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文言文课外阅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培养;传授;强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24-01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为此,我在班级里设立了一个图书角,由学生专门管理。这里的书,有的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每月更换一次;更多的是学生你捐3本我捐5本而组成的。图书角成立后,学生做完作业后经常聚在这里看书,看完后交流、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开放式阅览室,那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阅读各种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他们视野。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 ,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第一条为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确,“教会孩子渴望阅读 比教他怎样阅读更重要”, 因为有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阅读,有兴趣才能坚持不懈地阅读,有兴趣才可能形成阅读习惯。
1、创设班级阅读环境,催生阅读兴趣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如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在教室的黑板报上,专门为读书开辟专栏,内容为 “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我喜欢的词句”等,这些内容不定期地更换,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
2、发挥课内阅读作用,指导选择读物
要选择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好,文质优美、内容精彩有意思的读物才能吸引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可以和课内阅读联系起来。
3、开展阅读活动,交流阅读成果
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定期测评可采用“讲”“展”“赛”的形式。“讲”即讲述,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展”即展评,就是展评读书笔记、手抄报、采蜜集等。“赛”即竞赛、辩论赛、百科知识竞赛等。这些测评形式,既能有效的检查阅读情况,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标准可以概括成三个字:趣、广、适。“趣”是有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书他们会更感兴趣,而有了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并能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广”是广泛。鲁迅先生在他的一封信里,曾这样告诉青年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适”是合适。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弱。而如今的课外读物是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有利他们身心健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使心灵也得到润泽。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外延伸;成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67-01
1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现状
小学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在小学语文阅读方面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在实际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还是存在多种阻碍因素,最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思维发展能力的开展有抑制作用。上述现象有多种表现形式,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并进行仔细分析。
(1)语文基本能力发展不平衡现象长期存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中,部分教师以及家长对“写”这一部分过于偏重,最终导致听说读的能力逐渐下降,没有对其自身的独立性进行保持。这不仅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有阻碍作用,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阻碍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教育教学还活动时应该将加强阅读能力落到实处,防止表面现象的产生。
(2)现在社会竞争压力较大,学生为在竞争积累的社会环境中对自身竞争优势进行有效增加,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对自己进行充实。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学生没有时间对自身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同时错过对基础知识的奠定,长此以往对阅读能力进行忽略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3)现行教材存在一定的缺陷,思想内容以及艺术形式等都存在数量少以及视野窄等明显缺陷,不能对学生的知识渴求进行真正满足,同时也不能对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进行使适应,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同时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改善。
(4)相对于教学研究阅读来说,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完整的教学体系进行有效形成,甚至操作方法也不能实现行之有效。在实际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模糊性,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仅对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有不利影响,还对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当代社会信息竞争十分激烈,将信息竞争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后不难发现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属于语文的一种独立能力,在学生的日后成长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在真正意义上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提高,必须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开阔,同时对其适应社会的发挥能力进行不断培养。相关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实际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提高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目标。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方法有很多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做到有针对性。
2 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途径
(1)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F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教学,首先得益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2)要注意学生阅读心理的个性差异。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黑格尔曾形象地表述这种情况:“正像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影射的内容和全部力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各自差异性,有的放矢,做好阅读教学的指导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搞好阅读、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3)明确目的,提出要求。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布鲁姆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分层级的,可测量的,较高一个层级的能力,涵盖着它以下的一个或几个层级的能力。对于课外延伸阅读和理解的不同目的和要求,由浅入深,大致可分为复述性理解(只着眼于读物的表层信息、把握读物提供的内容)、解释性理解(把读物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评价性理解(对所读材料内容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创造性理解(超越材料本身,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产生对所探索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途径)等四个层级。在课外延伸阅读中,必须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相应要求,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4)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叶老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进行课外延伸阅读,要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达到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
