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

第1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精髓与传统哲学基本命题中,“天人合一”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美学的主要探索问题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首要的研究内容。中西方的美学观念中对生态思维、生态意识、自然观等方面存在的分歧较大。在西方美学观念中,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过于顽固,提倡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在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中则认为人与自然及其他存在物应和谐共存,对生物圈中甚至是全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应共同繁荣和生存。自20世纪末开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矛盾,并日益的形成对立关系,使生态问题逐步的凸显出来,此时美学家和哲学家则开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西方

学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阻碍,但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则将其强大的生命力显示出来。本文对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对西方美学走出困境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一、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

自然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精髓,对“人”和“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应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是相同的;人和天应协调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思想存在于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思想中,是较为宏观的人和宇宙万物关系的理念,和谐则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含义。

按照不同的理论可以将美学分为智慧美学、知识美学、趣味美学。智慧美学是人类超越了知识的范围,提高到审美智慧的方面。知识美学则是对审美规律的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进行重视。趣味美学则是对人的感性审美趣味和经验进行重视。智慧高于知识,庄子的思想认为最高层次的智慧应该是将自我和天地万物进行遗忘,外不察乎宇宙,内不觉其自身,旷然无累,自我和天地万物和谐统一。所以当自我和人、自然和社会做到了和谐,则宇宙万物和人类生命之间将不存在界限。

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是一种生命美学的体现,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极大热情进行了凸显。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应做到和谐,对和谐的生命精神进行了提倡,并对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我的相交和谐、共同创化进行了重视。

二、 西方美学的困境分析

在西方美学观念中缺乏对宇宙万物生命的思想,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所缺乏的思想却被宗教所利用,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从而对万能的上帝进行崇拜和赞美。

在西方美学的观念中没有对事物进行结合思考,只是一味的在所谓的科学体系中和学科门类中存在自身的立足点,认为只需要一看分门别类的分析和研究便可以促进学科性、科学性美学的形成。

对立的二元论是西方美学的思维方式,通常将事物一分为二来进行思考,使两方面处于对立位置。并且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进行协调的,人类必须对自然进行征服才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人类也必须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理念才能和自然的发展规律相符合,这样的思想造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使自然成为了人们掠夺、奴役、支配的对象,也使得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无端战争和激烈竞争的现象。

总而言之,二元论思维和理性分析备受西方美学的推崇,将构建相应的知识谱系作为理论研究的根本目标,并且想以此作为西方美学能够走出困境的新方法。但是西方文化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时代开始,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便对人类的科学意识进行了自觉性的培养,对人的理性分析精神进行了极度发扬,并将世界划分为分门别类的学科开展探索研究,曾一度获得了丰厚的成果。从此,人类辩证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逐渐的自我膨胀,促使了人类是宇宙万物主宰这一思想观念的形成,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西方美学则始终被这一思想所困,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虽然进行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但是却无法对安康、幸福的生存进行享受,反而因为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使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和精神方面产生了危害,引起了西方美学家的反思。

三、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对西方美学的启示

由于西方美学中存在的漠视生命、背离自然思想,使西方美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为了能摆脱这一困境,西方美学可以从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中借鉴一下几点策略:

西方美学应摒除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要树立以生态为中心的观念。由于西方美学中,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中提出“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所以,所有的动物都是大阻燃为了人类生存而创造出来的。”等观念,这些观念的存在为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思想提供了力量和理由,使西方人类和环境、文明、自然之间的恶化关系愈演愈烈。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中以生态为中心的思想形成的较早,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生存。老子的思想中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与苍宇相比,人就如高山中的一株树、一棵草而已。老庄思想也认为人要回到人类本身之中,要慎重的对到生存和存在,防止人类出现自我膨胀的观念,对人们追求和谐生存的观念进行了引导。以生态为中心的科学性观念通过生态学的丰富和发展得到了体现,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则是古典的生态美学中的一种,凝练了古代生态美学的思想观念。所以西方美学应从中国“天人合一”美学观念中进行养分的汲取,是走出困境的明智选择。

西方美学中的二元论思想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对立,并将自然视为人类征服和统治的事物。中国的“天人合一”美学观念中则是对和谐生命精神进行提倡,对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交和谐关系进行重视,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生命和宇宙的和谐观是十分重要的。

西方美学观应对知识谱系的建构进行转变,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存在进行接受,做到对自由创化的生命智慧和生命精神予以尊重和体悟。改变对美学的不正确看法,应将美学视为一种对人与自然之间、生命之间和谐共存的思想和智慧。

第2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审美;视域;包装设计

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生态问题,而现代工业更加注重环保、生态的理念,也是人类生活生产价值逐渐成熟的标志,因而在产品环节注入生态审美的理念成为了热点方向,包装设计同样如此。包装设计是一种视觉上的活动,与审美有很大的关联,融入近年来生态审美的理念,既符合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生态审美视域下包装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成为了制约发展的消极因素,全球范围内都爆发了各种生态危机,人类逐渐意识到,要缓和与自然界的对立,谋求共同发展的途径。产品的包装设计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包装设计不能仅仅是停留在产品功能本身,而应该肩负更重大的责任,给予生态自然更多的关注。从生态审美的视觉下,审视包装设计,将包装的美与生态艺术结合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使人对生态自然的保护产生共鸣,符合时代的精神,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包装设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生态精神状态,因而借助于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转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

(一)生态审美

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尤其是在近五六十年,爆发了各种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生态审美应运而生,这是将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完美统一的概念,具有划时代的美学意义。生态美学体现了终极关怀,也继承了我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识。如今生态审美切入到了现代社会的生活生产当中,以生态美为核心的审美具有开创性,也是人类发展的趋势。生态审美重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其内涵集中在几个方面,以下做简要的论述。

