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环境治理问题

第1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当前苏北农村面临的面源性环境问题来自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领域。其中在环境问题类型上既有环境污染问题,也有资源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上述问题相互交织、因果相连,因而难以对上述问题进行单独处理,必须在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对策设计。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具体分析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对苏北地区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解决予以针对性的法律制度设计,以便为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

一、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农民环境保护知识的缺失。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苏北农民基本环境保护知识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由于大量受农药、化肥广告的宣传影响,农民对上述物质的过量施用给农村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不知晓,直接导致给农村环境造成危害。同样的,对于农膜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农民也只是获取了农膜使用的正面信息,而对于残留农膜给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环境的危害却一无所知。此外,对于农业生产中土地的过度使用以及开展单一化农业种植等容易引发农村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的问题农民也缺乏充分的环境认知,更不要说农民对其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垃圾等物品以及捕捉鸟类、青蛙等农村生物的行为予以环保高度的认知和处理了。由此可见,由于目前苏北农民环境知识缺失,农民不仅无法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减少其生产、生活给农村环境带来的面源性危害,反而是无意识地从事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这是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业技术及产品向农村领域的渗透。大量非环保型工业技术以及工业产品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被广泛使用,加剧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的破坏程度,使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具体而言,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不仅污染了农村环境,还加剧了农民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这种超常规的开发模式超过了农村资源的自然更新速度,对农村环境资源的自我修复带来了挑战。此外,由于大量的工业产品,如农药、化肥、农膜等的使用,也导致大量难以降解或有毒有害的农业废物进入农村土地、水、大气等环境要素,在对上述环境要素污染的同时进而威胁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的生态平衡。而在农民生活领域,随着石化燃料、洗涤用品、电子产品以及现代化交通工具在农民生活中的大量使用,也使农民生活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废弃物质和能量,并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危害。由此可见,工业技术和工业产品在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放大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给农村环境带来的破坏效果,加剧了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环境问题外部性以及农村环境资源公共性的影响。所谓环境问题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使自己受益,但其生产经营过程给环境造成破坏的成本却无法合理纳入其自身的生产经营内部而由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的一种不公平情况。受环境外部性的影响,经济主体很难主动承担已经外化了的环境成本,因而不会主动采取措施来防止自身的生产活动给外部环境造成的危害,而这一问题在农村地区也同样存在。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农民目的也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其不会主动把农村环境问题的成本纳入到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之中,当然也不会主动采取措施来减少自身生产、生活对农村环境的破坏。此外,与环境问题外部性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则是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在农村,除了土地资源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归属到具体的家庭之外,其他的农村环境资源还无法像具体的私有财产那样可以,而这些没有归属的公共资源则在实质上就沦为无主资源,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就只注重对这种共有资源的无节制使用,而从不考虑对共有资源进行有意识的养护,使农村环境资源急剧退化,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从而导致“共有地的悲剧”在农村地区的出现。由此可见,农村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以及农村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是农民忽视环境保护而不愿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重要经济原因,如果该原因不能消除,即使农民的环境保护知识得到了充实,即使没有工业技术及产品的大规模涌入,苏北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也难以得到彻底消除。

二、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法律治理

由于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制度无法适应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要求,因此,要解决苏北农村面临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就要对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予以创新性的制度设计。

建立农民环境教育制度。针对苏北农民环境知识缺失的现状,要把对农民的环境知识普及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以保证农民都能得到及时、充分的环境知识和环境信息,使农民了解自身生产、生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他们知晓不正确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造成的环境危害对农业生产以及自身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期杜绝农民无意识破坏环境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开展对农民环境保护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民走建设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村之路,使农民实现从无意识的破坏环境到有意识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质的转变。此外,在丰富农民环境保护知识的同时,还应从法律教育层面逐步培养农民的环境权利和责任意识,使农民明白保护环境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从而发挥农民自身的监督和保护作用。

建立工业技术及产品的源头控制制度。由于工业技术以及工业产品对农村的渗透加剧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领域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源头进行查明和控制还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对输入农村的工业技术以及工业产品予以源头控制则不失为解决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为此,我们可以建立工业技术及产品的源头控制制度,通过该制度对输入农村的工业技术和工业产品予以系统甄别、分级管理、严格控制。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工业技术及产品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不同,把输入农村的工业技术和产品分为绿、黄、红三类加以调控。首先,对于对农村环境保护有利的技术和产品,如节能灯、环保纸等,可以把它们归为绿色,对此类产品则要通过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引导其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的推广使用。其次,对于使用得当就不会对农村环境造成破坏的工业技术和产品,如农药、化肥、洗涤剂等,可以把它们纳入黄色类型,对此类技术或产品则要强调对其使用的监督管理和应用指导,以保证农民在获取该工业技术和产品效能的同时不致危害环境。而对于一旦使用就会给农村环境带来危害的产品,如劣质的塑料、不可降解材料以及高毒、高残留农药,则应纳入红色类型,对其在农村地区的使用要严格控制,并通过逐步改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或开发替代性环保产品以彻底停止该产品在农村地区的使用。通过对工业技术及产品的源头控制,既可以在促进环保技术和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又能有效控制有害于农村环境的技术和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扩散,从而大大降低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风险。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引导制度。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是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最好举措便是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环境问题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以及环境资源的归属化,但这一设计思路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领域却存在现实障碍。具体而言,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无法查明和确定,因而目前点源性环境问题所适用的排污收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对面源性环境问题适用,因而也无法实现面源性环境问题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此外,目前除了农村土地,其他的农村资源也难以实现归属化,以致我国现有的资源权属和使用制度在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无法应对面源性环境问题解决需求。要满足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防治要求,就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的经济引导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支持和市场机制引导的作用,通过政府鼓励以及市场引导来消除环境问题外部性以及环境资源公共性的不利影响。具体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需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制度设计来完成:

首先,在农民生活领域,要建立国家环保资金投入机制,以保障国家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财政支持。要保障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的环保设施,这对减少和消除来自于农民生活领域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要通过经济刺激引导农民采用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对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节能、减排的生活用品的行为或者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的情形,予以经济上的支持。

第2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西部农村;集镇;环境问题;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5—0126—05

前言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大,但西部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中东部地区,陕西属于“中国的西部,西部的东部”,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陕西广大农村集镇备受关注,是将要城镇化的载体,而农村集镇环境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2011年9月至11月间,我们绿色集镇课题组对陕西200多个农村集镇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集镇所在乡镇的乡镇长和书记,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182份。发现集镇生活环境问题比较严重,集镇环境整治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陕西农村地区集镇类型

通过对陕西关中杨凌区、武功县、扶风县、岐山县、宝鸡陈仓区、眉县、礼泉县、凤翔县、淳化县等区域或县域集镇实地抽样调查,发现集镇类型各种各样,都有各自的特色。

(一)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

关中地区很大比例的集镇都属于这种类型,同时这种集镇往往依托当地比较大的自然村而形成。乡镇政府位于集镇之中,集镇街道有商业中心、生产要素中心、农副产品加工、科教文卫等主要功能区。大都留有很多传统的集市贸易日,为了周边农村居民赶集和交易的方便及流动商贩的经营方便,临近集镇的集日或集期都是相互错开的。如岐山的益店镇是双日集,而临近的枣林镇是单日集;凤翔的虢王镇是双日集,而彪角镇是单日集;有的集镇是1、4、7集,有的是2、5、8集等这样相互错开。

(二)具有集市贸易的自然村集镇

这种集镇是在农村比较大的自然村的自然贸易和自然演进过称中形成的。因其具有一定的农村腹地条件,有利的交通位置,通过定期的集市和商品交换,方便周围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要求,逐步发展并建立了一些经常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如商铺、金融、邮电、通讯、科教、文卫等,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如杨凌区原大寨乡(现为大寨镇)的寨东村,武功县的大庄村引申了公路集镇等。

(三)撤乡并镇后原乡集镇

20世纪以来随着“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效率政府、廉洁政府”以及“减轻农民负担”为价值取向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成为我国行政区划格局变化中的一个亮点。撤乡并镇和乡镇合并就是其中之一。撤乡并镇和乡镇合并后,由几个乡镇政府合为一个政府,在原乡镇之一设点办公,原来的乡或镇没有了一级地方政府,但原有的集镇街道功能仍然运行,特别是商业网点和集市贸易并没有中断。如岐山县的雍川镇是由原来的马家乡和麦禾营乡合并而来,镇政府设在麦禾营乡,而以前的马家乡的集镇街道功能还存在。

(四)乡镇政府迁出后原有的集镇

这类集镇和前一种集镇有些类似,但不完全一样。即有的乡镇按照新的要求和计划进行规划,将乡镇政府及相关机构搬离原地址,形成新的乡镇政府驻地,这些新的乡镇政府驻地,有的形成了新的集镇格局,有的没有形成新的集镇格局,但由于人们的习惯及古老的风俗文化传统,旧的集镇格局依然存在,原有功能也并没有失去,并且在集镇上形成的古老习俗及传统的节日仍然存在。如扶风的绛帐旧的集镇每年的春分仍然过古会(集市)、唱大戏等。

(五)交通要道自发形成的集镇

在新农村建设及城市郊区发展过程中由于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陕西农村基本上很多村庄都修建了通村马路,有的村庄在重要的国道和省道周围,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交通要道集镇,还有一些老的传统的街道集镇由于濒临一些交通要道,也拓展了道路集镇。这些集镇各种店铺林立,生产生活资料齐全,不仅服务了过往车辆行人,也是当地农村居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如武功县的大庄镇就引申了公路街道,武功县的南庄村在毗邻交通要道也成立了集镇式道路街道。

(六)以车站、工矿企业为依托的集镇

有的工矿企业周围虽然没有一级地方政府,但由于工人和周围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慢慢形成了一定的集市贸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镇。如扶风县的绛帐集镇。这些集镇的主要特点是集市集期结构和功能不明显,平日人口流动不是很大,基本上天天是集市,这些集镇基本接近小城镇的规模和功能。

二、陕西农村集镇环境存在的

主要问题

(一)集镇环境差,基本的公共环保设施不完善甚至缺位

目前,陕西大部分集镇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经调研,在182个集镇中只有22%的集镇有环保的基本设施,31.3%的集镇没有环保基本设施,46.7%的环保基本设施正在建设中。环保设施不完善的集镇主要集中在撤乡并镇后原乡集镇和乡镇政府迁出后的集镇。这个数据说明陕西农村集镇环保基本设施普及率较低。从供排水设施和卫生厕所这两大最基本的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来看,被调研的集镇中86.1%的集镇有供水设施,仅59.6%的集镇有排水设施,这说明还有很大比例的集镇没有供水设施,排水设施也只占一半多。因此不难想象为什么农村集镇污水污染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雨季雨污合流,排放到自然水体,甚至影响饮用水水源。从卫生厕所来看,调查的个案样本中,没有普及卫生厕所的集镇比例高达70.17%,说明大部分集镇还未普及卫生厕所。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集镇只有一个所谓的“公共厕所”,而且还是某个单位的。集镇到处是生活垃圾,特别是集市日,集镇人口较多而且流动量大,物质较多的情况下,集市日的午后整个集镇基本被各种生活垃圾所覆盖。

