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培训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干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1.周密组织,精心谋划,确保培训质量
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2011~2012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在高产创建乡镇广泛开展备耕前培训,着力解决高产创建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培训采取集中办班、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大集、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市乡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乡(镇)、村、屯培训,并且充分发挥乡村社三级经纪人、示范片内科技示范户和种田大户的辐射和帮带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半年共举办市乡两级农业科技培训班822场次,已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区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发放高产创建技术资料10000余份。在市、乡两级电视台分别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12次(市级3次),接受电话咨询3000余人次,普及重点农业技术新成果15项。确保按时高质量栽插,加强中耕管理,为今年水稻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定产量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创新培训方式,推进培训扎实有效
2.1整合项目资源,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是农民培训顺利实施的关键。舒兰市组织百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进一步开展技术培训打下良好基础;今年,充分发挥利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包保舒兰市“冬春活动”优势,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关专家来舒兰市对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干部进行技术培训。此外,还组织一批技术骨干到吉林市参加粮油高产创建高产攻关技术培训,为培训、指导示范片内农户抓住农时、应用集成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争创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专家讲师队伍,形成强大合力 积极组织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理论基础雄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成立了市级科技培训专家组,根据各自承担的推广、培训任务,主动与乡(镇)街搞好对接,针对各乡(镇)街的创建需求,深入到村、社(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按照不同区域,讲师团共分成东部山区、中部半山区、西部平原区,分别深入生产一线和村屯农户,围绕中心任务开展科技培训服务。培训本着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原则,突出核心技术和主推品种,集成组装配套高产高效技术。主要内容有购买农用物资注意事项、农作物配方施肥技术、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技术、钵盘育秧技术、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垅侧保墒栽培技术等。对现有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因地制宜建立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使高产创建示范户科学种田水平整体得到提升。确定了3个玉米、4个水稻主导品种,主推技术10项。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指导服务。每个万亩片有一名专家负责,每个村有一名技术人员指导。
2.3举办科普大集活动,扩大培训范围 3月份先后在白旗镇、溪河镇、金马镇、平安镇4个乡镇召开了科普大集,邀请了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市植保站、吉林市园艺特产站的领导和专家,省市专家现场对农民朋友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面对面地解答,共解答疑难问题3000多人(次)。
2.4印发技术资料,深化培训效果 为了克服技术资料内容单一、不易保管的缺点,精心编印了10000份农业科普挂历,挂历精心设制了农时活动和农业小常识两个版块,农时活动是围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对农户所作的农时提示;农业小常识是针对近年来农民朋友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关键和技术人员多年积累的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包括“三推两早一达标栽培模式”、“怎样合理选购农药”、“科学施肥原则及方法”、“产生药害原因及防治对策”、“稻瘟病防治的关键技术”等,内容十分丰富,专业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且通俗易懂,并汇集了舒兰市独具特色的美丽风光,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师益友。并根据吉林省下发的《2012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手册,结合舒兰市近几年试验示范成果,编印了《农业实用技术手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挂图》、《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挂图》、《玉米、水稻栽培技术挂图》,这些技术资料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2.5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扩展培训方式 利用舒兰农业信息网、电话、手机等网络媒体,开办农业专家联络、咨询平台,把专家请到农民“身边”,让农业专家随时答疑。共解决答疑3000多次。
2.6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理论实践相结合 以“以高产创建示范田”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以“能力建设”为目的,以“农民(学员)、辅导员”为主进行信息、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模式),分别在法特、平安、莲花等高产创建乡镇建5所农民田间学校,由省里统一培训过的5名专业田间教师培训25名田间学校辅导员,每所学校培训20名自愿参加的农民,共培训100名专业农民学员。通过组织活动,鼓励和激发了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方案并完成实施,使其最终成为现代新型农民或农民专家。高产创建活动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领导抓粮油生产的指挥田,农业部门指导生产的有效抓手,基层农技人员提高本领、施展才能、送科技入户到田的有效平台,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最为直接的有效课堂。
3.规范、健全图书室管理
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原有图书室的基础上,购买了大量涉农书籍和农业技术光碟,内容含概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卫生、法律法规等图书资料,并规范了借读制度,受到广大技术干部的一致欢迎。图书室的建立和规范,成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干部的“充电器”。
4.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农民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及生产作业服务,一般具有市场营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生产信息灵通等特点。在农民技术培训上,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买单,社会法人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择优选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等。
