司,为广大游客所服务.相应的,给旅游专业的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全面掌握综合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我这里所说的综合能力概括而言就是“一个导向,两种能力”[2].其中,一个导向中的想到就是行业需求,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找到服务岗位和对象.旅游专业的培养应该充分考虑到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托本校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给予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两种能力分别指的是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得旅游毕业生不仅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能够有充分的实践能力投身旅游管理、旅游策划、旅游服务等岗位.我国的旅游行业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尤其是面临着国外旅游企业的挑战和冲击,正是急需广大优秀的、高学历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加入.
1.3 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高校高职旅游类专业目录,一级专业中包含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二级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仅是工商管理专业的范畴,而是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来寻求发展道路的.旅游管理带有十分强烈的行业色彩,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旅游专业需要培养的是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能够有充分的实践能力投身旅游管理、旅游策划、旅游服务等岗位的毕业生[3].相关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同时在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上也要有一定的建树,具有坚韧不催的意志品质.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时候不仅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磨练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各高校要以社会对于该行业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本校旅游管理学科的特点,确定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2 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无法满足职业能力培养
据有关调查分析,高校中60%以上的教师都认为当前的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并不能够达到从行业需求角度培养学生的目标.造成这一现象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学校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设定.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较大的区别,强调的都是知识本位,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也就是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4].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更多的关注的是知识之间的衔接和整合,但是在课程设计中并没有明确职业能力培养这一目标,仅仅是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强调的是文化知识的培养,并没有针对岗位需求进行定向培养,学生就业后容易随着技术革新、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被很快淘汰.
2.2 高职生与低学历者相比无明显优势
通常人们都会认为,高等院校旅游高职学生比中专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毕业的高职生有较为充足的理论知识,以此作为能力的保障,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中专的学生有更长的实习时间,较强的动手能力,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较强的能力.旅游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最为关注的是员工是否有充分的从业经验,大部分旅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对学历和专业没有太多的限制,他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工作经验[5].高校高职毕业生在从业经验上与中专生相比处于劣势,并且往往高不成低不就,稳定性不高.因此,虽然高校高职生有较为扎实的理论水平,但是中专生更加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
2.3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旅游行业专业强度
旅游行业内部还能够细分为许多子行业,他们有着各具特色的经营、管理环境.对于工商管理类别的专业来说,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是能够适应的,但是对于旅游管理这一类有较强专业性的专业来说,就不太实用了.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工商管理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了旅游专业类的课程,导致宣兵夺主的现象产生;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旅游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课本内容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以至于许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什么都学了,却什么都不懂”[6].
2.4 实践教育的力度还需增强
随着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政策,高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但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却没能够与之相匹配,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学校设施上的要求,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设施与场地根本没有规模和数量,校方也没有在日常课程中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仅仅以某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创新能力训练”课程为例,由于学校的实践教育的设施和场地的限制,仅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选上这门课.此外,有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对于之后的工作求职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而将过多的精力投入老人游戏与玩耍中,渐渐放弃了学业,没有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对于考试应付了事,最终只会导致就业竞争力的降低.
3 基于行业需求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3.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为实现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就要进行充分的市场需求和岗位实训情况的调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形成岗位带,旅游企业要在分析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人才.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明确课程理念和观念,将能力培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3.1.1 市场调研的分析
首先,纵观以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导游岗位,还有部分学生进入旅行社从事外联和调度工作.其次,通过对各类型的旅行社的调查,以及与其人力总监的交流,我们发现,通常来说,旅行社给应届生设置的岗位主要有导游、计调、外联三种.导游是接待旅客的最直接的人员,需要承担旅行过程中内部的各项具体工作,可以说是旅行社的门面;计调作为旅行社运行的核心部门,不仅负责对内,还要负责对外的全部工作,计调部的工作效率反映了整个旅行社的工作状态,因此,计调员要格外谨慎的设计和安排旅行社的发团调配;外联部主要负责的是旅行社各项产品的外界宣传工作,实质上肩负了公司产品广告宣传与市场管理与开拓的任务,它的工作也就是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实践表明,根据毕业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能力的差异,旅行社会为其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岗位.实践证明,若在这三个岗位都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1.2 职业能力的考核
在考核职业能力方面,德国使用的是“双元制”等先进的外职教学模式,能够全面考察就业人员个人特质、知识储备、实践技能等方面,遵循旅游局制定的相关考核标准,同时考虑到毕业生的身体素质、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导游、计调、外联这三个岗位有着各自强调的能力要求.比如说,导游可能对于重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着更高高的要求,计调对重视计划和协调能力有着个更高的要求;外联对于推广和宣传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工作内容主要由岗位性质与对象所决定,比如说,导游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人沟通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计调员除了要负责计划、调配工作,还要完成办公系统的升级与维护;外联人员除了要对外宣传和推广旅行产品,还要承担对外交涉的责任.
