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

第1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影视拍摄;布光;反射光;用光技巧

无光不成摄影。摄影艺术,说到底就是光线的艺术。光是影视摄影的物质基础,也是影视产生和发展影视的物质基础。没有光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影视艺术。光在影视创作中,不但可以完成主体造型,如勾勒外形轮廓,展示物体的细部,形成立体感等,也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所以,光对于影视创作艺术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表现物体外部特征和内部含义的先决条件。

1 摄影用光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

作为试听艺术的影视作品,画面是其基本元素。无光则无影,无影则无形,无形则没有了视听画面艺术。光线的使用与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们总是把对光线的运用与处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光的本性,通过构建影视画面的特定造型来达到创作者们心中对影视作品艺术表现力的某种强力诉求。

在影视艺术中,用光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质而言,用光主要是为了实现摄影过程中的三大功能,首先是提高摄影机认辩被摄物体的能力,其次是准确地进行色彩还原,最后是进行必要的艺术化的处理。

1.1 光线的艺术表现作用

首先可以渲染环境气氛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光线照明下可形成不同的气氛,这种特定的气氛可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白天、黑夜、黄昏等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光线性质,表现出来的气氛也不同,不同光线气氛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甚至影响人的情绪。白天的阳光令人心情开朗;乌云滚动的天空会使人感到不安;无光的黑夜使人恐怖;皎洁的明月又会使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用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的心理依据。其次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影视叙事的主体,影视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学的人物形象,他是活动的视觉化的形象,除了演员的表演和服、化、道造型以外,摄影光线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1.2 光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光在影视摄影中的最原始作用是曝光作用,没有光就无法拍摄到影像。有了光,还存在着曝光上的技术问题。电影摄影记录影像的感光材料,电视摄像则是用摄像机的CCD把对象形色结构的光影图像变为可以转换为屏幕视像的电信号。两者都有容纳景物亮度范围的极限量――宽容度;两者都必须在足够光亮的照明条件下,才能结成影像。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摄影只有正确曝光才能将被摄主体的形、色、层次和质感正确还原在屏幕上并且符合人眼的视觉效果,这是摄影中对光线运用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当然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也可以通过技术变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来达到目的。其次是造型的作用。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无论是故事片还是专题片,只要拍摄就存在着造型问题。而光是摄影师造型的重要手段。在影视中观众只有通过视觉来判断从而想象原来的物体的形态、色彩和质地等。摄影的造型任务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就是要表现对象的形、质、色、动、空间与时间。和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影视造型不仅仅用线条和色彩,而是利用光线,光线在影视中的造型作用为影视所独有。还要表现在一定光线照明条件下的对象运动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尤其是时间,对视觉来说只能用光线来表达。

2 影视用光的特点

首先,影视用光能模拟任何室外光源及环境光源效果。在室内能拍出外景气氛,在室外能任意组合阳光源和反光源的特殊效果。大部分外景基本部能在室内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主题摄影更有效、更简便地完成。其次影视用光所带来的比较宽广、新颖的内容题材和活跃的画面有利于增加摄影棚的接单率。同时,让演员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画面更轻松、多变,有更强的情节性。影视用光能任意调节主光源和反光源的亮度关系。广泛表达各种题材的意境让演员和摄影师同时进入角色增加流程效率。最后扩大了拍摄内容和题材,多画面.多倩节的优势给前期美工设计带来较大的便利,可让美工设计走入专业化的设计轨道。

3 影视拍摄的用光技巧

3.1 室外拍摄技巧

在室外拍摄时,大多数情况下是以阳光作为主光。在明亮的阳光下拍摄,首先要注意光圈的调整。一般不使用自动光圈方式,而是用手动光圈控制。具体方法是,将镜头变焦推到人脸上,用自动光圈测光,然后再转为手动光圈。此外,还要注意不要选择明亮的背景,这样很容易使作为被摄主体的人物脸变黑或是光比超过30∶1的范围。

晴天拍摄用光技巧。在室外晴天拍摄时,光线主要有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指太阳光,散射光指天空光。在这种情况下,常以阳光作为主光,而以天空光作为辅助光。太阳光作主光时,一般处在顺光和侧光等位置。而太阳光处在逆光位置时,被摄体的轮廓很清楚,使景物有很强的深度感。这时,如果拍摄水面,会有强烈的反光,使画面显得非常生动。逆光情况下,拍摄树木,就能拍出生动的光束效果。

阴天拍摄时的用光技巧。阴天时,拍摄环境里布满了散射光,地面景物明暗反差大,色调暗,光线色温较高,景物色调偏蓝。这时,布光应充分利用暗色调背景,因为暗背景下能提高人物细部的亮度,较好表现出被摄体的细部层次。

3.2 室内拍摄技巧

影视制作中,室内环境下的拍摄占的比重较大,由于室内的照度尚可,可以不用补光而直接进行正常的拍摄工作,当然尽可能选择全天中光线最亮的时候,这时室内反射光线也最强,可以借助反光板将室外光线反射到室内,补充室内的光线,使室内自然光线亮度更强。同时在拍摄时注意自然光的方向、照度、色温问题,摄像机镜头尽量避开强光窗口,利用窗口光线形成光线造型中的平顺光和侧光。

进行正常的室内人工光源布光时,如果条件不具备,可选用一盏人工光源,对室内进行选择性照射,利用室内墙壁物体对人工强光源的散射光,增加照度的效果。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分别用主体光、辅助光与背景光三点式布光法。一般主体光是在摄像机后30或45度位置直照物体,使物体有个照射效果还有阴影,主光的灯一定要勾上阴影效果,选阴影贴图或其他。光强度要稍微高。强度越高阴影越明显。辅助光一般为90度侧光,用比较均与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填充阴影区,同时形成景深与层次,亮度一般为主体光的50% ~ 80%。背景光可用侧逆光,主要突出主体对象,而且还能使被摄者与背景区别开。故布光时应先定主体光的位置和强度,再决定辅助光,最后分配背景光和装饰光,这样主次分明,互相补充。

总之,自然光效用光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影视艺术用光的主流。电视是借助光的作用与手段塑造形象的艺术,光是影视的灵魂,是视觉艺术之“源”,了解、熟悉和认识光,用好光,对提高视听艺术有着重大的意义。而近年来,数码摄像机技术发展迅速,要想拍出高质量的电视画面,不是单靠掌握摄像知识就可以, 认真理解灯光技术,掌握电视拍摄的用光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于瑞华.影视拍摄用光技巧[J].电影文学,2007(17).

