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医疗监护设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监护设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监护设备

第1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Abstract: In the using process of medical equipment, it is unavoidable for all sorts of faults which becomes the obstacle of the normal us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equipment using could be ensured only when we timely eliminate the faults. The paper makes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n the common fault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repair and maintenance measures.

关键词:医疗设备;故障;维修;保养

Key words: medical equipment; fault; repair;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57-01

1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是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要求。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技术状况的不断变化,必须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以随时改善其技术状况,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设备的修理和维护保养不能相互代替,修理主要是修复和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零件,使医疗设备的功能得以恢复。养护的目的是使医疗设备的功能保持完好性。实践证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与养护的好坏。目前医疗设备维修与养护工作已引起医院、医院管理层和设备使用层的重视。

2 医疗设备常见故障

2.1 设备日常使用故障。由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程序不熟悉,致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因对设备性能把握不准,而无法获得满意的诊疗结果。这些问题通常发生在设备投入使用初期以及工作人员更换时期,也反映出医院的岗位培训制度不健全,一些必要的制度没有落实,使操作衔接出现问题。

2.2 设备老化磨损故障。随着设备的长年超负荷运转,一些部件会磨损或老化,如果更换不及时,磨损零部件的损坏将造成设备故障。加强日常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可以避免此类故障。但如果只检查机器而不定期更换易损部件则无法保障机器正常运行。由于目前进口医疗设备的配件都比较昂贵,医院很少在机器损坏前花钱购买配件。

2.3 设备软件的故障。软件故障多见于应用光盘的设备中,过去多是由光盘本身的硬故障造成数据损坏所引起,现多见于对大量数据文件管理时因计算机资源冲突而造成的死机或反应迟钝。

2.4 电路故障。电路故障会使设备控制失灵,不能正常操作运行,严重者可能会使设备损坏报废。电路故障一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被切断造成的断路故障,例如电路中的焊点脱落,连接线断开,使电源或信号无法接通;二是由于主控电路或局部电路电源与地线连接,控制信号线与地线相连接,造成短路故障。

2.5 机械故障。机械部分出现故障,一般运行部件受阻或停止,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表现在:①机械转动部分受阻或卡死。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设备长时间不用,使机械转动部件受潮生锈或者有杂物掉进机内。排除办法:给机械部件加油、除锈、清除杂物;②机件弯曲、变形、破碎、断裂。这种故障多数为设备受到严重碰撞。解决办法:更换损坏部件,并按技术要求调整好设备;③机械连接件松动或脱落。例如螺丝、螺母等在机械部件长期活动受力而松脱。排除办法:重新固定好各部件,螺丝、螺母要定期检查,防止脱落,造成部件损坏。

3 医疗设备维修与养护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科学有序的维修保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建立定期保养制度,减少故障发生;②建立巡回检查制度,杜绝设备的带病运行;③建立维修配件库,保证常用维修配件的供给;④加强设备使用环境的检查,保证设备使用的正常进行。⑤建立生产维修制度。即PM制,以A类设备为重点,此类设备属于较贵重的仪器,而且修理复杂系数较高,对于这类设备要重点及预防性维修,B类设备为次重点,C类设备是非重点设备。

3.2 建立维修养护中心。医疗设备由于长期使用的磨损或因元件质量较差,在使用中会经常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给医院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如将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送到修理厂去进行修理,不仅时间长,而且修理费用昂贵。所以,医院有必要建立医院器材及医疗设备维修中心,这样既有利于病人诊断治疗,又可为医院节省经费开支,同时也符合科学管理医院的要求。

3.3 提高维修养护人员技术水平。在新购设备到货前,要组织维修和使用人员到生产厂家或已使用该设备的单位进行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知识,做到设备到货后就能正确使用和修护,以免造成设备养护不及时,修理技术跟不上。可经常组织维修养护人员进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培训,了解国内外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医院精密仪器的维修技术,掌握引进设备的安装,保养以及维修技术,及时解决备品配件的供应,运用新技术解决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3.4 设备的检查方法。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或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针对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维护措施,有目的的做好修理前的各项准备,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一般与二级保养结合进行。

3.5 设备的保养。医院设备一般应实行三级保养制:①日常保养(或称例行保养):由仪器保养人负责,它的内容是:表面清洁,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日常保养的项目和部位较少,大多数在设备的外部;②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局部检查和调整;③二级保养:是一种预防性的修理,由仪器保养人会同修理人员共同进行,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主要组件,调整精确度,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

3.6 设备的修理方法。①强制维修:即对大型仪器或精确度较高、结构复杂的仪器,根据仪器的修理日期,类别和内容先行制订维修计划,不管仪器技术状况如何,都要严格按计划执行;②定期拆修: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参考有关修理周期,制定设备修理工作计划日期和大致修理工作量。其优点是有利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缩短修理所占用的时间;③预防维修:即对仪器异常进行早期发现和检修。

参考文献:

第2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关键词:远程医疗;无线通信;监护系统;ZigBee

传统的医疗监护系统大多建立在有线网络通讯的基础上,而医疗设备一般体积和功耗较大,监控数据只能在设备主机或配套工作站读取,不仅限制了被监护者的活动范围,也影响了医护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处理,导致贻误最佳诊疗时机。医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器一般是一对一的数据传输方式,这种数据传输存在以下缺点:被检测者活动范围固定且不便移动;没有多个同类传感器的集中数据管理;监护系统缺乏扩展性;监护主机和工作站重复投入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小型化、无线通信网络和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现了多种近距离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其中低复杂度、自组织易扩展、抗毁性强、传输距离范围大的ZigBee技术脱颖而出,成为争相研究的焦点[1,2]。利用ZigBee无线多通道数据传输方式传递医疗传感器与监护控制仪器之间的信息,减少监护设备与医疗传感器之间的有线通信线缆,使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同时,在建立覆盖医院的ZigBee无线监测网络,能够极大地方便患者就诊,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集中管理的监测数据便于数据的储存、统计和分析。

1.ZigBee网络通信

ZigBee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FFD/RFD)都分配有一个16位的短地址和一个64位的扩展地址。其中16位地址是在节点加入网络时自动获得,由其父节点动态分配用于路由机制和数据传输,类似于以太网中的IP地址;64位扩展地址则是每个节点设备的唯一标识,这个出厂时固化的64位地址编号类似于以太网中的MAC地址。通信时需要设置目标地址,如果是广播方式,目标地址应设成0x0000FFFF,如果目标地是协调器,目标地址应设成0x00000000。当一个设备加入网络时,首先使用其自身的64位地址进行通信,成功加入ZigBee网络后,协调器会为该设备分配一个16位的网络地址,这样新入网设备便可使用该地址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节点设计

一个典型的ZigBee节点是一个微型化的嵌入式系统,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源模块,带有所需外部元件的ZigBee射频模块,天线,带有串行同步接口(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的微处理器以及受微处理器控制的附加模块例如数据采集模块。ZigBee节点的构成如图1所示。MCU通过SPI总线和一些离散控制信号与RF模块相连,MCU作为SPI主器件,RF模块作为从器件。其中MCU负责控制所在节点的各种处理操作、路由协议、功耗管理、任务管理等,最主要的是实现IEEE802.15.4MAC层和ZigBee协议层;RF模块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数据,为IEEE802.15.4的数据帧格式提供硬件支持;MCU通过接口与各种附加模块相连,如协调器中与上位机通讯的RS232接口转换网关模块、终端监护设备中用于测量血氧、脉搏、血压和血糖等各种医疗传感器模块以及A/D转化器、键盘、信号指示灯等模块。供电模块可以根据系统中使用需求选择电池或AC-DC电源。终端节点不发送数据时可以休眠,在休眠唤醒后根据其存储区中保存的关系列表查找父节点,除非因网络结构变化等找不到父节点的情况下才会重新搜索加入网络,因此工作间隙时间长功耗低,适合采用电池供电;协调器和协调器附近的路由器作为无线网络中通讯频繁的关键节点,不可休眠,可根据情况选用DC电源供电,以避免关键节点能量消耗过快导致网络瘫痪。天线可由PCB上的引线形成或选用单极天线。ZigBee节点中的射频模块可以选用完全符合IEEE802.15.4标准与ZigBee规范的Helicomm的IP_Link1270、Freescale的MC13191/13192/13193、Mi-crochipTechnology的MRF24J40、TexasInstruments的CC2420/2430等。微处理器可以选用Freescale公司的MC9S08GT60、Motorola的GT16/32/60、Atmel的ATmega128RFA1等。此外,不少厂商也推出了Zigbee的产品和全套解决方案,提供Z-stack等开发工具和源代码。

3.监护管理软件设计

监护软件是为医疗监护系统开发的专用软件,并与医院的信息系统HIS通过软件接口相连接。监护软件可运行在医院集中监护中心、各病区监护站、协作关系的地方医院和小区医疗所监护站,软件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程序运行时在指定的端口进行监听,对监护列表内某个监测仪器发出连接请求时,按医护人员设置自动选择是否同意建立连接;或者由医护人员对监护列表内某个监测仪器发起连接要求,监测仪器回复响应后建立连接。其连接建立后,医护人员所在监护端和患者所在仪器端开始通讯,通过与受监护者一一对应的仪器ID得到患者身份信息,监测数据在监护端分类实时显示数值、图像、波形等,根据软件预设值,对异常数据报警,医护人员可对动态的图像波形进行截取并保存在本地。通过与HIS相连,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等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快速准确做出判断。同时,接收的监测数据在监护系统服务器上存档形成完整的患者监护资料。为了便于监护中心和各监护站之间的沟通,软件应具有电子白板功能,对医护人员截取标注的有医疗价值的数值、图像等在不同的监护点之间方便的传输共享,这样就极大提高了监护水平和效率。当协作关系的地方医院和小区医疗所监护站发起远程协助请求时,通过Internet网络,监护中心软件与其建立连接,并将历史监控数据、诊断记录、患者信息等传送到监护中心,同时,实时的监测数据在两地的监护点上显示,监护中心为其提供高水平的监护指导和监测报告,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监护,也提高了地方医疗机构的监护水平。

4.结论

通过对ZigBee这种低成本、低功耗、易维护、易扩展的无线通讯标准的研究,规划了满足医疗监护设备数据传输需要的网络通讯方案,经过对IEEE802.15.4和ZigBee协议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微型化的嵌入式系统节点模块,特别对应用广泛的射频CC系列芯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硬件架构可行方案,最后简要设计了监护软件的初步流程。在本设计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将ZigBee无线网络和院内有线网络结合,以及基于射频通讯对院外社区、家庭用户、急救车等被监测对象的通信方案,覆盖完整并兼顾院外的远程监护网络通信系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卢云,徐民,等.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8):115-117.

