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信技术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交通枢纽;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引言
21世纪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更为关注如何建立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一体化的交通综合管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正是实现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和出行率的大幅度提高,形成了更为复杂多变的交通需求,这对交通信号控制的适应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国内外出现了一些较高效的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比较典型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有TRANSYT、SCOOT和SCATS等等[2]。本文结合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实践,系统探讨了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2、系统概述
不同于其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如道路监控、事件监测、数字交通执法等)通常采用的预先设定的固定时间交通控制方案,本文提出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有效的负反馈原理和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埋设在路口的交通流检测器所采集的交通流信息,适时自动调整,以提供最佳的交通流,实现中心自适应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其主要特点体现为:
* 先进性: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最新技术,同时思考未来发展要求。
* 成熟性:基于成熟的、国际主流的技术与方法,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和设备。
* 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应用软件符合天津站交通的特点,满足信号控制需求,建设、使用、维护方便。例如,人机交互和操作界面为中文图形界面,直观、友好、易操作,可以实现在线帮助。
* 可靠性:该系统具有自动检测、报警、容错和恢复功能。
* 开放性:该系统体现广泛的互联互通设计,服务于未来的功能扩展。
* 兼容性:可连接相同标准下各个厂商、型号的交通信号控制器。
3、系统结构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化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中心设备和外场设备组成。中心设备包括区域协调控制主机、应用软件以及配套管理设备;外场设备包括路口信号机、检测线圈、电力和通信的局部切改等。其中,信号灯的灯具利用路口既有灯具。每一台中心自适应协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区域计算机(PC兼容)可以控制250个路口,区域计算机可以多至64个,总的可控路口数量为16000个。具体结构见图1:
图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图
天津站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全面负责天津站区域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它是一个分级控制系统,对通讯的要求较低,使系统在网络通讯方面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路口控制器与天津站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区域控制机通讯采用串口通讯的方式;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区域控制机、中央管理计算机以及操作工作站之间的通讯是基于TCP/IP的网络连接;与其他系统通讯是采用串口通讯、基于TCP/IP协议。
4、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的运行模式
交通枢纽中心自适应协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利用各种新技术,为交通管理者的使用和决策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手段。系统可以在以下四种模式下运行:
①联机模式。联机模式是完全自适应控制,实现完全实时的交通响应运行。
②降级协调模式。如果交通枢纽区域计算机出现故障或通讯中断,本地控制器则实施以时间为基础的协调运行,该模式称为降级协调模式。在该模式中,相邻的路口信号依时钟(时钟是由电源频率或晶振实现的)协调运行,控制方案按时段选择[42]。同时,本地车感控制功能参与运行。
③独立模式。系统也可以独立模式运行,此时可做车感控制或定时控制。
④黄闪模式。即所有信号灯均为黄闪,或不同方向采用黄闪或红闪控制。
只要通讯正常,降级协调模式、独立模式和黄闪模式均可由中心监视运行,操作员可在交通枢纽控制中心控制终端,将系统中的控制路口设置为四种模式中任意一种运行模式。
5、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的控制战略
中心自适应协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在两个层次上对系统进行控制,以适应交通枢纽区域交通流量的需求,特别是控制影响路口协调的三个重要参数,即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
5.1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是决定信号网络协调控制的最高层次[4],由中心自适应协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区域计算机控制。利用检测器线圈采集的交通流量及占有率信息,战略控制算法以交通枢纽区域为基础,计算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参数,以适应主流交通状况。这些参数控制相邻的信号灯路口组(每组通常为1-10个路口),每个信号灯路口组称为子系统。
①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子系统是交通信号控制战略控制的基本单位,每个子系统包含交通枢纽区域一个或多个路口,有一个关键路口。关键路口通过检测计算出准确的可变的绿信比,以适应交通流的变化。同一交通枢纽区域子系统中的路口总是协调一致的,具有相同的周期及内部相关的绿信比和相位差。非关键路口的绿信比可以是不可变的,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预定方案,以适应关键路口的绿信比变化。为了实现交通枢纽区域更多路口的协调,相邻子系统可以连接在一起,构成更大的协调系统,且共用一个周期时间。该连接决定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位差,连接可以是永久的,也以可以是临时的。当交通枢纽区域子系统之间的流量足够大,需要协调运行时,子系统就可以自动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交通枢纽区域大范围系统协调;当一个或多个子系统以低周期个子运行才有效率时,其连接就会可以自动地断开。
②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饱和度。交通枢纽区域中心自适应协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检测每个入口车道的饱和流量数据,实现战略方案的制定。系统使用的是类似饱和流量数据。设置在关键路口停车线处重要车道上的检测器,系统数据库中被定义为战略检测器,路口控制器在绿灯时间,采集车流通过时的交通流量和占有率数据,经处理后,与每个线圈自校准的饱和流量数据一起,供系统计算“饱和度(DS)”。该系统计算有效利用的绿灯 时间与可得到的绿灯时间的比率。有效利用绿灯时间是在饱和交通流状态下,刚好通过以最优车间距运行的同等车流量所用的绿灯时间。因此,DS允许出现大于100% 的情况,这使得系统可以处理过饱和状况。
③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周期的有效性。周期时间根据饱和度最高的车道上饱和度的值上下浮动,基本原则是保持该饱和度在90%左右(可由用户确定)。最小周期时间(通常为30-40秒)和最大周期时间(通常为100-150秒)也可由用户确定。周期时间的最大变化值为21秒,但实际运行中明显小于该值,除非有明显的交通需求变化趋势。
④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绿信比的作用。绿信比在不同的周期中以小步长变化,目的是使各有冲突车流车道的饱和度均衡,以减小总体延误时间。最小绿信比可以是用户指定的,但通常是控制器预存的最小绿信比。当前周期时间和相位的最小时间限定最大绿信比,该绿信比可以分配给某一相位。
⑤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相位差。应合理确定控制区域规模,寻找最优相位差优化路径,减少路口多方向相位差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3]。每个中心自适应协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区域子系统内部(即子系统内各路口之间)及子系统之间都定义了相位差,以处理不同流量下的协调运行。流量高的连接决定最佳相位差,其它低流量的连接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协调效果。当一个周期时间能够适应主要连接的协调时,系统会趋于保持该周期,尽管较小的周期可能获得局部路口更好的通行能力。因为,大交通量连接上好的相位差,可以在整个天津站区域控制系统范围内减少停车次数、减少油耗及增加通行能力。
5.2战术控制
天津站区域中心自适应协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的“战术”控制是低一级的控制,由各路口控制器实行。战术控制是在不违反区域计算机制定的战略控制参数的条件下,满足各个路通需求的变化。当某相位的绿灯时间需求低于平均需求时,对该相位实行早断或在没有需求时完全跳过该相位,也可以引入条件相位。控制器依据检测器获得的交通数据决策,这些检测器可以是战略检测器。
战术控制负责控制器的运行,控制器实施战术控制所使用的技术与路口孤立运行时所使用的技术完全相同。战术控制能够调整信号运行的程度,完全由区域计算机控制。当然,战术控制与孤立控制也是不同的。战术控制不能使用车间距计时器和损失时间计时器来提前结束或跳过某个相位,这是因为在一个连接上的控制器均应运行同一个周期,以得到最佳协调效果。由相位早断或跳过所节省的时间,也必须追加到本地控制器的下一个相位或主相位上,以维持相同周期长度。
5.3战略控制与战术控制相结合
战略控制决定绿信比、周期和相位差,从而得到适应相对缓慢变化的天津站区域交通流趋势,战术控制处理各路口每个周期中快速但小幅度的变化,二者结合使得道路交通得到最有效的控制。
6、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的特殊功能
6.1操作员控制
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提供操作员手控功能,来代替正常自动控制,其功能主要包括:信号灯的“开”、“关”和“闪动”;人工选择主控模式、降级协调模式或孤立模式;人工选择或调整某一路口或整个系统的绿信比、周期及相位差;保持任何信号以任意时间长度停留在选定的绿灯相位等。
6.2时间表控制
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允许按照时间表对系统进行控制,几乎所有能够手工操作的指令均可按照时间表在指定的时间运行。例如,天津站区域可以在假日、晚间购物或其它行人高峰时段引入行人相位。
6.3特殊例程
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一套特殊例程,这套例程用以满足特殊需求,允许用户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操作,不包括在SCATS的一般操作中,该功能可以修改SCATS的正常算法,根据天津站区域每个路口的特点,定制特殊的控制操作,以满足控制的需要。
6.4自动降级运行
当交通枢纽区域计算机发生故障、主机与路口机通讯中断、所有战略检测器均损坏、或某些本地控制器故障时,受影响的路口将降级至用户指定的运行状态,即离线运行(基于时间的协调)或孤立运行。用户可以指定,当某一路口降级运行时,可以导致子系统内其它路口也降级运行,如需要也可使邻近的子系统内路口降级运行。这样,如果指定降级协调模式为后备方案,则当主控模式失败时,各路口间仍可维持协调运行。
7、结束语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它可以与其它智能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城市交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本文提出基于负反馈原理和自适应控制算法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应对交通流的实时变化,提高控制效率和精度,从整体上提高路网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宋辉,郑国旋,严萍. 深圳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J]. 中国公共安全:智能交通, 2007(8): 45-49.
