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

第1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研究生态美学,首先应该回答“什么叫生态美学?”这个问题也是确定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王著对此有着明确的说明:“生态美学的任务可以被界定为,使用现象描述和本质直观的方法,研究现实世界以及文学作品描绘的日常生活世界场景中人与自然交往的关系,通过这种研究扩展对自然事物的理解,在主体性存在的框架中发现自然事物在物质性之外所具有的存在内涵。”①这里尽管是在说明“生态美学的任务”,但其实是在界定生态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就研究方法而言,王著明确提出是“现象描述和本质直观的方法”――这正是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就研究对象而言,王著明确将之界定为“现实世界以及文学作品描绘的日常生活世界场景中人与自然交往的关系”。王著在另一处更加简明地指出:“现象描述和本质直观是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它帮助生态美学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即通过研究现实或者文学所展现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与自然的交往方式阐释自然超越物质存在的丰富内涵。”①正因为作者采用的是现象学的方法,所以她将自己的生态美学称为“现象学生态美学”,从而区别于国内外已有的生态美学立场。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生态美学观呢?上面引用的两处界定清楚地表明,作者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界定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的――这个研究对象说到底就是“自然”,也就是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与审美表达,用王著第四章第二节的标题“从现象学的自然美学通往伦理学”来概括就是,作者所研究的其实是“现象学的自然美学”。如果这个概括符合王著原意的话,那么,王著必然面对一个学术质疑:“生态美学”与“自然美学”是否能够等同?如果不能,那么二者的区别何在?

众所周知,所谓“自然美学”就是以自然作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它将研究对象限定在“自然”上,从而将人类文化创造的产品(包括一般的审美文化产品和艺术品)排除在外。“自然”作为审美对象普遍地出现在古今中外的审美活动当中,因此,关于自然的美学理论层出不穷,比如,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自然审美理论,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当中也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美学理论。作者对此当然有着清醒的意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自然”,而这个问题又包含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自然?二是进入人类审美活动中的自然到底是什么,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自然事物、康德意义上的自然本身,还是其他什么?王著正是通过论证这两个问题而把自己的“现象学生态美学”区别于一般的“自然美学”。

就这里思考的第一个方面而言,王著提出,我们应该带着“敬畏之心”来看待自然。王著非常精彩地论述了“敬畏之心来自哪里?”这个问题:“敬畏的来源也许有很多,当最伟大的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的奥妙永远不是人类的理论所穷尽时会有敬畏之心,当普通人遭遇到人力所不能及之自然奇迹时会有敬畏之心,现象学提供给我们的则是理性在自我质疑、自我辩驳和突围中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时产生的敬畏之心……现象学的敬畏是在经过艰苦的理性思辨之后,由理性自我逼问而达到的极境。正因为这个自我逼问的过程缜密而充满理性,其逼问的结果才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理性对于自身有限性有了足够清明的认知之后才能为敬畏之心的建立打扫出一片空地。”②众所周知,敬畏自然是当代生态伦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心存敬畏之心去欣赏自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自然审美,尤其完全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广告中所隐含的“自然美”的观念,它可以被叫作“生态的自然审美”。尽管王著并没有明确地采用这样的表述方法,但是,它对于敬畏之心的论述表明,它也比较清醒地将生态伦理视为自然审美的前提。

就上面提及的第二个问题而言,王著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如自然”概念,用来区别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自然事物以及康德意义上的自然本身。王著提出,所谓“如自然”就是“好像自然那样的意思”,“如”借用了佛家用语“自然真如”消解自然实体性意味的内涵,它的提出恰恰是为了批评常见的“真实的自然”这一概念。王著认为,生态批评的直接价值不在于陈述任何一种保护自然的实践行动或者直接指向现实行动的指导观念,而是通过恰当分析作品中的“如自然”,精确恰当地陈述其中所隐含的自然理想、自然观念,帮助我们理解的不是所谓的自然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如何理解自然”①。

王著对于“自然”的上述两方面论述,有助于其“现象学的自然美学”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美学”而走向“生态美学”。但是,笔者还是对此保持不同看法。笔者一直坚持从审美方式而不是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界定生态美学,一直认为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审美”,也就是借助生态知识、立足生态伦理意识的审美活动②。“生态审美”的对象既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包括生态文学在内的文艺作品、审美文化产品等。也就是说,笔者一直重视生态学和生态哲学在构建生态美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思路与王著有着明显的差别,王著明确提出它“坚持的一个基本信念是”,尝试从人文学科自身独特的思考脉络和思考层面上理解“生态”问题,“而不是将生态科学或者生态哲学方法直接拿来套用到美学和文学研究中”。王著对这些方法一直保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因为它们无论在理解自然事物还是人类自身时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二元论的对象性思维方式”。王著认为,它以现象学为基础的生态美学研究坚持彻底的“主体性”一元论立场,认为自然事物以及生态问题只能从“人的存在”这个绝对基础出发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理解③。笔者认为,王著这里表达的学术信念和学术立场值得认真讨论,这个讨论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学术问题:其一,在构建生态美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看待生态学和生态哲学?其二,现象学与“主体性”一元论之间是否有着必然联系?

由于王著将自己的研究主题确定为“现象学的自然美学”,它为自己设定的核心问题都与自然有关。比如:自然事物的主体性应当如何理解,它与人类的主体性是同样的意义吗?生态整体的价值何以判定,是谁来判定的,人类自身的文化观念、思想意识是否包含在生态整体的范畴之内?现代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之感从何而来,“自然”如何能够重获现代人的尊重?在自然中的审美经验有什么现实意义?王著致力于对这些对问题的进行深入反思,从而确定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批评)的身份。带着这样的写作动机,该著试图借助现象学方法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从而形成了全书结构的隐含脉络。王著进而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正是生态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其回答方式是具体研究代表性的现象学家,试图通过对诸位现象学理论的细致解读,来逐步展示生态美学理论的完整面目。从这种思路出发,王著将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杜夫海纳以及英伽登等五位现象学家及其理论放置在生态美学(或生态批评)的问题视阈中,“在生态文化的问题视域中与现象学理论进行对话,构成生态美学理论的是这种对话的结果,而不直接是某个现象学家的理论”④。正因为这样,王著才将自己所构建的生态美学称为“现象学生态美学”。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采用现象学方法来构建生态美学呢?或者说,现象学理论可以为生态美学提供哪些借鉴呢?王著提出了如下四点:首先,现象学反对现代科学与哲学方法中事实与价值、主体与客体、人和世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与生态美学对生态危机思想根源的批判完全一致,正是在对现代自然科学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批判过程中,生态美学和先验现象学获得了接近的可能性。第二,现象学凸显了研究的主体化视角,研究在人的主体性存在世界中出场的自然事物,研究存在层面上人与自然事物的关系,这是生态美学与生态科学的不同之处。第三,现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现象描述和本质直观,它们意味着现象学与美学有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第四,现象学探索的是人和世界的对象化关系形成之前的原初联系,在这个原初存在的层面上来理解自然,让我们看到人与自然事物的存在关联远比生态科学教给我们的要深邃复杂很多,生态美学将和科学一起培育对存在的敬畏之心①。

