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素养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14-01
一、职业素养内涵分析
伴随着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最具争议的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而是对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因此,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教育由此显得极其重要。
那么什么是职业素养呢?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对于职业素养概念的理解,我们需要关注三点内容:1、职业素养基于职业而言。职业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如果没有稳定、合法、有报酬的工作,那么职业素养就是相对抽象的一种概念。2、职业过程。人们只有通过职业过程,在能更好的把职业素养付诸实践,同时也使职业素养得到不断的升华和锤炼。3、职业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品质,它是一种综合了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品质,不是单纯的抽象的概念。
二、职业素养的分类
职业素养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
1、内化素养
内化素养主要涉及到职业者的意识。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基础性的部分。
2、外化素养
外化素养主要涉及到技能、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外化素养是职业者外延性、实践性的素养。
外化素养和内化素养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之间,通过实践可以相互转化。
三、德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
1、加强内化素养教育
内化素养教育主要涉及到职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职业者的职业素养与其世界观有着重要的联系。一个人如何唯物的、辩证的看待世界,直接影响到他得职业素养。通过完善世界观,可以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世界的发展,从而完善自我,紧跟世界的潮流。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其人生观也有着重要的联系。一个人如何唯物的、辩证的看待人生,职业影响着他的职业素养。通过完善人生观,可以提升职业素养的科学性,同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大学生的价值观同样不可忽视。如何看待价值,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果没有正确看待价值,那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将充满坎坷。
2、加强外化素养教育
内化素养都是从职业实践中来的,但职业者还需加强外化素养教育。在德育教学中,要加强实践课教学。在实践课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完善办学模式。作为医学院校可以加强与医院合作,将德育与医学实践有机结合。2、完善调查方式。作为民族地区的医学院校,学生们有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供社会调查。3、完善机制。德育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之间要需要有合理的机制,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主客观问题,例如:1、我的个人特征是什么?2、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3、我适合做什么?4、我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下?
职业生涯规划有如人生的蓝图,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适时调整和具体落实。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不注意适时调整,就会产脱离实际。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还是注重落实。如果单有伟大的理想而没有具体的实践,那最终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会落空。
四、德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1、强化德育的教学效果
德育教学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觉悟。在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职业、就业的方针政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参加职业实践,关心国家的发展。
同时,德育教学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有关职业的法规。通过对相关法规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其次,德育教学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通过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2、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问题是每个学生都必然面对的问题,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对学生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德才兼备”。就“德”而言,其归属于内化素养的范畴,而“才”更侧重于外化素养。
在德育教学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养,必然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3、为德育教学提供参考
德育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在德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可以为今后的德育教学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素养 职业意识 职业能力 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8.5
职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关于职业基本素养系统化的相关研究,国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对于职业基本素养的研究,多是于心理学或者管理学旗下,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就内而言,近代以来,在陶行之、黄炎培等部分思想家的引导下,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引进了西方职业教育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开始萌芽,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国内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基本素养研究体系。
对于职业素养的概念,国内外教育系统、企业系统都提出过不同的定义,尽管各个领域对于职业素养的定义略有不同,然万变不离其中,几乎所有对于职业素养的定义都包含职业需求中各类心理层面、思想层面、道德层面以及能力层面的要求里,简单说,职业素养意即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而言,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国家对于此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然而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哪种看法,其目标都在于尽可能多的囊括职业化专业化领域所需要的心理、道德、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下面,我们按照企业、国外、国内三个角度分别论述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企业家眼中的职业素养
“中国创新培训第一人”吴甘霖先生,现为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理事长、世界青年成功学会副会长,他在总结了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牛根生的人物成功史,在其《一生成败看职商》中提出这样的一个看法,即: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他甚至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 10 大职业素养构成 :
①敬业:只有你善待岗位,岗位才能善待你。
②发展:与单位需要挂钩,才会一日千里。
③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④责任:会担当才有大发展
⑤执行:保证完成任务
⑥品格:小胜凭智,大胜凭德
⑦绩效:不重苦劳重功劳
⑧协作:在团队中实现最好的自我
⑨智慧:有想法更要有办法
⑩形象:你就是单位的品牌
