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

第1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64-01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是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直接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1]。同时高血压也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是目前全球公共卫生面对的重要问题。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我社区在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对选取的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本次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辖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共有5~16年的病程时间,文化程度小学以上,7.9年的平均病程时间,所有患者均无语言、意识和理解等障碍,同时也未患有其他严重性疾病,全部都实施规范的的社区护理管理。所有患者均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疾病。将两组在例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规范社区护理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研究组:在规范社区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强化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管理方式:由护士长统一管理,确定详细的管理方案和工作流程;对负责管理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分工:一名主管护师负责健康知识讲座,一名主管护师负责电话随访,其他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谁分管谁负责,责任到人。要求每两月进行一次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及座谈会,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每两周至少测一次血压。

1.2.2健康知识指导

社区护士利用座谈会、随访、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患者健康需求和社区护理要求。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用药情况,个人生活方式等进行摸底调查。然后针对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确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我们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评估,确定共性的健康问题和个性的健康问题。对共性的健康问题,通过定期开展的健康知识讲座、影像播放等形式开展;对于个性的健康问题,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相关危险因素,用药情况,和患者,包括家人的参与,共同拟定健康教育计划,开具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强化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高血压用药指导以及注意事项,疾病发展预后以及治疗原则,血压自测指导等等,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基本的认识,客观正确认识疾病,家庭成员也参与健康知识学习。

1.2.3.生活方式指导

1.2.3.1. 低盐饮食 社区给每个家庭发放盐勺一个,社区护士指导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详细记录:每袋食用盐开袋时间,用完的时间,每天的就餐的人次,倒掉的饭菜(倒掉食用盐的量),调味品等含盐食品的食用情况。算出每个家庭每天食用盐的量,及时进行指导。每人每日食盐量小于6克。

1.2.3.2.低脂饮食 社区给每户发放油壶一个;控制食用油的量,每人每天小于25毫升;尽量不吃动物皮和内脏;减少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多食含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等食物,如新鲜蔬菜多吃豆类制品、绿叶菜及鲜奶等含有较高的钾多钙食物。

1.2.3.3.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每周最少锻炼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预防便秘;保持心理平衡。

1.2.4.社区随访

社区护士定期入户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制定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相关行为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根据每次随访内容进行健康结果评估,及时进行干预。

干预内容包括:健康需求及问题指导,制定相应的目标,开具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等;社区医生根据病情随时指导用药,从而将药物与剂量进行良好的调整,服药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1.2.5.血压测量指导 (1)为了避免血药浓度、血压计等因素的影响,测血压我们要求做到定人,定时,定血压计,测出的血压值及时记录。(2)血压自测指导及注意事项?。

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通过x±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并经t检验,通过x2检验进行表示计数资料,若P

3 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血压情况得知,两组患者经相关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其血压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表1),但是观察组相对于观察组,具有优势,比较其差异,P

4 讨论

目前,高血压疾病是社区居民中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疾病,通常情况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同时该疾病极易让人们忽视[2]。因此,相关的社区医护人员对于高血压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并结合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基本知识讲解等,让患者能够对高血压病有了系统的认识,能够正确客观认识自己的疾病,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服药依从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防止和减低患者发生更多的并发症。

4.1首先,是健教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高血压患者通过系统的学习,对高血压疾病有了认知,社区护士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了解了高血压病一旦确诊之后,必须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终身治疗。认识到非药物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相关护理人员耐心进行血压测量指导并进行血压监测,从而将药物与剂量进行良好的调整,服药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4.2、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经过调查,观察组的约20%家庭每天的摄盐量在10.0g左右;饮食搭配不合理;烟瘾难戒除等不良生活方式仍存在,说明虽然对高血压病有了认知,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还需要高血压患者及家庭重视起来并积极配合,不断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4.3 通过强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使我认识到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深入,让患者对疾病有了认知,在认知基础上发生态度的改变,从而去培养其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才真正具有意义。

总而言之,对于高血压患者,积极采用健康教育,在患者社区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3]。

参考文献:

[1] 李文利.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3(20):45-50.

