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海城市 畜牧业 总产量 优化产业结构循环经济
1. 海城市畜牧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城市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免疫等措施,坚持深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经营,强化社会化服务,使畜牧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09年末,全市生猪饲养量97.3万头,出栏58.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9.1%,畜牧业产值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农业总产值的50%,蛋类总产量5.6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7.3%,居全省之首,特别是通过畜牧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我市饲料、畜禽加工业的发展。据统计,海城市共有饲料加工企业87家,年生产饲料190万吨,年产值43亿元,饲料产量占鞍山地区的60%,占全省8.5%,名列全省县级之首。
2. 针对海城市畜牧业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重点解决的五项工作
2.1加强疫病防治工作,控制重大疫病的发生。继续稳定防疫队伍,搞好畜禽免疫工作,规范检疫监督,做好饲养环节的监督管理。2.2实施科技兴牧,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推广实用新技术,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加科技含量。2.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政策引导,增加投入,舆论宣传等措施,提高优良品种比例,增加单产,提高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4建设养殖小区,促进规模经营。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建设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采取政策吸引,提供养殖服务,技术咨询等措施,鼓励群众建场。2.5规范行政执法,促进生产快速发展。深入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渔业法》等行业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畜禽、兽医、兽药、水产种苗、饲料及添加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行为。
3. 海城市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收的同时,也给水体、空气、土壤等带来了严重的压力,甚至导致各种病原菌的滋生,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压力明显增大。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保障,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3.1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高浓度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污水其有毒、有害成分甚至会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养殖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周围空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并且也影响畜禽的正常生长。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这对环境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已经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需要面对的基础问题之一。
3.2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会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畜禽粪尿及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首先对养殖场的畜禽产生危害,导致育雏死亡率和育成死亡率升高,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给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化的畜牧业,是有效防止各种畜禽流行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
3.3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 。
在各种资源日益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避免资源过早废弃,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是缓解畜牧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畜禽废弃物生产沼气,沼气作为农村新型清洁能源,沼液沼渣则用作畜禽和鱼的饲料,也可用作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肥料,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可能,也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有效节约和利用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 发展建议
4.1广泛宣传,正确引导。
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性,时刻提醒他们如不减少牲畜总量,使草场进一步恶化,将给他们和子孙后代带来严重的后果。只有加大出栏,加快牲畜周转,减轻草场压力,给草场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才是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稳步增长的先决条件。
4.2转变广大农牧户的饲养观念 。
引导农牧户树立科学养畜的观念,彻底改变以往的只求牲畜的总量、不注重牲畜的品质的饲养方式。大力引进优良种公畜,提高牲畜的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减少牲畜存栏总量,减轻草场压力,实现草畜平衡,为海城市发展生态畜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3大力发展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海城市实际,推广走舍饲和半舍饲的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户户有暖棚和户户有育肥的饲养格局,并结合海城市农牧结合的实际,实施“牧繁农育”的饲养方式,既解决了牧业区的草畜矛盾,又解决了农业区饲草饲料的有价利用,使农牧区走向双赢的效果。
4.4加快农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步伐。
每村都应该选出一些有经济头脑、秉公办事的人,成立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根据市场行情,制定合理和统一的销售价格和出栏数量,减少中间商因投机造成的利润空间,使农牧民有一个合理和稳定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康巴藏区,畜牧业,资本经营
一、资本经营的概念
资本经营是指独立于商品经营而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流动、收购、兼并、战略联盟、股份回购、企业分立、资产剥离、资产重组、破产重组、债转股、租赁经营、托管经营、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