3.1.3 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比中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更为实用,其中不仅强调了通用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还充分体现了岗位需求对于知识与技能的针对性,旅游管理专业在建设课程体系的时候要以能力为核心,尤其是要关注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为了提高实践教育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添加各种新型的实训项目和环节.
3.2 以岗位实训为中心职业能力的训练
导游属于专业职业之一,并且其工作过程中的服务性质较强,是一份需要脑力、体力共同运行的工作.导游在接受工作之后,就要独自带领旅游团队进行指定景点的游览与参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接受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还要坚持户外行走达十几公里.不仅如此,若在工作过程中游客、行程安排出现任何问题,导游都要独立解决问题.由于导游工作时面对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并不是固定的机器,所以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时便要求导游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在处理不同的时间时都能有较好的应对办法,妥善处理各项事物.所以,正是导游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导游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针对这一点,学校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根据行业需求确定专业教学导向,努力培养专业学生独自应对并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严格遵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原则进行整改,根据旅游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特点特色,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突出“学中做”的教学宗旨,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以此来适应当下社会旅游也发展迅速的行业特点.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比教学更加重要,系统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而频繁的实践是为了巩固学生能力,提升自我整体反思思考度的过程.所以,在系统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演示、录像教学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当下是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现代化教学技术也应该广泛应用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从多媒体技术角度出发,使多媒体技术成为现代教学质量提升的坚强后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体性开拓了道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拓宽了境界,以此来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3.3 以科学合理为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存在意义在于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监督.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导向机制、目标机制、师资力量优化及各项保障机制.良好的培养方式还应包括反馈机制与社会参与机制等.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过程中,必须建立内部机制、外部机制共同考量综合机制.
3.3.1 优化学校外部的评价体系
学校外部的评价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中各行各业的评价.在评价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的质量的时候不能仅仅参考学生的课程成绩,或是只由学校、教师来做决定,而是需要社会实际用人单位的参与.学校外部的评价体系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评估而言有重大意义,因为学校外部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并非学生在校内的课程成绩,也就是说,学校外部评价可以很客观地反应学生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3.3.2 建立学校内部评价体系
学校内部的评价结果的主要参考依据教学质量.也就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符合学校规定的培养计划,通过制定逻辑思维测评、形象思维测评、创造思维测评等多项指标,建立健全综合性的评价体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行,学校尤为注重创新性学生的培养.
基于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有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课程设置无法满足职业能力培养,高职生与低学历者相比无明显优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旅游行业专业强,实践教育的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以岗位实训为中心职业能力的训练,以科学合理为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等途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13(8):8-9.
〔2〕阉如良,郑宇飞.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对比分析与发展对策[J].旅游论坛,2014(2):80-83.
〔3〕雷金瑞.旅游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5).
〔4〕谢苏.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80-82.
关键词: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生视角
Discussion on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Talents Cultiv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View of Students
——the Case of Wuhan Yangtze Business University
LIU Chun, SHAO Xiao-hui
(Wuhan Yangtze Business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nagement, Wuhan 430065)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s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investigate and survey 271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Wuhan Yangtze River Business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View of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udent’s cognitive to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cognitive level to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 evaluation to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gnitive to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attain to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about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talent cultivation; view of students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
目前,国内有53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院校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将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3个方面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这也符合《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推动旅游院校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国内学者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2]作了大量的探讨,在专业教学的创新改革[3],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4],专业主干课程群建设[5],培养方式[6]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多偏向于定性的分析,通过深度调查得到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还较少。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从学生对旅游管理的专业认知、课程体系设置认知程度、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就业认知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与交叉分析,试图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认知、课程体系、就业导向等方面的教育提供有益探索。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形成一手数据材料,从学生视角,科学化地分析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本调查于2012年4月进行,对象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本科学生,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纸质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场填写、当场集中回收的方式,以保证思考的独立性和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本次调查共投放280份问卷,回收28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间卷271份,有效率为96.8%。调查内容囊括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招生、课程设置、实践及就业的各个环节。