第2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效果

高血压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和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具有一定致残率和致死率,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1]。我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随着社会年龄结构逐渐步入老龄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人们普遍对高血压疾病认识不足,我国整体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均较低[2],针对此现象该社区开展了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前有效的组织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并探讨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对高血压防治效果。自2015年6月—2016年5月对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1年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该院所在社区选取自愿参加对高血压进行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的1544名中,选取400例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1例,女性179例,患者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9.6±16.2)岁。纳入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进行临床检查时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3];在社区医院进行过高血压治疗;自愿参加该次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参与同时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急性脏器功能不全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肝、肾疾病或功能障碍者。入选患者均充分了解该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干预内容

具体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为:①调研社区护理管理指标,包括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饮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社区卫生条件进行调研评估,并要求医生结合评估对影响社区居民的不良因素和习惯进行监督和提出指导意见,并根据整体护理的理念制定相应护理计划;②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对社区群众进行高血压疾病的概念宣传、以及相应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针对不同人群要采取分类、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如定期向社区高血压患者发放高血压宣传手册,使社区居民能更直观了解高血压疾病,该次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质量目标为,社区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达到50%以上;③要采取规范式管理,对每位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管理档案,要定期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为患者组织定期高血压知识讲座,帮助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发病特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④采取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血压检测,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自卑心理,还要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药物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的介绍。⑤进行行为干预,即控制高盐食物的摄入,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避免肥胖现象[4];⑥建立社区家属系统,让患者家属参与到健康护理中,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多沟通交流,强调家庭在高血压疾病治疗和控制中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在进行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前后血压异常者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情况以及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变化情况。

1.4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后血压数据比较

经过该次健康教育活动,40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比较

社区居民参加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升,各项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比较

经相关调查表明,所有参与该次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的400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从活动前的21.3%(85/400)上升到74.5%(298/400),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主要与人群的年龄、生活习惯、食盐程度、体重、遗传和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5],因此在社区内开展针对高血压的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注意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不同于医院管理工作,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和保持社区人群的健康,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应具有连续性,不能进行简单宣传或者治疗后就置之不顾,而且需要社区医护人员主动上门进行服务[6]。该院在所属社区开展为期1年的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成果显著,400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收缩压平均下降14.7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4.5mmHg,血压控制率从48.8%上升到81.0%,治疗率从40.3%上升到74.0%,说明在社区内开展针对高血压的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活动模式,能有效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同时有效降低血压异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综上所述,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良好,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和恢复,减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产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因素,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疾病,值得在社区内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克忠,何华,储琳琳,等.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探析[J].医学信息,2012,25(5):29.

[2]洪维玲.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分析[J].医学信息,2015(1):178-179.

[3]薛晓兰.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同,2016,10(5):240.

[4]洪维玲.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分析[J].医学信息,2015(1):178-179.

[5]孙利娅.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5):44-45.

第3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区; 老年高血压;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慢病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96-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1.6亿,且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递增。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仅为25%,合理治疗率为12.5%,有效控制率仅为3%,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高血压病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并发症[2],甚至死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和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开展,社区人群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血压作为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其中之一,为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管理模式,旨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医药费;我从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以及慢病管理方面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社区相关部门配合下,于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对徐州市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钟鼓楼、青年、彭城、开明4个社区内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60岁以上853例高血压患者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进入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建立慢病档案;其中男性469例,女性38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2岁,病程5年以上。有各种并发症的651例,单纯高血压167例。吸烟者231例,饮酒者19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23例,初中289例,高中及中专328例,大专及以上113例。

1.2 方法

1.2.1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婚姻、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及管理。见表(一)

1.2.2 生活方式及自我保健情况:内容包括是否吸烟、酗酒、饮食结构、服药情况、血压监测、是否坚持锻炼、是否了解疲劳、情绪波动、饱餐等对高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的控制等。

见表(二)

2 健康教育

根据上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情况调查情况,制定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计划,对患者及家属和其他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地宣传、示范、讲解,并发放宣传资料,必要地进行个别辅导;健康教育内容为:什么是高血压及其诊断标准,血压正常值范围,正确测量方法及定期测量的意义,血压高对人体有哪些影响,高血压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如何防控高血压,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危险行为主要有哪些,如何识别和防止高血压并发症,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3 管理指导