根据康巴藏区自身的情况,其初级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属于农民合作社,但也有自身的特色。所以我们称其为――― 康巴藏区初级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康巴藏区农民受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的局限,以及地处西部偏远高原山区,自古以来生产力的落后,虽具有建立合作社的生产资料,但很难像国外和内地较发达地区的农民一样自发建立具有资本经营性质的农民合作社。
二、康巴藏区畜牧业资本经营存在的问题
康巴藏区畜牧业牲畜总体数量相当可观,在全国各农区中居于前列,但畜牧业总产值在全区GDP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却很低。这样的畜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畜牧业资源没能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资本经营政策的贯彻有待进步。
1、资本经营下合作社产业分化还未得到有效机合,康巴藏区仍以农业为主产业,畜牧业为附属产业。康巴藏区大多位于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山区,相对其它藏区海拔比较低,适合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一直是该地区的主要产业,畜牧业只是作为农业的附属产业存在。
2、资本经营下畜牧业的经营还未有效集中,仍有家庭分散经营,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若将畜牧人员的机会成本加上其它畜牧成本,价值远远大于畜牧业的产值。因此,家庭分散经营的畜牧业本来就是一个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调的产业。
3、市场经济中,就算有资本经营的支撑,但单户经营的畜牧业缺少市场竞争力。康巴藏区的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附带产业。近年来,随着粮食供销的市场化,康巴藏区低产而单一的农业受到了外来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到市场上购买粮食,抽出时间从事具有自己优势的行业。随着农业的萎缩,康巴农区的畜牧业也逐渐失去寄生体,面临着萎缩或转型。若畜牧业要生存下去,必须去面对市场。
4、资本经营还未完善带来的分散经营的畜牧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畜牧人员对原始森林进行大面积砍伐,对野生动物大量猎杀,导致自然环境极度破坏。牧区离执法部门距离较远,农民法制意识的淡薄, 加上农民在市场的诱惑下,破坏环境与日俱增。
三、畜牧业合作社解决资本经营存在问题的对策
综上康巴农区资本经营畜牧业合作社运用资本经营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
1、转换政府职能,筹集资金提高资本经营合作社效率。政府和政府部门需要改变观念,不再直接干预或用行政手段干预合作社经营活动,给合作社充分的经营自和所占有的国有资本的支配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组织经营,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自我发展。
2、正确处理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的关系。尽管资本经营可以相对于生产经营而存在,但资本经营最终必须以生产经营为基础,服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始终是资本经营的基础。
3、资金运作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资本收益的有机结合。如果合作社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极有可能加大经营风险。因此,合作社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不可贪多求快,也不要只顾眼前不看长远,必须精确计算和比较投入产出的比例,最大限度的节约合作社产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从优质、低耗高效中寻求效益最大化。
4、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及贯彻资本经营的特点。中介组织是以服务为主的特殊性的经济组织,提供的服务属于公共品的范畴,需要理清与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经济职能。对于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而来的中介组织,应该坚决与之分离和脱钩,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中介性组织。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为合作社实施资本经营提供坚强的后盾。离开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就无法保障,合作社的资本经营也就无法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以及积累保障等,其中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最为突出。由政府提供一个广义上得安全网,降低养殖员与居民的风险,有利于资本经营的实施。使合作社的效益也得到优益的保障。
6、关于资金短缺合作社要加快金融体质改革步伐。合作社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由传统的生产经济型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性迈进,有利于经营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现代合作社制度,发行多渠道的筹资方法,开辟多元化融资途径。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合作社的最优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俊生:美国的农业合作社[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
[2]杜吟棠: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有哪些权利?农民日报 ,2007-02-14
[4]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取的公积金应当用于哪些方面?农民日报 2007-02-20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畜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乡村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在地方上,许多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兽医人员。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乡村的兽医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兽医为主,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很难以专业的知识应对新型的疾病。地方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不如其他专业好,一些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不愿意到偏远的地区工作,导致地方上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基础设施较差,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够规范,导致动物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现象严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预防防治工作,缺乏应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城市医疗管理机构忽视了对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管理,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
2畜牧兽医的发展趋势