(二)管理不到位,条块分割,随意性大

陕西集镇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关中、陕北和陕南也有明显的区别。以关中为例,有的地区集镇分布密集,有的地区集镇分布稀疏。在平原地带集镇密度较大,如扶风县、武功县、岐山县等,而在一些山区县城如淳化县、旬邑县则密度较小。虽然各集镇均设置了村镇建设管理站,但人员少,专业人员缺乏,加之管理法规不完善,建设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点。在我们调研的集镇中89.5%的集镇没有设立独立的环境保护机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环保部门缺乏最起码的管理经费。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具有集市贸易的自然村集镇和交通要道自发形成的集镇。据调查,农村集镇环保部门的相当一部分经费,包括工资,要靠征收的排污费来解决。排污费不能用于治理污染,环保政策的实施必然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环保部门既然要依靠排污费维持生计,在污染企业面前必然失去权威性。12]另外,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目前小集镇管理体制设有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只管人不管建设;村委会管农业和农民,也不管集镇建设。集镇的环境卫生、市场管理由镇(街道)、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地分割小集镇的管理权限,阻碍了集镇整体建设发展。

因此,造成管理随意性大,集镇面貌脏、乱、差,出现“农村当城建,城镇建得像农村”的现象,失去了集镇原有的特色风貌和传统文化特色。

(三)建设盲目性大,跟风现象严重,忽视挖掘集镇自身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在调研的集镇中有发展规划的占到了69.1%,正在制定规划的占22.7%,没有规划的占8.3%。说明规划在集镇建设中有所加强,有规划和正在制定规划的占了绝大多数。但规划的合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很多集镇由于资金和思想意识等问题的限制,认为搞建设就是修马路、盖楼房、建广场。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差,多为重视面子工程,互相跟风,造成了“千镇一面”的现象,集镇原有的特色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面临萎缩和灭失的危险。“朝建夕改”、“半拉子工程”、“外表光鲜里边粗糙”等现象较多,不仅占用了有限的耕地资源,还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闲置浪费。这种状况在没有较大的天气和自然变化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很大的问题,但一旦有洪水、地震等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集镇和一些重要的地区重点建设的集镇。

另外,集镇公共文化设施缺乏,文化氛围较差。在调研中约84.4%的集镇设有文化站或文化馆,但作用都基本没有发挥出来。52.3%的集镇没有图书馆,占了大部分比例,影剧院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60.4%的集镇没有进行社区建设,86.3%的集镇没有设立高中。这些重要的发展指标都相对滞后,导致了集镇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匮乏,另一方面却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县城管辖下的集镇,虽然离县城的空间距离不是很远,但一到晚上,集镇和县城形成了很明显的对比,县城是各种娱乐文化活动应有尽有,与大中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而一般普通集镇街道基本上都很冷清,只有极个别店铺和行业在招揽生意,大大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和集镇自身的繁荣和发展。

(四)道路集镇发展空间受限,环境隐患大

绝大多数集镇和主要交通干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国道和省道。主要有以下几种:(1)集镇设在道路的十字路口,如扶风段家镇、武功苏坊镇。这种集镇不仅不好规划,难以管理,安全隐患也相当严重,过往车辆多,行人和车辆都在十字路口穿梭,在交通压力增大和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隐患;(2)公路从集镇一侧通过,如岐山县的益店镇、宝鸡陈仓区的阳平镇。这种集镇相对比较科学,既照顾到集镇的商业中心功能,临近有主要的交通干线,人员和货物运送方便,又对集镇的进一步发展和规划留足发展空间。(3)集镇纯粹在交通要道上成立和发展,如武功的南庄、大庄街道集镇,凤翔县的横水镇,西宝中线、北线横穿集镇,有的甚至绵延几公里,这种集镇纯粹是道路集镇,利用公路交通便利、场地宽敞且无偿使用的条件,发展地方生产,形成独特的公路经济,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亮点,是农村经济的增长圈。但这种集镇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公路产权遭到了严重的侵犯和损害,农民和商铺店主出于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远离公路的地方迁出来,在公路两侧安家落户。公路沿线住户对公路也不爱护,住在公路边,随意往公路上倒垃圾、泼污水,公路成了事实上的垃圾消化场。至于在公路上碾压煤渣,在路肩、边坡和水沟里倒土种菜,占用公路堆物放料、打场晒草等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简陋粗糙甚至根本不考虑垃圾消化、处理、清扫等工作,致使公路两侧住房屋基高过路面,而下水道等严重不畅,积水无法排泄,路面变成河床水道。

三、集镇环境治理的对策分析

(一)合理利用资金,完善集镇公共设施建设

集镇公共设施是集镇住民和镇域农民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镇公共设施也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当前,在集镇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主要采取以项目为支撑的方法在建设,这是新时期集镇建设的当前形势和发展方向,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重复建设、资金滥用、违法截留、挪用和贪污贿赂等现象。因此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各自或联合制定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公共设施项目申请规定、公共设施项目申请细则、公共设施项目实施细则、公共设施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制度等,并将这些制度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利益方都能参与并相互监督实施和落实,用这样的方法来规制监督有关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同时,应本着专款专用、合理布局、节约使用的原则,改善集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加强管理,设立集镇专门环保机构

环境管理薄弱或缺位是大部分农村集镇的共有问题。由于乡镇政府人员短缺,经济建设和其他事务占去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经调研,日常情况下的各项日常工作,乡镇政府会派出一人作为上级相应部门的联络员,如环保干事联络县级环保局,而这些联络员很可能一人兼数职,另外环境管理经费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集镇环境整治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不管是那类集镇,乡镇政府驻地集镇或撤乡后的办事处,都应该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并增加管理人员,而且尽可能的使用相关环境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样对于集镇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整治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集镇环境管理方面必须加大投入。经调研,乡镇政府机构经费短缺是事实,但乡镇政府的经费滥用、挪用也是事实。因此,对经费的来源应多渠道筹集,不能只依赖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对相关的利益各方都应让其支出相应的费用并选出代表商讨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只有增加环境管理专业人员和环境管理经费,并对其合理的利用和实施进行制度监督,才能更好的管理好集镇环境。