(5)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样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于祖国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
(6)组织交流,反馈教学。课外延伸阅读,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思想教育、时事教学、班集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纷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贾晔.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J].读与写:上,下旬,2015(11).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英语专业学生 课外阅读 调查分析 策略研究
1.引言
许多国内外语言学者都重视大量的语言阅读, Krashen在输入假说中认为,决定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关键是接触大量有意义的、有趣的相关的第二语言输入材料;国内语言学家吴古华认为,大量阅读易上口的、地道的英语阅读材料或书籍对提高英语水平很有裨益。可见大量的阅读是重要的。然而地方普通高校有其自身的地方性特点,那么受这种特点影响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如何?他们能否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这些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2.调查与分析
2.1调查对象及内容。
为了了解地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和现状,我对江西省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和“英语翻译”两个专业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70份问卷,收回169份,其中有效问卷163份。回收问卷后,我任意选取了10名被调查者分别用中文进行了面谈,请他们就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2.2调查结果及分析。
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课外英语阅读感兴趣,但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没有掌握好阅读方法,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明确的,但是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也普遍存在以下现象和问题。
2.2.1地方高校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的阅读兴趣较强,但阅读水平低,阅读量较少。相关的问卷显示,71.8%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 93.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作用大,这些说明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兴趣和动机,并看重课外阅读的作用。尽管学生重视课外阅读,但调查显示阅读时间非常少,有72%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我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调查中有5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这也是地方高校生源地一个特点。而他们英语阅读水平较低,信心不足,方法不够,这些抑制了他们阅读行为的养成。可见较好的英语基础、适当的自信心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等一系列因素都是良好的课外自主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条件。
2.2.2地方高校阅读资料方面的问题
地方高校学生能获取阅读资料的途径单一狭小。地方高校所在城市较小,少有相关的英语阅读资料出售,因此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或院图书馆和校内书店摊点等途径获取英文阅读资料。但地方高校的图书馆的书籍类型也相对固定,且更新慢,故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另外,校内英文资料的销售点少,所售书籍类型少,且大部分都是应考资料。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阅读的资料类型很有限,很难获取适合自己水平和口味的材料。调查显示39.3%的学生平常阅读英语报纸杂志,39.9%的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及配套材料。面谈中,学生说杂志和报纸内容面宽、贴近现实、丰富有趣,他们更愿意阅读,但是却很难获取。而图书馆的书籍,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很多书老旧、无趣,语言和思想不好理解,阅读有一定难度。由上可知,由于所处地域等的局限,地方高校学生获取课外阅读资料的途径较为单一,且难于找到适合自身水平的阅读资料。
2.2.3地方院校阅读环境方面的问题
学生阅读交流的氛围并不浓厚,有95%的学生表明只会个人阅读,有2.5%的学生会双人阅读或集体阅读,可见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交流,只是自顾自地阅读,遇到问题不会交流解决。而面谈中,学生表示教师在阅读交流方面亦未有相关要求,他们也不知道用怎样的方法去交流,可见教师对这方面缺乏重视,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交流阅读。
2.2.4教师方面的问题
问卷显示,86%的学生认为需要老师进行阅读指导。他们反映教师有做过一些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但还是不够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可见教师在这方面并未有全面而系统的指导,加上学生本身是二语学习者,阅读困难本来就多,仅有一些指导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3.策略研究
调查分析表明,地方高校英语学生在课外英语阅读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来自学生自身,有的来自外部环境,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我根据调查分析中总结出来的问题,试图找到一些更有效的途径来增强课外阅读效果。
3.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英语是一门语言,和中文一样,我们能学好中文,就能学好英文,因此,就算后进生,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各种课外读物,积累丰富的词汇、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提高阅读水平。这样从心理上给予学生鼓励,树立信心。
3.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并要求学生按此计划进行课外阅读。在该计划中,教师列出阅读书目,并对阅读目的、要求、时间和评估方式做出要求。教师列出的阅读书目应涵盖书籍、杂志、报纸等各种类型的读物,做到既有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要求方面,规定每天有一定的阅读量,要求学生做笔记,摘录重要的词汇和句子;在阅读方法方面,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则起到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和组织作用。学生按照此计划进行阅读,便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和水平。
3.3丰富阅读资料获取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合适的资料。
针对地方高校学生获取阅读材料 有限的情况,学校或院图书馆应加大图书扩充和更新力度,补充一些版面新颖、内容有趣的书籍,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书店作为图书馆的补充,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新鲜丰富的资料,因此,学校可鼓励校内书店和报刊摊点引进更多的英语阅读书籍和报纸杂志,并鼓励学生购买,从而使店主和学生都能受益。除了图书馆和书店等主要途径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途径,如网上阅读、网上购买、相互借阅来丰富阅读资料、获取途径。
英语毕竟是第二外语,不少读物对中国学生来说难易度相差甚大。因此,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阅读资料,选择那些有趣的,且词汇、语言、文化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料。教师也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
3.4注重课外阅读交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很强的自主性,也带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学生需要交流来取长补短、促进阅读。良好的阅读氛围更能促进阅读交流,增强阅读效果。学生应该积极阅读各种类型的资料,并定期开展总结和汇报,如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活动,分享收获、汇报阅读内容、总结思想体会等。
3.5教师应该系统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
教师应系统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如构词法,从而积累词汇的方法;找观点句、关键词、信息词的技巧;找关键词,并分析句子、段落和文章结构的技巧;略读和寻读的技巧,等等。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更多阅读技巧,以此提高阅读水平。教师还应监督学生,从学生阅读计划的制订、执行情况和作业检查中,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使阅读能够科学、持续地进行下去。
4.结语
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着阅读时间少、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和习惯,难以充分获取适合的阅读材料,缺少良好的交流氛围和监督机制等问题。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树立信心,培养阅读习惯,帮助选材,促进阅读交流,并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连娣.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M].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02).