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设规模适度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在基地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使基地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创业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广大农户心目中的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吸纳广大农户参与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具有机械作业面广、技术贡献率高、组织化程度好的特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通过参会、入会等形式,吸纳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人员参加,重点吸引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参与,将农户发展为科技示范户,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通过农事操作、经验交流、座谈讲解等形式,提高参与者的种植水平、经营能力,使广大农民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之路。
4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技术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与农户订立合同,开展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有偿服务。按照规模经营、科学种田的要求,实行统种、统管、统收的经营体制。此种形式具有涉及面积大、技术应用效果好、可操作性强以及相关人员积极性高等特点,可重点加以推广应用。在此方面江苏省的兴化市钓鱼镇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先进的农业技术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推广应用难等特点。为此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上、物质上、技术上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泰兴市对实行家庭农场的农户,如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推广机插秧、使用新型农药、实现全程机械化等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成绩突出的由市政府补贴2万元;对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农药、防治效果明显、服务能力强的单位市政府给予2万元补助,贡献突出的组织市政府则给予10万元重点补助。实践表明,2013年泰兴市秸秆还田、新型农药、机插秧等技术应用比往年面积大、效果好。
6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实施各类农业项目
[关键词]劳动者素质 农民 培训 实用技术 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S-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238-01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最终还是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科学技术的直接采纳者和受益者。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决定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直接影响着“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问题是否能顺利解决。
马谷田镇位于河南省泌阳县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镇辖22个行政村,285个村民小组,1.1万余户,4.3万余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耕地12.4万亩,属浅山丘陵区。据有关部门统计我镇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特别是具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绝大多数未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劳动者素质不高是影响我镇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状况的唯一出路。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仅局限于县级有关部门,而真正需要科普知识的农民都在农村,所以乡镇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它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发展农业经济的首要工作。办好乡镇农民培训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关部门要把搞好农民技术培训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不能只求形式,走过场,为培训而培训,要注重实效。
二、要立足长远,在各乡镇设立长期的农民技术学校,有计划地、系统地、规范地抓好培训。
三、要转变农民的观念,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农业新技术。
四、建立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传、帮、带作用使更多的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
五、必须提高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更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为农的服务能力。农业科技在广大农技人员的言传身教和积极参与下,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培训内容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带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农业科技“110”服务、专家现场咨询、示范基地观摩、图片样品展览展示、发放技术资料和播放VCD技术光盘等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比如为适应发展无公害瓜果菜生产的要求,重点抓无公害瓜果菜生产技术培训,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看得见、学得快、用得着。
2.农民技术骨干培训。组织农村优秀青年重点学习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农村政策等知识,熟练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使他们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也成为农村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的主要力量。
3.普及农业科普知识。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实用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编印农业实用技术小册子及各种科普知识宣传折页,着重介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瓜果菜生产技术、高效低毒农药施用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等知识。制作农业实用技术VCD光盘,由专家现场操作讲解,易学易懂,直观性强,农民可以随时播放观看,使之成为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的“家庭教师”。
总之通过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着力打造“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尽快开拓“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碧俊,柳立新,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3(2):51~52.