3.1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进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食含钾、钙的食品,尽可能多食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如芹菜、卷心菜、西红柿、苹果、西瓜等。要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每日盐的入量应低于5g,因过多摄入钠盐可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加重心、肾负担,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因烟中尼古丁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大量饮酒不仅可引起血压升高,也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人要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因用力排便产生的不良后果。

3.2 运动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可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等运动,要循序渐进,开始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以后可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患者可按运动前后脉搏变化及自我感觉来调整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一般控制在102~126次/分或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运动前的50%为宜。

3.3心理 老年患者较孤独,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身心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与各种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鼓励并开导社区老年患者要日常生活规律,情绪稳定,保持平衡心态,减轻精神压力,遇事要冷静、平静,切忌生气暴怒、焦虑忧郁、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刺激。鼓励他们多参加社区内外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下棋、书法、绘画、音乐、打太极拳等。在参加活动时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4药物对各类老年高血压患者,要细致耐心地指导他们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坚持长期服药,切忌随意增、减、停药物,以免发生不良事件;另外,尽可能教会他们学会自测、互测血压,以便随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随时向社区医生汇报或到医院就诊。

4 结果

经过2年系统地健康教育指导与管理,虽因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性,但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慢病管理后,绝大部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了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病情得到控制与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5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导致患者死亡前三位之一的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诸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人,且仍保持不断升高的趋势[1]。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造成不幸,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力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已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高血压病是慢性病,是因不良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致病,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法亦应是综合性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是高血压的必要手段,采取以社区为范围对高血压等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社会老龄化的加速,高龄老人比例的增大,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应增多。经济条件、行动不便等原因,大部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或家庭治疗。文献报道,老年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偏差、误差, 男女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仅为 25.6%~48.9%,而对非药物治疗的依从率为60%[2],对高血压带来的危害认识不深刻。我国高血压患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3],这一特点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我们深入社区,步入老年人家庭,通过健康教育,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近年来,心理因素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逐渐被认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应激所引起的过度紧张、焦虑、惊恐、悲伤、抑郁等情绪改变相关密切。因此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中,应采取综合管理联合用药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情绪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要日常生活规律,情绪稳定,保持平衡心态,减轻精神压力,低盐饮食和适当锻炼,提高降压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对社区居民慢性病的管理中,应对不同的患者人群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健康教育,在管理上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让患者共同参与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与护理中来,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医嘱遵从性的效果,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遇春,林治国,戴钦舜,等.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梗死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5,1(3):3.

[2] 李立明.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的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4).

第4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效果评价

高血压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主要方法则是预防以及防治高血压,然而由于高血压无显著的临床症状,因此大部分患者并无主动治疗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的血压并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所以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以及管理[1]。此研究则对我社区门诊诊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综合管理方法,获取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管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门诊2014年6月诊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例患者为男性,比例为45%,33例患者为女性,比例为55%,患者的年龄为52~82岁,平均年龄为(58.1±15.4)岁。患者的BMI均在21.5~28.2kg/m2,而其入社区时收缩压均在148.4~168.8mmHg;舒张压均在95.5~1112.3mmHg。

1.2方法 创建高血压患者的档案,其档案内容包含职业、文化、健康、饮食以及服药依从性等。同时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对高血压管理日常工作进行负责,创建血压免费检测地点,并对患者的高血压进行定期检查,按照其实际血压状况予以分级,对于1级患者而言,其管理重点内容则为宣传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以及纠正其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患者至少检测1次/w血压,并将其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血压水平进行3~6个月的观察,如果患者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对其进行药物指导。而对于2、3级高血压患者而言,主要管理内容则为药物选择以及合理用药方面,协助患者选择可长时间使用,副作用较少以及效果显著的药物[2]。与此同时,还应定期举行健康讲座,并向患者详细讲解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检测等相关内容,以此来加强患者在治疗中的自觉性。协助患者创建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应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同时对钠盐的摄入进行相应的限制,适当减少腌制品的食用量,多食用含钾较多的食物,并对脂肪摄入予以相应的控制。此外,患者应按照自身的实际状况选择锻炼方式,如散步、气功、慢跑等。而患者还应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应擅自加大或者减少服药的剂量,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目的以及意义,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药物种类,应选择长效药物,以免出现多次用药现象[3]。