[2] 张浩岚.视听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 林韬.电影摄影应用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4] 叶昕飞.影视拍摄过程中的光线运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第2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光位;影调;观众情绪

1.影视制作中灯光的重要地位

1.1灯光在影片中的地位

在影视制作中,灯光能够烘托气氛、突出形象、反映人物心理、也能够影响观众情绪。控制灯光是影视制作中的重要一环,影视场景中的灯光与现实世界中的灯光是有所区别的,为了取得期望的效果,通常需对灯光进行众多的设置,如灯光的数量、位置、颜色、亮度、衰减、阴影及渲染设置等。所以灯光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容质疑。

1.2灯光在影片中的作用:

影视照明往往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技术上以满足照射在物体上的亮度为目标的,二是通过照明对被摄体进行塑造和描绘,表现特定的艺术效果。其中表现的艺术效果有以下几种。

(1)灯光的物体造型作用:

① 影响物体造型形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物体自身的形状和光源的位置,不同的光位可以使同样一个物体表现出不同的造型形状。如:假设一个锥体,当摄像机和方体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时候,改变灯光的位置,这个锥体就会表现出不同的造型形状。当灯光处于正面时,锥体呈现出周身亮度均匀一致的平面。当灯光处于一侧时,锥体就会呈现出从亮到暗的影调过渡,从而产生立体的效果。当灯光处于背面时,物体主体变成黑洞,而四周呈现出明亮的轮廓。当然,上面说的都是单灯照明,说的光位是主光光位。实际拍摄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三灯照明的方案,一个主光,一个辅光,一个轮廓光。其中主光是影视布光中的主要塑性光,位置通常在被摄体的侧前方。特定的主光光位应考虑剧情发展、场面调度、角色性格等情况。不同光位的主光在人物脸部形成不同的阴影面积和浓淡效果。正常主光照明时的主光位置在被摄体与摄像机在水平或垂直面呈30°―60°的空间范围内,高度也是呈30°―60°。辅光光位和角度根据对人物的的造型要求和艺术效果而定,一般辅助光光位接近摄像机与摄像机水平面上形成-30°―30°的夹角,高度也应较低,可以照亮从摄像机角度看到的阴影,能将主光造成的阴影浓度和层次调整得恰到好处。主光与辅助光的强度大小不同,可使画面产生不同的影调效果:主光与辅助光的光比大,则人物面部阴影浓重,立体感强,为高调,软调效果。轮廓光是被摄体背后照射的逆光,灯具一般是聚光灯,光线较硬,其强度可以接近或大于主光,与主光的光比为1∶1或2∶1。轮廓光照射角度的选择很重要,一般轮廓光位于主光的另一侧,且轮廓光的垂直照射角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垂直角度太大会产生不理想的顶光效果,垂直角度过小摄像机会产生眩目效果,影响画面清晰度。

在垂直面上也有三个基本光位:平面光、俯视光、脚光。

生活中,光源通常来自侧上方,室外的阳光或月光,室内的顶光和台灯,因此,我们对于人物的正常感觉是上亮下暗,凸亮凹暗。但当用平面光来拍摄人物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全变了。上面和下面,凸出部位和凹陷部位的亮度全部均匀一致。因此,平面光是一种典型的灯光,它能消除被摄体的立体感觉,使被摄体呈现平面效果。

当光是俯角时,人物便呈现我们所熟悉的状态,上亮下暗,凸亮凹暗的立体效果使我们的眼睛感觉很舒服。但当光位继续上升,一直升到头顶的时候,凸亮凹暗的效果被强化到了极致。这时,人眼变成一个黑洞,人物造型呈现出骷髅效果,所以顶光是一种极具丑化效果的光位。

② 灯光对造型力度的影响

当被摄体确定以后,决定物体造型力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的性质,光的性质可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可以形成强烈的影调反差和鲜锐的明暗分界线,使物体显得坚硬和沉重,它所形成的影调反差越大,影调就越硬,物体就显得越坚硬,沉重。散射光可以形成缓和的影调反差和柔和的明暗分界线,使物体显得柔软,它所形成的影调反差越大,影调就越软,使物体就显得越轻越软。介于两者之间的影调称为中间调。在影视制作中以硬光表现动,以软光表现静;以硬光表现力;以软光表现美。当然,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影调的硬软并不单独取决与光的性质,还取决于主光的位置和辅助光的照度,即光比的大小,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光的性质。

(2)灯光的强调作用:

① 从背景中突出被摄体,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突出方法。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只让被摄体着光,而让背景淹没在黑暗中,我们的眼睛自然就会首先被明亮的被摄体所吸引,从而使人物从背景中突显出来。

② 从群体中突出主体:这是一个最有表现力的层次。在一个群体中,谁最亮(暗)谁就最引人注目。因此在拍摄的时候,要让谁最引人注目就把谁打得最亮,如德国电影《锡皮鼓》;中的一个镜头,有三个人,中间那个人特别亮,所以他便夺走了观众的眼光。

(3)灯光对观众情绪的作用:灯光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灯光影调还体现着感情。如美国影片《教父》的开头,院子里阳光明媚,欢快的意大利民歌催动着载歌载舞的人群,明亮的影调洋溢着结婚庆典的热烈气氛。而与此同时,屋子里却是一片黑暗。教父正在和他的家族高谈着一笔一笔的杀人“生意”低暗的影调令人窒息。

① 灯光影调与情绪类别的关系。影调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画面整体亮度的明暗,一个是影像的明暗反差。这两个层次分别对应着情绪的类别和情绪的强度两个方面。而影响对情绪的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都基于人眼对光线的生理―心理的感应作用上。明亮的光线使人兴奋,低暗的光线使人压抑,明亮的影调表现兴奋的情绪,低暗的影调表现压抑的情绪。影调与情绪的大致对应关系应是:亮调使人兴奋、欢乐、喜悦、甜蜜、轻松等。暗调使人压抑、忧愁、悲哀、苦涩、沉重等。

② 灯光影调与情绪强度的关系:影调所体现的情绪强度是以影像的明暗反差表现出来的,反差大影调硬,表现的情绪强度就高。反差小,影调软,表现的情绪强度就低。

情绪强度和影调硬软的对应关系大致应是:硬调,高强度情绪―紧张、激烈、惊险、恐怖、急噪等。软调,低强度情绪―松弛、舒缓、悠扬、温和、缠绵等。介于之间的是中间调,它的亮度反差接近人眼在正常情况下观察事物的感受,因此,它所表现的情绪是正常,平和,客观的。

(4)光线的象征作用

在《圣经》里光明被用来象征上帝、基督、真理、美德、幸福和昂然的生机,而黑暗却被用来象征邪恶、凶残、妖魔、痛苦和死亡的威胁。

结 论

影视中的灯光有着太多的作用,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不论是国产的还是欧美的影片,他们无一不是对影片中的灯光有着严格的要求,以求它们来达到一种令观众精神得到极大的刺激与享受的目的。所以我们在以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把握灯光的运用。正确看待灯光。(长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参考文献:

[1] 《电视摄像艺术》、刘荃 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2] 《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刘书亮 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3] 《色彩艺术》、约翰内斯•伊顿(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

第3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影视教育论文2200字(一):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當前,影视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补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影视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的实际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关于影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简要分析当前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影视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分析

笔者以“影视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进行搜索,近三年与小学影视教育有关的论文共9篇,虽然文章数量不多,但结合我校影视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还是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建议有着指导性价值。