一、培训目标:计划培训农业实用技术青年农民2万人。惠及全市11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148个村、3418个村民小组。通过培训,达到每人掌握一至二门农业实用技术,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查阅农业信息的基本技能。
二、培训内容:根据全市稻、麦、茶、菜鹅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要求,围绕全省16个主导产业,开展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贮藏与运输、动植物病虫害综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型农业机械使用、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实用技术和文化知识、卫生、环境、道德及法律常识等素质培训。
三、培训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培训地点主要以村为主,推行整村推进,可以延伸到规模较大的村民小组,选择有较大活动场所的农户家中,进行培训。其培训方式主要有:一是采用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开办讲座、组织学员集中收看农业实用技术教学片现场培训等培训方式,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二是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直通车进村、农民科技书屋等流动和固定的培训方式,围绕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结合生产季节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会同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联合开办农业栏目,进行长期培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
市农林局将依托市农广校、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市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会同技术推广单位,培训各乡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所需教师,培训普通技术人员。成立以农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50人左右的农业实用技术讲师团。整个培训按照三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四个一”培训模式,即由市农广校免费为核心农户和参加普及性培训的农户发放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并为每个培训点发放一张弱筋小麦生产技术光盘。按作物生育阶段、关键生产技术,开展专题讲座、田头现场指导、农业科技“110”及集市咨询等多种培训形式,分级、分层、分次的开展培训。
市级重点班由市培训承担单位负责,分2期组织培训,主要参加培训对象是承担主讲教师的5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培训150人次;乡镇重点班由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市培训承担单位派员主讲,主要培训各村农业生产负责人和部分专业大户,举办30期次,培训人数人1000人次;普通班主要在全市148个村、约200个教学点举办,办班400班次,培训农民19000人,每个村民小组3-4人,同时吸纳有意愿接受培训的农户参加。
统编教材:使用的教材为省统编的《弱筋小麦栽培技术》、《水稻生产技术》、《家禽养殖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物养殖技术》等和生产流程明白图为主,视听教材以教学光盘和电视片、录相片、幻灯片、各类专业技术光碟等为主。
1.1要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
实际工作中,部分县、乡(镇)不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对培训工作认识不深入,对培训工作投资较少,但上报成绩时却夸大培训工作量。实际上,培训工作开展的效果与新项目落实、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等密不可分。新项目未落实,新技术、新品种未推广,农技培训工作的效果不好。
1.2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滞后,缺乏推广培训的长效机制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没有稳定的支持途径,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在示范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农户培养等方面无法持续,难以满足农民对现场示范指导和适时技术咨询等直接有效推广方式的要求。
1.3要切实加强科技人员素质,提高科技培训的质量
近几年,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进步很大,内部的岗位练兵工作常抓不懈,科技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较大。但也应看到,有部分科技人员的素质仍然没达到要求,在实际指导中难免出现失误甚至错误。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社会影响,使以后的培训工作很难开展。
1.4盲目引入新品种,科技培训举步维艰
在市场大潮中,信息繁多,不少农民甚至部分基层领导对某些市场信息出现误解,盲目引种一些新品种,上马一些新项目,常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出现这种情况时,不但科技推广工作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而且还对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造成了负面效果,降低农技推广部门在农村的信誉,导致农民对农技推广产生不同程度地逆反心理,不利于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1.5农业技术服务与农民素质提高结合不够密切
农业技术培训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提高技术培训的效果。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尤其面对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少,种地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现实,对技术推广与素质提高同步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1-2]。
2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措施
2.1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宣传力度
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低,总是沿用已有的生产技术。为了顺利开展农技推广工作,要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技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农民群众熟悉和了解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目的、服务方式等相关内容[3-4]。
2.2进一步实现培训工作的多元化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要改变授课方式和时间。要充分对培训群众的知识水平、接受特点进行了解,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授课时间要进行合理安排,既要避免培训不及时造成的损失,又要避免因培训和使用技术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农民对技术遗忘的现象。
2.3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
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了进农业的发展。为探究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形势,以当前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具体推广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推广机制成为农业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农业发展现状入手,满足农业推广技术的要求。由于技术形式本身比较特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技术推广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农业的后续发展。
1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
基于农业发展形势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的要求,确定消极影响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推广措施。以下将对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1.1基层技术推广困难
在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是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的技术,进而对技术形式的推广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基层工作人员在为农民讲解先进的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热情,没有认识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导致技术推广工作寸步难行,增加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难度[1]。
1.2推广方式落后
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农户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发挥生产的最大化作用。因此需要以新型的推广方式为主,落实具体的技术类型,不断扩展技术的应用范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推广方式落后的情况,导致推广内容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后续应用,阻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1.3推广人员素质低
技术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对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告知广大农户相关技术的类型,增加农户的知识程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技术推广队伍素质低的情况,多数农业技术人员不重视推广工作,因此无法满足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关需求,导致推广队伍的素质比较低,无法达到理想的推广成效。
2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了解技术体系的类型,从实际情况入手,减少干预因素的消极影响。以下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进行分析。
2.1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农业要想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对技术形式进行更新,掌握新型技术推广原则,并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和发展形势无法适应已有发展体系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要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落实到实处,强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2]。