1.3观察指标[4] 对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变化、用药依从性、参与教育课堂的次数、患者自我血压管理情况、血压监测等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上述研究中的数据均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研究经计算后的结果均采用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进行x±s表示,治疗前后经计算如果P

2 结果

2.1比较管理前后的血压水平 患者管理前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通过比对,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后P

2.2比较管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 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管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性较强,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2。

2.3管理前后的相关指标 调查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测血压状况,其中15例患者每日检测血压次数在1次以下,比例为25%;45例患者每日检测血压次数在1次以上,比例为75%;而管理后5例患者每日检测血压次数在1次以下,比例为8%;55例患者每日检测血压次数在1次以上,比例为92%,管理前后通过比对,差异显著,P

3 讨论

对高血压控制的主要内容则为社区规范化管理。社区医生和高血压患者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接触,因此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并逐渐形成高血压防治中的优势所在[5]。通过分析可知,我社区中心高血压患者优良达标率达90%,同时也能看到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逐渐趋于年轻化,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增强沟通,以此来宣传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并将社区居民进行良好的管理,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小区。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可以落实到患者的细节中去,从而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管理率。

参考文献:

[1]李健.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0,16(14):32-33.

[2]龚卫红,陆燕云,陆纪德,等.社区综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内科,2010,05(3):245-247.

[3]张润莲.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7):125.

第5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辖区内进行慢性病管理的5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62.5±15.6)岁,平均病程(9.6±4.3)年;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63.2±13.5)岁,平均病程(9.7±4.1)年。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已排除精神异常、神志不清、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合并症者[1]。

1.2方法两组患者来院后,即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并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证候辨识,同时测量血压,治疗及干预2周后,再次进行体质辨识和测量血压[2]。两组患者均维持其常规治疗方案(西医)。采用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降压药物治疗[3]。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添加中医非药物干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为探究中医非药物辨证干预的效果,本文对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强化,改为每月2次随访和中医健康指导,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每次随访和指导都及时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中医非药物辨证干预持续3个月。(2)每月组织观察组患者参加本院开展的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各一次,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常用代茶饮、足浴等中医保健方法,并按照患者体质进行饮食干预,主要干预内容为清淡饮食、适量饮水、禁烟酒;还需严格控制胆固醇和盐的摄入量,并向患者发放限盐、限油“三件套”。同时,要求患者应规律起居,加强体育锻炼。邀请患者家属也参与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在日常生活中监督患者的行为。

1.3疗效评价

1.3.1评价指标:(1)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2)体质辨识;由于“平和质”为健康的体质,所以将治疗后每组平和质例数作为评价指标。

1.3.2评价标准:中医体质判断标准为:《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评分标准为:中医体质量表,分为9个亚量分别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淤质、气郁质、特禀质。

1.4统计学方法本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体质情况比较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和质例数分别为14例和6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情况比较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SBP和DBP两方面,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三大慢性病之一,也是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患病人口已经逼近2亿,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重视辨证施治,这种个体差异化的治疗方式与西医治疗理论不谋而合,为此在慢性病管理工作别添加中医健康管理的要求。当前,慢性病管理工作实践中,将体质辨识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可通过不同群类的趋同性(体质特征),探索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的干预方法。

3.1中医非药物辨证干预效果分析本文中,证实了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对于控制患者血压和调整体质的良好效果: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和质例数分别为14例和6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SBP和DBP两方面,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根据体质辨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体质调整和控制血压较为有效。我国中医体质专家对高血压的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先天禀赋(体质因素)及体质存在一定的关系[4]。体质因素既是疾病的诱因,也是疾病发展、转归等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通过体质调整控制血压是十分可靠的。

3.2重视中医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本文中,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后效果,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健康教育。因此要强调在中医非药物辨证干预中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在健康教育讲座及咨询中,要注意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疑惑和认识误区,从而为工作方法调整提供依据。同时,要鼓励患者积极坚持按照中医健康管理内容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6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14-01