1.影视教育多以“第二课堂”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每周社团时间为每周二、四下午四点十分至五点半,有时还会因为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上课,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持续性学习,学习的深度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同时,在与部分指导教师的交流过程发现,“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碍影视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而言,现有的优质影视教材乏善可陈,更不必说完整的课程体系。

2.教师对影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曾经对学校部分教师,包括影视社团教师做过一次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教师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教师认为影视教育只能作为正常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例如,语文课上根据课本知识改编的舞台剧,英语课上的情景剧等。第二,有的老师认为影视教育就是向学生播放电影,动画片,纪录片、学习视频等一些简单且肤浅的教育过程。第三,一些专业社团的老师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时候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他们认为影视教育应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而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艺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也是很多学校专业社团教师在影视认知上存在的一个误区。

3.影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从事影视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影视知识学习,存在大量的其他学科教师“客串”影视社团教师的情况。例如,语文老师担任“校园课本剧”社团、“小主持人”社团、“诵演社”等社团辅导教师,音乐老师担任“形体表演”“影视配音”等社团辅导教师,科学老师

担任“道具制作”社团等辅导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开设的社团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性不强。

二、小学影视教育的对策

1.加强“第一课堂”学习,构建实效影视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实效,即开设的影视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可以将小学阶段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对于初级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影视配音”课程,通过“形体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形体仪态和简单表演的效果,而“影视配音”则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模拟训练。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影视欣赏”和“人物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以上两门课的开设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内涵的挖掘和欣赏,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设计”则可以训练学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具体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和理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此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2.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夯实影视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还是选择性的“走出去”,尤其对于一些收费的活动会慎之又慎。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影视教育的交流和相关的培训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这对学校影视教育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走出去”,笔者认为还需要适当的“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影视教育开展的较好学校的教师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加强校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扬长避短。此外可以邀请一些影视专家、学者、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师生培训,这是能够提升学生影视素养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学生对影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学习影视的兴趣。如果能对口帮扶学校的加入,效果自然会更好。

最后笔者认为,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师生的影视素养。

总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显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也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思考。

影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影视教育模式比较三题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蓬勃发展,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视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外,不少其他的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纷至沓来,许多综合性大学更是蜂拥而至。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传统、优势及定位的差异,许多院校的影视教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模式同专业艺术院校如专业美术院校的就不尽相同。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拥有博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湖北美术学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属院校,全国专业美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拥有硕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专业美术院校,在美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宏观比较它们本科影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理性与艺术性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受西欧或苏俄近现代大学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为探求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支撑大学使命的两大基石是钻研学术和崇尚理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和1919年的湖北美术学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润。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学理化。所谓学理化,即学术化和理性化。学术化指的是知识的探究、获取、积累、传授和运用。在探索学术的过程中,概念、理论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某一学科某一层次的学术体系。这一层次的学术体系既可以往上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术体系,也可以往下细分衍生为学科学术体系。理性是一种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其根本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具有自觉性、被引发性、可预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学理化一直是大学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则。

湖北大学在尚未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之前,就已经在艺术、中文和教育等学科专业开设有关影视的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在其艺术学院下相继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影视相关专业。其实一直以来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希望同该校的其他学科专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彰显自身的学科特色,追求艺术,推崇感性。同时由于湖北大学强大的学术气场、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该校的影视方向专业也逐渐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所同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根据该校的自身情况以及硬件条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谓的“文化课”学科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评价尺度,变得愈来愈学术化理论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相当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生影视理论的素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事而变,难以隅反也。”[2]该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复合型知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影视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影视发展需要,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影视艺术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专门开设了多学时的电影理论、中外影史、影视剧作和影视鉴赏等理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反省思辨、创造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多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主。在知识考核上,多以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为主。在招生上,既招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也招收美术类学生,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高。毕业之际,学生不仅要求展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或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正如对其他院系的老师一样,湖北大学对其影视专业的老师也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科研考核标准。在这种指挥棒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隘。正如钱学森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成熟的学科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三部分构成,影视学的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发轫于1997年筹办的动画专业。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影视相关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分布在动画学院和设计系。由于学科特点,湖北美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专业美术教学与创作,追寻的是一种艺术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学科发展和评价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观念里面,所谓的学术就是画画,就是艺术创作。他们无感于理论,崇尚感性,甚至主张“正像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现在,理性的时代要接受感情的审判”[4]。这种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也浸润到了其影视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湖美不重视学理研究,而是说他们更偏重于感性艺术性。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摄影与制作、影像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赫然地写着——要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家”[5]。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影视理论课程,如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中外影史》和《电影理论》等,但相对而言这些理论课程数量少,课时量低,且多为专业选修;而专业艺术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皆为必修,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创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上,湖美的影视专业倾向于工作室导师制,让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作团队,以影视创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甚少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多以提交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主,并鼓励那种實验性艺术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该校的影视专业学生都是美术类考生,经过了艺考的激烈选拔,对专业课成绩要求较高,而文化类成绩较低。毕业时,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影视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论文或报告要求相对较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湖北美术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相对宽松,老师参展的影视艺术作品或展览,皆可换算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奖。在这种氛围下,影视专业广大师生看重艺术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作为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美术、设计和艺术管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上,其美术设计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影视专业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术设计学科实力之上。影视摄影与制作同摄影、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关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电影形式的动画其基础是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基础也在美术设计。可以说,美术学科同影视学科具有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事实上,不少电影导演和摄影都是学美术出身的,更不必说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了。同样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湖北美术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本专业将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育理念及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室课题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贯彻‘既突出专业艺术性的也强调专业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掌握了美术和摄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摄影为媒介的视觉设计语言表现,通过递进式的‘理论-技术-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意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重点掌握数字三维制作的技术、VR互动技术”“熟练使用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各种器材与软件,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剪辑器材等,特别是要掌握三维制作软件与VR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9]湖美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学科前沿,对学生的专业指向更为明确、具体和深入,一目了然。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湖美专门投巨资建设了摄影棚、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VR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供该校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和创作。该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普遍较为彪悍。

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由于它囊括众多的专业学科,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发展后劲较为充足。当然具体到影视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显,正如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那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似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什么东西都不精深。而专业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恰恰弥补了综合性大学的不足,其影视教育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悍,毕业生可以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此外,艺术专业院校教育传统厚重,艺术氛围浓郁,师生比例较高,教学管理也是围绕艺术教学展开,十分有利于集中优势进行影视教学。例如,按照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全体大一新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專业视觉基础教育,然后展开各自具体的专业教育;每天课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学生每半天学公共课文化课,每半天学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学习专业课,而且每天只学一门课程等等。这种集中“大量连续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比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学合理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第4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冷光源;电脑灯;调光台;传感器;辅助设计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影视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电视灯光技术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影视照明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电脑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新技术设备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创作手段,大大提高了影视作品的技术质量和艺术效果。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掌握现代灯光技术,以便更好地应用它显得至关必要。