[2]李群祖,夏清国,巴明春,等.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状与发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24): 7436-7442.
1完善光缆线处理,提升敷设质量
通信光缆施工阶段中,倘若弯曲半径较低会令其套管以及中心加强件,例如钢丝等形成弯折,还会令光缆扭绞以及背扣,或者缆芯形成不良变形,进而令其破损,导致物理变形或挤压破坏。利用OTDR进行量测,则会位于非接线头形成台阶,光缆外皮则通常不会形成显著的破损痕迹。对其进行解剖则会令套管形成显著的压扁。倘若光缆表面形成损伤,并有明显痕迹,可利用工具做复原处理。还可通过OTDR测试,当将台阶去除之后,可应用热缩管对其进行加固以及包封。倘若存在断纤问题,或无法将台阶复原,则应位于故障位置进行接头的重新处理。倘若架空光缆形成显著的耗损增强问题,同时短期之中增长速度较快,查明其包含氢损现象,且衰减增幅大于线路设计标准,应对其进行更换。因此,可位于断点进行截断处理,并加入新光缆,进行接头的重新制作。应重点考量增设接头形成的耗损产生对整体通信线路的作用影响,倘若影响较大,则需对整盘光缆进行重新的更换。敷设光缆阶段中应全面管控其应力作用。人工施工阶段中,应依据光缆总体重量,按照每隔五到十米的距离进行依次排开。倘若施工人数不多,可应用八字盘线方式,由中间逐步推至梁端并进行各段的敷设施工。实践施工阶段中不应在地面进行通信光缆线的拖拽,同时其弯曲半径不应低于外径十五倍。确保不呈现出急速弯曲、不良扭转以及浪涌的问题。各类管道以及架空线的施工敷设应依据标准规范布置滑轮,其牵引力应低于光缆标准张力百分之八十,同时牵引操作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十五米以下。光缆沟的下部应确保缓和平整,不具备坚硬的石子等杂物。应首先进行三百毫米细质土的回填处理,预防光缆长时间的受力导致破损,降低其应用寿命以及传输能力。
2做好接线盒置放,有效制定安全维护策略
对于空光缆接头盒应令其放置在离电杆约一米半的位置,同时应优化防水弯处理,进而便于雨水快速排干,降低其对接线盒形成侵蚀影响,并令密封胶被不良破坏。井下接头盒应稳定的置设于光缆托架之中,预防受到人为踩踏影响导致光缆线路的不良破损。对于直埋接线盒的置放,倘若其接头槽应用反扣防护措施,则应位于接头下方继续挖到其槽高二分之一,确保光缆以及坑之中的地平线始终位于相同高度,预防接线头由于水泥槽形成下沉进而导致通信光缆的不良变形,并同接头盒形成相对微变,对其密封造成不良作用。倘若接头槽有盖,应令其接头仓以及盒一同下沉,一直到光缆以及坑中地平线保持相同高度,进而预防光缆位于接头盒的接入端同远端形成不良高差,在下沉以及回填夯实的作用下引发张力影响。通信光缆施工阶段中有效预防雷电影响、腐蚀侵害尤为重要,应制定安全维护策略。位于雷区应布设排流线,例如屏蔽线以及消弧线。同时应在防雷接地处置的同时做好防电气化影响的全面考量。光缆线防腐蚀处理十分关键,可位于易腐蚀区域应用牺牲阳极阴极防护方式。对于部分腐蚀影响较为显著的区域,应装设陶瓷管以及硬塑料管路进行良好的防护。光缆金属外部防护套在完成施工敷设之后不应形成破损,同时应做好绝缘保护。
3结语
一、文献回顾
最早提出价值链管理理论的是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他在所著的《竞争优势》中提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进行表明。同时他将价值定义为是客户对企业提供给他们的商品和服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价值由总收入来度量。此后,价值链的概念被逐步扩大,开始注意企业与其他企业的联系,行业价值链概念逐渐形成。John Shank在1992年提出将企业自身的价值链放到行业价值链中去考虑。再后来开始注意单个的核心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作用;Richard Normann(2000)认为价值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料供应商到产品销售最终客户的网链。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成熟运用,虚拟价值链、数字价值链的概念先后被提出,强调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对企业价值链的重要作用。
价值链会计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会计领域,由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提出并初步构建其基本框架。他在2003年提出价值链即基于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围绕核心企业,利用互联网迅速获取信息资源,通过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等作业活动,将开发商、供应商、销售商与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其维系整个链条的是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服务。2004年阎达五在《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将基于信息技术的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列为价值链会计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于是作为价值链会计的分支,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观作为一种新的控制观念由此诞生。阎达五、张瑞君(2003)在《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中将会计实时控制定义为:“在IT环境中财会人员利用现代技术和三量(实物量、时间量、货币量)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实时对比和实时分析,通过指导、调节、约束、促进等环节干预企业的经营业务,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价值增值这一终极目标。”
目前,我国对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至今相关研究不多,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日趋明显,会计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控制方法和实务操作都需要重新定义和改造,尤其是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重塑。正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主席罗伯特・梅德尼克在《Our profession in the Year 2000》中指出:“如果会计行业不按照IT技术重新塑造自己的话,它将有可能被推倒一边,甚至被另一个行业,即提供信息、分析、鉴证服务等有着更加创新视角的行业所取代。”
关于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内涵,早前由阎达五教授提出,此后,戴玮玮、王正军(2007)在阎达五教授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是在核心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建立网络价值联盟的环境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方法,通过对企业信息流的实时监控,及时快速地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异常情况,并作出适当反应,控制企业风险,保证企业物流、资金流的正常有效运行,达到价值链价值增值,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技术制度刚性控制与企业文化柔性控制相结合的控制观。”
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就是对企业价值链,包括横向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控制(见图1),即在构建相应的“硬件配制”和“软件配制”,并对企业价值活动的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传递和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每个控制节点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即时监控,及时地发现并处理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在寻求整个价值链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价值链实时控制系统框架体系的内容
会计实时控制是一种新的会计控制理论,是传统会计控制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种延伸。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会计实时控制的基础、内容和模式体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而且表现出不同的层级要求。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框架体系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体系,第二层次是实践应用,第三层次就是控制目标的实现。理论体系是实践应用的指导,只有在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才能够真正付诸于实践;而同样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理论也只有应用到实践当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最终的控制目标。具体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的框架体系模型见图2:
(一)软件基础即理论基础 软件基础是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的理论根基所在,它包含系统论、信息论和反馈控制论、价值链会计理论。对于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这种新的控制观念来讲,它坚持就是一种系统的观念、信息化和反馈控制的理论。另外,价值链会计理论是建立在价值链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一个分支理论体系。它是以价值管理为中心,以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标,借助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过拓展会计管理对象的外延范围,而构建的以价值链为载体、以事中实时控制为核心、融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于一体的会计理论。它打破了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并且要求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理论体系。而鉴于整个企业价值链协调的需要,进行实时的控制势在必行,会计实时控制正是这种需要的体现,它建立在价值链会计的理论之上,同时也是价值链会计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硬件基础硬件基础实际上就是一个硬件信息技术平台,通过它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价值链会计控制当中去。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管理软件平台。
网络平台是企业用来与价值链上的其它环节联系的纽带。它可以是Internet(互联网), Intranet(企业内联网),或者Extranet(企业外联网)。通过网络平台, 企业的信息流在不同环节得到及时的传递和处理,从而使各个环节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发出控制指令。
数据库平台是进行信息存储和管理的仓库。通过数据库平台的建立,价值链上的各环节一方面可以收集存储自身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接收存储来自其他环节的信息,并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对收集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管理软件平台是一个对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递的工具。通过一个管理软件平台,在单个的环节内部实现部门间的互通,从而可以使业务活动的信息在发生时即得到实时的传递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管理软件平台应针对企业本身所处的价值链的特点来构建,它必须支持协同商务、集中管理等理念,强调信息的主动实时传递,而非被动接收,从而保证业务活动的情况可以及时传递给相应的控制点,保证控制的实时性。
(三)会计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是指基于信息技术,为更好地满足顾客的服务,对工作流程进行系统的改进及相关活动。它突破了传统的“职能导向”,强调“流程导向”,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虽然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建立了ERP系统,但大部分企业只不过是将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一个自动化和信息化,在信息传递的主动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上,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这就要求从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需求出发,建立一套适合其需要的流程体系,而这个流程体系不能只是原有流程的一个改进,必须是一个流程的全新的再造。因此必须进行会计流程的再造,建立一个主动传递信息,信息流畅通,可以实现实时、恰当的监督和控制,与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相适应。