个别访谈在调查问卷后进行,主要是听取被调查对象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整个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且目标群体定位准确,调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在本次调查中,其中男女大学生的人数分别为232人和39人。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91人,占33.6 %;大二学生71人,占26.2%;大三学生61人,占22.5%;大四学生48人,占17.7%(如表1)。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调研分析
1.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情况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较高。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上,有81.2%的学生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15.5%的学生以第二、三志愿填报旅游管理专业的,3.3%的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途径就读旅游管理专业的(如表2)。
专业在招生时尽可能满足了考生的专业意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调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否愿意继续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就读时,36.2%的学生表示愿意,17.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46.5%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其中在调查第一志愿填报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是否愿意继续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就读时,只有40.9%的学生表示愿意,16.4%的学生明确地表示不愿意,42.7%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如表3)。
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就读的原因多样,大都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在被问及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就读的原因时,有60.9%的学生认为就读旅游专业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旅游的乐趣,18.8%的学生选择就读旅游专业出于对自己的职业考虑,认为旅游专业就业前景好,12.9%的学生是听从父母、师长、同学的,7.4%的学生有凭感觉随意乱选的(如表4)。总之,学生选读旅游专业大多没有将旅游专业与自身的职业生涯很好地结合起来,混淆了旅游者与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概念。
在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优势调查中,56.9%的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优势不明显,只有43.1%的学生认为优势明显(如表5)。对于大学阶段的教育对于你的职业意识的形成是否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大三、大四的学生中59.6%的认为作用是肯定的,40.4%的学生则持否定意见(如表6)。这说明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同感不是很强烈,也需要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凝练专业特色。
2.学生对课程设置认知分析
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满意度呈正态分布。学生对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满意度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各选项中,呈正态分布,认为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的,占学生总数的63.8%,在满意与不满意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向(如图1),说明专业课程开设特色不足。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是否一致的调查中,66.1%的学生认为“不完全一致”(如图2),这表明学生均对课程设置的市场适应性方面存有顾虑,对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存在一定的疑虑心理;认为“非常一致”与“一致”的占到调查学生的27.3%,这说明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持乐观态度,相信课程设置能够向强化市场适应性方向改进。
课程体系有待优化。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着强烈的渴求,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体现专业技能方面课程的频数达79.7%,这说明学生希望课程具有实用性,能够提高其技能;加强外语与计算机知识课程的达66.4%,这说明学生认识到旅游业的涉外性,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对于交叉性学科知识的要求占到52.8%,专业知识方面的达到了50.2%(如表7),这说明学生希望在学习到专业知识同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就整体状况而言,多媒体教学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说明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是也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启发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在课堂的开展不足,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而与国际接轨的“双语教学”的实施明显不足。(如表8)
3.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实践、专业见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调查发现,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多是如此。
在专业实践教学与期待的职业岗位之间关系的调查中,由于大一的专业实践教学很少,本项调查不涉及大一学生。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与期待的实践教学只有41.1%的学生认为基本吻合,58.9%的学生却表达出有较大的差距(如表9)。在实践教学与所学习的课程之间关系调查中55.6%的学生认为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是学以致用(如表10)。这表明现行的教学方案中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为重点,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学生旅游从业资格证调查时,71.6%的学生是积极鼓励的态度,27.7%的学生是中立态度,反对的学生只有0.7%(如表11)。说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学生对于旅游从业资格证有着强烈需求。
4.就业环节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环节是旅游教育产品的输出过程,是衡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对学生就业的行业内意愿、就业意向以及对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是否一致等方面的调查。
关于就业观念的调查。调查中,当被问及“你是否愿意从专业工作最基层做起?”时,从调查情况来看,68.6%的学生表示愿意,23.3%的学生表示不一定,8.1%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如表12)。此项调查表明学生已基本接受从旅游行业基层做起,积累实践经验的就业观念。
在表示愿意和不一定从基层做起的学生群体中,能够接受的在基层工作的年限,37.8%的学生是三个月,34.9%的学生是六个月,23.7%的学生是一年,而能够坚持两年及两年以上的仅有3.6%左右(如表13)。这说明学生能够接受基层工作是以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升迁机会或工作环境的迅速改善为前提的。而这对于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来说,通过三个月至六个月,甚至一年时间的实习活动,为大学本科生提供大量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即便学生在校教育中接受了从基层工作的就业观念,但这种观念的时效性与现实差距太大。这说明毕业生在就业开始选择了旅游企业,也会频频跳槽,甚至转行的现象仍很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学生就业意向选项中酒店占45.1%、旅行社占36.6%、旅游景区景点占30.4%、旅游院校占10.9%、旅游企事业单位和行业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分别占到31.1%和17.9%,选择继续深造有22.2%(如表14)。旅游行业是学生就业意向主要目标,远高于行业外企事业单位和继续深造,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也较大。从这一结果可以得出:一是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职业向往程度普遍较高二是总体而言,在旅游专业各分支方向上,酒店和旅行社倾向明显存在。
在对学校为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面还需做的工作调查中,63.9%的学生需要实践教学比例,57.0%的学生希望有更多的校企合作单位,最后46.8的学生希望有专业技能的培训(如表15)。这表明专业要建立以校企合作单位实践教学活动基地与就业基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课程。
5.基于学生视角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议的调查分析
在调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有何建议时,85.6%的学生建议多参加旅游行业的比赛、交流合作,开拓视野。78.2%的学生建议建设现代化实习基地,尤其是大型旅游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以提供实践教学场所与就业单位。75.3%的学生建议利用多种旅游教学资源,加强互动培养模式(如表16)。
四、结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本次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不断完善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旅游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双证”教学体系,将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凝练专业方向,加强特色建设,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2]李炳义.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74-77.