第3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产前远程监护技术的应用

产前家庭自我监护的现状:孕妇是胎儿最直接、最密切、最有效的监护人之一,孕妇家庭自我监护是预防发生母婴严重并发症、进一步提高围产保健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孕妇自我监护的常用方法为胎动计数或其他胎心听诊器听诊胎心音。众所周知, 由于胎动计数的变异范围极大,而且需要孕妇在每日的早、中、晚分别计数胎动1小时,其临床实用价值欠理想;其他胎心听诊器所采集的声音极微弱,其听诊方法和胎心率计数均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巧,影响了该方法自我监护的准确性。因此,目前孕妇在家庭中仍缺少有效的自我监护的方法。

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的应用:为探索家庭中孕妇自我监护的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的水平,目前,国内一些大的医疗机构应用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将目前被公认为检测胎儿宫内状况最敏感、最常用的胎心率电子监护方法通过电话延伸到孕妇家庭, 以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结合胎动计数作为自我监护的方式, 孕妇除按常规进行胎动计数外、每天至少用该系统终端部分提供的多普勒超声胎心听诊仪听取胎心率3次,当孕妇感到胎动异常、胎心率异常或有其他任何异常时,立即通过电话与安装在医院的远程胎儿监护中心医务人员联系,由医务人员将孕妇经家庭电话传来的胎心音信号和胎动信号与该系统的中心部分连接,连续记录下胎心率曲线,监护完毕后由中央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并打印监护结果医务人员通过对该结果判断并作出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电话远程胎儿监护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围产期孕妇自我监护是提高围产保健质量的有效措施,胎儿的任何异常表现,有时在尚未超出医学的正常范围时,母亲便可感知,如对胎动习惯改变的评价,因此孕妇自我监护是任何其他监护方式或辅助检查所不能代替的。北京铁路总医院曾对204例孕妇应用“远程胎儿中央监护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终端的孕妇, 一旦发生任何异常,便可立即与医院的监护中心联系,进行胎心率的连续监护。使监护的时机更准确和有效,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结果,可以看到应用电话远程胎心监护结合胎动计数作为孕妇自我监护的方式,较单纯应用胎动计数自我监护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异常,并可通过电话立即和医院的监护中心取得联系,从而得到及时的处置有关。因此该系统的应用,使及时捕捉到胎儿异常变为可能,提高了胎心率监护异常的检出率,减少了门诊或病房常规监护的盲目性,因而,可减少胎儿宫内窘迫、胎儿脑损害、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

远程胎儿监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妇女首诊确诊妊娠,登记建立孕妇档案,进行全身检查,确定可以继续妊娠。根据孕妇要求进入产前远程监护系统,使用该系统终端的孕妇租借该系统的终端部分每天均应交纳一定的租金,若进行连续胎儿监护还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因此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产前远程监护技术的展望

产前远程监护电子商务系统的产生背景:由于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目前仅应用于一些高危孕妇和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孕妇,而且仅用于胎心监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多学者开始探索建立产前远程监护电子商务系统。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孕妇孕期最少要到医院检查8次,高危孕妇需要增加检查次数,这不但给孕妇造成经济、交通精力、体力的浪费,也增加了孕妇意外感染的机会和医院的拥挤。产前远程监护电子商务系统不仅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当孕妇在院外感到不适时, 亦能及时得到监护。产前检查规律性强,同时现代监护设备都是智能化的数字设备,所产生的信息能直接被信息系统利用, 从而使产前远程监护电子商务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

第4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贵州省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贵州省遵义市563000

【摘 要】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加强对护理操作、应急处理以及抢救治疗等环节的护理工作,提高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本文分析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由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性,其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较高,通常而言,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风险的识别、处理、控制和评价等方面,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护理人员提高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根据危重患儿的病情变化状况设定相应的护理工作流程,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直接性及有效性,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1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医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对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出现的紧急状况缺乏有效地应对策略,从而影响了患儿病情的控制。再者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设备较多,部分护理人员对于医疗设备的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不能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执行。最后是护士人员的工作观念存在问题,对于护理风险管理没有保持警惕性,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不够全面,从而不能全面了解儿科患者的病情变化状况,甚至出现了医疗纠纷事件,影响了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最后是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对于潜在的护理风险不能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从而造成护理工作缺乏针对性。

1.2仪器设施设备因素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设备的复杂性和精确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其设备都是精密的高科技设备,但是部分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更新不及时,或者医疗护理人员对于新设备的接受能力不强,其医疗思维还停留在原来的旧设备操作上,不能对幼儿的病情进行全面的监控,从而,造成监控数据出现一定的偏差,影响了下一步的治疗工作。

1.3儿科患者感染因素

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环境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各种设备和仪器的混合使用,增加了幼儿感染的可能性,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要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要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感染入手,提高监护病房的感染控制能力,例如ICU病房中的导尿管、留置针或者患者的痰都有可能是传染源。如果护理人员的消毒工作不到位或者护理操作不当,都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额外的治疗费用,因此重症监护室中的感染也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之一。