在吴甘霖先生的理念中,职业素养无疑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曾经评出职业人应该遵循的九条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 在这一个对于职业素养的评述中,显然将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素养的重中之重而提出。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认为职业素养包含了以下要素: 敬业精神、忠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高度进取心、自动自发地工作、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找任何借口、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好的建议、维护企业形象、与企业共命运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在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当中可借鉴企业要求,提升自己。
(二)国外学术界职业素养研究简述
国外对于职业素养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与生涯指导学家们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下面列举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供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第一,“素质冰山理论”。这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著名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将人员的个体素质分为“冰上部分”和“冰下部分”,其中,“冰上部分”包括了基本知识与技能,这部分素质比较容易测量,也容易通过后天的培训获得、改变和发展。而“冰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难以测量的部分,这一部分教难受外界的影响,但是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这个模型,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则从特征的角度再次进行阐述。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这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这一部分也称为基准性素质。基准性素质是容易被测量和观察的,因而也是容易被模仿的;换言之,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习得。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它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职位越高,鉴别性素质的作用比例就越大。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而言,鉴别性素质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难于改变和评价,这部分素质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得以形成。
第二,“职业周期理论”中对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加・薛恩的职业周期理论指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分别要经历成长期、幻想期、探索期、进入工作实践期和基础培训期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大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候选人、申请人(应聘者)、新学员(实习生、新手)等角色。在其中,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接受适当教育培训,开发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进入劳动市场获得第一份工作,或成为某个企业的实习生,适应企业的日常程序,并为进入下一阶段打下基础。这里根据职业周期的不同,对于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也不同,在该理论中,对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着重于职业习惯和技能方面。
(三)国内相关职业素养的定义
国内,对于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的定义上普遍界定不清,不少学者将其混为一谈,如刘小波、吴小平、张敏敏认为“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须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 裘燕南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
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的不同,其区别在于职业素养是职业素质的养成,一个为动态一个为静态,如贾义保从社会的角度将职业素养定义成职业素质的养成,即“一定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是从业者生理结构及潜能向着一定社会职业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定向发展与开发”
尽管国内外学者们以及企业家对于职业素养各自有类似或者相异的说法,然而,在职业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具体特质,中国化的职业素养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综上,可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发展的过程,它是个体素质的职业化,为动态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月
2. 彭娟:《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结构要素》【J】,《高教论坛》,2012年8月
3. 王易,邱吉:《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高亚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能力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1.职业基础
这一能力包括掌握图书馆与信息职业的伦理、价值和基本原则;职业在促进民主原则与知识自由中的作用;图书馆史与图书馆学史;人类交流史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类型(学校、公共、学院、专业图书馆等等)和与其相关的信息机构;国内外社会、公共、信息、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对图书馆、信息职业重要性的趋势;图书馆与信息机构运行的法律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与版权、隐私、表达自由、平等权利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有效支持图书馆、图书馆员及其他图书馆工作者和服务的重要性;用于分析复杂问题和解决相应问题的技能;有效的交流技巧(口头和书面的);职业专门领域的许可证。
2.信息资源
这一能力包括掌握与信息的生命周期相关的概念与问题;与获取和配置资源相关的概念、问题和方法,包括评价、选择、购置、处理、存储等;与各种馆藏管理相关的概念、问题和方法;与馆藏维护相关的概念、问题和方法,包括保存和保护。
3.知识和信息的组织
这一能力要求掌握知识与信息组织与描述的原则;知识与信息组织所需要的发展、描述与评价的技巧;组织知识与信息所需要的编目、元数据、索引和分类标准体系。
4.技术知识和技巧
这一能力要求掌握影响资源、服务传递、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交流技术和辅助技术;信息、交流和相关技术与工具的利用,这些技术与工具符合职业伦理和主流服务规范和应用;评价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说明、效力和价格成本的方法;鉴别和分析正在涌现的技术与创新所需要的原则和技巧,这些技术与创新可以促进技术提高。
5.咨询与用户服务
这一能力包括掌握咨询与用户服务的概念、原则和技能,这些能为所有年龄层的人和群体提供相关的准确的知识获取;检索、评价和综合信息的技巧,这些信息来源多样,用于所有年龄、群体中的个人;用于与所有年龄和群体中个人相互成功配合的技巧,这包含了他们在信息与知识利用过程中的咨询、调解与导航活动。信息素养和能力的技能与方法,数字素养和统计素养;支持的原则和方法,它们用于达到特定用户以促进和解释概念与服务;确定与回应用户多样需求、用户社区与偏好的原则;用于评价影响适当服务或者资源发展设计与执行的现实环境的原则和方法。
6.研究
这一能力要求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基础;主要的研究发现和领域内的研究文献;用于评价新研究的现实与潜在价值的原则和方法。
7.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这一能力要求理解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持续的专业发展与实践的必要性;图书馆在用户终身学习中的作用,包括对图书馆服务中的终身学习和利用终身学习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理解;学习的理论、指导方法和成绩的衡量以及在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中的应用;与用于搜集、评价和利用知识与信息的概念、过程与技巧相关的教学与学习的原则。
8.执行与管理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32
1职业素质相关理论概述
1.1素质
教育学所讲的素质侧重于社会属性主要指教育和环境影响如社会、教育、家庭等方面因素。素质的形成不仅是人自然属性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知和实践内化为稳定而内在的素养和潜能。
1.2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下,在从业过程中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进行学习、积累、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1.3影响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因素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便是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高职院校要把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在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学功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注意到影响职业素质培养的各方面因素因势利导从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其中包括:观念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教学因素,等等。