有预测显示,畜牧兽医这一专业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9大专业之一,这个曾经的“冷门专业”突然华丽转身,其背后也必然存在很多的社会原因。国家对畜牧业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食大体已经完成了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但是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专业人才,即畜牧兽医,而在这方面,我国的人才资源还是很短缺的。在当前环境下,家禽动物的疾病千变万化,面对突然的家禽病毒,需要专业的畜牧人员掌握专业的畜牧兽医知识,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急迫,当前我国在畜牧方面的疾病解决主要还在预防阶段,还没有专业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畜牧疾病,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去应对解决多变的疾病困扰。就业前景好。学习精懂畜牧兽医方面的知识技术,就业选择性很大,不但可以到各种外资兽药、或者各饲料企业去当工作,还可以到规模养殖厂做技术厂长或是技术专家,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己办养殖业,可以自办兽药、饲料门市部、兽医门诊等,自己当老板。总之,在畜牧业发展前景好的现代社会,学好畜牧兽医不用愁就业问题,冷门不冷,就业为本。
3结语
1.1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慢我国畜牧业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较慢,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据报道,世界发达国家的畜产品加工量在畜产品生产总量中的比例为60.00%~70.00%。但我国畜产品加工业产量的比重还不到5.00%。例如,我国主要产细毛羊,而羊毛细度以66~68支毛为主体毛。且羊毛品质不断下降,68支以上羊毛比重下降,与国内纺织企业大量需求的70支以上羊毛不能适应。
1.2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监管手段有待加强由于受到利益驱动,有些养殖户采取不正当的养殖方式和技术手段生产有毒产品。例如,近几年出现的“瘦肉精”、苏丹红、三鹿奶粉等事件频频发生,这给我国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以及消费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健全,疫病控制措施无法有效开展,造成我国畜禽死亡率上升,猪、禽、羊病死率分高达为10.00%、20.00%和8.00%。这就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效益。
2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2.1增强监管制度,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加大对牲畜疾病的预防,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合理制定出牲畜疫病防治规划,加强牲畜防疫设施建设,建立起科学的防治标准和办法。在实施标准和办法时,要以一系列法律法规、管理系统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保证。大力推动牲畜免疫标识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加强检疫管理部门办理证、章、标志等手续的严格性。提高畜产品品质、环保、卫生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规范标准。
2.2搞好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区发展,提高畜牧业效益按照相关规定提出的“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区域性发展策略。打开市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抓住产品质量,大力推动产业化经济发展。
2.3大力推进畜牧业投入资金坚持国家扶持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采取横向联合,城乡互动的投资战略,鼓励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向牧业投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投资环境。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积极动员金融业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大的畜牧养殖户或畜产品加工项目。
3总结与展望
全省重点县(市)畜牧业发展座谈会以来,我市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制定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掀起了促进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新。为加强对各县(市)区尤其是我市三个畜牧业重点县(市)的政策引导、业务指导、信息沟通、督查督办等工作,根据省局有关通知精神,市局决定在全市畜牧系统建立现代畜牧发展分片包区、定点联系制度,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分片包区、定点联系制度,对于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积极投身于畜牧业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于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我市由畜牧业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跨越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县(市)区提高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本通知要求上来,真正把这一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制定方案,层层包干。全市畜牧系统全面实行市联县,县(市)区包场包区(养殖小区)制度,明确人员,明确责任,加强联系,搞好服务,重点督查,切实做到上下齐抓共管、人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各县(市)区要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市局方案随文印发(见附件),各县(市)区方案要于9月18日前报市局。
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和全省重点县(市)畜牧业发展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选准突破点,强化支撑点,做实着力点,以大力发展养殖小区为重点,解决小区建设中的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产销衔接、机制创新等问题,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进行畜禽补栏、扩大养殖规模、进入小区养殖,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加快奶业发展为重点,认真落实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加快国内外良种奶牛的引进和推广,加大对中低产奶牛的改良力度,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调整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做大做强现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前景好、机制活的精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努力实现畜牧业“养殖富群众、加工富财政”的双重产业目标;以完善服务和监管手段为重点,加快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检疫监督、饲草饲料、监测检验、市场信息等体系建设,加快畜牧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依法规范畜牧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提高产业素质。
关键词:新常态;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印台区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45-02