一、“囫囵吞枣”,激发学生研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文言课文只有寥寥几篇,而且非常短小,也不作翻译、字词的考查。所以,要求初一新生在接触文言文之初做到背诵、记字义、记翻译,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笔者决定“两条腿”走路:1.语文教本中出现的文言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型文章)按《教学大纲》来教。2.激发学生研读课内外文言文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我采用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先给学生提供短小精辟的寓言类文言短文,让学生自由阅读,每有会意,随时作好批注,以备交流之用。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加以引导,鼓励学生。
初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一阶段的课外阅读以理解性阅读为主,由短小的寓言类文章逐渐过渡到叙事简洁的故事类文章。此时,笔者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文章内容,还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思考这样写有何作用,在阅读思考中逐步提高其理解能力。在文言文阅读中,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既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又可以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对学生心灵、人格的培育也有特殊的功效。
初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可以加大阅读难度,让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叙事扬德的传记类文章。在前两个阶段,有了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加上人生阅历的增加,学生已能较顺利地过渡到传记类文章的阅读和答题。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这种“观其大概”的读书方法,只要求对文章进行大体的涉猎或粗略的通读,除个别重要处或感兴趣的部分外,一般不做深入研究和揣摩。
养成深厚的文言文功底,离不开长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是提升学生解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对文言课文不再过于排斥,而是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享受从先人那里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
二、小组讨论,深入领会文言文要义,注重思维训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环节。当学生对文言文不再害怕、反感时,应及时引导其深入领会文言文的要义,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作进一步的研讨。在讲解课内文言文时,如果仅仅是把教参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只能被动接受,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自如运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我的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转变了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主研习、探究课外文言文,解析文章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悟出适合自己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对于阅读中不懂的问题,笔者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并加以指导和总结,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学习。
笔者根据一周来布置的文言文阅读任务,针对常见考试题型,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对关键语句的诠释、概括和意蕴的揭示,让学生交流阅读材料,取长补短。同时也要求学生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组内同学的帮助。“每周一会”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加深了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由于小组成员在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上基本相似,形式比较自由,学生都乐意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也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逐渐提升其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师引导,对关键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类教学
一般学科的学习都是“先明理,后使用”,而语文学习的过程却相反,是“先学使用,后明道理”。文言文中的句式、语法都是从大量的语言、思维现象中归纳、抽象出来的。要想明白这些抽象的“理”,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因此,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并积累有一定的文言素材后,笔者趁热打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历来在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和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点的归类点拨,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发散型、批判型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高其识见。
思维的广阔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把原来缺少关联的信息重新组合成比较系统的信息链,进而获得对事物较为完整的认识,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学生在前两个阶段中已积累了较多的文言文阅读经验,只是“囫囵吞枣”式的博览式阅读,获得的是散乱的知识,未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面对具体的题目,不会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这时,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其形成带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关键词】《弟子规》;当前语文教学;启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国学热升温,《弟子规》渐受重视。江苏省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每天读写二十分钟《弟子规》,老师每天教四句,边读边讲解。河南省漯河市委宣传部把《弟子规》一书列为全市幼儿园的必读教材,同时作为中小学课外阅读的优秀读本之一。而早在2005年广东某传媒公司招聘时就开出条件:应聘年薪18万职位必须熟背《弟子规》。
研究《弟子规》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对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意义。
一、《弟子规》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目的的启示——矫正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目的的片面的理解
《弟子规》在《总叙》中说到:“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它认为教授孩童的目的有三个层面:“孝弟”为先,“谨信”次之,“余力学文”。
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做法显然与之相反:重视科学文化、轻视能力、忽视德育。其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认为: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相比之下,《弟子规》对教学目的的理解更接近课程标准。
二、《弟子规》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1)为阅读打下基础。学生不爱学文言文,首先是因为有语言的障碍,但文言文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弟子规》是古代的启蒙读物,句式整齐,容易理解,阅读障碍不大。《弟子规》360句共1080字,覆盖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文言词语的85%以上,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增强学生自读文言的信心,才有可能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2)阅读要选择。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小,除了生活教育,阅读也是重要的自我教育途径。“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学会有选择的学习,不是高雅有益的书,要丢开它,不能去看,要不就会埋没自己的才智,更会损害自己的思想和志向。我们往往只教学生读出是什么,而不教学生如何辩证的看待文章的优劣得失。我们的学生不是不阅读,但沉迷于阅读武侠、言情、时尚杂志、漫画、青春小说。贪图刺激,却没有增长才学。