客观地说,这四点都很有见地,的确都是生态美学构建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但是,王著对于生态科学的态度却值得深入辨析。现象学的创立者胡塞尔出版过一本名著《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对于现代西方科学进行了严厉而深入的批判。王著之所以特别警惕“科学”(包括生态科学),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胡塞尔所批判的“欧洲科学”的具体所指及其所包含的思维方式。简单说来,胡塞尔所批判的科学是以伽利略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这种科学思想将自然视为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一本书;其后的思想家们不仅将数理模式运用于自然,甚至试图运用于正式社会领域。自然被理解为自然事情构成的总体即自然界,它可以、也必须采用实证科学所通常使用的实证方法来研究。在胡塞尔那个时代,生态学尽管早已出现但依然比较幼稚,在社会上发生的影响也很微弱。但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生态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众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普遍借鉴的科学范式。特别是1935年出现的“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有力地揭示了生物圈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运行规律,甚至将地球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庞大的生命体。1972年出现的“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的核心思想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其提出者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说过“地球是活着的!”这些自然观与胡塞尔所批判的科学思想及其隐含的自然观有着根本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轻易否定科学,特别是不能轻易否定生态科学。在笔者看来,王著所提及的“生态文化”也必须与生态学科学联系起来才能得以明确界定。所谓生态文化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符合生态规律的文化;如果没有生态学,一切以“生态的”作为限定词的概念诸如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等,都无法得到清楚的界定。

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现象学及其造成的所谓的“主体性框架”问题。王著明确断言:现象学的全部研究都离不开“人的生存”这个充满主体性色彩的框架,比如意识现象学研究的是在意识活动中事物的显现,存在论现象学研究的是在人的生存实践中世界的显现,身体现象学研究的是身体知觉如何呈现事物,审美经验现象学是从审美世界的层面来理解现实世界……总之,现象学在研究事物的时候绝不脱离“主体性存在”的框架,事物只有在这个框架中才能被呈现、被理解和被感知②。按照这种思路,王著甚至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论断:“现象学不承认‘客观世界’,只研究事物在先在的‘主体性存在’框架中的显现”,王著将自己的立场称为“坚定的主体性立场”①。

在笔者看来,王著的这个论断值得进一步推敲。胡塞尔现象学特有的方法论步骤是“现象学的还原”,其基本方式是现象学的悬置。现象学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它看来,我们的自然态度预设了外部时空世界的实存,并预设了作为心理及肉身个体的我们自身的实存。现象学的悬置就是要把这种自然态度“放进括弧之中”。这里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加括弧”这种做法仅仅是对于世界的客观存在“存而不论”,以便更集中地探讨世界如何在意识中被给予、被体验,这绝不意味着否定世界的实际存在。即使这样,现象学阵营内部也出现了很大分歧,比如现象学宗师胡塞尔与他最欣赏、最忠诚的学生英伽登之间关于观念论(idealism)与实在论(realism)之间的论争。胡塞尔的先验观念论认为,所谓的“真实世界”的存在与本质都依赖于先验意识,它只由于意识才得以存在,意识之外则是“无”。英伽登尽管极其尊敬他的老师,但是从1918年起,他直接或间接地抛弃并批判其师的先验观念论,这种批判甚至贯穿在他此后整个哲学研究工作之中。

我们这里无法详细讨论现象学阵营内部的观念论/实在论之争,这里只是提出如下一个生态美学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否客观地存在一个由生态学所描绘的客观世界?在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追问第二个问题:这个世界是如何向人显现其自身的?王著站在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立场上,对第一个问题基本上“存而不论”,而是直接进入了第二个问题。笔者研究生态美学的立场首先是实在论的,然后才是现象学的观念论的,原因在于,笔者认为生态美学是一种“对症下药”之论――它所针对的“病症”是生物圈出现的生态危机,只有首先承认生物圈的客观实在性及其生态危机的客观实在性,生态美学的时代使命与思想主题才能得以确立。现象学对于生态美学研究的重大启示在于,它让我们极其清醒地意识到,客观世界尽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并非直接呈现其自身的,而是通过人这个中介才得以显现的。正因为这样,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显现客观世界的方式,才成为我们必须深入考察的课题。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多种多样,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呈现自然的方式是其中最为深层、最为隐秘的。生态美学必须对此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批判。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同意王著的如下论断:“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独特性就在于,它要基于人的存在这一主体性框架上展开对自然的研究,在人与自然事物的生存关联中研究自然。”②

结语

第2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美;美学;森林之美;森林美学

森林进入美学,并不是一种意识的偶然。作为感官愉悦的观念发现,在主观经验凸显客观视野的森林之美,既是自然美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森林文化思辨不可或缺的支撑。森林美学是关于森林存在的美学内涵、意蕴与价值,是研究森林作为自然之美独特表现的理论学说。若森林属于自然是确定的,森林之美归于自然之美是无疑的,但自然是否属于美学研究的对象,自然之美是否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自然之美是否与艺术之美一样属于美学的表现形态,这些问题都曾是美学发展进程中的藩篱。

一、森林美学的可能:作为自然美学的一种支撑

森林美学作为人们认识森林之美、感知森林之美的新兴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森林,它的学科界域是美学,具体地说是自然美学。讨论森林美学的可能,首先须关注美学的产生与定义。李泽厚先生从哲学的角度将美学定义为“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1。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观察思辨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美的存在与表现,它既从人类社会自身的生活创造与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锻造美的因素,也从自然界未经人类干预的原初生态环境中挖掘美的基因。

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沃尔夫的弟子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先使用美学(?sthetik)概念,应该承认美学内涵概念的自然属性并不明显,它更多地侧重于从艺术作品中寻找美的源泉。但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由于自然美学被错误地排除在美学的总体范畴外,艺术哲学往往成为美学的代名词。若把美学狭隘地局限于人类的艺术表现,或者用艺术之美来贬低自然之美,如黑格尔所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2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然之境的短视。心灵固然是博大的,但它在绝对自由的层面还是需要回归自然界,美感生发于心灵的感悟,但最大的源泉还在于无限的自然才能满足人类的心灵想象与实践的自在自为。

黑格尔对人类自身融合想象与行为所创造的艺术之美的单向度推崇,绝对地把心灵作为中介,认为“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这里的‘高于’却不仅是一种相对的或量的分别。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3。在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观念体系中,以心灵来塑造人类艺术之美的至高境界,这是心灵意识第一性、物质意识第二性的褊狭表现。当我们站在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反思,需要避免人为化艺术美学观念的主宰作用,重视在美学研究对象的另一翼――自然美学的衍生与意义。毕竟从自然界孕育人类、人类产生于自然的源流来看,自然之美的存在早于艺术之美;从自然之物浑然天成、天造地设的角度来看,自然之美的表现高于艺术之美。若从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转化的环境哲学层面来看,自然之美在广义的视域中包含着艺术之美。

超越艺术美学中心主义,走向对自然美学的包容与尊重,需要重新认识自然的存在与价值,特别需要挖掘作为自然典范重要表现的森林之美的存在。美学的自然化是自然美学发展的契机,它也被看成是生态美学的有效通路。若我们承认有一种美学形态既是属自然的,也是属人的;那么另一种被称之为环境美学的概念就出现了,它在更强调人类活动介入自然的范畴上,论述人工的美学样态及与人类相关联的环境之美的存在。