根据铜川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问题调研的通知》(铜牧局发[2015]3号)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新常态下印_区畜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当前印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区畜牧业按照“稳定生猪、蛋鸡,大力发展肉(奶)牛、肉羊”的发展思路,采取多项扶持措施,实现了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转变,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养殖规模水平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区生猪存栏2.244 7万头,出栏3.56万头,较2011年分别提高0.6%和7.7%;肉鸡存栏4.8万只,出栏14.1万只,较2011年分别提高17%和15.6%;蛋鸡存栏110.1万只,较2011年增长9%;肉羊存栏1.464 6万只,出栏1.351 6万只,较2011年分别提高32%和9.9%;奶牛存栏396头,较2011年增长32%。
(2)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在畜禽数量增长的同时,养殖方式也由传统的农户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的规模饲养方式转变,集约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以来,共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规模养殖场、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场所占比例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
(3)财政资金对畜牧业投资进一步加大。2010年,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仅75万元,而2014年,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达450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500%,市、区财政资金投入也逐年提高,并有力地带动了社会投资地增长。
(4)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加强。近年来,印台区先后引进了荷斯坦奶牛、秦川牛、布尔山羊、小尾寒羊、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等10多个国内外畜禽良种,使全区规模养殖场(户)的良种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肉牛、肉羊、家禽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65%和95%以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总投资264.5万元的印台区种公猪站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70%以上,部分仪器设备采购已到位。
(5)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控网络;二是加强了养殖基地畜禽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采取“一对一”监管模式,对27个养殖场进行了日常监管,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强化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形成了区、镇、村技术推广网络,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都有技术人员进行包抓,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
2 印台区应对新常态下畜牧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积极探索生猪养殖产业联盟。通过构建“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的产业联合体,破解养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联合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盟,以此延伸生猪产业链条,实现规模效应。目前,在区农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瑞民公司正积极与区内哼瑞猪场、睿娟农民养殖合作社、鑫丰塬养殖有限公司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磋商。
(2)政府部门搭台,为企业之间交流、合作服务。区畜牧主管部门通过每季度举办一次畜牧生产形势分析座谈会,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共召开了生猪、蛋鸡、肉羊、奶(肉)牛四场专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养殖企业共45家。通过这一平台,一方面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扶持畜牧业的相关政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养殖结构;另一方面,又为养殖企业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深受企业的欢迎。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及时上报有关畜产品供求信息。今年初,印台区生鲜乳生产、销售等出现了一些问题,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相关人员积极深入相关企业和养殖户家中进行调查,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了有关数据,为上级机关正确决策奠定了基础。
(4)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印台区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养殖场尽量按照“上山、进沟”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努力缓解畜牧业用地的压力。
3 加快推进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实现由散养向家庭农场、标准化养殖、生态化养殖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生产结构上,加快发展食草动物,突出发展特色养殖;在产品加工上,加快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2)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认真贯彻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食草畜牧业,深入推进“粮改饲”试点,总结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养殖方式,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
山地生态畜牧业由于山地牧草稀疏,发展很缓慢,但是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此文就山地生态畜牧业的牧草种植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山地生态,畜牧业,牧草种植
畜牧业的发展由于受到牧草和场地的限制,一般都是在草原上畜牧业发展情况较好,然而单单在草原上发展畜牧业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了,为此,在山地生态环境下的畜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制约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牧草缺乏,要是解决了牧草问题,相信山地生态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1牧草种植技术
1.1选地
牧草种植的第一步就是选择种植地,由于不同品种的牧草适适宜的种植环境不一样,适合种植的土地也有所不同,最佳的种植地一般可以满足牧草生长必需的最低光、热、水、气等条件。