1.旨趣理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美学实际上是新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存在观,探索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其关注的不单是停留在人类或自然方面,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价值内涵:生态审美的价值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要处理人类普遍的生态问题,不能仅仅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应该将人与自然的生态观价值化,从全人类的发展和命运着想,以精神价值为指向,成为各民族和国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二)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理念

1.现代包装设计的思考

工业时代的包装设计有“包装污染”“包装垃圾”“过度包装”等问题,包装设计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装设计已经不单是局限于表面的设计元素,还传递着精神追求。要减小包装设计的消极因素,就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倡导全新的设计价值观,培养人们的生态审美意识,以生存价值、生命质量、生存方式等全人类共同思考的内容来构建设计观念,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是现代包装设计改革的关键。

2.生态审美视域下的设计理念

生态审美是在人类忽视自然保护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人类在改造世界时过度浪费的一种反思,其目的是走上一条绿色、集约的设计之路,包装设计不单是停留在产品本身,而是更多的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发展,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不仅是外在的“美”,而是注重美的精神追求,从情感、价值方面展现生态审美的内涵,在行为和思想上促使人对生态自然的保护,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包装设计的生态审美属性

生态审美与包装设计可以相互融合,包装设计是具有生态审美属性的。生态审美是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形态美,要建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价值体系,但审美既不是客观性主体,也不是主体性实体。生活中离不开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关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丰富了市场,优秀的包装设计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美化等作用,并能引导人们的审美追求。包装设计有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层面,传递着精神价值的追求,当产品的外观和功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审美能提升精神追求时,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四)生态审美在包装设计理念中的延伸

包装设计自产生至今,发展的每个方面都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涵盖了人、自然、社会等方面,将生态审美和人类属性都展示出来,具有人文关怀的特性,从情感上起到导向作用。人文精神不只是体现在包装的色彩、图形上,而是在传达内在的精神内涵,关注人与自然的发展。生态审美灌输到包装设计中,给人文精神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了人文思想,体现了终极关怀和全面的自由,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三、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的应用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美学的终极追求,这是生态美学的意义所在,我们在重视生态审美的同时,也证明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发展理念在转变,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人文发展,生态审美体现在包装设计上,崇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并且是跨越民族、国界、语言、性别的,具有全人类的共识,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追求,传达了价值观。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多种多样,如具象自然生态图形的变形运用、具象生态图形的直接运用,以及抽象自然的生态图形运用等,包装设计从自然生态中寻找灵感,如运用仿生设计,产品的包装具有生态审美,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追求。仿生形态的包装设计充分运用了自然界的各种元素,并且资源丰富,如日月风云、山川雷电等,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符合人类天然的审美需求。此外,设计师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外观,还从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追求出发,包装产品可以重复利用,来源于自然,反馈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这也符合环保的理念,是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正越来越受到欢迎。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但生态问题同样突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生态环境的破坏却触目惊心,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存状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最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雾霾、烟尘、极端恶劣天气等都是佐证,因而人们逐渐在转变发展观念,不再是站在自然界的对立面,而是要与自然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生态审美视域下的包装设计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也是未来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冠生.审美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许洁.葛洪美学思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陈鹏飞.生态美学:理论基础及其意义[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4]王万发.生命、生态与形式之美的和谐交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5]王安霞.产品包装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4.

第3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美术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2-0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党的十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于我国所处建设发展时代的新概括,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新总结。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中学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新教材也明显渗透着环境保护的意识,如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有些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去关注学校、社会的环境,要求学生从实用功能和设计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可见,高中美术教育也蕴含着生态文明的意识。

一、高中美术教育实施生态文明意识的方式与方法

1.注重美术作品视觉赏析,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美术作品的欣赏活动也是高中美术课的重要内容。高中美术课与生态文明有联系的题材作品是非常丰富的。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发掘出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欣赏各种图片、艺术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环保意识等人文因素,以此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师向学生渗透这样的意识:美术作品创作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美术作品虚拟的环境是人的环境,美术作品构造的建筑是人的建筑,每个人都应关心我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

2.在美术作品的实践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

美术作品是物质材料结合人文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无论是美术作品的写生、写真、写心、写意,还是美术作品的手工制作,都能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出自己的理解。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处,是美术作品一个永恒的主题。高中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如雕塑、篆刻、书法、工艺、绘画、设计等,可以抓住这个主题,进行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包括作品的创意、加工、构思、布局等。最简单事例,利用身边的东西,“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在高中美术工艺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诸如易拉罐、快递纸箱盒、塑料袋、香烟盒、矿泉水瓶、绳子等这些容易污染环境的废旧物品,制作自己喜欢的工艺品。在工艺品的构思和加工制作过程中,无不渗透着生态文明的理念,变废为宝美化我们的生活。易拉罐可以变成美丽的小花篮;香烟盒被剪切成了小沙发;矿泉水瓶被改装成了淋浴喷头等等。这些本该去垃圾桶的废品得到了“重生”,点缀了学生的生活环境,美化了学生的心灵,生态文明的理念深深地植入了学生的脑海中。

3.在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

高中学生的美术素养,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美术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得以发挥的情境,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个性,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但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才有可能让自身的价值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的是“和谐”的价值观,高中美术教师在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中,应该加入对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理解,呼喊世人对自然环境现状的忧虑和对环保意识的加强,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

二、实施生态文明意识对高中美术教师的要求

1.美术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高中美术教育实施生态文明意识,美术教师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学习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对人与自然的关注,古代许多画家都非常钟情与对自然的感悟和创作,认为合乎自然之道的作品才是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作品。借鉴国外美学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动向,如日本很注重美学中的“垃圾文化”,受自身国情的影响,许多艺术作品都是用人们眼中的垃圾创造出来的,但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本文上面所说的“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美学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新思路。

2.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意识

现行的高中美术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题材也很多,作为一个美术教师有责任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实际的备课、授课、作业评价等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态文明的思想,使学生在美术学科的学习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生态文明的意识,以此使学生在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技能技巧中,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文明意识。