(三)合理解决集镇保留、植入与重建的关系

陕西农村许多集镇都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和民族传统。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安排、布局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撤乡并镇、并村、集镇搬迁、农村土地和村镇整理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和举措。导致集镇保留、植入与重建的冲突加剧,许多农村集镇处于一种盲目建设和无续发展的状态。对集镇的修建、重建、搬迁需持慎重的态度,各地应根据区域发展特色和集镇本身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及措施。对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及有特殊传统产业特色的集镇以保全原貌为原则进行加固、修缮,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并给予制度保障。对于自然条件差,集镇发展受限的集镇,在集镇搬迁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原有集镇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更要重视新集镇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新建集镇的合理规划、集镇建筑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同时要对集镇住民及镇域农民加强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的培养及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

(四)科学合理改建、整理道路集镇,消除各种隐患

第3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证考察;理性分析;辽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64-02

一、问题发现与解构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中央为农村环境保护设立了专项资金,决定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成效,从2010年开始,国家以连片整治的方式,分阶段选取示范省,集中资金进行农村区域环境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受益人口原则上不低于2万人)实施同步、集中整治。

2010年辽宁作为北部地区的代表成为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省。2010—2012 年,国家和辽宁省预算投入21.25亿元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整治以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为重点,延伸到输水工程供水及采水所涉及的地市,共包括抚顺、本溪、沈阳、鞍山、辽阳、营口及盘锦7个城市。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在各地没有基础、无可遵循的成功模式、建设时间紧迫,是一项空前艰巨的环境建设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展后,急需总结经验,反馈问题。

二、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实证的发现

1.实证方法。调研组选取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村庄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村民入户问卷调查、对环保局、乡镇政府等管理者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以及收集有关公共数据和记录。(1)实地考察。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沈阳市辽中县六间房镇、杨士岗镇,盘锦市胡家镇,抚顺市上马乡、后安镇,本溪市桓仁县北甸子乡,营口市大石桥汤池镇等进行实地的考察。(2)问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对村庄连片治理情况及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考察。先后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3)半结构性访谈。访谈35名当地环保人员、基层乡镇负责人员、村组织成员。

2.基层管理者视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调研表明,基层管理者普遍认为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选取特大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村进行连片整治示范,对于流域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整治的过程做到规范化。调查的村庄均对示范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了规范和监督,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责任制。对于日常保洁机制,受访村庄均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分别采取外包保洁公司或内包村民的方式,基本建立了治管结合机制。调研表明,大量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畜禽粪便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重点水源保护设施的建设。

调研中也反馈出一些实际问题。对于部门之间的协调,83%的受访环保人员认为财政部门审批手续周期长,影响环保部门项目建设;40%的基层乡镇人员认为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基层政府有效参与机制。对于环保资金的投入,30%的受访者反映资金有时不能及时到位;几乎全部受访者都认为县、乡、村各级财力有限,连片整治项目运行和维护资金缺乏,后续管理和运营负担过重。针对治理技术,57 %的受访者反映水污染治理技术趋于雷同、缺乏有效的适合北方特点的技术支持。对于基层环保管理情况,85 %受访者反映基层环保工作压力大,往往身兼数职,乡镇政府专门环保人员短缺。

通过对基层管理者的访谈,调研小组发现,从基层管理者视角,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在政府部门间的配合、环保资金、治理技术以及农村环保人力资源上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乡镇基层环保部门能力普遍较弱和后续维护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能否从项目短期管理转向日常长效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村民视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环境连片整治设施建设、连片整治效果感知、连片整治政策实施认知三方面,调研组对村民进行了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调研显示:

在连片整治环境设施建设上,村民普遍反映在垃圾处理、牲畜粪便处理上设施建设明显,97%的村民反馈本村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39%的村民反馈村庄有户用沼气池;48%的村民反馈村庄实现牲畜粪便有机肥加工利用;17%的村民反馈村庄实现有机生态农业。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上,尽管大部分村民都承认村庄修建了排水沟,但仍有66%的村民认为村庄缺乏专门的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在连片整治效果感知上,74%的村民认为村庄治理后环境有明显变好;35%的村民对村庄污染治理效果满意,48%的村民对村庄治理效果基本满意;83%的村民认为污染治理设施轻微存在利用低的现象;22%的村民认为村委会还缺乏专门负责人员;在影响农村环境整治效果的主要原因上,30%的村民认为农民旧的生活习惯不好,47%的村民认为资金投入不足;33%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治理保持长期好的效果主要靠个人自觉、61%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治理保持长期好的效果主要靠村委会和政府的监督。

在连片整治政策实施认知上,45%的村民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关政策不了解、53%的村民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关政策有些了解;在获知本村环境连片整治信息上,23%的村民通过村固定公告牌和媒体、20%村民通过村开会征求村民意见、22%村民通过村民交流、35%村民通过设施建成后;对当地领导治理态度,52%村民认为积极主动。

通过对村民的访谈,调研小组发现,从村民的视角,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在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管理行为、村民行为、政策宣传上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深层解构——基于理性的分析

1.基层环境管理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公共性,成本较高,由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人力资源与成熟的技术支持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政策资源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根本的制约因素就是农村环境治理的经费、人力资源与成熟的技术支持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或者资源不足或者轻视农村环境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中央政府以协议的方式,明确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资金保障及人员保障,并制定技术指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效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农村环境监管对象量大面广,基层环境管理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不能完全改变。在农村环境治理的经费上尤其是项目运行和维护资金供应上仍然是基层政府很大的经济负担。在技术资源上,适宜北方环境、廉价而有效的治理技术尤其是生活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发也不能依靠基层环境部门解决。另一方面,农村环境管理的复杂特点极易造成权力重叠和权利真空。农村环境管理存在纵向和横向的复杂分工,往往导致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畅,整体效率降低。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财政部门资金审批迟滞影响环保部门的项目建设进度,环保部门项目建设监管缺位加重基层乡镇部门的后续管理负担等,都表现为一种部门配合上的失力。

2.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制约因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兼有管理和治理双重含义。中国农村环境污染主体分散零落,农村环境整治不能单纯依赖点线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更需要村民与政府的合作。然而调查显示目前村民与参与环境连片整治仍然呈被动状态。