2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素质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根据调查显示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展能力而是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记住或者是考试的分数。这些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没有生气,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却丢失了一次在课堂上提升自己关键能力的机会。
(2)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与现代高职教育存在差距。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这种讲授方式传递知识的方法单一、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采用各种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3)缺少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学校里大部分老师都不是很清楚职业素养能力的内涵。这说明学校缺乏对学生的能力观教育而这会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职业能力产生理解偏差如此的情况下培养出的职业能力必然是不全面的。
(4)在对高职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职业学校存在以下现象,一方面是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教师数量有限,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绝对数量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这一现象说明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师生比不足能全面投入到实践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5)学校的办学条件跟不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不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是过于随意变动性强经常是今年设置明年取消专业发展缺乏连贯性;另一方面是为求升本求大求全专业设置结构没有突出学校特色。不合理的专业设置是一种对学生的不负责这些院校往往在办学上只看到学校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学校的长期发展对学生素质培养缺乏关注。那些不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专业最后往往只能取消或者低质量运行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而学生素质培养的不足又进而导致就业困难。
3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和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了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对这些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分析。总结出的问题不是单个高职院校的个别问题而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的开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应该详细分析其原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3.1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的概念不清楚
在?业能力备受企业关注的今天高职院校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但培养效果却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的概念不清楚。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直接将职业能力看作是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比如专业实践课中关注的只是学生能否完成特定的任务却忽视了学生是如何完成这一任务的、学生在任务完成后是否有所反思等。
3.2高职院校不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目前我国高职学校采用的主要是传统本科的方式,教学上以讲授式为主评价手段上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教学虽然简便易行容易为人接受但实际上却与灵活的职业教育不符更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不符。讲授法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低但是这种教育也许在普通教育还有市场但在职业教育却是问题重重。对于理论课或许我们还可以采用讲授法进行授课但对于实践课、职业素养课、职业道德课等却是弊端多多。
3.3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不足
课程内容关乎职业素质培养的成败,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课程内容难以适应职业需求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教材建设不足很多专业能够选用的教材非常有限。同时在学生的眼里职业素养课程太虚不像专业知识实际极易忽视。矛盾明显学校要求学生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却轻视开展职业素养课程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开展不尽人意存在短板。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意义突出一个是社会能力的重要内容一个是方法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此存在短板实在令人担忧。
3.4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不合理
高职院校所聘用的教师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教师,应该在具有教育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相应专业的实操知识和经验即具备“双师”特质。同时在教学的开展中还需要引进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对兼职教师高职院校本身就缺乏引进动力兼职教师的管理本身不方便况且也不易引进。
3.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缺失;成因
一、大学生就业力剖析
(一)概念
就业力可理解为受雇者的就业技能、特殊的就业方法,通过练习达到了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方法轻松自如的运用。从表层表述上来说我国统称为就业力。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是随着近几年的就业出现困境后被很多学者所熟知。就业力历史悠久,其中西方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展开了在就业力领域中的探索。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就业力就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并能够胜任,且在工作中很好的展现个人的能力,但这种观点在阶段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概念内涵上说,就业力是一种竞争力,大学生的就业力是一种将其所受到过的高等教育后得到的提升,再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综合能力;从概念外延上说,大学生就业力涵盖了多种不同层次的能力的内容。就其意义来说,就业力能够衡量人才标准。
从经济方面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反映了高校配置资源的效能。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劳动力,就业力的高低体现出的是高校开设的课程专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符合社会的发展。所以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满足了社会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社会方面来看,大学生就业力这一概念体现的是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大学生就业力是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形成,但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决定权掌握在社会手中,所以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对高校来说很重要,也是衡量高校实力的一把重要标尺。