(四)会计组织设计 会计组织结构是财会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并根据自身被赋予的相应权限来开展业务活动的一个实体。它包括处在这个组织中的人,以及将这些人联系起来并发挥作用的纽带,包括制度、各个员工的职责,彼此的关系等。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承担起对相关业务活动进行事后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任务,更重要的是承担起对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控制与监督的职能。它要求的组织结构必须保证信息流的畅通,必须明确各个价值链控制点的控制职能权限,以保证控制指令的正确性以及执行的及时性。为此,应建立一个扁平化的会计组织,并且充分考虑组织中各个环节的交互性,以保证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
(五)会计实时控制方法 会计实时控制方法是指具有可以识别的结构化控制规则、明确的控制标准、能够支持网络环境下会计控制系统的运作,并且体现实时控制观的控制方法。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实时控制系统下,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编制预算;另一方面,当经营业务发生时,可以获得实时动态的实际数据,按照各部门、各个岗位、乃至个人的具体预算标准进行实时控制,让预算控制真正发挥作用;另外,有合理的会计流程和健全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作业成本法在会计实时控制系统内将得到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还可依据对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进行作业管理,满足经营控制需要。
(六)会计实时控制模式 会计控制模式是由企业所建立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信息技术环境、会计流程、会计控制方法等所形成的控制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企业对会计控制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中控制,从适时控制转变为实时控制,将财务控制转变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由单项要素控制发展为供应链、价值链的控制。为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所处价值链的具体情况出发,构建适合自身需要的软件基础和硬件基础,通过会计流程的再造,会计组织的设计,会计实时控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模式。
三、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的构建
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是价值链会计的核心,是企业价值链管理成功的重要保障。因而构建一个有效的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是企业应用价值链管理理念,开展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整个价值链系统,明确各个控制接点的控制职责和权限,建立业务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保证业务信息和控制信息能够实时地发出、接收以及处理。构建的具体程序如下:
(一)需求分析企业应在对自身所处价值链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考虑自身的控制需求,包括对什么进行控制,由谁控制,怎么控制,自己原有的基础条件如何,如何实现与价值链上各个控制节点的协同等,最终形成一个自己的控制模型。
(二)软件基础的配制 主要是根据实时控制的理论基础,制定明确的控制制度和规则,明确控制节点的职能和权限,选择控制的方法。要特别注意控制制度和规则的明确性,各控制节点之间权限划分的合理性,控制方法的适用性。然后要将上述内容进行程序化并嵌入硬件系统当中,实现与硬件基础相配合。
(三)硬件基础的配制 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硬件平台。其中就网络平台而言,企业与外部价值链节点之间的联结可以基于Internet来实现,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结则可以基于Intranet来实现。对于数据库平台,各个控制节点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相应规模的数据库,注意充分考虑信息的容量和处理的时效。最后是管理软件平台,企业可以利用已有的ERP系统,但应针对自身的经营特点和控制需求,开发符合自身需要的管理系统。
(四)会计流程再造和会计组织的设计 会计流程再造和会计组织的设计应结合进行。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以会计控制为核心的控制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其它各业务部门和会计部门进行业务信息和控制信息传递的流程,以实现各部门主动实时把业务活动信息传递给会计部门,并实时接收和执行会计部门发出的控制指令。在企业外部,企业应根据自身与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联系,建设与各外部环节相协调的流程并设计与各外部环节相联结的组织。
(五)控制方法的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从预算控制或作业成本控制等方法中进行选择,但必须符合自身的实际,选择的方法应具备推广实施的条件并将选择的控制方法嵌入到企业的软硬件配置当中,实现系统的融合。
(六)系统的测试在整个系统建立以后,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对系统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的实施
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能否对企业的各项流程起到积极作用,还有赖于对其的有效实施。
(一)制定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应包含以下的内容: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目标、体系、规则、制度,实施进度安排、实施过程控制机制、系统修正机制等。
(二)组建相应的实施组织 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是一种以会计控制为核心的控制机制。但其实施应以整个企业作为组织依托,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价值链会计控制实施组织,负责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具体工作。从企业内部来讲,第一层次是以企业负责人为主体,包含相应部门的高层管理者组成的领导层。领导层承担整个实时控制系统的领导职责,负责企业内部重大问题的处理和与外部价值链环节控制的协调。第二层次是以会计部门为核心的控制层,通过对采购、销售、仓储、生产等各部门业务活动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控制指令,重大问题应上报领导层。第三层次是由各具体业务部门组成的执行层。执行层应完成向会计部门实时主动传递业务活动的信息和执行由领导层和控制层发出的控制指令等任务。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组织层次如图3:
(三)确定人员职责和业务培训 在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中,人员职责权限的确定相当重要。它决定着谁将发出控制指令,发出什么级别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的流向,谁来执行等具体事项。必须对包含领导层、控制层、执行层在内的所有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界定,并将其进行程序化嵌入企业构建的信息化控制系统中。 在这个系统中,只有具有相应职责权限的人才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完成相应的控制任务,从而实现职责权限的刚性控制。另一方面,人员的培训也同样重要。通过培训, 可以使全体人员在深入理解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理念的基础上,掌握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的应用技能,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从而熟练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人员的培训实质上是一种柔性控制,即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来保证控制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结论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的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价值链进行的控制,即在构建相应的“硬件配制”和“软件配制”,并对企业价值活动的信息进行实时收集、传递和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每个控制节点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即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在寻求整个价值链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控制方法。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深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同时也顺应了理论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其构建、推广和应用必将推动企业价值链在协调中实现共嬴,并推动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从软硬件基础的配置,到会计流程的再造、会计组织设计、会计实时控制方法的选择,到最终实时控制模式的形成,构成了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理论体系。而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当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的目标。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构建价值链链会计实时控制系统并将其付诸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个管理的变革过程,涉及企业战略的重整,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会计流程重组,组织机构调整,以及管理者权、责、利的再分配等,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在科学的实施方法的指导下,将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理论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最终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价值服务。
参考文献:
[1]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阎达五、张瑞君:《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第4期。
[3]蔡好东、杨志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确定与职能定位》,《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4]张瑞君、刘耀莉:《会计流程再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注意的问题》,《财会信息化》2003年第9期。
关键词:知识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协同 提升 机制
一、知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观的建立