(3)阅读能修身、养性。《弟子规》说:在阅读的过程中看见别人有好的品质,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的总会赶上他的;看到别人有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如果自己有错,就应马上改正,没有的话,也要引起警惕。
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作文,完善学生的人格——这才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意义。
三、《弟子规》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其它启示
(一)语文教师要有人格魅力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说话最要紧的是诚实讲信用;说谎华、说胡话,都是不可以的。“信”不仅是对学生的训诫,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教师如果言而无信,在学生面前出尔反尔就没有威信;教师如果信口开河,在学生面前夸夸其谈就不受尊重。教师深明大义,更应言必信行必果。
(二)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价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当自砺”《弟子规》认为,对人的评价应是全面的,做人最要紧的有四个方面:道德、学问、才干、本领。这就包括了道德素质、能力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当这些方面比不上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迎头赶上。不片面追求甄别和选拔的目标,对学生的评价,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学习借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效
《弟子规》在“余力学文”的部分,用了一半的篇幅谈学习的习惯,并做出了许多十分具体的要求。读书的顺序、文具书籍的摆放、磨墨写字看来都是小事,但是如果有着性子胡来,道德品质就会出毛病。虽然《弟子规》有些地方难免教条迂腐,但是它所遵循的“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给予了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教导儿童读心经报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中学教学 方法与尝试
经典是民族的符号,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积淀,它蕴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是文化的象征。而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存数字化、传播信息化、网络虚拟化的新世界社会背景不断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充满了功利性和实用性,冷落和疏远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众多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荒芜,产生精神危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为此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相比之下,我国在阅读方面所做略显欠缺。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的社长一语道破真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丧失了阅读能力。"这实在是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很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的齐大卫教授曾主持汇集了北京市学术界的20多位教授、11位副教授和一批优秀中学教师坐在一起,为中学生精心奉献了一套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此后,200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2006年6月全国第十六届书市开幕期间,很多作家呼吁学校要承担起责任,“希望在外界浮躁的时候,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沉下来,由‘浅阅读’走向内涵丰厚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的灵魂通过阅读高贵起来……有文学经典伴随的童年阅读,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一个人的一生都相伴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笔者现根据在南师附中任教多年的教学尝试和积累的教学思想,希望通过对本校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在中学阶段的编选情况及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的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能够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教材的编选情况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册 第五单元 《论语》十则
第三册 第六单元 《买椟还珠》(韩非子)?摇?摇《滥竽充数》(韩非子)
第四册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
第五册 第六单元 《孟子》二章?摇?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册 第五单元 《鱼我所欲也》(孟子)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五单元 《论语》八则
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论语》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第五册 《逍遥游》(节选)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
第一册 《劝学》(节选)
第四册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专题《逍遥游》(节选)
(五)苏教版选修教材
1.《史记选读》
2.《唐诗宋词选读》
3.《唐宋家散文选读》
目前,中学阶段正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最新的一套教材,它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产物,编选的意图也正是教学工作者所要把握,学生所要接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
二、中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讲授情况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不仅是因为一线老师及学生重视不够,更有人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尤其是今天,新课程标准虽已实施多年,但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中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只停留在最为浅显的字词的梳理与记忆,而作为文言文最为精髓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东西,则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厌,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不愿读文言文。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文言无用”思想的根本所在。
三、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习情况
当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习文言文就是要记住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背诵一些根本不理解的文句,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外,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
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于中学教学的影响和价值
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同时,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也促进了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语文教育实践中经典教学策略的失误
目前,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导致出现了“多媒体致使经典阅读脱离文本”的现象。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感,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以及极具时代气息的视频效果,吸引广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文本的阅读。过度依赖多媒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使作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消失殆尽,从而让学生丧失了自我的感悟和思考。《红楼梦》的魅力是电视剧、电影永远都无法反映的,《论语》《庄子》也不是于丹侃侃而谈就能全部诠释的……