不同的国家、组织和学者在对就业力内涵的认识上各执一词,但他们的相同点就是都重视以下几种能力,即:“最基本的就业能力”、“就业核心能力”和“对专业技能运用能力”。我们认为,就业力是个宽泛并且综合性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应该包含基本职业能力、职业认知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与继续学习能力相辅相成,二者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提升就业力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提出反映是对当前高校教育进行的审视和反思,它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有着重大理论和现实价值:
1. 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出和培育有助于市场需求与高校教育之间的相适应。现代大多数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能从适应社会需求出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大学生的就业模式日益的自主化,高校落后封闭的教学方式与市场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冲突,导致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江河日下,那么其与市场需求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各种高校教学所存在缺陷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生无法适应职业要求,就业力低下。就业力概念的提出,改善了高校和社会之间不相符的一些弊端。
2. 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出有助于反思与重建我国高校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体制。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偏重理论,轻视求职技能,就业指导服务则存在目标性不明确、时效性不强等缺陷。导致学生由于缺乏对职业的感知能力,而无法适应个人价值及适应社会需求。由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个人价值及适应社会需求的缺失、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弱化,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教育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反思,进一步去认识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其就业力的缺陷,现概括如下:
(一)综合素质较差
就业力就其本质而言涉及包括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求职能力及其认知、适应能力等诸多素养的综合体。企业社会不仅只重视专业技能,更看重毕业生自身能否适应职业要求的综合素养。市场反馈用工单位最青睐的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比方说是否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再诸如诚信、进取精神、团队意识、责任和危机意识等也很被看重。虽然有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业绩卓越,可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团队意识方面薄弱。这些学生由于在学校忽视了全面发展而导致的自身素养的这种弱势,必然在就业时遇到不可回避的尴尬和障碍。
(二)竞争比较优势欠缺
就业力作为衡量大学生成才与否的尺度,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检验,它更青睐的是学生应具有相比较的竞争优势。就当下大学生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学生专业知识扎实、深厚,可要命的是实践与理论脱节,工作经验贫乏甚至在有些学生那里这方面是空白,可在实际招聘时很多用人单位却特别强调工作经验,这个时候缺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意识的学生就明显缺少了竞争优势。
(三)求职的技术和能力不熟练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模式对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在和用人单位的互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点和才能,认识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争取,做到“有备无患”。时下大学生求职技能的问题首先表现为自我职业定位不准确、求职材料太老套、求职心理不完善。其次表现在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不熟悉,不能了解其意图。比如有的用人单位为了招到高校的优秀人才,在招聘时故意旁移,一些学生盲目地被假象牵制,错失了良机。同时一些同学的求职能力缺乏连续性,适应性极差。
三、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形成原因
(一)社会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高校管理体制上受到国家管理机制的约束很大,缺乏自主性。突出表现为,一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符;二是学籍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方案,缺少灵活性;三是教育部门、人事劳动部门等片面追求就业率,缺乏措施协调力。
(二)高校管理体制的缺陷
除政府的行政干涉之外,高校本身在大学生自身就业方面的工作也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不足表现在:
1. 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要不吻合。现今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远没有达到市场的需要。但是许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断扩大自身的业务范畴,来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以及自身的不断发展。员工的工作也会因之改变,所以企事业单位要求员工具备顽强的适应能力。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脱节。现分析如下:(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要不吻合。受行政,自身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的刺激,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很多不足,降低就业率,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另外,有些高校为了盲目招生,进行自身炫耀,将专业划分的过多过细,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口径狭窄而降低了就业力,毕业生素质与岗位要求不符。同时,高校在专业设置选择上缺乏灵活性。选修课程与实际不符,而是盲目地为学生选专业让学生去读,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性,这些因素都会阻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如果这样,学生对自身专业的依赖性会降低其对其他专业的适应能力。(2)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受行政以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的专业内容理论性较强;即使有一些内容整体上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这样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打好了基础,但使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下降,降低学生适应能力。不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造成学生结构缺乏多样化,适应能力差,这扩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使其雪上加霜。
2. 高校实践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1)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度不足。现在诸多高校还是注重理论而缺乏实践,许多高校的专业设施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课时少,课程重形式,效果甚微,实践课教师能动性不好,不够重视学生的自主创造。考核方式单一,重视理论基础的记忆,以至于缺乏激励作用,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很明显无益于培养学生的能力。(2)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忽视了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创新。从就业的能力上来讲,高校缺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把握就业机会。(3)高校传统的学生考评制度不尽合理。高校仍采用应试教育来考核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较为偏颇,以成绩为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不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对自己职业认知形成误解,从而使其不适应社会上的各种评价机制。(4)高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生涯教育未形成科学的体系。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影响深远。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向;能够使大学生有很好的自我良知以及明确的专业定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能够教会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技巧,提高就业成功率;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专业心理。但是部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未体系不健全,降低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