高血压是由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出院定期电话随访式教育是高血压健康教育由医院向家属的延伸,使健康教育不间断进行,本文通过对110例高血压患者出院定期随访及健康宣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遵医行为及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的控制了血压水平,降低了再次入院率。减轻了城市与社会及家庭负担,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收治高血压患者220例,按出院时间将其分两组,教育组,对照组,各组各11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电话对照随访,教育组按出院随访办法对其跟踪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不进行出院随访及健康宣教。

1.2.1 根据患者入院交流沟通及评估记录中收集的一般资料,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并执行信息化管理,科室设立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登记本,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出院时的健康状况,联系方式,随访时间,随访内容,结果及相应指导措施。

1.2.2 科室选择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沟通技巧,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业务水平及相关学科知识,临床经验丰富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师担任随访责任护士。

1.2.3 患者出现前一天,随访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发放“医疗联系卡”及“健康处方”并交代使用注意事项。出院后10天内进行电话随访一次,以后根据病情进行随访。

1.2.4 内容 病人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住址,血压情况,联系方式),服用降压药名称,剂量,作用,不良反应,近期血压监测情况,是否有记录,波动范围,服用降压药意义,血压保持稳定好处,擅自停药对疾病的影响和对身体的危害。必要时联系复诊及上门体检,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内容包括血压水平是否合理饮食,是否适当运动,是否合理控制体重,是否定期监测血压,降压药物服用掌握情况,高血压及并发症的了解程度,能否坚持服药,能否戒烟酒,再次入院情况等10个问题进行调查,每个问题一分,8-10分为优,6-8分为良,4-6分为一般,4分以下为差。

1.2.5 健康宣教

1.2.5.1 由心脑血管的副主任医师及科内主管护师共同制定的健康教育,为出院患者建成个人档案,按需随访的时间与安排,根据内容进行电话随访。内容: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护理,遵医嘱正确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合理安排运动,根据血压情况常规在门诊不定期复诊。

1.2.5.2 根据定期健康电话随访,有效掌握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缺点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宣教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如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按时复诊对调整服用药物剂量及控制血压的意义等。

1.3 评价标准 正常成人动脉收缩压小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等于90mmhg,见表1。

2 讨 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更是给人们生活和家庭带来诸多不幸。高血压病人一经确诊,大多需终身服药,不仅要选择有效的降压药,更重要的是病人要有良好药物依从性。总之,出院电话随访方式,健康教育,经济有效,简单方便,促进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落实,及时了解出院患者情况,增进护患之间交流与沟通,增强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治疗的信心。总结分析电话随访结果,使护士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7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参与性;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196-03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特别在老年人群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是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时病情进行动态掌握,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意见的重要途径。了解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现状、相关因素、参与需求等对于优化改进社区建档工作,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妇幼保健院所辖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广东省和平县人民医院所辖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者在本地有固定住所,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中关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接受本次调查前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已建立健康档案,且均为自愿接受。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或其他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合并生理或心理相关疾患,无法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患者。

98例高血压患者中,男52例,女46例,患者的年龄在42-85岁,平均(61.5±3.2)岁;患者病程5-31年,平均(13.8±3.1)年。按照高血压分级标准进行分类,I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 Hg之间,舒张压在90~99mm Hg之间)、Ⅱ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60~179mm Hg之间,舒张压在100~109mm Hg之间)和Ⅲ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80mm Hg及以上,舒张压在110mm Hg及以上)分别有21例、47例和30例。

参与调查的98例高血压患者的学历分布情况为:大专及以上13例,占13.3%;高中及中专20例,占20.4%;初中25例,占25.5%;小学及以下40例,占40.8%。

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疾病与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了医护人员、社区宣传、书籍报刊、电视广播、亲友、网络等,分别占66.3%、5.1%、11.2%、15.3%、8.2%、2.0%。

1.2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建档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基本资料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文化程度等。