1.4护理人员配置因素

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各个部门的护理人员比例不协调,由于重症监护室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所以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护理人员,但是,通过调查显示,各大医院的ICU病房中的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不足,而中下小医院的护理人员配置更不容乐观。护理人员的配置不合理,会造成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再加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很容易发生护理事故,使原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恶化。

2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

2.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护理人员配置医院要合理的进行护理人员的分配,通过科学的安排,明确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时间,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分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医院要注重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于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要提高其护理抢救的能力,发挥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其独自护理的能力。另外要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其工作压力。

2.2加强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

良好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因此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于儿童特殊病患的护理工作,针对儿童病情状况设置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减少护理工作中护理事故的发生,为儿童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同时也可以精心设置病房,为儿童提供愉快轻松的护理环境。

2.3建立风险意识的护理观念

PICU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要提高风险意识,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的心态,严格遵守重症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再者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要充分掌握患者信息,增强说话的艺术性,让患者保持愉悦、放松的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最后护理人员要提升自身处理应急事情的能力,由于在PIU特殊环境,并且病情危重,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临床经验,及时做出抢救措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此外要提高对PICU内各种新型的医疗设备操作能力,严密监控病人的病情变化状况。

3总结

总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治愈率,同时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规范了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流程,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按照规章秩序进行,医护人员通过和患儿以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对于患儿的病情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有助于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设定相应的护理流程,有效规避了不良护理风险的危害性,提高了对于患者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志萍,李兰凤,张瑜联,张会芬,张娜.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15).

[2]许兆萍.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

第5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然而,无论从名字还是模式上看,这个概念生来就带有不易理解的、令人颇感遥远的气质。实际上,云计算倡导“聚合”,包括CPU、存储、网络在内的所有硬件、软件,以及数据、计算能力、IT构架与服务,这些整体的提供,构成了云计算的体系。

“将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提供给患者,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也是云对医疗体系最深远的影响。”Netapp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刘志强说。

信息重整

“云计算”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何有效地运用在医疗实践中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随着区域医疗网络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发现,如何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为区域内的临床用户提供优质的临床数据浏览与使用服务,是未来建设区域医疗网络的意义所在。

以重症病人为例。他们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医院对他们的救治必须分秒必争,因此医生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调用患者最全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急救和术后的监护也决定了患者的存活和康复。而如何将云技术应用在重症监护领域,使医生能快速调用最全面的患者数据,并通过快速的数据分析实现决策支持,将是一个有意义的创新课题。

对危重病人的监护,传统上由医护人员设定一个数值范围,当病人的身体数据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报警。如果要实现在出现最坏情况之前做出处理,对监护软件及计算速度处理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就可能发挥作用,整合云计算的病人监护设备将成为一个“智能化的终端”,将帮助缓解医院ICU病房医护人力紧张的局面,降低看护成本。

重症病人的手术和急救后身体能否恢复过来?护理和治疗尤为重要。监护仪除了反映病人本身的生命指征外,未来,治疗功能将不可或缺。过去,呼吸机、输液泵等危重病人身边的仪器是各自单独运作,而未来,可以通过搭载云计算机解决方案的监护设备整合到医院信息系统中,使病人治疗信息更完整。

平台创新

作为重症监护领域的领导者,飞利浦率先将云技术应用于监护设备,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实践。其“云”系列智能化监护仪内置“双核”,一个芯片处理监护仪本身信息,做测量、报警使用;另外一个通过飞利浦特有的“云平台”iPC,跟医院的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实时、完整地保存病人的数据。同时,通过一些专业参数的设定及分析软件的应用,对数据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提高监测的敏感度,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实时掌握重症病人的病情趋势并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使监测由“报警”转向“预警”。

通过云平台也使病人所有信息的跟踪和整合成为可能。云监护设备可以让医护人员在监护仪上直观地一键调阅患者最全面的影像学(PACS)、实验室等信息(LIS),并可在床旁完成医嘱、病历的录入和管理。另外,集成了云计算平台的飞利浦监护系统也可以建立远程诊断服务,使重症病人不需要转移就可以获得大医院的指导。

创新背后

重症病人的情况各不相同,监护的生命指标及参数也各有侧重。而中国,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不同级别的医院以及中医院和西医院,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在中国做业务,尤其要了解客户的需求。

如何掌握客户的需求?不仅一线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搜集客户需求并和反馈。飞利浦医疗还在全球范围内定期系统搜集客户提到的关于产品、服务等反馈问题,系统性地监控客户要求以及解决方案的后续情况。比如,一家客户曾提出在床边监护开一个“窗口”以方便看到超声和磁共振的片子。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具备,但是客户的这个需求被记录到系统中,在下一代产品设计中得以体现。

第6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理论和尝试已经有10多年的云计算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然而,无论从名字还是模式上看,这个概念生来就带有不易理解的、令人颇感遥远的气质。实际上,云计算倡导“聚合”,包括CPU、存储、网络在内的所有硬件、软件,以及数据、计算能力、IT构架与服务,这些整体的提供,构成了云计算的体系。 Netapp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刘志强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单从数据方面看,云计算可以理解为随时存取的数据信息银行。存储是云计算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云计算其实并不遥远。2011年2月,美国联邦政府《联邦云计算战略》白皮书,这意味着云计算已经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IDC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云计算激发的IT创新带来的收入将在2015年达到1.1万亿美元。