提高就业能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促使大学生接受高校教育,也是高校重要的功能之一。而当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力低下的原因不外乎是由于自身各种能力的缺陷,我们认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自身素质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如下:
1.学生没有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学生个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是因为学生对自身专业盲目的选择,对专业的兴趣度不高,了解甚微。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入学后自主选择性较差,只是被动的接受职业指导,缺乏明确的职业追求和认知。
2.学生自我认识和择业心态存在误区。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悬殊大。不能够根据自身实际而盲目追求经济一线发达城市,最终导致“不适者被淘汰”的结局。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使学生就业严重受挫,学生就业心理开始不健全,这种现象并一直在求职中存在着。这种消极的观念必然阻碍了就业的发展。
3. 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就业力本质上就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学生在这方面能力不足。对职业的认知、职业的生涯规划到求职的过程中都没有系统的认知和把握,例如:不诚信、缺乏团队精神、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心不足,以及缺乏沟通能力等。
4.学生基本工作能力较差。就业能力中作重要的就是基本工作能力。各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心等,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应试教育大多缺乏这些良好的综合素质。
5.缺乏专业能力及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在就业力中占很大比重,也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专业能力包括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创新,这能够使大学生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当代大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得太过于死板,缺乏自我运用与创新,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实际的工作适应中泯灭了学习能力以及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而用人单位希望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顺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并不断提升。
6.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在保持工作能力中很重要,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等很多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大学生急于求职,从而忽视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尤其在求职过程中虚幻的东西较多。比如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私自利,缺乏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事业心。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就业力的缺失,而主要原因包括高校和学生两方面,但学生的能力素养可以通过改革高校的教育制度体系来得到提升。因此,应该重视高校的主导以及引导作用来提升学生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 何军峰.大学生就业力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2]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3] 李小璐.浅议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17).
[4] 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四四均衡法 需求层次理论 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宏观统领性极强的板块之一。在职业教育中,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东莞理工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职校生“职业化”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一直进行着各种探索和实践,并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成立了职业素养研究传播中心,并将职业素养课程纳入常规课程体系。在国家示范校申报活动中,“职业化培养体系建设”作为我校的特色项目列入了申报方案并获得顺利通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是职校德育课程的必修内容,也是职业素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断探寻着职业生涯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辩证发展观,在需求层次理论的视域下初步形成了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理念――四四均衡法,进一步增强了职业生涯教育的科学性,同时拓展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一、 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思考
1. 需求层次理论的简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2. 四四均衡法的概念
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结合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个人职业生涯的阶段归为:生存阶段、安全阶段、个人目标阶段、系统目标阶段,这是四四均衡法概念中的第一个“四”,也称为个人发展四阶段。四四均衡法概念中的第二个“四”是指企业的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
四四均衡法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在考虑个人发展四阶段的同时,认真分析自己企业(所处的环境)发展四阶段,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方能做出最初的规划方案。随着个人与所在企业的阶段变化,毕业生要不断调整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方案。这里的调整包括许多方面的调整,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我们会根据四四均衡的理念具体讲授调整方向、调整方法、调整原则等内容。
3. 四四均衡法的观念价值
职业指导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以就业为目的,也不是某个阶段或时期的事情,它应该伴随着毕业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四四均衡法,首先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动态的职场生涯,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从观念上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其次,四四均衡法重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启发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除了要考虑自身的发展变化,还要密切留意到自己所在环境其本身所处阶段及其发展变化。不同阶段的企业其对人才的要求并不相同,不同阶段的人才拥有的与企业相匹配的优先智能并不相同。把自身的能力优势与企业自身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考虑,培养学生形成“综合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避免单一思维方式或自我中心主义。再次,四四均衡法,留意到企业犹如一个人,也会经历由弱到强,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使职校生能够尽早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充分认识优先性对于自身、对于企业本身的重大价值,从而学会更科学地思考职业生涯的规划问题,综合考虑自身与外部的整体发展态势,培养“规划终生,终生规划”的意识。
二、四四均衡法的教育实践
(一)教师本人需对四个阶段内涵有深刻理解