1.2地面处理
种植牧草和种植庄稼一样,需要清理不需要的杂草,在牧草种植前需要先对地里的杂草进行清除,还有一些不利于耕种的大型石块,树根等等都需要清理出去。
1.3苗床准备
在播种前,先要对土地进行耕作,一般要求深耕大约在25cm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深耕以后要对土壤进行施肥,灌水最后再把地面整理平整,这样有利于牧草的种植,此外还应当流出水渠,以便日后对牧草进行灌溉。
1.4底肥施用
底肥制定是在播种牧草前的施肥,底肥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牧草生长前期所需的养分,底肥最好是选用有机肥,底肥一般是在耕地的时候就通过人工播撒到土地里了。
1.5草种选择
在种植地整理好之后,下一步就是播种了,播种之前还有一步就是草种的选择,草种的选择因地而异,不同地方适合种植的草种不一样,但是选择的标准确是大同小异,在了解的当地的气候环境之后,挑选出比较适宜在当地生长的草种,第一年可以多选几种相对比较适宜的,然后来年观察长势,再将长势不好的草种排除,最终只种植与当地环境最适宜的草种,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种植出更多的牧草。
1.6种子预处理
在选择好草种之后,在播种前为了保证种子的成活率,需要浸种,以下是几种不同的牧草对应的不同的浸种方案,如果是豆科牧草种子,浸种时每5kg需要加入温水8kg左右,需要浸泡12h左右;如果是禾本科种子,浸种时每5kg需要加温水6kg,浸泡半天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浸种后要将种子放置阴凉处,每3min翻动一次,一直等到种皮干后即可播种了。
1.7播种
1.7.1收割草地
在这种草地播种,要充分利用上季度的牧草留在土地里的有机物,当做肥料,选择适合的牧草种植,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对牧草种植很有利,可以根据黑麦草和燕麦不同的生长特点,酌情选择一种种植,燕麦最适宜生长的季节是4月上旬至9月上旬,而且可以生长3~5年。
1.7.2放牧草地
结合山地的实际情况,如果当地的在土层薄、土质差,在这样的山地适合种植植放牧型多年生草地,可以将不同的草种混合起来种植,这样就不至于整片土地都长不出牧草,总有一种适合生长的,大多牧草的播种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年的2月上旬至9月上旬都可以播种,需要注意的是播种深度播种不宜过深,太深了牧草不容易长出来。在这里,不同种类牧草有各自的最佳播种深度,豆科牧草一般不深于2cm,禾本科牧草不深于5cm,如多土壤比较潮湿时,种植适合注意要比这个数据更浅一些,相反,若果土壤比较干燥,则适当的加深一些,这是因为土地越深水分相对充足,总之,酌情而定。
2牧草种植注意事项
2.1牧草种植牧草的选择很重要,适应性较强、营养价值和产草量高的牧草时优先推选,其次很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选择既可以尽量满足上述要求又适合当地环境的牧草种类。
2.2不同的地有不同种植方式,有不同牧草选择,所以牧草种植要结合当地的土地环境,选取牧草种类和种植方法,举个例子,对于坡耕地和退耕还草地,种植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等牧草是最好的,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帮助。
3结束语
今天上午方县长就我县*年畜牧业发展做了全面的总结,对*年的畜牧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有关乡镇和部门的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发言。为进一步分析形势,提高认识,拿出举措,抓好重点,积极提升我县畜牧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下面,我再补充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畜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畜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畜牧业已经发展成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已发展成我县农村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已经成为畜牧养殖的大县,已经具备了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全县畜牧业发展中还有一些有待提高、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县畜牧业的规模和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的服务体系和防疫体系还明显滞后,畜牧业在整个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认识。
一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表明,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大的方面看,美国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52%,法国、荷兰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55%,德国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60%。从小的方面来看,我市畜牧业总产值达23.56亿元,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40%以上,而我县今年畜牧业总产值预计2.65亿元,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34%。这说明,我县畜牧业虽然有丰富的资源发展优势,但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并不高。因此,对畜牧业要有新的定位和认识,不能只满足于出栏了多少猪鸡,增加了多少产值等,必须从做大做强发展畜牧业的角度,切实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持。
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把粮草转化为肉类,是我县广大农村特别是二半山以上农村发展生产的不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畜牧业的发展事关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三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畜牧业是目前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畜牧业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发展畜牧业是提高农民群众收入水平、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增加农民收入走过的路子和现实来看,主要是三部分,第一是外出务工收入;第二是发展畜牧业收入;第三是种植业收入。
二、抓住关键环节,拓宽畜牧业发展的路子
我们要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原则,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又要选好抓手,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一)抓机遇。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鹤滩巨型电站建设在即,我县畜牧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有利的机遇,培育发展畜牧产业,满足市场需求,努力做大做强我县的畜牧产业。