系统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都可以用系统的方法予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是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指导下,充分选择和利用来自企业内外的技术创新资源,把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获得实现技术创新绩效为目标的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成功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保证,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以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为背景。企业在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几个有关知识的问题:第一、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第二、企业是否能形成一种有效的知识组合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第三、在既定的技术创新战略下,企业是否存在闲置的知识;第四、企业能否发展一种方法使之能在获得支撑未来技术创新战略的全部知识。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分析
技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组相关的概念,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从知识属性来探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
技术与知识。技术是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的载体,一方面是目的性知识,也即技术包含人判断客观世界是怎样的知识;一方面是方法性知识,即技术包含的人按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世界的知识,由此技术具有实践的能力。纵观技术史可以发现,技术的演进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存量的积累的过程。
技术能力与知识。企业技术能力反映了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信息,并结合内部的知识,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信息,实现技术创新与扩散,同时又使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静态的企业技术能力是以知识存量的形式存在。
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是同一过程。知识的增长具有路径依赖性,而创新之所以发生关键也取决于人类的知识水平,技术创新首先是以技术知识存量为前提的,过去的技术知识存量决定了新技术产生的方向和路径,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更多的表现为动态的知识。
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寡和质量实际上表现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相对于技术创新结果而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更潜在的存在。技术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并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条件,而且由于知识的内在积累性,技术知识最终会升华为企业的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
知识视角下的技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既然技术能力是与技术有关的内生化知识的总和,表现为知识存量,而技术创新又是存量知识激活的结果,那么就可以合理地推断作为技术能力外在表现的,同时又作为技术创新内在的原因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是关于如何激活存量知识的知识。
三、知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及结构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是指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及其组合联结方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的能力,知识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必须从四个方面去判断它的有用性:即是否能够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否能够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形成一种有效的知识组合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否能够保证在既定的技术创新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知识能够被高效的利用;是否能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获得支撑未来技术创新战略的全部知识。
本文从知识视角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匹配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搜索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六种。
1.知识创造能力。知识的创造是知识积累的基础,积累的知识反过来为知识创造提供原料和方法,因此就知识创造的过程来看,知识既是创造的目的,又是创造的手段;知识既是材料,又是产品还是方法。知识创造能力是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一组关于如何产生新知识的知识集合。
2.知识吸收能力。本文将知识吸收能力定义为狭义的,即知识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外部知识的价值,并将外部知识纳入组织知识库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知识存量的增长,而知识存量的增长由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内部创造,二是外部引入。
3.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是指将技术知识转换为产品、工艺并使内含知识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能力。由此,可以认为知识应用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组关于如何驾驭技术创新过程中各项技能的知识。
4.知识匹配能力。知识匹配能力是对组织知识进行审查,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确定企业知识需求的能力。企业知识在组织中的存在方式是多元的,甚至是松散分布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去了解评价组织的知识存量,这是企业能够进行系统的技术创新的前提。与知识评估相比,知识匹配也有相当难度和风险,即使企业能够实现对内外知识的正确评价并不必然意味这企业有能力对内外知识进行适当的匹配,这突出地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失败当中。由于未能进行合理的匹配,致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缺乏可行性,要么技术创新在经济上是难以完成的,要么取得的技术成果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由此,可以定义知识匹配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组关于如何评价组织知识以及如何实现组织知识和环境知识相协调的知识。
5.知识搜索能力。知识搜索能力为组织为获得可用的知识而进行的对组织内外的知识进行搜索的能力。构成搜索能力的知识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一系列指导组织成员接近所需知识的知识。
6.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是技术创新中的一项基本能力,人的脑力劳动在整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知识整合是知识创造的前提,正是由于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涌现出来。整合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系列关于如何将技术创新有关系统化知识,这一系统化帮助企业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
知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是指要素的连接方式,即技术创新能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显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能由上述能力要素中的某一要素构成,因为上述任何一种单一能力或者几种能力(不是全部)都不足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部要素投入的结果,任何一项要素的缺失会阻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那么是否在保证要素投入以外的条件下,全要素投入必然产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答案是否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整体性能力,是诸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诸要素不仅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整体性成立产生关联,而且要和其他能力要素产生关联。事实上,恰恰是因为存在诸要素之间的关联,且这种关联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相变的临界点彼此加强才产生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整体性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本文用图3表示这种关联,六个要素分别通过5个双向的箭头和其他的5个要素相连,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
对知识存量的测度,本文借鉴罗正清、和金生面向技术创新的组织知识存量测度,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强度三个方面测度组织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
1.知识深度。本文将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深度定义为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的不同学科的知识所处的阶段。知识深度反映人对事物认识上的一种递进关系,这种递进是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的一种更深刻的见解。
2.知识宽度。本文将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宽度定义为技术创新系统内不同学科知识跨越的范围。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由一个学科的知识完成的,即便是技术知识本身也是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
3.知识密度。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密度是指技术创新系统内某一特定深度和宽度的知识的富集程度。由于知识又不能脱离知识载体游离地存在,而知识载体是分布的,那么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各种知识的密度自然是不一样的。知识密度的不一样导致知识在企业的分布式不均匀,知识的不均匀分布为知识流动带来了可能,也为创新提供了条件,知识富集的领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形成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而知识贫乏的地方被迫进行学习,补齐知识短板。知识密度解释了为什么同是技术创新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方面却很不一致。
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的存量是由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密度共同决定的,由此知识具有分布的性质。笔者认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存量和知识分布是同一概念,前一个概念强调知识的总量,后一个概念强调知识的结构,都是技术创新知识量静态的反映。
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及其产生演化分析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知识协同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如图4所示,模型分为要素层、结构层和机制层。