一、灯具

传统的灯具,如聚光灯、散光灯等,是灯光系统中最基本的元素。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和光电技术等的发展,受到极大挑战。传统的灯具只是为再现拍摄对象提供必要的照度,并让光束投射到被摄物体上,通过人物和环境的刻画,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新兴灯具,如效果灯、电脑灯等,直接走上表现自我的道路,使灯具和光束本身也成了艺术欣赏的一部分,以直接展示自身的美。尤其是电脑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灯光效果的静止状态,使灯光跨入艺术表演的行列,使灯光艺术从表现环境的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具备自我表演功能的艺术。

1.效果灯具。效果灯具,一般指的是我们在电视综艺晚会或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一排排、一片片筒子灯群和舞台上或景片上多种多样的霓虹灯、日光灯、跑带灯、激光灯等新型灯具。

上述这些新型效果灯适用于晚会的舞台上,直接放在画面之中,使它们成为画面内容的一部分,并且这些效果灯的光束直接面对观众,不再投射到环境和人物身上。因此,我们在画面上看到它们灯光闪闪,五彩缤纷,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在欣赏晚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灯光艺术的魅力。

2.电脑灯。电脑灯的出现使灯光艺术成为动态的、表演的、多手法的艺术形式。电脑灯在电视晚会中的大量运用,给光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电脑灯能够通过烟雾,使人们直接看到光束;通过镜头,直接看到光的投影图案;通过色片,直接看到光束的颜色;通过反光镜片或灯具本身的摇动,直接看到光束的运动。电脑灯的这些功能,即光束、图案、颜色,以及它们的变化和运动,构成了灯光艺术新的语言要素。光束在画面中自由运动,上下翻飞,光束的位置、图形、颜色不断地变化和组合,也可以随音乐的节奏而变化形成了一道道绚丽多彩的新景观,创造出了气势恢宏的壮观场面。

3.冷光源灯具。冷光源灯具即SRGB恒定三基色柔光灯,现已普遍使用于电视台的演播室内。由于SRGB灯具光线柔和,照射在人物面部非常细腻,被摄对象感觉很舒服。而画面效果具有一种更“自然”更“柔和”的效果,给电视观众眼睛提供与现场观众看到的完全真实的效果。

这种灯具可用在中小演播室,如新闻、经济、专题及各类栏目等由主持人串联的节目中。

二、数字化的灯光控制系统

灯光控制系统即俗称的调光设备目前已由模拟调光设备逐步过渡到电脑数字调光设备。调光设备从最初的三相闸刀控制、空气开关控制、可变电阻器控制、自耦变压器控制、可控硅控制,到今天的计算机监测控制,实现了控制的数字化、程控化、多功能化、自动化。

电脑数字调光设备一般由电脑调光台、数字(智能)调光立柜及二者之间的信号连接线组成。电脑调光台通过DMX512信号控制调光立柜使其各个光路的输出电压在0-220V内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灯光亮度的目的。

数字化灯光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1.数字化、智能化。电脑调光台是计算机技术与调光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具备常规的调光台功能(如场、集控、效果、配线等),还拓展了调光台的使用空间(如双用调光台兼有智能灯具控制及调光功能)具有多种特殊效果和效果模型的效果库,用户友好的编辑器等,还有各种信息的反馈。

全数字调光立柜的内核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因此具有智能化的优点。它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图案、效果、亮度、色彩、速度及反射镜片的水平垂直角度等十几个参数,达到最佳的光学、图形、颜色和运动的组合,灯光设计师们可将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2.网络化。灯光系统的网络化技术主要用于较大型的舞台、演播厅中。通过网络化的灯光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使用设备,提高系统可靠性,达到分散风险之目的。

3.冗余及容错技术。冗余技术通常指双机热备份。容错技术指的是当操作者发出错误的指令时,系统能依据预定的规则予以纠正。

三、电脑辅助灯光设计系统

传统的灯光设计是由灯光师根据演出场地的情况、舞台背景的设计情况以及节目对灯光的要求等进行设计、操作。

而电脑辅助灯光设计系统及软件,可用生动的三维图形来创造场景和灯光设计,通过逼真的渲染效果很容易仿真场景和灯光设计,非常接近现实效果。灯光设计人员可以预先在PC机上编制好方案、灯位、色彩等并在使用时下载到灯光控制板上。

四、智能演播厅

智能演播厅大致有以下几大特点:

1.传感器件无处不在。智能演播厅借助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件(如位置、重量、温度、色温、声音、颜色等)收集目标系统的各类参数,为中央处理系统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2.自动控制系统。各类电脑灯具、调光立(硅)柜、追光灯等就大量使用了自动控制系统。

3.数字化灯光控制系统。统一协调和处理诸如灯光表演,灯具定位,亮度调整,色温校正,颜色切换等。

4.电脑辅助设计(CAD)系统。它通过CAD系统,勾画出所需的操作模型,供专家系统和仿真技术使用。

第5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新技术广告艺术新媒介

    自上个世纪末,多媒体、网络等新型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的出现,使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有机结合扩大了艺术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也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得以在新媒介中更好地融合。2010年初,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和春节联欢晚会中3D显示舞美背景的出现,使人们更为关注新技术对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新技术手段的逐步完善,将艺术的形式美观直接扩大到人的各个感官,真正达到了可感触的三维至多维空间,而不再是满足于只靠联想与想象的艺术思维空间。广告艺术一直走在现代艺术的前端,其投入资金充沛,制作精良,富有创新精神,技术采用大胆,现今技术让人们对影视、舞台艺术惊叹,同样,在广告艺术的环境中也有精采建树。

    1.新技术在广告媒介中的重要作用

    广告媒介是广告艺术的重要承载体,纵观广告艺术发展史,技术的几次更新使广告艺术从原始的广告形态,——陈列与叫卖进入印刷、广播、影视、户外各个媒介时代,在网络等新技术出现后,快速进入一个互动的、信息高速发展的全新的广告时代。消费者面对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广告艺术如何能快速、高效的出现在目标消费者眼中,更加依赖于新技术带来的“点对点”式的信息传播的方式,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也将手机这个新媒介变成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一种媒介。这些新技术可以使广告针对每一个特定消费者进行传播,并且这种有效的方式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实,这使广告艺术效果最大化的梦想成为可能。同时,网络广告也变成了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媒体广告,每季度的增长率都与网民的增加幅度成正比。未来中国网民数量可相当于一个省级卫视的覆盖率,这一数字相当可观,传统媒体的自身局限性越来越强,新技术带来的新媒介发展对于广告艺术来说,无疑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2.新技术在广告制作上的普遍应用