3.探索美术课程实施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模式

第4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1 ] ,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

把对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态的分析,纳入“道”的思想体系,使美的形态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把美的形态纳入“道”的“二元对立”的感性形态之中,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两种形态的划分方法,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乾与坤、天与地、阴与阳、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二元对立关系,《周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 ,“乾坤刚柔,比乐师忧”(杂卦) ,“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下) ,既从观念上,也从方法上确立了美的形态分类的哲学基础。

而直接运用“道”的形态来解释美的形态,则是从清代的姚鼐开始的。作为古文家,姚鼐运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来解释美的形态的二元对立的特点:“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以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复鲁絜非书》) 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刚柔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风格的差异,并以丰富的比喻来对文学风格的状态做生动的描述,表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上对美的形态研究所取的独特视角,使美的形态研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姚鼐的偏颇也就在这里表现出来。他以“道”的形态来解释美的形态,不仅忽略了美的丰富多彩的感性形式,而且在男权中心的语境下,用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两种美的形态来对人的性格情态进行分析,也似乎只注意到处于社会权力中心的两种人:叱咤风云的英雄和超然物外的名士,而如果从自然人来进行分析,至少还应该论及女人应当属于怎样一种美。可以肯定地说,女人的美就不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形态所能包容的了。因此,以姚鼐的这段论述来作为美的形态分类的依据显然是很不完善,也很不科学的。即此一端也可以看出,仅仅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刚柔理论来作美的形态分类的依据,对美的形态研究来说难免会以偏概全,捉襟见肘。

我国的现代美学理论在美的形态分类研究中,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的美的范畴学说。中国古典美学对美的形态的论述,最早可以推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而这一美学命题,又很容易让现代美学家们把“美”与“大”这一对概念与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这一对基本范畴联系起来,从而产生直接的比附和对应关系。虽然孟子所说的“大”既包含了现代美学中的“崇高”的内容,却也有色彩绚丽和气象辉煌的意思,就像孔子赞美尧所说的“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就包含着赞扬尧具有光彩照人的相貌和博大辉煌的气概这样一层意思,这又不是一般的美所能概括的,它是属于那种灿烂鲜艳、绚烂夺目的绚丽之美。但由于现代美学一般只取美与崇高这两种美的形态的分类,所以“大”的后一层意思就往往被忽略了。

我国早期引进西方美学思想时就体现了这样的思维特点。王国维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就美之自身言之,则一切优美皆存于形式之对称、变化及调和。至宏壮之对象,汗德(按:即康德)虽谓之无形式,然以此种无形式之形式能唤起宏壮之情,故谓之形式之一种无不可也。”[3 ]王国维根据上引的康德的理论并加以发挥,提出:“美学上之区别美也,大率分为二种,曰优美,曰宏壮。自巴克(按:即博克)及汗德之书出,学者殆视此为精密之分矣类。”[4]我以为,这就是我国现代美学理论对美的基本形态的最初的命名,此后,美学理论研究便从阴阳刚柔的二分方法出发,对美的形态作优美与壮美这两种形态的划分了。

我国现代美学理论在基础建设阶段就已经把西方美学中对“美”与“崇高”的形态分类,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的分类相比附,从而建立起了概念上的对应关系。早在40年代,朱光潜先生在1941年出版的《文艺心理学》中就从一般美学范畴的角度提出“刚性美和柔性美”这一对概念,并以此为依据,描述了感觉雄伟与秀美时的不同心境 。此后,蔡仪先生在1947年出版的《新美学》中也提出了“雄伟的美感和秀婉的美感” 这一对美学范畴。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认为:“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与优美(狭义的美)的不同。中国战国时期的孟子曾对‘美’和‘大’加以分别;以后的文论、画论对两者的区别描绘得非常生动,明确地提出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概念。”[ 5] 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说:“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中国的传统美学亦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 6 ]这样一来,在我国的现代美学理论中, 就形成了两组概念系统:一组是美、优美、阴柔之美、婉约美,另一组则是崇高(包含孟子说的“大”)、壮美、阳刚之美、豪放美,同一组概念在美学观念上是等值的,两组概念之间则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这一对范畴,就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得到新的解释,形成了作为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两种基本形态。

其实,西方美学的“崇高”与中国传统美学的“阳刚之美”并不能完全等同。康德对于“崇高”的解释是:“它经历着一个瞬间的生命力的阻滞,而立刻又继之以生命力的因而更加强烈的喷射,崇高的感觉产生了。它的感动不是游戏,而好像是想象力活动中的严肃,所以,崇高同媚人的魅力不能和合,而且心情不只是被吸引着,同时又不断地反复地被拒绝着。”[ 7 ]而对于自然界的崇高,康德作了这样的描述:

高耸而下垂威胁着人的断岩,天边层层堆叠的乌云里面挟着闪电在雷鸣,火山在狂暴肆虐之中,飓风带着它摧毁了的废墟,无边无界的海洋,怒涛狂啸着,一个洪流的高瀑,诸如此类的景象,在和它们相较量里,我们对它们抵拒的能力显得太渺小了。但是假使发现我们自己却是在安全地带,那么,这景象越可怕,就越对我们有吸引力。我们称呼这些对象为崇高,因它们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越过平常的尺度,而让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种类的抵抗的能力,这赋予我们勇气来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 8 ]

但如果把姚鼐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进一步发挥,拿来与康德的论述作一些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暗幽,则必无与于文者矣。……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复鲁絜非书》)

姚鼐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出发,并不强调阳刚之美的恐惧的一面,因此反对“刚者偾强而拂戾”,即因为强调阳刚之美而达到令人恐怖的地步,而主张“温深而徐婉”,即力求达到严而不厉,威而不骄的境界。但沿用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一对概念来诠释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比较符合我们的哲学方法和思维习惯,因此也就成为现代美学理论约定俗成的解释。