从要素层和结构层来看,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由六个分块组成的圆柱体,圆柱体代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六个分块代表技术创新系统的六个能力维度,分别是知识创造能力、知识匹配能力、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圆柱体横截面上的阴影表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知识存量,知识存量由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密度三个指标共同测度;圆柱体的任意一个横截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势位,势位越高表示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同时高能力势位携带的知识存量比低能力势位要多(用较重的阴影表示);
从机制层来看,围绕圆柱体的上升螺旋线(圆柱体背面为虚线)表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的机制,说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企业知识存量的增长过程,又是知识间协同作用的结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增长的机制中暗含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经历完整的知识循环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循环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的机制和路径模型是一个包括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和演化的整体。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与演化
竞争和合作是推动系统演化的根本性动力学机制,系统要素间的协同作用就是通过合作和竞争来实现的,合作和竞争是协同的内在作用形式。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触发了系统的正负反馈环节,合作的要素通过正反馈彼此加强,使得两种要素的能量和信息同时被保留在了系统内;竞争的要素通过负反馈使得竞争的一方占据优势,而另一方被消灭,被消灭的要素所携带的能量和信息要么被优势的一方所吸收,要么被环境所吸收。合作和竞争的结果是系统的要素失去了独立性,要么通过要素的联合产生新结构,要么通过要素的吸收产生新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内在要素是知识,知识间也是通过合作和竞争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产生和演化的。知识间的合作以知识的互补性为基础,而知识间的竞争体现了知识间的替代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内的知识存在强烈的互补性,任何知识都无法单独完成技术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互补性知识的合作才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R&D知识,生产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知识和决策知识具有基本的互补性,任何一方面知识的缺失都会造成“木桶效应”,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积累,其他知识的增长也受到抑制。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结构来看,六个方面的能力知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识,会造成系统功能的缺失,系统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借鉴生产要素的替代性的定义,本文认为知识的替代性是指一种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可以被另外一种知识替代。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过程中知识替代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每一种知识都有其特有的生命周期,当一种知识进入生命周期的衰亡期,知识的解释力度和实践能力都下降,就要求一种新的知识来替代它。创新的本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知识的替代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和演化具有极其建设性的作用,新知识不但继承了旧知识的优点,而且拓展了知识的效用,优化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只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帮助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同时,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运用企业知识观重新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质,深入发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的机制和路径,对指导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成技术创新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白瑶,和金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33-36.
[2] 魏江,刘锦,杜静.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知识整合过程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5.5(002):15-21
[3]史宪睿,林莉.知识集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5.8:70-72.
[4] 徐向艺,徐英吉.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企业持续成长性的协同度研究 [J].东岳论从.2008.29(2):80-85
[5] 彭纪生.中国技术协同创新论 [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陈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20(9):986-989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为电力事业带来了新的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有线通讯方式,逐渐取而代之的是无线技术及光纤,同时,智能电网建设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如今,智能电网的建设持续进行,也不断在完善,而在这过程中,电力通信技术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智能电网及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探讨电力通信信息如何正确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之中及其所起的作用。
一、智能电网与电力信息通信
(一)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在于整理、搜集和分析信息,这些信息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在输电、配电、发电等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同时,智能电网能够掌控电力系统的运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适当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
(二)电力信息通信
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中,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高效性。[1]在电网的运作过程中,例如配电、输电等环节,往往存在一些难以觉察的细节,如果没有对着这些细节加以管控,容易导致电力输送出现问题和障碍,因此,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建设智能电网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在智能光纤通信网络建设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随着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系统通信中的数据量与日俱增,传统的光纤通信技术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为了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应当对网络智能化技术加以利用,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智能的光纤通信网络。(二)在电力通信接入网建设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通常来说,智能电网需要与用户端连接以提供电力资源给客户,也就是说,用电客户与智能电网系统之间需要实现通信,这就需要通信系统来帮助实现。[2]
三、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是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还能进行规划、协调工作,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最终实现电网的顺利建设。(一)在用电领域的应用客户是电力传输的终端,是实际的用电客户。而客户对用电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工作人员应当利用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及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巨大的数据库,将有用的用电信息予以分析和研究,实现用电客户与智能电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建设高效的运作系统,从而推动智能电网的持续发展。
(二)在输电领域的应用
在输电领域中,我国电网尽力实现大范围覆盖,因此,许多电力输送的距离都比较远,必然导致较多的损耗,如何减少这种损耗和运输成本,是如今重要的问题之一,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应当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到输电领域中,使其满足远距离输电的要求,同时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通过利用创新技术将输电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除此之外,还应对输电过程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控,查漏补缺,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输电效率。
(三)在配电领域的应用
在配电领域中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络的效力和安全性,是电力网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同时,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够及时地发现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方便工作人员处理,以此来提高供电质量,促进配电系统的集成化和兼容化。
(四)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能源根据是否可再生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进程中,主要任务在于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以此来保护不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对能源领域加以研究,逐步实现新能源的并网。在新能源接入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有关需求和研究其科学合理性,保证电能质量、功率、电压能够自我调节。[3]因此,在新能源领域,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当实现对功率、电压等调节的功能,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构建起新能源管理体系。
四、结语
总之,在智能电网时代背景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对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应当积极、正确、合理地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不断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彦飞.试论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电子世界,2017(1):118-119.
[2]陈海泉.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2).