    除了新媒介的发展,声、光、电、化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广告艺术在设计与制作方面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说,广告艺术离不开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与广告艺术密切相联。作为实用艺术中被人熟知的一种艺术形态,广告艺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以技术发展为主要基础,广告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广告艺术一直是多媒体技术最好的实践环节之一。就技术而言,在广告艺术中主要被应用于广告制作的诸多方面,包括广告的前期制作与后期制作。如何制作出更具艺术感、更符合品牌传播需要的广告,如何更好的升级制作广告的相关软件,如何在后期还原设计色彩、呈现最初的广告设计理念这些问题一直是广告艺术不可回避的问题。

    严格来说,广告制作的制约因素比较多,由此更体现了技术的重要性。从最初的广告设计上就离不开技术,各种多媒体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的提高,使广告艺术从平面到立体,二维、三维到多维空间,时间的跳跃与衔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各个感官的开拓,无限联想因素的展示。各种新颖的广告艺术形式,都将通过新技术一一展现。现今的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其高科技元素运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新技术手段被快速的展示在广告艺术设计中。

    在广告的后期制作中,影视的后期合成技术,动画技术,广告材料的运用,喷绘、印刷,展示等各个环节,都无不考验新技术的应用性能。往往一些并非为广告艺术而创新的技术也能快速的在广告中使用,比如前文提到的影视3D制作技术,广告制作中也在使用,而且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些仅仅几十秒的广告已经完全可以和科幻电影相媲美。画面精美、色彩饱和度高、视听效果绝佳、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冲击力,随着3D电视技术的发展,蓝光技术播放家庭影院的出现,这些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这些精美的广告艺术作品将会在家庭中以完美的3D形式呈现。

    3.新技术在户外广告上崭露头角

第6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应用性影视人才要适应电影电视文化产业一线的需求,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多面手,也就是说,学影视表演的固然需要声乐、台词、形体、表演等基本功的历练,也需要掌握影视独有的特点,懂得“长镜头”理论和“蒙太奇”理论以及不同景别的表演技能要求,这样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很快把握不同角色、不同景别镜头或者荧屏前的表演火候。同时学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动画、影视编导的学生,除了熟练掌握摄、录、编、制作等技能以外,还需要有平面绘画和二维、三维动画设计的技术以及文学创作的思维和能力,更需要培养捕捉创作“灵感”、思维“火花”的能力,挖掘闪光点的敏锐潜能,把握影视表演效果最佳的度,必要时还应该充分发挥高科技影视时代的现代设备和数字技术等的优势,结合道具的魅力,强化镜头语言对舞台的完善,弥补表演的欠缺。为此,我们安排的影视表演类和影视技术类的专业实践课课时分别占到总学时的57.2%和60.8%,同时聚集影视表演艺术和影视技术两大类的学生开发短剧拍摄等创作实践课,让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在摄象机镜头面前表演,增强其镜头感,同时电视节目制作的学生从中获得影视艺术的养料,提高影视技术素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课时容量较大、实训集中、富有生气、形式多样的以核心技能开发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辅之以“半社会化”工作室形式的影视技术制作中心,为学生培养适用的实践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半社会化”工作室形式的影视技术制作中心是学生实训、实践、实习的重要依托,也是影视系师生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创作剧本、制作节目、拍摄剧目,为社会做贡献的一个重要平台。学院在影视技术制作中心创办之初就一次性投入60万元,用于建设实训基地,购置设备,改造设施。后又陆续投入40万元,用于添加设备,完善设施。并每年投入2万元支持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从而确保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动画和摄影摄像的专业教学和表演、导演等专业艺术实践经费的落实。并且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坚持“市场化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走“校台合作教育”和“校企合作教育”与“半社会化”工作室形式相辅相成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办学思路。影视技术制作中心有计算机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影剪接室、排练厅、剧场、放映中心、影片资料库、演播棚、录音棚、混录棚、平面摄影教室、教学影片拉片室、录象编辑室等。中心拥有品种较多设备优良的电影、电视制作器材,平常时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这些设备完成教学实训、实践、实习和各课程的作业,既为提升学生必需的影视艺术和影视技术的实战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技能支撑,也为影视创作人才的孕育和培养奠定了根基。影视艺术和影视技术各专业的教师根据应用性影视人才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实践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各类学生量身设计多层次的实训实践项目,比如表演(含编导)类学生声(声乐)、台(台词)、形(形体)、表(表演)以及编(编剧、导戏)的基本功训练,节目制作(摄影摄像、影视动画)类学生在提升美术知识和绘画设计技能,学习基本知识和技术原理以后的机器设备的熟悉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等,这些项目的完成基本上可以分班分批进行验证性实验和操作性实训。综合实践是影视系各专业学生锻炼影视艺术和技术的舞台,也是展示影视素质和技能的窗口,更是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提升艺术创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为了在技术与技能层面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专业意识,各专业新教学大纲重新规划了课程系列,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大致如下:影视动画专业:原画设计、动画概论、电视动画制作系统、特技制作与合成、非线性编辑、影视剧作、影视动画基础、影视录音、动画短片创作、视听语言、影视动画造型、影视动画创作、场景设计等。摄影摄像专业:摄影基础、图片摄影、摄像基础、影视艺术概论、美术基础、影视画面造型、电视画面编辑、影视剧作、非线性编辑、三维动画、数字图象制作等。编导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方向):音乐基础、广播电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画面造型、电视画面编辑、电视编导、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大众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导演基础、电视录音、电视剧作等。节目制作专业设:节目包装、影视创作基础、录音照明、平面设计、影视动画、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编辑、影视画面造型、视听语言、摄像基础、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导播等。影视表演专业:表演基础理论、中外剧目排练、台词、视唱、形体、声乐、节目主持、化妆等。各专业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影视技能类课程系列,贯穿着专业意识建立、专业技能形成和专业创作水平提升的人才培养思路。影视技术制作中心的设备,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借用,鼓励各专业学生协同合作,进行创作实践,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自2005年起,每年上学期结合学院举办的诗歌朗诵等活动,定期举办学生艺术实践周活动,比如表(导)演班学生在北院剧院进行小品、话剧、歌舞节目的演出,影视节目制作(含摄影摄像、影视动画)班学生举办摄影作品展、摄像作品展映和二维影视漫画画展、三维动画作品展映,每年下学期结合各专业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艺术实践。比如2006年03高职表演班学生演出的话剧《妇女代表》,独幕剧《压迫》、《离婚》,话剧《非常公民》,先锋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令全院师生耳目一新;03影视摄影摄像班学生借助摄像机以他们的方式捕捉生活的片片霞光,拍摄制作了DV作品《你是我的玫瑰》、《亲爱的请你别离开我》、《镇远之歌》、《KISS》,剧情片《寂寞的花季》、《舍・望》,非剧情片《洪江古商城》等电视类作品。2007年影视系组织02、04、05高职表演班和04、05电视节目制作班及影视摄影摄像班学生开展了时间长达3个月、参与规模达207人的艺术实践活动。表演专业学生上演话剧《青春禁忌游戏》和其它话剧片断,电视节目制作班及影视摄影摄像班学生展映了一批包括学生自拍自导自演的电视短剧(如《偶遇》和《同桌的你》等)以及其他电视作品(如MV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届毕业生毕业剧目《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09届毕业生毕业剧目《馅饼砸破头》、2010届毕业生毕业剧目《天堂的风铃》等作品中,同学们的表演和创作表现了他们对生活与艺术的理解以及敏锐的感受,展示了他们在老师的指导和教诲下,几年来获得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日趋成熟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技能,向老师和学院交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受到各方面好评。