朴素为美:一种与绚丽相对立的美学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但如果把这一美学形态强调到唯一的程度,并以此为准,否定其他美学形态存在的合理性,就违反了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规律。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朴素”这两个字就来源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对奴隶主统治阶级无限膨胀的欲望 和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极度的憎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一些极端的主张,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他认为仅有这些消极的措施还不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因此,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能够吃饱肚子(“为腹”)就行了,而无须考虑视觉的欲望(“不为目”)。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可信的言词不美丽,而美丽的言词就不可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这些论述都表明,庄子把朴素自然、恬淡无为作为美的最高形态,是符合天地之道的最高的美。基于这一美的理想境界,庄子痛感于华丽之美,《庄子·骈拇》:“骈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也。”《庄子·天地》:“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尤其是在《庄子·胠箧》中,他也同老子一样表现出对华丽之美的深恶痛绝:“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鉤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这段话简直可以看作是对《老子》的“绝圣弃知”、“大巧若拙”思想所作的诠释与发挥,而其对华丽之美所持的排斥的立场,与老子也是完全一致的。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子墨子之所以非乐也,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宇)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墨子·非乐上》) 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韩非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 他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夏后氏没,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食器雕琢,觞酌刻镂,四壁垩墀,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三。君子皆知文章矣,而欲服者弥少,臣故曰俭其道也。”(《韩非子·十过》) 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绚丽之美的文化内涵

尽管从文化观念上看,人们对绚丽之美持排斥的态度,但在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不同形态却又常常持有二重性的立场。作为一种艺术的美,丽词艳藻,铺锦列绣,都会给人以雕琢之感。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这样的美学风格,人们就常常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风格显得粗俗,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作为一种美学形态的“艳丽”,通常就会被人称之为“俗艳”。但是,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灿烂艳丽却又同样表现出对美的别一种追求,具有另外一种文化内涵。

单从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表征就可以看出,许多成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比如我们就常常用万紫千红、姹紫嫣红、桃红柳绿、花团锦簇、五彩缤纷、花枝招展、绚丽多彩、艳丽夺目、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这些成语来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赏,甚至会认为这些可以看作是美的极致,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的美学形态。这是因为人们把这样的美学形态看做是奢侈豪华的外在的形式的表征,是地位高贵、财产富有的最直观的感性形式,也是为一般人所艳羡的物质生活享受最直接的可以诉诸视觉的特征。

绚丽的美作为一种华贵的美的象征,它的光彩夺目的外在形式,正是同高贵的地位、丰饶的财富联系在一起的。“华贵”,就意味着外表的“华”和内在的“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金银不仅在消极方面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对象,而且它们的审美特性使它们成为奢侈、装饰、华丽、炫耀的自然材料,一句话,成为剩余品和财富的积极形式。”[ 9 ] 为此, 马克思甚至从《德国语言史》中找到了在印度日尔曼语系的各种语言中,贵重金属名称和色彩关系的字源联系。

这种华贵的特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表现出来。

第5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领域在受国外思潮(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倾向(西方近现代以来百年间跨度的思潮变革,同一时间进入中国思想领域)。服装领域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服装设计样式随潮流发展呈现多样化表现。如牛仔裤、夹克衫、蝙蝠衫、圆摆衬衣、露脐装、低腰裤 、铅笔裤、堑壕服、透视装、乞丐服等等。诸如此类表现与传统的审美情趣看似格格不入,再加之思想观念不断变革,一度造成国内消费者对服装审美的茫然。同时社会发展西方流行趋势随网络、时尚杂志、电视等媒体进入大众的视线,因此对于服装设计创意的审美评价也呈现出多元化表现。当代服装审美是否符合美学形态便成了问题的根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代服装设计创意审美进行探讨。

一. 美与当代审美

1.美的定义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美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美感,反映的是人的“自我”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需求。人需要客观事物给自己带来某些方面的好感,人又根据某种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出了该客观事物具有给自己带来所需要的好感的功利价值,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就会使人产生美感。这就是说,客观事物对人所表现出的美感,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够给自己带来好感所具有的功利价值,通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在认识层面上的判断和确认。如,女人对男人表现出的美感,是因为女人在功利价值上能够满足男人的在上的主观需求,这种功利价值通过女人的形态特征被男人所确认。

在视觉艺术创作方面,传统美的表现形式则以优美、壮美等,带有强烈秩序感和规律感的古典审美形式表现。从古典艺术作品到现代设计作品,在审美方面的表现则是严格以古典审美形式作为标准。

社会发展到当代,思想领域的意识形态呈多元化发展,审美与价值观也呈多元化发展。当代的审美形态摒弃了以往的古典审美形态,艺术创作和设计的重心由形式转向观念。否定传统的秩序性的审美成了表现的重点。隐喻、模糊不清、戏谑、嘲讽和否定成了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艺术及设计作品成多元化表现。

二. 当代服装设计创意的美学表现

当代服装设计创意受国际时尚流向趋势很大的影响,每年国际五大时尚中心:伦敦、米兰、巴黎、纽约、东京的时装会成为全球服装设计师、时尚媒体、时装设计院校、影视明星、商业成功人士关注的焦点。而流行趋势的产生又是当代先锋文化观念的表现,受社会思潮的发展而产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西方社会思潮活跃、流派众多,社会文化观念呈多元化表现。总的说来表现为现代设计观念和后现代设计观念,这两种设计观念侧重点有较大的区别:现代设计观念侧重形式;而后现代设计观念侧重观念。现代设计观念是由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国际主义等等构成侧重造型、形式以及形式构成。而后现代设计观念最初的产生是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到国际主义的泛化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以戏谑、嘲讽和否定的态度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出了思想挑战,进而将其矛头指向社会的诸多方面,表现出新装饰主义、新古典主义、新现实主义、荒诞主义、行为艺术等等流派,侧重于思想观念的表现。形式与观念的表现重点成了两大设计观念的表现重点。在我们国内这两种观念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没有明确的界线。在服装设计创意中两种思想形态都有所表现,古典与现代的审美情趣都有所表现,其美学表现如下:

1. 秩序化的服装审美表现:

秩序化的审美表现以古典艺术的审美标准和现代设计及艺术的审美标准为基础,从形式上来看表现为强烈的秩序感和规律性,其形式变化以形式美法则为核心,视觉表现以唯美的和秩序的形式为主。设计的整体形式变化符合自然发展规律,造型优美、比例协调、结构严谨、色彩变化规律而秩序、材质应用视觉效果统一协调。

在服装设计表现中,外轮廓设计以“A型”、“T型”、“O型”、“X型”、“H型”等传统造型为主;结构分割设计比例分配协调、符合人体结构功能变化规律;零部件(领子、袖子、口袋等)设计造型变化符合造型规律、比例协调;工艺设计方面符合传统服装制作手法,视觉效果以突出服装的整体性为主;色彩应用设计方面符合色彩变化规律,以统一、变化为原则,色彩的变化在男装、女装、童装、职业装等方面的表现符合性别、年龄、时间、季节、身份以及穿着场合的需求。面料材质设计注重服装视觉的统一性,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符合人体的生理变化,其审美性和功能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统一协调。

2. 非秩序化的服装审美表现:

非秩序化的审美表现主要受非理性哲学观念的影响,表现的更为侧重观念与情感的表达。其形式多变、视觉效果荒诞离奇、情绪变化丰富。常用夸张、解构的设计手法,视觉效果语义含混、荒诞离奇、支离破碎、层叠多变。设计元素在应用时采取背离传统秩序美感的方式,侧重表现不协调美感。

在服装设计表现中,外轮廓设计摒弃了传统的廓形变化,突出局部夸张造型设计和对服装人体造型解构型变化;结构分割设计方面,采取否定传统的比例分配方式和解构处理方法,视觉效果夸张、离奇;工艺设计方面,采取夸张工艺效果的方式,突出工艺手法的装饰效果;色彩应用设计方面侧重表现色彩搭配的变化性因素以及色彩的情绪化表现;面料材质设计方面注重材质的对比,突出表现面料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夸张效果。

三、总结

当代的文化现象呈多元化发展表现,大众审美观念受文化思潮影响,在服装审美方面呈现代主义风格的秩序化审美和后现代主义风格非秩序化审美观念共存的现象。(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学原理》 杨辛、甘霖、 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1

[2]《服装心理学》苗莉,王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6-1

第6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景观、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是“景”与“观”的结合,包括了视觉、美学意义(与网景、景色同义);又有地理学意义(与地形、地物同义),用来描述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还有生态意义(指其作为生态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此外还有文化意义,指其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现代景观设计学的设计对象既为景观,因此景观概念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景观的内涵

1.1 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内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的希伯来的《圣经》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15世纪中叶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18世纪,园林设计师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开始采用景观一词。至此为止,景观一词主要突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景观主要指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景观一词在英语(Landscape)、德语(Landschaft)、俄语中拼写相似。在德语中,“景观”(Landschaft)一词本身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但通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色。英语中的“景观”(Landscape)源于德语,也被理解为形象而又富于艺术性的风景概念。而景观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也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沿用至今。

1.2 不同学科对景观的解释

1.2.1 地理学中景观概念

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1769.1859)将景观概念首次引人地理学,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概念。强调其地域整体性,更强调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体。景观学派的创始人,德国近代地理学家施吕特尔(1872-1952年)把景观看成是一个区域结合的外貌单元,其中所有“可以感觉到的”具有地域意义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并特意把人作为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学者对景观的概念有着笔筒的理解。综合各种关于景观概念的争论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②一般自然综合体。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的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③区域概念。‘是个体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的自然区,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④类型概念。用于任何区域分类单位,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

1.2.2 生态学中景观概念

自20世纪30年代C.Troll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人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Troll不仅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触及的空间总体,更强调景观作为地域综合体的整体性,并将陆圈、生物圈和理性圈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肖笃宁对景观定义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对景观的认识可以归纳为:①景观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景观是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殊结构;③景观是生态系统向上延伸的组织层次;④景观是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整体系统;⑤景观是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

生态学通过两种途径使用景观这个概念。一种是直觉地将景观看作基于人类范畴基础之上的特定区域.另一种是将景观看作代表任一尺度空间异质性的抽象概念。

1.2.3 景观设计学中的景观概念.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对景观的理解以北大俞孔坚教授的《景观的含义》一文为代表,文章从景观的视觉美、栖居地、系统、符号四个方面对景观的含义进行阐释。将其概括如下:

(1)景观的视觉美含义。指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使其能够知觉服务于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活需要。

(2)景观的栖居地含义。是指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与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

(3)景观的作为系统的含义。景观作为系统有着五个层次的生态关系,分别为: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存在于生命与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

(4)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景观是文化符号,是人类理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

2、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设计是对土地进行分析、规划、改造、管理、保护及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土地的全面设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人如何利用土地的问题。

在西方,景观设计学科包含区域性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社区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及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地的设计,此外还有综合开发设计、土地综合利用设计、传统领域的公园和花园规划设计等。

我国著名学者刘滨谊在《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一文中提出、阐述和论证了景观设计的三元论。文章指出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①景观环境形象;②环境生态绿化;③大众行为心理。称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时要达到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综合与协调。

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容了视觉景观(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

3、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的发展对景观设计有着促进和指导作用。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结合景观内涵从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阐述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具备的原则。

3.1 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视觉美原则

景观一词最初的含义主要关注景观的视觉特性。景观是视觉美,

景观即风景,是画家描写大地上景物,是在画框里的艺术品,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要遵循视觉美原则。这也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原则。一件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应该在满足生态和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