云计算的发展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形态。从医疗行业来看,虽然医疗设备变得越来越高科技,但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动态,仅有服务器和电脑已经明显不够。云计算能够给每个医疗终端无限的计算、存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是现在所能看到的云对医疗的价值。

信息重整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服务模式的变革。目前,医疗信息化正面临一系列困境:医院内部系统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信息和资源的利用率低,医院管理者很难全面掌握业务情况,医生也很难调用患者完整的历史信息;医院之间的信息系统建设更缺乏整体规划,各系统差异性大而难以整合。

对于一家医院来说,传统上需要购买服务器、医疗设备等建立自己的IT体系,但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实时交流却很难付诸实践。而未来借助云平台,通过IT技术与医疗技术的结合及创新型应用,可以实现以前很多无法实现的东西。刘志强认为:“云计算对医疗领域的影响可以分几个步骤:首先是实现IT资源的优化和集中,达到某种共享,形成区域的体系以享用IT的服务。然后,带来新的服务模式的变革,比如远程医疗和诊断。”

随着区域医疗网络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发现,如何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为区域内的临床用户提供优质的临床数据浏览与使用服务是未来建设区域医疗网络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国内优势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型医院,资源分配极为不均。在云计算概念下,通过IT技术的创新型应用,打造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平台,连接基层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的信息共享与远程诊疗成为可能。“将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提供给患者,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也是云对医疗体系最深远的影响。”刘志强说。

以重症病人为例。他们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医院对他们的救治必须分秒必争,因此医生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调用患者最全面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急救和术后的监护也决定了患者的存活和康复。如何将云技术应用在重症监护领域,使医生能即时调用最全面的患者数据,并通过快速的数据分析实现决策支持将是一个有意义的创新课题。

对危重病人的监护,传统上由医护人员设定一个数值范围,当病人的身体数据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报警,比如心率过低、过高,仪器发出报警。但如果要让报警在达到最坏情况之前做出处理,对监护软件及计算速度处理要求就会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就可能发挥作用,将病人监护设备变为一个“智能化的终端”,帮助缓解医院ICU病房医护人力紧张的局面,降低看护成本。

重症病人的手术和急救后身体能否恢复过来?护理和治疗尤为重要。监护仪除了反映病人本身的生命指征外,未来,治疗功能将不可或缺。过去,呼吸机、输液泵等危重病人身边的仪器是各自单独运作,而未来,则可以通过搭载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监护设备整合到医院信息系统中,使病人治疗信息更完整。

平台创新

云计算提供了一个安全、易扩展的开放性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上搭建信息终端,整合分散的医疗资源,实现跨地缘救治,为患者和医院信息系统间架起互通的桥梁,需要创新医疗实践。刘志强再次强调:“云计算”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何有效地将其运用在医疗实践中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作为重症监护领域的领导者,飞利浦率先尝试将云技术应用于监护设备,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实践。其“云”系列智能化监护仪内置“双处理器”,其中一个芯片处理监护仪本身信息,做测量、报警使用;另外一个通过飞利浦特有的“云平台” ——iPC,跟医院的信息系统结合起来。由于监护仪和云平台有了各自的处理系统,本身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都得到了加强,病人的数据能够实时、完整地保存下来。同时,通过一些专业参数的设定及分析软件的应用,对数据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实时掌握重症病人的病情趋势并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使监测由“报警”转向“预警”。

其“云平台”也使病人所有信息的跟踪和整合成为可能。通过云平台,监护仪可以跟医院的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将散落在医院各服务器中的信息完整地呈现在床旁监护仪上。在这种情况下,云平台将监护仪变成了一个信息终端,除了传统监护设备所能显示的一些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电、血压、脉搏等,还可以让医护人员在监护仪上通过院内网络快速、直观地一键调阅患者的影像信息(CT/磁共振/超声等检查结果)、化验结果等,并可在床旁完成医嘱、病历的录入和管理。

集成了云平台的飞利浦监护系统也可以建立远程诊断服务,使重症病人不需要转移就可以获得大医院的指导,以便在当地得到及时抢救。飞利浦还引入电子ICU的概念。

创新背后

飞利浦二十年前开始生产模块化监护仪,这是飞利浦首创的技术,为的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总医院等三甲医院的ICU病房非常细分,分为中央ICU、呼吸科ICU、胸外ICU等。“飞利浦能够提供数十种不同的模块,以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方式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飞利浦医疗保健大中华区监护业务总经理郭钢城说。

重症病人的情况各不相同,监护的生命指标及参数也各有侧重。飞利浦云监护可通过推行软件定制化,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医院的管理系统与重症监护仪结合起来也并非易事。据郭钢城介绍,美国医疗体系建立相对完善,有一套标准的报销、付费、管理体系,这就意味着监护系统可以在同一个模版下做复制推广。而中国的情况极为复杂,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不同级别的医院以及中医院和西医院,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在中国做业务,尤其要了解客户的需求。

如何掌握客户的需求?飞利浦医疗在全球范围内定期搜集客户提到的关于产品、服务等反馈问题,系统性地监控客户要求以及解决方案的后续情况。比如,一家客户曾提出在床边监护开一个“窗口”以方便看到超声和核磁共振的片子。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具备,但是客户的这个需求被记录到系统中,在下一代产品设计中得以体现。