同样“用笔记代替阅读体验”、“用形象标签化取代学生自己的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缺失了思考,没有了辩论,甚或一味模仿,如“私塾教育以及颇受争议的读经热”等,都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永远是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是自我的想象和延伸,是自我的收获和启迪,真正的“阅读”与模仿无关,与灌输无关,它是个人的独特的行为,是个人的意志行为,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所以它与操纵无关。
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南师附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了阅读课的课程标准,并总结了四种阅读方法:
一、精读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好一本好书的办法就是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他还总结出精读的三个步骤:了解、批评、接受。这就是著名的"三步"精读法。这也就是说读书首要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表达情感,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质疑,批判的接受,对作品进行消化吸收。
朱熹对于精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要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如此,则得书之真髓矣。”这就是著名的“剥笋”读书法。精读,即精心、精确地去读。不但读懂字面义,还要读出潜台词与画外音。
二、研读法
研读,也称为精读,是阅读的另一种主要类型,它以研究为主。所谓研读,就是要对需要学习的教材、书籍、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且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研究,必要时还要边读、边思、边作笔记。因此可以说研读与通读一样,是学习社会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诵读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在诵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感与情感体验也是与众不同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同时他又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了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
“口诵心惟”是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强调诵读的关键,不只是简单的朗读,还要注意思考。
四、其他,如讲座欣赏法、讲解评析法、辩论讨论法等等
这些方法更强调了他人的指导作用以及质疑、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对阅读的巨大作用。这更能加深阅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训练。
阅读的方法并不仅有这几种,学生阅读可以以其中一种为主,也可以几种相结合,关键在于个人的所得。
当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也有困惑。一是现在阅读量相当大,那么多名著阅读要完成,实属不易。但学生的阅读时间很难保证,时间太少;二是学生对阅读名著缺乏兴趣,反而倒是对一些肤浅的流行读物兴趣颇大,我们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三是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师的阅读时间。
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南师附中还不断进行经典研读的实践尝试,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开展活动课程三个方面。
一、走进经典阅读现场
南师附中王栋生老师认为,阅读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明显优于读书少的同学,所以他们的各科学习往往很轻松,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底子”。人站得高了,天地才会变得更大。
基于此,南师附中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走进经典阅读现场”,目前已经尝试教学三年多。我们不仅在学生的阅读现场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还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列出了《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二、开设选修课
阅读课程是“经典阅读”的第一保证,而选修课程则是校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的形式。本校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每个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现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举例如下:
三、开展活动课程
在我校的新课程体系中,语文组承担着三门校本必修课程,一是基础年级的“写字课”,一是所有年级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及名为“走进经典”的课外阅读课。这三门课程,都是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校本必修课程,因为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书写水平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的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一个人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习惯,更是一个人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不二法门。
新的课改需要凸显学生的个性与提升学生的素质,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且扎实有效的活动,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提升孩子的素质。
通过一系列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开创出了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模式,学校的新型课堂得到了很多专家首肯;其次,各种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再次,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推出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推荐阅读书目”;最后,作文教学硕果累累,多次获得省市各项奖项,且高考成绩异军突起,多次有学生获得语文单科状元。
总之,这一系列的成绩跟我校的课程理念,跟学生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
结语
曾有家长问王栋生老师,为什么语文一直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还要背诵古典诗词,学习文言文?王老师无奈而痛心地说:如果数理化学不好,那仅仅会落后,如果母语学不好,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了。如果在愚蠢和落后中间让你选一个,你选什么?进而王老师又说,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上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名家名作,这些“经典作品”,能让我们的学生有修养、有情趣、有思想、会生活,能给我们生活和人生的启迪,从而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得《金蔷薇》中描述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兵沙梅,为了那朵金蔷薇,他是怎样地用碎屑来熔铸它。经典,就像那朵蔷薇,每一缕都是金一般高贵,每一缕都是一段传说,每一段都充满着甜蜜和悲凉……我们相信那些慰藉心灵的阅读就像那沙梅积储的“珍贵尘土”,总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最美的“蔷薇”,不仅滋养我们的生命,更能美化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岳阳楼记》文言文教学 诵读
“五四”之后国人废除读经,当然也就废除了诵读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形式。到底要不要读经的争论现在仍在继续。支持读经者认为:“一本《大学》,一千五百字,就能让你的一生脱胎换骨”;并认为废除读经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没有诵读,使我们远离了大师”。经典诵读的传统没有了,大师成长的氛围也就没有了;沉稳而艰苦的诵读没有了,读书的热情也就异化了,分数成了教育的灵魂。这种说法是否中肯姑且不去讨论,但其对诵读这一传统教学手段的充分肯定,则有其合理之处。