景观设计的美感通过景观形式表现。景观形式的构成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定的形状、空间、大小、色彩、质感。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形式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组合规律,如多样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抽象与具体、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而又创新的运用这些规律,不仅能表现景观建筑的视觉效果,也能协调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

以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为例。淮海战役纪念塔对比的手法,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与周围建筑在高度上产生强烈的对比,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从而突出了纪念碑的雄伟与庄重。同时采用了对称的布局手法,这也是多数纪念性设施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来表现出环境与氛围的肃穆。合理利用比例与尺度的效果,布置低矮的灌木来突出纪念碑的高大。

3.2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生态原则

在生态学中景观则作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它与社会物质文化系统紧密相关。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而景观的生态设计也有其设计原理。概括如下:

(1)尊重自然原理。地理学中主要关注景观的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特征和景观形成过程,它与自然联系密切。

(2)整体设计原理。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的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而设计,也为美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整体优化。

(3)4R原理。主要目的为保护和节约资源。具体内容为Reduce(减量)、Reuse(再用)、Recycle(再生)和Renewable(更新)。

(4)设计适应性原理。自然景观有起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3.3 景观设计的社会性

3.3.1 文化原则――尊重文化

景观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以及人们所受的教育、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都对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些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景观形象在景观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在景观创作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象来确定其风格。而一定要先对所服务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传统风格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作品得到当地大众的认可,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以徐州户部山地区为例。在做商业景观设计时,首先要了解户部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做好古名居保护的同时,尊重当地的文化与开发现状,建设周围的商业景观。如商业建筑要仿古名居的建筑风格;路灯、休息坐椅等景观小品要与当地古朴的文化氛围融合;在设计选材时,着重石材和木材或涂木漆,使商业建筑在外观上有古典韵味。当然在建筑内部的布局与处理上也要与当地文化相映成趣.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3.2 以人为本原则

“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确定的是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来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这里所说的人们,是指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规划的是他们在景观中所欲得到的体验,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人在景观中的体验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不同的景观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服务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景观体验要求。因此,在设计前就需首先确定所服务的对象所欲在景观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只有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才能设计出真正成功的作品。

第7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当代美学/自然美/哲学思考

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类的发展就其文化形态来说,大体言之可以分为:神灵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这三种文化都严重地影响到人类对自然、对自然美的观念。

神灵中心主义时代,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类对自然、对人自身的认识都非常有限,人类的自我意识处于低级阶段,尚不能很好地将自然与人区分开来,总是将人世间的变迁看成是自然界变迁的反映,而且将这一切都归之于神灵,于是神灵成为人类命运的主宰。几乎所有的民族都经历过自然泛神化的阶段。不仅整个大自然是有灵的,每一自然物都是有灵的。这个时候人们也不是不能发现自然物的美,但是对这种美保持一种敬畏,而丝毫没有亲近亵渎之感。

在神灵中心主义时代,自然在人类生活中既是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又是精神崇拜的对象。这两者是有矛盾的。既要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又要不得罪神灵,就只得乞求神灵的宽恕了。据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一书中的介绍,原始部落苏兹人出发打猎前一连几天都在不断地跳熊舞,希望熊神能对他们发生好感。到了狩猎现场,见到动物,还要为动物唱赞美歌,以讨好动物神灵。在中国文化中,自然充当着最高神灵使者的作用,传达最高神灵的信息,自然成为人与最高神灵精社构能的通道。据张光直先生的研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动植物花纹,它们充当着通天的作用。这个时候的自然美,实质是神灵的现实显现。

人类中心主义时代,始于何时,不能确指。这个时代的出现,在精神上的突出就是人与自然两分,人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对自然的抗争意识。在中国文化中,《周易》中“三材”观念的出现应是突出的标志。虽然说人不是万物的主宰,但人与天、地相并,且人在天与地之中,隐含有人为中心的意思。西方文化中,古希腊哲学家明确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的地位张扬到超越自然的地步。有了这种观念,人类中心主义便得以确立。

人类中心主义在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体现是不一样的。在农业社会,人类中心主义主要为自然人文主义,在这个时候虽然看重人对自然认识与改造,但基本上规范在合乎自然的这个根本原则上,中国儒家哲学讲的“天”虽有神灵意味,但基本上还是说的自然。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天”含有自然规律的意思。中国的儒家哲学喜欢讲“不违天时”、“合于天”,体现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道家哲学讲“道法自然”,更是明确地以自然为本。不管是儒家哲学还是道家哲学都体现出典型的农业文化的特征。这个时候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最为典型的命题是“澄怀观道”。“道”即是自然。

工业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主要体现为科技人文主义。科技人文主义对待自然的突出特点是运用高科技手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成为人的又一体。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自然人化”。马克思接受了这个命题,将其基础由精神移到实践。工业社会的审美观突出体现为美包括自然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说自然人化。这种美学观念直到今日还在我们的美学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

生态中心主义,是上个世纪产生的。它的出现是因为工业社会的高度发展造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休止的掠夺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于是一个一直潜在的生态问题得以彰显,地球上出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生态危机”。本来一直由自然独自来实行调剂的生态平衡竟然要由人类来参与才能实现。生态危机的出现调整了人的全部理念,生态主义应运而生。生态主义是堪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相提并论的一种文化主义,一种价值,一种思维方式。这三种文化主义其实也是相交叉、相渗透的。相比较而言,生态主义的兼容性更强,它无疑有科学主义的内涵,但不能归结到科学主义。生态主义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命运,因此,骨子深处是人文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生态人文主义。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同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利益为惟一利益,以人的价值为惟一价值,人是宇宙的中心。生态主义则不是这样,在生态主义看来,既不是人,也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是宇宙的中心,因此,生态主义也可以称之为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进步,最为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由单一的人类价值观转变为多元价值观。传统的价值观只承认人类的价值,忽视甚至否定自然的价值。总是将自然看做占有、掠夺的对象。这种观念现在已经面临崩溃。因为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不尊重自然的独立地位,不尊重自然的价值,人类就必然遭到自然的严重的报复。这方面人类尝到的苦果实在是不少了。与其被逼迫承认自然的价值,不如主动地承认自然的价值,将“尽人之性”又“尽物之性”统一起来,而且在观念上明确,只有“尽物之性”,才能很好地“尽人之性”。生态中心主义主张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均衡发展,根本的价值既不属于人,也不属于自然,而属于生态。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既是自然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人类的最高价值所在。