制约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因素首先来自于主观因素。村民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意识。受传统依附文化及政府机制惯性的影响,村民更多地关注个人经济利益,淡薄政治、环境权益。乡村缺乏维权气氛、缺乏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

制约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因素还来自于客观因素。一些村庄仍然沿用传统的命令式管理模式,没有处理好环境与村民参与的关系,缺少与村民沟通。村民对环境信息的占有不均衡和不充分,村民的话语权不能充分有效地实现。

四、应对策略

1.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农村环境治理,需要改变传统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来连接政府管理机制和村民参与机制。一是协调联动,加强政府部门间合力。横向联系是农村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的关系网络。平行部门之间应建立各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相互沟通信息,主动配合,形成合力。二是培育乡村环境文化,加强村民与政府间合力。环境文化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他力量,对人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2.优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资源结构。(1)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尽管在连片整治资金供给上,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明确了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措施,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供给不足或迟滞的问题。解决的路径是寻求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2)乡镇环保组织的功能化。县级及以下基层环保部门力量薄弱,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在乡镇及行政村设置专门环保机构、配备专兼职监管员队伍。在完善基层环保组织建设的同时,增强环保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创新能力。(3)环境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多元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在采取有效的方式、途径和技术措施,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北方农村环境整治的技术和模式。农村环保技术的开发完全依靠地方基层力量存在很大困难,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环境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专业人员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确保集中连片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中央财政投入120亿元资金推进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工作[J].农村财政与财经,2010,(7):24.

[2] 张克中,贺雪峰.社区参与、集体行动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学家,2008,(1):32-35.

[3] 刘侃,栾胜基.论中国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真空[J].生态经济,2011,(7):24-27.

第4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农民主体性;法制建设;组织嵌入

一、农民自觉:唤醒内在的主体意识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态度和认识,农民的环境意识体现了其对环境状况的追求程度。近些年来,河南省粮食产量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其中虽然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贡献,但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分散经营的农户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大幅增加化肥、农药和地膜等生产资料的投入量,而对超量使用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漠不关心,导致农村的生态系统形成断层极难修复。以化肥使用为例,河南省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3%左右,过量施用造成农田氮素通过径流、淋溶和硝化等方式渗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当中。另外,河南省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些农村耕地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不到1%,远远低于1.5%的全国平均水平,造成全省50%的耕地缺钾、22%的耕地磷钾俱缺。因此,广大农民对农村环境治理保持的“肉食者谋之”的消极隔阂态度,导致对发生在自身的环境破坏行为不在意,对周围存在的环境破坏行为不制止。梁漱溟先生认为:“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所以我们说乡村建设顶要紧的便是农民自觉。”因此,鉴于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讲授和清楚明了的案例进行环保宣传,让农民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农民按照低碳可循环方式进行生活和生产,并向农民传授环保、绿色、简易的垃圾处理知识,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扭转长期以来存在的自我主义倾向。众所周知,河南省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2017年全省粮食产量为5973万吨,但粮食丰收带来了严峻的秸秆处理问题,因为草谷按照1:1.3的比例进行换算则产生的秸秆约为7765万吨,如果随意焚烧秸秆则不但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土壤表层团粒结构,影响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应促使农民改变过去对秸秆“一烧了之”的不良习惯,积极发展秸秆制作饲料和秸秆栽培食用菌等项目,发挥农民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二、法制建设: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立法明显滞后,直到2018年8月31日才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而在农村清洁生产和农村污水治理等方面的立法至今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由于农村环境法律法规建设的薄弱性,阻滞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抑制了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河南省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55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水资源量与人口数量和耕地保有量严重不匹配,如豫东、豫北平原地区是全省耕地最集中的区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52%,人口占全省的54%,但该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省的30%,因而河南省的水资源污染状况着实让人担忧,由于缺乏法律制度的约束导致污水排放的长期放任,周口市的沙颖河近年来平均污水排入量为2.24亿m3,占该河流全年总水量的十分之一,这不仅影响到农村生产用水的质量,还直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用水安全。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确立农民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资本下乡”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愈发显得严峻,究其原因在于部分资本的真正意图是为了套取国家资金和骗取优惠政策,因而经常以非可持续的资源掠夺模式来经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没纳入其考虑范围,因而建构长效化、常态化的污染防控机制,以应对农村环境治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化问题至为关键。首先,保障农民的环境权。必须进一步完善基础性立法中保障农民环境权的体系性和框架性规定,以消解当前法律条文内容的零散化和碎片化问题,确保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农村环境治理的各个阶段均能有效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其次,健全司法救济制度。“无救济则无权利”,因而应在司法中完善农民环境权的救济途径。农村复杂的环境问题导致各种纠纷不断出现,针对农民在环境诉讼中存在的取证困难、专业知识匮乏以及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等问题,应建立一套农村环境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制度,并由政府提供经费逐步建立起专门的、免费的农村法律援助机构,为进行环境诉讼的农民提供咨询、和辩护服务。

三、发展经济:夯实农民参与的基础

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导致大量村民外流,而青壮年劳动力恰恰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因而实际上农民已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缺场者和失语者,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无法显现。据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2018年7月25日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为44.9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总量高达2983.92万人,在乡村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萎缩”问题。同时,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转移劳动力大多为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青壮年,而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则年龄明显偏大,且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中女性人数占到总量的60%以上。因此,农村环境的有效治理首先需要壮大乡村经济,如果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农民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则让他们去关心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不啻于异想天开。首先,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河南省旱灾较为频繁,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需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本的公共产品纳入政府预算当中,并确保高于政府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切实保障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其次,种植特色经济作物。许昌市鄢陵县成功打造出全国知名的“现代名优花木科技示范园区”,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而河南省其它地区可以借鉴鄢陵县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以促进农民增收;最后,发展乡镇企业。长期以来,河南省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其工资性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例不高仅为40%左右,因而政府应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鉴于河南省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列农业结构中的第一、二位主体,因而可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