【关键词】智慧城市 信息系统 物联网 云计算
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手段以及新理念的运用,才可以将抑制城市发展的现状改善,而智慧城市技术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推动城市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1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主要是通过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感测、分析城市运行系统中的各种关键信息,并加以整合,进而对城市服务、环保、民生以及城市服务等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化响应。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信息技术的利用,进而实现智慧式的城市运行于管理,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2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物联网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网的发展,逐渐衍生出物联网,而物联网的出现,实现了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无缝衔接,让人和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同时还可以实现良好的信息交互。在智慧城市之中,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与控制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 。
2.2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主要是通过虚拟并分布储存大量的信息,通过宽带网络等技术的使用,进行快速的计算,进而又弹性、高效的处理各种公共信息资源。在使用云计算技术的时候,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运用公众信息网络,取得动态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服务。在信息处理方面,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提高储存于CPU的利用效率,这是因为云计算本身是通过虚拟技术进行计算,拥有快速的响应能力,进而保持系统本身的通透性。
3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应用实践――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例
3.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统应用
3.1.1 服务流程分析
针对申请、受理、审批和告知这四个行政各类审批事项的环节,分析核心的流程:申请环节在于采集审批资料,做好预申请处理;受理环节在于信息的录入以及核对资料;审批环节在于实现部门专用数据平台以及行政中心公共数据平台中数据的相互交互,同时配合上现场的勘查,将实际的数据传递给数据库;告知环节在于查询审批结果以及告知的实际方法上。
3.1.2 系统应用
(1)前置预申请系统:提供电子化资料上传服务,方便公众使用,简化申请的手续;同时,公众也可以接受到系统传递出来的行政审批信息,方便行政审批状态的查询,同时也可以进行办事流程以及电子表格的下载,让审批服务尽量的前移。
(2)现场的导引服务:基于行政服务大厅的服务排队叫号机、LED显示屏以及审批自助机等主要设备,为公众提供审批引导服务,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功能,其中包含了查询与审批自助服务子系统、排队叫号子系统等多种功能。
(3)数据的采集以及子系统的交换:提供部门专用数据平台与行政服务中心公用数据之间的信息交互,这样也可以让数据得到最快速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将审批的效率提高。
3.2 基于云计算的桌面云应用
3.2.1 总体架构
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办公桌面,可以让客户端或者是其余的任何与网络相互连接设备来对驻留在服务器端的个人虚拟桌面系统加以访问。
(1)云基础设施层,主要是提供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支撑。
(2)虚拟资源调度层。将基础设施资源虚拟化实现,实现各种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能够按照具体的需求进行分配,做好虚拟机的调度,同时整合物理服务器的资源,节约运营耗费的成本。这一平台包含了动态调度和虚拟机分配,是最佳的负载性能以及节能的核心。
(3)虚拟桌面管理层。基于虚拟资源调度平台,复杂调度与管理虚拟桌面,包含了新虚拟桌面的注册以及虚拟桌面的移除,确认用户接入的身份,将虚拟桌面分配给对应的用户。第四,用户终端设备层。提供相对应的操作环境,通过包含虚拟桌面客户端软件的终端设备,就可以进行虚拟桌面的链接。
3.2.2 应用需求
行政服务中心的桌面云主要是为来提高IT管理的维护效率,能够降低办公系统的实际消耗,将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解决。基于光纤和万兆核心网作为网络的基础,为大约1000名行政服务中心的员工提供桌面云的服务。
3.2.3 桌面云应用
行政服务中心的员工可以通过客户端上的桌面云客户端直接进入界面,而新员工需要申请,等待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通过身份验证,再进入到虚拟桌面系统之中。
管理人员通过虚拟桌面管理平台,就可以调度与管理整个虚拟桌面。
3.2.4 效果分析
相比传统的办公,通过桌面办公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见表1所示。
4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化的发展必定会伴随着信息化发展,一旦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城市管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针对这一部分问题,智慧城市应运而生,而智慧城市的信息系统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相关信息的获取和运用,虽然现阶段的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定能够推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巴蒂,赵怡婷,龙瀛.未来的智慧城市[J].国际城市规划,2014(06):12-30.
[2]徐静,陈秀万.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07):23-26.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促使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特别是消防指挥中心指挥工作中,不仅应用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于社会救援、通讯联络等相关工作中,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构建更加有效的信息采集技术,实现消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作为一种具有上下联动并且很系统的工程,消防安全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完成部门、指挥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信息共享,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技术发展平台,实现信息采集工作有效性,提升信息数据库分类有效性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工作。
现代化信息技术日渐发展促使消防救援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同时,提升消防救援指挥工作以及消防救援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实际的消防救援工作力度。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社会发展需求促使消防工作部门重视信息的传递,提升实际工作效率,通过新技术以及新方法来提升消防救援工作层次。在进行信息化网络技术工作过程中,需要提升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信息工作力度,实现多项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统,提升消防救援服务实际工作水平。
1 支队级消防指挥中心指挥平台系统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理论以及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消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实际的消防结果。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坚持新知识、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尽可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随着现代化基础建设的复杂性趋渐加强,在建筑以及基础设施方面都存在着隐蔽性特点,实际的消防工作存在着巨大的工作难度。我国的消防指挥管理工作实际上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支队级消防指挥工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实战出发,提升消防实战工作,借助先进信息技术以及先进信息设施等,结合实际的事故救援案例以及事故处理等实现技术性试验,针对消防工作进行改革以及试验,注重信息化建设,只有如此,实际的建设效果才会更加理想。从目前的建设来看,大多数的消防工作部门都建设了专门的消防指挥系统,也配备了专业化的信息技术设备以及交互式软件应用系统,这为构建交互式指挥系统以及局域网络反馈系统奠定了基础。与国外相比,我国信息化技术手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软件开发工作中,我国虽然采用先进软件,但是却缺乏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大多数交通指挥系统都是选用国外软件,并且根据实际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以及更新,需要花费高额的资金在软件维护以及更新工作中,实际工作中缺乏实用性,共享信息并没有得到非常充分的利用(见表1)。
2 信息技术在支队级消防指挥中心指挥平台系统的实践运用对策
2.1 重视工作部门之间的配合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消防救援指挥系统属于系统性强并且结构较为严谨的工程,这就需要重视消防指挥中心工作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计算机通信技术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实现各个工作部门以及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有效配合,提升工作协调性。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避免工作环节的疏漏,实现信息进程的整体化发展。在进行消防指挥救援工作中,需要各个工作环节之中的有效配合,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实现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有效统筹以及有效安排。在消防指挥工作中,需要重视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以及监督,保证信息化技术在消防指挥工作中能够更加有效、更加合理进行。在消防指挥工作中需要重视布局的协调性以及统一性,考虑到信息化技术的集成性比较高并且系统性严谨等特点,需要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实施,构建统一化的技术应用标准,实现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信息有效共享。
2.2 注重思想理念更新工作
在消防指挥工作过程中,领导管理工作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基层的消防人员直接会影响到实际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重视领导管理者与基层消防工作人员思想方面的觉悟,使得其能够从战略意义上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消防指挥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消防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程,实际上信息化技术建设并不只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内容,诸如,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问题,同时还需要注重信息资源方面的有效整合,协调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处理不当的问题,直接的影响到消防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消防指挥管理工作部门相关管理工作部门,特别是部门工作领导需要认识到消防指挥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坚持统筹性原则,为消防指挥系统执行提供保障,有效落实经费、任务以及人力等等,保证整个信息化消防指挥系统能够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运行。
2.3 重视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共享工作
在消防指挥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构建各项有效的、统一化标准,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效消除在信息方面的孤岛现象,实现各项工作部门之间的结合,在保持信息工作系统工作独立性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有效结合,了解实际信息共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对信息化技术方面存在着认知误区,这就使得各个工作部门之间呈现出部分信息重复性的现象,重复性信息处理使得实际的信息工作呈现出互不搭界的现象,实际的办公成本不断提高,因此,要从根本着手,重视统一化建设,设立统一化的消防系统信息数据系统,构建统一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数据代码、数据形式统一化,根据信息业务特点来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一次性材料来构建分类数据库,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以及公用。在灭火救援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升实际的服务水平。通过新技术以及新方法来提升服务水平,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体作用。
3 重视消防系统的开发以及管理
在消防指挥工作系统工作中,需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了解信息化技术方面具备的系统性以及集成性特点,对消防系统进行更加有效的规划以及实施,制定统一化发展标准,对后续的网络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实现系统信息的有效共享。在消防指挥工作中,需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推行以及开发工作,坚持公安消防系统与总队之间的合作,实现有效的讨论以及设计,制定统一化标准,实现管理以及规划统一性,同时还需要重视采购开发信息技术的开发工作,经过上级审核同意之后能够有效执行。消防指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信息化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理念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消防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消防救灾项目的信息化学习,满足消防工作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提升消防工作人员的信息普及力度,提升消防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为消防指挥中心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思路。
4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规划专业化、复杂化的加强,消防指挥系统的建筑形式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救援工作以及抢险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工作挑战,如果缺乏信息化技术辅助作用,那么救援工作以及抢险工作则无法有效实施。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楼宇化的发展倾向,这就使得建筑在结构方面呈现出复杂化,同时也给消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发挥信息系统重要的辅助作用,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推动信息化技术普及工作,深层应用支队级消防指挥中心指挥平台系统。
参考文献
[1]孙晓雅.浅谈3G动态视频系统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化,2012.