与此同时,编导专业学生在名著改编和剧作创意层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剧本创作是我系影视人才培养的一个突破口,编导专业的生源质量相对较高,学院的人文艺术环境优越,具有系统帮助学生艺术创意思维的培养与提升的电视编导、大众传播学、导演基础、电视剧作等循序渐进的影视编创训练,这就有利于培养影视创意写作的“头脑型”人才。比如在2010年上学期学院举办的《火红的青春,火红的诗》诗歌朗诵大赛中除了诗歌朗诵《人民万岁》获一等奖,情感诗朗诵《天堂的吟唱》、情景诗朗诵《常常这样想》获二等奖,集体诗朗诵《神州报晓》获三等奖外,原创诗朗诵《青春狂想曲》获优胜奖,影视系并获得优秀组织奖。这是学生真正自编自导自演的必要历练,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然,增加影视设备配置的数量和质量,改革影视实践教学设计,完善影视实践教学管理,可以为影视实践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条件。而要使影视实践教学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率和效力,还有赖于影视实践教学整体外部环境的改善。包括:根据影视产业的市场需要科学地增减具体的专业;学院整合信息、设施、师资等各种资源为影视专业所用;成立摄影协会等兴趣活动小组,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开展影视相关活动,在校园形成浓厚的影视艺术氛围;影视专业系部和社会上的影视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只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良好的内部环境形成合力,才能促使影视实践教学真正实现质的进步。

第7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坐落在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现设有表演、编导、动画游戏、数字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14个专业,目前在校生2000余人。

作为国家文化部高等艺术教育的共建试点单位,学院坚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办学宗旨,强调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全面推行产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技能应用为主线,培养技能型艺术专业人才。学院凭借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培养更具市场适用性,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12年、2013年、2014年,学院连续三年,在上海市众多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名列前三。

学院积极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等艺术学府的联系与合作,多渠道为有意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打通“学历提升通道”。

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专升本”合作,为艺术类学生学历提升指明方向。

国外:美国DIGIPEN理工学院、美国纽约电影学院、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等均是国际知名的高等艺术学府,学院积极打造“3+2”专升本、“3+3”专升硕的留学深造平台。

二、专业设置、招生人数与各专业收费标准

2015年学院自主招生计划220名,其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15名,历届高中生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10名,三校生195名。

三、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

1、自主招生报名、现场确认

报名时间:2015年2月11日--2月13日

报名网址:上海招考热线(shmeea.com.cn或shmeea.edu.cn)

现场确认时间:2015年3月6-7日9:00—16:00

2、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入学测试(文化、技能测试)

考试时间:2015年3月14日(周六)上午8:30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3、专业考试及面试

考试时间:2015年3月13日(周五)。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考试地点: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浦东新区达尔文路188号)

4、各专业考试内容

2015年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自主招生 分专业考试内容

招生专业

专业考试科目

考试形式

1

影视表演

台词、形体或声乐、集体小品

面试

2

影视表演(模特表演)

形体、台步

面试

3

主持与播音

指定稿件朗读;命题说话

面试

4

编导(电影制作)

编导类综合常识;影视作品分析

笔试+面试

5

广播电视技术(摄像、剪辑技术)

6

人物形象设计(影视服装与化妆)

素描(女青年头像图片默写)

笔试+面试

7

影视动画

素描

 

 

笔试

8

电脑艺术设计(游戏美术设计)

9

艺术设计(CG绘画)

10

艺术设计(影视/舞台美术设计)

11

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

12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互动多媒体)

13

音乐表演(音乐演唱/多媒体音乐制作/音乐教育)

乐理;视唱练耳;个人才艺展示

面试

14

舞蹈表演(中国舞/国标舞)

舞蹈基本功测试;个人舞蹈作品展示

面试

15

新闻采编与制作

统一素质技能测试;面试

笔试+面试

16

公共事务管理(文化艺术管理)

统一素质技能测试;面试

笔试+面试

四、免试条件

1、以下考生可免当年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的文化及专业测试,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即可录取(免试录取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0%):

1)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中级或以上证书,且填报的第一专业与获得的证书对口者;

2015年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自主招生 分专业免试对应证书

招生专业

专业免试对应的证书(其中之一即可)

主持与播音

礼仪主持人(四级)及以上

编导(电影制作)

1、摄影师(四级)及以上

2、剪辑师(四级)及以上

3、数码影像技术人员(四级)及以上

4、数字视频合成师(四级)及以上

广播电视技术(摄像、剪辑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影视服装与化妆)

1、化妆师(四级)及以上

2、服装制版师(四级)及以上

3、美容师(四级)及以上

影视动画

1、漫画师(四级)及以上

2、游戏美术设计师(三级)

电脑艺术设计(游戏美术设计)

艺术设计(CG绘画)

艺术设计(影视/舞台美术设计)

1、灯光照明师(四级)及以上

2、舞台监督师(四级)及以上

3、广告设计师(四级)及以上

4、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四级)及以上

5、网页设计制作员(四级)及以上

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网页制作/互动多媒体)

公共事务管理(文化艺术管理)

1、秘书(中级)及以上

2)高中、中职阶段获得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或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3)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比赛个人二等奖以上者;

4)获得上海市奖学金一等奖或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并获得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中级证书者,且填报的第一专业与获得的证书对口者。(校级三好学生确认时需提供学校“三好学生”证书);

2、以下考生可免当年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的专业测试,但须参加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的文化测试:

1)参加上海市2015年美术类统考,成绩在280分及以上,报考美术类专业者;

2)获得上海市级以上文化艺术类比赛二等奖及以上,或区级文化艺术类比赛一等奖。

五、录取办法

1、我院2014年自主招生专业含艺术类、普通文理类专业。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且不符合免试资格的考生,均需参加我院组织的专业校考。

2、录取办法:

艺术类专业(表演类、播音类、编导类、美术类、舞蹈类、音乐类)

1)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门成绩折算分)*50% + 校考成绩*50%。

2)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50% + 校考成绩*50%。

普通文理类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公共事务管理)

1)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门成绩折算分)*70% + (自主招生统一素质技能考试+校考成绩)/2*30%。

2)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70% + (自主招生统一素质技能考试+校考成绩)/2*30%。

退役士兵:单独组织考试,录取方式参照相关文件。

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满分为1000分(十门课程)。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等第与分数折算关系:A等=100分,B等=90分,C等=75分,D等=60分,F等=40分。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满分150分。校考成绩满分为100分。

3、一志愿录取,根据专业按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总分相同,按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4、二志愿、征求志愿填报我院的考生,在专业类别对口的情况下,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门成绩折算分)或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学院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达尔文路188号(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南800米)