若以情感观赏自然,以感觉介入艺术,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认可自然美学具有与艺术哲学同等的地位,又能够在什么层面创造森林美学在哲学之维的存在之可能。这不仅取决于森林之美能否被认同为自然美学的范本,关系到从哲思的角度对森林之美的全面发掘、细致分析与系统提升,更决定于森林美学作为自然美学的分支学科及代表性范式能否在观念共识的意义上成立。

追溯森林美学的历程,它若是从美学理论的丰厚沃土中长出的精神森林,它或可理解为从广阔物质森林中升起的美学观念奇葩。森林美学的概念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其内涵博大精深。分析不同样态的森林美学之概念的可能,它体现为作为词源的森林美学、作为对象的森林美学、作为学科的森林美学、作为价值的森林美学与作为属性的森林美学。

作为词源的森林美学,强调人类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对森林的观察、感觉、认知与理解。如森林美是森林美学的客观基础,人类从美育的焦点切入对森林的欣赏和森林美的创造、开辟和保护,提供了森林美学概念成立的可能。审视“森林美学”的概念,从词源上讲,它是从德语Forstasthetik一语而来,这是个由Forst(森林)和Asthetik(美学)组成的复合词。“Forsstasthetik”一词是萨里斯齐从1876年开始使用的。

作为对象的森林美学,是对森林美学研究客体范畴的确认。有一种观点认为,1885年萨里斯齐创立了“森林美学”,但德语Forst在德国仅指用人工经营和培育的森林,即“施业林”。因此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施业林之美的学说”。而其研究对象就是施业林的美,其范围包括施业林之美的本质与特征、施业林之美的思想发展、施业林之美的培育、开发和保护等。福瑞斯特(V. Furst)的森林狩猎辞典就采用了这个研究对象的定义。斯齐瓦帕奇(Schwappach)则认为V. Salisch关于森林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狭窄了些,他略作修改,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森林美的学说”。他使用的德语词汇是Waldasthetik这个复合词,“Wald”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切林地和林木结合的森林有机体;它既包括作为非自然化森林核心的施业林(林业的经营对象),也包括非人工化的施业林,还包括和森林相连的草地。布斯塞(Busse)的林业辞典采用的是斯齐瓦帕奇(Schwappach)的定x。多数林学家支持这个广义研究对象的森林美学之定义。而在一百多年后,来自我国台湾的森林美学家林文镇特别强调森林景观作为森林美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在现阶段国内状况下,森林美学可定位在运用美学原理来探讨森林景观施业”1。

作为学科的森林美学,体现出一个从技到术、从术到学的理论推进,并进而从面的林学理论到多知识系统的美学论内涵的扩展。在以专业为条件的学科分界中,学科是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不同科学界域的知识集群。1885年萨里斯齐(V. Salisch)出版了《森林美学》一书,明确提出森林美学的概念,标志着这一学科的萌生。森林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属于哲学和林学的交叉学科。从西方森林美学史的产生过程来看,首先是那些从事林学研究的德国学者关注森林美的形式、本质与特征,并从森林美这一内涵介入森林美学的概念,由此探讨森林美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之学科的可能。从森林美学与美学的学科关系来看,它们是特殊和普遍、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它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分为艺术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有的学者把它看成是生态美学),从理论特点的角度可分为基础美学(有的学者称之为哲学美学)与应用美学(也被看成是科学美学)。那么森林美学是美学在自然美学层面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它是应用美学的一个支脉。自然美学在其领域范畴中包括了森林美学,凸显出森林在原初意义上的非人为化痕迹及人类对森林的自然之美的欣赏;森林美学在面向人类生存、生活与生产的层面进入应用美学的框架。如果说基础美学给予森林美学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那么森林美学是基础美学在森林界域中的理论运用。所以早在19世纪,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林学家们就开始讨论实施森林美学教育的意义。而在1916年由日本学者新岛善直、村山酿造出版的《森林美学》一书进一步推动森林美学作为学科的发展,他们将森林美学定义为“研究关于所有森林美的活动之学”1,并认为欣赏森林美和营造森林美“二者都是美的活动,但前者比后者更具普遍的、根本的性质。前者的经验为后者的方法提供了依据,而后者只有将前者作为目的,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2。

作为价值的森林美学,表达森林美学的存在感及其内涵的美感体验;毕竟无论是森林,还是美学都需要价值的证明。森林在物质应用之外的精神价值,美学以森林为样本的理论创造审美价值。森林美学的价值是在效益和健康的一般有用性之外的感觉、知觉、想象、联想、情绪、情感、认知、理解等一系列生成意义凝聚过程的价值因素,是在围绕森林生态的自然阐释与艺术构思中所产生的心理满足与精神享受。作为价值的森林美学所形成的特殊心理现象,让我们不仅在美化森林与森林施业的经济行为进程中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而且构筑起森林伦理的基本规范。进而真正让人类的环境融入森林的地貌,在分析人们对森林的审美要求、审美习惯以及影响森林审美情绪的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让森林美学成为一种引人亲近、并不遥远的风景美学、生活美学与生态美学。

作为属性的森林美学,它在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生态、审美与知识之间表现出森林美学观念的内在科学本质。从主客体相结合的层面,“森林美学是关于森林美的本质、森林美的情感、森林美的创造和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它表现出森林美学的本质在于以森林为地理范围、以美学观念为目标,应用哲学概念分析与推理论证的方法来展现森林美的精神范式及诠释森林美论的内容。森林美学的基本属性有两大部分,一部分隶属于森林的本质属性,另一部分来自美学的人文规定。或者说,它体现出森林美学本然而又强大的自然生态属性以及其不可或缺的社会人文属性。毕竟从森林美学的自身发展历程来看,其在主体层面立足于自然界的特征自不待言,在次要层面的人文属性与美学的艺术内涵也无从回避。它们都在不同层面上贯注了森林美学在社会人文属性上的民族文化传统、经济地理内涵、社会政治文化水平、人类审美情趣指向、个人的经历和文化素养以及这些要素的差异和演变等因子,这都是森林美学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环境状况。只有立足于这两个属性,森林美学才能真正显现出其自然特征、科学属性与历史内涵。

梳理森林美学的五种概念内涵,为分析“森林美学是否可能”这个命题提供了坚实的路径。从作为对自然美学一种支撑的观点来看,它需要我们在理论脉络上通过解读森林之美的内涵与特征,审慎地把握森林美学的理论脉络与思想逻辑,并在物质基础的层面厘清森林美学的实质,以应用美学的辩证阐释与逻辑推理层面为森林美学的存在寻求合理、可行、持续与有效的证明。

二、森林美学的基础:森林之美的内涵与特征

森林是森林美学的物质基础,若美学离不开心灵活动,那么森林美学的感受更需要物质与心灵相融合的综合作用。从作为应用美学的焦点分析,它的美学观照是围绕森林这个实体来进行的。森林的组成表现为原生的天然林与后来的人工林,其在地球上共同存在体现了森林之美既有人类的痕迹,又有自然界的赋予。因此,作为自然美学之支撑的森林美学,从形象直觉的层面表现出森林是自然界的主要地理地貌。而从抽象思维的层面,森林如能成为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与人类生活的历史过程紧密关联的。人类发现森林,森林凝聚着人类对自然的期待,其本质在于理解森林之用的过程中发现森林之美。森林作为自然界面对人类的对象化存在,不是简单地构成人类在社会生活之外的另一视野,更关键的是人类逐渐主动地走入森林、森林健康地抵达人类的生活。关注森林之美,也构成了今天我们在审美中欣赏自然的重要方式。