(二)抓重点。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将国家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和省级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工程作为我县精品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来抓紧抓好。一要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只许成功出经验,不许失败坏形象;二要做到在组织上坚强有力,抽调作风扎实、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工作队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三要在实施上扎实有效。要紧紧围绕实施方案的既定目标,常住项目实施点,深入到每家每户去宣传发动,按照实施方案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确保取得成效。同时,随着石漠化和种草养畜两大工程的推进,要因地制宜,突出抓好马树、老店市级畜牧生猪养殖示范村建设,突出抓好畜种改良、土鸡、肉牛、生猪等养殖建设,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生产示范点,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二是抓好仔猪基地建设。仔猪在我县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要加快仔猪的繁育体系建设,注重仔猪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仔猪自给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仔猪养殖规模,努力拓展仔猪的对外销售市场。
(三)抓防疫。“畜牧业发展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增强责任意识,做到应报尽报,按时按要求报,加强监测,完善应急体系,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要通过多方努力,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真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大伞。
(四)抓结合。一是发展畜牧业要与沼气建设结合起来。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搞好环境卫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所以,在畜牧业发展过程和沼气发展过程中,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污。因此,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行“一池五改”,实行“养沼一体化”发展模式,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发展畜牧业要与拉长产业链条结合起来。发展畜牧业不能只讲养殖,必须搞好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增值空间,彻底改变“原材料”外销的局面。三是发展畜牧业要与发展特色畜牧业结合起来。养鸡、养猪是我县发展畜牧业的传统做法,我们要巩固和拉长这些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实际和市场的需要,适时发展特色畜牧业,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形成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互补、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为壮大畜牧产业提供组织保证
我县畜牧产业的发展,从纵向比,发展是快的,但从横向比,差距还比较大。各乡镇务必要加强对畜牧产业的领导,要有一套领导班子,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和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畜牧专题会议,研究畜牧产业发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要责任到位。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政策导向,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真正把加快发展畜牧业摆上重要位置。要层层建立和完善各项畜牧业生产、科技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协同配合支持,齐抓共管,配合农业部门扎扎实实抓好各项畜牧实用技术推广,确保畜牧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要投入到位。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畜牧业服务后劲。一方面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吸引更多的民间和金融机构资金投入畜牧业发展。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督执法和应急储备必要的投入要保障、要到位,这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底线,是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件大事,保证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密度达到100%。
关键词 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关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91-01
近年来,畜牧业生产不断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收入约占农民收入的40%,畜牧业也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畜牧业生产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畜牧业发展也同步呈现良莠不齐、规模不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抵御风险能力差、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规模养殖与农村散养长期存在、畜禽养殖污染处理能力弱、生态环境影响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因此,逐步解决当前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促进畜禽健康养殖,保障生态环境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1-4]。
1 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1 对生态环境影响
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对粪污等废弃物污染处理投入普遍不足,设施设备水平低,更多中小企业与养殖户对粪污直接进行露天堆放或直接排放河流湖泊。依据测算,1头猪日排猪粪2.5 kg、尿4 kg、污水8~10 kg,1个1万头猪场日排粪污约150 t,规模养殖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较大,已成为广大农村地区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一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渗入地下后对地下水形成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变,人畜不能饮用及利用;二是粪污堆积发酵后产生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对空气形成污染,异味难闻,危害健康;三是粪污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引发疫情;四是大量滋生蚊蝇,滋扰人畜,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1.2 对畜禽产品自身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养殖场企业化程度不高,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及经济效益,缺乏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以及科学的养殖技术,加上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与条件,一部分养殖场,乱用兽用生物制剂、添加剂、兽药、防腐剂、抗生素等,甚至使用违禁品,如瘦肉精、激素等,造成畜禽产品有害物质超标,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损害了自身形象,无法出口国外、赢取外汇。