第8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 《纳尼亚传奇1》;色彩艺术;选景艺术;拍摄技巧

  《纳尼亚传奇1》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基督教神学作家克莱夫·斯坦普斯·刘易斯(C.S.Lewis)以虚构的魔幻世界纳尼亚王国为背景而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奇幻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个人类在二战期间的故事,佩文西家四个兄弟姐妹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为逃避二战的枪林弹雨,便跑到一位老教授家避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露茜通过教授家的衣橱到达了纳尼亚王国,接下来便是这几兄妹在纳尼亚王国的传奇故事。导演安德鲁·亚当森在制作电影时就紧扣该作品的文学主题——基督教的真、善、美,他用一种唯美的艺术使得该片无论是从主题上、拍摄技巧上还是从画面上都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温馨感和美感,影片接踵而来的精美绝伦的画面展示了摄影师精湛的专业水准和对色彩理论的高度认识。影片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心理上,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的盛宴。

一、不同选景的拍摄技巧

(一)天山共色的冰天雪地

《纳尼亚传奇1》在电影中有两组对比鲜明的画面,其中一组便是处在白女巫黑暗统治下的冰雪天地中的纳尼亚王国。白女巫用自己的魔法将纳尼亚王国永远处在冰天雪地中,永远也见不到春天,见不到绿色。撇开在该电影中冰天雪地(黑暗统治的象征)的真实寓意不说,也恰好是这种冬天,在画面上却给人一种纯净、纯粹的感觉,是一种隔绝于世人硝烟之外的别样天地,别有一番风味。冰雪是冬季的一大特征,冰雪意味着寒冷,意味着与温暖的相距甚远。导演选择用冰天雪地来衬托白女巫对纳尼亚王国的无情镇压和黑暗统治实在是相得益彰。寒冬腊月,当大雪纷飞,冰雪覆盖大地时,正是冰雪摄影的大好时机。在电影《纳尼亚传奇1》中,冰雪天气的拍摄体现了摄影师精湛、高深的摄影技术,下面分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场景选择

拍摄冰雪与拍摄其他景物一样,选景十分重要。选景包括场景的选择,前景、背景的选择以及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等多个方面。 场景指全景、中景、特写等多个景别。选择远景和全景等大场面,其目的是在展示声势,制造气势,让观众放眼欣赏辽阔的冰雪世界或白雪皑皑的高山大川。

在《纳尼亚传奇1》中,第一次出现冰雪皑皑的世界是露茜由于好奇而通过教授家的衣橱来到了美丽神奇的纳尼亚。在这里,选择的场景主要是前景,因为这里的主角还是露茜,并没有转移到纳尼亚的冰雪天气的刻画,主要刻画的还是露茜来到纳尼亚之后的激动、好奇的心情。随着剧情的发展,冰雪天地作为背景的画面也很多,例如,在四兄妹逃离白女巫的爪牙追捕时,在一片茫茫雪地中奔跑采用的就是背景的选择。

2.逆光

对于雪景的拍摄,光的选择非常重要,受雪景固有的物理性质(反射)影响,如果光线的把握不到位,那么拍摄出的雪景是非常糟糕的。在《纳尼亚传奇1》中,雪景给人一种天山共色、浑然天成的纯净感,是因为摄影师独具匠心,采用了逆光的技巧,将纳尼亚唯美的雪景展示得淋漓尽致。在逆光照射下,才显得晶莹剔透,放射出光彩。逆光给冰雪镶上了一圈闪亮的轮廓线,透明发亮,很有神气,冰雪质感异常突出。

3.曝光量

景物的曝光量有两个根据,一是被摄景物的亮度,二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两者相辅相成。但比较而言,作者的创作意图更为重要一些,因为被摄景物的亮度,各个面的受光情况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如果按受光部分确定曝光量,阴影部分感光则不足,便会有可能失去影纹,成为死黑一片;如果按阴影部分确定曝光量,光亮部分则会感光过度,失去影纹,成为白板一块。在《纳尼亚传奇1》中,摄影师很好地掌握了曝光要领,曝光得体,画面质感突出,拍摄出了美轮美奂的纳尼亚雪景。例如,四兄妹和海狸夫妇在逃离白女巫的追捕时,原本完整无缺的冰面瞬间变成了支离破碎,露出了汹涌的激流,四兄妹不得不趴在体积不大的冰面上漂流,此时冰块的白色与海水的蓝色一个是硬色调一个是软色调,如何处理曝光量的问题影响到整个画面的美感。此外,摄影师充分理解导演要表现的创作意图——冰块与海水的刻画为主,人物的刻画为辅。所以在此情节拍摄的时候,摄影师掌握了冰块和海水的不同亮度和受光情况,把雪景和海水的拍摄画面处理得非常出色。

(二)一派生机的绿色王国

在电影《纳尼亚传奇1》中,与白女巫统治下的冰天雪地场景相对的是狮王阿斯兰统治下的代表和平、温暖的春意盎然的场景。在电影中,当海狸夫妇与兄妹几人成功逃离了白女巫追捕后他们就来到了阿斯兰统治的温暖的阿斯兰,这里到处显示出一派春意盎然、大地复苏的美好图景,成功地掌握拍摄技巧,把纳尼亚王国万物复苏景象拍摄得精美绝伦也是《纳尼亚传奇1》创作的惊人之处。

阿斯兰统治下的王国处处显示出一派生机,春意绵绵,温馨如画。在这里,有柔嫩的、无边无际的小草,小草中还有星星点点的花朵,不时还有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如此良辰美景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呢?以树木的拍摄为例,摄影师主要是运用了侧逆光和逆光照明综合运用的技巧。具体来说,拍摄树木一般应应用侧逆光和逆光照明,以侧逆光照明为最好。侧逆光对树干的立体感和质感都表现得很好;树枝和树叶是用逆光照明的,树枝在逆光照明下,形成了双轮廓光的效果,树叶在逆光的照明下,也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树叶半透明的质感。在构图上应注意角度的选择,可以拍摄树木的整体,也可以拍摄某一个局部,甚至只是表现具有某种特点与色彩的枝叶。《纳尼亚传奇1》当之无愧是大片,大片的风范就是大到整体效果美感的讲究,小到每一个出现的小画面都不放过。森林出现较多的场景是阿斯兰替埃德蒙受死之后的情节,例如,为逃避白女巫的追杀,露茜和苏珊都躲到树上,这里虽然是对主角那种担惊受怕神情的刻画,但是背景的树林刻画也没有落下,树木在逆光的照明下,显得非常有半透明的质感。此外,还有一个画面是对绿叶的特写,在四兄妹彻底解放纳尼亚后,聚到了一起,他们看到了在梦中经常出现的火烛,这时的火烛就是立在一个盘旋着的绿色植物之上的。