个人四阶段中,各个阶段隐含的划分标准,用通俗的话语来表述,就是温饱阶段、小康阶段、个人选择阶段、个人自我实现阶段,其对应的意义分别在――是否吃得饱;是否吃得好;应该吃什么;我能帮助别人吃上什么。温饱是保障一个人能够存活,小康是保证一个人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现实基础,拥有个人选择意味着个性化发展方向的选择,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意味着能够带动团队的发展,能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然规律与心理发展的需求,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晋级到下一个阶段。其中还要取决于个人的综合能力、时空因素、特殊机遇等。
不同地区的职校生,在迈进职业生涯后,每个人所处阶段的时间是不同的。如东莞地区,很多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职校生相对于偏远山区的学生,经济压力就没有那么大。有的学生甚至于直接就迈过生存阶段而进入了安全阶段。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会从个人发展四阶段的角度帮助学生挖掘现象背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要点:
1. 一个人是不是村里有土地、房屋租金就一劳永逸,是不是有房有车就是人生的全部――温饱、小康仅仅是第一、二阶段的内容,从心理需求层面,人们还会追求第三、第四阶段,在此提示学生人生有许多层次的规划与发展,长远发展的意识是支撑一个人不断进取的深层动力。(鼓励学生透过物质富足的现象思考个人发展、地区发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素养;宣传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当下,社会及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前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学校及教师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仍不够重视。
一、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的概念非常广泛,它的定义是:通过锻炼和学习,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业务或完成某种特定职责所具备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由此看来,它除了包括职业技能外,还应包括敬业精神及职业道德和态度。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括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而中职学生多数一毕业就走向工作岗位,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
中职生大多十六岁左右,毕业于初中学校,他们普遍因为成绩不佳才来到中职学校,很少因为想工作才来读中职学校,他们本身的学习兴趣缺失,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因此他们本身的学习素质较低。从职业能力来看,他们尽管是在学习专业知识,但由于学习素质较低,文化功底较薄弱,他们无法建立起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笔者也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从自身的德育过程及其他同事的反馈来看,中职生普遍集体观念及团队合作精神淡薄,缺乏创新精神及刻苦钻研精神。从职业道德角度来看,他们诚信精神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塑造能力欠佳。这些都影响着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三个方法
基于以上两点,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程的层面,以一个项目为案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1987年6月22日至7月1日,UNESCO在德国柏林召开了主题为“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第一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来自64个国家的16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主要探讨了如下主题:技术和职业教育对于教育民主化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技术和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女性对于技术和职业教育日益增强的参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改革策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改革趋势;科技进步对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影响。
大会题为《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工作报告,对1970~1984年间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会议提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其较低的社会地位,以及培训设施不足,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层次的技术工人。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大会分为两个委员会作了相关报告。第一个委员会以技术和职业教育的规划与管理为主题,所探讨的问题涉及技术和职业教育的规划,与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部门合作,从技术和职业教育向就业过渡,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技术和职业教育中的员工,教育和职业指导。第二个委员会以技术和职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为主题,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普通教育中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因素,技术和职业教育的课程规划与开发,技术和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培训、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方法的创新,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评估。
大会形成的重要结论有:需要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技术和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力资源;要消除不同教育层次间流动的障碍,提升职业教育的形象;要根据技术变化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不断修订及更新技术和职业教育项目与课程;加强与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部门的合作,促进学生从教育向就业的顺利过渡,等等。
根据会议的结论和成果,1989年,UENSCO《技术与职业教育协定》,于1992年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技术和职业教育项目,以推动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这一项目就是后来于德国波恩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UNESCO-UNEVOC)的前身。
柏林会议召开12年之后,在21世纪前夕,面临全球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挑战,1999年4月26~30日,主题为“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在韩国首尔召开,近130个国家的720多名代表和观察员参加了会议。大会题为《21世纪不断变化的需求:技术和职业教育挑战》的工作文件。大会主要探讨了六个议题: 21世纪不断变化的需求对TVET的挑战;以终身教育为导向改革教育与培训体系;革新教育与培训过程;发展面向全民的TVET;改善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在TVET发展中的作用;加强TVET领域的国际合作。
大会提出,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TVET需要作为一个有效工具发挥关键作用,在新的背景下,需要形成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TVET发展范式,以促进实现和平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培养国际公民素养的目标。正如时任UNESCO副总干事科林·鲍威尔(Colin N. Power)在开幕式致辞中所提到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不仅是为工作作准备的必要因素,而且是每个国家所有人口应对挑战、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的必要因素,其还可以减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经济和性别差异,同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基于此,他提出了21世纪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包括:加强把TVET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对TVET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定向;提供面向全民的TVET。在与会专家发言和讨论的基础上,大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 21 世纪展望——致联合国总干事的建议书》。