第5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政策目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证考察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71-02

一、问题研究动因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政策背景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2008年我国改革农村环境治理方式,提出“以奖促治”政策。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成效,从2010年开始,以连片整治的方式,国家分阶段选取示范省(区、市),集中资金进行农村区域环境治理。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管理的创新之举。与以往农村环境治理相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强劲的政策支持。首先,政策目标明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受益人口原则上不低于两万人)实施同步、集中整治。其次,资金投入来源有保障。在资金上,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以协议的方式,分别与各省政府签订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明确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实践的诉求

2010年辽宁作为北部地区的代表成为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省,2010—2012年预计由中央拨款8.5亿,地方政府按照1:1.5的比例配套,投入21.25亿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展后,急需总结环境管理经验,反馈问题。对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行实证考察有助于总结经验,在政策目标指导下,探索和创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有效路径。

二、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实证考察

(一)考察方法

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沈阳市辽中县六间房镇、杨士岗镇,盘锦市胡家镇,抚顺市上马乡、后安镇,本溪市桓仁县北甸子乡,营口市大石桥汤池镇等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对村庄连片治理情况及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考察。先后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与此同时,收集有关公共数据和记录,并对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基层乡镇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了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

(二)考察内容

1.示范区选取。根据国家关于示范区域选取的要求和原则,辽宁确定的示范区域为:以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为重点,延伸到输水工程供水及采水所涉及的地市,共包括抚顺、本溪、沈阳、鞍山、辽阳、营口及盘锦7个城市,其中要优先解决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的抚顺和本溪(桓仁)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

调研显示,示范区选取具有合理性。抚顺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每年将为抚顺、沈阳、辽阳、鞍山、盘锦、营口、大连等七城市提供近20亿立方米的水源,全省有近2 300万人受益,其供水规模在全国乃至世界也处于前列,水质保护工作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伙房水库水质保持二类水体标准,但水库上游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选取特大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村进行连片整治示范,对于探索特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流域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整治的过程。调研显示了整治的过程做到了规范化。一是建立项目建设监管机制。辽宁省对示范项目资金的支持范围、资金申报、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严禁截留、挪用。二是建立连片整治管理机制。辽宁省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责任制,省、市、县、镇(乡)、村以及片区都签订责任状,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三是建立治管结合机制。基层组织基本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辽宁各地已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地区实际的农村环境连片治理的管理模式。

3.整治的效果。调研显示,大量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垃圾桶、垃圾发酵池、密闭式垃圾房、垃圾手推车辆、专用清运车辆、垃圾填埋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储粪池、养殖户化粪池等;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排污明渠、氧化塘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改观。

(三)问题的反馈

1.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尚未充足。一般来说,管理资源主要有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充足的经费与人力资源、成熟的技术支持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物质基础,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农村环保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协调配合。

调研反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在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上,均存在不足的问题。在经费上尤其是项目运行和维护资金上表现为供给不足或迟滞,在人力资源上表现为基层专业环保管理人员的短缺,在信息资源上表现为政策信息不畅尤其是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宣传上不够到位,在技术资源上表现为适宜北方环境、廉价而有效的治理技术尤其是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发迟滞。

2.农村环境管理的网络合力尚需凝聚。与通常的纵向性的管理行为不同,环境管理体系表现为纵向性和横向性的复杂特点。从纵向上看,环境管理体系呈现出一种与行政架构相对应的科层制结构,表现为上下级部门的业务对应。从横向上来看呈现的特征是,由政府总负责,各部门具体负责实施。表现为财政部门对环境治理资金进行管理、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统一管理,基层乡镇部门合作管理。这种纵向和横向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环境整治需要不同部门积极而能动的合作。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兼有管理和治理双重含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不只是“自上而下”环境行政管理,还是受益者村民积极参与的环境治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体分散零落,农村环境整治不能单纯依赖点线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更需要村民与政府的合作。

调研反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合力尚需凝聚。一方面,由于农村环境责任主体众多,责任交叉不明,极易形成环境管理漏洞与责任真空。即使在管理责任明确的情况下,往往也由于部门工作衔接不畅,导致整体效率降低,如,财政部门资金审批迟滞影响环保部门的项目建设进度,环保部门项目建设监管缺位加重基层乡镇部门的后续管理负担。另一方面,村民与参与环境连片整治呈被动状态,村民的积极性尚需充分调动。

三、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结构

1.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尽管在连片整治资金供给上,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明确了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措施,但是实践中,由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资金需求大,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仍然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供给不足或迟滞的问题,直接影响连片整治的示范效果。解决的路径是寻求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在地方财政预算阶段,确立农村环保支出的优先和重点地位,设定具有约束力的投入目标要求。目前法律对地方政府财政责任规定过于原则,应尽快制定地方立法,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分担标准及调整机制。

2.乡镇环保组织的功能化。县级及以下基层环保部门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在乡镇及行政村设置专门环保机构、配备专兼职监管员队伍。在完善基层环保组织建设的同时,增强环保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创新能力。

3.环保信息的畅通化。环保信息的畅通化一方面要求环保信息在政府系统畅通。财政部门在连片资金审批与使用上公开;环保部门在连片整治项目建设招标与监管上公开;基层乡镇组织在连片整治项目的维护与运营上公开。环保信息的畅通化另一方面也要求环保信息在政府与民众之间畅通。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4.环境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多元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效果的取得还在于改进技术措施,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北方农村环境整治的技术措施。农村环保技术的开发完全依靠地方基层力量存在很大困难,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环境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专业人员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确保集中连片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缔结农村环境管理的参与者网络

1.协调联动,加强政府部门间合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一项复杂、长期性工程,需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横向联系是农村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的关系网络。平行部门之间应建立各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相互沟通信息,主动配合,形成合力。

2.协商互动,加强村民与政府间合力。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应强化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的互动。村民自治主要是鼓励以农村社区为依托,集聚区域内村民力量参与环境管理,维护社区共同的环境利益。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是政府单一管理的补充,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组织化路径。

(三)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方式

1.建立城乡环境共建体系。城乡联合共建是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借助“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等开展城乡环境共建,可以有效补充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并可以唤醒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社会责任感。

2.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与政府无隶属关和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发挥其在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职能,对环境连片整治的效果进行评价,形成反馈机制,能优化环境连片整治的路径,提高环境连片整治的效能。

参考文献:

[1]中央财政投入120亿元资金、推进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工作[J].农村财政与财经,2010,(7):24.