森林之美是森林美学的主体领域,它在最具象的环节表现着森林美学的内容与载体。森林之美,在广泛的意义上不是人工化的艺术之美,它是无需中介形式及表现媒体传达技巧的自然之美。作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美学特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人类在利用森林的同时也饱含了对森林的崇敬之情,并以之作为审美的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审视森林、体现森林的美学功能。从美的本质而言,森林之美就是自然与美感的融合。森林既有不加任何人工修饰、自然生成的自然之美,也有由心而生和森林发生共鸣的再生的见识之美。

森林之美离不开对“美”这个词语的关注。从美学到美,是从一个学科到一个主题词的演变,美不仅是美学的关键词,美也构成了美学的基本命题。美是什么?美的特质包含了哪些内容?从语义分析学的角度来看,美不仅是一种名词式的定义陈述,而且是一种动词式的内涵判断。甚至在具体的境遇中,它被理解为一种形容词式的描述修饰。对于美的认识,从众多史诗著作中可以看出,东方认为阴柔阳刚谓之美,西方则认为崇高正义堪称美。在《说文解字》中,“美”的字源包括“羊”和“大”(古人以羊L的肥大为美),反映了农耕文明背景下人们淳朴的审美取向。除此之外,也有“羊”和“人”之说,即人载着羊头跳舞为美,这一说法和原始祭典礼仪活动有关,是带有一定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审美取向。黑格尔也在《美学》中对“美”作了如下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总之,“美”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是个别的,也是综合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它确确实实存在,却让人们无法准确定义。

如果我们能够确认“美”这个概念为森林所固有,森林这片空间界域能够名副其实地与“美”吻合在一起。“美”就绝不是一个触景生情的感叹词,因为森林这个广阔领域在呈现美的形式与本质的层面包含着诸多美的基因,它体现着本真之美、绿色之美、集体之美、景观之美与生态之美的独特样态。

本真之美,表现出森林先验式的存在,它是无需人类检验的源流之美。人类对森林本真之美的审视凝聚了康德的“无所为而为的观照”。从自然性的角度切入森林,它是一种不隶属他者的存在。英国诗人济慈言:“美即真,真即美,这就是你在世上所知道和所需知道的一切。”如同“树木是大自然造化的完美产物之一,在环环相扣的生态环境中扮演重要的、多方面的角色”2。假若树木是悄然无声的存在者,森林并不只是以表象的寓意揭示了世界的本真存在,其看似成片地被复制其实超越了现实的模仿。通过把关怀之真与欣赏之善扩展到森林之美,森林以自然的实物证明森林的自在,它是自然最佳的写照,其不依赖他物的存在显然包含了全部可感知的真实世界。

绿色之美,既是绿色视觉之美,也是绿色功能之美。绿色视觉之美在视野所及范围表现出森林的变与不变的色彩布局,它是脱离单纯感觉的现象之美。它所凸显的形象之绿,是森林的外在特征,从一枝一叶的绿色关联中寻找变相世界中的不变之相。无论是针叶林还是阔叶林,树叶之绿所具有的不同样态托起了绿色世界的存在。经历不同季节的变迁,森林之绿在色彩深浅的变化是自然生命显现美的变奏。从形象之绿到本质之绿,广义的绿色之美超越了颜色的范畴,聚焦于绿色功能之美。它所透露的本质之绿是森林作为“地球之肺”吸收温室气体的作用。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森林所具有的碳汇能力是巨大的。“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全球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所以,森林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3因此,森林的吸碳固碳功能不仅要被认可,更要被广泛应用。森林在全球变暖时代的这种绿色功能之美,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应用。它告诉我们,美的不仅是看的,美的也是好的,美的更是有用的。一般看来,森林、海洋与土壤是地球上主要的碳汇。据测算,森林每年可净吸收约5亿吨的碳,森林仍是陆地上最大的碳汇源。森林的绿色功能表现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上。首先,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可吸收大量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而森林又是主要的碳吸存贡献者。其次,森林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蓄积库,拥有储蓄大于大气中碳蓄积两倍的能力。1可见森林绿色功能之美是一种较强的自然行动能力,也是一种对环境的良性自然保护。它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储藏资源、消除噪音等为切入点,其绿色低碳作用也将越发被人类所认识。

集体之美,表现出森林的空间容量,它是数量结构搭建起的景观之美。《说文》中言之:树,生植之总名。树是森林的主体,也是涵养森林万物的本体。森林让人类生活在景观中,就此而言,森林本身无疑就是景观,森林无疑也是最重要的感知范畴。它不仅是我们所置身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构成了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感知来源。毕竟森林的延展构成了我们环境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创造了一种活的意义的连接。森林是自然界物种的大容器,是人类生活足以庆幸的自然屏障。森林在木连木、林连林的意义上成就了美的规模效应。它整合世界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艺术和美学的范畴。它是用一幅绿色集群的大图景去审视世界,从而塑造绿色整体的存在感与美感。

生态之美,是森林的本质内涵之美。因为森林作为大生态中的一种小生态,探寻着发育、涵养与包容之美。在种植树木与养护森林的过程中,一系列自然的因素在森林生态多元的存在中激发着我们与森林的连续感。森林的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土地面积的约31.7%,并且在林地及生态功能圈的意义上对二氧化碳下降、调节气候变化、动物群落和谐、保持水土平衡和巩固土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众多的林下植物、生物有机体、野生动物在对自然敏感的层面须臾不可离开森林。若森林物种及物种与环境相互的影响被称为森林生态,那么生物多样性不仅借森林生态的延展把世界变得更美,而且森林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越来越清晰。如同森林与沙漠给予我们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这两种不同的世界有力地证明了生态创造环境的差异。在触及自然生态的有效方式上,森林一方面证明了根系所置身之广袤大地的肥沃,另一方面则诠释了以枝叶仰望蔚蓝天空的无限。

景^之美,表现出森林作为风景观赏的意蕴。它既包含着森林中树木的个体之美,从姿态、造型、尺度等方面显现本身具体的外在之美,致力于艺术与自然的统一,它在经过栽培的自然形式中普遍地被欣赏。它也体现在森林公园作为景观要素之美,这种森林装点自然山川的方式凝聚了万木峥嵘、苍翠欲滴的景观效果,它所展现给世人的景观魅力是无可替代的震撼。还有一种森林景观离我们更近,那就是城市森林。城市森林融合了艺术与自然的精粹,把森林文化的形式和传统介入到自然演进过程的统一体之中,创造人化自然最优美的精品。每一种自然体验的生成模式,都有属于被自然载体所激活的愉悦。与传统森林作为较原始的自然环境不同,城市森林让人领悟到一种美好而又独特的审美范式。森林的古朴之美与城市的时尚之魅相得益彰,促成了森林与城市二者的完美融合。不同样态的森林以美好的聚合,让人类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林木景观中,就此而言森林本身就是景观。森林无疑也是人类面对自然最重要的感知范畴。它不仅是我们所置身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构成了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感知来源。毕竟森林的延展构成了人类环境的一种活动方式。步入森林,其实质就是对自然景观美好的体验。这种景观之美的体验,既是无利害的审美原则之泛化,也是理性静观的满足。