生态中心主义审美观是全新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在自然审美上体现得最为突出。

第一,它不是从生命某一部分或生命的个体来看自然美的性质,而是从生命的整体、生命的联系来看待自然美。

从生态的意义看自然美,自然美之所以存在,其基础在于构成生态环境诸要素相互作用所达到的和谐运动和良性循环。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是造成和谐运动和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体现着生态意义的自组织进化图式只不过是无数生态因子运动形态的有机结合。正是生态因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了生态运动的复杂性,也由此形成了地球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片面发展,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而整个系统的危机也同样决定着个别生态因子的命运。

从生态意义看待自然美,美不是美在个体的生命上,而是美在生态平衡上,也就是说要着眼于生命的联系,从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去看待自然美。这种视野的扩大,将极大地丰富自然美。有些在人类中心主义看来根本没有审美意义的事物有了审美的意义,而有些在人类中心主义看来审美意义很大的事物也许没有那么大的审美意义甚至根本没有。

从生态的意义上看自然,自然不是全美,有些因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出现的自然景观不能称之为美。人造的自然景观美不美要看是否符合生态平衡。如果它的出现造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就不能说是美的。

第二,它不只是从人的价值上来看自然美,也从自然自身角度来看自然美。自然美不只是为人而美,也为自身而美。

人的价值不是评价自然美的惟一的维度,只是维度之一。汉斯·萨克塞说:“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的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美比人的存在更早。蝴蝶和鲜花以及蜜蜂之间的配合都使我们注意到美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不是我们造出来的,不管我们看见还是没有看到,都是美的。”(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说美比人的存在更早,是人类中心主义根本不能接受的,因为我们向来认为,只有人才拥有美。美国学者纳塔莉和安吉尔著的《野兽的美》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动物其实是有它们的美的。这种美有些能为人所接受,于是成为了人类的审美对象,有些至今还不能为人类的审美习惯所接受。有些虽然具有很高的形式美,但因为其对人类负面的损害,人类尚不能对它持审美态度,比如有些小蟑螂的颜色是非常精美的,最耀眼的一种是宝石蓝,带有青铜色的斑纹和细长的红条纹。但人们普遍地憎厌蟑螂,因而很难进入审美的态度。

这个维度的变化可能是人最难以接受的,却是可以实现的。本来人与动物之同,就在于人可以既按照自身的尺度、又能按照物种的尺度创造世界。既如此,人也就能既按照自身的价值、又按照物种的价值来评价世界。

第三,它不只是从自然人化的维度,还从自然创化的维度来看待自然美的产生。

向来的观点认为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产物。当然,这种观点内部也有分歧。一部分学者将自然人化理解为劳动,自然人化是人的物质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即生产实践。有一部分学者将自然人化理解成移情,人将自身的情感投射或者说转移到自然物身上,于是,自然物就具有人的思想与情感。这种自然人化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这两种看法当然有重要的不同,但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

按照生态中心主义,自然美的产生是自然创化与自然人化共同的产物。自然具有无比的创造力,现今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事物,绝大部分是自然创造的,而且人类的创造也就是文明,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人类利用与运用自然规律的成果。是自然创化假手于人的实现。

生态美学认为,人拥有人的智慧,自然拥有自然的智慧——生态的智慧。许许多多的生命物种,植物、动物、菌藻类都有生存的办法和自我保护的策略,都有着一定的适应环境的智慧,有些智慧的精致和神秘,还远不能为人类现有的科学所破译。自然的美是神奇的,它既可表现为鹦鹉螺的形体那样的外在表象的完美,也可表现为更深沉内在的数理结构逻辑的美。这些美未尝不可以看成生态智慧的产物。自然的进化是一种自组织的进化。在这个过程中,美是自然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目的。

第四,它不只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部心理等方面的统一来看待和谐,而且从整个宇宙、至少是整个地球、整个地球上的生命有序存在与运动来看待和谐,赋予和谐新的解释与意义。

向来的美学都承认美是和谐,不论古典形态的美学,还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也不论是中国美学,还是西方美学。但是向来的美学对和谐的理解都没有提到生态平衡的高度。在生态中心主义看来,和谐的本质就是生态平衡,是生命的有序存在与发展。自然美是诸多美的形态中和谐的典范。和谐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支持、互惠共生。原始森林的多元性、四维性,充分体现了生态和谐性。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不同品种、不同高矮、不同情状的互相搭配、植物与动物又构成非常和谐的共生关系。除此之外,有机体与无机体之间,甚至空气、阳光与大地上所有的一切成员的关系都是和谐的。所有这一切,构成一种生态景观。这种生态景观无疑是最美的,人类的创造无法与之相比。所以和谐的实质,在生态中心主义看来,那就是生态的平衡与有序发展。

第五,它不是将艺术美,而是将自然美看做最高的美、典范的美。

第8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文人山水画 自然 生态美学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决定了生态美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在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如何发展,近些年的争论非常多。作为中国生态美学建设代表人物之一的曾繁仁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包括生态美学在内的生态理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说,我们有必要转向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发现思想资源,进而推进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研究。

曾先生的见解值得思考。的确,自然为何?美在何处?人与自然应当取什么关系?这一系列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在直接以自然山水为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就反复涉及。因此,虽然生态美学只是二十世纪才诞生的学科或研究方向,并非“古已有之”,但从问题实质而言,我们认为,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发了有关生态美学的深刻见解。