[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环境现状分析:

通过西湖村的环境调查以及其他农村的环境调查资料显示,大致可以分析得到农村的污染现状: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现。在街道上,垃圾堆随处可见。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烂酒瓶等,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些牲畜的放养造成了村中道路环境较差。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的排水沟流到田地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可以自然降解。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镇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据村名告知,在许鹏村的唯一的一个池塘曾经十分清澈,池内常常养有不少鱼类等水生生物,而现在,由于水污染导致,池塘发臭,池内生物腐败。

3、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由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不是靠改良种苗提高抗病能力来提高产量,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遇到雨水冲刷,化肥农药便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同时,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并威胁到农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特别是在农耕时节,大面积的焚烧作物,屡见不鲜,直接导致了空气污染严重。除此之外,工业污染也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农村污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经过分析,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几点:

1、部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等等。环境意识的淡薄使农民养成了不注重环保的生产及生活习惯。

2、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下,针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资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了。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

3、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过于薄弱。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都在于城市的污染问题,而农村污染问题则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乡镇一级政府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基本没有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4、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高污染企业想农村转移。例如在西湖村周围的化工厂,浓烟四起,给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农村环境污染改善方案:

对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1、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消极性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所在,所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7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农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峻。农村环境污染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农民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有害身体健康,还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深入调查农村污染现状,研究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作出针对性的治理对策,对于建设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

1 广东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一是农村土地重金属等污染突出。有研究表明,广东省主要城市郊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都非常高。例如,东莞市土壤中的铬、铜、镍和铅的质量分数超标率分别为5%、7%、3%和95%,其中铅污染最为严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田地的水稻、蔬菜、水果等植物直接传递给了人类和动物,有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人类食用的畜禽聚集后再传递给人类自身,最终对人类食品卫生和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呈逐年加大趋势,过度施肥、过度用药等不适当的施肥用药方式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严重。据有关统计,从1980年到2009年,广东省化肥施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9年全省化肥施用量达到726.47万吨(实物量),是1980年的2.18倍,氮肥总施用量(实物量)也从223.99万吨增加到251.95万吨。在农药使用方面,广东省也是呈逐年增加态势,每年的农药使用量从1981年的7.27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0.37万吨,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残存农药和化肥经过大气、水等循环的地球化学过程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严重污染农村环境和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

三是农村水污染严重。广东省农村水污染非常严重,有些饮用水源地都遭到了严重污染。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源安全方面形势严峻。其中,至少约300万农村人口尚未喝上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2 广东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成因大体相似,下面就广东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经济规模转向集约化、工业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地区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地方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剧增,导致对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广东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导致原材料消耗量急剧增大,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速度加快。由于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导致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提高,较多的人为破坏环境的现象,很多土地出现严重的盐碱化现象、水土流失以及农林退化等,耕地面积快速减少,农村空气污染加重。农村经济发展步伐难以与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相适应。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制方式和效果不佳。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政府部门对于城乡环境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也有相应的区别。目前政府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视不够,加上农村环境监测和治理难度较大,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逐渐被扩大。农村的基层管理者为了尽快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而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农村环境污染范围广、涉及学科门类繁杂,需要社会各界及有关政府部门通力合作,结合现行的监管制度对农村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农村的环境保护组织几乎没有,各类垃圾随意堆放,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大。

农业利益偏低导致农业环保支出严重不足。农村环境保护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很多方面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较高,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国情而言,这么巨大的环保投入使得管理者望而却步,只有靠农民脱贫致富后才可能将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中。

农民素质偏低。由于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导致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而农民自身素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保护都是关键的。只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其将农业活动中的生产方式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1)要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强化自身对于做好农村环境质量的社会责任感,将农村环境治理落到实处。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农民群众能够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使得农民能够切身体会环境污染的害处和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自身的益处。通过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

(2)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认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所谓的生态农业就是,农业生产系统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环境统一起来,既可以为农民群众增加收入,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农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合理地整合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农村生态保护,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使得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生态保护形成有机的整体。可以合理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以建立生态农业体系为发展最终目标。

(3)加快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推广,减少农药化肥污染。加快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推广,改变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农药化肥的做法,要大力推进物理防虫、生物防虫、科学施肥新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应当认真进行推广。要认真推广测土施肥、平衡施肥,做到合理施肥,防止过度施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为了确保农产品安全,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当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残留、低毒、高效的农药。应当推广垃圾堆肥,广泛使用微生物肥、有机肥,以达到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目的。

(4)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法制,切实改变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要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实际出发,依据环境保护及畜牧业、农业、卫生等法律法规,制定长效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规章制度,用行政及法律手段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

(5)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合理规划,认真做好污染治理。有关部门要认真对乡镇企业进行综合治理、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要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管理和监测,认真做好控制新的污染源。要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建设污水处理厂,对于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引导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加大环保处理设施资金的投入。

4 结语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结果。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治理和保护,才能逐渐恢复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农民群众自发地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环境的行为,结合生态农业体系的建设来兼顾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实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黄瑞萍,王元川,陈亮,王建芳,侯建军. 农村环境和生态园区建设现状及环境治理对策分析[J]. 价值工程. 2011(02)

[2] 白梅,马晓,王静.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对策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2)