一种有待进一步诠释的森林美学,具有其生命力的多样存在,并在与土地生生不息的联系中,努力挖掘美的特征在森林中的存在。“而这种显现着的实在就是分成部分的有机体的外在形象,这形象对于我们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也是一种显现着的东西,这就是说,有机体各个部分的只是实在的多方面的性格必须显现于形象的生气贯注的整体里。”1森林与人类都是这个世界伟大的生灵,笔者在此并不愿意彰显其中生命序列的级别,何况在最初的状态中,森林并不是人类生产与活动的产品。从形象到实在,从意蕴到心灵,脱离了个性实体与区域属性的考量,它在地球格局的层面是一种全人类的普遍的森林美学。森林美学为我们确立了森林之美的审美趣味与生态标准,并以语义背后的森林之美的内涵实在、在特征实存的层面支撑了森林美学作为统合知识的可能。

[作者简介: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学院副教授。]

第3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美育;大学生;生态审美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对滞后,生态危机十分突出。党的十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任务。然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习惯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城市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截断了与自己的根―自然的联系,成为了失去前进方向的人。”这一点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当前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手机,用人工设计和网络构建出的虚拟世界代替了自然美景。一位美国教授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次他带领几个学生去山上宿营,夜晚住在山顶的木屋中,傍晚的云霞与波涛汹涌般的山脉构成了宛如仙境般的美景,正当他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浮想联翩的时候,却发现学生们都在木屋中操作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或打游戏、或与朋友聊天,对眼前的自然美景视若无睹。此种情景在中国学生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大学作为培养人的平台,应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态审美观,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使他们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

什么是生态美育?

生态美育就是以生态原则为基础,把生态原则提升为审美原则的教育。它是生态学、美学、教育学的有机结合,是重在生态审美观的教育。生态美育在提升人生境界、追求诗意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生态美育是时代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生态恶化,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反思和观念的变革。[1]著名美学家曾繁仁说:“生态美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即培育“学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2]生态美育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审美素养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文化素养之一。

生态美育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日渐勃兴的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的视角对待自然也成为人类爱护环境的重要缘由之一。环境教育旨在确立人对环境的正确态度,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并使每个人获得保护和促进环境的知识、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以期建立新型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态度是当代人类与自然环境最基本的态度之一,缺少生态美育的环境教育是不完整的。马克思在《导言》中曾提到,“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生态美育将生态原则提升为审美原则,是人生存境界的大提升,生态观念一旦成为人的自觉行动,是任何力量、法律、政策、道德原则等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加强大学生态美育,将生态美学理念深深地植入大学生心中,深切体验和领悟生态环保意识,根植于情感中、存留于心中,是情感与理智和谐统一的认同,这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

生态美育与生态教育、普通美育的联系与区别

生态美育作为一种新的美育理论,不同于普通的审美教育,也不是一般的生态教育。生态美育以生态美学理论为支撑,遵循普通美育的规律,与生态教育和普通美育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1.生态美育与生态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生态美育与生态教育密切相关。生态教育所关注的内容,如生态的系统性、环境污染、可持续性发展等,都是生态美育要关注的。从追求目标上讲,生态美育与生态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生态的价值,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生态美育与生态教育又有重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性质、目标、运用方法不完全相同上。生态教育是科学教育,重在传达知识,掌握生态规律,重理性和客观性,其目标是在生态知识教育基础上意欲建立人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知识教育,主要运用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理性教育方式。而生态美育是人文教育,更重情感。其目标是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实现人的“诗意栖居”,是一种更贴近自然和人的生存本质、对人更有影响力的教育,比单纯的生态教育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作为审美教育,主要从形象入手,激起大学生内心深处对生态美的追求和渴望。

2.生态美育与普通美育的联系与区别

生态美育与普通美育也有密切的关系。从依从关系看,生态美育包含在普通美育概念之中,就其性质来讲都是美育。普通美育的基本性质、任务、目标都适用于生态美育。但生态美育与普通美育也有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将生态意识和生态原则介入到了审美之中。普通美育中没有生态概念,或者说不强调生态原则。生态审美就是要在更大的程度上尊重自然、重视自然的客观规律。生态审美观的引入丰富了美育的思想,拓展了审美的视野。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内容

大学生生态美育,以唯物实践存在论为指导,将生态美学有关理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生态美学思想,西方生态美学观等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1.马恩的生态美学观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教学内容应包括马恩的生态美学观。生态美育的生态美学论不是要在美学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向马克思美学原典基本精神的回归。所以,大学生生态美育的教学内容中离不开对马克思哲学和美学的一些重要内容和观点加以重新阐释。恩格斯曾说,人作为“思维者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4]这 “花朵”正是植根于地球的土壤。因此,应告诫大学生要以自然为根基和家园,人类应按照自然的规律适应自然。

2.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生态美学思想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生态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核心,体现出一种古典的生态人文主义观念。儒家的“和而不同”的“共生”思想、“不违农时”的生态智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自然亲和情怀、“仁者爱人”“仁民爱物”和“民胞物与”的生态人文主义观念等[5];道家的“道法自然”观、“万物齐一”论、“天倪”说与“天钧”说等思想都是大学生生态美育可资借鉴的珍贵思想资源。

3.西方生态美学观念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教学内容同样应包括西方生态美学观念。例如:叔本华“人生艺术化”、尼采的“生存状态诗意化”、杜威的“艺术生活化”以及海德格尔的“家园意识”“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诗意栖居”观。本文以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观和“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为例。“诗意栖居”只是一个比喻,强调的是审美的生存,即和谐的栖居、和谐的生存。“诗意”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悠然和闲适,还在于人与对象同在,视对象为有生命的存在,与之交流、契合。自然是人的朋友,而不是改造的对象。关于“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海德格尔指出,世间万物的本性在于它们的自立性,它们都是“天―地―神―人”四元的聚集。因此,每一个生物都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人对物的保存和保护并不是人对物的恩赐,而是物对人的要求。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目标和任务

1.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目标

从教育的目的来看,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更重要的在于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树立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的生态意识,但最终目标是为了推动生态审美生活的创造,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因而,生态美育在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生态审美实践时,不仅帮助他们获得生态美的自然感受,更重要的是激励大学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实现“诗意栖居”,这才是生态美育的根本目标。

2.大学生生态美育的任务

生态美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生态审美的大学生,即懂得自然美,能够欣赏自然美,并把审美体验升华为深沉的生态意识,最终投身于“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去。具体任务表现为对大学生生态审美观的构建,而构建生态审美观是大学生生态美育的核心问题。生态审美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文以生态平等观和生态同情观为例。生态平等观意味着在生态审美观上要充分尊重生态系统中所有存在物,学会欣赏自然生命的多样性、丰富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于生态同情观,孟子最早提出了“仁民爱物”的思想。生态同情观是指在生态平等观前提下对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价值的充分尊重和敬畏,是强调人类对于自然万物的存在与发展的伦理责任,它提倡一种对于自然生命的关爱精神。

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1.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生态美育