第7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2007年宇慧源MAdExTM共监测了百余种专业医疗杂志,从全年结果来看,专业医疗杂志上投放的广告种类颇多,除了主流的医疗设备和医疗药品,以及杂志自身的推广广告和展会广告以外,各类新兴的医疗相关行业,如医疗专业网站(如迈视达康、中国知网、搜狐等)、医疗IT服务供应(包括医疗信息解决方案、智能管理系统、电脑、打印和显示器厂商等)、医疗营销服务(包括广告、咨询、设计、认证等公司)、医疗教育等也都会在专业医疗杂志上刊登广告进行宣传,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医疗设备广告投放主数量近300家,表现出厂商对专业媒体广告的充分重视,也说明了广告投放竞争的激烈程度

2007年在专业医疗杂志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达到600余家(见图1),其中医疗设备广告主数量最多,有近300家,其次是药品广告主,也有130多家。由此可见,虽然医疗行业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与普通日常消费品不同,但是广告对于厂家来说同样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但是,从我们对各个杂志的了解来看,各杂志广告投放位置有限,尤其是最吸引眼球的封面、封二、封三、封底(部分核心期刊杂志的封面甚至不容许刊登广告),所以说明在有限的广告资源里,各个厂商的资源争夺之战其实比较激烈。

二、医疗设备广告投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厂商过度注重展会效应(销售导向),而忽略营销导向的品牌塑立;资源过度使用和资源过度闲置说明行业广告投放的不合理性

从宣传密度上来看,4月份和10月份是医疗设备广告刊登最密集的两个时段。这与国内两个大规模医疗展会在4月份和10月份召开有很大关系。而1月、5月、7月、11月是投放密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除了展会原因以外,也与一些杂志是双月刊且大部分双月出版有一定关系(见图2)。

从广告投放金额来看,4月和10月的金额上升幅度远远高于投放次数上升幅度,由此可以看出,医疗设备广告主在这两个时间段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譬如,将原来内页单页投放改为双页对开投放,原来的正文前或后的广告位改为封面、封二、封三或封底等关注度高、价格也高的好位置等(见图3)。

从医疗设备平均单次投放费用来看,也基本是3-4月和10月单次费用高出平时月份,而药品的平均单次费用则全年恒定(见图4)。

这凸显了大部分医疗设备厂商比较注重展会效应,除了展会期间投入较多的活动经费外,还同时在媒体上也密集投放广告。其实这里对于厂商来说有几个误区:

一是忽略营销导向,注重销售导向。对于医疗设备及其决策过程的复杂性来讲,根据宇慧源对广告的研究,这类产品是一种购买周期较长的产品,企业媒体策略应该是从行销的角度考虑的,如旨在建立企业形象或品牌形象,所以应当采取“持续式”广告投入模式或媒体行程模式,即不断提醒人们的记忆、达到长久的名牌效应、建立和巩固知名度。而目前大部分厂商采取的是“栏栅式”媒体行程模式,这种模式适合竞争激烈,产品的购买周期较短且周期明显,消费的季节性明显的产品,是销售导向的。

二是大家都选择在媒体干扰度最强的时候争夺广告位置,其实是造成投放一定的无效浪费。比如在投放最多的10月份,投放广告支数最多的杂志达到58个广告,在3月份投放最多的杂志广告达到49个,4月份达到41个;而在投放淡季的2月份,投放广告最多的杂志也才只有19个广告,和最多的10月差了3倍。

三是对于媒体经营来说,也彰显不利。部分专业媒体在投放淡季出现很多空白广告版面,这无论对于厂商还是对于媒体来说,都是很大的浪费。资源的过度争夺和资源的过度闲置,实际对广告主和广告经营商来说,都是“双不赢”的。

三、在设备类广告投放中,不难看出一些大手笔

从投放位置来看,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由于资源有限,投放数量不多,且基本都被医疗设备以及药品广告所占据,其他位置中,医疗设备和药品投放位置最多的是正文前插页位置。此外,跨页对开这种广告形式基本只有医疗设备广告主大量使用,其他类型广告,包括药品都较少或没有。(见图5)

四、不同类型专业杂志的广告投放侧重点不同,价值不同

宇慧源MAdExTM监测的百余种杂志根据其主要读者不同分为六种类型,即超声影像类(主要面向超声科,如《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肿瘤放射类(主要面向放射科,如《临床放射学杂志》等)、监护类(主要面向ICU/CCU,如《中国急救医学》等)、设备信息类(主要面向设备科,如《医疗卫生装备》)、管理类(面向医院院办管理层,如《中国医院院长》等)和综合类(面向各类医护工作者,如《中华医学杂志》等)。

从广告投放产品来看,药品根据其功能主要投放在肿瘤放射、监护和综合类型的杂志上,设备信息类和管理类杂志少有涉及;而医疗设备广告则是在设备信息类杂志上投放最多,其次则是在超声影像类、监护类杂志上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投放(见图6)。

从投放收入来看,设备信息类杂志虽然数量最少,但是广告收入最高,这与这些杂志的市场化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从印刷版面、撰稿的灵活度还是从版面设计、市场化运作来看,设备信息类杂志都走在各类杂志最前位;其次市场化运作较好的杂志是综合类杂志,另外由于综合类杂志面向所有医护工作者因而发行量最大,导致其广告价位也很高,所以广告收入也很高;肿瘤放射类、监护类、管理类和超声影像类杂志广告收入其次(见图7)。