诵读之所以为人诟病,主要原因:一是诵读过于艰苦,尤其传统的诵读多讲究“童子功”,从幼儿开始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直观感觉,被认为是“扼杀孩子的天性”。二是诵读讲究“好读书,不求甚解”,早年的私塾教育,孩子入学后三年不开讲,不重理解,而是一味“死记硬背”,被认为是教师的无能和教育“巫蛊化”的表现;特别是教育实用主义思想盛行后,主张教育就是生活,认为诵读属“注入式”、“填鸭式”的教育手段,限制了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转而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智慧。三是技术支撑无法解决,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可以通过文字来记录与传承,而有形的诵读却讲究韵律、气息,就像唱歌一般,在多媒体技术没有出现之前,无法准确的记录与传授。
上述三点,是诵读淡出教学领域的主要原因。其中第三条属纯技术原因,现在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强大的多媒体技术,这一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其余两条属思想认识问题。如果认为诵读过于艰苦,那么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之重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不重讲解单纯诵读当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是一点也不合理。理由一是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最强,诵读强调背诵记忆,其实是符合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二是古典诗文是情感的浓缩,是文化和历史的凝聚,在学生阶段全部理解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应注重的是积累、积累、再积累,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慢慢就会品出诗文中的滋味,这就是所谓的“顿悟”。相反,现在文言文教学,一不小心就沦为教师单方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同样有“灌输与填鸭”之嫌,并且剥夺了学生想象、重现、思考及至理解的机会,更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
文言文是一座语言宝库,文言名篇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尽管随着语言的演变,文言已经退出了日常的生活与交流,作为语言它的实用工具性已基本丧失,但文言并没有离开我们太远,相反,它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已经渗透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生命的系统软件之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激活源代码。在中学阶段开设文言课程,其目的也正在于此。因为文言也是一种语言,所以诵读就是激活的办法之一。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诵读这一传统教学手段,其必要性至少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于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必须摆脱不理解就不能读的传统观念。重讲解、轻诵读,其实也是一种误区,况且讲解难免带上教师个人的见解,出现偏差是难免的,对学生而言,则是一种经过他人咀嚼的东西,难得体会到原汁原味的精彩。这就是外国的诗歌鲜有翻译得动人心魄之作的原因。诵读则是在诵的过程中,企盼灵光一闪的顿悟,既是与千年之前思想的对话,也是发自内心的共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虽然有点笨手笨脚的嫌疑,但是所领会的却是思想的精髓。
2.有助于完整地把握语言之美。文字与音律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语言,语言从来没有离开过音律,文言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韵律。样式上有诗、词、曲,技术上则有平仄、压韵、对仗。不用说文言韵文,即使是文言散文,也具有“金声玉振”的音律特点。文言名篇更像是一首歌,而只看歌词是感觉不到一首歌的精妙之处的,需要投入的演唱。要在诵读中感受韵律,培养语感,甚至可以在诵读中学习气息的运用,领略古人“啸”的情趣。
3.有助于增强记忆能力。记忆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可能与先天的素质有关,但也是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得以提升的。我们一谈到大师,便会想到博闻强记,其实这与先天并无多大关系,大多是后天艰苦的诵读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实验也证明,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背诵量一旦突破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而且高效。因为在强化记忆的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文言难学,在于艰涩难懂、诘屈聱牙,诵读则可使聱牙变得流畅,艰涩变得浅显。真正的诵读,就像唱歌一样,能使学生在音律之美中不自觉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诵读,不仅仅是流畅朗读,不单是嘴巴对音节的正确表述,其实是一种综合感官活动,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这是运用诵读教学手法必须明确的前提。文言文的诵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大致可分为三步,试以《岳阳楼记》为例作一说明:
1.重构文中的情景。MTV为什么比纯音乐更容易感人?就是因为融入了一定的情景。情景包括情感和场景、语景,重构情景的主要任务是再造情感、发挥情感。学者叶嘉莹说:学古典诗歌就是让你对宇宙万物、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都有所关心。哪怕最枯燥的文言都有情感,况且许多文言名篇特别是诗歌都蕴含了特别丰富的情感。《岳阳楼记》中大规模的铺陈写景,都是为言志服务的。在指导诵读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理解了情感,很大程度上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情感的再现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实现,是通过背景分析、主旨介绍特别是作者的人格魅力诱导来完成。本文的作者范仲淹,学生对其本人不甚了了,而且其人在政绩上也乏善可陈,要通过作者本人的形象来激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善于利用同一时期的、个人事迹比较典型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文人,如欧阳修、辛弃疾和他们的作品《醉翁亭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林语堂的《坡传》等等,营造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群体形象,来弥补作者个人事迹的欠缺,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也能够更加深化文章的主题,这也是诵读摆脱有口无心的必经之路。
2.解构韵律产生语感。从技术上来说,诵读指导要解决停顿、重读和节奏以及语气问题,这些要素定型之后,语感也就成形了。之所以选择以《岳阳楼记》为例来谈韵律的结构,是因为本文介于文言韵、散文之间,且有四字俪骈文的特点,比较适合于诵读。
四字句对音节上的要求最为简单,只需要一个停顿,而且基本处于中间位置,变化不多。在重读的处理上也比较简单:偏正结构的,修饰语重读;陈述和动宾结构的,动词重读;并列结构的,分点重读。在节奏上更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本文的诵读,要注意的是四字句以外的句子的韵律解构。
一是过渡性词语的把握。最为典型的是“若夫”、“至若”、“而或”和“则”字。前三词表顺接,宜轻诵缓出;“则”字表转折,需短促重读,以表明主旨。
二是语气助词的把握。“也”、“矣”、“乎”、“耶”,用在句尾段末,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需根据语气的要求来处理;“嗟夫”和“噫”都是单独出现,表示强烈的语气,但前者高亢后者低沉,需要不同的处理。
三是中心句的把握。本文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对偶句,要从轻重缓急的变化中体现主旨,前半句激昂,后半句沉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此句为副中心句(也有人说这句才是中心句),也要认真处理,要用低沉的语调充分表现出对现实的忧虑。
3.拓展学生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人们往往受文言韵律的表象迷惑,首先强调文言语感,但语感其实是情感内核的外现,本质上还需要情感的支撑。各人的理解与领会不同,产生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自由的思想,当然应该有自由的诵读,文言诵读讲究节律但不应是大合唱,而要引导学生自由地诵读,只要自己感觉符合心境即可。除讲解基本的句读、停顿、重读、节律之外,绝不可死板地规定每一个字词句的诵读形式,不仅使诵读变得机械、呆板,而且还限制了学生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诵读是一种“笨功夫”,需要量的积累。背几句“床前明月光”很容易,但想依靠几首唐诗解决博大精深的语言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绝对的诵读数量来支持。所以除课文之外,保证课外的诵读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持久、大量地诵读经典,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它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人生发展的基础。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陈梦稀.现代教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 本质 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提法,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而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从历史维度予以观照,有利于认识新课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与特点。