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依赖课堂教育。开展生态美育,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在教育理念上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美育,尤其是学校领导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提升生态美育的思想理念。二是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制定上,要注意突出生态美育,切实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必修课。三是在教育方法上,如通过观看一些自然纪录片来欣赏自然风光和壮丽山河;通过收听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欣赏一些雕塑、绘画作品和摄影来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等。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改变了教学形式和技巧。

2.尝试讲座、网上课堂等形式的教学

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外,还可以尝试其他形式的教学,如开设讲座,其内容上可以灵活多样,内容围绕专题进行,主讲人既可以是专职教师,也可以是社会各界人士。讲座力求可以做到主体突出、内容新颖、时代感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常规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开设网上课堂,在信息化时代,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设网上课堂,也是普及生态美育的良好途径。网上课堂时间灵活,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但需注意的是,网上课堂只是简单的线上、线下的照搬是不可行的,要善于总结网络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

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学习及思想理念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校园优良文化的构建涉及方方面面,就生态美育而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深刻的生态价值观,儒家和道家文化中均蕴含着优秀的生态伦理文化,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将其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注重对外交流与互动,积极主动吸收社会文化,尤其是要注重与政府、社区等进行积极互动,邀请其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理念与先进方法、策略等进行宣传与普及,并将它创造性地运用于大学校园优良文化建设中。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生态审美观的养成教育

生态审美观的构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外相关单位进行合作,拓宽教育资源。例如:可以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作为重要的实践载体,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审美体验及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建立野外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只有到大自然中去,才能体味“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慰心情与轻松心境。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于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放在重要位置,切实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教师的水平。首先,高校应适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专家进行授课指导,鼓励教师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生态审美素养。其次,学校应出台符合大学生生态美育事业实际的职称评定方法和岗位津贴办法。例如:通过采取激励性措施,对于取得了生态美育领域相关研究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切实增强教师们开展学术研究的主动性。还可以成立教学指导研究委员会,指导相关的研究工作。再次,学校要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及时提供有利于大学生生态美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教学器材和资料。最后,教师自身也应自强自律,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作出更多成绩,在保证教学的基础上发展科研,积极开展生态环保调研和课题申报,研究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丁永祥,李新生.生态美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34.

[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6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丁永祥,李新生.生态美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242.

第4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 乡村生态;古村落;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乡村生态的主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乡村生态收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因为缺少生态保护意识和美学观念,再加上对乡村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强烈需求,给乡村生态的原生态资源和美学价值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从美学角度对乡村生态村落展开以下三方面讨论。

1 乡村生态的美学价值

我国正在将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建设,以配合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脚步。许多乡村在多种文明互相影响的发展中,盲目的寻找乡村生产效益和生存物质保障,早已将乡村的生态文明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的更是彻底失去了意识观念。因此,对传统文明和美学价值观的拯救教育是刻不容缓的。海德格尔说过:“拯救地球不是指无尽地开发利用自然甚至导致自然枯竭;拯救地球也不是要征服地球,让它从属于人类,那离掠夺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目的,找对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10 月颁布的,其中明确指出:要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强调。我国分布比较广的乡村拥有不少这样的“遗产”。这些“遗产”有的因为被破坏不再像从前那阳光才美丽,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美学价值不会因外形的改变而褪色。可是很多地方视其为用之不竭的“招财树”来实现他们的经济目标,歪曲了它们的美学内涵,不分主次的把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及美学价值当成发展经济的工具,导致现在古城、古庙、古道。古建筑失“古”,毫无计划的在其领域胡乱建造,代替了原始的自然人文风景,如此不尊重美学原则和历史财富,只会使珍贵的“原生态”美学韵味离我们越来越远。

就美学角度来说,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传承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和随性的人文自然遗产,是生态美学的历史财富,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效结合,也是他们的美学价值所在。对于建筑群、石雕和碑刻、铭文、洞窟等文化遗产,它们所代表的是一些特殊文化和典型的艺术风格,不管是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所表征的都是真、善、美的结合——丰厚的历史财富,多元的文化底蕴,多彩的美学韵味三者的统一。

2 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的美学价值

古村落成为特殊文化遗产的依据是其艺术价值、科学及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中国现虽然遗留下来为数不少的“古村落”,但够得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却屈指可数,因此无比珍贵。古村落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可是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却不被重视。所以,必须加强政府、村民和游客的美学意识和古文化保护教育,让人们清楚古村落真正美在哪儿,美在保留历史文化景观的生态文明,让他们知道古村落在迎合现代化脚步的同时不能失去自己的“原生态”魅力,它们作为经历数百上千年风霜洗礼还能完好保存下来的遗产,是极其宝贵的历史文明标志,是真正的“古”乡村,也是我们厌倦了忙碌的都市生活后的“归田园居”。j很多古村落都是在山青水秀的地方,建筑风格与格局布置都充满了民族宗教等文化特色,地方色彩极为浓厚,其古老、朴素又不失端庄的外形诠释了特色鲜明、传统优良的中国人文艺术,是人文美、自然美和古建筑美的有机结合,其丰厚独特的美学价值由此而产生。而人类行为同古村落历史文明、整个自然情况的一致性、融洽度是乡村景观理主要定位古村落美感价值的依据。古村落是一种乡村生态,是汲取历史文明的养分产生的生态文明。如果让其脱离古老的几时文明内涵,它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之说。

再从发展旅游业来看古村落。开发商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些乱七八糟的宣传广告吸引游客,他们把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根本不理会这种没有远见的不合理行为对古村落"原生态"文化、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巨大负面影响。他们不顾及古村落本身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有甚者打着开发旅游业的旗号对古村落进行装饰、甚至改造,让其原本独特的风格换上了"新装",一步步走向都市化。照这种趋势发展,古村落彻底失去"古"的本质和独有的"美感"必然会是"指日可待。“美学价值”是古村落作为“遗产”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因素,其他依附于其的因素如果脱离了它,也将不复存在。同时古村落也失去了成为自然文化遗产的资格,再说其作为可持续资源造福旅游业更是无稽之谈了。

纵观全局,政府应该积极指引、适当推动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保证古村落的"原生态美"不受威胁的同时,加强对村民在生态保护和美学认知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规范各种旅游广告手段,借助其宣传推广对古村落的生态保护观念和观念,不止局限于利用其古典魅力招揽吸引游客。

3 乡村自然生态的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是生物种群和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形态,它包括地形、土壤、植被、湖河、气候、动物等,它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的发展结果,是人类尊重自然、使用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历史结果。这些构成乡村自然生态分子的客观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自身形态和对人类感性心理的作用是乡村自然生态美的主要来源。

现代景观理论认为的乡村自然形态美是“真”,是说乡村自然生态的“原态”也是指人类对其符合美学法则的改善。前文提到美学真善美的结合,乡村自然生态的“善”又是什么?是资源永续发展的理念及实现,是对乡村自然生态的理智利用和保护,是它包含的人文历史的宝贵文明财富,宏观的说也是它所蕴含的“社会、生态、经济价值”。在这么多“善”的组成形式中,“永续发展思想”是乡村自然生态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善”的最高境界。