从平均收费来看,设备信息类和综合类杂志价格最高,其次为管理类杂志;肿瘤放射类、监护类和超声影像类杂志广告价格相对低廉(见图8)。

从千人成本来看,效率最好的杂志是综合类杂志,千人成本最低;其次为管理类杂志;其次为监护类杂志、设备信息类杂志和肿瘤放射类杂志;超声影像类杂志千人成本最高(见图8)。(注:千人成本CPM=广告收入/发行量X1000)

那么,对于广告主,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医疗行业广告主,在专业医疗杂志上刊登广告的优势在哪里呢?

首先,专业医疗杂志是有效与大量专业受众沟通的工具。例如2007年医疗器械类产品在宇慧源监测的近百份专业杂志上的广告投入总额是3,558万元左右(根据刊例价格计算),可到达大约18,142家三级及以上医院,平均每家医院的年费用是1,961元,而每家医院有很多医师,平均到每个医师的费用则更少。

第8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监护仪参数多、功能复杂、使用频繁,故障率也较高,但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故障问题是属于操作不当所导致,它们都是维修中的伪故障,但这些伪故障若不及时处理一样会影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开展,影响设备科的服务满意度,影响患者安全。但学会正确使用监护仪将可以大大降低监护仪的故障率。本文就正确使用监护仪,避免维修伪故障做一些探讨。

1 心电监测中的注意事项

心电信号是微弱的电信号,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当受到外界影响时心电信号上会叠加很多毛刺,严重时将无法观察到QRS波。 因此心电监测别要注意如下事项[1]:

1.1 监护仪的机器要有良好的接地,无外接地线或者地线不好所造成系统接地不良将会导致波形干扰。

1.2 使用中要检查导线是否有断裂;导联线扣脏或氧化都将会导致信号不良。

1.3 要主要不要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否则将会使测得的信号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不能测量出心电信号,原因是电极片内密封了一层导电糊,该物质是有保质期限要求的,过了保质期的电极片的导电性能就大大降低(一般每24小时更换一次电极片)。

1.4 要避免患者的移动,患者身体的移动也会导致电极接触不良,最终导致心电信号波形异常。

1.5 要学会使用滤波功能,特别是要选择好对干扰波形的滤波,如肌电滤波和工频滤波。

1.6 在使用监护仪时,要避免外科电设备的干扰。使用电刀、电外科设备、X光机等大功率设备时有可能对心电信号产生较大的干扰影响。

1.7 一定好正确地安置好心电电极位置,特别是要对患者皮肤进行打磨处理,清除角质层,若皮肤未清洁或有过多的毛发、皮屑将会导致电极接触不良。同时要注意将心电电极片牢固安置。

2 呼吸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2.1 监护呼吸一般不需要附加电极,它可以借用心电监护的电极,但是电极的安放相当重要。部分病人,由于他们的临床情况,横向扩展其胸廓导致了负性胸廓内压。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要将两个呼吸电极置于右腋中线和胸廓左侧呼吸时活动最大的区域以获取最佳呼吸波[2]。

2.2 对角安放白色RA(右臂)和红色LL(左腿)电极将可以获得最佳呼吸波。

2.3 呼吸监护不适应于活动幅度很大的病人,因为这可能导致皮肤电极间的阻抗发生突变,最终导致错误的报警。

2.4 注意监测心电导线是否断裂;导联线扣脏或氧化,这些常常是呼吸波形异常的主要原因。

2.5 要学会使用滤波功能,有效选择肌电滤波和工频滤波将会有好的呼吸波形。

3 血压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明确袖套的选用标准,选用不合适的袖套会造成血压测量不准确。NIBP测量一定要注意如下几点:

3.1 测量过程中患者手臂不能有挤压。

3.2 要将监护仪的袖带放置于心脏(右心房)水平。

3.3 若病人正在移动、发抖或痉挛时要避免使用监护仪测量血压。

3.4 病人用人工心肺机连接时,将不能用监护仪进行测量血压。

3.5 除非病情需要,不必频繁测量血压。频繁测量也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6 测量时病人血压迅速变化,使用监护仪测量血压的数据将会有大的误差。

3.7 袖套与体表间不能有太厚的阻隔(如衣物,尤其棉毛衣服)。

3.8 监护仪使用中要注意不要将皮管打折,否则将会导致气路不畅,最终导致监护仪无法测量血压。

3.9 病人正处于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3],测压将不可靠,心率低于40bpm(心搏/分)和高于240bpm(心搏/分)时也不能使用监护仪进行测压。

4 血氧监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要把传感器安放在病人手指的适当位置上,探头线应该置于手背(指甲面朝向)。

4.2 要注意保持血氧探头的洁净,其发光部位是传感器的数据发射接收窗,必须保持洁净,否则会导致无法测量血氧数据。

4.3 不能连续长时间的监护同一部位。传感器探头夹是有一定弹性的,如果长期监护同一部位,就会影响这一部位的灌注,导致末梢循环差,从而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一般建议每两小时更换一次测量部位[4]。

4.4 要定期地检查传感器贴附位置并在皮肤质量下降时改变贴附的位置。由于个别病人状态的不同,可能要求进行更频繁的检查。

4.5 需要定期检查传感器的连接处的导线是否有开裂情况,若有必须及时更换,否则将会导致波形异常或无法测量血氧参数。

5 小结

监护仪日常使用中的故障常常有大部分不是真正的大的故障,仅仅只是操作不当所导致的伪故障,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培训非常紧迫、必要。为确保医护人员在监护仪使用时能安全、有效、准确的测量,减少因监护仪故障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医学工程人员需要及时提醒临床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设备,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要开展质量控制,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医疗仪器设备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沈建新,陈春兰,冯子安 .心电监护仪干扰排除方法探讨 [J].设备运行与保障,2010,25(1) :115 .