2.2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地域面积比较广,农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风险体系的应用。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其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在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合理应用现代化推广技术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先进有效的技术体系能改变当前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升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经济收益能力低一直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农业发展阶段,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能不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我国的农业建设是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往的农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必须实现转型,在现有的技术形式基础上,创新科技形式。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并加大力度推广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全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我国农民的收益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3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分析
针对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满足技术形式的整体性要求,确定有效的推广策略。以下将对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分析。
3.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满足技术体系的整体性要求。由于农业发展竞争力比较大。因此,必须落实农业科技的创新工作,将农业科技的相关创新工作落实到实处。政府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此外,不能仅进行试验探究,要将科研形式和生产发展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而保证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3.2落实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本身比较复杂,由于农民本身素质比较差,因此要想落实技术培训工作,必须从农业实际发展现状入手,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的手中。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强化农业对基层生产技术的认识,保证生产技术落实到实处。部分地区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了解来自于农民间的交流,因此需要鼓励农民做好日常交流和互动工作,不断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调整。必要时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的形式,亲身进行演示,让农民对其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保证后续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3]。
3.3增加农业社会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形势比较特殊,为了促进基层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适当增加农业社会保证,从技术形式的应用现状入手,满足新形势发展体系的具体要求。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措施,减少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新型技术形式,从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入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责任负责人在工作阶段要以技术形式为准,根据农作物类型,合理应用不同的农业技术[4]。
4结语
基于现代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控制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作形式比较特殊,在优化管理阶段,要及时调整农村的生产结构,保证基层农村的推广和建设工作符合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要求。政府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不断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提高。
作者:曾凡宇 单位:贵州省仁怀市九仓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夏刊,张爱华,王美英,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建设目标
(一)总体建设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培养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二)专业岗位目标。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80%,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达到100%。
(三)知识更新任务。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每5年内至少参加1次省级以上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或按计划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1个月以上的实训;每年参加1次以上县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或参观交流活动。
二、提升队伍素质
(四)合理配备专业人员。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应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要根据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合理确定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要确保农技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加强和规范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对新进人员实行统一公开招聘。
(五)逐步推行准入制度。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
(六)突出开展竞聘上岗。对聘用期满需要重新竞聘的岗位,可打破原专业技术人员限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单位内部采取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工作岗位。
(七)重点支持学习深造。对不具有大专以上专业学历或只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农技推广人员,近3~5年内要重点鼓励并支持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研修深造,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
(八)不断强化专业培训。每年组织100人以上参加农业部开展的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我省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名骨干农技人员,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培训;各市(州)、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部门要根据工作需求,结合农时季节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每年培训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少于本地农技人员总数的1/3。
三、落实工作职责
(九)建立服务制度。扩大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队伍,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一名农民技术员、培育3~5户科技示范户,确保每个示范户能辐射带动10~20户农户。每名基层农技辅导员负责指导2~3个行政村,联系10名左右的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
(十)完善岗位管理。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部门要细化各专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对象及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及具体任务要求,使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每一项公益职责都有相应岗位承担。
(十一)健全考评机制。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主管部门要对基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农技人员履行公益性职责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考评,制定绩效考评办法或考评细则,推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绩效考评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农业技术的实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客观、公正考评的对照参考。
(十二)着实考评结果。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部门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评定要坚持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向服务对象公开,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考评结果应作为农技人员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研修深造的主要依据。
四、创新服务方式
(十三)创新兼职服务。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可通过探索担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种植、养殖技术顾问,以及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办、承包或参与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辐射带动并服务于基地周围的广大农民。
(十四)创新联合服务。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及其人员要积极探索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横向联合方式,通过新技术转让承接或明确责任分工,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十五)创新信息服务。根据我省统一安排,探索在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接入“12316”语音呼叫、视频和短信彩信等系统,畅通农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扩大服务范围,方便服务农民。
五、强化激励措施
(十六)改善农技推广条件。各地政府要全面落实并强化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实现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十七)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动工资向基层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切实提高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支持和鼓励基层国家农技推广人员在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前提下,按照技术服务约定,领取担任技术顾问、领办或承包试验示范基地和合作开发新技术、新成果等获得的相应报酬。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保证广大农技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增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吸引力,从源头上解决基层国家农技推广队伍的结构、素质以及稳定问题。