[2]孙晓雅.4G移动通信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2).
[3]杨浩程.4G移动通信技术在消防现场应急通信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2).
[4]梁蔺译.浅析信息化技术在支队级消防指挥中心指挥平台系统的实践和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
[5]陈丽娜,高志国.信息化技术在消防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01).
[6]孙晓雅.4G移动通信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2).
[关键词] 统一通信;软交换;IP多媒体系统
[作者简介] 王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力系统通信技术,通信资源管理及系统管理,广东 广州,510623;姚天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院,广东 广州,510663
[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9-0104-0004
在南方电网“十二五”二次系统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南方电网统一通信平台即是在通信网络提供的数据及无线通信手段基础上,融合语音、数据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通过统一业务应用平台,向用户提供语音、视频通信、即时通信、协同办公等多种业务应用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的语音、数据和视频的自由通信。
本文将对南方电网企业用户需求及目前的通信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目前主流的统一通信系统组网技术体制——软交换(Soft Switch)及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进行分析和对比,以选择适合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
一、用户需求及现状分析
(一)用户需求分析
过去,企业一直将其管理创新、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技术投资的重点放在提高生产工作和事务处理工作的效率之上。这些程序化的改进实现了日常任务的自动化和扩展,提高了执行速度。通过这些投资,过去十年中生产率有了极大增长,劳动力生产率提高了3.1%,占总生产率增长的60%左右。
但能轻松从流程自动化中获得收益的时代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了。提高公司绩效、生产率和竞争优势的下一阶段将通过采用更为先进的通信手段,提高协作效率而实现。这一新的增长点将自动执行机械性任务,转变为使人重新成为工作流程的核心,更好地释放人的潜能。
综观南方电网通信网络的现状,数据网和交换网的彻底分离,不同业务系统、终端及网络的相互独立,阻碍了更为先进、高效的协作通信手段的建立,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抑制了企业员工潜能的释放。
(二)通信现状分析
目前南方电网及各省网的行政交换网主要采用程控交换技术组网,部分地区已经试点了软交换的应用。传统的程控交换网能够保证足够带宽,确保低时延、低失真的实时通信服务质量(QoS),缺点是网络带宽利用率不高,一旦电路被占用,分配的电路始终被占用。另一方面,传统程控交换网的接入手段受限于双绞线,不能满足用户对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由于将所有业务逻辑都存放在交换机内部,如果对业务进行改动或增加,就要对所有交换机进行改造,操作复杂,工作量极大。另外,程控交换网与数据网络的分离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上述技术体系的缺陷与不足已无法适应南方电网下一代生产力的变革及更为精细化的协作方式的建立。因此,有必要建设一套统一的通信系统,为南方电网企业员工提供整合各种不同业务及通信渠道的“单一用户界面”,来获取这些工具和信息,而不管员工身在何处,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速业务处理流程。
二、技术体制对比
(一)概述
上述章节分析了南方电网在变革时代的协作通信方式的强烈需求以及目前南方电网通信的现状及不足,通过分析得出构建统一通信系统的强烈驱动力及潜在优势。本节中将对比目前主流的构建统一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软交换(Softswitch)和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ystem),并结合南方电网的企业架构和需求选择较为合适的技术体制。
(二)系统架构
从系统架构上来看,IMS架构和软交换架构都是采用分层的思想将通信体系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层,每一个逻辑层次实现自己相应的功能,通过对上一层提供接口。但是IMS技术较之软交换技术体系结构更加清晰,层次分离得更为彻底。
(三)业务能力
从业务能力来看,IMS和软交换提供的业务能力基本相同,两者在大功能项的支持上没有差别。IMS由于其更为标准化和开放的体系架构,与OA等IT系统的融合性更好。而软交换技术相对IMS更为成熟,因此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与主流的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
(四)产品成熟度
软交换自1997年贝尔实验室提出以来,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在众多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共同推动下,软交换产品逐步趋于成熟,功能日益丰富,性能逐渐稳定。目前,软交换在国内外运营商和企业网市场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IMS由3GPP标准组织在2002年的R5版本提出,此后随着3GPP标准体系衍生出R6、R7、R8、R9、R10等版本。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推进,IMS业务也逐步丰富和成熟起来,国内外主流运营商开始IMS业务试点及商业应用的推动工作,经过几年的试点应用,国际标准本地化研究,IMS产品和方案已经成熟起来,具备商用能力。但IMS在企业网的应用还比较少见。
因此,从产品应用的角度看,软交换产品应用较早,产品已较为成熟,应用广泛;而IMS体制出现得较晚,其应用相比于软交换较少。
(五)技术发展方向
从技术发展方向来看,IMS成为继软交换之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已经比较明显。国内外运营商纷纷将现有软交换网络向IMS网络切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软交换也已经不再扩容,开始大规模建设IMS,承载新增用户;从终端用户的角度看,由于IMS终端接入的无关性、多媒体业务的支持能力、网络架构的开放性和体系较高的标准化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业务快速更新的便利性,使得用户日益增加的丰富的多媒体业务需求、终端的移动化需求、业务的快速更新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使得IMS技术发展有了根本性的动力,也是IMS成为下一代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所在。
(六)技术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与比较,可以知道,IMS相比于软交换,在多厂家混合组网的难度上较小,技术发展生命力较强,在业务能力方面两者相当,在安全漫游机制和业务触发能力IMS相较于软交换技术更为灵活,而在产品成熟度方面则相对较弱。综合上述各项指标,结合南方电网的网络现状,我们建议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系统采用IMS技术体制。
三、组网模式分析
(一)概述
通过上述的比较与分析,我们选择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本节将结合南方电网企业组织架构及用户需求提出一种可行的组网模式。