一、萌芽期
在中国,孔子实施的教育就具有综合性。特别是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孔子创立了一套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智德双修、内外兼通、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孔子创立的这种智德、内外、知行合为一体的基本教育理论,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的统一,实现了德智体美、知行合一、文化技艺等的完整综合。
孔子的《论语》可以视作最早、最好的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该书融合了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治世为官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一直影响和教育着一代一代的国人,甚至影响国外,经久不衰。
隋唐的《千字文》包括识字、伦理道德、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知识。宋代以后的《三字经》包括识字、道德、天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类似的作品还可以列举许多,可以说绝大数古代作品和课程都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想。
在西方,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教学状况一直延续到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等最古老的学府已经设有文学、法学、神学、医学等多种知识领域的课程,用以传授综合的文化知识。而且,综合大学的设置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就包含了跨学科综合教育思想。
二、发展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30年代和50年代,产生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知识本位综合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赫尔巴特的“教材联络论”和齐勒在赫尔巴特的逻辑基础上总结出的“教材中心论”,打破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单一学科课程的局面,出现了复合的学科课程。
20世纪初叶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持这一观点的以杜威为代表,他反对传统学科课程将知识割裂的做法,认为儿童的经验应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类综合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儿童的兴趣决定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参与课程的儿童具有共同兴趣,能共同学习;事前需要师生做一定的准备,但不需要严格、机械的计划。
20世纪中叶社会本位的核心课程,第一是核心课程反对学科分立,主张将学科内容统合组织起来,成为学习的核心。强调内容彼此联系,学习更具意义,导致学科的统合核心。第二是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角色,学校教育必须协助学生澄清和维持共同的社会价值观,由此形成社会功能和社会需要的核心。早期以齐勒计划和派克计划为代表,他们认为每个时期学生都有学习内容的核心。这里的核心包括社会功能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
前后,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先驱吸收了近代科学的分析方法,开始了语文教育改革和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首先果断地否定了文言文教学,吸收西方现代科学文化成果,实施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制,将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表面上看是走分科独立之路,实则也是一种教育和教学的综合。但是,在纠正传统语文教育长于综合、忽视分析的倾向时,又出现另一种偏颇,主要是割裂整体的有机联系,机械地分裂教学目标、分割教学内容,分解教学步骤,导致语文教育自身的迷失。矫枉过正,从一个错误走向了另一个错误。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综合课程蓬勃发展时期,先后出现:(1)以人为本的综合课程,它包括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在新辟的课时里进行体验性学习,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协调配合,知识领域和情意领域的有机统一,凸显人文主义精神。(2)英、美等国以科学教育为本的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和社会)课程,其本质就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进行交叉研究的一个学术领域,其宗旨与任务是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以传统科学研究为基础,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综合,寻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新的理解。(3)进一步发展的经验本位综合课程,以英国的“非正式教育”为代表。1967年,布劳顿报告书的发表,标志着该教育的正式实施。从课程来看,其中的“一般学习”和今天所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具有同样意义。主张相近的学科统合成“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展开。从主体性来看,一般学习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学习主题,独立解决问题,老师是支援者。70年代传入美国,被称为“开放学习”。
三、成熟期
21世纪综合课程以作为重要的角色占据了各国课程一席之地,它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课程目标的人间性,课程内容的学际性,课程实施的主体性,课程组织的弹性,课程评价的过程性。①荣维东在《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新趋势》(《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4B期第7―8页)中指出:学习目标统整化,学习内容课程化(内容融入正规教材,跨学科综合,对课外阅读普遍重视),学习方式探究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学习时空社会化。②
典型代表有:(1)美国提出“问题解决模式”,要求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奥斯本创造的智力激励法,它以群言堂的形式集思广益、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用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2)日本在1998年改革21世纪初教育内容应有方针咨询报告中,提出在全日本中小学新设的综合性学习中,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将该课程称之为“横断的综合性学习时间”。(3)法国1994年开始进行中小学校的课程改革,增加了类似“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我国台湾即将推广的新课程也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施课改,并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予以准确定位,足以显示对之重视。八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就,现简述如下。
1.探寻渊源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我国学者熊梅在《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将综合性学习溯源至孔子和他的《论语》,以及后来的蒙学识字课本《千字文》和《三字经》。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从其《新著国语教学法》(以下简称《国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书中很多方面都实际存在着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虽然当时并没称为综合性学习:语文学科内容的综合;教材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式上的综合。③《刘国正语文生活观对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启示》有这样一句引用:“我们学习语文,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十分重要,却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以外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形成都施与强有力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随着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发展,人们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进而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重新认识语文教学。”④