1.3 社会公众印象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断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居民对食品需求早已更加注重品质,而近年来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其中就包括了曝光的畜牧业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担忧,加之畜禽养殖卫生状况不尽理想,社会公众对畜禽养殖业认同度较低。
2 生态健康养殖概述
2.1 概念
笔者认为,生态健康养殖应该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畜牧生产、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应基于畜禽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饲养与粪污处理同步,以先进的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进行指导,生产个体健康、无残留的畜禽及其产品,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打造以生态、安全、优质、高效为主要内涵的健康养殖业,实现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
2.2 内涵
生态健康养殖概念包涵2个方面重要内涵:一是畜禽养殖应不破坏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取得生产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畜禽养殖应该提供卫生、健康、安全的畜禽及其产品。符合这2个基本条件,才可以称之为生态健康养殖。
2.3 有关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研究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安徽省近年也推广了不少实用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笔者接触过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发酵床养猪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将土著微生物与秸秆、稻壳、锯末等按比例混合成发酵垫床养殖生猪。该技术不仅利用微生物充分分解和转化猪排泄的粪尿,较大程度地解决了粪污污染问题,而且也符合了生猪爱睡、爱拱的生物学特性,利于猪的活动和休息,节省了人力和粪污处理费用。
(2)林网化生态养殖技术。该技术在笔者所在的青阳县区域推广普及率较高,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丘陵地区良好的植被,放养当地土鸡品种。土鸡性活泼,善奔走,林间放养符合土鸡特性,土鸡以林间青草、昆虫、果实为食,辅以饲料,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土鸡原有的风味和优良品质。良好的植被为土鸡养殖提供了较好的疫病保护屏障,鸡粪又给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不会污染环境。该技术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
(3)畜禽—沼—渔—农作物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通过养殖畜禽,产生粪污,进行沼气发酵,产生沼液、沼渣,一部分用于渔业饲料,另一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农作物收获后可出售,可作畜禽饲料。整个循环过程充分利用了粪污,产生畜禽、沼气、水产、农作物多重经济效益,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4)种草养畜技术。该技术通过栽植优质牧草,饲喂草食畜禽,减少饲料与添加剂的投喂,不仅节省了饲料成本,而且减少了某些残留,保障了畜禽品质,也利用了部分粪污作有机肥,减少粪污污染。
(5)疫病防控技术。通过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疫病防控方案,严格兽用生物制剂、兽药、添加剂使用,拒绝违禁药品,执行停药期,严格检疫与卫生监管等措施,保证出栏畜禽个体健康安全。
3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我国畜牧业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继续地发挥作用,并寄希望于走向国际市场,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必然要逐步摆脱当前“小、散、乱”和非健康的状态,走一条生态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适时地调整畜牧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实行农林牧渔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三是走绿色、无公害畜禽产品道路,创立知名品牌;四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创建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走产业化体系发展道路;五是大力进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大幅度提升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六是政府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建设,进行宏观指导,适时制定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4 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健康养殖满足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目标要求,使养殖业逐步摆脱投入大、产出低、风险高、污染重,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下滑的恶性循环状态。实施生态健康养殖,促使畜牧业不断走向经济效益好、环境保护好、发展前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健康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基石、是保障;反过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必将提高生态健康养殖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5 生态健康养殖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走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改变自身“脏、乱、差”形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既可发展农林牧渔结合、循环利用的适度规模经济,又可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企业,从而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提供安全、放心、无公害的畜产品,有助于创立知名品牌,有助于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升经济效益,促使畜牧业进入发展前景广阔、后劲充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有助于畜牧业完善自身行业管理,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健全法规制度、政策保障体系,以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促进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五是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6 参考文献
[1] 吴梅阶,余舒.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与控制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0(10):99-100.
[2] 郑强,王维民,刘德敬,等.规模化猪场“猪—沼—渔—作物“处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当代畜牧,2006(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