建档的参与性调查的内容包括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现状(建档方式参与建档时机)、高血压患者参与建档的相关因素调查(对健康档案的重要性认识、对高血压治疗的态度、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参与建档的需求(患者对建档方式、负责人的态度,对社区的期望)。

在进行调查前,可以先抽取10~20名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预实验,并根据预实验结果对问卷进行有益调整。在正式发放问卷的时候,要先向患者解释清楚问卷调查的目的、内容、填写方法,调查问卷有本人独立完成并做好当面核查,保证问卷填写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98份,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为100.0%。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l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现状

通过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现状调查,可见建档方式以上门随访为主(63.3%),而建档时机则以就诊为主(60.2%)。见表1。

2.2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参与性相关因素调查

通过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参与性相关因素调查可知,患者对健康档案重要性了解率、对高血压治疗重视度、对社区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0.4%、81.6%、79.6%,均比较低。见表2。

2.3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参与要求

调查患者对建档方式、负责人的态度、对社区的期望可见,50.0%的患者希望建档方式以门诊为主,其次是上门随访(30.6%),69.4%的患者希望有固定的负责人,患者希望社区服务的专业水平(58.2%)、服务态度(43.9%)有较高的要求。

3.讨论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建档现状、相关因素和参与要求调查,发现,患者的疾病的重视程度、对建档重要性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均比较低,且目前的建档方式、时机与患者的诉求有一定的差异。优化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要从多方面人手,共同改善和提高。

制定统一的完善的健康档案采集与建立制度,积极落实高血压居民的随访工作。同时,促使政府增大对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相关资金的投入量,扩大定期的免费血压检查的范围,针对建档方式较为单一,建档时机以就诊为主的情况,要求完善随访制度,从社区医护人员的管理、与患者的联系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社区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增加通过电话随访、预约或者其他方式建立档案的比例。同时健康档案的记录要力求详实,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病程、主要症状、用药情况、生活习惯、运动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均要尽量做到有效记录。

改善社区的条件,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社区居民对建档重要性了解率、对高血压治疗重视度普遍较低(分别为70.4%、81.6%)的现状,按照患者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等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特别对于年纪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患者,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建档工作。同时,注意介绍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情的影响,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更好地控制其病情。

第8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5-0350-02

绍兴市马山镇被列为浙江省城郊结合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试点之一。本文探讨以社区 责任医生为综合干预业务骨干,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基本手段,以个体化的高血压患者 信息管理为主要措施形式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结果。

1 马山社区基本情况

绍兴市马山镇位于袍江工业区杭甬高速南侧,辖44个行政村(含居民社区),总人口5.3万, 辖区内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2 实施方法

2.1 基线调查

调查方法:组织专门的体检班子开展基线调查,同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医生进行查 漏补缺。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家族史、既往病史、健康知识水平、行为态度以及部分 人群抽样检查血糖血脂等。

2.2 分类管理

通过基线调查,根据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实施人群分类管理。一般人群,是指血压<140 /90mmHg,不伴有任何危险因素者;高危人群,是指血压在正常高限(120~139/80~89mmH g),伴有1项及以上危险因子中者;高血压人群,是指血压≥140/90mmHg(含原有高血压病 史,近二周内仍在服降压药血压正常者)。

根据高血压患者伴发心血管危险因子、靶器官损害和伴随疾病状况进行分级:1级管理、2级 管理、3级管理。

2.3 随访措施

随访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40名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一线医 务人员下村兼社区责任医生。责任医生工作以村(或小区)为单位,按每1000~1500人口落实 1名责任医生。并配备村联络员(村妇女主任)帮助了解辖区内的基本情况,共同做好高血压 病的干预指导、健康教育、跟踪随访、监测管理等工作。要求社区责任医生每周下村不少于 二次。

随访内容:主要有四项,即:观察血压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开展健康教育,对不利于高血 压病防治的生活习惯予以健康指导。

随访记录包括随访时间、干预内容、血压波动、治疗效果、近期症状、用药情况等内容。每 站有1台专用电脑,随访回来后及时将收集到的信息录入电脑,以便于管理。

3 结果

3.1 调查结果

马山镇核定15岁以上应检人数为29617人,先后共检查了24669人,受检率达83.29%。其中 查出高血压病病人4662人,患病率为18.90%。

3.2 随访结果

二年来人群随访达10015人,其中患病人群随访率为98.35%,健康教育覆盖率为92.83%, “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改变,见表1。