(十八)突出职称业绩评价。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结合县级及以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际,重点把农技推广工作实效、服务对象综合评价、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业绩等内容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种植业;促进作用;推广策略
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产业内容,农业技术以及农业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我国民生事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研究实现了较多突破,而现代化农业技术不仅能够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产量等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技术人员应当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并意识到推广工作对于农业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断创新农业推广的方法,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1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从技术本质上来说,当前我国推广的农业技术形式与内容非常丰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站在农民自身的种植管理技术的角度,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不断拓展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技术的内化与应用,进而改善当地的农业发展形势。总的来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着眼于当地农民种植意识的更新与提升,让农民能够意识到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的重要促进作用,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农民的认同与应用。除此之外,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也应该不断补充自己的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为农户展示农业技术的应用成效,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与问题解答,促进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
2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2.1改善种植业生产结构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来看,现代化农业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同时还能够改善当地种植业的生产结构,优化其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对于那些农业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地区来说,其农业技术已经被有效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中,形成了规范化的生产-运输-销售模式,这样就能够实现农业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还能够形成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牌。以上情况就能够突破我国传统种植业的发展模式,增进种植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满足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先进农业技术还能够有效改善农作物的性能,解决反季节种植问题,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升了农民的收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2.2提高种植业综合效益
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对于种植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其在短期内其实是很难实现种植技术的突破与革新的。尤其是在技术推广与宣传方面,更是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够落实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农民的广泛响应。但是与传统农产品相比,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生产出的农产品价值更高,受到市场的欢迎,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体现出更高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绿色食品的概念,希望能够开启绿色健康的生活模式。这就使得新型绿色农作物体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
3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都受限于推广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传单、广播以及电视等形式进行推广与宣传,这样的推广方式很难引起农民的共鸣,其通过以上方式难以改变自己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认知,同时也看不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带来的优势与成果,因此很难接受农业技术,其中很多农民意识到有不同的农业技术,但是却始终处于观望的状态,并没有实际运用或者接受。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很难开展,再加上有的地区不够重视推广工作,更是导致农户出现抵触与排斥的心理,增加了推广工作的难度。
3.2农业技术发展缓慢
与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相比,当前的农业经济已经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技术较大,现代农业技术改革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很多地区依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大规模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而在技术方面,我国当前使用的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不够完善,后期创新以及发展能力较弱,很难实现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投入使用,进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1]。
3.3技术推广人数较少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宣发的意识,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知识,但目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人数也比较少,其推广方式单一,日常用于展示宣传的农业机械也比较落后,很难发挥推广的效用。推广人员数量与能力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很多地区的农业技术部门对于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提升与更新不够重视,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掌握农业新技术,也就很难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4农业推广工作有效策略
4.1创新推广机制
要想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创新技术推广的机制,扩大推广宣传的范围,形成多部门、多机构相互配合推广的工作形式。随着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农业结构与技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其不同农村的自然资源以及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人们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农民的情况进行,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前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调查分析能够知道,人们应该将其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视为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基础,在解决此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农业技术知识的宣传以及技术的培训,提升农民的参与意识,同时实现合理的分工协作,最终进行多元化的农业合作,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2]。
4.2加强技术培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的人才断档问题,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剩下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为知识能力不足的中老年,我国农村留给青年发展的机会并不多,导致其在农村中得不到提升的机会以及足够的社会资源。而技术人员的离开同时也是农村的损失,如果一直没有人才的补充,农业技术很难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这样我国的农业产业就难以实现持续发展。因此,人们应该提升农业劳动人员的收入水平,优化其产业结构,为农村建设引进更多的技术性人才,并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开展技术知识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3]。
4.3推广主体多元化
要想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首先就应该确立国家政府在农业技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承担其技术推广的主流力量作用,为各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出资金以及人力方面的支持。其次,相关农业技术部门还应该成立专门的技术推广机构,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最后,我国政府还应该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同时制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引导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进行技术推广工作,实现多元化的技术发展与推广。
4.4改善推广方式
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也会影响推广的效果,因此,推广人员应该不断改善技术推广的方式,保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提高我国农业种植业的生产品质。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完善中介服务机制,结合当地农业发展以及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为农业推广机构提供帮助,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效率。其次,人们还应该完善技术基础建设,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有助于人们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应该完善技术推广与应用的评估体系,根据评估的结果不断改善技术推广的方法,提高农业推广的效率。最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应该从种植新品种以及农业新技术的角度切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去,鼓励农民采取新型农业技术,并给予农民科学的指导,促进农业种植效果的提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