第8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要素投入;主成分分析

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苏南、苏中、苏北3大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苏南地区发展较快,苏中适中,苏北较慢,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都呈现出不均衡。苏北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的比重大,在承接苏南和苏中的产业结构的转移过程中,农村环境问题制约着苏北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影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和要素投入的制约因素,对苏北农村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苏北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的理论研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在探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Grossman等[1]基于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Copeland等[2]通过建立动态模型证明了库兹涅兹曲线的结论,阐述了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秦江波等[3]基于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机理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彭迪云等[4]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对策思路;张明等[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乔广浩等[6]对辽宁省市域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高宏霞等[7]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丁继红等[8]利用江苏省1985~2006年6类污染指标的年度数据,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苏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投入要素及环境治理协调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所见,笔者以2004~2013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要素投入和环境治理的平均数为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苏北农村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与环境的协同程度,为明确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和全面苏北农村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江苏3大区域农村区域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的比较分析

1.13大区域农业主要指标比较分析

江苏省3个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的治理问题,虽然近年来江苏农村经济中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都有一定发展,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型结构模式较为松散地分布在全省,但相对而言,苏北为农业主导型,苏中为工业主导型,苏南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并重。而在农业结构中,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农林牧渔及相关服务业的比值分别为53.80∶2.47∶25.90∶13.91∶3.92、47.24∶1.26∶21.48∶24.06∶5.96和50.58∶4.02∶14.60∶22.23∶8.57,说明除普遍进行种植业外,苏北以禽畜养殖为主,苏中水产养殖和禽畜养殖并重,苏南则以水产养殖更为突出。工业结构中,苏北更多的是承接了苏南的产业转移,而苏南则逐步向高价值创造的行业转变。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污染源及污染物类型的差别。

1.2江苏农村区域环境治理的比较分析

江苏省农村工业迅速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2005~2013年江苏农村工业GDP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也带来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上升。从总体来看,2005~2013年江苏省农村工业废水与废气排放量呈现上升态势,苏南农村工业废水排放量明显大于苏中与苏北的排放量。从2006年开始,苏南与苏中农村工业废水排放有下降的趋势,而苏北农村工业废水排则有上升的趋势,并且苏北农村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废气排放量增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2.1指标介绍与数据采集

按照Diana等[9]聚类分析指标选取的8大原则:“随着时间变化的敏感性、随着空间变化的敏感性、预见性、有效的参照值、测量的可控性、适合数据的变换、数据的综合性,数据收集和使用相对简便”,选取6个指标反映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情况:X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X3粮食产量(万t)、X4油料产量(万t)、X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元)、X6恩格尔系数(%);4个直接影响苏北农村环境的要素投入指标:Y1化肥施用量(万t)、Y2农村用电量(亿kW•h)、Y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万hm2)、Y4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数据来源于2004~2014年《江苏统计年鉴》。

2.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运用数学方法将各个变量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的分析方法。由于该研究选择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所以选择基于相关系数矩阵的主成分分析,一般分为4个步骤:①明确研究问题;②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③依据主成分的提取原则———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应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选取主成分,利用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④结果分析。

2.2.1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成分分析。根据表3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对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各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

2.2.2苏北农村要素投入的主成分分析。根据表5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对苏北农业生产要素的各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6。

2.2.3苏北农村经济与农业主要要素投入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解释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影响环境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根据公式(1)和(2),计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要素投入的综合得分S1和S2,结果见表7。根据表7得出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关系曲线(图1),2004~2013年苏北农村环境与经济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可知,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要素投入得分大至呈抛物线关系,先下降后上升,存在一个最低点。由图2可知,2004~2013年苏北农村环境与经济发展得分都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得分的增加幅度快于环境质量,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是相对下降的。

3结论与建议

(1)对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苏北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0.43),其次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42)和农林牧副渔总产值(0.42),表明影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消费指标,而非生产指标。农民的收入弹性大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弹性,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协同发展,需要苏北农村居民改变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意识,优化企业绿色营销治理和规范市场秩序,从完善绿色消费机制角度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效率。

(2)对苏北农村生产要素投入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化肥的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最大,2006年化肥投入(120.15万t)是平均量的50%左右,该年的农村经济增长量和速度陡然下降。2004~2013年苏北平均每一年的化肥施用量几乎是零增长,说明苏北农业化肥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但是与国外发达的农业国比较化肥利用率较低,平均只有30%~35%。也就是说,每年有72万t左右的化肥份流入苏北地区水体和土壤。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江苏省3个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的治理问题,苏北为农业主导型,苏中为工业主导型,苏南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并重。而在农业结构中苏北以禽畜养殖为主,随着苏北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加,给苏北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畜禽养殖成为苏北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改变苏北农村环境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污染治理行为的经济收益;加强环保教育,强化养殖者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认知,提高其治理污染的自觉性;加强环保监督力度,组合使用环境政策工具等。从苏北农村经济与农业主要要素投入的相关性分析看,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的投入速度,说明苏北地区农业要素利用率逐年提高,有望达到农村经济和环境改善的库兹涅兹拐点。

参考文献

[1]GROSSMANGM,KRUEGERAB.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5,110(2):353-377.

[2]COPELANDBR,TAYLORMS.Trade,growthandtheenvironment[J].Journalofeconomicsliterature,2004,42(1):7-71.

[3]秦江波,于冬梅,孙金梅.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综合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2):85-89.

[4]彭迪云,刘彩梅.江西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1,35(6):602-612.

[5]张明,杜雨潇,夏恩君.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3,32(2):29-33.

[6]乔广浩,张永锋.辽宁省市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5):18-21.

[7]高宏霞,杨林,付海东.中国各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与预测:基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1):52-57.

[8]丁继红,年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剖析:以江苏省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10(2):64-79.

[9]LIVERMANDM,HANSONME,BROWNBJ,etal.GlobalSustainabili-ty:Towardmeasurement[J].Environmentalmanagement,1988,12(2):133-143.

第9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一)环境政策的失灵。

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三)政府方面环境管理不当。

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

(四)缺乏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

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