[3]王兆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途径的尝试——“学院+行业”大旅游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旅游研究,2009,1(1):100-103.
[4]陈国生,陆利军.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研究,2011,3(1):82-86.
[5]吴慧,刁宗广,刘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群探析——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为例[J].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217-218.
[6]朱玉珍.旅游管理专业“T+C+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5):134-135.
一、“四轮驱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建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资源时,笔者力求将文字教材、互联网(音频和视频)教学资源及实战案例相互补充,致力于建立多维化的教学资源系统,以保证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2.实践需求实践需求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教学实践、实习反馈和就业反馈等环节。在这一子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实践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保证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素养能够很好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就目前而言,旅游专业人才市场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意识二能力三语言”方面上。[2]“一意识”指的是应强化和具备适应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意识。“二能力”指的是作为当代的旅游管理者一定要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能力以及全面经营管理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要突出的两个主要目标。“三语言”指的是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三种最基本的语言技巧——国际交流语言、计算机网络语言和专业语言。3.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人才成长的提升力,是将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工具,包括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技术手段。在本科课程设置方面有不同的课程类型,如基础课、专业课,而不同的课程只有适合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知识的传输更高效并更多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课堂上,笔者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培养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相互补充,共同成长。笔者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有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使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接近于现实的案例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教与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4.质量保证全面的质量保证是人才发展的支撑力。它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来实现,具体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档案、教学评估、实习与就业反馈以及教学过程控制等环节。只有不断完善并有效执行上述制度才能使旅游教育“产品”——人才的质量有所保障。质量保证是“四轮驱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前三个环节实现的根本保证和归宿。只有在质量得到根本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够保证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二、“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总结出一些在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关键性因素和问题。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基本前提。要想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能力水平强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无疑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基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质量得以提高的有力而直接的保障。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它是一个更注重实践性的产业。所以对于师资队伍的要求就越发突出实践能力的提高。经过调查统计,在我国高校范围内普遍存在着旅游专业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而且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不少是半路出家,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缺少实践环节的锻炼和培养。所以,要想解决专业人才建设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师资建设的问题,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养策略,一方面要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素养。2.优化现有教学方案,调整理顺教学培养目标在明确了微观、中观和宏观意义上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处理,树立教学方案的优化体系。它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体系,也是对既定目标的进一步落实。[3]侧重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可以分为科研导向和应用导向两大类。其中,科研导向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基础类学科的学习为主,传授理论知识;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应该面向市场所需,培养实用型人才。[4]教学目标的培养要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如果高等教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或者是方向定位不准确就会直接导致供需矛盾的产生。因此,旅游高等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所处旅游区位、学科背景、师资状况、市场就业状况以及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来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确定培养目标,并予以实施。[5]3.推进校内外合作,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力度从众多国外校企合作的经验上看,校企合作是促进旅游专业教育和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非常适宜的方式。在国内,教学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教育科研实践的优势无法完全体现出来。在今后的旅游高等教育中一定要积极实践这种校企合作、共生发展的思路。
作者:孙宏斌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45-02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模糊。在现有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下,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偏差,强化理论,弱化实践,重视成绩,忽视能力。目前,大部分本科旅游专业定位于管理类人才,造成学生从业目标偏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学校实际确定专业定位。
2.专业方向设置滞后。目前大部分专业方向设置特色不鲜明,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专业开设过多,新兴专业发展方向滞后,比如会展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旅游交通、度假管理等。
3.课程体系设置特色不明显。我国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学科转向而来,如历史、地理等专业。这些院校根据原有专业背景进行课程设置,缺少对企业和学生就业需要的有效调研。同时,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造成旅游管理理论素养和实践的缺失,导致教学内容与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