一、自在美:传统文人画论中的自然观

如何看待自然,是生态美学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在文人画论中有相当多的相关表述。

道家思想被认为是文人山水画的理论来源。道家认为,本真的、原生的自然是美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庄子则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即是说,道是世界的总根,一切都由其化生;而化生之德是无上的,因而也是至美的。自然之美在于它是世界的本真、源头。在传统绘画美学看来,自然之美,因其为道无言之化生。

这种自然观在山水画论中亦反复表述过,被视为中国山水画论之开山的宗炳认为,图画山水乃“圣人含道哄物,贤者澄怀味像” (《山水画序》)。圣贤们能够理解自然之道,因而他们通过勾勒物像来感受自然之大美。清代的石涛认为,画之法,统一于自然之本质。“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文人画家常以诗的语言描绘自然的美,如,“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桩,冬山惨淡而如睡。”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质的表现”。“天地运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实质之所在”。这个意思在石涛《画语录》中也有明确表达:“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自然万物之美,源自道之化生。感受美和体验自然之道,激发了文人们涉足画事。

在文人画理论家看来,自然万物不仅有物质实体的存在,亦寓内在的品性;自然美是万物“自美其美”,因而可以称其为“自在美”。

第9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生态;循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及各种艺术手法的积极开发和利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室内物质环境。室内生态化思维是一个正在研究探索中的新课题,它是一种富含现代文化内涵与人文色彩的新兴思维模式,将生态化设计思想引入室内设计中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生态化设计思维必将成为室内设计中平衡空间环境与生存价值二者关系的新思路。

一 室内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室内设计过多的追求高品质的视觉环境,而很少考虑到室内装修以及今后使用中存在的种种环境和经济问题。从目前国内的总体情况来看,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过度追求建筑装修的“奢华”、“气派”、“新奇”,过分强调装饰材料的运用。而盲目地大量使用装饰材料,并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有的装饰材料不可再生或再生周期长,这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这些材料中很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没有对室内设计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没有对室内设计内涵进行的深入研究。面对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必须承认,现代室内设计带来了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所引发的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还将现代室内设计中室内生态设计提上日程。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际潮流的推动下,室内生态设计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发展成室内设计的主流,并且会在今后的建筑实践中不断被完善,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生态化设计的美学价值

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动态平衡,是一种和谐共生生态审美观念与存在状态。它以生态学为基点,用整体生态系统观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本质上阐述二者关系,反对绝对人类征服环境行为,主张生态伦理和美学统一,追求真正的“天人合一”。“生态美学理念,是现代科学与哲学生态化在审美领域中的集中体现。”即生态美学追求事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以一种关注现在更在乎未来的可持续性眼光对待各种事物转变。生态美学在设计中表现为生态思维的具体化和实践化,运用生态学原则与方法进行思维定位:始终坚持生态化与人本化审美原则,强调设计与自然环境共进退理念,强调自然人性化、空间自然化的统一。所以说,生态美学为生态化设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寻依据。同时生态美学为室内空间设计带来了新审美判断和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即以生态眼光去看待各项设计。一方面,它反对昂贵的设计堆砌,追求实实在在的“诗意栖居”载体。因为生态美学第一特征是生命力,所以人在空间中的生存价值依赖于生态化设计思维体现。另一方面,它注重设计整合性,在设计材料上强调有机和可再生材料特性及设计方法,在艺术法则上以整体设计来取代线性设计。再者,设计中尽量全面确保设计原生态,使室内空间从简单生活空间上升到关于生命价值的生存空间。生态化设计是用生态美学的观点,理解并重新定义室内设计深层美的新型设计语言,并将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室内设计师审美趋势,为当代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了新思维和设计方向。

三 生态化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生态设计不是表面上做文章,要从实际出发,多角度的思考,它既不是空间功能的片面塑造,也不是对自然环境再现和挪移,而是自然、生活、艺术与科学的整体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是以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的。

1.凸显自然风貌

在室内空间中尽量地将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融为一体,吸取“多外留,少掩饰”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空问理念;充分引入自然元素,自然色彩、材质、造型等都是非常好的室内设计题材,达到利用视觉文化传达生态理念的目的;多采用自然光,有策略性地进行采光造型设计,减少人工灯光照射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能源浪费;尽量使用无污染、易溶解、可再生材料,保持空间环境的舒适;尽量使用当地设计技术和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室内空间形式和风格应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总的来讲,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保持生态的生活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负面影响。

2.强化人的主体性

消费观念的生态化是现代生态化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念或理念的形而上学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进程,甚至可以直接改变他与周围世界的关联。在思想上,可依托教育力量,对人进行生态理念的教育,从思想上深化生态思维,以便为生态理念从构想到现实的转变创造动态条件。在设计中,提倡居住者参与设计即边居住边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空间构架方面,提倡空间灵活性和模糊性,增加空间变化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使用功能,相对最大限度地降低空间二次改造成本与污染,真正地凸显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

3. 倡导生态原则

首先,提倡实用消费。尽管室内生态设计把创造优美室内人居环境作为发展目标,但是生态设计倡导节约、朴实的消费思想、倡导实用优化的消费设计,反对铺张浪费。把消费与设计维持在资源与环境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保证空间发展可持续性,体现为一种文明生态价值观。其次,注重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注重用系统生态价值观研究人类各领域的审美问题,它强调人与审美环境的共振与互动。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它表现为人类遵循自然和谐法则,利用绿色景观、新材料、新能源等各种自然元素实现室内空间的持久舒适。最后,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室内生态设计强调生态理念体现为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采取节约和回收利用方式,对可再生资源尽量低消耗。使用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与生态设计技术,采用全面现代绿化方法与常规能源节约技术。设计中提倡“废物利用”便是生态设计理念的实践。

四 结语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能源的耗竭危机,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室内设计中的生态设计只是在众多领域中的一个微小的认识,但希望其中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地域设计观、伦理设计观能够对设计者们起到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