人类有节制的利用、改造产生的“人造自然”和“原生态”美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乡村自然生态独有的魅力和风格。园林、养殖场、人工湖、梯田、公路、景观建筑等后来人工建造的内容就是“人造自然”;而“原生态”是指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海、山间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它是“真”维意义的美——人们从外形、纹路、气候、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自然形态获取的愉官感受,同时刺激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伟大方针。感官的舒适只是美感的表面体现,后者才是对美感更深层次的诠释,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崇尚和热爱会明白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割的整体,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由此可见,原生态的“美”不单单是科学价值体系的体现,同时也是感性意义上的美学价值,是乡村自然生态的至真唯美。“人造自然”体现的是“真善”统一的美学,也就是人类以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对自然生态理智的进行构建、合理利用,在发展的同时确保其真美性不受破坏的结合。

事实上,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近几十年,人们对自然资源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索取和享受,相比下,为其采取和投入的保护措施是少之又少,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原本统一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远,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生命在大自然中演变进化的艰辛历程。“基本的生存无法保障,强烈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意识观念极度欠缺的时候,让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锅炉,保护自然生态是相当有难度的。海德格尔曾说:“人类的蛮干变成了灾难。这种灾难暂时会以征服自然、科技进步的面目出现,但这种‘征服’只是一厢情愿的事。” 这验证了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乡村自然生态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原生态环境也被严重污染,这些都是“人造自然”没有节制带来的恶果,这会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的永续性成为空想,使古村落只能在“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下面临危机。所以,政府为了控制和规范人们乡村自然生态的不合理利用,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颁布了保护法律,这为乡村自然生态在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可靠的保障。

结束语

概括全文,乡村自然生态的真善必须并存,如果其“善”被恶化就会失“真”,倘若其“真”遭到损坏就是伪“善”,两者若同时失去其就无“美”可言。所以说乡村生态发展不能脱离“美学”。只有在实际中普及永续性发展观的教育,将乡村自然生态的真善美巧妙统一,乡村生态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体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2008(6)

[2] 程相占.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J].文学评论,2009(9)

[3] 周志仪,姜婉平. 从小城镇规划看乡村生态美学[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第5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包装设计,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人是城市的细胞、灵魂,并赋予城市文化、性格和创作力。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当代社会的城市人面临着一些生存危机:第一,自然资源危机,包括全球性的自然环境恶化,包括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地退化、森林锐减、大量物种消灭、水污染加剧和废物成灾等;第二,生态环境危机。那么,就我们生活最近的说起,便是产品包装了。以下我将从视觉传达这个角度谈包装给我们带来的生存危机。

一、概念解释

生态美学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一起走向人与自然相和谐、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生态美学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1]

生态美是充沛的生命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生态美包括自然美和人工美两种状态。生态美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充满着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生态美是活性物质的光辉和韵律,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第二,生命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性;第三,生命与环境在共同进化过程中的创造性。

包装设计即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进行的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

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2]它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包装,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而掀起的绿色。

二、生态美学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生态美学包装设计是把材料循环利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道路。生态包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关系,使包装的材料既能取之于自然,又能回归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正是生态美与社会的结合,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包装设计),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以下从包装的材质上进行举例说明:

对于传统的包装设计而言,材质有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材质主要是可溶解或聚合的各种保护生态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包装物及其原材料等。绿色包装设计的材质就是从保护生态这个方面来说的。

如图1所示,中国传统的绿色包装设计――米粽,用原生态的粽叶(取材于自然植物芦苇)代替现代化纸质的包装,在粽米本身香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粽叶淡淡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而且用后弃于自然,便于分解消失殆尽。

图片1、2、3、均来源:baidu图片

关于酒的各种包装,图2、3被广泛的应用于酒包装上,都是来自原生态的材质。木质外包装质地坚硬,宜于保护产品,其色彩为材质固有色,环保、简约且可用于其他装置物或装饰;竹筒包装留材质本身之清香,用材质固有形,使产品源于自然并融于自然;陶瓷取材于自然泥沙,质地坚硬,易于盛装,便于使用与回归自然。造型上,独具匠心的设计;工艺上,色调与文字的简约化处理和搭配,使包装既有现代感,又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达到了形、意、神三者的完美体现。

三、生态美学的思想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生态美学的绿色包装告诉我们应从材料选择,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诸方面,全方位考虑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节约的原则,应尽可能降低能耗、便于拆卸,使材料和部件都能得到再循环使用。

3.1节约资源,避免过度包装,简约化包装。减小包装的体积,精简结构,在消耗中减少污染、减少垃圾。绿色包装设计将会使今后的包装设计逐步转向“轻、短、薄、小”,产品结构趋向小型化、简洁化和便利化。

3.2可持续发展。环保、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已渗透到了包装设计中。可做反复使用设计,可根据造型和功能、材质的不同分别作为不同的循环利用,比如,酒包装瓶等;

3.3自然材料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如竹筒酒包装,茶叶包装等。根据各地方的特色、产品的特征进行选材,达到绿色包装的效果。

3.4回收方便。有效地利用自然材料,如粽叶,作为包装材料抛弃后,易于腐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腐化后还可作为土壤的化肥。

四、总结

生态美学是以现代生态观念对美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绿色包装设计正是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解决了材料应来源于自然,还解决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循环利用的问题。生活中的每个事物来源于自然,并且也让它们最后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设计”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种潮流,从生态美学去做包装设计是一种更时尚、科学的设计手段。绿色生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注解:

① 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3

② 张国梅.绿色包装设计的简约美.吉林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 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3

[2] 张国梅.绿色包装设计的简约美.吉林大学.2010

[3]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

第6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第7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产品设计生态美学具体应用

实施工业革命前,当时的人类社会主要以传统手工艺设计为主,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小,人与自然基本上处于和谐的相处状态,在这一时期,很多产品设计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生态的追求与指向,暗示人与自然生态和平相处。然而在近代工业文明阶段,在主体中心论的指导下,提出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为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味索取,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社会结构失衡,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正处于后现代后工业、后现代文明阶段,基于生态环境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生态化改变,自此,生态美学思想诞生。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自觉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当代产品设计师考虑的重点。

1.产品设计中生态美学的基础以及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手工设计逐渐转向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初级阶段,由于工业制品造型较为丑陋,英国的约翰-拉斯全就此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强调在产品设计中应运用自然形态以及线条,但是由于力量太小,被吞没在历史潮流中,但这一理念的提出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是产品产生生态美学意义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工业生产与发展的严重威胁,“生态”这一概念才被正式提出,人们也逐渐理解并接受这一概念。在人们认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时,人们发现可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将自然作为产品设计时的审美价值标准,这实际上也就是生态美学的重要意义。

2.生态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追求,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购买产品过程中,不仅仅看重产品的功能,对于产品的审美体验也更加注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现代人们的生活被冰冷的现代科技以及工业产品所充斥,生活压力以及社会压力无法得到排解,精神世界逐渐土崩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但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无可避免的会与产品打交道,因此将生态美学融入产品设计领域,通过产品表象挖掘产品内在的自然美,唤起人们的自然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种类,在人类设计过程中,都可以将它们作为设计材料和基础,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知提取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态、特征,通过自己的设计语言传达自然美。在产品设计应用中,可以从造型形态、技术以及语义层面来实现生态美学与产品设计的完美融合。