4.实践教学滞后。各高校的旅游本科专业都安排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但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参与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只是做简单重复操作的工作,比如,在旅行社实习,有导游证的学生不能上团,在饭店实习,长期固定在某个岗位,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这样的实习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不能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反而影响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知,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
5.师资队伍缺乏。旅游专业师资队伍中,职称和学历高的教师多数的专业背景是地理、管理、经济、历史、外语等,没有系统的旅游基础理论知识。而年轻教师缺乏行业的实践技能,到企业进行培训的机会少,这样就造成“双师型”旅游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
6.科学研究水平低下。旅游管理是边缘学科、年轻学科,目前学科体系建设还很不成熟。旅游专业教师科学研究工作得到资助较少,研究课题的申报相对困难,尤其是省级和国家级课题更是难上加难,都是一些资金少、级别低得小课题。另外,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专业期刊也比较少,各种学术交流也比较少,这都导致了目前地方高校旅游专业的科学研究水平偏低。
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促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在研究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下列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控制规模的布局模式。人才培养的规模布局问题主要集中在规模不对称、数量不科学、行业不协调等方面。目前,虽然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模庞大,但是进一步优化调整布局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规模布局的不对称体现在总体规模和单体规模布局的不对称上,在总体规模上,旅游专业快速扩展,但是我们的每个学校的专业规模却是缓慢发展。这种不对称使得我们必须要改变现有的外延型发展模式,向内涵型、效益型增长的模式转变,不仅要适度控制上现有快快速增长的总体规模,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旅游教育品牌。数量布局不科学体现在院校的空间布局上,在旅游业发展不同水平的地区,旅游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旅游也不太发达的地区,旅游教育也相对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控制数量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到旅游业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为这些地区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以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行业布局不协调体现在对旅游业四大构成要素的重视程度上,旅游业是行业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行业,作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饭店、旅行社、景区、交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应该统筹考虑人才培养的行业布局,做到协调、均衡发展。
2.定位合理的层次模式。根据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国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经验,我们的各层次的专业定位为:中等职业层次应定位于培养服务型人才;专科层析应定位于培养服务管理型人才;本科层次应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型人才;研究生层次应定位于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和战略管理人才。
3.专业细分的专业模式。随着我国旅游行业企业内部分工的精细划分,造成了行业内涵的进一步纵深化和外延的继续拓展化,进而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岗位和新的专业研究方向。这些市场的变化必然要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模式的变化,要充分利用这种市场发展平台和学术研究空间正确区分专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人才。
4.各有侧重的方向模式。科研导向型和应用导向型是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科研导向型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学习基础类学科知识内容为主;应用导向型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的人才,要做好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相互衔接工作。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内容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受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作为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①专业方向设置。在专业方向设置上,要坚持面向行业需求为导向,彻底改变通才培养模式的“大而全”现象,尤其要注重专业方向的细分化和特色化,建设适应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方向。同时,要建设适应新兴行业和紧缺行业的专业建设。②课程体系规划。各高校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背景的差异来进行。一般来讲,课程体系的设计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对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主干课,要做统一的要求,对于方向课和任选课,各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优势和依托院系的学科背景开设一些特色课程。这样,在保证学生厚基础的基础上,又保证了自己的专长,拓宽可就业渠道。同时,各院校还应注意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等。③教学创新。保证各门课的教学质量是专业课程体系规划设计完成后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2.选择人才培养途径。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是校企合作。一方面,地方高校选定行业中的优秀企业作为学校的稳定的实践基地,可以为让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岗位;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定期为行业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建设成重要的行业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
3.师资队伍建设。旅游院校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是为了增加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要选派教师到企业去锻炼,了解和掌握行业动态,进而丰富教学内容;“请进来”是聘请旅游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到学校定期开展讲座,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对行业动态的了解。
4.培养效果评估。要使用内部及外部的综合评价尺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学校要成立专门对学生培养效果进行评估,成员包括校内人士、用人单位人员和第三方人员在内的专业评估委员会。同时,学校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做出评估报告。
5.反馈机制。要建立有效地反馈机制,系统的分析结果,根据结果找出人才培养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有效地优化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以提高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剑明.面对旅游企业人才“饥渴”高等院校何去何从[N].中国旅游报,2004-05-21.
[2]林梅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3]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增刊).
[4]杨敏.试论我国旅游专业本科教育的尴尬与出路[J].昆明大学学报,2006,(2).
[5]魏小安,厉新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思考[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