2.内涵认识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陈树民、袁浩《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改的一个创新命题》,史绍典《综合性学习拒绝去语文化》,刘云生《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定位的思考》,孙敬华《论基础教育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任桂平《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鲁立宗《新课程与综合性学习》,黄桂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位》,林富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取向》,杨馨凤《综合性学习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些立足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在本质的解读和定位观点在课改之初有其重要价值,对于综合性学习实践正确稳步地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本质的认识已不再有什么积极意义了。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论文议论的焦点不外乎“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实践性”,看多了也就腻了。
3.操作实践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任桂平《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杨曦白《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钱加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建构》,罗梓盈《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聂鸿飞《浅谈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主要特点和实施建议》,黄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计》,温立三《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苏建新《语文综合性学习新题展开》,李相瑞《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整合乡土文化资源》,蒋红森《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三个关键》。单看文章题目便知这些文章是思考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这也是最实用的。任桂平在《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中,根据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将综合性学习分四种类型:(1)学科综合型。是以语文教材的单元或者题材为中心,有其他相关内容相配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2)观察实验型。综合性学习的体验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学生经常从事一些实地的观察、实验等活动。(3)专题活动型。是以专题为纽带,把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与社会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围绕专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4)课题研究型。是以现代社会问题为基础,超越学科框架而组织起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⑤杨曦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一文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模式分四步实施: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第二步选择好教学案例,第三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第四步组织教学活动。虽然简单粗糙一点,但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综合性学习课不是两节作文课。它是融口语交际、作文于一体,听说读写全部涉及的综合课。同时它也是时间要求较多的一种课型,可能一个活动需五六个课时。⑥以上观点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4.批判反思类
代表作品及观点:蔡灏淳《对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黄铮《反思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误区》,陶明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王永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毋庸置疑,一线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还是敬而远之,教学现状堪忧。这些内容的教学比较难操作,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简便易行的模式模仿。理论文章很多,又有多少能用于实战,且易学易操作呢?教学问题没解决,考试又追上来,苦不堪言是学生。摘取几个观点来具体分析:陶明华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写道: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认为能够经常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小学老师有39.3%,初中老师有26.1%;仅8.9%的学生认为经常开展,然而综合性学习虽然已经起步,但远没有步入正常。初中教师有47.8%对自己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满意;小学教师比例更大,占到了57.1%。学生对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满意程度也超过了一半,达51.5%。这些均表明新课程虽然在农村教育已走过了三个年头,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至偏离了编者的初衷。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以老师的讲解为主的教学占到了57.50%,真正以学生为主、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仅占24.90%。这里既表明了教师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认识理解存在误区,又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课程观念还比较落后,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农村学校的条件制约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也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耽误时间、影响成绩。
限于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所作的评论较为浅显,希望能抛砖引玉,相互交流。
注释:
①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9.
②荣维东.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新趋势[J].语文教学通讯,2008,(4B):7-8.
③安瑞美,曹洪顺.试述黎锦熙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2,3.
④黄铮.刘国正语文生活观对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0,1.
⑤任桂平.我国“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综述[J].青海师专学报,2006,(1):75.
⑥杨曦白.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吕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
[2]黄铮.刘国正语文生活观对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0,1.
[3]安瑞美,曹洪顺.试述黎锦熙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VOL.22,3.
[4]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9.