3.1造型形态结合

主要是指在产品造型、外观上模仿自然事物,或者在产品形态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产品的组合、质地、色彩来反映自然。比如Tetrarch工作室以花朵的花蕊部分为切入点,借鉴其造型以及概念,设计出品,花蕊的层次感较强,排列繁多且有秩序,给人一种身处大自然、赏心悦目的感觉。

3.2技术的结合

生态美学与产品设计的融合主要强调的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新材料、新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实用功能,尽可能降低产品对环境的破坏。这种技术上的融合,实质上体现的审美观是以对环境的保护作为美的标准,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体验到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共荣的责任感,以及付诸行动的自豪感。比如日本的陶瓷艺术家――makiko nakamura设计了一种中空双层杯子,主要采用的是陶瓷材质,杯子的外面都设计有小孔,在功能上有利于及时散热,摩擦力增大,也不用担心烫伤;在外观上感觉像土拨鼠钻出来的透气孔一样,设计新颖,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

3.3语义上的结合

第8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农村特色文化;环境艺术美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对人类的空间生存环境的设计,其根本宗旨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其涉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管是何种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受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化趋势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世界趋同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区的文化意识危机,人们开始呼吁和批评城市特色的消失。后现代建筑对建筑形式的演绎,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欲望,然而随着后现代建筑风格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反思与质疑,大众视觉意识的回归,以及对环境场所意识的再认识,环境设计的文化性与专业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美学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范畴,其造型与色彩、样式、内容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在的文化性,更是环境设计美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分析并挖掘其内在精神,成为对环境艺术设计美学规律的理论探索以及现实要求之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人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设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人口大国,应该怎样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的环境艺术美学原理与生态文化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生活的人群不断地向农村或具有农村气息的度假村去回归自己的心灵,去释放自己的压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生活与工作。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有没有让我们想到现在农村有的为了突出自己的富有与生活水平的档次,一味的去建设一些独院的小别墅楼,而这样的农村环境设计就是符合未来农村环境的设计美学原理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强调文学风格具有独创性和多样性,而反映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原理上,强调环境设计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设计要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或独特的环境艺术美学,这样才形成一种国家、民族或地域的特色文化,从而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状况,从而更有利于人类的居住环境在物质与精神层次的更好的、更高的、更融洽的切合点。

从而推知,农村文化的发展亦如此,要想发展有地域性特色的农村文化,必须从心理上、感情上有种农村文化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有它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有它的文化与价值。城里人喜欢或来农村度假,这恰恰证明了农村文化有它的文化价值在其中,农村特色文化有他的独特性、特色性。没有特色也就无从发展或进步,特色就是价值,环境设计中的农村美学文化是一种文化财富。因此,未来农村发展中的特色环境艺术美学是无价的。我们必将采取一定的、合理的、适合的措施去挖掘、建设与开发更具有地域特色价值的农村文化。在农村进行生态环境改造与美化的同时,还应保护好村庄原有的自身特色的生态结构、历史传承和文化脉络,是其农村文化得以延续和再生。

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挖掘它的环境艺术美学价值,势必要从它的现状“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并使把这种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继承。

目前农村住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居民住宅整体布局分散,建设质量一般,并且建筑风格不统一;居民住宅建设规模不统一,同时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以及房屋的闲置率高,同时农村住宅建设随意性大,并且每户居民的用地规模也非常不统一;居民住宅功能和使用功能不完善、不合理,造成住宅规划设计与人们生活习惯与行为脱节,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要求。

农民住宅环境的改善不仅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向着节约国家土地、集约兴建居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功能规划合理、安全舒适、美观整洁的新型住宅发展。

1、统筹村庄的布局规划,居住空间实行组团式发展,统一建筑风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设计,再建设”的原则。

2、规范村庄建筑与环境的管理政策,严格控制村民的建房从而提高我国土地的使用率。

3、设计科学合理的村民住宅以及在设计规划功能分区上更加明确。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审美感知和评判不可避免地千差万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都有不同的美学范式与审美标准,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因地制宜,农村文化要积极地、合理的去保留、挖掘、发展它的独特内涵,耐心地去体验它的美学魅力与价值。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只有通过对文化进行研究,才能将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使环境艺术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具有深邃的人文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围绕可见物质形态的画面形式展开,更涉及不可见的精神、观念形态的运动、对比。体现的整体的气场与氛围,是通过各形态意识相互作用共同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造形心理及受众心理出发,就表现力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说过:“艺术不是进化,而是不断地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研究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同时,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在满足人与社会需求的同时,更是对传承文化的发展及对文化的再认识。因此,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文化精神与内涵,对于再造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萍:《论现代设计美学的革命性变革》,《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第9篇:生态美学的美学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1

生态原本是属于生态学范畴的概念。生态指的是异质内构成长的状况。而生态观是指在生命现象领域科学认识的途径,揭示了各种现象的互相关系和规律性,以及认识和解决与生命有关的问题,是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艺术生态观,即艺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间作用的整体性观点。一是以一种生态观来审视艺术的存在;二是确立艺术中生态性观念的存在。

一、古代的生态理论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来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章二十五》),并不是说“道”的上面还有“自然”,而是说“道”本身含有“自然”的法则,就在于“自然”。这样,“自然”就作为道的基本的法则,根本性质而得以确立下来。庄子对天道的种种追问,如“天其运乎?地其处乎?”“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都在于揭示“道法自然”的宗旨。以境界为美,以体验为审美,以自然为美的极致,这是道家的美学体系,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美学体系。显然,道家不仅仅是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也确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体系。道家美学的自然观的最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提倡化工成物。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一切有见识、有贡献的理论家和艺术家无不以“自然”为美。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为中国古典园林和环境的审美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它所体现出的亲近自然,传承了利用大自然中的山水鱼石和花花草草来慰藉心灵的审美情趣。

孔子主张“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论语 述而》)的生态保护思想,告诉后人不要做杀鸡取卵的事情,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因小而失大,要维护生态的持续发展,遵循世间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信念,为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做长久的打算,这是一种宏观的生态保护的思想。

《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古人在制作工艺中,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造物的思想。主张“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种因素和谐统一,主观与客观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的造物观。

我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生存性的哲学,揭示出了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是“天”。这种生存哲学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这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思想,影响了很多流派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的发展方向。这种哲学观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上,和西方哲学相比,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使人与自然达到合一的境界,使人感到得以回归自然的感悟。无论是从古代的哲学思想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造物思想的角度考虑,无不体现出古人高度的生存智慧。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两千多年来的设计载体呈现出整体井然有序的状态,是人文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在社会生活中,将自然与人的巧妙构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巧夺天工”的境界。

二、生态艺术在当代的发展

生态艺术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一种追求了,生态艺术观在如今的社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无论是人们的健康、生活、文化、教育、饮食、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所渗透的生态的持续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由此可见,生态艺术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影响是也是非常深远和巨大的。生态艺术是之所以能被现代人们所关注和利用,这不仅仅源于生态艺术本身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还源于生态艺术对整个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起到催动和促进作用,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当下,原生态的艺术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所谓的原生态是没有被人们所雕琢,没有受到教条主义的束缚的纯自然的形态。不同地域的歌曲和舞蹈代表不同的文化艺术内涵,他们所富有的独特性体现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感召力。 原生态艺术的最终意义是让人们去了解自然,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一个统一体。从而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