统一通信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企业内的协作沟通方式,为员工提供更为智能化的协作通信方式,倡导以人为本的协同工作方式,释放企业生产力。因此,在部署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系统时应以业务为导向,通过统一业务体验为员工带来最优化的协作效果,同时还需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及网络运行维护的分权分域。针对南方电网目前程控交换网为主的通信现状,提出的组网方案还应能充分保护现有的投资,能够使现有的程控交换机逐步退出运行。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在此处提出一种业务集中式,语音分布式的组网方案。
(二)组网方案
该方案利用各地语音交换网络提供语音业务,总调的IMS核心网和业务系统提供高级业务,从而实现了语音分布式、业务集中式的组网。组网图如下所示:
在南网总调部署IMS核心网和业务应用服务器,在各省电网中调节点部署SBC。同时在各地点部署IP话机、智能终端和PC客户端,这些终端可以通过IP承载网直接接入IMS的SBC设备。在该方案下,用户的终端同时支持模拟电话和IP电话,IMS网络提供高级增值业务,语音交换网络和IMS网络可以同时提供语音业务,每一个用户具备两个独立的号码,主用IMS网络提供的号码,同时具备一个备用号码资源。当IMS网络故障时采用该备用号码通过本地程控交换网出局,保证基本语音业务的可用性。该组网模式的应用可以较好地兼顾业务和本地语音的可用性,并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现有资产的使用。
(三)业务可靠性
分布式语音集中式业务组网的方案下,原程控交换网和IMS统一通信平台同时提供语音业务,当IMS网络中断时,用户仍可拨打模拟电话,为减少用户拨号和切换的不便,可以在通讯录中填写模拟电话和IMS电话,当用户发现被叫用户的IMS电话无法呼叫时,重新点击通讯录中被叫用户的模拟电话号码即可以呼叫成功,不需要再手动切换终端的呼出线路,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下的话机终端需定制开发,该话机终端需要支持模拟和IP两种模式,当用户拨打模拟号码时可以自动选择程控交换网进行语音交换。
对于通讯录业务,由于其在企业通信中的核心作用,需要重点考虑其可靠性。本方案中,采用将PGM AS下沉各地市,确保承载网络中断时,通讯录可从本地服务器下载,为保持通讯录数据的一致性,需考虑整网的PGM AS同步机制,保证全网用户的企业通讯录数据同步。
(四)网络运行维护
该方案下,语音交换网络和IMS网络是相对独立的系统,语音交换网络可以利用现有程控交换网络,对于未覆盖的地区也可以新建,但都保持原有的语音交换的维护模式,由各建设单位维护。
IMS核心网主要提供增值业务功能,同时也提供语音业务,其运行维护分工如下:
1. IMS核心网和业务硬件维护上,本方案将SBC下沉至各省中调,由各省中调维护,将IMS网关和PGM AS下沉到各个地市,由各个地市维护。
2. IMS核心网和业务服务器软件维护上,采用分权分域的维护方案,即给不同的维护单位分配不同的IMS号段,各地市开销户等相关数据单独维护。需要说明的是,IMS网络是较为复杂的网络结构,开销户等用户数据的制作和维护需要的专业技能较强,需要对各个地市的维护人员进行IMS专业技能培训。
3. 终端的软硬件设备维护上,由各地市及网省中心使用单位维护。
由于采用了独立的语音交换网络提供语音业务,在IMS网络出现问题时,仍有语音交换网络提供语音业务,且语音交换网络和IMS网络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减少上级单位的维护压力。
(五)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语音分布式业务集中式的建设模式部署南方电网统一通信平台将取得以下经济效益:
1. 大大减少了每线基本语音用户的建设成本。按平均用户线统计,采用IMS技术每线基本语音用户的建设成本相比程控交换用户成本将减少三成左右,按照全南方电网约30万用户统计,IMS系统的语音用户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为行政交换系统的建设支出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
2. 减少各地区局市话费用。由于程控交换技术的布线较为麻烦,且对于传输通道资源有较高要求,因此目前仍有部分供电所和营业点没有覆盖行政交换网。通过部署IMS网络,用较低成本就实现了供电所、营业点等行政语音用户节点覆盖,减少了该类用户的公网市话费用。由此可见,IMS系统的部署较容易地实现全网覆盖,并为企业节省一笔客观的费用之处。
3. 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南方电网的企业人员出差及外出办公的情况比较多,在传统模式下,如果需要在外出的情况下作为被叫与他人建立通话,则必须对外公布自己的移动终端号码,这将导致信息的泄漏,尤其是对不熟悉的人暴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可能造成极大的不便,借助IMS统一通信平台的业务功能,用户可以做到他人拨打该员工办公电话时呼叫转移或同振到其手机终端上。从而对外隐蔽了其联系方式,保障了信息的安全度。
4. 有效提高员工沟通效率,减少员工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由于南方电网的电网调度生产及企业管理需要,不同分子公司或同一公司内的沟通较为频繁,目前多采用传统的面对面会议方式或者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召开会议,目前的会议方式受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且实时性不强,且从融合程度上来看,目前的会议系统仅能通过会商型终端或者会场型终端提供,无法做到移动终端、智能终端及视频会议终端的融合,且无法做到数据流及语音流的协作,如桌面共享、文档共享等数据功能无法开展。通过部署IMS统一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及数据会议的协作及各种终端间的融合,可以较大地提升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及覆盖面并可提高视频会议业务的实时性及移动性,改变目前的会议协作方式,提高员工的沟通协作效率,加速事物的处理流程。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采用IMS技术架构建设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网络,可以为南方电网节省较大的资本性支出和日常办公支出,同时优化企业人员的沟通协作方式,提升企业的生产力。
四、总 结
本文通过对南方电网用户需求的分析及通信网络现状的分析,对主流的统一通信系统技术体制进行了对比,从而选择了适合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系统部署的技术组网体制,在确定技术体制后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系统的组网模式。本文将对南方电网统一通信系统的建设具有借鉴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朗为民.下一代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张云勇.IP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关键词:通信机房 静电导泄 水磨石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尤以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中作用越来越大。电气和电子设备设施布设日益密集;因而,电磁波的防范和抗干扰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其中一种静电防范,静电造成的危害非常令人头痛,尤以设备房、微机房等弱电设备密集的地方。
二、工程概况
笔者现完成的工程项目是某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综合楼;框架九层,其中3~6层为移动公司新建的程控交换机房(3400M2),采用的设备是法国阿尔卡特和上海贝尔的产品;对现场的电磁环境和技术要求特别高。原先拟采用铺设防静电木地板,后综合考虑造价、设备荷载及现场实际情况(要求3~6层先竣工验收,具备装机条件;其余层再分段施工)。因而采用了本项新技术。完工后对其进行的现场测试中,其静电导泄及防非正常超高压的侵入等项目,效果显著。
三、施工准备
作为防静电必需的一种特殊要求,在进行静电水磨石施工前,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方案及图纸设计: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对防静电地坪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在做水磨石之前,必须有一个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明确的施工图纸(根据电气或建筑平面图进行二次设计)(见原理图1),以便作为施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