总体来看,第二届大会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明确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的概念替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的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概念。后来,这一概念成为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概念。二是明确把TVET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提出要实施新的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发展范式。这一范式的关键词包括:发展需求驱动;以人为本;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平文化;社会转型;全纳性;个体自主性;应用科学技术;一种新的创业和自给方式;学习者作为主导者塑造自己的未来;持续和自主学习;灵活性;终身学习;从企业的视角进行思考;一种新的学习文化。四是提出发展面向全民的TVET战略。这些都成为影响21世纪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为巩固1999年大会的成果,2004年,UNESCO在德国波恩召开了“为了工作、公民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而学习”的国际专家会议,会议进一步强调了1999年大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TVET发展范式——一种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且建立在保护环境、社会和谐、和平文化及国际公民素养基础上的TVET发展路径。会议通过了著名的《TVET对于可持续发展作用和贡献的波恩宣言》,提出,“TVET必须成为减轻贫困、促进和平、保护环境、改善所有人生活质量并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 这一理念与全民职业教育一起,逐渐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类型;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82-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目前,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制约了中职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加强师资培训是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教师培训模式分成不同类型,本文把目前我国中职教师培训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模式。
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模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是位于经验与理论之间、目标与实践之间的那种知识系统。”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最早在教学论领域使用“模式”的概念,主要是用来概括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是系统的形式和方法,它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模式处于理论与应用的中介,即理论——模式——实践。培训模式,即在培训过程中各种构成要素所形成的典型性、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的结构关系。本文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训模式定义为:中职专业教师就业后的非学历性培训活动中,旨在促进其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的各种构成要素所形成的典型性、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的系统或结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活动构成要素主要有培训载体、培训对象、培训理念、培训方式与管理等。
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分类
中职专业教师的培训模式构建是一个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探求与完善的过程。基于培训平台的差异,本文将我国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类型:
(一)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
黄炎培早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影响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与革新,因而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与企业息息相关。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单向或互相派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模式,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培训模式。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有利于中职专业教师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向与技术需求,拓展教师视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中职专业教师又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以本校为培训基地,结合本校发展需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致力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的教育与培训模式,是一种立足教育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1)密切联系实际。校本培训模式的一切活动都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能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培训产生的理论知识与中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使得理论知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用武之地。(2)提高教师积极性。培训者和受训者大多同时是本校教师,立足本校,有利于缓解工学矛盾,减少适应时间,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3)培训效果好。校本培训模式以本校教学实践与教师需要为出发点,提高中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的作用显著,有利于形成教师合力科研的良好氛围,最终促进中职专业教师专业发展。
(三)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
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是指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变成培训的载体,是一种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的远程培训模式。它以网络为基础,具有极大化的交互作用,网络的多元化结构有利于孕育出新的创造性思维,影响范围广,因而是一种辐射多元的教育与培训模式。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能为受训教师提供广阔开放的
络信息资源,中职专业教师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互相交流的平台可以实现培训信息的及时互动,传道解惑,交流体会,资源共享;培训信息的更新与反馈都很及时。
(四)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培训模式
1990年,首次提出学习型组织理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圣吉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构建组织共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圣吉将“学习型组织”定义为:“一种大家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的组织。”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模式指受训教师在培训期间构建以培训任务为纽带、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在组织中实现自我卷入式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能力突破,是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化,因而是一种注重发展的教育与培训模式。学习型组织能为中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中知识的积累与传递发挥重要功能;学习型组织中成员彼此熟悉信任、提供资源与情感慰藉,能使中职专业教师在群体背景中获得专业性成长;同时,学习型组织本身就是一个能使中职专业教师听取同事或专家学者意见与建议的自我反思平台,能加速中职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断丰富,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并不是排他的,四种类型的培训模式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例如,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是以企业为主的模式,学校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来校培训教师,又属于校本培训的范畴。再如,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和校本培训模式可能会涉及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手段,在培训过程中也会形成学习型组织。四种培训模式是基于平台差异这个维度划分的,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基于学校的培训模式、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都是应对型教师培训模式,是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模式是成长型教师培训模式,是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化,它标志着中职教师培训走上了以团体学习为基石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四类培训模式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几种价值取向