[2] 云庆辉等.插件式多参数监护仪的功能简介 [ J ].常规医疗装备 ,2004年8月第3 卷第4期 .

[3] 景维斌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方法探究 [ J ].中外医疗,2007,9(1) :46~47.

第9篇:医疗监护设备范文

要素组成与设置

1指挥系统以军队为主,建立军地一体的指挥中心,这个中心有权利调动区域内各种医疗救治力量,重点是调动空中运输工具,包括直升机及预警机,并对各种救援力量根据现实需求进行合理的调配。

2区域性医疗救护中心依托国家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军地三甲医院建立。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均具备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完全能够承担救治任务,这些医疗救护中心应设置直升机停机位置。

3运输工具考虑到区域性医疗救护一般以省会或中心城市为基点,救治半径一般在300千米内,建议采用直升机为主要运输工具,虽然运量小,但是对机场及其他飞行条件需求较固定翼飞机有极大优势,这在汶川地震伤员的转运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应验。

4空中救护力量区域性医疗救治中心均建立相应的组织,一般配置10~15个空中救护小组,确保随时待命,并配备急救设备,空中救护小组由一名医师、一名医助、一名护士组成,每个小组配备便携式呼吸机、吸引器、监护仪、除颤设备、麻醉手术器械及微量注射器,确保伤员空运途中生命体征维护及急救。

5现场救援和分类医师参与现场救援的医师除救治伤员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简单的伤情评估。把握空运后送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明确伤员转送的先后顺序,标准可参照国际惯例。

运行管理

1参照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符合自己特色的标准工作流程按照后送直线距离的远近分为短途空中后送(Intra-theaterAE)和长途空中后送(Inter-theaterAE)两类。直线距离在50~300千米采用短途空中后送方式,目的是抢救生命,保全肢体,要求患者重要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医务人员随行监护、救治。

运输工具可采用旋转翼飞行器。直线距离大于300千米采用长途空中后送方式,应建立严格的患者病情筛选指标,运送工具应配备针对性强、便捷、先进的医疗设备,长途空中后送医务人员救治水平的高低是确保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运输工具多采用固定翼飞行器与民用飞机。

2人员的编组根据体系的运作特点,重点是两类医师和三类空运小组的组建。两类医师是指注册空运外科医师(ValidatingFlightSurgeon,VTS)和急救医师(ReferringPhysician)。注册空运外科医师在整个系统中起核心作用,隶属于空运指挥中心,或受空运指挥中心派遣。急救医师在整个系统中主要负责伤员空运前的医疗救治及准备工作,特殊情况下承担空运外科医师的工作。两类医师从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医务人员中抽组,并由指挥中心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并实现独立的战备值班。

三类空运小组指空运联络小组(LiaisonTeam)、空运医疗小组(AreomedicalCrew)、重症监护小组(Criti-calCareAirTransportTeam,CCATT)。空运联络小组由2~3人组成,包括空运护士、空运医助及通讯保障人员,一般配置在固定翼飞机上,协助医师做好伤员空运途中医疗救治的辅助工作。空运医疗小组由3名医疗技术人员与2名护士组成,根据伤员伤情及数量,人员还可以增加,1名护士任医疗组长,部分职能与联络小组相似,重点对伤员进行护理及监护。这个小组一般不配置医师,即使有也仅负责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重症监护小组由1名重症监护医师,重症监护护士及心肺复苏技师组成,主要目的是确保空运过程中重症伤员的医疗救治。三类空运小组医师从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医务人员中抽组,并由指挥中心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并实现独立值班。

3人员的培训人员的培训途径首先是在学历教育中设置相关课程,所有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其次是在职教育,利用军医大学的平台对相关人员进行轮训;再次是短期集训,每年对承担任务的单位人员进行强化训练。

4带实战色彩的演练演练的主要目的是监督体系内各部门对工作流程执行力度,要求做到保障及时、反应能力强,使体系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战备状态,能为体系内任何伤员提供及时和持续的治疗。通过演练检验流程中的缺陷,并逐步完善,演练部门间协调,及各类空运小组的处置能力。整个演练以实战为背景,事先设置事件类别、地域、伤员、伤情,这些情况在演练前对各参演单位均保密,并明确时间节点,保持通讯畅通。演练开始,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后,导演组公布伤情,现场对其救治措施、程序做出评判。重伤员进入医疗后送环节后,医疗检查官随同空中救护小组上直升机,在机上模拟各种情况,例如血压下降、呼吸骤停等等,评估其处置措施;到达区域性医疗中心后,评估伤员交接及到医院后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