此外,经干预,有622人已戒烟,280人吸烟量比过去明显减少,有466人已戒酒,468人酒量 比过去减少,有1187人每周都不同程度增加室外活动次数,平均达三次以上。

3.3 人群满意度

社区责任医生走出医院,走进社区,特别是责任医生和村联络员协同服务,给群众提供快速 、方便的家门口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我们对200名随访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 率为93.6%。

4 讨论

在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中,马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责任医生为主体,在其它各项措 施的协助下,各项综合干预工作都顺利进行,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大多数社区责任医生是本地人,而每个村又派一名妇女主任作为联络员,非常便 于社区责任医生熟悉本村本地的情况。不仅有利于开展基线调查,还有利于进行跟踪随访, 更有利于知晓所管辖区内患病人员的生活习惯,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而对于患者来讲,彼 此之间相互熟悉,避免了看病过程紧张情绪的产生。

(2)在高血压社区工作开展前后,对参与社区综合干预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血 压测量、正规的高血压治疗、正确干预不良习惯等基本知识。为完成本次任务打好扎实基础 。

(3)社区责任医生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既方便了为更多的群众服务,又是构建和谐农村的 具体行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通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充实了社区卫 生服务的内涵,提高了社区责任医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而为做好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创 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第9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87-01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被人们称之为“无声杀手”,在各种心血管病中患病率最高,我国现有的高血压患者约1.6亿人, 较1991年患病人数增长了31%[1]。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辖区内自愿加入规范化社区护理干预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依照全国高血压社区管理规范进行规范化的社区护理干预, 取得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辖区内150例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社区护理干预,为干预组。其中女性患者32例, 男性患者118例,年龄在45~81岁,平均年龄62.5岁。所有病例的有吸烟史,酗酒史,高盐饮食等不良嗜好者114例。干预组的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以上22例,中学57例,小学55例,文盲16例。本组150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46例,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其他疾病等。小区内剩余78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女性患者16例, 男性患者62例,年龄在42~74岁,平均年龄61.7岁。所有病例的有吸烟史,酗酒史,高盐饮食等不良嗜好者55例。干预组的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以上10例,中学27例,小学35例,文盲6例。本组78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21例,包括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其他疾病等。所有患者均符合WHO/ISH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不良嗜好、文化程度、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建立高血压社区档案:对干预组高血压患者依照全国高血压社区管理规范进行规范化的社区护理干预,建立高血压社区档案,包括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相关疾病史、家族史、一般体格检查、饮食生活行为、目前治疗方案及用药状况。然后按《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对所有患者的高血压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对所有患者的危险程度分级,对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分别进行一、二、三级社区护理干预。因自愿原则,对对照组未收集资料建立档案。

1.2.2 健康教育指导: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积极干预[2]。对干预组的患者每月定时通知参与对高血压知识的健康讲座。讲师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手段,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因材施教。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高血压护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研究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以及高血压可能带来的其他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以增加对慢性病的了解和应对能力,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高血压病情的发展。

1.2.3 药物治疗指导:目前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发现血压水平稳定后常自行停药或减量。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及其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一般为个体化治疗方案, 患者擅自停药和随意更换药物, 都有可能造成其他危害,因此对干预组患者的用药指导,对于减少错误用药和保持高血压水平,意义重大[3]。

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保持状况,以及健康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患者对高血压疾病了解情况以确定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保持状况:通过随访发现,干预组的病例中发生血压波动的人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2.2 健康调研报告:对患者进行以高血压护理的基本知识,不良嗜好的危害性以及高血压可能带来的其他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调查报告发现,干预组对以上内容的了解人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心、脑等器官也可能造成损害,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子[4]。因此,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重要意义。我院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取得效果良好,血压波动的人群比例明显降低,对高血压内容的了解也有显著提高,同时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医患间的共同努力, 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为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有新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 龚兰生,主编.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

[2] 阎秀丽. 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8):37-3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