1963年,世界教育年鉴的主题是“教育与教师培养(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1980年的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理念的知识体系如下:理论、职业、行为知识。理论知识是系统化、体系化的学科与方法知识。职业知识来自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感知,它是灵活多变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指向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或失败。行为知识是在理论知识与职业知识基础上,要求教师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拥有教育教学应变能力,胜任职业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三种知识体系对应,笔者从教育科研和专业理论研习、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加强三个方面提出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价值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价值取向设计思想如图2。
(一)实用性教育科研和专业知识研习
中职专业教师有广阔的教育科研、创新空间,对和岗位教育实践、专业领域相关的教育科研应用知识与前沿发展动态有现实需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中职专业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利于把感性的教育教学反思上升为理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思想品味,获得自我认同与满足,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应用性教育科研结构是多维度、相互关联的,其核心思想是教育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双向转化,培养中职专业教师应用性教育科研能力可以从思想道德、基础理论、基本科研能力三个层面去建构。首先,中职专业教师要有科研意识,科研数据与资料要严谨,富有逻辑性,有敢为人先的创新与实干精神,诚信治学,实事求是。其次,中职专业教师要了解基础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与方法。最后,中职专业教师的基本科研能力是思想道德和基础理论两个层面的上层建筑,既要求中职专业教师在本专业学科知识储备上扩宽知识面口径,又要
纵向丰富知识“质”感,为教育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
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擅长于自身专业,教师资格的认定也仅限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普通教育学范畴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但是,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方式、行为心理、学习动机等不太了解,囿于将专业知识以最适宜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自我认同感降低,因而,专业教学法的培训迫在眉睫。
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不具备的独特属性——职业性,因而在传统目标、过程、行动三个层面探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其目标、过程、行动分别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情境为导向。加强中职专业教师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首先要立足职业活动。中职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普适性专业知识的积淀,了解专业科研发展和社会岗位需求变化。其次,中职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与认知特点学习、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承“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过程评价也更利于学生技能习得。总之,中职专业教师职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是个动态隐性的过程量,中职专业教师需在相应职业领域中通过职业技能知识习得、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岗位反馈等内化为个体能力,并影响教学所有环节,培养中职专业教师职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必须立足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发展。
(三)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加强
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但职业素养是在具体职业岗位上表现出来的个体内在品质是公认的观点。职业素养由个体的专业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职能、内在职业道德观等因素综合决定,是个体在具体职业情境中直接或间接工作经验积累而成的稳定个性品质。
目前,我国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普遍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性,存在“穿普教的鞋走职教的路”现象,中职专业教师培训的职教特征不明显。尤其是中职的专业教师,与具体职业岗位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加强中职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从两个方面论述中职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架构:(1)与中职专业教师具体专业教学任务相关联的职业素养。(2)与中职专业教师日常工作岗位情境相关的职业素养。第一个方面的职业素养,在中职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教学职业能力、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中职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教学职业能力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专业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而中职教师具备的与专业教学任务相关联的职业素养则决定了专业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第二个方面的职业素养则与具体专业教学任务无特别紧密联系,但与中职专业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是中职教师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等在个体身上的吸收与内化,与中职专业教师日常工作岗位情境相关。例如,按时或者提前到达教室组织自习或者实习,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去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等。
以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构建本土化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是我国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创新的必然选择。把教师专业发展引入教师教育培训领域,有利于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中职专业教师队伍。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分类标准并不是固定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选取应体现由教师被动专业化到教师主动专业化的转变,加强中职专业教师实用性教育科研和专业知识研习、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等。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靳希斌.教师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5-56.
[3]郭娅玲,张敏.对教育回归生活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
[4]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j].教育与职业,1930(4).
[5]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