二、唯美的色彩

色彩是影视文本基本的视觉性元素,是属于影视艺术中造型艺术的类型之一,影视中的色彩艺术除了本身物理表层意义外,最主要的是其深层的象征性。不同的色彩表达可以引起人类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感反应,以致产生不同的情绪效果。色彩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和把握节奏的重要职能。色彩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增添电影画面的美感,还可以对故事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所以说,色彩是电影无声的语言,有时候甚至可以表达有声语言无法逾越的效果。《纳尼亚传奇1》这部影片的场面宏大壮观,画面唯美多姿,这是与色彩的有效运用息息相关的。

在电影《纳尼亚传奇1》中,采用的主要色调是:白色、绿色、灰色、蓝色、黄色,其中白色、绿色是主打色,灰色则是调和色。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白色是硬色调,象征着寒冷、黑暗和死气沉沉,绿色在这里是软色调,代表的是和平、和谐、温暖和生气。下面具体分析不同颜色在不同场景中产生的不同效果。

1.黑暗灰色。影片开场就是二战期间硝烟弥漫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灰、黄色的画面直逼观众的眼球。直升机在空中狂轰滥炸,地上的居民被炸得无处藏身,佩文西家中的四个孩子只能躲到地洞里面暂时避难。电影开篇便是灰色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空中是灰色的,地面是灰色的,灯光是灰色的,人的表情也是灰色的……这与后面露茜发现的雪白纯净、天山共色的纳尼亚王国有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白色与灰色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黑暗现世和世外桃源的区别。颜色的区别象征着主题的区别,反映了人们对乌托邦世界的向往和期盼,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硝烟的逃避。此时,电影的主题基调便被初步定下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人类,已经开始出现人性异化的现象,人们被战争的威力所折服,他们开始选择另一种没有硝烟只有美好的世界。

2.纯净白色。露茜从教授家的衣橱中进入纳尼亚王国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冰雪世界,一片白雪茫茫,树上、山上、地上全是披着白雪的唯美画面,一幅幅冰雪美景不仅吸引了女主角露茜,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冰雪的白色,给人一种纯洁、干净和无杂念的心里感觉,是人们对美好童话的共同期盼。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开始了解到冰雪覆盖的纳尼亚是白女巫黑暗统治的象征,人们的心情便不再纯净,取而代之的是对白女巫的憎恨。影片中只要出现冰雪画面,就有镇压和血腥,就有黑暗和压抑。所以,该影片的白色调象征的是一种黑暗和压抑,与白色本身的意味是相悖离的。

3.温馨绿色。绿色在电影中代表着一种和平、温暖和生气,唯美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与白女巫统治的冰雪天地相对,阿斯兰统治的王国是一派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美景,有和谐安定的居民,到处出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当佩文西家中四兄妹逃离白女巫爪牙的追捕来到阿斯兰领地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柔嫩小草,随风飘摇的小草丛中还掺杂着星星点点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偶尔还有几棵独立的树木。这是西方电影经常出现的唯美的自然景色画面——用远镜头展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物,几棵独立的树木便是空旷草地的点缀物,这样更显得景色的大气磅礴。

三、结 语

电影《纳尼亚传奇1》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塑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乌托邦家园纳尼亚王国。影片之所以以其画面的美感夺得亿万观众的眼球,主要是因为其选景的巧妙、拍摄技巧的拿捏适当和色彩运用的协调。这部影片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出于电影制作者对画面把握的独具匠心。对美术画面的要求甚高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也是这部影片历久弥新,一直被观众所青睐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陈晨.本土纯粹电影色彩美学初探[J].大家,2010(04).

[3] 石洁.色彩在当代电影艺术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40).

[3] 周登富.电影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第9篇: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范文

关键词:中职 电视制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70-021 中职学校电视制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以往国内各高等院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是电视制作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文稿写作、编导、编辑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也开设了影视制作专业,他们的培养目标多集中于数字影视的后期制作,培养目标单一,同时受到教材、师资、设备等诸多现实性因素制约,使得所培养的电视制作人才往往与当前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存在脱节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设置全局观有待提高

电视节目制作是个系统的工程,一个节目或者作品的产生都必须经过前期的策划、脚本的写作、拍摄、灯光照明、音响、画面编辑、配音配乐以及后期包装等一系列完整的制作流程,但目前电视制作人员的分工边际模糊,过去由记者、编导、摄影、编辑组成的团队现在已经没有了明确的划分,以往从写到拍到编辑、包装,起码三班人马做的事现在要求一个人就要独立完成整个制作过程,这就要求电视制作人员在具备一个环节能力的同时,也要拥有其他多个领域的技能。反观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着重于后期编辑和包装方面,与节目策划、电视摄像等前期制作完全割裂,甚至没有按照整个电视节目的流程来进行教学安排,学生往往只掌握某项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必要的专业综合训练课程,使得学生无法对整个专业的技能要求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全局观念。在这样具有缺陷的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电视制作人才是无法与实际需求相契合的。

1.2?教学模式与企业生产相脱节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仍然是学科式课程设置,只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单向灌输为主,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启发,难以体现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工作内容相脱节,缺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案例教学及任务驱动式教学。由于学生缺乏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不足以具备行业要求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所生产的作品不符合企业生产标准,导致学生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电视节目制作岗位的要求。

1.3?教材和师资制约人才培养

电视节目制作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既具有艺术素质,又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及具备实际制作电视节目能力的教师比较缺乏,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精通相关后期编辑软件的使用,但在艺术审美、造型设计等方面缺乏更深的造诣,加上教师队伍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将难以满足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和当前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此外,中职教材改革仍相对滞后,与实际生产需求相脱节,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套专门面向中职教育的影视制作教材,由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有别于高等教育,因此决定了中职教材不能照搬高等院校的一套。可以说教材与师资素质是制约了中职电视制作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中职学校电视制作人才培养途径

中职学校要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策划和摄录、编辑等多方面能力的中等复合型人才,其实施途径有以下几点。

2.1?以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电视制作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是与行业发展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因此中职学校应充分考虑到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其发展方向、目标及对人才要求科学制定其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行业调研和对职业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进行分析,中职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文化常识以及职业操守,熟悉电视节目制作工作流程,具备电视节目策划、拍摄、编辑、后期包装等综合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岗位能力的中等复合技能型人才,能够胜任电视机构、文化传媒公司、企事业宣传部门和广告制作公司等岗位。

2.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电视制作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具备策划和摄录、编辑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电视制作人才的独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电视节目制作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宗旨,从三大模块入手,制定一套以人文素质、艺术修养、专业能力为基础,适合行业各工作岗位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1)职业基础素质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方法能力以及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养以及职业道德。

由于电视节目制作是一种特殊的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技术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持,艺术则是技术得以发展的灵魂,因此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是专业创作能力得以提升的根本,否则再好的技术但没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没有对影视镜头语言的深刻理解,最终无法剪出像样的影片或创作出精彩的动画。因此,一个优秀的影视工作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全面的审美素质。故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广泛渗透艺术和社科人文综合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